大学生思考能力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5 16:30: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思考能力,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生思考能力

篇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独立思考指的是一种洞察力思维,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在遇到问题时自己找到答案,找到正确的答案。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大学生作为已成年的个体,应当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然而,由于我们教育制度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少受到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在从相对封闭的高中进入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之后,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载体,让缺乏独立思考的大学生变得茫然。

1 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

1.1 对外界的依赖性

现在的大学生,在娱乐方面都很有自己的主见,然而涉及到专业选择、就业、深造等对他们的将来影响比较大的事情时,就变得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甚至不知道都有哪些选择。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今大学生对外界的依赖性太强。从小学到高中,所有学习课程的安排都是学校、老师做的,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他们很少思考学习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知识将来有什么用。绝大多数同学学习只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即使考上大学,选择什么专业,选择哪个学校都有可能是家长代劳。这种培养方式形成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惯性。进入大学后,需要学生自己选择要学习的课程,自己规划将来的学习目标,自己考虑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时,他们往往变得无从选择,无法做决定。但毕竟,当今的大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点,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多。面对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时,他们首先会选择从外界获取相关的信息,从网络上吸取别人的经验。这本是无可厚非,因为从外界获取信息,参考别人的经验也是独立思考的一个前提。然而,由于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别人的选择往往成了学生们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很可能是不合理的。例如,有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比较关心将来的就业,就问他们高一级的同学,高一级的某些同学告诉他们某个专业将来就只能干某个职业。然后问的学生就向老师倾诉,说他们专业没前途,将来只能干某个职业,他对这个职业不感兴趣,所以觉得学习没兴趣了。这类学生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典型代表。首先咨询对象的选择就没考虑清楚,咨询就业问题却选择向没毕业的学生咨询,得到的反馈信息肯定不合理。其次,别人给出答案,都不加以考虑就信以为真,不进行任何形式的独立思考,最终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可见对外界过度的依赖往往会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又往往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便,甚至影响到一个人的学习热情,进而导致学习成绩的滑坡。

1.2 “自我中心”的个性

强烈的“自我中心”同样会导致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 “90后”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个性强烈,自信并崇尚自由,同时也十分自我和功利。信息化时达的网络、电视、报纸等信息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使学生能够快速地了解世界每个角落发生的任何事情。然而泛滥的网络、媒体并不都能准确地传递信息,甚至被故意掺杂诸多负面信息。当学生习惯了从这些渠道信息来判断事物的时候,他们的价值观有可能出现偏差。但是,他们唯我独尊,认为学校的规定,政府的宣传才是对他们的束缚。时代独有的叛逆使得他们愿意不假思索地相信他们认为“绝对自由”的网络宣传,而不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判别自己所见所闻。这种“自我”造就了个人主义,造成了责任感的缺失。混淆了固执己见与独立思考的内涵,违背了独立思考的真正含义。最终会造成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偏颇。

1.3 “随波逐流”的思想

篇2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13-01

1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虑,把协调发展上升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

2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障碍因素

2.1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2.2专业课设置过细,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专业的设置,对培养高等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的束缚与学生的压力依然存在。专业范围狭窄,专业的束缚对学生的创新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近几年许多高校增加了选修课和辅修课,但由于专业课任务繁重,大学生还是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的学习,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2.3重视认知发展,忽视情感教育:大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了较大作用,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忽视了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将教育过程变成了枯燥的发展智力过程,这种过程对培养创新人才极为不利。

2.4心理失衡,阻碍了成才:创新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勇于前进,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的人。但某些学生由于所在高校不是自己的志愿学校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学习上缺乏动力,没有明确目标,专业思想不牢固,成才意识差,缺乏创造精神,这是成才的绊脚石。

3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同志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青年大学生创新能力尤其是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也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3.1持续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开阔的视野是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条件。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

3.2要营造活跃的创新校园文化氛围。体现创新教育要求的新型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创新实践活动,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有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氛围,这些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在课外活动安排、物质和精神的校园环境、学生社会实践中,并透过这些方面对学生的创新人格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意识的或潜移默化的持久影响。一方面,要组织大学生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以社团和学生宿舍、班级为重点,加大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度,在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兴趣、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重点开拓和深入。另一方面,大学生本身也要主动参与创新活动中,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种硬软件方面的环境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些场所通常是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绝佳环境;同时,还应鼓励大学生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研,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际活动中及时反馈,形成最后的成果。

3.3对传统培养措施的改进与优化。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高等教育质量是学校中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三主体之间共同努力、相互促进的成果。大学应当为增进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创造条件。在大学里,每一个人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自身兴趣获得优先培养,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人性得以彻底解放。大学应当充满着人和人的友爱、平等、团结和协作,大学生应当富有高尚的道德思想品质、崇高的人类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能够相互帮助和学习、共同提高和进步。

3.4不断探索新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组织形式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的运行机制。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划分为四种模式:教学实践结合型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型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项目型培养模式、“分层递进式"培养模式。每一种培养模式,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及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必须吸取的教训,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者组合几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3.5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首先,在教育评价上,教师要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通常是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其次,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以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另一方面,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便利以及导师专业辅导。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在树立创新教育意识的同时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安帮,高等教育学,2009

篇3

随着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的竞争日益激烈。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必须勇敢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新挑战,慎重地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采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法,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和努力。

1.树立新型创新教育观,正确认识知识、能力、创新精神的关系

知识对于创新能力作用是有正负性的,它取决于对待知识的态度。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二者不可偏废。一般地说,有了广博的知识,在研究问题的时候,能从更广阔的角度进行考察,容易发现新现象,得到新启示,提出新见解,有利于创新。但是,一个人若成了知识的奴隶,就会思想僵化,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就会被束缚或扼杀。知识与能力是创新的基础,能力之中的创新能力是取得创新性成就的必要条件,但是,有了知识与能力不一定有创新的行为,它还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任何一种创新活动都是从产生创新的意向开始,发展为对创新的需要,产生创新的愿望,并由此确定创新目的。学生一旦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就能在创新活动中发挥聪明才智,顽强工作,产生创造性成果。在教学活动中,教育方针的贯彻,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处理好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三者的关系,竭尽所能,营造一个宽松、活跃和充满奇思异想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提出创新思想和主张。

2.加强基本能力的锻炼,着眼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中包括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做出新成果的创造性技能,创新能力具有进攻性,而基本能力仅仅具有适应性。因此,不能把创新能力看成基本能力的简单的拼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好基本能力,但有了基本能力却不一定会进行创造性活动。例如,探索问题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洞察力、预见的能力等等,都不是一般的思维能力所能达到的,但这些却都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加强各种基本能力锻炼的同时,应该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发展,学校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开设若干人文、科技、经济等任选课程。学生可按自己兴趣和意愿进行选修。二是设立创新学分,注重创新教育。在修满总学分中设置创新学分,规定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表现突出,或是参加本校教师的科研项目,或是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的各类作品,可以替代若干选修课,或集中实践环节中对应的学分。创新学分的规定,为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提供了动力。

3.发挥两个课堂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树立“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育人理念,提高自身素质,认真搞好第一课堂教学,力求把学习知识同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又具有较高的能力。充分发挥第一课堂教学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发散性地提问,广泛听取学生发言,尽可能征求多种答案,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活跃学生思想,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寻求解答,激发学生寻求“异常解决办法”的兴趣等。其次,创设激疑氛围,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学源于思,动脑思考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能仅仅提供现成的思维成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对于那些善于奇思怪想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第三,加强辩证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师应把唯物辩证法思想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让学生形成辩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在辩证思维方面得到培养。第四,教师要注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倡学生勇于运用直觉,正确对待直觉思维的错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努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第五,教师要适时宜地刺激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疯狂”起来,围绕教学内容由表及里地开展创新思维,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第二课堂中,应注意造成活跃的学术气氛,努力使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发展。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个性,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有组织,或自发地开展课堂以外的科技与学术、学科竞赛、工程实践等活动。

4.树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度的创新精神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在情感的激励下发生和发展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要使大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还必须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练学生的意志,使他们逐步形成勇敢、顽强的思想品质。另外,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生活管理制度以及学术研究制度等,直接关系到学生发展的方向,应增加鼓励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成果的内容。例如,学习成绩考核,不仅要进行知识考核,而且要进行能力考核,增加创新能力与创造成果方面的评分比重。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与加强纪律统一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贯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多看一些专著,多读一些相关的有价值的论文,提倡学生在对社会的关注中,有意或无意之间融入相关的思考,这样时间久了,不仅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也培养了较强的思辨能力,而且也会有一定的思想沉淀。

5.重视学校软件系统建设,激励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

篇4

二、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的特点,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大学扩招后,相当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欠缺学习主动性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时发现,学生开始都挺茫然,有热情,有想法,却不知从何下手,怎样去获取更多的资料。而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必然经历大量的新知识学习、构思设想和实践三个基本过程。在经过科技创新活动锻炼之后,学生们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业书籍,分析、整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方面大大提高了,这是学习前沿科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整个创新科技活动过程中,就选题与开题、项目分析、实践动手操作、撰写科技文章以及申报专利等多方面都得到相应的锻炼,为日后增强其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团队意识不足、合作精神不够的问题。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申报、立项,都会与校外、校内多个部门与人事进行沟通,凭一己之力做好这些工作是不可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既应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又需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把科技活动做实做好。如何处理个人与创新团队的关系是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社会用人单位,不仅仅看重学生个人知识是否全面、技能水平是高还是低,还特别看重该学生有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不能与人良好沟通。经过科技活动的锻炼,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

3.科技创新活动有力提升了大学生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高校科技创新最好能接地气,就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将学校发展及当地的企业、市场结合起来,力求选题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当前,国家设立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竞赛等,以及各省市及高校为层层选拔参加国家级比赛而设立的各种科技活动平台。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在校园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必须有设计作品才可以参赛。这就要求学生想尽一切办法,亲自动手做出模型或实体来。这促使学生去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经常到企业、到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学生在反反复复地研究、制作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4.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

首先,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学生逐渐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其次,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在科技活动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学生学习、积累经验,追求创新活动的实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三,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科技创新活动中,学习、研究、动手操作等等,这些过程都是很辛苦的,甚至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会非常苦恼,且一般会经历多次失败,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第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新活动是群体的活动,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出去交流或比赛,学生为了维护集体荣誉感而顶住巨大的压力,发挥自身应有的水平,为集体争得荣誉。我校在每年的省级大赛中屡屡获奖,学生们都特别自豪。

三、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良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准确定位,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

各高校办学条件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在科研型的高校和教学型的高校,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及参加人数不可相比,实验室的开放与利用,科技活动经费的支持,都不相同。通过宣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如竞赛、讲座,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和认识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自身完善和对学风建设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加入创新团队。高校应根据实际条件,结合当地发展需要,合理选题立项,最好能使科技创新活动的立项具有延续性。创新团队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指导,为科技创新团队配备德才兼备的老师,不断提升创新的科技含量,使学生体会到课本上得来的知识终是浅,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效用。学生团队应有梯队建设发展的意识,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施行分层教育培养,如一年级学生尚未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可以进行兴趣培养,加以引导;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逐步介入课题活动,从认知、有兴趣开始进入有思想、有目的的实质性实践活动;三、四年级在专业知识较为完善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由此形成一个不断更替、良性循环的创新团队。

2.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

创新团队活动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所以很有必要建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掘学生创新的潜能,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创新基地既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实践学分等形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也可以组织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以逐步发展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科技开发中心。全校实验室都可以作为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向学生开放。在创新基地,成立以相关主管领导组成的基地管理组织,负责对外联系和宣传工作,制定基地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评审专家队伍、指导教师队伍和创新学生团队。基地还应配备日常管理的专职人员。加大基地的硬件投入,争取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建设,同时也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针对专业学生的需要,分别建有两个科技活动中心,分别由相关的两个二级学院单独管理,如果将来条件成熟,希望学校考虑整合两个中心,形成一个综合性质的科技创新基地,集中建设。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各类不同级别的创新设计和竞赛设立一套规范、科学,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如学生课程成绩加分与减免、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采用不同的加权加分形式,以及综合考虑指导教师如评职定岗各方面的考核方式方法等。奖励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有助于创新科技动的良性发展,利用得不好、不合理,势必打击创新团队的积极性,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与毕业就业联系起来,是学校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种鼓励和认可,对学校学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效益,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对后续的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现我校对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团队中的成员采取的是物质奖励和减免一门课程的考试的办法,笔者认为后一条的合理性有待考量。对免试课程的性质是否有规定,是全部课程范围内任选还是有条件的选择?因为免试很可能会使学生学习免试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现学生挑选免试的课程往往不是其学得好的那门课程,而是专业知识难度较大的课程,这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系统性学习的完善需求,对学生个人反而是不利的,在同学中更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有可能产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享有特权的负面影响。而对参加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希望学校在工作成绩考核、工作量核算及评职定岗时给予适当地考虑,以此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篇5

作者简介:曹洪洋(1975-),男,河北南宫人,石家庄经济学院勘查技术学院,副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3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15-02

大学生科研活动是指大学生课外参加与专业紧密联系的学术交流、社会实践、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活动,它对培养大学生的优秀品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但对创新能力是综合素质中较高层次的一种能力的说法却达成了共识。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非常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大学生科研项目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平台。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倡的“本科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作为一种有效尝试,经过40年的发展与变革已成为世界诸多知名高校普遍效仿的做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部分高校开始秉承这一思路,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lan,简称SRTP),被普遍认为是一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并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科研素质。[1]针对这一问题,国内不少学者从培养模式和途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给出了有益的结论。[2,3]

笔者结合近几年来指导本科生科研立项工作实践,对大学生科研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试图寻找其解决方案。

一、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意义

本科生科研正在成为本科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明确提出未来人应掌握的三张“教育通行证”。第一张是“学术性通行证”,第二张是“职业性通行性”,第三张是“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通行证”。在解释第三张通证时指出:“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一个如此对待变化的、具有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人,具有一种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处理危险、冒险、难题和未知,从容自如。这样的人具有提出创造性思维、发展这些思想,并坚定不移地使之付诸实施的能力。”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4]

大学生科研活动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意义在于:通过本科生科研,首先能够培养本科生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爱因斯坦教育思想中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上的或实际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其次,通过本科生科研,可以使本科生掌握科研的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为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通过本科生科研,可以使本科生增强对专业课深度的理解。最后,本科生科研使学生受到早期科研训练,可以增强其接受研究生教育的能力和信心,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另外,通过本科生科研,可以陶冶本科生的情感和人格,培养合作精神和技巧。[5]

二、大学生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目前,高校的学生科研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措施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学生从事科研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举措。

1.教育体制改革的探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尚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部分课程还是以填鸭式授课为主,没有脱离中学的教育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虽然一些院校开展了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但是并没有列入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相关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并不完善;只有少数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缺乏对大多数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

针对以上的教育现状,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71-02

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就是创造新的思想,将新的思想付诸实践创造一个新的事物的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包含创新思维能力、非智力因素、创新实践能力三个要素,其中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关键[1]。实践能力只有从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才能把握其实质内涵,即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时间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社会实践、工作中实际问题所具备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征。由此可知,把实践能力理解成“动手能力”或某一技能是对实践能力的片面理解[2]。

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特征

创新能力具有两个特征:综合独特性和结构优化性。综合独特性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结构优化性是一种深层或深度的有机结合,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创新功能。实践能力具有四个方面特征: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和外显性。实践性是实践能力的核心特征。实践能力孕育于实践活动并只有通过生活、生产实践活动才能表现出来;情境性源于实践能力以“现实问题解决”为特征,而现实问题具有特定的情景;综合性表现为现实问题本身是综合的,其解决也是综合能力的表现;外显性特征表现在实践能力是通过生活、生产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其发展水平也要通过主体实践行为来判断3]。

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因素有很多,表现形式很多,并且结构复杂。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多层面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才能科学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原则,根据近年来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比如教学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及全国性、地区性的各类科技竞赛,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四、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理论教学体制改革。①教学模式改革。从教师方面,改变传统灌输型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单向理论知识传播过程的方法,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模式,活跃课堂学生积极讨论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方面,鼓励学生课堂讨论,丰富课堂教学模式,采取一定措施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化知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本专业当前技术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研究热点等,倡导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敢于质疑,形成对事物主动思考的质疑能力,培养创新意识。②考核评价体系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两个方面。从教师考核评价方面,考核包括授课模式、授课方案、技术前沿、课堂氛围等,变革目前我校“督导制”的传统督导方式,督导不仅仅督导教师是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案、大纲、讲义等进行课堂教学,更应该督导理论性创新式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的综合性和学生的动手参与性。从学生考核评价方面,教育离不开考试,不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有一套考评体系,关键问题是“如何考评,考评内容、考评形式”等。改变传统记忆、背诵考试模式,鼓励将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生产实践问题的解决之中;改变考试题型和考试形式,试卷达到书本上“找不到标准答案”的水平,从而也避免了考试过程中学生作弊的问题。

2.实践教学体制改革。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基础,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在实验教学环节,开发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教学内容。在生产实习教学环节,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在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围绕某一门课程及相关先修课程知识,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工程设计训练,培养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大学生本科四年学习成绩的集中检验,也是对学生在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考察。科研项目是生产实践和工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针对性。将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向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能够使学生掌握科研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会有较大帮助。

3.科研活动体制改革。科研活动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直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活动内容十分丰富。高等学校以院系为单位创建大学生创新基地平台,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申请和研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性、地区性的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同时,鼓励教师将优秀学生融入自己的科研团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在教学体制改革中融入一种科研创新体制。

4.社会实践活动体制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社会责任感、能力培养、品格培养等各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实践内容应该更广泛,包括社会调查、科学研究、生产实习等各个方面和领域,坚持与时俱进,强化资源意识,不断拓宽实践内容的设置领域,有效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数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率。

5.保障措施。为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现代新形势下继承我校的光荣传统,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保障措施”,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体系。①理论教学考评体系,学习离不开考试,考试形式和内容是一根“指挥棒”,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记忆型”考试形式,出台教学效果和考试考评细则,从政策、制度上转变目前的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体制。②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出台政策制度,鼓励开放性实验教学、工作性生产实习、创新性课程设计、实践性毕业设计,形成一种“不怕失败、鼓励创新”的实践教学体制。③科研创新活动考评体系,科研活动是一种长期性创新实践活动,也要对尚未取得成果的科研活动进行一定形式的表彰鼓励,更能形成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大学生的积极参与。④社会实践活动考评体系,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社会实践形式、内容丰富多样,只要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都应该提倡和鼓励,并出台政策制度,给予一定的鼓励。

参考文献:

[1]张玉华,付士远.创新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7,(10):38-39.

篇7

关键词

林业院校;专业课程综合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林业院校作为以培养大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学校,在服务国家林业生产、社会生态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不同学者对不同高校不同专业课程综合实习改革提出了诸多建议和意见,逐步对专业课程的综合实习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知。不同课程结合在一起开展实践实习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综合知识的掌握。本研究基于高等院校主要专业课程综合实习模式,探索其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以期为进一步实施大学生专业课程综合实习改革,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1专业课程综合实习研究成果逐年增加

通过对2002-2015年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主题“课程+综合实习”检索,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诸多学者对于课程的综合实习积累了较多的研究文章,特别是近些年不同学者对于专业课程综合实习的研究成果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图1)。

2专业课程综合实习效果分析

近些年,国内学者对高校中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开展的综合实习进行分析,如生态学[1]、生物学[2]、资源环境[3]、森林防火[3]、土地利用遥感变化检测[4]等课程。课程综合实习通常的做法是将同一个班级的不同课程(一般在同一学期学习理论课程),进行资源整合,较好地实现不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交叉性以及完整性,较好地促进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然而,针对前人有关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发现:如果实习中所开展的教学内容不能以学生需求为主要导向,其效果往往表现较差,同时,如果实习中缺乏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目的的教学内容,也不能较好地激发其对于综合专业知识应用方面的兴趣,此外,学生在开展综合实习之前,对于实习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也会对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当然,对于实习成绩的评价仅依赖于老师单方面评价以及结果评价,尚缺乏同学们相互评价以及过程评价等,均会对综合实习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往往在大学生学习完基础课程、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因此,专业课程综合实习如果仅是某几门课程的简单综合或者简单混合,并不能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提升具有任何意义或者效果。就植物保护专业而言,新疆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开展了“普通植物病理学”与“普通昆虫学”的综合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5]。塔里木大学则开展了“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的综合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6]。上述综合实习实践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现实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更好地促进其走向社会,更好地提升就业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任课教师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也有助于提升学校在实践基地等地方的形象。

3专业课程综合实习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重要人力资源,在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增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机构,教师作为重要的培养主体,在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随着国内各大高校所开展的专业课程综合实习改革,有力地提升了大学生对于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地促进了大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当然,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又对其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我校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所开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来看,不仅不会对其课程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更好地激发了其对植物病理学相关知识的兴趣,促进了其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由于专业课程综合实习一般以相同学科、相近方向课程为主,这就较好地实现了相近课程的交叉,较好地促进了相关科研内容的相互结合,有助于开展后续科研工作。然而,现实情况是,专业课程综合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相关的实习报告,教师评定成绩,该课程结束。作为一门具有较多相关理论课程知识点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实习课程,针对实际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尚缺乏进一步的科学研究,针对在实际生产上所发现的问题,也缺乏必要的科研、教学经费支撑,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开展专业课程综合实习改革建设过程中,如何以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科技创业为主要导向,如何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而较好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提升,仍然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高校迫切解决的问题。

4专业课程综合实习的改革方向

近些年诸多高校对于专业课程综合实习开展了较多的实践教学活动,已经取得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在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1)尚未建立以学生需求为主要导向的专业课程综合实习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角度来看,仍然缺乏学生的广泛参与。(2)尚未确立以个性化教学为主要模式的专业课程综合实习模式,依然按照平均分配的制度对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分割,严重地破坏了学生对于个性化需求方面的要求。(3)尚未建立以“老师评价+学生互评”为主要评价模式、以“实习过程+实习报告”为主要评级标准的评价体系,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开展专业课程综合实习的积极性。(4)尚未开展对于专业课程综合实习结束后,就在实习过程中所发现问题开展科研、教学经费资助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严重地制约着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学生需求”“个性化教学模式”“评价标准制订和完善”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等角度开展相关的教学改革实践工作,以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专业素养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本良,章家恩,孔旭晖,秦钟.基于问卷调查的“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5(2):93-96.

[2]杨文权,寇建村,慕小倩.高等院校生物学综合实习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J].生物学杂志,2015(3):96-99.

[3]王数,李保国,吕贻忠,张洪军,郭淑媛,王国安,等“.资源环境野外综合实习”课程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4(1):63-66.

[4]李刚,潘励,潘斌.土地利用遥感变化检测综合实习课程的建设与创新[J].测绘科学,2014(5):161-164.

篇8

一、关于“大学生创业”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举办了首届创业计划竞赛。此后,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美国多所大学每年举办这一竞赛。Yahoo、Excite、Net Scape等公司就是在校园创业氛围中诞生的。麻省理工学院的“五万美金商业计划竞赛”已有10余年的历史,影响极大。据统计,自1983年开始,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46 %出自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计划大赛。目前,全球很多国家的大学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并形成了一个全球商业计划竞赛网络。

在中国,1998年,清华大学开始举行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进而在次年演化成“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到目前为止,“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成功举办多届,一些参赛的优秀作品成功吸引了风险投资的加入,孵化出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企业。

目前,大学生创业可谓风起云涌,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关研究文献也不断出现。然而笔者注意到,在有些文献中,对大学生创业内涵的理解过于泛化。如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创业的模式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创业的形式不仅仅是创办企业、创办公司,还包括服务于现有的企业,私人、非盈利社会组织或政府等公共部门。大学生毕业后到这些组织和部门中,通过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能力,照样可以创造出业绩,照样可以体现知识经济时代创业的本质内涵。因此,创办企业绝不是大学生创业的“华山一条道”,大学生创业形式的选择应贯彻权变的思想,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本文认为,把大学生创业的外延随意扩大会模糊问题的性质,有碍于研究的深化,最终削弱理论研究之于实践的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所谓创业即创办事业,而大学生创业计划(商业计划),则是一无所有的大学生创业者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服务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以取得风险投资的活动。据此可把大学生创业理解为,通过自身或组织的努力,利用有限的资源自主创办或参与创办公司、企业并通过创办公司或企业发展个人事业而实现个人价值和自我提升的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它包括在校创业和就业创业。

二、大学生创业的“胜任力模型”

1.大学生创业能力

随着大学生创业热潮的兴起,社会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投向大学生创业者这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而拥有比较大的创业优势。但纵观当下大学生创业现状,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非常低,导致许多大学生停止了创业的脚步。造成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大学生创业环境、创业扶持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因素却是大学生本身创业能力的欠缺。

大学生创业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在创业中承担着机会识别、资源配置、战略执行等一系列职责。一定程度上讲,大学生创业成功就是大学生创业能力作用的结果。近年来,人们通过研究也证实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在大学生创业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么何谓创业能力?创业能力,就是指大学生熟练运用知识、技能并通过经营管理将知识、技能转变为社会财富的能力。总体来说,创业能力就是大学生成功创办企业、公司或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发展的一种能力,大学生通过这种能力获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就。

2.大学生创业能力――“胜任力模型”

大学生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实质上担任着创业型企业家的角色,他们要获得创业的丰硕果实就必须具备创业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能够像企业家一样行事,拥有企业家具有的特征,从而能够胜任企业家这个角色赋予的一切责任和义务。那么,大学生创业能力也就必须演变成企业家的胜任力。胜任力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的人员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特质,胜任力是能够成功解决问题的因素和特质,是个体所具备的能够使其取得最优绩效表现的内在的稳定特征。大学生创业者胜任力是大学生进行创业过程中,其所具备的能够胜任企业创业任务并能够取得高的创业绩效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特质。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创业胜任力开展了一定研究,研究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群体提出了不同的胜任力模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Thomas的六维胜任力结构模型。然而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进行研究的文献甚少,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根据罗伯特•卡茨(Robert L.Katz)提出的管理者技能模型提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由三维构成:学习能力、关系能力和概念能力。

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基础能力之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学习能力是指通过学习而掌握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与创业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创业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因此创业者必须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此外,大学生由于尚未真正涉足社会而缺乏社会经验,对社会也没有过多的感受,因此要学习一定涉及社会、家庭等内容的生活知识以提高对社会的适应力。大学生进行创业也需要学习涉及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包括经济、管理、法律、财务会计和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知识。第二个方面,学习能力是指积极地从自己和别人的成败经验中学习。通过经验的学习,不仅可以把过去的经验置于新的环境之中,也可以从经验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或是避免重复性的错误。

关系能力,即人与人之间通过互动建立关系的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激励能力和人际技巧。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与不同的人建立相互关系,其中包括创业伙伴、员工、政府部门人员、竞争者等。在与创业伙伴互动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与之建立相互信任、团结合作的关系,因此,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也需要具备合作能力。而在与员工打交道的过程中,大学生又必须具备一种重要的关系能力――领导能力。同样,为了激励员工达到更高的绩效,大学生也要懂得如何激励、引导和鼓舞员工的热情和信心,因此,便需要具备激励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与政府部门人员等其他组织外部人员进行交往中,大学生要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凭借沟通能力和人际技巧建设良好的政府、社会关系网络和信任合作的周边环境。

概念能力,反映大学生创业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概念化的能力,是大学生创业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决策能力、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创业初期,面对众多的市场信息和市场机会或许会裹足不前,所以,就必须进行信息和环境的分析,并做出客观的评价。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表现出来的思维活跃性和对事物的好奇心,并将之转化为实际行动的一种能力。大学生创业初期,正是因为大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强烈的好奇,才能够激发起创业灵感并寻找到适合的创业项目。而创业后期,大学生也需要利用创新思维对组织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使之更适合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大学生作为创业的主体和企业领导者,他们一直都担当着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创业过程是一个不断做出决策的过程,对创业项目的决策、对合作企业的决策、对人力资源的决策等。同样,大学生作为管理者,也需要对组织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行分配、管理等。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建立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如图1所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加强创业教育是提高创业能力的基础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研讨会”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1999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创业教育作出了部署,拉开了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序幕。高等教育是大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在教授文化科学知识和职业技术技能的同时也应该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范围,同时应该把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做为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

创业是一项复杂且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因此高校必须突破传统教育而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使创业教育本身具有创造性。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需要完善和改进目前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通过不同方面的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真正使教育服务于大学生的创业活动。首先,高等教育应当从目前的就业教育转变为创业教育,即从培养适应性人才转变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其次,高等教育也应该将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师生互动的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学方式;最后,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打破专业壁垒而实现多样化,将创业教育融入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之中,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会涉及关于创业所需的经济、法律、管理、财务等基础知识。

2.社会给予支持是提高创业能力的后盾

当下,改善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当务之急是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当务之急是激发大学生积极的创业意识和强烈的创业欲望。但是,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欲望却难以逃脱传统文化和社会舆论而自由发展。

中国社会长久以来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学而优则仕”和“强调稳定”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这些传统思想,一方面抑制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开拓精神和,使大学生不敢适度冒险选择走创业之路。加之深受传统文化思想熏陶的社会舆论也普遍认为大学生创业是不成器的表现之一。因此,在双重的压力之下,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消失殆尽,创业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打击和挫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在这样的抑制之下也就难免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当前,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就必须首先着手解决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社会舆论的这一后顾之忧,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条件。社会给予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鼓励无疑会成为大学生提高创业能力的坚强后盾。

3.大学生自我提升是提高创业能力的关键

创业活动的主体是广大投身创业的大学生,所以还需要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事实上,大学生的自我提升是提高创业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大学生自身必须在社会的压力之下依然保持着对创业的激情和积极性。其次,大学生必须对自身的创业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即需要意识到自身创业能力仍存在较大的不足亟待提高。在创业激情和清醒认识这两种因素的驱使下,大学生才有可能自主进行创业能力的提升。前者是提高创业能力的动力,后者则是提高创业能力的原因。那么,大学生自主提高创业能力除了努力配合创业教育的要求之外,还需要自己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努力地去提升创业能力。众所周知,大学校园里存在着许多的社团或是学生组织。那么,大学生首要可进行自我提升的突进便是参与一定的社团建设或社团活动。通过丰富的社团生活,使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大学生也必须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关于社会和创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培养创业能力。大学生能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参加企业观摩、调查或是其他有益的社会活动。总之,大学生自我提升的过程对提高创业能力而言非常之关键,不容忽视。

四、结束语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包括学校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国内目前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研究仍然还比较肤浅,对创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作用机制以及创业能力形成的路径等问题的研究还有诸多问题。本文以罗伯特•卡茨的管理技能研究为基础,探索性地提出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以求把研究推向深入。另外,笔者也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相关同仁能创新方法,开拓视野,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研究的力度,进而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赵磊.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08).

[2]刘世刚.浅析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5,(12).

[3]胡宇.关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有关问题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04).

[4]常建坤,李时椿.中外成功创业者素质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2).

[5]潘剑锋.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

[6]张剑英,回娅冬.论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02).

篇9

北京大学心理学会指导老师辛思洁说:“其实人天生就是有类型的,不同类型的学生应该表现出不同的特色,从而在相应的职场发挥潜力。但是我们的大学教育仍然给学生一种‘高分完美’的误导,其实这种所谓的‘完美’是脆弱的,禁不起社会风浪的考验的。”

注重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致使教育与职业脱节。在学校里,学生学习只注重书本知识,而对职业上的基础知识却很少涉及,甚至于很多大学生工作后,遇到不会用办公软件甚至传真机等难堪,致使企业不得不承担教育体系本身应该完成的工作。对于现今大学生相对供过于求的局面,很多大学生初入职场时是忐忑不安的,这是信息不对称以及感到未来职场的不确定性造成的;而职场对于进入试用期的学生不一定完全了解他的知识、技能和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学生也不知道企业各个方面如何,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大学生在试用期时就开始困惑,有时候企业也困惑。因而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学生在整个学习环节中应注重实效性,除了让学生接受校内的学习教育外,还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去校外的企业、科研院所或事业单位学习。这种学习应是循序渐进的,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而且不能与在校的学习冲突。将受培训的大学生按专业列入不同的群体,因材施培。培训效果以核心能力基准为评估标尺,将培训结果和核心能力基准对照,对受训者个人能力进行评估定位。同时学校应注重开设职业技能课程,制定培训内容标准,组织本行业职业技能资格考试等,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走入社会后的忐忑不安,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应注重培养大学生以下能力:协同同事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独立判断的能力培养;提出技术性建议的能力培养。

二、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及勤劳节俭品格的培养

现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重较大,中国家庭孩子的培养模式已经弱化了学生自治、自理、自控能力,其生活能力明显较差。公寓化的管理免除了学生许多体力劳动,比如大学校园里不会从事简单生活劳动而雇钟点工的学生屡见不鲜。学生们在生活上缺乏必要的劳动锻炼,疏于自理,惰性也凸显出来,从而也削弱了吃苦耐劳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大学生可塑性很强,踏进高校大门是大学新生们走入社会增加阅历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的好机会。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靠平时的一点一滴积累,应该培养大学生勤劳节俭的好品格,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掌控能力及自身美德。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提倡与国际接轨,于是在教育改革中照搬西方模式,向西方学习,当我们借鉴经验的同时,却忽视了自己所具有的文化传统优势,这导致我们在教育中容易将教育完全西化,轻视对自身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扬,不利于培养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深厚的本国文化内涵以及拥有高度本国文化认同感的多元人才。当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拓展,帮助大学生适应中国思想、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的潮流,将西方优秀的教育文化和中国的传统的精神食粮相结合,使大学成为为国家、社会不断输送具备高素质的智慧型人才的战略基地。

在大学教育中,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及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应定期举办弘扬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精神的讲座,比如二万五千里中战士的意志、崇尚节俭的西汉文帝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下来的这些以勤为荣、以俭为美的哲理语言和动人故事,对于培养大学生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精神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第二,应定期开展义务劳动日活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大学生爱劳动能自理的好习惯。比如大学生走入社区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等,在献爱心的同时提高了生活能力,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美德。

第三,大力推行大学生义工活动。义工有很多种组织方式,包括个人、社团、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在大学里每个学生都应该自己联系并参加义工服务。学会爱人,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索取,大学生一路走来承接了多少关怀,用一颗感恩的心到需要的地方服务就是回报自己,用行动告诉帮助关心自己的人自己在成长,同时对于净化社会风尚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和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生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必须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其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量的极大丰富和创造力的提高,适应社会前进的步伐。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但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有待提高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高级、复杂的大脑活动过程,创新是内因和外因的结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非一蹴而就,但通过引导、训练,一定会见到成效的。

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运用启发式教学及鼓励学生提问,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创新的火花;第二,更多地接触实验与实践活动。大量的实践活动,有较多解决问题的机会,丰富他们的表象储备,只有拥有更多的独立与自由,才益于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巩固所学知识,为创造、想象提供丰富的“原料”,并提高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第三,需要很多社会条件,促进社会各方面和各地区在高校教育方面的合作,社会应具有对大学生创新教育价值的广泛认同,为年轻的、崇尚挑战、崇尚创造力的大学生提供平台。

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我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的难题,据社科院统计2009年大学生的失业率在12%以上,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大学毕业生数量空前膨胀,但是就业岗位并没有增多。加强对大学生的企业家资质的培养,尤其是鼓励毕业生自我创业,可以缓解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创业越早,未来留给自己的成功机会越多,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时已年满18岁,在当前的国情下,应鼓励大学生通过创业达到养活自己的途径。英国大学生热衷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多数受到过创业教育,对创业并不陌生,也就没有那么多畏惧感。而我国是否支持大学生创业在各个高校认识不同,甚至于创业教育还没有一个远期的的规划。创业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优良的创业教育体系是促使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一大内因。大学生在开始创业前或在创业过程中必须不断培养和提高自我综合能力。首先,突破自己,要有良好的心态。其次,具备实践能力、科研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将自己头脑中的思想、创意和灵感转化为现实的科技发明成果和现实产品。第三,具备组织领导能力。第四,具备管理能力。即要有经营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第五,具备协作能力。协作是创业成功者重要的支持力量。第六,具备沟通能力。促使相互间的沟通、情感融洽,获得理想的人际关系。在大学的教育中针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提升大学生创业认同感及积极性,激励大学生创业精神。美国大学生创业热潮由来已久,他们不惜为此冒险,很多人甚至中途辍学去创业。最有名的例子当属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没有创业精神,就会失去勇往直前取得成功的机会。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6-0036-02

一、前言

大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能力,包括基本实验能力和创新性实验能力两个方面。它要求大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开始注重大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大学生的实验能力仍较弱,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际脱节、动手操作能力欠缺、创新创造能力薄弱等。

二、大学生实验能力差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

科学实验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将来要从事科技工作的大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长期存在着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教育教学始终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进行,实验教学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得不到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视。进入大学以后,许多学生依旧保持着高中阶段的学习习惯,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自身实验能力的锻炼。他们放在实验课上的精力很少,由于缺少预习,往往在进入实验室前都不知道实验内容,一切都依赖教师的课堂讲解,无法真正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有些甚至连仪器如何使用都没有弄明白,靠抄袭实验数据蒙混过关。

(二)实验教师的工作热情不足

很多高校在本科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实验队伍的受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实验队伍的人员编制数量受到限制,一个实验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往往比较繁重,而他们的薪酬待遇却相对较低,且晋升专业技术职务难度相对较大。这些学校政策层面的限制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师的工作热情,很多教师在完成基本的实验教学工作以外,往往会将一部分精力花到与实验教学并不相关的科研上去,而对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发等投入的精力则远远不够。

(三)教学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

虽然很多高校近年来加大了对教学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但仍远远无法满足创新型实验教学的需求。很多教学实验室的设备台套数不足、更新率低、且配套不齐全,往往只能满足演示型、验证性实验项目的开设,而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出率则很低。在一些作为创新型实验教学主要承担者的专业实验室,这一现象更为明显,由于紧扣学科发展前沿的关键性仪器设备的缺少或台套数严重不足,很多与之相关的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无法开出,致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无法真正得到锻炼。

(四)课外实验教学管理不完善

课外实验教学是创新性实验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课堂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很多高校通过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进行课外实验教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类课外实验教学方式的管理较为松懈:为提高科研训练计划的参与率,在项目的申报立项上把关不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监督不力,很多项目都是要到结题了才匆匆开始做实验,草草结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校外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但一些实践基地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学生很少有机会长时间在这些实践基地接受系统的实践锻炼,很多实践活动都被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所替代。

三、提升大学生实验能力的途径

(一)纠正错误观念,提高学生对实验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教师要转变以往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纠正实验不重要的错误思想,引导学生改变旧有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对实验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在新生实验教育中就应告知学生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区别,强调实验教学在大学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一开始就将实验学习放到与理论学习同样重要的位置。各专业要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增加实验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加强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建立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考核体系,让学生意识到实验考核绝非只是上交一个实验报告这么简单。此外,可以通过参观、交流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实验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承担重要科研任务的重点实验室,与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结对、交流,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转变学生对实验的消极心态。

(二)转变教学思路,倡导“以学为主”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重新梳理“教”与“学”的关系,实验教学模式“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基本思路是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即在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为载体。

教师主要承担引导和鼓励的角色,应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可以对实验方案进行补充,确保实验的可行性。

(三)注重软件建设,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实验队伍

高校管理者要转变本科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逐步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加大对实验队伍建设的支持与投入。要注意实验教师数量与实验教学任务相匹配,注重实验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的优化,引进一些年轻、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来充实实验队伍,同时也允许不适宜实验岗位的人员流出,保持实验队伍的适度流动性和动态稳定性。要注重人才队伍的持续性培养,鼓励和支持实验人员参加各种进修、培训和交流,让他们能及时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和管理方法。要引导和鼓励实验人员创新,对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仪器设备自研自制、实验教材编写等要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

(四)加大硬件投入,建设设施完备、开放程度高、紧扣科技前沿的实验室

高校要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保证实验仪器设备的齐备、完好和及时更新,确保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有较高的开出率。对于常规仪器,要确保与实验学生数量相配套,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操作。对于台套数较少的高精尖仪器,可进行分组教学,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仪器操作,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开放式实验室建设是提高设备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应循序渐进,逐步推行,并与实验预约系统建设同步进行,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预约合理安排实验时间,使仪器设备利用率达到最大化。科研反哺教学是提升实验教学水平的巨大助力,要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成教学资源投入到实验教学中,科研实验室也可向本科生开放,让学生能学到最新科学知识,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提升课外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地开展课外创新性实验学习

课外实验教学应以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同时依靠学科的科研实力,充分发挥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的作用。应建立一整套规范化的课外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严格依规管理,牢牢把关,促使学生摈弃懈怠散漫、临阵磨枪等不良实验习惯。不能因追求科研训练计划的参与率而降低评审标准,申请项目应有一定的淘汰率。要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激发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要倚靠学科雄厚的科研实力,调动教授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鼓励教授与本科生结对,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教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结语

实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和实验环节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大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要教育者转变思路,以鼓励创新为宗旨,以高素质实验队伍建设和紧扣科技前沿的实验室建设为基础,以课堂实验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规范和提升课外实验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基础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滨,王芳等.大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194-195.

[2] 贾福全,权松.浅谈大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6):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