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6:30: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改变,我国的旅游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酒店行业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现阶段,我国的酒店比之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论是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在酒店的整体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变。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新型的酒店也在不断出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对酒店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过去人们在酒店的选择方面可能更加注重经济实惠,现在客人对酒店的环境、配套实施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酒店行业有更好的发展。
二、景区酒店发展存在的问题
制约酒店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种,不同的景区因其自身发展状况的不同,现阶段受到的制约因素以及产生的问题不尽相同。目前,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的旅游业在不断发展。景区酒店也借着旅游业的东风在不断前进,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景区酒店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淡旺季差异大
景区酒店因为其地理位置的原因,与其他普通的酒店有着一定的差异。景区酒店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到景区来的游客,所以其经营状况受景区本身游客量的影响极大。目前我国很多景区游客人数都存在明显的淡旺季的区别。在一些重要的节假日,如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也就是我国的旅游黄金周,在这期间选择出行的旅游人数较多,基本是各个景区的旅游高峰期,酒店客房和餐饮等服务设施供不应求。相反在平时,出行的人数较少,有些景区的游客都没有工作人员多。在旺季的时候,景区的酒店往往人满为患,而在淡季,景区酒店往往入不敷出,这就造成了明显的淡旺季。
(二)开发创新不足
景区酒店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现在很多景区酒店的建设都没有为未来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还有一些景区原来建设的酒店,其配套设施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人们的需求。在景区酒店的建设和经营管理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否则很难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难以吸引年轻的消费群体,且年轻人在旅游人群中占据不小的比重。因此,如何在景区酒店的建设及发展过程中,融入创新元素,更好地适应现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资源利用率低,发展成本高
景区酒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拥有着其他酒店不可比拟的优势。景区酒店与景区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景区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可以为酒店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条件。但目前很多景区酒店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也没有合理地利用好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资源,没有做到资源共享。在进行基础建设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会造成重复建设,或者资源利用率低,这都在无形中增加了酒店建设及经营的成本。景区酒店在统一的规划指导下,合理地利用景区的优势资源,可以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四)管理不科学,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景区酒店往往是伴随景区的开发而建立的。在景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酒店本身也要经历一定的变化。但很多酒店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有的时候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往往在管理等方面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酒店的更新发展速度没有跟上景区发展的脚步,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或者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酒店的服务功能不全、服务方式便利化、智能化不足,服务水平不高,或者酒店在定价方面存在不科学的部分等,这不仅不利于酒店本身的发展,也会影响游客对景区的整体评价。
三、景区酒店发展的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景区酒店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科学的应对措施,这样才能不断地促进景区酒店的发展。
(一)适度营销,持续发展
在社会多元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愈来愈多。鉴于目前我国在黄金周的时候,各个景点的旅游人数爆满,很多人都选择了错开高峰期出行。这就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了缩小景区酒店在旅游淡旺季之间的入住率的差别,其更应该在旅游淡季进行适度营销。在旅游淡季的时候,进行全方位的营销,不仅是指要在价格方面做出一定的优惠,也可以联合多个与旅游相关的网络平台,推出性价比较高的活动,吸引游客入住。对于酒店来说,客人入住的单位成本并不高,而且平均成本也会随着入住率的升高而降低。携手旅行社以及相关的网络平台,推出具有本景区特色的旅游活动,进行适度营销,能够吸引更多的客人,有利于整个酒店的可持续发展。
(二)适度开发,合理创新
景区酒店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景区酒店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创新。例如,景区酒店在房间的设计上,可以根据景区的特色,将房间的内部装饰进行创新。可以将景区特色风景做成装饰画挂在房间的墙上。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装饰,布置在游客的房间中,增强房间的特色。景区酒店在菜品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人们出去旅游,往往喜欢尝试新的东西,酒店可以根据当地的饮食特点,对菜品进行合理的创新设计,有些菜品也可以用景区的特色风景进行命名,让游客感觉一直身处在美丽的景色以及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中。在预订、点菜、结账等服务过程中,主动采用最新的科技手段,缩短等候时间,提高客人满意度。
(三)合理利用,降低成本
在景区酒店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其自身条件和景区的优势相结合,合理地利用景区的优势资源。一个景区能够吸引游人的到来,一定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可以将酒店与景区更好地融为一体,让游客时时陶醉在酒店精心设计的优美环境中。合理地利用景区的资源,不仅包括利用景区的基础设施,也包括对景区的内在优势的利用。景区酒店可以借助景区的宣传活动,宣传自身,也可以与景区一起进行一体化的销售。景区酒店可以与景区进行优势互补以及资源共享,例如,在景区特色食品的制作与销售过程中,进行积极合作,使资源本身得到更科学合理的利用,也有利于双方成本的降低。
(四)科学管理,不断发展
景区酒店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在对景区酒店进行规划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在制定酒店相关发展战略和管理制度的时候,要考虑到与景区的整体发展规划和要求相衔接、相结合。为了促进酒店的长远发展,一定要注重对酒店内部人员的培训。酒店作为服务行业,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酒店要制订科学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酒店服务人员的素质,具有较高素质的服务人员就是酒店行走的名片。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日趋成熟,与旅游景区相关的饱和超载、过度开发、管理体制不顺、旅游体验欠缺、国际竞争力下降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成为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新“瓶颈”。突出表现在:由于景区管理水平的低下,导致部分一流的资源成为二流甚至三流的旅游产品。目前,旅游景区管理及服务人员非专业构成的特点,将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懂专业、职业化的景区管理服务人员将成为景区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旅游景区管理》已成为市场需求最迫切的专业课程,也是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其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景区管理人才。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旅游景区发展的趋势和管理理论的动态,加深对旅游景区规范化管理和高效益的市场化运作的认识,掌握现代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基本策略和运作技巧,培养参与现代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和市场营销能力,为学生架构现代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使学生们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备动手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从事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但由于这门课程开设较晚,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因此,在景区管理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景区管理课程教学与景区产业互动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为需求紧迫的景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项目教学法相关理论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习惯于一个完整的方式,所设置的“项目”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90%的积极性。
(二)项目教学法的作用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以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为例,可以通过一定的项目让学生完成模具设计、加工生产、产品质量检验等生产流程,从中学习和掌握机械原理、材料处理、制造工艺以及各种机床的使用与操作。还可以进一步组织不同专业与工种,甚至不同职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1、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对学生,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对学校,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探索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的革新,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学校课程体系。
2、培训周期短,见效快。项目教学法通常是在一个短时期内、较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并且教学效果可测评性好。
3、可控性好。项目教学法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由教师全程指导,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练习技能。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完成一个项目,必然涉及如何做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从原理开始入手,结合原理分析项目、订制工艺。而实践所得的结果又考问学生:是否是这样?是否与书上讲的一样
二、项目教学法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应用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课堂授课为主,学生通常学到的知识是间接的、理论性强的,这样就和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要求相差甚远。一个好的项目能够把学生带入旅行社经营管理的职场,让学生真正身临其境地扮演工作人员的角色,设身处地地进行分析和判断企业所处的情境,考虑每一个步骤可能给旅行社运营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旅游景区开发与设计内容时,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且容易忘记。在项目进行时,学生会不断地用项目开发设计的程序来反复操作,这样一来在无形中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使得知识变得难以忘却,同时还能琢磨其中的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
(二)注意项目的确定和筛选
设计好的项目是项目实施的基础环节,我们一定要重视。一个好的项目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适当选用教学内容,要把各个知识点自然的联系起来。设计项目要考虑项目的可操作性,分析学校可使用的教学设施,尽可能的模拟全真的企业场景。项目要把握好难易程度,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要兼顾学生的整体水平,具备一定的可发挥余地。项目结束后要进行评价的,所以设计时要注意项目的可评价性。在项目化教学中,大多的项目都是需要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最好采用自愿结合的方式,以5—6人为一组,并选出组长、副组长。在这里一定要赋予组长、副组长相应的权力,可以在项目结束后对自己的组员进行相应的打分评价,允许并要求他们采用公司管理方式带领组员共同完成项目任务,这样可以更深入地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作为旅游专业的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业务水平,丰富专业上的相关知识,俗话说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在项目教学中,更需要能够理实结合的专业教师,能够精选项目,课前熟悉项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好项目讨论可能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注意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协调,讲究教学方法,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这些都需要专业教师在平时加强专业理论的探索,多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能多到相关企业去实习,接触第一手的行业相关信息和资料。
(四)项目评价必不可少
项目是分组或独立完成的,为了多掌握知识技能,项目完成后必定要进行相应的总结评价。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先由各组代表通过PPT展示等方式来进行项目说明完成项目的步骤、方法,其他组进行点评,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有欠缺,如何改进。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知识点。
总之,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媒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企业为背景的系统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合作和探究式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构建,项目教学法有助于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创新能力,从而获得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或任务的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秦雅林.项目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06,(35).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日趋成熟,与旅游景区相关的饱和超载、过度开发、管理体制不顺、旅游体验欠缺、国际竞争力下降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成为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新“瓶颈”。突出表现在:由于景区管理水平的低下,导致部分一流的资源成为二流甚至三流的旅游产品。目前,旅游景区管理及服务人员非专业构成的特点,将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懂专业、职业化的景区管理服务人员将成为景区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旅游景区管理》已成为市场需求最迫切的专业课程,也是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其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景区管理人才。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旅游景区发展的趋势和管理理论的动态,加深对旅游景区规范化管理和高效益的市场化运作的认识,掌握现代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基本策略和运作技巧,培养参与现代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和市场营销能力,为学生架构现代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使学生们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备动手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从事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但由于这门课程开设较晚,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因此,在景区管理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景区管理课程教学与景区产业互动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为需求紧迫的景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项目教学法相关理论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习惯于一个完整的方式,所设置的“项目”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90%的积极性。
(二)项目教学法的作用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以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为例,可以通过一定的项目让学生完成模具设计、加工生产、产品质量检验等生产流程,从中学习和掌握机械原理、材料处理、制造工艺以及各种机床的使用与操作。还可以进一步组织不同专业与工种,甚至不同职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1、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对学生,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对学校,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探索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的革新,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学校课程体系。
2、培训周期短,见效快。项目教学法通常是在一个短时期内、较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并且教学效果可测评性好。
3、可控性好。项目教学法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由教师全程指导,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练习技能。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完成一个项目,必然涉及如何做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从原理开始入手,结合原理分析项目、订制工艺。而实践所得的结果又考问学生:是否是这样?是否与书上讲的一样
二、项目教学法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应用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课堂授课为主,学生通常学到的知识是间接的、理论性强的,这样就和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要求相差甚远。一个好的项目能够把学生带入旅行社经营管理的职场,让学生真正身临其境地扮演工作人员的角色,设身处地地进行分析和判断企业所处的情境,考虑每一个步骤可能给旅行社运营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旅游景区开发与设计内容时,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且容易忘记。在项目进行时,学生会不断地用项目开发设计的程序来反复操作,这样一来在无形中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使得知识变得难以忘却,同时还能琢磨其中的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
(二)注意项目的确定和筛选
设计好的项目是项目实施的基础环节,我们一定要重视。一个好的项目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适当选用教学内容,要把各个知识点自然的联系起来。设计项目要考虑项目的可操作性,分析学校可使用的教学设施,尽可能的模拟全真的企业场景。项目要把握好难易程度,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要兼顾学生的整体水平,具备一定的可发挥余地。项目结束后要进行评价的,所以设计时要注意项目的可评价性。在项目化教学中,大多的项目都是需要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最好采用自愿结合的方式,以5—6人为一组,并选出组长、副组长。在这里一定要赋予组长、副组长相应的权力,可以在项目结束后对自己的组员进行相应的打分评价,允许并要求他们采用公司管理方式带领组员共同完成项目任务,这样可以更深入地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作为旅游专业的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业务水平,丰富专业上的相关知识,俗话说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在项目教学中,更需要能够理实结合的专业教师,能够精选项目,课前熟悉项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好项目讨论可能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注意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协调,讲究教学方法,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这些都需要专业教师在平时加强专业理论的探索,多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能多到相关企业去实习,接触第一手的行业相关信息和资料。
(四)项目评价必不可少
项目是分组或独立完成的,为了多掌握知识技能,项目完成后必定要进行相应的总结评价。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先由各组代表通过PPT展示等方式来进行项目说明完成项目的步骤、方法,其他组进行点评,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有欠缺,如何改进。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知识点。
总之,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媒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企业为背景的系统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合作和探究式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构建,项目教学法有助于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创新能力,从而获得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或任务的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秦雅林.项目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06,(35).
[2]宋丽华.浅议项目教学法[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5,(S3).
关键词:生态旅游景区 管理工作 问题 应对策略
前言: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主要是针对环境的影响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它也在快速的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对国家的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对于地区来说更具备针对性,在促进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能扩大区域的经济来源,带动着整个区域的良性发展。在当前的社会中,人们会把旅游当成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自然的生态旅游会变得更受欢迎,但是很多生态景区受到了全球环境的影响,与生态的距离越来越远。对于生态旅游区来说,游客是最具有杀伤力的,因为他们的参观和欣赏会对区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干扰,如果这种破坏超出一定的范围就会直接打破生态的平衡,而游客们生态意识的薄弱和环保意识的不强烈也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所以生态旅游景区的保护工作和安全问题是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的。
一、注重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意义
1.1注重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有助于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游客出门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享受和放松,所以生态旅游景区必须把这个前提考虑到位,在景区的管理上以这个为目的,保证游客能够真正的享受景区。所以抓住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对提升游客的满意度有一定的作用,让游客真正的信任景^,增强对景区的认同。在这样的情况下,游客就会放松心情去享受景区,感受景区所有的美好事物。
1.2注重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公共秩序
生态旅游景区是一个公共的场所,它可以一次性容纳很多游客,当所有游客聚集在一起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旦问题发生就会对景区的公共秩序造成影响。所以景区的管理有序能够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让旅游氛围更加和谐,从而形成良好的公共秩序。
1.3注重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有助于实现景区发展的目标
注重生态旅游景区管理,能够为景区实现发展目标提供一定的保障,真正的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因为景区的管理一旦混乱起来就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给游客的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相反实行景区的良好管理能够保持景区的秩序,带动更大的游客量,促进景区的经济效益发展,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二、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生态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生态旅游景区注重的就是生态和环境,可在实际的旅游活动中,游客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就算景区环卫随时清扫,这类现象还是没有得到改善,这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严重的还会影响全球生态旅游景区的形式变化;另外很多生态旅游景区在环境保护的力度上都不够,管理上的工作比较薄弱,导致景区的发展越来越差。
2.2生态旅游景区的安全问题明显
旅游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旅游安全,安全第一是每一位游客都不可否认的观点。对于生态旅游景区来说,安全问题也是管理过程中必须注重的点。但是在生态旅游景区中,很多安全因素都被管理者忽视,比如景区中的植物、动物是否会对人类造成伤害;景区内的设施设备是否存在故障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管理中重视的问题。
2.3生态旅游景区的收费制度不规范
我们经常从网络报道上得知,很多景区都存在着乱收费的现象,虽然被网络等媒体曝光,但是这种现象还是一直在蔓延。对于生态旅游景区来说,网络报道的负面新闻对它们的影响是很大的,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业绩是直接相关的。景区的管理者应该维护景区的名声,为景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加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对生态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旅游景区的环保力度应该从多个方面一起入手,培训景区员工去保护环境是必要的工作,另外还得激起游客对景区环境的保护意识,从两方面结合让游客和工作人员都具备环保意识,从景区里的一花一木开始。所以加强生态景区的管理,管理者自身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并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做好景区内每个板块的保护工作。对于游客来说,景区应该对他们进行环保意识的传播,在景区内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设立更多的环保警示牌,让环保知识随处可见,可以给游客带来无形的影响,让他们能够自觉的去保护环境。
3.2提高生态旅游景区的安全性
景区的安全工作在管理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因为游客最在意的就是景区的安全,只有保证了游客的安全才能让生态景区发展得更好,这对游客和景区来说都只有利没有弊。所以提高景区内的安全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保证游客放心安全的享受景区风景,从景区内的每一个细节入手,景区内的动植物要确保无伤害,景区内的设施设备随时检查和更换,做到游客的真正放心。
3.3规范生态旅游景区的收费制度
改善生态旅游景区的收费制度对于景区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收费是个比较实在和现实的问题,对景区的名声有很大影响。收费制度的改善带给游客的是放心,带给景区的是安心,这一改变不仅增加了景区的游客量,还给景区带来了更多的利润。
四、结语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旅游需求,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旅游形式的选择,生态旅游景区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现实社会中,生态旅游景区是旅游资源的聚集地,在整个旅游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注重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促进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本文针对生态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首先概述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及其特点,进而全面分析了目前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对我国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详细论述了创新生态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的可行措施,可以为生态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提供合理的参考。
[
关键词 ]生态旅游;景区;经营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8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旅游需求不断提升,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生态旅游作为国内重要的新兴旅游形式,主要是以地文景观、生物景观、水域景观等旅游资源为主题,以奇特自然、人文景观以及丰富多样的生物特性吸引旅游者参与。生态旅游产业是旅游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确保生态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强化对生态旅游景区经营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创新景区经营模式,强化生态旅游开发与景区保护等管理,推动生态旅游景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1生态旅游内涵及特点概述
生态旅游主要是基于生态环境景观的一种旅游方式,生态旅游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遵循,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具有特色的人文生态系统为对象,包含了生态体验、认知、教育等内容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的特点在于生态旅游以自然环境或者是有特色的风土人情为主,旅游活动对于环境不具有破坏性,而且生态旅游发展主要目标并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而是以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提供高质量旅游经历、带动经济发展之间的有机融合为目的,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旅游方式。
2目前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制约问题分析
2.1生态旅游景区建设管理水平不高
生态旅游景区虽然旅游资源以生态、人文特色环境为主,但是同样也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维护。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对于景区管理维护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对于一些由于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态旅游景区破坏问题,未能及时地进行修补维护。同时,在生态旅游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缺乏全方位的监测管理,造成了生态旅游景区内一些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2.2生态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缺少品牌特色
目前我国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阶段中存在着盲目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问题,破坏景区内的地形、植被,随意改造景区内的自然生环境,这些看似是对生态景区内旅游资源的开发,然而却取得了适得其反的效果,造成了景区内生态整体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严重破坏,甚至是造成了生态旅游景区内出现了景观污染,景区的审美价值大幅降低,不利于塑造生态旅游景区的品牌特色。
2.3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营销力度不足
做大做强生态旅游景区产业,必须在旅游市场做好产品营销,但是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往往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营销工作重视不足,未能及时总结生态旅游景区的经典特色、文化氛围,缺乏品牌效应,造成了生态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消费市场过于狭窄、消费层次不高的问题,不利于生态旅游景区的运营发展。
3生态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创新研究
3.1创新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模式
实现生态旅游景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态旅游景区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依赖程度相对较高的特性,分类开展旅游景区的建设管理。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将生态旅游景区进行功能分区,以协调旅游资源的人为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可以按照生态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将整个景区划分为自然保护区、特殊自然保护区、公园发展区以及特别适用区等几个功能分区,根据分区不同分别确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级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主要集中发展公园发展区与特别适用区,通过这样分层次的规划设计来保护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景观,同时也可以提高生态旅游景区对游客的新鲜感与吸引力,这对于景区的发展非常有利。
3.2完善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体系,重点在于确保管理机构运转顺畅,各项服务内容规范化开展。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上,首先,应该结合生态旅游景区的实际特点,建立机构健全、职责分明、统一管理的管理组织,并完善游客接待、旅游项目的经营管理、旅游投诉处理、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其次,应该针对生态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餐饮设施、住宿设施、购物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制定系统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管理,必须加强安全、消防、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意识、知识、技能的培训,确保医疗救护、危险警示等旅游安全配套设施齐全。
3.3不断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当前生态旅游逐步发展,在现代旅游需求下游客对于旅游景区的需求内涵也更加的丰富,包含了审美需求、愉悦需求、健康需求、文化需求、求职需求、精神需求、道德需求等一系列的内容,在这种形势下,生态旅游景区更应该注重对旅游景区产品的开发,要在特色美食消费、旅游纪念产品、游客居住环境、出入交通、精神享受与冲击等各方面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逐步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旅游客户提供更多的多样性旅游产品。此外,应该结合现代游客对于旅游参与与体验的新要求,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开发各种创新性的旅游产品,例如探险、自助旅游等突出当地特色、多样化的旅游服务,不断提高生态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3.4加强对生态旅游景区经营开发的营销管理
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营销管理,首先,应该结合生态旅游的特点,进一步挖掘生态旅游景区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明显、文化底蕴丰富的生态旅游景区核心品牌,形成具有较高品牌价值的生态旅游景区。其次,应该加强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全面的目标市场、客源群体进行分析,进而为生态旅游景区营销手段的制定提供合理的策略。最后,在生态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的具体制定上,应该进一步的拓展丰富。通过深入结合生态景区旅游客源目标市场,采取节庆引爆、广播影视、网络媒体推广、制作网站推介、与旅行社协作开发以及区域联合发展等几种方式开展生态旅游景区的营销管理。
4结语
对于生态旅游景区发展而言,必须依靠创新经营模式来实现景区经营管理的规范高效。生态旅游景区应该深入分析自身在生态旅游上的特色以及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强资金投入,完善景区规划,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断提升生态景区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旅游景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牛然,李学东.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999年至今国内生态旅游文献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体系中引起旅游者出游动机的直接触发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旅游业中居于核心地位。然而目前大多数景区现状令人担忧,“圈起地来坐收门票”是当前一些景区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景区里,游客感受不到精细管理与人文关怀,常常高兴而来,扫兴而归。我国旅游景区经过30年的发展,在硬件上已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但在软件上却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同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等兄弟行业相比显得较为滞后,这与旅游景区人才的匮乏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一个景区光有“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能使“景”不断产生新的吸引力的“人”。目前,旅游景区最为紧缺的人才主要有4类:一是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高端人才;二是随着旅游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一些技术人才;三是公关人才;四是国际化人才。因此旅游景区的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且能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于景区人才的培养,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在CNKI中国期刊网上以关键词“景区+人才”进行搜索只得到15条记录,其中对“景区复合型人才”的论述更是空白。针对旅游景区目前相关人才的紧缺现状,本文认为可将这几类人才进行整合培养,提出“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即具有一定概念能力、技术能力和人际能力的国际化综合性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人才。其中,概念能力是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能力;技术能力是使用某一专业领域的有关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能力是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能力;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视野以及知识结构的人才。另外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本文的复合型人才有个前提,即专业性,“复合”与“专业”并不矛盾,即对旅游业尤其是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必须有一定的学习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同时复合以上多种能力。
一、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对旅游景区的重要性
1.对景区而言人才资源比旅游资源更重要。行业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旅游景区最核心的资源,是景区建设、经营、管理的中流砥柱。我国的中西部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景区管理人才的缺乏,资源的垄断性优势在缺乏科学、人性管理的情况下逐渐被削弱,景区运营达不到理想的境界。与此相反,东部地区资源稀少,但人才济济,管理方法的先进性弥补了其资源的不足性。深圳属于旅游资源非优区,但华侨城集团公司非常重视对管理人员的要求,重视管理制度的规范,业务流程的重组,最终创造了骄人业绩,培育出一批知名品牌的旅游主题公园。可见,旅游资源可以创造,旅游人才却不可多得。一个景区无论其先天优势多么突出,若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够辅以良好的经营和管理,其生命力和吸引力必然会下降甚至消失。
2.复合型人才更符合旅游景区的需要。相比饭店等行业,旅游景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对技术、设备和高水准的管理理念的依赖程度更高。例如,信息化的智慧型景区是大势所趋,全国首个“智慧景区”九寨沟已实行景区管理智能化,通过移动道路测量、网格化管理、全球定位、遥感、地理信息、视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解决旅游旺季景区景点资源电子化、门票智能化、游客行为追溯、智能化引导和时空分流、景点负荷监控等问题。可见,旅游景区对人才的要求是“质量”大于“数量”,目前最缺乏的是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也是当前制约景区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旅游景区人才现状
旅游景区正面临着严峻的人才问题。
1.景区人才数量不足。据初步估计,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600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今后还将以每年20万的速度递增。而且旅游人才分布主要集中在饭店和旅行社,占全行业人才总数的近九成。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具备多种复合能力的优秀管理人才。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旅游景区人才培养远远落后于景区需求。
2.景区人才质量总体偏低。不少景区管理层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旅游经营管理理论和技术知之不多,导致盲目上项目、经营不科学、管理不到位,给景区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由于国际化人才的缺失,景区接待国际旅游者能力偏低,制约了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景区人才的职业培训在内容、形式、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等方面均落后于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
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最核心的子行业,复合型旅游景区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这样的情况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旅游景区尤其严重。
三、旅游景区人才问题原因分析
旅游景区人才数量和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源在高校。从目前国内旅游教育情况来看,酒店管理与旅行社管理等专业的教育逐渐成熟,而景区管理专业教育还未真正开展。各旅游院系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所以目前开设旅游景区管理专业的院系数量不多,景区人才的质量就更无从谈起。据调查,只有少数职业院系在旅游管理专业下设有景区管理专业,如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承德职业学院、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等,桂林理工大学是唯一一所设立了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系的高校。除此以外,大多数旅游院系只将“景区管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课程看待。专业设置指导思想的偏差导致旅游院系学生就业意识的偏差,认为景区不存在什么管理,不需要专业的人才,故而选择去景区就业的比例很小。
四、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议
1.在本科层面设置旅游景区管理专业。目前高校的旅游专业教育体系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多种特质的景区专业人才的。而专科教育只能培养出具有某一方面技术能力的人才,所以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在本科阶段着手。各旅游院系应创造条件加快旅游景区管理专业的设置,使其成为重要的本科专业。对于一些条件还不成熟的旅游院校,至少应将景区管理模块从其他方向中独立出来,获得与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等模块并级的地位。旅游景区专业地位的提升意义深远,可解决景区领域人才的空档问题,减少旅游专业人才的浪费,促进景区及目的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旅游景区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思路。旅游景区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须以把握景区未来发展趋势、突出景区管理专业自身的学科特色、并重视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等为原则。围绕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的各种能力的培养,设计了以下课程:一是概念能力,包括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统计学、旅游市场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与审美、旅游公共关系、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景区与信息化等。二是技术能力(结合实践教学),包括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旅游设计与制图、旅游营销与策划、计算机基础、旅游电子商务、导游业务、英语听说写、专业英语、应用文写作、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三是人际能力(结合实践教学),包括交流与沟通学、旅游公关礼仪等。四是国际化视野,包括世界旅游业概况、客源国概况等。
3.采取多样化的人才教育手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及就业指导教育,使其真正理解旅游景区人才的重要性和市场广阔性。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采取理论结合实践、同时开展一些能力竞赛的方式,并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理论教学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以外,还可以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现代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在校企合作方面,深圳华侨城与暨南大学旅游学院的成功结合堪为典范,其它地方也有一些类似的尝试。通过校企合作,景区员工可与专业学生交换培养场所,以弥补各自在理论、实践上的不足。景区管理者可与专业教师互通有无,教师可以到景区去挂职锻炼,或参与景区经营管理科研课题,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景区管理者也可以到高校去进行经营管理理论的系统学习,或作为兼职教师到课堂为学生做一些实证讲座。学校与景区方面还可以考虑开拓一种高效、互利的订单培养模式,为景区复合型人才做好储备工作。除了课堂理论及实验试或景区实践教学环节以外,课外还必须定期举办一些赛事来辅助提升专业人才的多种能力,如辩论赛、讲演比赛、服务大赛、礼仪大赛、创新大赛、设计大赛、策划大赛、导游大赛等。目前已有一些旅游院系正在进行这些方面的工作,效果显著。
4.推行旅游景区管理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目前旅游景区管理人员不仅大多数没有旅游专业背景,而且学历普遍偏低,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极小,对于景区的管理运营往往力不从心,应尽快实行景区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制度,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相结合,如景区职业经理人、经营师、管理师、营销师、策划师、企业培训师等。景区职业资格证及相关培训制度的实行,将使景区管理人员的层次得到显著的提升,并对景区行业现有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逐步实行淘汰制,尽快提高我国景区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梁志华,吴迪.景校合作下对旅游院校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才智,2011,9
[2]朱海滔.旅游人才队伍面临三大困境[J].中国人才,2011,5
2目前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经营模式理存在的制约问题分析
2.1生态旅游景区建设管理水平不高
生态旅游景区虽然旅游资源以生态、人文特色环境为主,但是同样也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维护。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对于景区管理维护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对于一些由于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态旅游景区破坏问题,未能及时地进行修补维护。同时,在生态旅游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缺乏全方位的监测管理,造成了生态旅游景区内一些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2.2生态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缺少品牌特色
目前我国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阶段中存在着盲目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问题,破坏景区内的地形、植被,随意改造景区内的自然生环境,这些看似是对生态景区内旅游资源的开发,然而却取得了适得其反的效果,造成了景区内生态整体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严重破坏,甚至是造成了生态旅游景区内出现了景观污染,景区的审美价值大幅降低,不利于塑造生态旅游景区的品牌特色。
2.3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营销力度不足
做大做强生态旅游景区产业,必须在旅游市场做好产品营销,但是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往往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营销工作重视不足,未能及时总结生态旅游景区的经典特色、文化氛围,缺乏品牌效应,造成了生态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消费市场过于狭窄、消费层次不高的问题,不利于生态旅游景区的运营发展。
3生态旅游景区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3.1创新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
实现生态旅游景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态旅游景区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依赖程度相对较高的特性,分类开展旅游景区的建设管理。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将生态旅游景区进行功能分区,以协调旅游资源的人为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可以按照生态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将整个景区划分为自然保护区、特殊自然保护区、公园发展区以及特别适用区等几个功能分区,根据分区不同分别确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级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主要集中发展公园发展区与特别适用区,通过这样分层次的规划设计来保护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景观,同时也可以提高生态旅游景区对游客的新鲜感与吸引力,这对于景区的发展非常有利。
3.2完善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体系,重点在于确保管理机构运转顺畅,各项服务内容规范化开展。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上,首先,应该结合生态旅游景区的实际特点,建立机构健全、职责分明、统一管理的管理组织,并完善游客接待、旅游项目的经营管理、旅游投诉处理、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其次,应该针对生态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餐饮设施、住宿设施、购物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制定系统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管理,必须加强安全、消防、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意识、知识、技能的培训,确保医疗救护、危险警示等旅游安全配套设施齐全。
3.3不断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当前生态旅游逐步发展,在现代旅游需求下游客对于旅游景区的需求内涵也更加的丰富,包含了审美需求、愉悦需求、健康需求、文化需求、求职需求、精神需求、道德需求等一系列的内容,在这种形势下,生态旅游景区更应该注重对旅游景区产品的开发,要在特色美食消费、旅游纪念产品、游客居住环境、出入交通、精神享受与冲击等各方面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逐步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旅游客户提供更多的多样性旅游产品。此外,应该结合现代游客对于旅游参与与体验的新要求,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开发各种创新性的旅游产品,例如探险、自助旅游等突出当地特色、多样化的旅游服务,不断提高生态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一、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内涵
旅游景区管理,常常是指一种实现预定管理目标的过程。它的主体通常是景区的经营者,它包括景区的管理者和员工。它的实现方法一般是由景区的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的。它的目标是通过景区的管理主体对景区的日常经营与活动提供决策与支持来达到景区的平稳与健康发展。景区的管理通常与景区的日常运营有关。我们要区分开它与旅游景区的治理的异同。从广义上来说,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是一系列有关景区的运营、管理、治理、和相关制度等的内外部综合体,它的范围很广,包括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景区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景区管理的任务和目的。从狭义上来说,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是规定景区在各自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与运行机制。
二、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变迁的背景分析
中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变迁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最开始是纯公益性管理,之后是政府专营,再后来就逐渐发展为企业经营,现在是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中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变迁所经历的四个阶段是我国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们的形成和变迁是有其历史规律和社会现实背景的。在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和工业上去,较少涉及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当时的旅游景区管理处于萌芽阶段,旅游活动主要是外事活动的补充,具有明显的政治属性。旅游业也仅仅被定性为外事接待型行业,景区管理只被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的指导思想发生变化,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此时旅游景区开始由先前的政治接待变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功能。但由于一直以来的景区政府多头管理,缺少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导致了掠夺式开发,影响旅游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90年代,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景区需求市场规划不断扩大,景区保护压力不断增加,对许多景区构成了保护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家投入的严重不足,景区管理机构自身的生存都受到威胁,迫使管理者不得不另觅良途。这一阶段,市场机制开始在旅游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我国景区形成以官僚制管理模式和经营权转让模式两种主要的的管理运行模式。最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旅游景区管理水平和理论实践有了一个全面的发展,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被引入和应用,也就慢慢创新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模式。中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变迁反映出了中国社会和经济体制的转型与变化。从根本上说,经济利益才是导致景区管理体制的变革的最重要原因。
三、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基本理论的研究
国内学者们主要是对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问题、景区治理模式、景区治理对策等多个角度进行过总结与阐释。
根据对景区管理体制存在的现有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主要有魏小安将我国旅游景区的问题总结概括为:一是体制混乱,二是情况复杂,三是功能交织,四是变化迅速,五是利益纠葛,六是文人代言。王兴斌认为,在许多旅游景区中存在条块分割和政、企、事不分;资源破坏,环境恶化;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严重。刘凯总结认为,管理体制不清、政出多门、条块分割、政企不分、效率低下、基础设施不完善、建设资金缺乏、旅游资源破坏、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是我国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史文斌,张金隆则探讨和分析现行经营管理模式中的以政府专营和租赁承包或卖断模式为代表的模式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现有景区治理模式的分类来进行综述。主要有彭德成认为我国旅游景区分为企业化治理与非企业化治理两种主要方式,提出了景区十大治理模式。翟毓花提出了国家直接经营模式、市场化经营模式、零门票公益性经营模式这三种利用市场机制探索出的的新模式史文斌提出,景区治理模式可以归纳为以整体租赁经营、股份制企业经营与国有企业经营三类为主的企业化治理模式和具有行政职能的治理与不具有行政职能的治理的非企业化治理模式两大类。叶芦生认为政府专营、租赁承包或卖断、用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景区模式这三种模式可以概括为我国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经营模式。
根据对目前景区管理体制问题治理的对策和建议的角度的论述。王成仁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目前景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明晰产权,确定监督管理主体及其权、责、利 。2、加强监督力度,预防权力租金的出现。3、健全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4、考虑相关者利益,合理规划与开发。张凌云认为应该采市场化经营模式,避免政府经营的弊端,认为部分旅游景点地区可以组建旅游景区上市公司。高栓成,张沁指出了几条建议:一是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二是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使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有法可依;三是加强监督力度,预防权力租金的出现;四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为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良好;梁正宁通过对已有模式的分析,认为风景名胜区将会走向市场化。
四、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研究
旅游景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运行管理的,主要包括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其中制度环境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所决定的政府行为在景区业中的现实反映,对景区的发展和运作模式起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制度环境的变迁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市场态势、市场化和法制化程度等因素构成。
一般而言,在市场化和法制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倾向于对景区实行严格管理,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政府行业部门的微观规制手段和相应的政令、条例、审批和检查程序等进行。发达国家或地区则倾向于较为宽松的管理,主要通过一般的法律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辅之以协会和社会公众监督来进行管理。
图旅游景区制度环境及管理模式
一、我国旅游景区现行管理模式的不足
政府对景区业的微观规制主要是指各级行政部门对景区的建设、经营管理等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景区管理模式。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多头管理、条块分割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分别隶属多达12个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各类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资源分别归建设、林业、环保、文化、宗教、水利、地质、旅游等部门行使管理权,并按其价值大小和地域范围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分别由各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一个景区内往往有多个部门实施管理职责,如旅游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的旅游开发、服务设施、组团参观和宾馆评级等;风景管理局,隶属于城建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的山水林木自然景观管理及整体规划的审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文物局,隶属于文化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所有的出家人的管理、待遇和政策等;地方政府,负责景区内的治安、物价、村镇管理等;各权利主体都在各自的权利范围内行使其管理权。表面上看,各部门都有各自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分工合作,实质上因其作用对象同处一个景区内,人为分割在实践中造成了效率缺乏。各个部门在本位意识驱动下,推诿或争利的现象时有发生。
2.政企不分、机制落后
许多景区尤其是风景名胜区及文物景区,由于条块分割和政、企、事不分,政府机关的衙门作用与旧国营企业的各种弊端兼而有之。在经营接待上基本是等客上门,很少主动宣传;在经济收支上,对大多数重点景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要求景区自收自支,并担负扶助地方经济的职责。在组织人事上,机构臃肿,冗员较多,机制落后。这种管理模式导致了众多旅游景区一方面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是景区开发的无序、低效甚至破坏。一些社会公益性较强的景区由于财力投入不足,不能严格按照政策向公众开放,仍作为经营性企业来运作管理。
3.经济效益第一,过度开发严重
一些地方政府把景区作为经济资源,盲目通过发展旅游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景区开发被地方经济发展拖着跑,不断去找新的盈利点,以保证不断向地方“输血”,而把资源的保护放在其次,甚至以破坏资源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部分景区(包括世界遗产景区)的收入被用于补充地方财政收入,如北京八达岭景区门票收入的40%上缴延庆县财政、十三陵景区门票收入的30%需上缴昌平区财政。同时景区管理机构趋于企业化,管理者把追求盈利,而不是把保护公共资源当成主要目标。武当山建福宫火灾就是因为管理部门将其出租给武校当校舍,而又疏于监管造成的。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有城市化现象。
二、我国旅游景区分类管理的主要模式
由于景区经营权的转让使得一些地方吸纳了资金,促进了景区的开发,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如今已成潮流。另一方面景区经营权转让带来的诸如过度建设、环境污染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也遭到建设部门、文物部门和相关专家的反对,并导致一些国家重点景区的经营权转让计划流产。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景区经营公司是否可以上市、景区是否可以“两/三/四权分离”、是否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政府的力量是否应该加强等方面。
其实,景区不可能采用某种通用的管理模式,不同类型景区可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应该根据景区资源的公益性质确定资源的使命,然后建立与使命相应的资金、管理、经营、监督机制等,以保证管理手段、管理能力与管理目标相适应。如县级以下的景区可在政府的规划和监督下,交与企业经营,而对省级以上的景区如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景区的管理可以借鉴国外景区管理的先进经验,如美国、韩国等,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对景区进行专门管理。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景区,以对资源的保护和资源的社会公益性为管理重点。韩国国家公园的预算分为自行预算和国家劳务事业费两部分,国家公园的入园门票收入及各种设施、经营收入及部分政府捐助都属于自行收入,主要用于人员工资、津贴、福利费和公园管理日常开支;公园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主要由国家负责。
表1 中、美自然文化遗产管理模式比较 中国 美国
名称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旅游风景区、自然状态下不可移动的文物、历史文化名城等类 国家公园、国家森林、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国土资源保护区、某些博物馆等五大类
所有权 名义上的国家所有,实际为部门和地方所有制。但相当数量的遗产管理机构并不掌握遗产资源的产权(如土地权、林权等)而只有对资源的部分管理权 大多数为联邦政府直接掌握产权并全权委托给遗产管理机构,少量为自治团体、企业和个人所有
规划体系 按部门管理,在部门内部进行评审 内务部国家公园管理局丹佛规划中心统一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单体设计,规划成果完成以后普遍征询公众意见
资金机制 以地方财政拨款和地方经营筹资为主 国家公园的建设运行经费进邦政府财政经常性预算,其他遗产为分级所有、分级出资,同时有大量的社会捐赠资金
管理机制 绝大多数为属地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垂直管理为主的非营利机构,同时有大量的志愿者参与
经营机制 多数为政企合一、自收自支;少数以经营权转让方式全盘转移给公司进行市场化经营 有限范围的特许经营
监督机制 地方政府监管为主,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为辅 上级主管部门和公众共同监督
*资料来源:苏杨,美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旅游调研》,2005年(4)
对于不同景区的分类管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很多。许多专家都提出了比较中肯的看法。我国旅游景区可以实施三种主要的分类管理模式:公益型模式、中间型模式和竞争型模式(表2)。
公益型模式适合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具有世界级或国家级垄断资源的景区。这类景区以资源保护为主要目标,严格控制开发建设,由政府适当拨款并严格监管。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这类景区的核心指导理论。
中间型模式适合具有一定的科教功能,但休闲旅游功能占据主导地位的景区。这类景区有一定的公益性,但经济开发是其保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区域得到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采用企业管理、政府监管的方式,同时可以积极引进各种资本参与景区开发。
竞争型模式适合一般景区、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等人造为主的、竞争性的景区。这类景区以市场开发为主要目的,核心是通过创造旅游产品满足游客从而获利。最关键的就是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
表2 旅游景区分类管理模式比较
管理模式 公益型模式 中间型模式 竞争型模式
资源等级 世界级国家级垄断资源 垄断竞争性资源 竞争性资源
典型例证 世界遗产 城市公园 主题公园
主要功能 保护与科教功能 科教休闲功能 旅游休闲功能
利益中心 全民中心 地方中心 游客中心
管理目标 资源保护为主 保护开发并重 经济开发为主
指导理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融合理论 旅游体验论
管理性质 事业管理为主 企业管理政府监督 企业管理
资金运作 拨款+特许经费+赞助 经营创收+补贴 经营创收
三、旅游景区分级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
1.加快旅游立法,加强景区经营管理的法制性规制
旅游法制建设的目标是以法制规制取代经济性规制。我国景区目前在经营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统一的法律规定,经营者缺乏法制性约束,应制定《景区管理法》等规范景区的经营与管理。在《景区管理法》还没有制定以前,加强联合执法是一条可选之路。
2.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景区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
目前旅游景区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不高,严重影响景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是在政府引导下,委托旅游高等院校培养符合景区管理工作需要的中基层人才,同时加强景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培养,重点是推行景区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行业管理人员的准入与评价制度。
3.增强景区协会的职能,建立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
景区管理机构需要民间组织在财力、人力上的帮助和在管理上的监督。当前,政府有关部门发展任务繁重,难免顾此失彼,景区管理可加强各级景区协会的建设,完善其职能作用,发挥其专业组织在协调、监管、培训、认证等方面的作用。没有监督的权力容易被滥用,任何的经营管理权都需要公开、透明、严格的监督。民间监督的加强和完善有利于抑制不正当竞争和过度开发等破坏环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张朝枝:世界遗产地管理体制之争及其理论实质[J]商业研究, 2006,(08)
[2] 庞婷:风景名胜区管理法律制度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3] 郭亚军:旅游景区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4] 张明新,姚国荣:旅游景区管理模式选择研究――基于景区资源产权关系[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 (07)
中图分类号:F59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欣赏自然美景、热爱静旅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森林旅游因其独特的天然生态价值和景观游憩价值而受到民众青睐,人们日益借助森林旅游这种休闲活动来体验优美的森林景观和富有天然野趣的森林环境。中国森林旅游发展态势良好,走出城市享受天然静环境成了人们内心的渴望,因而有必要加强森林旅游研究。文章借鉴企业文化管理思想来研究森林旅游景区战略管理,为我国森林旅游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森林旅游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但由于森林旅游是一个新概念,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以致于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
(一)景区管理理念落后
一些森林旅游景区受“投资少,见效快”的经济利益驱动,盲目追求规模经济,盲从范围经济,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许多景区资源内涵与森林文化挖掘不深,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倾向严重,粗制滥造人造景观,牵强附会名人历史与民间传说造成庸俗的旅游吸引点,有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没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没有突出风景名胜资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二)景区旅游产品服务化滞后
部分森林旅游景区对旅游者服务的标识牌、对景区有代表意义的重要生物物种的说明等旅游解说系统的建设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致使森林文化教育功能滞后,导致森林旅游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1]。同时旅行社工作人员、导游员、景区服务人员、景区管理人员、景区附近的饭店服务人员等服务缺位,使景区难以满足旅游者的森林旅游需求,致使旅游者满意度下降。
(三)景区“人本管理”缺失
森林旅游景区人群主要有景区各类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组成,包括景区内导游员、景区服务人员、景区管理人员、为景区旅游者服务的饭店服务人员及旅游者。森林旅游的持续发展涉及林业、旅游、生物、地理、历史等众多学科的工作人员,目前大多数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落后,景区缺乏对在岗人员的培训、轮训等规范化管理,因而景区的经营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难以贯彻到每个工作人员,景区管理文化共识难以形成。
(四)景区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欠缺
一些旅游热点的森林旅游景区忽视森林旅游资源承载力,无节制地接待旅游者,造成旅游资源难以负重,旅游者人满为患,旅游环境责任难落实,旅游者行为对资源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一些景区在缺乏规划和论证的基础上粗放开发和过度利用森林资源,为建索道、公路、饭店毁坏大片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使森林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伤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及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二、企业文化视角下森林旅游景区战略管理
通过“文化”这种可感知的属性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发挥景区企业文化的各项功能,整合创新景区企业文化各层次特质,在旅游景区景点竞争中创造新的旅游价值,把景区各类资源变成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一)强化景区经营管理理念
森林旅游景区企业文化管理既然是一种灵魂管理,它必然是森林旅游景区的灵魂与景区的根本旅游经营理念一致,使景区价值观作为景区旅游经营发展的主导并发挥价值观对景区旅游市场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景区全体员工价值观与经营哲学必须是战略性思维,把“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林业发展战略要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大战略效益为核心经营理念,围绕核心经营理念,形成景区的远景即对未来的梦想与目标才能实现战略的阶段目标。
(二)完善景区旅游产品
森林旅游景区森林旅游产品物质文化是景区企业文化结构的最外层,它直接适应于各级政府的政策管制、旅游者、旅行社、饭店、森林旅游竞争者等景区外部利害攸关者。森林旅游景区应当设计建设符合环保要求与维护生态平衡同时又能满足森林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应当使旅游产品物质文化既灵活适应景区外部环境,又能够恰当有效引导景区树立合当今时展的景区精神文化与森林文化、完善景区管理制度、优化景区职工服务管理、规范旅游者文明旅游行为,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森林旅游景区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三)规范景区管理制度
森林旅游景区制度文化指导并直接影响其景区职工与旅游者行为文化,进一步影响到景区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率。景区管理制度必须以根本经营理念为指导,体现新人道主义的人本管理,并随着景区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演进,使景区管理制度从表到里、从文本到实践达到高度统一。经过经营理念整合的景区管理制度生命力强,能够内化职工信念,给职工以信心与鼓舞,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
(四)提倡文明的旅游行为
规范旅游者的行为文化,让旅游者知道保护生态环境,学习森林文化的重要性。景区必须根据自己的根本价值观,结合自己的特殊性,整合出一套有个性的行为模式,以此形成自己的文化个性,塑造景区个性形象和职工集体个性,增强职工认同感和归属感,造就景区对环境的特殊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