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6:30: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01
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当前欧美经济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持续动荡,对于处在复苏中的全球经济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受此影响,我国经济不会独善其身,未来的经济运行充满变数。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需市场惨淡、内需依旧不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短期内未可奏效,必将拖累已经极大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经济。换而言之,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实质性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未来运行充满变数。
其次,由于通货膨胀的拉动和成本上升因素的推动,我国物价上涨势头明显,不仅在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从长期来看,他们可能会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从而与以收入矛盾为代表的各种社会矛盾相交织,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换而言之,在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上涨之间,物价上涨将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
最后,在经历了主要依靠增加政府支出和扩大公共投资的拉动经济操作后,其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负作用已经逐渐凸显。鉴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轰炸,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时中国被拖入国际金融危机中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中国经济,解决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绝非短期内所能奏效的事情。因此,在我国面临低迷的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国内传统经济结构难以为继的压力下,在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两大目标之间,我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二、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
在全面评估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内部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中央做出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议。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实质性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即便仍旧维持着名义上的“积极加稳健”的经济格局,如今,其实质性内容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当前预调和微调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其对经济扩张性的操作可相对从缓。我们尚不需要如2008年和2009年那样大规模扩张性的操作,如今经济形势不宜于反应过度。
其次,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复杂性的变化,但是不足以改变2011年来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换而言之,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在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上涨之间,稳定物价水平应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最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轰炸下,即便我国经济下滑势头有所显现,宏观经济政策着重在刺激的力度,其扩张性操作也必须着眼于精细化,即在经济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之间寻求平衡。也就是说,不能以牺牲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为代价稳定经济的发展势头。
三、结构性减税与改善民生
迄今为止,结构性减税是来自官方的正式提法。自2008年的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结构性减税由积极财政政策的配角转为主角,在反危机的实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显而易见,在变身主角的今天,结构性减税有别于全面性减税。其特点在于:一方面要通过减税,减轻居民和企业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减税与增税并行,优化整个税收收入结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在实施的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四十七章第三节中,写入“按照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权配置的原则,健全税制体系,加强税收法制建设”这样一段话。
在中国现行的税制结构下,流转税或间接税的税制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其中增值税所占比重最大,是全部税收收入的37.75%。鉴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需要,增值税无疑应当作为结构性减税的主要对象。作为中国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它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推广的过程中,不仅是增值税,其他税种都会迎来一场降低税负水平并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的改革。
鉴于当前积极和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定物价水平仍是我们的的重中之重。并鉴于稳定经济的增长和调节经济结构两大目标,增加财政支出的重心地带,也应当锁定改善民生,切实办好有关民生的大事。
具体而言,有关增加财政支出的安排,除了继续着眼于优化投资结构外,要把通过一系列改善民生为主要线索的支出项目及其规模的增加,来拉动消费需求,作为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项目有:支持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报酬;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积极落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提高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建设等等。
可以预期,以增值税为重心的结构性减税及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增加支出的操作,将有可能在2012年走出一条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契合、同整个宏观经济布局相协调的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扬.关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
[2]金人庆.当代中国税收要论[M].人民出版社,2002.
一、前言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竭力开发能源经济,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建设。在新时期,我国发展能源经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能源经济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能源经济的政策建议,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我国能源经济形势
(一)能源消耗量不断加大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能源消耗量在目前已经占到了全球总量的20%,而且这个数据还会继续增长。
(二)以利用传统能源为主
目前,我国发展能源经济时依旧以利用传统能源为主,其中,石油和煤炭资源的依赖度非常高,大量使用传统能源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酸雨、雾霾等劣势天气不断出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能源利用率低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导致我国对能源的利用率不尽如人意,由于能源利用率得不到提升,所以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直接影响了能源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我国能源经济面临的机遇
(一)和C的发展环境
目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了时代主流趋势,为我国发展能源经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能源经济的发展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能源需求量不断提升
需求创造市场。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各领域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这在客观上带动了能源经济的发展。
(三)清洁能源的不断推广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开始得到大面积普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居民利用天然气的比例已经超过90%,这为我国发展能源经济找到了新的契机。
四、我国发展能源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技术能力有限
鉴于一些特殊原因,我国的工业革命没有能及时跟上时展的步伐,所以我国的科技水平稍逊于国外发达国家。虽然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有所提升,但是整体水平已经不容乐观,这就导致我国在发展能源经济方面稍滞后于发达国家,能源勘测技术不够先进,能源开采量不容乐观,这些情况都阻碍了我国能源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能源管理体制不够先进
发展能源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使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共同促进能源经济的发展。但目前,我国能源管理体制还不够先进,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所以导致能源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瓶颈。
(三)能源结构单一
虽然我国在发展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能源经济的形势依旧比较严峻,这主要是受制于能源结构单一的原因。我国依旧比较依赖石油和煤炭等传统能源,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五、发展我国能源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能源结构调整,加强节能降耗
完善能源结构至关重要,是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各种能源占据能源总量的比例保持科学合理,以此提升能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效益。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够合理,这不利于能源经济发展。所以我国要对能源开发加强科技投入,发展洁净煤技术,还要完善产业机构,培育低能耗的现代服务业。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依旧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这难以为发展能源经济提供强大的动力。有鉴于此,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节约型产业体系的形成。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污染小、能耗低的产品,以此为我国发展能源经济提供支持力。
(三)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煤电替代
太阳能、风能、地热和海洋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具有传统能源难以替代的优势,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可以循环利用。我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煤电替代,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也能节约资源。不难预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可再生资源将会得到大幅度开发与利用,促进能源经济的发展。
六、结束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发展能源经济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国要正视发展能源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能源经济的效益提升,这样才能为国民经济建设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沈雅梅.国际能源形势新变化和中国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世界,2014(2):60-63.
[2]王思童.能源的未来――赢在新时代的拐点[J].电器工业,2014(12):56-57.
[3]赵燕娜,朝霞,孙育强.我国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5(10):21-22.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5-0003-04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央银行对形势的关注,更加依赖于基层的调查和监测分析工作。本文从宏观分析中经常重点关注的指标与数据入手,分析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选择。
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很大程度上与国际形势相关。任何认为当前危机都仅仅由美国或欧洲自己负责的想法是不客观的。当前,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所起到的作用愈益提高和增强,所以分析国内形势必须关注国际经济的基本面。
(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每三个月一次的全球经济走势分析和预测数据,无论是新兴市场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全球不同经济体经济波动的走势是高度一致的。所不同的是,2000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远高于发达国家,而2006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步进入下行周期。据IMF最新预测,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下降到0.5%,为二战以来的最低值,如果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负值。这远低于IMF在2008年11月预测全球经济增速1.75%的水平。对比两个不同时期的预测值可以看出,目前对于国际经济形势的看法变得更为悲观,因此IMF下调了各国的经济增速,其中对2009年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测由-0.7%下调到-1.6%,对欧元区增速的预测由-0.5%下降到-2%,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也由8.5%下调到6.7%。
(二)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减退
在目前世界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的状况下,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的问题,都可能映射出其他国家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如2008年英国北岩银行出现挤提,随后美国二三线银行出现情况,最终暴露出美国几家大机构的问题。再如冰岛,一个国家出现问题后,通过类似分析发现很多东欧国家也存在同样的隐患。因此,分析当前通货膨胀或紧缩问题,不仅要关注国内物价,还应比较分析各国的价格变动状况。由于经济活动收缩以及各种商品价格下行,全球的通货膨胀压力大为减弱。从IMF的预测情况看,全球不同经济体CPI和重要商品如金属、食品的价格指数走势将于2009年下半年或2010年前探底。预计2009年全球通货膨胀将有一个较大的下降。一些国家已经将对通货膨胀的防范让位于对通货紧缩的担忧。从联合国分析预测机构对各国通货膨胀率的预测数据看,各国价格波动走势相同,通货紧缩趋势似乎有所抬头。
(三)全球贸易增速下滑
从全球经济基本面看,贸易需求的总量在萎缩,甚至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就已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进入2008年,由于美国进口增速减缓,全球贸易增速更是急速下降,由2007年的6.3%,下降到2008年上半年的4.4%。2008年下半年来,减缓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当前我国贸易总额的下滑,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人民币的升值。从贸易增长幅度的视角看,危机前高增长的贸易额是不可持续的。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起飞初期都是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而当时的国际经济和贸易形势提供了这种需求,从而产生了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经济的腾飞。对于我国,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至2000年上半年,也抓住了同样的机遇。2006年以来世界经济的下滑走势,如果演变成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下行周期,那么我们将不得不面临产业结构和产能布局如何调整的问题。
(四)美元硬着陆风险上升
从目前世界货币格局看,美元是核心货币,贸易投资的80%以上通过美元结算。欧元诞生后,被人们寄予了厚望,但现在看来,欧元还不能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取代美元。从亚洲来看,日元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受到的打击也很大,对比我国2008年四季度的GDP增长6.8%,日本同期经济增长为-12%以上,这对于一个经济大国来讲是十分罕见的。目前,许多欧洲金融机构发现他们正处于破产的边缘,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急剧下跌而前景堪忧,其他一些金融机构被迫去杠杆化。种种原因使得美国国债这种安全的资产受到金融机构的追捧,国债利率几乎下降为零。但是这也使得美国的外债水平达到一个可怕的高度。只要去杠杆化等因素逆转,美元重回跌势,硬着陆风险将急剧增大。
(五)资金市场依然紧张,股票价格持续下跌
在全球金融市场中,资金市场依然呈现紧张状况,具体表现为:一是衡量资金借贷成本的利差指标(3个月的LIBOR利率与3个月期的美国国债利率之差)持续在高位运行。2000-2007年前该指标一直保持在1个百分点以下,2007年上半年迅速冲高到2.5个百分点,在金融危机加重的2008年9月-10月,迅速攀升到高点。如此高的利差意味着资金市场几乎陷入停顿状态。从最近的数据看,目前这一利差有所下降,但与历史低位相比,仍处于高位,说明资金市场仍处于非常谨慎的时期。而此时的背景,是在各国采取了大量的超常规救助措施后仍然如此,说明目前的资金市场仍处于紧张的状态。二是通过银行贷款、债券及股票发行等渠道的筹资额在2009年持续紧缩。2007年下半年以来,三大渠道的发行速度一直在放缓,其中受打击最大的是股票市场。全球来看,欧洲的筹资渠道同我国相似,主要是靠银行信贷,而在美国,银行信贷的作用相对较小,更多的是靠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总体来看,三大市场的资金面持续紧张。
摩根斯坦利股票综合指数(MSCI)表明(如图1),全球股票价格持续下跌,由2007年最高点下跌了约60%,其中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股市下跌更为剧烈,反映出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的不成熟。
(六)全球经济救助措施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各国政府纷纷动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一是增加预算赤字,实施积极的财政刺激计划。从2002年以来,各国财政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结束了下降趋势,转而不断上升,至2007年达到高点后再出现下降。但图2中的曲线尚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状况,例如各国央行购买国债的做法,目前尚没有列入政府的开支。但从美国的做法看,近期美国财政部与美联储签署协议,其中就包含当前美联储购买国债的支出和干预经济而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所产生的损失,将来要划归美国财政部,这一成本有多大,现在还是未知数。二是各国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2004年以来,全球利率经历了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美国从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利率进入下降周期。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均采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经济下行的风险。全球协调同步调低利率(如图3),或者直接对市场注入流动性。
二、我国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在金融危机中很难独善其身,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传导途径主要有四个:一是贸易途径。由于国内贸易对全球经济依赖加深,国际经济波动通过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比以往更为明显。二是投资途径。因全球经济放缓,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处于下行通道。三是财富途径。许多新兴国家通过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为工业化国家提供融资来源,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由2004年末的6千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末的近2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易受到外汇市场波动的影响。四是信心途径。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吹草动,也影响着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我国为应对危机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一是出台“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包含灾后重建、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七大类投资项目。2009年“两会”后对四万亿投资的构成进行了调整,重点加强了对民生工程的投资。另外还有其他有力度的刺激措施,如确定钢铁、汽车、船舶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调整增值税项目,减少企业负担,刺激企业投资;扩张财政赤字到9500亿元,其中7500亿元国债用于弥补中央财政赤字,2000亿元国债为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中央财政拿出1000亿元用于补贴消费信贷、就业政策资金、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等,刺激居民消费。
二是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使得货币供应量急剧增加,银行间利率和票据融资利率处于低位。货币政策从信贷控制转为鼓励扩大信贷,对刺激银行贷款的增加发挥了主要作用。M1和M2自2008年11月份以来止跌回升,而且M2上升较快。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以来,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资金市场利率的下降反映了资金供应的基本面宽松,但宽松的资金面是否达到了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宏观数据与微观运行是否存在反差尚待关注。从信贷投放来看,2008年下半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调低准备金率、贷款利率等多种手段,各项贷款明显增长。2009年1-2月份全国贷款增长较快。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差异后,贷款月环比趋势周期项有回升趋势,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经济的回升迹象。
(一)经济增长有所回升
随着扩张性政策的快速实施以及政府出台产业振兴规划等各种刺激政策的逐渐显效,2009年我国确立了经济增长8%的目标。从当前的经济运行看,出现了一些恢复性增长的亮点:一是工业增加值回升。1-2月累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幅较上年同期低11.6个百分点;按可比天数计算,累计增长5.2%。2月份,工业增加值月环比增速为4.1%,增幅比上月高31.3个百分点;月环比趋势周期项为1.34%,增幅较上月高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长的企稳迹象显现。二是轻重工业增长双双回升,重工业增速低于轻工业增速。1-2月份,轻工业增加值增长6.5%,增幅较去年同期低7.2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2.7%,增幅较去年同期低13.5个百分点。三是发电量增长由负转正。2月份,全国发电量当月同比在连续下降了3个月后增长5.9%。发电量月环比增速趋势周期项为0.45%,增幅较上月高0.44个百分点,昭示了工业生产增长企稳的信号。四是钢铁生产增长由负转正。2月份,生铁和钢材产量月同比在连续下降5个月、粗钢产量月同比在连续下降4个月后增长由负转正,分别增长8.1%、8.3%和4.9% 。钢铁生产由下降转为增长,预示未来需求可能转暖。五是制造业景气指数(PMI)连续回升三个月。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连续三个月回升,个别分类指数(如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已回升到50%临界点以上。六是存货增速回落势头减缓,存货占销售比重增速减缓。当前各行业存货下调速度趋缓,同时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此轮存货调整中,采掘冶炼行业、原材料生产行业的存货增速波动幅度高于生产资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另外,从2008年初开始,存货占销售的比重(该指标是反映经济周期变动的先行指标,一般提前6-12个月)环比折年率开始迅速攀升,经季节调整后,至2009年2月份,该指标的环比折年率为51%,比上月高点下降12个百分点,显示存货占销售比增速有所减缓。
(二)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趋势向好
一是消费同比增长回落,环比增速回升。从消费指标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变动同比走势仍处于下降阶段,剔除季节因素和不规则因素后,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趋势周期项月环比名义增长折年率有所回升,为16.78%,比上月回升5.5个百分点。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6.5%,实际增长27.8%,分别比2008年同期加快2.2和10.4个百分点。应对投资的快速增长,当前应加强对投资去向的调研分析。如果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在较长的周期内产生刺激消费的作用;但如果投资较多地投向了生产领域,且不加以科学的布局,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前期工业生产中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加大我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三是进口增速回升,出口增速下降,贸易顺差显著回落。2月份,我国实现进出口总值1249.5亿美元,其中出口649.0亿美元,同比增长-25.7%,增速比上月低8.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进口600.5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增速比上月回升19.0个百分点。由于出口较进口下降更快,当月贸易顺差为48.4亿美元,比上月低342.7亿美元,回落到2005年上半年的水平。对实际进出口值作季节调整后,2月份的实际进口、出口趋势周期项月环比均比上月回升,且回升速度比上月加快。从上述我国进出口的数据变化看,进口和出口同时出现下降,主要反映了外需的迅速下滑。如果此时对原有的产能过剩状况不加以改善,未来经济增长将难以继续依赖出口的拉动。
(三)CPI同比进入到负增长区域
2月份,CPI同比上涨-1.6%,涨幅较上月低2.6个百分点,走势连续第十个月回落,为2002年以来首次负增长。除医疗、家电等指标外,其他各项指标都开始下降,食品价格负增长加重了CPI下行变化。综合全年的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来看,价格下行的压力仍较大,但从2009年来看,年内部分产品的价格调整难以避免,因此新涨价因素影响依然存在。
(四)中国金融体系相对稳健安全
由于金融机构“走出去”的进程刚刚开始,持有境外资产质量相对较少,因此,受危机影响有限,当前商业银行运行平稳、资产质量良好、流动性充足。2009年1月末银行业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为21.2%和1.3%,分别比上月提高4.1和0.3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回落1.1和0.01个百分点。1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5445亿元,比上月末减少142亿元;剔除农行剥离因素,比上年同期减少186亿元;不良贷款率4.6%,比上月末降低0.3个百分点;剔除农行剥离因素,比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
(五)其他方面
除了上述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数据,在房产、股市、企业生产等方面也存在息息相关的变化。一是房屋销售价格企稳。2月份,全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跌1.2%,跌幅比上月扩大了0.3个百分点;环比下跌0.2%,跌幅与上月持平。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跌1.8%,跌幅比上月扩大了0.4个百分点;环比下跌0.2%,跌幅比上月减小了0.1个百分点。二是股票市场迎来反弹。至2月份,沪深两市股指由2008年11月的最低点上涨了约40%。但是要关注股票市场资金来源的问题,严密监测企业对不同来源资金的运用。三是企业生产回升。企业生产指数、订单指数以及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有较大幅度回升。从调整季节波动后的趋势周期项折年率来看,利润增长自2008年4月起逐月快速下行,11月起下降势头有所减缓,2009年2月为-78%,较上月上升9.4个百分点,表明利润下降势头进一步减缓。
三、我国的货币政策选择
(一)货币政策的基本方向
当前货币政策基本方向是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大局,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深化和蔓延,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依然保持优势。货币政策必须为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减少危机冲击、促进改革与创新和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服务。
(二)继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充分运用多种公开市场工具组合,继续保持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实现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三)继续引导信贷资源向薄弱环节倾斜
去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显现并向全球市场蔓延,不仅直接影响美国经济,而且引发国际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动荡,给全球经济增长蒙上了阴影。种种迹象表明,次贷危机的影响比原先估计的要严重。受到美国经济的拖累,全球经济和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将趋于回调。对美国和全球经济减速可能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既要高度重视,也不能过高估计和过度反映。
第一,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风险加大,但应对衰退的政策调控力度也在加大。去年下半年,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就已显现,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回落到0.6%,全年增速回落到2.2%,增幅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从近两个月的指标看,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仍在加大。一是失业率持续上升并达到历史新高。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去年12月份失业率升至5%。为2005年1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二是消费增长明显放缓。个人实际消费增幅从去年3月份的3.7%下滑到6月份的1.4%和年底的0.5%左右。三是住宅投资持续下降。美国住宅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5%左右,去年住宅投资同比下降0.97%,第四季度下降1.18%,进一步加大了经济减速的压力。四是金融服务业利润水平明显下降。金融服务业利润水平通常是其他行业的3~4倍,花旗、美林等金融巨头接连报出大幅亏损的信息,表明经济衰退的风险在加大。与此同时,美国应对衰退的政策力度也在加大。去年底,布什政府与房贷机构达成一项对部分次级房贷冻结利息5年的协议。今年1月份,美联储两次大幅降息75和50个基点,2月中旬,美国国会批准了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尽管从短期看,美国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增长放缓,但要看到,美国应对经济衰退的调整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和将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会发生作用。
第二,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加大,但新兴国家强劲增势将缓和全球经济减速压力。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减速,对世界经济特别是主要贸易对象国有直接的影响。据预测,西方七国集团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起的证券亏损额可能会增加到4000亿美元,大大超过原先估计的1000~1500亿美元。美国消费市场大约占全球市场的37%,美国进口需求萎缩,使整个发达经济体外部需求下降。欧洲中央银行研究表明,美国内需每下降1%,欧洲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0.25%。美元大幅度贬值,使国际货币体系发生变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短期化趋势明显,政策差异性扩大。国际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可能因全球经济增速趋缓而回调,从而减缓通胀压力,但粮食会依然紧缺,原油价格仍将处于高位并可能发生新的振荡。受美国经济趋缓、金融市场动荡和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速趋缓。世界银行今年初发表的《2008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3%,低于上年预测的2007年3.6%的增长率。但也要看到,东亚地区以及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增势依然强劲,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全球经济的过度下滑。
第三,美国和世界经济放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大于以往,但也不能高估这种影响。过去5年,我国经济经历了持续的繁荣期。这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扩展外需空间是分不开的。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和“中国制造”产品远销世界,使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2002年以来,我国出口年均增长近30%,自2004年后,我国出口额已稳步上升至全球第三位。2002年。2004年,我国年均贸易顺差为300亿美元左右。2005年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升至1775亿美元,2007年达到2622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19%、74%和48%。按可比价格计算,外贸顺差对我国GDP的拉动分别为2.5、2.2和2.7个百分点。对美贸易顺差一直是我国净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在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中,对美国的顺差比重高达81.3%,2007年依然占到62%。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已使我国无法置身于全球经济之外而独善其身,美国及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已不容忽视。但是,目前仍不能过高估计这种影响。随着近年来我国与新兴经济体联系的加强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完全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减缓美国及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拉动。外需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有效扩大内需和平衡内外需关系的能力。
第四,美国和全球经济减速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但也会成为出口结构调整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减速,有可能使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据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增幅预期为10.5%左右。如果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可能影响我国经济增速0.5~1个百分点,再考虑到全球经济体减速的影响,外部输入性因素可能使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一定的回落,这将有利于我国偏快的经济降温。与此同时,外部输入的减速压力,也可能促使我国加快出口结构调整、促使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外需空间缩小,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将促使我国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加大对自主品牌的培育,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次贷危机导致全球包括资源在内的资产价格普遍下滑,为我国海外投资提供了较多的机会,我国可加大海外投资并购力度,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开辟新的外需空间,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
二、雨雪冰冻灾害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分析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传输和能源供应造成了较大影响和损失。但从总体上看,雨雪冰冻灾害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影响程度将随季节变化和交通运输的恢复而明显减缓,不会改变全年经济的基本面,但造成的新的通货膨胀压力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是短期的,对全年经济基本面的影响不大。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煤电油运紧张,部分地区电网中断,使工业企业停产和建设项目停工。但这次灾害主要发生在1~2月份,正值全年假日最集中的时期,企业生产活动明显减少,建设项目施工恰逢“淡季”,造成的生产损失较为有限,随着季节转换和交通运输恢复,雨雪冰冻灾害的不利影响将明显减缓,对全年经济走势的影响十分有限。与2003年“非典”影响比较,这次灾害持续时间较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人们的心理预期比较稳定,对经济的冲击不会很大。与此同时,灾后重建将直接拉动交通运输和能源供应的基本建设投资,一些地区为弥补灾害带来的损失,会开足马力扩大生产,并扩大投资规模,反而会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是雨雪冰冻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较大,但不会影响全年农产品供需平衡。根据农业部数据,截至2月23日,因低温冻害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绝收2530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亿元,约占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的40%。但灾害影响是结构性的,在区域上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又主要集中在湖南、贵州、湖北、江西、四川5省,其受灾面积占受灾总面积的2/3:影响较大的品种主要是油菜、蔬菜、柑桔等作物,小麦主产区在北方,所受影响较小。从全年看,雨雪冰冻灾害对全年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需影响是有限的。截至2月12日,农作物受灾面积只相当于2000年~2006年的全国平均受灾面积的1/4左右。随着春季来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将明显减弱。与此同时,雨雪天气也缓解了南方大部分省区的旱情,对大部分作物的增产效应有可能超过减产损失。如果2008年不再发生超过正常年景的异常自然灾害,我国农产品供求总体仍将保持基本平衡格局。
三是雨雪冰冻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高农产品价格,使通货膨胀压力更趋加大。雨雪冰冻灾害带来的交通受阻、成本上升等因素,将使受灾严重的南方地区大多数农产品价格比灾前有明显上升,北方地区农产品尤其是南方反季节供应的蔬菜和南方生产的水果价格有小幅上涨。由于南方农产品恢复需要一定周期,预计灾后农产品价格仍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位。生猪养殖受到较大影响,猪肉价格可能延迟到秋季前后才能回落。总体上判断,这次雨雪冰冻灾害对今年一季度的价格水平会有较大推动。据测算,去年农产品涨价对今年一季度价格的翘尾影响为5.3个百分点(各月份分别为5.8、4.8和5.2个百分点),加上雨雪冰冻灾害和新涨价因素的影响,预计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可能在7%左右。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处于高位,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所导致,生猪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这次雨雪冰冻灾害带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会进一步加大食品价格的上涨压力,对中低收入群众的生活会产生一定影响。
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一)环境硬约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我国有近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的饮用水,有9000多万城镇人口集中饮用水源地不达标,有1/3城市人口居住在劣于二级的空气中。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认为,我国环境压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我国环境问题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赵家荣,2011)。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经济发展存在“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高浪费”现象,资源浪费严重、产业结构趋同、技术水平低、设备老化,水污染、酸雨、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环境问题相当突出。国内土地、水资源、能源、环境都很难支撑目前的发展方式。因此,经济发展必须转型,经济发展不能破坏环境,更不能污染环境。
(二)资源硬约束是我国经济发展瓶颈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是基本国情。我国的耕地资源占世界的9%,水资源占世界的6%,森林资源占世界的4%,铁矿占世界的不足9%,铜矿占世界的不足5%,铝土矿占世界的2%,和占世界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从资源利用效率来看,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比发达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4.5倍、美国的2.9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单位水耗的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20%。我国所拥有的资源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已经不能支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从世界市场上进口资源也很难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内需的结构性变化是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
社会需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社会转型将会导致社会需求结构的发生深刻变化,导致社会生产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生存型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带来发展型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从生存型需求到发展型需求,代表着社会需求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客观上将引发经济结构的变动。第一,消费需求的升级,将使消费取资、出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第二,健康、教育、文化等服务型消费需求成为社会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大提升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第三,人的自身发展上升为发展的主题,人力资本将逐步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所以,社会需求的变化将导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导致经济发展转型。
(四)外需变化是经济发展转型的外部条件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以出口为导向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外部环境成经济转型的外部条件。从2007年开始的次债危机、金融危机,发展到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发达国家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增长模式受到冲击,国际市场需求受到抑制,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性的经济格局调整和转型加快,扩大内需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客观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
政府在实现经济转型中的责任不可推卸
(一)政策引导经济转型方向
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对经济转型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二)政策引导经济转型方式
规划引导。以宏观经济为主要对象,主要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和重大问题。它是整个宏观调控管理的中枢和核心。
政策调控。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流通政策、分配政策、价格政策等,其中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是宏观调控政策中最重要的内容。
法律规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规则需要法制化。法律规范是宏观调控管理的法律依据。法律作为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的手段,在宏观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行政干预。行政干预是政府机构运用行政权力对市场、企业和有关经济活动所进行的超经济行政强制。行政干预是宏观调控的一种特殊方式。
(三)政策引导应侧重于宏观而不针对具体企业
政策引导首先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超过社会总供给,物价全面上涨,政策的重点应是抑制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并适当减少出口,同时鼓励增加供给,适当增加进口;如果社会总供给明显超过总需求,重点应是刺激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增加,并鼓励增加出口,同时适当控制供给增加,减少进口。
政策引导要针对市场,发挥市场效率、促进竞争。政府重要的职责就是保证市场发挥效力,促进公平竞争。下大力气和决心打破行业垄断,打破地区垄断,打破行政垄断是市场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维护市场秩序,维护价格秩序,防止通胀和通缩,是市场良性运行的要求。
政策引导要保障国内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要保障国内市场资源与国外市场资源良性互补,并保障国内市场整体效率优于国际市场。而影响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一是进出口贸易状况,二是资本流入流出的多少。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尤其是出现较大逆差时,说明国内市场的效率低于国际市场,对本国经济是不利的,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节,使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经济转型的主角和动因来源于市场
(一)经济转型的实质是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只有市场才能引导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的变化。最终的需求是消费需求,生产的目的在于消费。人们消费需求是在不停变化之中,从个体来看,需求是受到环境和产品服务供求的影响而变化。汇集一起的千千万万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是处在时刻的变化之中,消费需求与现有产业结构的生产供给存在必然的不一致,商品适应消费,生产结构须经常进行转变升级,来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通过市场竞争、价格规律才能使经济产业结构转型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二)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只有市场才能做到供需总量和结构平衡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消费需求信号和需求的变化,是通过某些商品、服务的过剩和短缺、价格高低体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就表现为供应的紧张、价格的上涨和生产者利润的上升,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就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入到生产中来,增加供给来满足需求的增加;反之亦然。市场自动配置资源来适应需求的变化,促使供需平衡。靠政府配置或计划配置社会资源时,政府很难时时刻刻收集千变万化的需求信息,并根据需求的变化来配置资源,必然会由于各种比例关系不当,生产资源配置不灵,导致全面的物品短缺。
(三)在经济转型中只有市场才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
市场经济不仅能够促进资源优先配置到社会最需要的产业和环节,而且促进不同行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市场经济特点是公平竞争,竞争必然有胜有败,市场主体为了生存和胜利,必然努力提高自己资源配置效率、资源利用效率,把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行业和环节就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它们就会不断发展壮大;反之,市场主体就会萎缩,甚至被淘汰。在同一行业中,某市场主体的资源利用更有效率,竞争力就强,能获得行业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就会发展壮大,反之,资源利用无效率,就会萎缩和被淘汰。
(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转型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
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竞争。竞争机制可自发促市场主体扩大产量、生产规模和推动技术创新等,从而提高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市场导向的经济转型能促进技术进步。市场主体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成长,以便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及时地改变自己的生产、经营策略,就要不断地引导和改变消费者的偏好,不断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努力改善经营管理促进技术进步。市场导向经济转型,有利于促进国民福利最大化。市场竞争会促使商品供给者通过降价来争取市场份额,取得更大利益,消费者就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来获得同质产品,质优价廉,从而实现消费者福利最大化。
经济发展转型要运用好两只手—“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
(一)明确“两只手”的作用界限,是发挥两只手作用的前提
市场的手是“无形的手”,政府的手是“有形的手”。公共经济学认为社会产品可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公共管理、提供公共产品(服务)领域,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领域,不过分夸大政府的作用,不应进入市场私人产品的领域,才能保证市场“无形的手”发挥作用。“政府不能替代市场,任何其他工具都不能取代市场机制在增长体系里的基础地位”(迟福林,2011),政策的引导作用或宏观调控,是致力于影响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及总体结构,是弥补市场存在的缺陷,而不能干涉具体市场主体的生产、销售或消费,不能超出政府职能的合理程度。“有形的手”的界限应立足于宏观,而不是微观,立足于引导而不是管制,立足于影响总供给总需求、弥补市场失灵、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立足于公共政策领域和得到民意的支持。
(二)用好政府“有形的手”,才能发挥好市场机制“无形的手”的作用
市场运行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竞争、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来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市场机制要发挥作用,要求政府“无形的手”要努力发挥作用,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破除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现象,废止妨碍公平竞争的行政壁垒和行业垄断。要放宽或取消垄断行业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对垄断企业要进行分拆或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要推进和完善石油、石化、电信、电力、银行等行业的改革重组,促进公平竞争格局的形成。要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引入竞争机制。
(三)管好“有形的手”,才能实现经济转型
依法行政才能管好“有形的手”。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政府的行为要在法律的框架内活动,成为法律的模范执行者,要公开、公平、公正执法,建设一个能够为市场机制提供支持的法治环境。
管好公共财政的规模和资金的使用方向,才能管好用好“有形的手”。我国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政府财政体制和财政预算问题,也就是民主预算和民主决策问题。民主政治,必定且首先是民主预算。民主预算的构建是保护纳税人权利、提高财政透明度、维护社会正义、改善政府行政效率、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特有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在民主预算下,政府的规模和职能范围能保持在一个恰当的水平。其课税权只能来自人民的授予,只能用于改善国民福利。民主预算下,政府官员不管有多大权力,只能在法治规定的轨道上运用,政府向人民征集资源,政府依法使用资源,预算就是促进绩效和良好治理的工具。
1、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分歧最多、争论最为激烈,这也说明了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在客观上存在局限性:
2、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以稳定经济运行的目标难以实现。一些西方经济学者认为通过逆风向而动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会实现稳定生产与就业的政策目标。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因为时滞的存在、政治因素的干扰以及人们经济预测能力的局限,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可能使经济运行更不稳定。
3、关于政府是否应平衡其预算存在争论。一些学者认为政府债务会增加未来纳税人的负担,因而预算赤字会造成居民储蓄减少,平衡预算则意味着更大的居民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但是另一些学者认为通过控制债务占国民经济的比率或增加速度,可以保证预算赤字不影响经济。
4、这些争论与分歧不仅说明了宏观经济理论自身的缺陷,而且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客观存在的内在不稳定性,不可能通过政府宏观经济干预加以消除。因为政府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只能在短期内起到缓解经济危机和熨平经济波动的效果,但未能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基本矛盾,也就不能消除诸如高失业率等宏观经济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8-4832-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8.051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扩张,征地冲突事件呈现激增之势,尤其因农用地转用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引发被征地农民、政府与土地开发商之间的博弈最为激烈,引发的土地争议最为突出,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1]。如何治理征地冲突已成为学术界与政界关注的焦点,追根溯源在于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目前,各地现有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计算方法多是围绕单一产值倍数法展开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征地综合地价每3年调整一次[2],本研究将征地涉及的不同利益主体――政府、农民以及开发商视为“理性经济人”,即能在特定的制度环境、资源约束环境下做出最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策[3]。在分析三者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土地的保障功能及土地的成本收益,对其征地综合区片价进行修正,并以鄂州市为例,探讨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确保农民权益及社会稳定的同时,也为鄂州市征地补偿标准调整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1 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区片综合地价测算思路与方法
1.1 技术路线
基于征地冲突的区片综合地价测算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在确定测算范围的基础上,首先进行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根据主要地类、主导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年产值与价格的基础上确定区片统一年产值标准,然后选取主要影响因素修正全区各测算单元统一年产值标准,划分综合区片;最后为解决征地冲突从不同的利益主体失地农民与政府的角度综合测算区片价。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两个环节为区片划分与区片价测算。
1.2 基于因素评级的区片划分
区片划分的方法目前主要有综合判定法、农用地级别调整法、征地补偿费用相近划分法、工业基准地价剥离土地取得费用价格相近划分法等[4,5]。这些方法或多或少存在缺陷,相对而言,因素评级法更具可行性,具体步骤如下。
1.2.1 全区统一年产值的确定 首先确定主导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年产量,依据从高原则确定主要农作物的价格与年产值,加上土地附加收益修正值得到全区统一年产值。
Vz=∑■■gi×Pi (1)
式(1)中,Vz表示区主导耕作制度下的农作物年产值;n表示某种耕作制度所包括作物种数。i表示某种耕作制度所包括的i类作物;gi表示第i类作物的单位播种面积年产量;pi表示第i类作物的调整基准时点的农产品价格;
Vt=Vz×(1+k) (2)
式(2)中,Vt表示区统一年产值;k表示附加收益修正系数。
1.2.2 选取修正因素并确定全区各测算单元统一年产值标准 依据主导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可获取性原则,选择区域内影响统一年产值的最主要的区域和个别因素作为修正因素,并运用AHP法确定权重,根据各因素的差异程度确定修正系数,对全区统一年产值标准进行修正,测算各单元统一年产值标准。
Vq=Vt×(1+K) (3)
式(3)中,Vq表示各测算单元统一年产值标准;Vt表示区统一年产值标准;K表示区域修正系数。
1.2.3 划分农用地统一年产值等值区域 计算得出各测算单元统一年产值标准后,采用ARCGIS自然间断点分类功能对各测算单元进行聚类分析。在聚类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考虑各区域之间平衡情况对聚类结果进行适当调整,进行区片划分。
1.3 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区片价格测算
征地区片价的测算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年产值倍数法、社会保障价格法、农地价格因素修正法、征地案例比较法、地价折中法、地价构成法、剩余法和预期收益还原法[6]。这些方法为完善征地区片价提供了技术支持,但都存在缺陷。本研究将征地过程中涉及的三大利益主体――地方政府、农民与土地开发商看作“理性经济人”[7],在征地过程中为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分别采用工业基准地价剥离法、社会保障法以及成本逼近法对征地区片价进行测算,最后运用地价折中法综合确定征地区片价。
1.3.1 工业基准地价剥离法 在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以追求社会稳定和财政收入的最大化为目标,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征地权,希望以低价获取土地。因此,采用工业基准低价剥离法测算征地区片价较为合理。因为相比各类建设用地的出让价格,工业用地相对较低,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征地补偿标准的确定应当不能超过由工业基准地价剥离出的土地取得费用[8]。工业基准地价剥离法实际上是成本逼近法的逆运算,具体公式如下:
土地取得费用(征地区片价)=工业用地基准地价-土地开发费-土地开发利润-税费-利息-应收归国有部分土地增值收益
1.3.2 社会保障法 农民是征地最直接受害者,属于弱势群体,但同样作为“理性经济人”时,他们也希望尽可能获取最多的征地补偿费用。征地使得农民在失去耕种生产价值收益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有的就业途径以及养老保障等生活保障及受教育保障。因此,站在农民的角度,征地补偿应包括农地的生产收益价值与社会保障价值,后者主要采取计算趸缴养老保险的方式来确定。通过社会保障法测算征地区片价较为合理,能为农民争取更多的利益。具体公式如下:
区片综合地价=农地生产收益价格+社会保障价格
P2=Vc+Vs (4)
Vc=■ (5)
式(4)、式(5)中,Vc为农地生产收益价格;a为农地未来预期年净收益;r为农用地还原利率。本研究计算的主要是征收引起的对农用地所有权的补偿,而不仅仅是对承包权的补偿,因此没有根据30年承包价格进行年期修正,直接按式(5)计算农地生产收益价格。
Vs=∑Rj[(Yjm×bj+Yjm×cj)×■+Cje]/Aa (6)
式(6)中,Vs为单位面积社会保障价格,Rj为j年龄组人口所占比例,Yjm为j年龄组男性公民保险费趸缴金额基数,Yjw为j年龄组女性公民保险费趸缴金额基数,bj为男性人口占j年龄组总人口的比例,cj为女性人口占j年龄组总人口的比例,Mji为j年龄组农民月领取保险费标准,Mjo为j年龄组月保险费基数,Cje为j年龄组人均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的费用,Aa为人均耕地面积[9]。
1.3.3 成本逼近法 土地开发或使用单位是征地后土地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方,也是补偿费用和就业安置费用的实际承担者。在征地转为建设用地过程中,作为“理性经济人”,土地开发商以最终获得土地改变用途后的增值收益最大化,即成本最小为目标。因此,站在开发商的角度,采用成本逼近法,依据土地开发所耗费的成本构成来确定土地价格更合理。具体公式如下:
地价=土地征用费+土地开发费+税费+利息+利润+所有者权益
1.3.4 地价折中法 为从根本上解决征地补偿偏低带来的征地冲突问题,应分别站在政府、农民和房地产开发商的立场上综合考虑其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三方博弈的最终结果应该介于3种算法之间,即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运用工业基准地价剥离法、社会保障法以及成本逼近法求得的征地综合地价的平均水平作为最终的征地综合区片地价。具体公式为:
Pz=(P1+P2+P3)/3 (7)
2 实证研究
2.1 测算范围及概况
鄂州市鄂城区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鄂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截止2012年末,土地总面积为60 786 km2,其中耕地面积为24 100 km2。2012年总人口601 836人,地区生产总值100.29亿元,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本研究涉及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范围覆盖鄂城区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全部集体农用地,具体为鄂城区行政管辖范围内4个街道办事处(古楼街道、凤凰街道、西山街道、樊口街道)、9个镇(长港镇、杜山镇、泽林镇、新庙镇、燕矶镇、碧石渡镇、汀祖镇、花湖镇、杨叶镇)、1个乡(沙窝乡)的农用地(图2)。
2.2 鄂城区征地区片的划分
2.2.1 鄂城区统一年产值的确定 根据鄂城区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和实地调查并咨询当地农业部门,鄂城区占主导地位的耕作制度为“油菜―中稻”,熟制主要为“一年两熟”。2010-2012年间油菜平均产量为1 719 kg/hm2,中稻平均产量为7 219.5 kg/hm2。依据从高原则,2012年油菜市场价为4.61元/kg,中稻市场价为2.6元/kg。根据上述公式(1)得出鄂城区主导耕作制度下的农作物年产值Vz为26 700元/hm2。经乡镇实地调查和咨询鄂城区农业部门,鄂城区普遍不存在附加经营情况,不需要进行土地附加收益修正,因此鄂城区统一年产值Vt为26 700元/hm2。
2.2.2 鄂城区各测算单元统一年产值修正系数及年产值测算 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由于多数征地都是发生在城市边缘区,这使得区片综合地价的影响因素更为繁多、复杂[10]。为解决数据资料不足、主观因素和经验判断的影响,在实地调查、转嫁咨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遴选出人均耕地数量、规划区位条件、农民人均纯收入、地形条件、距离鄂州市中心距离、财政收入等因素作为影响统一年产值标准的修正因素。鄂城区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调整按照乡镇以及街道办事处为基本单元,共划分为14个单元。根据《湖北省征地补偿标准调整技术方案》规定,各测算单元之间统一年产值标准差距不超过10%,在“同地同价”原则下,充分考虑相邻区及市内征地补偿标准平衡,经商议确定鄂城区征地补偿标准上调幅度为3%,下调幅度为0.09%。按照上、下调幅度值以及各因素权重值计算综合修正系数,代入公式(3),得出鄂城区各测算单元的统一年产值(表2)。
2.2.3 鄂城区农用地统一年产值等值区域划分 采用ARCGIS自然间断点分类功能对各测算单元进行聚类分析。在聚类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考虑与上一轮成果衔接和各区域之间平衡情况对聚类结果进行适当调整,将鄂城区农用地划分为3个等级(表3)。
2.3 鄂城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
2.3.1 工业基准地价剥离法 根据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的鄂州市工业用途基准地价表,2012年鄂州市工业基准地价分为4级,一级地价为440元/m2,二级地价为338元/m2,三级地价为239元/m2,四级地价为204元/m2。本研究划分的征地区片内同时有几个不同的级别,则取平均值(表4)。土地开发费的获取时点与本次征地区片价估价时点相接近,土地利息可以忽略不计。根据永业行(湖北)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土地开发费为120~150元/m2(红线外“五通”和红线内“场地平整”),而利润一般在8%~10%之间。根据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地方税务局印发《湖北省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标准》的有关规定,耕地占用税标准为35元/m2。对于各项土地增值收益的量化方法尚无定论,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增值税实行四级超额、增值额与累进税率30%~60%之间(30%、40%、50%、60%)。
2.3.2 社会保障法 根据鄂城区3个等级的年产值标准(表5),土地还原利率采用2012年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为3.25%,计算得出鄂城区农地生产收益价格Vc(表6)。据鄂城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底全区总人口达601 836人,其中男性人口比例bj为52.58%,女性人口比例cj为47.42%,人均耕地面积为0.04 hm2,Mji为150元,月保险费基数Mjo统一取100,不分年龄组。在计算时,假设地方政府为被征地农民投保到70岁为止,根据鄂城区男性平均年龄38岁和女性平均年龄39岁来投保,可得Yjm和Yjw分别为24 010元和26 150元(参照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国寿金色夕阳养老保险A款费率表,女性55岁领取,男性60岁领取,基本保额10 000元)。另外根据鄂城区的再就业培训费用实际水平,将人均教育与再就业培训等费用确定为800元/人,最终得出基于社会保障法的征地区片价(表5)。
2.3.3 成本逼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其中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土地征用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其中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结合鄂城区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均按最高倍数取值,鄂城区3个等级的年产值参照表3,土地开发费、利润、税费以及所有者权益(土地增值价)参照表4,得出地价(表6)。
2.3.4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测算结果对比分析 如表6所示,3种方法计算的征地综合区片价都比实际补偿价格高。其中工业基准地价剥离法测算的价格要低于社会保障法测算的价格,原因在于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作为“理性经济人”,希望以最低价格获取土地比较低,而工业用地的出让价格相对较低。而站在农民的角度,社会保障法体现了土地的多重功能,在农地生产收益价格的基础上,考虑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等生活保障及受教育保障,相对实际补偿补偿价有较大提高。而站在开发商的角度获得的地价最高。地价折中法测算的价格实际是介于农地价格和转用后的建设用地价格之间,既体现了土地的增值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增值收益在农民、政府以及开发商之间的分配,更具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3 结论与建议
征地补偿标准的合理确定涉及诸多利益主体,而区片综合地价是一个地区综合地价的体现,为合理确定征地补偿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研究采用的工业基准地价剥离法、社会保障价格法、成本逼近法、地价折中法分别从政府、农民以及开发商的角度考虑到土地的最小成本与社会保障功能,能够客观地体现征地地价的基本涵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其方法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为解决征地冲突以及征地区片综合价的制定提供参考。需要强调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是否衔接、政府财力是否能承受以及被征地农民是否能接受等方面,采用多种方法,取其优点,并对各计算结果综合考虑测算征地区片综合地价。
参考文献:
[1] 卢玉玲,李松柏.土地征用中基层政府与农民的博弈行为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714-1717.
[2]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做好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公布实施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35号[J].国土资源通讯,2008(13).
[3] 尚 欣,郭庆海.基于理性经济人视角下我国兼业农户行为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32(5):597-602.
[4] 鲍海君,曾 蓉,王犁苑.基于SPA的征地区片划分和区片交界补偿价修正[J].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63-66.
[5] 段文技.征地补偿标准的革新―区片综合地价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6):65-69.
[6] 李彦芳.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方法与验证标准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21(1):31-35.
[7] 段岩燕,申 静.从各利益主体间博弈关系谈我国耕地保护制度[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0):107-112.
一、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1.现有的利率结构得以优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率结构的发展动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利率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利率干预的难度。为此,在干预过程中,必须认真探索在市场经济下,利率市场发展模式的硬性规则,了解结构发展的动态,以更好的实施相对应的干预措施,进而提高利率的应用准则。在我国当前的存款流程中,虽然央行已不再对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等不在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但依旧会出现存款利率为零或者小于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前货币政策的应用模式,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1]。所以在进行利率干预时,针对利率市场发展路径的合理转变,必须倚着高效和高质量为准则,不断优化现有的利率结构,进而为我国日后的发展路径奠定坚实的基础。
2.金融体系得以完善
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货币政策的结尾阶段,在很大程度上,货币政策一直在扮演着经济发展指挥棒的角色。而基于利率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要想从中发挥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那么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对货币的种类、资本的使用状况以及拆借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究,以实现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指挥过程中倚着最佳的状态推动经济模式的优化。同时,在进行价格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拆借市场的主要力量不能确定,交易金额高与底的情况也是数不胜数,银行在处理低金额的交易款项时,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落差,给整个市场发展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为此,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的完善金融体系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把控观念。
3.货币政策的效力周期得以推迟
基于利率市场化对货币传统的效力周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利率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对控制模式进行相对应的转变,以满足当下发展模式的需要。那么就需要我们根据利率市场的变化,一旦影响货币政策得以推迟的情况发生时,就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应用模式实施及时有效的变更工作,进而有助于在日后的货币推迟问题上显现出有效给予干扰的优势,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2]。
二、利率市场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1.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的有序发展
由于利率市场化的特殊性,在经济体制的日后发展过程中,完善利率改革对于经济体制的发展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特别是基于利率发展模式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必须以金融市场发展的形式为基准,实现经济体制中价格模式的科学化管控,确保经济体制的有序发展。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对于实现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对于市场经济的整体干预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当前还没有规范化的市场发展模式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及时的发现市场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有效的对发展政策进行调整,解决相应的问题,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取得应有的效果。
2.有利于实现市场经济的宏观控制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通货膨胀,那么利率的发展形式就会对利率的管制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未能及时的进行合理调控,那么就可能造成大幅度的上升或者下降。因此,在后续的管理阶段,必须知晓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准则下,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针对市场的主要问题和重要环节实施合理化的调控,以确保市场利率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一旦市场出现问题,就可能因此引发一系列的不可管控事件,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在对市场进行实施宏观调控时,必须充分考虑设计的效果,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对应用指令实施变更,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3]。
3.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
关键词:西部农村 合作组织 适用性 功能思考
2008年和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均提出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这说明合作组织在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为此,西部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发展规划方案与相关政策,并提出硬性指标和时间表。但笔者认为,西部地方政府关于合作组织的认识和现行政策措施值得商榷与探讨,而这一切皆以合作组织的适用性与功能定位为基础。
合作组织在西部农村的发展现状
尽管学界有人认为富裕和贫穷两极状态都较易产生合作需求,且贫穷较富裕有更强的合作冲动和愿望,更需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王军锋,2006),但该观点并未得到学界与政界的普遍认可。笔者通过对甘肃六十多个乡镇的实地调研认为:合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均受制于当地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它并非是任何地区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组织形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尽管农(牧)民希望有自己的“组织”来保障其权利不受或少受外部侵犯,但那种“组织”根本不可能是现代意义上的以产品交换为根本目的、以规模经营为基本特征的“合作组织”。总体而言,农村市场经济土壤缺失使西部广大农村目前尚不具备发展合作组织的前提条件。
合作组织是党和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渠道,发展合作组织,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它在建设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合作组织是今后“三农”工作方向性和全局性的大事,这是西部地方政府的普遍性认识。不能否认,东部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组织在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调研情况表明,即使业已产生合作组织的西部农村,它也并非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以甘肃为例,不同区域的合作组织的增收功能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的地区,这种功能越强,增收功能与区域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即使在合作组织比较发达的地方,它也不是这些地方多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农业收入远远低于外出打工收入。2006年,甘肃省创劳务收入151.2亿元,人均收入2823.53元,而甘肃省2005-2007年农村居民每户纯收入分别为1980.00元、2134.00元和2328.92元。
合作组织在全国的横向比较
从数据上看,西部合作组织的发展状况在全国处于中上位置,这实际上是认识上的误区。
统计数据显示,西部地区合作组织数量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于前位,在2007年底数据的13个省市区中,西部的陕西位居第1,即使甘肃也位居第8,排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北京、福建等省市前面;在截止2006年底数据的12个省市区中,西部的四川、重庆、内蒙和云南,也分别处于第2-5位,同样排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市之前。
全国合作组织密度(即每万人拥有的合作组织的数量)处于前十位的省份中,西部省市区就占了5个,而市场经济发达的广东处于倒数第1位,浙江和江苏也只排在12和14位。
从合作组织规模(每个合作组织拥有的户数)上看,西部的四川处于第2位,新疆为第4位,青海、内蒙、甘肃分别排在第7、11、12位,而经济发达的广东、山东等省却位居20、23位。
这三组数据均反映出西部合作组织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和比较领先地位,这似乎印证了“贫穷较富裕有更强的合作冲动和愿望,更需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观点。但由于数据不完整(如截止时间不同等)、统计口径不统一和数据水分比较大等原因,不具有客观上的可比性。甘肃的合作组织中,许多是由政府职能部门演变而来。以甘肃某县数据为例,该县登记注册的合作组织10个中真正由农民组成、由农民管理的只有1个。实际上这种情况在甘肃其他地方普遍存在,在西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笔者针对甘肃不同区域的60个乡镇已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户,从十个方面对合作组织的功能进行调研,借以反映调研对象对合作组织的认知度、信任度、重视度。汇总情况反映,除产品销售上认为合作组织发挥的功能比较大(63%)外,其余诸如生产经营资金问题、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经营信息获取、良种化肥等农资来源、技术问题以及增收等方面数值均低,其比例分别为0%、7%、12%、17%、8%和36%,在维护会员权利上选择 “能”和“基本能”的两项合计只有8%,在会员的满意度上,“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两项合计仅为35%。可见,合作组织在甘肃农村的认知度、信任度、重视度均比较低。并且,越是在落后地区,这种现象就越严重。
笔者的基本结论是:甘肃多数地方的合作组织仍处于较低的层次,大多数农村的合作组织尚处于萌芽状态,这在西部具有普遍代表性。
上述认识上的局限性,导致地方政府有关政策或方案普遍具有以指标化为显著特征的 一刀切现象。这种忽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揠苗助长行为,从根本上扭曲了政府农村经济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
加强西部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要因地制宜发展合作组织
甘肃等西部合作组织发展滞后,是由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甚至无价),农民居住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等诸多因素决定的。西部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制定不同的合作组织发展规划,以避免指标化与一刀切的现象。对于具备或基本具备合作组织产生条件的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但不能作为政治任务指标下达,在不同乡镇之间、县域之间不能搞不切实际的评比,合作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不能作为政府评价不同地区官员的指标,应杜绝层层验收、达标升级、弄虚作假和劳民伤财事情发生。
(二)引导鼓励农村人口集中
市场经济发展首先需要人口的有效集中,否则,以交换为目的的农村市场经济就缺乏基本前提,与规模化经营相联系的合作组织就更无从谈起。无论从经济学角度还是从社会学、政治学角度分析,加速人口集中意义重大而深远。
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与目前政府的“村村通”工程和“整体迁移扶贫”工程相结合,在住房与安家补贴、土地补偿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人口实行有效集中。通过自然村搬迁合并,向自然承载力较强、交通比较便利、人口比较密集的中心村镇和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镇集中,借以促进农村市场体系形成和壮大,为合作组织产生与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如2008年甘肃省明确提出,今后5年甘肃的城镇化率由31.6%提高到36%以上,农村户籍人口向城镇转移120万人以上。这种做法值得西部省市区推广,中央政府应出台相应支持性政策和措施,以提高甘肃等西部农村人口集中的速度和规模。
(三)加大对现有合作组织的金融支持力度
对于业已具备合作组织产生与发展条件、且已有相当组织规模的地方,政府应首先加大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这是确保业已产生并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合作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这也是2009年中央1号文件“开展示范社建设活动”的基本要求,建议政府一方面出台政府担保政策措施,简化受信管理制度程序,适当扩大贷款额度,提供一定政府贴息以真正降低合作组织的利息负担;另一方面政府建立扶持合作组织财政专项基金,对具备一定规模且有发展前途的合作组织予以直补,将中央的“示范社建设活动”落到实处;另外,出台政策允许合作组织内成员之间以及合作组织之间的民间融资,以弥补政府金融支持之不足。
(四)创新扶贫方式以支持合作组织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是政府支持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扶贫政策也是目前国家支持甘肃等西部农民增收的主要政策。合作组织作为甘肃等西部农村经济发展重要项目,国家在项目扶贫中应将其作为重点项目列入。2008年,甘肃省政府提出的“智力扶贫”、“教育移民”、“ 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等,实际上是基于长远战略考虑的扶贫方式创新,客观上有利于合作组织发展,建议中央政府通过扶贫渠道,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支持甘肃等西部地区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此外,甘肃等西部地方政府也应创新扶贫方式,将合作组织纳入扶贫项目范围予以扶持。
(五)出台招商引智政策以发展农村“能人经济”
“能人经济”在学界和政府界均无统一规范的概念,本文可以简单理解为“能人主导下的经济”。其基本特征为:有号召力、凝聚力、敢于冒险,善于扑捉市场商机。十年西部大开发的最大功效,是由于国家资本投入增加使西部的硬件设施得以改进、东西部经济差距缩小(刘生龙等,2009),但以吸引人才为代表的软环境却依然严峻,西部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且有不断下降之趋势,与资金等其它生产要素比较,西部更加需要能人。甘肃等西部农村发展市场经济能人奇缺,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生活待遇等)吸引外部能人,实践证明“能人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如安徽临泉县政府明确表示把扶植经济能人、培育“能人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着力点来抓,发展农村“能人经济”,既是催生甘肃等西部农村合作组织的必要条件,也是西部农村发展合作组织的必要途径。
(六)借鉴外部经验创新土地承包与流转政策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业规模经营的前提,也是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但如果没有政府政策引导与扶持,西部农村的土地流转难以推进。
东部发达地区的经验值得西部借鉴。以浙江湖州市为例,该市首先出台了《扶持粮田适度规模经营若干政策》、《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通过财政扶持、贷款担保、金融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方面,扶持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其管辖的各县区也出台了推进土地流转的相关扶持政策,按照流转规模分别给予每亩50元至500元不等扶持;其次,为了确保土地流转后的相对稳定,还探索建立了土地流转价格逐年增长和随物价变动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充分调动了土地流转双方的积极性;第三,构建以县农村土地流转网上服务平台为依托、以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主体、以村土地流转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服务网络,确保土地流转供求信息有效对接;第四,通过政府对农民培训,以离土流转方式加快劳动力转移,为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创造有利条件;第五,培育经营主体、提升土地流转;第六,强化基础建设,助推土地流转;第七,完善社保体系,保障土地流转。将离土流转与人口集中和整体迁移扶贫三者有效结合,是西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秦岭.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综述.扬州大学学报,2007(5)
2.王军锋.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调研报告.开发研究,2006(2)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007-04
循环经济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国民经济“绿化”的新经济发展路径。中国循环产业在2004年全面开展循环产业试验,政府通过引进国外发达技术、借鉴西方先进模式、完善法律体制等途径促进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中国区域广阔,地区间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趋势,要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均衡有序发展,需要对回收体系建立完善、客观的评定。
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研究多集中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综合性指标体系以及根据循环经济特定分析方法。章波等(2005)强调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普适性,建立了“目标层—控制层—指标层”评价体系;曹小琳等(2008)提出“三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同一排序”的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更多的研究关注于指标基础上建立的分析方法:王奇等(2007)通过建立封闭和开放的经济系统的物质总量模型,提出了评价循环经济的循环系数;贾蕊等(2007)在物质流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王春枝等(2010)综合比较了不同区域在某个时期循环经济效率的发展水平,运用面板模型“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分析了多地区的动态发展变化规律。
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理论研究主要针对于循环经济的体制建设,如瑞典环境经济学者Thomas Lindhquis(1990)首先提出“生产者延伸责任制(EPR)”;德国于1990年期开始推行的双重回收系统(Duales System Deutschland);欧盟出台的《WEEE指令》和《Rosh指令》等。
以上研究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与模型,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虽然国内学者关于循环经济效率的定量化研究已臻于完善,但是分析其内部推导过程仍存在权重确立的主观性、数据处理的不全面性等问题,这也是本文力求克服的问题。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FCE)模型对中国30省市 ① 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结果进行修正,最终通过聚类进行区域的分组。
(一)参数的确定
现有循环经济领域内的实证文献通常将评价体系指标概括为废物减量化、资源再生化、环境保护效益、经济发展效益以及社会发展效益5个模块。考虑到本文以循环经济回收利用的效率为中心,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筛选,得到评价指标体系(见下页表1):
(二)参数分析
不同参数具有不同的指示意义,进而对于各指标间权重的确立产生影响,对指标的分类有利于更精确的得出结果。在此将上述参数分为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及适度指标,不同类别指标对应于不同的标准化过程。其中正向指标即为“越多越好”的指标,逆向指标为“越小越好”的指标。除此之外,存在适度浮动时对经济具有最大促进作用的指标,该类指标过大或过小均会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因而认为其属于“越中越好”的适度指标。
二、AHP-FCE方法
运用AHP-FCE方法的目的在于客观准确的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降维,最终度量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最终得分越高,就意味着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越成熟,回收效率以及循环利用程度越大。其难点在于如何合理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合层次分析法的优势,通过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
(一)模型建立
1.去量纲处理。为了保证指标权重能够合理分配需要消除指标的量纲效应,需要对上文得出的评价体系数据xn×m进行标准化处理。
2.构造判断矩阵。构造判断矩阵的最终目的为得到各指标权重。在这里将指标权重看作是指标传递信息量多少的衡量,即认为指标变化程度越大,其在整体中传递出的信息就多。因此这里用评价指标的标准差来衡量样本对综合评价的影响程度。标准差s(i)=
(n)值来测度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通过随机模拟的方法构造多个满足单位性与互反性的矩阵,在不保证该矩阵满足一致性的前提下计算其一致性指标,再进一步平均即可得到RI
(n)。① 一致性比例CR=可以通过CI与RI
(n)的比值得到,其中CI为一致性指标。由现有研究经验得到,当一致性指标系数CR在[0,0.1)之间取值时即可认为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因此本文将0.1作为判断是否具有一致性的阀值。
该种权重计算方法的基础为指标所传递的信息量。若样本指标1的变化程度大于样本指标2,则认为指标1所传递的综合评价信息多。
4.计算得分。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wi与对应的10个不同时间的样本指标相乘并累加得到模糊评价的综合指标zj=wir(i,j),j=1…n。综合评价指标zj的值越大,则说明其得分越高,即回收体系越完善,效率越高。
(二)实证结果分析
1.各地区评价结果。经计算得CR=0.0112,满足0.01≤CR
从打分结果直观来看,绝大多数省份得分处于[0.5,0.6)分数段,统计的30个地区中仅有7个地区不在此区间内,占总量的23.3%。其中高于上限0.6的地区有北京、浙江与山东,低于下限0.5的地区有广西、海南、宁夏和青海。前者均位于版图东部且除北京之外均为沿海省份,三个地区均为人群稠密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生产生活中废水、废气、固体垃圾产生量也较多;低于下限的地区位于中西部与西部、南部等较为偏远的地区,人口密度低,人均GDP较小,工业、生活中产生污染物相对于东部地区较少。
2.区域聚类分析。将2010年各地区循环经济得分情况进行聚类并进行省份归类后可将30个地区划分为四个类别(见下页图1):
从地域分布来看,全国(除港澳台以及地区)范围内循环经济发展以第二、三等级为主,主要分布于中部广大地区;四个第一等级地区均位于东部地区且除北京外均为沿海地区;第四等级除海南省外全部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整体来看从东部到西部呈现出明显的阶梯现象。
(三)AHP-FCE的进一步分析
以上排名为综合指标得分结果,如果考虑某一方面发展情况,则可能会有所差异。本文在此基础上分别以五类二级指标为基础对30个地区进行细化评价,得到结果如下:
从2010年各地区二级指标来看,江苏、浙江、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区均位于前列。其中北京在“资源再生化”方面优势较为明显,达到0.65,领先排名第二位的天津10.14%。其他二级指标在各个地区之间差异不大,发展较为均衡。甘肃、青海、贵州、宁夏等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五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中均为进入前八名。
三、结论与展望
结合上述模型所得数据,可以总结出如下结论:
1.中国地区间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从各地区得分情况来看,循环经济发展总分与单项得分之间存在较大相关性,总分较高的地区在各个单项中得分也相对较高,如北京、江苏、浙江。全国范围内发展水平整体差异大,发展水平高的省市在各方面可能均领先于相对落后的省市。
2.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区位因素有密切联系: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大致可分为东部沿海、东部、中部及西部四个阶梯。从沿海到内陆地区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说明区位因素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技术先进程度均高于西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力较高,在一定程度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3.中国循环经济产业供需不平衡,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循环经济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有很大潜力。由于第三、四等级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高于循环产业普及的速度,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很低,因而中国大片区域具有促进循环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当然,这一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废物产生较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地区,其本身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较小,如中国海南省,将其与其他省份一起比较则有失公正。该问题在将来也应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曹小琳,晏永刚,景星蓉.城市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方法与实证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8,(8):73-76.
[2] 史宝娟,赵国杰.城市循环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J].现代财经,2007,(5):3-6.
[3] 王奇,王会.循环经济的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