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6:30: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文化概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工艺美术专业教育方向的思考
我国工艺美术专业教育的性质是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还是培养研究创造型人才,不能一概而论,应看工艺美术教育是着眼现在还是着眼未来,如果简单从目前社会需求来考虑工艺美术教育特点,工艺美术学院教育的性质只能成为普通大学一般美术教育的浓缩,仅成为符合市场需要的一般工匠,失去了工艺美术学院教育的实质意义,起不到培养社会急需的创造型人才或是一线技术人才的作用。目前我国工艺美术教学的误区还纯在较多的问题,譬如忽视学生实操能力的训练只重视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基础知识,艺术教学实践课变成以巩固复习基础知识为主。另外教学评价体系重视结果而不注重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强调知识的积累,而忽视知识的创新。没有与教学计划相应的艺术实践设备, 缺乏通用的艺术实践教学的教材,不能有效地进行艺术实践教学,学生的艺术思维的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合理整合课程优化知识结构
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按照职业素质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和实效、实用、实际、实践的原则来整合课程及内容。要打破学科体系的界限,讲求教学方法,抓好关键环节,如将《设计概论》和《中外设计史》整合使学生获得设计发展史、设计风格流派和时代的关系和不同设计美学原理和形式法则,《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合为一门课更有利于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主要使学生获得从事设计的必要理论知识,这些课学时不多,要求精选内容。《设计素描》基础核心课程,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要承担起从绘画到设计的过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既现代又传统的基础课,因此,设计专业的素描课要加大设计素描的比例,重点训练学生对"形"二维和"形"三维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不能按美术专业那样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画光影明暗素描上,真正解决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素描学什么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新的工艺美术技术不断出现层出不穷, 学生们希望多学些新兴实用技术的愿望很强烈,但要让学生们明白,学到一门实用新技术只能用几年,还有更新的技术会产生。打好了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学习方法,新技术一冒头就能知道它是否代表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并且能更快地领会和掌握,就能用十年甚至几十年。通过课程设置以课程内容的改革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使他们能在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课程上花费足够的时间。
三、改革工艺美术教育观念,促进创造性人才培养
中国的学生善于学习、考试,想象力、创造力却很弱,是我们教育体制中对如何培养人的创造能力重视不够。而我国美术院校还停留在教技术、教技巧。笔者认为当前社会需要我们培养的是能引领工艺美术发展主流方向,具有艺术创造力的技术人才。
工艺美术学生的实操环节和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应用技术型人才本身就需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学生设计的课题应与实际项目结合起来,应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让学生走入社会去联系和争取设计项目,还可鼓励学生参加设计征稿和设计竞赛项目、承接设计工程为课题进行实际的设计实践。结合课程、利用项目等方式也是锻炼学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好形式。调整教学计划,专业课都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主干课都安排一至二周的单独实训,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实训作品。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既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活动能力。通过市场实态现状的调研, 撰写较为详细的设计项目调查和设计定位的报告,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工艺美术发展现状,从而掌握科学的工艺美术设计方法。在项目设计过程中, 利用启发教学法通过大量的设计创意素描草图,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在正稿制作阶段,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与解决设计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如材料、工艺、成本、效果等,以便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从整个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们美术教育者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任。我国目前虽然缺乏大量的实用型、应用型的工艺美术专业人才,但从深远看,目前最缺乏的是掌握了当代工艺美术前沿科学技术的、能够创造性地应用工艺美术技术的人才。我们不能为一些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就放弃我们对"创造型人才"长远培养目标的追求。如果我们稍微仔细地观察一下国外的教育体制,比如美国、日本的教育体制,就会看到他们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远超过我们的想像。
四、工艺美术教学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
中国的工艺美术教学与创作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即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中国的社会环境。工艺美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在我国的历史不算很长处于起步阶段,受西方各设计流派的影响比较大,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较少。中国工艺美术想要屹立在国际的舞台上,应该将民族的元素、传统的材质结合现代的工艺融为一体。中国的人文艺术背景是积淀了五千年传统文化底蕴,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环境实践也证明 "特色"理论是正确的,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中国高校的工艺美术教育当然也不能脱离中国的社会环境,也必须走中国特色之路。我国历史文化悠远深厚,代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论在今天依旧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数千年来我们逐渐积淀了一套含盖各个领域的文明体系,尤其是理论思想,如诸子百家思想。这其中哲学、美学、社会学的诸多思想,都是中国传统体现民族精神的艺术设计思想依据。
目前中国的工艺美术教学对民族传统视觉元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担心学术外出安全问题取消相应的艺术考察教学活动,很多学校外出考察课程也流于形式。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设计思想逐渐被国外形式所取代,如不少学校传统图案设计的课程被取消被平面构成取代, 现代陶艺设计实践取代了中国传统陶艺技艺实践课程, 现代家具设计实践取代中国古典家具设计实践等。以上方面的缺失,导致导致创作所需的精神在枯萎,甚至学生民族情感的淡漠。民族工艺美术教育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与有力保障。
五、寻根溯源,根植于本土寻找创作的源泉。
例如笔者所处的广西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元素资源,调查广西民族艺术中建筑装饰、刺绣、织绣、染织、金属工艺、木雕等传统工艺美术现状和代表性作品与案例,挖掘、整理、编辑重要造型艺术研究样本,采访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拍摄和录制典型性创作过程和生产案例,引导学生努力发掘本民族的设计观念、造物原则和审美意识,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独树一帜,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少数民族古老的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闪光。通过对民族民间艺术元素的整理分析,积极探索多种创新设计思维,以寻求更多的解决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元素的创新应用途径,使民族民间艺术元素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独特魅力。高校培养人才要多元化,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打破课堂的界限,实施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进入社会,通过采风、考察等活动感受到民族民间的艺术魅力。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全面收集、考察,系统整理少数民族的工艺、服饰、建筑、雕刻等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取和保留这些少数民族元素的精髓,经过再设计并运用到自己的专业设计当中去。例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就建立民间艺人工作室把本地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艺人请进教学工作室,讲授技巧,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了解本地文化,让学生学会逐步挖掘、运用本土民族艺术元素,使当代的民族民间元素与设计教学与时俱进,从更多的民族艺术中汲取相关元素,同时又不失现代的气息。使民族民间艺术元素与现代文化间的精髓相互融合、和谐发展,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设计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不断地注入民族内涵,创造出富有本土独特韵味的设计。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得到广泛的延传,并且经久不衰,使本土化民族民间艺术得以可持续发展。工艺美术教育是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也是一个民族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失去的依靠。
广西本土民族民间工艺和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将本土民族民间工艺结合到现代设计教学中,这是引导学生设计出具有自主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设计的关键。在工艺美术方面通过开展横向研究与开发,探索地域特色的设计教育创新之路做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 都安古法造纸工艺传承着古老的文化符号,可以聘请艺人将古法工艺引入到艺术设计课程中,在让学生体验了解传统造纸工艺,生产各类材质机理的纸张。材料学研究部门在纸张防水、除霉、韧性等方面给予技术上帮助,可用于现代家居用壁纸、灯具、扇面、雨伞、笔记本等设计。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有计划地开发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工艺产品,保护了正在消失的传统手工艺,帮助地方地方企业提高产品经济附加值,并培育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征的产品品牌。2、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结构工艺可以让学生体验榫卯结构设计原理,感悟侗族木结构设计之美,用于民族风格的建筑装饰设计,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发挥优势。在土木工程研究单位协助下整理数据开发成为智力玩具,采用现代注塑工艺将榫卯结构智慧的设计原理通过的玩具的形式介绍给大家,传播广西民族地区建筑设计的智慧。既可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美礼品又可利用本产品富有知识性、艺术性、挑战性和动手参与的特点,可以按不同年龄段出品不同的组件,并考虑到与其他系列产品相衔接。3、各类民族剪纸、刺绣、编制的民族图案形式与工艺与现代服饰设计,包装设计、鞋类、包类、丝巾等设计结合,在此方面云南、贵州等高校的研究成果频繁活跃在全国各类专业博览会与专业大赛中。可以在旅游管理研究单位的协助下打造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旅游产品依托桂林发达的旅游商品集散地优势形成民族品牌,积极探索在广西地区实现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现代文化产品的有效途径与开发模式,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文本,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民族金银加工技艺和产品设计相结合,金属材料工程研究单位的协助下可以共同设计开发实用旅游产品如:时尚珠宝首饰设计、钢笔、zippo火机、便携金属酒壶酒杯等。国际著名时尚品牌爱马仕设计团队曾来广西柳州博物馆考察收集广西少数民族工艺品设计思路与原理开发符合中国市场的高端时尚产品。通过产品开发与销售,形成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系列化产品,并注册产品外观设计专利和技术工艺革新发明专利,实现企业产值提升,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上述项目得以实施开展可以形成一支横跨多学科的优秀教学团队,形成系列专著、教材、发明专利等,研究成果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在广西艺术教育届有一定的推广性,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六、结语
工艺美术教育的办学特色是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方向,应在实践中有意的强化教育思想意识,只有院校间设计教育思想各具特色、拉开距离,多元化的设计艺术教育格局才能形成。工艺美术的现代设计应该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必须明白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民族传统文化在的重要性,找到两者之间的切合点,传承是美德也是生命的源泉所在。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精髓,发展了五千年仍然有着绚丽的色彩,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让它在现代工艺美术教育中体现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59-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复杂。在社会自身缺失和外来冲击的双重影响下,青少年以及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道德缺失、价值取向失衡、诚信缺失等不良现象。因而正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问题,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尤为迫切。
1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思想、传统精神和传统技术与艺术等诸多方面。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则是以广大青少年为对象,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取其精华,并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施教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拓展青少年知识面、升华青少年艺术情操、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
2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短板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便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到《论语》、《老子》等经典著作,下到诗词歌赋等各类文学形式,都是传统文化教育育人的典范。然而近代以来,和“”等历史事件使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受到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的趋势,如“韩流”、“日流”等外来文化又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造成巨大冲击,这使得现行传统文化教育暴露出了诸多短板。
2.1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对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
虽然传统经典里有些价值观放在现在已显得不合时宜,但其中仍然蕴含着很多对当代人富有启发的人生智慧,启迪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在课堂上任取《论语》的一小章节便可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想必这种体验和收获对于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这便是一种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而非应试教育。在我国台湾地区,就到处弥漫着这种传统文化的氛围,在小学阶段就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和古文训练,更是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在高中阶段设立的课程除了国文之外,还有《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论孟选读》、《国学概要》,它们还都是台湾重要考试要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应该逐步意识到这些差异,加强一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比如,学习书法是学习和感受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应该要求所有中小学高度重视书法的作用,着力提升师生汉字书写能力和学校书法教育水平。
2.2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未能与青少年认知水平和成长阅历相适应
考虑到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成长阅历,过于复杂偏激的文化内容以及过于高雅另类的艺术形式往往难于消化和理解,但我国现近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教材编写时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选取方面以及学习次序等问题上有待商榷。现在的语文课程,自小学开始,弃《论语》、《老子》等经典不学,而先学唐诗宋词,却不知唐诗宋词的作者也都是从《论语》、《老子》学习而来的。对于道德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的中小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得到“此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情感。反观白话文运动前,古代圣贤往往从极小年龄即开始读经典,因为几乎所有大作都是文言文写的,会读经,白话文自然会懂,而读经的顺序如果先读《论语》,再读《大学》、《孟子》、《老子》等,更能开发人的智慧。而这些经典的学习,可以借鉴古代圣贤的做法,就是集体诵读,这是启蒙教育和经典传承的主要手段。
与此同时,可通过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三种文化之间的整合学习,形成我国德育的模式,恢复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中国人。也就是说,要考虑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纳入到中小学的教育体系中,这些内容如何在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进行安排,这就需要经过科学严格的课程设计和安排,形成与各年龄段学生学习相适应的体系。
2.3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不能与时俱进
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主战场应在中小学的课堂中。在我国内地现行的中小学教材中,大多数课程中都包含传统文化的内容,因为传统文化涉及到哲学、思想、文化、科技、艺术、民俗、医学等各门各类,然而传统文化在包括语文、历史等任何一门课程中都占据不了绝对主要的位置。例如现行的语文课程中,文言诗词仅作为一种时代语文的形式进行引导教学,因此,广大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含糊不清,往往对于“什么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都说不清楚,自然无法调动学习兴趣。传统文化要进入语文课堂,并保证经典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与考试挂钩,在中考、高考中占据相当比重。
开展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既有利于复苏我国传统文化,还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我们应注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掘其中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文化资源,在新时期的新社会中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雷秋云.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冯国林.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D].四川师范大学,2012.
接着,我来给大家讲讲这本书的内容概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内容所讲,我觉得这句书中的诗句再合适不过了,三千年来浪淘尽,一声叹息风流去。这句诗包含了两个典故,一个是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千古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另一个是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诗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两句诗也表达了作者想要向我们传递的精神。在三千年的大浪淘尽过后,“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作者不愿,过往的风流什么都没留下,细数过往的风流人物的思想韵事,最后由他一点点剥丝抽茧,还原出一个最为真实的人物,让我们感受到那些被历史几近遗忘的传统文化。
那我们接下来看一下这本书的目录,《风流去》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总共36位历史风流人物,这些人物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既有老子孔子这样的圣贤人物,也有汉末宦官乱政中被人们唾弃的宦官,作者通过他尖锐犀利却又幽默温情的笔触,从一丝一点的细微之处,向我们剖析了这些中国历史人物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而在这本书中包容了可供不同层面解读的诸多内涵,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照见自己的生活,窥见自己的影子。
时间有限,我就稍微讲讲书中的一个细节,老子在道德经中,向我们传递的他有三个法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是不敢为天下先,敢,代表你能为天下先,老子却为什么要求人不要为天下先?是因为在春秋那样一个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年代,你展现出你能为天下先的能力,找来的可能不是丰厚的奖赏,而可能是杀身之祸。人不但要学会勇敢,更要学会勇于不敢,也许这就是老子先要向我们传递的。
(一)拓展传统文明随着时展,人们常常注重偏快的日常节奏,喜欢采用现代设计方式。对于传统文明,渐渐失去了原有的认知及体悟。若不去着手纠正这一偏差,后面的人就更难体悟出独有的传统文明,使设计缺失文化根基。室内设计被归类为艺术范畴,它紧密衔接着传统文明。现代设计之中,应融汇多元化的传统文化,增添文化内涵。
(二)凸显文明特性我们传统文化独有的根基很厚重,文化遗产丰富。最近几年,很多国家渐渐接纳了带有传统文明特性的这类要素。例如,服饰、古典建筑等。把传统文化细分出来的多样要素整合在室内设计之中,可以传承文明,凸显我国特色。
(三)设计独特居室现代设计起步偏晚,发展时间不长,接纳了过多的外来观念。为此,室内设计体现了明显的西化倾向,构成新的设计瓶颈。现代范畴内的这类设计更应注重融汇传统文化,打破惯用思维。唯有这样,才能增加多样的民族要素,创新室内设计,增添新颖感受,带来独有的视觉效应。
二、融汇文化要素
(一)接纳意念思维传统思路之中,家居应凸显浑然天成这样的总体指引。多样事物应能彼此融汇,显示辩证关系。例如,先秦儒家、典型特性的墨家思维,都应被涵盖在现代家居内。
(二)采用独特色彩融汇传统文明,采用传统色调予以表达。色彩紧密关系着内在感悟,影响情感变化。室内设计范畴内,调和多样的色调会凸显最佳效应。通常情形下,色调的调和适宜采用类比、色差对比方式。具体而言,近似色调彼此反差很小,依托对比才可辨别出彼此差异。与之对应,有着明晰差异的双重色彩应能彼此互补,例如红配绿,显示互补特性。运用传统色调,创设了独特温馨的总氛围。
三、解析应用路径
传统文化很厚重,它融汇着多样的内涵,拥有独特体悟。这类文化丰富,含有智慧结晶。文化传递下来的风俗及思维,包含独有的艺术特性,延展历史文明。传统文化之中,多重思想彼此融汇,彼此借鉴吸纳,带来了个性凸显的家居文明,助推设计进展。
(一)设计中的禅宗思想文化变迁之中,禅宗整合了古典文化,形成佛教学派。禅宗思想拓展了原有的儒家思想,效仿道家独有的自然韵味,形成独特文明。禅宗思想中,依托直观体悟来发觉深层级的自由思维,倡导深谋远虑。这类思想含有厚重的自由意蕴,达到最高意境,远离世俗困扰。从禅宗视角看,缩减某一事物框架内的各类规定,能够拓展原有的想象余地,采用以少胜多。唯有如此,才能体悟出更广范畴的思维空间,增添审美印象。我国佛教整合了独有的这类审美,注重审美内涵,影响着常规状态下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适宜采纳这一简约思想,倡导沉静之美。设计居室时,若依照这一思想的指引,则可增添近似自然的原初色泽,增添白色空间。筛选家具时,也应力求简洁,讲求洁净。这种禅宗韵味,塑造出来的居室含有很优雅的、很质朴的幽深韵味,创造出悠闲的氛围。
(二)儒家中心思想儒家学派的主导思想为孔孟思想,涵盖了中庸这一根本思想:处理任何事物,都应讲求中正,适中就是最佳;凸显天人合一,整合了和谐思维、统一价值认知,讲求彼此和谐。这类思想被折射在设计之中,就是力求适当,添加适宜装饰,不去过分装饰。略去了添加的冗余装饰,显得居室优雅,很容易吸引人们。室内室外应能彼此融汇,建构和谐联系,融汇自然环境。例如,传统架构下的四合院、园林布设的楼阁及亭台,都折射出天人合一这一独特的古典内涵,蕴藏深远情趣。
迎圣火活动中使用的汉服,它的制作者马花花就在迎圣火的人群之中。对于市民的探问,马花花不好意思说是自己做的,只是提示可以在网上找找看――其实在网上,来自厦门的汉服网店也尚只有马花花的“花花手工坊”一家。
探访“汉服制造者”
昨天,记者在禾兴路附近找到了马花花的小作坊。十多平方米的一个小店面,摆着放置成衣的衣架、缝纫机等加工设备,此外是马花花的男友廊桥(网名)的一台电脑。“这边也就是这样了,比较简陋,”廊桥介绍时还带着一些羞涩。
去年5月1日,马花花辞掉了工作,开了这个工作室。“刚开始很难做,只能靠廊桥赚钱养着,”马花花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马花花在厦门的汉服爱好者中已经颇有名气,还拥有了一些忠实的“花粉”。廊桥也开始专注于汉服文化的推广,马花花做服装、廊桥做文化活动策划,工作室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今年春节刚过,廊桥的承汉文化论坛举办了厦门首场女子成人礼――笄礼。活动过后不久,廊桥就接到泉州一户人家的电话,请他们到泉州去做一场“成丁礼”。
得到消息后,廊桥带着相关礼仪的方案便赶到了泉州。一场活动做下来,客户十分满意。虽然这次活动没有赚到什么钱,却给廊桥和马花花一个很大的激励:汉服还是有很大市场的。
厦门人也喜爱汉服
实际上,随着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北京、广州、重庆等地也掀起了一股“汉服风”。着汉服参加复古婚礼、男女成人礼,越来越多青年喜欢上这种带着浓郁传统特色的服装。一些企业也开始介入汉服专业制作与销售及相关礼仪策划,并涌现出一些知名企业,一个新兴产业蔚然成型。
而厦门的汉服企业还少得可怜。据记者了解,目前厦门市面上尚未有专门售卖汉服的商店,在淘宝上搜索“汉服”关键字,厦门的网店也只有“花花手工坊”一家。马花花现在每周大概要做4套汉服,在厦门本地销售不到一半。
虽然汉服的销售在厦门不尽如人意,但或许商机就孕育于此。“厦门是座慢热型城市,”厦门雕塑家贾春雷也是汉服爱好者,“大概六年前,我第一次穿对襟的衣服走在厦门大街上时,大家都像看猴子一样看我。现在,这种服装在厦门也已被广为接受了,并且厦门人对于这种服装的喜爱并不逊于任何其他城市。”
“汉服在北方的推广程度远强于南方,一些女装已经开始进入日常生活。”贾春雷认为,正如旗袍一度被人排挤但现在成为不少人喜欢的服装,汉服的前景十分光明。
首家实体店年内开张
一系列活动的策划和运作直接推动了马花花的汉服销售,也吸引了一些文化公司的注意。去年6月和8月,先后有两家传媒公司找上门,想对马花花的汉服进行包装推广。尽管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如意,但是马花花和廊桥还是婉拒了这些邀请。马花花认为,自己的服装设计能力还不够,如果贸然接受包装,难免遭受“早夭”的命运。
贾春雷亦有相同的思考。“其实去年我也想过为马花花拉一些资金,”贾春雷说,“但是如果太早投资,对马花花有害无益。”
现在,贾春雷准备自己开始这项工作。“我准备到北京去拉一批汉服下来,直接开实体店销售,店面已经开始找了。”贾春雷说,对于销路他并不担心,作为一名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他的学生、朋友就是他的第一批客户。除了从专业厂家直接拉货,他准备直接参与服装的设计,而制作环节则由马花花来完成。
传统文化也可以商业化
长期以来,厦门做文化的人一直耻于谈商业,尤其推广国学的人,在金钱面前尤显 “羞涩”。然而事实上,良性运作的商业无疑是最佳的文化推广方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汉服无疑是可以商业化的,而且商业化的推广更有利于汉服文化的普及。
中图分类号:J8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60-01
戏曲艺术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艺术,注重表演和演唱的结合,是一种十分特别且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形式,自古以来在我国具有十分有影响力的地位。而声乐表演注重的是丰沛的感情和极为动人的情节故事,在我国也渐渐发展起来。二者具有同样的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本文从我国戏曲艺术出发,分析京剧唱腔的特点和声乐唱法的特点,进而分析声乐中京剧唱腔的运用。
一、我国的戏曲艺术概要及京剧唱腔的特点
戏曲艺术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便初具雏形。不同地区的戏曲艺术构建成了多种多样的戏曲文化,大大丰富了我国的艺术文化财富。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在所有曲种中占据着中心领导的地位,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泛。京剧讲究“唱念做打”,有其独特的发音方式,京剧的表演配合唱腔会给人一种声情并茂的感受,京剧唱腔由丹田发声,从胸腔环绕然后发出去,气息稳而灵活,这才是最醇厚的京剧特有唱腔。在行腔过程中要注重演唱技巧的融合,进而保证声音在醇厚的同时还具有婉转优美的特点。
二、当今声乐文化发展现状
声乐艺术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兴艺术,和京剧属于两种不同的演唱方式。但是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共通的,例如这两者都是将表演和演唱结合起来的表演形式,表演家运用不同的唱腔,改变音色、音调,用气腔的改变来发出婉转的声音,可以提高艺术家对气息的操控能力。而京剧唱腔作为可以使声乐演唱更具魅力的重要因素,也变成了声乐训练里面重要的一环。京剧是我国自古以来文化的伟大发展,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对今天的声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声乐表演的感染力,逐渐变成了声乐培训中的重要培训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京剧唱腔在声乐演唱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二者渐渐融合,互相促进着进步,为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运用
(一)声乐演唱借鉴了京剧唱腔的声音。首先,京剧唱腔中最常用到的是“脑后音”,这种发声方法的优点是穿透力强,声音绵长而悠远,经常用于声乐演唱中,这种唱法会使声音变得圆润抒情,可以妥善解决高音问题,拓宽音域,减轻喉咙负担。
其次,京剧中常用到的丹田音在声乐演唱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丹田音清澈,气从丹田由内而外发出,下压气流形成高嗓,声乐训练中常用来训练学生的气息,使其发出的声音能够绵长不绝。
最后,京剧中的一种发声叫做“小嗓”,在声乐唱法中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小嗓”指的是一种独特的发音方法,缩小喉孔来吊高嗓子,发音比较尖细,但是音域却被拓宽,可以发出比平时更高的声音。这种唱法常用在声乐培训中,训练真假声结合,使得声乐表演更加抒情和美妙。
(二)声乐演唱借鉴了京剧唱腔的咬字。我国早期的声乐唱法多借鉴国外,由于发声方法不同,常常导致中文歌曲咬字含混不清,不能发出美妙动人的声音,也达不到感染人情绪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声乐唱法借鉴了京剧唱法中的咬字和吐字功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首先是咬字,“咬字”在京剧中的地位很高,京剧唱腔对咬字技术的要求极高,在京剧唱腔中,咬字一定要恰到好处,不能极重也不能极轻,过重会打乱唱的节奏,过轻又会变得轻飘飘,造成“吃音嚼字”。京剧中咬字一定要清晰,而在声乐中这也是很重要的,只有正确借鉴了京剧的咬字发音,才能将作品展现出极大的感染力。
其次是吐字。京剧注重声音的圆润醇美,吐字要求字正腔圆,腔随字而转,字头短,韵母长,无尾音,不拖沓。这在声乐表演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适当运用京剧中的吐字技巧,可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使得表演者的情感可以生动地表现出来,增强感染力。
四、结语
京剧唱腔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声乐演唱要想达到字正腔圆、富有感染力,就要从京剧唱腔中吸取一些技巧,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发声方法,从而达到艺术再创造的效果。除此之外,声乐艺术要注重情感和艺术的结合,从而达到对京剧唱法的进一步发扬,使得声乐表演艺术更加和谐且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张力,这样才能成为被广大的中国观众所接受的普遍的表演形式,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如今,在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另外在声乐艺术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对外输出,使得我国更纯粹的东西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黄勇强.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运用[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4):21.
通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在物质主义、 功利色彩浓郁的社会大环境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引导学生回归对健全人格的有效探索。在对健全人格的探寻中,我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有着共同的人本追求;在实践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探索实践。
一、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高职教育,如今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高职院校基于“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曾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高职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教育使人才培养出现了“工具化”“技能化”的功利主义倾向,高职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缺乏、人文素养低下、自身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限已成不争的事实,社会进步及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将学生培养为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之人。
源于西方的通识教育,其中文意思应是“通古今之变、识天人之际”。它是一种全面、均衡、通达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正好迎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需求,无形中成为高职院校矫正“工作机器人”培养模式缺陷的有效途径。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在其教育体系中融入通识教育已初显成效,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竞相引入通识教育理念、构建特色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目前正成为挽救高职院校过分功利化倾向的有效良方。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及作用
(一)高职通识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引入
高职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它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社会职业人。融入通识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既要会做人,能做事,善于独立思考,又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及贯通不同学科的知识迁移潜能。高职院校要实现“全人发展”理念,矫正“专业化机器人”的功利化人才培养缺陷,必须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在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中,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注重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对实现学生价值观及完善人格重塑作用首屈一指,在中国社会立身做事时时处处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在高职通识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祖先在世代生活的土地上创造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综合体,它表现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及广博深邃的精神财富。注重伦理性、生命力顽强、民族地域性鲜明、博大精深的特征使其独具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屹立千年而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传统文化课程依托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敬畏自然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身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素养,学会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引导学生研习诸子百家修身之道,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确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使学生领悟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道德观念,主动探寻自己的文化之根,成为理想远大、道德修养兼备的儒雅之人。学习传统文化,躬身力行为人处世之道,引导学生树立“做事先做人”的处世准则,为学生未来步入职场及终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就课程性质本身而言,传统文化属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通过全方位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消除文理学科的隔阂,拓展完善高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从而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升,实现高职院校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兼备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显然是其关键性环节,高职大学生只有潜心理解并领悟传统文化知识精髓,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将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因此,建立灵活有效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定位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本位的文化,“伦理”即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它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旨在于唤醒高职学生 “做人重于做事”的自觉意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升华其人文精神的基础性课程。在整个高职通识课程体系中,能够发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重塑学生个人价值观,重构其健全人格”核心作用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优势得天独厚,它理应成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全方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普及学生传统文化常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准,重塑学生儒雅气质。在对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在对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研习中,学生的感情、意志、品行也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助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实质性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将帮助高职学生重塑完善自我,重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对社会进步及个人发展仍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职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以批判继承的方式,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为己所用,丰富精神自我,升华自身言行,以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现实问题,以理性务实态度传承文化,对开启高职生职场生涯及自身可持续发展必⒉生深远的科学指导性意义。
三、中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应采用整体规划逐渐融入的模式,高职院校要依据学校性质、生源状况及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采取富有自身特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激发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探寻文化之根的动机,鼓励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激情,采取丰富灵活的多种途径,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实践:
(一)构建显型教学与隐型教学结合的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显型教学”即日常课堂教学。“隐型教学”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多元理论及实践学习形式。以隐型教学补充并促进完善显型教学。隐型教学理念促使学生搜寻并反思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显型课堂教学则以学生阐释传统文化现象为开端展开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中营造拓展性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用现代视角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教学突破“故纸”堆,鼓励学生表达文化自我。构建“教师擅启发,学生爱(传统)文化,学院育全才”的复合型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二)开展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笔者参加了“以传统文化教育促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课题研究。立项阶段,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充分调研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诵读情况,深入专业系部调查研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以及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要求,以此为据确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实践阶段,组建学生国学社团开展了蒙学诵读、校园辩论赛、戏剧表演等活动,通过系部选拔开展了院级“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系列性实践活动的开展点燃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结题阶段,文化化人的效果初步显现,学生行为规范意识逐步树立,学生日常管理压力减轻,用人单位对学院实习学生及毕业生的人文素质评价有所改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优势,营造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特色校园人文环境,能够对高职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化育作用,教师学生可以共享和谐优雅的教学学习环境。首先需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配置,增加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容量,应侧重于人文社科及传统文化类书籍的收藏,重视并凸显校园人文景点、文化长廊建设。其次要健全校园文化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学院“尚德、守则、强能、笃行”的校风,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继承传统礼仪文化,塑造良好个人形象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它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基本常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不同情境的礼仪规范,掌握传统礼仪在生活及职场中的现代表现形式,创新性规范自己的衣食住行及接人待物方面的行为规范,在言行举止中展现人格魅力,塑造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良好个人形象,为就业及自我发展创造机遇。
四、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需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自我发展服务,为高职通识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认真研究,下足工夫,就一定能闯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1-17.
(一)学校文化建设
我们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传统文化,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表现在走廊文化:从民间工艺到水墨丹青、从诗词歌赋到人物故事,处处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这些建设都是传统文化教育、文化立校理念的展示。
(二)和谐校园创建
中华传统文化讲究群体和合,既是人与自然的和合,更是人与人的和谐。年,我校就启动“创建文明和谐校园,人人行动起来”系列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学校倡导:平等、礼貌、准确、高效、微笑待人。开展感恩系列活动、温暖工程爱心捐助、公德比赛活动、文明办公室、文明礼仪班评比,让师生情在校园生根,如今的校园一张张美丽的笑脸,一声声礼貌的问候,一句句真诚的关怀洋溢着春天的气息,绽放着夏天的热情。相信这所校园定会成为我们心中美丽可爱的家园。
(三)书香校园创建
教师读书工程的启动,让教师在品读古诗文、《论语》和名著中,人生得以丰富;在研读教育业务书籍中,教育理念得以提升。学生大量读写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读《金博士》、《上下五千年》、《中华古诗文》等书籍中眼界得以开阔,心灵得到净化,阅读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图书阅览室开放;
班级图书角的创建、运用;
图书漂流活动的开展;
名人读书方法介绍;
好书推荐;
读书体会交流;
读书知识竞赛;
读书之星评比……
从读书氛围的创设到过程、措施的保证,都实现一个宗旨:读书增长知识,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创书香校园。
(四)我们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课堂,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将《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等编入教材、引入课堂,每天早自习、阅读课、教室里书声琅琅,不绝于耳,传承着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先哲圣贤的谆谆教诲。
(五)特长活动:在19个特长项目中,涵盖了大量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包括:太极拳、腰鼓、剪纸编织、面塑、国画、书法等活动项目,今后还将要开设舞龙等项目。
这里,传统文化教育在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中整合,我们将会深入下去,以凸显特色、提升办学品位、办学效益为目标而不断努力。
二、精细化管理
以安全管理为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建章立制、细化管理、明确责任、奖惩分明
1.建章立制:制度做到全面、切实、可行。
2.细化管理:每一处、每一点都有人抓、有人管。
3.明确责任:实行责任追究,主要有管理责任、经济赔偿、法律责任。
4.奖惩分明:对于大小不同的安全事故,都要与考核、奖励、经济赔偿等方面挂钩。
一年来,学校安全工作成效显著,校园内安全事故逐渐减少。
(二)安全维护日常化
由于学校大、设备老,房屋、点、教学设施等存在安全隐患多,所以学校定期大排查、进行日检查,时时处处处理安全隐患。日常保障学校每年安全维护投入都在5万元以上。
三、校本教研
学校本着“教师发展学校”的原则,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采取以年组为核心的管理方式,以教科研为核心的研究体系,校本教研在教师五认真、六保证、专业培训、业务考核和课堂教学研究等方面实现突破。
学校确定以“主题式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注重三种内容的主题研讨:(1)为解决某一问题确定的主题研讨(2)集体备课的沙龙式研讨(3)公开课后的反思研讨。
在坚持常规,不断深入完善中,教师的整体水平在提升,全校教职工202人中有国家级劳动模范1人、辽宁省拔尖人才1人、县市级优秀教师52人、各级骨干教师81人、各级优秀课教师123人,学校的校本教研经验在市专题现场会上做交流。
四、德育工作
以“公德”为主题贯穿学期。
本学期开学第一天,由校长在国旗下讲话上对全体师生做动员引领,并宣布“公德比赛从今天开始”。而且学期国旗下讲话主题都是关于公德意识方面内容:
再通过讨论,明确和强化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强化德育工作者的职责,增进对少年德育教育的深刻认识,达到自身使命的紧迫感。通过月主题活动的开展、通过细化管理、通过评比,每月要评出10名礼仪小标兵,在月初的升旗仪式上在主席台表奖。并在学年开学典礼上对100名好孩子、100名好公民、100名好学生表奖,树立学生公德意识,做一个文明的好少年,阶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项活动我们将继续开展下去,让一小校园里的孩子们每一个都成为健康、文明、活泼、向上的好少年。
五、校园建设
1.实现了主楼的走廊和教室的改造和系统文化建设,办学环境较好。
2.建设改造成了实验室、图书室、农远室、大会议室、多媒体室、书法室、棋室、科技室、音乐室、舞蹈室,办学条件较好。
3.自筹资金引进了120套办公桌椅,办公环境得到了改善,办公环境较好。
一、彰显“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创办特色学校,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学校文化建设
我们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传统文化,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表现在走廊文化:从民间工艺到水墨丹青、从诗词歌赋到人物故事,处处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这些建设都是传统文化教育、文化立校理念的展示。
(二)和谐校园创建
中华传统文化讲究群体和合,既是人与自然的和合,更是人与人的和谐。XX年,我校就启动“创建文明和谐校园,人人行动起来”系列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学校倡导:平等、礼貌、准确、高效、微笑待人。开展感恩系列活动、温暖工程爱心捐助、公德比赛活动、文明办公室、文明礼仪班评比,让师生情在校园生根,如今的校园一张张美丽的笑脸,一声声礼貌的问候,一句句真诚的关怀洋溢着春天的气息,绽放着夏天的热情。相信这所校园定会成为我们心中美丽可爱的家园。
(三)书香校园创建
教师读书工程的启动,让教师在品读古诗文、《论语》和名著中,人生得以丰富;在研读教育业务书籍中,教育理念得以提升。学生大量读写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乐读《金博士》、《上下五千年》、《中华古诗文》等书籍中眼界得以开阔,心灵得到净化,阅读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图书阅览室开放;
班级图书角的创建、运用;
图书漂流活动的开展;
名人读书方法介绍;
好书推荐;
读书体会交流;
读书知识竞赛;
读书之星评比……
从读书氛围的创设到过程、措施的保证,都实现一个宗旨:读书增长知识,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
(四)我们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课堂,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将《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等编入教材、引入课堂,每天早自习、阅读课、教室里书声琅琅,不绝于耳,传承着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先哲圣贤的谆谆教诲。
(五)特长活动:在19个特长项目中,涵盖了大量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包括:太极拳、腰鼓、剪纸编织、面塑、国画、书法等活动项目,今后还将要开设舞龙等项目。
这里,传统文化教育在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中整合,我们将会深入下去,以凸显特色、提升办学品位、办学效益为目标而不断努力。
二、精细化管理
以安全管理为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建章立制、细化管理、明确责任、奖惩分明
1.建章立制:制度做到全面、切实、可行。
2.细化管理:每一处、每一点都有人抓、有人管。
3.明确责任:实行责任追究,主要有管理责任、经济赔偿、法律责任。
4.奖惩分明:对于大小不同的安全事故,都要与考核、奖励、经济赔偿等方面挂钩。
一年来,学校安全工作成效显著,校园内安全事故逐渐减少。
(二)安全维护日常化
由于学校大、设备老,房屋、电、教学设施等存在安全隐患多,所以学校定期大排查、进行日检查,时时处处处理安全隐患。日常保障学校每年安全维护投入都在5万元以上。
三、校本教研
学校本着“教师发展学校”的原则,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采取以年组为核心的管理方式,以教科研为核心的研究体系,校本教研在教师五认真、六保证、专业培训、业务考核和课堂教学研究等方面实现突破。
学校确定以“主题式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注重三种内容的主题研讨:(1)为解决某一问题确定的主题研讨(2)集体备课的沙龙式研讨(3)公开课后的反思研讨。
在坚持常规,不断深入完善中,教师的整体水平在提升,全校教职工202人中有国家级劳动模范1人、辽宁省拔尖人才1人、县市级优秀教师52人、各级骨干教师81人、各级优秀课教师123人,学校的校本教研经验在铁岭市专题现场会上做交流。
四、德育工作
以“公德”为主题贯穿学期。
本学期开学第一天,由校长在国旗下讲话上对全体师生做动员引领,并宣布“公德比赛从今天开始”。而且学期国旗下讲话主题都是关于公德意识方面内容:
第一周校长讲《公德比赛从现在开始》
第二周书记讲《从小事做起,创建和谐校园》
第三周王立国讲《让我们做自律的人》
第四周政教主任讲《红灯短暂,生命长久》
第五周政教副主任讲《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校园的美丽》
第六周大队辅导员讲《绿护绿的环保志愿者》
第七周政教副主任讲《环保,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第八周副校长王建华讲《怎样的你才最美》
第九周教务处副主任讲《爱国爱校从唱响国歌开始》……
再通过讨论,明确和强化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强化德育工作者的职责,增进对少年德育教育的深刻认识,达到自身使命的紧迫感。通过月主题活动的开展、通过细化管理、通过评比,每月要评出10名礼仪小标兵,在月初的升旗仪式上在主席台表奖。并在学年开学典礼上对100名好孩子、100名好公民、100名好学生表奖,树立学生公德意识,做一个文明的好少年,阶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项活动我们将继续开展下去,让一小校园里的孩子们每一个都成为健康、文明、活泼、向上的好少年。
五、校园建设
1.实现了主楼的走廊和教室的改造和系统文化建设,办学环境较好。
2.建设改造成了实验室、图书室、农远室、大会议室、多媒体室、书法室、棋室、科技室、音乐室、舞蹈室,办学条件较好。
3.自筹资金引进了120套办公桌椅,办公环境得到了改善,办公环境较好。
二、签售会的目的和影响
XXX先生在书中自述,“女儿对于父亲是宠一生的心肝宝贝,为了给女儿辅导好语文,每天早起一个小时自编教材,从而喜欢上了汉字学。” “既不是“虎爸”,也不是“猫爸”,是伴随女儿共同经历、彼此鼓励、教学相长的“前辈”;喜欢生活中的仪式感和小惊喜,只要不出差就会每天五点半起床,给家人做色香味俱全的爱心早餐。” XXX先生以身作则,在生活和工作之余,不急不躁,倾注更多的耐心和关爱,陪伴女儿的成长。这也是新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的榜样。我们推动这一场签售会,一方面可以传播书中介绍的知识,让更多人热爱和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方面也想让爸爸或妈妈有目的或有意义的认识到,尽管我们大人的工作在忙,也要花时间来陪伴孩子的成长,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这既是一场签售会,也是一次亲子之间的一个契机,连结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成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签售会的名称
XXX新书《XXXXXX》,海口签售会
四、签售会的筹备内容
1、时间: 暂定于7月最后一个周末或8月第一个星期的周末;
2、地点:某购物中心
3、主办方XXX童装 购物中心
4、预计人数:30—50人;
5、购物中心提供活动场地,桌椅若干,音响等音控设备;
6、活动当天所需的物料:横幅、展架、宣传品等由XXX提供;
7、XXX牵头邀约作者到现场,双方共同努力力邀作者参加活动;
8、书籍的订购数量,双方协商和确定后,最终由XXX来支付;
9、确定参加签售会的人数,合理安排当天现场可以随机邀约到购物中心的人员参加活动。
五、签售会的流程
1、主办方提前一天会场布置;
2、8:30—8:50分,工作人员进场,安排各项工作任务;
3、09:00—09:20,参与活动的人员签到入场;
4、09:20作者入场;
5、9:30—10:00,作者和签售人员互动交流;
6、10:00—10:30,作者签售活动;
7、10:30活动结束。
注:签售会所需的工作人员,双方协商各派出合适的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六、签到会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