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6:31: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网络银行发展前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223-02
1.1 美国网络银行的主要客户群是年轻高收入阶层
现时美国大约有48%的高收入家庭使用网上银行服务,比率高于社会总体水平25~30%。这批高收入的网上客户大致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是接受网上投资性银行业务的客户,在网上作投资的客户是高收入阶层中较富裕者,家庭年收入中位数约为78460美元,34%的家庭拥有25万美元的投资资产,超过50%的人在40岁以下,70%的人完成了四年大学教育。二是接受网上零售性银行业务服务的客户。这些客户是高收入阶层中收入较次的一层,大部分都是较年轻及受过较好的教育,家庭年收入中位数约为63860美元,其中21%的这类家庭拥有投资资产25万美元,55%的家庭在40岁以下,56%的家庭完成了四年大学教育,整体素质不及网上投资的客户群。
1.2 美国中小型银行的网上服务领先于大银行
美国网上银行服务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并不是万国宝通、美国银行等实力雄厚的大银行,而是规模较小的地方性银行。WellsFargo和ZionsBancorp两家地方银行便是美国网上银行的佼佼者。WellsFargo在纽约证券市场上市,目前的市值660亿美元,是北美的主要地方性银行之一,该银行目前在网上银行的市场占有率高达20%,高居美国网上银行市场占有率的榜首。在过去5年,该银行争取的网上客户每年以140%的速度增长,成为美国拥有最多网上个人和企业客户基础的银行之一。
1.3 网络银行并购浪潮此起彼伏
2004年美国许多大银行的合并浪潮再起。Bank of America和Fleet Boston, J.P.Morgan Chase 和Bank One, Regions Financial 和Union Planters等相继合并,其结果导致这些大银行网络的显著扩张。例如,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零售分行现已扩展到29个州,共有5,500多个。90年代监管政策的放松使这些变化得以加强。尤其是,1994年的《里格-尼尔法案》(Riegel-Neal Act)允许银行跨州设立分行和兼并,开创了注重降低成本、促进盈利的银行合并新时代。其结果是,美国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的数量从1994年的12,500家降至2006年末的8000家左右。银行数量下降但是分行数量上升,这两者的结合使美国较大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中出现了分行和存款量更大整合的现象。在 1994年,中型分行网络(意指100`500个分行)和大型分行网络(500个以上分行)拥有全国存款总量的53% ,拥有全国分行总量的 46。到2006年中期,其数目已提高到存款总量的 65%和分行总量的55%,更大量的整合情形已在大型分行网络中出现,尤其是拥有1000个以上分行的网络―― 我们称之为“ 特大型” 网络。这些网络在2003年6月时含有将近20000个分行,从1994年的9,200个分行急剧上升而至;特大型分行网络现已拥有全美银行分行总量的28%。
1.4 网络银行的经营模式一般由社会化分工维系
为维持其较低的营运成本,网络银行会把相当一部分业务外判出去,如Telebanc把互联网通讯系统、网站维护、支票处理和业务资料影像处理外判,只保留最核心的产品开发、客户电话服务中心、市场推广和资产收购等业务;Net.Bank则把人事、会计、法律等管理工作外判。为了使业务品种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增加,大部分网络银行还与多家网上金融服务供货商合作,因此实际上网络银行所提供的许多业务并不是自己经营的,而是把业务外判出去,自己只收取佣金。例如对网上审批贷款和信用申请等业务,网上银行只是简单地把这些客户需求通过电子渠道转送到一些幕后的第三方网上金融业务经营者,如专门处理网上按揭的E-Loan!网上信用卡的First USA、网上支票的Check Free,以及处理网上股票买卖的E*Trade等。这样,通过大部分网络银行与多家金融服务供货商合作,其业务品种就会以较低的成本得到快速增加。
1.5 美国网络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美国网络银行风险控制体系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即网络银行自身从技术和业务上进行控制以及金融监管当局对网络银行的监管。可以看出这基本上是一个内外控制相结合,技术与业务相兼顾,以金融监管为指导的完整的网络银行风险控制体系。1999年10月,美国财政部货币总监署(负责对全国性银行和外国之行央行职能的OCC)颁布的题为《总监手册――互联网银行业务》所要求的各网络银行的风险控制要点。负责监管网络银行的部门主要是美国货币监理署、美联储、财政部储蓄机构监管局(OTS)、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国民信贷联盟协会,以及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这些都表明美国网络银行已经加强了对风险的控制。
2 美国网络银行发展存在的困境
2.1 网络风险还是影响网络银行的第一要素
网络银行从产生之时起,就一直面对管理策略风险、加密技术风险、群机系统协调风险,尤其是网络安全风险的困扰。同时,在网络金融条件下,虚拟货币的出现使网络银行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一方面得到增强,通过在线交易加快了货币流通的速度;另一方面突发性的交易又可能引起网络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因此,保险费用占网络银行交易费用的比重不会比其在传统银行交易费用中的比重低。基于网络银行的这种风险性,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界定网上客户和银行双方的权利义务,保护交易合约中约定的金融资产的产权完整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网络银行业务中所涉及的金融交易合同通常难以确定签定地和履约地,从而难以确定对合同的管辖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也不仅要考虑本国的法律标准,更要考虑到国际的使用性。这样,在我国既有的法律框架下制定一系列适应网络银行发展需要的、能合理仲裁产权纠纷和制裁破坏产权行为的法律法规并非能一蹴而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查分析,以支付高昂的法律框架初设成本。
2.2 美国网络银行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需要突破
在1998~2003年间,美国网络银行在这几年来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E*TRADE是世界第三的网络交易公司,其网上银行E*TRADE Bank是美国最大的纯网络银行,其“踢开你的经纪人”的口号,曾被奉为业界楷模。然而,在2000年,该公司的股价市值狂跌70%。2001年第一季度净收益为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1.7亿美元下降了21 %。2000年末拥有6万个帐户和39.8亿美元资产的美国规模最大的网络银行之一的休斯顿 Compu Bank纯网络银行报告说,去年损失2620万美元,在今年一月解雇10%的员工,并在三月出售50000客户给亚特兰大Net bank USA。Bancshares是美国最早开设的纯网络银行之一,去年净损失达到970万美元,是1999年的3倍,每股净损失1.7美元。马萨诸塞州LighthouseBank去年投资2500万美元建立网上银行,今年第一季度就损失75.1万美元,正准备出售其网络。
3 美国网络银行前景展望
3.1 黑客,病毒是依然美国网络风险防范的重点
机密的交易资料被盗用或改变,帐户资金被挪用,甚至被非法侵入网络系统的黑客篡改账户。如何建立一套网络安全系统,切实保障网络的安全,是发展网络银行需解决的难题。尽管国际上已经开发出一种用于保证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将银行内部网络与外部公共网络隔离开来。但是黑客还是能够穿透这道防火墙入侵银行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病毒是指计算机病毒穿透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机制,侵入网络服务器,从而传染整个计算机网络,使网络工作效率降低或使网络系统瘫痪,这些关于网络风险的问题还是令人防不胜防。据有关资料介绍,1998年7月26日,一种起源于台湾校园网的CIH0病毒侵入INTERNET,几个小时后,病毒在网上四处传播,使与该网连结的6000多台工作站和主机停止运行,其恶迹遍及美、日、德、法等许多国家,经济损失近亿美元。
3.2 并购与扩张依然是美国网络银行最近几年发展的关键词
当前美国网络银行的扩张与并购最重要的是看他们以何种方式再进行资产的重构,尤其是关于“特大型”网络银行与中小型网络银行的走向问题。拥有特大型分行网络的银行,其在新市场上收购分行的中间数明显小于拥有(1000个或 1000个以下分行的中间数。据有关调查显示,拥有100~500个分行的银行,其中间份额比率15%&;拥有特大型分行网络的银行,其中间份额比率为40%。调查结果显示,拥有中型分行网络的银行对扩张新市场最感兴趣,而拥有特大型网络的银行很少原意要延伸他们的地域“足迹”。分析显示,中小银行和大银行中将存在着重大的战略差异。拥有500个以上分行的银行,尤其是其中的特大型银行,他们将奉行的战略是分行网络较慢增长,他们在既有收购又有转让的市场上进行相当高份额的分行交易,他们向相对新的市场进行扩张的积极性更小。拥有特大型分行网络的银行趋于奉行的战略是在现有市场范围内重新组合或“重新平衡”他们的分行份额。相反,拥有100~500个分行中型网络的银行,他们显然在奉行扩张战略。这些银行的分行网络增长率较高,其分行活动更多地集中于收购,其分行交易更多地是在新市场上和收购(而不是转让)市场上进行。大型网络银行增长暂时停顿的时期而非永久下滑。其实,并购活动的迹象也表明,银行机构期望在其分行网络的进一步增长和地域扩张中获得额外收益。至少,中型分行网络的持续增长给出了这样一个信号:这些银行机构日益增长的兴趣是成为零售银行业服务的积极提供者。
3.3 美国网络银行将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在1997~2003年间,美国网络银行的发展都是处于一个相对萎靡不振的阶段,但是在2002年后随着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结合,网络银行的服务与传统银行有了相互的补充,同时随着并购浪潮的兴起,网络银行重新振作起来,不论是在技术上、经营渠道以及运营模式上面都有了一个重新建构的网络基础,因此在未来几年里面,美国网络银行将会在技术上与经营方式上都有可能有所突破获得一个较大的发展。另外随着网络技术在90年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现在逐渐具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他们将习惯于电子商务与网络银行的服务,因此美国网络银行在客户数量上应该是呈一个突破的趋势,未来几年,美国网络银行将出现大的发展。
3.4 网络银行的人性化服务将也是其发展的一个重点
技术化、科技化、节约管理费用成为网络银行最为直观、最为表现的竞争优势,但是这些冷冰冰的机器无法满足客户尤其是大客户的尊贵感,因此一对一或是更加人性化的网络技术将是美国网络银行发展的一个重点,网络银行正在努力促进技术人性化而不是人类技术化,这是美国网络银行长期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网络银行的涵义及特征
网络银行(internet bank)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银行为客户服务方式的新型银行,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服务,因此被称为aaa(antyime、anywhere、anyway)银行。它以银行现有业务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为客户提供综合、安全、实时的金融服务。网络银行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银行借助internet技术,把在银行大厅办理的业务向网上延伸,客户足不出户就能进行业务操作,享受银行服务。第二种是建立纯粹的网络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建立虚拟空间,没有分支银行或自动柜员机(atm),几乎所有的银行业务都依靠互联网进行。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国外已出现大量纯粹网络银行,我国的网络银行基本上都是在银行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并不是有网址和网页的银行都可以被称呼为网上银行,美国最着名的网络银行评价网站gomez认为,在线银行至少提供以下五种业务中的一种才可以称为网络银行:网上支票帐户、网上支票异地结算、网上货币数据传输、网上互动服务和网上个人信贷。
1.1 无地域限制
网络银行无地域界限,改变了传统银行人与人互动的一对一服务模式,客户只要拥有帐号和密码便能在世界各地进入银行虚拟空间,直接通过浏览器实现各项操作功能,办理账户信息查询、转账付款、在线支付、业务等自助金融服务,网点问题不再成为银行扩张的束缚。这一点对于银行开拓海外市场非常有利,尤其是对于实力雄厚的银行更加容易吸引客户,理论上只要网络和通讯能够到达的地方,都可以成为银行的市场范围。
1.2 无时间限制
网络银行可突破时间限制,24小时无间断连续营业,满足客户时时刻刻的需要,使客户能够随时随地安全便捷地管理存款账户、掌握资金动态、灵活调拨资金、随时支付转帐,弥补了传统银行业务中营业网点少和营业时间短的缺陷,极大地方便了客户,令客户流失率大大降低。
1.3 成本低廉
传统银行的成本居高不下,主要是营业网点的租金及人员工资。但网络银行不需要具体的营业场所,只需要一个虚拟的空间及少数服务人员,通过电脑处理客户业务,大大节省了成本,据美国艾伦未尔顿国际管理顾问公司统计,全球100家最大银行的柜面交易成本为1.07美元,电话银行是0.52美元,atm是0.27美元,而网络银行仅0.1美元,建立一家网上银行所需费用相当于开立一家传统分行所需费用的5%左右,低廉的成本使网络银行极具竞争优势,可以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1.4 信息传递迅速
网络银行借助internet技术,数字化信息可同时供多名客户无消耗地重复使用,实时传递信息,客户下达指令之后,网络银行很快可完成相应的操作处理并向客户反馈信息,客户可以在线观看业务办理的程度,而且可随时享受银行账户信息查询、下载清单及其他证券、保险资讯服务。
2 发展网络银行的路径创新
2.1 进行品种创新、完善业务功能
随着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实施,美国采取了混业经营模式,这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几乎都实行了混业经营,但我国还是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这使得网络银行业务品种较少,主要是网上转帐、缴费等低附加值的业务,很少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综合性的服务,而且很多产品都是银行传统业务简单地在网络上的重现,没有体现出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不同。近年来世界各国大银行纷纷开发网络银行新产品,如网上提供账单支付、预约理财和互惠基金等品种,我国网络银行应将客户群体分为个人客户及企业客户一两大类,分别为其提供有特色的功能齐全的创新服务品种。
2.1.1 个人客户层次
现有的网上银行个人客户服务系统主要是具备了查询账户余额和交易、转账、缴费等基本功能,除了传统的银行业务之外,急待开发中间业务品种,
如代客理财、信息咨询等业务,有的银行虽已推出个人理财服务,但还是停留在浅层次,仅是将个人帐户进出金额及余额的情况集中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客户很难享受到高附加值的理财服务。网络银行业务应坚持以客户为服务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业务为基础,构建品种齐全、服务独特的产品框架,实现多渠道整合和优势互补的网络银行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高知识含量、个性化的特殊金融服务。
2.1.2 企业客户层次
网络银行现有的对企业客户的服务,主要是通过提供一条安全畅通的渠道,为企业办理远程查询、转账、委托收付款、金融信息查询等各种金融服务,有的网络银行也可办理企业客户的国际结算申请类业务、销售网络结算业务、集团客户的内部资金调拨业务,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服务品种深度不够,如随着企业集团客户的蓬勃发展,为了追求规模效益,资金集中调度是其必由之路,现有的网络银行业务只是简单地按企业集团客户要求进行资金调拨,并没有从替企业理财的出发点考虑,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网络银行应在这个品种上进行金融创新,全面分析企业集团客户的财务状况及子公司经营情况,在为其进行全面财务规划,进行税收筹划,优化其融资结构,减少融资成本,同时通过分析其帐户金额的进出清单及余额,帮助企业集团客户进行财务分析,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企业是网络银行的高端优质客户,在品种创新上,应向企业客户倾斜:对优质企业可给予一定的循环贷款便利,在此额度之内,企业可滚动在网上进行贷款、信用证及保函申请;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开展企业财务费用及成本网上金融衍生产品避险,尤其可开发汇率避险为主的远期产品。
2.2 注重营销策略,扩大业务规模
网络银行市场营销是指银行开发具有竞争能力的网络产品和优质服务以满足客户需要,并达到使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的。金融产品和一般商品的营销策略有很大区别,网络银行产品和传统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也不尽相同,传统金融业的市场营销是“以产品为中心”,而在网络经济模式下,网络产品是无形的,营销模式是以为客户服务为中心,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不同金融机构所提供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日益缩小,注重营销策略,扩大品牌效应将是网络银行吸引客户扩大业务规模的关键:首先,认清客户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要。网络银行是为客户服务的,客户只有认为网络银行产品比传统银行提供的产品更加符合自己的需要,才会对网络银行产品产生兴趣,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网络银行只能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提高服务水平,针对个性化需求,推出独具特色的金融产品以吸引客户,据国外有关专家统计,网络银行只要降低5%的顾客损失率,就能增加25%~85%的利润;其次,根据网络银行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策划不同营销策略。一般商品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时期,网络金融产品也不例外,对于处于幼稚期的产品,由于推出时间尚短,客户不太了解,销售量不大,而且由于银行的研发费用比较高,导致了处于该时期的产品对网络银行来说,风险大但利润低,网络银行在此阶段的营销策略是采取定高价的方式再配以大量的营销活动,让少客户熟悉该产品并能接受较高的价格,当产品进入成长期后,虽然网络银行的业务量扩大,但竞争对手大量仿效的产品充斥市场,新产品已不具备唯一性的特点,此时可适当进行降价的营销策略以开拓市场,实现规模效应。当产品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在营销方面,可对产品进行再次研发,添加新功能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并寻找更新换代产品。
2.3 完善内部控制,确保网络安全
内部控制是网络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内部控制应该与网络银行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特点相适应,将静态单中心多层级的内部控制模式变为动态多中心交互式的内部控制模式和信息处理结构,并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支撑网络银行顺利运行的关键是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应侧重于此:首先,网络银行应当建立和健全网络管理系统,有效地管理网络的安全、故障、性能、配置等,严格划分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部门、管理部门与应用部门的职责,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项目立项、开发、验收、运行和维护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管理,开发环境应当与生产环境严格分离;其次,应健全计算机信息系统风险防范的制度,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数据、系统运行和系统环境的安全,并实现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建立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作到及时、准确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最后
,在操作过程中应对各项业务制定全面、系统、成文的政策、制度和程序,通过计算机程序设定的规则自动控制各种管理指令和操作要求,实现各项业务政策规定和管理措施的程序化硬约束。
2.4 加强外部监管,化解网络风险
网络银行业务有别于传统银行,它以业务运行环境的开放、业务时空界限的模糊、交易实时处理等特点挑战着传统的监管内容及方式,虚拟化的空间使监管机构无法实施现场监管,加剧了监管信息不对称及信息不完全风险,使网络银行的风险监管与控制更趋复杂化,网络银行的监管同样应该遵循传统银行监管的审慎性原则:首先,监管手段应从手工化向电子化发展,加快金融监管电子化网络建设,使其既实用合理,又容易操作;其次,应以风险为核心,重点审查其风险管理机制;最后,对网络银行开展的金融创新要进行严格审批,各类银行机构首次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应由其总行向监管机构申请,银行在获准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后,如需要增加网上银行业务品种,也应由其总行或主报告行向监管机构申请,由于网络银行的产品很容易仿制,应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网络银行区别其开展业务的权限。
2.5 加快法制建设,明确权利义务
网络银行很多问题与传统银行相比更加复杂、难以界定,这一状况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相继出台了电子交易法。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法规建设上明显滞后,应加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银行法》,借鉴和参考有关国家的立法经验和建议,以规范网络金融参与者的行为:以法律形式明确银行及客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交易规则、交易合同的有效成立与否、对意外事故的处理,并根据技术发展修改现行的法律规范与规则,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和金融机密等也都要有相应的法律制裁。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146-03
随着我国银行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卡功能日趋完善。截至2013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2.14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9.23%;而全国人均拥有银行卡3.11张,较上年末增长17.80%。2014年我国芯片银行卡(金融IC卡)发卡量比上年翻番,总量预计超过12亿张,随着受理环境的日益完善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芯片银行卡成为越来越多持卡人的首选①。2014年全年芯片银行卡交易量为6.2万亿元,是上年的4.8倍。全国可以受理银联“闪付”(类似公交刷卡)的POS终端接近400万台,占比达1/4。银联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银行卡跨行交易金额达41.1万亿元,同比增长27.3%。银联卡境外受理网络进一步扩展。银联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末,银联卡境外受理网络已延伸到15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可用银联卡的商户超过1300万户,ATM近120万台,境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银联卡超过3500万张。由此可见,银行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和金融意识的增强,个人持有多张银行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银行卡在储蓄、消费、支付、转账等业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更多地关注消费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也正是由于网络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事件愈演愈烈,②据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今年1月的《全球企业风险报告》显示,网络风险的排名上升了3位,在十大风险榜单中排名第5。网络犯罪令全球经济年均损失超过4000亿美元。全球四大经济体因网络犯罪而遭受的损失达2000亿美元。再者,根据中国经济新闻网2014年5月6日的《2014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2014年,上海检察机关共受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案件1245件,涉案1395人,金融犯罪审查案件2063件,涉案2378人。检察机关发现,金融从业人员犯罪案件为历史峰值。据悉,金融从业人员犯罪案件自2012年至2014年逐年上升,2014年已达84件109人,比2013年的26件41人分别上升223%和166%。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了,金融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的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急需提高各种金融工具的安全性,来保障国家及人民的财产安全。
现如今指纹识别技术已在手机、电脑上获得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指纹银行卡也将在相关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将成熟的指纹识别技术运用于银行卡中,打造出“指纹银行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指纹银行卡概述
(一)指纹银行卡概念
指纹银行卡是指银行利用现有的指纹识别技术的相关产品――指纹识别芯片嵌入到银行卡中,从而制造出指纹银行卡并代替原有的普通的磁条银行卡、存折等金融工具,进行存、取款等综合银行业务的办理以及刷卡消费或缴费等日常业务的办理。该技术把卡的主人的指纹(加密后)存储到指纹银行卡上,在专用的POS机上加装指纹识别系统,当POS机阅读卡上的信息时,一并读取持卡者的指纹,通过比对卡上的指纹与持卡者的指纹就可以确认持卡者是否是卡的真正主人,从而进行下一步的交易。
与传统磁条银行卡相比,芯片银行卡具有安全性强、应用丰富等优势。央行此前明确,从2015年起,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及重点行业领域新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应为芯片卡。
由于目前指纹随处可留,也随处易遗留且容易被获取,已被许多不法分子所利用,并制造出相应的薄膜指纹套来影响指纹识别器的误识率。所以,这种将“卡”和“指纹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其安全性,又能达到方便、快捷的消费目的的指纹银行卡的研发不但具有较强可行性而且很有必要性。
(二)指纹银行卡的操作流程、原理及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的个人身份鉴别方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及人们的需求。无论是钥匙、密码,还是口令、IC卡甚至身份证件等均存在可假冒、盗用、破译和伪造的缺陷,因此我们急需寻找新的方法来高效、准确、可靠地对我们的身份进行侦别。
1.指纹银行卡的操作流程及原理。指纹银行卡的操作流程图及原理图,如图1至3所示。
(1)ATM指纹识别流程图。
(2)ATM操作流程图
(3)ATM设计原理图(见图3)。
2.指纹银行卡主要特点。
(1)稳定性高。指纹是一种典型的由基因决定的性状,是伴随人一生的最稳定的生物特征之一,具有终身不变的特性,因此它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2)可靠性强。指纹具有明显独特的唯一性,其自身复杂程度足以提供用于鉴别的证据,包括双胞胎在内都不可能有相同的指纹,任何两个人指纹相同的概率小于几十亿分之一。早在几千年前,指纹在司法领域就已成为物证之首。如果想提高指纹识别的可靠性,可以通过采集更多的指纹、鉴别更多的手指,或者通过改进现有的指纹识别器。
(3)便利性高。采集指纹时只需要将左手食指平放到指纹识别器上,几秒钟后便可以完成。将记忆密码变成了能轻松随身携带的指纹,从而减轻了记忆的负担,也免去了密码丢失或遗忘的烦恼。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同理,指纹识别仪可以在几秒钟之内精确快速反复地识别每个人的指纹。
(4)安全性高。伪造、假冒、盗用、破译指纹的难度相当大。例如,对于一个4位数字密码共有10^4=10000种组合,破解概率为万分之一,入侵者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尝试所有的组合或根据个人的相关信息而破解。而现有的指纹识别系统其误识率小于万分之一,而根据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指纹存储数据库,能储存数千万枚指纹。
(5)可行性强。主要体现在使用方面和社会法律方面。①使用方面:目前,从实用的角度和操作简便的程度来看,在各种基于人体生理特征的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技术是最易于被民众所接收和认可的。而且,对生物体没有任何的伤害或损害。②社会法律方面: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依法治国被提上了议程,会议上主席指出,我们应当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今全球范围内都建立了指纹鉴定机构以及罪犯指纹数据库, 指纹鉴定是被官方和司法部门所接受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身份识别手段。
因此,指纹银行卡的研究与开发对于当代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非常深远的意义。
二、指纹银行卡的应用分析
随着指纹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以及它应用的成本越来越低廉,指纹技术必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一)我国指纹银行系统的成功应用
2008年7月,TECO探索者《指纹银行整体解决方案》在唐山市商业银行正式上线运行,据记者对唐山市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的采访获悉:“通过对TECO探索者《指纹银行整体解决方案》一段时间的应用,图像修饰从目前看有效地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减少了柜面业务压力并且对银行中间业务的扩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增加了银行的收入。”不久,2009年深圳市指纹锁企业普罗巴克公司正式推出第二代指纹识别芯片。由于该芯片是目前国内体积最小、识别率最高的指纹识别芯片,在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安防系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他们之所以能将指纹识别技术成功地应用到相关的领域是因为他们充分利用了指纹技术高安全性、高便利性等特点。其次,伴随着其它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指纹技术得以成功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总而言之,将成熟的指纹技术和芯片技术结合,并研发出指纹银行卡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指纹银行卡的研发不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也很有必要性。
(二)指纹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
2011年,青松公司在通过模块战略合作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将新一代真皮指纹识别模块移植到智能家居锁中,成功研制了基于真皮的指纹识别技术指纹锁。该技术在安全性方面优于一般的光学技术,不仅能彻底防止目前最新的的指纹克隆技术还解决了干手指、浅纹理、磨损手指、粗糙手指、老年手指、油腻手指、灰尘手指、带泥手指、油墨手指等识别障碍的问题。其中,图像的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图像分割、平滑处理、图像二值化、图像修饰和细化,如图4所示:
(三)指纹产品的可行性分析
研究指纹技术或对指纹技术比较了解的各位同仁们,都应该知道指纹技术之所以拥有那么多的优点却没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中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因素,其一,指纹识别仪自身质量及先进性的原因;其二,用户方面的客观原因,有些用户的指纹比较不易被识别或读取。但是,青松公司成功研制出的这款指纹锁,成功地解决了不同指纹的差异所带来的识别障碍。指纹差异主要表现为:有清晰的,也有模糊的;有干燥的,也有潮湿的;有细腻的,也有粗糙的;有完整的,也有破损的。由此可见,指纹技术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一项生物技术,也确实可以和各种现有的现代工具所结合,从而研发出相应的指纹产品。此外,随着指纹产品的不断改进,指纹产品将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指纹银行卡,利用现有的成熟的指纹识别技术,不仅安全可靠而且符合国家要求大力推行或实现芯片银行卡使用的政策,1994年,当指纹识别系统在香港市场上出现时,便由于它体积小、准确度高、功能多、使用便捷而颇受人们的认可和关注。因此,指纹银行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发展成未来的一种趋势。
三、指纹银行卡的应用前景
(一)指纹技术应用前景
指纹芯片的应用可使二次开发者避开技术门槛,缩短开发周期,快速研发和生产出最新的指纹产品。创新的指纹新产品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开新的市场销路,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指纹银行卡的研发正是借助指纹芯片的研发技术来创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现有金融工具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并降低其成本。目前指纹技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开发和应用。
其一,企业考勤仍占主导。指纹识别的考勤系统能够彻底地帮助企业解决传统打卡中IC卡考勤方式所出现的代打卡或打卡打不上等问题。而且还方便、可靠、便宜,因而成为大多数中小企业考勤的首选。其二,智能小区成为普及热点。由于智能小区在设计选型时要从功能、性能、成本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常会选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而指纹产品便是其首选。现如今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在智能小区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向着更加广阔的民用市场迈进。其三,指纹锁市场发展迅猛。把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传统的门锁之中,是生物识别技术从专业市场走向民用市场的不二之选。指纹锁的便捷、安全、低成本等特性将会带来非常乐观的市场前景。最后,多元化应用遍地开花。除了在企业考勤和智能小区中的应用外,目前,指纹识别技术在司法领域、金融领域等大型的公共项目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此外,指纹识别技术还被创新应用到护照、签证、身份证等十分重要的管理系统中。
(二)指纹银行卡的发展前景
经由我们调研小组所做的问卷调查,所获取的相关数据可知:有将近80%的问卷调查的答卷者认为指纹银行卡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仅有10%的答卷者认为比较没有发展前景而另外大概10%的答卷者则不确定。再者指纹银行卡除了优点诸多之外,可应用的范围也非常地广泛。因此它将会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换言之,指纹银行卡将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四、结论
对模拟指纹技术应用于银行卡这一课题的研究,课题组主要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及文献,并与正在使用指纹产品的管理人员及相关的技术人员交流来对这个领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指纹技术的应用这一方面的调研,课题组发现了指纹识别技术确实有着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它的这些优点都能被运用到相关领域,那么必将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课题组认为其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在的开发和研究价值,但是由于这是一项比较巨大的工程,所涉及的层面太多,如法律、计算机技术、金融等,需要进行全面的推广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这个知识经济与技术发展飞速的时代,要想让指纹银行卡长久地成功地在金融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研究人员们不仅需要研制出产品,更需要寻找其存在潜在的攻击方式和替代品,做到未雨绸缪,确保万无一失。
[该文为2014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模拟指纹技术应用于银行卡的研究》的研究成果并由“哈尔滨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课题编号:201410245004]
注释:
①中国银联的数据。
②安联全球企业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张其善,黎红.一种基于智能卡的指纹认证方案[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01)
[2] 李晓辉.浅谈指纹识别技术.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1)
[3] 王建旭.计算机虚拟化技术的分析与应用.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5)
[4] 柴晓光.民用指纹识别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5] 程伟,何俊华.智能指纹识别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9(08)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信用体系 风险 监管
P2P指peer-to-peer或person-to-person,即个人对个人;而P2P网络信贷是指个人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即金融服务网站)在收取一定费用的前提下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 “人人贷”是P2P网络借贷的简译。
2007年我国第一家小额借贷网站成立后,多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并呈现出交易规模日益增大、影响日益广泛的趋势。然而,2011年7月21日,自称“中国最严谨网络借贷平台”的哈哈贷了关闭通告,银监会随即印发了《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严防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一时间,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法律定位、风险状况以及未来前景成为热议的话题。本文通过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的研究,探讨这一新型民间借贷的未来发展前景。
一、P2P网络借贷的起源及特点
P2P网络借贷最早出现在英国,网站Zopa于2005年3月在英国开始运营。这种模式由于使借贷双方互惠双赢,加上其高效便捷的操作方式、个性化的利率定价机制,推出后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关注,迅速在其他国家复制。目前国外知名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主要有英国的Zopa、美国的Prosper和Lending Club、德国的Auxmoney、日本的Aqush、韩国的Popfunding、西班牙的Comunitae以及巴西的Fairplace。2007年8月,中国第一家P2P贷款网站—拍拍贷成立,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非正式统计,目前我国的P2P网络借贷公司超过2000家。
P2P网络借贷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直接透明,出借人与借款人直接签署个人间的借贷合同 ,一对一地互相了解对方的身份信息、信用信息,出借人及时获知借款人的还款进度;二是信用甄别,出借人可以对借款人的资信进行评估和选择,信用级别高的借款人将得到优先满足,其得到的贷款利率也可能更优惠;三是风险分散,出借人将资金分散给多个借款人对象,同时提供小额度的贷款,风险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分散;四是门槛低、渠道成本低,P2P网络借贷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用的传播者和使用者,信用交易可以很便捷地进行,社会闲散资金可以更好地进行配置。
二、P2P网络借贷在国内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间借贷由来已久,P2P网络借贷作为基于互联网新型民间借贷模式,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隐藏着如下一系列风险问题。
首先,目前国内立法不完备,监管职责不明,缺乏明确法律法规界定。由于行业门槛低,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缺乏行业标准,无法保证人人贷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与服务质量。另外,P2P网络借贷公司要求出借人将款项存入公司指定的第三方账户,贷款经由第三方账户发放和回收,但第三方账户资金由谁管理目前无法可依,现均由P2P网络借贷公司自行管理。如果发生恶性竞争,一些人人贷公司极有可能挪用第三方账户资金,甚至演变为非法集资,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其次,由于全部过程均在网上进行,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比较困难,容易产生信用风险。P2P网络借贷的借款人不用提供任何抵押,且借款人多为低收入的贫困人群,而目前国内缺乏像欧美那样完善的个人信用认证体系,因此时常发生债主携款逃跑的现象;另外,碍于成本限制,人人贷的贷后跟进很难实施,难以真正了解贷款最终去向。这些都是产生信用风险的潜在因素。
再次,网络借贷容易被不发分子利用,成为诈骗资金的新渠道,再加上一些夸大或者不实的宣传,容易导致信誉风险。
最后,P2P网络借贷的出现会影响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P2P网络借贷是影子银行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离于银监会以及人民银行监控之外。随着P2P网络借贷公司的发展与壮大,大量资金将会在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统计范围之外,导致不完整的金融统计数据。这一方面会影响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削弱调控政策的效果。
三、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前景分析
(1)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机制。2011年10月19 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
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为此,一方面要培养人们的诚信意识,建立诚信鼓励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完善个人信用认证体系,从民众自身还有技术层面双重保证信用机制的完善。
(2)加强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加强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应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方面,投资者自身也需要掌握一定投资知识和技巧来规避风险,投资前要尽量全面了解借款者的所有信息,再确定是否要进行投资;同时,将资金尽量分散投给多个借款者,这样可以降低风险。
(3)网络信贷公司应加强对自身安全管理和业务功能。首先,要加强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内部监督机制,减少恶性竞争;其次是公司的自我约束,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并积极拓展业务功能。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监管。一方面,应尽快颁发和出台针对网络信贷的法律法规,以法规的形式来明确网络信贷的合法性,同时,一旦网站、借款者、投资者三方出现问题和纠纷时,可以依靠法律进行协调处理或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问题。在有法律支持的基础上,政府需要加强监管,明确银监会或者人民银行作为网络信贷的监管方,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参考文献:
李真惠.试析影视配音和动画配音的不同特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S2).
刘海波,倪昊.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政策启示[J].成功,2008(8).
张黎明.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研究[D].对外贸易大学,2006.
银行保险又称银保融通,主要是指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从而进入保险领域的一体化经营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银保合作。
我国发展银行保险的现实意义
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合作、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当前我国出现的银保合作热,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是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在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挑战所作出的理性选择,也是为下一步迎接激烈竞争所作出的必要准备。大力发展我国的银行保险,对于我国的银行业、保险业起着双重促进作用。
银行保险可以有力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有利于节约保险的经营成本,提高保险市场的运行效率 由于银行发展较早,比较完善,具有丰富的营业网点和广泛的销售渠道。银行保险正是利用银行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销售保险产品,使得银行保险的经营者可以凭其信息优势接触数量巨大的潜在客户,而不需要在社会上随机寻找潜在客户和准客户,主动联系进行保险展业,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降低保险产品的营销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扩大了潜在客户群,提高保单的销售效率。
促使我国保险经营模式的变革 一是保险经营理念的变革。银保合作可加深保险公司与客户的关系,降低客户的信息收集成本和交易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满足其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二是保险经营手段的变革。保险业利用银行网点作为销售渠道,可以高效率地覆盖市场与客户,解决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不足的问题;并可借助客户对银行的信赖,有效缩短保险产品与广大客户之间的距离。
促进我国保险核心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开发 银行保险的推广,可以增加保险市场的主体,有力地加快中国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的扩张速度,提高保险市场的竞争力度,培养健康、竞争、有效的保险市场。银行与保险开展深层次合作,对提高我国保险业整体规模和服务水平,增加服务的技术含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银行业也会在银行保险业务中获得巨大的利益
使巨大的销售网络获得根国利用利润 银行的收益是多方面的 首先,银行通过现有的销售渠道、技术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了成本节约。节约的成本包括交易成本、销售渠道成本、客户信息收集成本等。银行和保险公司可以协商降低保费的形式,把节约的费用向顾客转移从而提高产品的吸引力。银行保险最为发达的法国,在寿险市场采取银行保险形式的公司在成本上明显要比传统的保险公司占据优势,银行保险机构基本上可以把佣金和成本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而传统的保险公司的这一比例普遍高于10%,有的甚至达到22%。其次,银行可以通过销售保险产品得到手续费,参与其销售的保险产品部分的资产管理将获得资金的投资收益;多项收益将产生“收入的协同效应”,即银行保险可以通过产品开发、销售、网络关系等资源的共享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稳定银行的资金来源 金融市场近年来逐渐显现银行的资金逐渐分流到保险公司,银行为了避免这一状况的恶化,采用了两种方式保险业务的经营:一是与保险公司签定分销协议并参与资金的管理,二是成立自己的保险公司保证资金保留在集团内。这样既避免了资金分流,还使得银行自身的资金来源更加稳定,更多的短期投资转化成中长期投资。
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国民经济结构性调整的逐步深化,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观念转变滞后于市场。目前银行已充分认识到拓展银行保险业务是今后稳定客户源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在基层网点,大多数员工对这项业务认识不足,认为是增加额外负担、不务正业。同时推销保险业务简单依靠信贷手段、柜台销售,全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保险公司则习惯于沿用行业代办的模式,对银行保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上热下冷。甚至一些基层公司有畏难情绪,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启动这块市场,还不如建一个保险站业务来得快,没有从营销机制创新角度来重视银行保险,更没有像引进个人营销机制一样开拓银行保险市场。
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仍显不足。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都是金融企业,其在产品、管理、风险防范、营销对象等多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具备广泛、深入合作的条件,但目前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仍处于初期,合作内容以保险、保费结算、资金存款为主,而在产品互补、客户共享、电子网络等方面仍未开展有效合作,合作内容的单一和简单化影响了双方资源的共享度和资源整体效益的提高。为此,银行与保险公司应进一步扩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并通过合作,努力实现降低经营成本、化解经营风险、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目标,为迎接全球化金融竞争的挑战奠定基础。
产品单一,同质化程度高,且产品存在较高的风险。各家保险公司在银行柜台上推出的产品大同小异,绝大部分为简易型人身保险产品,保障功能设计不足,无法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产品单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容易偏向价格恶性竞争。目前占银行保险市场份额最大的产品为趸缴的分红保险,2002年占银行保险业务保费收入的43.6%。分红型产品占比过高,而我国资本市场又不是很稳定,资金运用渠道相对狭窄,势必造成过高的资本运用和分红压力。当然,银行保险主推分红保险与我国民众保险意识不强有关系,因为相对于保险而言,人们更容易接受传统的储蓄方式,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于受技术力量、精算水平的制约,加之对银保合作的渠道与机理认识不清,不能结合双方优势开展产品、服务创新,以致出现产品缺乏吸引力和价格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电子化管理水平低,专业人员相对缺乏。由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需要具备保险专业知识的人向投保人详细解释,而我国目前这种专业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电子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机型和软件的规格不统一,双方网点无法实现全面联网;保险公司系统内尚没有开发和建立银行保险售后服务网络系统,始终存在保单流传速度慢、承保质量低、管理有漏洞等问题,影响了客户到银行购买保险的积极性。
发展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对策
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业务合作,使银行保险业务成为金融业一个具有巨大赢利潜力的领域。能否很好解决好目前存在的问题,将极大地影响我国银行与保险业合作的未来前景。现阶段我国保险业发展银行保险的对策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转变银保合作的经营理念。对银行来讲,保险是金融一体化的前奏,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是夕阳式的短期行为,更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增加银行储蓄存款的低层次认识水平上。这个观念要灌输到银行的每一个员工的思想里,使其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对保险公司来讲,则要树立全新的市场经营理念,除在产品、管理、服务、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外,还可以适当地增加前期投入,为银行提供有效的宣传等配套服务。
进行服务和保险产品的创新,使之融入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渠道,发挥整体联动优势。银保合作的核心是寻找共同的客户市场,并提供多元化服务,保证客户的长期满意度,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为此,保险公司应与银行组成市场拓展专家小组,充分开发与利用客户资源,对市场进行细分、确定相应的目标市场,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准客户和潜在客户设计相应的保险产品和营销策略。一是开发适销的银行保险产品。这是银行保险业务得以发展的关键。二是服务创新,提升服务内涵价值。目前可尝试开展诸如信函账单、电话服务和信用卡销售等新型销售方式。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是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作为银行也不例外。银行保险能否取得最大利益成为银行保险工作能否突破的关键。业务发展初期,利润少,银行的积极性不大。保险公司应和银行共同商定销售人员的激励考核办法,采取奖励基金与销售业绩、产品组合、业务增长量以及目标实现率相挂钩的方法,调动银行销售人员的积极性。银行在利益分配上要克服短期行为,要有前瞻性、连续性,将手续费或佣金足额分配给经办人员,以充分调动员工开展这项业务的积极性,激活银行保险市场。
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市场营销力度。保险业务专业性强,险种的开发、产品的销售、售后的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已成当务之急。保险公司和银行应该积极引入欧洲的银行保险业务经验,并结合国内银行的特点,加强对专门负责保险业务人员的培训,使之有能力应付各种技术性和专业性问题,使客户在银行买保险也能享受专业化服务。
加快技术开发,推广“银保通”。实现银行保险业务处理的电子化,解决保单流转缓慢、承保质量低、管理有漏洞等问题。银保双方要舍得增加必要的投入,添置和更新计算机设备,建立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网络系统。尤其是保险公司要加强内部自动核保系统、投保信息管理系统、结算系统与银行的合作,开发出适合银行保险需要的业务处理系统,在承保、核保、理赔和其他售后服务等方面全面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为客户提供方便、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同时,双方应建立共同客户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信息的分析,随时了解共同客户的经营状况、合作情况,有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银保保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能促进保险公司进行销售渠道和产品创新,也能丰富银行的经营结构和服务层次。展望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银行保险。
参考资料:
1.施建祥,发展我国银行保险业[J],保险研究,2002年4月
2.袁宜,银行保险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浙江金融,2002年10月
3.刘晓宇,银保融通与我国“银行保险业”的发展前景[J],上海保险,2002年4月
关键词 手机银行 安全 监督
一、引言
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之后,手机银行成为了近年来又一个崭新的金融服务渠道,被形象地称为“电子钱包”。手机银行由手机、GSM短信中心和银行系统三部分构成。在操作过程中,GSM短信中心通过加密形式完成手机与银行之间的指令传输。手机银行将无线通讯技术的3A(Anytime、Anywhere、Anyway)优势应用到了金融业务中,为客户提供了便捷、实时的服务。通过手机银行,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缴费、支付、财务查询、小额转账、股票查询、买卖、买彩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第三方存管等业务。手机银行的发展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它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二、手机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手机的普及使手机银行的用户群体不断扩大,但《2009中国手机银行业务用户调研报告》公开的数据表明,还有过半数用户表示只是计划开通手机银行和9%的民众表示不会开通,这说明大众的接纳程度还不是很高,发展手机银行还存在着一些障碍:
(1)手机银行安全问题。手机银行的使用面临着典型的技术风险,主要有常规的信息技术风险,如网络、设备、系统、安全、病毒以及突发事件等带来的风险。再者是技术特性本身决定的固有风险,在技术发展的某个固定阶段,由于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或者是技术本身固有的特性,使得该项技术可能带有天生的局限性。若在应用中不审慎考虑,不加选择地在所有银行业务中随意采用,便可能给攻击者留下漏洞而导致损失。
(2)移动网络环境有待完善。与有线宽带互联网相比,移动电话网络提供的网络带宽偏低,网络连接不稳定,用户能感觉到明显时延或操作失败。只有移动网络环境得到改善,手机银行才能挣脱网络条件的束缚,做强做大。
(3)手机平台的差异性大。
由于市场手机型号众多、规格不一、且软硬件更新换代快,使得手机银行展现的效果和操作方式都存在着差异,这将使商业银行无法提供适用于所有手机的手机银行系统,面临着手机适配性的挑战。且众多规格各异的手机给商业银行手机银行系统升级也带来了压力。
(4)复杂交易实现繁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流程的规范,越来越多的复杂业务可以在手机银行上实现。而目前WAP页面技术实现复杂的交易功能必须通过多个页面完成,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三、促进“手机银行”发展的建议
(1)加强业务安全。为降低客户资金风险,手机银行业务功能发展应遵循资金流向明确、风险可控的原则。对外转账方面可提供客户任意转账及定向转账两种选择,客户在银行限定的转账限额内自行设置对外转账限额;对于关键参数的设置(如转账类型、转账限额等)客户只能通过证书版网银或柜台设置、修改。且可以与运营商合作,由运营商提供访问手机银行的终端设备的手机号码,实现手机号与银行账户的绑定,用手机号认证客户身份,在简化用户操作的同时通过。运营商对手机用户的鉴定提高了系统的安全,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2)加强技术安全。手机银行面临的攻击行为主要有密码窃取、暴力猜解、重发、重放等攻击。银行可采用用户名、密码及账户、交易密码双重验证、验证码及随机码双重校验、加密通信、账号卡号隐藏等技术手段,全力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3)发展客户端模式。客户端手机银行模式是在手机上执行嵌入式程序,用户下载并安装在手机上,然后运行使用。优势在于简化复杂交易的操作步骤,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提供多种安全保障方式。客户端软件可以借助手机的处理能力实现灵活多样的用户身份认证、数据加解密计算,以及根据要求实现自定义的加密处理。同时,客户端软件具有独立的管理和保护自身运行环境的特性,大大增加了黑客的攻击难度。此外,利用智能SD卡等硬加密手段可对交易内容进行证书签名,提高客户端的安全性。
(4)加强手机银行风险监管。政府监管机构需统一考虑整个银行业手机银行的发展状态,并从宏观层面了解风险产生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实现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双管齐下,加强第三方市场准入监管,加强监管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协同监管。手机银行监管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对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化,依靠公众的监督,弥补监管机构无法面面俱到的不足。
手机银行的应用延长了银行的服务时间,扩大了银行的服务范围,也无形中增加了银行的业务网点。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上网资费的下降,笔者相信手机银行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各项功能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柴迎春.手机银行风险及监管策略探讨.区域经济.2010(8).
一、P2P平台的含义
P2P平台,就是经营P2P网络借贷业务的互联网应用平台。P2P是对英文peer-to-peer的缩写,意思是个人对个人。也被称为点对点网络借贷,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其更加广泛的含义是泛指互联网金融,借助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一种网络信贷平台以及相关理财行为和金融服务等。
P2P的运行必须要依赖于第三方平台,如具有资质的担保公司、网站等,第三方平台收取一定的费用,向其他人提供小额借贷金融服务。以第三方平台为中介,借助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提供信息和交易实现的网络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这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P2P平台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P2P平台出台正式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对于该行业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行业的自律性。很多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并不愿意进入线上借贷领域,不愿意为了政策不明确而冒不确定的风险。而由于监管政策的不明确,很多本身不具备能力和资质的企业认为有机可乘,非法集资现象也是存在的。另一个方面,虽然P2P交易依赖于第三方平台,但是就第三方平台而言,也是存在信用风险的。
(二)信用管理系统不健全,信用风险较大。
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与税务、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不能够充分的共享,信用管理系统不健全,使得P2P平台无法获取完整的客户的信用等级、违约记录等重要信息,无法准确有效的对借贷人信用情况进行评估。同时,一些不规范的第三方平台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会故意隐瞒一些对自己不利的重要信息,提供一些不实信息,甚至是虚假信息。信息披露不透明、不合规,甚至是刻意隐瞒借款人的不良信用信息,信用风险较大。
(三)运行成本较高。
虽然健全的P2P平台具有操作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线上运行需要人工远程审核等,固定人工成本较高。加之小额借贷收取的费用也较大,在固定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总体运行陈本较高,如果出现一些坏账等情况,就会对企业造成重要的不利影响。
三、我国P2P平台的发展前景
P2P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要推动P2P平台健康有序的发展,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P2P平台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P2P平台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保障和支持。在国家层面,要针对P2P平台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地方也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地方性法规。比如,鼓励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合,完善互联网金融服务支持体系,完善互联网金融的信用管理体系。
(二)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使P2P平台在风险可控的环境中运行。
P2P平台作为一种互联网借贷平台,与传统的借贷平台相比,风险更大,更加难以控制。由于P2P平台更多的时候采取的是无抵押贷款的形势,因此对于该模式来说,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违约记录等就显得尤为重要。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要和税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充分的共享相关信息,完善对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征信记录,使P2P平台在风险可控的环境中运行。
(三)加强行业间的资源整合,推动P2P平台资源的优化配置。
客户最看重的是资金的安全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P2P交易已经从最开始单纯的小生意借贷发展到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比如一个完整的资金借贷供应链条。对信息的对称性和交易的及时性要求都在不断的提高,客户希望既保证交易快速完成,又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借贷的范围不断扩大,不在单纯的关注与某一单纯的业务。政府对民间借贷有着严格的规定,对于数量和利息都有严格的限制。如果我们能够把P2P借贷的范围覆盖到企业业务的整个链条。比如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产品的销售等各方面,就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速度,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四)提高专业能力,推动P2P平台专业化方向发展。
金融IC卡的广泛应用和智能终端等不断进入人们的生活消费范围,移动支付也朝着金融创新的方向发展。移动支付是集跨行业、跨银行、跨行业、跨网络于一身的现代化支付手段。它的发展和创新符合群众对快捷方便的需求,其行业的发展也朝着新常态、新经济的新方向发展与创新。
一、移动支付的重要性
移动支付也称手机支付,是允许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对消费的产品支付的消费方式。单位或个人利用移动设备和互看网应用技术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以此来做到资金转移的行为。其三大特点:移动性、实时性、快捷性受现代人们群众的欢迎。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移动支付使用也越来越多。作为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其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二、移动支付在当前金融服务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一)基础设施较弱
我国的移动支付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别,主要体现在终端支付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支付设施的分布只是局限在较为发达的地区,可支付的产品少之又少。另一方面,银行和支付客户端的有金额限制款项,限制了大额单的金额支付,阻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
(二)支付伙伴之间缺少信任
移动支付的合作伙伴是银行和自愿利用手机等支付平台的人,但因移动支付是利用网络技术来支付产品的金额的,存在一定的网络风险。所以银行等合作伙伴之间缺乏信任,没有进一步的合作发展,重要的业务对接和贯通产业链条也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商讨开展业务,所以加强移动支付的产品互信合作机制。
(三)往来资金监管难度较大
移动支付金融服务业应用时会出现一个普遍现象是滞留资金,而支付机构很难保障这些资金的安全性,仅仅靠银行的监管和调节来保障资金安全性是远远不够的。人民银行出台的相关规章制度来制约支付机构的规范行为,但具体的要求支付机构保障资金安全性的操作没有颁发,对支付机构监管没有落实到位。
(四)移动支付宣传没有普及到位
移动支付改变了传统观念的付款行为,但其宣传力度是大大不够的,现金支付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渠道。所以移动支付要想在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刻不容缓。
(五)安全性遭质疑
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对移动支付的消费手段最关心的便是“安全性”,消费者的忧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实际安全问题,另一类便是消费者心理忧虑。电信运营商和银行之间也会有忧虑,银行担心电信运营商控制资金交付,电信运营商则担心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他们之间的合作有阻碍。
三、对移动支付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提出的建议
(一)加大移动支付宣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对宣传力度的产生作用的认识度,选在人员较为密集的消费场所进行宣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引导消费者亲身体验移动支付的快捷方便,认识移动支付的重要性。另外对于和移动支付相关联的行业,也需要提高他们对移动支付行业的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移动支付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商机和好处。加强移动支付的基础建设,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各个消费场所的建设移动支付设施,让移动支付就在人们消费场所,间接影响了人们对移动支付的认识,潜移默化的改变消费者的支付方式。
(二)落实移动支付监管
国家应根据移动支付产生滞留资金的原因,修改和制定相关规章法律,以此来具体规范支付机构的操作行为,同时国家应加大力度落实移动支付的监管,可完善法律的不足之处,提高监管人员的责任心和监管能力。对违法支付步骤和套取支付金额的支付平台和个人要严以惩戒。
(三)健全移动支付法律规范制度
发达国家的移动支付行业之所以日益成熟,离不开他们建立的健全的法律的支持。所以我国应健全移动支付相关法律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轻银行承担保护资金安全性的压力。同时还应规范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移动支付手段,消除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获取不义之财。健全移动支付规范制度,为移动支付在金融服务行业奠定安全、和谐环境。
(四)提高行业之间合作共赢理念
移动支付的发生离不开产品的消费和银行终端的网络技术操作系统,移动支付行业以加强合作伙伴对本行业的信任,实体店和电子商务统领了消费行业,所以移动支付应加大与这些行业的合作交流,积极主动地联系他们,交流移动支付在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对他们行业的好处。同时还应加强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在法律健全的移动支付环境下,规范操作行为和强大的客户源,增强了银行对移动支付合作的信心。主动营造合作共赢的合作氛围,提高合作伙伴对移动支付行业的信任。
(五)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消费者的忧的实际的安全性是能通过客观条件改变的,例如:加强网络支付安全的网络修复技术建设、提高设备安全性。其心理的顾忌需要移动支付打造良好的行业形象,增强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信心。同时加强电信运营商和银行之间的合作交流,争取达到合作共赢。
四、结束语
移动支付的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会遇到很多阻碍发展的各种因素,但移动支付在金融行业的应用需要克服这些困难才能拥有美好前景。加大移动支付宣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移动支付监管;健全移动支付法律规范制度;提高行业之间合作共赢理念;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一步一个脚印,落实移动支付行业发展计划,使移动支付行业在金融服务业站稳脚步。
参考文献:
金融服务业是世界上数据信息最为密集的行业之一,深入了解和分析大数据信息,已成为金融机构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制胜法宝。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竞争优势的逐步凸显,正是基于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优势。
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可以获取客户交易行为所形成的大量交易信息,包括交易记录、消费习惯、用户身份信息、账户信息、资金信息等。有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产生2.4ZB的信息数据,相当于3Trillion(万亿)的DVD,到2020年,数据还将增加14倍,达到40ZB。尤其是进入Web2.0时代后,智能终端用户的爆发式发展,将使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果基于这些信息数据深度挖掘,就有可能从大数据中分析出信息主体的行为习惯、信用情况,从而催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契机。
目前,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金融领域,共同特点都是依赖于碎片化信息组合,即根据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做产品信息的挖掘和产品推导,并从中挖掘商机,推广更多的金融产品,创新更多的金融服务方式。比如,阿里小贷利用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客户所积累的信用数据及行为数据,引入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视频资信调查模式,将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的行为数据衍生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向这些通常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批量发放“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额贷款。
互联网金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3年8月14日,国务院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进一步将互联网金融推向了,这对于颠覆了传统金融模式的互联网金融来说,无疑会在促进产业转型、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网络的粘性越来越强,用户基数越来越大,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虚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量越来越大,再加上互联网金融的市场交易成本低、信息不对称性小等优势,也都为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
首先,互联网金融能够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传统的金融模式下,会产生诸如贷款信息收集成本、银行与客户签约成本、客户信用等级评价成本、贷后风险管理成本以及坏账处理成本之类的市场交易成本。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供求双方依赖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联系和沟通,并可实现多对多交易,客户信用等级的评级以及风险管理则主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完成,既降低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成本与信用等级评价成本,也降低了物理与人工成本。
其次,互联网金融间接促进信用数据的积累和信用体系的建设,能降低信息不对称,有效促进小微金融等领域的发展,挖掘出新模式与新市场。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双方之间信息沟通充分、交易透明,定价完全市场化,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完全数据化,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最后,互联网金融加速金融脱媒,金融脱媒又反过来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互联网金融中大量电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涌现和崛起,大大加速了金融脱媒。金融脱媒冲击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催生了广大网络用户的新需求,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逐渐弱化,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如信用支付、移动支付、手机银行、P2P网贷、众筹、虚拟货币等形式的层出不穷已显现出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替代效应。
发展互联网金融亟需加强个人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