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必修课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5 16:31: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管理必修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共管理必修课

篇1

人们对于“泡沫”的担忧,往往来自于对“泡泡”的恐惧。泡泡是在固定量的肥皂水里,无限地填充空气,越吹越大,越吹越下沉,吹到最后就爆了。所以,“泡泡”是一定会破灭的。

企业战略中的“泡泡”往往来源于人性的贪婪、对现实评估缺少理性、空洞地通过外力改变形态,最后经不起市场的检验,一定会崩溃。企业家要对“吹泡泡”的行为保持天生的警惕。

“泡沫”和“泡泡”有本质的不同。

泡沫是由无数个小的气泡组成,他们定性定量地堆积在一起,相互挤压或结合,既不会飞起来,也不会沉下去。泡沫从机体最有生命力的源头处获取能量,不断地出生、合并和消亡。

泡沫普遍存在,但大部分都是健康的。

对“健康泡沫”的研究和管理,是目前企业管理领域最急需的理论体系,也是可以支撑企业家商业决断的重要思维。

“有泡沫”的好企业

最近几年,我们见过很多“有泡沫”的企业,比较典型的有这么几类:

第一类是频繁收购的上市公司:比较典型的是蓝色光标。从2010年上市到2014年四年间,蓝色光标已成为A股出名的“并购机器”,公司累计收购18个公司,主要为广告、金融服务、软件等公司,涉及资金39.28亿元。

第二类是估值爆炸性增长的企业:最典型的就是小米了。小米创业5周年,市值接近500亿美元,从手机到电视到手环等。还有很多创业公司,比如“疯狂老师”,号称在腾讯投资之前的几个月里,估值从1000万人民币上升到几亿。

第三类是业绩飞速发展的企业:这种企业在互联网金融、P2P理财、在线旅游等领域非常普遍。很多公司一年做到几个亿几十亿的流水。还有类似酒仙网这种企业,每年净亏损几亿,但是依然在烧钱狂飙。

这几种企业在普通的管理者眼中,都是比较激进的代表。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企业成长方式是10年磨一剑,甚至30年磨一剑,在某个领域成为绝对的霸主,进而成为现金流健康的上市公司。

诚然,做一个稳健的百年企业没什么不好,甚至像老干妈一样成为一个每年几亿纯利润的非上市公司也是很值得企业家骄傲的一件事。不过,从目前的商业竞争来看,生态系统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趋势,我们不应该因为害怕“健康泡沫”而失去迅速发展的机会。

健康泡沫管理要素

在讨论健康泡沫管理的要素之前,我们先来定义一下“健康泡沫”是什么。笔者认为,健康泡沫即指:高速成长的中大型企业,根据公司核心竞争力战略延展的需要,以生态构建的思维,通过战略投资、独立业务单元试错、前瞻性营销或跨越式发展,打破稳定的平缓发展结构和业务边界,围绕主战略的多元化开展的泡沫式扩张。

下面,笔者将结合“健康泡沫”市值管理系统的模型,详细分析健康泡沫管理的几大要素。“健康泡沫”市值管理系统模型如图1。

这个模型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企业家识别公司“泡沫”的健康度。如“泡沫”尚属健康,企业就可以义无反顾地创造“泡沫”和飞速发展。

一般泡沫的特征包括图1模型里展示的四条指标,分别对应“健康泡沫管理要素”的四个方面:活力源、成长动力、体积对比和稳定性。更通俗的说法应该是:当企业在飞速发展和多元化的时候,第一要确认这种“泡沫”是否是企业自身的合理需求,并且是真实业务活力所带来的推动力;第二看这种推动力是由企业的单个要素突破带来的,还是系统性的商业逻辑导致,也就是说,某些不确定外部要素可能会带来企业某个点迅速爆发,但是缺少系统性支撑,最后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亮点;第三看是否每一个泡沫都围绕公司的核心战略进行合理布局,即“内部体积”和“外部体积”的对比。我们把公司内生性能力的展示看做“内部体积”,把公司外延的拓展看做“外部体积”。如果企业业务经营没有突破,但是投资收益或者资金理财收益迅速膨胀,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泡沫;第四点,需要评估企业的稳定性。拿泡沫举例,如果企业每一个泡沫都有破灭的风险,系统稳定性低于50%,那么整个系统都是不健康的,“健康泡沫”无从谈起。

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这样的泡沫管理就是健康的。在这样的状态中,企业就可以在发展过程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在发展中还会不断出现新的惊喜。很多成功企业的CEO都是这样保持着开放的胸怀,不断在泡沫试错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企业战略。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最能说明“健康泡沫”的特质和布局,以腾讯马化腾和张小龙对微信的布局举例:张小龙主导的微信战略没有迎合大众对于微信迅速膨胀式突破的普遍诉求,他很稳健地提高微信作为下一代即时通信工具的“活力源”,无数个细节的推敲让微信越来越好用,微信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稳健扩张。正如德鲁克所言,一个管理优秀的公司并没有太多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微信是典型的系统性组合推动。慢慢地人们发现:微博、QQ、联众游戏、电商、可穿戴设备等元素都系统性地加入微信的布局,这是一个非常有格局的战略延伸。在“健康泡沫”的拓展中,微信始终坚持即时通信的主业,很多影响沟通的创新都被张小龙无情封杀了(比如很多朋友圈游戏等),语音、视频通话、小视频、订阅号这些主要的“内部体积”始终在不断优化和推动,和通信社交相关的功能一定要占据超过50%的功能模块。以上深入浅出的布局,谨慎踏实的推进,让微信真正潜移默化地通过“健康泡沫”成为一代霸主。

“健康泡沫”没有泡泡那么绚烂,但是一定比“泡泡”坚韧而长久,无论“泡泡”能承载多少的光芒和荣耀,但是“健康泡沫”才是企业瑰丽商业战略的胜利之花。

反之,“吹泡泡”是从单一一个点极大地放大价值,不断无序膨胀,以及没有客观指标不断地强化和暗示。这样都会导致“吹泡泡”的有害战略出现。

一个有活力的“健康泡沫战略”首先应该是有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强大保障,这就是“活力源”;其次,公司有系统性的战略纵深;再次,体量和核心竞争力不要偏差太大。这里可以用很多指标来衡量,比如销售额和利润等;最后,就是要把握企业的稳定性。

没有泡沫的企业将走向衰败

索尼是没有泡沫的失败公司的典型代表。2000年,索尼的最高市值达到1250亿美元,但到2014年,其最低市值曾下降到180亿美元左右,2015年也是一路狂跌。这家公司曾经无比辉煌,近几年却基本销声匿迹。表面看,索尼的战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一如既往地专注消费电子产品,一如既往地追求品质。但是在苹果手机等智能手机的间接影响下,索尼最终日薄西山。索尼的没落也验证了那句话――企业真正的敌人往往在行业之外。

从以下两个对比案例,我们也能看到“健康泡沫”的价值。

2015年6月起,京东进入市值500亿美元俱乐部。京东有电商、金融、供应链布局,其严重泡沫化的创始人恋情剧情和促销战略,也广为大众诟病并津津乐道。2015年京东又先后入股途牛、易车成为大股东;入股天天果园、金蝶、永辉超市……其中2015年5月18日京东1.7亿美金入股金蝶,8月7日以7亿美金的交易价格入股永辉超市,2014和2015年累计战略性投资接近10亿美金。可以说,京东在多元化的战略中找到了自己的新机会,是一家典型的充满“健康泡沫”的公司。

反观一直被看做没有泡沫、健康稳健的百度公司。

2015年7月29日百度股价暴跌15%震动业界,早在2005年就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百度,当前市值500多亿美元左右,仅与2014年5月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京东市值相当。

应该说,百度的稳健战略与其创始人李彦宏的性格密切相关。李彦宏本身是一个很踏实很专注的人,也希望做一家没有泡沫的公司,所以在多元化扩张方面相对保守,直到2014年才准备进军O2O领域大规模开拓。这比阿里和腾讯的O2O布局至少晚了两年。当李彦宏坚定地把巨资砸向百度外卖的时候,或许是由于对时间窗口的质疑,百度被投资人疯狂抛售。

而百度的未来如何?笔者大胆地预测,如果百度用“健康泡沫”的价值观坚定地布局下一代服务电商O2O的生态新系统,未来可能有5-10倍的放大和增长。而一味地坚守搜索信息服务吹泡泡,这个泡泡一定会被竞争对手捅破的。

当然,以上几个超大型公司,我们很难用“健康泡沫”这四个字完全阐述他们的成功或失败,但从他们的案例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们传统思维里稳健和专注的公司,在更加深刻和跨界的竞争中,往往会输给拥有“健康泡沫”、有活力且激进的公司。

相反,没有“健康泡沫”的公司,容易把力量聚焦在一个“吹泡泡”的思维里。从人性的角度看,也很容易理解,限制了企业“健康泡沫”的扩张需求,很容易陷入“吹泡泡”的进取逻辑。

这可能和《定位》这种管理培训教材所倡导的理论有一些违背。但是,上市公司级别的竞争,一定不是所谓选品类定位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的健康机制的竞争。

如果说你的企业输给了竞争对手,在资本市场上看,你的企业一定是一个缺少故事的僵化的企业。

开启企业“大市值”战略

上市公司应通过“健康泡沫”的思维,在资本市场上展现企业的活力,进而完成公司市值的快速进化。

特别是在中国这种非注册制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意味着有很多独有的社会资源,并且已经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放大优势地位需要更有进取心和想象力。

拉姆・查兰先生(《执行》《管理者的八项核心技能》等管理畅销书作者)有这样一段话:“大企业都是从小成长起来的,创业企业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现金流都是不够的;其次,小企业并不知道自己能给客户提供的价值定位是不是客户真正想要的;另外,如果市场有这样的需求,市场规模是不是足够大。对创业企业来说,更多是一种试错的模式,不断地尝试,看看哪些是既有潜力,又是客户真正需要的。如果屡试不能成功,创业企业可能就到此为止,如果成功了就会很快地成长。”

查兰先生对企业的“试错”给予非常高的战略地位。借鉴这个思考,我们也可以把“健康泡沫”看成是企业“战略试错”的一种布局。

另外,中国经济和成熟的美国经济仍然有很大差别。中国经济拥有更大、更强的扩张性活力,目前,中国在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创新,甚至工业4.0都比美国发展得更快速、更活跃。

有进取心的CEO和上市公司的高管们,如果错过了这个属于中国人的伟大时代,没有“健康泡沫”的进取心,在激烈的竞争中,很难成为笑到最后的“大市值”英雄。

篇2

中图分类号:D0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244-01

一、 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分析

公共管理学是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组织、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课程几乎涵盖了多数公共部门及其相关联领域,其涉及门类广、交叉领域多,既有专业理论课程,也有实践课程。这就使得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整体优化成为建设合理、科学的公共管理课程体系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通过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公共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亟需完善、课程体系亟需优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院校的公共管理专业都开设了大量基础课及专业课,虽然设置与实际相符,与社会现实需求和学科性质也密切联系,但四年的学制就显得任务过重了。追究其根源,主要是该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无特色,课程开设广而不精。

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课程设置存在重复现象。各高校开设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基础的相关课程,但又设置与其相似的公共管理学、政府经济学等课程,甚至有些课程的内容也存在较多的重复。[2]2.专业选修课设置随意,与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关联程度没有科学逻辑性,难以体现公共管理专业的特色。

(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流于形式

公共管理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3]但是目前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侧重理论学习,学生缺乏充足的实践教学。主要表现为:1.实践教学内容空泛、狭隘,不能满足社会工作需要。2.实践教学环节之间不连贯,不能自成体系。3.实践教学缺乏明确的要求与评价。

(三)课程设置忽视专业实践技能培养

公共管理专业课程除设置基本理论外,还必须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作为重要内容。但各院校大多将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技能分为办公自动化、统计分析、公文写作等部分,仅限于课堂教学讲授与图片演示。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严重缺乏,导致公共管理人才的特色难以充分体现。

二、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考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更是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内涵要求。合理设置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同模块课程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有利于实现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推动公共管理专业发展,凸显公共管理专业特色。

(一)以提高师资力量为重点,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师资力量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课程体系设置的重要支撑条件。在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管理专业需要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同时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二)把实践环节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应把实践环节作为必修课纳入其中,设计课内实验――社会实习(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优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课时,增加操作性实践课程;

2.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开设专业实验课,拟建立公共管理(社区管理)模拟实验室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实习教学,建立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社会实习三项内容相结合的综合性开放实习教学体系,使学生了解国情、省情、乡情和民情;

4.强化社区岗位实习,大学期间安排不同主题的专业实习,进行与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岗位实习,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5.注重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在学生毕业综合岗位实习的基础上,严把选题、做题、答辩三关。综合运用几年来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求真实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置考虑文理兼招的生源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生源分布上基本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而学生今后的工作还要面对很多公文的处理和写作,应加强其社会科学的课程学习,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应增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同时,各高校可开设辅修专业,进一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三、总结

科学设置和优化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科优势和社会发展需要,建设专业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是当前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参考文献

篇3

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工科化实践

“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的教学思想是指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借鉴工程类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等,将工程类学科教学模式的精华吸收到管理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工管结合,培养既掌握管理类学科的理论又掌握工程类学科的技能、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可从事技术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重庆理工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工科化发展是适应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充分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身发展现状,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教学体系工科化的实施策略。(一)构建培养管理与技术结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预期效果。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基础理论、方法,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培养目标侧重土地管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重视分析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培养,但在理论与技能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而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思想指导下,应充分结合工科院校学科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理念,将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培养复合型人才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调整为培养掌握土地管理基础理论、方法,熟练运用工程测量、计算机平面设计与制图等基本技能,具备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二)设置管理学科与工程学科互补共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计划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模式的功能和效用高低,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公共课程模块必修学分占总学分的34.1%,学科课程必修学分占21.5%,专业课程模块必修学分仅占19.3%,实践及毕业设计学分占25.1%。所有必修课程中,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学分仅占总学分的20%左右,对工程技术的重视力度较弱。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指导下,应充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视技能的认知和运用,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当增加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在重视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同时,加大计算机类、测绘类、制图类、数学类必修课程的学分,提高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重,使课程和学分设置由重“管理”向“工管结合”转变。(三)设置管理理论学习与工程技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是教学工作的实施途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间接影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的运用水平。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环节中,比较重视教师“教”的环节的软、硬件的配置,忽视学生“学”的环节的软、硬件配置;同时,单一的课程实验教学只能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基本技能,而不能适应如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等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综合性项目的需要。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应从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理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就业方向,在教学考核环节应注重土地管理热点问题分析及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工管结合,将技术资源和高素质师资力量充分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创设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综合性、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实践教学科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监督,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确保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四)发挥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系统的讲述为主,学生没有从被动式的接受转变为自主式的探究。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在完成修习学分的任务后,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缺乏系统的认知和整体的运用,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缺乏继续学习的动机。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指导下,应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及就业能力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引入研究型教学方法,将学习与研究、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在研究型教学中,学生需要从接受、记忆、理解知识到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整体教学过程,将学生置于教学情景之中,通过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来创设思考情景,通过案例设计来串联各个知识点,通过专题设计来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归纳,赋教学以科学研究的内容,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活动,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实施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良性互动。通过研究型教学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发散式思考,将传递-接受式传统教学模式向传授-接受模式与问题-发现模式相结合的现代教学模式转变。

篇4

依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7-2009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排名,选取了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参评的44所高校,通过访问高校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来获得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专业简介等,调查了行政法学、行政伦理(或行政道德)两门课程开设情况。在44所高校中,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并未开设本科,因此没有纳入研究范围。在40所高校中,开设行政法学(或宪法与行政法、行政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与政府)的院校共有33所院校,占调查总数的82.5%。仅有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所院校没有开设此门课程。在开设该门课程的院校中,大部分将其列为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仅有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及潍坊医学院2所学校将其归为专业选修课。40所高校的公共管理类院系行政伦理开课率偏低,仅有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11所学校开设这门课程,仅占调查总数的26.8%,并且11所院校均将其归为专业选修课。行政法学在国内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中开课率较高,这与我国日益推进的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理念是分不开的。但同时行政伦理课程开课率偏低,这种重法制而轻伦理的本科教育理念对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培养将是极其有害的,不利于解决学生在价值观上的矛盾与冲突,不利于培养既懂法、守法又遵从行政伦理、拥有较高道德水平的21世纪管理者。

2关于行政法学与伦理学课程教学协同化的调查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本科生开设了行政法学和伦理学(而非行政伦理)课程。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试图了解行政法学以及伦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对两门课程协同化教学的态度。本次调查对象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和2007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发放问卷41份,共回收有效问卷41份。调查发现,48.8%的学生同意“教师在上伦理学课程时有考虑到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并不是泛泛而谈”,43.9%的学生同意“教师在上伦理学课程时有穿插与行政法学相关的内容”以及43.9%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上行政法学课程时有穿插行政伦理相关内容”。这说明,两门课在实际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协作。36.8%的学生表示“伦理学与行政法学所教授的不同价值观会让我感到困惑”;29.3%的学生认为“伦理学与行政法学两门课程的教学是完全脱节”。可见,由于两门课所代表的不同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不少学生的疑惑。65.9%的学生认为“如果伦理学在授课中配合行政法学课程的内容,我觉得效果会更好”以及75.6%的学生同意“如果行政法学在授课中配合伦理学课程的内容,我觉得效果会更好”,说明学生希望两门课程能够实现更好的协同。

3行政法学与行政伦理课程教学协同化的实现途径

篇5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课程体系必须适时调整或更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将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各课程之问就可能会因为内容发生冲突而无法彼此协调。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一个发展迅速,需求旺盛且很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其课程体系尚处在建立和探索之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而展开的,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不是靠.-tl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而是靠整个课程体系的协调来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是课程设计中很重要的内容,同时,在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还必然涉及列课程体系内部各门课程的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方法等。合理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整体优化设计。

二、目标导向理论与课程体系

目标导向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目标导向,指任何行为都以是否对目标完成有帮助来考核成果,所有动作都以完成目标作为指导原则。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实现过程),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设计、选择和寻找目标)。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要符合目标导向理论。以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学生所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行课程设计。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HSchubert)将典型的课程目标导向分成四种:一是普遍性目标导向一~基于经验、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求而引出的一般的课程目标导向,从而成为了某一课程领域的一般性、规范性的共性目标导向;二是行为性目标导向——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它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生成性目标导向—_二.在教育环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四是表现性目标导向——在教育情景中不断出现的,在教师的创造需求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中得以强烈表现的。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构建课程体系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三、基于目标导向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大学的定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的类型必然是多元的。大学的定位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每个学校都应科学定位,安于其位,争做每个类型和层次上的一流。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之相对应。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中通识课课程比例最高,学科基础课次之,专业课更次之。教学为主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基础课以够用为度。职业大学培养职业型人才,注重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专业课程的比重最高。

(二)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舍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分为高层次、厚基础、少而精的基础性人才;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公共管理办学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要为公众服务,捍卫和提倡公共利益。所以,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要围绕是否有利予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来进行。还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即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科学管理人才。要遵循应用性原则,即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同时,也重视案例教学,做到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方面并重。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和关注社会需要、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设置。此外,还要强化基础,多科渗透,拓宽知识面。

(三)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动态满足社会的需要

应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开办的社会基础是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与此相适应,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不断根据社会变革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加以修订。以河南大学为例,每年都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结合实际情况增设了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方向模块、电子政务方向模块、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工作方向模块社会保障方向模块、劳动关系方向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模块、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方向模块、城市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模块,增开政府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政务、小组沟通、个案工作、公务员制度、谈判与沟通、管理创新思维、医院管理学、流行病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教育投资与项目管理、社区工作、政务礼仪、绩效管理等一系列课程。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调节获得了优化,培养的学生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

(四)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科学规律

篇6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课程体系必须适时调整或更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将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各课程之问就可能会因为内容发生冲突而无法彼此协调。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一个发展迅速,需求旺盛且很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其课程体系尚处在建立和探索之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而展开的,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不是靠.-tl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而是靠整个课程体系的协调来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是课程设计中很重要的内容,同时,在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还必然涉及列课程体系内部各门课程的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方法等。合理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整体优化设计。

二、目标导向理论与课程体系

目标导向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目标导向,指任何行为都以是否对目标完成有帮助来考核成果,所有动作都以完成目标作为指导原则。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实现过程),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设计、选择和寻找目标)。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要符合目标导向理论。以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学生所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行课程设计。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HSchubert)将典型的课程目标导向分成四种:一是普遍性目标导向一~基于经验、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求而引出的一般的课程目标导向,从而成为了某一课程领域的一般性、规范性的共性目标导向;二是行为性目标导向——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它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生成性目标导向—_二.在教育环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四是表现性目标导向——在教育情景中不断出现的,在教师的创造需求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中得以强烈表现的。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构建课程体系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三、基于目标导向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大学的定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的类型必然是多元的。大学的定位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每个学校都应科学定位,安于其位,争做每个类型和层次上的一流。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之相对应。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中通识课课程比例最高,学科基础课次之,专业课更次之。教学为主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基础课以够用为度。职业大学培养职业型人才,注重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专业课程的比重最高。

(二)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舍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分为高层次、厚基础、少而精的基础性人才;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公共管理办学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要为公众服务,捍卫和提倡公共利益。所以,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要围绕是否有利予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来进行。还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即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科学管理人才。要遵循应用性原则,即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同时,也重视案例教学,做到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方面并重。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和关注社会需要、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设置。此外,还要强化基础,多科渗透,拓宽知识面。

(三)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动态满足社会的需要

应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开办的社会基础是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与此相适应,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不断根据社会变革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加以修订。以河南大学为例,每年都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结合实际情况增设了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方向模块、电子政务方向模块、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工作方向模块社会保障方向模块、劳动关系方向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模块、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方向模块、城市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模块,增开政府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政务、小组沟通、个案工作、公务员制度、谈判与沟通、管理创新思维、医院管理学、流行病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教育投资与项目管理、社区工作、政务礼仪、绩效管理等一系列课程。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调节获得了优化,培养的学生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

(四)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科学规律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37-0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和基础课——管理学原理课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而言,如何在准确把握管理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质,创新管理学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成效,着力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和培养高水平公共管理人才的教学目标,已成为一个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拟从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管理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与考核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探讨和明确公共管理类管理学教学改革取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创新路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市场上流通和课堂上所使用的“管理学原理”教材绝大多数是面向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中的案例主要是针对企业管理,教学改革成果大都局限于工商管理领域,对公共管理领域涉及得很少,教师授课时举例论证通常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其他资料。尽管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好转,各种版本《管理学原理》陆续上市,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管理学基础》和《现代管理学原理》等,但总的来看,适合公共管理学科的、高水平的管理学原理教材依然十分缺乏。现有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涉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多,论及我国管理历史与现实的少;对经济事务管理着墨多,而对社会公共事务涉及的少;教材内容时常滞后于社会现实而停留在理论本身,学院气息浓厚,容易造成与现实世界的隔膜,缺乏应有的实用性和现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此外,与课程教学配套的案例库、习题库和资料库等支撑条件都有待更新与加强。

2.学生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管理学原理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且较为抽象,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这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教师授课时更多地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如何促进学生利用管理理论去分析管理现象和管理规律。传统的管理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授课主要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性缺失。处于中心位置的教师作为“演讲者”占据课堂时间多,学生通常难以参与其中,大都处于被动、机械式的学习状态中,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相对落后教学手段都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理论授课时数多而实践教学时数少也是影响学生参与程度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管理学课程教学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科学的考核评价是保障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一般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平时作业成绩和课堂出勤率组成,所占比重大都低于30%。而占较高比重的期末考试成绩主要采用标准化试卷以闭卷方式进行考核,侧重考核学生对管理学原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状况,忽视学生分析、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容易造成“考前突击”的现象。这种考核评价机制容易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和学习者“高分低能”,既难以准确、全面和客观地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因此,探寻新型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也是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改革的基本取向

1.明确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定位

“管理学原理”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它具有显著的基础性、辐射性和拓展性等特点,它是学习公共管理类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石,处于基础的核心地位。由于该课程教学对象主要是大一新生,对于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机制的要求较高,这是因为管理学中所反映的管理活动具有高度的“环境依赖”特征(权变理论),没有所谓的“精确解”,而只能提供或然的或不明确的解答,对此很多学生觉得管理学难以捉 摸[1]。因此,进一步明确管理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定位,需要强化对该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的科学梳理和调整,大力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努力体现深入浅出的特点,使学生既打牢学习其他课程的坚实基础,又形成对管理学的浓厚学习兴趣。

2.努力体现公共管理的学科特点

我国大陆地区对管理学原理的研究主要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而作为正式课程讲授则始于1985年。当时把企业管理分为管理原理和企业管理两部分,1987年起正式将管理学原理独立出来,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深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直接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它所掩盖。经济事务管理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差别,“管理学原理”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应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努力体现公共管理学科的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公共管理人才。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管理学原理课”既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也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与经济学、统计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关系十分紧密。管理学课程的内容涉及广泛,教学中要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综合并做到融会贯通。管理学原理的讲授和学习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不断凸显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和艺术性等特性。在教学改革中要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同时将它贯穿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之中,做到“在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以促进“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更好达成。

三、改革的路径

1.教学理念的调整与更新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实践性和艺术性是管理学原理课程的突出特点,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先进教学理念,从单向度传播转向双向度交流式教学,从单纯传授知识式教学转变为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并重式教学。应抛弃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在讲授“组织运行”章节时,可以先让学生以所在学校学生团体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为切入点去构思和设计新的组织运行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能不断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体现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理念

不同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和教学理念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和“重科学、轻技术”的做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逐渐弱化的动手能力更应得到重视。当前公共管理类的教学改革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和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管理学原理”作为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无疑也要力争体现这种教学理念,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

(1)加强教材建设

“管理学原理”作为所有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和基础课,需要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研究管理的一般理论和管理方法。但是该课程作为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要建设体现公共管理学科特色的管理学原理教材。管理学课程的内容设置要在保持其基本内容体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社会问题分析、公共资源管理和公共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在教学案例与阅读资料的选取和设计上更应突出专业特色,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放在公共管理的视野中去思考和探讨,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管理理论章节中,韦伯的组织行政理论可以适当丰富,并结合我国行政改革做进一步的分析;在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章节中,可以选取省管县体制改革和撤乡并镇改革等指导学生做拓展阅读,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还要建立与课程教学配套的资料库、习题库和案例库,努力满足教学需要。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增多、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涌现以及新的公共政策的出台,要求管理学课程的内容要不断更新与完善,以帮助学生形成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例如,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加公共危机管理、公共项目管理和政府创新管理等方面的案例和内容。任课教师最好能通过自编讲义及时补充最新的教学内容,以跟上管理理论快速发展的步伐。此外,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和阅读国内外公共管理类学术期刊,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公共管理的时代脉搏,以增强其学习管理学的动力,逐步形成关心社会公共事务的习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3)依据公共管理的学科特点优选教学内容

根据公共管理学学科的特色,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笔者经过多年实践逐渐形成了结构合理、突出特点、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四大核心模块教学内容体系:第一模块为管理基本理论,第二模块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三模块为管理的基本职能,第四模块是管理方法与管理改进。四大核心模块的教学原则是“加强基础,注重应用,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教学模块中有不少公共管理思想和理论,不仅能指导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实践,而且还能对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起重要作用,可让学生终身受益。例如,在第三模块教学中,可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和所在学校在管理方面失败或成功的案例材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以管理者身份出现,逐渐熟悉信息获取、计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内容,运用所学的管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由于管理学原理课程授课对象主要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大一新生,在探索新型教学方法过程中,需要“因人而异”,否则将南辕北辙。笔者认为,不太适宜采取专题研讨法等对学生要求较高的教学法,比较适宜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启发式教学和参观考察等方法。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穿插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力争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强化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有助于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应举例分析大量古今中外的管理方面的案例,这样做不仅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问”、“思考”和“释疑”,促进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但要注意教学案例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感和代表性,分析过程及实现的目标要有系统方案。

(2)推广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式教学就是在管理学课堂上设置一定的工作(或管理)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结合教学内容,参与的学生可以按照各自角色开展具体管理活动和工作,从而把抽象知识形象化[2]。这种教学法有助于学习者通过模拟管理实践场景,使其身临其境,以加深印象,有助于学会处理问题,培养学生敏锐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参与程度,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角色模拟。

(3)运用启发式教学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双向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可采取辩论与讨论的方法。通过讨论与辩论进行思想碰撞,增加教与学之间的积极互动,拓展学生的思维。此外,也可采用诱导式教学,即让学生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提示、讲解和总结。

(4)组织参观考察

为了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更多的感性认识,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一些企事业单位,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了解管理是怎样进行的,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将实践内容正式纳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亲身体会和领悟到管理的真谛,提升其知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4.学习与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完善

(1)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管理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去应付考试,而是要学会一种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后者是授课教师的重要责任。教学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学习方法,根据自身和课程特点形成独特的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管理学基本理论适合于所有的组织活动,具有许多共性。学生在学习中要掌握带有普遍性的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以获得综合性知识。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图书馆、网络、学习小组和管理现场等渠道,进行管理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以持续拓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通过每节课留有5分钟时间,让少数学生对上节课布置的思考分析题进行解答,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新能力。此外,为探寻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比较法、系统分析法、图表法、快速阅读法、关键词法和自觉实践法等学习方法。

(2)丰富和完善课程考核方法

考核方式要更加灵活多样,力求准确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切实改变当前单一的期末闭卷考核方式,除平时作业成绩、出勤率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之外,还要将平时的案例讨论情况、课堂互动情况等方面的表现纳入总成绩评定之中。要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重。期末考试应主要以分析类试题为主,平时作业除了教科书课后的题目,还可以是管理问题评析、案例分析、对管理理论的分析理解等为主的小论文。

篇8

公共经济学19世纪80年代诞生于国外,20世纪50年代在英语国家得到真正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为国人所知。

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提供公共商品的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一方面,公共商品与私人商品的区别决定了公共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另一方面,公共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决定了公共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存在紧密的联系。同时,公共经济学研究各个公共部门,公共部门主要是一些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那么公共经济学和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也会存在交叉领域。

目前国内高校开设公共经济学课程多是财税、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但不同专业培养学生的社会定位或者职业取向不同,财税专业和公共管理学生的社会定位或者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不同,因此,即使财税、公共管理相关专业都开设公共经济学课程也有必要区别对待,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公共经济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的特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运用公共经济学研究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

一、公共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定位单一

公共经济学是当今高校财税和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质而言公共经济学授课对象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运用方向,那么教师在讲述时也要有相应的定位。但目前大多数高校不同专业的公共经济学由相同的教师运用相同的课件年复一年的重复相同的内容的单一教学定位,实际上出现没有反映专业特色,也没有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需求。

(二)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一方面,公共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公共部门决策,必然导致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财政与金融、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行政管理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学习公共经济学需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数学基础。虽然财税专业前期都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数学等课程,但不同专业的课时安排不同,公共管理类专业没有前期的数学铺垫和薄弱的宏微观基础,导致同一教学内容对财税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难易效果不一,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同,如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前期开设财政学,再开设公共经济学必然有些内容重复,公共管理类专业也一样,同时还与后续课程会有知识点的重复,一定程度的重复能起到巩固基础知识的正向作用,但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或轻视学习的心理,从而轻视整门课程的学习也会带来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三)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不当

目前许多教师习惯拿着PPT满堂灌,偏重于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与理论知识;不少学生仍习惯于应试的需要采取管用的思维与学习方法死记硬背概念,忽视对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很多高校基于教育评估的要求每门课程都要按照标准化的考核方式,这种平时考勤占多少、平时作业占多少、期中考试占多少、期末考试综合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助碌碌无为、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甚至“作弊”等不良倾向,既不符合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也有违公平规则。

二、公共经济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国家教育制度的限制

自从教育部实行教学评估以来,高校教学的创造性就被压抑得更可怜。如果教师们用一些自认为较好的教学和考核方法却可能会连累学校考核不通过。教育评估集团需要什么做就全部按照要求标准化,上课方式标准化、考勤次数标准化、试卷题型标准化,这样的教育制度下教师们只有安全起见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标准的考核方式。

(二)学校制度的限制

学校制度的不科学一方面是学校被动的逆向选择。多数学校要靠财政拨款维持运转那么学校制度就要尽可能的配合上面制度要求,即使不靠财政吃饭的民营学院为了取得招生资格和发证资格也要通过教学评估,所以目前高等院校的教学都走上标准化的道路。

为了让这种标准化在学校执行良好,一般学校都有采取督导制度,督导顶多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但是却有权给学校各老师打分,打分多少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收入和职称评定,为了在督导的检查中取得较好成绩或者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找你谈话、大会小会挨批评,当然还是按照标准化(即使是不适合本专业特色)授课是最优选择。

学校制度限制另一方面是少数人利益的需要。目前高校排课有些没有根据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或者特长来分担,排课者为了省时省事或者照顾部分教师利益,在安排公共经济学课程时基本上不征求任课教师意见,本科生的课程多数由年轻教师承担,这些教师经常被当做万能机,分配什么课程就得上什么课程,没能很好的理解各个专业培养定位。

(三)教师的经济人选择

大家常说现代文人没有骨气,但是现代文人没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己饿死可以但家庭的责任还是得承担,文人也活在市场经济中,生活所需也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既然学校只会按照课时付费,认真讲和应付讲差异不大,甚者当你认真尝试新的方法还可能得不到督导的认可,还是上熟悉的旧课最好。

目前很多学校的培养方案都是在不断的修改,但多数是在旧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师资结构做的调整。自各高校教学评估以来师资规模和结构鲜有变化,培养方案的巨大变化必然导致有些教师要上新课,上新课备课的压力很大,教师们又是培养方案改革的决策者,当然也可能是少数领导决策,所以逆向选择的结果就是决策者所提的修改意见都是在维护自身利益基础上的不关痛痒的变化,或者更直接用一些教学难度小的课程替代教学难度大的课程,或者领导们不考虑任课教师的时间和能力安排课程。同样,教学课程衔接设置时不排除有些决策者们考虑的都是自己每学期的任务量能否完成,所以很多时候违背课程衔接的逻辑。

(四)教师缺乏责任感

缺乏责任感一方面表现在备课不认真。目前开设公共经济学的专业一般也开设财政学,有时候是同一个教师拿着相同的课件讲授这两门课,即使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生先后接受不同教师的公共经济学和财政学课程学习,由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两门课程讲解内容也几乎一致。

另一方面还表现在没有能力承担的课程也不负责的承担。如果教师是具有公共经济学专业基础肯定能搞清楚两门课程的区别和联系。公共经济学是对财政学的发展,财政学研究财政的收支两翼――为什么要有财政收支,财政收支具体有哪些形式;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比财政学要宽,比如公共选择理论是公共经济学的重要的内容,均衡分析方法、博弈分析方法等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融入到公共经济中。

三、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为先导

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学校所指定的制度都应该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尽快采取自上而下的变革,取消标准化的教育评估制度替代人性化和科学的评估办法,教育评估制度的指定要考虑一线教师的意见,不要再做一些浪费人力物力、学生时间、毒害学生的要求,新制度要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创新和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只有从上而下的改革才能避免学校的逆向选择,学校才有可能科学指定教学制度。

(二)科学设置与执行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设置要真正做到为了本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和就业技能必须规避培养方案决策者的个人利益导向,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教育当局必须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允许学校引进缺乏人才或者安排教师进行相关新设专业的进修,因为在学生所需学分既定的情况下开始的总课程由更多的教师分担,可能会对一些教师产生没课带无法完成任务的影响,必须载不影响收入情况下对这些教师安排进修以适应新课程的开设需要。最好是放眼未来设置培养方案,提前一两年就让一些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准备新课程。

(三)教学安排连贯

在教学安排中课时安排、不同课程内容的衔接等对教学效果影响重大。任何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开设前都应先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不同专业相应安排不同的后续课程。

(四)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公共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应本着不同能力培养的需要,根据不同专业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通过课程内容和进度的不同以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和差别,特别是要避免与其它课程内容的重复。财政和税收专业的财政学课程应在强化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前提下,侧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公共管理专业更侧重公共决策的制度过程分析。

(五)教学考核方法多元化

大学教育更多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财政学属于应用教学,需要打破以往的满堂灌的做法而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构建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到课外的自助开放实验以及校外财税相关部门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还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培养方向的需求,安排多层次、多元化的实训和实习,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开,许慧.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05(5).

[2]刘宁.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定位研究[J].教育产业,2006(5).

[3]刘晓玲等.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篇9

一、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存在的制约因素

 

相对于其他专业,公共管理专业设置较晚,加之自身具有的独特性(专业学科的交叉性、中外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学科的实践性等)造成了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质量。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的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它是高等学校的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也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的教学过程要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是制约当前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的教学水平提高的根本因素。就目前而言,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定位不准确。

 

2.教师人员安排不合理。尽管我国相关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应当由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项规定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目前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3.相关专业教材缺乏。教材作为承担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就全国范围内而言,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材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相关教材数量而言,专门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教材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在国内开设较晚,加之相关高校对课程的定位偏差,直接导致了国内从事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材编订的人员有限。

 

4.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目前,相对滞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现阶段,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仍未摆脱普通课程教学的窠臼,缺乏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自身特点的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局限于知识点的讲授,并没有注重通过将知识点的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实践有机结合,而是空洞的说教,一旦遇到具体的写作,学生就无从入手。因此,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仅仅停留和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第二,教学手段单一僵化。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应该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和本科论文写作的双重特点,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

 

二、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提升的路径探析

 

1.明确教学目标。设置公共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当依据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各自学校自身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就目前而言,应当突出强调它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地位,引起师生们的重视。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总目标应定位为:“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顾客——学生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建立各环节的质量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高水平的知识运用、技能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和学术道德的培养”。公共管理专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在教师的教授和帮助下,通过学习了解毕业论文的基本属性和特点,逐步掌握如何进行论文选题、如何撰写开题报告、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结构和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最终确保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

 

2.优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针对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的现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一,针对教学和科研相对欠缺的青年教师而言。未来公共管理专业的青年将逐步实现高学历,科研能力将成为青年教师的强项,教学经验的不足可以通过逐步的教学实践得以弥补。因此,未来青年教师无疑将成为课程教学的主力。其二,针对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而言。老教师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参与到课程中来,对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现阶段而言,由于老教师承担着相对繁重的科研任务或行政任务,而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校强制让这些教师承担这门课程,其教学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3.更新专业教材内容。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材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不强,教材多侧重于经济管理类或政治学类教学,脱离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

 

篇10

1 引言

 

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程度反映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主要借助互联网络检索收集 31所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长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行政管理学硕士点课程设置情况,按照一定类别进行汇总分析,得到研究生教育的初步结论。

 

2 课程设置

 

本文收集到31所高校的406门课程,其中包括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包括公共基础课),将406门课程分成10大类进行统计,见表1。

 

排前10位的课程小类依次是:公共经济、公共管理、公共行政、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政府治理与改革、比较行政、非政府组织管理。

 

3 结语

 

从以上对行政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统计中,得出如下结论:

 

3.1 课程设置体现出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从总体上说,我国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开设的课程门类多、范围广,与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有关,且不同高校设置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同时还开设若干选修课程以供选择,有利于理论体系的保存和学科的完整发展。

 

3.2 行政管理研究生教育教学逐步重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设置定量分析课程

 

行政管理研究生教育教学逐步重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设置定量分析课程,表明研究从定性研究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3 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研究,实用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