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6:31: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项目风险管理是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对项目进程、效率、收益和最终目的等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管理。它的主要目的是系统的识别与项目有关的风险,从而评价和管理改善项目的执行成果,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程度的项目实施安全保障。
项目风险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全程管理。项目风险管理既不是项目实施之前对影响项目的不确定因素的查找罗列以及事前判断和以此为基础的教科书式的项目风险管理对策。也不是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发生时的应变和危机管理。而在项目风险发生之后的补救方案与事后经验总结就更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项目风险管理应当是贯穿于整个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以及审查评价的全过程的。这一全过程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能够通过有效的风险识别过程实现对项目风险的预警监控,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对项目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进行适当的分散并在由项目风险发生时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事后总结经验和改进项目风险管理方案。
2
全员管理。首先,这里的全员管理并不能理解为是对项目运行的全部参与人员的管理,而是说以上的所有人员都能参与到项目风险管理之中。也就是说项目管理不仅仅是项目风险管理这一个职能部门的职责,所有参与项目过程的人都应当成为项目的主人,对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责无旁贷。其次,项目风险管理不仅涉及项目本身在计划,组织和协调等过程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还包括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管理。
3 全要素集成管理。从项目管理的目标方面来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是在可能的范围内以项目工期最短,造价最省,质量最优为目标的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而不能仅满足于对单一目标的追求。项目的工期、造价和质量是三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变量:工期的提前或滞后会直接影响到最终造价的高低;项目质量的优劣也与造价有直接或间接的相关关系;同样工期也会影响到项目的最终质量。也就是说,项目风险管理是对项目工期、费用、以及最终完成质量的全要素集成管理。
二、实施风险管理过程的动机
如果仅仅把风险管理理解为对风险程度的测量并回答“这样做是不是风险太大了”类似的问题,则整个风险管理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会被浪费。风险管理应该被看作是与项目管理融为一体的必要内容,是对基本项目计划过程的完善,是不可或缺的。而实施项目风险管理时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应该以什么方式实施什么程度的项目管理才是合适的?这一问题便引出了风险效率的概念。
所谓风险效率就是指这样一种平衡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下,风险管理计划使得这时只有通过增加风险才能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费用,只有通过增加风险管理的支出才能降低风险。
图1描述了风险管理的预期成本和风险威胁强度的关系。图中,曲线ABC就是风险效率的边界线。对于这一组可行的项目风险管理计划而言。当预期风险管理的成本水平一定时,以威胁强度所表示的风险水平最低;当以威胁强度所表示的风险水平一定时,风险管理的预期成本最低。任何偏离边界的点都代表着没有效率的计划,例如点D,这也点的风险效率仍然存在被改善的余地。
然而图1所示的风险效率在实际中却难以确定,我们永远也无法确定一项计划是否已经达到风险效率。但是管理者仍然需要系统性的寻求风险效率的改善而不是坐以待毙。因此,风险分析是必要的,分析过程至少会起到三方面的相互独立的作用:1、判断计划中有利的变更;2、证实这些变更的必要性;3、发现不明显的但具有一定影响的风险因素。
也就是说,风险管理过程动机的核心在于通过进行风险分析对最初计划进行适当的修正和拟定应急方案,风险测量是这一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工具。
三、项目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
管理者通常以阶段的形式对所面临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描述,而各个阶段又会被以不同的标准进一步分解,其中一部分与整个项目过程有关部门,另一部分则与项目的最终成果有关。Chapman和Ward在他们的著作中将项目风险管理过程详细分为9个阶段,这9个阶段分别是:定义、集中、识别、结构、所有权、估计、评价、计划和管理。图2是9个阶段的流程圈。包括了流程中较为关键的反馈。
首先是为实现风险管理的目的对项目G进行定义的定义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1)巩固项目相关的现有信息。例如要清晰的阐明项目的具体目标。确定项目的范围和策略,了解项目的时间安排和资源使用等;(2)反馈过程中实施的项目管理活动以弥补前一过程中的遗漏。要达到这两个目标,定义阶段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有巩固(收集和总结现有的相关信息)和细化(补充遗漏,提供新的信息)最终达成对项目、文档、验证和报告等的各主要方面清晰、明确和一致的理解。
其次是集中风险管理过程的集中阶段。通常风险管理过程都应该包括集中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明确风险管理过程的范围和策略(与项目策略不同),把风险管理本身作为一个项目。对其制定可操作的风险管理过程计划。
这一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后续阶段的基础,当这一阶段完成之后,管理者应当对风险管理过程有了清晰而一致的理解。集中阶段的任务有确定风险管理过程的范围(谁在为谁实施风险分析;实施正式的风险管理过程必须实现什么样的利益等)和制订过程计划,包括在什么样时间使用什么资源、方法,形成风险管理过程的计划使过程更具可操作性。集中阶段和定义阶段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对风险管理过程计划的更新应当是持续不断的。
第三是对风险和应对措施进行识别的识别阶段。所有特定的风险管理过程都有一个明确的识别阶段,这一阶段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风险从哪里来。它们可能引发哪些不利后果以及这些后果产生的机制是什么;(2)可能会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哪些;(3)采取的应对措施会不会引起二级风险。
所有的风险管理过程方法都强调在过程的一开始就需要对风险源进行识别,继而分别采取应对措施。要完成风险及其应对措施的识别需要完成两项特定的任务:(1)寻找风险源及其应对措施;(2)创建一种用于定义风险及其应对措施的适当结
构,在此基础上对各可变因素进行汇总或分解。最后能够对所有主要风险及格其应对措施、机会和威胁作出识别、分类、归档、验证和报告。
第四是建立分析结构的结构阶段。结构阶段每个风险管理过程都有,只是通常作为其它阶段的一部分或其中的有些方面不可避免地融合到以前的阶段中。这一阶段需要进行一些较为简单的假设实验来提供整个风险管理过程的结构,并对其进行修正以及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更加复杂的结构。在这一阶段必须完成:(1)对分类的完善。即对现有分类的审查和改进从而有可能确定新的应对措施或采取新的分类结构;(2)对项目活动、风险和应对措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审查和探讨。对形成上述关系的原因加深理解。(3)建立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优先次序和项目风险应对措施的优先级别,其中需要考虑到风险及其二级风险的影响。最终达成对有关风险关系、反应和基准计划行为的假想及其含义的清楚理解。
第五是澄清所有权问题的所有权阶段。这一阶段也应当是所有的风险管理过程所共有的一个阶段。它有二个目的:首先是风险责任相关的分析。将项目拥有者自己必须承担的风险与项目拥有者之外的其他组织须承担的风险区分开,并将相应的应对措施也加以区分;然后将管理上述风险和应对措施的职责分配给具体的个人或团队,实现明确的职责所有权。
所有权阶段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定策略范围,明确所有权策略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涉及哪些当事人,哪些种类的风险需要进行分配,最终形成有关风险分配的策略;二是制订合同计划,明确策略所需使用的方法细节,所使用的工具以及时间安排,最终将风险所有权和管理权进行明确的分配、有效和充分的定义并使之在法律上具有可实施性。
第六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和数值进行估计的估计阶段。管理者对这一阶段所取的名称也许不尽相同,但这一阶段确是所有的风险管理过程都必须包含的。这个阶段与成本、时间和其他的项目执行效果测量标准有关,它的目的有二:对项目参考计划中可能涉及显著的不确定性和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的内容给予更多的关注;对项目中明确涉及显著的不确定性和明确需要业主作出决策的内容进行识别和判断。
达到以上目的首先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风险作为连续估计一组风险过程的基础,并对这些估计进行精确计算;其次就需要确定风险的范围或者说大小,为其提供一个可测的、主观的概率估计值;最后是在选择了一定的应对措施的前提下对以前风险范围估计的改进,找出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这一阶段是理解重要风险及其应对措施的基础。
第七是对数值和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的评价阶段。这一阶段对估计阶段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从而实现项目所有者对决策和判断的评估。评价阶段需要判断出现有的所有困难,对针对这些困难的应对措施作出比较和分析,列出风险优先级清单,按照可能存在的困难对基准计划。应急计划和已修订过的计划进行比较。
第八是对项目及其风险管理进行计划的计划阶段。这一阶段使用以前风险管理过程的所有成果,产出一个可以实施的项目基准计划以及能够用于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的风险管理计划,并保证这些计划是完备的和合适的。
计划阶段涉及三个方面的特定任务:(1)巩固与解释。这一任务需要以文件的形式记录、核实、评估参考计划和风险分析,完成从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开始就一直持续的及时更新过程。并提供对当前状态的描述。(2)选择与细化。主要是使用参考计划和风险分析来选择管理策略,并逐步细化为基准计划和应急计划,其中包括行动计划。(3)支持与说服。对基准计划和应急计划的效果和预期执行效率进行解释,可能时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案例。
第九是管理项目及其风险的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也是所有风险管理过程的共同阶段,项目实施开始也就是这一阶段的开始,并随项目的进行不断发展。管理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监控和制订用于立即实施的计划,管理计划并管理经过计划的行动,也包括对危机的管理。这一阶段应当融入到以前的各个阶段中去,进行监控,危机管理和评估,以便及时对计划作出合理的更新或制订新的计划。
四、总结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指的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开展期间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判定,预先实施风险防范措施,以最经济的输出收获工程项目的最大回报。为了保障国际项目的工程质量以及合同双方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在国际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这一概念十分必要。风险管理是针对整个项目的进展程度、工程质量、投资资金以及合同条款等多个方面而开展的综合性管理措施,也是管理学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对提高整个项目的效益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概念及类型
1.1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概念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预判、分析、评估,进而运用各种方式手段,改善导致风险发生的客观条件,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甚至规避掉风险;或科学合理地处理风险发生后的局面,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因风险发生而遭受的不良影响及各方面的损失。风险管理的目标分为损前风险目标和损后风险目标两种。损前风险目标必须与风险管理的主体目标保持一致,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保障,使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科学化、合理化,在尽到企业自身职责的同时,还要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建设运作,避免因风险而阻碍企业业务的正常开展,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损后风险的目标主要是尽量做到降低企业因风险带来的损失。一般是在风险发生后,通过稳定企业内部员工的心态,安定施工现场的局面,保证工程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维持企业生存和收益。
1.2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
国际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利益方多、占用资金数额大等特点,其所处的环境也是变化多端,任何一个客观因素的变化或者主观判断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工程项目的亏损。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期间,有可能遇到的风险多种多样,如一一列举则难免遗漏,因此我们根据各种风险的来源,对其进行大体分类如下:
1.2.1政治经济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由政治形势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包括工程项目所在国政局的稳定性、政府当局所实行的政策是否稳定与连续,当地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及当地工人对于外国公司所持有的态度等,此类风险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是无法转嫁的,且一旦发生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需引起高度重视。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发生重大波动,或者项目所在国的通货膨胀程度大于预期等情况给整个项目带来的经济成本上的压力。
1.2.2组织风险
组织风险主要包括了项目管理方的内部机构设置,项目涉及的各相关方的组织稳定性及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还有业主方对于整个项目给予的重视及支持力度等。
1.2.3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通常包括项目管理层的经验、管理水平、施工的质量、业主需求的改变以及对于施工工期的控制等,还包括了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的组织与管理以及决策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执行贯彻的力度等。
1.2.4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一般是指对于技术规范的理解、对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技术文件的变革等,此外还包括了施工难度及系统调整等方面。
2.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风险管理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得到了一定重视,但是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职能和方法都比较分散,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并且随着整个国际工程行业的繁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从而产生了部分企业因受到利益驱动而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给国际工程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目前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现状可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①部分企业不以自身技术水平为前提,盲目承揽超出其能力范围的工程项目,导致遇到技术难题时不能做出有效决策,为工程项目带来严重后果。②配套设备水平较差。在长周期、多专业的国际工程项目中,由于技术原因,导致工程项目服务质量降低。③技术人员储备不足。人才的稀缺必然会造成单个项目所分配到的人手不足,因此也就难免会出现管理上的不严谨,形成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控盲点,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3.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改善措施
3.1投标报价阶段
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应当尽早开始,以便花费较低的成本对项目风险进行控制。经验较为丰富的管理人员在投标之前就会对标的项目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在投标阶段,管理人员还要对于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形势、、法律体系进行分析,并且对于外汇风险和不可预见的其他风险进行评估。此外,管理人员还应当在时间以及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主要针对地下管线、地质地基以及水文条件造成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3.2合同管理
合同是实施项目的具体化表现。在签订合同时,项目管理方应该通过与业主方的反复沟通对合同中的风险分担条款进行逐条谈判,预先对有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规避。通过减少企业资金以及设备的垫付,列入调价公式中,如此便可避免物价上涨出现费用变化的情况。合同成交金额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造价,所以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对成本核算问题加以重视。另外在合同谈判过程中,需要通过不同的技巧,对施工中的价格构成进行详细的分解,促进合作双方产生共鸣,达到价格最大程度的优化。在合同的收尾结算阶段,对于各项施工中存在的索赔情况要全面了解,实现成本的最优化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前提,积极促进项目管理中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在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中,对于投资成本的控制是关键所在。处理好合同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利用合同来控制成本,对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说明,保证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顺利进行。
3.3施工管理
合同模式下的设计工作是由承包商来完成的,假使设计中出现错误,那么承包商将要承担所有责任。因此承包商在设计时,就应当认真仔细,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设计方案确定下来后,应当尽早为开工做准备,确定气、水、电的供应情况,明确进场线路以及相应的维护方案,建立顺畅的通讯系统。此外,还应预先做好进出境工作的规划及相关证件的申请工作,确保设备及材料的及时到位,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开展[2]。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要对施工成本、工程质量以及工期进度进行全面考量与控制。通常情况下,承包商除了使用相关单位的材料以及设备外,还应当在当地租赁或者指令分包商使用自带设备,以此降低占用自有资金的数额,控制现金流。
3.险转移措施
风险转移的方式通常可分为保险性转移以及非保险行转移。保险性转移是指通过投保的方式,将一部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而非保险性转移的方式包括向业主提出索赔以及将风险转移给分包商。向业主索赔是承包商在风险以及责任事故发生后减少自身损失的一种有效手段。假如由于业主自身的问题,导致风险以及责任事故发生,使承包商遭受损失,那么承包商有足够的理由提出延长工期并向业主索要补偿金。另外在分包合同中,承包商通常会要求分包商接受业主合同中的条款,分包商由此而承担一部分风险。此外,承包商还可以将货物的运输作为分包工作的一部分,委托给运输公司来操作,相应的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也就一并转移给了运输公司,以此减少承包商自身的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力度、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是顺利开展项目的前提,每个国际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参与该项目的国家及相关单位的收益多少。对项目管理方来说,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以及工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些因素都应体现在日常的项目管理之中。因此,加强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追求项目建设施工的质量和项目经济成本的关键所在。
项目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大型工业化目标,对所属资源进行重新布局和整合的经营性活动,为企业的战略发展创造良好内部环境和外部格局提供了有力保障的管理活动,对推进企业良性发展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项目管理是融合制度创新,方法创新,质量控制创新的的实践经验和验证要素,是充分体现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管理集成活动,整个过程也是质量控制的管理对象,而管理活动和质量控制活动的有机融合,才是项目管理有效性的具体保障,项目管理的前瞻性和对工业化过程的指导性特征,更进一步的对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重要的是在项目管理活动中风险控制对于项目管理活动的预判性和风险影响性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针对项目管理的特征,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和总结,以达到持续有效改进的管理目标。
1质量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活动的表现特征分析
质量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以及评价的过程。质量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的前置性工作,是对于在管理活动中所有不确定的可能导致损益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对起影响性进行评价的过程,对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起到分析,评价和行动指南的作用。质量风险管理质量风险管理是一个组织机构为识别、量化和降低会影响质量的产品、操作、供应商和供应链的风险而创建的合作解决途径,其集合了领导力、业务流程、文化和技术能力。通过对上述概念与项目管理概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共通性:二者都是对现有管理能力和管理技术的具有整合作用,只是质量风险管理是管理方针,质量体系要求和实践活动经验的文件化体现,而项目管理工作则更多的体现了对管理活动目标和实质性的资源的整合。而对于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而言,质量风险管理贯穿始终,并能够以体系性的指导模式对管理行为和评价体系施加影响,并对活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2质量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活动中的表现方式
质量风险管理用来分析、评价和控制管理活动以及由此衍生的所有活动过程各个周期的风险。被前瞻性以及回顾性地应用在管理活动当中,是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出发点,质量风险管理是用来识别、评估和控制质量风险的一个系统程序,它可以知识和工艺的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控制应与最终保证质量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目标相关联;质量风险管理过程的投入水准、形式和文件应当与风险的等级相当,因此可以成为项目管理过程在方案论证过程中,进行项目工程分析和对策表制定过程中的主要应用目标和方法,同时应用质量评价过程方法论也可以反向的对目标确定方案进行论证和风险评估,所以质量风险管理方法在项目管理活动中的表现方式具有相互融合互相印证和相互检查的特点。
3质量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活动中的流程表现方式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部门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通过感知风险,了解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对项目管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归纳,同时对在项目管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表现方式进行预判,通过调查表和模式对照表进行分析,通过流程图过程分析找到各个管理活动中的潜在失效模式,为后续风险控制提供数据基础。风险衡量是以风险识别为基础蓝本,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归纳中介,通过行业经验和专业团队分析,对项目管理活动的重点过程,重点节点进行风险分析,协调项目各个资源的工作和时效性,采用定性或定量向结合的方法,确定项目影响重要度分析,并籍此做出风险控制能力和控制目标的预判。进而实现项目风险的节点和控制目标图,实现目视化管理和控制。风险控制,风险识别和衡量的最终目标是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已经预判和量化的风险目标进行规避和控制,以尽可能的减少风险损失,充分开展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并利用风险控制的经验,为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提供创造性的提高和借鉴。其主要目标是控制风险的发生概率,实现风险回避,通过提前的对策控制损失,对于已经显现的风险采用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的方法,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风险制度化审查和改进,对于风险的评估,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风险的控制效果和风险本身所处的状态进行审查评价,是企业通过技术改进或其他措施降低风险,并上升为企业管理策略和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建立企业项目管理风险审查制度,对项目管理活动的控制目标和风险控制能力和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在管理各个阶段的偏差特点和趋势,对风险控制效果和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形成项目管理活动风险评估的制度化,建立企业项目管理目标管理的质量控制基础。
4项目风险控制的资源特征
项目管理是融合制度创新,方法创新,质量控制创新的的实践经验和验证要素,是充分体现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管理集成活动,整个过程也是质量控制的管理对象,而管理活动和质量控制活动的有机融合,这一特征体现了项目管理活动的资源性特征,同样的道理,对于项目风险性控制单元来讲,也依然充分体现了这一资源性特征,对于项目管理活动不能不做翔实的分析,科学的加以利用和总结。明确的团队目标性,对于风险目标的构成和认识必须明确,包括了项目目标和风险目标控制的定性和定量目标都应当是明确的,实现途径和控制策略也是细致的和目视化的。精细化的任务分解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方式,对于风险控制主要是体现在风控目标的对策和行动目标,采用甘特图是基本的控制方法,可以将任务分解成以子任务以及完成周期为代表的对策实现体系,明确各类任务目标、应用节点、交付物,以及检查体系等等能够对任务进行量化的方案和措施。项目资源的整合,按照项目管理理念,建立适合项目管理的运营团队是第一步,一般对于一个成熟的团队,自然是包含了有有时间保障且有能力执行的资源分配,并且各个专业的资源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风控管理模式下的工作自然也应当吸收各个专业的精英,尤其是风控管理专家应当在团队中处于能够主导管理活动的地位。保障了资源的有效投入,加上科学务实的工作和方法应用,项目的科学性和效率性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优化资源配置策略,确定资源投入边界——KANO模型,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Kano)和他的同事FumioTakahashi提出的满意度+KANO分析,是主要的资源评价体系,对于充分的资源投入而言,工作时效性分析是评价,更是对持续提升项目管理活动的一种鞭策,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配置,是投入的资源精炼化,效益最大化。
5项目风险管理的突发事件控制管理
尽管对于风险控制而言,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对风险的预判和风险控制,以达到减小不可控因素的出现,但不可避免的风险事件也许会超过我们的预计,尤其是风险因素为自然因素的时候,处理突发时间就变成了项目风险管理的又一个重要课题,突发时间来源于人员变动、技术因素、客户需求变更或沟通问题等以上主要外界因素。项目管理团队建立之初,首先是要保障团队的专业性和项目分类技术的完整性,当然有条件的能够有后备人员当然是最好的,但对于一般公司,能够保持和外部相关专家的密切联系是解决人员变动的良好方法,这一不但可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更可能保持技术的前置性和创造性,对于解决技术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保障充分的资源,充分体系项目管理,资源优先,资源优化的原则和团队目标。
6结语
项目管理系统,是依赖于计划系统不断进行的动态过程;通过计划编制和实施、计划调整再到计划编制这个不断循环过程,计划编制时必须充分评估风险的存在,做好风险控制工作,进度控制才能具有一定的弹性,以确保项目目标的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
作者:唐创新 单位: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6日
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风险事件导致的重大损失工程比比皆是,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人们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工程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与决策相关,是客观因素变化的结果,是结果与期望偏离的总和,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偶然性、随意性、可变性、可测性和相关性。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构成了风险的三大要素。
工程项目的风险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风险,是所有妨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的集合。工程项目风险具有阶段性、全局性和多样性。风险的阶段性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风险无处不在;风险的全局性是指风险对局部产生的影响会随着项目的进展和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进而影响全局;风险的多样性是指风险内部错综复杂,各种政治风险、建设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自然风险等风险因素随时存在。
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认识工程项目的风险,并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技术手段有效地控制项目的风险,妥善处理风险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工作。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包括识别风险、明确风险、收集资料、估计项目的风险形势;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包括确定风险评价基准、确定项目整体风险水平、做出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价等。最终需要制定风险管理的方案。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风险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两者密不可分,贯穿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二、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首要步骤,它通过对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的分析与归类,找出对项目顺利实施有巨大影响的潜在风险因素。
(一)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主要依据有工程项目规划、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历史资料、风险种类、假设条件与制约因素。
(二)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过程包括收集资料、不确定性分析、建立初步风险清单、风险分类和建立项目风险清单。风险清单列示风险编码、因素、事件、后果,风险发生的估计事件、风险事件预期发生次数、可能的损失等。
(三)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有专家调查法、核对表法、流程图法和情景分析法等。专家调查法是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做出判断、评估和预测的方法;核对表按照风险来源列示经历过的风险事件及其来源,形成该项目的基本风险结构体系;流程图是按照阶段顺序将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以模块的形式组成流程图,在每个模块中标注出潜在的风险因素,给人以清晰的印象;情景分析法适用于可变因素较多的项目,关注于某些因素对项目造成的影响,识别引起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影响程度。
(四)工程项目识别的风险因素包括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及自然风险等,其中运营风险又包含运营成本风险和运营收入风险,市场风险又包含行业竞争风险和市场消费需求风险。
三、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通过调查研究提高对不确定性影响项目的认识,以减少不确定性的发生。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一)定性分析。使用特定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工具,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对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通常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排序,确定风险,从而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计划。当出现偏差时,及时修正,同时为风险的定量分析指明方向。广泛使用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有过程风险分析、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数分析、原因――后果分析和SWOT分析等。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定性分析之后,企业需要出具风险综合评定报告、定性风险分析结果的趋势、风险优先次序清单以及需重点进行控制的风险清单。
(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之后一般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定量分析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数理统计等方法,量化风险,并将其可能对项目造成的影响量化,从而识别最需要关注的风险,以数据说明项目的总体风险程度,从而制定成本、进度计划表和风险管理的目标。常用的定量分析的方法有敏感性分析法、矩阵分析法和决策树分析法等。敏感性分析法是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矩阵分析法需要建立量化风险矩阵,也就是风险概率――风险影响排序矩阵,对于每个具体的风险都采用一个风险矩阵和风险衡量尺度,定量的对风险进项排序,针对发生的可能性高、后果严重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决策树分析法是将备选的决策或方案通过“树”的形象描述出来,并显示方案执行的后果及可能发生的概率,形象直观、脉络清晰。
四、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
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风险评价模型,运用数学推理,对风险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影响程度进行估算,找出关键的风险因素并为将要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支持依据的过程。
(一)风险评价的目的。评估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发生的后果,为风险控制决策服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风险因素会随着工程项目进度而不断变化,因而要随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量化风险的影响程度,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后果。
(二)风险评价的过程。首先,确定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标准,可以选择工期、成本、利润等可以量化的目标作为标准,也可以选择企业威信、员工满意度等目标作为标准;其次,确定工程项目的整体风险,应该向所有的单个风险进行综合,进而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当然,这也是整个风险评价环节最繁琐的情况,因为单个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影响后果本来就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再将其自由组合后进行评估其难度可想而知;最后,将工程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与风险评价的标准进行比较,以决定是继续按照原计划执行工程项目还是重新拟定新的方案,或是放弃工程项目。
(三)风险评价的方法。在进行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时,可以选择的方法有调查打分法、故障树分析法、蒙特卡洛分析法、概率法、风险图法、层次分析法等。
五、工程项目的风险应对
工程项目的风险应对是针对项目风险制定的措施以应对风险,风险应对的策略有预防风险、缓解风险、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和利用风险等。
(一)预防风险。首先,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技术、施工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教育,提高其风险意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风险的方法;其次,在工程项目开始前,采取技术措施,消除物质性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威胁,防止不利风险因素的出现,以减少损失;最后,企业通过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流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等避开不必要的风险。
(二)缓解风险。风险缓解是在承认风险的客观存在性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风险对工程项目目标、进度、质量等的影响,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到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一方面人为分隔可以分开的风险;另一方面寻找共担风险的风险承担者,缓解独自承担风险的压力。
(三)转移风险。风险转移,不是风险转嫁,而是通过发包和分包、工程的保险与担保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一方来承担,并不能减少风险的危害程度。
(四)自留风险。自留风险,是指项目主体独立承担风险,不予以转移的行为。事实上,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自留,因而在采用风险自留之前必须掌握完备的风险信息,可以采取防止或减少损失与自我保险的措施。
(五)利用风险。利用风险主要是针对投机风险而言,因为风险与收益并存,通过衡量风险的成本代价与收益价值,制定相应的措施,化不利为有力,使风险成为盈利的来源。
主要参考文献:
[1]董芳芳.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4.3.
1 浅析我国国油气田企业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系不断的健全,一系列的油气田国际工程项目体系不断健全,更加有利于我国的资源走向世界。目前来说,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体系是比较健全的。其涉及了全球各个范围,其涵盖的项目包含着全球的各个行业。目前来说,我国的油气企业体系是比较健全的,其实现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各种石油工程项目的承包。
通过对石油工程项目的分析,得知其具备工期长、投资大等的特点,并且其具备高不确定性,非常容易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目前来说,我国的国际石油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是不健全的,这就需要进行工程风险的良好评估,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的开展。保证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研究工作的开展,做好相关的探讨工作模块,进行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理论模块的分析及其控制。目前来说,我国的石油工程项目理论研究体系是不健全的,和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情况,这就需要进行控制及其优化。
目前来说,我国的经济问题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其涉及到经济模块、利益瓜分模块等。都涉及到了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需要进行辩证的分析。比如进行国内外合作管理机制的分析,更好的满足中外合资公司的运作需要,进行经济不稳定性的控制,进行各种制度管制模块的优化。资源国的某些政党或民族对外国投资的反对或敌视,环境保护分子对油气勘探开发的抵制,探区后勤保障或原油出路的困难,国内的民族分裂活动,资源国财政年度的改变或强制性修改合同以减少原合同条款规定的公司所得比例,资源国进行限产、限制或禁止工作量投入等等。
在现阶段的油气储量控制模块中,进行地下储量情况的控制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模块的优化,更好的进行储量品位及其丰度的控制,更好的进行商业价值的油气储量的控制及其优化。抵制信息的获得程度、探井成功率及风险损失大小、勘探开发技术水平、碳氢化合物的类型、发现的可采储量的规模、储量评估时的产品定价、探区范围、权益的可转让性等。
在当下油气储量控制模块中,针对工程地质情况及其水文情况进行分析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设计计算模块的优化,进行施工操作程序的控制,积极做好相关的制度安排工作,从而避免相关的因素制约问题而导致的风险问题,进行施工风险的控制,保证现阶段项目施工程序的优化。这涉及多到各种应用情况。
油价格的变化与其他商品相比,有周期长、幅度大、影响范围广、难以预测等特点。这种被定义为战略物资的资源,其价格波动,会对石油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及全球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这种价格的动荡会造成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利润率的波动,导致石油开发成本回收的风险增大。
在现阶段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进行发展时间、资料积累模块等的优化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风险管理经验的总结,积极做好相关的交流工作,积极做好相关的风险辨识模块,保证项目质量体系的健全,落实好当下进度模块、投资模块等的控制,满足风险目标的控制需要。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它最终会影响项目风险管理的深度和广度。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均有专业的风险研究报告或风险一览表,一些大型国外油气田企业在进行海外项目投资时还备有自己的项目风险管理手册,这一切为有效地进行风险识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当下国际化经营模块中,进行股东投资回报率的分析是必要的,这也需要进行风险辨别意识的分析,更好的进行项目的政治风险及其石油市场风险的识别能力的控制。保证认真的态度,避免侥幸心理的出现,进行潜伏风险的控制,积极做好相关的推测及其判断模块,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实现其内部各个模块的协调。 科学的定量分析难度大,大部分风险识别仅是通过对风险辨识判断不够准确的定性分析来完成的。这种薄弱的风险识别意识及方法将造成风险,在施工环境日益复杂的国际石油勘探、开发以及工程承包市场中,一旦风险真正发生,就可能导致项目失败,造成投资损失和资源巨大浪费。
2 对策模块的优化
在当下国际工程风险控制模块中,进行工程目标风险事件的分析是必要的,这需要针对每个风险的特征进行辨证性的分析及其记录。这需要做好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识别工作,进行工程风险的积极分类,进行风险分解结构的识别。这需要保证多步骤的风险特性的分析。保证承包施工模块的健全,进行项目内外风险的积极管理,进行不同工作模块的优化。这可能需要应用到一系列的风险识别模式,更好的满足当下工作的需要。此外,有效的风险识别必须依赖于一整套的科学工具和技术。对风险进行预测与辨识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德尔菲方法(Delph iM ethod一种用于达成专家间共识的反馈匿名函询法)、情景分析法(Scenarios Analysis借助数字和图表对项目的未来状态详细描绘和分析)、头脑风暴法(Bra insto rm ing 通过营造无批评的自由讨论环境而获取大量创造性意见)等。
在当下政治风险控制过程中,进行风险的有效规避是必要的。这需要做好投资的准备工作,进行可能出现的各种政治风险的分析,保证其风险清单的简历,进行各种分析法模块的优化,更好的进行跨国经营政治风险的辨识,进行国际政治形势的分析,总之就是进行一整套的风险控制模块的分析。更好的满足当下工作的需要。对于石油市场风险我们可以采取增加对世界各国的投资环境的研究,例如:对石油工业基础设施、石油法、税法等的考察,并对汇率、利率市场变动形势进行分析预测,以减少对项目投标的盲目性。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利用可以间接的抑制石油市场风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跨国工程项目风险变小。
通过对石油工程风险评估模块的优化,更有利于满足现阶段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需要,保证其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保证对各种风险的定性及其定量的分析。保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损失及其风险的概率估算及其控制,进行风险控制提醒的健全。在充分了解国际石油工程风险的基础上,石油工程承包商可通过风险分析来了解风险的构成、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导致的损失程度,合理确定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不确定因素,最终得出一个综合评价,以降低企业的海外工程风险,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通过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更有利于满足现阶段施工风险管理的需要,这需要进行风险预警模块的优化,保证防范措施的优化,进行石油工程项目施工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预防。
参考文献
[1]克利福德・格雷,埃里克・拉森.项目管理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周庆文.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基建优化,2006.
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根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统计,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及新签合同额一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海外业务发展迅猛,承揽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工程业务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近年来,骄人业绩的背后,我国企业在海外承包的工程同时也不断暴露出不足,特别是风险管理中的不足,其影子存在于沙特麦加萨法至穆戈达莎轻轨项目产生的巨额亏损、利比亚战乱可能引发的超千亿损失、中铁波兰高速公路项目被迫中止等项目中。这些典型的案例,为众多正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也凸显了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 国际工程项目的特点
国际工程项目不仅具有一次性、唯一性、目标明确性、实施条件的约束性、活动的整体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点;还具有投资巨大、复杂程度高、整体性强、技术水平要求高、建设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当地政府的管理和干预等特点。这直接导致了国际工程项目的特点较国内工程更复杂,更多变,更难预测和控制。
2.1 合同参与主体的多国性
国际工程项目一般采用全球招标模式,国际工程签约的各方主体通常属于不同的国家,项目不仅受所在国法律约束,同时也受国内法律约束,涉及的法律范围极广。一个大型的国际工程项目建设可能涉及多个国家,在涉及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不同参与单位的经济利益时,各相关方之间,很容易就合同要求不容易相互理解,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也易于产生歧义,导致在出现争端时,对问题的处理往往较为复杂和困难。
2.2 合同条件严谨,要求符合国际惯例
国际工程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因国际工程不能单纯按照某国法律进行管理,导致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不断对国际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改进,形成并出版了一批比较完善严谨的合同范本,同时也在实施中也养成了一些工程管理的国际惯例,这些范本和国际惯例基本囊括了当今各种类型的合同形态和管理惯例,是国际工程项目实施和合同管理的实践基础。
2.3 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庞杂
国际工程合同文件中需要详尽的规定材料、设备、工艺等各种技术要求,通常采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如 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标准)、BS(英国国家标准)等等,但有些涉及工程所在国使用的标准、规范和规程。还有些发展中国家经常使用自己尚待完善的“暂行规定”。这些技术要求准则的庞杂性无疑会给工程的实施造成一定事实上的困难。
2.4 建设周期长,工程项目环境较复杂
国际工程工期少则一两年,长则二十至三十年,对于如此长的履约期限,国际工程承包商从要整体长期角度全面考虑国际工程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尤其要对项目风险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如资金紧张、材料供应脱节、清关手续繁琐等等风险呢,工程项目环境复杂,就要求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项目管理。
3 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全面风险管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现代国际项目管理活动中,全面风险管理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全面风险管理有四个方面的涵义:一是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从项目机会阶段到项目的结束后评估,都必须进行风险的研究与预测、过程控制以及风险评价,实行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以及积累经验和教训;二是对全部风险的管理;三是全方位的管理;四是全面的组织措施。
4 国际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在深刻剖析国际项目的特点、积极应对负面影响的同时,国际工程项目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用最新风险理论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是大势所趋。这对于目前风险治理环境不完善、L险集中管理能力欠缺、风险作业效率不高、风险量化管理和风险内控基础薄弱的从事国际业务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4.1 培育全面风险管理环境,夯实体系风险管理的基础
全面风险管理环境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平台,全面风险管理的其他模块都是在风险管理环境这一的平台上运行的。具体内容包括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风险管理组织结构、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等。
从全面风险管理文化来看,要营造国际工程项目全员风险管理文化,使风险管理目标、理念和习惯渗透于每个业务环节,内化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为。从全面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来看,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部门应实现从单纯后台监管的角色转换,风险管理的触角应全面延伸到项目各职能部门和过程控制。从纵向来看,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部门应实现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企业级风险管理部门直接负责项目级风险管理部门的考核、指导和管理;从横向来看,项目级风险管理部门在项目各业务部门设立风险管理窗口,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窗口人员直接接受其考核、指导与管理,通过有效的组织机构对各方面的风险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从风险管理培训来看,除了对项目管理人员和专门的风险业务人员通过专业培训、专题研讨、外出调研等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其在风险管理上的专业和综合素质;同时要发挥项目管理人员和专业风险管理人员的作用,不仅仅要让全员知道本岗位的风险还要认识到本岗位的风险会造成怎样的连锁反应,可能对项目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通过上述措施,为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进行全过程、全部、全方位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4.2 规范全面风险管理流程,确保体系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国际工程项目的经营特征决定了每项业务、每个环节都面临现实或潜在的风险,任何忽视流程的思想和行为都可能导致局部或全面的经营失败。因此,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要任务就是统一操作环节、规范管理流程。
国际工程项目中的各项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应该严格按照流程运作,即:风险管理目标与政策设定、风险监测与识别、风险估计与评价、风险处置、风险管理评价与持续改进、信息交流与反馈。整个管理流程可以简单表述为:首先,项目风险管理部门根据风险管理环境结合企业制定的风险战略、风险政策及对部门的职责分配来确定本部门的风险管理目标,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然后,从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运作全过程中进行风险识别,并运用风险估计与评价的方法和模型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并将结果与风险容忍度进行比较分析,提出风险处置方案;最后,对整个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把信息反馈给上级风险管理部门。通过严格的流程循环管控,进而不断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及时改进执行程度、各环节的衔接性、流程的合理性、管理体系的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缺陷。
4.3 加大风险量化技术应用程度,提升体系风险管理准确性
国际工程项目要结合自身企业战略导向、市场定位、内部资源以及风险管理现状等因素,加大风险量化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工作,提高风险管理中定量技术的占比。量化技术的应用要以暴露风险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模拟或实践获得反馈信息,用以验证量化技术的效果,使之得到动态地校正和优化。同时要建立完整统一的数据库,并将数据维护工作常态化,不断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尽快建立起符合国际工程项目要求的,完整、严格、一致的数据标准和相应的数据处理平台,从而保证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所有量化管理的数据需要。
另外,全面性的企业风险管理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要把风险和风险之间的互相影响,是否有正相关是否有负相关,或者说这个风险产生之后,我们如何和其他风险放在一起之后再一起考量要如何做风险决策。风险管理要倾向于建立按照逻辑顺序组织的,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比如,何时最有可能发生风险),并将具有相同性质的风险或相关的风险结合在一起的功能性风险矩阵。而风险矩阵对于较为复杂的国际工程项目来说必不可少,因为项目团队更能理解整体风险,风险矩阵使得向高级管理层汇报主要风险更为容易,并确保风险对策能够及时实施。最重要的是,风险矩阵减少了向其他各方分配风险的方式中的不一致性或缺陷,有助于向合作方和分包商转移风险,保证谈判按部就班地进行,并促使风险计划和现场方案早日制定以处理特定的风险。
只有能够在国际工程项目中灵活运用风险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摸清风险联系,才能最大程度的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风险管理的准确性才能得到提升。
4.4 强化重点业务的专业化风险管理,提高体系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
对于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来说,国际工程的合同、咨询、设计、采购、法律、金融、税收等领域的专业化风险管理,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承揽如EPC、BOT、PPP等模式的大型际工程项目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实现国际工程项目专业化风险管理,不仅要积极依靠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专业化风险信息的收集、评估、制定应对信息等,通过信息系统的自动化、网络化,尽量避免人为控制,确保专业风险管理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于具备商务、法律、外语、合同等专业领域及知晓化风险管理过程的复合型人才的招聘、培养与储备。对于专业化风险管理要把人脑和机脑结合起来,把数学模型的结果和专业风险管理人员的经验和知觉结合起来,以提升项目对于重点业务专业化风险管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尔烈.国际工程管理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1.1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述
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的前提。当生产和消费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分别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空间隔离和时间距离,就要对物资进行物理性移动,就形成了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中同样有四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所以单纯的外贸商品的买卖似乎不能构成国际贸易,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实现商品从出口国向进口国的运输。这就体现了国际物流的重要性。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间已有了不少经济交往,但是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与今天的物流全球化有较大距离。
1.2 对外工程项目国际物流在项目风险源方面的系统识别风险源的系统识别工作是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风险源的系统识别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相关的管理人员找出项目质量、项目进度、项目投资等多方面的项目工程在进行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整体上来说,目前,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主要风险源由4个方面构成。
(1)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人”的因素。一般来说,参加对外项目工程的操作过程中一般包含着多个人事部门,这些组织中的相关成员,在资质方面是否能够真的达标;相关人员在自身的行为规范方面是否得体;各组织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能够相互配合;相关的组织在对外工程项目的变革过程中是不是会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都是对外工程项目在国际物流中所必须要注意的风险。
(2)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设备因素。在对外项目工程的设备因素,主要指的是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我们的国际物流工作所选用的运输工具以及装卸工具,在对外项目工程的国际物流工作中,我们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保证这些工具在其质量以及数量上对项目工程的满意度。避免在进行对外项目工程的过程中,由于机器老化、工序特殊等原因造成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不适应性而带来的相关风险。
(3)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环境因素。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环境因素是一种相对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且将会对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运输工作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例如,在国际物流的过程中,车辆在不同路况中所遇到的摩擦力也会不同;对外项目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如果风力过强,那么在进行设备吊装的过程中将会改变设备的原始方向。在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下,我们对外工程项目的国际物流工作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环境因素所带来的风险。
(4)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程序因素。在整个的对外工程项目的国际物流操作过程中,都会有包含着三个层次的程序来对项目工程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情进行系统规范和指导。这三个程序因素主要包括:对外项目工程在作业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国家规范标准、对外项目工程在质保体系方面的相关文件以及对外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作业指导书。这些因素都是我国在进行对外项目工程的国际物流工作中所必须要遵守的程序因素。
2 对外工程项目国际物流的管理控制风险
在进行对外工程项目的国际物流管理控制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该项目工程的风险进行系统识别,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系数的量化,进而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国际物流所产生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2.1 对外工程项目国际物流在风险评定中的概念以及风险强度分析对外工程项目国际物流在风险评定中的概念指的是,在对外工程项目的国际物流管理过程中,对项目的结果以及相关成本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评定,进而找出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相关风险的规律以及问题所在,通过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帮助对外项目工程的国际物流工作进行系统的定性评价。
在对外工程项目的活动过程中,尤其是国际物流工作的风险评定过程中,必须将风险发生的概率考虑在内,并对工程项目国际物流的风险评定进行准确判断,在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国际物流工作制定出更为周密、详尽的防范措施。
2.2 对外工程项目国际物流的管理控制风险原则
(1)对外项目工程的国际物流方面要及时发现相关风险、避免风险。在我们进行对外工程项目的系统作业过程中,如果在国际物流方面发现风险,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避免它的发生。但是,如果该风险存在于对外项目工程作业过程中的某一个关键的部位的时候,那么就可能会意味着相关实施人员要放弃原来制定的相关方案,进行充分分析。作为国际物流的服务商来说,国际物流工作的首要原则是安全,因此,在进行对外工程项目的国际物流工作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避免风险性作业,将安全问题放在对外项目工程的首位,避免冒险作业给对外项目工程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2)对外项目工程的国际物流方面要采取相关措施,规避风险。在对外工程项目的国际物流工作中,如何实现降低风险的目的,一直是我们相关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首先,可以通过整合对外项目工程国际物流方面的相关组织,在保障组织之间的整体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对工程物理方面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相对应的措施。其次,要求对外项目工程的物流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保证对外项目工程的国际物流工作人员在资质方面的有效性。最后,在对外工程项目的国际物流工作中,我们必须保证对相关设施的监测工作,确保在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我们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可以用相对安全的手段来避免环境所带来的物流隐患,保证外对工程项目在物流方面对工况任务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 原则 风险管理 措施
建筑工程具有项目周期长,工程量一般较为巨大的特征,其中产生的风险也涉及到各方各面。从项目工程设计到的诸多原因入手来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不仅有利于我们探析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规避,同时也可以针对风险发生的类型来进行及时的补救和维护,对于整个项目的良性进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1]。 一、风险成因
建筑项目进展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可以分为外部环境风险和内在管控风险,在已进行的项目中,以内在管控风险为主要的风险因素,也是项目主体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进行合理控制的因素,总体来说可以从工程进度、项目费用和管理风险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首先,进度风险。第一,技术风险。一个工程项目在开工之前都会对项目的进程进行精准的设计,项目时间进程设计是一门完整的科学,建筑工程项目进度都会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的项目进行过程中难免会有技术人员设计项目时间进程不合理的情况发生,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工程进度设计人员不专业、设计人员对整个的工程不是很了解、设计人员缺乏基本的对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的把握。第二,计划风险。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计划风险来自于计划和实际的工作目标脱节,这是因为并非所有的建筑工程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实施的。建筑的工程的目标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但是我们注意到一些项目的计划经常盲目的按照所谓的最高标准制定,殊不知这些不合理的计划带来的后果要比不达标的建筑标准更为可怕。
其次,费用风险。第一,设计变更风险。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费用和项目的进程息息相关,压缩项目的费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项目施工的时间。但是一些项目在进行过程中经常因为实际情况变得复杂,从而引起项目计划变更,而计划的变更将对整个项目带来非常多的问题,通常一个大的项目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适应新的计划,耗费许多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第二,经济因素变更风险。一个项目的实施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一些市场的变化、经济因素的改变会对项目造成风险。第三,成本预算错误。建筑项目成本预算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成本预算涉及到多方面的信息,并非是简单的经济层面的事情,项目的成本会受到人工、经济、社会、政策等等许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正这些复杂的因素很容易造成项目成本预算方面的错误,给项目带来巨大的风险。
最后,管理风险。第一,机构不健全。建筑工程作为一个庞大的项目对象,良好的管理是该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但是基于现实存在的多种原因,如:工程管理的方法和理念不够完善,无法对项目进行合理的管控;项目涉及到的人员众多,上下级沟通容易出现问题;项目管理的人员存在着专业知识欠缺,或者实践经验不足等多个方面的管理问题,会从内部给建筑工程的实施带来管控方面的风险,而一旦管理环节出现漏洞,许多潜在的问题将不能得到良好地发现和解决,为工程的顺利进行遗留了矛盾[2]。第二,合同管理及履行失误。合同作为建筑主体在开展项目之前必须签署的保障性协议,对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验收至关重要,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束的条款进行才能保障项目的收益,维护项目主体的合理收益。同时合同条款也能对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和细节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促进建筑行业的合理有序竞争。如果合同管理和履行方面出现失误,从小而言会影响到单个主体的利益,从大而言则会波及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管理原则 1、风险回避
风险的规避主要是通过一些基本的风险规避原则把项目消除掉,最常见的方法是建筑材料选择那些价格稳定的供应商、以及建筑场地尽量选择避开人群密集以及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的地区。 2、风险控制
所谓风险控制,就是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及后果控制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尽量做到风险的最小化,但是一般情况下达不到完全的零风险[3]。举个例子:某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钢筋、水泥的价格突然大幅提升,因此选择项目阶段性停工,等待钢筋、水泥价格回落之后继续施工,这就是一个风险控制的普遍案例。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的思路就是的将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中的一些风险转移到第三方,风险转移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建筑项目通过花费一定资金购买商业保险,将项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4]。 三、风控管理措施分析 1、前期管理
项目进行前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主要是项目技术风险以及项目的计划风险,由于项目的实施容易受到市场、政策、法律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此阶段规避风险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对项目进行深入的论证分析,充分的了解项目进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制定项目在各阶段的目标,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5]。 2、招投标管理
项目在招标阶段最容易出现的是项目成本预算错误带来的风险,这是因为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能够在招标中占据优势,过分的压缩项目成本,造成预算不合理。这样的结果是,虽然预算降下来了,也最终招标到了项目,但是在项目实施中发现,预算跟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最终导致项目在施工质量上降低或者施工过程中受阻。因此,在项目的招标阶段不能盲目的以完成投标为目的过分压缩预算,而要充分的考虑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盈利状况,才能保证后续的工程施工的顺利。 3、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风险就是项目变更带来的风险,这是因为一些项目在施工阶段会出现大量的不可预知情况,比如项目施工过程中遭遇洪水、地震、施工人员意外死亡等等,使得施工进度严重滞后。因此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除了要狠抓安全以外还需要对风险有一个最基本的预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真的面对风险的时候处变不惊、游刃有余。 4、竣工管理
项目竣工阶段的风险主要是项目验收时候发现项目的实施没有严格的按照合同的要求,造成建筑企业和业主之间的纠纷。因此,避免此类风险就需要建筑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的按照项目的合同履行责任,切忌自行更改合同内容、变更合同要求的工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6]。 四、总结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无论是在项目的前期、施工期以及项目的竣工时候,风险都会出现。这些风险不仅仅是由建筑企业自身问题造成的,也有很多是由所处的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因此除了建筑企业应当从自身角度来规范管理控制,也应当掌握这些基本的规避风险的办法,只有双管齐下两手准备才能让建筑企业在面对各种风险的时候显得驾轻就熟。 【参考文献】
[1]宋刚.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 商场现代化,2012.
Abstract: The contract of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project with large investment,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complex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big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project participants and more features. Therefore more unpredictable factor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evitably confronted with various risks, such as not to prevent, it is likely to affect the smooth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even lead to serious consequence. Strengthening the risk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 contracting, international project contractor to rais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mportant mean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一、何为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问题最先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的德国。到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已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而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逐渐引入风险管理理论。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是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而对工程项目活动中涉及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政策而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风险事件所造成的损失。
二、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及管理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特点下,国际间的工程项目合作日益增多,国内施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加强工程项目承包的风险管理,是国际工程承包商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国际工程项目承包环境风险及措施
1.1国际工程项目承包商可能遇到的环境风险主要有:所在国政治法律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特殊项目的安全要求风险。
1.1.1政治法律风险
如项目所在地局势动荡可能产生的战争风险、当地法律法规的限制性规定等。
1..12经济风险
如外币贬值带来的汇率风险、项目所在国税收政策、金融危机导致业主无力支付工程款的风险、通货膨胀带来当地采购的工程物资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等。
1.1.3自然风险
如地震多发、气候多变、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差带来的风险。
1.1.4特殊项目风险
如我国驻国外大使馆项目安全要求等。
1.2针对环境风险,国际工程承包商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2.1风险评估
国际工程承包商应该对以上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环境风险是否可以承受。如无法承受环境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就果断采取风险回避政策、拒签合同。如可以承受,则可以考虑采取风险转移(购买特定保险)和风险降低(如分包)政策等以降低项目的风险度。
1.2.2资金安排
为了避免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对于以美元和欧元结算的项目,做好项目收款和国外采购材料、分包项目付款详细计划,差额部分通过银行远期外汇套期保值,规避汇率风险。在欧元贬值的大背景下,对于国外大使馆以及援外项目尽量争取人民币支付。
1.2.3工程保险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在保险公司投保工程一切险,量化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可预见风险,并且在投标报价中考虑合同额的6%左右作为不可预见费。
1.2.4安全保密措施
对于驻国外大使馆项目,由于涉及国家安全和机密,所以项目主体设备材料要在国内采购、施工人员要由国内严格调查考核后派出。
2、国际工程项目承包签约阶段风险及措施
2.1存在的风险
2.1.1报价失误风险。
由于缺乏国际工程项目承包经验,项目成本估算失误,报价过低,导致高估利润甚至发生亏损的风险。
2.1.2合同条款风险
如①合同条款中有不平等条款、②合同存在对承包商不利的重大缺陷条款。
2.1.3合同价款形式风险
不同的合同价款形式,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是不同的,一般来讲,总价合同风险最大,单价合同次之,实际成本加固定费率合同风险最小。
2、2针对承包签约阶段的风险,国际工程承包商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2.2.1提高投标报价水平
与国内工程相比,国际工程承包商在投标阶段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例如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状况、、社会治安、资源与气候、通货膨胀、汇率的变动、税收政策、保函的交付等都直接影响着承包商的投标报价。在这一阶段,无论是工程量核算、报价编制,还是合同签订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给承包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2.2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签约阶段,重点了解对方的信誉,核实其法人资格及其他有关情况和资料;监督双方依照法律程序签订合同,避免出现无效合同、不完善合同,预防合同纠纷发生。
2.2.3加强合同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工期是否合理,工程造价及计算方法是否明确,合同双方代表权限有无重叠;审查合同中是否明确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保修年限及质量保证;审查合同中是否具体明确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的方式;审查合同中免责及限制责任问题。
3、国际工程项目承包履约阶段风险及措施
履约阶段与国内工程承包不同的是,在国际工程承包中,资金的使用、设备的采购以及劳动力的获取是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例如,在劳动力的获取问题上,一般使用本国的劳动力易于组织管理,能较好控制施工,但综合费用较高;使用当地的劳动力费用较低,但文化习俗等存在差异,工人难以管理,给项目控制带来难度。
因此,在履约施工阶段承包商不仅需要有合理高效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资金使用安排,还需要人力、机械和材料等各个方面的配合。此外,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设备的选型、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使用定额水平的高低、合同管理,工程变更处理等都会对成本控制有很大的影响。
3.1国际工程项目履约阶段风险包括工期风险、质量风险、成本风险。
3.1.1工期风险
3.1.2质量与安全风险
质量风险包括材料、工艺、工程等不能通过验收的风险。安全风险主要指由于施工管理不当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
3.1.3成本风险
对于国际工程项目,考虑到人员签证周期、运输周期,承包商绝对不能低估所需完成的工程量和所需投入的资源(人工、机械设备、材料等)数量,否则成本超支就很可能发生。
成本超支风险主要存在于以下几方面:
①由于劳动力、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等资源组织和管理不当,发生材料短缺或供货延误,导致窝工、怠工现象,浪费大量人力成本和设备闲置的风险;②贷款资金安排不当增加的利息支付;③项目现金流量周转失灵,从而影响分包商和供应商的工作状况;④国内外税收及相关法规规定的费用;⑤变更及索赔;⑥通货膨胀、工资上涨以及国外采购物资的汇率波动;⑦未充分估计到项目所在国家处理建筑垃圾和受污染土地的费用;⑧不必要的或过高的施工保函或担保;⑨雇佣了不得力的分包商;⑩不充分的现场调查等。
3.2针对承包履约阶段的风险,国际工程承包商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3.2.1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是人、财、物三方面因素。
材料管理。前方项目部和国内后勤采购部门以及外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在国外可以聘用专门的物流人员,做到设备材料一到港就及时清关,及时用到工程上,降低设备材料仓储费用。
设备的管理。首先是选择最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设备的效率。如国外项目的体量不大且为较分散的多个项目,大型设备可以考虑采用在国外租赁方式。这样可以减少大型设备的前期投入、运输成本和施工过程中设备闲置问题。
3.2.2加强质量管理与HSE管理
国际工程承包商应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制,采用EPC范本合同,严格按照合同框架下的施工程序操作和施工,将施工质量与效益直接挂钩,以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
安全和文明施工代表着中国公司的形象,项目部应始终加强安全教育,定期清理施工现场。
3.2.3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
国际工程承包商应建立有效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利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将工期计划、成本计划与质量指标很好地结合,及时地跟踪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合理安排资源,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确保实现盈利。
3.2.4加强项目沟通与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工程承包商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海外工程管理部总协调,加强公司内部的沟通与交流。
项目部人员按项目的施工需要随进随出,实行动态管理。实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力,实行低基本工资加效益工资的分配制度。
加强劳务成本的控制,项目经理部对施工人员按照产值、安全、质量、进度实行目标考核,与效益挂钩。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施工力量。通过与当地分包商合作,完成一些需要当地配合的项目。
3.2.5加强资金管理。
海外工程承包商应杜绝垫资工程,减少合同违约风险。项目部争取每天清算一次收入支出,以便对成本以及现金流进行有效掌控。
3.2.6分包商管理
海外工程承包商可以让分包商参与施工控制网布置,参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等工作。
3.2.7转移风险和合同索赔
施工项目合同风险一旦发生,就要展开转移风险和合同索赔工作。
3.2.8发展综合业务能力,延展项目收入范围
海外工程承包商可以尝试向工程管理咨询服务公司方向发展,为业主提供专业的,全方位的,系统化服务,甚至包括项目的后期维保、物业服务。
4、国际工程项目承包竣工阶段风险及管理
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成本控制的最后阶段,它包括合同内工程价款的结算以及变更索赔价款的结算。在国际工程市场中,尤其是工程所在国为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通常项目结束后,工程结算款很难全部收回,这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惯例”。因此,承包商不仅在竣工结算时要注意技巧的运用,在投标报价以及订立合同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到这些问题,及早防范。
此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承包商及时向业主单位核实增减成本项目的工作量,力争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获取应得的报酬,从而有利于资金的回笼与流通。
参考文献
[1] 张臻,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7(3)
[2] 符志明,航天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3] 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5,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is a proces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in Chi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gradually revealed. A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of construction risk management system is proposed, and hop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nd project management.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及风险管理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内部结构复杂的过程,由于自身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是一项存在高风险的工程项目。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和按时完成的同时,也可以增大企业效益,适应当前建筑市场的要求。
一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和推广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以及确保工程项目成功实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利用一套系统的科学方法,对项目在不同实施阶段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处置,从而减少或消除风险。
2、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是处理项目风险提供各种措施的过程,因此,为经营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项目活动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而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3、项目风险是以一种最小成本投入达到最大的、安全的、保障的管理方法,由于项目风险管理的开展,可以使企业在面临风险损失后得到合理的补偿,从而保证项目管理者的利益最大化。
二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我国的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尚处于初步认识和依靠经验积累,方法上简单操作,缺少规范,有效的科学管理程序,抵御风险能力弱。
1、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规范。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保险法》、《担保法》、《建筑法》及《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但是缺乏相应的强制性监督机制及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具体规定,导致实践中难以操作。保证担保和保险虽能有效帮助企业转移风险、回避风险,但保险业只承担纯粹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转移的是意外和自然灾害风险。我国目前已开办的建筑工程保险和安装工程保险,但由于保险的费用来源不明确,加之保险的条款中规定:“由业主或主承包商统一投保的方式”,因此,国内工程保险的投保率变得很低,造成了实际中常出现一些不规范操作和无序竞争的问题。
2、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位,企业项目部尚未考虑设置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缺乏专职部门和人员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企业内部风险机制不健全,使得化解、抵御风险的能力差,一旦遭遇风险,全企业上下一团糟,增加了组织结构的运行风险。
3、风险意识淡薄。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在建筑企业和金融行业中都缺乏必要性的认识,没有把其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企业虽然有一些风险管理的对策,但也仅限于一些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保证措施,缺乏系统性和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同样,商业银行对政策性贷款投资的工程项目没有必须进行投保的要求, 投资主体虽然从所有制结构上发生了变化, 但提高工程风险意识依然不强, 未能从工程风险管理人手, 降低和转移风险条件。
4、风险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风险管理能力不强。一般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多由施工管理人员兼任,他们往往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但缺少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系统工程、计算机运用等知识和能力,难以适应风险管理的高要求,对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各种变化估计不足,还停留在依靠经验和直觉管理阶段,缺乏全面的,可靠的数据支持,因而风险到来时不能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应,合理的调整,风险管理能力较差。
5、风险管理的费用来源缺乏制度保障。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发育还不是很规范,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建设单位的资金比较紧张,如果在工程建设加入担保费用,就会增加工程成本,减少受益,而且国家在关于工程结算的规定中并未将此项费用列入工程的开支来源,导致开发商在建筑工程中没有安排投保资金的专项支出,也使得他们没有必须投保的强制压力,从而造成风险管理的费用缺乏制度性的保障。
三 完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
在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选择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将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1、完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需加强完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及细则等法律体系的工作,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当前,最关键的是要针对建设领域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建立参照国际惯例并符合中国实际的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制度,为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及推行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2、建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切实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风险的特征就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企业要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必须加强有关信息收集工作,增强建筑工程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的能力。风险管理的核心就是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合理分配风险、有效控制风险。因此,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采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引导和调控工程风险管理,并且尽量避免行政干预。所以企业要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必须建立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制度,让企业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均有风险管理的分工和职责,并积极参与到企业从项目的承接及实施的全过程中来。
3、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教育。在风险管理意识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我国施工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企业所有人员进行风险知识的培训,强化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意识贯彻到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员中。同时要树立风险管理的法律意识,依法履约,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违约的问题。在应对工程风险的措施上,很多施工企业在风险处理时倾向使用风险自留手段,但风险自留适用于概率小和损失程度小的风险,对于更多的工程风险,我们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应对措施,如风险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转移和风险分离等。
4、积极培养风险管理人才,提高队伍综合能力。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基石,风险管理人才是实现高效的风险管理的根本保证。风险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风险管理经理和授权代表等;二是风险管理技术人员,包括:具有现场经验的各类专业工程师,各专业领域的测量师和相关经济、金融等行业的商业评估师等; 三是助理人员。一个合格的项目风险经理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管理背景,同时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目前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缺乏这类人才。因此,企业应一方面从公司员工中挑选部分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引进专业人才,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5、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市场。政府部门应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到工程保险中来,适当、逐步地增加和完善工程保险的险种。允许一批有资质、有实力的机构承担工程风险的担保工作。目前,我国主要是银行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和遍部全国的网点,开展建筑工程的保函业务,还没有形成以银行、担保和同业公司三足鼎立的格局。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体系是市场经济规范运行和有效规避风险的现实需要,在实施中应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积极培育和引导建筑风险管理市场的发展,以形成具有一定竞争环境的银行、建筑工程保险和同业担保的建筑风险管理市场。
四 结论
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不断重视,我国的风险管理水平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加强风险管理手段,这样才能使工程风险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工程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简华晋.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
[2] 李清富,高攀,马磊.公路工程施工期风险评价[J].山西建筑,2008,34(3).
[3] 刘贞平.工程建设监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裴吉星.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