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6:31:1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体育活动成果,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85
Abstract As the basic organizational form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the class is the main organization carrier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self education, self management and self service, which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themselves determine the traditional class construction guidance mode has not adapted to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lass construction work.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graduat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put forward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ence activity boost on the whole process of class construction mode, namely in the establishment phase to be guided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to provide a platform, and make good use in the mature stage.
Key words graduates; class construction; participate in experiential activities
研究生班级的建设对研究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研究生作为一个文化水平高、民主参与意识突出、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群体,加之群体内部年龄层次差异大、生源结构复杂、学习生活习惯不同等特点,研究生班级往往缺乏活力和凝聚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作为行政事务的通知工具存在,无法真正发挥研究生班集体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本文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开展“研究生班级建设情况调查”,借以了解开展研究生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50份,回收有效问卷890份,其中758份来自硕士研究生,132份来自博士研究生。调查内容包括班级设置情况、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活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和主观评价等。
1 研究生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制度建设不完善,过程不透明,执行不到位
班级制度不仅是班级建设水平的标志,而且是班集体得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有力保障。在调查中,39.66%的研究生认为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积极推动研究生班级的管理和建设,34.88%的研究生认为完善的制度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才能达到效果,仅有5.09%的研究生认为班级管理制度对班级建设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仅有19.17%的被访者所在班级的班级制度健全并得到了严格的贯彻实施。而表示自己所在班级有班级制度的研究生中,仅有19.03%的人积极参与了班级制度的制定,其他人或从来没参与过,或仅参与过公示过程,或者参与了没有发言,导致班级制度并不代表成员意愿。研究生班级制度的执行力也大打折扣,致使班级制度没有任何效力和意义。
1.2 班级活动缺乏新意,参与度低,活动流于形式
班级活动是班级建设的直接载体。但是研究生在经历过本科阶段的各种学生活动后,一般的班级活动如讲座、参观、体育活动等已经不能再吸引大家的注意,调查中,36.40%的研究生认为形式老套、缺乏新意是目前班级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有36.97%的研究生认为占用了自己的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与此同时,班级活动参与度低是研究生班级建设中存在的普遍而突出的问题。调查显示,35.51%的研究生班级的活动参与度在50%~70%。参与度低又直接影响到班级活动开展的质量、影响力以及成员积极性。
1.3 班级软文化建设乏力
班级文化包含班级制度、形象设计、班级管理等,最能体现班级个性和班级整体形象。从调查情况看,研究生班级软文化建设严重乏力,仅有23.03%被访者的班级拥有统一的班级标识。在班级统一形象缺失的情况下,班级凝聚力建设失去了文化基础,班级成员不容易从统一的形象符号中产生认同感、找到归属感。
1.4 班级联络方式网络化,利弊兼具
调查中,90.90%的被访者班级以QQ群作为班级共同的展示窗口;57.19%的被访者采用短信或电话形式与班级成员进行联系;66.07%的被访者采用飞信、QQ等网络工具与班级成员进行联系。这种网络化的联络方式既有优点也有着对班级建设不容忽视的弊端。
网络、电子通讯方式可以即时、快速、便宜地与班级成员进行跨时空、跨地域的联系,这解决了研究生群体因学业繁忙、经常出差等问题对成员间联络造成的麻烦。但是网络、电子通讯工具的共有弊端就是,容易疏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信息误读、情感淡化。网络的人―机―人的传播模式,让班级成员之间的印象仅停留在了文字、语音等抽象符号上,很难加深成员之间的了解和情感。
2 影响研究生班级建设的因素
以上问题的产生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研究生群体的特性和班级建设之间的矛盾、研究生学习生活群体和班级划分群体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交叉影响,导致研究生班级凝聚力建设困难,班级活动组织乏力等根源性问题。
2.1 研究生群体与班级建设之间的矛盾
(1)研究生群体特性和班级建设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在研究生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基本稳定,价值取向呈多元化,注重自主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崇尚务实,讲求实际,对自己未来的设计较为重视。另一方面,研究生群体的年龄差异大,部分研究生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群体内部个体差异大、心理发展不平衡。这容易导致研究生组织纪律松弛,集体参与意识淡化,不愿意接受统一的集体行动。
(2)研究生学习生活群体和班级划分群体之间的矛盾。目前,大部分高校采取以年级横向建立研究生班级――学生入学时间、毕业时间相同,便于行政事务上的管理;也有利于不同研究方向同学间的交流和学习。但是以科研学习为重的研究生往往在实验室、课题组的时间较多,这又导致班级功能弱化为通知发放等行政功能,部分同学游离在班级外部。
面对此类问题,部分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人员提出了研究生班级纵向建制,即将同一导师和实验室(或科研组、课题组)的研究生划入同一班级。纵向建制虽然能够加强成员间的交流,但是这种建制必须充分发挥导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而且不利于成员的对外沟通交流,同时会降低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
2.2 研究生班级活动经费多来源于个人
调查显示,74.83%的被访者班级的经费来源于同学上缴的班费。这种收缴班费的形式存在着经费数额不稳定、收缴花销不透明等问题,也容易让班级成员因班费开支对班级产生抵触。针对班费问题的调查中,68.43%的研究生认为经费有限是目前班级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比例高于其他选项;23.71%的研究生会因为“费用自理,加重经济负担”而不愿意参加某项班级活动。尽管班级建设情况和班费不是正相关关系,但数据说明班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班级的建设。
2.3 班级日常工作缺乏系统性指导
在本次调查中,31.12%的被访者所在班级在日常工作中无人给予指导;43.71%的指导来自于辅导员,24.61%来自于高年级同学,21.35%来自于导师;无人指导的班级占到了被访者的近1/3。从结果可以看出,给予班级最多指导的是年级辅导员老师。单一的指导通道一旦不畅通,将造成班级建设无方法和经验可依,容易偏离思想政治教育主线。
3 将体验式活动引入研究生班级建设全过程
3.1 班级建立阶段
一是通过活动,树立班级意识。在开学之初即班级建立之初,以研究生新生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性活动,让研究生在活动中尽快熟悉自己的班级成员,有一定的班级集体感,帮助研究生班级迈出集体建设的第一步。二是通过项目,确立建设目标。由于研究生个体差异大,班级建设缺乏主动性,需要有一股外力的助推和约束。可由学校层面建立“研究生班级专项建设基金”,既为研究生班级建设提供了专项支持,也可以有计划地指导班级开展相关活动。这样,将主动权交给研究生班级,可以充分发挥班级的集体创造力、在活动中提高班级凝聚力。
3.2 班级发展阶段
一是通过训练,培养骨干团队。研究生班级干部骨干是研究生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在班级建立之初,对于新上任的班干部要开展系统化的培训。一要让班干部认识了解研究生班级的特点和工作难点;二要培养班干部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三要培养班干部的创新能力,能够创新班级建设形式,提高班级建设水平。二是通过展示,打造示范班级。研究生班级建设没有固定的教材和统一的模式,班级取得的成绩不容易展示出来。这就需要学校为发展阶段的研究生班级提供一定的展示、交流平台,让研究生班级在展示中汇报成绩,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如开展班集体答辩会、班长论坛等展示、观摩类的活动,提升班集体成员的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活动中的经验、案例还可以作为素材进行编纂整理,指导之后的新生班级开展班级建设工作。
3.3 班级成熟阶段
研究生班级在经过研一、研二两年的建设之后,基本进入一个成熟的运转阶段,班级活动频率相对减少。此时,学校应该善于利用成熟班级的建设成果,发挥班级在就业、毕业教育阶段的作用,让研究生感到来自班级的力量和温暖。比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就业经验交流会;通过班级信息平台就业信息,引导班级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良好的择业风气。
研究生班级作为“组织育人”的基础组织形式,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群体中的学风建设、软环境建设。而研究生班级一般只有二至三年的周期,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做好研究生班级建设工作,学校需要根据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在体验式活动中指导研究生班级开展建设工作。同时,学校的整体引导工作还需要学院的配合,在建立阶段加以引导,在发展阶段提供平台,在成熟阶段善于利用,才能为研究生班级的建设“护航筑能”,让研究生班级在引导和指导中切实发挥班级的主体性作用,真正实现研究生班级内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参考文献
[1] 钱广,王守伟.高校研究生班级管理精细化探索与实践.研究生教育,总第191期.
[2] 王轶,陈怡露,何晓琼.工科类研究生班级建立形式分析与探讨.文教资料,2007(2中).
[3] 吕淼华,劳俊华,郑秀娥.规模化培养条件下的研究生班级建设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04(9).
[4] 徐.涟漪式硕士班级共同治理模式.文教资料,2009(2上).
数学操作技能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富含动作技能的心智技能。在我们小学教学中有许多有关这方面的教学,如,画平行线、画角、用尺子度量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对于这方面的教学大多习惯性这样处理:直接用语言或书面形式传递学生正确的操作步骤,然后学生照步骤操作。如,北师大版一年级教学中的“用厘米尺量”这一知识点。在以往教学中教师通常直接告诉学生:(1)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2)平放,使物体的边和尺子边重合。(3)看尺子另一端指着几,就是几厘米。这样教学后,学生学得特别被动、生硬、模式化。一到实际测量中,一遇到特殊情况,如:尺子断了,没有了起点或尺子不够长时就犯难,无法灵活地处理这些情况。反思这一传统教法,学生只是“遵命而为”地操作,并没有对步骤产生过程的体验,根本不明白其背后的原理,更难以从整体上去把握其内在联系。操作的过程当然变成了无意义的机械行为,以至于突况无法得到解决。
对策:在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中提高数学素养
难道这种“操作教学”只有刻板、模式化的教学吗?认知心理学指出:人的认知结构是平衡和谐的。一旦出现不平衡和不和谐,就会自动产生一种趋力,力求改变。操作技能也总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调整的、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操作技能更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需要一个从内心深处的体验和感悟,而不是简单的1、2、3步骤。如,在“用厘米尺量”这一操作技能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关键放在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和关注为什么会以某种特殊方式行动的原因上,以“为何如此”操作来确定教学思路,把深入透彻认识“厘米尺”作为整课的中心和关键,给学生一个充分认识、体验和探究的空间。首先,充分认识厘米尺。让学生真正明白:两个数字间1格表示1厘米、2格表示2厘米、5格表示5厘米……并配以找厘米环节。如,找尺子上的2厘米、找尺子上的3厘米等,看看能找出几段。其次,充分让学生说厘米。随意并分别以不同格为起点,摆放不同铅笔,让学生说长度,让学生真正明白:占了几格就是几厘米。最后一环节是探究度量方法。由于有了上述两个环节的体验、突破,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真正作为一个学习的主人有序地探究着其测量方法,并在欣赏和评价别人多样的方法中,找到了通常情况下较为便捷的方法:以“0刻度”为起点。经过了这样一系列的体验和探究,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从多样化的方法中接纳了这一测量方法,但又不定势于这一方法。
问题二:经历活动过程=统一定论?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平面图形”,阶段目标就在于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并在折一折、剪一剪等操作中建立认识。但对于低年级的教师在教学中都有共同的感触:只有感性认识而没有进行稍微的归纳、总结、提升其特点,不利于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深刻认识。如一味地向中高年级学生灌输那样的定论: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也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是拔高了学段的目标。
对策: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这一“困惑”又该如何解决?体验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实际上是使经验内化为自我感悟,使感悟到的东西成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而对于“平面图形”,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认识就是最好的途径。当在教学中不好把握深度时、当知识点不好表述时,不如给学生在搭建一个体验的平台,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感悟、去认识。而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作为教师最为关键就是要给学生一个主动发现、充分体验、深入感悟的平台。因此,在这一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后,设计一个“分类”的环节。以“分一分”“找一找”“说一说”三环节为载体,把认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抽象的表述变为操作活动后的交流。如,首先,准备8个4种图形(长、正、三、圆各2个),让学生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并说明理由。在这一环节,有意地促进学生主动去观察这4种图形的异同,进一步认识并简单区分这4种图形。其次,把主要以形为主的几种分法集中在一块,让学生观察比较,看看发现了什么?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有意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其联系与区别,调动其内在潜能,以进一步去挖掘。
问题三:经历活动过程=教师意愿?
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中,时常会出现学生面无表情、无法产生共鸣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后,多数老师最为简单的方式就是怪罪于学生。对于这一现象,我也困惑过。如,在教学《数豆子》一课,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两种学习材料:小棒和豆子,然后让同桌小朋友分别数出36根小棒或36颗豆子,再想办法怎样摆会让大家看起来比较清楚,而后交流,当由一个数小棒的孩子交流后,教师问:“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好吗?”没想到全班稀稀拉拉,面无表情。甚至埋头自顾自己的摆弄。有一个小朋友竟说:“老师,我数的是豆子啊!我没数小棒。”教师一时愣住了。
对策:关注学习材料保持经历活动过程的兴趣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几乎把课堂教学内容定性为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这也要那也要,整节课塞得满满的,然后又经常抱怨课“上不完”。俗话说: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学生“鱼”,虽然可以喂饱学生,但却不能体现“过程与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把给“鱼”改为给“渔”, 让学生自己掌握“捕鱼”的方法,锻炼学生运用方法去“捕鱼”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自己捉到“鱼”。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乃教学生学”。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包括知识和方法。由注重知识,改为知识和方法并重。在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中学方法,再运用已有方法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
二、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变“单法”为“多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不竭的动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源泉。有源之水长流,兴趣就如学习语文之“源”。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语文课单一的传授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的方式、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实践。世界是多彩的,教学方法也应是多样的。美国心理学家哈瓦德·加德纳提出的“多重智慧”理论也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所谓教学要注重“多重智慧”,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多方法、多形式,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以《背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为例,可以用powerpoine格式将课堂教学重点、基础知识点、各个教学环节中涉及到的重要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做成幻灯片。用flash格式将课文重点段的朗读做成音像课件,用于朗读示范。下载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背影》中父亲过铁道片断(rm格式),借以加强朗读训练,朗读示范,加深对背影的直观感受。还可下载MP3歌曲《爸爸妈妈》,作为课堂教学气氛调节或课前课后学生休闲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传统的传授法如果运用得当,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此,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不是全盘否定原有教学方法,而是在吸收传统课精华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学法的研究成果,促使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多样化。
三、改进课堂提问方式,变“师问”为“生问”
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沟通、讨论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语文教学大多是老师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回答。课堂教学行为中,学生的提问是非常少的。教师带着预先设计好了的问题和明确的答案进入课堂,总企图把学生的思路往预先设计好了的方向引导。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总想揣摩老师的意图,发表的看法很少是自己个人的真实见解。这种“师问生答”的方式,处于课堂教学中心地位和主动地位的永远是教师,而学生只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一种单项的、预设的课堂支配方式,严重限制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的发问精神,学生的好奇心将被泯灭,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怀疑,学会提问题,学会讨论、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例如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并欢迎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在学习小组里互相提问题,互相请教;也可以将小组里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同学共同探究;还可以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来学习。组织部分学生先学习“例文”,组成“先学团”,然后让还未阅读此“例文”的同学在自读的基础上,向“先学团”的同学提问题,由此共同探究。
四、改进课堂表演对象,变“师演“为“生演”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我讲你听”“我讲得口干舌燥,你听得索然无味”的现状,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实践,让学生体验过程。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泰拉(Treicher)著名“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心理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 这个统计说明,语文课要尽量让学生进行听、说、读的练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提倡讨论式教学。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改进师生的角色地位,尽量将课堂交给学生讨论、交流。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只有当学生的内部需要得到满足,才能激活其学习动机。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表演”,以满足学生各层次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教学分成三大阶段:
一是个人阅读阶段。让学生独立阅读,进行独立的与文本对话和情感交流。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英语课堂教学是老师向学生进行教授语言知识和训练学生英语技能的主要形式,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因此,英语老师应努力做到了解并掌握英语课堂教学的规律,钻研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应注意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面向全体与兼顾两头、课堂节奏与学生心理、课堂组织与师生协调、计划性与灵活性等几个方面把握得恰到好处,课堂教学活动定会效率倍增。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活动,它要求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统一。作为教师,在课前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和重新组织,以便将教材内容转变成学生最易吸收的知识结构;课堂上,教师要进行系统的讲授,力求做到“精讲”,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明,力求体现“导”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针对问题,主动地讨论探究,力求做到“多练”,多练这个过程实质是学生参与、内化、运用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刻意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标准性。这样,“精讲多练”就可以促使师生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共振体”。
二、面向全体与兼顾两头
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一般的教学原则。教师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的进程,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班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集体教学上,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在面向多数的集体教学中兼顾两头,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我们要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注入不同的信息,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后进生能回答的问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达到大面积丰收。对于学习成绩差、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歧视他们。教师对他们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课堂快慢节奏
快与慢是针对教学进程的速度而言。英语课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阵地,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老师应尽力为学生创造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如若教师节奏太慢,学生思维松散,则会阻碍学生的认知发展。因此,教师应当适当加快英语教学的节奏。例如,讲解学生易懂和易掌握的内容时应该简明扼要;教学中操练形式的转换和各教学环节的交替应力求明快,紧凑;这样学生的凝聚力会很强,与教师心心相通,教师的语速也力求正常,但如果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过快,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结果欲速则不达。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内容教师应重点讲,突出讲,针对难点内容教师分散讲,缓慢讲,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突出重点,合理取舍,主次分明,详细得当,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慢中有快,快慢结合。
例如,在'课前复习'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采用“短、平、快”的教学节奏,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快速复习新知识;在'呈现新内容'这一环节中,教师则应放慢教学节奏,突出重点,分化难点,逐步渗透;在‘巩固、操练’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由慢渐快,多方位、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听和说的训练,使学生在快节奏的操练中养成快看、快说、快写、快思考的习惯,熟能生巧地运用所学语文进行交际。快与慢的活动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掌握能力适时进行调整和操作。教师应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使快慢节奏单独地出现,从而使教学步骤顺畅、自然,达到理想效果。
四、师生协调
教师作为促进者、辅助者为学生积极创设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学生则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在平等互动的轻松氛围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认知力得以极大的促动,学习内驱力得以提高,由原先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用满腔热情的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和信任。善于研究感彩和表达方式,用积极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维,形成师生配合默契,气氛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局面。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新华书店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泰安市未成年人“心系祖国健康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委员会(成员名单附后),负责领导并组织开展本次活动。
二、参加活动人员范围及推荐用书
1、参加活动人员范围:全市未成年人,重点为中、小学生(含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2、活动用书:本次活动用书为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指导编写的《心系祖国健康成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读本》,供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阅读。
活动用书分为小学低年级读本、小学高年级读本、中学生读本和青年读本(适合高中生阅读)。中、小学生读本估价4.90元/册,青年读本估价5.90元/册。
三、活动内容
1、阅读活动用书。按照不同学龄段,广泛发动广大中、小学生认真阅读《心系祖国健康成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读本》一书。在阅读活动用书基础上,结合开展“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报告会、座谈会等其他活动。
2、组织开展///市“新华书店杯”心系祖国健康成长演讲(讲故事)比赛。
(1)比赛拟定于5月下旬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参赛对象和代表队的组成:
参赛者为参加本届读书活动的中小学生。
各县市区矿业集团、市直学校可先行组织演讲预赛,产生各自代表队。每支代表队由领队1人,辅导教师1人和参赛选手2人(讲故事和演讲各1人)组成。并于5月上旬向市里推荐1-2名选手,市组委会在组织比赛的基础上,确定选手组成///市代表队赴省参赛。
(3)参赛要求
参赛选手演讲(讲故事)的内容必须以“心系祖国健康成长”为主题。要求以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事例,表达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展现新世纪青少年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演讲主题要准确显明,语言表达要生动贴切、符合年龄特点。讲故事时间不超过4分钟,演讲不超过5分钟。
3、举办“心系祖国,健康成长”征文比赛
(1)参赛对象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
(2)征文主题为“心系祖国健康成长”。征文篇幅:小学生作文不超过800字,中学生作文不超过1200字。
(3)参赛方式为分组分级比赛。征文比赛分小学生组和中学生组。参加市级征文比赛名额视参与活动人数情况确定,另行通知。市级征文比赛将设学生一等奖50名,二等奖100名,三等奖200名,优秀辅导教师奖50名。
参加全市比赛的征文,由市组委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获奖者由市组委会颁奖,并推荐部分获奖作文在市级报刊发表;同时推荐部分优秀作文参加全国比赛。
4、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四个“十佳”评选活动。在组织好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评选表彰全市思想道德十佳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十佳教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佳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十佳案例。评选标准及办法另行通知。
5、开展网上知识竞赛。
(1)竞赛时间、试卷和网址
本届网上知识竞赛出题、答题日期待定。试卷分为小学生试卷和中学生试卷两种。试卷将刊登在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网站“春苗网”上,网址(已在读本上注明)。
(2)参赛对象
本届网上知识竞赛参赛者为参加本届读书活动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必须以真实身份参加相应试卷的答题竞赛。身份不符者答题无效。
(3)答题方法及要求
①打开春苗网,点击主页上设立的“知识竞赛”按钮;
②按照网页上的介绍,准确填写个人注册信息;
③认真阅读试题,按提示要求答题;
④确认答题完毕后,点击“发送”按钮,发出答卷;
⑤每个人限答一次,务必在规定日期内发出答卷,过期答卷无效。
(4)奖项及表彰
竞赛评审对全部有效答卷进行评判,评出正确答卷后,按小学组和中学组分别抽奖。先抽出优秀奖若干,再抽取幸运奖。全国组委会对优秀奖获奖者颁发证书,幸运奖获得者将在20__年暑假,参加全国组委全举办的第十二届读书活动表彰大会和夏令营活动。
四、活动步骤及时间安排
1、组织发动阶段。20__年1月上旬,起草文件,制定方案,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召开工作协调会,商讨活动方案,统一认识,协调分工。
1月中旬,召开全市未成年人“心系祖国健康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动员会,下发文件及实施方案,部署工作。
动员会后,各级新华书店要主动配合宣传、教育等部门积极做好活动用书的宣传征订工作,并及时送书到门,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2、开展读书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阶段。20__年2月份至20__
年3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及团组织都要组织发动广大中小学生认真阅读活动用书,踊跃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和比赛活动。20__年5月上旬,各县市区、矿业集团、市直各学校向市组委会推荐“心系祖国健康成长”演讲(讲故事)活动人员名单。
20__年5月底前,各县市区、矿业集团、市直学校向市组委会推荐优秀征文(征文推荐数额另行通知)。市组委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
20__年暑假前,各地各单位按照市组委会分配的名额,分别推荐上报全市思想道德“十佳”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十佳”教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佳”学校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十佳”案例。
网上知识竞赛活动,按该活动届时通知的具体时间进行。
3、总结表彰阶段。拟定于20__年下半年召开全市未成年人“心系祖国健康成长”主题教育活动总结表彰会,市组委会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对开展活动好的单位和成绩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本次活动设组织奖4—6名,由市组委会视活动开展情况研究确定。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践性课程。然而,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偏离语文实践课程的本质,或与我们所掌握语文知识不衔接,又或是流于形式,浮皮潦草,敷衍了事。把本是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活动,搞得脱离实际,不得要领,没有达到上述良好目的的结果。我们反思后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社会意识亟待提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普遍在各学校的开设及活动效果都不太理想,究其根源,首先是社会、家长以及有关管理者的意识还没有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维中转变过来,对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存在偏见。这就导致了对这门课程教学管理的轻视甚至鄙视,对教师教育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从而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了课程开设的效果差。
由于诸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活动流于形式,效果差强人意。各农村中小学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跟思想和认识上的误区有着密切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喊了许多年,但由于整个教育还被应试教育氛围笼罩着,结果还是“雷声大而雨点小”。传统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应试教育思想,使社会、教师、家长和学生甚至部分教育管理者都普遍认为学生语文成绩才是升学考试的主要条件,而忽视人的整体素质,这样,实施这类课程时,无论家长还是学校,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严重影响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教师意识和素质有待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大部分的教师思想上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认识不足,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深深地感觉到“课堂语文主科”重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副科”,这样的心态导致了课程开设质量不高。很多教师认为花大功夫搞综合实践活动,影响现在普遍认为的“主科”成绩,担心家长不会接受,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是任课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现成的教材,找不到现成的教案设计或活动设计,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或参考资料,且领域宽泛,内容趋于开放,更加丰富。另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载体,更加强调师生的多边活动,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做指导者、协调者,帮助者,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机会。这样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和方式,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确实是难以适应的。农村中小学没有科学合理的实施制度和措施,一些学校虽对语文课程的实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但实施过程中,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施过程中职责不分明,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大,缺乏统筹安排,具体指导。学校并没有真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制度和措施,没有活动的全盘计划和长期规划,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能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于此同时,也没有相适应的评价监督机制,也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这无疑会直接影响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此外,语文教师的在选题过程中,选题过大,目标过于庞杂,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让学生有老虎吃天无处下抓的感觉。这样就会出现实践活动“只做表面文章,不深不透”的现象。
没有真正体会到开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图。
三、教材、教案设计上的错配,在实践中偏离了实践课的本质
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当成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只是换个地方进行课堂课程教学,或者严重脱离本年级语文课程所学语文知识,进行不相关的活动或其它社会实践。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与通常意义上的学科性教材有很大不同。它不是对某一学科知识系统的严密编织,而是一个围绕许多社会生活等主题展开实践活动的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不是书本,而是生活、是实践。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直接实践出发,在设计和编写教材上或教案上,应与所学年级语文课程知识相匹配,做到相关不死套、游离不脱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和教案的设计总原则上来。
四、教师越位,学生缺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始还能把主动权给学生一点,让他们自己发挥,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教师的调控,不知不觉又回到教师预设的问题和设计上来。教师往往依然是“主宰”,想着法的死套课本上知识,或框架设定好的知识,没给学生自由探讨的空间,和发挥个人特性的余地,造成老师越位后成为主体,学生成为客体的现状。违反了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支持者,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材的人”的本质要求,更谈不上为引导学生在每个主题活动都需要学生在“做中学”,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发现型”学习和通过直接经验的“体验式”学习的目的,依然是依赖教师获取知识。
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既有人们认识上的问题,又有现实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差异;既有师资队伍不足的因素,也有办学宗旨和教育思想不端正的因素。因此,要认真研究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策,切实改变目前的状况。
【参考文献】
**支部对开好这次组织生活会高度重视,把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作为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一次政治体检,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一项重要内容。会前,认真研究制定会议方案,集中进行学习研讨,深入开展谈心谈话,认真撰写检视剖析材料,并报公司党委审核把关,为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会上,支部书记通报了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查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并代表班子对本次主题教育进行检视剖析,重点查找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等5个方面问题,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深挖问题根源,提出整改措施。随后,支部书记带头作个人检视剖析,带头开展自我批评,诚恳接受班子成员提出的批评意见。支部其他委员和全体党员逐一进行检视剖析,相互开展批评。大家在发言中,直奔主题,相互批评真点问题、点真问题,自我批评不遮不掩,见人见事见思想,达到了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1.026
1 前言
景观体育是一种新兴特色的体育组织形式。2006年5月“景观体育”在全国体育大会“太湖体育论坛”上被首次提出,使其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我国的城市景观体育最早在上海兴起,南京路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上海国际赛车场举办的F1世界锦标赛等等,都为上海增添了新名片。景观体育的开展不仅推动了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景观体育的内涵和特征出发,通过分析郑州开展的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事对郑州全民健身开展的影响,阐述景观体育对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意义。
2 景观体育的内涵
“景观体育”这一概念虽然早已提出,但至今对其仍没有一个明确的表述,多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例如:张美江在对景观体育的解读中认为:景观体育巧妙、有机地将体育和景观结合起来,是一种新颖的体育锻炼方式;陈锡尧在对上海城市景观体育赛事运作的探析中认为:景观体育是一项利用城市特有的景观资源,突破传统体育场所的限制,将城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与鲜活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有机的结合,具有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比赛活动;周丽琴认为城市景观体育是以城市景观为背景或场地开展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等等。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景观体育就是一项以城市景观为主要背景或场地,将静态景观与动态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兴特色体育活动形式。
3 景观体育的特点
3.1景观体育的地域性
城市景观是景观体育的生命线,它作为景观体育的场地或比赛背景,展现了景观体育独有的特色。不同的城市风貌赋予了景观体育不同的风情,同样是马拉松,当镜头中运动员矫健的身影穿过天安门,我们知道这就是北京国际马拉松的现场;当镜头中的运动员闪过五通灯塔,我们知道这就是厦门国际马拉松的现场。景观体育就是这样借助着不同地域风情的城市景观,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关于赛事举办城市的视觉享受,从而让我们在精彩比赛的过程中了解这座城市。
3.2景观体育的整体性
景观体育是体育与城市景观的巧妙结合体,它不仅包含着体育的元素,同时也夹杂着社会、自然等元素,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元素间相互影响着彼此。因此,景观体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体育形态,而是相互联系的城市特色景观与体育文化现象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只有充分将体育比赛与城市的特色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高质量且具有特色的景观体育活动,从而满足观赏者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上的需要,并取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3景观体育的时尚性
景观体育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项目,其样式新颖,项目安排具有一定的时尚性。景观体育能在短时间内在全国甚至世界迅速的发展与其突破传统束缚密不可分。从时间的维度上看,景观体育历时较短,发展迅速,例如攀岩、Fl摩托艇、低空跳伞等体育项目都属于新兴起的体育项目;从空间的维度上看,城市景观体育打破了传统体育的理念,将城市景观作为体育比赛(活动)的场馆,使静态的城市景观与动态的体育运动惟妙的结合在一起,为其形式增添了时尚的魅力。
3.4景观体育的休闲性
传统的体育比赛看台与比赛场地界限分明,使观众在观看比赛时具有一种“局外人”的心理,而景观体育本身就是一项以自然或城市景观为比赛背景的体育活动,它打破了传统比赛项目的束缚,消除了观众在场馆内观看比赛的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观众和参赛运动员的物理和心理距离,活跃了比赛和活动现场的氛围,消解了两军对战造成的萧杀气氛,使整个比赛的过程更具休闲的气息。
4 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
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是由中国田径协会、河南省体育局、郑州市人民政府、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河南省唯一常设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目前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全程马拉松赛事。
4.1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事缘起
连接郑州和开封的快速通道――郑开大道于2006年11月19日正式开通,这也标志着郑汴一体化的建设正式启动。
同年的8 月 6 日,一份“关于举办郑汴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倡议”的帖子引起了郑汴两地市民的广泛关注。倡议是由头一天徒步贯穿郑开大道的“半月大哥”和“随风缘”提出的。郑州和开封两地的政府也极为重视这个建议,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认为郑开大道具备举办马拉松最基本的条件――拥有42.195公里的合格赛道。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最终在郑汴两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各路媒体的共同推动下,万人签名、筹委会成立的条件下,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事于2007 年 2 月 15 日正式获准举办。
4.2郑开国际马拉松项目设置及参赛人数情况
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自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参赛人数也从首届的5600人增至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49000人, 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过程。为能更好地实施国家“全民健身计划”,郑开国际马拉松在设置传统的全程和半程赛事以外,还开设了5km和10km的比赛,同时在5km的小马拉松比赛中还增添了情侣马拉松和亲子马拉松,丰富了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事项目的多样性,使得马拉松比赛更具趣味性,从而吸引郑汴两地市民投身其中,推动了河南省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
4.3郑开国际马拉松的赛事特色
第一,它是最具东方文化魅力的马拉松赛道
郑开国际马拉松的赛道地处中原,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这里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道路两旁浓郁的乡村风情,壮阔的黄河景观,秀丽的雁鸣湖景区,还有终点开封八朝古都的绝代风华使郑开国际马拉松更具魅力。这里气候宜人,风景如画,可谓是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最佳地域。
第二,它是最平坦开阔的马拉松赛道
郑开通道宽阔平坦,道路宽达100米,双向拥有十个车道,是最理想的马拉松赛道,最有利于运动员创造出优异成绩。
第三,它是最具人气的马拉松赛事
河南是拥有一亿人口的人口大省,而作为省会城市的郑州,是铁路、航空的枢纽,这里交通发达,物流充沛,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得到了省委领导和普通百姓热烈支持。可以说从组织、协调、住宿、旅游、安全等各方面均无后顾之忧。
第四,它是最能体现马拉松精神的赛事
马拉松比赛展现了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郑开国际马拉松一头连接郑州,一个一度被遗忘的商代古都,正在快速崛起的中心城市,另一头则牵手八朝古都开封,曾经的世界第一大都市。开封曾经无数次遭受大水和毁城却仍然原地站立起来,创造了"城摞城"的世界奇观。这种百折不挠的城市精神恰好契合了马拉松精神,可以说郑开国际马拉松将马拉松精神和城市精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马拉松精神得到最完美的升华。
第五,它是最具唯一性的马拉松比赛
郑开国际马拉松是世界上唯一由网络催生的国际马拉松赛事,这是世界上唯一链接两座古都的马拉松赛事、这是世界上唯一让马拉松复古,回到原生态的赛事、这是世界上唯一全程直线最艰难的马拉松赛事
第六,它是最具发展前景的马拉松赛事
马拉松比赛精神和郑汴城市精神的完美结合,马拉松文化与东方文化精髓--中原文化的融合,河南的崛起,经济的腾飞,神秘的东方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都让郑开国际马拉松注定是最有前景的马拉松赛事。
5 郑开国际马拉松对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价值
5.1丰富了两地市民的体育锻炼手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身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健身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多数体育项目如篮球、乒乓球、网球、游泳、太极拳、广场舞、健美操等也都是在规定的区域或场馆内进行,而郑开马拉松突破了这种区域限制,它将马拉松比赛与郑汴两地的特色景观相结合,以郑开大道沿途的景观为背景,突破了传统思想观念,为人们从事体育健身活动开辟了新思路。
5.2强化了两地市民的全民健身意识
健身意识是人们积极参与身体锻炼自觉性的反映。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不断提高,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随之减少,健身的意识逐渐淡化。郑开国际马拉松的开展强化了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比赛中市民们不仅欣赏了运动员矫健的身姿,还领略了沿途秀丽的风景,以及郑汴两座古城的风光,这种国际赛事与城市景观的巧妙融合极大地刺激了两地市民参与其中的欲望,点燃了市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从而强化了两地市民的全民健身意识。
5.3促进了两地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并将全民健身上升至国家战略。这使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在各级地方政府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各地级政府的落实,还要培养和唤醒群众的健身意识,郑开国际马拉松的开展,一方面,促进了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另一方面,唤醒了郑汴两地市民的健身意识,使市民们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从而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5.4推动了体育生活化的进程
大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增强国民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现今,我国体育锻炼的普及率不高,与实现体育的生活化还有一段距离。郑开国际马拉松的开展一方面拉近了市民与竞技体育的距离,为大众体育健身提供了良好的健身环境,营造了休闲的锻炼氛围,有助于郑汴两地的市民在美好的环境和氛围中主动从事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体育和城市景观的巧妙融合使体育向社会广泛展现其特有魅力,有利于体育在市民中树立良好形象,赢得更多社会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体育的价值,推动体育生活化的进程。
5.5实现了市民免费观赏体育赛事的需求
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都是在专门的体育场馆中进行,想要欣赏高水平精彩的赛事就必须提前订票或花钱买票才可进行观赏。如国外的NBA以及国内网球、乒乓球比赛等都需要昂贵的门票,这使得许多体育爱好者因为经济的原因与自己喜欢的比赛失之交臂。而郑开国际马拉松是以城市景观为比赛场地或背景的国际体育大赛,每个人都可以免费观赏国际顶尖运动员间的较量,从而满足市民的体育需求。
参考文献:
[1] 孙泽野.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
德育课是高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
德育课活动化教学是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以德育课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常规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特征,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具体而言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和设计具体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自主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主体性活动中学习、体验有关的知识,培养道德情感,强化和巩固正确的行为方式,达到德育课的教学目的,使德育教育更有实效。
一、高职德育课活动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正因为它的独特魅力,活动化教学越来越得到德育课教师们的重视、认同和推崇。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与德育课开展活动化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师地位丧失,功能弱化。
活动化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任由学生独自活动。有的老师在活动开始前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说明,导致学生茫然行动、费力操作;有的老师虽有要求,但指向不明,活动过程中又没有适时从旁指导和及时纠正、调整,导致课堂无序、形同散沙;还有的老师在活动结束后没有及时的评价和小结,徒留表面热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不到进一步升华,失去活动应有的意义。
例如,教授《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这一课题,大纲要求其学时为两课时,教学重点一为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二为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一位教师先以一节课的时间采用案例分析法,在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讲完发展这一哲学观点。第二节课突然风格大变,在黑板上写上“正方:顺境出人才;反方:逆境出人才”的板书,然后把班级分成两块,左半边为正方,右半边为反方,要求学生以派系为组,围坐讨论10分钟,然后开始辩论。于是学生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被迫搬凳子讨论。“待会谁说”、“我比较赞同对方的观点怎么办啊”、“一下子想不到好例子啊”、“反正我不说,我不会说”……类似的声音不时出现在讨论声中,而且受场地的限制,不可能真正让一半的学生围坐交流,于是有的仍原地不动,看着别人讨论,或是低头看书。10分钟后进入辩论,没有学生自告奋勇。教师两边各喊了些同学,站起来几乎都是干巴巴几句话,无理无据,氛围沉闷,学生无趣,教师最后只能草草收场,白白浪费一节课时间。
如果这位教师能在上周作业中预先布置一道资料搜索题,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一些名人的成才资料,并让每组推荐1—2名辩手,在课堂上先创设情境导入,自然引出顺境逆境对人成长的影响,然后对学生课前的资料搜集进行展评,那么最后进入辩论环节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兀、无序和无趣。
(二)设计活动过多,毫无主次。
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调节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动中学、乐中学。但是活动过多,首先会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使基础知识的传授变得草率仓促;其次,不择时机、不择问题地让学生活动,会使整节课显得毫无重点和主次之分;最后,不停的活动使德育课俨然成了自由活动课,学生动手和动脑相脱节,缺乏动静结合,没有时间让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和总结。
(三)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乏味。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精心准备,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否则会使课堂的活动化教学流于形式。要么过于简单,不停地交流资料,或是不停地看读案例,要么过于复杂,光是活动的过程和规则就要解释半天,这样的做法只会使学生丧失活动热情,缺乏兴趣。
例如,有老师在讲授《性格》这一课时,整节课几乎成了心理测试课。先以几道趣味测试题导入,让学生探索自己的性格;接着同样以几道趣味测试题引出性格的基本特征;随后让学生互评,总结自己的性格;最后以大量的题目测试学生的职业性格。学生在导入环节时很投入,也充满兴趣,在新授环节的起初也算配合,到了中间环节就有些失去耐心,到最后大部分同学都发出“啊”的声音。这样无视学生的情绪、毫无设计感可言的单一活动,效果可想而知。
(四)活动对象局限,个别参与。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该尽可能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来。可以你动手,我动脑;也可以你献计,我发言;还可以你组织,作。否则所有的活动永远只能是个别积极主动的同学参与体验,大部分同学沦为看客,而内向害羞的同学永远无法真正融入课堂,得到锻炼和提升。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能力》这课时,采用互动游戏“数字传递”导入,要求几位学生在讲台前逐一向前面同学的背部传递数字信息。这位教师先问哪些同学愿意,结果只有两位同学举手,然后教师又随机点了几个同学上台。游戏结束后,教师让这几位参与游戏的学生代表说说感想和体会,然后总结游戏的成功完成离不开各种能力。自始至终,台下的同学都是旁观者和倾听者。如果游戏开始前,先告知下面的同学充当评委角色,引导其认真观察;游戏结束后,由下面的同学先来点评参与者的不同表现情况,再由参与者总结活动失败或成功的经验教训,就不至于使大部分同学无事可做,被动接受知识了。
二、应对措施
为避免出现上述现象,德育课教师应该努力学习先进理念,研究新思想、新方法,提升教科研水平。主要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摆正态度,更新理念。
教师可以搜集国内外有关“活动化教学”的资料,了解“活动化教学”目前的研究状况,并认真做好分析研究,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丰富和更新自己对“活动化教学”理念的认识,意识到“动”只是手段,“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
除了提升理论修养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指导和帮助学生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个性的养成,等等。
(二)钻研务实,精心备课。
教师在设计活动前一定要充分“备好课”。
备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立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认真研读教材,整理思路,分清主次,把控时间。
备学生:根据学生的现有能力、知识基础、态度和情感及逻辑思维方式、生活体验等,设计学生愿意参与、乐于参与、易于参与的活动。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和能力划分小组活动,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努力创造条件,力求每个同学都能参与活动,都有事可做。设计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整体、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有所得、有所悟。
备自己: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机智能力,活动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要善于随时把握课堂中闪动的亮点,要成为信息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王小玲.地理活动化教学中的几大误区[J].地理教育,2003(4).
[2]詹洁月.拨开雨雾见青天[J].生活教育,2012(6).
《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是在《中国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体系大纲》(CPMO)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该体系充分吸收了《中国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体系大纲》(CPMO)的核心技术和整体思路,增加了学习内容和解释,减少了技术指标和操作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和专业深度,加强了宏观结构的表示,简化了整体结构,深化了重点内容的知识性。
《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是我国在全世界项目管理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与其他项目管理领域内的知识体系相比,拥有十五个第一:
1 第一次界定项目是以“时间和发展”为核心的活动;
2 第一次系统采用“立体项目管理”的理念;
3 第一次系统提出“三维项目管理”和“四维项目管理”模型;
4 第一次绘制出“项目空间”和“项目立体结构”;
5 第一次提出“项目空间设计”的创意;
6 第一次提出和界定“项目管理是管理的四大表现形式之一”的理念;
7 第一次提出和总结“项目具有性质准则”;
8 第一次明确和制定“项目管理技术标准”;
9 第一次提出和阐述“项目量值管理”;
10 第一次明确区分“项目管理高度层级”;
11 第一次提出“项词、项语”的概念;
12 第一次系统划分和界定“项目工具”;
13 第一次系统区分和界定“项目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