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6:31: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随着资源开采的日渐深入,资源紧缺将导致城市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滑。为了避免资源型城市经济受到资源限制、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快速转型、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必须针对经济快速增长以及人口增加现状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改革,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特点及其理论内涵的分析
循环经济使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将传统单线经济模式以资源、产品、才生资源的循环方式保持经济的循环发展。通过循环经济方式环境资源、环境问题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缓解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循环经济还能够通过城市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减少资源型经济发展中资源短缺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以循环经济为基础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
1.加快城市经济基础调研——城市经济科学发展的基础
为了实现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在现代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建立过程中应加快对城市经济基础情况的调研。通过对城市经济现状的调研、城市生态环境以及投资环境的掌握,为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城市居住人口情况、城市流动人口情况进行掌握。了解城市地域特点以及城市资源型经济、传统经济发展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经济模式优化调整以及经济模式改革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
2.强化循环经济重要性,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应强化对循环经济模式的认识。针对循环经济模式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城市经济的优化与调整。以循环经济模式的运用提高城市环境资源的配置、以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同时以循环经济模式特点以及结构优势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循环经济模式的运用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针对我国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需求,现代城市经济优化与经济结构调整中,应利用循环经济模式改善传统经济模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使城市新兴工业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针对循环经济模式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现代城市经济结构优化与改革中必须提高对循环经济模式的认识。通过强化循环经济重要性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及相关工作的开展。
3.加大循环经济模式及其理念宣传,为循环经济模式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为了实现城市经济结构优化、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建立时应针对其对全市人民利益相关性加强循环经济模式及其经济理念的宣传。针对人们对循环经济缺乏认识的现状以多种宣传渠道进行循环经济模式的宣传。通过各企业经营者、社会各界人士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为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不必要的麻烦。以循环经济的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大众消费、引导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方向。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入手促进城市经济环境的改善,为城市招商引资工作奠定良好的投资环境。
4.注重经济结构调整中政府职能发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引导职能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调整把握方向。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政策鼓励以及城市资源的协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通过对低污染、高循环企业的政策扶持、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整改及限制引导城市经济发展活动中主流方向。同时以政府作为媒介,鼓励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循环经济活动中各组成部分的有机运行,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目标。
为了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与运转,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中应针对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需求进行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城市工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淘汰资源浪费、高污染工艺设备及企业,限制能耗、水资源、高污染产业发展。以新型低耗能、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等清洁产业为重点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对城市产业机构进行优化与调整,以此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三、注重非耗能产业资源的开发,促进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
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城市低能耗、低污染产业机构的发展。城市经济发展活动中应注重非能耗产业资源的开发,以非能耗产业资源开发促进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例如:对城市周边湿地资源进行整合,以城市周边休闲游为目的进行湿地保护与建设。通过城市周边湿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实现湿地保护与城市居民休闲需求。另外,还应对城市的地域优势进行探讨,以旅游资源开发等类似的低能耗、无污染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北方城市发掘自身气候特点,以林区夏季气温较低等特点吸引南方游客避暑。南方中小城市则通过古建筑保护、地域文化保护与发掘等建立地方特色旅游线路。通过类似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快速建立。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政府机构应通过政策引导、产业优化等方式加快城市循环经济的建立,以此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农业经济学是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社会学科。虽然古代中国和欧洲都出现过一些农业经济思想,但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则是伴随着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调整,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相应变化。早期农业经济学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状况、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的区位配置等问题,从20世纪早期开始,农业经济学开始关注农场经营管理如农场主如何调整生产方式以获得最大利润问题,这个阶段农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量优秀的、懂得农场经营管理的农场主。在经济起飞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产业工人提供便宜的食物,而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转变到以农业政策为核心,即研究政府如何制定政策抑制食物价格上涨,通过榨取农业资本以促进非农产业扩张(于晓华、郭佩,2015)。在“食物问题”解决之后,农业又面临城乡收入扩大的“贫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农业经济学科培养出大量农业政策研究人才。进一步,当城市化、工业化结束之后,如何减少农业政策对市场扭曲,同时调整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环境生态、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成为政府面临的新问题,即“农业调整问题”(YuandZhao,2009)。在这一阶段,市场对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的需求下降,但涉农企业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开始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倾斜(周应恒、卢凌霄,2009)。当前中国正处在通过各种政策补贴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贫困问题”阶段,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持续下降;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贫困问题逐步解决,如何调整农业生产功能,缓解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减少政府财政支农负担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新的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和重点的改变要求学科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必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而趋于萎缩。当前中国的农经学科正面临关键的历史转折点,而欧洲的农业已经进入最后的产业调整阶段,农经学科也经历了大量的调整重组过程,通过研究他们农经学科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我们设定农经学科的改革方向,缓解学科发展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提高学生的就业情况。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总结当前我国农经学科的特点与挑战,之后以德国几所开设农经学科点的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德国农经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借鉴。
一、当前我国农经学科培养模式与挑战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农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依然以为政府相关部分以及高校等科研机构输送政策分析执行人才为目标,培养内容与方法也注重宏观政策问题、忽视具体农业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农业信息化等市场亟需人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熟悉体制和政策等宏观问题,但管理实务和操作技能极为缺乏(毛迎春、黄祖辉,2006)。相应的,科研工作者也大多关注劳动力、土地制度、粮食安全等宏观问题,而对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食品消费等具体现实问题不太关心(冯开文等,2014)。受培养模式的限制,当前我国农经学科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萎缩,市场对以擅长农业政策分析的农业经济学毕业生需求不断下滑,相关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此导致农经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于晓华、郭佩,2015)。其次,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正不断被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显学挤压(张露等,2016),而这些学科拥有更完善的培养模式和更广的就业市场,农经学科缺乏特色,丧失竞争力。
二、市场导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德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工业化的国家,农业GDP占GDP总量不足1%(国家统计局,2016)。由于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太小,传统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学科设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相关大学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例如,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对奶制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基尔大学据此设置了牛奶生产专业,开设奶制品生产、销售以及产业链管理等相关课程;欧洲居民对养马以及赛马运动尤为热衷,针对这一需求,哥廷根大学在农学院下面设置了马学,除了教授马匹饲养之外,还开设赛马运动以及体育经济等相关课程。此外,狭义农业虽然不断萎缩,但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产业、农业资源管理、棉纺木材加工利用等生物经济产业则蓬勃发展。部分大学针对这些新兴产业开设了食品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经济等新兴专业与课程。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德国农业学科课程设置安排非常广泛,不仅有农业经济、国民经济、食品经济等专业课程,还需要了解企业管理、社会学、法律等相关课程。由于德国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各种课程。
三、德国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德国授予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校较少,最为知名的是以农业科学为主的霍恩海姆大学(Universit覿tHohenheim),接下来我们以该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为例来了解德国的情况。霍恩海姆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agriculturaleconomics)是全英文授课的硕士项目,学习时间4个学期,合格之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MasterofScience)。该项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年主要是必修课程(compulsorymodules)与半选修课程(semi-electivemodule)的学习,第二年主要是研究方向选修课程(electivemodules)与论文写作。必修课程包括农业与食品政策(AgriculturalandFoodPoli-cy)、应用计量经济学(AppliedEconometrics)、环境与资源经济学(EnvironmentalandResourceEconomics)、农场系统建模(FarmSystemModeling)、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等五门课程;另外,学生还可以从农业发展(AgriculturalDevelopment)、国际农业贸易(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Trade)、粮食安全(FoodSecurity)等半选修课程里面选择一些课程。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要求参与上机操作、小组讨论、学术研讨会以及案例分析等训练。第二个学年学生依然要从一系列课程中选修10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农业经济学教育,并保证学生能够获得与意向工作相关的训练。硕士导师会对学生的选课和研究方向提供建议。根据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第二学年还必须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该硕士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视角、跨学科分析复杂系统、交流、谈判、促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就业领域包括政府部门、NGO、国际组织、以及私人企业,具体目标职位包括农业产业的上下游、食品产业链管理、政府和非政府涉农部门、国家与国际涉农组织、研究与教学机构。
四、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培养方案
德国能够授予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学校较少,一共只有十几个,2005年德国开设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几所大学联合成立了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项目(Doc-toralCertificatePrograminAgriculturalEconomics,以下简称PAE项目),联合为农业与食品经济学的博士生提供培训。这个项目通过大学联合开设课程,制定统一的学位要求,组织对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学习来提高农经专业博士生的教育质量与效率。此后相关学校陆续加入该项目,截至2016年,一共有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哥廷根大学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参与该项目,基本涵盖德国境内以奥地利所有能够授于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接下来我们将以PAE项目为代表介绍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方案。PAE项目的博士培养要求至少修满30个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学习。具体学分主要通过三个模块构成:理论方法模块18个学分(Methodologi-cal-theoreticalmodules),软技术模块6个学分(Softskills),学术研讨会模块6个学分(Colloquia)。其中理论方法模块又包括理论(Theory)、实证(Empirics)、专业课程(Focustopics)三个部分,理论与实证至少需要各自修满6个学分。具体每个模块课程的选择由博士生与自己导师商量决定。课程的开设由各大学相关专业教授自行组织,通过统一的选课网站向所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农经博士生开放,学生注册登记之后会收到授课老师的邮件通知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由于课程由不同大学开设,所以上课地点分布在13所大学,这给全德国农经专业博士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具体课程的设置根据教授的情况会有所变化,以2016年为例,当前一共开设有家庭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经济数学等9门理论课程,农业与食品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生产率与生产效率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等15门实证课程,农业部分技术与创新、高级供应链管理、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中的建模模型等6门专业课程。软技术模块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学术研讨会模块则取决于不同学校,以哥廷根大学为例,农业经济学博士毕业要求至少参加18次学术研讨会,并做3次学术报告。每次学术研讨会都要提供一份证明,由导师签字;学术报告则需要事先向学院提出申请,由学院安排时间地点并公告,届时需要邀请导师之外的其他教授做正式点评。修满30个学分之后方能申请进行博士答辩,答辩论文需首先提交学院,自己负责联系包括导师在内的3个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会首先由交给三个评审委员评审,评审委员写好意见之后交给学院密封,答辩前一周告知申请博士生,要求按照意见做好答辩准备,答辩时三个委员会以提交的评审意见为基础提出问题,要求博士生现场辩解。整个答辩持续1个半小时左右。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开闭门会议讨论答辩结果并给出等级,当前的等级包括五个:完美(0分),非常优秀(1—1.5分),优秀(1.6—2.5分),及格(2.6—4分),不及格(4.1—5分)。
五、总结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经济学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德国农业经济学学科课程与专业设置以及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参考。德国经验表明,食品经济、生物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农经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涉农企业经营管理、食品市场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相关的领域人才。
参考文献:
[1]Yu,X.andZhao,G.:Chineseagriculturaldevelopmentin30years:aliteraturereview,FrontiersofEconomicsinChina,2009,4(4):633-648.
[2]冯开文,原正军,王任,李军.改革以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中国农村经济》刊文视角的回瞰[J].中国农村经济,2014,(12):77-89.
[3]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4]于晓华,郭沛.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5,(8):89-9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94-03
农业经济学是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社会学科。虽然古代中国和欧洲都出现过一些农业经济思想,但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则是伴随着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调整,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相应变化。早期农业经济学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状况、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的区位配置等问题,从20世纪早期开始,农业经济学开始关注农场经营管理如农场主如何调整生产方式以获得最大利润问题,这个阶段农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量优秀的、懂得农场经营管理的农场主。在经济起飞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产业工人提供便宜的食物,而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转变到以农业政策为核心,即研究政府如何制定政策抑制食物价格上涨,通过榨取农业资本以促进非农产业扩张(于晓华、郭佩,2015)。在“食物问题”解决之后,农业又面临城乡收入扩大的“贫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农业经济学科培养出大量农业政策研究人才。进一步,当城市化、工业化结束之后,如何减少农业政策对市场扭曲,同时调整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环境生态、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成为政府面临的新问题,即“农业调整问题”(Yu and Zhao,2009)。在这一阶段,市场对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的需求下降,但涉农企业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开始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倾斜(周应恒、卢凌霄,2009)。
当前中国正处在通过各种政策补贴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贫困问题”阶段,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持续下降;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贫困问题逐步解决,如何调整农业生产功能,缓解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减少政府财政支农负担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新的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和重点的改变要求学科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必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而趋于萎缩。当前中国的农经学科正面临关键的历史转折点,而欧洲的农业已经进入最后的产业调整阶段,农经学科也经历了大量的调整重组过程,通过研究他们农经学科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我们设定农经学科的改革方向,缓解学科发展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提高学生的就业情况。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总结当前我国农经学科的特点与挑战,之后以德国几所开设农经学科点的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德国农经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借鉴。
一、当前我国农经学科培养模式与挑战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农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依然以为政府相关部分以及高校等科研机构输送政策分析执行人才为目标,培养内容与方法也注重宏观政策问题、忽视具体农业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农业信息化等市场亟需人才,е屡嘌出来的学生往往熟悉体制和政策等宏观问题,但管理实务和操作技能极为缺乏(毛迎春、黄祖辉,2006)。相应的,科研工作者也大多关注劳动力、土地制度、粮食安全等宏观问题,而对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食品消费等具体现实问题不太关心(冯开文等,2014)。
受培养模式的限制,当前我国农经学科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萎缩,市场对以擅长农业政策分析的农业经济学毕业生需求不断下滑,相关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此导致农经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于晓华、郭佩,2015)。其次,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正不断被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显学挤压(张露等,2016),而这些学科拥有更完善的培养模式和更广的就业市场,农经学科缺乏特色,丧失竞争力。
二、市场导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德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工业化的国家,农业GDP占GDP总量不足1%(国家统计局,2016)。由于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太小,传统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学科设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相关大学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例如,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对奶制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基尔大学据此设置了牛奶生产专业,开设奶制品生产、销售以及产业链管理等相关课程;欧洲居民对养马以及赛马运动尤为热衷,针对这一需求,哥廷根大学在农学院下面设置了马学,除了教授马匹饲养之外,还开设赛马运动以及体育经济等相关课程。此外,狭义农业虽然不断萎缩,但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产业、农业资源管理、棉纺木材加工利用等生物经济产业则蓬勃发展。部分大学针对这些新兴产业开设了食品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经济等新兴专业与课程。
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德国农业学科课程设置安排非常广泛,不仅有农业经济、国民经济、食品经济等专业课程,还需要了解企业管理、社会学、法律等相关课程。由于德国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各种课程。
三、德国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德国授予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校较少,最为知名的是以农业科学为主的霍恩海姆大学(Universit?]t Hohenheim),接下来我们以该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为例来了解德国的情况。霍恩海姆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agricultural economics)是全英文授课的硕士项目,学习时间4个学期,合格之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Science)。该项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年主要是必修课程(compulsory modules)与半选修课程(semi-elective module)的学习,第二年主要是研究方向选修课程(elective modules)与论文写作。必修课程包括农业与食品政策(Agricultural and Food Policy)、应用计量经济学(Applied Econometrics)、环境与资源经济学(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农场系统建模(Farm System Modeling)、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等五门课程;另外,学生还可以从农业发展(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国际农业贸易(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等半选修课程里面选择一些课程。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要求参与上机操作、小组讨论、学术研讨会以及案例分析等训练。第二个学年学生依然要从一系列课程中选修10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农业经济学教育,并保证学生能够获得与意向工作相关的训练。硕士导师会对学生的选课和研究方向提供建议。根据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第二学年还必须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
该硕士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视角、跨学科分析复杂系统、交流、谈判、促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就业领域包括政府部门、NGO、国际组织、以及私人企业,具体目标职位包括农业产业的上下游、食品产业链管理、政府和非政府涉农部门、国家与国际涉农组织、研究与教学机构。
四、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培养方案
德国能够授予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学校较少,一共只有十几个,2005年德国开设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几所大学联合成立了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项目(Doctoral Certificate Program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以下简称PAE项目),联合为农业与食品经济学的博士生提供培训。这个项目通过大学联合开设课程,制定统一的学位要求,组织对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学习来提高农经专业博士生的教育质量与效率。此后相关学校陆续加入该项目,截至2016年,一共有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哥廷根大学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参与该项目,基本涵盖德国境内以奥地利所有能够授于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接下来我们将以PAE项目为代表介绍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方案。
PAE项目的博士培养要求至少修满30个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学习。具体学分主要通过三个模块构成:理论方法模块18个学分(Methodological-theoretical modules),软技术模块6个学分(Soft skills),学术研讨会模块6个学分(Colloquia)。其中理论方法模块又包括理论(Theory)、实证(Empirics)、专业课程(Focus topics)三个部分,理论与实证至少需要各自修满6个学分。具体每个模块课程的选择由博士生与自己导师商量决定。课程的开设由各大学相关专业教授自行组织,通过统一的选课网站向所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农经博士生开放,学生注册登记之后会收到授课老师的邮件通知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由于课程由不同大学开设,所以上课地点分布在13所大学,这给全德国农经专业博士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具体课程的设置根据教授的情况会有所变化,以2016年为例,当前一共开设有家庭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经济数学等9门理论课程,农业与食品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生产率与生产效率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等15门实证课程,农业部分技术与创新、高级供应链管理、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中的建模模型等6门专业课程。软技术模块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学术研讨会模块则取决于不同学校,以哥廷根大学为例,农业经济学博士毕业要求至少参加18次学术研讨会,并做3次学术报告。每次学术研讨会都要提供一份证明,由导师签字;学术报告则需要事先向学院提出申请,由学院安排时间地点并公告,届时需要邀请导师之外的其他教授做正式点评。修满30个学分之后方能申请进行博士答辩,答辩论文需首先提交学院,自己负责联系包括导师在内的3个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会首先由交给三个评审委员评审,评审委员写好意见之后交给学院密封,答辩前一周告知申请博士生,要求按照意见做好答辩准备,答辩时三个委员会以提交的评审意见为基础提出问题,要求博士生现场辩解。整个答辩持续1个半小时左右。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开闭门会议讨论答辩结果并给出等级,当前的等级包括五个:完美(0分),非常优秀(1―1.5分),优秀(1.6―2.5分),及格(2.6―4分),不及格(4.1―5分)。
五、总结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I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经济学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德国农业经济学学科课程与专业设置以及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参考。
德国经验表明,食品经济、生物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农经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涉农企业经营管理、食品市场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相关的领域人才。
参考文献:
[1]Yu,X. and Zhao,G.:Chines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30 years:a literature review,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2009,4(4):633-648.
[2]冯开文,原正军,王任,李军.改革以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中国农村经济》刊文视角的回瞰[J].中国农村经济,2014,(12):77-89.
[3]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4]于晓华,郭沛.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5,(8):89-96.
[5]张露,张越,张俊飚,童庆蒙.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历史与前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1-38.
2、法经济学:适用性及方法分析
(1)法经济学基础及其适用性法经济学,又称“法和经济学”或“法律的经济学分析”,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法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融合而成的交叉性、边缘性的新兴学科。在法经济学家看来,“法律所创造的规则对不同种类的行为产生隐含的费用,因而这些规则的后果可当作对这些隐含费用的反应加以分析。”归纳整个法经济学理论,其核心在于,所有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活动事实上是在发挥着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因此,所有法律活动都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即效率最大化为目的,所有的法律活动都可以用经济的方法来分析和指导。
由波斯纳开创的法经济学理论最先倡导对法律制度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用效益所体现和蕴含的理性价值反衬实存法律制度的缺陷,又在效益基础上构造适应经济自由和社会自由的法律秩序。在法经济学研究中,财产经济学、政府占用经济学已成为它的专门方向。房屋拆迁,对于政府而言,则是政府占用行为,对于被拆迁居民而言,则是房屋财产法律处置的经济行为。房屋拆迁的目的是强制取得财产以实现公共利益,其终极问题是怎样的资源配置才能使效率最大化,才能使各参与主体都达到最佳效果。对房屋拆迁制度进行法经济学分析旨在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原则分析城市房屋拆迁这一法律制度,在假定各主体“最大化行为”的前提下,分析拆迁主体行为的成本效益和相互间的博弈关系,寻求拆迁达到高效率的条件,从而为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依据。
(2)法经济学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①成本效益分析法经济学将效益作为首要目标,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实现权利的最优配置,将权利分配给能够用它产生最大社会效益的主体。对拆迁主体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也可以依据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通过对各利益主体在拆迁过程中成本收益的变化进行分析,来考察现行拆迁制度运行的实际经济效果(总的拆迁费用与总的拆迁效益),并可以比较分析不同拆迁制度下的成本效益情况,从而来判断其制度运行的经济合理性;在成本分析中,需要注重运用交易费用和社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法律制度选择和创新的各种动因。
②均衡分析所谓均衡,是指行为主体在互动过程中,所有的行为主体同时达到价值最大化目标而趋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形式,并在此作用形式上各行为主体所处于的相互作用、制约的状态。拆迁涉及财产权利的转移和收益的重新分配,政府、开发商、拆迁实施单位、被拆迁居民作为利益主体有着各自的目标函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各主体的目标函数相互构成约束,一方取得的收益过多,必然使另一方的利益受损。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行为主体效益绝对的最大化,而只有可能实现效益相对的最大化,即行为主体的成本或效益处于均衡状态中的最大化。当然,有效率的拆迁制度便是努力使各主体利益趋向均衡,而不是偏袒哪一方。
③博弈分析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利用博弈论可以分析各主体在拆迁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以及由此决定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在博弈分析中,一定场合中的每个博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都策略地、有目的地行事,并考虑其决策行为对其他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他的可能影响,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博弈者在最大化自身偏好的同时,需要相互合作,而在合作的过程中又必然会存在冲突。因此,为了实现合作的潜在利益和有效解决合作中的冲突问题,就需要建立起新制度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④供求分析从我国当前来看,拆迁制度的供给主体是立法、执法和司法部门,需求主体则是政府、开发商、拆迁实施单位、被拆迁居民等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并有拆迁行为需求的人们。从法学理论上来看,拆迁制度的供给者是纯粹的利他主义者,事实并非如此,由于体制性原因,在拆迁制度的制订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各级政府,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政府往往从努力降低社会经济发展成本角度来考虑拆迁制度设计,这就是使得拆迁制度可以满足政府、开发商的用地需求,但是却不能充分满足被拆迁居民的利益需求。而随着被拆迁居民对于拆迁制度改革的需求日益强烈,拆迁制度供给部门也将考虑平衡需求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供求分析方法对于拆迁制度改革创新的分析也具有适用性。
3、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创新的法律政策障碍分析通过公共利益和公平补偿来规范政府权利和保护居民财产权,在法律、政策及实践上都有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
(1)公共利益要求和制度需求矛盾房屋拆迁源于政府拥有的征用权,由于这项权力的行使以国家权力作为后盾并涉及私人房屋所有权的保护,因此,应当首先在法律上设置一个标准,用以评判一项具体的拆迁行为是否合法以及是否被滥用,这项标准就是政府行使征用权的基础——“社会公共利益”,这也是国家创新拆迁制度的理论依据。
然而实践中却存在着许多企事业单位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城区土地对城市房屋进行拆迁,这并不符合公共利益原则,但为什么又必须要进行拆迁呢?这是我国特殊的“制度需求”原则。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都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由于我国规定城市土地使用者(尤其是划拨土地使用者)不能直接出让、转让土地,如果新的用地单位需要用地,必须先由国家或地方政府采取强制方式拆迁,再出让给新的用地单位,这完全是为了满足制度安排的要求。
(2)保护公民财产与法律保障的缺陷我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实际上,在城市拆迁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会拆迁到居民的私有房产,如果遵循保护合法财产的原则,在拆迁过程中首先应征得被拆迁房屋产权主体的同意,但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做到。在拆迁行为实施前、拆迁决策过程中,被拆迁人都没有机会通过民主参与的途径来保障其意见得到表达并影响拆迁决策,其权利申诉和救济途径也十分有限。地方性法规规定在法院未做出裁决以前,不管被拆迁居民是否同意,公共管理机关都可以依法剥夺被拆迁人的房屋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被拆迁人要是想通过法律诉讼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胜算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即使胜诉,也无法改变被拆迁的命运。
(3)公平补偿原则与实际执行难度尽管国务院2001年颁布实施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明确规定,“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但在实际拆迁过程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实行按价补偿。首先,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发展资金,在制定补偿标准的过程中,过多地考虑了开发商的利益,却没有给被拆迁居民一个平等参与价格博弈的空间。补偿标准往往显失公正。有的地方政府执行的是陈旧过时的拆迁标准,给被拆迁居民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其次,各个评估机构在评估方法、估价师的经验判断及受社会客观因素影响等方面存在不同,这使得评估价格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再次,被拆迁人对房价信息不了解,不知房屋质量产生的房价差异,与别的被拆迁人盲目攀比,总感觉自己补偿过低。同时由于价值衡量的不对称现象存在,即人们对于失去财产的评价往往要高于在市场上购买等量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即便完全按市场价格补偿,被拆迁者仍然会觉得不公平。
4、基于法经济学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改革建议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创新应沿着规范政府权利和保护居民财产权的路径进行,通过平等立法和司法控制来实现。法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推动拆迁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方面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具有政策意义:
(1)全面评价拆迁制度运行的成本,以成本最小化为导向,推进拆迁制度改革通过法经济学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拆迁制度运行问题的认识,不能仅仅看到其直接的成本与收益,还要看到由于制度缺陷所造成的额外成本与收益,因此,要从不同拆迁主体行为的方方面面,全面评价拆迁制度运行所带来的成本与收益,并依据成本最小化的原则,探讨新的拆迁制度体系。此外,还要考虑到拆迁制度改革本身的成本问题。这是因为,任何一种制度的改革必然会对社会既存的财富造成一定消耗,使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这样必定会受到来自于利益受损者的抵制与阻碍,从而产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成本。因此,在选择拆迁制度改革方案时,应该对该项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理性预期,做出科学的判断与选择,以尽可能减少改革阻力。
(2)以需定供,改善拆迁制度供给服务,确保拆迁制度供求的均衡从供求分析的角度看,所谓制度均衡,指的是当影响人们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因素一定时,制度的供给适应制度的需求。制度需求决定制度供给。在分析比较拆迁制度及不同改革方案成本—收益的基础上,就可以判断出拆迁制度改革的需求态势,这就要求要通过改善拆迁制度供给服务,寻求拆迁制度的供求均衡。分析表明,当前我国拆迁制度供求的处于一种非均衡的状态,尤其是强调五个统筹和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这表现得更为明显。为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修订相关法律制度,以使得能够通过拆迁制度的运行,保障统筹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实现,从而为加速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3)协调不同拆迁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以提高拆迁效率和维护居民权益为目标,探索“利益共赢”的拆迁制度体系具体途径是:
①建立房屋财产税制度,制定土地储备发展计划,从储备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固定比例资金,专门用于旧城区的拆迁,保证城市公共建设的资金来源,从而增强政府推进拆迁制度改革的动力;
②建立经营性用地拆迁的市场化机制,经营性拆迁必须完全交给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在被拆迁单位或个人自愿的条件下确定是否同意拆迁及补偿标准,同时将政府强制性拆迁严格限制在“公共利益需要”范围,也可以实现政府行为的规范化与合法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诸多国家纷纷将现代生物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生物技术的发展。具有13亿多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面积仅占世界7%的我国,随着现代工业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保护耕地与增加农业产量已越来越成为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紧迫课题。转基冈产品的不断问世,似乎为解决这一难题开启了一扇有益之门。
一、理论探讨
(一)创造性破坏
创造性破坏是经济学大师熊彼特著名的观点:经济创造过程是改变经济结构的创造性破坏过程。经济创造使经济不断地从内部经济结构革命化。不断地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有价值的竞争不是价格竞争。而是新商品、新技术、新供应米源、新组合的竞争,也就是占有成本上或质量上决定性优势的竞争,这种竞争打击的不是先有的企业利润边际和产量。而是它们的基础和生命。
梅特卡夫(J.Stmdey Metcalfe)在《演化经济学与创造性毁灭》中强调: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中知识盛=产和扩散过程的不可分割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政府技术政策的任务不是预测哪种创新将会胜出,而应当是构建一个基础设施来支持企业,促进创新多样性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使创新涌现更为容易。泰勒,考恩在《创造性破坏》一书中指出:技术正在为消费者带来更广的选择菜单。技术除了推进一个社会内部的选择菜单之外,也往往使社会“创意能量”的来源更为丰富。
(二)淡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英国学者霍奇逊(hodg-son,G.M.)根据小体论、方法论和隐喻这3个标准,界定了他所认同和主张的演化经济学。他的观点基本反映了演化经济学的宗旨:①本体论的标准――是否对以下假定给予充分的强调,即经济演化过程包含着持续的或周期性出现的新事象和创造性,并由此产生和维持制度、规则、商品和技术的多样性;②方法论的标准――是否反对还原论(reductionism)。演化经济学应该是反还原论的。即复杂系统在其不同的层次上呈现出突显的特性,每一个层次都不能被完全地归约到另一个层次,或在另一个层次上得到完整的解释,对更高层次的突现特性的分析不能完全还原基本的元素层面上。③隐喻标准――即是否在理论上广泛使用生物学隐喻。使用生物学隐喻的动机在于取代支配着主流经济学的机械论范式。许多演化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在其性质上更接近于生物系统而非机械系统,对经济生物学的隐喻_史为恰当。在这3个标准中,生物学隐喻的标准是个“软”标准,因为霍奇逊最终在为不同经济学家分类时,只采纳了前两个标准,也就是说,只要某位学者符合这两个标准,而不管他是否赞成采纳生物学隐喻,他就可以被看做“演化经济学家”。
截至目前,国内关于转基因产品的研究并不多。且大部分集中于转基因产品的不确定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标识管理、发展现状等等。为了我国转基因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并进一步规范其市场的有效竞争,木文借鉴创造性破坏理论。结合新兴生物技术的跃辽模型,以演化经济学的观点。结合供需理论,剖析和破解在转基因产品市场中转基因产品供求关系的经济力量对创造性追求是利还是弊?
二、转基因产品的特征及其发展现状
所谓转基因产品,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或结构,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产或孕育出的产品。均可称为转基因产品。
与传统的非转基因产品相比,转基因产品之所以有着神秘的魅力,是在于有着以下显著的特征与优势:第一,可以极大地改善转基因产品品种,增加营养成分,降低致敏物质和有毒物质的含量。增加淀粉含量,延长产品的保存时间。第二,可以方便有效地改变粮油食品中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其比例,以改善其食用品质或加工特性,满足不同人群的膳食需求。增加其附加值。第三,作物被植入了抗虫性状基因后。赋予作物抵抗病虫害的体能,从而减少和避免农药的使用,极大地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生态。第四。通过基因修饰,可以使植物产生亚油酸,并能使作物对恶劣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增强,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第五。利用生物遗传工程,将普通的农作物,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神奇的“疫苗食品”。
我斟从上世纪80年代初。已将现代生物技术纳入其科技发展计划,经过近30年的努力发展,生物技术研究实力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转基因产品商业化生产的国家,也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独立研制抗虫棉花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
目前,我国已成为转基因产品的主要进几国与生产国。我国进口转基因产品的贸易额逐年攀升,其主要产品为转基因大豆。同时,我国也已成为转基因农产品大国,天间试验和商品化生产面积仅次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延,居世界第4位,一些种类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
三、对转基因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一)基于破坏性创新视觉的经济学分析
随着世界人几的增加,不断地对粮食的增长提出新要求,生产工具的改善和科学的增产一直是人类努力的方向,绿色革命之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创造更多产量的同时所带米的列耕地土质和环境的破坏已经越来越让人类感到不安。现代农业的生产已不再是早期的农耕生产,而是纳入到工业化范畴的太规模生产。出于要满足低成小和高产量的需要,涉及大量的工业处理过程,采用化学方法求利避害。而转基因对农作生物物改造方式成为这种上业生产方式的替代过程。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实质也是一种试探性试验的后期过程,在实验和理论论证其无害后,其真正结果也只能在推广后得以显现。消费者处于信息不埘称的地位,甚至无意识地成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试验品。在实践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人类发展的必有之路,也是人类创造新事物必须承担的破坏成本。
(二)基于演化经济学的经济学分析
生物体的变化离不开进化论的范畴,达尔文进化理论有5个方面。第一,物种并非永恒不变的。第二,所有的物种都来自共同的祖先。第三,进化是逐渐的。第四,物种的增殖。第五,自然选择。从第一和第二点来看,转基因作物只是将生物基因库中的基因进行了人为选择和表达,并没有凭空制造生物。生物体本身是复杂的,转基因作物由于引人外援基因增强其在某方面的特质,因而其是跳跃发展的,这和第三点相悖。第五点的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其借助斯宾塞的术语,将自然选择表
述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虽然人类主观的意愿,使得转基因作物获得某些人类所需要作物具有的特性。但对于复杂的生物体。人类改变其部分基因后的结果是其原有荩冈和新越冈共同构成的产物。赫尔也认为,即使原有的稳定常态因环境变化和新荩因引入种群而受破坏,然而作为种群仍然必须在动态过程中保持与环境相适应。基因作物这种在自然选择环境下的动态结果和优势是不是和科学预期的相同,这便产生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是人类对转荩因作物不同态度的根,小由米。
(三)基于供需关系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服务的。而对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需要不断进行技术优化和改良去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要。保持粮食增长的方法只有增加生产面积和提高单产。全世界已经没有新的可耕地了,提高单产就成为养活每年新增8000万人口的关键。以农药化肥及杂交育种的方式提高单位作物产量的绿色革命养活了世界上更多的人口,但杂交育种的作物在自然环境中并不具备优势,农药化肥和温度调节等方式增加产量,其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也已减弱。且农药化肥等用量已趋于饱和,其造成的污染却在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极端气候的增加,造成作物减产等不良影响也在增加。导致人类粮食安全日益受到威胁。从增加粮食产量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转基冈作物可以增加其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继而保护环境,增加粮食产量。因此,这项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是符合供需理论及人类发展需要的。
四、转基因产品市场的未来及其启示
转基因产品是利用新技术创造的新的科技产物,目前尚存在诸多争议。但更多的科学试验表明。至目前为止,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持此观点者的主要理由是:第一,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政府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科研者抱有高度的负责精神。第二。传统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会使用大量农药来保证产量,而抗病虫的转基因作物则无需喷洒农药,既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又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第三,一种食品是否造成中毒主要是看它在人体内有无受体和能否被代谢掉,转化的肚因是经过筛选的、作用明确的,所以转基因成分不会在人体内积累,也就不会有害。第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产品及其市场将得到更加规范和完善。
基于这一观点,结合前述对转基因产品的经济学分析。本文认为转基因产品及其市场与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但严格的规章和规范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严格按照不对人类与环境有害的立法规程去操作,世界生物技术的发展才会是健康、有益的。我们的餐桌文化和社会生活也会因生物技术带来的革命和转基因产品的不断问世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绚烂多姿。我们同世界各国一道,皆应为此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英]梅特卡夫,演化经济学与创造性毁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美)泰勒・考思,创造性破坏[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3](美)理查德・福斯特等,创造性破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
[5](美)恩斯特・迈尔,进化是什么[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
[6]吕娜,转基因技术――人类获取食物方式的伟大变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5,(04).
东北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2002年筹建,2005年首届招生。凭借着对广告产业人才需求结构审慎科学的分析把握,东北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逐渐明确了专业定位特色,即:突破国内各高校广告学高等教育现有结构和模式,走依托东北财经大学优势财经学科背景,建立以营销为导向,专注于广告客户部人才培养的精准特色广告学办学之路。
这一精准专业定位,得到了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培爰教授的高度认可。除了来自广告学学界的认可,东北财经大学广告学的精准定位还得到了广告业界的肯定,从广告班毕业生就业情况就可窥_斑。每年的7月,都使高校、社会所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焦点。当很多学生为“毕业即失业”烦恼时,东北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的同学却早已胜券在握,纷纷入职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回眸2009年7月,东北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首届毕业生在全球金融危机残酷考验下,除4人考上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外,就业率高达100%,其中一线城市就业率74%!在全校名列前茅。
通过我们的教育创新实践,希望更多开办广告学专业的高校能够充分依托自身学校优势学科背景资源,在广告学专业定位上勇于创新,改变当前广告学教育中艺术与传播并举的单一局面,实现依托各自学校优势学科百花齐放的多种专业风格。
二、调整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经过调研,在东北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特色定位及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基础之上,我们对广告学专业各方面的课程设置都做了相应的调整。
1.学科基础必修课
《中国文化概论》(3学分,54学时)、《中国古代文学(_)》(3学分,54学时)、《中国古代文学(二)》(3学分,54学时)、《现当代文学》(4学分,72学时)、《外国文学》(3学分,54学时)、《微观经济学》(4学分,72学时)、《宏观经济学》(3学分,54学时)、《市场营销学》(3学分,54学时)、《管理学》(3学分,54学时)、《消费者行为学》(3学分,54学时)、《传播学》(3学分,54学时)、《中外广告发展简史》(3学分,54学时)、《广告学概论》(3学分,54学时)、《广告心理学》(2学分,36学时)共计43学分。较之以前,增加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文学方面的课程,注重打造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去掉了《广告摄影》、《平面广告设计》这两门更适宜作为广告专业选修课出现的课程,把《广告心理学》从学科基础选修课更改为学科基础必修课。
2.专业必修课
《广告学专业导论》(1学分,14学时)、《广告业务流程模拟》(2学分,36学时)、《广告创意学》(3学分,54学时)、《广告策划》(3学分,54学时)、《广告写作》(3学分,54学时)、《广告经营与管理》(3学分,54学时)、《广告媒介策略》(3学分,54学时)、《广告调查与效果评测》(2学分,36学时)、《广告美学》(2学分,36学时)共计22学分。较之以前,增加了课程《广告美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广告美学、商品美学、实用美学的审美能力;增加了《广告经营与管理》的课时与学分(以前是2学分,36学时),充分依托学校的财经优势,突出培养学生的广告经营与管理能力。
3.学科基础选修课
《西方文化概论》(2学分,36学时)、《跨文化传播》(2学分,36学时)、《公共关系实务》(2学分,36学时)、《视觉设计基础》(3学分,54学时)、《品牌学》(2学分,36学时)、《整合营销传播》(2学分,36学时)、《企业文化》(2学分,36学时)、《视觉艺术作品赏析》(2学分,36学时)、《社会心理学》(2学分,36学时)、《广告法规与广告伦理》(2学分,36学时)、《市场调查与分析》(2学分,54学时)、《组织行为学》(2学分,36学时)、《民俗学》(2学分,36学时)、《企业经营决策沙盘模拟》(3学分,54学时)、《企业客户关系综合实验》(2学分,36学时)、《WTO经典案例分析》(2学分,36学时)、《维权与诉讼》(2学分,36学时)、《城市经济学》(2学分,36学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2学分,36学时)。在这一部分课堂调整比较多:首先,删除了一些跟广告专业关系不大,学生反映不好的课程,包括:《欧洲文化》、《形式逻辑学》、《世界文明史》、《西方社会史》、《英语语音训练》。其次,增加了与东北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特色密切相关的财经类的课程,如《城市经济学》、《维权与诉讼》、《物流与供应链管理》、《WTO经典案例分析》。最后,对一部分课程的性质进行了调整,将原来作为学科基础必修课程的《公共关系学》改为《公共关系实务》作为学科基础选修课;将原来的属于学科基础选修课的《实用美学》更改为《广告审美》,放入广告专业必修课中;将《跨文化传播》由广告专业选修课,更改为学科基础选修课。
4.专业选修课
《创意思维》(2学分,36学时)、《口才与演说》(2学分,36学时)、《消费文化》(2学分,36学时)、《网络传播》(2学分,36学时)、《品牌与企业形象策划》(2学分,36学时)、《商务沟通与客户服务》(2学分,36学时)、《国际关系与国际广告》(2学分,36学时)、《广告专业英语》(2学分,36学时)、《影视广告制作》(2学分,36学时)、《广告摄影》(3学分,54学时)、《平面广告设计》(2学分,36学时)。在此部分,删除了《英文报刊选读》、《时事广播英语》、《视听语言学习与鉴赏》、《广告案例赏析》等课程;增加了《口才与演说》课程,注重提升学生的表达、传播、沟通能力;将原来处于学科基础选修课中的《广告专业英语》更改为专业选修课,通过双语教学,强化训练学生的广告英语能力;把原来处于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中的《广告摄影》、《平面广告设计》移入这部分课程设置。
从整体来看,东北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注重依托财经学院的优势学科资源,能够将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引入到广告学专业的教育当中。例如,在广告学专业的教学中,融入了《微观经济学》(4学分,72学时)、《宏观经济学》(3学分,54学时)、《市场营销学》(3学分,54学时)、《管理学》(3学分,54学时)、《消费者行为学》(3学分,54学时)、《广告业务流程模拟》(2学分,36学时)、《广告经营与管理》(3学分,54学时)、《广告调查与效果评测》(2学分,36学时)、《整合营销传播》(2学分,36学时)、《企业文化》(2学分,36学时)、《市场调查与分析》(2学分,54学时)、《组织行为学》(2学分,36学时)、《企业经营决策沙盘模拟》(3学分,54学时)、《企业客户关系综合实验》(2学分,36学时)、《WTO经典案例分析》(2学分,36学时)、《维权与诉讼》(2学分,36学时)、《城市经济学》(2学分,36学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2学分,36学时)等财经院校的优势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客户服务沟通能力、消费者细分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销售渠道控管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
相对于大多数高校的广告学专业都在沿袭媒介传播与艺术审美传统路线来说,东北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的特色是非常突出的,这也帮助东北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不同凡响的竞争力。
作为一个专业学科的教育,我们力求创新改革,但为了教学,我们又必修顾及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因此,我们做了上述改革调整,当然,随着实践的检验和广告学教育的发展,我们还会进一步深化,会一直致力于探求财经高校广告学的特色发展之路。
三、“OPEN”式教学法,彰显实践教学特色
在东北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教学中,专业教师们不断各抒己见。
探究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采用“OPEN”式教学法。O代表“OnebyOne”,表示_次又_次地面对真实项目和真实客户开展实训课程;P代表“Project”和“Presentation”,表示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由学生制作创意策划提案并面对真实客户演讲和比稿竞标;E代表“Electronic”,表示电子化多媒体的教、学、做,强调了策划创意和提案制作都必须是电子化文件,并运用网络资源使专业课程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N代表“necessarily”,强调必不可少的客户评价,以及学习过程中,老师必不可少的知识点导入和职业技能指导。这种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以行动体系刺激学生求知和创新兴趣,培养了学生更强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各个环节中学会专业知识、学会业务技能、学会沟通合作、学会做人,切实将“教、学、用”融于一体。
例如,《广告策划实务》授课教师通过“公司搬进课堂、业务搬进课堂、竞争搬进课堂、客户搬进课堂”的方式,带领东北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多届学生,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大连视频英才网、大连鼎龙健身倶乐部、青岛福惠来公司大连分公司、大连华牧安格斯集团、上品书店、喜都西餐厅等十几家公司做了广告营销策划。
《业务流程模拟》授课教师与《广告创意思维》授课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建立几家“广告公司”,为不同的广告主制作提案。这种模拟真实公司的方式,不只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巩固,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使所有人都能够互动和参与进来。
为了让学生能够胜任国际广告公司的工作,《广告专业英语》授课教师设计了情境式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英文模仿比赛、专业英语辩论赛等途径提高学生应用广告专业英语的能力。
除了上述课堂教学创新,广告学专业教师还积极把各种广告大赛引入教学,通过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广告大赛,辅助带动学生学习。这一创新型教学方法,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在诸多的广告大赛中,全球华人时报金犊奖是全球华人地区规模最大的学生广告大赛,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参与,参赛作品数量数万份,涉及参赛广告类别多样,包括平面类、电视类、网络类、广播类、技术类、行销企划类、动画广告类、插画类、装置艺术类等等,东北财经大学广告专业学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成绩喜人。
德国经济学家运用地租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创立了古典区位理论。
(1)冯·屠能(VonThünen)的农业区位论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农业国,英法等国却已走上工业化道路。英国工业化前后,农产品价格上涨,一些目光敏捷的德国农场主通过与英国的农产品贸易而获利,于是尽量多买土地,扩大生产规模,德国农业开始向大型化商品化过渡。为了研究德国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化问题,冯·屠能潜心经营农庄十载,收集了极为详细的资料,于1826年撰写了巨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冯·屠能设想了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所包围的孤立国,其中心是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孤立国制造品的唯一供给者,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由四周的土地(一个农业大平原)供给;孤立国内各地自然条件和运输条件相同,农业生产的利润V=P-(C+T),其中P为农产品价格,C为成本,T为运费。冯·屠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利润最大化目标,农场生产的品种选择与经营方式的首要决定因素是距离,即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农场种植什么作物获利最大,主要不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而与特定农场(或地块)与中心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密切相关;农业经营规模,也与距离密切相关,增加投入必须使价格与边际成本之差能偿付追加的成本与运费。当生产成本一定时,离中心城市越近,追加的运费越低;边际产量需偿付的越少,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就越大。
冯·屠能研究的是农业区位问题,他的理论离不开对土地利用和地租的研究(注:克鲁格曼在《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一书中总结归纳了经济地理学的五大传统,他将冯·屠能的思想列为第五个传统“地租和土地利用”。其他四大传统是:德国几何学、社会物理学、积累因果夫系、当地外部经济。)。冯·屠能认为地租与距离是负相关的,可以想像从中心城市向平面延伸,随着可耕地与市场的距离的不断增大,可耕地的地租是不断下降的,这样便可形成一个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同心圆环,半径距离小的环上土地昂贵,宜种植运输成本大或单位面积产值高的作物,而半径距离大的环上则种植土地密集型或运输成本大的作物。于是他设计了孤立国六层农作物圈层结构(注:冯·屠能设计的孤立国六层农作物圈层结构为: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主要生产鲜菜、牛奶;第二圈层为林业圈,主要生产木材;第三圈层为轮作物圈,主要生产谷物;第四圈层为谷草农作圈,主要生产谷物、畜产品,以谷物为重点;第五圈层为三圃农作圈,主要生产谷物、牧产品,以畜牧为重点;第六圈层是荒野。),这就是著名的圈层布局论。当时德国经济学家们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基本观点是:农业经营方式应该全面地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集约化程度越高越好:农业布局方面则应根据自然要素禀赋的不同,各地应种植最适合本地生长的作物。冯·屠能的理论使人耳目一新:农业经营方式上,并不是集约程度越高越好,离中心城市越近,集约化程度越高,离中心城市越远,经营越粗放;农业布局上,并不是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与距离有关的地租、运费倒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2)劳恩哈特(W.Launhardt)和韦伯(A.Weber)的工业区位理论
19世纪末,德国已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并迅速成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产业的大发展,使得产业迁徙和工业布局问题为学者们重视。劳恩哈特利用几何学和微积分,将网络结点分析方法应用于工厂的布局,在德国《工程师协会期刊》上发表“确定工商业的合理区位”(1882)一文,第一个提出了在资源供给和产品销售约束下,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最优定位问题及其尝试性的解法。他构造了一个区位三角形,寻找使“里程运费在生产的区位中必须保持平衡”的最小值点,即区位三角形的极点。他的这种寻求最优化的“极点原理”方法被乔治·皮克(GeorgPick)给出规范的更为一般的数学证明(注:乔治·皮克应韦伯之邀,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第194-215页)写了一个“数学附录”,以“梗概出一些对理解区位问题来说很必要的普通数学公式”,其中提到劳恩哈特的工作。于尔格·尼汉斯(Jurg.Niehans)认为:劳恩哈特的分析远比后来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的分析高超得多。这大概是指劳恩哈特的数学分析方法。)。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劳恩哈特把网络规划应用于公路、铁路运输最优化问题和工厂成本最小化定位问题,而他在1885年发表的《经济学的数学基捶一文,奠定了他在经济分析史上的显著地位。他研究运输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而建立了“劳恩哈特漏斗”,为解决异质双头垄断问题而建立了后来被称之为的“劳恩哈特-霍特林”解法。先于霍特林44年,劳恩哈特便研究了如下问题:两个位于街道不同地点的竞争供货商,在假定对方销售价已定的情况下如何使自己盈利最大。他还对位于同一地点的不同商品的销售商进行了类似的分析,表明他们的环形市场区域是如何由运输费用决定的。于尔格·尼汉斯认为,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里,劳恩哈特的工作是德国最重要的、实际上也是唯一有意义的对“边际革命”的贡献。在对运输和区位经济学分析方面,这一贡献直至20世纪30年代都没有被人超过(注: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第151-153页。)。
阿尔弗雷德·韦伯则是中国读者更为熟悉的一位工业区位论的创始者(注:韦伯为我国学者们更为熟悉,因为他的名著《工业区位论》(亦译为《工业区位纯理论》或《纯粹区位理论》)于1997年由商务印书馆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发行。而劳恩哈特的著作全部用德文写成,甚至没有被译成英文,而且他的第一身份是建筑工程师和道路、铁路和桥梁学教授而不是经济学教授,他是德国汉诺威高等技术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他的工作显示了120年前一个有能力的、注意经济问题且懂一些数学的工程专家在经济学上可以做些什么(以及不能做到什么)。他在微观经济学、运输经济学以及经济数学分析方法上均有建树,可惜他的有些出版物已很难找到,其出色的独创性的工作的重要性至今还没有得到经济学界应有的承认。)。他在集前人研究基础上于1909年撰写了《工业区位论》。在这部名著中,韦伯系统地建立了一系列概念、原理和规则,严谨地表述了一般的区位理论。当看到制造业规模庞大的迁徙,韦伯试图回答:什么原因使某个工业从一个区垃移至另一个区位呢?决定迁徙的一般经济规律是什么?韦伯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区域性因素和集聚因素。工业是如何布局于各个区域的,受区域性因素影响;而在工业区域内,厂商为什么集中于此地而非彼处,则受集聚因素影响。工业在某个地方集中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直至均衡的结果。集聚力受技术发展、劳动力组织变化、市场化因素及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分散力则可归结为伴随工业集聚而带来的地租增长的影响。韦伯设计了一个集聚函数,精确地表达大工业单元对小工业单元的吸引程度(注:韦伯定义每种商品的生产构成一个“单元”,这些单元能够并确实参与相互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最终也影响单元的区位。),用公式来表示,其中M为大工业单元的日生产量,R为集聚的扩散半径,A是工业区位重(注:韦伯将生产原料分为地方原料和广布原料,前者只产生于某一特定地点,而后者则是到处都容易得到的。不论是广布原料还是地方原料都有可能又是“纯原料”和“失重原料”,前者是指经加工后全部重量都完全转移于产品之中的原料,后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必损失部分重量的原料(韦伯的这一思想对今天人们在国际贸易中常见到的“冰山成本”的定义有显然的借鉴意义)。韦伯定义需要运输的地方原料与产品重量之比为“原料指数”,而运输单位产品的总重量称为“区位重”。),s为运输价格。韦伯在分析厂商的定位决策时继承和扩展了劳恩哈特的方法(注:韦伯本人在《工业区位论》中只字未提劳恩哈特。马钉贝克曼(MartinBeckmann)认为韦伯的这本书“确立了他继冯·屠能之后在区位理论方面的领先地位,尽管他的理论模型被劳恩哈特抢先一步发表”(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PP958)。)一个厂商靠一个或多个供应商提供投入品,也为一个或多个市场提品,所以涉及的区位不少于三个,他将劳恩哈特著名的“区位三角形”概念,一般化为区位多边形。韦伯也考虑了生产成本中的劳动费用,它和运输费用同样是影响厂商定位的重要因素。至于工厂规模大小,韦伯认为衡量最优规模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单位产品的成本最低,一个是企业总利润最大,在考虑区位的情况下,用这两个标准确定的最优规模是不一致的,可见区位对最优规模决策的重要作用。韦伯用聚集经济来描述企业外部经济,并指出聚集能否产生效益,既取决于聚集的企业种类与结构,也取决于聚集的规模。《工业区位论》对以后的区位理论、经济地理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于区位理论的重要性,奥林曾经大胆预言“国际贸易上除了国际区位理论外没有别的什么了”(注:转引自《工业区位论》英译者序言“区位理论与地租理论的关系”,该书pp16注解3。)。
2.新古典区位理论
(1)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Christaller)的中心地区理论
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区》一书,系统地阐明了中心地区理论(CentralPlaceTheory),它基本说明了城镇为什么存在,决定城镇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以及它们在区域的次序排列是如何产生的。克里斯塔勒假设有一块匀质平原,资源、人口密度均匀,运输费用不变,消费者偏好相同。厂商的定位原则需要考虑需求界限(满足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需求界限),考虑市场范围(代表外部的地理限制,超出这个限制,消费者宁愿光顾其它较近的市场)。这样就会形成商品市场的地理分布范围,形成若干大小不同的“中心地”。在一个区域内,高级的中心地只有一个,次一级的中心地较多,等级愈小的中心地越多,规模越校每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它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等级。虽然中心地区理论从一开始就不断地受到批评,主要是认为模型的假设不现实(注:关于经济理论研究模型假设的现实性问题的讨论可参见:尤斯凯利·梅基,“假设问题的重新定向”(载罗杰.E.巴克豪斯编《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第311-335页),梁琦,“比较优势说之反例的批评”(南京大学经济学系“斯密论坛”讨论稿)),譬如统一的人口分布和线性运输成本的假设是不现实的,有相同的偏好和相同的自然资源分布的假设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克里斯塔勒首创了以城市聚落为中心进行市场面与网络分析的理论,因而受到理论界的重视,勒施是最早试图对克里斯塔勒严格地按几何方法去描述市场规模重新进行系统阐述的人。中心地区理论被认为是一个静态的新古典构架。
(2)奥古斯特·勒施(AugustLosch)的区位经济理论
前面所讨论的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及中心地理论,探讨的是都是静态局部均衡问题。1939年,勒施出版了《区位经济学》(注:该书原名为《空间体系经济学》,于1954年在美国以TheEconomicsofLocation为名翻译出版。)。勒施以最概括性的描述将一般均衡理论应用于空间,距离本身成为中心。勒施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并且研究区域的结构而不是把它作为既定的,这涉及到一系列一般化的假设代替通常的“其它条件不变”的假设。在劳恩哈特和韦伯等人的模型中,市场位置、原材料和人口都是给定的外生变量;而在勒施的模型中,他假设人口和原材料是均等地分布,这是非常简单地一般化假定。在劳恩哈特和韦伯等人的模型中,并不考虑竞争者的影响,而勒施认为工业布局首先会受到竞争者的影响,其次会受到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影响。他认为在布局问题是一个经济单位互动过程,如果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找出各经济单位布局的相互关系,就要寻求整个区位系统的平衡。为此,勒施提出了区位的一般方程,由五组平衡方程表示,分别反映五组均衡条件。如何实现这种均衡呢?勒施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这个市场区位理论与中心地理论在市场网络体系上的观点一致),并研究了市场网络对工业区位的作用。勒施表明仅靠竞争力量自身将建立一个包括工业区、经济区和市场区的区位体系,这个区位体系反过来既可以被理解为生产集聚也可以被理解为或多或少的聚会中心地交叉,三个区位同时决定。勒施建立和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
(3)奥林(Ohlin,B.G.)的区际贸易和生产布局理论
当奥林获得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时,他的名著《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1933)被提名为他的主要贡献。这是第一本力图把贸易与布局问题结合起来的著作。奥林在该书第一版序言中明确表示,他将致力于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是:证实国际贸易理论仅仅是一般布局理论的一部分,对价格的空间(或区域)方面予以充分的考虑,对在国内生产要素的供应和运输费用方面的地区差别的影响予以适当的考虑。奥林首先在商品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无运费)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假定条件下,讨论生产要素的丰欠如何决定商品相对价格和贸易格局;继而放弃商品贸易无运费的简单假设,讨论进口税和运费对贸易的影响,此外,他还讨论了地理位置、规模经济对贸易的影响,并研究了资本移动的因果关系;最后,他放弃了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讨论要素流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书中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专门讨论了一般布局理论,第十二章讨论了作为区位理论的区际贸易理论。奥林在书中附录“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看法”中提到:国际贸易理论是一个“多边市场理论”,尤其重要的是,国际贸易理论是接近于布局理论的。布局理论比国际贸易理论更为广泛,贸易理论的一大部分可以看作是布局理论的一小部分。当把各种运输条件的影响和大规模生产的优点结合起来时,关于生产布局以及国际贸易的性质和影响所做出的结论,同只考虑生产要素的稀缺性所得出的结论就有很大的不同(注:参见贝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第382-391页。)。西方经济学界认为该书不仅是对国际经济学的一大贡献,而且还对布局理论做出了贡献,开拓了贸易与生产布局关系的新领域。
二、空间经济学的发展
1.空间经济学的旁枝——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
四十多年前,艾萨德(IsardW.)就抨击经济学分析是“在一个没有空间维度的空中楼阁中”进行的。1956年,他出版了《LocationandSpace-Economy》一书,将冯·屠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勒施等人的模型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易驾驭的框架,把区位问题重新表述为一个标准的替代问题:厂商可以被看作是在权衡运输成本与生产成本,正如它们做出其它任何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一样。这是一种开创性的贡献。但艾萨德也未能将空间问题带入经济理论的核心,其原因是艾萨德并没有提出一个一般区位均衡的理论,他的模型没有考虑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只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空间模型,他没有对这个空间模型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相反,他开创了一个折衷的应用领域——区域科学。艾萨德定义区域科学是研究”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何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更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集聚和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当把区域的划分看作空间资源经济的基础,而不是把行政划分作为考察的限制条件,区域内资源具有近似性,其相互关系是一个空间中的密切的经济协作关系,那么自由贸易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关税同盟、共同市尝经济联盟(如欧盟)等可以看作是大区域概念,它是一种以空间资源为基础的国家或地区的集合。为什么二战之后的世界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却两极分化更严重,各国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更大了?这种区域经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些实际问题,也有助于我们认识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但是,区域科学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它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注:克鲁格曼指出:“区域科学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准确地说,它是一个工具收藏箱,其中一些工具非常原始,而另一些则相当先进,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实际中出现的涉及空间的问题,而无需等到我们有了一个出色的理论才来解决。我认为经济学家们应该给予这种松散、但已尽力而为的理论化的工作更多的关注和尊敬。但同时,被标榜为区域科学的那种折衷作法绝对不能取代一个真正完整的理论;艾萨德所做的伟大工作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见贝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0页。)。
1969年,Jacbos出版了《TheEconomyofCities》一书,新城市经济学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风靡一时。它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系统,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注: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协会排出的“经济学分类表”将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一类,城市经济学含城市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住宅建筑经济学、城市运输经济学。)。但是,城市是如何形成的呢?没有很好的解释。这样的文献有着和冯·屠能的经典模型同样的基本缺点,那就是假设存在一个中心,但没有解释为什么存在一个中心商业区,在它的周围形成了城市,尽管也可以用集聚经济来做些说明;但总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特别是关于单中心城市的假设,与现实世界偏离太大,使得这类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很差。
2.新经济地理和空间经济学
空间经济研究的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尽管区位理论拥有长久的历史,但是,与时间不同,空间一直也没有能够成功地纳入经济学主流。
1991年和1995年,麻省理工学院连续出版了克鲁格曼的新著《地理和贸易》、《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这是克鲁格曼在美国和比利时几所大学所作的系列讲座的内容。他用“地理”而不用“区位”为书名,是因为“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这个更加广阔领域的一部分”。克鲁格曼定义的经济地理,是指“生产的空间区位”,它研究经济活动发生在何处且为什么发生在此处。为什么研究这种经济地理是非常重要的?克鲁格曼以三个理由说明之:首先,国家内经济活动的区位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对于美国这样的大国来说,生产的区位是和国际贸易一样重要的问题;其次,在一些重要的情形中,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了,譬如用标准的国际贸易范式来谈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没有意义了;第三,这是最重要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的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告诉人们一个新的经济学世界观,却很难从贸易、增长和商业周期中找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说明这就是世界经济实际运行方式,但研究国际国内经济活动的区位时,这样的证据就不难找到,因此,经济地理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等提供了一个思想和实证的实验室。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对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异乎寻常地重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克鲁格曼引导了经济地理和空间经济学的复兴。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又出版了克鲁格曼的新作(与MasahisaFujita和FujitaVenables合著):TheSpatialEconomy:Cities,Regions,andInternationalTrade(《空间经济: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该书概述了过去十年来关于空间经济及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的最新成果,不仅将经济活动的空间定位与克鲁格曼早期的“新贸易理论”联系起来,而且也建立了严谨而精致的空间基本模型。在这之前的关于空间的经济学理论,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没有明确说明市场结构,那种存在收益递增时的市场结构。他们的模型均是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竟争这些便利假设条件下的分析,没有找到某种方式来处理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的问题,这使得空间问题过去一直是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盲点。克鲁格曼是主流经济学派的衣钵传人和捍卫者,又是经济学的建模大师,他不仅常常极富原创性地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还会对其建立起令人惊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模型,等待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他常常是新领域的开拓者和引路人。最近十年来克鲁格曼等人关于空间的研究工作,意味着空间经济将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3.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特点、近期发展与应用前景
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消费者(家庭)、厂商、产业和经济,研究这些经济单元的存在、活动和相互作用。空间经济学更强调的是厂商的地点,产业的区位,虽然劳动力既是厂商投入的要素,又构成产品消费的市场,作为厂商存在的基础是不言而喻的,但空间经济学只是把消费者(家庭)作为研究平台的基座,而不是摆在研究平台上。因此空间经济学中厂商、产业和经济构成三位一体的研究单元,人的定位不在研究范畴中,而公司的定位是问题的焦点。
经济增长与碳强度关系实证研究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方式选择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与对策探讨
我国技术创新地区分布的特征与机理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研究
政治经济学视域下谈马克思人本观的历史性转变
刍议经济发展的民生价值取向
人民幸福与尊严的经济学透视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统筹城乡视角下我国农村消费水平实证研究
浅议新农村建设中商品流通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
基于目标冲突和需求不确定条件的供应链协调问题探讨
供应链成员信息共享程度度量分析
竞合型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研究
品牌内涵认知特征差异与品牌延伸模式契合探讨
后危机时代美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策略分析
基于重心法的物流中心选址问题探讨
区域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研究
物价几何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基尼系数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研究
谈“经济租”的内涵、规制及演化
论后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战略与商业创新
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研究
寡头垄断市场中跨国零售商竞争战略的经济学分析
浅析组织行为学研究视野中连锁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
DEA视角: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分析
试论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
城市消费空间研究综述
论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的演进及营销模式变革
商业营销“迪士尼化”的策略探析
产品线选择对企业利润影响的实证研究
谈营销策划的时代划分及后时代产生的背景
第三方冷链物流增值服务发展途径——引入供应链金融
基于VAR模型的人力资本与我国服务贸易关系实证研究
地理距离对我国加工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贸易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摘要)
人梯礼赞
扩大社会就业的政策路径选择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型政府建设路径
从经济全球化视角审视意识形态的发展
中国历代领导集体对城乡统筹思想的探索
关于技术发展社会后果及其控制的思考
从家电下乡谈农村市场的开拓与发展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物流业振兴策略探讨
基于非对称信息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关于我国企业奥运营销的反思
服务接触、顾客满意度与服务企业关系研究
浅谈企业公益营销的原则
企业虚拟营销方式探析
产品成熟期的广告策略研究
基于跨文化消费的体验营销研究
从符号消费解读现代服饰
交易成本视角下的小企业融资制度创新
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经济后果分析——基于经典文献研究
基于企业网站的服务质量模型构建研究
基于伦理视域的企业知识管理
城市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探析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论商业判断规则的适用
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模式创新及其相关法律问题探析
土地犯罪的多维解读
制度变迁中的制度外行为
论清末安徽工商业的发展
征稿简则
热烈祝贺《天津商业大学学报》再次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理念创新与有效推进——以“一村一品”为例
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以奶业为例
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突围与评判
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制度约束——基于全球化视野的思考
论经济转轨阶段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性支柱产业视角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推进天津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基于“宅基地换房”视角
论省域广义低碳业竞争战略
横向兼并合谋效应评价方法的批判性审视及前沿问题
外资并购与市场份额变化——应用bootstrap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跨区域消防应急救援运用第三方物流经济分析
国际邮轮咨询师开发之探——兼论我国邮轮咨询师开发策略
基于工作嵌入的员工离职模型研究——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为中介变量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经济环境评价
探析逻辑学对行政决策主体的作用
征稿简则
现代商业银行服务的认识与实现路径研究
我国所得税法中经济性重复征税问题探讨
机构投资者建仓行为导致的套利限制研究
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在突破性产品创新中的应用
MNC战略管理中的新现象:逆向护佑概念及特征
组织学习导向与企业并购整合绩效的关系研究
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比较
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生态道德需要的逻辑起点——“生态经济人”理性
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罪的解读
司马光法制思想试探
我国地役权疑难问题研究
试析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
天津市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合理化发展研究
天津商业大学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推荐一本好教材——《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评介
证券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研究
中国文化价值观对我国在美留学人员旅游行为影响研究——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中国留学生为例
信息技术与IT治理研究综述
产业组织演进动力机制的经济学分析——以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组织演进为例
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时机预测研究
中美民航业发展比较研究
试论博弈思维的逻辑结构
二、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分析
(一)空间计量经济学在国外的实际应用
随着国内外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计量经济学已经成功运用到经济研究的众多领域中,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1.公共经济学领域:James等(2003)主要对一国对于国际环境条约的参与决策与参与程度的博弈通过建立一个空间概率模型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2.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方面:Buettner(2003)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了德国各城市的财政外溢效应以及税收基数效应;Case(1993)以美国各州的情况做了财政政策的溢出效应以及预算研究。
3.房地产经济学领域:Timothy等(2003)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城市住房的绝对位置对房屋价格差异的影响;Anselin等(2009)以美国加州南海岸数据为样本案例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法研究了环境空气质量对房屋购买者边际支付意愿的影响。
4.劳动经济学领域:Elhors(t2007)等首次将空间计量分析法运用到劳动经济学领域,对欧盟地区劳动参与率差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指出了在区域间和国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空间计量经济学在国内的主要应用
空间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国内的发展主要是在二十世纪九族平台、非家族成员的需要进行平衡,达成一致行动意见来充分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合理制度为约束的联成长
约束并不是对职业经理人不放心、不放手,它恰恰是为放心、放手创造必要的条件和基础。对于职业经理人的权力界定、业绩评估、财务审计等,出发点并不是为了限制职业经理人的才能发挥,而是为了更有助于职业经理人与民营企业主之间的有效合作与融合。首先要认真制定好公司章程,让职业经理人的各种基本可预料的行为有章可循,使公司章程为职业经作理人的重要约束机制;其次不断完善合同契约制度,签定受法律保护的详尽的任职工作合同,建立职业经理人的约束机制,对职业经理人的责、权、利做了相关规定,以便成为对职业经理人的有效约束。再次,要完善董事会、股东会等企业机构职能来优化对职业经理人的约束,评估职业经理人在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
(四)以持续发展为契机的稳成长
根据民营企业共生的循环运作生理机制,民营企业共生关系的深化建立在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只有民营企业持续发展,民营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共生关系才可能得以进化,朝向一种基于对称性互惠的一体化共生模式发展。因此,一方面,民营企业需要模式自身与环境要素的界限,将自身与环境融为一体,从共生的角度出发,来理解和处理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改变组织成员的认知图式,进而改变组织的整体认知图式,从而在组织实践中奉行一种与内外部环境和谐共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