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7 14:54: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手术室护理技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手术室护理是医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非常高, 除了要有非常丰富的手术室护理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之外, 还需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和优秀的管理水平[1]。本研究在详细分析多家医院运行现状的基础上,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的具体指标和各种手术的难度进行探讨和确定,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某市6家相对大型的医院, 从每家医院中随机选择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和3名主要负责人, 总共48名, 这些人员主要是将其负责或者执行的手术护理技术、护理操作规范以及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体会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这些人员任职年限4~15年, 平均为9.5年。邀请行业内有名的专家30人, 包括护理管理领域专家和专业护理领域专家。这些专家最短任职年限8年, 最长30年, 平均19年。
1. 2 方法
1. 2. 1 文献研读 调研人员在对6家医院的手术室护理技术使用概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通过中国知网或者其他报道、研究课题等与手术室护理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 判断文献资料的可信度, 并进行详细的标注, 然后对提取出的有较高可参考度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1. 2. 2 专家咨询 专家咨询的前提是已经完成文献研读工作。专家咨询具体指的是调研人员将收集并总结的文献相关内容通过电话访问、视频访问或者现场咨询的方式寻求专家的看法和意见。然后将专家的意见和建义进行分析和总结。
1. 2. 3 现场调研 现场调研指的是调研人员到6家医院进行实际观察, 进入到手术始终, 对护士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技术运用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 总结手术室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基础的原则、过程以及效果等。
1.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对文献资料数据和专家咨询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详细记录所有数据的总数、平均数以及比例等内容。
2 结果
调研人员总结所有调研结果后得出手术室护理技术的具体指标(总共有29类指标)、手术护理技术的难度系数(难度平均值5.41, 其中最高和最低分贝为洗手配合技术和环境评估技术, 难度系数分别为7.46和3.11), 具体的手术技术指标和难度系数确定如表1所示。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医院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项目之一, 由于手术室接待的大多均是病情比较严重、身体状况比较差的患者, 因此, 手术室除了要求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医师主刀外, 还需要有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辅助支持。可以说, 手术室护理人员是否掌握有较高水平的技能、是否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具有临危不乱的心态、是否能够真正为患者生命着想、是否能够配合好医生工作、是否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等, 都直接关系到一个手术的成功和医院的信誉问题。在对手术室护理组成项目进行分析后发现, 手术室护理技术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关键, 直接关系整个手术室护理的最终水平问题[2]。本研究在对6家医院的手术室护理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使用多种调查方法(现场调研、文献研读以及专家咨询)对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管理中的各项具体指标及其操作难度系数进行分析和总结, 得出建立和完善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管理实施是最主要关键点, 且多数专家对该管理方法持赞同态度, 认为该方法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有重大推动作用, 为其建立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的手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治愈患者的数量也逐年上升。然而,由于手术过程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会给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防止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出现,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为了更好地探究无痛护理技术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男25例,女50例;年龄分布在18~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7±2.4)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48例;年龄分布在1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等基本资料的对比上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包括各项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简单的宣传教育、术中和术后相应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无痛护理服务,具体内容表现如下。第一,无痛导尿技术。相关研究获取到的数据表明,手术采用全麻对诱导后导尿可在起到降低手术前导尿对患者造成的身体不适感,这就说明导尿术应用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更加适合。现阶段,无痛导尿技术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因尿管对尿道黏膜的刺激而导致患者全麻过程出现躁动。因此,在手术之前针对性地患者进行教育讲解,让患者对里面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内容更加了解,使得手术后清醒过来时能够降低躁动的发生频率,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保证麻醉清醒期的安稳度过。第二,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该技术采用的是丁卡因胶浆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然后实施静脉穿刺。在手术正式开始之前的30min左右,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病先在患者的静脉穿刺处涂抹卡因胶浆,涂抹的厚度控制在1mm左右,不能太厚也不能过薄,表面覆盖一层薄膜表麻,30min利用无菌棉签进行清洗,碘伏消毒,静脉穿刺。第三,无痛置胃管。对于胃管的插管工作,借助可视喉镜。胃管插好后,实施诱导麻醉,医师在置入喉镜之前需要将胃管后鼻道处,然后导入视频喉镜插气管,气管导管插入之后再插入胃管。第四,减轻患者疼痛。医院应当给予患者良好的康复环境,定期打扫病房卫生,做好病房的清洁工作。病房窗帘尽可能选择遮光性较强的,避免因为光线的过度强烈引发患者的不适。对于出现疼痛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疼痛部位和疼痛感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地方式予以处理和解决,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地同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心率情况、收缩压情况以及舒张也情况。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生理指标情况的比较分析
在实施两种不同的护理技术之后,比较分析两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生理指标要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情况的比较分析
在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通过调查问卷统计调查反馈回来的数据也明显不同。对照组满意患者35例,非常满意患者29例,总满意患者64例,满意度为85.3%;观察组满意患者33例,非常满意患者38例,总满意患者71例,满意度为94.7%。两组相比,观察组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前,人性化护理是临床护理中一直被强调和提倡的,护理质量的高低和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医务人员的态度和行动决定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应当抓住护理队伍这一群体,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保证护理人员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将“以患为本”的护理理念贯彻执行到具体行动中[1-2]。无痛护理技术作为一种比较科学、比较先进的护理技术,应用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中,通过无痛导尿技术,不仅使得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还不会对患者造成疼痛感,消除患者的担心和恐惧[3-4]。通过在视频喉镜下的置胃管操作,有利于提升置胃管的成功率,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损伤[5]。但是,随着临床医学中新的情况不断出现,无痛护理技术也应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及时弥补临床护理中的空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实现安全无痛手术,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基本需求[6]。本文研究显示,通过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各项生命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种情况的出现,更加说明了无痛护理技术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对于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博得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综上所述,无痛护理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康复,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杜萍 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2(03):204-205.
[2]张玉卫,张少莉.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12(01):113-115.
[3]许晓峰.无痛护理技术应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09):46-47.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在给患者解除疼痛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无形的心理压力,使其出现恐惧、焦虑情绪,传统的护理模式逐渐被新的护理模式所取代。1995年美国疼痛协会把疼痛定义为排在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1]。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时,创伤给其带来的疼痛十分明显,术前进行静脉穿刺、导尿、留置胃管等操作,极易加重患者对疼痛的恐惧感。为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侵袭性操作带来的痛苦,使其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我院自2013年3月起对择期手术患者应用无痛护理技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10月收治的200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需留置胃管、尿管及静脉穿刺,年龄19~61岁,平均(41.2±12.29)岁,男96例,女104例,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于手术当日在病房内行导尿、置胃管,待其进入手术室后碘伏消毒,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而观察组所有患者则采用无痛护理技术,术前1d访视,告之患者将在手术室内行无痛导尿、留置胃管及静脉穿刺并进行术前疼痛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从而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1.2.1 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 使用利多卡因软膏局麻后,再进行静脉穿刺。手术开始前30min,将利多卡因软膏涂抹于准备静脉穿刺部位,厚度约为1mm,表面敷一薄膜,30min后将薄膜用无菌棉签清洁,碘伏消毒后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2]。
1.2.2 无痛导尿 为降低术前导尿对患者所造成不适感,采用全身麻醉诱导后进行导尿。由于尿管对尿道粘膜刺激较为敏感,术前应向患者做出详细解释,使其在苏醒后主动配合,从而顺利渡过手术后麻醉清醒期。
1.2.3 无痛置胃管 采用可视喉镜直视下完成胃管置入法,麻醉顺利诱导后,在麻醉医师放入视频喉镜前,先把胃管插入后鼻道,然后放入视频喉镜,插气管导管,气管导管插入后马上插入胃管[3]。
1.3评价方法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完成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价。使用的满意度调查表自行设计,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对疼痛健康教育的评价、留置针穿刺评价、留置胃管、导尿的评价。评价的等级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调查问卷于手术以后通过回访过程中发放200份,评价以后均全部回收,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3 讨论
随着医学体系的不断进步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得以被广泛的接受,逐渐出现了医疗护理的个性化,更多的考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尽力为患者营造出良好的、舒适的治疗环境[4]。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疼痛成为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临床医生和护士应该转变观念,构建一种人性化的医疗制度,增加医患双方的配合和理解,并结合合适的护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将人文关怀与人性化护理贯穿始终[5]。
目前大多数普外消化系统疾病手术,需要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需术前留置胃管、尿管,从解剖学角度看,人类咽部分布喉上神经等,尿道的神经支配相对更为丰富,对异物刺激极为敏感,如在清醒时操作,患者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加剧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留置静脉穿刺针时,顾及到手术过程中需要输血、输液,比病房的输液针要粗,这就导致多数患者对术前输液穿刺产生惧怕的心理,进一步增加对手术的担忧。
患者全麻诱导以后,处于麻醉状态,精神、意识消失,表现出神经反射迟钝,肌肉松弛,镇痛完善特征,对患者行导尿术,无疼痛感,大大降低了尿道阻力,避免了患者清醒导尿时存在的尴尬和恐惧心理,保护患者的自尊心[6]。全麻诱导后予视频喉镜下留置胃管,不但明显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而且增大了一次性置胃管成功率。在留置针穿刺以前,行利多卡因软膏表面麻醉,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
本次研究的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认为术前进行的疼痛健康教育很有效,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胃管、尿管过程中无痛,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围手术期使用手术室无痛护理技术已逐步推广,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无痛成为患者的基本要求,手术室护士应及时建立起无痛护理观念,在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胃管、尿管护理操作中使用无痛技术,降低患者术前各种侵袭性操作的疼痛不适感,使患者处于较佳的术前状态,有利于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感,为患者营造无痛、舒适的手术环境,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率,极大程度确保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Yuen Ts.Lrwin MG.The'fifth vital sign'[J].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2005,11(3):145-146.
[2] 李玉明,陈雪敏,黄金平.利多卡因软膏局麻后静脉穿刺[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85-86.
[3] 林美珍,黎玉明,谭丽婵.视频喉镜下置胃管在气管全麻手术患者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7):43.
柔性化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将组织意志思想变为一种人们自觉行动的管理方式[1]。柔性化管理重视“以人为本”及“人性化需求”,通过激励、引导与感召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融洽的合作氛围以及良好愿景进行人性化管理。
1 柔性化管理的特征与功效
柔性化管理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不同的是:① 强调非强制性;② 注重个性化需求与人本性要求;③ 具有驱动性、激励性、关怀性的管理方式;④ 个体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需求。柔性化的管理能够使组织意志变为个人自觉行为,在人们心目中形成强大的说服力与认同感,在迎合共同价值观与共同文化的前提下从事组织配置的相关工作。柔性化管理具有以下3个特征:
1) 内在驱动性。柔性管理摒弃以权力为基准的命令式与权威式的管理方案,运用集约化与民主式的约束方式实施组织意志的传达,通过目标分解、项目说服以及集体约束,形成潜在的驱动力。
2) 持久性。柔性化管理是一个持续迈进、周期性循环的过程,有效地协调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融合组织愿景与个体差异。一旦组织成员接受柔性化管理的组织理念、文化与系统流程,柔性化管理就转变为一个持久运行、不断反复的过程。
3)激励性。柔性化管理自始至终关注个体的情感需要,管理的出发与落脚点基于“人本的延伸”。柔性化管理在于激发人的潜能,注重人文关怀与呵护,增强组织成员工作的主动性、潜能性与创造精神,自发投入到组织任务与状态中,提高工作效能。
2 柔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技术与心理的充分融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可以促使护理人员价值观、职业认同感以及工作效能的最大化,柔性化管理中的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等可以提高护士的奉献精神与自我约束。
2.1 构建柔性化管理理念,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
1) 拓宽多种路径,加强沟通与交流。通过培训班、研讨会、拓宽活动以及学术交流的方式加强护士群体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护士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在互访互动中,了解护士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2) 坚持以护理人员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利用柔性化方式促使护士了解管理者的目标,自觉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工作环境[2]。针对目前护士群体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风险高的现状,提高对护士的关注度,根据护士的特点分配工作与任务,提高其工作效率。
2.2 实施人性化管理方案,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在手术室护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环节中,要充分发挥民主与公正,尊重护士的科学化建议与对策,防止决策的单一性与片面化,增强护士心理上对于科室工作的满足感与认同感,增强工作的激情与团队精神。
1) 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综合待遇。医院岗位设置中,护士的工作负荷大、时间长、地位低、职业风险系数高、晋升及深造机会少等问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承受来自家庭、病人家属和自身心理上的多重压力,对护士群体而言,提高护士待遇与社会地位、减轻工作压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营造和谐工作环境,加强情感交流。当前医患矛盾较为尖锐,护士的职业角色使其首当其冲。护士群体呈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特点,在临床实践与岗位轮换中难免发生一些失误与差错,对于她们应当抱以宽容、谅解的态dylw.net 度,给予其时间进行改正,而不是一味的进行惩处与批评。应加强与护士情感上的交流,通过了解其家庭与情感,帮助其调节心理状况,建立起和谐关爱、支援互助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与工作动力。
2.3 构建柔性化的手术室护理运行模式与评测机制,增强护理质量与水平
通过构建柔性化的手术室护理决策机制、柔性化的手术室护理激励机制、柔性化的手术室护理评测机制三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1) 柔性化的手术室护理决策机制。柔性化的手术室护理决策机制是指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与结果体现民主性与全员参与性,避免对相关决策的单一性与偏颇化。柔性化的决策机制强调护士在护理政策与规章制度中的全面参与和充分知情,广泛吸取护士的科学建议与管理意见,民主、公正与公开[3]。
2) 柔性化的手术室护理激励机制。在传统的激励方案中,以加班时间为基准的物质奖励成为护士群体唯一的奖励方式,而精神抚慰与情感激励则较为匮乏,对于加班时间长、手术数量多、重视科研学术交流的护士,要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在一起,强调精神支持与情感交流互动。
3) 柔性化的手术室护理评测机制。对于护士绩效评估而言,首先要围绕科室任务目标和医院整体规划开展,根据护士的岗位、职称、学历、业绩等方面,综合考虑护士的品德、能力及特殊困境来进行考评。切莫用传统的“数量为中心”的定量考核方式,而应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匹配的方式进行评测,让护士群体感受到绩效评估的客观、公正、全面与合理。这种科学化的应用方案可以扭转对传统绩效考核的抵触意识与错误定位,提高日常工作效能。护士群体则可以通过自我总结及横向比较,发现自身不足,从而取长补短,把外在要求变成内在动力,激发出努力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4]。
参考文献
[1] 郑其绪. 柔性管理[M]. 东营: 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8.
金永红 朱方园
摘要目的:使用计算机导航追踪定位技术配合骨科医师完成导航辅助骨科手术方法。方法:对30例骨科患者实施计算机导航辅助骨科手术,手术室护理人员采用导航追踪定位,即导航设备的安装连接、导航定位的追踪、出现问题的处理及纠正等方法进行配合。结果:手术过程顺利,30例骨科患者成功实施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的骨科手术。结论:护理人员通过计算机导航追踪定位技术的学习与培训,不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能积极应对高难度及高新技术的开展。
关键词 护理人员;追踪定位技术;计算机导航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41
计算机导航辅助骨科技术(CAOS)是使术者通过显示屏直观观察到所操作部位的解剖结构,通过可追踪的手术工具进行操作,提高了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1]。在计算机辅助骨科导航系统中,光学定位是目前手术导航系统中的主流定位方法,其作用就是实时测出手术器械的空间位置和姿态[2]。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手术配合时除充分做好常规准备外,还应熟练掌握导航追踪定位技术,根据术中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导航系统追踪定位状态,保证追踪定位的准确性,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临床资料
我院手术室于2011年6月~2013年5月共30例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骨科手术,其中男6例,女24例。年龄60岁以下13例,61~80岁13例,80岁以上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例,全膝表面置换术1例,股骨颈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4例,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10例,股骨粗隆闭合复位内固定术9例,肱骨近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例,其他手术1例。
2操作方法
2.1连接设备(1)把设备连接到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连接状态会自动显示,绿色实线表示确认已连接,桔色虚线表示连接未得到确认。(2)当所有的连接都已确认,点击到下一步。
2.2安装光学器件(1)把追踪器的鸠尾槽放在导航工具的榫舌上,沿着鸠尾榫滑动追踪器。(2)用追踪器安装工具及十字螺丝起子拧紧螺钉。(3)把光学定位标记球安装到追踪器上。
2.3安装摄像系统(1)清除摄像机镜头和参考架上定位标记球之间的机器视野范围上的障碍物。(2)将摄像头放置在距离参考架1.75 m的位置。摄像机镜头瞄准参考架。(3)在摄像机手柄上按下激光触发按钮,调整摄像头,使得激光束能够穿过目标摄像区域的中心位置。(4)微调左右、上下摄像头目标区域,使得参考架上的定位标记球和手术工具在整个导航过程中都在摄像机摄像范围。(5)移动摄像头和参考架之间的距离,直到距离指示器靠近标尺中间位置。
2.4校验导航工具(1)拍摄导航工具和参考架上的定位标记球,确保其与显示屏上的图片一致。(2)将导航工具的尖端放到参考架的槽底部,尽可能地保持针尖和凹槽之间垂直。(3)握住导航工具不动2 s或踩下脚踩,当导航工具被校验完毕,系统会给出确定语音提示,导航工具图片变绿。(4)重复上述操作校验每一个导航工具。
3讨论
3.1摄像机镜头和参考架上定位标记球之间的机器视野范围内不可有遮挡物目前在骨科导航中应用最多的是光学定位导航系统,其优点为精确度高、手术器械更换方便、易操作,缺点为有遮挡物光线无法透过,从而影响瞄准。所以在进行导航追踪定位应清除范围内的所有遮挡物,如有血迹及时用湿纱布擦净,再用干纱布擦干,保证导航无障碍无阻挡。
3.2定位标记球银色感应膜不能有破损参考架安装定位标记球时动作应轻柔,并检查定位标记球银色感应膜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换;如有血迹应用湿纱布轻拭,勿与尖锐或硬质器械碰擦,防止感应膜破损;定位标记球一般在使用10次以后,感应膜会被耗损,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良好的信号通道。
3.3导航工具不得有任何损坏如使用弯曲或已经损坏的工具将会影响其精确度,导航手术专用器械复杂,器械护士应充分了解每一器械的用途,传递手术用物时准确到位,动作轻柔迅速。应将导航器械与普通器械分别放置,轻拿轻放,注意保护指示器精细的尖端不受损坏。如使用容易弯曲的手术器械如克氏针、钻头等应使用套筒,防止因手术器械弯曲而引起偏差。
3.4参考架定位固定完毕,不可移动为保证导航准确,参考架固定一定要牢固,术中导航系统一旦开启,参考架绝对不能出现移动,术中传递器材或进行操作时勿触碰参考架;有些手术术中需多次安放参考架及注册特别要注意参考架固定牢固,以防图像“漂移”。
3.5摄像机镜头和参考架保持有效距离根据不同手术正确安放导航仪,确保有效距离,便于操作,如脊柱手术可置于手术床床尾,髋关节手术可置于手术床左侧或右侧,股骨粗隆骨折可置于手术床头侧位等。
3.6保证导航工具使用正确选择导航系统认可的厂家的配套工具、器械,并对操作器械进行正确的校验注册,使之进入到导航状态;参考架的注册及安放应远离3D扫描部位,以保证扫描后的图像清晰、无干扰,保证导航操作的准确性[3]。
4小结
计算机导航系统是外科技术领域一个新的飞跃,涉及众多软、硬件设备和精密器械[4]。采用骨科导航系统行骨科手术,具有明显的优点:(1)术中能同时多方位X线片影像上观察到手术器械位置,术者的操作在无辐射条件下更形象化,多维化,且实时感强,最大限度地避开危险区,使内置物按预定的理想路径精确固定。(2)能大辐度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X线辐射。(3)具有较高的准确性。(4)减少了手术时间。
追踪定位技术作为整个计算导航系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不懈努力,积极应对高难度及高新技术的开展,顺利地配合骨科医师完成了30例患者实施计算机导航辅助骨科手术。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的发展给骨科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除需掌握手术基本配合外,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导航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方法,不仅要在理论上不断学习,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地配合手术,确保手术成功。
参考文献
[1]裴国献,相大勇.计算机辅助骨科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3,5(2):85-88.
[2]郝颖明.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4,21(2):306-310.
[3]周东生主编.实用骨科导航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72.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64-01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会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状态,通过手术室围手术期病人决定手术入院接受手术以及麻醉苏醒后直至病人出院的全过程。以提供接受手术的病人及其家属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及社会的个性化需求,完整性,高品质的护理。
1 手术患者的心理探索
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状态由于每位病人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不同,其心理活动也各不相同,因此,护士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1.1任何手术对患者术前都有心理的应急变化
(1)紧张恐惧的心理:任何手术对患者来讲都是较强的一种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激素和去甲肾上激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病人临床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狭窄,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这种刺激会导致全身不适。产生不安全感,内心充满焦虑,手术恐惧,害怕疼痛,担心手术失败等,表现为白天坐卧不安,夜间睡眠不佳,甚至有的用镇静剂都无济于事。易出现激动或者抑制的心理。由于过度恐惧心理,压力过大,无法忍受,在推进手术室时有的痛哭流泣,有的闭眼不睁,不说话,四肢活动僵硬,反应迟钝、精神高度紧张。
(2)忧郁,渴求的心理:我科接受的患者大多来自农牧区,经济状况不佳,他们担心自己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感到有负罪感。又怕手术是否成功,渴望技术高明的医生亲自给自己做手术,以及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手术中的一切情况。
1.2手术患者最脆弱阶段手术过程中
由于环境的变化,可能刺激患者心情紧张。与家人分开后感到孤独和无助,导致与他人的沟通障碍,感情得不到满足。摆放及麻醉时,躯体被暴露,渴望被尊重。手术中对医护人员的眼神、语言过于敏感,对手术器械物品的声响,和医务人员的交谈,产生紧张,恐惧,想逃避的心理 。
1.3术后手术患者渴望知道手术是否成功
当病人麻醉清醒从手术室离开回到病房后最想知道手术结果如何,是否成功,思想顾虑大,产生各种离奇的想法。
2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2.1术前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病人及其亲属焦虑的最好办法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在正视自己疾病的基础上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息。应该尊重病人,理解病人,表现出对病人患病的同情和关心。通过亲切和蔼的态度,有礼貌的言谈和举止等感情表达,让病人及其家属充分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从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2消除焦虑和担忧,几乎所有的病人和亲属在手术前都会出现明显的心理变化,手术室护士术前必须正确引导和及时纠正这些异常的心理变化,消除手术引起的焦虑不安和担忧恐惧。对焦虑比较明显的病人,术前几天给予适当的镇静药,以保证术前有足够的睡眠。对病情很重,感情脆弱,既往有抑郁心理的病人,交代病情需要慎重,尽量避免直率,同时应加强关心和劝慰工作。
3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手术患者带着焦虑、不安与期望进入手术室后,其家属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此刻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
2.2术中心理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面对陌生的人与环境往往会感到孤独,恐惧和无助感。巡回护士应热情接待问候患者,询问患者睡眠及术前用药情况等让患者的注意力分散。护理操作过程中尽量保护患者的隐私,要做到小范围的暴露患者身体。器械护士尽量减少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音,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动作敏捷,与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密切配合,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病人的痛苦,这样也能给患者带来安全可靠的感觉。
2006年3月~2009年3月收治急诊手术治疗的病人1130例,其中男702例,女428例,年龄3~88岁;急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共301例,胃穿孔18例,嵌钝疝32例,肠梗阻22例,四肢开放性骨折275例,颅脑损例5例,多发性创伤98例,腰背部、腹部创伤32例,生殖系统损伤18例,肌健断裂伤90例,宫外孕52例,剖宫产169例,卵巢囊肿扭转破裂18例。
临床特点:本组病人所患疾病涉及普外科、骨伤科和妇科,神经外科,普胸科,但都有其共同的特点,病情急,多见出血性、中毒性的病人,其中体克52例,且多有对于手术的恐惧,特别是躺在手术床上的时候。
术后转归:治愈1032例,好转97例,死亡1例。
护 理
术前准备:急诊手术的病人,发病急,且病情变化快。有时多个病人同时进入手术室,有的病情较为严重。在繁忙而紧张情况下,手术室内工作人员应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如出现发绀,呼吸困难,休克,昏迷的病人和胎心音>160次/分的产妇,应立即输氧、输液,建立多条静脉通道,提高血氧浓度,补充血容量,以便药物的应用。同时留置导尿管接床边袋。
建立静脉通道时要合理选择输液部位,应选择血管粗,易穿刺,易固定的部位,而且还要考虑手术操作及静脉回流途径。如头颈、胸部损伤应选择下肢的大隐动脉;下肢或腹部损伤应选择上肢头静脉、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及颈内外静脉;侧卧时应选择不易受压的对侧肢体进行静脉穿刺。
同时要选择好液体及输液的速度,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应先输晶体。如供血及时,同时输入血液。如无血情况下,先输入706代血浆或长源雪安。早期输液要快,以纠正血容量为麻醉和手术增加安全性。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如血压回升,输液速度应酌情减慢,同时作好监护记录。
心理护理:急诊手术病人都是突然发病,往往使患者难以接受,感到不安,焦虑甚至惊恐,特别是30~60岁的病人,这种心理特别严重,影响手术的进行。现将这种心理障碍的护理分如下几种:①外伤病人,多有伤口和出血,特别是自认平时身体健康的病人很难接受。我们接到病人后,嘱病人不要直视伤口,以免增加恐惧心理。主动和病人交谈转移病人注意力,使病人产生一种亲切感,取得配合。②剖宫产的产妇担心未出生儿女的安全,担心手术和家人对生男生女的看法。对于这种病人我们应关心和体贴,宣教男女平等的观念,稳定病人的情绪,解除思想顾虑,取得配合手术。③骨折病人都担心自已四肢的康复,担心残疾。病人进入手术室安慰病人,耐心解释病情,说明手术治疗的好处和必要性。
手术: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设置好病人的,如胆道、肾手术的病人取仰卧或侧卧位并对好腰桥;脊椎手术的病人取俯卧位,两侧下垫长枕;侧卧位时要在近腋窝的腋后线上放软枕,以免压迫胸腹;四肢损伤、骨折病人尽可能让患者处于最舒适的状态。
术中护理:洗手护士应根据伤情及损伤部位和性质,尽快准备好充分的手术器材。熟练掌握手术的步骤,做到稳、准、快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台上器械要放置有序,用过的器械收回擦干净,关闭切口时清点器械要对数。巡回护士要接好电刀、吸收器,上止血带等,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术中意外发生。
总之,急诊手术病人的病情是紧急的,甚至危重的,病人进入手术室应尽快得到止血及手术治疗。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熟练技术,反应灵敏,做好急救措施和心理护理。熟练地配合手术和麻醉的工作。
1 手术室急危重症病人护理的特点与要求
1.1 手术所具有的双重性:一方面是“手到病除”去除病灶,修复组织,使病员康复,同时也伴随着可能的损伤,如功能缺损等,其次是手术过程的危险性(术中麻醉意外),人体组织精微至极,手术治疗差之毫厘,有时便会给病人带来终生的痛苦,甚至生命危险,尤其是有些疑难急症,更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再就是手术失误的不可逆性(如手术中神经损伤、结扎线脱落、血管损伤),还有手术后不可避免的并发症等。
1.2 严格性:手术室里无小事,任何一种涉及手术的工作都要努力做到精细人微, 要求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禁马虎从事和擅自更改,手术室环境要求相对严格的无菌,术前准备必须考虑各种突况,实施手术则必须认真查对,严格核实各项内容,诸如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手术部位以及用药、输血等,避免发生差错。严格查对器械、敷料等,防止遗漏于伤口之中,手术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做到一丝不苟。
1.3 协作性:手术的完成,恰如一个乐队的演奏,是在单体素质的基础上,依靠集体密切配合完成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导致手术失败。手术治疗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师、护士、麻醉人员的配合程度,而护理人员周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默契又是手术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对于配合医师的治疗,举足轻重。例如有的病人在术中发生意外情况,由于护士术前准备充分应急的药品, 器械齐备,使手术迅速转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1.4 主动性: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有极强的时间观念,“时间就是生命”不但是抢救急症的危重病人的手术准备要抢时间、争速度,即使是择期手术,术中也随时会出现突况,护理人员要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2 手术前的准备
2.1 人员的准备:根据手术的类别、级别及护士水平的高低、年资经验等定出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但除外急需手术抢救病人生命时,无论任何人应果断地担负起抢救病人的任务。
2.2 物品的准备:手术室器械、巡回护士根据手术方式准备台上、台下的特殊物品,检查手术器械的准备情况,并根据手术需要做好敷料、一次性物品的准备。护士注意固定设备是否齐全、完好,能预期病人所需的用物,及早供之,在手术过程中避免出术间,保证护理质量。
2.3 病人的准备:器械护士接病人时,应再次查对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的名称及相关的放射线片、CT片或核磁片等,防止接错病人及手术部位的错误[1],检查手术同意书的签字、盖章是无完成及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等病历资料是否完整,检查病人的血压、体温、脉搏、呼吸情况等;检查病人的唇膏、指甲油去除与否;检查病人的贵重物品是否取下;检查病人的发夹、假发及任何活动的人工弥补物是否取下;嘱病人术前排尿;检查病房护士对病人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备皮、下胃管、尿管、胃肠道的准备及禁食情况及述前用药情况等,并与之进行交接班,并由病房护士签字。病房护士应协助器械护士将病人送至手术专用电梯,途中注意病人的保暖、安全及危重病人的监护等。
2.4 环境的准备: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器械护士应主动热情地将病人及病人的情况介绍给巡回护士,减少病人的陌生、无助感,巡回护士进一步了解病人病情。病人躺在手术台上后,巡回护士应再次执行一次查对制度,并看护好病人。在手术前,让病人在轻松舒缓的轻音乐声中度过。
3 手术中护理配合
3.1 减轻病人焦虑的程度:鼓励病人说出焦虑的感受,并确认问题原因以协助去除焦虑的诱因,简单介绍工作人员、环境、麻醉方式、手术过程,以减轻因不熟悉而引起的焦虑反应,避免病人不必要的暴露,并加以覆盖,手术小组成员应态度一致,维持轻松亲切的气氛。
3.2 严格无菌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手术人员需遵守并执行无菌技术,避免病人受到感染,手术中所使用的器械、物品必须灭菌完全,手术室内亦应消毒。并随时监督每个参加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情况。
3.3 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 在切口前和关闭体腔前后时,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对手术中的纱布、器械、缝合针须详细计数并严格查对,确保体内无异物存留并认真确切详细记录。手术中输血、输液、用药都要做到三查七对,输血时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核对输血者与供血者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仔细检查血液质量、有效期和血量等,巡回护认真填写输血卡,待血恒温后将血液制剂摇匀,并评估输血时可能出现的反应,在输血前15min滴速应控制在5ml/min之内。并严密观察输血时及输血后的反应,输血后血袋低温保留24h。
3.4 术中正确留取病理标本并保管好术中取下的任何组织都要询问医生是否留取标本,护士不能随意把病理标本弄错弄丢,台上由器械护士正确留取保管,台下由巡回护士保管,术后病理标本由巡回护士按病理送检单及时添写在病理登记本上并签名,并由专人送往病理科,经病理科接收人员认真查对并签字[3],需做快速冰冻的标本也应由专人及时送检,其回报的报告单应送到手术室,不能电话通知以免传达不准确, 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07-01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必要手段,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在手术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都存在潜在的部安全因素,在某些不安全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严重影响患者、医生、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生活和安全(1)。因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理人员除了配合手术顺利进行外,还有高度重视手术期间安全问题,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过程安全。
1影响手术室安全的因素
1.1 护理人员的因素,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整个手术过程护理安全的实施者,对患者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护士的综合素质高低,责任心强与否,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护理安全影响极大;其次是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及对患者关心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护理人员缺乏,工作过度疲劳,也是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因素。
1.2 患者因素
护理是护士与患者相互配合完成的工作,护理工作是否正常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配合程度,极个别的患者中存在思维和精神方面的缺陷,不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都影响到护理工作的安全。
1.3物质因素
护理的观察是需要完好的设备作为支撑的。性能良好和质量过关的设备,将会给护理人员提供极大的便利,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的痛苦,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急诊手术,确保手术安全。
1.4环境因素
从心里学角度来看,良好的环境将会减轻患者的压抑感和恐惧感,对调整患者的心情有很大影响。
2 护理对策
2.1围手术期护理
2.1.1术前护理方法
(1)护理人员应严格落实“三查七对”: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手术名称,以及相关的手术信息,进行认真查对,对于没有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术前告知其排尿;(2)保持合适的:对于清醒的患者,要做好相关的解释,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要事先做好相关约束和固定,并有专人看护,对于手术所需特殊,要在术野充分暴露的情况下,做好有效固定,特殊部位要垫软垫(如坐骨部位),以减轻压力(2).(3)手术室环境和仪器的管理:手术室的温度应为22-25℃,注意患者保暖,避免受凉,同时保持手术室的安静,避免大声喧哗,维持良好的手术环境。同时与患者交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并及时了解患者的不适症状。还有注意手术室的抢救物品、仪器,做好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确保手术的安全性。(4)严格无菌操作:检查无菌包完整性、消毒日期,确保无菌包无破损、有效的情况下打开无菌包,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术后感染。(5)心里护理手术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心里压力,护理人员应热情、安慰、鼓励患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治疗和护理(3)。
2.1.2术中护理方法
(1)巡回护士的护理工作:巡回护士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给主管医师,做好相应的抢救工作。同时监督无菌操作的执行性,术前、手术结束前,仔细清点器械、敷料,以及缝针数量,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手术的无误性和安全性。(2)洗手护士的护理工作:根据外科手术的要求,应检查灭菌卡的效果,主动、正确传递器械及所需物品,确保术野清洁。在手术结束前与巡回护士一起做好器械、敷料、以及缝针数量的清点工作以免异物留在患者体内(4)。
2.1.3术后护理方法
患者手术结束离开手术室前,应清理患者身上的血迹,将敷料和创口进行有效固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全麻患者未清醒的患者,除了观察生命体征外,还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搬运患者时,动作要轻柔,尽可能减少震动,注意输液管和引流管的固定,避免其脱出、扭曲等保持器畅通性。
2.2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护理核心制度的学习
护理人员对待患者应像对自己亲人一样,让患者感到温暖、亲切,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里有利于配合手术治疗。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常规,提高护理水平,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安全。
2.3培养手术室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
(1)对待患者态度要和蔼,手术治疗对于每个患者而言,都是一个比较重要事件,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对于手术患者而言,安全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对待手术治疗,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一个执行各项手术操作常规,遇到危机情况时,能够有条不紊的提高安全护理保障,确保手术顺利地完成。(2)不断沟通业务努力,随着新手术器械的引进和外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以适应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消除不安全因素。
2.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更新设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短缺,造成疲劳工作,也是手术室安全隐患,所以,要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消除不安全隐患。另外,手术室设备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手术质量,造成不安全隐患。所以要不断更新设备,提高患者手术质量和抢救水平。
3 小结
患者的安全是医疗、护理的核心。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以“救死扶伤”为宗旨。严谨工作作风,一个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业务努力,培养良好的专业道德,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及时发现护理安全的薄弱环节,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5)。
参考文献
[1] 俞彩红.规范护理行为 避免手术室护理纠纷[J].齐鲁护理杂志,2008.22(14):121-122.
[2] 于秀芹,手术室护理管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1(9):1240-1241
手术室是医院的窗口科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提供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具有工作量大、病种多、病情重、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故存在一定的护理隐患,而且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新手术的开展,也必然导致手术和手术室护理意外和风险的增加[1]。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加,维权观念的增强,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要求更高、更严格,在不断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很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伤害。现将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报告如下。
1 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手术室护理工作压力大,心理状况欠佳 由于手术室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护士必须长期的站立,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上连台手术及新业务的开展和经常超复荷的工作,导致护士出现过度疲劳、紧张,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产生心情压抑,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容易发生护理差错。
1.2 护理业务知识及技术操作水平不高 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对护士业务知识的要求较高,包括手术每个部位的系统解剖、手术特殊器械的准备、手术步骤等,都必须掌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室各种先进医疗设备大量使用以及各专科新技术及新业务的开展,对手术室护理技术提高要求不断增加,手术室护士缺乏外出学习新技术、新业务的知识及经验,在手术配合中护士处于被动状态,手术物品准备不全,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加大患者感染的几率。
1.3 手术摆放不当 术中患者安置不当,双手臂未包入床单内,碰到金属物,导致患者使用电刀时烫伤;没有根据手术的要求摆放合适的,不能充分的暴露手术野,增加了医生手术操作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导致皮肤长期受压,引起压疮;特殊摆放时约束过紧或肢体过度外展,造成周围神经、肌肉的损伤。
1.4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责任心不强,术中用药及输血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导致术中用错药、输错血。术前、关闭体腔前后手术器械、纱布、缝针等清点不清,手术器械螺丝用前没有认真核对,用后发现螺丝有缺失,以及术中添加物品没有及时核对和记录,导致手术物品遗留在患者体腔内,给患者带来各种伤害,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1.5 仪器操作不当和器械准备不全 术前仪器准备时未开机检测仪器的性能,造成手术中使用时出现故障;术中使用电动气压止血带时,止血带压力及时间上调过高,引起患者肢体神经、血循环受损;手术器械的准备与手术所需不相符,影响手术的进展,延长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感染的机会。
1.6 违背无菌原则引起切口感染 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不强,参加手术人员洗手不规范以及手术患者术前准备不到位,如患者皮肤未清洗、备皮,到手术间备皮,严重违背了无菌操作原则,无菌器械包未严格执行查对消毒效果,过期使用;手术间参观人数过多等原因,严重加大了手术切口感染的机会。
2 防范措施
2.1 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力 手术室护理人力的不足及新护士较多的情况下,是影响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护士长应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力,实行新老搭配,弹性排班,根据次日手术情况安排人员休息,以减少护士过度超负荷工作,尽量让当班的护士按时休息,减轻体力消耗,放松心情,最大限度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时,护士长还应该对护士做好人文关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遵循尊重人、衣靠人、发展人的原则,经常与护士相互沟通,需求解决护士存在的心理困惑的方法,缩小相互之间的距离,尊重和善待护士,把“情感”和“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不要以势压人,避免伤害护士们的自尊心,造成不好的心理负担,多一些关怀和理解,少一些批评和训斥,为护理人员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帮助她们以愉快的心情,更好的服务患者[2]。
2.2 加强业务知识及专科技能学习,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同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遇到危重患者才会忙中不乱,有条不紊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安全护理。护理管理者根据不同层次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新护士采取一对一的带教,由科室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师承担,新护士必须熟悉与手术相关的局部解剖部位,每配合一台手术,必须术配合笔记,由带教老师每天检查,对写的不规范处,进行讲解来提高护士的配合能力,同时每月进行专科阶段性考核,检查新护士专科手术配合技能及专科理论掌握情况,提出不足及改进,不断提高护士业务技能。科室经常利用早会进行学习“每周一药”、“三基”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每月根据年初制定的学习计划,由科室每名护士轮流授课,授课的内容包括各种手术配合、手术解剖部位以及手术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对新开展的大手术及新业务,进行术前及术后讨论、学习,必要时请外科医生进行讲解来提高护士的配合能力。不定期进行专科技能培训,护士对科室所有仪器都必须熟练掌握使用,对新引进的新设备,由厂家进行讲解和操作演示,建立操作流程,要求人人达到熟练使用仪器的目的,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
2.3 正确的摆放手术 根据手术安置原则,合理正确摆放手术,认真学习和掌握摆放的正确方法,根据不同手术要求正确摆放手术,在充分暴露手术区域的同时,还要考虑患者的呼吸循环是否受到影响,是否会压迫血管及神经。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拖、拉等粗暴的动作,动作应轻柔,减少摩擦,保持床单位的平整;术中经常注意和观察身体各部位的循环和受压情况,尽可能减轻局部皮肤的压力;科学合理的使用各种安全、舒适的垫,使用约束带时松紧适宜,必要时每2 h时帮助患者放松约束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证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2.4 严格执行查对清点制度
2.4.1 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使用任何药物都必须“三查七对”,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术中急救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医生的口头医嘱,并严格查对药品的溶度、剂量及用药方法,确定无误后方可执行。手术中使用后空安瓿暂时保留,经两人核对后无误后方可弃去。
2.4.2 术中输血时,必须做到“三查、八对”,由麻醉医生与巡回护士共同查对,病历与配血单查对,查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科别、床号、准确无误后,再将配血单与血袋查对,查对献血者编号、血型、血袋号及交叉配型结果、血量等,最后检查血液质量、血的有效期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确保无误后方可输入;同时,在交叉配血单上双签名,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输血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输血后保留输血袋24 h,确定没有发生输血反应后销毁。
2.4.3 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应严格遵守物品清点制度,在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应对所有器械及敷料做全面的整理,做到定位放置、有条不紊,与巡回护士、第二助手以点唱式共同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数目,巡回护士将数字准确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并复述一遍;如术中临时增加的器械或敷料,应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当关闭体腔或深部创口前后,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应共同以点唱式清点记录单上物品,并与术前及术中登记的数字核对无误;缝合至皮下时,再清点1次。手术结束后,洗手护士应再次查一次所点物品,确保无误,并签名。对大手术、危重手术和新手术时,配合护士应坚持到底,尽量避免交接班。
2.5 制定相关手术器械保管及正确使用各种仪器 手术室器械专柜、分科放置,专人管理,手术器械及器械柜内设物品基数卡,便于核对。特殊器械由器械室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负责准备,并定期向医生及配合护士征求意见,不断改进器械准备工作,发现手术器械一旦损坏或性能不佳应及时更换或上报护士长;实施特殊手术或新手术时,要求术者前一日到手术室挑选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检查器械的性能。贵重仪器定期检查及保养,建立使用登记本,随机器保管,记录每次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仪器运转情况,由使用者进行登记,做到班班交接。使用电动气压止血带时,认真检查止血带的性能,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袖带,正确设定止血带的压力、时间,准确记录止血带的压力及时间,避免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引起缺血坏死;手术结束后止血带放气要缓慢,以免压力急剧下降引起患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2.6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是控制手术室感染最关键的环节,是一项非常严密的操作技术,而且贯穿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应保证手术所需器具的无菌[3]。加强手术人员的管理,对参加手术的人员,应从洗手、皮肤消毒、穿衣到整个手术过程,层层把关,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及时改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物品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凡能高压灭菌的手术物品一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不能高压灭菌手术物品使用低温等离子进行消毒灭菌,对临时或应急的手术器械可放在手术室内的快速灭菌锅进行消毒灭菌,植入器械包内放置5类化学指示卡,包外贴指示胶带,严密监测消毒灭菌效果。根据手术切口等级来合理安排手术顺序进行手术,无菌手术与感染手术分室进行,如果没有条件,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感染手术;两台手术之间地面进行湿拖,将上一台手术物品清除手术间,更换一次性物品,做到一人一物,避免交叉感染。认真做好患者术前的皮肤准备,如果毛发不影响手术,可不去除毛发,如果手术需去除毛发,则在手术前2 h进行,并选择使用剪毛法或脱毛剂。严格限制参观人数,30 m2以上手术间不超过3人,30 m2以下的手术间不能超过2人,以减少空气污染的机会。
3 结论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患者法律意识增强的状况下,手术室的安全质量成为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手术室是医院的窗口科室,为了提高手术护理安全,应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落实监管措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技能及业务水平,更好服务患者,将护理隐患降至最低状态。
参考文献
[1] 魏革,胡玲,吴波.“举证责任倒置”与手术室护理的“证据”意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5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