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7 14:54: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

篇1

[2] Charles R.McClure. 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994(13):115-125.

[3] 贝静红. 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2):17-21.

[4] 张鹏,李勇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15):179-180.

[5] 欧阳九根.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1):133-134.

[6] 林洪鑫,肖家铭,王彦,吴美娇.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问卷调查[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4):31-36.

[7] 龚成,李成刚.浅析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从面向客体、构成要素和主体责任的角度[J].教育探索,2013(6):134-135.

[8] 冯支越,彭雪松.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方式研究[J]. 北京教育(高教),2013(1):22-24.

[9] 何奎.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2.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3-018-02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迅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全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网络。当网络给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行为方式,本调研组对重庆高校部分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网络应用能力、网络素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促进高校规范高效的网络化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生活、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更有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以重庆市高校部分90后大学生为研究总样本,实际调查样本主要由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构成,专业兼顾文、理、医等学科。总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784份,有效回收率为98%。采用自行设计的《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问卷,共有21道题目组成。调查内容包含调查对象的性别、上网频率、上网动因、校园网络建设、网络资源使用、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及网络文明等方面,运用问卷调查、网络聊天、个别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高校90后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施测,回收的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概况

1、上网时间及频率

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90后大学生上网时间及频率调查如图2-1显示,每天上网时间为1―2小时的比例约为50%,3―5小时的为39%,8小时以上的为4%;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已迅速进入90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且大多学生能自觉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少部分学生自律性稍差些,每天上网的时间达到了8小时以上,可能发展为网络成瘾,应引起重视。

2、上网动因

90后大学生上网动因调查如图2-2所示,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集中在交友聊天、查阅资料、看电视听歌、网游、看新闻、网购等方面。 其中,聊天交友的比例为26%,看电视、听歌、网游等娱乐的人数为35%查找学习资料的为14%; 浏览新闻的人数为4%;而选择其他的人数比例为18%。由此看出,上网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休闲娱乐、

扩大交往、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方式,网络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娱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中有约60%的学生上网主要是交友聊天娱乐,由此看出,学生在科学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需加强引导。当问及“您使用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专业数据库吗? ”只有极少数学生经常使用,比例约为5%左右,大多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几乎没有使用过,大学生对专业权威的数据库利用率不高,说明大学生对专业理论研究比较少,对专业缺乏深层次探究。

3、使用手机上网情况

随着3G网络的迅速发展,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问卷调查也显示97%的同学会使用手机上网,80%以上同学认为手机上网很方便。在对“你通常在什么场合会频繁使用手机上网时”调查时,选择晚上睡觉前的比例占78.3%,其次是在排队等待等选择用手机上网来打发时间的比例较高,从不使用手机上网的只有7%左右的学生。由此,可看出,手机上网的便捷性被大多数90后学生大学生认可,为我们运用新媒体进行教育引导提供了便利,但同时对如何引导学生文明上网也提出了挑战。

(二)学校校园网建设状况

90后大学生对于校园网络建设的意见及建议调查显示,近70%的学生认为应突出学习资源共享、思想情感交流及学习和娱乐融合,只有2%学生认为没必要建立校园网。这说明校园网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除了与相熟的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之外,还希望能通过校园网这个平台与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共享学习资源、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及信息传递。

(三)90后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状况

网络人际交往成了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上网的动因项调查中,有近30%的学生选择了交友,而在对“当你心情不好时想与老师同学交流时所选的方式”这一问题进行调研时,有过半的学生选择了QQ谈心,选择面对面交流的只有20%。在对“你平时登陆QQ或微博主要目的”项中,交友和发表心情日志的比例超过50%。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在学生的人际交往及情绪排解、释放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信息时代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信息,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四)90后大学生网络文明状况

网络加速了各种文化的相互吸引、融合。使各种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是,网络的发展也有负面影响,抽样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于互联网信息相关管理方法清楚和较为清楚的比例约为30%,有接近70%的学生不太清楚或不清楚。对于你是否参与过网络不文明行为项的调查中,有过故意传播过病毒或破坏他人的电脑系统、侵犯过他人的隐私 、在网络上他人的隐私或者恶意攻击他人 、在网上散发过不良政治谣言等不文明行为的学生比例都在10%左右,这表明有少部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意识淡薄 ,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同时,对于我国互联网信息管理方法的了解程度,调查显示只有少数人了解,大部分学生对于正规互联网信息管理方法的概念还很模糊。

三、建议与对策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和行为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给予积极地引导。

(一)加强网络管理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生活观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时期,自控能力较差,面对各式各样的网络信息,学生的信息分辨能力稍显薄弱,在思想和行为上易误入歧途。所以,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和思想道德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其次,网络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要逐步完善并切实落实,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第三,加强对学生上课出勤率、就寝及课余生活的管理和引导,严禁出现学生“课不在室、宿不在舍”的情况。

(二)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巩固网络教育阵地

网络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因此高校要充分重视并发挥网络教育平台的作用,以主题网站为核心,把握统一的网络舆论导向。首先,加强校园网建设,建立多维的沟通交流平台,包括院系网页建设、学校留言板、校园论坛、官方微博、贴吧、QQ工作群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平台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把校内的图书馆数据平台、管理服务部门网页、官方微博体系等全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在复杂的交互式的校园网络平台上,引领舆论走向。其次,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培养建立一支既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懂网络信息技术的学工队伍,善于分析网上搜集来的各种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领网上思想阵地,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积极引导。最后,加强网络法律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控能力,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素养,从而消除网络的负面作用,把大学生引向健康的人生轨道。

(三)引导学生科学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正成为大学生一种新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方式,也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之一,这与本课题调查结果也是相一致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网络的作用,利用网络的优越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交流。首先,我们应当引导大学生科学利用、使用网络资源。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查询下载资料,90后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对此学校可以在学生进校时或参与社会调研时,进行中国知网、超星图书等网络数据平台的使用。其次,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网络人际交往。当前,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媒介和工具,90后大学生经常使用QQ、微博等网络工具与他人交际,也可以通过网络收发邮件、聊天、网上互动、交友等。

(四)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及学术科技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培养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引导过度沉迷、依赖网络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乐趣,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薛政.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教育, 2010, (1)

篇3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高速增长蕴藏了巨大的商业机会,给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面对逐年增长的毕业生人数,供需不匹配和结构性矛盾的日益突出,就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大学生对于网络创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尝试。资金少、懂技术、经营场所虚拟化、成本少、风险小、盈利快,这是大学生从事网络创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诸如信用等级低、缺乏管理营销经验、货源不稳定、缺乏资金支撑、财务制度不健全和经营者缺乏耐心和韧性等问题。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网络创业过程都充满了艰辛和危机。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国家从政策上给予了很多支持,学校也越发重视大学生创业。除了这些必要的政策支持外,国家和学校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多从大学生网络创业项目选定、创业团队组建、创业经营模式、创业者职业素养等方面入手,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成功率,真正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现状

从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自身因素来讲,有近65%的是大专高职类学生,32%的为本科生,研究生学历的不到2%,有近70%的创业者有经济管理类学科背景,创业团队在初期多为一人经营,发展到后期,多以同学和朋友为创业的合伙人。

从创业平台的选择上来讲,有近80%的学生选择淘宝网作为网络创业的平台,易趣网、百度有啊、拍拍网等平台大约占10%,还有近10%的学生以自建网站形式创业。

从创业项目的选择上,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服饰类产品,其他依次为美容护肤类产品、充值卡虚拟产品、数码产品和文体产品。产品约有55%为线下批发商供货、约30%左右的是通过在线网络交易进货。70%左右的创业者选择自主经营,15%左右的创业者采取产品的方式经营。

从创业者的启动资金上分析,约70%的创业启动资金不到1000元,投入1000-2000元的大约为15%,2000-3000元的约5%,3000-5000元的约4%,5000元以上的约6%。

从创业者销售和盈利情况来看,70%左右的创业者月均销售额在1000元以下,1000-2000元和2000-5000元的都大约占10%,盈利情况与销售额大体相似,70%左右的创业者第一笔业务都发生在店铺开设1个月之内。

从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环境来分析,有六成的学生对目前整体的网络创业环境比较满意,但是也有近三成的认为,大学生网络创业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其中创业培训指导、政府资助和税收优惠是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认为最应该提升的方面。有近七成的学生表示如果条件许可,愿意尝试网络创业,可见大学生对网络创业的认可度较高。

二、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热情很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信用等级过低、货源不稳定、流动资金较少、缺乏必要的网络营销技巧和经验、缺乏有效的创业指导和培训、与学业有所冲突、创业团队管理方法落后等,制约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发展情况。

从主观上讲,国内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国内大学生由于应试教育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传统职业还存在较大的向往性。第二,从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上来讲,大学生在观念上、能力上缺乏创业应具备的品质和特性,自主意识和动手能力较差,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较弱。第三,从事网络创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调研学习能力,对经营项目的选定往往徘徊不定,对创业时机的把握明显不到位,导致后续发展困难重重。

从客观上讲,第一,整个社会缺乏创业的氛围,从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就可以略见一斑,社会对网络创业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感不大。第二,由于互联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网上的个人信息容易泄漏,特别是对网上银行的不信任。第三,政府、高校在推动大学生网络创业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创业指导不到位,资金支持审批较难等。第四,网络创业后期,如果想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这是很多大学生网络创业上的“拦路虎”,成为创业能否成功的瓶颈。

三、促使大学生网络创业成功的对策研究

1.通过社会和高校的创业指导教育,帮助大学生选定网络创业项目和方向。在创业之路上,“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作为大学生,知识储备较好、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快,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创业指导,在创业前期的准备阶段,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如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创业的受众群体分析、创业的营销技巧处理等等。导致从事网络创业的项目往往随大流,创业项目没有任何差异性,因此,盈利能力就大打折扣。就目前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项目选定而言,通过淘宝网等开设网店经营依旧是主体方向,需要在经营上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准确定位产品的价值和受众群体,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

2.通过参加网络创业的竞赛活动,提高团队作战能力,优化人员配置。在创业的初期,绝大部分是单枪匹马,到了后期,如果资金充裕,网络创业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整个网络创业团队的能力了。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分析,一个配置合理的创业团队至少是应该具备以下四种特质,即研究型、社会型、企业家型和事务型。这四种类型的人在创业团队中的作用是很不同的,各自有各自专长的方向。如事务型的成员适合盘整库存,管理团队财务;研究型的成员适合对产品的差异性提出建设性意见;社会型的成员在团队中会更容易处理与客户以及成员内部之间的关系问题;当然企业家型的成员往往是整个团队中的领军人物,有很强的说服能力和坚毅的品格。这样的团队组合模式通过参加与网络创业相关的活动,在实战中不断积累经验,在合理的团队制度基础上,会产生最大的合力,为网络创业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3.认真分析市场规律,着力于寻找网络创业的空白点,先入为主。目前,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进入健康发展的道路,网络创业也有章可循,目前的网络创业准入门槛普遍较低,科技含量明显落后。大学生应该多分析市场规律,寻找网络创业的空白点,提高个人创业的科技含量。就目前市场形势而言,伴随着苹果系列的爆发式发展,全球的互联网已经从单纯的网络时代向移动互联时展。电脑不再是唯一的网络终端,手机被赋予了更加强大的功能,手机网购、手机搜索、手机音乐下载、手机网络社区、手机电视等将成为网络创业新的一个业务增长点。在未来的3G时代,还会产生大量的网络创业项目,只有先入为主,不断巩固和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才有可能取得网络创业更大的成功

4.政府、社会和学校要从不同层次培育良好的网络创业的环境,从外部环境上提高网络创业者的自信心。尽管国家制定了很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措施,以其通过创业促进就业,但是真正实现就业,提供就业贡献的还是少数。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从事网络创业的环境、资金支持、税费减免、创业指导等做的比较到位,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在创业政策、扶持方式和力度上,比较固化、繁琐,不能适应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需求。另一个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存在一定的信任问题和安全问题,这些不是创业者可以办到的事情,需要政府加强市场调控力度和方式,保证网民的安全,维护网民的利益,为网络创业者免去后顾之忧。

大学生网络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工程,不仅需要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创业经验,还需要敏锐的洞察力,长期坚守和不断创新,作为最有激情和创造力的大学生需要摒除传统的就业观念,国家、社会和学校担负起应有的使命和责任,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大学生通过网络创业实现梦想。

参考文献:

[1]耿耀敬.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问题.河南社会科学,2007.

[2]陈聂.电子商务引领大学生网络创业.商场现代化,2008.

篇4

根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骆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购群体人数规模为1.93亿,并且报告指出网络购物在未来较长时间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在这一规模巨大的网购群体中,掌握互联网使用技术、高学历的大学生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大学生也越来越接受网购这种消费模式。

一、大学生网购的现状

大学生网购人数众多。为了了解大学生网购的现状,笔者对6所高校随机调查了300名学生,242人每天都有逛网店的习惯。由于网购是一种新兴产物,它的即时性、便捷性、丰富性的特征正好满足了大学生求知求新、强烈追求高效化及个性的需求。一些商家充分认识到大部分社会精英人士会来自于这一群体,对大学生的未来预期非常高,瞄准大学生思想活跃但不成熟的特点经常性推出消费活动,一方面抓牢未来潜力消费者,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网购行为。

大学生网购占用时间长。在“网上逛店会花费多少时间”的问题上,130人表示至少花费1小时,90人花费2~3小时,而平均每天逛网店4~5个小时的大学生有22人之多。有不少同学表示每天打开购物网站已经是自己的必修课,很多时候也只是作为消遣的方式,只看不买,但是网上商品繁多,大学生在浏览信息、搜集信息的过程中需不停的筛选信息,这个过程中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大学生目前的主体任务是学业,如花费太多精力逛网店,正常的学习、休息必然受影响。

大学生网络消费成瘾。网络购物的购物过程随意轻松,对于收入不高的大学生来说,比店铺式购物更为轻松自然。一方面团购等低价位的信息非常容易引起消费冲动,另外一方面网上消费多数采用网上银行付款,由于看不到实质性的支出,网上消费变成单纯的数字变化,这种虚拟型消费,让大学生避开了过多消费的过滤,用很多网上消费者的话说: 网络消费真是无声无息。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升级发展,网络交易服务中已经加入了很多互动性和娱乐性内容,这使得网络交易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增强。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开始可能是抱有一定的现实目的进行网络交易活动,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逐步被此类网络活动本身所吸引,并可能沉浸于此。基于这几方面的情况,大学生网络消费容易成瘾。

二、大学生不合理网购的应对措施

网购成瘾不是心理疾病。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与环境的无法适应导致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处在发展变化当中,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消费风气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多是90后,由于能从家庭和社会中直接获取财富,加上其社会化没有完成,大学生往往难以正确评估自己的购买能力和财富创造能力,一旦把握不好,容易养成不健康的消费习惯,这也不利于其今后独立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矫正大学生的网购行为。

注意自我约束、自我节制。大学生应该做一个有计划的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少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每学期一次性给予,由自己自由支配。不靠劳动获取的财富,容易产生盲目性、冲动性的消费,大学生需对自己的经济条件和消费状况有个清醒的认识。在学期初需制定每月消费标准,如果超过了计划中的消费金额,就要停止购买新的物品。网上购物容易产生“数字化”的错觉,容易让人产生麻木,针对这个问题大学生要学会每天记账。每天浏览自己的账本,了解自己消费的明细,懂得哪些项目的支出是不必要的。

信用卡不申请、不使用。信用卡是一种“透支未来”的消费方式,这对大学生们很有吸引力。但是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循环利息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对信用卡认识不清、年费拖欠、还款意识淡薄等现象在很多学生持卡人身上存在。大学生是一个无稳定经济来源的群体,使用信用卡会刺激他们消费,助长挥霍习气。一方面希望银监部门对银行发放给大学生信用卡出台相关监督机制,避免银行为了追求未来客户,无节制的滥发信用卡,作为银行需要严格把住审核关,对无偿还能力的大学生降低透支金额或者坚决不办卡。大学生本身要对信用卡有清楚的认识,合理利用。

高校应开展理财教育。当前,大学生受社会环境及自身因素的影响,虽然实用性消费和理性消费仍然是大学生追求的主流消费观念,但是,不可否认,非理性消费的现象也不少,其中“信用卡”“借贷”“透支”等新型消费意识逐渐强化。部分大学生出现过度追求高消费、从众盲目消费、攀比炫耀消费、追求超前消费,等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大学生一般求学在外,家长不可能随时监督他们的消费情况,高校应该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增强他们的理财意识。比如在新生开学的时候就可以把理财教育和始业教育联系在一起,宣传科学消费,普及信用卡知识,树立正确理财观,培养社会责任感。

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网上购物很轻松,让人没有付现金时的那种珍惜心理,购物者容易沉醉于这种状态,因此对这种强迫症抵抗力很弱。戒掉网购的办法和戒网瘾有相似之处。大学生可以转移注意力,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不要整天宅在家里,避免长时间沉溺于网络当中,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乐趣。比如空闲时可以参加体育运动,练练毛笔字,看看书等。在学校当中有着丰富的校园活动,对于培养个人品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十佳歌手比赛,舞蹈比赛,公寓文化节等。大学生可以多参加此类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自身综合素养。

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86-03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和善治的核心价值,有序的公民参与是构建政府和公民的良好互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治理的关键途径[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对人类社会的渗透力不断增强,公民社会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变革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而作为公民社会建设的未来主力,大学生网民的公民参与日趋成为高校德育与社会变革必须要回应的重要课题。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公民参与主要在主流社交网站、微博、微信、QQ、知乎等社交软件上进行,学校教育引导难以跟进,而易班上拥有固定的大学生实名认证用户群体,共建共享的开放性技术平台为师生网络沟通提供了保障,当前需要合理发挥易班平台优势,为大学生公民参与素养培育搭建平台,提供可供参考的可行性路径。

一、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培育的意义

大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侧面可以反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对其公民参与有着重要影响。如何培育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和社会变革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1.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需要。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易于接受先进思想,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大学生作为公民群体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育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旨在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从而达到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充分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公民参与意识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把握基本规律,加强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可以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该教育不仅关系到青年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2]。

2.增进大学生法治精神的需要。加强公民参与意识教育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特别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大学生是对未来社会发展进程产生较大影响的群体,他们如果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意识,确立了科学、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以一个成熟公民的形象出现在社会上就可能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也必将成为法治观念的传播者,成为促进国家法制化进程的积极推动力量。对大学生这个群体而言,培育公民参与意识的重要内容应该是加强法治意识教育、培育法治精神。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大学生加强以法治精神为核心的公民参与意识教育,并不只是教育他们对法律条文的死板恪守,而是应该培养他们对法律赖以存在的价值体系的认同和信仰。因为法治的实现要求那种外在的、他律的规则具有普遍的权威性,更要求民众内在的信仰、自觉服从法律的意识。只有思想上真正信奉法律的人,才能自觉地接受法律的约束。

3.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需要。政治素养是公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观点、政治参与能力、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政治态度、政治品德等。21世纪对人才的素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不仅要求人才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国家培养的重要人才,没有良好政治素养的大学生不能担负起新世纪的历史重任。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能够促使大学生主动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引导大学生主动了解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政治生活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好理论准备,提升大学生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政治心理倾向和价值挂念,产生正确的政治判断,确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参与现状

本课题组就“网络语境下大学生参与素养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对象覆盖了东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商学院等10余所高校,发出问卷646份,回收有效问卷639份,调研反馈现状如下。

(一)大学生公民网络参与现状

1.参与较多且趋向普遍化。调查数据显示,有550名,占总数85.14%的大学生表示他们经常通过网络关注与国家、社会相关的新闻讯息,在网络上新闻或就社会事件发表评论,就网民聚焦的社会问题参与公民行动。可见,当前大部分的大学生拥有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的经历,并且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渗透,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公民参与的现象必然会日趋增多。

篇6

1 引言

网络语言的规范使用,对网络的健康发展和网民的日常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网络的使用人数大约有七亿多,但是网络语言却仅仅是这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网民虽然使用网络,但是却不能正确理解相关网络用语的意思。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是网络语言的产生并且流行的一个最大规模的社会群体。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所有人每天都在使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使用也已经成为大学生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另外,网络语言的使用也要有一定的环境,环境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客观条件。通过研究大学生使用网络用语的影响,分析网络用语的利与弊,可以对大学生网络用语的使用和我国的网络发展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2 大学生网络用语的使用现状以及发展存在的问题

网络语言发展迅速,不过其发展也伴随着很多问题的产生。网络语言的发展也适用于普遍事物的发展规律。在使用过程中,不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词语都会被抛弃在发展的长河中,而那些被大多数认可、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的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网络语言是大学生所选择并使用的,但其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心理发展,所以规范大学生网络用语的使用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网络用语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原因

网络语言的迅速发展有其特殊的兴起原因,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网络语言的发展网络得益于网络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具有随意性。网络发展带来了社交工具的进步,网络语言的使用基本上都是通过社交工具实现的,所以社交工具的发展也随之促进网络语言的发展。另外,网络的普及让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多,网民中又有近三分之一是学生。网民数量增多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网络语言的使用。第二,网络语言本身具有优势。网络语言更简洁、更诙谐,这些独特的优势都会得到大学生的青睐。比如88(拜拜)、1414(意思意思)、累觉不爱(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等等,这些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也是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又一个原因。

2.2 网络语言在发展中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网络语言发展迅速,带来了很多问题。首先,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网络语言的使用缺乏规范性,而且更新变化太快,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有些网络用语有很多种意思或使用环境。这些语言的意义可能与现代汉语词典规定的标准意义有很大的差别,甚至背道而驰。所以学生如果经常使用这些语言,就有可能造成对某些汉语词语的理解不准确、运用的不规范。而且网络语言的使用,也有可能影响到汉语的发展。网络语言经常与汉语结合使用,在汉语中过多的使用网络语言,就会造成汉语使用的语序不当或者句意不明。其次,网络语言中有很多落后的、腐朽的,但是又受到大多数学生推崇的部分,这些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比如一些不文明的词语,低俗的词语,如、蛋疼等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基本素养。而且这些网络用语使用习惯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可能脱口而出,这对学生的外在影响的塑造也有不良影响。最后,网络用语中的部分生僻字,影响到学生规范用字。网络用语中经常出现一些怪癖字,或者错别字,簦yin,网络用语意为在竞争和对抗中一比高下)、(biao,不要)等,这些字层出不穷,而且使用习惯很难纠正。所以学生在正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错误使用,对其学习也造成影响。

3 规范网络用语环境,促进大学生积极发展

大学生网络用语的使用在社会中备受争议,有人强烈批评,有人常常质疑。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认真的分析,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网络用语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利有弊,所以对其使用必须加以管理、规范引导,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3.1 规范网络语言使用环境,促进网络语言发挥积极作用

语言的使用需要一定的客观环境,网络语言也不例外。网络语言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背景。不文明的网络用语,正是在相关的网络环境下产生、使用。只有将这些负面环境消除,对网络加以规范引导,消除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良网络语言的使用,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受到网络语言的不利影响。规范网络使用环境,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对不良网络用语进行技术处理,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对网民上网行为做出法律规范,可以倡导全社会网民文明上网,遵守文明上网公约,提出道德要求。对大学生应该有特别的措施规范其上网行为,最终促进网络语言发挥积极作用。

3.2 大学生要有选择的使用网络语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网络语言的规范不能仅仅依靠相关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约束,大学生作为网络语言使用的重要群体,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判断出网络语言的优秀与低劣。大学生都接受着高等教育,基本上都具备着识别优秀与低劣网络语言的能力。大学生只选择优秀的网络语言使用,抛弃低劣的网络语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断绝粗俗、不良的网络语言的传播与发展。学校也应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做出调整,做出规范。网络用语的使用也要有一定度,切不可胡乱使用。要真正明白大学学习的内容与目的,让网络语言的使用也更加规范。而且学生准确判断网络语言的优秀与低劣,还能促进其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对以后工作也有重大帮助。

4 总结

网络语言是社会发展信息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正面来讲,可以促进大学生情感的表达和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满足大学生生活的感情诉求和内心需要。反面来讲,也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日后发展,平时习惯和生活习性都有不良影响。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环境,提高大学生对优秀与低劣网络语言的辨别能力,促进网络语言的文明发展,并以此推进学生的发展,是推动当代网络发展和大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223-04

一、计算机网络在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发展的现状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生源大多来自职高学校。学生专业成绩比较突出,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在大学里学习增加了学生上网的可能性和经常性。在电脑上,女生购物成为时尚,还有刷微博、看电影,在学习上主要是做PPT、画时装图、制版、做各种项目作业等等。由于学校女生比较多,看电影和电视的时间、人数多于打游戏。浏览网页查看QQ空间、微博,还有各种时尚时装图片展、各种走秀视屏,以及服装配饰的收集、欣赏,关注时尚类的人物和新闻。学生中团干部利用电脑工作的时间也很长。例如,写新闻稿、活动策划、各种计划总结等等,还有利用QQ群讨论活动。同学也都有QQ群,方便了大家交换信息和了解各种通知、招聘启事、校园动态。各班组织的社团都申请了社团,这样网络成了大学生的必需品,增加了网瘾形成的几率。

1.网络对大学生的身心影响

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对网络是喜爱的。调研对象均表示有过上网的经历,说明网络已经被大学生普遍接受利用,而且大部分的同学能控制自己,使自己不至于过分地沉迷网络而不能自拔。有的同学曾受到过网络不良信息的伤害,心理有阴影。现在学习和平时生活中网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越来越多的活动需要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和实现,网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转变观念,保持心态,把握适度,学会正确利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2.大学生上网的目的

从调研的结果看,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以获取信息、交友聊天、休闲娱乐为主,男女生使用网络目的基本一致。学生们对于网络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局限在娱乐、交友方面,也会将网络上丰富的科技和学术信息资源为我所用。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特点,要加大对学生网络使用的辅助工作并正确的引导。

3.大学生上网的状态

从表4的数据说明,学生单次的上网时间在2-3小时左右,基本呈正态分布取向属于正常范畴。来自城市的学生上网时间要长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上网时间稍短一些。纵向来分析部分学生的上网时间集中在周末或假期,正是空余时间段;选择在其他时间的仅占1/4,有少部分学生经常长时间甚至通宵上网,显示出上网络时间过度。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都会带来不良后果,学校要加强教育引导和监控,防止学生上网过度。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有85.41%的大学生上网的费用每月50元以下,上网费用的开支在学生的月生活费中的比例控制在10%以下,上网花费比较合理。很多同学表示是50元左右的上网费是可以接受的。由于校内外网吧收费之间的差异和学生自身经济能力的差异,有近80%的学生认为上网的消费水平一般,有近10%的同学认为消费较大。同时调查也显示,大学生上网的费用大部分是从家庭提供的生活费中支出的,有的学生是通过打工赚钱支付自己上网的消费,学校也提供能够免费使用学校公共上网资源机会。

4.大学生的网络法律知识

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太了解,占61.98%,只有5.37%的学生表示完全理解。学生的网络法规意识淡薄、观念不强,是学生在网上做出违法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很多的学生表示应该加强对网络行为管理,完善网络运行的管理建立健全网络法规制度,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惩治力度。

5.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是起自内心的一种需求,包括自尊心、责任感、归属感和成就欲等,具有多层次并存的鲜明个体差异。在积极心理需求中,有56.31%学生选择了情感交流这一项。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复杂性和大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使学生常常遭受挫折,在交往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使情感交流得不到满足,因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学生通过聊天方式与外界联系和交流基于动机,有28.64%的学生选择求知欲,学生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欲望;有15.05%学生选择自由平等的参与,学生崇尚民主、自由的交流方式。在消极的心理需求中,有52.76%学生基于逃避现实的心理,由于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试图借助网络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性别方面,男女大学生在网络心理需求上也存在差异,男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远远高于女生,男生喜欢争强好胜和强烈的表现欲,而女生的自卑心理却远远高于男生。

6.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

从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44.89%学生在网上交往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其次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为大学生的年龄范围都在18—24岁之间,正值青春期,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展和阅历的不断增加,他们渴求交往的愿望及长大成人的感觉日益强烈,期望通过网络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在网络世界重新树立自信心,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7.大学生对网恋的态度

态度的认可随着年级增高逐渐降低,低年级的学生对网恋的态度积极乐观,而高年级的学生有43.46%对网恋持否定的观点,有32.97%的同学对网恋持观望的态度,支持网恋的同学占23.57%。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心理的逐渐成熟及就业等现实问题的压力,使高年级大学生的恋爱观更加成熟,对事业和爱情看法更为现实。而低年级的学生对网恋怀有一种神秘的色彩,觉得网恋更浪漫。在男女性别上男生对恋爱比较现实一些,认为网恋缺少诚信。

8.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

1997年,在美国召开的心理学年会上,经过众多学者们的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一致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认为判断网络成瘾的几种主要症状有:耐受性增强;戒断症状:上网频率总比事先计划的高;缩短上网时间;花费大量时间在互联网;上网使成瘾者的社交、职业等受到严重影响;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但仍一如既往。如果网络使用者在一年中出现其中3种或3种以上的症状,就可以被初步诊断为网络成瘾。

依据自编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当被试学生的总得分等于或大于85分以上,就可诊断是网络成瘾,所以在所调研的学生中网络成瘾人数为238人,占调研人数的16.23%。

据调查,每周上网的时间、网络聊天、网络游戏和成瘾总分、强迫性、戒断性、耐受性、时间管理、人际健康存在与亚健康相关;而网龄和其他与成瘾总分、强迫性、戒断性、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与健康问题无显著相关。学生每次上网时间越长,产生网瘾现象的几率越大;学生运用网络进行网上聊天、娱乐越频繁,网络成瘾现象越严重;单纯的网龄长短不能说明网络成瘾可能性的大小。

二、大学生上网存在问题的原因

1.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学生成人感和独立性特别强烈,好奇心和好胜心强,精力旺盛,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学生在大学前把大学的生活想得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觉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大,内心感到失望,精神空虚,有些学生就到网络中寻求精神寄托。有的学生对网上污染抵制能力差,经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和吸引,靠打网络游戏、聊天和看电影等寻求“刺激”来放松自己。在大学,由于学习方法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学生不能积极地适应大学的自觉、自主、创造性学习的特点,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等等,从而把网络当成伙伴,走进网络世界寻求解脱。

2.互联网的原因

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互动性、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和使用的便捷性等特点,给以盈利为目的业提供了便利和施展的舞台。一些非法组织和个人在网上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大学生,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误导青少年行为;有些网站为吸引顾客,在网络上,使在网上冲浪的都能有意无意地看到。在大学生的心灵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时接触这些不健康信息,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3.学校和家庭的原因

我国基础教育只重视智力教育,以应试为目的,忽视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进入大学以后,家长主要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工作上。学生在外求学,家长对学生上网监督不够,监管不力,对子女心理上的成长关心较少,很多学生只能在网络世界中去倾诉心中的苦闷。学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是学生成长中的最重要一环,学校忽视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回避青春期问题的教育,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网络道德意识培养。当前很多高校还主要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开展心理咨询的渠道单一,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建议

1.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态度

大学生应志存高远、奋斗不息,理想和信念应是其人生的精神支柱。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并没有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因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东西不感兴趣,精神空虚,缺乏人生追求。个别大学生胸无大志,缺乏对生存问题的理性思考。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大学生应志存高远,奋斗不息,努力创造辉煌的人生,对社会多做贡献。有了这样人生追求的大学生,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网络问题了。

2.大力加强网络管理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针对大学生网络问题普遍而严峻,学校要加强学生公寓个人入网电脑的管理,有效地限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经常化、制度化管理,以防止大学生无节制上网。这样,就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建立一支思想品质过硬、技术精湛的高校“网上警察”队伍,及时堵截、删除、查找制造垃圾信息的人,做好校园网络管理工作。

3.加强校园网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进一步加强学校网络设施的硬件建设。面向学生,丰富学校网站服务项目,扩大学校网站服务内容。通过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的拓展扩大影响力,要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校本管理等方面资料通过校园网站充分上网交流,让有兴趣的学生利用学校网站制作个人网页,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及个人才能。利用校园网络把广播、电视和图书等通过移植到网络上,实现大众传播媒体和思想教育的互补,建立和完善学工信息系统网站,积极为学生提供学生的管理信息、招生和就业信息、日常教学管理等信息,并用大量科学而翔实的信息建构生态绿色网络工程,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感染力。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网络空间,满足大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多样需求,用正确、积极和健康的思想文化建构和占领网络阵地,推进校园网络信息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要以学生社团为中心点,带动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现实交往的快乐,经常开展对广大同学有吸引力的校园文体活动,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使他们摆脱机器的束缚,不再沉迷网络中。

4.加强心理辅导

学生作为上网的主力军,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无限乐趣同时,对他们的心理也产生着强大的冲击,因此对学生网络心理辅导不可忽视。高校的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师,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咨询与辅导,配合学生工作部门在大学生中进行广泛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对过度上网带来的身心问题有较多的了解,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5.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篇8

摘 要: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技术产生发展和网络使用者迅速增加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阶层中最敏感、最活跃的群体之一,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社交行为、价值观念和心理健康。以武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例,根据实际调研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对网络语言传播的心理动因进行分析,给出相关引导对策。

关键词 :网络语言;传播;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1.026

1 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现状

1.1 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知晓现状

调查选用了201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来了解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了解程度,包括:①土豪,我们做朋友吧;②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简称“我伙呆”);③高端大气上档次(简称“高大上”);④为何放弃治疗?(简称“何弃疗”);⑤人艰不拆(类似有“喜大普奔”、“不明觉厉”);⑥中国大妈;⑦点赞;⑧女汉子;⑨帮汪峰上头条;⑩待我长发及腰,xx娶我可好?

有24.6%的学生表示听说过全部十大网络语言,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③高端大气上档次和①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表示至少听说过其中六句的占到了大学生比例的43.2%,只有少数学生表示只听说过其中的一两句,几乎没有学生对网络语言一无所知。

1.2 大学生网络语言的使用频率

根据调查问卷有效数据显示,高达82.3%的大学生表示使用过网络语言,其中表示经常使用的占到了40.7%,只有不到20%的大学生表示从不使用网络语言。而根据前文调查,即使从不使用网络语言,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网络语言并不陌生。这说明大学生这个群体不但是网络使用者的重要参与者,更是新媒体社交手段的发起者与推动者。

2 网络语言传播的心理动因

经调查分析,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心理动因主要源自个性化需求、从众心理、娱乐诉求和求简心态等四个主要原因。

2.1 追求个性化

近些年,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个性一词中闪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个性化QQ签名、个性化礼品网站,消费追寻个性化,穿着讲究个性化。整个社会风气由推崇共性,逐步向尊重个性化转变。个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个性化方式来传达个性。个性化的传播兴起是由个人、历史以及社会大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促成的,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人身的发展使然。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心理,就是紧追潮流、突出自我。在调查中,有60.2%的受访学生表示使用网络语言表明自己更“潮”,能够凸显个性,表现出与现实生活中交流的不同。

2.2 从众心理

群体意识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在依据。它使大学生年使用群体符号,遵从群体规范,获得群体认同。语言是意识形态的符号,随着网络语言在青年群体中的迅速传播,青年群体被同质的语言环境所覆盖。青年亚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某种追从性。

从某个角度来说,每个社会个体都有一定的从众心理,每个人都不愿意落伍于时代和社会。因此,当某种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中慢慢开始流行的时候,其他不熟悉或还没有采纳这一流行语的大学生就会面临选择。这时,从众的心理要求加剧了流行语使用的程度和流行的扩大。也就是说,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语言与大学生亚文化息息相关。一方面,大学生亚文化引导了网络语言;另一方面,网络语言重构了大学生亚文化。通过调查,30.5%的大学生表示主要通过朋友、同学来了解网络语言,受从众的心理影响才开始使用网络语言的。

2.3 娱乐心态

网络语言自身的幽默诙谐是其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它轻松活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现在的大学生网民年龄大多数集中在95后中,由于这一代的娱乐心态和创新性,使他们更快的接受了幽默诙谐的网络流行语。高达72.5%的大学生表示网络语言生动、幽默,使用网络语言能缓解心理压力,舒缓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2.4 求简心态

网络语言能够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网络语言的简洁性。这种简洁性,不仅要求在线输入便捷,而且尽量缩减字符,以满流双方信息的及时往来。因此,网络语言大多突破了传统语法等的限制,甚至直接运用缩略词甚至符号表情来传递丰富的情感,表达更直接、更有效。知识经济的社会,对人们的信息量提出了要求,网络媒体以简捷,更新速度快的网络语言的形式输出信息。由于网络语言大多数都是青年一挥个性自我表现创造出来的,所以这种新式语言的出现能够迎合大众追求趣味性,先锋性的心理需求。55.8%的大学生表示网络语言简单易懂,交流起来简便快捷,符合大众需求。

3 引导对策

网络语言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有关部门应当引导大学生辩证全面地认识网络流行语, 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 不断提升网络文明素养。

3.1 高校应正确引导学生面对网络语言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每一个时代都有特定的语言风格与习惯,网络语言的产生是必然的,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很多精妙的网络语言,有生命力的网络语言,在经过时间的考验后,在约定俗成后,会给汉语言注入新的血液,丰富汉语言的多样性、灵活性、生动性、形象性高校要建立因材施教的思维理念,理性面对网络语言的发展,去伪求真,取其精华,灵活的运用网络语言,使其达到不了估量的教育效果,在引导学生规范、正确的使用网络语言的同时拉近与大学生的心的距离,创造平等、愉快的对话环境。

3.2 提高大学生判断语言信息的能力

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发现网络语言的闪光点的同时,也要及时对网络语言进行评价,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分辨、鉴赏和批判能力,对于网络语言的泛滥,要以积极的态度介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为他们树立规范的汉语意识,健康的信息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有节制、依法使用网络语言,提升网络行为的自律性,增强质疑网络媒介信息的能力。

3.3 将网络语言应用到高校德育教育中

将传统说教与网络教育结合起来,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材料,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充实到网站上的各个栏目,不仅要教育网络化,还要网络娱乐化,这种教育形式使得德育教育者以平等、匿名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接触,同时使得教育内容和方式更具有亲和力,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另外,可以把校园网站当作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平台,使校园网络文化主流化和健康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道德修养能力。

3.4 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一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综合,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良好的校园文化更是对学生陶冶情操、塑造学生品质、促进学生和谐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科技、美术、体育、娱乐等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为网络时代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梁朝辉,左利华.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

篇9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新平台。如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仍是传统的师生面对面授课模式,课时紧但是教学任务繁重。在这样的压力下,学生如果要提高英语能力,通过国家的英语等级考试,就必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遍使用,及智能型手机的大规模使用,大学生运用网络自主学习的比例越来越大,便携智能手机与APP技术进行网络英语学习更快捷、便利。在这种新型的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的网络英语学习是否适应?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鉴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对琼台师范学院150名高职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试图探讨高职学生在新型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的适应性,并探讨出适合其学习的培养路径。

1.理论基础

70年代中期,外语教学界就开始讨论自主学习的问题,真正将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领域的是Henri Holec。他在1981年出版了专著《自主性与外语学习》,在这本书中,自主学习的定义是自我负责管理学习的能力,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监控学习的过程及评估学习成果。

1990年,Zimmerman归纳出,如果自主学习者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知道何时、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而且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其学习就是自主的。而Pintrich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构建性的学习过程,在此学习过程中,参与学生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并监控、调节、控制自己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然而这都受到他们学习目标和环境特征的影响和限制。

2003年,庞维国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定义自主学习。他认为,横向角度是指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或维度来综合界定自主学习(包括动机、策略、时间的计划和管理等)。从纵向角度界定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整个过程阐释自主学习的实质。他还指出自主学习者受学习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学习动机、认知策略、元认知发展水平、意志控制水平、性别角色等;外部因素则包括学校教育、家庭和文化因素。

网络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计算机(或其他工具)接入网络,自主地查阅相关的网络资源进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的活动。网络学习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习资源丰富。互联网海纳百川的特性,为网络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二是学习资源可及时获取。随着网络技术和终端设备的普及,学习者可随时获取所需资源,提高学习时效性。三是学习者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和方式。四是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自由、轻松。

2.实验研究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琼台师范学院3个专业150名高职学生的网络英语学习行为进行调研。调查问卷选用30个封闭性问题和5个开放性问题,并随机对20名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对象为琼台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在籍三年制专科生,年龄在19岁~21岁之间。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2份,回收率为94%。为验证问卷选项设计的合理性,利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进行题项描述性统计和题项适合度检验,随机挑选问卷中的10道题进行适度卡方检验统计,结果表明,上述选项的差异性达到显著,因此问卷的设计合理。

3.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琼台师范学院3个专业150名学生为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还要求学生采取网络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并给其布置相应的网络学习的学习任务。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这种学习方式旨在满足部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不足的弊端。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我院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存在如下问题:

3.1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自制力不够

大多数学生仍然习惯于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教师问、学生答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从调查中发现,72%的学生觉得自己通常能准确地意识到自己的信息需求,能找到合适的途径,并且习得自己所需的知识。这种现象说明大多数同学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不会在庞大的知识中迷失。但还是有少部分学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且找不到合适的途径,信息素养欠缺。同时,只有36%的学生信息素养非常好。其次,在新型网络环境下,刷屏的“低头族”随处可见,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被其他网页信息或即时聊天工具吸引,这直接导致他们获取的英语信息量过低、学习效率低下。

3.2网络多媒体设备及网速的限制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对于教室设备的要求较高,但是由于大多数高校资金投入不足,硬件配套设备陈旧,因此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和校园局域网的英语自主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

68%的学生反映网速和“上网地点”的限制是对信息获取的硬伤,教室的无线网络没有有效覆盖,或者图书馆有线接口数量较少。在语音室,有些设备老化,耳机话筒声卡等设备经常出现故障,有时甚至死机,出现故障无法及时处理。这种学习环境不仅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挫伤他们利用多媒体网络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3学生自主学习成效难以评价

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当中还暴露出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特别是教师在参与、引导、监控、评估方面的表现不容乐观。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自主学习的成效,因此不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就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影响学生网络学习的学习态度。教师的网络学习观念、利用网络答疑和评价学生的技能高低,以及教师登录、留言、回答学生问题和上传资料的次数和频率等这些方面,都是与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效果有直接关系的。但从目前的调查结果看,教师使用网络效果并不乐观。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这样就大大降低他们网络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4.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解决措施

4.1改善学生自主学习环境

网络多媒体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资源的主要载体。因此,为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该从网络多媒体设备、资源软件、教师课件等方面改善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学校应加大投资力度,使网络教学的硬件环境得到改善,聘用专业的网络技术人才提高网站的质量,比如设置帮助菜单,提供故障排除文档,配备技术服务人员提供咨询服务等。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学校网络高质量社区,利用虚拟环境引导学生间的健康交流和分享,进行一定的相关教育。

4.2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自主学习和网络环境的内涵与诸多优势。完整的学习框架和学习目标的制定能够使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自主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自主学习的策略指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另外,教师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以便教师对其进行适时指导。

4.3建立网络英语学习评价系统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

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自主学习的成效,因此学习动力逐渐削减,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就具有重大意义。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做出评价。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及时得到“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开发完善、及时、有效的网络英语学习和评价系统,可促进学生网络英语学习的深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他们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且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程渝,曾雪,胡利佳,等.新型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信息获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信息通信,2014(7).

[2]谭锦锦.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5).

[3]宋岳礼,赵冬丽,赵娟.新型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英语学习行为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5).

[4]薛丽萍,薛艳磊.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学习[J].科技教育创新,2012(5).

[5]姚纯贞,王红成,赵惠.网络环境下学习行为优化实验研究――项基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88-90.

[6]PAECHTER M,MAIER B.Online or face-to-face?Students’ experiences and preferences in e-learning[J].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0(13):292-297.

[7]LAMBROPOULOS N,FAULKNER X,CULWIN F.Supporting social awareness in collaborative e-learning[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2,43(2):295-306.

篇10

[DOI]10.13939/ki.zgsc.2016.41.127

1 校园电商平台的发展状况分析

1.1 校园电商平台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兴起的各大校园电商平台包括8天在线、闪电购、校联购、59store、宅米网,等等。这些校园电商平台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生活,所以在短时间内被消费者接受。这些电商平台从成立以来,一直以数倍的速度增长,如南京工业大学毕业生打造的8天在线,创办3年多业务已覆盖全国600多所大学校园,兼职大学生物流员有近万名,年营业额接近两个亿。

1.2 校园电商平台的发展环境分析

中国人口总量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单从大学生的人数来看,大学的普及化使得中国每年进入大学的人数在不断地增加,201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数量已达2800万人。由此看来,对于校园电商平台来说,大学生群体是个很庞大的群体,大学生的消费潜力巨大。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和老师所代表的消费者群体是相对稳定的,易于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并且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易与他人达成共识,他们的消费倾向和消费商品相对比较单一。另一方面,高校不仅是知识密集的地方,而且是电脑普及率较高的地方。大部分院校早已建立了校园宽带光纤计算机网络,网络覆盖了学校的各个部门、实训室、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完善的网络环境给校园电商平台提供了较好的前提条件。

2 基于校园电商平台设计的市场调研

2.1 调研过程

根据校园电商平台设计需要,可以将调研目标确定为:首先,了解大学生每个月的经济来源、经济状况;其次,了解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在哪些方面;最后,了解大学生网购的频率,对校园电商平台是否需要,需要什么样的电商平台。根据平台初步构想设计调查问卷,讨论问卷的合理性以及确定调查问卷。在调查阶段,选择人流量较多的场合,比如食堂、教室、宿舍等,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收回问卷。最后将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2.2 调研结论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总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565份,以下是问卷调查的结果: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大多数在一千到一千五百元的范围内,只有少部分同学在两千元以上,生活费来源主要靠父母获得。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大都在1000元以上,并且消费增长速度较快,大三学生明显比大一学生消费水平高。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主要用在吃饭上,其次用在生活用品上,大学生在网上买的最多的是生活必需品,其次是零食类。大部分人认为校园电商平台有存在的必要性,可以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服务,校园电商平台中商品的价格、商品的质量、物流服务、商品的售后服务、商品的丰富程度都很重要。

3 校园电商平台的设计

3.1 校园电商平台的设计理念

大学生有许多共同的兴趣和消费倾向,消费商品相对而言较为单一,且对商品的价格、购买便捷程度较为敏感。大学校园里的消费群体文化素养较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特别是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正处在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的阶段,易于接受电商服务。他们对服务的要求是希望获得更好的体验,最好能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涵盖其中。因此,在设计校园电商平台时要注重下面几个方面。

(1)细分化。目标客户群体明确,服务在校大学生,相比较同类其他电商平台而言,更具针对性。同时,有针对性地与各友商进行合作,一方面能实现友商与平台的双赢;另一方面,有了与友商的紧密合作,平台能提供更好的服务给客户,实现客户与平台的双赢。最终实现客户、友商、平台的三赢。

(2)区域化。校园电商平台可以紧紧围绕一个或几个临近的高校展开,突出平台的区域化特征。学生居住地集中,在大学校园内,电商平台可以使得物流配送准确、及时,一般半个小时内即可送达,成本大大降低。以购买生活用品为例,高校大学生能够在半个小时内获得送货上门的服务,送货到公寓楼,条件允许的送货到寝室,最大程度地服务好用户,让用户满意。

(3)生活化。校园电商平台可以与大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呈现线上互动,线下活动的状态。校园电商平台的客户除了线上互动,线下也能够便捷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线上交流沟通结交的新朋友,可能就在同一公寓楼、同一校园里,立即就能实现面对面交流。

3.2 校园电商平台的设计内容

(1)自营商品模块,这部分是校园电商平台前期主要内容,采用左侧导航栏方便顾客自主选择喜欢的商品。前期调研显示,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理性且注重商品的性价比,所以我们选择日常生活品和零食作为网上商店的主要供应商品,其中包括生活用品,如洗漱用品、卫生纸等;学习用品,如笔、本子等;零食类,如泡面、面包等,还有各类饮料,等等。从长期规划来看,寻求供应合作伙伴是必要的。一般来说由于校园商品供应的特殊性,校内超市的商品价格是略高于校外的,这个内外差价是校园电商平台的利润点所在。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总体消费规模比较大,校外传统线下超市也想占领这一市场,但苦于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这一点是我们寻求线下合作伙伴的突破点。我们希望找到稳定的商品供应伙伴,同样校外超市也希望打开校园市场,因此可以做到双赢。

(2)二手交易市场模块。高校的二手交易市场绝对是一个大市场,每年都有毕业生要毕业,每年都有新生来报到,毕业生们不可能将几年来留存下的东西都带走。学生们的消费水平本来也不高,都希望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这个时候,网上二手交易市场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卖主可以在网上登记自己要处理的物品以及售卖价格、联系方式。买主则可以在网上搜索自己所需要的;若没有,也可以在网上求购信息。当然,网上二手交易市场不但能处理毕业生的多余物品,平时学生们有任何闲置的东西或有任何需求都可以免费在网上二手交易市场上得到处理,并且不限时间也不限地点。

(3)校园论坛模块。在这个模块里可实现其他信息的,例如校园动态新闻的、兼职信息的,等等。也可开设一个论坛,分为旅游、美食、运动等多个板块,让喜好不同的学生都有各自喜欢的板块。这里除了信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彼此交流信息,搭建校友沟通的桥梁。

3.3 校园电商平台的设计特色

校园电商平台将依托特色的物流配送,打通线上线下的购买与供应闭环,从而真正做到从线上到线下的无缝对接,电子商务的模式决定了物流配送在校园电商平台的地位,应确保良好的购物体验。

(1)零元起送。校园电商平台本着用心服务于大学生群体的原则,所有商品零元起送,只要下单,直接配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加收配送费。关于配送人员,校园电商平台可以整合校园闲散兼职配送员,在解决物流配送问题的同时,为大学生群体提供兼职机会,同时校园电商平台可以配备统一的服装,以统一的标准进行培训和整合,确保物流配送的质量。

(2)闪电配送。校园电商平台以严格的时间标准来要求物流配送,从下单到把商品送到用户手里,保证在一小时之内。在有了固定的商品供应伙伴之后,对于一些消耗速度快且需求高的商品,校园电商平台也可以招募楼长的方式,将仓储商品分散到各个楼长,不仅达到物流分仓的目的,而且以楼长配送的方式大大节约配送时间,同时为一部分大学生提供了兼职机会。

4 校园电商平台的实现

4.1 校园电商平台的产品策略

前期调研显示,大学生的消费多趋向于理性化,注重产品的性价比,所以应该将快消品作为校园电商平台的主打商品,其中包括生活用品,如洗漱用品、护肤品等;零食类,如泡面、饼干、薯片、面包等。

校园电商平台还可以结合大学生兴趣来选择产品,使电商平台上的产品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能体现校园特色。比如有的大学生喜欢骑行,骑行首先需要一辆自行车,而对于新手来说,骑行的入门级装备一般不是很了解,而骑行运动装备的选购需要一定的经验,校园电商平台则可以寻找装备供应商进行合作,为这类新手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商品装备,省去他们深入了解与奔波选购的过程,真正做到立足大学生群体、服务大学生群体。

4.2 校园电商平台的价格策略

与校外超市相比,校内超市的商品价格略高,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消费潜力巨大,这也是校园电商利润所在。校园电商平台上商品的价格总体来说,可以略低于校内超市,与校外大型超市价格相当。另外,可以经常推出一些特价品或者不定期做一些“低价活动”,吸引消费者登录电商平台,以养成网购生活用品的习惯。总之,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稳定,重复购买高的群体,而且学生之间的推荐购买率也很高,薄利多销是校园电商平台的生存之本,不求快但求稳,不断提高忠诚顾客数量。

4.3 校园电商平台的渠道策略

校园电商平台可以与商家合作来开拓进货渠道。大学生消费群体是消费开销比较大的一个群体,许多商家都想占领这一市场,但苦于进入壁垒较高,能够突破性打开这个市场的线下商家不多,这为校园电商平台寻求线下合作伙伴提供了可能性。校园电商平台前期可以和学校周围的商家,特别是超市进行合作,这样既省去了库存压力,也能保证商品的质量。后期当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再与产品商、批发商合作。

4.4 校园电商平台的促销策略

校园电商平台可以直接推出适用于传统大型节日的促销活动,通过平台本身的活动来提高知名度。例如,线上平台可以在情人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大力宣传推广产品和活动,在产品中推广活动,在活动中体现产品。在线下推广方面,校园电商平台可以选择与商家合作,免费送小礼品诱导消费者扫描二维码,通过线下的二维码入口实现线上的引流,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还达到了吸引客户的初衷,这样低成本高回报的活动,商家也会很乐意跟电商平台进行合作。此外,校园电商平台也可以进行传统的线下宣传推广,主要在学生公寓、食堂等大学生活动区域进行,主要方式有发传单、贴海报等传统手段。

参考文献:

[1]赵辉,周玲,原娟娟.电子商务环境下影响大学生网上消费的因素分析[J].电子商务,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