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0 20:53: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化体制改革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从管文化到办文化――实现政府身份和职能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其主要特点就是政府对文化生产和流通领域直接、严格的管理。传统文化管理体制过于强调文化作为思想教育手段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属性,忽视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忽视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和趋势。面对新的文化发展形式和要求,原有的文化体制不断暴露出种种不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了文化发展应有的进程。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政企不分、管办不分,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统包统揽。在这种管理体制下,许多国有文化生产单位按行政领导或少数所谓专家的喜好进行生产,缺乏活力,缺乏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实现政府身份和职能的转变已成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要实现文化经营单位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制,必须首先实现政府从“管”文化向“办”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通过“服务、咨询、监督、调控”等方式,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文化行政部门只承担审计、监督、规划等行政职能,把政府职能与文化生产功能分开,文化企业单位应按现代企业制度转制。为了实现政企分开,需要建立一个国有资产授权机构负责文化资产的经营管理,这种文化资产公司承担文化资产的经营管理,通过该机构行使国有文化资产出资者权利和法人产权,这样实现了所有权、财产权、监督权分离,从而明确了投资主体与产权的关系。在实行政企分开的同时,必须转变政府的事业角色,把一些事务性、技术性的职能下放给文化事业单位,扩大它们的自,实现政事分开。加强文化领域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设,发挥群众文化组织在提供文化服务、活跃文化市场、规范行业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二、脱官入民――实现文化产业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
传统文化管理体制政府直接办文化,国有文化单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文化单位的运行经费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文化和市场是完全隔离的两个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国外文化不断涌入、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的新形势,一些国有文化生产单位逐步被边缘化,有的甚至难以为继。文化事业单位依靠政府财政的全额或差额拨款,则成为一段时期以来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式。这种单纯、僵化、凝固的生产管理机制,一方面使政府长期背着沉重负担,另一方面使文化事业单位产生依赖心理,缺乏忧患意识和创新活力,使文化生产队伍庞大而臃肿,表演形式亦缺乏变革,趋于单一和老化,已远不能适应多样化、新型化的市场需求。
这就必须实现文化产业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文化经营单位实现企业化转制后,要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使文化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实现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既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需要健全的内部经营机制。就外部环境而言,客观上要求政府转变文化管理职权,制定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等。就内部环境而言,当前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树立文化产业观念;树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树立竞争、风险、人才、法制、效益等观念。二是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随着文化企业产权的流动和资产的重组,各文化产业部门可灵活地选择租赁、股份、股份合作等经营方式,甚至拍卖出售。选择哪种经营方式要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各种经济成份或投资主体责权利的合理划分,有利于优化经营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效益。三是实现现代管理方式的转变。要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陈旧用人观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为有本事、想干事、会干事的文化人才提供合适的舞台,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以优厚的条件和良好的用人环境,留住和吸引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拔尖的专业人才,确保优秀人才不流失。
要坚持用市场的思路和办法,激发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活力。用市场手段搞活文化生产。文化产品无论是生产还是营销,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都要面向市场。要认真分析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努力生产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品位、叫得响、卖得好的艺术精品,特别要形成有自主创新能力、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文化品牌;用市场手段盘活文化资产。鼓励社会力量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盘活国有文化单位的沉淀资产,解决国有文化单位“捧着金饭碗讨饭”的问题;用市场手段搞活文化融资。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坚持国有文化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同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方式,大胆吸收民营资本与外来资本参与文化产业。支持国有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三、由点到面――建立“文化特区”实现文化体制改革探索方式的转变
从改革的路径选择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充分借鉴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采取先试点、再推广,逐步推进的方式。为此,我们要充分考虑文化艺术的特殊发展规律,认识到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建设文化特区要具备四个特色:
(一)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文化试验区。作为提升中国文化发展自觉性和科学性的战略平台,文化特区建设以新的理念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并以文化为先导和动力,激活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深层次改革和一体化发展,使特区制度、管理、环境、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全面提升。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综合配套先行区。建设全方位多领域综合配套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在市场准入制度、审批制度、文化投资融资政策、文化事业改革、公益文化运营改革、人才政策、文化国际化、文化走出去、文化监管、文化微观组织等方面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把特区打造成在大中华圈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文化发展高地、创意产业集聚中心、文化艺术先锋区。打破行政垄断,放宽市场准入,争取允许民间资本在特区进入报刊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站)、电视台(站)、网络视听服务等目前受限的文化领域;创新准入机制,争取特区在文化领域拥有较为独立的行政许可权,进行行政许可事项改为“注册制”、“登记制”或“备案制”的改革试点;实行区域进入无障碍制度,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国内任何电台、电视台、报刊社等文化单位,均可在特区设立分支机构。创新文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文化社会组织的审批注册制度与双重管理制度。改进文化企业创业环境,修订或废止阻碍企业公平发展的政策规定。
(三)文化开放合作前沿地。在保障文化安全和文化前提下,在文化开放合作方面进行先行先试的探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双向的文化开放合作格局。打造跨境文化合作区、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基地、文化国际化窗口区。深化国际文化合作,推进人员往来、文化产品进出口和文化活动交往便利化改革,赋予特区更大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审批权和文化交流自。推动建设特区文化圈,实现特区与周边城市在文化资源、文化分工、文化市场的共享与合作。
(四)中华文化形象展示区。依托地方特色历史人文、现代文明元素,把特区打造成中华文化集中展示、传播基地。将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相结合,着力发展特色文博业、文化旅游业和原创艺术.以会同古村为切入点,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民间博物馆群”、“艺术收藏品展示交易中心”、“原创艺术基地”。依托地方文化产业园,建设新闻出版产业“实验基地”,打造成数字出版产业基地。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推动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强有力的工作把文化体制改革的蓝图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二、完善预算编审制度
一是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政府支出按功能分类和按经济性质分类核算,更加清晰地反映钱从哪来、到哪去、用在何处。二是改进预算编审办法。继续完善分类核算的预算支出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办法,促进财政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三是夯实预算管理基础。开展结余资金清理和非税收入调查,推进预算管理基础性工作。四是进一步完善定额标准体系,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指标。坚持推行预算公告制度,通过社会舆论媒体的监督,增强部门预算的透明度。五是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成本一效益”评估分析,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益。
三、深化预算执行制度改革
一是继续加快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稳步拓展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明确县乡管理体制,构建“条块结合”的全县政府采购格局;加快建设全县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使政府采购更加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二是继续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将改革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县域所有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同时推进县乡改革;在人员经费、政府采购项目、部分专项资金已经实施的基础上,建立财政性资金国库直拨体系,为全面实施国库直拨改革打下基础。三是推进区域公务卡制度改革。选择部分财务管理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部门进行试点,切实增强公务消费的透明度,从源头上加强廉政建设。
四、探索预算绩效评价
一是推进绩效考评试点。协同纪检、检察等相关主管部门,选择社会关注的项目开展项目绩效考评试点,并逐步扩大考评范围和领域。二是增强社会参与程度。引入中介机构和社会专家对绩效考评试点项目进行评价,预算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自我考评,建立社会考评和自我考评相结合的绩效考评方式。三是加强考评结果运用。探索绩效考评结果公开的方式和范围,对绩效差劣或未按要求完成绩效跟踪的项目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根据考评结果,安排、调整以后年度预算安排,建立绩效对预算编制的正向激励机制。
人力资本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由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首创。其基本观点集中反映在他1969年出版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一书中。在这本书中,舒尔茨指出:人们获得的有用的技能和知识是一种资本形态。这种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慎重投资的结果。这种结果同其他人力投资结合在一起,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应将大多数科学研究以及大部分教育和其他产生技能的活动看成是产生新型资本的“行业”,这些新型资本比特定的旧式资本更有效。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主要是一项投资活动,是一种创造资本的方法。国民收入增长中未经解释的很大一部分(即所为“现代富裕之迷”。指现实经济增长中,实际增长率大大高于总投入增长率的那一部分)可以归因于这种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理论的出发点,是认为无论实物形态的资本还是科学进步,都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只有人力获得的能力是尚未得到解释的生产力提高的至关重要的源泉。而劳动力要获得有用的技能和知识,是需要花费代价和成本的(如各种教育费用和研究费用开支),这实际上是一种投资。事实上,人类对自身的投资一直是很大的,只是按照传统的经济观点,这些费用开支没有被看作投资,仅被看作是一种消费。而只有把这些开支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也才能真正解开“现代富裕之迷”。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力资源潜在优势极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对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及顺利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主张运用这一理论来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观念及相应的政策,特别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引入资本、投资及产业化发展的概念,把劳动力知识、技能及其他与生产相关的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种经济性的投资行为和结果,并进一步地把进行这种投资性活动的事业转化为一种产业。具体而言,就是今后不要再把我国的教育、培训、研究开发等看作是一种消费社会资源的事业,而是作为一种进行人力资本创造和增值的产业。这一产业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就是充分开发我国极为丰沛的人力资源,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本,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质量不断提高的人力资本要素。与此同时,我国教育、培训和研究开发机构,也要相应地转变到投产业发展方式进行运营和成长的轨道上来。
二、教育应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
无论目前还是未来,教育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7年第7期7页毋庸置疑的了。而一旦教育实现了产业化,那么,教育在各产业中占据支柱性的地位,也将是不争之事实。
(一)教育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决定性意义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科学文化素养,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潜力所在。
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就是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明显地高于其他国家。近几十年间,一些发展迅速的新兴国家和地区也有同样的特点。在未来的世界发展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将日益增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占领了教育的制高点,谁就真正掌握了通向美好未来的钥匙。近几年来,人们广泛议论的一个话题是科技竞争力对一国综合国力强弱与兴衰的重大影响。同时,人们也绝不会相信,在文盲半文盲或较低教育程度的基础上,会产生较强的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对于科技,对于综合国力,以及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事业来说,都可以说是载舟之水、植木之壤。水涨而船高,土沃而木荣。教育将在更根本的层次上,制约和决定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水平及质量。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综观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形势和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郑重地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并明确指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必须坚持教育为本。”这个战略方针的确立,正是基于对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的正确认识和敏锐把握,对指导我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全面、健康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教育是当代和未来最具普遍性和需求扩张性的产业教育是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
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社会条件下,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教育的规模很小,受教育也只能是少数人的事,教育对国家兴衰强弱的作用比较有限。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增强,教育本身的规模及对社会的渗透也日益扩大和广泛。推动教育的发展日益成为各国政府的基本社会责任,同时,受教育也日益成为人们追求个人全面发展的普遍性需求。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之后(如吃、注用、行等),进一步的目标就是要追求社会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这种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必须以人类社会的大量知识积累为基础,以人类特有的开发创造能力为手段。而在现代社会中,接受全面和良好的教育,则是获得这一切的基本途径。当前,使人人接受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追求的基本目标,越来越多的国家正为此而进行不懈的努力。由此不难看出,教育现在是,未来将更是具有最广泛公众基础的、最具有生长活力和潜力的产业。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人类不停止对自身发展的追求,教育就永远不会衰落。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具有广泛和巨大社会需求基础及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必定会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不仅如此,由于教育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还决定了教育将永远是一个朝阳性产业。
(三)教育的要素投入巨大,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具体分析,教育的投入产出状况(以我国为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显示出来。
1.从人力资源投入看。
1995年,在全国各行业的职工人数中,教育行业为1186.3万,占全国职工总数的近8%,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仅次于制造业和批发定售贸易餐饮业,居第三位。不仅如此,教育行业中人员的素质也相对较高,其人才密集度在各行业中居于前列。因此,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看,教育都是我国人力资源投入较多的行业。并且,按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行业仍将进一步发展,还会有更多的人力资源向其投入。
2.教育还是各行业中资金投入以及资产占有较多的行业。
例如,1995年,全国用于教育的固定资产投资约400亿元,在全国16个部门中居第七位。1995年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193.8亿元,仅次于经济建设费支出占第二位,此外,社会各界及居民个人每年也以各种方式向教育进行直接投入,其中包括各类学校收取的书本费、学杂费,一些学生交纳的择校费,社会各方面向教育的各种捐献,企业办学中的各种明贴暗补,各种校办企业等经济实体享受的免税待遇,等等。大体估计,每年国家、社会和居民个人在教育上的直接投资可达1800-2000亿元。同时,经过多年积累,目前我国教育部门还占有数千亿元的资产。
3.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益较高。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首先看社会收益率,主要是计算一定时期内教育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据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f·丹尼森对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现其增长中似乎有20%是由教育引起的。西奥多·w·舒尔茨的研究结果也大体相同。当然,国与国之间不完全相同。由于教育本身的特点,贡献率的计算方法目前尚不明确,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作用则是客观存在的。1981-1995年,我国经济平均每年递增10.1%。同时,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无论教育的规模、投入、义务教育普及率,文盲半文盲降低率,还是大专以上文化人数占人口的比重,都有明显的进步,这些都必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教育的贡献率即使仅按10%估算。1995年我国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投入产出比)也将达到28%-30%。另外,教育对社会发展其他方面(如社会文明、道德修养、公共秩序、社会环境等等)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其次是看个人收益率。这主要是个人受教育程度及相应的投入与其收入的对比。从各国情况看,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一般可以谋取较好的职位和较高的收入,其终生收益也远高于投入。我国因体制原因,曾长期存在所谓“脑体倒挂”现象。但近几年这一状况已有较大改变。据国家统计局1994年抽样调查分析,在企业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者的平均工资比大学本科者高22.6%,大学本科者比大专学历者高13.1%,大专学历者比高中学历者高5.8%。同时,企业处级干部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科级也高8%。机关人员也存在同样现象,只是差距略校今后,随着教育投入(特别是个人投入)的增加,个人收入上的这种差别将继续扩大。教育的这种高收益率,正是推动教育产业化并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柱产业的基本动力。
(四)教育产业的市场十分广阔,开发潜力巨大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的市场资源可以是无限的。
这主要根源于四个条件:一是教育的对象是人类自身。人口的一定数量及其不断地生育繁衍,为教育提供着巨大的、源源不断的生产对象。二是教育所消耗的“原料”──知识、技能及其传播培养方式,也是不断地积累和可再生的,并且在积累与再生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提高。历史地看,教育所用的“原料”供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成正比,只要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仍在继续,这种“原料”来源就不会衰竭。三是实践证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将把更多的收入投资于教育,这既表明社会对教育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也相应地扩大了教育投资的源泉。四是教育具有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扩展与开拓的无限性。这主要是因为教育有一种内生的发展机制。这种机制同样来源于人类自身。因为人类自身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创造教育者。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创新的追求是无限的。人们在受教育的同时,又在进一步创造新的、更好的教育。这两种“无限”之间构成了一种有机的、永恒的“螺旋”,促进教育产业不断发展。
三、如何把教育转化为产业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产业的形成是逐步的。只有某种技能、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了产业的基本特征(如有一定的专业化程度和规模,有较强的独立性等),便会自然地从其他行业、部门中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产业。如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形成和划分。教育发展到今天,应该说也已具备了产业的基本特征,因此,也完全可以从文教部门中脱离出来(在现在的文教部门中,教育也已占大头),与研究开发一起构筑成一个独立的产业,比如说“第四产业”,并按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来规范和支持其发展,把其培育成支柱产业。如何实现这个转变?从我国情况出发,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彻底转变观念,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审视教育,把教育当做产业来看待和对待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育当做一种事业来对待,这是历史条件决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演化,我国已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劳动力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已进入市常然而,作为培养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使要素增值)的教育却仍站在市场之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实践证明,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必然要求各种生产要素的行业产业化与市场化。因为只有产业化,才能顺理成章和比较规范地使这些要素和行业进入市场,按市场规律进行合理地配置,充分发挥其作用。教育作为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基本行业,其产业化和市场化也具备有这种客观必然性。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改变现有的把教育看作一项社会事业的观念,把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看待和对待。
教育的产业化无论对社会还是对教育自身的发展都极有好处。首先,作为产业,必须要进行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创造,必然要追求价值增值。这就为教育提供了一种内在的自我发展机制和扩大再生产的内部资本来源。其次,产业化使教育由一种纯消费行为变为投资行为。投资必然要讲求收益率。而有明确的、较高收益率的产业,肯定会引来社会的广泛投资。第三,产业化和市场化之后,经营意识和市场竞争机制将被引人教育产业,这将有利于教育本身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合理调整,使其更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尽快研究和设立直接计算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指标体系
目前不仅我国,而且国际上对此也尚没有统一、规范的计算方法,因此这仍是一个探索性问题。而这一问题不解决,教育的产业化则很难实现。因为这会使教育无法像其他产业那样,通过具体的估价来反映其运营特点与经营成果。所以,这一套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的设立,是教育产业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对教育的投入,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国家财政中用于教育事业费的支出来反映,其较大的缺陷是没有反映社会其他方面(如企业、社会团体、家庭与个人)对教育的投入。而随着经济发展的体制变化,这一部分呈不断扩大之势,最保守地估计,目前也与国家投入相差不多。由此可知,目前我国对教育投入的计算明显偏校按照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的投入应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用于教育的所有费用,甚至还应包括学习期间放弃的收入(即机会成本)。我们可以按这一思路来设计教育投入指标及计算方法。
教育的产出从实物形态看,可以用不同学历及特殊学习经历(如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及正规、系统教育外的附加教育)的受教育者人数(实际上主要是通过不同学历者的人数来反映通过教育增加在人身上的不同技能与知识量,因此这是一种间接计算法)来反映。他们构成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产业“产品”。价值形态的计算相对复杂。主要是涉及到如何对知识、技能的评估计价问题。我考虑目前可用三种方法来解决。一是通过个人参加工作时一般的起点收入(在特定领域,如公务员中,由国家按不同学历规定起点工资)来计算。二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受教育者的选择及相应确定的收入待遇来计算。三是可以通过用人单位委托学校培养学生的付费水平来计算。
教育产业的收益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计算教育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通过贡献率来计算教育的总收益率。贡献率的计算主要是需要把教育确定为国民经济总合生产函数中的一个变量,并给出一定的系数。这在当前尚较困难。国外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我国则研究较少。但结合我国实际,参照别国经验,可以先提出一个不十分精确但大体可用的系数值,然后再不断校准。贡献率确定后,再根据社会对教育的总投入,就可计算出总收益率。二是个人收益率,主要由个人的预期终生(或一定时期)收入水平与其向教育的投资(主要是个人投资)来计算。随着社会市场化程度提高,个人交费上学的范围及比重将不断扩大与上升,这一计算将更有客观基础和实用价值。
(三)对教育机构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对义务教育,仍主要由国家投入,同时鼓励个人积极参与。这一阶段的教育机构,仍主要是事业性的。
1确立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财力资源是生产的一大要素,财务管理的本质是理财。何谓理财,简言之就是应用财务机制,实施财务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做到开源导流,搞活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中我们曾历经过计划经济时代,如果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眼光来审视过去,可以这样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是不存在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属物依附政府的行政职能而生存,企业的生产经营几乎完全由国家确定,用钱的多少由国家财政部门核定拨给,一切赔赚由国家财政担当,企业的任务就是按国家的指令安排生产经营,无论谁经营好坏都有饭吃,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企业无财可理,唯一的财务观念就是,按国家财政的指令性要求使用自有资金。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企业的理财观念和理财职能也将向高层次和科学化转变。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已经被完全置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将彻底分离,政府职能从企业脱出,企业职能将完全回归。在国家“保大放小”宏观调控格局之下,为数众多的企业都将面临自择生存之路的严峻考验,不可谓不触及企业的灵魂。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营运资金的界限完全淡化。资本金制度在企业的建立,形成企业资金来源渠道,资本结构多元化。企业资金筹措、收进、付出,不再定格于国家财政规定的极限之内,而完全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控。这对于企业内部理财的“内功”无疑将是最大的考验。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是一帆风顺,企业往往遭遇不测的概率增大,诸如资产的总量失衡、营运效率低下、经济效益滑坡,有的甚至走入资不抵债的绝境等等。能者生存,败者亡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客观产物。严峻的现实迫使企业应该考虑如何去面向市场的变化,盘活存量资产,确保资本有效流动,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不言而喻,经济环境越是复杂纷纭,企业理财活动越是备受关注的重心,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将日趋突出。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完全走上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长期形成的单一的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必须转向商品经营与资产经营同时并重的经营方式上来。由此,企业内部管理的重心必须转移到以营运资本为核心,投资决策为重点上来,重新构建企业的成本、质量、效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新机制。这将延伸财务管理的活动环境,大大丰富现代财务管理的内容,为财务管理机制注入新的活力。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特别是那些经过兼并,改组后的企业集团,规模日趋庞大,内部机构复杂,经营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这就要求企业内部既要各司其职,但又要始终保持协调一致,才能保证统一目标的实现。为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以资本为纽带的现代管理机制,而这一纽带作用正是通过企业的理财活动来实现的。总之,定位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也是总结长期财务管理实践而形成的理性认识。市场经济发展迫使国有企业“移髓换血”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策略、经营方式都将在深度和广度上发生变化,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当好企业经营拓展的先行官和坚强后盾,已成为客观要求。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财务管理在现代经济中的性质和作用,转变观念,树立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和经济核算思想,完善财务管理运作的手段,使企业真正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总体要求健康发展。
2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投资决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了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的目标只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置和资本的有效运用,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新课题。近几年一些国有企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都进行了多种方式的资产重组与资本经营的大胆尝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失败者,究其原因往往在于投资决策的盲目性,资金投向“主配角”关系错位,至少是决策障碍,形成事与愿违,出多入少或有去无回。现实就是如此,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已呈多元化格局,单一的经济活动的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企业要在竞争中活得下去,或比别人活得更好,管理者们的眼光就必须随时觅寻和盯住新的经济增长点,适时调整投资方向,把企业有限的资金投向能为自己带来丰厚回报的优势产业(产品)开发方面。显然,投资决策成为企业理财的核心问题。
剥去商品、资产的外壳,任何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无不表现为资金的投入、营运、回收等保值增值的价值运动过程。企业管理不仅关注商品生产和商品的营销,更注重资本的流动和周转,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资本化运动的质的含量更显得重要。资金运动表现出其不间断性的特征,并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时间段上,有其不同的经济内容。但企业任何一个时空阶段的资金存量(从物质载体上表现为资产存量)总是有个合理的度,并保持着相互之间的最佳比例,这个比例必须与市场的需求变化相适应,才能盘活资金(资产)达到保值增值,这是财务投资决策的理论依据。投资决策是关乎企业目标实现的最高战略决策,其作业点应摆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国家产业政策,与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衔接。
二是进行经营项目的科学论证。充分估算投资项目的总成本,资本回收期限,目标效益等,以确定资金需求量和筹资渠道,并提出可行性方案。
三是资本投资运行的风险分析。市场变化对企业经营的拉动,单个企业资本营运又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这些都是制约企业投资目标最终能否实现的客观因素。这就要求企业的理财部门必须跳出闭门算帐的土围子,面向市场调查研究,为投资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四是制定投资规划。投资规划是企业投资行为的指导纲领,投资规划包括企业的投资目标、投资总量、投资成本、投资效益、配套措施等。企业投资规划的作用就在于指导、调控投资行为按正确的轨道运作,确保投资目标实现。
总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将作为彻底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筹资、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主管理,企业的投资行为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按上级意图安排资金的被动行为,企业投资也成为决定企业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份额的重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占有市场的份额越大,企业从社会平均利润中获取的利润额就越多,企业就越有活力。因此,它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可以这样说,投资行为导向着企业的命运,现代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为投资目标而奋斗。注重科学投资行为内在的巨大能量,摒弃以投机取巧,甚至钻国家产业政策的空子来谋求一时之利的心态,是一个成熟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所应有的本质特征。投资决策体现企业的根本利益,是现代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决策,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
3建立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机制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保证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管理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对资本投入决策与资本营运的管理。
这是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内部管理的显著区别之一。资本投入决策与资本营运管理的内涵是以市场为背景,以资本投入决策为中心,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财务调控为手段,对企业资本经营和资产经营活动实施价值管理。显然,随着现代企业内部管理转轨变形,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新型机制。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机制应以价值数据信息为网络,连接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考核各个内部管理分系统,发挥既服务又监督两重职能作用,推动企业内部各部门按照各自不同的分工,但又相互有机联系地运转,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从这一基本要求出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应包括收集企业内部资本运行及资产存量信息;组织资金效益分析;制定存量、成本、效益分析模型;进行财务决策方案论证;内部财务反馈等。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企业总目标及构成项目,收集归类各种财务信息为财务决策和分层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其次,对各类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和组合,通过可行性论证,制定财务决策预选方案。
1.1化学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
现行化学专业理论课开设从大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顺序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基础、教材教法等。与之相对应地开设同名实验课。二者相呼应、相匹配。这虽然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化学原理的验证,但这不利于拓宽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训练,致使学生重视化学理论学习,轻视实验技能动手能力的训练,与高师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1.2照方抓药,缺乏创新性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写预习报告,告诉学生实验题目、实验原理、所用仪器、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并且教师把溶液的配置、标定,怎样安装调试实验仪器及装置。这种教学方法属于服从型、照方抓药型,不能调动学生的探索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如果出现前面做过.的实验,后面与之重复内容只看别人做实验而自己不动手,重结果轻过程,使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单调、零散、重复、缺乏系统性。
1.3验证性实验多,综合设计性实验少
现行化学专业所开实验课绝大部分是模仿验证性实验,多次实验操作内容重复、单调,不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兴趣,结果使学生仅仅验证化学实验知识的内容的对与错,只会在限定时间内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模仿,而对整个实验过程中设计构思、方法选择、仪器使用组装、结果分析评价等不进行探讨,不能使具体实验技巧在实验中应用。而综合设计性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深刻性、多思路性等品质。
2.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2.1调整实验课程体系
目前,各门课都感到学时不够。理论课改革首先要研究各门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以及相关实验课为主线进行合并、归纳与抽提,至少要做到删繁就简,减少重复,如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中的溶液的化学平衡,有机化学(包括有机分析)、仪器分析和波谱分析中的四大光谱部分等。与此相对应的实验课内容大致可分为三大块:第一部分实验: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为主,如实验室规则,玻璃仪器的洗刷与使用,简单玻璃工操作,天平称量与使用,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与配制,有效数字与偏差,元素、无机物、有机物性质实验等。第二部分实验:以合成技术和定量分析为主,包括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中难度较高的操作技术,这既是化学实验中的难点也是重点部分。第三部分实验:利用光、热、电、磁等物理信号的测量进一步揭示物质的内在性质,学习现代测试仪器的操作方法,了解并掌握各类波谱与物质内在结构的关系。第四部分实验:实践性实验,根据学生在前三年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中学实验,本地区农业生产的需要,教师科研项目等,学生自己提出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论证合格后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2.2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927-02
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成立[1],这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破冰期;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从破冰期进入深水区,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在逐步加大,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由办文化转变为管文化,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改革也在进行,但由于科技期刊具有专业性强、规模小、编制上隶属于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等特点,科技期刊的改革不如公共文化体制改进进展迅速,但改革已然开始,作为科技期刊的一名编辑,我们要拿出改革的勇气去开展工作,让科技期刊的运营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没有隶属单位庇护的前提下,能更好地生存。
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更好生存,不被淘汰,转制改革后的科技期刊有很多工作要做。科技期刊跟公共文化期刊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学术性,把学术性发展好,是科技期刊建设的关键所在。学术论坛是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2],而研究生是科技期刊作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未来科技期刊作者的主力军,因此,如能将学术论坛与科技期刊联系起来,将对科技期刊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1 科技期刊的特点
《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对科技期刊的定义为: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3]。
1.1 科技期刊的固有特点
1) 技术性和专业性。科技期刊是为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服务的技术性、专业性刊物,这种特征与科研人员的专业性阅读需求相适应,比较容易吸引相关专业的读者和作者。
2) 开放性。大部分科技期刊的投稿和阅读对所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均开放,而非只对某一个单位内部或部分科研人员开放。例如,《工矿自动化》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唯一一份集中报道我国煤矿电气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及新动向的专业性技术期刊,属于开放性的科技期刊,超过80%的稿件来源于各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企业和全国高校。
3) 读者群具有专业性和稳定性。科技期刊的读者多为相关专业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相关企业的研发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校教授、研究生,这些读者具有浓厚的专业背景,一旦对期刊认可,将会表现出兴趣的持久性和阅读的稳定性。
1.2 科技期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点
1) 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的经济[4]。竞争就会存在优胜劣汰,就需要优先考虑经济效益,没有效益就无法生存。但科技期刊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展现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舞台,担负的社会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建设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
2) 提高质量是期刊优先发展方向。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必须逐渐提高期刊质量才能保证生存。科技期刊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性、更高层次的技术性和广泛的读者群,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良好经营。
3) 经营模式发生重大改变。传统的科技期刊多是挂靠在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随着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改制,科技期刊编辑部的管理和经营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编辑部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在经营模式上,编辑部已不能单单依靠挂靠单位的支助,更多需要自主创收,而创收的前提是期刊要有鲜明的特点和广泛的认可度。
4) 编辑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已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Office工具及各种企业通讯管理系统已被办公室员工所熟知。科技期刊的编辑自动化还不仅限于办公自动化,更多的网络投稿系统、专家审稿系统、编辑办公系统在科技期刊中被应用。以《工矿自动化》 网络编辑系统为例,网络采编系统自动登记稿件信息, 无需编辑再人工登记稿件、填写作者信息、分配稿件编号等,减轻了编辑的工作量。初审稿件可通过网络直接传给专家或主编进行进一步处理,终审结果也可直接通知作者,且稿件的审稿情况可自动记录,一目了然, 便于日后查询。责任编辑可对录用稿件进行在线编辑加工,且该过程中可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另外,系统还与知网版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了功能整合,提供不端文献在线检测功能,点击相关按钮可直接查看稿件的不端文献检测情况。采用该系统后,只要能够上网,编辑即可随时随地办公,突破了办公时间和场所的限制[5]。
2 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当前在高校有多种多样的研究生学术论坛,这些论坛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师生广泛接受。学术论坛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碰撞思想火花、启迪科研灵感、开拓研究视野、探讨技术问题的交流平台,也为科研专家和研究机构展现技术实力、推广学术思想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学术论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促进知识交流。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都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学习和交流,才能使知识不断扩展。知识的扩展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加强交流是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当两种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并产生新的思考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的才能更深一步。
2) 启迪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研究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需要思考、试验与实践,同样需要学术讨论与争论,学术论坛就是学术讨论的一个重要平台。学术论坛中,所有参与者都可以畅谈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辩论,碰撞思想火花,启迪创新思维。
由此可见,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科技期刊能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的学术论坛,不仅会受到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同时可以大大提高科技期刊在相关专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的知名度。
3 科技期刊举办学术论坛的举措
3.1 选定参加人员和地点
1) 科技期刊的报道内容和服务范围决定了学术论坛的参加人员应是期刊所报道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人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虽然专业相近,但站的角度不一样,对同一技术成果的观点则不尽相同,组织这些人员在一起讨论交流,对他们各自的技术发展都有益处,必然得到参加者的积极响应。以《工矿自动化》期刊为例,该刊集中报道我国煤矿电气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及新动向,就可以组织相关专业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参加学术论坛,高校主要有煤矿类专业院校、信息工程类相关院校、自动化类相关院校,研究院所主要有中科院的相关研究所、煤科院的相关研究所和相关专业的地方研究所,企业主要是指在煤矿信息化、自动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市场认可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
2) 学术论坛地址的选择同样重要,好的地点可以更好烘托学术氛围、增加参加者兴趣、提高学术论坛效果。本着重点针对在校学生的原则,学术论坛地点优先选择高校,既有利于师生参加,也可以借助高校的各个平台宣传科技期刊,如高校图书馆、学校社团等。为了更好地提高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学术论坛的地点也可以选在科技期刊编辑部所在地,这更有利于论坛的组织,同时可以邀请参加者参观编辑部的工作环境,让参加者更好地了解期刊的发展历史,让编辑与作者更好地交流科技论文的写作心得,促进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和谐发展,提高科技期刊的市场认可度。
3.2 学术论坛内容的选择
学术论坛内容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
1) 主题切合本期刊报道的范围。
学术论坛的主题必须切合本期刊报道的范围,这是一个基本点,否则,对本期刊的建设没有作用。主题可大可小,大的主题可以是一个行业或者一项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可以请相关专家进行讲解,小的主题可以是一个小的技术突破,可以请相关技术尖端人才进行讲解。科技期刊举办学术论坛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期刊的建设,让更多的相关专业的专家、人才、学生了解本期刊,扩大期刊的知名度,举办学术论坛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根本目的展开。
2) 选定本期刊发表过的高水平论文。
高水平论文是最能代表一个科技期刊整体水平的,如果一个科技期刊没有几篇可以代表本行业最高水平的论文,那科技期刊是没有含金量的。邀请高水平论文的作者作为学术论坛的特邀嘉宾,既可以提高学术论坛的质量,也可以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高水平论文在讨论的过程中会逐渐得到参加者的认可,同时也是对期刊质量的认可,随着论坛的持续开展,要让参加者逐步养成阅读期刊、向期刊投稿、引用期刊论文的习惯。学术论坛对于科技期刊建设的作用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
4 结束语
在当前文化体制深入改革的环境下,该文深入分析了科技期刊的固有特点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殊性,借鉴学术论坛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阐述了通过举办学术论坛促进科技期刊建设的具体举措。学术论坛是高校和学术界经常举行的活动,涉及面广,影响深刻,将其引入科技期刊建设,必将极大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步刚,傅才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期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策略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7(8):23-34.
[2] 李昌新,李雪芹,卢玲,刘国瑜. 学术论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2(2):75-77.
㈠出色完成全市重大文化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开封文化软实力。
精心参与组织承办 “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活动。参与组织4500件文物及展品参展、600件拍品拍卖、80篇论文学术交流,为群众鉴宝1000件、300人次,完成了市博物馆改造、宋都御街牌楼的修缮工程。依法征得伊朗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馆藏精品参与展出,元青花瓷、明仇英《清明上河图》等国宝文物精品,让国内外来宾和开封市民大饱眼福,引起省内外媒体网络广泛关注。通过首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把七朝古都开封建成一座享誉海内外、集收藏活动与收藏经济开发为一体的有较大影响的收藏文化发展基地,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切实抓好新郑门遗址“城摞城”博物馆的项目开发。开封地下构成的“城摞城”奇特景观,是世界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是非常少见的。为进一步发展宋都古城的历史风采,在市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积极主动地抓好项目开发的各项工作,组织制订详细科学的考古发掘方案,提供充足的专业技术材料,邀请相关专家召开研讨会,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与澳大利亚裕万责任有限公司投资方广泛接触谈判,签订了项目合作意向协议书。“城摞城”博物馆的项目开发,对丰富开封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位,推动我市大遗址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认真做好第25届花会文化活动组织工作。组织举办了菊会开幕式大型鼓舞表演《万人千鼓庆菊会》和菊会大型文艺晚会,举办花会文化活动20个。特别是开幕式大型鼓舞表演《万人千鼓庆菊会》,汇聚市属五县五区1000名鼓手、1000面盘鼓,擂响开封,激越豪迈,营造了强烈的文化氛围,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新成果。
200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为深化改革提供了配套的支持政策;2005年12月,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整个文化领域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目标任务和总体方案。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出版行业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作为我国出版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应当按照改革精神切实推进改革。但目前的状况是我国科技期刊由于历史和体制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处于分散、规模小、生存能力弱、实力差的状态,大多数科技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改革发展中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如何解决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科技期刊的改革和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期刊是科学评价、学术交流、知识传播、科学传承的主要载体,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创新成果积累和科技竞争力的标志之一。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载体,不仅仅发表研究成果、记载科学发现,还承担着引导学术争鸣、促进学术发展的职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期刊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底,我国共有各类科技期刊5387种,占期刊总数的59.4%,出现了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在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与党和政府以及科技工作者的要求和国际科技期刊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具体表现为:
1.管理体制问题
科技期刊主办单位一般是科研单位和高校,主要是为本单位教学科研服务,而不是站在社会需求和目前市场机制的角度去经营和管理,形成了主管、主办单位条块分割,重复办刊,无品牌优势,缺乏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应战准备。由于97%的科技期刊编辑部属于事业拨款型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各主办单位对期刊的重视程度极大地受制于编辑部负责人与主办单位各任领导的关系及各任领导对期刊重要性的认识水平;不少主办单位往往将在行政、教学和科研上发展前途不理想的、即将退休或退居二线的部门领导等调整安排到编辑部做负责人等。这些体制因素,决定了不可能办出具有高学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名刊。
⒉社会评价体系不合理
目前,国家人事及组织管理部门出台的政策及各单位的科研评价导向,使科研单位、大学甚至一些建筑工程单位都规定了人员职称晋升和考核,每年都要以第一作者篇数,而且有的还要求是发在SCI、EI收录或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才可申报高一级的职称,年底与分配奖励制度挂钩等等。这种考核体系直接造成各类期刊编辑部都急功近利地盲目追求各种检索数据,以能被“收录”为炫耀。而学术类期刊,不少则以进入各种“核心期刊”就能收取更多版面费为主要办刊目的和目标,造成期刊质量下降,发行量减少,失去期刊的特色即生存的根本,失去读者和广告市场。
3.学术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
由于受我国科技整体实力、研究水平所限,以及科技和人才评价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质量的稿件外流,致使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不高,同时,科技期刊的反应机制和信息化建设滞后。受互联网零时间、零距离传递速度的冲击,科技期刊由于刊期和发稿周期长,发行量小,影响了期刊对作者和读者的吸引力,呈现不断萎缩的状态。此外,由于科技期刊学术水平不高,刊期和发稿周期长、发行量小和管理多元以及办刊力量分散、配置低效、经营粗放和实力不强等原因,使我们的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认可程度低。
4.办刊理念和内部管理制度有待改进
一是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市场化程度较低,办刊人员市场意识缺乏,对自己期刊所处的市场环境了解不够,相当一部分科技期刊还处于等米下锅状态,“等、靠、要”思想相当严重。由于大部分科技期刊人员少、底子薄、财力有限,加之办刊人员不主动开展业务,使期刊陷入无法做强做大的境地。二是大多数科技期刊缺乏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经营机制。好的人才进不来,冗员出不去,且受编制、级别等等制约,人员流动渠道不畅,内部管理机制也受到种种制约,不能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分配机制上,往往按编制,按资历确定分配,不能按绩效,按能力,按贡献决定分配。导致平均主义,甚至能力绩效倒挂现象,难以充分调动办刊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科技期刊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1.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不断加快科技期刊发展步伐
科技期刊要获得更大的发展,更好地为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形成科技期刊出版大市场,对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及办刊者来讲,首先是解放思想,创新编辑出版制度,提高期刊市场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又体现出版产业性质的行为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以及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和科技投入产出的持续增长,科技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将大幅度提高,而且,科技工作者对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不断增加,无疑将为科技期刊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服务于科技发展战略,遵循科技期刊办刊规律,大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学文化氛围,强化科技期刊的学术权威性,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为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2.顺应出版改革形势要求,引导科技期刊主办单位进行管理体制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出版业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文化水平、传媒技术、运行机制、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宏观管理层、微观操作层都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制度创新和机制再造,在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移等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从根本上消除束缚出版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为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体制机制创新已经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从出版管理层面看,中国科技期刊目前仍处于出版审批、主管主办的计划体制管理状况,科技期刊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探索、完善并实施符合科技期刊自身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图书等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试点单位成功经验的不断推广,也给科技期刊创新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受历史、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中国期刊出版偏重教育出版、大众出版,而对学术出版、专业出版的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还认识不足,科技期刊在出版业和国家科技文化战略中的科学定位尚未形成共识;面对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宏观政策环境,科技期刊的体制机制如何变革,是出版界和科技界共同关注、需要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技期刊出版有其特殊性,在推行出版体制改革、促进出版事业市场化的进程中,要在政策上对科技期刊给予倾斜和扶持,确立其公益性事业地位,建立健全促进其发展的相应配套政策,探索建立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出版管理部门应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在从严审批新刊的同时,每年新批一定数量的新兴学科、热门学科或有特殊需要学科的科技期刊。
3.确立科学的办刊理念,引导科学技术创新发展
科技期刊承担着学术评价、学科建设、学风净化、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重要功能。但是,目前科技期刊的许多功能和作用还没有完全体现或发挥出来,受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学术浮躁、量化评价等影响,科技期刊的功能有被异化的苗头和趋势,完善期刊评价体系成为迫切任务。
科研成果量化考评方法的推广、科技期刊量化指标的引入,期刊界对检索期刊收录、相关引证指标、核心期刊目录等重视度的日益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国际论文比、参考文献量、平均引文数等指标,可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上反应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但却不能完全代表其科技影响力。学术水平是科技期刊质量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科研论文是学术期刊的基础,论文质量是学术期刊生存发展的根本,应把提高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作为学术期刊质量建设的核心内容,以此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在全球科技发展和文献交流中的影响力、贡献率。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在反映学科发展变化、引领科技创新、体现前沿进展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为此,应学习、借鉴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办刊思路,加强作者、审稿人、读者、编辑四位一体的学术期刊队伍建设,遵循以科学发现优先权、学术规范、同行评议为核心的学术期刊规则,严格审稿程序,强化国际审稿力度,健全编辑、出版、营销、传播机制,促进科技期刊乃至科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4.加强期刊集团化建设,确立市场竞争优势地位
出版业的集团化发展,就是通过整合人才、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实现业务重组、市场拓展、潜力深掘、优势互补、合纵连横,以达到规模发展、集约经营、做大做强的目的,继而提高出版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取得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前,中国科技期刊呈现实力弱小、格局分散、管理多头、效益不佳等局面,多数科技期刊资源利用率较低,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符合期刊发展规律的市场盈利模式,没有具备进行市场化运作及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受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趋势的冲击,纸质出版物及其广告收入大幅萎缩,期刊出版的业务形态和结构将产生巨大变化。科技期刊应通过强强联合,打造专业化信息平台,创办有影响力的网络期刊,建立新型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版业态,打造现代化商务渠道,有利于朝着集群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继而提高科技期刊的竞争力。
5.提升科技期刊水平,实施精品战略
中国科协将重点支持一批科技期刊实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参与国际国内科技界和工程界的学术交流,逐步培养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国内知名科技期刊。要实施精品战略,提升科技期刊水平,首先要进一步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形成高端产品。其次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快速反应机制,缩短刊期,加速信息传递速度,以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成果激增的需求。还要注意科技期刊的产品创意,科技期刊的产品创意是指总体性的研究决策和创新设计,是科技期刊让作者、读者感知的整体产品感觉,主要包括研究决策、生产设计、营销策划等各个方面。另外要实施开放办刊策略。实施开放办刊是提高期刊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手段,实施开放办刊关键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办刊人才,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必须出台相应政策,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吸引高水平的办刊人才进入期刊生产,逐步提升科技期刊的水平和质量。同时,加大对编辑人员的培训,培养办刊人的创新意识与应变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编辑队伍。
参考文献:
[1] 漆蓉.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使命[J].编辑之友,2006,(1).
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昌盛。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关键内容;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
一、文化大发展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1、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奠定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发展是硬道理,文化繁荣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直管来看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奠定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
2、文化体制改革释放文化凝聚力和生产力
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将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并进一步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人教育应该自觉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思想理论学习和文化学习,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领悟,提升自身的修养和文化鉴别能力,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3、人才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保证
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
二、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容
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谱写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活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当然,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我们也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
1、围绕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有所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的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动力、行为规范方面形成了相互联系、有机配合的系统
2、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建设主流价值文化。近年来许多模范人物的事迹确实感动中国,可歌可泣。但是主流价值边缘化,道德底线下滑,社会公信力下降,也令人触目惊心、痛心疾首。值得好好反思。在谈到中国模式时,大家都注意到腐败与分配不公是严峻的挑战,其实对中国发展模式构成挑战的还有价值观的混乱和公信力的下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决不能掉以轻心。
3、科技、教育和文化的融合机制
科技和文化的融合机制还有待理顺。文化创意离不开科技创新。北京地区集中了300多家科研院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优势突出,但有多少科研成果转化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呢?
4、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
国家发展更注重科学、全面和均衡发展,更注重以人为本,文化走出国门的愿望变得强烈,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走向多元,文化权利意识、文化共享意识不断增强,这为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文化体制改革注入新的内容。
三、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举措
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改革创新的重要条件
文化建设既指向思想、价值等精神层面,也指作为社会事业和市场产业的繁荣发展。确立人在文化中的主体地位,释放人的文化创造力,由此带来人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极大丰富,这为世界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改革发展实践所证明。
2、理顺文化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昌盛。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关键内容;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3、人才培养结构的改革创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从文化创新发展的角度来看,
人才结构、人才知识结构都应该有明显突破,要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其中尤其重要的职业道德、人文知识、艺术修养应该全面提升。
文化建设、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价值等精神层面,即指作为社会事业和市场产业的繁荣发展,要确立人在文化、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释放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由此带来人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极大丰富,这为世界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改革发展实践所证明。
本次会议由中国报业协会主办,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报业杂志社承办,来自全国党报、地市报、行业报、都市报以及地方报协的理事、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是中国报协历届理事大会中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创新成果奖和中国报业经营管理优秀论文奖的评选重点是考察各报社在推行创新管理体制下,管理水平、办报质量、经营效益、发展速度等方面的成果,从全国经营管理较高水平的报社中择优评出。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传媒集团有限公司5月28日在拉萨举行成立及揭牌仪式。作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首家国有文化试点单位,传媒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2012年1月,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正式批复同意成立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经过近5个月的紧张筹备,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公司注册、人员架构等前期工作。
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整合了报社的经营资源,优化了经营部门,组建了广告传媒公司、物流发行公司、网络科技公司和文化旅游公司,公司业务将覆盖报纸广告经营、物流发行、报亭运营、信息传播和文化旅游等领域。
国际传媒
《华盛顿邮报》陷入空前困境
据美国《福布斯》网站报道,华盛顿邮报公司公布了其第一季度的收入情况,来自报纸部分的收入形势最为严峻。这一部分在该季度损失了2260;5美元,较之以前下降了8%;特别是在印刷广告方面,总收入降了17%。
与此同时,报纸发行量下降:周日版邮报销售量下降了52%,平日版则FN了近10%。
同时,数据显示,《华盛顿邮报》的Social Reader的月平均用户(MAU)从1740万下降到920万。这是邮报吸引Facebook用户从邮报上阅读和推荐文章的一个应用软件。这个应用程序是公司最有前途的新产品之一,是公司吸引新的年轻用户而实行的一种特殊经营方式。
电子版推动美国报纸发行总量增长
5月1日,根据美国报纸发行审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上六个月的时间里,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报纸的读者数量都有所增长。从全国范围内看,在618类报纸报告中显示,电子版及印刷版报刊的平日发行量上升了68%;同时,在532类报纸报告中,周日发行量上升了5%。
平均来说,目前电子版报刊的发行量占各类报纸发行总量的14.2%。据《纽约时报》报告显示,其发行量升幅73%,而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子版发行量上升的推动。事实上,在《纽约时报》的平日订阅者数量上,电子版用户已经超过了印刷版订阅者。
趋势苗头
传统媒体一季度广告市场创近5年新低
来自央视市场研究(CTR)的调查显示,受经济大环境影响,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传统媒体刊例广告同比增长仅为1.4%,创近5来新低。
电视媒体在第一季度虽然仍保持着强势传统媒体的态势,但广告刊例花费增幅较去年同期增长17%大幅回落,仅为1.9%。
电台媒体虽以同比增幅9.9%继续领涨传统媒体,但较去年同期39%的迅猛增速也呈现出大幅回落的态势。报纸方面,受广告资源量减少侣%及地产、交通行业广告投放低迷等因素的影响,报纸广告较去年同期跌幅达6.3%。但在互联网品牌、电信运营商的高增长带动下,邮电通讯业整体快速增长,该行业进入报纸广告投放TOP5榜单。而杂志广告投放增幅最快的仍是个人用品行业。
北京地区电视开机率降至30%
曾经作为主导客厅娱乐生活的电视现在却沦为摆设,行业机构艾瑞咨询获得的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面对个人PC、互联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的开机率仅仅为30%,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电视,电视已经成为客厅的一个摆设。而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也开始“老龄化”,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
彩电制造商一致认为,当前首要任务就是把消费者重新拉回到电视旁边。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TCL集团品牌管理中心市场总监陈冰峰表示,云电视的出现会重新吸引年轻消费者,然而事实上情况并不乐观。
CNN收视率跌至近十年以来最低水平
据美国《纽约时报》5月3日报道,根据尼尔森收视率调查的结果显示,去年对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来说注定是失败的一年。2012年4月CNN的收视率是近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2011年4月的数据显示,CNN在任意时段内拥有平均451,000名观看者,远多于同为有线电视新闻频道的MSNBC(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的428,000名。但今年四月份,平均观看人数下跌至357,000,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收看人数。
CNN全球范围的大半财政收入源于它的收视费。根据SNL Kagan的媒体分析家德里克一贝恩(Derek Baine)的分析,他怀疑收视率的降低会导致CNN收视费将自今年开始出现减少。
地方传媒动态
江苏新华报业和台湾旺旺中时签署合作协议
近日,江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与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就开展友好交流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从今年7月起,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旗下的《中国时报》《旺报》将每周报道一次江苏新闻,其内容由《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提供。双方今后还将互派记者进行经常性访问交流,并互派记者报道两岸重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