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7 14:54: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黄洁夫:我国在2009年启动的第一阶段医改中,“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亮点,三年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国家基本医药服务框架初步形成是这个阶段的最大成果,但改革的难点在公立医院改革,尽管试点工作取得一些改善医院微观管理层面上的成绩,但对宏观的医院体系改革顶层设计重视不够,现尚未触碰公立医院急需改革的核心。“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改革的历史转折期,我国现行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着一系列羁绊,针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大问题,我们应该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要在公立医院改革这场攻坚战中将“发展”作为改革主线,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改革路线图。
总理报告中讲的“医药分开”、“管办分开”要如何落实?“以药补医”机制破除后,用什么方法来补医?要解决这个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卫生经济的复杂问题,需要卫生、财政、发改委、人事、社保、教育等多部门共同参与才有可能破解。“以药补医”是上个世纪50年代采用补偿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的政策。80年代后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这一机制逐步蜕变,成为医院“创收”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在经济利益趋动下,“药费虚高”、“过度医疗”腐蚀了卫生队伍,我们现在必须破除这种机制。但破除后,应建立起合理的补偿医院正常收入和发展经费的相应机制。首先要改变现在我国医院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事业单位”的属性,采用一种增加政府投入和符合医疗市场内部规律的经费补偿方法,使医务人员的报酬与他们的劳动奉献合理地得到体现,医院发展必需的经费也可得到保障。不要出现“断奶”后医院“入不敷出、难以为继”,从而使多年来困扰医院的医疗技术落后、医疗设备较差、医护比例不合理、医学人才匮乏等问题得不到解决,面临“进退两难”的风险。要加强从国家层面上对公立医院改革的统筹力度,把公立医院的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结合起来,进行具有实际操作性的链接,要将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到体制改革的层面而不仅仅是管理层面上做文章。因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财政、编制、教育、医保和医院等多部门的隶属关系均会对改革现行的举措产生制约和束缚,各级政府采取这样或那样的行政手段和措施去解决“药价虚高”、“过度医疗”、“医患关系”等具体问题,只会“按下葫芦又起来瓢”。医院为了其生存和发展,又会采用对应的手段去从医疗服务中“想方设法”地去挣钱,“堤内损失堤外补”,而使“看病贵”的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我认为,依靠现在设定的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支付方式等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会导致政府多个部门的利益冲突,进入一个盘根错节的怪圈,难以实现破除“以药补医”的目标,这可能是种“硬着陆”的方法,对地方政府和医疗机构会带来一系列难以预测的困境,人民群众难以感受医疗服务费用下降的实惠,医务人员也难以调动积极性。
《经济》:您说过,公立医院改革应该立足于用更开放改革的态度去建设一个生机勃勃的医疗市场。这个医疗市场应该怎样建设?
黄洁夫: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立医院当然应作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要将公立医院逐渐引入“政府主导,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医疗卫生改革”的道路。对公立医院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加政府的投入,使之在公共财政中占一定的合理的比例。但也要考虑与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各行各业都存在一个需要增加政府投入的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卫生投入。政府目前的责任和做法只能是切实保障那些贫困的弱势人群得到与经济发展相称的“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还要制定合理的制度,使那些有能力支付医疗卫生服务的人与国家共同去承担、去分享不同层次服务的费用。要促进“非基本”医疗服务的发展,补充医疗卫生经费的政府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客观的市场,只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不能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我们要承认医疗也是一个社会生产,而不仅仅是一个公众福利。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世界上发达国家的GDP每增长1%,其中就有0.5%是与生命科学产业直接相关的。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我国经济要不断向内向性经济发展。为此公立医院的改革应该是在改革过程中,积极培育医疗卫生市场,解放医疗生产力,鼓励市场竞争以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也只有这样公立医院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财政应该投入市场没办法做的领域,如边远穷困地区、公共卫生、慢病防治、大病救助和医学研究等,简单的说法是“基本”由政府办,“非基本”社会按市场规律办。我认为,不动员社会力量作为公立医院改革基础的改革是不具有生命力的。
《经济》:北京市最近公布了“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医疗服务市场”的政策和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以推动医院大发展的举措。对此,您作何评价?
黄洁夫:我十分赞同北京市的这一举措,它可以打破挡住社会办医的“玻璃门”,把大医院的医疗资源释放出来,建立起医疗领域的要素市场和医务人员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一个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公平竞争的平台,才能更好提供群众医疗服务。我十分赞成医卫组不少委员在小组发言中谈到的破解“管办分开”难题的办法,要打破这个并不能充分实现“公益性”的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推进一个公立医院改革的“211”工程,国家应保障支持有限的公立医院,形成一支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医院体系,包括农村的2000多家县医院,城市的代表国家和地区水平的约1000家左右的“国家队”,100家左右国家级临床医疗科研中心,其他医院应按地区经济社会实际情况,在政府主导下分批、合理地进行改革,通过宏观调控将大医院的医生、设备和病人向中小医院分流:一些大医院可取消财政拨款,放开服务价格管制,实行有别于国立医院的人事分配政策,可以办成“非营利的民营医院”和少许高档服务的专科医院,形成多元化的有活力的医疗市场。在政府有序指导下,改变我国医疗市场现在公立医院的“趋利行为”,而民营医院处于弱势,无法进入公平竞争,为脱离困境铤而走险,采用不法手段去欺骗群众的现象。就我了解,大多数医务人员是支持改革的,要充分相信这支800万的队伍是有觉悟、有能力的,只要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就会在改革的阵痛中诞生新的生命,医疗卫生才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经济》:如此说来,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还不能完成公立医院的改革,还需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医疗服务市场,对吗?
黄洁夫:现行的医改设计拟通过调整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综合措施来补充取消“药品加成”后留下的这个资金缺口,我看执行起来会困难重重。因为我国政府设定的医疗服务费用很低,与医务人员的劳动不成比例。例如护理费,特护25院/天,一级护理9元/天,二级护理7元/天,三级护理5元/天。一台需要七八个医护人员配合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外科手术,手术费仅2000~3000元。医护人员的技术劳动不值钱,而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费用等却很挣钱,要怎样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才合理?“单病种收费”?一个病人往往有几个疾病,如何收?临床路径?取舍还是医生说了算,何谓合理?操作起来十分困难,牵一发动全身,搞不好会导致医疗服务费全面上涨,反而增加群众负担。3年来,全国财政对医改新增投入已超11000多亿元人民币。但对于全国近2万间医院来说,颇有杯水车薪之感。国家财政今年的医疗补助均摊到每家县医院仅有23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政府财政补贴来补这个缺口也是不现实的。
总理提出:“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我国还是经济欠发达国家,只可能给有限的公立医院提供财政保障和支持,所以应该打破医疗市场的垄断,给社会资本立体办医提供公平创业发展的环境,培育多元化的医疗卫生市场。在“以药补医”被破除后,让社会资本填补留下的医疗投入空白。事实上,我国已经有些办得好的民营医院的经验,收费低于公立医院,服务优于公立医院。例如,台湾长庚医院的发展之路很有借鉴意义。前不久,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依法开办私人诊所,进一步落实政策,改善执业环境,对各类社会资本开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愈来愈成为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创新型城市探索促进了区域经济理论和城市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一、创新型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
Hambleton R.(1995)展望了21世纪城市管理创新的问题。俄罗斯的学者Tahtmaxep(1996)提出了在城市形成创新角色潜力的基础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构想的观点。P.Hall(1998)将创新型城市界定为城市在经济和社会的变迁中,因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和融合而具备创新特质的社会形态。伦敦比特·霍东(1999)探讨了未来城市财政与服务、能力与影响力、创新性与文化以及旅游这四方面的重要行为。Charles Landry(2000)提出了构成创造性城市动力机制的七要素。James(2001)揭示了创新与城市之间的复杂性。尹继佐(2003)对创新型城市进行了界定。隋映辉(2004)认为城市创新系统可以表示为一个独特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依赖的创新生态系统。世界银行(2005)指出创新型城市的先决条件是优良的城市基础。李英武(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包含着城市系统多因素之间整合和协同创新的系统工程。杜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城市形态。石忆邵和卜海燕(2008)从不同的侧重点提出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从以上的研究综述中可以发现,由于研究视角、对象、目的等差别,国内学者们对“创新型城市”的理解各有侧重,但这也极大丰富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从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是由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演变而成,在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形成自我平衡调整和发展功能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是有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一是有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城市整体是以知识性产业为基础,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创意业为主要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二是支撑引领作用突出,在某些核心领域、优势产业、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自主创新真正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三是人才汇集高地,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四是创新氛围浓厚,创新文化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
三、成都具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优势
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成都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其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核心战略进一步强化,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引领城市。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基础日益雄厚,能够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经过多年努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生产业以及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创新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科技创新资源富集。成都是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条件。
创新环境日益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始终将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把建设中国“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四、成都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巨大的意义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创新型世界田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落实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任务,必然要求充分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城市建设。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总体而言,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要求必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注重规模扩张、投资带动转向注重功能提升、创新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通过科技、制度、文化、组织、体制创新等,铸造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竞争的核心动力,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五、成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
首先,研究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要求、功能定位、创新方向和主要任务,并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相衔接,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型、产业创新型、服务创新型和文化创新型等各类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其次,把开发和集聚人才资源作为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持,深化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大力实施教育与人才战略,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加大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健全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
第三,突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环节,实施创新型产业战略。建立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产业体系,推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跨越式发展,提升高技术制造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第四,实施创新环境优化战略。优化创新的体制、法制、政策及文化环境,建立高效的服务体系,构筑良好的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营造和规范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044-02
高速铁路是一个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同时也有节约土地资源、安全、高效等优点。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通车运行,线路总长度是1318公里,自北京南站始发、终到上海虹桥站,廊坊站是京沪高铁自北京南站始发后第一个经过的车站,廊坊段全长30公里。目前,共有7趟京沪高铁停靠廊坊站。京沪高铁的开通对廊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京沪高铁对廊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如何借势高铁来加速廊坊廊坊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京沪高铁对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有助于提升其城市战略地位
廊坊是一个因交通而兴起的城市,1897年,京山铁路在廊坊设站,使廊坊由村落发展成了城镇。如今京沪高铁已经开通运行,廊坊站成为自北京南站始发后第一个经过的车站,京沪高铁在廊坊设站,说明廊坊已经融入了全国高铁网络,并将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圈贯穿起来,廊坊作为其中的节点城市,有助于提高其知名度,提升其城市战略地位。
(二)有助于缩短京津距离,实现同城化发展
高速铁路拉近了沿线地区之间、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的距离,京沪高铁开通以后,京津廊地区的交通更为便捷,由北京南站到廊坊仅需要15分钟,廊坊到天津仅需20分钟即可到达。京沪高铁进一步拉近了廊坊与京津之间的距离,使京津廊之间的联系愈加便利,交流协作更加密切,客货交流量不断增长,对整个京津廊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同城发展变得更加真实,并为廊坊打造休闲商务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
实践证明高速铁路对拉动第二产业产值的影响较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高速铁路的投资较高,对于钢铁和建材的需求量较大,从而拉动了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2011 年京沪高铁建成后,沿线区域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由未建成高铁前的3.68:44.33:51.89变为3.63:44.60:50.77。此外,高铁的建成通车,必定会使廊坊站及市区内客流发生重大变化,吸引餐饮、旅游等产业向高铁区域聚集,进而加速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的产值增长也有一定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京沪高铁对廊坊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将会更加明显,甚至会高于第二产业。
(四)增加劳动就业机会
高铁的修建和后期的维护、运营都需要增加新的部门和岗位,从而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每 1 亿元铁路建设的投资就可以解决 6 499 人的就业问题,京沪铁路的建设就曾经提供了近 60 万个就业岗位。此外,高铁的开通运行,改善了旅行条件,为旅行者节省了旅行时间,改善了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外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长远来看,高铁的建设将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对提高地区居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五)人才、资源易于流向发达城市
由于廊坊市与北京、天津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因此,收入差距也较大。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周边地区的人才、资源将会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北京和天津两地,这将造成廊坊人才资源的相对匮乏,尤其是高端产业,此类人才必然会被京津吸走,造成廊坊人才洼地,影响城市整体智慧,并将进一步拉大廊坊与北京、天津的差距。
此外,由于京沪高铁的运行速度较快,因此,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震动也比较大,这对于居住在高铁附近的居民来说无疑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给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也是未来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
二、利用高铁促进廊坊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为更好地促进廊坊经济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高铁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从以下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一)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有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光伏等产品,廊坊市依托富士康、华为、中兴、京东方、阳光硅谷等龙头骨干企业,集中力量建设以廊坊开发区、龙河工业园、永清工业区、固安工业区为主体的永定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以燕郊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为中心的潮白电子信息产业带。目前,廊坊市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电子信息企业有29家,亿元以上电子信息企业达到16家。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有两大重点:一是打造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主要是以华为和中兴为核心;二是打造平板显示产业集群,主要是以京东方等为龙头。京沪高铁的贯通,使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外延也在逐渐扩大,这样不仅有利于廊坊争当京津冀城市群科学发展先行军和“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的壮大,更会让廊坊在长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国的更大范围内施展拳脚。
(二)加快高铁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廊坊市应在在高铁站内规划建设完善的公交、客运、出租车及机场大巴、旅游巴士停靠点和出入口,以便形成市内各种交通工具与高铁的“无缝对接”。规划建设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支持重点旅行社在高铁站点设立经营点,满足高铁游客以及自驾游客等散客的需求,及时将其疏散到各个旅游目的地,为其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三)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廊坊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实现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充分利用高铁的有利契机加强与京津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发挥京沪高铁的作用,利用廊坊的区位和劳动力优势,承接一批低能耗、污染小、附加值高的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将第一产业做精; 要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集约发展关联度高、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将第二产业做优;要加快发展以金融平台、现代物流网络经济以及邮电通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将第三产业做大。
(四)打造成环渤海地区会展旅游名城
目前,廊坊市已经培养了一批知名展会,如“5・18”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电梯展览会、中国教育器材展销会、中国农产品交易会、“碧海(廊坊)钓具展销订货会”等等,每年都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汇聚。除此之外,每年还举办很多高层会议,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合作论坛、国际金融论坛年会、20国集团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等高层会议。
廊坊市应借高铁开通的有利契机的有利条件,努力打造环渤海地区会展旅游名城,为此,廊坊市必须要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首先,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建会展场馆,提升和完善会展设施,使其具备能够承接各类大、中型展会的能力。其次,建立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会展主管部门应该将展览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对廊坊市旅游景点和线路进行详尽的介绍,要利用网络优势作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借助于旅游业的资源和优势,促进会展业发展的专业化、规模化,以增强其经济拉动效应。再次,加快培养会展旅游专业人才。要充分利用当前现有的各级教育及培训机构,加强对会展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注重与国外会展业发达国家进行交流,借鉴他国发展会展业的经验。要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吸引优秀的会展专业人才,通过引进和培训双管齐下,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会展人才队伍。
(五)提供政策优惠,完善软环境。
软环境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软环境建设水平也是政府管理效能的综合体现。正确处理好国家政策与地方需求、执行政策与改革创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部门利益和全局利益等关系,要完善促进产业落地制度,提供各项优惠政策:财税政策、劳务用工政策、土地使用政策、金融政策等。为廊坊市经济快速发展打造良好的软环境,留住资金、信息、人才,并进一步吸引京、津等地的资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廊坊市聚集,改变北京、天津“虹吸效应”。
结束语
京沪高速铁路将首都北京所在的京津唐经济圈,以及上海所在的长三角经济圈与山东半岛环渤海经济圈连接在一起,这三大都市圈连为一体,形成“京沪大都市带”。廊坊市要按照“ 产业配套、优势互补” 的思路, 紧紧抓住高铁的有利时机, 全面加强与京津的产业合作,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主动接受产业辐射, 承接京津新兴产业转移,用足、用好政策, 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瞄准京津两地消费需求和市场扩张趋势, 打造京津冀地区的物流枢纽、休闲度假新区,实现与京津全方位对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凯.武广高速铁路对湖南经济社会影响研究.湖南师范学院.2011,5.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富裕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是西部地区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过去和未来取得成就的首要条件。
(一)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后进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自治区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否实现经济结构快速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关键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开发及激励保障机制。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吸引和聚集大批优秀人才投身于自治区经济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保障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巩固提升能源、钢铁建材和农畜产业加工业的支柱地位,将新型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和装备制造业作为新支柱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多层次、多专业、多技能的人才不仅为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及产业升级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保障,还将增强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三)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人才总量和层次均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人才主要供给渠道来源于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及其他渠道。由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理论型人才多于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产生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人才招聘难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提升,人才需求量仍然不断递增,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因此,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
二、人才强区战略实施成就
(一)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显著增强
2004年,党委、政府召开全区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增进了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目前,各类人才储备达到6万多人。全区具有研究生、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达6.6155万人,比2005年增加2.6194万人。截至2009年底,公务员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占比由2004年的18.1%提高到49.3%,苏木乡镇干部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占比由8.79%提高到38.44%。
(二)人才开发机制和体系逐渐完善
近年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拓展各类平台,如依托地方高等院校培训专业人才,依托社会办学机构组织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职业培训,使各类人才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人才开发体制的良性循环。同时,根据自治区区情,探索与创新人才引入机制,2005年自治区实施的“666优势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工程”,在自治区6大优势特色产业的6个龙头企业中建立6个人才智力引进示范基地,吸引了国内外大批高端人才。此外,大力拓展人才吸纳渠道,开发特殊人才资源,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效能不断提高
自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以来,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结合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颁布了《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的通知》。纲要中强调了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以及人才工作的重要性。2004年,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赶超型人才发展战略模式,使自治区在成为国民收入流入区之后,尽快成为人才流入区。2010年1月,内蒙古推出人才战略新举措,启动并实施“草原英才”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围绕自治区科学发展大局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通过“以引进带培养、以培养促引进”的方式加大自治区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其自主创新创业能力。
目前,人才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显著增强,人才效能不断提高,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自治区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一是人才总量虽然增加,但人才配置结构不尽合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短缺,基层人才匮乏、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二是人才管理机制,包括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亟待完善。三是人才施展才能缺乏有效平台,研究交流渠道不畅,与高校交流合作不足;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生活软环境仍需改善。
三、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各项措施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只有牢牢把握深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按照《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为人才资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人力资本意识,健全人才投入机制
1.创新人才理念,强化人力资本意识。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人才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先开发与积累;善于经营人才,有效、合理进行开发使用,不拘一格选人用人,激发人才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树立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理念,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进理念,建立人才流通机制,鼓励人才资源合理流动。
2.建立健全各项人才制度,强化人力资本的政策性投入。依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人才现状,制定一系列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的政策措施,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形成“以优越的条件吸引人才、以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以优质的环境成就人才”的良性循环运转机制。
3.探索多元化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投入机制。高素质人才是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智力支持,科学的人才投入机制是人才队伍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应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投资机制,吸纳民营资金、海外资金和其他形式的资金参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创业活动,逐步形成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人才投入机制。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阶段的义务教育。根据自治区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源状况,优化基础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进一步加强民族特色教育。
2.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步伐。从促进与经济建设需要紧密结合的战略角度,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集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新体制。创新办学机制,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在职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功能,将职后培训纳入职业教育体系,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劳动力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终身培训体系。
3.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教育信息化成为当代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推进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提高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水平,使自治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跨上新的台阶。
(三)合理配置人才结构,优化人才环境
1.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重点加大科技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扩充高层次管理人才规模。同时增加人才的经费投人,以培养为主,对于数量少而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应树立“大人才”观念,继续坚持“柔性”引进原则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针,做好科技型、技能型及高端管理人才引进培养工作。
2.以区内高校为依托,强化联系,探索订单合作模式,做好人才增量结构调整。充分利用自治区强大的高校优质资源,加强学术交流及校企合作。适应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高校建立订单合作模式,将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自治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实现用人主体与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共赢。
3.优化人才环境,实施文化制胜策略。优美的自然环境、高雅的城市品位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才具有与物质因素同等重要的吸引力。为适应人才对文化软环境的需求,不仅应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更要营造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提升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务环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
(四)创新人才考评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1.创建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打破人才选拔中唯身份、唯资历、唯学历的传统观念,创建重学识、重能力、重业绩的人才任用机制,深化以岗位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落实“三贴近”原则,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会议精神,宣传全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牢牢把握“积极作为、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工作基调,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为建设实力、生态、文化、幸福、阳光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宣传重点
1、大力宣传县委、县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分析,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客观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宣传当前全县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健康发展,取得良好开局的情况;宣传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市县党代会、县“两会”和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贯彻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各领域专项规划的实际行动;宣传我县各级各部门开拓创新、敢闯敢试,推动各项工作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率先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
2、积极宣传县委、县政府深入推进“黄蓝”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大力宣传我县紧紧围绕“高效生态”的发展定位,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黄蓝经济区建设的典型经验;充分宣传我县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以增量提升促总量优化,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改造升级造纸、橡胶轮胎、化工、纺织、机电、食品加工等优势主导产业的成功经验;宣传我县聚力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及加强“三大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功能集中、用地集约的经验做法。
3、着力宣传我县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努力增强发展后劲的典型做法。宣传我县继续开展“项目攻坚年”,把抓项目作为保增长、促发展核心动力的战略意义;宣传我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集中精力抓项目、扩投入的生动实践;宣传我县继续推行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推进服务责任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宣传县发改、国土、环保等有关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全力做好服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成功做法。
4、突出宣传全县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优化生态环境的成功实践。大力宣传我县坚持生态优先、效益为重的原则,竭力建设生态之城,推动全市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生动做法和典型经验;广泛宣传我县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狠抓节能减排,下大气力抓好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宣传全县全面治理水气污染、全民开展环保行动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积极宣传我县集中解决影响城乡环境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综治管理水平的经验做法。深入宣传我县推进“三网”绿化工程及4个生态林场建设,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的成功实践和先进经验。
5、大力宣传各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打造美好幸福家园的务实之举。宣传我县各级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文化建设,共建共享美好幸福生活的成功做法;宣传我县加大民生投入,完善利民机制,今年集中力量办好11件惠民实事的具体做法;宣传各级各部门关注民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带领群众加快发展、强村富民的先进事迹。
6、大力宣传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创新实践。宣传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成功做法;深入宣传推进县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县经济开发区、大王稻庄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孙子文化旅游区“五大主体板块”建设的典型经验;宣传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7、宣传我县加强“三农”工作,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有益实践。积极做好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抓好有机农产品品牌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大力宣传我县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助力增产增收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饮食安全的宣传;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宣传。
三、具体要求
中图分类号:F0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2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是加快其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关于城镇化的推进动力理论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雷文斯坦(E.Ravenstien)的推拉理论,城镇化推进的经济动力来源于农村的推力和城镇的拉力。农村的推力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农业劳动力所产生的挤出效应,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农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的延伸;城镇的拉力主要表现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等城市经济的高利润率,人口和生产要素以及产业的聚集,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城市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等。城镇化进程正是在农村推力和城镇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推进的。
(一)农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
农业的发展是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生产要素,劳动力是支撑城市工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依赖性尤为显著。农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农村和农业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正好满足了城市工业发展所急需的劳动力资源。
(二)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居于主导性和支配性地位,城市工业经济在空间布局上具有突出的密集性特征,从事工业生产经营的企业为获得聚集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一般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使社会资本、人口、原材料等生产要素集中,从而推动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一是工业化生产使生产要素的配置在空间上聚集,发达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为生产要素的进一步聚集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二是工业化促进了生产工艺的专业化,生产工艺的专业化降低了比较成本,增大了市场份额,促进了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三是工业化实现和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发展,规模经济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集中,推动和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
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变化了的恩格尔系数表明居民的需求结构中对工业品和服务的消费比重将会增加。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了城市经济聚集效益,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和集聚。
二、甘肃省庆阳市经济发展状况及城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发展状况
根据甘肃统计网的数据显示,2010年庆阳市完成生产总值357.61亿元,增长15.8%,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93.48亿元,增长21.8%,高于全省6.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8.02亿元,增长38.0%,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7亿元,增长19.6%,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58.79亿元,增长31.5%,高于全省8.11个百分点;小口径收入达到30.02亿元,增长32.6%,高于全省9.23个百分点;财政支出113.09亿元,增长27.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453元,增长11.9%,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154元,增长17.4%,高于全省6.4个百分点。庆阳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加快,三次产业比例为14.27∶60.08∶25.65,“二、三、一”的产业格局相对比较稳固。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优势
2010年庆阳人均生产总值15095元,只为全国人均水平29706元的50.8%;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6元,为全国人均水平11536元的34.2%;大口径财政收入人均2482元,为比全国人均水平6201元的40.0%;一般预算收入人均1267元,为全国人均水平3031元的4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3元,为全国水平19109元的65.2%;农民人均纯收入3163元,为全国人均水平5919元的53.3%。
庆阳的要素禀赋优势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就目前而言,富集的资源禀赋优势尚未转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工业作为根本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
2.三次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存在诸多问题
农业基础脆弱,特色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不高;水利设施落后,人畜饮水困难、雨养农业为主、灌溉条件差;水源污染较严重等“瓶颈”制约尚未消除;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多,农林牧渔业收入增长乏力。
庆阳与周边地区相比,总量是延安的1/3、榆林的1/6;产品结构单一,对资源依赖性强,原料开采型、初级产品型工业比重较大,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工业发展潜力主要是矿产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
庆阳市2010年第三产业是第一产业的1.58倍,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56.67个百分点,慢于GDP、第二产业12.96、39.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总体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低。
庆阳市产业结构升级是能源化工工业发展带动的,尤其是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缺乏后续动力。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城市文明、城市意识等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的过程,是通过追求聚集效应而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在原有城市和农村基本布局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要素的流动与聚集以及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等,是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战略选择。
(一)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城乡一体化要求通过市场机制的驱动效应,引导生产要素在农村就近聚集,实现聚集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市与农村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和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农村面貌彻底改观,尤其是农民文化、科技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实现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城市与农村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可以在某种程度得到解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对于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推进策略
1.确立“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发展思路
引进为数较多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集中区,实现了工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要素聚集效应。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产业也形成了产业链,实现了要素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构建城乡产业一体化格局,有力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
2.基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
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利益驱动效应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彰显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大力加强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以提高农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为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支撑;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挥区位优势,就近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实现农业和工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提高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助推现代农业的发展等。
工业化经济具有突出的空间密集性。要形成“集聚发展、集约增长、集成配套”的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发展模式。推进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必须要着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即使跟进,并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让老百姓共享工业化进程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果等。
3.依托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基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要着力构筑跨越式发展的多元立体产业体系。产业基地的建设以及产业链的延伸,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平台。立足于服务基地建设,大力促进民俗、农耕、岐黄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立足区域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大力发展以商贸物流为龙头的上下游产业等。
参考文献:
[1]毛生武.西北民族省区城镇化模式与制度创新[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杨素青.市场化转型中的中国经济[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3]李扬扬.关于推动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4).
二、优化机制推动创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立足区域经济、面向中小企业、服务广大民众”,是青海银行始终坚持的市场定位。多年来,青海银行从体制机制、信贷投放、流程设计、产品开发等各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提升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能力的举措,致力于打造“中小企业伙伴银行”品牌,小金融办出大特色,为青海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按照小企业金融服务“六项机制”建设要求,积极推进小企业专营机构建设,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于2011年创新设立了全省首家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青海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使青海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真正步入了批量化、流程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轨道。小企业信贷中心投入运营以来,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实施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战略,构建高效快捷、结构合理、系统优化的经营体系,研发具有小企业特色的贷款新产品,通过对传统经营方式的创新,以良好的形象、优美的环境、高效便捷的服务,有效地满足了青海省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在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理财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成为小企业成长的好银行、好伙伴。按照服务中小企业的既定市场定位,青海银行确定了“优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每年将新投放贷款的60%以上投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业务不受规模限制的战略举措。特别是2011年,全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0%,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87个百分点。贷款主要投向了商贸、制造、电子、建材、卫生、物流、种植等领域中小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工业园区中小企业。2013年全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20亿元,增幅达32.3%。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差异化、多元化的特点,青海银行在创新金融产品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力求通过产品创新,使更多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支持。如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短、频、急、快”的特点,开发了“循环贷”,针对中小企业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特点,开发了“联保贷”。还研发了仓单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水泥提货单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开辟了优质中小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同时,加强了与担保公司的合作,大力推广了担保贷款;简化了贷款审批流程,提高了中小企业办贷效率;清理整合了服务收费项目,减轻了中小企业融资负担。截至2013年底,青海银行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96.86亿元,余额达到170.14亿元。
三、跨区设点广泛覆盖有效延伸金融服务
青海银行按照“立足青海、覆盖西部、面向全国”的战略思想,在不断改善西宁城区网点建设的同时,加快设立省内分支机构特别是藏区分支机构的区域化发展战略,力图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扩大服务领域,努力在支持中小企业、青海藏区经济、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2008年11月,青海银行迈出跨市区域经营的第一步,在格尔木市设立首家异地分行;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响应党和政府玉树重建的号召,仅用56天设立玉树州分行,成为地震发生后首家在灾区新设分支机构的银行;同年8月设立海南州分行。2012年12月设立海东分行,2013年6月设立海西州分行,2013年12月海北州分行成立投入运营。经营机构已覆盖全省主要经济区域,逐步实现了从城商行向区域性股份制银行的战略转型。同时,2011年发起设立了宁夏中宁青银村镇银行,迈出了跨省发展的第一步,其成功实践为青海银行进一步延伸分支机构积累了经验。青海银行州、市分行设立运营后,坚持以业务发展为先导,以服务地方为引领,把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众的理念贯穿经营工作始终,稳健经营,规范管理,将维护民族团结和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行业投向涵盖能源、医疗、煤炭、建材、水利水电、教育、城建、商贸、农牧产品加工、房地产等多领域,成为支持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如青海银行海南州分行在成立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已连续三年获得海南州委、州政府“服务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玉树州分行成立后,认真履行地方银行服务玉树灾后重建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进一步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意见》精神,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充分发挥青海银行地方一级法人机构机制灵活、决策高效、办理快捷、服务优良的优势,提高信贷效率,切实做好金融支持工作,为打好玉树灾后重建攻坚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特色立行科学发展大力推动金融创新
青海银行坚持“特色立行”、“创新立行”的理念,紧跟客户需求加快产品研发与创新步伐,推出了一系列既让利于客户又推动业务发展的金融新产品。2008年,青海省首张地方信用卡——“青海银行三江贷记卡”成功推出,填补了全省地方金融机构信用卡的空白;同年,成功由“西宁市商业银行”更名为“青海银行”,获得了“青海”这一金名片;2011年,网上银行业务正式上线,作为全省地方金融机构首个网上银行,极大地丰富了青海银行金融服务的内涵。同年5月,设立全省首家离行式小企业信贷中心;成立青海银行票据中心,票据业务迈上专业化、批量化、规模化轨道;2012年,引进德国IPC公司先进的微贷技术,大力拓展具有资源优势、民族特色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小微企业客户,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平台,全行微贷业务取得长足发展;2012年,推出“中国旅游IC卡”业务以及专为建筑施工企业规范劳务工资支付的“三江幸福卡”。先后开办了个人住房、商铺按揭贷款、购置住房、汽车、高档电器、房屋装修等个人消费贷款,个体经商的周转贷款、“白领通”、“易贷通”个人贷款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相继推出跨行支付、银企直联和贴心商旅业务,客户数量迅速增加,功能不断完善,交易量持续扩大。2013年,汇聚多家之长研发并推出了具有储蓄存款革命性的“如意宝”业务,同时推行了5项减免收费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广大企业与客户中得到高度赞誉和好评。加快信息科技发展是助推现代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引擎。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青海银行党委充分认识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进信息科技建设步伐。为此,青海银行针对全行科技技术发展的现状已远远不能适应业务与客户需求,推动实现了“网上银行”、电票业务和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等重大科技项目的顺利上线运营,使全行的科技建设和运用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2011年以来,全行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丰硕成果。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切换上线,同城灾备项目建成并通过验收,数据容灾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制定和修订了20多项科技管理制度,填补了全行在信息科技治理、IT运行管理、外包管理、数据等层面的管理空白,为实施科技强行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长远规划有效推进倾力培育企业文化
文化不仅是银行的灵魂,更是银行发展的动力。多年来,青海银行把培养企业文化作为谋求事业长久发展的出发点,努力构建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极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把“诚信包容、务实奉献、开拓创新、和谐奋进”的核心价值观,和“团结凝聚力量、团结铸就辉煌”的团队观融入到业务经营的每个层面。一是成立了企业文化领导小组,负责全行企业文化建设。在全行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充实和完善青海银行企业文化理念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了“整章建制”工作,把青海银行近年来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形成的规章制度汇编成《企业文化建设系列丛书》,以此规范全员的工作行为,使企业文化真正内化为全行员工的自觉行为,充分发挥好文化引领经营工作的作用。在办好《青海银行》刊物的基础上,在全行营业网点开辟了“青海银行文化之窗”电子宣传栏,及时宣传行内文化动态工作,创办了《青海银行文化之苑报》。二是深入开展“标杆网点服务品质提升活动”,重点树立了一批“标杆网点”和“服务标兵”。青海银行城西支行营业室荣获“2012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三是创新培养方式,优化队伍结构。青海银行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建立有利于各类员工发展的内部职务、岗位培训体系,把干部培养寓于选人、用人之中,在选人、用人中培养干部,拓宽培养内涵,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有利于增强全行凝聚力、有利于干部员工成长的工作环境,使众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四是积极组织开展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练内功、严要求、强素质、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员工整体素质,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不断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和谐劳动关系支撑改革发展。行党委利用连续几年增收的成果,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员工薪酬福利待遇,连续多年使员工薪酬水平超过10%的增长幅度。不断完善职代会职能,发挥职代会作用,使员工权益得到最大保障。从各种渠道倾听员工心声,尽心尽责地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全行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营造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实现了员工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同步增长。
历史证明:每个重要经济转型期,就是重大战略机遇期――机遇就蕴藏在挑战中。
所以,市委四届八次全会强调,当前,既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困难更为突出,也要看到新的发展动能正在加快积聚;既要看到经济运行走势分化、变数增多,也要看到经济转型升级态势中的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多;既要看到破瓶颈、补短板、防风险任务繁重,也要看到有利于形成发展新优势的机遇也不少。
开局之年,重庆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就要善于抓住新机遇、拓展新空间、培育新优势。
推进供给侧改革,开启经济增长新周期
当前的供给约束、供给抑制和供给结构老化,正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就可以凝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开启经济增长的新周期。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了推进供给侧改革五大抓手:
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着眼补齐短板增加有效供给。
多措并举化解过剩产能。
切实化解房地产库存。
减轻实体经济负担。
五大抓手抓好了,就可以大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打造重庆经济发展的新型驱动力,增强重庆在复杂环境中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2015年12月22日,荣昌区曾家山煤矿。
阳光穿过爬山虎,照向一座煤矿。
印有“永久关闭”四个大字的水泥块,将矿洞大门牢牢抵住。
得知矿工已安置妥当,转型工作顺利完成时,市煤管局副局长张继勇长舒了一口气。
曾家山煤矿曾是重庆重要的焦煤和电煤生产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但近年来,由于煤炭行业供大于求,煤炭价格持续下滑。
对曾家山煤矿来说,情况更是严峻――经过100多年开采,煤矿能开发的资源基本开发完毕,加之技术较为落后,对残存资源的开发作业无法保障安全。
2015年2月10日,这座百年煤矿成为重庆市首家关闭的国有煤矿。
在顺利通过复查后,煤矿获得了市政府600万元奖励发展资金。
曾家山煤矿关停的背后,是重庆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的努力。
“关闭资源条件和安全条件不好的煤矿,既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局面根本好转的重要措施。”张继勇说。
2015年,市政府安排关闭煤矿转产奖励资金12亿元,各区县也制定了鼓励乡镇煤矿企业关闭转型的配套政策,全市已有71个关闭煤矿拿到奖励资金39522万元。
截至2015年11月29日,重庆关闭煤矿增加到204个,超过国家和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55%和191%。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重视创新就是重视重庆的未来。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核心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能够在“十三五”时期塑造出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带动产业升级。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推进创新驱动四大抓手:
准确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
强化创新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
搭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平台。
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四大抓手抓好了,才能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全面增强我市创新驱动力与产业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动力支撑。
2015年10月13日,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当着院长袁家虎的面,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主任李耀干了一件大事――签订离职创业协议书,率领研究团队7名博士“下海”创业。
当天,像他们一样“下海”的研究人员一共有17人。
中科院被誉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国家队”,17名科研人员为何选择离开?
“就以我们来说,科研机构能够实现对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样品制造,但要实现从样品到产品的能级跨越,科研机构还有很多做不到的地方,需要通过企业运作和市场的方式去实现。”李耀说。
为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李耀团队加入到重庆华鹊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始猛攻医疗机器人产业化难关。
和他们一同“下海”的石墨烯科研团队和智能多媒体科研团队,也展开了企业化运作。
面对危机四伏的商海,他们的勇气从何而来?
“要鼓励科技人员走向市场,这是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为此,研究院按照政策规定,出台了相关激励和保障办法。”袁家虎说。
在激励层面,研究院明确了“下海”创业成果转化范围、职责分工、收益奖励、过程管理等内容,细化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的政策,保障了科技人员的利益。
在保障层面,规定创业员工三年内可以申请返回院内工作,按照不低于原聘用职级、待遇和薪酬的标准重新聘用。
一“激”一“保”之下,“下海”员工卸下了后顾之忧。
“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手术机器人‘重庆造’,打破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市场垄断地位。”对未来,李耀信心满满。
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当前重庆发展正处在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新体制机制的四个关键节点,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切实破解难题、充分释放红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三大抓手:
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
坚持关键突破带全局。
坚持结果导向求实效。
抓好这三大抓手,可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四大优势:增创产业竞争新优势、营造商业环境新优势、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增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2015年10月8日,江北区行政服务中心。
“太令人惊讶了,快得不可思议!”重庆卓识远见艺术培训有限公司负责人卓毅山感叹,“9月30日提交的申请,没想到过完国庆假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能让卓毅山这种“见过世面”的人竖起大拇指,着实不易。
此前,卓毅山在加拿大创业。
“在加拿大办公司,从提交申请到拿到营业执照,至少需要30天,还要收取折合人民币3000元的费用。”卓毅山说,“但现在,在国内是免费的。”
就在卓毅山感叹时,一位女士过来“吐槽”:“过去涉及企业法人等方面的变更,要跑三个部门,至少花一周时间呢。”
这张让卓毅山赞不绝口的营业执照,是重庆首张“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何谓“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即将原本由工商部门、质监部门、税务部门分别核发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归集起来,改为一次申请,全部统一由工商部门核发一张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即“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这意味着,今后企业只需向工商部门填写一份申请表格、提交一套申请材料,即可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卓毅山说。
不仅如此,在新版营业执照上,标注了新加载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改变了原来的注册号,数字编码从15位增加到18位,分别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志码和校验码五个部分组成,是企业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并可以全国通用。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实施后,重庆主城区64%―68%的企业,能够做到营业执照手续当日办结,99%的企业能够3日内办结,5日内办结率达100%,而区县企业基本能够实现当日办结。
推进新型城镇化,释放最大内需潜力
城镇化率每提高1%,可以替代出口10万亿元。在全球经济持续疲软的当前,内需注定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潜力。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个最大潜力的作用,并有效化解“城市病”。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五大抓手:
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
坚持以人为核心谋划和推进城市发展。
切实做好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着力推进城市管理创新。
注重彰显城市特色风貌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五大抓手抓好了,可以推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最大化地释放内需,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而持久的动力。
“咔嚓!咔嚓!”
2015年6月,合川区草街街道一家工厂里,机器飞转。
流水线上,100多名工人熟练地组装、包装产品。
来自草街街道玉龙村的村民覃旭中,也在其中。
“我现在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覃旭中高兴地说。
一年前,覃旭中还是一名远在广州的打工者。如今,他成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新市民。
这样的改变,得益于中国西部农民创业促进工程的实施。
合川草街示范园(简称“农创园”)是全国五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试点)之一,为群众改善生活环境提供了机会。
一方面,农创园大力招商引资,重视产业的引进和培育,目前已吸引11家企业和20多个项目入驻投产。
另一方面,农创园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和产业聚集的承载能力,有序推进“人的城镇化”。
农创园启动建设至今,已累计用地4150亩,与农民签订拆迁协议691份,建设安置房910套;同时积极开展定向技能培训,帮助新市民就近就业。
在农创园与街道办事处帮助下,覃旭中一家住进了一套90平方米的新房,他与妻子双双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能在城市里定居、就业,是覃旭中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再也不用漂泊了。”覃旭中说,“现在,我们跟当地市民的生活没两样。”
保障改善民生,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经济形势越是复杂严峻,就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因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培育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五大抓手:
继续滚动实施好重点民生实事。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强市建设。
按照倒计时安排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五大抓手抓好了,可以拉动消费、投资、就业、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机制改革五根“链条”,让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形成良性循环,为重庆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2015年12月底的一天,涪陵区百胜镇隆兴村。
外面寒风呼啸,村民黄继明却一脸春风。
“今天搬家!”黄继明用四个字表达幸福之情。
黄继明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黄继明的家原本在海拔800多米的大山上,是一间已经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
“一到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黄继明说。
由于山高坡陡,买的种子、肥料等都靠人来背,十分不便。
2013年起,乘着市委、市政府办理民生实事的“东风”,涪陵区开始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计划三年内完成11810人次的搬迁,并建设154个安置点。
2015年初,黄继明被列为搬迁对象。
安置房还在建,黄继明就去“打望”了几次:“新房120平方米,有自来水、天然气,方便得很!”
“所有搬迁任务要在2015年12月底前完成。”区有关领导下达指示。
12月底,黄继明如约拿到了新房的钥匙。
要下山了,黄继明突然有些犹豫:下山后靠什么赚钱?
“安置房附近有产业扶贫园区,专门解决搬迁居民就业问题。”当地干部为“黄继明们”解疑释惑。
黄继明从新居阳台上就能望见远处的产业园区。
这下,黄继明一家人都踏实了。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
世界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生态环境是城市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提高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如今,中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为重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了一个绝佳良机。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四大抓手:
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四大抓手抓好了,重庆就能成为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大大提升重庆的综合竞争力,增强对高端生产要素的吸附能力。
2015年12月21日上午,秀山县,一场“环保结盟”即将上演。
“结盟”现场,坐满了人。
秀山县委书记王杰、县长向业顺和重庆环保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忠明相对而坐。
“啪!”大红公章盖上一纸合同。
合同上印着一行大字:《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合同》。
从这一天起,秀山县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移交给重庆环保投资有限公司进行统一建设、管理、运营。
“这将是秀山县迈向‘绿水青山’的又一大步。”王杰说。
作为中国锰矿核心富集区,秀山曾把锰矿产业作为经济唯一支柱。然而,常年的开掘加工严重影响了当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于是,县委、县政府决心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但是,仅靠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来运作,却有些力不从心――环境整治投入资金量大,后期维护成本高,技术水平也跟不上。
在全市乃至全国,这也是个大问题。
如何破解?借助市场这只“无形之手”。
2015年6月,重庆成立了资源与环境交易所、重庆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和重庆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通过改革排污权交易、推进PPP模式、发挥产业基金杠杆作用,实现市场化方式补偿生态环保资金,加快乡镇环保设施建设,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及其组合方式。现代经济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成两类:一种是以增加生产要素(如资金、劳动力)的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以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如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扩大再生产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把过去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注重“量”的扩张,集约型增长方式则在“量”的扩张基础上注重“质”的突破和效益的提高。
(一)娄底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目前,娄底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增长方式在工业化的初期确实给娄底工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正是采用了这种传统增长方式才形成了今天娄底工业基础和规模。特别是“十五”后期,我市根据自身特点,坚持以大投资促大发展的指导方针,有效地吸引和激活了各类投资,投资总量、投资速度、投资效益都创造了历史纪录,使得我市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给工业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005年娄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7.4亿元,为2000年的2.86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4%。大规模的投资虽然解决了一系列困扰和制约娄底发展的“瓶颈”问题,也实现了娄底工业“量”和“质”的突破。但是,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带来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难循环、低效率”后果。不仅受资源瓶颈制约,使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生态退化问题突出,而且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下,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这就决定了工业增长到一定阶段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将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原有的较高的增长速度也将逐步回落。因此,要实现娄底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娄底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现代经济学家判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否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主要依靠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单位增加值能耗、工业投资效果系数(当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与同期全社会工业投资额的比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指标来反映。“十五”以来,娄底工业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效益和质量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2005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35.9亿元,比2000年增长79.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05年达到了162.7%,比2000年提高86.7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也逐年下降,2005年我市万元GDP消耗能源2.83吨标煤,比2000年减少了0.18吨;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在波动中得到提升,2005年为41.5%,2000年为37.2%;只是工业投资效果系数却从2000年的5.1下降到了2005年的2.0,这主要是近两年我市开发项目较多,投资增长迅速,目前投资效应还没有显现所致。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般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划分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增长方式的主要依据。科技进步贡献率小于30%为粗放型,30%~50%称为准集约型,50%以上为集约型,达到70%以上为高度集约型。由此可看出娄底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为准集约型增长,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娄底跨越发展新的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全市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三大重点领城,综合考虑研发条件、交通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及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规划布局,加强与高等学院及科研机构的联系,重点研发了薄板配套产品的开发、氧气锆陶瓷、肝复乐系列、高效结晶器铜管等项目,着力扶持了新化长青电子、华禾药业冷水江制药、湘源科技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已拥有特种品牌钢材、耐磨铸铁、矿用提升绞车、KU高段频头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品,使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娄底新的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到2005年底,全市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值93.07亿元,比上年增长70.86%。
二、娄底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的主要障碍
(一)产业、产品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结构朝着现代化产业结构方向积极转变,逐步形成了以冶金、建材、煤炭、化工、电力、机械为骨干的门类齐全的新工业体系,工业及其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结构比由2000年的24.2∶38.8∶37调整为17.7∶48.5∶33.3。但是,我市“吃资源饭”状况严重,产业结构以传统的冶金、建材、煤炭、化工行业为主,重化工业占绝对比例,工业产品仍以“傻大黑粗”为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产品少,名牌产品辐射力极低,出口产品少得可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长沙株洲等兄弟市慢得多。产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停留在固有模式上,虽然有了几个亮点,但还未形成大的规模,市场占有率较低,传统农业仍占主体,产业化经营产值严重偏低;二是传统工业依然占主体地位。我市传统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90%以上,新产品产值所占比例只有28.3%,比重偏低,并且新产品中大都是传统产业的附属物,新产品带来的附加值低,产品链条也短,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工业根基“头重脚轻”,抗风险能力弱。娄底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可以说仅仅就涟钢一家企业,涟钢工业总产值占了娄底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9.5%,2005年上半年由于涟钢的推动,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速稳居全省第一,下半年由于涟钢主导产品薄板价格的下跌,企业效益锐减,生产更多结果亏得更多,在这种情况下,涟钢只得压产,直接影响我市工业经济的正常运转,到年底时,我市工业增速已退居到第十一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市支柱企业单一,抵御风险能力薄弱。四是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2004年上半年,面对经济过热,土地、能源资源紧张及钢铁建材等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有意识的控制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我市经济赖以增长的主要行业建材和能源工业受其影响最大,使得部分娄底工业产品价格一降再降,主导产品建筑用钢材价格直线下跌,中厚板市场形势也比较严峻,涟钢薄钢从2004年初的4600多元下降到2005年底的2700多元,海螺水泥价格最高时达380元/吨,但现在只能卖到300元/吨,一些企业因此只得压产限产,自然影响娄底工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第三产业比例偏低,不能给工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一是总量占GDP比重偏低,提供就业岗位不够。2005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3%,远低于湖南40.4%水平,而从总量看,2005年娄底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3.83亿元,仅高于张家界和自治州,位列倒数第三,同时第三产业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少,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也严重偏低,沿海发达城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个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左右,我市为28.68%,也低于湖南30.2%水平。二是增长速度滞后于工业,发挥支撑作用不够。2001年至2005全市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0.3%,比第二产业低了2.9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也从2001年的36.5%回落到了33.3%,降低了3.2个百分点。三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服务功能不完善。构成娄底第三产业的主体仍然是传统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运输业。2005年娄底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及住宿餐饮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1%。而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业、咨询业、旅游业等在内服务功能强又能直接促进产业发展的新兴三产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仅31.2%。可见,娄底传统低层次服务业仍占相当比重,新兴三产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三)单位增加值消耗能源严重偏高近几年来,由于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燃料的能源消耗也随之大幅增加,2005年我市规模工业企业共消耗能源682.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增长6.3%,虽低于同期工业生产18.4%的增长速度,但单位增加值消耗能源严重偏高,2005年我市规模工业单位GDP能耗为7.18吨/万元,远远高于全省3.83吨/万元水平。
(四)工业企业整体效益偏低2005年娄底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和工业企业销售利税率分别为155.94点和8.54%,而全省为164.2点和11.83%,分别低了8.26个点和3.29个百分点。构成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指标中,只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劳动生产率和产销率略高于全省,而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贡献突出的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娄底总资产贡献率为9.72,比全省低3.74个百分点,资本效益发挥极不理想;资产负债率为66.5%,高出全省4.23个百分点,工业负债投入性发展依赖性较强;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33%,比全省低了2.04个百分点,企业产生附加值能力较低。
(五)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发展缺乏后劲我市企业由于经费紧张及环境不优等原因,科技投入不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开发新的产品不多,而形成“名牌”的产品更少,企业核心竞争力自然无法得到提升。其一是科技经费投入不足。虽然近几年来我市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总量有所增长,但经费投入强度仍然偏低,与工业投资增长很不适应。2005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154180万元,只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5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0.81个百分点。全市创新工作处于领先的涟钢2005年的科技活动经费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也仅为0.58%,远不足1%,而沿海一些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每年投入的资金超过销售收入的10%。由于企业缺少科研经费和人力资源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打折扣,致使产品更新慢,市场竞争力困乏,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4.7%,较全省平均水平低了15.6个百分点。其次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性不高,人力资源投入也不足。2005年全市300家规模工业企业只有34家企业有科技活动,所占比重只有11.3%,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只有1273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数的1.1%,平均每户企业只有4.2人,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和5.3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只有983人,占参加科技项目人员的77.25%。涟钢拥有职工18734人,而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科研人员仅425人,只占2.3%。而深圳华为公司拥有职工2万多人,从事研发的人员超过了50%。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制约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企业制度和政府发展观念落后也是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娄底工业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秩序紊乱,经营初放,管理模式仍以“计划式”“小作坊式”“家族式”模式为主,“惟利是图”思想在一部分企业业主头脑中根深蒂固,目光短浅,发展观念淡薄,企业生产要素配置极不合理,人力资源很难转化成生产要素,竞争力很难得到提升。一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对“发展”的理解比较模糊,政绩观出现偏差,认为增长快就是发展,片面追求“量”的增长,忽视“质”的提高。粗放型增长方式在短期内可以“立竿见影”,正是地方官员实现其“任期政绩”的重要因素,如此一些地方官员默许甚至支持一些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的发展,给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等一系列问题带来难度,与我们所追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背道而弛。因此,在传统的以GDP增长指标为核心的政绩观的制约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被领导和行政行为强化,从而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化变得更加困难。
三、对加快推进娄底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建议
2005年我市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到2010将近达到2000美元。从国际国内经验看,这一阶段,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工业结构日趋合理;技术创新愈益活跃,并由引进为主向引进和自主创新并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城市化发展加速,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集聚。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工业发展提供服务和智力支持,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培育发展一批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品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更新发展理念,加快体制创新经济增长不仅来源于要素投入的增长,也在于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在娄底经济增长初期,由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较为便宜,以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来获取比较优势成为必然。但这种高投入战略实际是在人均资源贫乏、资源消耗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的条件下进行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使我市的资源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也给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后,有限的资源并不能长期支持高速增长。因此,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要确立科学的政绩观,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摒弃那些片面强调GDP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做法,建立起注重地区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的、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新的考核机制,把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愿望和动力引导到科学发展观的方向上来。不仅要改变传统发展观念,还要转变导致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财富创造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
(二)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在今后几年内,我们必须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以国家促进中部经济崛起政策扶持为契机,有目的的推进娄底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抓住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重大机遇,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把娄底建设成为一个沿海先进制造业零配件“中转站”,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薄板工程配套产品开发、特种陶瓷系列产品、高端耐火材料及中药材等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同时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及软件、生物医药、机电加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政府要针对娄底企业组织程度低、企业规模小和生产无序等突出矛盾出台优惠政策,实行资产重组,建立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集中,对浪费资源、抢占土地和规模效益不好的小企业要加以淘汰,充分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制止项目的重复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1-0090-06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 Case Study of Tangshan City
SUN Yanan, PANG Zhenj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Key words: investment promotion; economic growth; regional economy; foreigncapital economy; public service
Abstract: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re a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y using the regression model, we took Tangshan City as an example and made qualitative analysis. We found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they interact as both cause and effect, positively 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Therefore, to promote investment in future, government must clarify and standardize its own role, actively explore marketoriented path of investment promotion, optimiz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services, and combine the investment promotion planning with regional development.
改革开放以来,招商引资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地方政府多将其作为加快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引擎,通过不断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资金,以多元化、多渠道的国际合作形式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为地方经济繁荣奠定基础。因此,如何看待招商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互动关系,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招商引资的良性互动以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强劲动力,急需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
一、文献回顾关于招商引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凯恩斯、哈罗德和多马和麦克杜格尔等指出招商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乘数理论认为,“各生产部门间反应的连续性会导致投资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扩大化”〔1〕;经济学家哈罗德和多马同时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推演出了一种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能够形成生产力和社会总需求的双重效益,被后世称之为哈罗德―多马理论”〔2~3〕;麦克杜格尔等将研究推广至宏观层面,提出了国际资本流动模型,指出“资本国际流动将使资本边际产出平均化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4〕。罗默在1986年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他认为技术是经济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内生”的,他认为“投资和技术能够形成价值与效率恒定的良性循环”〔5〕。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1期孙亚男招商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以唐山市为例国内学者对招商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方面肯定招商引资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也正视其负面影响。其中,多数学者持积极肯定态度,认为外资经济推动了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并改变和提高了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质量〔6〕;利用外资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优化制度安排、缓解就业压力、加速工业化进程和带动对外贸易发展〔7〕;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促进作用和中国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逐渐增强〔8〕。另外,还有一批学者对招商引资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潜在风险持忧虑态度,认为利用外资可能带来包括加剧地区和产业结构偏差、增大金融风险、对内在产生“挤出效应”及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等负面效应〔9〕;学者战明华认为外资对中国经济有一定的冲击作用,认为其影响效果取决于以下三种因素:外资的流入结构、外资流入对平均储蓄倾向的影响程度、外资流入对产出的影响程度〔10〕;邹昭唏则将外资可能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总结为四个方面:跨国公司成为垄断寡头、结构性的产业依赖、发展中国家生产体系从属问题、口味偏好依附于跨国公司〔11〕。
现有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多数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实证分析稍显不足。因此,本研究拟以唐山市为实证分析对象对招商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间的互动逻辑及动态关系作系统分析,力图做出一些有益探索。
二、利用外资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一)样本、指标与数据处理
本文以唐山市为例,探索劳动力价格对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之所以选择唐山市作为研究案例,原因有二:其一,从区域招商引资模式看,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自由度,催生了各地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大胆探索,各地纷纷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优劣势以及新趋势对适合本地区的招商引资模式进行了有效构建,呈现出百花齐放、各显神通之势,其中,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三地模式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长三角”模式属于典型的政府为主、市场为辅、多样化招商引资形式相结合的招商引资模式,以上海、苏州最为突出;“珠三角”模式则属于市场导向为主、政府调节为辅的招商引资模式,以东莞最为典型;与“长三角”和“珠三角”模式相比,“京津唐”引资模式可看作介于长、珠模式之间,践行的是“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并行”的理念。从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性看,该模式更契合当下我国市场经济不成熟的现实需求,而唐山市正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相较于京津两地,唐山市没有先天的政治因素的干扰影响,因而研究更具价值性。其二,从招商发展历程看,改革开放以来,唐山市一直将招商引资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战略,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招商引资充分扮演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引擎”的角色,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性作用更为明显,因此选择唐山市作为研究对象更具代表意义。
在阅读大量文献并参照政府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分别从两个角度遴选评价指标,针对招商引资,本研究用唐山市年度利用外资金额来衡量,其数字大小表示该地区当年度招商引资的规模,经济增长则用年度国民生产总值(万元)来代替,分别标记为CAP、GDP。为剔除价格因素的干扰和原始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本文对变量作自然对数处理,标记分别为InCAP、InGDP。
原始数据以1991~2012年为时间序列,数据均来源于相关年份《河北统计年鉴》、《唐山统计年鉴》、历年唐山市统计公报等。选择1991年为时间序列起始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另外,20世纪90年代开始唐山市招商引资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其间虽有政策调整和规划变动,但招商引资一直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有利于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二)评价方法及模型设定
为研究唐山市招商引资与该区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选取VAR模型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以及分析随机干扰项对系统的动态影响,故设立以下模型:Iny=∑pi=1Inyt-i+∑rj=1β1jInxt-i+μ1。
其中,x、y分别表示招商引资和各个变量,α、β
为待估参数,μ表示扰动项。
(三)ADF检验
在分析之前,采用Eviews 6.0对LnCAP和LnGDP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表1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检验类型(C,T,K)1%水平下临界值5%水平下临界值10%水平下临界值ADF检验值检验结果LNCAP(C,0,0)-4.61621-3.71048-3.2978-2.90445非平稳LNCAP(C,0,0)-4.49831-3.65845-3.26897-4.80415平稳I(1)LNGDP(C,0,0)-4.61621-3.71048-3.2978-4.04955非平稳LNGDP(C,0,0)-4.49831-3.65845-3.26897-4.68085平稳I(1)检验形式(C,T,K)中的C、T、K分别代表ADF检验模型中的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阶数。C和T取0表示模型中不包括常数项和趋势项,滞后期的选择标准是以AIC和SC的值最小为准则,表示一阶差分。
从表1可知,lnGDP和LnCAP均为非平稳时序,而一阶差分后趋于平稳,因此二者为一阶单整时序,可以进行协整检验以判断招商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四)实证分析
1.协整检验
为判断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
2.模型构建
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经过多次Lag Length Cirteria试验,结果见表3。
根据表3可确定最佳滞后阶数为2阶,在此时,所建模型的LR、FPE、AIC、SC和HannanQuinn准则同时满足。因此应选择VAR(2)建立模型以判断LnCAP与LnGDP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表4为模型的OLS运行结果。
从表4可知,模型整体拟合度较高,可得结论:短期内,经济增长与招商引资的波动受以往自身和对方波动的影响。就lnGDP而言,自身一阶滞后系数大于二阶滞后系数,lnCAP一阶滞后系数的绝对值大于二阶滞后系数的绝对值。这说明,唐山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身一期滞后的“推力”和招商引资一期滞后的“拉力”,前一期GDP规模和招商引资水平对后一期经济增长产生一个正的影响,这与投资乘数效应的时滞现实情况基本符合。就lnCAP而言,自身一阶滞后系数大于二阶滞后系数的绝对值,lnGDP一阶滞后系数略大于二阶滞后系数,二者相差不大,这表明lnCAP主要受自身一阶滞后值的影响,而经济增长对招商引资有较弱正向影响。这是容易理解的,在政绩强制性压迫下,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具有极强的内在扩张冲动,未来年度的招商引资指标的确定是在前一年招商引资完成度基础上的调增,以至于前期招商引资规模对后期招商引资表现出极强的正向影响。而作为经济增长的附属产物,公共服务提升和招商引资环境优化则与政府任期、政府自身偏好、财政预算编制执行期跨度有关,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集中的滞后效应得到稀释,因而经济增长滞后值对招商引资表现出较弱的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