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必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8 16:27: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社会治理的必要性

篇1

一、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内涵以及优势

从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看,社会力量并不是以直接参与创办私立学校或者构建民办教育机构的形式参与到职业教育中的。实际上,这种参与过程指的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或者集体、个人经济体,通过自筹经费的方式构建职业教育、塑造以职业教育为主要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管理首要需要来自于资金层面的支持,也要有一定的教育资源和技术,能够将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串联起来,并且要具备推广教育成果的能力。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上看,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实现更好发展,解决当下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优势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首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主要为政府,社会力量较少参与到管理的过程中,而且所占份额较小,对于新时期更加多元化的教育事业需求,这种缺少社会力量之源的教育机制很难得到扩大性发展,也不符合当下的人才培养需求。从国外的教育事业发展经验上看,社会力量对教育事业的介入能够降低政府对于教育的整体开支,节省的开支可以被投入到职业院校其他业务过程中,或者将这笔资金用于购买实际教育设施。社会力量对于成本的影响将会促进职业教育的可观硬件得到明显改善,也利于一些职业院校解决迫在眉睫的财政问题。其次,社会力量介入职业教育后也可以获得更多来自社会层面的关注,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既是好的推广,也能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机会。新时期职业教育将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一环,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积极的推广有利于纠正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纠正人们的刻板认知以及行为。社会力量的注入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知名度,也能够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以及执业自信心。在社会力量的辅助下不断加强学习技术,提升个人能力,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个体能力的提升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对社会人才形成良性闭环的基本动力。职业教育在未来需要朝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形式较为刻板,和前沿教育理念以及信息技术的结合够紧密。所以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感觉学习无趣,也没有认识到在职业学校所学习到的知识如何应用于实践过程中。将社会力量引入职业教育领域中,除了带来资金层面的支持之外,也包括将实践中最新的技术以及理论知识带入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到的内容不再是过时或者和实践脱节的了,业务和教学的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完善,实现能力水平的提升。同时,这种教育机制也会反过来带动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提升自己能力和素养,跟进技术发展的步伐,以更好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实现职业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社会力量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

1.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由于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策略上的不同,所以在社会力量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初衷,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方向,而这种技能型的人才,对于企业来说是重要的资源,企业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够培养出合适的应用型人才。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能够将学生直接输送到社会企业的岗位上,校企合作也是职业院校为社会力量开放办学的重要策略。从本质上看,这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也是一种精准的人才输送策略。企业提出人才培养的需求,由职业学校将企业的需求转变为相应的课程,在经过学校期间的学习之后,毕业生能够直接胜任企业的工作。这种教学模式融合了理论以及实践,对于企业来说降低了用人的成本以及不确定性。

2.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承担企业大学的责任。所谓企业大学,指的是由企业集团掌控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的教学模式。这一概念最早由摩托罗拉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的诸多企业中被广泛应用,这种融入职业教育的思想能够提高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对于员工自身的职业能力来说也有着有效的推进作用。这种教学模式既是教育也是培训,保留了培训中心的特点。我国已经有相关的先例,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以及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举办的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等,这些示范性的职业院校都为企业办学提供了范例。

三、社会力量发展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虽然社会力量注入职业教育领域中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社会力量并没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首先表现在社会力量对于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较少。其次,参与活跃度较低,一些职业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企业仅仅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没有在工作岗位中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这和社会力量对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认识不足有直接关系。除了企业层面对于职业教育学生热情不高的原因之外,也由于学校在学生能力训练的课程安排上往往和实践脱节,学生很难胜任更有价值的岗位,专业能力不足。

2.职业教育对企业的吸引力不足。一些高职院校本身办学特色不突出,在教学能力上有限,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虽然有校企合作的机会在,但是并没有为学生更好地胜任企业内的工作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安排,仅仅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量,认为只要让学生有实习之处即可。这对于企业来说,缺乏能力培养的人才输送并不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企业也不愿拿出自身的资源进行交换,甚至将校企合作看作负担,影响了双方合作的深入开展。

3.企业的盈利性与职业院校的公益性存在矛盾。职业院校由于普遍存在经费短缺的问题,所以职业院校会采用扩招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但整体来看职业教育仍然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办学的目标在于为社会服务,但是对于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单位,其存在的目的在于盈利,如果无法在职业教育领域中长期获利,则会减少对于职业教育的融入以及关注,而反过来又会挫伤职业院校的办学积极性,影响两者之间的后续合作。

四、引导社会力量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路径

篇2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及特点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保证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社会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判断是否“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的标准,则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否脱离,或者对劳动者而言,参加的生产活动是否属于其主要社会生活内容而定。另外,法定的年龄界限亦根据各国实际情况相应确定。第二,社会养老保险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因此,养老金在分配过程中不再遵循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原则,而是依据劳动者的社会贡献、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来确定额度[ 1 ] 。

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②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③国家可测算出未来大概的养老金开支,并根据某些既定标准来确定养老保险待遇; ④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二、我国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经多次改革,目前,我国城镇已初步建立了较高水平、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金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 但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也不相同,农村养老保险从1991 年开始试点,此后一段时期,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迅速开展,截止到2005 年底,全国有近2 000个县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 5 40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基金达300多亿元,已有200万名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尽管如此,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存在着覆盖面小、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少、保障水平低的特点,一个综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形成,这样,在土地初级保障的基础上,绝大多数农民的养老缺乏保障,这不仅会加剧城乡差距,而且也会酿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我国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在我国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一)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的需要

国际上,一般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的社会、或者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的社会叫做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 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 岁以上人口1. 1亿,占总人口的8. 5% ,而且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严重的是老龄化速度在未来的30年间将持续加速,根据预测, 2030年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率将上升到17. 93% ,比城镇的比率高出4. 8个百分点,因此,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 就是解决好迅速增加、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的老有所养。与发达国家“先富后老”不同,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一致,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先老未富”,甚至是“先老还穷”状态,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总量较少,人口老龄化的负担相对较小,而中国农村基数大,老年人口数量很多,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了整个欧洲各国老年人口之总和。因此,为了迎接农村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使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老有所养,就有必要适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二)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却在不断扩大, 1964 年中国城乡居民收人比为2. 2∶1, 1978年为2. 4∶1 ,到了1994年就达到2. 87∶1 , 2001 进一步上升到2. 9∶1, 2004年则为3. 45∶1 ,目前仍有扩大的趋势,而我国二元化格局下的城乡养老保险差别也很大,以国家近年来社会保障费用支出为例,2001年,占人口70%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仅占全国保障费总支出的11%,而占总人口30%的城镇居民却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9%。人均占有方面,城市人均社会保障费455元,农民仅人均15元,相差近30倍;从覆盖面看,城市已达90%以上,而农村只有2. 4%。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巨大差距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羁绊。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和谐,就必须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效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不公平,使社会稳定发展,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转贴于

(三)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土地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有效途径

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民人均拥有的土地数量有限, 根据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 093 hm2 ,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 , 加之城市化过程中耕地消失的速度快于农业人口消失的速度, 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显得更是脆弱。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 后,我国农产品还要面临世界低成本农产品的更大冲击,其价格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相应地,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取的收益也就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单纯依靠有限的土地已经难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了,土地保障的作用正日益削弱。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也正在弱化,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进行以及现代观念的冲击,我国农村过去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被父母和子女居住的现代小型核心家庭所取代,家庭结构不断简化,家庭规模渐趋缩小。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常住人口由1980年的5. 54人下降到1994年的4. 54人,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含本人)也由2. 26 人减少到1. 57人,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受到巨大冲击。对于我国如此众多的农村老人依赖自己不稳定的老年劳动收入来养老,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确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土地、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有效途径,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它不仅可以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四)从西方历史经验看我国已经基本具备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

从一些欧洲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丹麦、瑞典、葡萄牙与西班牙分别于1891年、1913年、1919年与1947年开始通过立法在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当时这四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中国1999 年可比值水平的79. 3%、99. 9%、46. 6%与73. 3%。欧盟15 个成员国将农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在时间上大致从20 世纪下半叶到20 世纪末完成。与这些国家当时的农业产出、人均收入等指标比较,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和农村经济水平都达到或超过这些国家当时的条件[ 2 ] 。另外,比照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国家,一般有两个规律,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滞后城镇30 - 50年;二是农业占GDP的比重在3. 1% - 41%之间,平均为16. 2%。而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1951 年,当时政务院颁布了《劳动保险暂行条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事实上已滞后城镇50多年。2003年,我国农业GDP比重为14%,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际上已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建立该制度时的比例。而目前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保持年均高速增长,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后盾;同时,我国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着社会保障支出不足的问题,这也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潜在的经济支持。因此,我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基本具备条件。

(五)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是保证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确立的在农村实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结构的变革,以及小城镇的发展,农村已经初步构筑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体制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是率先进入市场经济的群体。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结果。农民不论亦工、亦农、亦商都必然要承担市场风险。逐步在农村建立发展社会养老保险,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3 ] 。

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们国家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要条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 1 ] 陈英. 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的可行性[ J ]. 科技资讯, 2006 (17) : 229.

[ 2 ] 王德文. 我国已经具备条件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制[ J ]. 脑库快参, 2005 (36) : 1 - 6.

[ 3 ] 刘颖.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J ]. 金融投资, 2006 (10) : 51 - 52.

[ 4 ] 安然.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J ]. 理论观察, 2006, 40 (4) : 81 - 82.

[ 5 ] 林萍.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分析[ J ].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0 (5) : 18 - 21.

[ 6 ] 徐祖荣. 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初探[ J ]. 实事求是, 2006 (4) : 34 - 36.

篇3

一、家庭概述及现状分析

目前,学界对“失独家庭”的概念尚无明确定论。我国各项法律法规也未进行明文规定。学者柳志艳认为:“失独者指年龄在50周岁以上其独生子女因疾病、车祸、犯罪、工伤、自杀、灾害等原因死亡,且由于年龄或其他原因他们不能或不愿再生育、收养子女,从而永远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1]依据《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其确定的“失独”(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的扶助对象是“农村和城镇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2]

2012年6月全国各地的失独家庭代表开始了向原国家计生委申请失独家庭赔偿的征程,申请人由最初的100多人逐步增加至3000多人。

2013年国家的《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然而,这一通知,规定笼统,缺乏对申请人权益的保障,也未对行政补偿方面内容进行规定。时至今日,距离失独家庭代表第一次进京已经过去了3年多。失独家庭的维权之路并未终结,失独家庭老无所依的现状依然继续。

二、失独家庭法律保障现状分析

我国在保障失家庭权益方面的规定散见于各类民事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及公共政策中,未有专门立法且规定笼统缺乏必要地可操作性。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7条:“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对失独家庭进行救助的法律依据,存在用语模糊、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法条仅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法律未进行规定也并未配备实施细则加以解释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31条:“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然而,失独家庭所面临的困境与“三无”老人有所区别,他们可能有生活来源也未丧失劳动能力。他们需要的更多是未来预期的养老、医疗以及精神健康方面的照顾以及生育、收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因此有必要为失独家庭制定适合其特点的保障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6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年满三十周岁。”以上条件中,失独家庭基本可以满足收养子女的条件,但是仔细推敲之下也有一些问题,就第二项来说,法律规定是为了保证被收养人健康成长,但有些家庭父母曾为子女治病花费巨额医疗费用,如今子女逝世,人财两空的境地,精神又遭受打击,按照法律规定就不具备收养孩子的条件,这样一来难免给他们的精神造成再次伤害。

在生育方面,多数失独家庭父母年事已高,目前的“单独二孩”政策对于多数失独家庭未能全面、有效地解决问题。

国家卫计委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自2014年起,中国加大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经济扶助力度,建立动态增长机制。同时,给予失独家庭养老、医疗、生育以及廉租房等补贴。[3]随着失独者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丧失,他们不仅需要政策的帮扶更需要精神的慰藉。

三、建立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机制的意义

篇4

目前,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是各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下面就高职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及应对的措施,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高职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

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来自于普通高校,多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其特点是专业理论知识不错,但因为没有受过职业教师的专业训练、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和专业实践技能,最终导致其创新意识欠缺。这些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与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目标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次,高职教育的投资机制不完善。近年来高职教育迅速发展,有些新批准设立的院校基本没有新的财政投入,要靠收取较高的学费运转。资金来源单一、缺口较大。又因为高职院校需注重实践性教学,对实习设施和设备投入大,培养成本相对较高。有些学校甚至为了减少实验过程的高消费,有意识地减少实践教学环节、降低教育成本,以求保持学校的正常运转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第三,考核评分机制欠缺。各校对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够重视,没有把提高实践能力的内容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二)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对高职院发展的影响

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实践教学跟不上,必然会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导致学生对专业兴趣弱化。其次,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也拘限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老师广博的知识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相反,老师的知识欠缺也可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下降,更直接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三,削弱了高职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高职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培养科技成果应用型人才,又要造就服务型人才。培养这一层次人才的历史使命就落在高职院校教师的肩上。高职教师必须在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掌握运用现代科技、管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从事企业服务性和管理性工作的能力,即:不但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的实践和技能训练。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使高职教师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到企业、到科研部门顶岗实习,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学质量是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为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也是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是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除了普通教师共有的教书育人的要求,高职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从事某种行业的知识与技能,及其相对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等。因此构建一支具备高新技术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三)高职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当下高职教育规模迅猛发展,高职院校急需大批既有高深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教师。但近年来,大批高校毕业生走进高职院校,他们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基本没有接触社会、接触企业,缺少生产实践经历,对生产实际缺乏了解,专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途径和方法,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实践经验,因此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是高职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教师在课程安排、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主动要求到企业、到科研单位顶岗实习,这对于锻炼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提高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措施

(一)强化高职教师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实践教学,强调的是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要使教师不但从思想上更新观念、认清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及办学模式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上也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主动的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并把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的经历与体验传授给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去指导学生。

(二)改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境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要及时做好实践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更好的推动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其次,让教师们亲自参与实验室、实习工厂、实训基地等的建设项目,培养其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热情,这样做也有利于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制作教具,编写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的教材;有利于建立与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第三,学院要鼓励教师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深入工厂企业第一线,发展创新实践教学项目,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定期的对高职教师进行实践能力考核

篇5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8-0058-01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往往会有一些弊端,比如说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互动性弱化、教学内容死板传统,与现实脱轨,与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需求无法做到很好的磨合。这必定会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充分发挥。在这样的要求下,我们必须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案例教学法进行必要性的思考,方能改变这一种现状。

一、案例教学法基本属性

在高等教育职业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老师的教学磕碜目标上与其他课程是不同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产生一定的思想觉悟,通过学习和传授,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有是非感,具有一定的鉴别力。二是老师在传授的教学内容上,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它不是具体的一个形态也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和理论,它有自己的完整体系和结构框架。三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必须与时代相契合,能够与时俱进,反应生活的现代化特征。

通过这些特征,就有了发展思想政治理论实施案例教学法思考的必要性,必须保证思想政治理论的有效发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老师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补充,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二、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间的互动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案例教学多采用参与式,启发式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双向的,是互动式的,作为各自的角色。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学互动的形式具有多样化,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是教学成功很重要的因素。二是教学互动的内容将更加全面。学生认知方式的相互影响,认知过程和结果的相互交流和传递,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有很大的优势。三是教学互动更有深度性,案例教学综合了传统教育中的讲授讲解,集体讨论,自主学习等方面,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形成更丰富和更深刻的理解。

三、案例教学法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现实针对性

传统的教学缺乏内容的现实针对性,提高高职思想理论教学内容的现实针对性,是增强课堂实效性的关键所在。案例教学法在这个方面的优势在于:一是借助于典型案例,能够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与现实的内在联系,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基本信息载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的社会媒介,是理论与现实的桥梁和纽带,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的有机结合。二是案例教学相比于课本上的例子来说,与我们现在的生活相接近,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三是案例教学能够促进教育的新发展,针对现实社会的新情况,新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的社会以及找到解决的办法。

四、案例教学与当代高职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需求等方面相契合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个性的和特殊的思想,一方面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强。经常进行主动地观察世界,对生活和对人生进行必要的思考,有较强的独立性。案例教学能够真正的让学生成为主体,培养并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高职的思想教育政治理论是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的,案例教学则充分的显示了这一点,案例教学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心理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媒介,通过案例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进行紧密的联系,使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对于思想政治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20-04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主干学科,也已成为环境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另外,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环境卫生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些均对《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于2012年6月~2013年7月间,对潍坊医学院开设《环境卫生学》课程的预防医学专业152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方法。

一、研究方法

选取潍坊医学院开设《环境卫生学》课程的预防医学专业2008级和2009级4个班共15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2份,回收152份,其中男生51人,女生101人;大四学生77人,大五学生75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统一发放问卷,由调查者解释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待完成问卷之后统一回收并核查。内容主要包括授课内容安排、课时安排、补充内容等。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比较。

二、调查结果

(一)课堂教学内容设置

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第七版《环境卫生学》内容设置共有14章,考虑到男、女生对《环境卫生学》课程内容设置有不同的侧重和想法,本调查运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别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的倾向。结果显示,男、女生在所有14章内容设置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在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男、女生的意见基本一致。如果按必要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的话,依次为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卫生学绪论、土壤卫生和环境污染性疾病、环境质量评价、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家化产品卫生、城乡规划卫生。

根据潍坊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环境卫生学》一般在第8学期开设,第9、10学期到医院实习和专业实习,考虑到实践教学对专业课学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大四和大五两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大四的学生在调查期间刚刚结束《环境卫生学》的理论学习,而大五的学生已经完成了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并经过实践教学阶段。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在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主要体现在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饮用水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章节的设置上,与大四的学生相比较,经过实践教学,大五的学生认为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设置必要性有所降低,而城乡规划卫生的设置必要性有所上升。另外,虽然统计学分析没有差异,但大五的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认识有所上升。

(二)课时设置

尽管男、女生在内容设置的必要性方面认识基本一致,但是在课时设置上又有部分差别,本次调查运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别学生对课时设置的倾向。男、女生在课时设置上主要存在差异的章节为绪论,大多数男生认为绪论用2学时即可,而大部分女生则认为绪论用1学时即可。在其他章节的课时设置上,男、女生意见基本一致,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3学时,大气卫生3学时,水体卫生3学时,饮用水卫生3学时,土壤卫生3学时,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2~3学时,环境污染性疾病2~3学时,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2~3学时,公共场所卫生2~3学时,城乡规划2学时,环境质量评价2~3学时,家化产品卫生2~3学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2学时。

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在课时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P

(三)补充内容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倾向各有不同。男、女生对是否补充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存在不同意见,与男生相比,女生认为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很有必要作为补充内容进行教学。在其他补充内容方面,男、女生意见一致,根据必要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灾害环境卫生、土壤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需求意见基本一致,按照必要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专题、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土壤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灾害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环境激素专题和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三、讨论

(一)调查对象对课程内容设置的态度

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环境卫生学》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总体比较满意,且与目前执行的教学大纲相一致,在各章节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男、女生的意见基本一致,根据必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卫生学绪论、土壤卫生和环境污染性疾病、环境质量评价、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家化产品卫生、城乡规划卫生,该结果与安徽医科大学的调查结果相同[1]。虽然不能认为学生对内容设置必要性的排序一定是正确的,但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兴趣所在。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对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介质比较关注,而对与自己距离较远的内容或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经常用到的内容缺乏兴趣和关注。调查也发现,经过实践教学的过程,在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主要体现在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饮用水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章节的设置上。与大四的学生相比,经过实践教学,大五的学生认为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设置必要性应有所降低,而城乡规划卫生的设置必要性应有所上升。另外,大五的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认识有所上升。由此可见,学生经过实际工作实践,对某些章节内容教学必要性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相关章节内容的重视程度,这对授课教师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二)调查对象对课时设置的态度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除了绪论部分,男、女生在课时设置上的意见基本一致,各章节学生期待的课时和教材建议的课时基本一致,可见学生对本院环境卫生学教学课时的划分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在课时设置上存在意见差异,从总的趋势看,大五的学生认为各章节学时数均应相应缩减,而饮水卫生部分的内容应该适当延长,该结果可能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饮水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有关,这种变化对授课教师来说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优化授课内容和学时[2,3]。

(三)调查对象对补充内容的需求

虽然《环境卫生学》教材每隔几年都要修订一次,每次修订都有新内容充实进来,但由于出版周期的影响,加之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造成生活环境的迅速改变,以及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使得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4],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例如日益严重的可吸入颗粒物造成的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家庭装修引起室内空气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南方镉米事件等,虽然在课本上有一定的体现,但是对于学生日益增强的需求来说仍然显得不足,为此,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需求,在课堂教授的内容之外,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补充一些学生需求较高、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5,6]。在补充的内容上,一方面要考虑研究热点,另外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本次调查发现,男、女生除了在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这两项补充内容的必要性方面存在差别之外,在其他补充内容方面意见一致,均认为最有必要进行补充的前六项内容分别是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由此可见,学生更加关注的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热点问题的探究。本次调查还发现,不管是大四还是大五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需求意见达成了一致,均认为最有必要进行补充的前六位内容分别是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专题、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这说明未经历实践教学的学生对未来可能在工作中用得着的知识存在较强的需求,在知识结构当中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的实际应用。

四、调查结果对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启示

本次调查结果对《环境卫生学》课程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启示有三条:第一,在《环境卫生学》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加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教学,如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及土壤卫生,同时也要根据将来学生就业后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大力加强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的教学。第二,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可以更加灵活。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适当增加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及土壤卫生、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的课时数,而对于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的课时数可以适当减少。第三,对于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及热点内容,如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大气污染治理方法、水污染治理方法等内容,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补充进来,一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对学生日后的考研和就业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翟金霞.《环境卫生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需求性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

[2]甄泉,赵云利,杨晶,张杰,周纯先.《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

[3]王晓黎,谭宁,秦海宏,沈志雷,李敏.《公共场所卫生》教学改革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9,(8).

[4]闫洪涛,杨新军.环境卫生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

[5]翟敏,岳喜同,刘慧,宋烨.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

篇7

一、公共管理创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公共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愈益增强,各国为了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全球化时代是高风险的时代,对各国政府开展国际合作和协商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推动着政府管理创新。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首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实现政府职能市场化和公共管理法治化。其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企业化为导向再造政府内部的管理。借鉴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运用企业精神改革政府,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是改进政府内部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3.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成效明显。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政府追求无限权力,形成无限政府,权力较少受到制约也难以制约,政府习惯于用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处理复杂多样的社会事物,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和调动个人、企业与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公共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1.公共管理创新为城市化奠定经济基础。以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公共管理创新,有利于为构建城市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面对社会对政府公共服务提出的要求,我国政府只有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服务,才能适应迅速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公共管理创新能够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稳定。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社会矛盾更加复杂,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并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日益迫切地要求政府为他们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人们越来越期望建设一个公开、透明、没有腐败的政府。

3.公共管理创新明确政府在城市化中的角色定位。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治理最重要的主体,承担着建设城市化的组织职能,其自身角色的合理定位和作用的有效发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构建城市化的进程。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就必须使政府有明确的角色定位。

二、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公共管理的问题

区域治理主体的缺位、区域公共政策的冲突和区域行政壁垒的存在等障碍因素,制约了城市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阻滞了区域公共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区域治理主体的缺位是组织问题

大凡区域一体化建设与发展比较成功的地区,一般都设有由中央政府或上一级政府直接领导的区域治理机构。重大的决策还要经过中央政府或上一级政府批准,并通过颁布各种法令、法规予以实施。由于没有统一的区域规划,城市往往都从各自利益出发,在城市规模、城镇布局、职能定位、产业分工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协调,因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互不相容、重复建设等问题,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公共政策的冲突是政策问题

传统行政区经济环境下,各地政府制定政策通常都是只考虑自己行政区内的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内部政策。区域公共政策,是政府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的促使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控制区域间差距扩大、协调区际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区域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区域为作用对象;它的出发点是区域差异,它的必要性在于市场机制在资源空间配置方面存在不足,在解决国民收入的地区间再分配方面往往失效。

(三)区域行政壁垒的存在是直接问题

行政壁垒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区域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凭借行政权力对市场进行不合理的干预,以行政区划为界限主观分割统一市场的行政行为。当前在我国各个地区之间没有关税,执行的是统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从国家的角度讲,各个地区之间是没有贸易障碍的。但是,由于受行政区划影响,不同行政区之间仍然存在市场分割现象。最大障碍就是隐藏于行政区背后的区域行政壁垒及其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

三、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公共管理的创新

(一)通过观念创新确立区域公共治理理念

随着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要求政府的治理理念必须跳出行政区划的刚性圈子,关注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摈弃传统的“内向型行政”。在社会背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政府的理念和行政价值必须摆脱对传统的路径依赖。每个地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个体来说确实是一种理性的行为,然而从区域发展的大局来分析,区域的发展容易受到多头行政力量的制约,区域发展极易走向碎片化,陷入“囚徒困境”,不可能实现联动共赢。政府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坚持区域公共治理。通过合作协调,发挥比较优势,使区域间的公共问题高效率解决,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行政壁垒。

(二)形成统一的区域公共管理政策环境

篇8

自从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后,其便被广泛运用于企业治理与发展战略等中。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者被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被应用到高等教育的研究中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多数学者强调,高校利益相关者就是指受高校发展影响,同时其行为又影响高校发展的群体,传统大学理念不仅不太可能实现而且也越来越没有存在的必要,未来的大学应从“自治”走向“治理”,大学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必须纳入其内外利益相关者,其实质是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高校管理的必要性

1.现行高校管理理论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教育产业“价值链”的整体考虑

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是以学生和教师为基础,学校重点是教学和科研,内容包括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教学过程、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内容。大学重点关注的是形成学校内部价值,并在此基础设计大学管理体制,是自治实体,不会考虑教育产业整体的“价值链”,其设计的组织管理体制并未考虑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2.高校社会公责理论日益被提上议程

代表性学者如Joseph指出,美国的公立高校的社会公责包含六个方面的含义:必须向外界展示组织使用权力的正确性;必须努力完成投资方所定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提供绩效报告;公共事业部门盛行的效率和效能是对其资源的使用和成果创造的衡定标准;必须保证课程和各种服务的质量;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

3.转变高校管理范式的必然性

从组织成长的角度看,学校内外部合作是学校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高校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建立“以他方为中心”的参与模式。在开放的基础上与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形成从中央集权到地方管理再到利益相关者的范式转变。

二、高校治理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1.高校利益相关者

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奉行股东至上的原则,一切目的获得剩余利润,很显然高校并不同于企业,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基于关系紧密程度可以把高校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四个类别:(1)核心利益相关者。如,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2)重要利益相关者。如,校友、财政拨款者、捐赠者。(3)合作利益相关者。如,科研经费提供者、银行界、贷款提供者。(4)相关利益相关者。如,当地社区、社会公众、媒体等。

2.治理主体

传统观点认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或公共机构或者是私人(机构),抑或是三方合作组织。治理理论认为,高校的治理主体应当是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上述分析的四个层次,共同特点是他们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合作关系,抑或者受高等教育的影响,或者有能力影响高等教育,还有可能是两者皆有。

3.治理的权力向度

传统的教育管理始终是一种权力自上而下控制的管理机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新治理模式是多样的及相互的,是平等互动的管理过程,其权力方向不是单一和自上而下的。对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新模式而言,多元化的治理主体通过成熟的谈判、协商的合作机制,最终形成一种互相影响、权力依赖的自治网络。

4.治理方式

治理理论提出新治理模式的治理方式是自组织,具体过程是通过制度化的谈判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旨在促成个人、组织和系统战略的多方位、各层次全面的合作,应该说这是区别于以往管理方式的第三种协调机制。由此可以看出,治理理论反对传统大学管理中的垄断作为及性质,它强调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利益相关者通过平等对话协商机制,最终建立并形成以一种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篇9

0引言

在今天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是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专业知识不足、操作技能欠缺都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快速提升,但个人职业素质修养则不可能通过集中训练而在短时间内得以明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同样也对大学生人格完善、全面和谐发展承担责任,高职院校为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尝试将职业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不失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

1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与现状

1.1职业素养的内涵

刘兰明认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1]。刘玉梅认为“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非技能性的内在品质和能力[2]。”黎光明认为“职业素养主要是指从业者的精神文化潜质,是后天养成的且不同职业从业者具有的某些相同的素养要求[3]。”职业素养分为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内化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外化素养主要指资质、知识和技能,如计算机技能、英语技能等可以通过自学、培训获得的素养。

1.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它主要通过阐释科学的世界观对大学生施加影响,使其通过外在的教育转化成内在的品质,从而去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用符合社会期望的理想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品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为社会和谐发展营造更有利的环境。企业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一般以集中培训和岗前操练为主,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则实施全程覆盖式的教育,以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信念的教育和培养为核心内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更适合开设职业素养前沿培训课程、搭建职业素养教育平台、开展感悟内化活动等渗透式培训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通过开展一系列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达到内化和外化的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形式,培养和塑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目前二者各司其职、分别行动,没有在人才教育方面形成合力。

1.3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现状

自2006年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均以每年几十万的速度增加,此外还有数量巨大的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和积累的未就业大学生等,就业队伍庞大。这样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部分高职学生不仅不立志图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团队精神匮乏、诚信淡薄等问题。很多高职学生在就业择业时放弃专业和理想,“大城市、名公司、赚钱多”成了唯一标准,目标功利,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社会责任感。高职学生的此类表现,也从侧面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及职业素养教育针对性的缺失,二者的融合根本无从谈起。

2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鉴于当前高职教育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职业素养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2项重点任务,实现它们的融合势在必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可以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契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4]。

2.1融合的可能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职业素养教育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内涵和特点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以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都致力于学生的成人成才。职业素养的基本支撑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二者完全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创新,实现融会贯通、互通互补,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互依存。职业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思想政治理论课则通过主流政治、道德、法律文化的传播,使大学生明白个人规划必须符合社会运行规律。因此,将两者资源共享,吸收彼此先进的教学经验,必将发挥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2融合的必要性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需要专业技能、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设计目标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使教育有益于社会和人民。搭建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课堂内外及学校内外教育的融合平台,也是对学校各类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发展实力。

3采用“六字”口诀,按年级分阶段开展二者的融合

以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两者的融合。学院采用“六字”口诀按年级分阶段设置培养方案,大一新生的六字诀是“唤醒-导入-内化”,大二学生的六字诀是“引导-体验-完善”,毕业生的六字诀是“技能-角色-实践”,通过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体现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的交叉融合,践行“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5]。

3.1大学一年级的“唤醒-导入-内化”

刚入学的新生正在进行角色转换,不宜开展空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按照学院的课程设置,大一学生全覆盖开设了融合职业素养内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基础”课)。课程体系参见表1。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新闻播报等方式认识国情,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介绍行业发展趋势,结合不同专业的社会定位、就业现状和职业前景等,渗透职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职业意识教育渗透中得到职业启蒙,知识转化为能力、他律变自律,自觉行动并养成习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3.2大学二年级的“引导-体验-完善”

大学二年级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概论”课),将专业技能课和思想政治课相结合,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概论”课通过组织学生模拟职场团队,引导学生完成研究性课题并汇报研究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抓住课堂内外的一切机会,体验“准职业人”的岗位感觉。结合实际对大学一年级确立的职业目标进行修正,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对职业环境和职业要素进行探索,校正和完善自我,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确立科学的职业发展方向。课程设置见表2。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常规考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培养职业好习惯助力。“概论”课的学生团队是以项目为载体、研究型学习任务为驱动,每个人承担不同的子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资源分享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升学生的沟通合作、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等职业素养。

3.3大学三年级的“技能-角色-实践”

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三学生解读就业形势、政策和法规,对学生就业前的价值困惑和心理焦虑进行疏导。开展岗前教育,对学生进行择业、面试等方面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做好职业适应性准备。本阶段学生的专业课课堂学习即将结束,已进入实习就业期,所以,应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相结合,重点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帮助学生实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从而为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3.4职业素养教育需要高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

很多人认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全部靠学校和老师,事实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密切关系人对其职业素质培养的影响也很大,如在专业选择、就业倾向方面,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在学习态度、团队精神、职业理想等方面,同学、朋友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不能忽视学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职业素质养成的作用。家长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影响深远,他们可以直接为学生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非常现实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应该树立与学生各种社会关系分工合作的意识,学校侧重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规划等专业教育和部分通识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应以学校为主导,并整合家长、企业、校友等各种社会资源,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4结语

在当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辩证关系,职业素养教育是实现学生职业规划的必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职业素养提供了教育方向。融合了职业素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科学合理性和必要性,必将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主渠道、主战场、主阵地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兰明.关注职业素养教育打造安身立命之本[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42-43.

[2]刘玉梅.如何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素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3):122-123.

[3]黎光明.要重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7(8):125-127.

篇10

1社区公益微创投的存在必要性

社区公益微创投是针对社区服务领域公益项目的公益资本投入,目的是通过资金、管理和技术支持,培育充满活力的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其出现主要是为了弥补政府功能的分散化和社区结构的碎片化而产生的社区治理危机。政府功能分散化,是以功能性分工为原则的官僚科层体制自身的弊端造成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公共理性精神的发育不良则是社区碎片化难以进行自我疗伤的深层次逻辑。非居民需求导向的街居体制使社区许多现存与潜在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社区居民缺乏共同治理的情感与人际基础,及自我治理的能力。当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条治理路径均面临困境时,社区公益微创投应运而生。它强调明晰行政资源与居民自治相结合的各自边界,最终实现社区内部组织从“自娱自乐”到“参与治理”、从“单一活动”到“项目运作”、从“各自为阵”到“抱团取暖”的转变。

2从公益微创投到社区自我治理的路径探索

一个个公益组织构成了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元素。在从公益微创投走向社区自我治理的过程中,有如下四个重要阶段。

2.1为激活社区居民的需求而建立社区草根组织

在社区开展公益微创投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外来提供服务类与社区内部组织两类,而公益微创投的真正起点是社区内部组织的草根组织。其可以从居民最感兴趣的、成本付出更少而生活收益更高的地方开始,通过社区动员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与积极性,在专业社工队伍的带领下,挖掘社区能人,通过街道层面的新型平台,申请微型项目,建立起更多的草根型社区组织,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发展。

2.2实现责任主体从基层政府到草根组织自身的转移

公益微创投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社区自我治理能力,同时为社区居委会减负。公益微创投所运用的项目指导型“三社联动”机制,有利于发挥专业社工启发草根组织自我意识的作用。结合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经验,专业社工可以引导草根组织确定组织发展目标,启发社区草根组织解决社区难题,而且可以长期陪伴草根组织,逐步培养其自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草根组织逐步建立自我意识,独立解决问题,开展工作。治理责任随着治理能力的提升而加强,自下而上的草根组织开始分担居委会的功能,为居委会减负,还可以实现从社区草根组织到社区自治组织的转变。

2.3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社区内生型社会组织承接组织资源

政府购买服务环节是对草根组织治理能力的检验与历练,这必须建立在其治理能力到达一定高度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社区草根组织的关注点从文体娱乐上升至志愿服务及社区自治。如果基层政府通过购买服务这一规范化的方式给予社区内生型社会组织更多的资源,那么社区难题的治理将更加便利,同时通过与外来社会组织的竞争和社会购买服务项目的评估,内生型社会组织的专业性会进一步提升,也更加契合居民需求,基层政府的负担将减轻。

2.4社区实现自我治理

经过公益微创投,居民需求导向的社区草根组织纷纷建立,并在专业社工的引领下独立承担风险与服务责任,在治理能力提升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成为与专业社会组织相竞争、相补充的社区内生型社会组织,不断为基层政府减负,解决居民关心的社区难题,并通过公益微创投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形成社会治理网络,居民的自我意识与参与度得到质的提高,社区实现真正的自我治理。

3结论

我国当前的公益微创投仍处于建立社区草根组织的初级阶段,而且受到行政考核体系的制约,草根组织给街居体制带来的更多的是增负效应。而公益微创投平台的年度项目制、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造成项目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在制约着社区草根组织向更高治理层次的转变。从公益微创投走向社区自我治理依旧还有漫长的道路,需要政府的配套改革、社会工作体系的完善与居民自我治理意识的提高等。

参考文献

[1]吴新叶.政府主导下的大城市公益创投:运转困境及其解决[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7,18(03):38-45.

[2]孙燕.以“三社联动”为基础大力开展社区公益创投[J].社团管理研究,2012,(01):45-46.

[3]尹浩.整体性社区构建:来自公益创投机制的启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