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27: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低碳经济研究背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78-01
一、低碳包装设计概述
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低碳包装设计的概念也被设计界提出,并逐渐得到了推广。具体来说,低碳设计指的是:设计师将产品包装的各个设计环节中的碳排放量,例如设计理念、材料选择、加工过程、物流回收等控制在最低水准的一种设计方式。基于低碳理念的产品包装设计,将资源的最优化利用、能量的低损耗及碳排放量的控制作为产品包装设计的前提,以产品包装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最优作为根本目标,完成产品包装设计的所有流程。
目前,国际上对低碳产品包装设计的衡量原则以5R作为标准,其主要内容为:
(1)在产品包装设计中降低材料的用量:要求在保证产品功能和美观程度的设计基础上,尽量降低产品设计中的材料损耗。
(2)提倡产品包装材料的二次使用效率:提倡对使用过的产品包装进行二次回收,对其中能够再次使用的包装材料进行处理并继续使用,进一步减少资源的浪费。
(3)获取产品包装废料中的剩余价值:对不能二次利用的产品包装废料进行焚烧和降解处理,并从中获取材料新的价值。
(4)进行产品包装材料的再循环处理:回收并处理使用过的产品包装,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制作成新的产品用于社会生产的其他领域。
(5)在产品包装设计中降低能源损耗:要求设计师在整个产品包装的设计流程中,将能源节约摆在第一位,尽力避免由于资源损耗所造成的能源浪费。
二、低碳背景下进行产品包装设计的主要模式
(一)在产品包装材料中进行低碳化处理
1.选择多功能的包装材料完成产品的包装设计。例如,巴西Bobs快餐品牌店在2011年新推出的汉堡包食品包装设计图,与众不同的是,他们决定使用一种“可食用材料”来包装汉堡,从此人们可以不用打开包装,直接涂上番茄酱一口咬下去,同时此举也产生更少的垃圾。这种针对食品的多功能材料包装设计,可谓低碳包装设计的经典范例。
2.选择低损耗、轻量化的材料完成产品的包装设计。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尽量采用低损耗和轻型材料,并通过科学改进及合理的结构设计,实现产品包装质量的高可靠性和高强度性。如可口可乐公司旗下著名饮用水品牌——“冰露”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来临之际,的低碳饮用水包装设计实物图,该包装由可口可乐中国公司自主研发设计,采用了高科技环保轻量材料构成,瓶身重量仅为9.8克,重量降低了35%,相应降低了35%的碳排放量,此外,瓶中的饮用水被喝完后,瓶身还能够轻松扭挤,节省70%以上的回收空间。
(二)在产品包装结构中进行低碳化处理
1.采用减量化的产品包装结构设计理念。通过对产品包装外形结构的合理设计,实现产品内容与包装外形结构的合理配比,从而实现低碳化设计的效果。例如披萨饼的外包装,如采用八角形的包装盒则比采用传统方形包装盒要节省15%的包装原材料,即减少了15%的碳排放。如此减量化的包装设计处理,使得碳排放得到了合理地控制。
2.采用多功能的思想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师在设计产品包装时,应通过合理的包装结构配比,使产品包装在发挥基本功能之余还能产生其他作用,使得包装材料得到二次利用,避免丢弃造成的碳排放。例如Yves Behar公司设计的儿童饮料包装外壳,儿童喝完瓶中饮料后,瓶子还能成为全新的智力玩具。
三、结论
(1)发展阶段与发展方式导致的高消耗和高排放。中国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加上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式发展的惯性,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增长。国际能源署(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 年”测算,2005-2030 年在参考情景和可选择政策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将分别增长 3.2%和 2.5%,能源相关的 CO2排放将年均分别增长 3.3%和 2.2%。
(2)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产生的高排放强度。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 94%,石油占 5.4%,天然气占0.6%,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它化石燃料要高得多,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由于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相对于天然气和石油来说,煤炭在我国的储量占具优势,这就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结构。
(3)低端产业和贸易结构引起的转移排放。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低端位置,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型商品。中国还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重化工业的转移,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出口了大量能源并产生排放[2]。
二、中国向低碳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
1.要素禀赋约束
中国已探明的常规商品能源总量为 1550 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 10.7%,居第三位。根据中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和供需变化,到 2020 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根本性改变,煤炭所占比重仍将维持在 60%以上。我国出口产品集中在低技术、高耗能、高污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矿物燃料、化学产品、原料制成品、高耗能金属制品及一般低端机械设备等产品占出口比重较高,而这些产品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均属于环境污染密集型、能源耗费密集型产业。
2.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上涨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将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障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必然导致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0 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约为 9.7%。2009 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其中指出中国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载力的 15%,中国消耗的资源已超过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
三、调整我国低碳贸易实施思路
1.转变出口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
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尤其要对我国目前技术含量比较低、环保标准比较差出口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努力走出一条科技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良好、资源消费较低、环境污染甚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同时我们还要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把握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契机,开发高素质人力资源,缓解就业压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消费者的低碳、绿色、环保消费理念已经形成,这说明国际上低碳、绿色、环保的消费品市场存在着相当大的拓展空间[3]。
2.政府引导,自上而下地推动低碳贸易
对于碳减排来说,客观存在着边际成本随减排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对于理性企业和经济消费者而言,发展低碳贸易意味着增加额外的成本,完全公益型发展模式很难持续,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通过补贴或碳税等形式推进我国低碳贸易的发展。例如,日本光伏企业在发展初期享受政府补贴,光伏产量发展迅速,占全球份额超过 70%,后来日本取消政府补贴,德国、中国企业由于技术及成本优势,乘势而上抢占了国际市场。政府要充分发挥在构建以低碳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政策引导和协调作用。
3.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应及时调整思路,以适应国际贸易低碳化发展趋势。与国际社会积极协作,特别是加强在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效方面的全面合作,积极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共同实现全球减排目标。在节能环保领域和新能源领域抢占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制高点。我国要坚持《京都议定书》中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争取更为有利的发展时机与发展空间。通过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协商和谈判,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动参与者和制定者,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维护国家利益。
四、结论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国家设立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体系,将总指标层层分解。建立地方各级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责任制,将能耗、环境保护等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考核指标体系,把碳排放指标完成情况与各级政府政绩相挂钩,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发展阶段与发展方式导致的高消耗和高排放。中国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加上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式发展的惯性,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增长。国际能源署(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 年”测算,2005-2030 年在参考情景和可选择政策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将分别增长 3.2%和 2.5%,能源相关的 CO2排放将年均分别增长 3.3%和 2.2%。
(2)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产生的高排放强度。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 94%,石油占 5.4%,天然气占0.6%,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它化石燃料要高得多,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由于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相对于天然气和石油来说,煤炭在我国的储量占具优势,这就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结构。
(3)低端产业和贸易结构引起的转移排放。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低端位置,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型商品。中国还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重化工业的转移,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出口了大量能源并产生排放[2]。
二、中国向低碳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
1.要素禀赋约束
中国已探明的常规商品能源总量为 1550 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 10.7%,居第三位。根据中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和供需变化,到 2020 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根本性改变,煤炭所占比重仍将维持在 60%以上。我国出口产品集中在低技术、高耗能、高污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矿物燃料、化学产品、原料制成品、高耗能金属制品及一般低端机械设备等产品占出口比重较高,而这些产品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均属于环境污染密集型、能源耗费密集型产业。
2.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上涨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将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障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必然导致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0 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约为 9.7%。2009 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其中指出中国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载力的 15%,中国消耗的资源已超过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
三、调整我国低碳贸易实施思路
1.转变出口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
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尤其要对我国目前技术含量比较低、环保标准比较差出口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努力走出一条科技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良好、资源消费较低、环境污染甚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同时我们还要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把握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契机,开发高素质人力资源,缓解就业压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消费者的低碳、绿色、环保消费理念已经形成,这说明国际上低碳、绿色、环保的消费品市场存在着相当大的拓展空间[3]。
2.政府引导,自上而下地推动低碳贸易
对于碳减排来说,客观存在着边际成本随减排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对于理性企业和经济消费者而言,发展低碳贸易意味着增加额外的成本,完全公益型发展模式很难持续,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通过补贴或碳税等形式推进我国低碳贸易的发展。例如,日本光伏企业在发展初期享受政府补贴,光伏产量发展迅速,占全球份额超过 70%,后来日本取消政府补贴,德国、中国企业由于技术及成本优势,乘势而上抢占了国际市场。政府要充分发挥在构建以低碳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政策引导和协调作用。
3.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应及时调整思路,以适应国际贸易低碳化发展趋势。与国际社会积极协作,特别是加强在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效方面的全面合作,积极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共同实现全球减排目标。在节能环保领域和新能源领域抢占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制高点。我国要坚持《京都议定书》中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争取更为有利的发展时机与发展空间。通过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协商和谈判,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动参与者和制定者,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维护国家利益。
四、结论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国家设立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体系,将总指标层层分解。建立地方各级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责任制,将能耗、 环境保护等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考核指标体系,把碳排放指标完成情况与各级政府政绩相挂钩,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8-0037-03
作者简介:王鹏(1977-),女,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人文社科研究面上项目 “基于低碳经济的东北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低碳经济是以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提倡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制度创新及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发展观念的改变,即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实现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
外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有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包括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两方面。
一、低碳经济对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随着低碳经济在全球的迅速兴起,低碳经济政策对各国外贸产业发展、国际贸易条件和国际竞争力均产生深刻影响,并正在改变着国际贸易的格局。发展低碳经济,实施严格的低碳政策,短期受能源约束和征收碳税影响会增加生产成本,削弱比较优势,促使产业外移,不利于国际竞争。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环境的改善会提高生产率,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1环境成本内在化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环境成本像资金和劳动等要素禀赋一样影响产品的比较优势,从而影响其国际竞争力。低碳经济要求出口产品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实施的环境标准越高,内在化程度越高,产品成本和价格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企业获得的利润就越少,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越低。但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行业息息相关,如初级产品生产行业及附加值较低的加工业,环境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较高,其环境成本内在化影响程度大,而高精尖、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业,其环境成本内在化影响程度较小。
2低碳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调整国际竞争格局
当今世界由低碳经济引发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低碳经济刺激技术创新,使生产的效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生产的成本和产品价格。涉及低碳经济的新能源技术、新环保技术在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向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将决定该国在新的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低碳技术是生产低碳产品的关键,也是与其他国家拉开技术差距,获得由先进技术带来巨额贸利润益的重要前提,低碳技术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一个国家拥有的低碳技术越先进,其国际经济竞争能力就强,国际贸易竞争优势就越明显。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黑龙江省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外贸市场逐步拓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从低碳经济视角来分析黑龙江省的对外贸易情况,则会凸显一系列问题。不仅会阻碍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会在整体上降低黑龙江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能力。
1外贸产业中的碳能源消耗较高
在黑龙江省外贸产业结构中,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占很大比重,像石油加工、化工、建材、钢铁等行业,出口产品主要为服装鞋帽、纺织品、机电产品、亚麻产品等,这些产品的生产制造都是以消耗电力、煤气和蒸汽等二次能源为基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都比较严重。因此,随着全省外贸总量的增加,碳能源消耗也会进一步增加并持续走高,黑龙江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长期内将持续增长,不利于黑龙江省发展低碳贸易。
2高层次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薄弱
服务贸易包括旅游、电子、金融、通讯和咨询等,具有低碳化、收益高的特点,符合未来低碳贸易发展的趋势。2005—2009年,黑龙江省传统出口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658%、4322%、4913%、5107%和5245%,比重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黑龙江省虽然在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和旅游等方面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但服务贸易出口仍以劳动密集型的旅游服务和运输服务为主,一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服务业,如通信、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服务在所占出口比重较小,国际竞争力不强,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3出口产品以低技术、高耗能、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基地,黑龙江省出口商品结构虽有明显改善,但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服装纺织、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黑龙江省出口商品中一直居于前列,机电产品仅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的20%左右。2009年,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比重的2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28个百分点。同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出口额的激增,主要是因为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将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污染密集型、能源耗费密集型的行业转移到黑龙江省。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在黑龙江省外商投资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占外商投资总额的759%,2007年为844%,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纺织、塑料制品和食品等行业,这些行业对能源的需求较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较高。这与低碳经济倡导的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要求相背离。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外贸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原因
1低碳技术总体水平低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以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标准及相关专利相继出现,发达国家低碳技术实力雄厚,低碳生产已初具规模。目前,黑龙江省现有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还较落后,循环经济水平低,不利于区域内不同行业、不同生产过程之间资源的循环利用,其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高排放特征。在能源使用方面,主要出口低附加值产品,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低水平的能源技术和装备管理,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制约了黑龙江省外贸产业向低碳外贸的迅速转型。
王 鹏: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王 鹏: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2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
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以煤、粮、油、木材和重机为主,具有资源型和重工业型的特点。因为资源管理体制与政策相对僵化,经营管理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导致黑龙江省资源开采率和利用率较低,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目前部分重要资源面临枯竭的窘境,替代高能耗产业项目的新技术、新产业项目尚未形成,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严重的环境污染又给黑龙江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使外贸产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大大地降低了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黑龙江省外贸产业内的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生产的阶段,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较低,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小,企业迫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只能进行低水平重复生产,全省致力于技术研发和服务的外贸企业屈指可数。同时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较弱,现阶段企业的很多研究成果仅停留在试验阶段,一些研究成果也未能与市场接轨,缺乏一定的应用价值,不能达到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要求。一些大中型外贸企业缺少高层次科技人才与高级技术工人,民营企业就更加缺乏人才、技术与资金的支持。由此导致黑龙江省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距低碳经济的发展标准差距甚远。
4出口市场分布过于集中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出口保持持续增长,主要的贸易伙伴仍然是俄罗斯、欧盟日本、韩国等,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较少,黑龙江省的出口对俄罗斯和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中多为环保技术比较领先的国家或经济体,一直致力于设置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门槛来抵制外来商品的竞争,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更加积极地推行与低碳相关的贸易制度和措施,如绿色贸易壁垒、征收高额碳税等。而黑龙江省以纺织服装、钢材、建材和机械装备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技术含量低,能耗高,会导致黑龙江的产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升黑龙江省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鼓励外贸企业低碳生产
一是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在未来的低碳经济发展中,创新和先进的低碳技术将成为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黑龙江省应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发展高新低碳技术和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增加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形成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提高黑龙江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型产业的制造环节向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扩展,如上游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下游信息与服务密集环节等。要紧跟低碳技术发展,进行自主研发和设计,不断提升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进而提升黑龙江省低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鼓励外贸企业进行低碳生产。改变黑龙江省出口产品的高碳现状,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生产方式,实现低碳生产。要鼓励出口企业密切关注国内外低碳技术发展动态,积极引进和使用先进的成熟技术,全面施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在设计产品、选用原材料、改进工艺和技术设备等方面都应体现绿色、环保和低碳理念。政府应重点选择出口规模较大、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出口份额的企业进行试点,给予政策、资金、技术上的大力支持。
2加快外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完善出口市场机制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出口商品结构也不尽合理,没有形成产业关联性较强的出口主导产业群。因此,必须加快黑龙江省外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出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主导产业。一是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污染严重、附加值低的一般加工贸易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加快引进环保型的关键技术和设备,提高黑龙江省的综合加工能力。二是加培育造自主品牌。努力打造黑龙江省自主品牌,加大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力度,提高品牌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促进黑龙江省优秀品牌产品快速进入国际市场。三是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服务业产业链重新分布,黑龙江省应积极抓住难得的机遇,在保持原有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加大服务贸易的出口比重。对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加以保护,促进其尽快发展。同时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服务产品,发挥示范带头效应,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差距。四是促进出口市场向多元化发展。黑龙江省主要出口市场仍然是俄、欧盟、日、韩等环境保护标准非常高的国家和经济体。因此,在加强开发环保型产品的同时,还要继续调整黑龙江省商品出口市场结构,开拓更多的出口市场,特别要向新兴市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
3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升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
黑龙江省引进和利用外资不应仅扩张规模,还应与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相结合。引导外商增加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减少向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业投资。限制外商向高碳产业的扩张性投资,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低碳产业以及服务产业,借助外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和行业。同时应加快推进与发达国家在环境与贸易问题上的合作与交流,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建立发展低碳经济技术转让的相应机制。
[参考文献]
[1]周建成,曾敏发展低碳经济提升低碳竞争力[J]中国有色金属,2010(19)
[2]高炜,陈文斌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0(5)
[3]柴方营低碳经济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机遇[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
[4]包昊蒙,龙军低碳经济与我国外贸发展的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2011(1)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出口现状
1.高端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较小
服务贸易包括运输、保险、金融、旅游、咨询和培训等方面,具有低排放、低污染且高收益的特点,是未来发展低碳贸易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黑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仍然以交通运输、仓储及优点通信、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贸易为主,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端服务行业,如保险、金融、通信、信息和中介服务等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不大,国际竞争力也较弱,不能很好地适应低碳贸易的发展要求。
2.出口市场分布高度集中
目前,黑龙江省的出口市场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俄罗斯、美本、韩国和欧盟仍然是黑龙江省的主要贸易伙伴,2012年,向俄罗斯出口占出口总额的35.7%,向美、韩、欧盟占58.4%,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占全省出口额不足10%,黑龙江省对美欧等发达国家外贸依存度较高,而且这些发达国家的环保技术水平都比较先进,尤其是随着低碳浪潮的兴起,他们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商品检验标准,减少高碳产品的进口,同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征收较高的碳关税。而黑龙江省出口的商品多以农副产品、矿产、原油等能源产品为主,技术含量低,能耗标准高,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
3.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但作为我国重要装备制造基地,出口产品仍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较少,同时由于承接了国外一些低附加值且污染密集型和能源耗费密集型的行业转移,导致黑龙江省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制造业是黑龙江省引进外资最多的行业,主要是纺织服装、塑料制品和食品等行业,而这些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非常高,都与低碳贸易倡导的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相违背,严重阻碍了黑龙江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黑龙江省发展低碳贸易的制约因素
1.低碳技术水平总体比较落后
目前黑龙江省低碳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人意,物资回收行业发展在低水平徘徊,再生资源加工处理技术落后,资源不能在地区行业、生产过程之间被很好地的循环利用,这些都阻碍了黑龙江省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利于黑龙江省转型发展低碳贸易。
2. 出口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黑龙江省外贸出口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术,体现在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自主品牌,低碳技术领域研发能力不足,与国际和国内先进企业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在低碳技术专利申请领域,外贸出口企业申请零散或在一些年份基本为空表,一些企业即使有了研究成果,也只是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不能达到国际市场的保准,缺乏应用价值。大部分外贸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导致生产的低碳产品技术标准化、系统化、配套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节能减排措施未能有效落实,都导致了黑龙江省出口结构不够优化,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
3.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
黑龙江省外贸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过程汇总需要耗费大量电力、煤炭等资源能源,对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都很严重。伴随着黑龙江外贸总量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碳能源消费也会进一步增加,必将进一步增加环境压力。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优化黑龙江省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建议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一是建立健全低碳经济投融资机制。政府应为高新技术尤其是低碳、节能、环保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和优惠,鼓励金融机构支持节能和低碳项目贷款,同时可采取风险投资、股权融资与产业基金融资多种形式,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低碳经济领域。政府要积极创新融资方式,不断调节和改善低碳经济发展的融资环境。二是优化出口退税结构。政府应取消“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部门的出口退税或降低其出口退税率,扩大“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部门的出口退税范围或提高其出口退税率,如节能减排项目、新能源项目、技术革新项目等,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三是强化银行信贷融资的职称作用。对低碳环保产品的出口采取利率补贴和信贷担保,鼓励银行提供优惠利率和贷款,采取延期付款方式或者赊销方式,扩大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建立节能减排贷款绿色通道。
2.加强低碳技术研发,推动出口企业低碳化生产
一是增强企业自我创新能力,提高出口商品科技含量。认真落实黑龙江省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推动贸企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积极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扩大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努力在中高端产品或是生产环节上形成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的分工。二是鼓励推动黑龙江外贸企业进行低碳生产。外贸企业要大力发展低碳、清洁、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全面掌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在原材料选用、产品设计、工艺改进方面都应该主张绿色、环保、低碳。政府应对出口低碳产品数量较多的企业给予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大力支持,积极推动企业建立低碳生产模式。
3.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出口市场机制
一是加快出口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快引进环保型先进技术和设备,限制污染严重、经济附加值低的一般加工贸易出口。二是大力培育高端。加快高新科技的研发,打造黑龙江省自主国际品牌,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培育国际品牌企业,树立良好的国际信誉。三是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黑龙江省应在保持传统加工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注重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加快高端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增加高端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要在继续提高劳动密集型服务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有选择地引进一些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缩小与发达国家服务行业的技术差距。四是努力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黑龙江省出口市场在保持向俄罗斯、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开拓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
[参考文献]
[1]谢伟伟.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 经济导刊,2010(6).
[2]李洋.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2011.
近些年,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过大,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在无形中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世界范围内,大城市的总面积占据了地球的百分之一,对能源的消耗量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而大城市每天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在百分之八十左右。所以,要想调整全球的气候问题,就必须从大城市入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推广“低碳”的发展理念,这就是解决气候问题的目标。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城市开始采取低碳城市建设的方法,但是这种建设方法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 我国进行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速度非常快,城市正在向我们展示着它将面临的种种问题,在社会发展和地区发展过程中,城市都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城市作为碳排放的主要集中地,也应当成为发展低碳建设的主阵地。从我国二十世纪中后期,直至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速度很快,已经从一千七百多万人增长到了六千二百万人,在这个阶段内,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也由百分之十上涨到了百分之四十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有四亿多农村人口转向了城市。到2050年为止,我国城市化的现象将变得更加严重,最高可能超过百分之七十左右,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也没有达到如此快的速度。
二、 我国低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煤炭能源的消费过高
目前,在我国的统计系统中,所有有关能源的数据中,都没有对城市层级进行统计的相关数据。不论在哪个地区,城市都是主要耗能集中地,我们在对城市能源进行分析时,可以考虑使用全国的能源数据作为参考,这将会对城市能源数据分析产生一定的帮助。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在能源消费过程中,出现了消费不合理的情况,在所有能源中,煤炭的消费占最重的比例,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煤炭的消费比重就占百分之七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对能源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煤炭仍旧占百分之六十八。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其他一些新型能源发展速度过慢,这给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 与低碳城市的规划不相符
在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工作还是刚刚起步,就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城市规划理念而言,并不能达到低碳城市建设所要完成的目标,其中的差距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居住区所占的面积越来越大,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在设计居民小区时,都会将其设置成封闭型,从而把公共交通阻挡在居民区外,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这样无形中就鼓励私家车出行,使城市交通变得拥堵,特别是增加了城市能耗量并且增加了尾气的排放。第二,城市用地过于单一,在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巨型的居住区,对于混合型用地考虑较少,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就逐渐减少,造成城市中钟摆交通的情况,也增大了城市交通拥堵,使交通的能耗量有所增长。第三,郊区在开发时,密度较低,在城市的郊区部分,底价相对较低,所以郊区的开发力度也比较弱,在部分情况下甚至出现密度非常低的别墅型住宅区。与此同时,为了考虑交通的经济性,一般在城市郊区公共交通网络比较少,这就造成居民出行不便必须使用私家车的问题。
三、未来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第一,要对一些高碳产业进行管理,尽量保持其向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要将交通、化工、建材、钢铁等一些高碳的产业逐渐规划为链条产业,要将一些已经在产业链上的产业“低碳化”,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建筑、化工、石化等一些耗能较高的行业作为实践的试点,在其中引入低碳技术,并且对其进行改造,使这些领域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第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我们除了要对高碳产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外,还应当将高碳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使产品、产业向着利润曲线的两端扩展。在产业链的前端从知识产权入手,在产业链的后端从品牌的销售入手。这样就可以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向着低碳化的方向迈进。
(二)不断开发新能源
我国的现阶段,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推进速度飞快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能源的需求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大。由于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所以要想使我国国内的生产总值有所降低,减少我国国内碳排放量总值,就应当在城市中大力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而目前最有效的措施则是转变能源结构,不能将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结构,而是应当增加核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率,改变总体的消费量和生产量,将会对低碳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随着我国从高碳模式向着低碳模式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国的能源结构在短期之内也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在这个转变的时期内就需要我们通过绿化来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在城市中,可以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这些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就可以显著的封存和吸收城市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在城市中规划大量的绿化带和绿地。除此之外,在城市中楼顶的利用率很低,可以将楼顶开辟出来并且种植绿地,这样不仅增加了城市绿化的面积,优化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节省了绿地所占的城市用地,使城市的碳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楼顶都处于闲置状态,如果大量的将楼顶开发成“空中绿地”那么不仅可以给建筑物保温,而且可以使城市空气得到净化,使城市的热岛效应有所降低,而且美化了城市建设。
三、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城市开始采取低碳城市建设的方法,未来我国还将不断改进我国的能源结构,提高绿化水平,调整空间布局,使我国真正走向一条低碳城市建设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书铭. 城市低碳建设中政府职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3.
[2]杨阳.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园林水景营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3]胡伟. 天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一、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得不提的是,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全球人类基本的生活元素,粮食生产,健康和环境的获得。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成为各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共识。
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它的这种环保的概念完全适用于蒸蒸日上发展的旅游业当中去。
二、低碳经济与古镇旅游
(一)古镇旅游的定义
古镇旅游是指在古镇地区开展的,以古镇文化景观、古镇自然环境及传统习俗等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满足其休闲、娱乐、求知、康体和回归自然等多种需求的旅游活动。是从地域出发进行概念界定,也就是说,所有发生在古镇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娱乐等都属于古镇旅游范畴。
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人类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旅游涉及“行、住、食、购、娱、游、营销、环境”等诸多层面,是人类体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成果的综合性大舞台,具有响应低碳生活方式理念、推行碳汇机制、运用低碳技术成果的先天优势,也必然成为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前沿阵地。
(二)低碳经济与古镇旅游的关系
无论是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还是在参与旅游的过程中,都会无形或是有形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这些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游客们进出带进的尘土、排出的二氧化碳,都会破坏了古建筑文化的和谐而且对环境造成破坏。此外,垃圾也是古镇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初步统计数字,周庄游客人均留下垃圾0.8kg,那么260万人留下的垃圾就可想而知了。堆积如山的垃圾不仅给古镇造成了环境污染,还带来了精神污染,影响了古镇的旅游质量。
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向低碳经济型转变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古镇旅游具有独特的‘自然性+生态性’,是旅游者走向和体验自然气息和感受原生态的旅游方式,其发展也必然要求最大的生态化、低碳化,以此达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经济和生态的三赢效益。
三、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一)低碳旅游是古镇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目前,大部分古镇旅游属于人口密集型的目的地旅游,与传统自然景区大相径庭的是古镇旅游更加注重人文历史、宗教文化的体验,比如,不同于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注重的是乡村的民俗、民风,但古镇旅游往往注重的是生态环境上。因此,古镇旅游在生态、绿化等方面做的往往还很不到位。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状况来看,古镇发展低碳旅游是可以很好的“可持续发展”与真正意义的“获取经济利益”二者间的平衡点,国内古镇旅游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寻求古镇旅游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古镇旅游开发、发展与古镇保护的双赢目标。
(二)低碳旅游是新要求
在倡导低碳概念、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今天,现有古镇这种非低碳的旅游模式已经远远不能跟上时代步伐,满足时代和人们对于各行业的要求。以低碳概念做前提是对旅游业发展,甚至整个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同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意义。
(三)低碳旅游是新途经
低碳旅游的行为直接表现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消除二氧化碳对人类环境的巨大危害,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氛围。这也是旅游业向低碳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它不仅仅使该行业发展逐步绿色和可持续化,也对其上下游产业向低碳产业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四、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一)古镇旅游产业链发展的相关性
大部分古镇中仍使用的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能源使用现代化上,不是采用的太阳能、水能、风能这样的清洁能源。更多的使用传统煤、石油、天然气等高碳排放能源。古镇中的某些燃煤商家和店铺的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没有经过任何有效处理。然而,处理技术引进的巨大成本使低碳技术要想在古镇旅游发展甚至是整个旅游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十分困难,而在古镇旅游中要实现低碳化,除了要求游客低碳消费以外,更多的需要依赖古镇旅游开发中对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二)古镇旅游的人群低碳意识薄弱
在不少古镇旅游中,各种群体对于低碳概念的认识不强,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和环保意识“掠夺性的开发”,而对旅游资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忽视自然保护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长远利益。并且,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的低碳意识也相对薄弱,更重要的是,某些古镇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服务中就很少积极考虑低碳发展和采用低碳措施。为此,在古镇旅游发展的同时,普及旅游中的低碳旅游是相当必要的。
(三)古镇资金的缺乏和低碳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国内古镇旅游当中,部分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当地经济水平有限;旅游营运商追求高利润的同时,都不重视投入资金对旅游资源实施有效保护,致使低碳旅游设施投入明显缺少。主要体现在低碳交通、低碳服务设施不完善、低碳旅游综合接待水平低等。
五、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模式
以下,简述了低碳旅游与社会发展和古镇旅游的发展的模式。(见图1)
六、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低碳理念
从宏观角度来讲,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合理利用新媒体科技的各种形式,制作古镇低碳旅游推广宣传内容,制定符合当地古镇文化的低碳旅游宣传口号。从微观角度而言,古镇当地主动介绍低碳旅游活动和低碳旅游的益处的义务,在服务过程中不断传播有关低碳旅游的知识,在古镇各个景点全景图、游览图中增加有关古镇的低碳信息,通过这样的多种方式表现对低碳旅游的发展决心和力度。例如:旅游者对古镇活动、交通方式、旅游购物、住宿餐饮等等上的选择,实现通过合理引导,减少旅游者在旅游行为发生中的旅游碳足迹。
(二)推广低碳技术,改善古镇能源结构
发展古镇低碳旅游,首要就是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运用是关键。由于当前低碳技术的运用成本过高,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增长,从中抽取一部分,采用政府补贴或者奖励等手段推广运用,对古镇和当地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气体、固体、液体等污染物采用技术处理,有效发挥低碳先进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以达到各种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
(三)建立低碳旅游相关法律法规
一、研究背景
科技的飞跃,技术的创新,制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会,然而人们在大力发展自身时,却忽略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带了“反发展”的影响。由此关于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思考应运而生。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使“低碳经济”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文件中。然而新近研究表明,贸易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低碳贸易”的概念随之产生。低碳贸易是以低碳经济为背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贸易增长模式,或是出口商品含碳燃料所排放的CO2显著降低的贸易增长方式。低碳贸易不仅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延伸,也是低碳经济与对外贸易的有机结合,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已经起步。
二、研究综述
Grossman和Krueger(1991)是较早对国际贸易和环境展开研究的经济学家,他们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划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方面。Joong—Wan(2009)认为贸易政策应当顺应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势进行调整,温室气体排放国应该按照其政治意愿和承诺制定特殊的政策,从而减少困扰商品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和清洁技术贸易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贸易壁垒。Aaron Cosbey (2010)认为在低碳经济下发展绿色贸易应考虑到低碳商品自由化等问题。国内学者杨长沔(2009)分析了金融危机以来环境壁垒的现状以及美国承诺减排并提出碳配额法案的动因,并为中国应对这种新型的绿色壁垒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低碳贸易的研究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本文将通过对中国自身发展低碳贸易现状的剖析并吸取其他国家在发展低碳、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精华之处,探讨中国在当前情形下发展低碳贸易的对策。
三、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进步的同时也消耗了越来越多的能源(如图1)。2006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并承受着来自国际上的越来越多的减排压力,国际上以绿色壁垒为内容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低碳减排成为新时代的艰巨任务。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低碳贸易在我国的发展与探索尤为重要。
(一)发展低碳贸易的必要性
1、实现低碳贸易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有效途径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全球气候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变化。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15年世界CO2 的排放量将比2003年增长35%,而到2020年将比2003年增长75%,全球气候变化危机也将进一步升级[7]。中国加入到保护地球的大流中,有利于体现其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利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面前发挥重要作用。
2、实现低碳贸易是应对对外贸易“绿色壁垒”的重要措施
与低碳贸易相关的“绿色壁垒”问题形势不容乐观。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先后步入绿色环保的低碳时代,“碳关税”先后被提出来。以“关税”为名,却是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一方面虽然“碳关税”实施将促进中国经济变革,另一方面却给中国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的障碍,高耗能企业的成本增加。作为深受其害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须加速向低碳贸易、低碳经济的转型。
3、实现低碳贸易是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内在需要
长期以来,中国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如果不加快经济变革,资源的缺乏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向低碳贸易转型是中国贸易发展的内在需求。区别于传统的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代价的贸易增长模式,低碳贸易所要求的更高的技术标准,一方面促进技术的革新,另一方面扩大市场规模和促进劳动就业。当前,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还在起步中,虽然短期内还为实现根本性改变,但是仍然有一些显著的成效。
(二)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现状
在世界各国都步入绿色环保的大潮时,我国也高度重视低碳发展,正在探索中发展低碳贸易,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及其他方面的重重的制约,所以仍然面临很多困境。
1、中国传统对外商品贸易具有高投入、高耗能、低效益的特点
中国是人口大国,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中国传统对外贸易的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中国主要出口的几类商品中需要排放大量CO2 的占到一定的比重,比如说煤、汽车(包括整套散件)等,这些传统的出口行业短时间无法改变的高投入、高排放,成为中国推广低碳贸易的阻碍。
2、我国低碳技术低下以及减排工程的不完善
低碳技术是低碳贸易发展的关键,减排工程也是走向低碳化的重要一步,中国也在该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比如说增加森林碳汇,是世界公认的经济而有效地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上升过快的办法,例如广东省在召开林业工作会议时指出未来4年将投66.5亿元用于森林碳汇工程建设。虽然诸如此类的工程已经开始实施,但是短期内还存在一些技术、成本等方面的问题。中国低碳技术的不成熟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恰恰制约了低碳贸易在中国的发展。
四、我国发展低碳贸易的战略实施思路
随着世界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在积极寻求出路。发达国家在碳排放方面已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CO2排放量也在持续增加中(如图2)。因此,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CO2排放成为一个时代的新主题,其中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起了带头作用。例如欧盟在产品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等方面给全球制定“欧洲版能源效率标准”,如汽车尾气排放指标的“欧Ⅲ”、“欧Ⅳ”等。但是面对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国情,中国需要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作决策,积极调整低碳贸易实施的战略,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实施优惠政策,促进整个社会向“低碳”转型
发展低碳经济是发展低碳贸易的基础。在当前国际能源危机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更成为了各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方向。国家经济政策对发展低碳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倾斜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低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引导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促进整个社会向低碳转型。
(二)制定政策鼓励创新型研发低碳技术,降低高碳耗能产品生产率
为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实力,真正能够抵御关税不利影响的途径只能是走低碳贸易之路。政府应制定低碳贸易发展规划和出台相关限制政策,给予低碳技术研发更多的支持,同时对此进行一定的经济鼓励。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同时对此提供长期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希望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也可以相应地借鉴鼓励人才积极投身低碳技术的研发。
(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产业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比如比重偏高的是重化工业,而服务业和能耗较低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中国需要在环境与贸易利益方面做出权衡取舍,对那些附加值低,能耗和排放较高的产品从源头上长期不懈地进行控制。并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引进低碳项目等方式引导出口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低能耗、环境友好型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业方向转移。
(四)开发多元化国际市场规避贸易壁垒
开发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可以使企业摆脱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分散发达国家“碳标签”“碳关税”等低碳贸易壁垒带来的风险。同时,企业可与国外企业合作,逐步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国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这样既可以扩大市场规模,还能够有效规避低碳贸易壁垒,在低碳贸易中取得主动权。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White Paper 2003: 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carbon Economy. London, 2003
[2]闫云凤,杨来科.金融危机与我国低碳贸易的发展.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
[3]Grossman,Gene.M and Alan B.Krueger.Environmental Impact of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BER Working Paper,1991
[4]Joong—Wan,2009.Pursuing Green Trade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Implicationsfor Policy Options,UNDEST Expert Group Meeting on Citizen Engagement in Climate ChangeGovernance
[5] Aaron Cosbey.Overview of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 Issues. Brainstorming meeting on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2010
[6]张宏,张海玲.中国发展低碳贸易面临的障碍及对策——兼论对日本经验的借鉴.亚太经济转型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州:福建省社科院,2010
一、引言
2012年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要求将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出的方式转变。我国提出中国的碳排放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是我国能否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重要实践力量。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情况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对碳排放问题的研究也开展起来。日本学者Yoichi Kaya(1990)在IPCC研讨会上提出Kaya恒等式,成为测量碳排放量的第一种比较系统的方法。他提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和能源结构。Holdren(2000)提出了用于测量碳排放量第二种方法——IPAT法,核心思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碳排放量的增长取决于人口规模、社会影响、技术影响。Grossman和Krueger(1991)提出了碳排放的库次涅茨曲线,认为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之间存在倒U的关系。Sun(2005)认为在评价一个国家是否有低碳经济效应时,一个理想的指标就是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enny(2009)以爱尔兰为例,分析比较了六种不同的用于测定碳排放量的模型。上述研究的方法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评价多是非动态,对于不同时间序列的比较不够充分。
(二)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理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碳排放与能源结构关系、碳排放与国际贸易结构关系等方面。谭丹和黄贤金(2008)测定了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总碳排放量和生产总值,分析碳排放与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孙建卫、陈志刚等(2010)运用IPCC的方法对中国不同年份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王群伟等(2010)运用DEA模型建立了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动态变化的指数,通过收敛理论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地区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焦兵(2011)从我国西部地区的产业和消费升级角度,验证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许广月、宋德勇(2010)研究了中国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得出中国东、中部地区的库兹涅茨曲线符合倒U型而西部地区不符合的结论。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装备制造业的碳排放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并不多见。我国能否实现低碳经济目标,装备制造业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装备制造业的低碳效应有着现实意义。
三、我国装备制造业分布情况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装备制造业的集群特征较为明显,第一,产业关联程度高:涉及企业多,联系紧密;第二,技术水平要求高:技术水平的提高要求产业的聚集程度更高;第三,要求资源共享和技术溢出效应:通过产业聚集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外部性。
本文选择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在某个区域是否构成专业化,公式为LQij=Pi/Qi。
其中,LQij为某区域某一产业的区位商;Pi为区域j的产业i的产值占该区域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Qi为产业i的全国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
装备制造业主要有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七大类。本文选取2001~2010年数据,分别计算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区位商,如图1所示。
由东、中、西三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的区位商可以看出:东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区位商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区位商,数值都大于1,说明东部地区是装备制造业有聚集优势的地区。东部地区的区位商2001~2003年轻微下降,到2007年逐年增加,聚集程度上升,2008年之后有所下降,专业化程度有下降的趋势。近年来,东部地区出现劳动力价格上涨、环境污染加剧、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东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减缓并有向中部和西部转移趋势,以寻求优越的资源、良好的环境及较低的成本。中部地区的区位商2001~2003年增加,2004年短暂下降2010年又恢复上升,说明中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集群聚集化程度不断提高。西部地区区位商上下起伏,表明聚集化程度有波动。通过计算东、中、西三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数量年增长率,东部地区的企业数量增长率是逐年放缓的,而中部和西部的是逐年提高的。总体来说,装备制造业的主要阵地仍然在东部,但发展速度放缓;中部和西部的装备制造业专业化程度加深,产业不断发展扩大。
四、装备制造业碳排放测算及结果分析
(一)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改变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把降低碳排放量融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去。低碳效应是指经济发展和格局的变化是否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我国装备制造业是否实现了碳排放量的减少,是否产生低碳效应,需要我们进行测算和验证。
(二)装备制造业碳排放测算模型
1.装备制造业碳排放测算
(1)煤炭、石油、天然气是装备制造业中使用最多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最多。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测算装备制造业中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碳排放量。每一种能源燃料的碳排放系数不同,因此总碳排放量=Σ(每种能源燃料单位消耗量碳排放量)。对于装备制造业的碳排放运用下列公式测算:Tj=Σeij*ri*ci。公式中:Tj为j产业的碳排放总量;i表示能源燃料种类,分别为煤炭、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天然气;eij表示j产业在一年对第i种能源的消耗量;ri为第i种能源标准煤折算系数;ci为第i 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得到装备制造业能源消耗量、产值、碳排放量,如图2所示。
(2)计算装备制造业单位GDP碳排放量。装备制造业单位GDP碳排放量=装备制造业碳排放量/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计算得出在2000~2010年装备制造业的单位GDP碳排放量,如图3所示。
2.结果分析
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主要有经济产出效应、经济结构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碳强度效应。经济产出效应:碳排放量随着经济产出(GDP)的增加而增加。经济结构效应:经济结构中符合低碳要求的产业占比重越大,碳排放量越小。能源结构效应:在经济发展中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会降低碳排放量。碳强度效应:使用新能源能降低单位能源的碳排放量。
(1)由图2可以看出,2001~2010年装备制造业产出总值、能源消耗总量和总碳排放量都逐年增长。碳排放量的经济效应方面,2010年装备制造业的产值比2001年增长了近7倍,碳排放量增长了2倍。能源结构方面,我国装备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重要,能源消耗量巨大,2010年的能源消耗量达到1.75亿吨标准煤,比2001年增长了2倍,碳排放量也增长。
(2)从图3来看,2001~201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从2001年的14.4克/元到2010年的5.6克/元,单位GDP的碳排放量下降了60%。从单位GDP的碳排放量角度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五、政策建议
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对于装备制造业自身来说,要向创新型产业方向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集群技术溢出不断扩张,实现产业上的重点跨越和技术上的重点突破;依赖政府政策,为自身发展提供好的环境和条件;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产业转移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政府应该指导装备制造业产业有步骤地转移,包括主导企业及相关企业及配套部门。对于西部和中部地区来说,应统筹兼顾。政府加强体制改革,对转移产业做出引导和政策规定;同时对转移产业进行鉴别,对于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应减少转移。
参考文献:
[1]Kaya,Y.Impac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Control on GNP Growth: Interpretation of Proposed Scenarios[A].IPCC Energy and Industry Subgroup[C].New York:Mac well,1990.
[2]Holdren,J.P.Energy,the environment,and health[J].Ecological Economics,2000(04).
[3]王缉慈.我国制造业集群分布现状及其发展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12).
[4]谭丹,黄贤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3).
关键词: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产业结构 路径选择
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意义
2003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之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当前低碳经济发展成为了全球的共识。20世纪末至今,各国为加速本国经济发展,不少国家采用粗狂式的发展模式用以推动本国经济增长,这使得全球整体碳排放量骤增(见表1)。气候变暖问题也就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低碳经济。
现今所倡导的低碳经济主要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庄贵阳给予了低碳经济一个合适的解释,他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其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将会毋庸置疑的成为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的新的世界革命浪潮。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一)低碳经济之路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供给结构
我国能源结构具有以煤炭为主且生产和消费比重较大,石油产量低、消费高,新能源利用率低的特点(见表2)。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对能源有着更大的需求,但是我国能源现状不容乐观:煤炭石油产量已经接近极限,对它们的过度依赖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因此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低碳能源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有效地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缺陷问题,更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低碳经济之路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目前整体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以2007年为例,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为11.7%、49.2%、39.1%,而同期在发达国家第一产业比重不超过5%,第二产业不超过30%,第三产业不超过65%,这种不合理状况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期我国特别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的经济发展方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工业支柱结构,优化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结构。
(三)低碳经济之路有利于环境保护
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都是采用粗狂型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增长模式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使得污染排放物量高、资源能源消耗大,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有效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环境的依赖程度,减少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和破坏。这是实现我国“十一五”目标的重要措施。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及问题
(一)能源使用效率低
我国的资源现状是“富煤、少气、缺油”,因此也就决定了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且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从2000年到2007年间,能源消费量按照年均1.8亿吨的速度增加,到2020年我国的能源需求量将会达到50亿吨。但是面对如此巨大能源消耗,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很低,有资料显示,每吨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美国的28.6%、相当于欧洲的16.8%、日本的10.5%。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仅为35%,比国际效率水平低10%。而且我国GDP能源消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2倍。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使我国GDP约增长10倍,但是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增长40多倍。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国家按照三次产业结构来划分经济部门,农业为第一产业,工业是第二产业,服务业为第三产业。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是重工业快速发展阶段,也是能耗最多、排放最多的时期。也就是说我国现期经济的快速增长过于依赖工业,尤其是高耗能的重化工行业,而且能源低消耗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所占比重较低(见表3)。虽然自2000年后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成果,但都是依靠能源消耗来提高的。我国大部分省市都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所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
(三)低碳技术水平低
在我国传统的经济模式下,行业整体科技水平比较落后,政府企业仅看重眼前利益,对技术的重视不够,鲜有资金投入低碳领域,使得低碳技术研发能力和消化吸纳能力有限。同时这又涉及成本和市场方面,采用低碳技术减排温室气体的过程中将会付出额外成本,该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将下降。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动向及经验
从世界角度观察,各发达国家都在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准备向低碳经济转型。
英国政府在继2003年能源白皮书之后,于2006年10月了《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对全球变暖的经济影响做了定量评估。报告认为,气候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代价可堪比一场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若世界各国现在以每年 GDP 1%的投入进行低碳经济发展,则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报告还认为要做到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为:提高能源效率;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去碳高新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
2007年7月11日,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之后奥巴马提出了新能源政策,实施“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计划,预计到2030年,所有新建房屋都实现“碳中和”或“零碳排放”。
2008年6月,日本原首相福田康夫提出“福田蓝图”,它包括应对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其中提出了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 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至80%。
2009年7月15日,英国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文件指出,到2020 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的份额,其中40%的电力来自绿色能源领域,主要是发展风电等绿色能源。
从世界各发达国家对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经验总结:以实现“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经济增长同能源消费、碳排放脱钩;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开发新的新型的清洁能源;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促进、约束。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一)产业结构调整
做好产业模式调整,首先应该在依据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在工业内部加快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和低耗能产业的发展,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行业内部结构,在保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并努力占有一定的产业比重。其次控制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钢铁、化工、轻工等行业的准入制度。同时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政策法规支持
一国低碳经济的有效推行和实施,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因此政府应该率先规划并大力推动低碳经济相关政策法律的制定,建立起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推动社会经济朝低碳方向转型。现阶段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少,也缺少针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相关法规。为了更好的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应尽快建立相关的立法和政策支持。具体在政策措施中可以采用开征碳税和推行碳排放交易等手段。碳税的征收使得清洁能源更有成本上的竞争力。碳交易的推行对于促进我国各地区、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均衡,提高减排效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经济增长模式调整
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主要是粗犷型发展模式,它采用:资源―生产―产品的单线流向(见图1),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生产终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现在国际上所倡导的低碳经济模式,是采用循环的生产机制,即资源―生产―产品―资源的闭合生产模式(见图2),这样较之于传统的发展模式将会更好的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也就无形中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使得经济增长方式由粗犷型向集约型逐渐过渡。
(四)相关技术支撑
经过数年的发展,世界发达国家拥有了较成熟的低碳技术,我国应该通过国际间协商与合作机制,加强发达国家与我国的技术转让力度,增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引进、消化以及技术创新。这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尤其要依照我国以煤炭资源为主的国内资源基础和形势严峻的环境污染现状,放眼中长期国家能源环境战略的发展。同时我国还应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技术市场和碳交易市场,通过各种激励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为低碳产品的出口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此外还应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力度,大力推动相关技术创新,并积极研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和封存等先进的低碳技术作为提升国家技术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五)消费观念转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作为消费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城市消费了全球能源的75%,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 80%。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对低碳社会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宣传等手段,大力开展低碳经济宣传活动,倡导低碳、节约、环保的社会生产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者节能意识,使全社会各个阶层人群都能够了解认可低碳经济,在平时生活中选择低碳环保产品。
综上,中国走低碳经济道路将会面对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困难,但是低碳经济的道路,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全球气候环境合作的要求。积极构建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消费者低碳经济消费观念,鼓励企业开发应用低碳先进技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并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瑞钢,李由.低碳经济: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学术界,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