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抽象艺术的主要特征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8 16:27: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抽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抽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 J20-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729(2009)02-0043-03

原始装饰艺术与其说是一种艺术形式,不如说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贴切地说,是原始人类思维特征的再现形式。原始装饰艺术是原始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再现其思维特征的载体。虽然语言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区域限制,即各民族和各部族在地理位置上及生存环境上的差别,使得他们形成各不相同的语言及语言表达方式,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语言体系,但就原始装饰艺术的思维特征而言,各民族和各部族之间却存在着某些共性特征,这为研究原始装饰艺术的思维特征提供了突破口。原始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大体有三种:具象写实的、抽象几何形的及以想象为主的。研究原始人类的艺术思维不同于研究现代人类的思维,前者难度远远大于后者。本文拟以原始装饰艺术的三种表现形式为出发点,浅析蕴涵其中的原始人思维特征。

一、原始艺术思维与写实的视觉艺术形式

原始思维指史前人类的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必经阶段,其鲜明特点是以心理主体为基础。学术界在模仿现实的艺术思维与抽象的艺术思维出现的先后顺序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观点:模仿现实的艺术思维先于抽象的艺术思维出现。主张此观点的人认为,写实形式的装饰先于抽象的几何形的装饰,最初几何形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简化或硬化的模仿。目前这些观点在理论推理上得到了证明,同时在时间顺序上也得到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普列汉诺夫曾在《没有地址的信》中论述到:“艾伦莱赫在他给柏林人类学协会所作的关于新古河第二次探险的报告中说,在土人的装饰图案上,‘所有一切具有几何图形的花样,实际上都是一些非常具体的对象(大部分是动物)的简略的、有时候甚至是模拟的图形’。例如,一根波状的线条,两边画着许多点,就表示是一条蛇,附有黑角的长菱形就表示一条鱼,一个等腰三角形可以说是巴西印第安妇女的民族服装的图形,我们知道这种服装不过是著名的‘遮羞布’的某个变种而已。”[1]

对于“写实性装饰艺术在人类视觉艺术发展的早期就已存在”这一观点,可以从国内外的实例中找到很好的证据。如国内和国外的原始彩陶、原始岩画上精美的装饰图案等,均有对写实性装饰艺术的记载。如图1通过坚挺线条与柔美线条的结合,对狮子、犀牛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刻画,整个画面物体的结构、比例都表现得极为准确且形象生动,较好地体现了原始人类写实的作画技巧,其线条的运用刚柔结合,尤其是对于犀牛的刻画,形象地表现出了其强劲有力的特点。由此可以推测出,具有写实形式的装饰艺术在原始社会已出现并被广泛地运用。

从认知学的角度来看,对事物的认知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原始人类对于写实技巧的掌握也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即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符号到结构性符号、最后到具体描绘的长期发展过程。就原始装饰艺术而言,主体没有对客体进行认识,就不可能在意识中形成一定的视觉效果,进而也就不能对客体进行描绘。由此可见,写实艺术的出现与具象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具象思维是写实艺术存在的前提。

二、原始艺术思维与抽象的视觉艺术形式

从已知的考古和民族学材料看,抽象的装饰形式并不比具象写实的装饰形式出现得晚。在原始社会,各种装饰形式是共存的,只不过在一定时期有主次之分而已,而它们的发达程度也各不相同。

抽象几何形装饰是原始装饰艺术中最常见的主要装饰形式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原始人类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抽象几何形装饰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自然物、人造物结构的启示,在对事物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化、几何化处理的结果。除此之外,抽象几何形的出现还与原始思维的特殊性有关,即原始人类是将装饰物当做一个生命整体来对待的,这是抽象几何形装饰产生的思维基础。就人体装饰而论,被装饰的人体代表的是一个有机整体,装饰形式与装饰内容是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于整体之外的另一生命体。

人类本能的思维特征是人类艺术思维的抽象性的本源。正如贡布里希所言:“人类制作和构划各种简单结构而不顾这些简单结构指的是自然界里的什么,这就是人类运用秩序感的方式。”[2]在原始时代,由于整个自然界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当时人类为了在浩瀚的原始森林中凸显自己,就在身体上绘制各种规则的、有秩序感的几何图案,以满足心理上的需求。人们用艳丽的红黄色将自己的身体装饰得绚烂多彩,体现了狂欢者积极响应活动的心情,同时衬托了浓重的节日气氛。

在原始社会,人类对身体的装饰动机有很多种:有的是出于对本民族或部落的维护,有的是为了悼念祖先,有的是为了参加某些大型群体活动。如图2所展现的人体彩绘,其装饰目的就是出于一种群体礼仪,与参加狂欢节有关;但就装饰形式而言,则完全与该活动无关,图中所绘内容只是一些被赋予了某种审美意义的抽象符号而已,并没有特定的意义。

三、原始艺术思维与意象的视觉艺术形式

在本文中,“意”指意念、想象和对现象的印象等,“象”指形象,“意象”是指人类通过视觉的表达方式,表现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意象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体、抽象思维为辅助、灵感思维为契机,通过感性与理性的交融,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最终形成审美意象的思维形式。[3](P105)

在原始装饰艺术中,意象思维主要体现为心理的映象和表象。意象并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忠实模仿,而是在个人意识的基础上对客体进行加工、抽取后形成事物的过程。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对心理意象做过深入研究后指出:“真正适宜于思维活动的‘心理意象’,决不是对可见物的忠实、完整和逼真的复制。这种意象是由记忆机制提供的,记忆机制完全可以把事物从它们所在的环境中抽取出来,加以独立的展示”。[4](P173)由此可见,心理学上的意象更多的是人类本能的反映,是人的思维对外界事物的主要特征的记忆。

从原始装饰中的意象表现内容来看,其表现形式可归纳如下:一是脱离现实完全虚构的形象,这一存在形式有可能是几种现实事物的组合;二是根据现实事物中的具象演化而来的形式,这种形式实际上是对客体的一种简化、规则化和几何化的表达。由此可以看出,意象装饰思维的来源不会脱离现实中具象形式的简化及原始人类自身对事物的认知方式。除此之外,它还与人类的信仰有关。原始社会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人类产生了畏死的心理,从而产生了图腾、巫术等原始艺术形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的装饰艺术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通过以上对原始装饰艺术“原逻辑”[5]的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的论述,可以看出,三种基本思维形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原始装饰艺术中,存在着多种思维形式综合运用的现象。因此,不论是具象、抽象还是意象的思维形式都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因为它们在思维形式方面可为现代的装饰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1)[C].曹葆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2-433.

[2] [英]贡布里希E H.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研究[M].杨思梁,徐一维,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10.

[3] 鲁西.艺术意象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105.

篇2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030-01

一、关于“似”

人类从事艺术创造,最直接的范本是其周围的客观物象。从原始人类起,模仿客观世界的愿望就是刺激人们艺术创造的动力之一。不论是中国的水墨山水还是西方的油画风景,都强调师法自然,从自然中择取素材,汲取灵感。通过对艺术大师生平和创作实践的考察,特别是纵观各大艺术流派,我们可以发现,艺术创作要想成功,就必须密切地关注现实。列奥纳多达芬奇曾说:“能模仿者才能创造。”罗丹也建议:“模仿自然吧。”由此可见,大师们在模仿的重要性上达成了共识。而且几乎人人皆知,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似”可以简单理解为“形的准确性”,这是一个绘画艺术技术层面的基本问题。纵观漫长的美术发展史,作为古典写实的油画,欧洲人有雄厚的写实造型即素描造型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印象派之后的诸多画派才能将写意、象征和抽象的表现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也有相似的思考和说法,谢赫的“六法”论提出“应物象形”,宗炳的《画山水序》也强调“以形写形”,都是主张以客观物象为范本来造“形”。所以,模仿是艺术创造的必经阶段,做到“似”是为更好地发掘艺术魅力而作的小小铺垫,是为了最终达到“不似之似为真似”的境界。

二、关于“不似”

对于“不似”,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理解,它是在“似”的基础上对客观物象加以概括、提取、归纳,甚至扭曲,是对自然的一种提炼和升华。“不似”的目的在于突出或夸张事物内在的主要特征,以形写神。在这一问题上最有发言权的当属中国的写意艺术,它强调从作者的主观感情出发去审视自然,以形写神,以景写情。关于形与神的关系,中国历代画论有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黄宾虹曾说:“画不徒贵有其形似,而尤贵神似;不求形似,而形自具。非谓形似之可废而空言精神,亦非置神似于不顾而专工形貌。”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对“不似”也作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艺术的目的不在于绝对正确的模仿,不应该只模仿各个部分的关系,而要表现事物内在的主要特征。我们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来举例,面对当时让人沮丧的现实,他无力改变什么,又想躲避痛苦,便只能逃遁到艺术的世界。为了宣泄心中的苦闷与忧伤,表达自己对现世的不满与抗争,他创作了一系列雕像。这些雕像都改变了正常的比例,如把四肢和躯干加长,让眼眶深陷等等。像这样的人,在意大利的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他们,只存在于米开朗琪罗的心中,只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他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艺术家在表现了对象内部深层次的结构与组织之后,还要进一步改变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这种改变,不是漫无目的的改变,而是有意地向着一个目标改变,其最终目的在于凸显对象的主要特征,即艺术家在艺术品中想要突出表达的艺术观念和情感精神。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似”与“不似”便都实现了其自身的价值。画面不再只停留在“造型严谨,关系准确”的初级阶段,而是不断上升到精神性的高级层面。

三、关于传神写照

篇3

一、西方美术史上绘画从写实到抽象的演变历程

(一)西方美术史上写实绘画的发展过程

写实主义从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风格、洛可可艺术到印象主义之前绘画艺术都以写实艺术为主。自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模仿说”正式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形成一个体例完整、自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写实艺术的发展就是来自古希腊开始的模仿艺术,顾名思义写实就是对于事物清晰而真实的描绘。古希腊开始的模仿艺术对写实艺术在西方美术绘画史上的影响是一以贯之的:“古罗马的艺术不像希腊艺术那么富于浪漫情趣和理想化的美,而是更加趋向写实;”2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就写实角度来说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的风格,同时也创造发展了新的技艺,比如对于透视法的创造,使得绘画艺术具有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巴洛克风格继文艺复兴以后成立专业的美术学院,使得美术训练走向正规化,另一方面是画家打破理性、僵化的绘画模式,使得作品的鲜活性和想象性有所增加;罗可可艺术是对巴洛克艺术的继承,或者说是一种精妙化的发展,罗可可在写实艺术上显得轻盈、精致富于装饰性;19世纪是一个科学实践、意识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就艺术而言现实主义的社会意识成了艺术家们追求的题材,这一时期写实主义的画家虽有的受过专门的古典风格的绘画训练,但是他们不再热衷于在神话和历史中需求灵感,而是全力在直面现实或贴近自然的过程中发现美本身,在印象主义之前可以说是写实主义达到了巅峰。

(二)西方美术史上抽象绘画的发展

自印象主义之后,后印象主义、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达达主义逐渐形成了以几何抽象为主的绘画模式。纵观西方美术史上抽象绘画的发展,印象主义开启了抽象主义的先河。印象主义一经出现就引发当时的批评家和公众的强烈反应,因为艺术家们的作品与传统的学院派的反差实在太大了,有人甚至怀疑这些艺术家根本不会用笔,而是将颜料灌在手枪里往画布上乱射一气而已。从后印象主义以来塞尚、高更、梵高开始就注重心灵世界的表现,抽象的色彩也更为浓烈。毕加索的《阿维农少女》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先河,大体上宣告了以典雅、和谐的美为特征的西方传统艺术的终结,彻底改变了写实主义的视角,正如西班牙艺术史家圣地亚哥亚蒙曾这样评价毕加索的《阿维农少女》:“让优美灭绝吧!”从现代主义开启了抽象艺术的大门,绘画艺术作品从几何形体的组合到不规则图形的展现,都强烈表达艺术家作为艺术主体的强烈感情表达。野兽派、表现主义的画家们主张用一种变形、夸张、原始主义、幻想以及不和谐的形式因素达到表现效果。抽象表现主义和达达主义达到了抽象艺术的巅峰,主要特征表现在以非再现性的基本形式来构建艺术对象,并且自由的表达了艺术家内在的情感,达达主义以激进的方式对既有艺术进行了一次强有力的破坏,他们以非理性、非逻辑或荒诞性,夸张的手法使得抽象艺术达到巅峰。

二、西方美术史上从写实主义到抽象主义的原因

在历史的长河中美感具有时代性和差异性,在时代、历史的变迁中,审美观念也具有不稳定性。从而,绘画艺术的“真理性”、“超越性”也需要在时代变化中重估和阐释。从写实主义到抽象主义的转变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审美的需要,但是如要深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从写实到抽象的转变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

人类文明活动产生了艺术,艺术的发展也遵循其自身的变化规律。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我们就清晰看到艺术反映着客观实践,反映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从人类生活中积淀了丰厚情感。从远古的动物壁画到文艺复兴宗教肖像画,从写实主义过渡到抽象主义的千百年中,都是艺术家在寻求这个时代的符号和表现风格。传统的写实绘画给予我们逼真、静态、焦点透视的视觉体验,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高新科技的日益兴起,摄影艺术逐渐显得比写实艺术更为普遍,在这样的高新科技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到立体的、三维空间的几何图形的创作组合成新的画面,同样让我们体验到了不同的视角冲击和无线遐想。

(二)从写实到抽象的转变符合审美的需要

“人的审美意识是在制造和关照中逐渐地积累起来,积淀下来,建构起来。”3在审美现象学中,我们对客体一般采取三种态度,即认识态度、功力态度和审美态度。我们的审美活动受到时代、阶级和个人认识程度的差异,所以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一定符合审美的需要。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写实主义还是抽象主义都是对于色彩和线条的充分应用,他们的区别在于对色彩和线条运用的程度,但是终究色彩和线条都是我们审美的根本因素。艺术反映着每个时代特色:古希腊时期我们欣赏和谐、典雅、理想化的美;罗马时期有磅礴宏伟、高大壮阔的建筑艺术;文艺复兴时期有充满人性、细腻鲜活的写实画作;印象主义之后我们更多的欣赏了以几何不规则图形组合而成表达一些非理性的抽象绘画。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写道:“艺术家创造的境界尽管也取之于造化自然,但他在笔墨之间表现了山苍木秀、水活石润,是在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是一个有生命、活的,世界上所没有的新美、新境界。凡是真正的经典都要做到这一点,虽规模大小不同,但是都必须有新的东西、新的体会、新的看法、新的表现,他的作品才能丰富世界,才有价值,才能流传。”4正是这超越具体存在和不同时代的变迁,艺术作品才形成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

(三)从写实到抽象受时代的影响

篇4

在新型设计不断推陈出新的环境下,传统具象艺术语言与抽象艺术语言的应用,成为满足人们自身审美需求的有效方式。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抽象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融合,也可以为抽象艺术形式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现代平面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看,原始平面设计艺术的出现,是人类的社会文明产生的标志性因素。它是在人类之间的交流频率不断增加的基础上产生的。从原始平面设计形式的发展对人类早期文明所带来的影响来看,文字就是在原始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交流工具。自近代以来,工业革命的开展,对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生产力的发展,让企业生产与市场销售之间的矛盾成为了人们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让建立在平面设计艺术基础上的商业设计成为了推动产品销售模式创新的重要因素。随着美术艺术的不断发展,商业设计理念与野兽派、未来主义思潮等现代艺术思潮的碰撞,成为了促进现代平面设计艺术发展创新的重要因素。

(二)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基本要素。美术创意、构图的合理性和色彩的搭配是影响平面设计作品自身的艺术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三种因素是平面设计中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平面设计作品的美术创意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发挥的是一种基础性的作用。在一些学者看来,“没有好的创意,就没有好的平面设计作品”。构图问题是事关平面设计中的图形、色彩与文字之间的关系的重要问题,卓越的构图设计可以让平面设计作品的画面效果表现出一种合理化、新颖化的特点。从色彩问题来看,色彩形式美法则的应用,可以让平面设计作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信息表达。

二、抽象艺术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可行性

从抽象艺术语言与现代平面设计之间所产生的联系性关系来看,这一艺术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也是现代平面设计形式在抽象艺术语言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作为传播手段的一种特殊化的表现形式,应用性是这一艺术形式与纯粹的艺术作品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从我国艺术领域的发展来看,受到我国思想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象性特征和意象性特征成为了我国传统美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美学特征。在平面设计领域,在新兴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传统设计理念与现代化美术表现形式的融合,让设计师的艺术创作思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由于抽象艺术主要注重的是观众自身的体验与态度,这就让抽象艺术语言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应用,成为了对平面设计作品的深刻性和多样性特点进行展示的重要因素。因此,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和抽象艺术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普及,是促进二者之间有机结合的重要因素。

三、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抽象艺术形式

抽象表现形式是建立在抽象思维作用下的一种思维表现形式,它是人们在对一些复杂现象进行感知的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对自然物象的高度提炼是抽象思维在人们自身的逻辑思维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因此,对这一思维效果的艺术展现,就成为了抽象艺术的主要发展机理。在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中,造型美和意境美成为这一艺术形式自身美学特征的主要表现。在平面设计艺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抽象艺术语言可以借助自身的肌理元素和色彩要素的作用,对平面设计作品的设计理念和趣味性特点进行发挥。

(一)抽象艺术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式表达。从一些学者对抽象艺术问题的研究情况来看,抽象艺术对传统写实主义绘画作品中涉及到的文学舒适性进行了突破,受到艺术创作者自身内在经验因素的影响,视觉的隐喻性也是抽象艺术语言自身艺术魅力的一种作用机理。在这一艺术形式与平面设计形式之间的融合过程中,艺术语言的隐喻表达,是其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一种基本的表达形式。从结构主义的相关理论来看,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画面的构成问题是绘画作品的自身艺术形式的主要参考要素。对于这样的观点,笔者并不持反对的态度。在对抽象艺术的自身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单纯以画面中的抽象元素为切入点对这一艺术形式进行探究,抽象元素在画面表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限性问题,就成为了我们在对这一艺术形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无法忽视的问题。在对这些抽象元素的表现组合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表现组合所表现出来的无限性,可以被看作是推动抽象艺术形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说明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和特异构成这几种构成形式是学者在对抽象艺术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要素。在将抽象艺术语言应用于平面设计领域以后,上述四种构成形式依旧可以在平面艺术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从这四种构成形式对平面设计形式所带来的影响来看,重复构成形式可以让平面设计作品表现出严谨整齐的艺术效果,在商业领域和广告设计领域,这种视觉效果的发挥,对传播效果的强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渐变构成可以对平面设计作品带来一种理性规律化的形式美感。发射构成可以通过对平面设计作品的透视感和运动感进行发挥,对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进行强化。特异构成可以通过对平面设计作品的抽象美感进行强化,加强作品的视觉吸引力。

(二)抽象艺术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情感表达。在对事物的自然外貌和物象表征进行逐步舍弃的基础上,以简约化的萃取形式作为造型元素中的核心要素,是抽象艺术在艺术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对创作者内心的情感的表现,是这一艺术形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核心要素,因此在将这一艺术形式应用在平面设计领域以后,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也成为了作品设计者表现自身情感的一种载体。从抽象派作品的创作形式来看,形、色、点、线是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艺术元素。从抽象艺术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来看,通感技巧的应用,是在借助建立在作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的与各种感受有关的特征因素,通过一种可视化的形式特征,对平面设计作品的自身的意向进行把握。在对通感技巧进行应用以后,作品的观赏者会在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感受的基础上表现出一种与作品自身艺术特征有关的情感共鸣。这样,在抽象艺术语言与平面艺术设计形式相结合的过程中,前者可以借助一些具有可视性特点的图形,对人体的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体验进行充分调动,这就可以让观众在具有抽象化特性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感受到一种自我情感的解脱。

(三)抽象艺术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意境表达。不论是在文学创作领域,还是在美术艺术的创作领域,意境问题都可以被看作是艺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交融关系的一种表现。从抽象艺术自身的特点来看,对艺术形式与画面内容之间的关系的处理,是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构思的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这一类作品的表现形式来看,视觉错觉的利用与极简化的表现形式,是艺术创作者自己对意境美的一种理解形式。在将自己对作品的意境美付诸笔端以后,观众可以从其作品的美学效果入手,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内涵进行赏析。在不同的平面设计作品中,设计者所构建的不同意境,是作品在视觉形式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的主要表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是抽象艺术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意境表达方式的主要表现。

结论

抽象艺术是一种抽象化的视觉语言表现形式,人们审美需求的提升,让抽象艺术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抽象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的情况下,对抽象艺术语言的准确应用,是平面设计者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董璇.抽象艺术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齐娅璇.抽象绘画对设计思维的影响探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篇5

纵观人类文明史,全世界任何民族的艺术活动几乎都起源于原始陶器。日本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绳纹时代(约公元前10000-前300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陶器,因其上面的纹饰主要是用绳子压印而成的,所以称为绳纹。绳纹陶器最精彩的部分是瓶口处装饰以各种各样的纹样,被认为是日本美术史上最具水准最纯粹的抽象雕塑。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抽象线条,是日本民族最初的抽象造型活动,这种原生态的形式语言,为日本后来的造型艺术奠定了基本秩序。

一、日本绘画独特的时空观

日本绘画的时空观与禅宗思想是密切关联的,禅宗思想将日本艺术从物质条件的羁绊中解放出来,从而使艺术具有了独特的抽象性和精神性,同时也体现了日本民族精神的基础,体现了日本民族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特有的节奏感。抽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在于消除画面的空间感,表现一种静态的空间,日本传统绘画正是擅长表现连续描绘伴随时间过程而变化的画面。例如21世纪的《源氏物语绘卷》采用连环画式的画法,利用建筑结构进行隔断,显示出平面化的空间及有秩序的斜线,呈现出日本绘画的独特形式韵味。对整体结构的形式抽象和对具体细节的刻画入微,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这种结构在同一画面中被处理的极为平衡与协调,这不是简单的模仿自然的不均衡,而是追求画面统一的更高层次的协调,《源氏物语》被称为日本造型艺术的真正价值所在,是日本美学的本命。

二、日本绘画抽象的装饰性

日本绘画抽象的装饰性早在绳纹时代的陶器上就已显露端倪,日本绘画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对象抽象化,夸张其造型并使之单纯化,作为基本形加以整理归纳使其抽象化,更有表现性。日本绘画的传统是简洁的轮廓线和平面式描绘。形象单纯化、抽象化,可以大胆地采用鲜艳的色彩,使单一的画面充满变化。使抽象性和精神性成为日本绘画的主要表现。江户初期的“琳派”是日本民族绘画样式的一个高峰,代表人物是l屋宗达《关屋图屏风》,也取材于《源氏物语》,奔放抽象的纹样与绳纹时期陶器的装饰美感有相通之处,辉煌的金色地子具有传统屏风的装饰性,与斜贯画面的青山绿水相呼应,为空灵的构图拓展出抽象的视觉效果,画面右下端集中的人物,刻画的细致入微,有精到的工艺感,与整体的抽象简约形成鲜明的对比,局部及其细致的写实和结构的极端抽象共存于同一幅画中,并且是如此的和谐,和现代抽象绘画如出一辙。日本绘画的最显著特征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装饰性,并极致的升华为样式化和抽象化。这种画法除日本外在其他国家是罕见的。

三、日本绘画中的浮世绘版画

浮世绘版画是日本绘画的精华,从根本上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精神气质。首推非对称式构图,主要表现为:在构图上将各个对象以看不见的潜在斜线相连接,产生出动态的,变化丰富的视觉效果,追求画面整体的统一和更高层次的协调,构成完美的图案化、装饰性等抽象的视觉平面。浮世绘版画的线条是具有非色彩意义独立的抽象实体,它的平涂颜色具有简洁透明的性格,在视觉表现上达到了纯粹的境界,极度精炼的发挥了线条与色彩的抽象表现力。对印象派的绘画和西方现代美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四、日本绘画和新艺术运动

将现代主义推向一个抽象艺术运动的真正动力,是现代工业技术支持下的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大多都师法大自然,赋予自然一种富有美感象征性的情调。把日本美术称为“新艺术”是因为日本传统绘画中的自然主义是日本绘画的根本和中心支柱,也体现了人类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使日本绘画成为新艺术运动中流行的植物曲线的直接蓝本。虽然日本民族原生态的自然观缺乏一种哲学体系的归纳,但它所展现的对空间和造型及色彩的平面化处理,正是在视觉上将具体事物抽象化的有效途径,新艺术运动受到在日本自然主义中根深蒂固的非定型观念的影响,也成为西方修正久已疏远的自然造型观的契机。西方艺术家们从日本绘画中得到了启示和感悟,开始认识到新的艺术样式是自然主义与抽象化的结合,这就说明了,在主导20世纪抽象艺术的美学思想中,日本绘画的造型观是巨大的灵感来源。

五、结语

日本绘画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对自然情趣的抽象和感性表现,虽然在整体上欠缺西方绘画的厚度和中国绘画的深度,但其善于在平面上表现的抽象轻快的造型手法,却契合了其民族性格。总之,日本绘画的形式感、对线条的把握与运用、抽象的装饰性等等的一系列特征,在某种意义上与西方美学理想产生了共鸣。日本绘画的出现加速了西方绘画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最终促使写实模拟的真实被形式因素的抽象取代,抽象艺术中所体现出来的东方性格,清晰明确的证实了日本绘画对于西方抽象绘画的影响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涵.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对中国油画的作用举隅[J].美苑,1988.

篇6

现代壁画的载体超越了墙面而成为环境艺术的一部分,不再是艺术家以壁为纸的传统壁画制作方式。壁画艺术家的观念与艺术追求不再由本人直接抒发出来,而是在柞品形成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融进了更多的设计性与社会性。因此,现代壁画是内涵丰富的多元化艺术整体。

一、倘以环境艺术的角度来解释现代壁画,艺术家表现自己功底与技巧的企盼会变得模糊起来。现代壁画毕竟不同于架上绘画,它决非它类绘画或雕塑作品的放大与集群。现代壁画是设计,是具备设计家头脑与素质的艺术家综合创造的产物,是一种整体观念支配所产生的特殊艺术样式。它包含上至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历史的凝结,下到壁画中某细部的处理方式。其中人文的、心理的、视觉的、技术的、艺术的内容无所不有。

面对当今高科技手段筑起的摩天大厦和豪华别致的室内外环境,恐怕壁画艺术家很少会产生出“传说”、“追求”、“礼赞”等令人热血沸腾且与环境毫无干系的主题的灵感。现代壁画已不是传统壁画的同义语,使画在现代公共空间里放出艺术光彩已是展览馆中的事了。既使古埃及、敦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如果移至现代建筑环境的墙壁上,也只是尬尴的艺术展品。

现代的空间环境需要与之相协调的壁画作品共同形成新的环境。而我们习惯于称呼其为“画”势必包含相当程度的文学性,而现代壁画则多以符号或新的造型语言组成视觉形象,它与整个所在的环境互为依存,或相借生形,紧密相连,不再是故事由文学语言形象化地翻版于墙上。所以,许多抽象性的作品在某些空间里与环境相得益彰,仍不失为成功的现代壁画,现代空间需以现代人的思维去创造适合现代人心理的环境,作为环境艺术建设者的壁画艺术家应从根本上注意到这一点。

二、翻开壁画艺术的历史图册,每个时期的壁画艺术都以各不相同的震撼力令我们叹为观止。赞赏之余,领悟出那时的作品有那时的社会环境、科技水平与文化精神,悟出每个时代的艺术风格都是依循其特定时代的文化脉络而创造出的特定艺术形式。所谓震撼力主要出自于作品中某种精神方面动人心魄的力量,这种力量往往产生于大师们绝妙的手笔及壁画内容中的文学意义。

现代壁画的艺术魅力更多地产生于材料的巧妙使用与完美的加工。既使置身于一幅抽象的现代壁画面前,我们仍会为壁画材料质的美感和设计构成的理性美感而赞叹,心灵仍能为现代科技力量的伟大而震颤。

篇7

1、不属于托尔斯泰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复活

C、双城记

D、安娜。卡列尼娜

2、《朗香教堂》是现代建筑之一,它所属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牡丹亭》的作者是()

A、汤显祖

B、王实甫

C、马致远

D、白朴

4、《游春图》是我国早期山水画的代表,它的作者是()

A、郑板桥

B、王维

C、展子虔

D、唐伯虎

5、《祭侄文稿》被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它是我国唐代哪个书法家的行书作品()

A、黄庭坚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6、《雀之灵》是我国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

A、独舞

B、双人舞

C、三人舞

D、群舞

7、话剧《玩偶之家》的作者是()

A、易卜生

B、

C、莎士比亚

D、老舍

8、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是成就斐然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他为故乡佛罗伦萨创作的大理石雕像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这部创作是()

A、暮

B、夜

C、晨

D、大卫

9、《祝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小说家()

A、老舍

B、鲁迅

C、萧红

D、巴金

10、《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

A、新月派代表作之一

B、山药蛋派代表作之一

C、鸳鸯蝴蝶派代表作之一

D、创造社的代表作之一

11、《父亲》画出了我国农村千万个父亲的典型形象,其作者是()

A、齐白石

B、李可染

C、范曾

D、罗中立

12、《荷花水鸟图》创造出了物我合一、悲凉惨淡的意境,其作者是清初的()

A、王希尚

B、朱耷

C、郑板桥

D、齐白石

13、在中国古代文坛《诗品二十四则》中把艺术风格概括为24种类型的是()

A、曹丕

B、刘勰

C、钟荣

D、司空图

14、菲狄亚斯的雕塑作品是()

A、哀悼基督

B、命运三女神

C、大卫

D、维纳斯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书法的艺术语言主要包括()、()、()和()等。

16、音乐首先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17、中国园林可以分为()和()两种。

18、()是由()(张光年)作词、()作曲的大型声乐套曲。

19、《泰坦尼克号》是()的影片。

20、()创作了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代表中国()的典型人物阿Q形象。

21、艺术作品的层次可大致分为()、()和()。

22、()剧作家()的《俄底普斯王》是一部命运悲剧。

23、艺术创造的过程基本包括()、()和()三个阶段。

三、简答题

24、简述艺术活动的功能。

25、简述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

26、简述圆雕的特征。

27、简述艺术批评的功能。

28、什么是灵感?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

29、论述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

30、论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1、C 2、C 3、A 4、C 5、C 6、A 7、A 8、D 9、B 10、B 11、D 12、B 13、D 14、A

15、用笔;用墨;结构;布白

16、声乐;器乐

17、北方皇家园林;南方私家园林

18、《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冼星海

19、美国

20、鲁迅;国民劣根性

21、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22、古希腊;索福克勒斯

23、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

24、(1)审美认识功能(或审美谁知功能)。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深刻地认识自然、社会、人生。(2)审美教育功能。引导人们正确理解、认识生活、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3)审美娱乐功能。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4)三种功能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

25、(1)工艺美术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2)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是:A、实用与审美结合;B、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C、讲究技能与创造。

26、(略)

27、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2)艺术批评的形态包括社会历史批评、伦理批评、心理批评等。(3)艺术批评的功能主要有:A、通过对于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B、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给以帮助。C、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28、(1)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调试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中,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2)灵感有三个主要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篇8

    医学美术有别于其他的视觉艺术,其主要特征是服务于医学科学。医学美术工作者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尊重医学科学的前提下,结合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完成医学美术作品。医学美术工作者除了要有视觉艺术的表现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譬如在临床医学教学图像中是最为常见的血管,当用医学美术作品表述动脉和静脉时,如果缺乏医学科学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只凭主观感觉去表现就容易使动脉、静脉在同一画面上混淆不清。因为它们表面的形态特征非常相似,都呈管状,但由于各自的功能不同,在管壁的厚薄、弹性、颜色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作为医学美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医学科学知识,除了充分了解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形状大小、色彩明暗、纹理质感等基本形态结构特征外,还要对其内部组织结构、生理特征及功能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创作的作品符合科学性,反之就会造成所表现的物象特征不明,甚至传递错误的信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误解,作品既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又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医学临床教学中,临床病例的选择和表现尤为重要。为了能充分体现教学病例的临床特征,在教学多媒体中医学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必须科学性第一。不能一味地强调艺术性,更不能凭感觉主观臆造,一定要在科学的基础上用艺术的表现形式真实、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多样性原则

    医学美术学的职能是借鉴、融合古今中外一切造型艺术的手法,将医学科学视觉化,以获得医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完美的直观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过程中各种可用的多媒体手段也越来越多。为了使多媒体的作用最大化,就有必要综合使用各种媒体手段和多样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根据教学要求,医学美术工作者除了可以通过传统的表现方法,还可通过各种新媒体技术来实现对教学病例发病机制或不可拍摄的疾病发展过程进行媒体描述。医学教学中,许多微观事物及抽象生理过程是很难用肉眼观察到或拍摄记录的,因而需要借助大量的平面或立体,静态或动态图像模拟再现来辅助教学,达到既真实直观又形象生动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在避免冗长的文字描述所带来的理解偏差和阅读厌倦感的同时,能够准确而生动地模拟疾病发展过程。如三维动画的应用,使虚拟图像更增添了立体空间感,在表现物体的运动生长,表皮的肌理质感等方面非常优秀,因此其在多媒体教学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图像在表现形式上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采用具象表现形式和抽象表现形式或两种表现形式相结合。具象表现形式就是对事物实际状态真实客观地描绘,因此多用于表现人体解剖、组织结构和体征、肌理质感等;抽象表现形式是表现事物本质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用点、线、面或符号化的形和色高度概括,用精练的视觉语言加以表现。如教学模式图就是将医学原理经过高度概括、加工提炼而成的说明性图形,其特点简洁明了。抽象表现形式多用于生物分子结构模型、细胞结构和一些复杂的物质反应等,如神经传导、病毒感染。

    创新性原则

    相比不断创新进步的医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服务于医学科学的医学美术也要与之相适应。但当前很多医学美术作品内容较陈旧、表现形式单一,甚至存在偏差。东拼西凑、乱抄乱搬的现象已司空见惯,因此造成医学美术作品质量不高,缺乏个性风格。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要坚持创新性原则,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其次在表现形式上不仅要运用古今中外一切造型艺术的手法,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创新和丰富医学美术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深入浅出、简明扼要、艺术性强的医学美术作品,提高多媒体教学的可视性,并且有助于学生对特定问题的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如笔者参与制作的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感染性休克》[3],其中微循环衰竭的病理变化是重点,这种视听教材如果按传统的表现方法,就是简单地用平面示意图配上大段解说,效果就跟普通幻灯片差不多,无法发挥多媒体视听教材的优势。因此,笔者独创性的使用了三维动画表现微循环衰竭变化这段内容。首先构思,决定将毛细血管用红、蓝色分出动、静脉,管壁半透明状,以利于看清血管内病理变化过程及特征;然后使用计算机3DSMAX软件制作,首先建模,赋予材质;为了表现细胞在血管中的流动和液体渗出,应用软件中粒子发射器,设置生长时间,添加粒子路径跟随、粒子的空间绑定,最后渲染完成每帧动画配上背景音乐,完成全过程。相比传统的简单线条图模式,这种方式更加真实、立体、层次清晰,较准确完整地表现授课内容,加深了学生对微循环衰竭变化知识点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实践性原则

    作为一名医学美术工作者,不但要经过全面的美术专业训练,逐步提高自身的艺术能力,比如说创意能力、造型能力、色彩能力等,还必须对医学专业知识和对医学科学的视觉表现有很好的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医学实践活动,从中观察、认识和汲取,丰富完善自己的医学体验和艺术感受[4]。在临床外科学手术图谱中,医学美术作品承担着外科手术技术传播的重要作用。如何使这种作用发挥得更为充分,作品表现的内容既真实准确,又简洁明了、主次分明,则需要医学美术工作者除了有艺术造型能力和外科学专业基本知识外,还需要到手术室认真观看手术实践、增加感性认识。细致地观察手术的每一步骤、细节和要点,如器官、组织的形态特征,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及针线的缝合方式等,选择其中最具表现力的空间视角用笔或影像工具把手术的步骤、方法记录下来。透过众多纷呈的信息,分析、整理,确定创作方案和表现形式。有了以上实践,在作品的创作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做到胸有成竹,在艺术表现时更显灵活自如、得心应手。最终创作的作品既有传达无误的主题内容,又有较强的可视性,给人似而不俗、赏心悦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作品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可见,除了掌握扎实的绘画理论与技能和相关的医学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参加医学实践活动,医学实践活动是进行医学美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5]。

    艺术性原则

篇9

优化产品的品牌设计,提高品牌的个性化和影响力,是新时期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在进行产品品牌设计时,企业要注重深化品牌形象,树立创新型的品牌意识,实现设计的个性化。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对于品牌设计具有重要影响,也能够凸显出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设计的整体审美价值。因此,企业要加强剪纸元素在产品品牌设计中的运用,将现代和传统艺术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剪纸元素在设计当中的审美价值。本文将重点就剪纸元素在产品品牌设计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1 剪纸元素在产品品牌设计中的作用

1.1 凸显产品品牌设计的审美意象

剪纸元素在产品品牌设计审美意象的凸显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色彩是最为直接的语言,只有保证色彩颜色鲜明,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剪纸艺术采用的主要是红色,体现出中国民众对红色的热爱和推崇,采用红色的色彩能够提升整体设计的美感,并给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热情团圆的氛围,凸显出一种人性美和文化美。在产品品牌设计中,尤其是食品类,可以将红色的剪纸图案作为设计原型,在品牌设计的图案上,结合企业文化以及产品的个性特点,进行适当的处理,抓住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另外,结合剪纸元素的产品品牌设计具有极强的创新价值。并且,与其他的设计相比而言,更具明显的区别性以及视觉冲击性,能够让消费者体会出品牌设计呈现出的审美意象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1.2 表达产品品牌设计的形式之美

产品品牌设计的形式美感是每一位设计师的初衷,同时,也是在设计中努力追求的。在融合进剪纸元素的产品品牌设计当中,可以将剪纸艺术的镂空形式应用到品牌造型设计中,形成线条上的鲜明对比,用镂空感和透视感呈现出形式上的美感。镂空的造型形式会给人一种虚实结合的感觉,并在实虚对比当中,产生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进而为整体的品牌设计增添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魅力。另外,剪纸艺术是用抽象的造型艺术来表现文化内涵的。因此,将抽象造型元素融入品牌设计中,还能够借助剪纸艺术的抽象魅力,传达设计以及产品的个性化特征和现代化的审美。

1.3 展现产品品牌设计的美好寓意

我国的剪纸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洗礼当中获得了较大发展,并因其独特的视觉文化符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剪纸艺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不仅仅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拥有了很多象征吉祥和美好的寓意。因此,将剪纸元素融合进产品品牌设计中,能够让整体的品牌设计更具文化特性,使品牌设计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能够展现出产品独特的魅力,也能使这一品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追捧。中国剪纸艺术当中的牡丹是富贵的象征;鹤是长寿的象征,代表着多福多寿的美好寓意;鱼象征着富贵有余;苹果象征平安吉祥的寓意。在进行品牌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了解剪纸艺术形象中蕴含的美好寓意,从而选择合理的剪纸元素以及事物形象,用和谐的艺术形态传达美好心愿,同时也能凸显品牌的主题。

2 剪纸元素在产品品牌设计中的运用

2.1 抽象造型元素的运用

剪纸是一种较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同时,它的造型目的和规律也具有特殊性。由于剪纸艺术在材料以及工具上面受到限制,因此,在处理形象的过程中,剪纸需要兼顾物象特点以及线条的自然简单以及美感。那么,剪纸艺术就不能利用写实手法,在表现艺术形象时要抓住主要特征,大胆取舍,从而突出主体的形体美感。剪纸艺术的物象姿态表现需要夸张,也要有一定的节奏感,确保姿态优美。因而,抽象造型元素在剪纸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往往是用抽象的语言表达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感受,或者是借助具体的物象展现概念,引发人的联想。剪纸艺术中,抽象造型元素是最能体现出人视觉思维的形式,实现了虚实结合和抽象具体的统一,这样的造型方式与现代的审美趋向相同。在产品的品牌设计中,进行抽象的再现是体现品牌设计个性化的有效方法,因而,与剪纸艺术的抽象造型元素不谋而合。以酒的品牌设计为例,大多企业为了表现出这一产品的文化意蕴,利用古代图画作为造型进行设计,突出其历史性和审美价值。而如果能够将酒的历史以及关于这一产品的传说用剪纸造型呈现出来,从而对景物以及人物进行抽象表现,利用剪纸的隐喻以及直白手法,在丰富品牌设计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升华剪纸艺术的内涵。所以,将剪纸的抽象造型元素融入产品的品牌设计中,能够有效地增强产品的民族性,展现传统文化的特征,顺应时展的潮流,使消费者产生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提高产品的吸引力。

2.2 镂空造型元素的运用

剪纸艺术当中的镂空是借助剪和刀在纸上呈现镂空的造型。剪纸艺术要求整个画面上的线条、块面等组合具有鲜明的色白对比,从而保障实中见虚以及虚中有实,展现剪纸艺术造型的节奏感。与此同时,这样的虚实效果会展现出强烈的镂空感。镂空造型体现了创新型的造型理念,也是突显艺术美感的重要方法。在进行产品品牌设计中,企业可以灵活、合理地应用镂空造型元素,将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元素融入整体的设计,再借助现代化的造型技术,使镂空造型元素与产品品牌的现代化造型和谐统一,从而使最终的设计成品能够突显出时代感、民族性以及现代化,进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进一步促进产品的流通和快速销售。在产品品牌包装设计中,同样可以发挥镂空造型元素的价值,根据产品的特征、功能等具体情况选用恰当的包装材料进行镂空,用出色的包装设计提升整体品牌设计的有效性。例如,对于特产、工艺品的包装设计来说,需要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镂空设计,可以运用布和纸的组合,也可以是玻璃纸和棉布的组合,亦或是硫酸纸和瓦楞纸等,先用的包装设计材料需要与产品的实际特点相符合,借助合理的镂空设计,体现出设计的美感。此外,由于剪纸的镂空造型具有极强的通透性,将其运用到产品的品牌包装设计当中,可以提高包装设计的层次化。其中利用开窗口的方法对产品的包装设计进行优化,最为常见且有效,一方面,能够优化产品的整体造型,体现产品包装的个性化;另一方面,消费者透过透视外包装能够直接看到该产品,从而极大程度上提升产品形象的识别性,能够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整体认知,使产品的品牌设计得到良好的展现,使品牌获得推广。

2.3 色彩元素的具体运用

剪纸艺术的色彩是红色,同时,这一颜色也是最为原始,但是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生命里的色彩元素。红色给人形成的感觉是喜庆、热情且富有活力,能够对视觉形成冲击,但却具备良好的视觉效果。在剪纸当中选用红色,能够体现出剪纸艺术的象征,用红色以及炉火纯青的剪纸艺术能够为喜庆的节日气氛增添光彩,并且也展现出人们对吉祥如意的美好期望。将剪纸的色彩元素融入产品的品牌设计中,能够表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将美好和吉祥呈现给消费者,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品牌设计的认可度,(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使消费者对其产生深刻印象。例如,在对礼品的品牌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可以将红色作为主要的色彩元素,并在设计中传达情意和关爱;在对工艺品的品牌进行设计时,将红色作为主打色彩能够象征一种记忆,同时表达淳朴的情感。而且,借助于产品品牌设计的色彩,很容易让消费者在直观的识别之后选择这一产品,提升了消费者的反应速度以及购买欲望。

剪纸艺术对于色彩的要求是恰当把控用色比例,在繁多的对比色中求得色彩的协调,从而简中求繁,避免同类或者相近色彩的重复使用。这样的色彩运用方法与产品品牌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同样不谋而合,但当确定了主调颜色之后,其他的颜色需要在对比度上相应减弱。另外,如果出现多种颜色并置的情况,为了避免给人的视觉造成生硬的感觉,可以将其分别套入黑色。色彩元素运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产品品牌设计的特色,因此,运用剪纸当中的色彩元素以及色彩设计的原则,能够极大提升产品品牌色彩设计的水平,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在剪纸艺术当中大量地使用红色,其原因在于,自古以来红色为广大民众偏爱,并且在多个场合和节日当中广泛应用红色,所以红色成为剪纸艺术的主体色彩。在品牌设计当中,将剪纸艺术的主体色彩作为空间和时间信息变迁的载体,合理地移植到产品品牌设计当中,能够强化产品的空间和时间价值,在出现产品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信誉,促进企业持续性发展。

3 结语

将剪纸元素合理地运用在企业的产品品牌设计中,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民族文化内涵,也能够提升品牌设计的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因此,在产品品牌设计中,企业必须对市场进行认真评估,同时,也要对剪纸元素进行分析和采纳,化抽象为具体,将传统的文化和艺术进行再创造,从而使剪纸元素的利用为产品的品牌设计增光添彩。与此同时,在产品品牌设计中也要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将传统和现代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产品的个性风格特征,突显民族感和现代感,从而加速产品的流通。

参考文献:

[1] 陈贤昌.剪纸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15(11):51-53.

[2] 刘佳,林_.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特征及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3(06):78-79.

[3] 汪辉,肖琼娜.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15(5):36-38.

[4] 郭丽,陈莲.民间剪纸艺术在后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国外丝绸,2014(15):48-50.

篇10

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对视觉空间的掌握和塑造有着很高的要求。自从人类有了视知觉意识之后,首先运用的观察世界的方式就是对点、线、面的述求,从中可以看出原始视觉方式对构成技术的影响,体现了在前逻辑阶段原始人类朴素的文化观,这点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大量史前艺术中感受到。本文以现代主义绘画为例,分析文化因素在其构成中的体现。

构成属于视觉艺术的重要一环,必须建立在立意的基础上,而所立之意与创作主体的文化所属是直接相关的。它既包含着艺术语言的技术要素,又包含着画家内在情感与精神意图的因素――个体在当时文化中的感受。构成样式对于作者和观者的视觉感知和心理触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中所蕴含的力量不仅来源于形式,还在于构成中蕴含的特有文化结构。在此我们以现代主义绘画为例,分析构成作为特殊情境认知方式,如何反映当时创作主体的创作心理。

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所谓现代,是以区别传统而言的,它是以反传统为宗旨的,是指十九世纪末以来西方各种艺术流派的总称,这种创作趋向,使现代主义绘画在极大程度上代表了西方思想意识形态的转变和过渡,比如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对当时机器文明颂扬,超现实主义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深入挖掘,都可以成为当时的文化表征物。

印象派的前驱马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欧洲传统的视觉模式和文化认同机制,不仅为塞尚等人对构成形式的进一步探索开辟了方向,也为尼采、叔本华等人的非理性哲学观提供了一定的视觉支持,进而使西方的理性文化特征逐渐减弱。他在1863年创作的《草地上的午餐》在“落选沙龙作品展”展出,受到波特莱尔和左拉等人的热情赞扬,被认为是现代主义艺术的起源。现代主义的先驱印象主义画家们,他们开始思考怎么画而不是画什么,他们提倡户外写生并不在乎传统的题材而是到大自然中去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自然物象,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如莫奈的《日出・印象》,为传统绘画构成提供了转变契机。19世纪末一些曾受到印象主义理论影响的画家,又开始不满足于客观主义的表现和片面的追求外光和色彩,而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他们共同追求的是回归绘画形式的结构组织,不断强调绘画整体性在画面的重要性,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对画面空间的消解,改变了西方绘画空间建构的走向,后经立体主义的发展和原始艺术、东方绘画的影响,绘画构成出现了平面化回归的倾向,构成样式发生了自西方艺术史以来的最激烈的震荡。看似绘画构成有着非文化因素的倾向,强调纯粹的视觉感受,具有极浓的写生意味。但是对于新视觉样式的选择出于反对旧有艺术体系的原因,故此蕴含相当的文化批判意义,也是对之前视知觉模式的质疑。艺术作品的主题化倾向被减弱,自身的语言得到深入的挖掘,使主题型视知觉艺术转化为结构型视知觉艺术。

绘画在过去基本上都承担着为社会、宗教、政治、道德教化等方面的服务任务,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倡导“模仿说”以来,绘画的职责便在于模仿再现客观世界,古罗马虽然在对古希腊艺术的继承上加进些个性化的因素但仍是以再现客观世界为主要特征。直到19世纪后期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绘画才开始自由地探讨艺术自身的性质,而东方艺术(以浮世绘为主)和非洲艺术的介入,也使得西方的艺术家们眼界大开,非写实的、平面的、写意性的艺术同样具有震撼人的魅力。

尼采在他的唯意志论中主张艺术是权力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艺术家是高度扩张自我、表现自我的人;佛洛伊德指出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人内在愿望得不到满足的表现。这些观点和学说使得人们从对客观世界的关注转向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注,写实描绘的只是客观真实,而表现主观感情则是心灵的真实,这是20世纪上半期现代主义艺术最具突破性的观点。也为现代主义绘画构成的主观性倾向提供了知识素养。

当现代主义艺术摈弃了模仿自然而注重表现人的内心感受的时候,由于欣赏者所处的角度不同及文化的差异和人的情感的变化,使得艺术形式的发展空间和视野也随之拓展,作品的形式趋于多元化。画家们试图使绘画摆脱文学的影响,更多地思考绘画形式和绘画语言自身的存在价值,而不是依附于某一个主题而存在。19世纪后期以来,艺术家越来越关注艺术的纯视觉性和审美功能,强调形式感,摒弃文学性和故事性。马蒂斯是一位营造作品形式的大师,他说“属于今天的我们,试图表现今天的我们自己,现在的、20世纪的我们自己,而不是去模仿古希腊人二千多年前在艺术中看到和感到的东西……假如有感受,比例如何并没有什么关系……首要的大事就是表现一个人的自我”。[4]他置传统的解剖和透视于不顾,致力于形体表现力和新颖别致,抽象的色彩和线的运用重构了极具装饰性的构成。而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作品则完全超越了传统艺术的桎梏,追求一种纯粹的情感、感觉至上和视觉上色彩、线条的表现性和音乐感。

在艺术的发展上,艺术的现代性是对以前的艺术的一种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对以后的艺术给予启迪和促进。朱青生在谈到现代主义艺术时说:“现代艺术就是从正视现代社会的现代性开始的。”“只有现代艺术这种特别怪异、特别奥妙的途径才能起到对人类本来性质探试的功能。因为现代艺术可将人直接逼入现代性。”所以现代主义艺术不是脱离历史的长河而独立存在的孤岛,应是艺术发展进程中一个承前启后的艺术精粹的代表。

在西方现代文化和哲学思潮的基础上,艺术家们在作品里集中体现了带有抽象意味的对人的生存环境及生存本身难以忍受的形而上的等等复杂的感受。“现代派作品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是它所表现的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文明的深切的危机意识和紧迫的变革意识。”集中体现在“人类四种基本关系的全面扭曲和严重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5]表现在艺术特征上,主观性、内向性是现代绘画的主要特征。侧重于以本能为主导的多变化的内心来反映现实,常常把现实世界和心理世界混合起来加以表现,追求的是在现实世界挤压下心理世界的真实及心理扭曲下的现实世界的真实。而主题思想的寓意性、模糊性和多义性是由于现代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心理学等广泛渗入的结果。当精神的体会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时,便形成了西方形式和谐的最高标准。自文艺复兴一来,人文主义成为思想潮流。人们不再热衷于古典主义绘画中体现的凝重、典雅的氛围,不愿再局限于古典主义为创作所定的种种清规戒律,而是追求发挥光与色彩,追求更加复杂赋予动感的构成,追求一种挥洒个性的艺术风格,这种对感性形式的极致的发展,正是最纯粹的艺术主体性的表达。■

【参考文献】

[1][英] 赫伯特・里德著.王柯平译.艺术的真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美] 约翰・拉塞尔著.常宁生等译.现代艺术的意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