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27: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房屋设计思想,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082-01
戏剧艺术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艺术体系,它囊括着众多艺术因素,而舞台音响是这一体系中的支柱力量。人们几乎认定离开现代音响技术的支持,戏剧演出就寸步难行,整个舞台就会黯然失色。反过来说舞台音响的存在也是戏剧艺术向前发展的产物,在现阶段两者互为因果,互为依存。
舞台音响应包括:舞台传声、扩声、录音、重放以及现场拟声等,它们在戏剧创作和现场演出中是一个集艺术与技术为一体的综合部门。就舞台专业音响的技术指标和艺术效果来讲,使我们深深感觉到重视舞台演出的严谨性非同小可,不可忽视,这也正是舞台艺术要求的基本准则。
作为现代舞台美术的组成部分――舞台音响以声音的传播表现舞台环境的艺术内容。无论在写实或写意的任何形式中,尽管在处理手段和设计构思上各有不同,但一般都是以自然素材为原本而且对这些来自自然的声响的保真度要求之高,表现之细非舞台其他部门所比拟的,在演出中若有半点失真将会破坏演出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世界上任何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会来自一个相对的位置即声音的方向性。从摹拟自然的声响的角度来说我们所要谈的只限于舞台声场和剧本所要求的范畴之内。在演出中观众会从舞台视觉画面的情境中去判断声源位置的参考点,会从他自身的位置上感觉出声源与他的距离和方向,或通过距离和方向的条件反射而确定声源响度的大小。反过来说到达观众耳朵里的音量大小可感觉出声源与观众的距离和方向。对声源的方向感是人和动物听觉的自然生理反应,是判断客观环境的一种直接的生理功能。综上所述:声音的方向性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正常生理反应,而艺术如实地反映生活也正是它的真谛所在。因而舞台的艺术创作不能离开这个根本性的原则,我们之所以要研究舞台音响的方位感就是要再现生活,尊重自然,使观众置身于一个如实反映自然并高于生活的艺术氛围中去。
一 引言
福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是福建省地震局建局后承建的最大的基建工程项目,也是《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规划建立的防灾减灾十大防御体系之一――防震减灾体系的重点建设内容和我国地震系统第一个开工建设和完成的省级“十五”重点项目。在此之前,国内地震系统基建重点项目的建设管理尚是空白,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均侧重于科研项目管理,相应理论非常缺乏。这是因为:①地震系统的科研项目管理理论探索少;②本世纪初始与国家投资体制改革伴生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是一种全新尝试,其理论探索更少。本文以福建省“十五”项目申请立项和管理实践为基础,尝试对防震减灾重点项目管理的理论作出分析和探讨。
该项目以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国家和福建省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为主要目标区,以切实加强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城市的防震减灾措施,强化城市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为主要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9189万元,建设工期为2001―2005年。在建设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四年多的建设,2005年11月顺利完成项目总验收。回顾几年来项目建设的艰辛历程和建设管理中的得失,项目建设经验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抓住机遇、严格管理、探索提高,促进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完成。这既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思路,也是项目建设成功的经验总结,这对“十一五”重点项目的立项和建设管理也将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 项目立项及建设成功的启示
1.因地制宜选择正确的工作思路、目标、方法和策略是前提
在申报重点项目和争取立项的过程中,我们采取“边修渠边放水”的工作思路,突出“抓早、抓细、抓实”。一方面组织本系统的专家并依托福建省工程咨询总公司在项目技术途径上把关,对项目进行深化、细化,并反复进行调研和讨论,一方面安排专人负责与省里有关部门沟通与协调 ,尽力落实资金拼盘方案,确保项目立项成功并尽快启动。在协调拼盘资金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先从省里入手,落实重点项目省级建设资金(省里是大头),再通过省政府协调九个市政府。有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我们积极抓紧与省计委、省财政厅协商省级建设资金的分担比例,同时根据各地震情、经济实力以及该项目在各地的工程量,对地市需承担的建设经费进行合理分解,指导并帮助各地市地震局将其列入当地“十五”计划中,使之与全省防震减灾重点项目相配套,保证配套建设资金落实到位。这样,渠修好了,放水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省里的问题解决了,各地市的问题也相对好办了。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严格管理是推动项目进展的关键
(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规范管理制度,项目管理有章可循
在争取项目立项的整个过程中,我局领导都亲自部署、亲自抓,亲自协调有关经费解决方案。为加强管理,局里专门成立了重点项目领导小组,由局长(项目法人)担任组长,负责重点项目实施的统一领导和组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重点项目办公室、技术协调部、人才培训部、审计监察部等4个协调办事机构,负责具体相关事宜。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逐级分解的原则组织实施。在局长统一领导下,各专题分别由四位副局长负责并认真挑选各学科技术骨干担任技术负责人,协助副局长抓好专题实施工作。同时,我局还印发了《福建省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并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套出台了《福建省地震局重点项目审计管理办法》、《福建省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福建省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和《福建省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等,对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各部门职责分工、专题(子专题)负责人职责、项目的计划管理、经费管理、基建和技术装备管理、档案管理、成果管理以及奖惩条例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建立起一整套管理体制和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同时不定期印发重点项目工作简报,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通报各项工程进展情况,交流各方面工作经验,以便于各部门掌握情况,促进有关工作的协调配合。
(2)加强计划和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安全、高效运转
在工程计划和资金管理中,我们采取由规划-年度计划-具体列支明细项目层层把关的管理模式,即:根据各专题的建设任务、概算及省计委批复的投资额度,先由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各专题的总经费控制数,每一实施年度,由重点办根据各专题的年度工作任务和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安排年度经费指标,各专题根据年度经费指标合理安排经费的使用,资金实行专人专户管理。由于工程项目涉及面广,许多建设内容需委托外单位承担,这就给资金的管理带来较大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强并规范了合同的管理,对不同性质的合作项目,拟订了不同的合同(协议)样本,各专题按照统一格式与合作单位签订合同(协议),由重点办统一编号、管理,各专题依据重点办开具的拨款通知书和合同(协议)复印件到财务办理拨(转)款手续,杜绝了资金的违规操作。同时,审计部门对专题经费使用,实行跟踪审计,保证资金安全使用。
(3)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人才保证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及新系统的正常运转,我局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大人才的引进与培训工作。每年初安排项目经费时,都下达人才培训部(局人事教育处)一定的培训经费用于人才培养,从2001年至今,我局共引进人才4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管理人员7人,并派多人次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对一些我局暂时无法独立完成需委托外单位完成的项目(如:软件的研制、系统集成等),在签订合作协议时,都明确要求对方负责培训我方人员,并有我局技术人员参与全过程。这样,既锻炼了人又培养了人才。
(4)注重项目的前期论证和成果验收,严把项目质量关
在项目前期论证中,我们聘请了省内外专家(包括多名院士),对各专题的初步设计进行几轮审查,反复修改,最后报送省计委批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对每个重要环节的验收与把关,重点办介入每个重要环节的验收,所有验收资料、专家评审意见均由重点办存档、备查;实施过程中遇到具体建设内容、技术途径需变更的,都由领导小组研究通过。
(5)加强与市县地震局(办)的沟通联系,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由于该项目建设地点也涉及全省十几个县市,资金拼盘方案中,除了省级财政投入、中央投入外还有市、县的财政投入。为此,我们加强了与市县地震局(办)的沟通联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适当安排项目建设管理补助,使市县项目配套经费按期及时到位,划转统一调度管理;同时也使市县地震局(办)能广泛参加到项目的建设中来,为工程建设提供帮助和监督,保障其顺利实施。
3.立足本职,实事求是做好宣传,是促进各项工作落实的有效途经
我省境内虽无破坏性地震发生,但台湾及其海峡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时常波及我省。每次有感地震发生后我局都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震情发展情况,为上级部门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附近发生7.6级地震,我省沿海各地普遍震感强烈,不少人惊逃户外,聚集街头,谣传不断,社会影响较大。地震发生后,我局及各地市地震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向公众通报震情、澄清谣传,消除了社会公众的恐惧心理,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震后省政府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我局工作汇报,研究我省防震减灾工作部署,并为我局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也为我们争取“十五”重点项目的立项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此外,我们还利用一切有利时机,让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同志了解我们的工作,增加我们工作的显示度,如邀请他们参加我局一年一度的防震减灾计划工作会议、地震趋势年度会商会,带他们参观数字地震遥测台网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等。多一点了解就多一层理解,多了理解就能多给予支持。
由于该工程项目涉及面广、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影响大,福建省委、省政府还将该项目列为2001年和2002年为改善城乡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要办的15件实事之一,进一步促进了项目建设资金的落实。
4.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整个项目从立项到配套资金的落实、到资金真正到位,需要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在协商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牵涉到经费问题时,总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我们知难而上,不怕多流汗、不怕多跑腿、多磨嘴皮,积极主动与省政府办公厅、省计委、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联系,探讨项目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遇到问题及时与他们沟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的精神感动了有关部门的同志,得到了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在一些问题上,他们主动替我们想办法、提建议,使我们在工作中少走了不少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项目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项目的成功建设,使我局中型项目建设能力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同时初步形成了一定水准的项目管理组织体系和能力保障体系,项目管理理论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这为我局进一步做好“十一五”重点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该项目在全国各省局的“十五”重点项目也是实施最早的,比中国地震局的“十五”项目甚至提前了三年,没有现成的样本和经验可循,这就要求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建设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设,因此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项目管理人才匮乏、有些规章制度执行不力、初步设计变更较大、资金实际支出与原有的投资概算相差较大、设备购置与原设计不符、未建立质量与技术保障体系、缺乏绩效考评机制等。
四 对“十一五”项目的一些建议
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及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对财政拨款项目管理的模式不断在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日益科学化、严密化、系统化。例如:出台了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政府采购制度及财政集中统一支付制度等,并要求对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为适应改革要求,有关职能部门也提出了新形势下基本建设管理的新思路,即:以提高投资效益为核心,以政府的财政性资金管理为重点,通过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财政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管理、投资项目管理和投资效益监督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投资调控管理体系。同时将很快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 即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编制制度,投资项目的概、预、决算审查和财务报表审核制度,投资效益的分析报告制度,总称为政府投资项目的评审与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对财政性投资资金使用的全范围、全过程监督管理,我省财政部门已建立起了“资金使用在线监控信息系统”。
为适应此项改革,对我局“十一五”项目的申报及管理提出以下一些粗浅的建议:
1.申报的具体项目建设内容应符合财政性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资助的方向,突出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和公共服务作用,要跳出本系统本行业的框框,从全省角度考虑全局性的工作;
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可行、可靠并且将来维护费用低的技术方案设计,特别应注重对仪器及设备的选型,充分考虑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及可靠性;
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推动着当前电子政务蓬勃发展,虽然电子政务有诸多便利,但也承受着巨大的安全威胁,解决威胁其发展的安全风险,对于电子政务更好的发挥服务优势有积极意义。下面我们在分析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探讨基于分域防护思想安全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建立。
一.电子政务安全风险分析
电子政务是传统政务模式的延伸与转化,事关国家政务信息安全,政务系统运行中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类风险因素的安全威胁,造成有意或无意的破坏,因此必须加强安全体系建设,保障信息安全与应用安全。电子政务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通信风险、物理风险、应用风险、管理风险、区域边界风险及其他风险等。通信风险来自于各类重要数据的泄露与丢失,来自通信传输线路上的监听与阻拦,数据本身完整性、安全性受到攻击威胁。物理风险是电子政务系统遭受来自自然灾害如风雨雷电地震等破坏,硬件设备受损造成数据都是活着损坏,静电、强磁场与电磁镭射等损坏存储介质,数据被偷窃或监听。应用风险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其所遭受的风险如程序后门、病毒威胁与恶意代码攻击等都是动态变化着的。电子政务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集成系统,除去需要安全技术手段予以保驾护航之外,有效得当的管理才能事半功倍,管理不当包括口令、密钥管理不当,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信息无序运行,安全岗位设置及管理不到位,管理环节缺失或遗漏,政务审计系统与制度不到位等,以上这些管理不当都会造成安全风险[1]。区域边界风险是电子政务系统中不同安全等级区域之间的最易发生危险的区域边界处,区域边界不明确会导致高等级数据信息泄露,流向低等级造成泄露,或者边界防护漏洞导致用户非法访问或窃取高等级区域信息,损坏数据完整性、真实性与可用性。其他安全风险诸如安全意识淡漠、系统运行风险、信息安全战略认识不足等,都会导致电子政务系统运行威胁。
二、基于分域防护思想的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体系结构设计
图1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作为服务于政府公务的重要支持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必须兼顾到系统本身的应用性、开放性等需求,遵循适度安全原则,解除其面临安全威胁,将政务系统划分为不同安全域,并针对各个安全域特点实施针对性安全举措。分域防护的应用有利于明确安全责任,消除政务互联网开放顾虑与障碍,便于科学组织与安全建设。基于分域防护思想,电子政务系统可根据系统本身特点、安全需求、环境重要性进行划分,系统方面可分为政务内网、外网与互联网,安全需求可分为通信传输安全、边界安全与环境安全,环境重要性可划分为核心域、重要域与一般域[2]。不同安全区域内,根据防护要求利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病毒防护、安全审计等诸多措施保障信息安全,配合软硬件基础设施与管理平台共同打造高效运行的安全体系。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结构见图1。
分域防护思想指导下根据政务系统职能特点可划分为政务内网、外网与互联网络三类。政务内网是政府用于办公的内部局域网,主要处理一些保密等级较高的数据业务和网上办公事项,与外网链接,主要由信息处理、存储、传输设备构成,是政务核心处理区域和主要运行平台,与外网间实施物理隔离。外网主要服务政府各类政务部门,如法院、检察院、政府、政协、党委等,是业务专网,运行主要面对社会公众,处理一些无需内网处理的低保密等级公物,与互联网之间实施逻辑隔离。互联网作为公共性质的开放网站,向公众提供各类服务,比如政务信息、收集群众意见反馈及接受公众监督等。
分域防护安全结构中,根据环境重要性分为核心域、重要域与一般域。核心域是安全等级最高的政务系统核心区域,需要提供最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以保护机密等级最高的数据,做好其存储与安全管理。重要域是次安全等级区域,是国家政府部门各类政务信息交杂处理区域,需实施严密防护。一般域是安全等级较低的防护区域,公开性显著,提供各类公开政务信息与数据服务,防护关键在于保障数据的公开性、真实性、完整性与可用性。
分域防护安全结构中,安全方面主要以边界安全、通信传输安全和环境安全为主。通信传输安全关系到政府内网、外网与互联网之间的信息传输与沟通,安全防护既要保障数据的传输通常,又要避免来自外界的恶意攻击,保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与可用性[3]。网络环境安全则是系统自身计算环境安全域数据安全,即处理各个层次数据时有不被泄露、攻击和篡改的风险。边界防护安全则是不同等级安全域之间数据信息交换时不会出现由高向低或者由低向高的安全阀县漏洞,不会出现数据的泄露、流失与非法访问。
信息安全管理平台是安全体系结构中技术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关系到整个信息平台能否顺利运转,是防护关键,管理平台上要配备合适人员,加快标准化制度建设,提供规范制约、法律支持等,配合各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在政务系统保护中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中承受着来自内外的众多安全威胁,利用分域防护思想可有效划分不同安全域,针对各个安全域特点实施针对性安全举措,解除其面临的安全威胁,有利于明确安全责任,消除政务互联网开放顾虑与障碍,便于科学组织与安全建设。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55-02
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保健医学并称为20世纪“四大医学”,其治疗对象为残疾人、慢性病人、老年人等。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1]。因此,有必要对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探索。
一、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符合康复五大核心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2]
在康复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长株潭康复市场调研,明确核心岗位能力要求,依据国际PT、OT执业标准、国内康复治疗师(士)执照考试大纲,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康复治疗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出基于“四模块五方向”康复专业课程体系(图1):“四模块”即公共素质、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拓展模块;“五方向”即PT、OT、ST、中医康复及康复护理方向。
二、紧贴行业岗位职业道德标准,加强职业道德培养[3]
将职业人文素质与知识、能力进行一体化设计,按照医院康复治疗师的规范要求,与医院共同研究制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将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和临床实践紧密衔接,探索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课程化,开设学生职业道德活动课程《职业指导》[3]。紧贴行业岗位职业道德标准,设立职业道德阶段性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化教育活动,服务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有效解决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医院不能紧密结合的难题。
三、参照康复治疗师(士)职业标准,开发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活动[4]
按照康复治疗师(士)职位资格标准,与康复临床专家、康复职教专家一道,制订《康复评定》、《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临床康复》、《言语治疗》5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研制课程标准和设计教学活动的方法[4]。
四、优质核心课程建设[5]
成立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小组,实行课程建设责任制,每门课程由骨干教师牵头,确立课程目标,制定课程标准,重组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开发实训项目,探索实训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活动和考核方法,分期分批进行优质核心课程开发[5]。将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康复评定》、《作业疗法》、《运动疗法》3门课程建设成为省级优质核心课程;将《人体发育学》、《临床康复学》、《中医康复学》、《言语治疗》、《理疗》5门课程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五、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课程教材[6]
结合职业标准,分析工作任务,重构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开发体现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具有现代康复理念的特色教材《康复评定》、《运动疗法技术学》、《作业治疗学》、《康复工程学》、《中医康复学》等9本,同时配套开发校本辅导教材及多媒体教学资源,形成立体化教材。
六、构建全程性课程考核评价方式[7]
从现场认知、仿真操作、岗位协助到岗位实践,在学生学习、见习到实习阶段引入全程评价方式,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在学习中培养职业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职业素质,采用理论考试、课程考核、见习报告、实习鉴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对学生的培养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8]。
七、小结
基于四模块五方向的康复治疗学者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符合国家康复行业发展规律,课程设置科学,教学计划严谨,教学实践合理,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际,是康复教育人才培养专业核心课程的一种重要探索途径。
参考文献:
[1]夏青,张健,阎丽娟,等.高等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中医教育,2014,33(6):14-16.
[2]薛晶晶,肖灵君,燕铁斌,等.中山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0):953-956.
[3]胡鸿雁.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2010,12(36).
[4]周立峰,付青兰,李海舟.构建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中医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60):72-73.
[5]吴小平.对康复医学专业医师学历教育的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Z1):98-99.
委托人:李梅,北京市鼎铭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成都兴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住所地成都市双栅子街7号。
法定代表人:黎光隆,总经理。
委托人:李勇,成都市锦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四川新基业房屋开发公司,住所地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新82号灰楼436—438室。
法定代表人:孙沪勇,总经理。
一、案件基本事实
1994年7月6日,成都建川置业公司(以下简称置业公司)与成都兴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隆公司)签订了《联合建房协议》。该协议约定:置业公司将已取得的化成寺建设项目转给兴隆公司。兴隆公司支付置业公司前期工程费及赔偿费共675万元。合同签订后,因兴隆公司资金困难,四川新基业房屋开发公司(以下简称新基业公司)提出独立投资与置业公司合作。7月13日,置业公司将化成寺项目资料交给新基业公司,同日,新基业公司付款100万元给置业公司,至同年9月28日,共付款185万元。置业公司向新基业公司出具了收款凭证。由于《联合建房协议》中没有新基业公司,新基业公司未与兴隆公司、置业公司签订任何形式的投资协议,新基业公司不愿继续付款。
另查明:化成寺建设项目用地,系成都市锦江区物资局(以下简称物资局)通过行政划拨取得的仓储用地。1993年5月,物资局与置业公司签订《联合改造危房协议》,未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置业公司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兴隆公司与置业公司签订联合建房协议》后与他人签订了《地质工程勘察合同》、《工程设计合同》,但是,没有实际履行。
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与判决
1994年11月,置业公司从新基业公司取走化成寺建设项目资料,新基业公司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置业公司返还185万元投资款。
置业公司则于1995年6月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1994年7月6日,建川公司与兴隆公司签订《联合建房协议》,该协议约定,兴隆公司支付675万元给建川公司,建川公司即将已取得的化成寺建设项目全部资料交兴隆公司,由兴隆公司立项开发。之后,在一次有兴隆公司、建川公司、新基业公司参加的会议上,兴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正乾向建川公司介绍,化成寺建设项目由兴隆公司与新基业公司一起开发,具体由新基业公司执行,新基业公司法人代表亦表示认可。1994年7月13日,按协议约定及兴隆公司杨正乾的便条所示,建川公司将化成寺建设项目的ll份资料交给新基业公司,新基业公司即付款100万元至建川公司帐上,后陆续付款至185万元。兴隆公司于同年7月30日、8月24日签订了工程地质勘察合同,工程设计合同等。但新基业公司尚欠490万元投资款,虽经催促,仍不履约。
为此,请求判令两被告继续履行合同及支付逾期付款的资金利息。
兴隆公司答辩称:兴隆公司未与新基业公司建立联合投资开发化成寺的任何关系,在杨正乾引见了建川公司和新基业公司后,上述双方即具体执行建川公司和兴隆公司的联合建房协议,兴隆公司的权利义务即转移给新基业公司,即建川公司与兴隆公司的法律关系变更为建川公司与新基业公司的法律关系。兴隆公司不应对此案承担任何经济上的义务。
新基业公司答辩称,新基业公司与建川公司、兴隆公司三者之间就开发化成寺项目从未形成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新基业公司根本不存在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原告建川公司对新基业公司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新基业公司付款185万元给建川公司是在不明真像的情况下作出的错误的意思表示,新基业公司已就要求建川公司返还185万元,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经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置业公司与兴隆公司签订的(联合建房协议),名为联合建房,实为转让建设项目。置业公司没有依法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手续,该协议无效。置业公司、兴隆公司对该协议无效均有过错,因协议无效造成的损失由各自承担。兴隆公司依协议接收的化成寺项目建设场地,应当返还置业公司。兴隆公司与新基业公司没有联合投资的合作关系,新基业公司不是置业公司与兴隆公司转让建设项目协议关系的权利义务主体,置业公司请求兴隆公司与新基业公司继续履行《联合建房协议》的主张不能成立。该院(1995)川民终字第67号民事判决,已经确认新基业公司支付置业公司185万元的行为无效。并已判令置业公司返还新基业公司。兴隆公司提出,已将其与建川公司《联合建房协议》中的权利、义务转移给新基业公司,兴隆公司已退出该协议,此项主张没有证据证明,不予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前房地产开发经营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第9条、第45条的规定,经该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据此判决:
(一)建川置业公司与兴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联合建房协议》无效。因协议无效而造成的损失,由各自承担;
(二)驳回建川置业公司的诉讼请求。
本案案件受理费46000元,其他诉讼费9200元,共计55200元。由建川置业公司承担27600元,兴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担27600元。
三、当事人上诉请求与答辩理由
置业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一审判决认定置业公司与兴隆公司签订的《联合建房协议》为建设项目转让不妥:《联合建房协议》是置业公司与兴隆公司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已实际履行,应当认定有效;兴隆公司与新基业公司已经合作履行《联合建房协议》,应当继续履行。
兴隆公司、新基业公司答辩称:一审法院判决认定的置业公司与兴隆公司签订的《联合建房协议》为转让建设项目的性质,并认定该协议无效正确。对过错分担及损失相抵的认定亦符合客观实际,请求二审法院驳回置业公司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法院判决四、最高人民法院认定与判决
中图分类号:TM933.4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6kV中压柜的计量装置由以前的两块笨重的机械转盘式电度表和无功电度表被小小的一块三相四线制智能电表所替代。智能电表能否和互感器正确接线以及试验调试方法的正确与否,很多的保护及现场调试人员都对它没有深刻的理解,经常把它和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和极性等问题搞错造成诸如差动保护跳闸,计量不准确,功率不正常等现象,本文就及由电流互感器极性错误引起的制智能电表出现的功率负值及功率不准确现象的处理及投用前的试验方法和以及设计图纸的改进小建议进行具体阐述。
2 智能电度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M392智能电度表是由北京柯瑞斯通公司生产,它采用美国大功率采样元件和计算元件组成,具有计量精度高可以同时显示三相电流、三相线电压、三相相电压、三相有功、三相无功、三相视载功率、功率因数以及电度量等参数,与模拟相比具有体积小、功率小、计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读数方便以及丰富485通讯接口为后台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等特点。
3 三相四线制智能电表误接线的现场检查
3.1 现象
6604出线回路为本厂6#变的6kV高压电动机,由于本会在变电所投用时,高压电机还没用达到运行条件,并没有留意。近些天该电机开始运转,在巡检时发现M392智能电度表三相功率显示为负值且电度计量也不准确,MICOM综保继电器三相功率也为负值。
其二次原理见图1,图2,从二次原理我们看到该电流互感器二次为两线圈M392即CK为智能电度表为三相四线制三个测量元件的接线方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为“-”极性接法。
3.2 分析
为了更好的判断故障性质,我们本次采用了不停电检查处理方式,但是为了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以及生产工艺的连续性,我们办理第二种工作票,我们对所使用仪表工具进行认真检查,包括短接线等以确保安全性。
首先,我们用万用表检查智能电度表的电压回路,其电压互感器变比为6000/100/,其电压测量结果如下:
UAB=100.5V UBC=99.5V UCA=101V
UA=57.9V UB=57.4V UC=58V
从测量结果来看线电压,相电压之间都非常平衡,证明电压回路没有问题,PT也没有断线情况发生。
在看电流回路,由于现场没有伏安相位表,没有方法测量电流电压的相位角,但是MICOM综保继电器的测量数据和M392智能电度表测量数据是一样的且MICOM综保继电器有测量相位角的功能,其测量结果如下:
4 投用前的试验方法
4.1 计量、综保二次回路试验方法
分别在计量回路的二次回路端子排的(A411,B411,C411,)和(N411)端子,保护回路的二次回路端子排的(A421,B421,C421,)和(N421)端子加1A的电流,起始电流从0.5A开始步长为0.1A,可以三相同时加也可加单相电流(现在的微机综保效验台都能做到),同时在给二次电压端子(A631,B631,C631)加57.74V的相电压,观察计量表计和综保的电流、电压、有功、无功、视载功率、功率因数以及电度量等参数是否显示正确,正确说明计量表计和综保精度都没问题。
4.2 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查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可判断出来该互感器是“+”极性还是“-” 极性的。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检查方法非常多,在这里介绍常用的三种方法,即①直流法,②交流法,③仪器法。
①直流法:用1.5V-3V的干电池的正极接与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的L1,负极接L2,电流互感器的二次K1侧接毫安表的正极,负极接K2,把电池开关合上拉开,观察毫安表指针的偏转方向,若毫安表正偏转说明互感器一次侧和二次侧是同名端即为“-”极性,反之为“+”极性。
②交流法:将电流互感器一次线圈的L2和二次线圈的K2用导线连起来,在二次侧通1-5V的交流电,用10V以下的电压表测量U2和U3的数值,如果U3=U1-U2即为“-”极性。
③仪器法:用互感器变比综合特性测试仪可自动测出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变比等试验数据在这里不详细叙述了。
4.3 一次电流传动试验
一次电流传动试验即通过调整调压器输出电压以获得试验所需要的大电流。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加200A的电流(该互感器变比为200/1),观察计量表计和综保继电器的指示情况,如果指示正确可初步判断接线正确,反之为接线错误。这项试验时非常必要,往往也是最容易被调试人员所忽略的。
4.4 投用后的试验
投用后负荷增大后可用伏安相位表测出电流电压的角度,根据数据做出六角图来进一步的判断接线的正误。
5 设计图改进小建议
由于设计端子图为公用线在计量表计和综保继电器上做公共短接,本来到端子排应该有六根线,现在经过短接只有四个根线了见图6,调整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只能在计量表计和综保继电器上调整,非常不方便,倒电流互感器极性时还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二、根据建筑周围环境进行合理的住宅设计
当前房屋价格的走势,与房屋所处的位置有着巨大的关系。我们在进行住宅空间设计时,不单单需要将住宅的采光等生活必备的条件考虑进来,还需要把住宅所处楼层等条件充分考量。同一栋楼不同的楼层其阳光、湿度、温度会有很大的差别。周围的景色也有着巨大的差距,这样会对居住者的心情、生活状态有影响。对于高楼层考虑到其光照可能会过于充足,我们需要将其格局设计宽大一些,使其能够更加享受早上和中午的和煦阳光;对于底层的住宅用户来说,应该将他们的房间设计较为紧凑一些。同时要注重周围建筑对当前设计住宅建筑的影响。我们在进行住宅建筑的设计时,要充分及时考虑到周围建筑对其造成的影响,我们进行相关空间位置组合设计时,不单单是将自己内部的走向捋顺清楚,将设计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要体会身处其中的感受。对于位置空间我们需要认真的考虑和考量。
三、对于住宅空间体量和尺度要有合理的把握
住宅空间的体量。住宅空间的舒适度是以人的尺度和心理接受的感觉为基准进行整体设计,大的房间固然有其典雅气派的一面,但过大的空间却会失去家庭的温馨感、亲和感,失去家庭特有的生活气氛,有时还会使人觉得自己渺小而冷漠、孤独。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曾指出:“日本式建筑中四张半席的空间对两个人来说,是最小巧、宁静、亲密的空间……”其所说的四张半席相当于我国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居室,这样的空间最是能够感染人,让家人贴得更近。尺度问题就是在空间的高度上左右权衡的两个方面:绝对高度(实际层高)和相对高度。选择合适的层高在住宅设计中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大部分地区住宅设计层高一般为2.8米~3.0米。
四、统一建筑造型和空间的合理关系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 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Abstract: In April 14, 2010 08:52, a magnitude 7.1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Qingha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Yushu Province, the earthquake occurred in Yushu, the seat of the state capital -- Gyegu Town of Yushu county. The author from 2011 to 2012 in Yushu County of Yushu prefecture to Jiegu Xin Zhai Cun participates in the construction. Due to the original local herdsmen living housing mostly for the adobe, hollow brick, or simply building with rocks, no earthquake. Local residents in this earthquake have collapsed houses 90%. The original brick structure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of a certain, a ring beam and structural column houses, even a crack, but the collapse of the less.
Key words: earthquake; earthquake; form of building 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TU3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也使得人们对日常居住的房屋,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所涉及的各种公共建筑如办公楼、学校、医院、商场等的安全性引发了更多关注。我们就这一情况了;来了解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
一、地震与震害
地震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
为了明确描述地震的大小和危害,专业上引入两个概念,即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0倍。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烈度一般分为12度,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地震除了以地面震动的方式对房屋建筑产生破坏外,还会引发很多次生灾害,进一步增加地震的破坏性。这些次生灾害主要包括:地震引起火灾、水灾(海啸、水库垮坝等)、震后出现传染性疾病(如瘟疫)、有毒物质泄漏(含放射性物质)、停产(含文化、教育事业)、生命线工程被破坏(通讯、交通、供水、供电等),以及社会动乱(大规模逃亡、抢劫等)。如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死亡58420人,其中因地震引起火灾被烧死或因躲火跳河而淹死的人为全部死亡人数的95%;2004年印度尼西亚大地震发生在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尼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
二、从抗震性能看房屋建筑的工程抗震设计
目前,我国抗震设计的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当地震烈度小于设防烈度时,房屋应基本完好;当地震烈度大于设防烈度时,房屋建筑即使产生较大破坏,也应保证不出现即时的垮塌,以使人员能够有逃生的时间。
我国目前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多见于多层建筑, 从抗震性能的角度分析:砌体结构由于由砖、石等砌筑而成,砌块之间的连接较差,虽然设置了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等加强措施,但当遇到强震时,在水平和竖向交替振动作用下,砌块之间的连接容易被破坏,导致砌体松散,竖向受力构件破坏,建筑物垮塌;相比之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为宽敞的使用空间,有利于建筑功能的组织和分割,但其抗侧刚度较弱,在强震作用下易出现较大位移,导致结构产生较严重破坏,因此也属抗震不利结构。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多用于多高层住宅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在地震作用下位移较小。经过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破坏会局限于门窗洞口处出现裂缝,而即使墙体开裂,各墙肢也可支承楼板,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垮塌。从日本坂神地震的实例来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未出现大的破坏,震害较轻。
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用于公共建筑和多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合适的部位增设剪力墙,在提供满足功能需要的大空间的同时,由增设的剪力墙提供较大的抗侧刚度,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上述各种结构形式的抗震性能,即指结构在小震和大震下的表现各不相同。总体来说,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相对差一些。
房屋的选址是房屋抗震性能的外部主要条件,初步总结以往地震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发现,遭遇同等强度地震的不同位置的房屋,其抗震性能有所不同。位于地质断层附近的房屋比其他房屋更易被震塌。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的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0%以上。因此,各地今后在房屋建筑设计与施工之前,必须充分重视房屋的选址应远离地质断层,防患于未然。
房屋建筑设计与施工质量、房屋装修是决定房屋抗震性能中受人为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在房屋建筑设计中,一般而言,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优于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优于砖混结构。在施工质量中,建筑物必须严格根据抗震设计规范施工。
居住者在房屋装修时不得随意更改房屋结构,尤其是不可随意更改房屋承重墙等一些关键部位,更改结构时应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或相关许可,任何擅自改动都有可能降低房屋抗震性能,造成致命隐患。
三、从减轻地震灾害看建筑结构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甚至新的设计思想得到大量的应用,大大丰富了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手段。如使用更高强度的建筑材料,能够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并降低结构自重。而与之相比,新技术、新设计思想的应用,能够更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其中,隔震和消能减震就是两种建筑结构减轻地震灾害的新技术。
隔震技术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隔震技术是国际上热门的工程抗震新技术。它通过把隔震消能装置(如橡胶隔震垫)安放在结构物底部和基础(或底部柱顶)之间,把上部结构和基础“隔开”。这样,改变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动力作用,明显地减轻结构物的地震反应,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国内外大量的试验和工程实践证明,隔震体系一般可使结构水平地震加速度反应下降60%左右,从而消除或有效减轻结构的地震损坏,提高建筑物及其内部人员的安全性。隔震体系具有很大的垂直承载力(50T~2000T)及很大的垂直压缩刚度,而其水平变形刚度较小(0.25kN/mm~1.8kN/mm),水平极限变位值较大(10~50cm),具有足够大的初始刚度,以抵抗风荷载和轻微地震,当强地震发生时,又能自由柔性滑动,而变形过大时,刚度回升,具有保护和限位作用,钢板夹层橡胶隔震垫具有较大的复位能力,在多次地震中自动瞬时复位。
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方法是指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节点、连接缝或连接件等)设置消能阻尼装置或元件,通过消能装置产生摩擦非线性滞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以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目前在日本、美国已有了一定数量的应用,并在震害中有较好的表现。我国从九十年代开始,也以试点的方式在一些工程中应用了这些技术并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
合理的建筑设计,也可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在正确的抗震理论指导下,依据合理的设计原则,同样可以提高甚至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这些原则包括结构构件应具备足够大的承载能力;结构应具有足够大的刚度以减小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和位移;结构应具有足够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这一点对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延性是指构件和结构屈服后,具有承载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且有足够塑性变形能力的一种性能。延性大,说明塑性变形能力大,强度或承载力的降低缓慢,从而有足够大的能力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避免结构倒塌。
四、地震灾害对建筑行业的启示
工程抗震是一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学科,每一次地震都会为我们提供新的信息,推动建筑抗震设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我国的建筑结构抗震的设计与研究5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近年来,新技术、新建材以及新的设计思想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建造出大批高质量的建筑。同时也应该看到,近年来在房地产行业,也确实存在着一些片面追求建筑造型的新奇独特,忽视建筑整体抗震性能的问题。无论如何,对建筑结构来说,良好的抗震性能一定来自于相对简单的体型,简单而直接的传力体系以及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多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