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音乐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9 16:21: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少儿音乐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少儿音乐教学

篇1

根据我国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的任何一种先进的音乐教学法都有可能脱离我国音乐教育实际。完全模仿某种音乐教学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任何一种优秀的音乐教学法都是根据本国、本民族的音乐特点、音乐审美方式以及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逐步形成的完整系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所以我们应该借鉴它们的先进教学理念,结合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特点和国情,从而创造出诸如“柯达伊教学法”同样优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学法。以下就是本人的少儿音乐教学观和初步的实践探索。

一、教学环境——弥漫快乐和诗意

传统的中国音乐教育的环境需要改善,如对幼儿园的小朋友而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喜欢童话故事,他们乐于接受有着童话故事般的教学环境,所以我们可根据这一特点尽量把教室布置的童趣点、活泼点和生动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把教室装扮成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教室”,让学生在美丽多彩的环境里接受音乐教学。

二、教学方式——唤醒天性,自由表现

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不一样,它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单纯学习和掌握音乐方面的某种知识或某种技能,而重在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一种会欣赏各种音乐作品的能力和简单创作音乐的能力。正如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所倡导的那样:“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那倒无关紧要,他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结合奥尔夫教学法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我国少儿音乐教育的实情,本人的观点是: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乐器。因此,要进行音乐教学,单教儿童用嘴巴学唱一首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曲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肢体动作和节奏、声音以及画面,以达到唤醒天性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加细腻敏锐,使学生更加健康活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人文感动,中西合璧

我国音乐教育原先的内容是单纯地教唱歌,学生主要还是模仿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很被动。教师一般都会认真严肃地对待学生,学生自然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这就会使一部分学生对音乐“敬而远之”,教师也束手无策。其实我们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音乐知识和常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所以我们在给学生介绍一些音乐作品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会唱这首作品,而且也要向学生传递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创作背景、动机、手法和主题立意等等。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认为:一个国家的音乐教育内容必须立足于国家未来前景的指导思想,利用民间音乐可以提高民族感情和民族意志,所以该法要以首调唱名法和五声音阶为基础,其教材要以匈牙利民歌或民间音乐风格创作的歌曲为主,以此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这就成为柯达伊教学法的主要特色。受此启发,我认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教材要以中国民歌、著名地方戏曲和以根据民间音乐风格创作的歌曲为主,从而提高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在教学时,首先要把歌曲的创作背景、历史文化等知识和唱段的具体内容向学生讲解,便于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所要学的曲目。同时还可以与历史课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我国的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历史英雄人物所表现出来的高尚民族气节,对学生也是一种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还可以把京剧脸谱常识介绍给学生,因为京剧中各种人物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如:像关羽的红脸一般表示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像曹操的白脸一般表示阴险奸诈、刚愎自用;像包公的黑脸一般表示刚正威武;不媚权贵,等等。京剧脸谱五颜六色、丰富多彩,必定会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综上所述,我们应秉承“中西合璧”的原则,将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作为基础教学内容,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把国内外经典和流行的音乐与相关的音乐知识和信息,灵活有趣地介绍给我们的学生。把音乐作为桥梁,巧妙地把学生与多元世界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努力把广大学生培养成为懂得欣赏民族乃至世界音乐作品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张涛 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少年宫

篇2

“每一个人都享有学习音乐、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和权利,这是现代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主张。不过,每一个个体潜在的音乐能力是有显著差异的”。一般来说,音乐能力包括音乐欣赏能力、表演技能、创作技能三个方面,老师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了解,充分尊重学生在音乐能力方面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如一个孩子歌唱时把握不好音准,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没有音乐才能,也许他有着出色的节奏感;一个孩子在学习舞蹈时动作若做得不够优美,并不意味着他一定缺少音乐天赋,也许仅仅是他的动作协调能力不够好,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音乐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能力;如果孩子有音乐方面的兴趣,就让孩子接受正规的专业培训,家长要确认施教者的相关资质,以确保孩子得到高质量的教学。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快乐何来?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我觉得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喜欢学习才是快乐学习的前提。“阳光下,快乐唱歌,你笑得很甜蜜;希望中,快乐成长,你和我在一起,希望明天更美丽……”稚嫩嘹亮愉快的歌声响起,看着孩子们稚嫩快乐的笑脸,不但孩子们陶醉在幸福快乐的氛围中,就是老师也不由地沉浸在一片祥和快乐之中,快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现在有些家长带孩子学习音乐的动力是考级,其对于音乐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技巧的掌握和提高上;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迫使其学习音乐,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用兴趣引导专业教育,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

游戏中的音乐学习:“请你像我这么做,我就像你这么做!”这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方式。这些口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具有统一行动、便于记忆等特点,运用于音乐教学的节奏练习,学生喜欢念,兴趣盎然,一会儿就记住、掌握了。

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

张开小手掌,手心向外翻。

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

四个手指间,就是四个间。

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

线间向上数,越上音越高。

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他们对识谱产生了浓厚兴趣,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

从学生已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后知中,降低难度:教一年级学生唱《洗手绢》的第一段:“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也来。哎……”我从学生熟悉的画画手段入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红太阳、一朵白云,再画一个笑容可掬的妈妈头像,最后画一个可爱的小孩代表我。一年级小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地笑了,难度降低了,学生从解决难点中找到了乐趣,一会儿就把歌词背唱下来了。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作品。图、讲、演结合,启发诱导他们的抽象思维,例如,在讲解顿音时,用一个乒乓球在桌上抛几下,让他们细心体会乒乓球落下的声音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学生再唱就不难了。

投其所好,让流行音乐进课堂:流行乐简单易学,伴奏极具时代感,因此学生很喜欢,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让学生学唱演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利用媒体辅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学科整合是新的教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资源。利用信息资源丰富音乐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通过多种方式感受音乐的美、理解音乐的美、创造音乐的美。

引导学生做表演,提高学习兴趣: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备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造型吸引,教室里常常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上的表演者也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地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尽可能地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

只有快乐教学才可激发出学生兴趣及无穷的艺术天赋,才可教育出优秀的艺术人才,学生才会在未来广袤无垠的艺术天空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篇3

前言

古筝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既能柔美细腻,又能宏伟磅礴。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创作突破了传统的五声音阶结构型,进一步扩展了筝的表现力,如今,很多家长希望把孩子从小培养的多才多艺,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四五岁就开始习筝。但学习古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大部分少年儿童学筝时断时续,兴趣不持久。重要的是,他们缺乏兴趣,或兴趣不持久。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面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时,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时,就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秘诀。

一、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琴原动力

以琴激趣,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由于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年龄较小,他们对古筝有很强的好奇心,但缺乏耐性,思想不集中。所以在感情上就要和他们亲近,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和喜欢自己。作为教师,还要抓住儿童爱玩好动的特点,他们一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所以要使无意识变为有意识,完成从好奇心到产生兴趣的转变。在少儿刚接触古筝时,要从基本功抓起,因为基本功的好坏对能否弹好古筝至关的重要。但是练习基本功时的单一和枯燥会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慢慢产生厌倦,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把基本功和熟悉的儿歌小曲子结合起来,当他们听见熟悉的儿歌后,就会合着拍子轻声哼唱。通过这种技巧与乐曲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以美的旋律,来激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

(二)提高审美感知力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因此在古筝作品中想要把节奏、音色、力度、速度表现出来的话,一定要从技巧开始抓起。把勾、托、抹、劈、滑、揉等技巧教学同审美教育联系在一起,只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才能在演奏古筝时,把作品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在儿童古筝教学中,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审美感知力,通过结合典型的乐曲,去启发学生感知不同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不同作用。从技能教学中让学生感知什么是筝乐美以及如何达到这种美,从而唤起学生对美得向往和追求,所以教师在范奏中要注意古筝技巧的正确方法。古筝音乐的表现力是由诸多要素结合而产生的,相同的音乐要素,不同的学生演奏出来也会有不同的表现,重要的是学生凭自己的感受去体会与理解。

(三)增强音乐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则是无限的,所以音乐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古筝教学中一定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提高对音乐的领悟能力,而音乐想象力又是审美领悟能力提升的关键。如《渔舟唱晚》是一首优美、典雅而富有情趣的曲子,它引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为题,描绘了夕阳西下,小船轻轻荡漾,辛苦的渔民忘却一天的疲劳,悠闲自得,满载而归的画面。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脑中去想象画面,置身其中。在学生充分理解曲目的内容后,再去识谱演奏,这样就会显得轻松愉快。在古筝教学中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提高对音乐的领悟能力。

二、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凡是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才会作出更多的投入并使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兴趣一经形成,就会吸引儿童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兴趣是一种心理特征,它不是生来固有的,--是后天培养形成的,是生活所需激发而发展起来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在这个入门阶段,老师担负着正确引导学生兴趣的责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琴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将自己的老师视为榜样,视为偶像。假如,一个老师对于古筝事业执着追求,那他的学生也会对古筝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若老师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教学,那他学生的兴趣也会大大打折。所以,老师的兴趣和学生的兴趣很大程度是成正比的。

三、培养学习兴趣的几个要素

(一)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渠

因材施教是传统教学的重要理念,也是尊重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兴趣的主要渠道。少年儿童学习古筝基本上都是利用课余时间。但是存在年龄、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使教学很难采取固定的模式。这就要求古筝教师,必须全面的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并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家长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纽带

儿童学筝启蒙教学的成败取决于三方面因素,首先是孩子自身天赋和勤奋,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态度,剩下的一点则是家长的密切配合与辅导。实际上,对于年幼的初学者来说,家长起着“助教”的作用。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首先,家长应注意对待孩子的态度、语气和语言。另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最后,家长不要急于求成而要适时奖励,不然容易信心减去,兴趣低落,还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弹琴不是件容易事,它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要做到手、眼、脑并用,让孩子协调好这一切本来就是件复杂的事情。所以有缺点是正常的,可能一个缺点克服了,又会有新的缺点需要克服,这都不足为怪。只要脚踏实地,最终都会积少成多,取得可观的进步。

(三)循序渐进是学好古筝的重要方法

篇4

前言

古筝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既能柔美细腻,又能宏伟磅礴。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创作突破了传统的五声音阶结构型,进一步扩展了筝的表现力,如今,很多家长希望把孩子从小培养的多才多艺,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四五岁就开始习筝。但学习古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大部分少年儿童学筝时断时续,兴趣不持久。重要的是,他们缺乏兴趣,或兴趣不持久。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面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时,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时,就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秘诀。

一、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琴原动力

以琴激趣,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由于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年龄较小,他们对古筝有很强的好奇心,但缺乏耐性,思想不集中。所以在感情上就要和他们亲近,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和喜欢自己。作为教师,还要抓住儿童爱玩好动的特点,他们一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所以要使无意识变为有意识,完成从好奇心到产生兴趣的转变。在少儿刚接触古筝时,要从基本功抓起,因为基本功的好坏对能否弹好古筝至关的重要。但是练习基本功时的单一和枯燥会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慢慢产生厌倦,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把基本功和熟悉的儿歌小曲子结合起来,当他们听见熟悉的儿歌后,就会合着拍子轻声哼唱。通过这种技巧与乐曲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以美的旋律,来激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

(二)提高审美感知力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因此在古筝作品中想要把节奏、音色、力度、速度表现出来的话,一定要从技巧开始抓起。把勾、托、抹、劈、滑、揉等技巧教学同审美教育联系在一起,只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才能在演奏古筝时,把作品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在儿童古筝教学中,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审美感知力,通过结合典型的乐曲,去启发学生感知不同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不同作用。从技能教学中让学生感知什么是筝乐美以及如何达到这种美,从而唤起学生对美得向往和追求,所以教师在范奏中要注意古筝技巧的正确方法。古筝音乐的表现力是由诸多要素结合而产生的,相同的音乐要素,不同的学生演奏出来也会有不同的表现,重要的是学生凭自己的感受去体会与理解。

(三)增强音乐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则是无限的,所以音乐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古筝教学中一定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提高对音乐的领悟能力,而音乐想象力又是审美领悟能力提升的关键。如《渔舟唱晚》是一首优美、典雅而富有情趣的曲子,它引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为题,描绘了夕阳西下,小船轻轻荡漾,辛苦的渔民忘却一天的疲劳,悠闲自得,满载而归的画面。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脑中去想象画面,置身其中。在学生充分理解曲目的内容后,再去识谱演奏,这样就会显得轻松愉快。在古筝教学中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提高对音乐的领悟能力。

二、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凡是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才会作出更多的投入并使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兴趣一经形成,就会吸引儿童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兴趣是一种心理特征,它不是生来固有的,--是后天培养形成的,是生活所需激发而发展起来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在这个入门阶段,老师担负着正确引导学生兴趣的责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琴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将自己的老师视为榜样,视为偶像。假如,一个老师对于古筝事业执着追求,那他的学生也会对古筝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若老师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教学,那他学生的兴趣也会大大打折。所以,老师的兴趣和学生的兴趣很大程度是成正比的。

三、培养学习兴趣的几个要素

(一)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渠

因材施教是传统教学的重要理念,也是尊重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兴趣的主要渠道。少年儿童学习古筝基本上都是利用课余时间。但是存在年龄、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使教学很难采取固定的模式。这就要求古筝教师,必须全面的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并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家长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纽带

儿童学筝启蒙教学的成败取决于三方面因素,首先是孩子自身天赋和勤奋,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态度,剩下的一点则是家长的密切配合与辅导。实际上,对于年幼的初学者来说,家长起着“助教”的作用。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首先,家长应注意对待孩子的态度、语气和语言。另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最后,家长不要急于求成而要适时奖励,不然容易信心减去,兴趣低落,还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弹琴不是件容易事,它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要做到手、眼、脑并用,让孩子协调好这一切本来就是件复杂的事情。所以有缺点是正常的,可能一个缺点克服了,又会有新的缺点需要克服,这都不足为怪。只要脚踏实地,最终都会积少成多,取得可观的进步。

(三)循序渐进是学好古筝的重要方法

篇5

随着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校和家庭都开始把教育教学的重心 ,转换到了对孩子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上,而少儿音乐教育由于其简单易学、陶冶情操的特点,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推崇。但是在少儿音乐教育的需求不断高涨的情况下,少儿音乐教育的发展却显示出疲软的症状。因此在“以人为本”、“乐学活学”的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展开对少儿音乐教育的思考与研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少儿音乐教育的现状

1、优秀少儿音乐歌曲创作的不足

少儿音乐教育是依据优秀的少儿歌曲展开的一种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疏导。但是当前我国优秀少儿音乐歌曲的创作不足,使得少儿音乐教育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让许多少儿音乐教育者在进行少儿音乐的日常教学中无从下手。当前少儿音乐歌曲的创作渐渐的显示出停滞不前的状况。现在大多数少年儿童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还是那些很多年前就出现的少儿歌曲,鲜少看到或听到新的少儿音乐歌曲出现在我们的少儿音乐教育领域中。

2、少儿音乐教育成人化影响明显

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升的今天,娱乐休闲型的文化得到了社会的追捧,成为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重点。整个社会潮流对娱乐的追逐,也对少儿音乐教育产生了不良影响。当前少儿音乐教育的成人化影响明显,一方面,家长加大了对孩子音乐能力培养,许多少儿过早的接触到了音乐文化,家长“拔苗助长”式的音乐教育方式,会让一部分少儿对音乐产生厌恶和排斥的不良心理。另一方面,受娱乐潮流中选秀文化的影响,“一夜成名”的少儿发展路线,也在影响着少儿音乐教育的发展,少儿音乐教育中出现功利化的利己主义倾向。

3、少儿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滞后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少儿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众普及化的目标。但是当前部分学校对于少儿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少儿音乐教育的发展上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认识,因而在面对少儿音乐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问题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下手。同时部分少儿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自身音乐素养和专业能力不高,无法有效的胜任少儿音乐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也给少儿音乐教育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二、提高少儿音乐教育的方式

1、从音乐创作入手 丰富少儿音乐教育的基础

面对少儿音乐教育中优秀少儿歌曲创作的不足,我们要改变当前优秀少儿歌曲创作的滞后局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来提高优秀少儿歌曲的创作力度,丰富少儿音乐教育的基础。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的方式,来激活少儿歌曲创作的原动力,让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够投入到少儿歌曲的创作中。其次,打通社会各领域的宣传平台。让优秀的少儿歌曲能够通过媒体、网络、广播、电视等不同的社交方式和宣传媒体来进行传播和推广,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优秀的少儿歌曲。再次,教育领域要加强对优秀少儿歌曲创作者的培养,完善少儿歌曲创作者的培养机制,不断为少儿歌曲创作领域输送新的人才、注入新的血液。

2、从家庭教育入手 净化少儿音乐教育的环境

面对少儿音乐教育成人化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从家庭教育的方面入手,净化少儿音乐教育的环境,调整和改善现存于少儿音乐教育中市场化和功利化的不良倾向。首先,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对接,以学校教育引导家庭教育,改变以往家庭教育中“拔苗助长”式的少儿音乐教育观。让更多的家长把孩子音乐能力的提升放到次要的位置,而是注重音乐对孩子身心的陶冶作用,利用音乐帮助孩子建立起完善的个性和人格。其次,家长要更多的以身作则,通过自身对少儿音乐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孩子选择有益的、向上的、积极的少儿歌曲,减少少儿音乐教育中功利化的利己主义。

3、从学校教育入手 提升少儿音乐教育的水平

面对少儿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滞后,相关的教育机构要有针对性的提高少儿音乐教育的水平。首先,学校方面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对于少儿音乐教育,这与学生升学考试不直接相关的教育课程也要引起足够的认识,要善于利用少儿音乐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其次,相关的教学工作者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重视少儿音乐教育的情感性、实践性、审美性,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少儿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挑战。

结语

少儿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校、家庭、国家、社会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面对现存于少儿音乐教育中的问题,如优秀少儿歌曲创作不足、少儿音乐教育成人化影响明显、少儿音乐教育水平相对滞后等,学校要提升少儿音乐教育的教学水平,家庭要修正少儿音乐教育的不良倾向,国家要加大对少儿音乐教育的投入、社会要增加对少儿音乐的宣传。只有打通学校、家庭、国家、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才能促进少儿音乐教育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欢.浅谈家长在少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

2015(05)

篇6

我国的少儿音乐教育在继承自身音乐历史发展的特点和精髓的同时,努力吸取西方音乐教育经验,在不断探索中积累和成长,目前可以说正处在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国内少儿音乐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差距与不足,发展过程中的困境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西方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努力不足

长期以来,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基本采用了西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就总体而言,符合我国自身环境和儿童心理特点的音乐教育模式尚未真正建立。在学习西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简单照搬模仿的现象较为突出。学界在对先进国家少儿音乐教育经验的系统研究和本土化发展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为缺乏。教学实践中,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生搬硬套西方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要么过多注重对儿童音乐技能的培养,要么落入简单的娱乐性歌舞活动,缺乏对儿童音乐潜能的有效挖掘,缺乏对儿童音乐兴趣的培养。这些制约了我国少儿音乐教育启蒙开智功能的发挥,影响了我国少儿音乐教育的真正普及发展。

(二)急功近利倾向致使少儿音乐教育偏离了其应有的美育本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近现代我国开始重视人才多样化的培养。教育部也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国各地初高中将音乐特长的考试成绩纳入升学考试成绩中。各校纷纷成立音乐社团,开设音乐选修课,组织学生参加音乐赛事,开展各类音乐活动。除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社会教育中,音乐教育也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众多音乐培训机构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了音乐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全国上下掀起音乐培训的热潮。音乐考级加分制度将中小学音乐教育带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而音乐教育竟然成了竞技性训练。家长付出财力、精力的同时,也逼迫着孩子们奔跑于各培训学校之间。教师为短时间提高学生技艺,拔高学生等级,采取填鸭式的训练,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音乐基础,忽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更没有时间和精力针对学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学生也盲目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和考级,尽可能多地拿证书、获奖。音乐不再是能带来美的感受,净化心灵与提高修养的一门艺术,而是逐渐异化为通往打开名校大门之路的工具和垫脚石。

(三)从教人员缺乏对少儿音乐教育规律的探究

在国内的少儿音乐课堂上,许多教师通常更注重课堂纪律的维持,尽力延长儿童的注意力,却忽略了儿童即兴活动的重要性。殊不知,音乐的创造性活动并无对错,整齐划一的重复课本上的儿歌并不是音乐课的意义所在。缺乏对少儿音乐教育的内在逻辑和规律的深入研究,停留在几近机械化的灌输式教学,教学效果自然事倍功半。老师对每个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一无所知,而孩子们对为什么学习音乐也是一头雾水,这几乎成了国内少儿音乐教学的常态。

(四)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满足当代少儿音乐教育的需要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师资队伍鱼龙混杂,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其一,由于近年来国内音乐教学需求的井喷式成长,少儿音乐教学的从教人员,尤其是社会音乐教学工作者,大多没有机会经过音乐审美素质方面的系统培养和训练。其二,我国音乐教育经历了近代重理论轻实践,到现今重实践轻理论的转变,至今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未能做到无缝对接,一定程度上阻碍音乐教师自身音乐素质的提高。再者,当下致力于儿童歌曲及音乐教材编创的作曲家、音乐家屈指可数,针对儿童心理特点,符合儿童语言、音韵而创作的优秀作品更是凤毛麟角,使得孩子们对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缺乏兴趣,而对流行歌曲、网络歌曲却了如指掌、烂熟于心。

二、思考与建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曾做过这样的描述:“音乐是思维强而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形象以新的方式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中各种各样事物和现象的独特之点。”音乐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指出,儿童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绝不能等闲视之。

(一)加强对世界先进国家音乐教育先进经验及其本土化的研究,深入探索适应我国少儿特点实际的音乐教育方法与模式目前世界范围最受瞩目的三大儿童音乐教育体系,注重启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潜能,尽可能挖掘儿童的想象力,锻炼反应能力。课堂上儿童随节奏起舞,随音乐而动,突出即兴活动的重要性。其先进理念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但是,基于东西方文化特点、历史发展和社会环境、民族传承和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贯彻于教学实践中,其方法和逻辑都需要展开深层次的探索与总结,从而才能真正建立起适应我国少儿音乐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二)积极营造并净化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少儿音乐素养、有利于少儿健康成长的社会生态本应是陶冶人格情操的音乐教育堕落为急功近利的工具,严重背离了其美的本真。不仅不利于少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更阻碍了国内少儿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这一困局的因素虽然众多,但现行教育体制影响下的社会生态和制度环境,则是最主要的。这就需要政府教育主管机构引起重视,将当下国民教育体系中少儿音乐教育如何健康可持续发展纳入到重要研究课题。广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提升自身职业修养,并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及考试观念,让家长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增加学习的兴趣并晓之以理。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让学生真正平衡好文化课和音乐特长之间的关系,从而营造出真正的音乐文化氛围。

(三)持续推进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传承与推广北京市教委的一项大学生抽样调查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是流行音乐,明确提出喜爱西方古典音乐的学生也占到了一半,而对中国传统音乐感兴趣的学生仅占25%不到。民族的即世界的,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在西方音乐历史上,致力于推动祖国民族乐派发展,弘扬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不胜枚举,他们以本民族歌曲及民间舞蹈为创作基础,结合当代作曲技法勾勒出一幅幅音乐美景,广为流传。上述调查中显示的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冷漠,人们对传统音乐的忽视,反映出当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尴尬与困境。当今,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我们在借鉴学习西方音乐的同时,对中国优秀音乐文化传统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上述提到的《送别》《两只老虎》等歌曲大多专为少年儿童创作,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作词作曲,词意浅而不俗,意味深长、脍炙人口,深受广大少年儿童欢迎,并成为经典佳作传颂至今,也是我国宏伟博大的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灿烂珍珠。新时期我国音乐教育尤其是少儿音乐教育,更应着眼于处理好继承、发扬与学习、借鉴的关系,致力于推动具有本民族特色音乐的传承、发展、光大。

(四)加强对少儿音乐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政策鼓励对少儿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少儿音乐题材的创作活动柯达伊教育体系创始人、匈牙利音乐教育家佐尔丹•柯达伊,毕生致力于音乐教育,曾为儿童编写了上千首训练歌唱、读谱音乐作品,最终形成完整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少儿音乐教育应该让孩子们从音乐中获得认知,并建立起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获得快乐的自我表达,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好,让孩子们用音乐作为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并且感染他人。而带领儿童进入音乐这个奇妙世界的领路人——音乐教师,更应该是音乐艺术与教育艺术相结合、教育经验与教育理论相结合、音乐演奏与音乐理论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全面加强国内少儿音乐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少儿音乐教育人才的素质与修养,是攸关少儿音乐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需要政府政策的有效支持,这是历史赋予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的神圣使命。

作者:朱雨婧 单位:浙江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田耀农.音乐教育应实施全面的美的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方向的设想[J].中国音乐学,2002(4).

篇7

一、音乐游戏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在幼儿园教学内容中融入游戏环节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少儿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在选择音乐教材时,可以将一些游戏性和趣味性等融入歌词和旋律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音乐教育更好地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开展能培养音乐素养的小游戏,形式简单但是又能够进行灵活运用,同时,在游戏内容的设计中,必须培养幼儿的兴趣,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环节中,为了能更好地促使幼儿积极地进入音乐游戏的角色中,从而更好地得到锻炼。在进入一段歌曲的演唱前,可以通过相应的游戏方式进行简短发声的练习,利用手势发声等来进行。又如,在“猫和老鼠”的教学环节中,利用相应的角色扮演游戏,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从而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步感受到音乐教学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全面运用自由的课堂组织形式

在当前的少儿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教学手段多元化,这就必须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利用唱歌、跳舞等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配合音乐游戏来开展各种组织形式的教学,从而有效地加强幼儿的审美情趣训练。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得其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其下意识地进行相应的跟唱和表演,从而体会到各种不同的情感,而这正是当前幼儿音乐教育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可以将音乐学习和幼儿的相关活动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进而能够更好地促使幼儿学习参与活动。同时,在培养高层次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必须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相应环节的设计,使得各个教育环节更加情节化,使得幼儿能够更好地从陌生主题顺利走向一个熟悉的意境。

3.采用多元化的游戏元素教学方法

从某种程度上看,幼儿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要充分依据幼儿的心理特征,有效地利用幼儿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兴趣,对幼儿的思维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例如,可以设计一些非常可爱的图形来表现音乐符号,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增强幼儿对音乐符号的认知。这是由于幼儿难以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为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得音乐游戏更加具有律动性,有效地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能力。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充分看到,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运用更加正确、熟练的教学手势,继而能够正确展现作品中的音乐形象,为幼儿提供正确的模仿板块,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二、音乐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表达

从现阶段来看,音乐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一般来说,音乐总体是来源于生活,基本上相关的音乐内容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在幼儿园的幼儿音乐课堂中,教学的音乐内容必须要贴近生活,才能够更好地找到音乐和幼儿生活的结合点。

具体而言,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以幼儿兴趣为导向,逐步发现和选择一些与生活、自然相关联的内容。例如,虫鸣鸟叫和雷雨等,都是自然环境中常见的声音,教师可以在讲授《小鸭子》等歌曲中,利用播放器将一些没有经过处理的声音播放给幼儿听,以此增强幼儿对音乐的熟悉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发现并模仿一些声音,在《小汽车》的歌曲中,可以让幼儿模仿汽车的喇叭声,从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在《春天在哪里》的教学中,让幼儿在初步学会歌曲后,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提供更多关于春天的图片,进而使幼儿能够更好地加深对歌曲的认识。又或者可以采用教材上的一些歌曲,选用一些经典和深受幼儿喜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画片,进而使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资源。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将幼儿对动画片的喜爱逐渐转移到对音乐的喜爱上,进而最大限度地丰富幼儿对音乐学习的认识。

总的来说,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幼儿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只有在音乐课堂中加强对音乐游戏的把握,将诸多游戏元素有效地融入音乐课堂中,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儿音乐课堂的效率。与此同时,本文笔者还认为,音乐创作大多来源于生活,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掘生活中的资源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喜爱。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259-01

一、文化馆对少儿音乐辅导的基本内容特点

(一)少年儿童音乐学习的特点

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应该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对他们进行音乐的基础教育和乐感的培养,基于这样的学习特点,在文化馆学习音乐的儿童年龄都是比较小的,这一时期是儿童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培养音乐创造力的最佳时期,所以对于文化馆来说应该抓住这一最佳的时期,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这个年龄的喜欢学习音乐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比较活泼开朗的,对新事物和一些发展创造力的活动都具有浓烈的兴趣,他们特别期望能在音乐的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和启发。他们对传统呆板落后的教育方式非常的反感,生活中也不喜欢循规蹈矩,所以文化馆开展创新型的音乐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二)文化馆音乐教育的特点

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教育,文化馆的音乐教育活动没有统一的国家制定的教育大纲和教材,学生的学习不存在升学考试的压力,同一个学习小组中可以同时容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没有严格的班级制度的划分,来这里学习的是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和班级的,有利于他们结交更多的志趣相投的好朋友。文化馆音乐教学所选择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和广泛的,特别注重对儿童音乐兴趣的培养,以及着重培养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文化馆的音乐教学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根据参与人数的多少来划分为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小组活动是把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集结在一起,因为彼此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所以交流起来也变得很容易,便于他们共同成长和提高。小组学习的内容广泛丰富,为学生们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很好的舞台,为培养更多的具有音乐素养的人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单独活动就是老师进行一对一的专业特长的辅导,有专门的老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教学,让他们先打好扎实基础,为以后演唱和演奏能力的提高以及音乐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文化馆进行创新型音乐辅导培养少儿创造力的途径

(一)贯彻创新教育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音乐的灵感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一个少儿都具备一定的音乐创新能力,而且不同的儿童对于音乐创新能力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不是以往我们所认为的只有对音乐进行系统的学习后才能对音乐进行创新。作为在文化馆学习的少儿来说一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音乐素养,本身就是对音乐感兴趣的,所以一定要强调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对于老师来说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活动的机会,创设自我实现的情境,积极的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独立自主和创造性,达到学生自我实现的目的。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教育,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二)创新能力还需要有效的激发

创新教育一般都是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内容进行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讨论和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文化馆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进步进行大力的表扬和鼓励,采用多方面的评价尺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实践

一切理论都离不开实践验证,人类学习的主要规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文化馆也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少儿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学校教育所达不到的效果。例如学生可以参加一些音乐表演的活动,可以多多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演示,用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演奏技艺从而提高音乐的创造力。教学活动中音乐作品的创作也是实践能力的一种主要体现。这要求学生在掌握好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审美和世界观,积极创造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三、结语

篇9

一、 目前少儿音乐学习快乐吗

目前音乐教育并不想我们想象得那么美好,尤其是少儿音乐教育。据笔者所知,一些中小学常常播放各种流行音乐作为课间操之前的歌曲欣赏,他们以为这就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欣赏水平了。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了音乐教育的神圣性,而忽视了它的娱乐性。音乐教育过于重视技巧的训练,犹如当今的应试教育中过于重视“分数”一样。于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式的结果产生了:虽然我们培养出了一些音乐人才,但广大群众的音乐素养尚没有充分普及;少儿音乐考级人山人海,但是,其中的相当一些琴童心中并没有音乐。

人生的幸福就是快乐,快乐地生活是人们永远的追求。如果这也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从小让孩子们懂得快乐并享受快乐,就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二、 少儿快乐学习音乐的几个关键点

1. 了解少儿心理特征

我们教学的对象就是少年儿童,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非常明显。在了解其特点的基础上,有助于我们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孩子们从小就喜欢上音乐,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贪玩、好动、好奇、模仿能力强。这一心理特征就需要我们老师结合实际情况,丰富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寓教于乐,相对于成人教育,就给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反过来,也正是因为有这个特点,教师才易于调动学生并营造出欢快活泼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来。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2)自我表现欲强,喜欢被肯定、被表扬。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平时就应特别注意尊重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表现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对于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征求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感兴趣的歌曲以及形式,让他们参与到教学环节设计中来。

2. 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儿接受能力不同

每个人在幼年时期甚至胎儿期就对音乐有反应。不同的年龄阶段,人对音乐的反应是不相同的,如何在不同年龄阶段让音乐教育顺势而为,确实值得我们仔细思考。为了仔细观察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一部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了一些简单测试,这些孩子的年龄范围是3岁~7岁左右。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比较以后,我发现:3岁的幼儿易被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所吸引。而4岁~5岁的幼儿对声音的控制能力有所提高,在4岁幼儿的歌曲声中开始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感情。7岁左右,孩子们开始进入比较规范的阶段,他们不再随意地演奏,而是通过一些固定的节奏和结构来表现自己的感情。7岁以上的孩子们则经常通过自行的尝试去感受已被广泛接受的一些音乐模式,如摇滚乐、流行乐等。

以上所述,是3岁~7岁左右儿童对音乐反应活动的大概表现。在音乐教学中巧妙地利用这些规律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孩子们自身音乐能力的发展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来吸引

转贴于

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为任何一个音乐家都是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之后,才致力于音乐的学习,成就了最终的辉煌。所以,只有让孩子们感觉到音乐的学习是快乐的事情,让他们真正享受学习的快乐,才能达到培养成才的最终目的。

3. 借鉴国外的一些优秀经验

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国家,不仅其成人教育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少儿教育也是极其完善。美国教育体系富于开放性,融合了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方法,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实用有效的教育体系。

(1)教学效果的明显与否在于教师及教材。美国学校的少儿音乐教育会根据实际需要聘请相关老师,甚至很多都是兼职的音乐老师,并且兼职老师经常进行调换以增加孩子们接触范围。教材则是实用为主,选择种类非常繁多,比如,有中国传统民歌、爱尔兰民歌、土耳其舞曲等,非常广泛;另外对音乐人的介绍,有名和不太著名的都有,并不局限于世界大师等。

篇10

流行歌曲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当前已经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在流行音乐当中有着比较鲜明的节奏,同时内容通俗易懂,很容易就会受到幼儿们的喜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指出,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教师应当正确的利用流行歌曲,让流行歌曲能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将对流行歌曲在幼儿音乐课程中的运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幼儿喜爱流行歌曲的原因

1.歌曲本身魅力

流行音乐是现代社会逐渐发展下形成的产物,有着通俗易懂,容易掌握的特点。流行歌曲对人们来说往往更加容易上口,节奏也通常比较轻快,很容易就成为人们传唱和模仿的对象。幼儿之所以喜欢这样的歌曲,主要是因为他们喜欢这种曲调,而并不是因为歌曲中的内涵和信息等内容。也就是在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并不能理解歌词含义,他们只是在这种音乐当中感受喜悦。

2.社会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信息的传递方式也逐渐的产生了变化。传播的渠道再到当前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趋势,人们可以在大街小巷都感受到音乐,甚至有的节目当中会出现幼儿表演成人歌曲的形式,这些都将给幼儿的发展和音乐方面的理解产生影响。此外,一些幼儿的家长由于喜爱音乐,因此在家中或者车上也会经常播放音乐,长时间以来会给孩子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3.少儿歌曲断层现象明显

少儿歌曲是幼儿学习音乐中的重点内容,但当前阶段我国的幼儿园在音乐教学中所教授的少儿歌曲曲目仍然是多年以前的曲目,缺少创新性。这种问题的出现说明了现阶段我国的少儿歌曲创作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同时,很多的创作者在创作歌曲的过程中也不能理解幼儿的生活和思想,导致幼儿歌曲的创作显得十分的枯燥,缺少时代气息。

二、流行歌曲在幼儿音乐课程中的运用

1.合理选择曲目

(1)歌曲演唱朗朗上口的

在幼儿的音乐课程中要想找到更加适合幼儿的曲目,首先教师应当对幼儿的兴趣爱好有所了解,同时从他们经常传唱的一些歌曲中入手,进行歌曲的引入。同时在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保证内容的积极性和健康性,并且要求歌曲演唱要朗朗上口,将歌曲当中所包含的一些“情爱”化的内容变得更加简单化,从而引导幼儿向好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进行歌曲《老鼠爱大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内容讲给学生听,告诉幼儿当中的老鼠爱大米是亲人之间的感情,以及对小伙伴和老师之间的感情。然后再进行歌曲的教学,这样才能起到引导幼儿健康成长的效果。

(2)旋律特点欢快有趣的

流行音乐中不乏有些非常适合孩子的欢快有趣、简单重复的旋律,教师可以通过截取或重组的方式,把它运用到音乐教学中。让孩子感受不同的曲风特点。例如来自韩国的流行歌曲《可爱颂》,节奏轻快,段式分明,虽然由成人歌手演唱,但是歌曲曲风却非常适合小朋友表现。当中富有特色的歌词“kiyomi”,还可以让孩子自由想象它会是什么意思,然后和同伴一起表现音乐,玩转音乐。

2.进行歌曲编创

《指南》中提出,教师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流行音乐作为艺术的一部分,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运用。

(1)歌词的改编

流行歌曲当中包含了歌词与旋律两个部分。幼儿对于歌词部分的理解其实并不深刻,甚至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对此,教师可以采取歌曲编创的方式将原本流行歌曲中的歌词进行替换,形成更加适合幼儿的歌词,从而进行演唱教学。由于幼儿对成人演唱中的内容难以理解,而采取替换的方式,这种做法能更加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同时也能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促使他们能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例如可以将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当中的内容进行更改和编创。“对面的兔子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不要被我的样子吓坏,其实我很可爱。”这段歌词是将原本描写女孩的部分改成了兔子,并且以大灰狼的语气进行演唱。不仅适合幼儿演唱,同时也能让幼儿在表演的演唱形式中感受到音乐的多面性。

(2)动作的创编

很多的流行歌曲,也是极具童趣的。例如在如今开始沸沸扬扬的父爱教育的趋势下,出现了一大波关于父亲的歌曲和娱乐栏目,例如《爸爸去哪儿》《父亲》《我的爸爸是超人》等。就拿《我的爸爸是超人》这首歌曲来说,歌词简单,亲近儿童,它宣扬了爸爸的伟大,给孩子建立了一个非常良好的氛围与歌曲环境。教师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幼儿进行动作的创编。例如“我有一个好爸爸,他很高,他很帅”“东西坏了他会修,就像超人一样棒”等歌词,让幼儿通过肢体动作的表现和创编,更好的诠释爸爸的伟大,增加孩子对爸爸的崇拜感,进一步提高爸爸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3.采用童趣方式来进行歌曲的渲染

在流行音乐当中有很多的幼儿歌曲中所不包含的元素,同时能够采取的演绎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的幼儿都比较好动,同时也愿意进行一些模仿性的表演。对此,教师可以积极地利用幼儿的这种特点来实施幼儿流行音乐教学。例如采取团体演唱方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其他的小朋友之间组成小的组合,然后带领他们用平时身边能用得上的一些简单乐器来进行表演。在教师的引导下流行音乐将很容易被转移到集体活动当中去。

在演奏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上常见的小鼓、铃铛和钢琴等来作为基本的乐器进行演奏,形成一个“音乐吧”的形式。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歌曲,这首流行歌曲较为受孩子的喜欢,幼儿在学习中听到这种歌曲,其兴趣将会得到提升,并且直接回想起与之相符的动画片,这样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上升。教师利用一些小鼓来进行节拍的拍打,幼儿跟着教师拍打节拍,这样不仅对歌曲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同时自身的音乐素质以及乐感等都会得到提升。在幼儿的演唱和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学会音乐,同时也能更加深刻的了解音罚感受当中所包含的乐趣,从而促使幼儿更加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最终促使音乐教学活动能得到顺利的开展。

让流行歌曲走进幼儿的音乐教学课程当中去,是现代教育中的必然选择。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起歌曲的选择,不仅要积极向上,同时还要适合幼儿,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重新编创的方式来让音乐更加适合幼儿。此外,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来实施音乐教学,让幼儿感受音乐乐趣,从而提升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