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22: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银行业前景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缺乏具备理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全能性金融人才。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同其他业务一样都涉及到员工的素质问题,由于个人理财业务具有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服务要求高等特点,银行需要组建一支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的专家型客户经理队伍,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理财服务。然而,长期的分业经营使银行普遍缺乏优秀理财人员。高素质的理财顾问并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造就的,必须在具备自身良好素质的基础上经过专业性、系统性的培训才能完成,这是一个长期而且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缺乏合格的理财顾问已成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一道瓶颈。
2、市场营销观念滞后,缺乏主动出击创造市场的意识。对于个人理财这种商品来讲,营销是十分关键的。目前,银行的市场营销观念相对滞后,突出表现为:市场开拓意识不强,仍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等客上门;营销手段落后,停留在一般竞争手段上;对营销市场细分不够,也没有同客户形成稳定的联系,等等。银行业是一个以人为导向的行业,坚实的客户基础是银行的宝贵资源,客户的需求就是银行的服务范围和领域。我国商业银行要发展好个人理财业务、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只有以客为尊,围绕客户制定战略计划,加强市场营销。吸引客户,留住客户,银行才能生存。
3、个人理财业务在日常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些银行没有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将代客理财的资金与银行自营资金分开管理、单独核算。有些银行不是等代客理财产品到期后再核算、分配投资收益,而是定期在营业支出中计提应付利息,再将应付利息以支付投资收益的名义转到客户的账户;有的银行则由分支机构先支付利息,再将垫付的利息上划总行……,这些都是不规范的操作方式。
监管部门一再要求各家商业银行在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不得承诺保证金不受损失和最低收益率,但多数银行未按要求执行。如有的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承诺“该产品收益率固定,最终收益上不封顶,远远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理财本金到期保证100%返还”;有的银行虽然使用预期收益率,但每期产品向客户支付的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完全一样;多数银行都是按季度定期向客户支付固定收益,有的甚至还以醒目的方式提示客户“免收利息税”,以增强理财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
有的银行在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提示的风险较为笼统,如“本产品不可提前支取,具有市场风险、波动性风险及流动性风险”,但未说明这些风险具体指的是什么。有的产品风险揭示比较含糊,容易引起歧义,没有体现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原则。
二、解决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问题的对策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个人理财服务的实践,我国应从培育客户资源、明确市场定位、注重理财品种、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个人理财服务市场。
1、制订良好的培训方案,提高客户经理的专业化水平。金融全球化和混业经营全球化,对理财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因此组建一支专业的、全能的个人理财专家队伍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顺应金融全球化的需要。银行管理层在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形势的学习、研究以及积极创造条件设置客户经理的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另外,国内银行应与境外机构积极合作,引进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客户经理人员的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创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可以借鉴美国的金融策划师CFP认证制度),以规范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业的发展,全面提升客户经理的素质。
2、调整营销策略,营造品牌效应。近年来,在金融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品牌营销已成为各家银行掌握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规划现有的业务品种,在广度、深度、关联度三要素上做文章。通过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及时而又不间断地向市场推出系列化、特殊化、现代化的业务新产品,辅之以精美的包装、广泛的宣传、良好的服务,使之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树立起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名优品牌,并通过现有的各种业务宣传阵地,以统一的宣传形象、统一的宣传资料进行营销,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在营销策略上,应根据地理、收入、生活方式等不同标准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实行差别经营,突出重点,走“主营理财,专营理财,特色理财,精品理财”之路。
3、采取措施解决理财业务在日常运作方面出现的问题。个人理财业务是客户为实现投资增值,按照“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原则,与银行签订委托协议,将其资金委托给银行进行投资理财的行为。因此,商业银行客户理财的资金与自营资金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应该分开管理,封闭运作,单独核算成本和收益,而不能纳入自营业务收支的范围。理财资金不得承诺本金不受损失和固定收益,实际收益应视投资运作和市场变化情况而浮动。
商业银行在销售、推广理财产品时,要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谨慎、尽职的原则,以明晰、通俗的文字说明投资对象、投资组合、投资范围、投资方式和收益预测、收益分配等情况,充分、清晰地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损失,保证客户在正确理解风险的基础上谨慎选择投资。在理财期间,要定期将资金运作、投资收益、市场风险等详细信息向客户披露。要明确银行和客户双方在交易中的权利和义务,确定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应承担的投资和收益风险,避免出现法律纠纷。
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规范,同时为监管部门监督和检查以销售个人理财产品为名义变相高息揽储、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提供处罚依据。
三、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已经呈现出大的发展趋势。
1、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国内银行原来的服务基本上以网点为单位,服务渠道单一。个人理财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由原来单一的网点业务渠道服务向网络化服务转变。从中国目前银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各商业银行所能提供的金融产品其实基本上是一致的。随着人们金融活动范围的扩展,为了争夺客户,健全的服务网络将是今后商业银行竞争的另一个焦点。
银行个人理财服务渠道的发展走过了从单一、片面到整体、全局,再到多元、一体化发展的轨迹,而未来的发展方向将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金融业运营成本降低的要求,不受营业时间、营业地点的限制。能提供24小时银行服务的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正日益受到客户青睐,传统的分支网点数量比重正逐年下降。据统计,招商银行60%以上的个人业务已经实现了非柜台化操作,随着电子银行的发展,这一比例还将不断上升。
2、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服务转变。过去国内银行对品牌营销不够重视,各家银行产品的种类、结构、功能都比较接近,消费者难以区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作为金融业竞争发展新趋势的品牌竞争,正越来越受到各家银行的重视,成为现代银行业竞争的着力点和核心所在。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作为面向广大客户的服务,在金融产品易被模仿的市场背景下,一家银行要保持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品牌无疑是必须重视的竞争手段之一。而个人理财品牌一旦在用户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就会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银行的商誉,这对银行整体形象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 IPO 城市商业银行 杜邦分析 经营效率
城市商业银行近些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它们大多由城市信用社整合而来,先天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承接了大量原城市信用社资金包袱,资产损失严重,经营绩效较低,盈利后劲不足,发展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农村商业银行也打入“城市”市场以及外资银行的“入侵”都是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巨大挑战。而对于意向于在全国扩张的城商行而言,上市是其扩张的关键一步。2007年7月和九月,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成功在A股市场上IPO,城市商业银行更是成为当私募Pre-IPO的投资对象。经营效率是银行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那么城商行的经营业绩在IPO后将如何谈变化,而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北京银行在城商行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将结合北京银行的例子,采用杜邦分析体系对比分析上市前后的盈利能力变化,对“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公开上市能否提高效率”,给予一定的佐证。
一、理论视角:IPO可以提高银行的经营实力
1.总资产规模是银行经营的基础,IPO可以扩充资本金
根据许多学者(陈敬学2007;许小苍2007;严太华2007)的研究,银行规模的大小与其盈利能力的大小成正比。通过较大的资模,银行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效应。规模较大的银行可以提高其营业收入来降低平均营业成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世界500强银行均具有庞大的资产规模。
银行经营发展的基础是其总资产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银行的经营实力。而城市商业银行多数由信用社发展而来,一直面临资本补充困境:资本补充源比较单一,补充渠道狭窄。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主要依赖实收资本,除个别银行实收资本在总资本比重稍低外,其余银行实收资本的比重大多在70%以上。即便北京银行作为城市商业银行中的佼佼者,IPO前其资产规模已达到了2639.81亿,但是与五大国有银行及外资银行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劣势。从这个意义出发,城市商业银行如果通过公开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从而实现资产结构优化和规模效应的提升,可以迅速增强资本实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增强其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之在同业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并且,IPO也有助于提高银行的知名度,有利银行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2.上市可以提高经营绩效
合理的资本结构、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的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有运作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上市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建立有效动作的资本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进而有助于其经营绩效的提高,包括盈利水平、成长能力和股本扩张能力的提高。首先,城商行上市后,股权结构可以进一步分散,形成股东投票机制,同时强化了银行信息的透明化和市场监督及市场约束。而且城市商业银行多为信用社发展而来,多数存在地方政府“一股独大”问题,上市对股权的稀释作用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规范运作及提高经营效益。其次,上市后,内部控制机制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构成,是一种能够互相配合、协调制衡的机制。同时,城市商业银行还要受央行、证监会等管理机构和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外部监控。也就是上市后可以形成内外互相制衡、互相的治理结构,这种机制有助于迫使管理层追求利润最大化,保证了社会公众股东的利益。
二、IPO后,经营效率几何?
盈利能力是评价一个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具体可以考察其净资产收益率(ROE) 、总资产收益率(ROA)、主营业务利润率。其中,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股东从投资的银行中获得的净收益,资产收益率反映了银行将资产转化为净利润的能力,主营业务利润率反映了每单位收入能够创造的净利润。通常而言,这些比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高。
北京银行于2007年9月10日首发A股,募集资金多达150亿元,大大扩充了其资本金。笔者选取了北京银行2006年至2009年财务报表数据,并计算出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主营业务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采用杜邦分析体系探讨上市前后其盈利能力变化及变化原因。杜邦分析体系中净资产收益率是核心,是最为综合的一个指标,结合银行业务特点,笔者将杜邦体系做成如下图例。其中平均资产总额是期初资产和期末资产的平均值。
图2显示了其在发行前后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总资产收益率ROA的变化。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2007年较2006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其后两年有所上升但仍低于上市前22%的水平。但是从总资产收益率来看,上市前该比率仅为0.85%,上市后各年较此比率都有提高。ROA与ROE二者最大、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两者在债权计算及财务杠杆利用上的区别:ROA反映股东和债权人共同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润率,ROE则反映由股东投入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润率。如图1所示,净资产收益率等于总资产收益率乘以权益乘数,权益乘数是资产与权益的比值,如果比值大,说明企业的负债金额大。从这点出发,ROA相比ROE更能全在地反映企业对资产的利用率。这说明,北京银行在2007年上市以后,其资产配置更有效率,经营效率较上市前有所提高。
按照图例1,我们可以追踪北京银行上市后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原因。表1是根据北京银行上市前后的财务数据,按照图例1所示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ROE分解表。
1.从二维的杜邦体系: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看,由于北京银行2006年至2009年间的总资产收益率表现为增长,暗示了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源头应该是权益乘数。从表1看,权益乘数在2006年时高达27.78倍,而IPO募集股份后这一比例当即下降了52.19%,其后两年有些小波动,但也基本维持在下降后的低水平上。这与北京银行2007年的IPO募集资金高达150亿元完全吻合:通过IPO扩充了股本,大大增加了北京银行在竞争环境中运营所需的资本金,使其大大降低了对债务融资工具的依赖,债务在资产中的比重大大降低,杠杆倍数也因此下降。这说明IPO后北京银行ROE下降的源头就是上市融资后,权益资本的比率上升,进而使其权益乘数减少。
2.其次,我们可以从权益乘数来分析银行资本的风险程度。权益乘数体现了银行对财务杠杆的利用程度,可以衡量利润和资本的风险程度。它是资产与权益的比值,其倒数是权益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率,可以衡量在企业在无偿债能力下可允许发生的资产拖欠程度,即可以用来分析风险程度。权益的比重越大,破产的风险越小。北京银行上市后,权益乘数下降,其倒数即权益在资产中的比重上升,说明其资本风险和偿债能力风险下降了。
3.从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期末资产平均值)可以找出北京银行总资产收益率上升的原因。从表1,我们看到北京银行上市前后总资产周转率除了2008年3%的水平,其余各年份都很平稳,都是2.3%,其资产实现业务收入的能力并无显著变化。
而主营业务利润率由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从2006年的36.73%到2007年的43.81%,再到2009年的47.37%,期间实现了2.53%的复利式增长。该指标是从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获利水平方面对资本金收益率指标的进一步补充,体现了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对利润总额的贡献,以及对企业全部收益的影响程度。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增长能够充分反映出北京银行IPO后对成本控制、费用管理、产品营销、经营策略等方面的成就。
三、结论
使用杜邦体系对北京银行的盈利能力的分析表明上市后其ROE有所下降,但是ROA有显著上升,ROE下降的原因并不能表明其经营绩效的下降,而是因为上市减少了其对杠杆的利用程度。并且主营业务利润率在IPO后明显上浮,表明上市提高了北京银行的经营绩效,与理论相符。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IPO渠道克服资本金不足难题,实现规模效应,提高其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旭.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0(6).
[2]赵旭,凌亢.影响我国银行业效率因素的实证研究.决策借鉴.2001(4).
[3]夏斌.面临严峻挑战的城市商业银行.南方金融.2004(5).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银行竞争力,这也是我国监管机构的一个重要法定目标。面对这样一个热点问题,很多人的研究并不深入,在理论上并没有给出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和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有必要重新分析一下商业银行竞争力,并给予合适的定义和框架,还要设立一定的指标体系,从而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一、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定义
关于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我们要从企业竞争力谈起。所谓企业竞争力,我们是依照公认的最权威的国家竞争力研究机构IMD与WEF的定义,它们认为,企业竞争力指的就是比其竞对手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美国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竞争力会涉及到价值链,它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就是利润的来源。他并没有针对企业竞争力给予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他的理论与IMD和WEF的定义接近。我们国内也有学者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比如说樊纲和中国社科院的金磅研究员,他们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分析是基本类似的,认为企业竞争力主要就是以更低的价格或者消费者更为满意的质量持续地生产和销售,并且能够实现经济上长期的良性循环,具有持续的良好业绩,是企业能够使自身得以发展的能力或者综合素质,最终将会体现在持续性和成长性的盈利能力上。那么,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定义可以借鉴企业竞争力的定义。虽然说,WEF和IMD没有专门对商业银行竞争力下定义,只是在研究国家竞争力排名时考虑了金融业竞争力这一因素,并就此给出了金融竞争力的定义,即一国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持续地创造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那么,我们可以依据此定义,给银行竞争力一个定义。当前,我国国内对于银行竞争力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就是从商业银行的业务过程描述提出银行竞争力的定义,强调持续的盈利能力,没有提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也没有将风险管理作为核心因素进行考量。另外一种就是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将银行竞争力定义为“能为股东创造持续高额的未来收益”。虽然说这种界定较为明确,但是,对于高负债的、高度信息不对称的银行来说,这种定义又欠妥。但是,无论如何,上述这两种定义都强调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对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性,只是从不同角度对银行竞争力进行了剖析。它们都是直接从企业竞争力来定义银行竞争力,显然有失全面性和科学性。我们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定义,应该既要体现企业竞争力的本质特性,又要反映出商业银行自身的特性。因此,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指的就是一家银行通过更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和全面市场服务持续地比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这个定义中体现了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三个因素,它们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竞争力。
二、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1)从竞争过程看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首先,银行竞争的驱动力量一般来说有五种,这是来源于波特对于产业竞争五种基本作用力的分析,他认为,影响产业竟争的因素有五种基本的作用力,即新进入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方侃价能力、买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我们在本文中创造性的把这种理论引入到银行竞争过程中来,以此来分析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强度和作用力,从而发现银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以上五种作用力就是一家银行面临的来自五个方面的竞争压力,反作用力就是其做出的对抗。这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汇集起来的合力反映了某一家银行面临的竞争强度,决定了该家银行的最终利润潜力。这五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力量来源构成了分析银行竞争力的要素,它们是竞争力量的基础,组合起来才能形成一定的竞争力。我们通过这五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析认为,银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就是已有的和潜在的满足客户需求的市场服务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它们反映了一家银行面临的竞争的几个方面,也反映了基于一定环境下银行业务发展的机遇和空间。(2)从银行竞争力的形成过程看银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我们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银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但是,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要素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如何,都还是没有明确的答案。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银行竞争力的形成过程做进一步的分析。首先,我们从波特的价值链入手。波特认为,企业竞争力来源于每一个活动环节,每个环节对于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都有所贡献。这里,他把价值链引入到了企业竞争力的分析当中。这里,我们就创造性的把价值链引入到银行竞争力的分析中来。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银行的竞争力也受到外部环境的重大影响。根据波特的观点,银行基本活动中的“市场和销售”对竞争优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银行的基本活动就是全面的市场服务和全面风险管理,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银行的辅助活动还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设施、总体管理、技术创新、服务品质和总体信誉维护。其中,外部环境部分包括监管环境和市场条件。银行竞争力形成的过程包括外部环境的影响、基本活动、辅助活动以及最终的利润创造四个部分,通过基本活动来外在地体现,最终反映到利润上。
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定及具体操作
由于当前学术界对于什么是商业银行竞争力尚没有取得非常一致的意见,因此,在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设定的时候,往往是借鉴企业竞争力理论,并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特点,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来说,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基本框架如下:WEF和IMD作为国家竞争力排名的权威机构,它们认为,国家竞争力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它们都使用软、硬两种指标作为排名的依据,其中硬指标是可以直接测度的指标,代表竞争力资产,软指标是不可以直接测度的指标,代表竞争力过程。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基本上是依据这两组指标中的具体指标来进行设定的,一般都采取了分层次和分因素分解的方法,掺杂了很多人为主观性。但是由于采取了统一标准、方法和原理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一般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组指标,即测量指标和测评指标,竞争力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了反映银行竞争力形成过程各个部分的要素。就测量指标来说,它包含了盈利指标、市场服务指标、风险指标三个部分。而测评指标则包含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综合经营、信息科技、创新与服务、人力资源和总体信誉七个方面。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因此,很难进行量化和较客观的定性比较。所以,很多银行就会通过综合经营指标来使比较变得更为客观。综合经营是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发展非传统银行业务,实现业务与资产的多元化和综合化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资产组合配置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此外,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操作过程,应该做好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数据处理、竞争力指数的编制等工作。其中,数据处理一项应该做到数据收集和标准化,测量指标的修正,测评指标的数据处理,关于评价结果的说明。此外,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还要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普遍适用性、评价对象应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运用时应对评价指标做适当替代、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总之,商业银行应该遵循全面性、可比性、动态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等原则,做好银行竞争力的测评指标体系设定和操作。
参 考 文 献
1.产业竞争对手分析
外汇注资启动了国有银行上市改革的步伐。目前四大国有银行除了农业银行都已经成功上市,资本得到有效的扩张,同时盈利能力也正逐步改善。2005年末,四大银行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52.5%。四大银行吸收了全国65%的居民储蓄,承担全社会80%的支付结算服务。因此,股份制银行不论在资本实力、资产规模,还是在网点设置、资源占有上,目前都根本不能形成对国有银行的强有力的竞争,只能对存在较高经营风险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只能在某些区域、某些产品方面进行局部性的、差异化的竞争。而且,国有银行在扩充资本、冲销坏账后发展速度将会加快,股份制银行虽然也有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从绝对金额上看,要想同国有银行站在同一规模的起跑线上竞争,还有待时日。
图1显示,从盈利能力来看,国有银行中除农业银行盈利能力较差外,建行、工行和中行都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从资产收益率来看,这三家国有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在所有银行中最高,表明国有银行在冲销坏账、引进战略机构投资者后取得了较好的经营绩效。股份制银行中民生、浦发、兴业、招商和中信银行的资本收益率高于国有银行的资本收益率,表明这些银行具有较高的权益乘数。股份制银行的权益乘数明显大于国有银行的权益乘数,表明股份制银行资本杠杆较高,隐含着较高的风险,而国有银行适度的权益资本乘数令其在经营中更为稳健。2006年在香港《亚洲周刊》的“亚洲银行300强排行榜”上,建行被评为“亚洲最赚钱的银行”。以上表明,国有银行不再是原来的“大而不强”,它们已经成为股份制银行强有力的竞争者,在资产扩张、盈利能力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银行业市场的潜在进入者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的跨国公司,也吸引了众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银行市场。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外资银行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资本充足率高;(2)外资银行拥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外资银行多数实行混业经营,并且有健全的管理体制、成熟的金融产品和风险控制能力;(3)网络优势,跨国银行业务网络遍布全球,有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能同时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上运作,因此能较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撰写的《北京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调研报告》(2004)对北京的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排名,排在前面的都是外资银行,排在后面的基本都是中资银行,垫底的是四大国有银行。
虽然国有银行的竞争力排在了后面,但是它们拥有大量网点资源以及居民消费者的长久的消费习惯一时不会改变,因此,外资银行对它们短期内很难构成很大的威胁。但是对于弱小的股份制银行而言,则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上海银监局的调查表明,外资银行主要关注三类中资企业客户:一是大型国企,二是上海及周边城市的进出口贸易企业,三是一些资信良好的民营企业。这些正是股份制银行在国有银行垄断大部分信贷市场情况下选择的主要服务对象。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他们不仅不断地以新产品打人国内市场,而且还以并购、参股等方式加快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渗透。外资银行特别是重视在中国开展零售业务的外资银行加大了在网点方面的投入。加入WTO后,外资银行总体数量在2002年出现下降以后,2003-2004年出现恢复性上升。截至2004年10月,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代表处223家,营业性机构223家,数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与之相对应,外资银行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占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份额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04年10月,外资银行资产总额约比入世当年增长12倍。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允许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零售业务,取消所有对地域和客户的限制以及任何限制所有权、运营、分支机构和牌照的措施。可以预见,外资银行和国有银行将会对股份制银行形成前后夹击之态,没有明确的竞争战略指导,股份制银行的生存危机将会显现。
3.替代品、资金买方以及供应方
商业银行曾经是资金市场中的“霸主”,它依靠信息优势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且控制了风险,所以证券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银行成为社会资金吞吐的重要机构。比尔·盖茨称之为“恐龙”。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证券市场不断完善,有效地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融资方真实地反映自己的财务以及经济状况,证券市场中的评级机构对各种产品的信用状况做出评价,各种咨询机构提供相关的专业咨询服务。因此,证券市场提供的金融产品成为银行产品强有力的替代者。银行资金的原供应方——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和零散的机构存款都将选择基金、结构化金融产品以获取更高的收益,而银行资金的原需求方——大企业将会通过股票发行、债券发行以及商业本票等各种形式直接从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证券市场的发展取代银行原有部分业务的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银行业不再会出现像老摩根这样统驭一方的银行家,银行将被挤到解决中小企业以及消费者的融资需求领域。即使这样,各种财务公司、零售企业以及网络公司都纷纷进入这些传统的银行业务领域展开竞争。
图2显示,从2001年至2005年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踯躅不前,甚至在2005年市价总值以及成交金额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因此,我国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仍将存续较长一段时间。图3显示,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与银行贷款金额相比,仍然只占其中很小的比重。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证券市场股权分置的改革解决了历史上的全流通问题后,2006年证券市场迎来了大发展。1—9月全国股票发行总股本9597亿股,比2005年全年增长34%,股票市值也大幅增长,达到了历史最高值52283亿元,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金额也达到历史最高。可以预计,将来证券市场将会对我国银行业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
二、以规模为导向,以金融产品创新为根本、以风险管理为保障的竞争战略
1.以规模为导向
近年来股份制银行规模一直处于较快的增长态势。资料显示,2004、2005年股份制银行资产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2.2%和23.7%,分别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4.9%和15.5%。虽然从纵向来看,股份制银行发展速度不谓不快,但是如果与国有银行进行比较,仍旧存在较大的差距。2004、2005年国有银行资产比上年同期增长分别为11.3%和16.1%,不仅增速增加很快,而且其2005年增长的绝对金额为27259.2亿元,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11153亿元人民币的2.44倍,由此,股份制银行的发展规模必然是要加快或至少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
股份制银行基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但仍然在资本实力、分支机构数量上不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4年北京四家股份制银行——深发展北京分行、中信总行营业部、北京市商业银行和兴业北京分行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组成战略联盟伙伴关系。结盟后,四家银行在资金业务、外汇业务、金融产品开发、票据业务、信贷资产转让业务、银团贷款现金业务以及人才培训等方面合作。结盟联合体获得近200个网点,网点总量在北京银行业排到第三位。同样上海深发等8家股份制银行组成联盟,在上海200个网点提供跨行存款服务。战略联盟可以缓解股份制银行受到的国有银行强有力的竞争,但是这只是弱小银行的权宜之策。从长远来看,股份制银行规模的发展仍是首要问题。在追求规模的道路中,5家上市银行在上市后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因此对于未上市的银行,上市可以作为规模扩展的重要方式,上市银行自身也可以通过增发股票、发行可转债、发行长期次级债等方式进行规模扩张。此外,目前世界绝大部分银行规模的扩张很少是通过内源式的资本扩张来实现的,而都是通过外延式的购并迅速发展。股份制银行应该注意采用并购策略,选准合适的并购对象,通过并购迅速地增强自己的实力、扩大规模。
2.以金融产品创新为根本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首先是为了规避管制,如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大额定期存单、Now账户等。进入20世纪70年代,金融业新技术的采用成为银行业产品创新的主要元素。20世纪80年代,利率自由化、金融机构自由化、金融市场自由化、外汇交易自由化造成汇率、利率的剧烈波动,金融机构风险加大,因此用来规避风险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的可变利率抵押贷款、期货交易、期权交易等产品和服务由此诞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集中于表外业务创新,资产证券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我国利率、汇率还没有完全放开,因此,商业银行的创新基本处于国外20世纪60、70年代的水平,表现为对监管法律的规避以及采用新技术,如各银行纷纷推出的信用卡、结构性理财产品、网上银行业务等。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以技术发展为依托,不断推出新产品,从“一卡通”到“一网通”,从国内第一个对公业务品牌“点金理财”到服务于个人高端客户的“金葵花理财”。产品不断创新形成了招商银行一定的竞争优势,招行个人存款占存款总量的40%以上,在股份制银行中独树一帜。从金融产品创新的趋势来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放开以及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对于规避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已成为股份制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股份制银行应该继续创造连接不同市场的产品,将存款与债券市场、存款与货币市场收益挂钩,如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存款等。待政策放松和市场逐步完善后,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走向混业经营,推出远期利率合约、利率掉期、利率期权、债券指数期权以及各种混业产品。
3.以风险管理为保障
商业银行规模和产品创新的大力发展,离不开风险管理的保障。经营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诸多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银行经营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鼓励商业银行采用先进模型进行风险量化并计提资本。我国目前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犹以信用风险为重。从上市的5家股份制银行来看,表1显示,2006年中期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有所下降,但是降幅并不是很明显。从绝对金额来看,图4显示,所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仍在攀升,不良率的下降都是由分母扩大带来的。半年不良贷款增长最多的是深圳发展银行3.92亿元人民币,最少的是招商银行0.47亿元人民币,而且深发展和华夏银行都没有达到100%的拨备覆盖率,严重影响它们以后的利润以及发展。
中图分类号:X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038-03
1 引言
印染行业是水资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五大行业之一。印染行业要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印染行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企业必须加快对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和推广,摆脱粗放型管理模式,降低能耗,减少废水排放[1]。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是我国十大产棉区之一,该市棉花年产量12.5万t。荆州市现有规模以上纺织印染企业136家,纺织印染产品以棉织品和棉布为主,含少量棉混纺产品,2011年纺织印染行业工业产值77.09亿元,工业增加值44.78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1.0%左右。
2 荆州市纺织行业污染产生、排放及治理现状
2.1 荆州市纺织行业污染产生及排放状况
2011荆州市纳入环境统计的纺织印染行业污水排放口32个,产生废水包括纺织废水和印染废水。纺织废水主要为浆纱废水和职工生活污水,COD浓度一般为300~590mg/L,NH3-N浓度一般为15~25mg/L。印染水消耗定额90~240t/1t产品,水重复利用率24%左右;印染废水水质成份复杂,包括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印花废水、洗漂废水等,浓度高,色度深。COD浓度一般为460~3000mg/L,平均631.6mg/L;NH3-N浓度一般为25.0~64.0mg/L,平均32.0mg/L。纺织印染废水产生量1929.23万t,COD产生量12185.91t,氨氮产生量617.35t;其中,印染行业废水产生量1350.46万t,COD产生量10358.02t,氨氮产生量530.92t。经过处理后废水排放量1620.37万t,废水回用率16.0%。COD排放量1488.53t,排放浓度平均为91.9mg/L;氨氮排放量200.93t,排放浓度平均为12.4mg/L。
纺织印染企业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纺织空调废气和印染烧毛烟气、印花拉幅有机废气、蒸汽锅炉烟气。除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的11家纺织印染企业采用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沙市热电厂的集中供热外,荆州市其他纺织印染企业均自备工业锅炉供应生产所需的蒸汽,蒸汽锅炉一般以煤和秸秆为原料,烧毛一般采用天然气为原料。2011年烟气排放量为21272.7万Nm3,产生SO2351.00t,浓度一般为1360~1850mg/Nm3,平均1650mg/L;NOx产生量110.62t,浓度一般为365~560mg/L,平均520mg/L。SO2排放量为210.00t,NOx排放量为94.58t。
纺织印染企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28万t,主要为污水处理污泥和煤渣。荆州市纺织印染行业消耗的能源包括原煤、天然气、煤油、柴油、燃料油、秸秆、热力和电能,2011年合计能耗122015.47t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272.48kg标准煤。
2.2 荆州市纺织印染污染治理措施
2.2.1 荆州市纺织印染废水治理措施
除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的11家纺织印染企业的废水经过物化预处理后进入园区纺织印染废水集中处理厂外,其他企业均自建污水处理厂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纺织企业工业废水一般采取物化预处理+好氧生物氧化二级处理工艺,印染废水一般采用物化预处理+厌氧水解酸化+好氧生物氧化三级处理工艺,部分处理设施增加了脱色工艺[2]。
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厂现有设计处理规模为30000 m3/d,近期将扩建到80000 m3/d。设计进水水质COD800~1000mg/L、NH3-N50mg/L,处理后出水可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表3一级排放标准。现有污水处理量为4000~12000t/d,平均为11000t/d,进水COD浓度800.0~1565.6mg/L,平均1061.0mg/L;NH3-N浓度一般为35.0~64.0mg/L,平均40.1mg/L。处理后废水排放量8250t/d,回用率25%左右,污染排放浓度为COD浓度95.6~122.4mg/L,平均浓度95.7mg/L,处理去除率91.0%,NH3-N浓度一般为4.2~13.2mg/L,平均9.7mg/L,处理去除率76.3%,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表3一级排放标准。
2.2.2 荆州市纺织印染废气污染治理措施
纺织企业空调废气一般采用滤笼除尘器处理后排放,印染烧毛烟气、印花拉幅有机废气通过捕集罩收集后直接排放。印染企业蒸汽燃煤锅炉烟气一般采用双碱法进行脱硫除尘,秸秆锅炉烟气采用袋式除尘器进行除尘。向荆州市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供热的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沙市热电厂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采用炉内喷钙+旋风分离+电除尘的脱硫除尘工艺,除尘效率高于90%,脱硫效率大于75%,处理后烟尘和SO2排放浓度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23-2003)标准的要求。NOx治理装置正在建设中。经过统计分析,荆州市纺织印染企业锅炉烟气(含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沙市热电厂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脱硫效率为30%~75.0%左右,NOx去除效率8%~14.5%左右。
2.2.3 荆州市纺织印染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措施
荆州市纺织印染行业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为污水处理污泥和煤渣,污泥干化后进行填埋,煤渣综合利用,少量灰渣送城市垃圾处理系统。
3 荆州市纺织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3.1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2011年印染行业工业增加值为25.97亿元,其中印染布2亿m,针织染色产品4万t。2011年荆州市纺织印染行业针织品印染电消耗定额360kW・h/t产品左右,蒸汽消耗定额7kW・h/t产品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328.88 kg标准煤/万元。荆州市2010年单位GDP用水量27.83t/万元,单位GOP能耗1.58t标煤/万元,低于全省2.35t标煤/万元的水平;荆州市2010年总能耗708.36万t标准煤,单位GDP能耗1.0141t标煤/万元;荆州市规模以上纺织印染业工业总产值77.0889亿元,服装鞋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10.7041亿元。
2010年纺织印染业原煤消耗量17977t,液化天然气80t,汽油、煤油195t,柴油3t,燃料油152t,热力8057×106kJ,电力61010万kW・h,合计能耗折标煤122015.47t。
荆州市印染行业2011年取水量为1427.64万t,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54.97 t/万元,印染棉布单位取水量2.85t/100m布,废水排放量2.43 t/100m布,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表3一级标准值。对照《纺织行业(棉印染)清洁生产标准》(HJT185-2006)分析,达到二级清洁生产水平。COD产生量2.07kg/100m布,达到清洁生产三级水平,接近二级水平指标值(2.00kg/100m布)。印染针织产品单位取水量214.15t/t 产品,废水产生量202.57t/t 产品,COD产生量155.37kg/t 产品,对照《纺织行业(棉印染)清洁生产标准》(HJT185-2006)分析,均未达到清洁生产三级水平指标的要求,说明清洁生产水平较低。
依据《纺织行业(棉印染)清洁生产标准》(HJT185-2006),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5个方面共17个指标,分析荆州市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清洁生产水平。荆州市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印染针织产品单位取水量160t/t 产品,废水产生量150.00t/t 产品,COD产生量150.00kg/t产品,基本达到三级清洁生产水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印染棉布单位取水量、废水排放量、COD产生量均达到二级清洁生产水平,在能耗、工艺设备、产品规模、环境管理等方面大部分达到二级清洁生产水平。产品合格率达到一级清洁生产水平。煤耗远低于一级清洁生产水平指标值,电耗远高于三级清洁生产水平指标值,主要是由于采用燃煤电厂集中供热和部分工业锅炉燃烧生物质秸秆造成。
3.2 污染物产生和排放行业水平类比分析
2009年我国纺织印染行业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110.15t,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462.65 t,印染布的百米排水量均超过国家规定的2.5m3/100m的标准,有的高达3.5m3/100m,水重复利用率只有7%左右。2011年荆州市印染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46.80 t,水重复利用率达到24%,印染布的单位排水量2.43 t/100m布,均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
3.3 能耗水平类比分析
2011年荆州市单位GDP能耗1.041t标准煤,纺织印染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27t标准煤,远低于平均能耗。
4 荆州市纺织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改进措施和绩效分析
4.1 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推进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发展
荆州市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表明,产业的集聚优化布局可以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集中供热可以减少建设投资、燃煤量和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废水采取集中处理和回用方式,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单位投资低,管理成本低,各种印染废水混合,有利于营养配比,提高废水生物处理的效率,降低冲击负荷和废水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和废水回用率[3]。目前荆州市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入园企业和规模还很小,应结合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区的建设,制定纺织印染行业环境准入条件,同时积极完善集中供热管网,在近期将纺织印染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从30000t/d扩建到80000t/d,将废水回用率从25%提高到35%左右,减少园区废水排放量,使单位产品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的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降低6%~10%。引导外来企业进入园区,并将园区外的印染企业逐步搬迁到园区,限制园区外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调整和优化纺织印染行业布局,提高减排和节能效果。
4.2 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效率
采取自愿和强制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对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在对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企业已进行企业环境管理自愿承诺的基础上,在全市进行推广。倡导产品生态设计,使用低毒低害的染料和助剂,提高企业内部的水回用率,使平均回用率从24%提高到32%左右,减少废水和污染物产生量。
在清洁生产审核的基础上,制定技术、经济和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进行技术改造,具体措施如下。
(1)现有纺织企业气流纺锭产能只占总产能的6.28%左右。对现有纺织企业采用先进的气流纺替代棉纱锭,并对车间照明设备进行节能改造,采用变频电机替代传统电机,可节能10%~30%。
(2)使用清洁的原辅料。使用清洁的原辅料能提升产品的质量与档次,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如纤维采用Ly-ocell纤维、聚乳酸纤维、甲壳素纤维、可降解合成纤维,天然彩棉等。使用天然的染料、生态型的染料与助剂。
(3)进行印染行业工艺与设备改造。印染前处理、染色、洗涤、后整理工艺改造是行业工艺与设备改造与提升的方向,也是行业清洁生产措施的主要体现。退煮漂改造与提升可以选择的措施包括: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与退煮漂三步常规工艺相比,水、电、汽等可节约30%~50%;生物酶前处理技术,在棉织物练漂工艺中,用生物酶代替传统的烧碱,可使前处理从退浆、煮练、漂白缩短为冷轧堆置加蒸洗的短流程,能达到简化工艺,缩短流程,减少工时,节约蒸汽、水电等能源;洗涤工艺中推广喷淋沈涤、汽水冲洗、气雾喷洗、高压水洗、振荡水洗、高效转盘等节水技术和设备,节约大量的洗涤水,减少排污量[4]。
4.3 完善印染废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措施
长期以来,印染污水处理厂污泥采取的处理措施是干化后进行单独填埋,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并可能产生二次污染。荆州市印染污水处理污泥可采用干化后送入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利用的措施。荆州市集美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经建成投产,设计处理能力为日处理垃圾800t,目前实际处理量为700t/d,距离荆州市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园30km左右。经过初步试验,当污泥干化后含水率达到60%以下,可以作为垃圾焚烧发电厂燃料。处理后可大幅度减少污泥填埋量,减少COD和NH3-N排放量。
4.4 强化环境监管,提高污染防治水平
环保部门实施全方位、全时段环境监管,对排放废水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浓度进行全面、有效、实时监控,完善清污分流和轻污染废水回用措施,推动纺织印染企业开展节约用水和废水资源化,控制超标排放和事故性排放,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
参考文献:
[1] 王建庆,李桂生,李 戎.节能减排与我国印染行业的技术进步[J].染整技术,2008,30(6):26~30.
当前的中国工业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体现在总量上为工业增加值增速的下滑,企业效益上为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负增长。同时,部分先行指标的变化趋势表明,现阶段中国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并没有消除,工业经济增速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之内进一步下滑。
(一)工业经济增速出现一定幅度下滑
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增速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波动性明显降低。然而,进入2012年以后,情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先是在2012年1—2月份达到了21.3%的高位,然后迅速下降,3月份为11.9%,4月份为9.3%(见图1)。事实上,如果单从增速来看,这一速度并不是不可接受的。2012年1—4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增长11%,处于2000年以来的历史较低水平,但不是最低水平,高于2000年1—4月份的10.9%、2009年1—4月份的5.5%,略低于2001年1—4月份的11.3%和2002年1—4月份的11.2%。目前对工业主管部门造成压力的更多是这种增速加快下滑的趋势,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事实上,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工业经济增速就进入了下滑轨道,而进入2012年以后增速下滑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增速下滑是符合很多研究者预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课题组,2010;刘世锦,2010),但增速下滑速度如此之快却出乎意料。
(二)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出现负增长
进入2012年以后,工业企业经营效益变得十分严峻。2012年1—2月份、3月份、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滑5.2%、1.3%、1.6%。这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然而,这一轮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的下滑趋势却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而是从2010年就开始了。受国际金融危机下基数较低因素影响,2010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达到了2001年以来的最高点119.69%,然后进入增速逐步下滑的趋势,直至目前出现负增长(见图2)。工业企业利润下滑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对较好,产业链中游企业利润增速下滑幅度较大。从主要行业利润增长情况来看,采矿等上游产业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轻工、烟草、医药等大部分产业链下游企业也基本维持稳定较快增长,相比之下,冶金、石化等产业链中游企业亏损十分严重,导致了整个工业企业利润下滑。二是内销型企业相对较好,外向型企业利润增速下滑幅度较大。食品、饮料等以内销为主的企业利润稳定增长,相比之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企业等外向型企业利润下滑幅度很大。三是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相对较好,国有和外资企业利润增速下滑幅度较大。四是大中型企业相对较好,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据调研中一些小微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反映,2011年开始,企业经营中面临的困难越来越突出。国际金融危机下,小微企业主要困难是缺少订单;目前主要困难是“招工难”和经营成本上升。企业有订单,但是难以找到足够的工人进行生产,难以获得贷款用于资金周转,或者是生产成本太高,无利可图,甚至是越接订单越亏损。
(三)部分先行指标呈现下行趋势
一般来讲,工业经济景气指标体系包括先行指标体系、一致指标体系和滞后指标体系。其中,先行指标主要用来预测下一阶段宏观经济的走势;一致指标用来描述当前经济运行的情况;滞后指标对经历过的经济状况进行验证。不同研究者在构建先行指标体系时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采取的指数处理方法也有所差异,因此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发电量、原油产量、钢铁产量、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等指标却是几乎所有研究者构建先行指标体系时均最常用的、最重要的先行指标。从这些先行指标来看,工业经济目前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发电量从2011年开始就进入了较低的增长速度,而2012年4月发电量增速进一步下滑到0.7%的历史低点;原油产量、钢铁产量、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在2012年增速也均出现明显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2012年4月份分别为-0.3%、7.9%、2.3%;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更是快速下滑,从2011年年中的25%左右下滑到2012年4月的-4.2%(见图3)。这些指标的下滑说明了中国工业经济进一步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工业经济增速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之内进一步下滑。
二、工业经济下行的原因分析
摘要:国际竞争力是一种综合竞争力,由一组竞争力因子组成。现阶段对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影响较大的因素首先是政府,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行业竞争态势的变化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并不十分有利,银行国际化程度不高,银行战略、银行结构等方面需要扬长避短。要尽快建立国内的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培养衍生金融市场人才队伍,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设计能力。
关键词:国内国有银行;国际竞争力;银行业务国际化
一、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在国际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银行的竞争过程贯穿银行的整个生命周期,在不同时期,一个经济主体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在不断地变化,支撑其竞争力的因素的相对强弱也在发生改变,在不同的时期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同,可以将在一定时期内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看着是该经济主体在这个时期的核心竞争力,而贯穿银行生命周期的、在不同时期均或多或少起着支撑其竞争力的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则构成综合竞争力——即综合竞争力是一组竞争力因子的集合,在不同的时期,总有其中几个起主导作用,各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一国、一个产业、一个银行或个人能保持一定的竞争力。构成银行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政府的干预限制与投入、机遇、生产力要素、需求要素、银行战略和银行结构。
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是一种综合竞争力,同样由上述因素构成。在当前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处于难得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机遇期;政府因素主要体现在监管、货币政策、法律体系、经济政策等方面;生产力要素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机构网点数量和分布、技术水平、客户资源、资金来源与运用等方面;银行战略和银行结构亦起着重要的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商业银行抓住了难得的机遇,但仍面临着如何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现实问题。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生存、发展、壮大,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中国商业银行按照资产总值和利润总额排名已经进入世界前列,然而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并没有显示出太大的优势,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二、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1.国有商业银行在成功上市后凸现一定的优势
按照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外部环境的主要优势在于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规模已经排名全球第二,银行对资金的需求旺盛,国内储蓄率居世界前列,在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背景下,银行和个人开始不断向海外投资,单纯吸引外资的模式正在改变;在银行内部,公司股权明晰,总资产和总利润在全球银行中名列前茅,工行、农行、建行在国内有较大的网点优势,中行、工行在国外的网点设置已初具规模。
2.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从银行结构和银行战略的角度看,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还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目前中农工建交五大行中,部分缺乏明确的国际化战略,国际化进程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海外网点较多,其他三大银行则主要专注于国内业务。截至2012年末,国内共有16家银行在海外设立了1000余家分支机构,覆盖了亚洲、欧洲、南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49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资产达到1万亿美元的规模。其中工行已在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大约380个分支机构,有超过一万名员工;中国银行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境外分支机构大约1000家;农行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3家境外分支机构;建行在海外1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5家一级机构,交通银行有12家境外分支机构。
中国银行过去曾经是外汇专业银行,海外网点较多,且由于传统上注重国际业务,在国际化战略方面明显领先;中国工商银行在上个世纪就开始相应的人才储备和其他方面的战略部署,在中国加入WTO前后,工行即开始海外布局,在工行上市后,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工商银行海外网点近几年发展较快,其他银行则处于海外网点的布局的初步阶段。银行业的服务具有地域性,即使网络金融非常发达的今天,银行的实体网点也是必不可少的、无法取代的。规模和产品以及专业化的知识的不同、技术水平的差别也是他们不能被完全替代,也就是说,存在锁定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成为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大型跨国商业银行,必须要建立一定规模的海外经营网点,而海外网点的发展,对银行人力资源、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银行文化、国外法律体系的适应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银行业对大数据的理论研究不断出现,从2012年把数据作为银行资产开始,数据资产化趋势愈发明显。银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速度越来越快,银行服务的便捷性、安全性以及全能性对客户满意度影响越来越大,并成为商业银行客户去留的重要影响因素,客户黏性降低导致很多客户在不同银行之间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不但体现在银行之间不可复制的技术、运营模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以提高客户营销准确度和运营管理效率以及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的数据资产的大数据应用方面。商业银行中谁拥有了优秀的大数据应用能力,谁就把握了未来!
一、 大数据时代银行大数据应用的现状
1. 基于商业银行自有数据资产的大数据应用。
(1)内部数据资产的来源。目前商业银行价值最大的内部数据资产主要来源是核心银行业务系统,核心银行业务系统中的数据项主要包括对公客户和个人客户(或零售客户)的基本信息、账户信息、交易信息、产品信息、渠道信息等相关数据,商业银行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关联分析、深入挖掘就能有效提高客户的管理水平、服务效率以及运营决策水平。
(2)商业银行数据资产的质量。银行业大数据分析所用的模型对数据有较强依赖性,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大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影响风险管理、运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银监会根据2011年的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对银行现场评估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数据质量管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数据质量管理领先的银行也仅仅处于标准的“大体不符合”到“大体符合”之间。受历史原因影响,银行业的数据资产虽然相对准确,但也存在部分数据错误、缺失和无法补充的情况,目前很多银行开始全力拓展数据来源,进行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和数量。
(3)数据资产目前最主要的作用是趋势预测和决策支持。国内银行业利用数据资产在风险管理、客户管理和精准营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产生了明显效果。招商银行通过大数据建模进行客户流失预警管理,使金卡客户流失降低15%,葵花卡客户流失降低7%;中信银行通过对信用卡中心数据进行分析使信用卡客户营销平均时间从两周缩短到2至3天;建设银行通过对客户数据进行分析将客户细分为八类,通过对数据分析的系统筛选的客户产品购买意向达成率是随机抽取客户的1.5倍、实际购买率是随机抽取客户的6倍。商业银行通过对信用卡数据、客户基础数据和交易数据、语音数据等进行有效利用可以提高客户黏性、提高银行服务效率、提高开拓市场的效率,因此,数据资产成为银行的战略性资产。
2. 基于商业银行外部数据资产的大数据应用。国内商业银行虽然处于数据资产化、产业化的起步阶段,但银行业在利用大数据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还是有了新的形式突破,商业银行转型过程中的互联网特色逐渐显现。随着社会各界对数据潜在价值的认可,商业银行外部数据形式和来源越来越广泛,这里的外部数据是指与商业银行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商业银行运营体系以外的其它所有数据。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商业银行外部数据逐渐融入银行业务运营过程并对管理决策进行了有效支持。
(1)银行直接分析客户企业的经营流水数据。银行以客户企业的经营流水等数据为分析对象,创建模型进行贷款服务模式创新。杭州犸凯奴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子商务企业,在天猫、京东等平台的销售额一年达到7 000万,却缺乏固定资产,电子商务企业以传统的抵质押方式难以获得银行融资。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利用地域优势于2015年9月份创新性的推出电商贷产品,具体方法就是银行利用电商企业的数据平台获取电商企业的经营数据,银行通过创建信贷估值模型对电商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一般3天之内就能放款,截至2016年4月22日,华夏银行电商贷产品已收到1 100多户电商客户的在线授信申请,授信367户,授信总额1.15亿元,贷款余额7 515万元。目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都推出了类似产品。虽然电商贷产品处于起步阶段,但这一模式作为大数据信贷的缩影,代表了银行业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新方向――形式和理念创新、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高效安全服务为目标。
(2)银行接受企业客户的数据资产质押贷款。当大家还在讨论数据是不是资产,数据到底价值几何的时候,贵阳数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贵阳银行已经为50多家企业进行了数据资产质押贷款,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达到5 000万元。自第一笔数据资产质押贷款发放开始,数据已经成为可以评估价值并进行质押的资产,数据资产开始步入产业化阶段,银行业进一步步入了数据时代,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数据资产时代。
二、 银行大数据应用面临的问题
1. 基于银行自有数据资产的大数据应用面临的问题。
(1)开源软件的安全性有待验证。由于商业银行使用开源软件没有经验,基于Hadoop等开源软件的大数据系统在银行等金融产业的部署和应用安全性尚未得到深入验证,再加上人力、财力等资源约束,商业银行大数据系统部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2016年7月15日银监会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鼓励银行加大在核心系统和关键技术方面研发创新投入,积极研究开源软件在银行重要信息系统的应用,促进银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的转换。
(2)大数据技术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业务技术复合型人才缺乏。虽然Hadoop、Spark等开源软件逐渐成为大数据系统应用的主流,但是这些开源软件与银行信息系统业务的结合、云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操作与部署时缺少经验缺少相关技术人才,尤其是大数据系统应用前期,既懂银行业务又懂大数据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尤其缺乏,这成为制约大数据在银行应用的重要瓶颈。在数据分析和应用过程中,商业银行内部都知道进行客户价值和行为画像描述一般要用聚类分析模型、进行欺诈分析用Logistic模型、进行违约风险分析用决策树模型,这些模型的使用框架流程都是基本固定的,但是模型应用效果却有巨大差别,原因在于相关数据具有异质性,进行数据分析操作的团队受工作经验、教育背景等因素影响,造成同时具备统计、软件编程和数学建模能力以及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及其稀缺。
(3)数据来源有待进一步拓展。大数据应用贵在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商业银行自有数据主要来自于自有客户的基础信息、交易信息、理财信息等数据,目前外部数据主要引入第三方机构人民银行的征信共享数据,在司法、工商、税务、消费、电信、网络舆论、位置等外部数据的引入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开拓。这些商业银行可用的外部数据分布在政府、电信、互联网企业等各个分散的部门和行业里,要把有价值的数据进行集中收集有很大难度。银行业已经重视大数据应用所必须具备的数据资源的开拓行为,但是由于合作方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存储规范标准不一致以及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意愿等因素为商业银行引入外部数据进一步加大了难度。2016年5月,光大银行宣布与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正式合作,引入芝麻信用全产品体系,在取得用户授权后,将借鉴芝麻分作为在线发卡、风险控制的依据,这是银行征信体系在互联网企业在数据应用方面的有益尝试。
(4)银行业数据标准和系统建设标准需要统一规范。银行业大数据应用的前提是数据质量。虽然银监会于2011年了“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确定了银行数据管理的15项原则、61条标准,但是这个标准是针对监管统计数据的。2016年7月15日银监会了《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这是截至目前国内银行业信息科技方面最全面系统的监管办法。意见稿指出,银行业监管部门将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融合发展。这意味着银行业数据架构管理、数据标准建设以及数据来源将会有权威标准。随着意见稿的逐步实施,将进一步提高银行业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银行业外部数据来源也将会有所规范,为银行业全面应用大数据奠定规范基础。
2. 基于商业银行外部数据资产的大数据应用面临的挑战。
(1)授信客户的经营流水数据面临造假问题。从电商系统的数据看来,每一笔交易的客户、金额、实施流程等信息都是有据可查并真实的,但在现实中电商商家“刷单”的情况真实存在,“刷单”就是指商家伪造订单和交易流程信息呈现交易火爆以及销售量高的假象,甚至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商家可以联合电商服务平台的内部工作人员联合伪造交易量和客户评价等信息。这种虚假的数据让银行在给客户授信时难以辨别真伪,从而增加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
(2)商业银行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缺乏稳定性。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2007年开始就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在贷款业务方面开展合作,比如阿里巴巴和建设银行合作开展“网络联保贷款”,由3家或以上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上的诚信会员或供应商会员企业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向银行申请贷款,同时共担风险,后来由于数据所有权和利益分享等原因合作终止,阿里巴巴成立民营银行“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而建设银行开办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善融商务”,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银行的行业界限开始模糊,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银行的银行金融业务竞争开始激烈化。
(3)质押数据资产的价值准确评估与变现问题。怎样保证数据评估价值以后只能质押一次,在企业贷款发生违约情况以后,质押数据资产怎样处理、是否能够变卖、能够卖给谁、质押数据资产接受者如何使用数据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贵阳市政府、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金电联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创建贵阳大数据资产评估实验室,专门为企业提供数据定价服务,为大数据市场交易和数据资产所属企业获取金融机构融资服务提供支持,这为数据资产质押提供了相对权威的定价标准,商业银行在为企业办理数据资产质押业务时有了估值参考依据。由于数据有容易复制的属性,如何保证债权人将质押数据顺利变现依然是个大问题。
三、 银行业数据资产应用前景以及策略
1. 加强基础信息系统建设研发能力。为了更好地挖掘银行业内部和外部数据资产的价值,大数据系统的建设必不可少,大数据系统与原有核心银行系统是替代关系还是并行运行以及开源软件的安全应用等问题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大数据系统建设必然引起国内银行业现有的基础信息系统的更新换代。比如,基于MPP或Hadoop框架的新型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库将取代或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并行运行,Hadoop框架下MapReduce和Spark的选择问题,ETL部署、灾难备份恢复等大数据配套流程,以及数据建模和分析结果可视化等一系列基础信息系统建设部署和软硬件工具的使用将推进银行业加快基础信息系统建设。
2. 提高数据质量并扩大数据来源。银行业除了客户的基本信息、交易信息、财富管理信息等内部数据以外,还有来自人民银行的征信信息,随着政府公共信息的进一步公开,以后可能会有来自税务、交通等政府部门的信息,以及来自于第三方合作单位的信息,商业银行要逐步提高存储、处理、挖掘这些外部数据的能力,提高内外部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连续性、完整性,为全面勾画客户信息、风险管理和预警、产品和服务精准营销、决策准确制定并执行提供数据支持。随着数据资产可以质押,商业银行在质押数据贷款方面的数据资产生命周期全流程管理方面需要深入研究,接受哪些企业的哪些数据资产的质押请求、质押过程中怎样保存数据资产并保证这些数据资产不被重复质押、收回贷款后怎样解除数据资产的质押、不良贷款核销后怎样使数据资产变现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需要银行业以及监管部门进行研究并实践。
3. 跨业稳定、健康合作实现差异化特色化服务,逐步打造特色化的金融生态圈。2007年阿里巴巴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合作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合作停止,现在华夏银行杭州分行为与天猫、京东商城的优质商户提供电商贷产品,银行业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有了新的方式。银行业在与互联网等企业合作时,如何保证合作的稳定性、同时获取高质量的交易数据,并以交易数据为数据分析基础为这类电商企业客户提供更精准的产品服务并进行精准营销需要不断探索。未来,银行业不管是自己建立跨界平台还是同业合作甚至与电商平台合作经营,银行业必须打造或者融入特色的金融生态圈,但是到底什么是特色?这要依据不同银行现有客户服务优势以及各银行未来发展战略和定位来决定,跨业创新合作不可避免。
4. 监管部门加快推进银行业创新性信息科技建设和数据资产管理标准建设。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考虑到系统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问题,银行业在开源软件应用方面目前持相对保守态度。银行业在企业数据资产抵押贷款业务方面处于探索实验过程中,质押数据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尚未经历完整周期也无先例参考,监管部门对数据资产质押业务开展方面仍有很多不确定性。2016年7月15号银监会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银行业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到“十三五”期末将全部迁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监管部门定量的监管规则和办法让银行业在监管项目具体实施时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5. 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商业银行在转型浪潮中发现已有的人才队伍远远不能满足转型需求,传统数据建模分析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技术人员缺乏,大数据、云技术、数字货币等创新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既懂银行业务又懂专业信息技术和数据建模的人更是千金难求。在这种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并影响商业银行创新和转型的时期,商业银行要在高端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在应用新技术时要在能力允许范围内成立大数据中心、数据建模中心、可视化中心、数据货币中心等专业的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中心。为应对未来智慧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要求,加快对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方面的研究投入,在外包非核心技术的同时培养并吸引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加强在职人员的技术和业务能力培训,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部门间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参考文献:
[1] 郭英见,吴冲.基于信息融合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9,(1):95-106.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码]B [文章编号]1000-405X(2013)-6-179-1
1 概述
纺织工业是对纺织纤维进行加工的工业。纺织纤维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棉、麻)、动物纤维(毛绒、蚕丝)、矿物纤维(石棉)三类;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又分为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和矿物纤维,合成纤维有聚酯纤维(涤纶)、聚酯胺纤维(锦纶)、聚丙烯纤维(腈纶)、聚乙烯纤维(维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聚烯烃纤维(丙纶)等。这些纤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纺织工业生产一般包括纺纱、织造、染整三大块,但不同类型的纺织业其工艺流程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是哪种流程,污染物均主要在染整过程,纺纱和织造过程污染较轻。主要的环境因素为纺纱、织造过程中产生的落花,织造过程中织机发出的噪声,机器检修时产生的废油,纤维的潜在火灾(一些合成纤维在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等。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染整过程的环境因素及相关治理技术。
2 染整工艺简介及环境因素分析
染整过程一般包括前处理、染色及后处理三个部分。
2.1 染前处理
染前处理的目的是除去纤维上所附着的杂质及在纺织过程中所带入的物质,如染浆、油剂等添加物,染前处理一般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
2.1.1 烧毛。烧毛是将织物表面的纤毛经直接火焰燃烧的方式去除,使其表面光滑。烧毛过程是让织物以一定的速度通过一排由燃气组成的火焰屏,将织物两面的纤毛烧掉,然后进入水槽熄火,同时降温。此工序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燃气的消耗、燃气和织物的潜在火灾、烧毛过程产生的废气(烧羊毛织物时有臭味)、水的使用和废水排放。
2.1.2 退浆。为了防止纱线在织造时断头,大部分纱线要上浆以增加其强度。浆料有天然浆料和化学浆料之分,天然浆料为淀粉类,化学浆料有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等,但在下一步加工前必须将浆料退去,称之为退浆。退浆剂可以是酶、酵素、酸、碱等,将织物浸在装有退浆剂的设备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浆料溶于水中而被去除。此工序环境因素主要有退浆剂的使用、水的消耗、退浆废水的排放。
2.1.3 煮炼。煮炼是染前处理的重要环节,各种纱线和织物在染前均需经过煮炼处理。煮炼的目的是除去纤维以外的各种粘附物质,包括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各种物质或纤维形成过程中添加的某些物质。如羊毛脂、羊汗、丝胶、油污等。一般棉织物的煮炼温度为120-130℃,煮炼剂为10-15g/l,煮后要用清水将棉织物清洗干净;羊毛织物的煮炼一般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因为羊毛在较高的温度及较高的PH值条件下会水解。所以羊毛织物的煮炼温度为80-95℃(白胚煮炼选择90-95℃;色胚煮炼选择80-85℃),PH值调整在6.5-7.5,煮炼完成后要进行洗炼,洗炼一般为皂洗。加入纯碱将PH值调至9-9.5,皂洗后要进行冲洗,直至洗净织物为止。此工序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品的使用(纯碱、烧碱、皂液等),能源的使用、水的使用及废水的排放。
2.1.4 丝光。为了改进棉纤维的物理性能,如光泽、吸光性、拉伸强度及增加与染料的亲和力,需用较浓的碱对棉纤维进行处理,丝光用的烧碱浓度为200-300g/l,温度选择20℃以下。棉纤维用碱处理后生成碱纤维素。经过丝光后的棉布中会有一些碱残留在棉布上,这些碱对后续的印染加工有妨碍,需用稀硫酸将其中和并冲洗干净。此工序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品的使用(酸、碱)含碱废水排放、水的使用。
2.1.5 漂白。纱线及其织物经过煮炼后,大部分色素被去除,但天然纤维中仍残留有少许色素,需进行漂白处理,棉纱和棉制品常做漂白处理,羊毛及其织物一般不做漂白处理,合成纤维也不漂白。常用的漂白剂为次氯酸钠和双氧水,漂白后要对织物进行冲洗。此工序主要环境因素有漂白剂的使用及潜在泄漏、水的使用、冲洗废水的排放。
2.2 染色、印花
染色是指在有关染料组成的染浴中,加入其它助染剂,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白色纱线及其织物进行全面染色的一个过程。由于染料与纤维分子结构及染料性质的不同,染料对纤维具有选择性,即某种染料只适用于某种纤维。染色的过程非常复杂,既有化学作用又有物理作用。为了保证印染效果,常需加入多种助剂。
染料品种繁多,有直接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金属络合染料、反应性染料、冰染染料、氧化染料、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等。其中硫化染料、还原染料、反应性染料、冰染染料主要用于棉织品的染色;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金属络合染料常用于毛织品的染色:分散染料主要用于聚酯纤维的染色;阳离子染料主要用于
腈纶的染色。
以活性染料对棉布连续轧染染色为例,其染色过程为:调配染料溶液轧染棉布烘干(红外、热风)轧碱液气蒸固色皂洗水洗烘干。
染色过程自始至终均在非酸即碱的介质中进行。所以会产生大量的酸碱废水;当采用酸性媒介染料或金属络合染料时,在染色过程中要加入红矾钠(重铬酸钠),故洗涤水中会含有六价铬,铬为一类污染物,需在车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至综合污水处理厂。
此工序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品的使用(酸、碱、染料、助剂)、能源消耗、水的使用、废水的排放(PH、COD、BOD、SS、色度、铬、六价铬、苯胺等)。
2.3 后整理
根据织物的不同用途,选用某种组合化学品和后整理剂对染后的织物进行加工,使织物具有抗静电、阻燃、防皱、免烫、柔软感、防霉蛀等性能,所有的后整理剂多为树脂类的表面活性剂,以树脂做后整理的工业为例,其过程为浸轧预烘烘焙皂洗。由上述流程可以看出,此工序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品的使用(整理剂、皂液),水的使用、能源的消耗、废水的排放、织物的潜在火灾。
3 废水处理
纺织行业最主要的的污染物是印染废水的排放,废水中含有染料、助剂、浆料、纤维素等。如果使用酸性媒介染料和金属络合染料,废水中还含有铬,铬的去除一般是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然后调节PH值使之成氢氧化物沉淀。常用的还原剂为铁盐和铁屑。
印染废水可采用以下流程进行处理:格栅调节池生化池沉淀池汽浮池脱色池。
脱色剂可以使用次氯酸钠、双氧水、也可使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进行脱色。生化污泥经浓缩、压滤后进行焚烧处理。
4 清洁生产工艺
纺织行业的清洁生产主要是在染料选择时尽量选择环保染料(不含苯胺类物质);漂洗时采用逆流漂洗,以节约用水;丝光淡碱回收利用,冷却水循环使用。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1
一、物流金融的特点
1.物流金融的概念和类型
作为授信主体银行的人和受信主体客户的委托人,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独特的桥梁作用,它通过货物的质押监管,帮助银行和客户达成信贷交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银行可以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或其分支机构,也可以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联合体。物流金融的业务模式可以分为基本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和创新形式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1]。
2.物流金融的特点
物流金融涉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三个主体,是物流业和金融业因各自发展需要而相互融合的产物,是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物流金融的核心是物流融资。同时物流金融的服务具有标准化、信息化、远程化和广泛性。
3.发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
物流金融不仅能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能力及效益,更可为企业融资并提升资本运用的效率,同时可帮助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扩展服务业务,降低信贷风险。因此发展物流金融业务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金融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二、津台物流金融合作的前景分析
1.津台两地贸易发展态势要求两地物流金融加快合作
贸易结合度是把世界出口或进口总额作为衡量基准,两国(地区)之间的贸易关系以这个衡量基准偏离的程度,从而成为表示两个经济体间贸易紧密化的一项指标。而“贸易结合度”是从“贸易依存度”扣除了对象国(地区)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这一规模因素之后的数值,这样可以更清楚地发现两个经济体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动趋势。其数值超过1,说明两个经济体贸易联系密切,数值越大说明关系越密切。小于1则说明贸易关系不密切[2]。
2.两岸金融合作政策前行推动津台物流金融全面合作
2009年4月26日两岸签署的《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以及2009年11月16日签署的《海峡两岸银行业监督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为推动两岸银行业开展合作与交流,提高两岸银行业作业的层次和水平,为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创造了积极条件,也为津台物流金融的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3.天津台资银行的投资势头促进津台物流金融扩大合作
首家由海峡两岸合资的华人银行——华一银行天津分行于2009年4月3日正式营业,将切实为投资大陆的台资、港资及其他外资企业以及政府基础设施提供服务。两岸签署《海峡两岸银行业监督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后,土地银行董事长王耀兴说,土银未来考虑在天津、海西、青岛等地设点。这些都表明了台湾银行对天津投资的热情,将促进津台两地物流金融合作不断扩大。
4.天津港的经济优势吸引津台物流金融长期合作
2011年天津港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中列第四位,货物吞吐量为4.53亿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50万标箱,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人民币;致力于建设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集装箱枢纽港和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其庞大的资产规模、完善的管理和良好的信誉,深受用户信赖;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和丰富而可靠的物流信息资源,实现各合作方信息共享,从而促进港口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3]。因此天津港的发展吸引津台两地物流金融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
三、津台物流金融合作模式选择
1.现行的物流金融合作模式的类型
通过上述分析,津台两地在物流金融合作上,可选择天津港和台湾银行合作,开展物流金融服务,可以是专项服务,也可以进行供应链金融全面服务。因为天津是港口城市,物流是重要的支柱产业。2007年底天津港进军物流金融业务,并积累了一些经验。而台湾方面,2006年台湾银行业增长相对缓慢,整体收益普遍较低,收益指标为负。2007年收益指标虽转为正值,但是数值仍然很低,提高其银行收益能力仍然任重而道远,急需拓展市场。天津港和台湾银行进行合作,既有助于台湾银行吸引和稳定客户,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增强竞争能力,又可增强天津港综合服务功能,稳固和增加货源,提高经营绩效和综合竞争能力。最终实现物流供应链的良性互动和两岸发展共赢。
2.模式的运行方式
(1)天津港和台湾银行专项合作
天津港和台湾中小银行可按图1的基本流程进行专项物流金融合作,开展物流融资业务。物流融资业务是银行与物流公司共同合作,为拥有在库、在途货物所有权的企业提供以货物或代表货物权利的凭证为质押的新型融资授信服务,属于基本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2)天津港和台湾银行全面合作
天津港和台湾已推出物流金融服务业务的银行,如国泰世华银行[5],可联合打造供应链金融,开展全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