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22: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学教育指导思想,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引言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后期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初期,处于这个阶段的他们,各种观念并不成熟,容易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因而,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育尤为关注的重点。
二、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性强,有自私趋利的倾向,缺乏责任意识
表现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明哲保身。如在车上看见小偷,有部分同学会表现为装作没看见;有部分同学会表现为提高警惕看好自己的东西;有部分同学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有的同学也会选择“有偿帮助”。
2.依赖心理较强
部分同学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在遇到困难时,都会选择依赖自己的父母。依赖心理会使他们缺乏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独立意识等。这会让他们以后在鱼目混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时,输在起跑线上。
3.缺乏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有些中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和影视作品的影响,不能确立正确的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把本来错的看成对的,丑的看成美的。很多中学生把“哥们儿义气”看成真正的友谊,把“社会上的大哥”看成真正的英雄,进行盲目崇拜并加以模仿和追随。
三、中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校教育只追求表面
部分学校表面上说的“教书育人”,实则只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忽视了对中学生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等传统美德的培养。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
2.家长行为不当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和处事方法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部分家长“吐字成脏”,孩子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相信孩子的语音行为也不会文明;部分家长在大街上随地吐痰,相信孩子的行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3.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
现在的社会充满机遇、挑战和正能量,也充斥着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比如这几年影响广泛的“扶不扶”现象,事情的处理结果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社会观。“受伤老人”事件最后以老人实事求是和衷心感谢结束,否则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恶性阴影”。
四、中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对策
1.弘扬传统美德,营造正确的社会舆论氛围
首先,政府与社会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化社会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如加强公民尤其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建设,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荣辱观等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认识,使广大青年能明辨是非,自觉践行社会公德。其次,要大力整顿媒体和网络。国家要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规范大众媒体和网络,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影响、限制消极性影响,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2.发挥好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功能
中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精神动力和舆论氛围。如果说“育人”是学校的“骨”和“筋”,那么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学校的“气”和“神”,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服务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利用学校特点,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氛围,努力做到“环境育人”。利用学校的各类宣传工具,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优化学校育人的人文环境。丰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上,要以、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提出的要求来规范中学生,逐步培养他们的荣辱观和爱国精神、团队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方式方法上,力求做到多样化,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以取得实效为佳。
3.充分发挥教育课教师的作用
关键词 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学校体育
在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和国家体育总局与北京体育大学联合编撰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显示,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仍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在800米和1000米的耐力测试中,大学生整体成绩不如中学生。当学生进入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其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往往不强,而当他们进入社会后,大部分人便与体育绝缘。对于这一现象本文认为,学校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缺乏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终身体育与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终身体育受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而形成。在1965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会议上,法国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提交了“终身教育议案”,提出“终身教育”的观点[1]。在知识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仅仅从学校获取知识是远远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整个教育体系应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以使学生更好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同样需要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学校体育教学。
二、终身体育思想缺失下的体育教学实践误区
(一)教学目标与方式缺乏灵活性
学校体育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与机械化的教学目标与方式密切相关。从我国开始实行学生体质监测开始,学生体质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学校的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然而,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设定及实现目标所需手段方式的探索却过于僵硬与机械。
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有不少学校把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各项标准当作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把诸如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800米跑等体质测量标准作为学生的考核项目。在各种标准和指标的压力下学校的体育教学往往局限于规定的考核项目,教学内容单一重复。张华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强调机械重复训练,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和个性化学习方式得不到培养,起不到促进个体终身体育学习的作用[2]。
(二)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不畅
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缺乏,会使大中小学这个教育体系中体育课程的设置缺少整体性与相关性,衔接不畅,不益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扩大体育教育的覆盖面,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体育课程衔接不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小学体育课程名称与大学衔接不畅,二是大中小学课程目标过于全面而不够具体,三是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的低水平重复性与不连贯性[3]。
以运动参与目标为例,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是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高中阶段目标是自觉参与锻炼、应用科学的方法参加锻炼;大学阶段的目标是积极参与并形成自觉锻炼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织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4]。终身体育思想必然要从整体性出发,把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看作是一个过程,致力于各阶段体育教学的一贯性与连接性,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三)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受到限制
在终生体育思想指导下,学校体育教学注重于学生体育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而终生体育思想的缺乏易导致体育教师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学生被动的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主体性与创造性受到限制,排斥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课中,学校的供给与学生的需求通常是不相符合的,学生喜欢的项目学校不教或是教授方式太过僵硬。著名心理学家Williams(2010年)指出,对于一般人而言,参加体育运动能使人的心理压力减轻,自我感觉良好,身体更健康。但我们的学校体育课从一开始便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缺乏体育知识与技能,不喜欢体育运动。
三、结论
文章论述了什么是终身体育与终身体育指导思想,指出在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缺乏会导致体育教学目标与方式缺乏灵活性、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不畅和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受到限制三个方面的问题。因此,把终生体育思想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学校体育应坚持以终生体育思想为指导思想,把整个学校体育教育当作一个系统,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与习惯。
参考文献:
[1] 梁立启,邓星华.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3.20(5):14.
[2] 张华.终身体育观念偏差及其影响下的践误区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5):456-459.
[3] 张晓林,陈新键,毛振明.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效衔接现存问题及改进思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2):78-83.
[4] 教育部.义务教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
[5] 崔树林.“终身体育”阶段划分及分析[J].体育学刊.2008.15(5):55-57.
邮编:710043
电话:029-92621341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成为了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自身尝试探究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自主创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活动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自主选题并以此为中心自主活动的学习形态。因而,自主选题就成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条件和初始环节。本文着重对语文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指导思想作一简略阐述。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在我国,由于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在这种观念下形成的教育评价体系等因素的影响,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主体性缺失”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包揽一切,学生很少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学生不能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导致学习过程主体的虚无性。这样,势必造成中小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内在动机的支撑,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动机不是从学习活动本身所获得的,而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或者说他们需要以外部奖励来维持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实质上,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学生,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再有技艺的教学活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性缺失”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我们正确认识和进一步解决。
研究性学习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课题的选定、方案设计到实施,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符合时展需要的。因而,高中语文新课标也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基于这一点,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基本立足点。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在民主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中引导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促使他们在选择与确定研究性题目的过程中凸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为契机,引导他们把这种主体意识贯穿于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始终,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主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学习主体。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积极进行主体性教育,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最初阶段,即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整个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语文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可以这样说,自主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一旦失去了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便成为一句空话,教师不可越俎代庖。许多老师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一些课题的具体指导过程中,害怕重蹈传统学习的覆辙,不愿过多地介入学生的自主研究。但是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有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如果完全靠学生自己探究获取费时多、难度大,况且没有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也易产生盲目性。
另外,语文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包括课内的、课外的和自我语文学习方法的研究,这里就存在一个学习梯度的问题,而同时学生的能力发展也是一个演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有一个从半独立研究过渡到独立研究,从对简单的单一问题的研究过渡到复杂问题的研究的过程,这就更加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及研究内容的难度,帮助学生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进行研究。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必须落实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生成。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实践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性学习的主旨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进行的,它与传统学习方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旨趣不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换言之,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究其实质,乃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实践、尝试探究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因而,它特别关注学生从特定学习活动方式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基于此,在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特别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生成。或者让学生把已习得的知识综合运用到主动探究的语文学习实践中,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文本、作家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或者以调查研究的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研究问题,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诸如此类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而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锻炼了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又能有效地改变过去语文教学中的固有顽疾,即单纯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偏重文字、语言、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的讲解,由此而派生出大量枯燥的、繁琐的、重复的而效果不佳的机械性训练,而对于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写作与口语交际等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形成了上课灌知识、下课背知识、考试考知识的局面,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缺失。
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注意语文的学科特点。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教师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从自然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都可以是研究性学习的对象。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现实生活环境中寻找和提出有价值的研究内容和问题。”(张肇丰:《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5期)“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资源从语文学科拓展到数、理、化、天文、地理等,从课堂、书本延伸到自然、历史、社会,真正注重了学生知识视 野的开拓、语言文字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语文学习》2001年7-8期,第31页。)这些提法固然很好,但我们不能脱离语文本身的学科特点谈语文研究性学习。吕淑湘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时说:“第一,我认为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吕淑湘:《吕淑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23页。)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高中语文新课标中说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况且语文课时有限,学生的精力、时间也是有限的,语文课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如果把其他学科内容,自然社会内容都往语文课里塞,势必会导致语文教学内容的宽泛化,从而淹没了语文学科的本真面目。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本着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依据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对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精挑细选,在此前提下适当注意题目的延伸性。
五、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不能忽视教材的研究价值。
题目的选择,是语文研究性活动的真正起点,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题目来源的途径很多,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也可以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定一个或几个研究题目进行研究。在实际操作过程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往往较少从课内、从教材中选择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而很多语文教师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针对学生能选定的题目进行指导探究,也很少关注教材中的一些极富研究价值的内容。虽然一些来自社会生活中的题目与学生很贴近,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往往由于研究者(学生)甚至是指导者(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对所选定的内容的研究往往浮于浅表化,不能深入探究。而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具备了继续研讨教材中某些问题的条件,而且教师在这方面的指导中也往往得心应手,研究常常能深入地开展。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单篇课文文本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进行教材中不同课文之间的文本比较研究,还可对课文进行拓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向课外文本研究及课外非文本课文类专题研究拓展。
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选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非部分人或少数人的特权。受教育的机会及成功的机会均等是教育平等观念的基本体现。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也必须体现教育平等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等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具有探究的欲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语文研究性学习题目的指导选择、运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唯此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平等观念,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强烈的人文特质。
七、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当切合实际。
作者简介:宋洪凤(1974-),女,中学一级数学教师,一直从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100年前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如今看来,仍然对现如今的我们教育教学有巨大的指导借鉴作用。“少年强”这一宏远目标,依然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宏远目标,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作好本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本人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进行了以下探析与尝试。
一、美的教育
学问的魅力在于美, 数学的魅力也源于此。曾有人说过:“数学, 如果正确地看它, 不但拥有真理, 而且具有至高的美。”“真善美”是全社会、全人类追求的美好愿景。在我看来,数学教育也是实现美育的一个途径。例如,给学生一串乱码854623256和一列整齐排列的数字123456789让学生从中选择哪一组更美,大部分学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顺序或秩序本身就是一种美。在数学教育中,我不仅仅让学生单纯地学习数学知识,也会让学生在这堂课后学会排队上车或依次打饭。我的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在今后的生活中可能也会学会遵守秩序,礼貌谦让,于是“美”产生了。再比如,一个简洁明了的证明会比一个冗繁复杂的证明更美,学生会在解决数学题目时追求简洁完美,今后如果他能成为一名公务员,他会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便民利民,于是美的教育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心灵中。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展现数学中美的因素, 使学生在数学美的欣赏中发现美、接受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还从数学学习中学会做人,做一个爱美、会美、实现美的人,那我们的少年离“强”还远吗?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提倡“知情意行”,如果我们基层教师能做到将学科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意识目标(价值观)最终都融入到学生的行动中去,我认为我们的教学才真正成功。
二、哲学教育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哲学是我国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树立学生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础。学生们如果仅仅从思想政治课中干巴巴地学习,往往会觉得索然无味,甚至形成怀疑、抗拒情绪。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它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恩格斯曾说过:“数学本身由于研究变数而进入辩证法的领域。”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曾提到:“数学学习对学生唯物辩证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中的物质一元性、普遍联系规律、运动和静止、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现象与本质、原因和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原理和规律,都在数学教育中有所体现。数学中的正负数、有理数和无理数、奇数和偶数、乘法与除法等内容就充分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从表面上看,奇数和偶数互相区分,相互对立,但奇数和偶数又可以统一为整数,这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完美体现。再比如一个负数无限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无限趋近于0,当成为0时就脱离负数的范畴了,所以这会让学生明白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其中蕴含的内容不止自己一门的知识,哲学的教育也包含在其中。
三、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国度,在清代闭关锁国前我国科技曾长期领先于世界,数学方面体现尤为显著。祖冲之是第一次将圆周率推算到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的人,欧洲人在1 000多年之后才推算到此;杨辉三角又叫“古法七乘方图”,领先欧洲600多年,最近国际也逐渐承认这项成果属于中国,所以有些书上称这是“中国三角形”(Chinese triangle);勾股定理被誉为人类最伟大的十大发现之一,是初等几何的一个基本定理,在西方它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然而在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勾三股四弦定五”的论述,聪明的中国人在公元前1 100年左右就发现了这一规律,比毕氏早500多年,所以我们叫它勾股定理是有依据的。当我详查资料,撰写这段文字时我感觉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在数学教学中,我会把这些背景历史故事融入到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想通过这些背景历史故事也会强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荣誉感,使学生们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国度,并树立将来为国争光的责任感。我认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无处不在,数学教育当然要包含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在我国已经提出和实施了好多年,但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施并非十分顺利,笔者认为导致目前尴尬局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理念存在着偏差
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观念依然存在,而且很有市场,在许多人眼里升学率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甚至可有可无,因此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建立很不到位,重智轻德的现象还很普遍。
二、学校教育中全员育人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目前学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往往主要是班主任的事,其他教师参与不够,没有真正将教师的人员优势、学科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的优势。
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目前,我们的素质教育更多的受到功利思想的影响,把道德教育视为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或防范,强调模仿和服从,以满足施教者、社会或组织的需要,极具生命力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蜕变为盲目的对守则、规范的遵从与机械呆板的行为训练。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变成了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学生成为被动接受守则、规范的容器,将教育对象“物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导致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丧失了吸引力。
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方法、手段滞后
道德体验论指出:“道德教育的实验证明,道德教育的实效,是在体验中发生的,只有诱发和唤醒体验者的道德体验的教育,才能对其生存实践和生命健康成长发挥实际的促进作用,它也才是有效的,因而也是有真正价值的道德教育,也才能成为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存在。”而当前由于多种原因,我们给予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过少,虽然也有一些集体性教育或活动,但大多是被动参与的,很难唤醒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并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因此在方法手段上要大胆创新,积极构建一种“主体参与――自我体验型”的德育模式,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实施自我教育,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因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五、现实环境不尽如人意
首先是成人的不良示范,严重影响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因为,成人的行为是学生做出判断、进行效仿的重要示范。现实环境中家长的不文明行为、教师的不规范言行、社会上的不文明现象,还十分普遍,并且在不断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久而久之,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自然就学会和养成。所以全社会要下大力气来提高成人的文明素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其次,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想素质教育的良好局面还没有形成,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停留在口头上和形式上,没有真正的形成德育合力。
介于原因,要加强中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德育观念
应试教育的根本弊端,在于将素质教育拖进一潭死水,进而丧失生存与发展的机遇,更无法迎接新形式的挑战。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关键就是要让德育在教育体制、机制、政策、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能够“活”起来。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应具有学习德育新思想、新观念、新学说、新知识的紧迫感,努力成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模范。教师的观念,直接影响着班级活动和学科教学。校长的教育思想观念,则影响整个学校和所有教师与学生。校长走在前面,学校才能出现崭新的德育风貌,开出现代教育之花。
二、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素质
首先,建立和完善中学师德考核、奖惩机制。要建立师德考核制度,把师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建立表彰奖励制度,每年表彰一批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定期开展德育素质展示活动。要依法管理教师队伍,切实把好教师入口关,切实确保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师德教育实行“三结合”和“五挂钩”。“三结合”即:师德教育与创建文明学校相结合,与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与学校工作考核相结合;“五挂钩”即:师德教育与民主评议行风挂钩,与校园综合治理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与评聘教师职务挂钩,与认定教师资格挂钩。
其次,建立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今后要将师德作为教育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督查和班主任工作考评,加强对师德的督查和评估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师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学校和教师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全面提高师德水平。
三、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调互动的德育模式
在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应密切结合、融洽相处,为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提供有力的保证。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共进,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出发,使学校各种德育活动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相适应,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最佳程度和最佳状态,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家庭是学生最早体验德育的地方,具有血缘关系亲近而特有的亲情教育优势、个别教育优势和融于日常生活中的关爱教育优势,但也容易使家长滋生“望子成龙”的过高期望值和“恨铁不成钢”的负面心理。作为家长,应从尊重孩子和理解孩子出发,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欠缺。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德育影响不可忽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会感染学生;关心他人、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尊师重教、明礼诚信等良好的社会公德会熏陶学生;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会激励学生。优良的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环境就会更有合力。
四、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不是任何一门具体的课程可以独立完成的,必须渗透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合力来进行。
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一是要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来审视过去的教学方法;二是要研究文化传统问题;三是要吸收科学技术的新成果。
此外,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对于道德素质的形成,往往比课堂教学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欧阳超.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
[2]曹宝静. 中学政治教学建模 [M].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1.课程目标上具有直接性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思想教育功能体现为课程目标的直接性。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是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在社会主义的基础教育中,必须要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并培养出德、智、体、美、劳能够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培养目标一般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社会发展基本知识教育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以及基本国情教育。”从这里不难看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进行思想教育方面其课程培养目标具有直接性。
2.教学内容具有直接性
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时具有教学内容上的直接性。例如,在学生们进入高中的第一堂政治课时,就告诉同学们进入高中就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一切都应该从新开始,不能沉浸在过去。同时,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教育学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正面、直接的。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内容(例如,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等等),都是在直接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民主法制观念、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等等。因此,与其他课程相比,在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更具有直接性。
二、发挥优势,加强思想教育
1.从教学目标出发,发挥思想教育永恒性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基本不会进行改变,其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具有永恒性,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自始至终贯彻“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教育”。该课的教学目标具有几下几点:
(1)知识目标。懂得新时期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理解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懂得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2)能力目标。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伟大作用,引导学生要用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活动探究法、情感体验法、时政分析法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愿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从目标中能够看出,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与爱国情操。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讲授该课时,笔者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一文,摘其片段抄给学生。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诵,从而从心中迸发出那种要为祖国、民族学习而奋发向上的精神。
2.挖掘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具有直接的思想教育功能,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地挖掘教学内容,以此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教学内容从头到尾都在让学生知道思想道德素质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多么大的影响。如果一开始就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如果我们不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人,结果会怎样?”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将有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
总之,在对高中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中,笔者始终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坚持思想政治教材基本思想是根,坚持无声的示范性教育教学是土壤,这棵思想教育之树才会常青,也才能开出朵朵鲜花,结出累累硕果。
二、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业意识,培养耐挫心理
中职学校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来掌握娴熟的技能,同时,更要让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了解我国当前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各行业都充满了竞争,但同时也富含着成功的机遇,让学生明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原则、用人制度、就业形式,从而树立职业竞争意识,树立创业意识和正确的从业态度。在社会生活中,一些学生由于刚刚走出校门,缺乏经验,加之遭遇生活和工作的不顺,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走上邪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学生缺乏应对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是在他们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忽视心理疏导,让他们缺乏耐挫教育,没有让他们体验过失败,致使他们享受在无忧无虑的校园里,而一旦面对社会、遭遇挫折时,要么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要么逃避,拒人于千里,抑或失去生活的信心,致使自己的人生陷入低谷,甚至走上社会的反面。为此,我们在平常的德育工作中,要不断激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面对竞争,我们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应该通过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去开拓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而不是选择退缩,更不是选择放弃,天地之间,大千世界中总会有适合自己的一片天空。通过这样的教育,耳濡目染,不断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唯有平时不断积累自己,不断锤炼自己,才能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社会的栋梁。
三、用高尚的师德感化学生,铸就美好品格
毋庸置疑,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途中的引导者,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伙伴,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素养,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通过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言谈举止间生成对事物、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如针对一些学生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教师通过亲切的交谈,春风化雨,让他们知道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让他们知道,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自己这方面优于别人,可能在其他方面会逊于他人,只有自己从各个方面去完善自己,才会让自己的人生更趋完美。通过这些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师德的伟大。
二、德育制度化,就是突出一个“管”字,加强管理,健全相应的制度、目标,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制定“振兴奖学金”条例、学生立功受奖条例、学生操行评定条例、学生宿舍卫生条例、学生劳动条例等。
三德育管理量化,就是以贯彻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40条为主要内容进行量化管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更好地、准确地考查学生行为表现,及时表扬好人好事,纠正不良倾向。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五章四十条进行常规检查和阶段性检查,并分别以自尊自爱、注重仪表、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守社会公德、生活勤俭、尊敬长辈等项计分,前三项为常规检查内容,后几项为阶段性内容,对见义勇为、扶老携幼、拾金不昧、自觉维护治安者进行表扬加分。将每条内容进行量化,便于检查,对违纪的学生按规定扣分,按优等、良好、及格、不及格分为4个等级,以班为单位,每周一小结,学期中进行初评,学期末总评,公布结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40-01
一、加强辅导员自身素养
首先,辅导员要具备坚定的信念。所谓欲教人,先正己,如果自身的信念尚且摇摆不定,人云亦云,没有坚定的信念,无法以身作则,就不可能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辅导员要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毫无保留的去热爱、去关心学生,将自身的思想感情和对学生的热爱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对他们进行启迪、激励和引导。
再次,要做到为人师表。在引导和教育学生的同时,严以律已,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以自身为榜样,促进学生遵纪守法,强化自身素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理论教育,要做到实际践行,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引导和教育学生。
二、坚持引导为主,做到以学生为本
(一)更新理念,引导为主
思想政治教育要采用科学的方式,辅导员必须改变以往的管理理念,对思想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结合实际,以引导为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思想。如进行逐个谈话、与家长沟通联系、与同学沟通等。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二)创新方式,以人为本
作为教育对象,学生是教育中的主体,要明确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经常接触了解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管理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辅导员展开教育工作时,对于学生的建议要做到正确对待,尊重学生意见;要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着眼,如就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上的体现就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标准,产生正确的就业观,拥有职业道德,并且培养其创新能力,鼓励自主创业。就此我们可以开展例如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三)加强心理教育
当今社会中,大学生受到的挫折较少,成长过程往往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对于挫折的处理和困难的克服方面的指导不容忽视。高校德育工作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的任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开展切实有效的心理教育。同时,尽可能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未来有信心。
(四)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
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心情和气质,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辅导员应该从教学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充分利用环境开展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理论指导结合实践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从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观,团队意识等多个方面,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把握规律,突出特点
首先,要抓住问题的根本。结合我国实际,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将其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保证学生接受的知识符合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的基本政策,进而让学生从根本上树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其次,要深入分析,细致探讨。对于刚刚深入大学的新生而言,大学阶段正是心理的迅速变化时期,是思想观念开始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时期。远离家人,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更容易产生挫败感,也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要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思想,细致的探讨,做到防微杜渐,减少被动。
再次,要对教育和引导方式作出创新。新时期的教育要采取新颖的方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维特点出发,以学生所能接受、愿意接受的形式,实现所选择思想教育的引导。
最后,要善于抓住重点,突出特点。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以及年轻人中存在的攀比现象,对于一些心理消极或者滞后的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对于这部分学生,应该定为教育和引导的重点。
所谓自我疏导,教育者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将疏导的方针运用于自身,形成自我疏导。同样它分为自我疏通和自我引导。
自我疏通是使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变成一个兼容并包的个体,吸收各种不同的意见和思想。重要的是将吸收的各种不同的意见和思想运用系统的方法整合在自己的大脑中。自我疏通需要我们运用唯物论,客观看待每一种思想,从而提高自身思想的多样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自我引导就是将吸收的各种不同的意见和思想运用系统的方法为我所用的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具备两种能力。一是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里,落后思想和腐朽思想?ξ颐堑那质词呛苎现氐模?当我们接收到大量的思想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思想进行过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保我们吸收的都是科学客观的思想。二是内化的能力。人的思想由认识转变成为习惯,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内化。我们在内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实践带动认识,使自己的思想更加深刻。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疏导的方法
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修炼自身的能力。用自我疏导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加深大学生对当前自身意识形态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这里就自我疏导的实践应用提出以下三个具体的方法。
1.自我对话法
自我疏导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客体也是学生自己,为了使自己能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多数时候可以采取自我对话的方法进行自我疏导。当一个观点摆在眼前时,问一下自己,对不对?行不行?这里要注意,问题的发出者是当下的自己,而问题的回答者必须是一个局外人,一个以客观实际的眼光看问题的自己,这样才能正确筛选出哪些才是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哪些才是正确的科学的观点。
想要掌握并活用自我对话的方法,首要条件是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建设自己的内心。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著作《当下的力量》一书中将客观实际的自己称为本体――“本体是超越那些受限于生死的各种生命形式而永在的‘至一生命’”。也就是说,拥有意识的自己才是真的自己,而被思维控制的自己,是虚假的自己,无法正确地看待问题。人是一种喜欢思考的动物,甚至可以说是无法停止思考的动物,但事实上我们是被自己的思维欺骗了。我们的思维习惯往往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以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观点来诱惑我们。这时候我们应该充满警惕性,仔细分辨哪个是客观实际的真实的自己,哪个又是在思维习惯面具下的虚假的自己。
掌握自我对话的方法也要熟能生巧,简单说来,凡事多给自己打几个问号,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认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之后,就要多学、多问、多想,让自己的大脑变得灵活,在自我疏导的过程中产生一个科学系统的看待问题的分析定式,方便日后遇到不同观点不同思想时可以加以套用,以不变应万变。
2.沟通交流法
虽然自我疏导的主体和客体都是自己,但并不与和他人沟通交流发生冲突,相反,积极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对自我疏导起到巨大的辅助作用。
首先,与他人交流本来就是一种自我疏通。这就相当于集思广益,思想的碰撞让我们接收到了更多来自不同的人的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吸收这些思想本身也是对我们自身的丰富和提升。
其次,与他人沟通交流也是一种自我引导。吸收不同的观点丰富了我们自己的思想,在内化成为我所用的思想的过程中,补充了自己原有的不足,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完善。
最后,与他人交流是对自我的检测。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沟通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恰好能够暴露我们在对自身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缺陷。经过他人的指出,相互的交谈与讨论后,我们能够恍然大悟立刻改正,也是一种提升。所以,沟通交流也是对自我的复检。
那么,沟通交流的对象是谁呢?沟通的对象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与自己研究方向或专业相同的同领域人群。这类人通常包括领域内专家、专业课老师、同专业同学等等。与同领域人流对我们的思想是一种补充和完善,他们与我们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相似,或许能更加全面地看问题,弥补我们的不足。另一类是与自己研究方向或专业不同的人群。他们所学的知识,日常耳濡目染的内容与我们大不相同,通常能为我们提供另一种逻辑形式来思考问题。这样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和训练,同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阅读疏导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疏导更是离不开阅读。所谓阅读疏导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手段,使自己在读书中有所领悟、有所完善、有所改变,从而达到疏通、引导自我的一种方法。长期以来,大学生只重视阅读的数量,却忽视了阅读方法的总结以及阅读与自身的联系。所以,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阅读要分门别类。以往我们读书都是拿来就读,无论什么题材什么内容都读,这样做是不对的。阅读要分清所读书目的类别、所属的领域,对于我们需要阅读的书籍,就按照计划将这一部分内容都吃透,读完这一部分再展开下一部分,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利于知识的整合,也不利于系统地扩充我们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