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25: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语文教学的艺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课堂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讲,所以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讲的艺术不仅是指讲课要抑扬顿挫、生动形象,更重要的在于讲课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和启发性,使学生能闻其一而盼其二,听而思、思而疑、疑而问。出色的教师无一不具有高超的讲的艺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不能用几十种方式说出的教师就不是合格的教师。”所以,为师者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精心锤炼自己讲的艺术。
二、写的艺术
教师的工作,须臾也离不开写。教案、评语、批语,都需要认真写好,尤其是板书,显得尤为重要。三寸粉笔,耕耘不止,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已属不易,写出点艺术来就更得下点功夫。每一节课,黑板上写些什么,写在什么位置,怎么个写法,课堂结束后,黑板上该留下些什么,高超的教师无不劳神加以苦思。优秀教师的板书,应该像一幅精美的图画,重点难点如烘云托月,条理性、逻辑性脉络清晰,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加工提炼后变得简单明了,形象艺术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影像,成为学和思的纲。学生提纲举目,便能系统地掌握知识。大凡成功的课堂,除了精彩的讲解之外,无不配以巧妙的板书,使之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了解学生的艺术
优秀的教师都应该是学生的知心人,能使学生对他们敞开心怀,无话不说,教师对学生也是了如指掌。甚至面对初次接触的学生,他们也能凭三言两语,使师生之间就如同故友。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从东北到江南讲课,与当地学生素不相识,简单的开场白就让学生亲切如故,课堂上与学生配合自如,课下与学生谈笑风生。使得听课领导和老师还以为是他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其了解学生的艺术真正令人羡慕、钦佩。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19-01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必须既符合科学性,又要具有艺术性。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以对教授内容的深入挖掘为基础,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为框架,以充满艺术性、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为表现形式。所以,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和授课语言有着直接的关系。语文教师要把丰富的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充满艺术性的语言中去,从而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艺术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同时,语文的学习是多方面的,教师那充满艺术性的语言本身就是对学生的语文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又是一种身体力行的“身教”,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我认为直观性、趣味性、修饰性和抒情性是更便于课堂使用、更具感染力的语言艺术表现形式。
1直观语言――形神毕现
直观性是历来被称道的教学原则之一。直观教学除了实物、教具之外,最实用的就是直观性的语言。从理论上讲,语言从来都不是直观的,但好的、形象的语言可以使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进而直接地去感知事物,这就是语言的直观性。这种直观性表现为生动形象,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运用直观语言,自然会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特定的情境之中。比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中《雨中登泰山》一文时,当读到对泰山松出神入化地描述之前,我启发学生说:“作为人,我们有你争我夺的球场竞技,有追逐嬉戏的课间游戏,有等待好友的焦灼不安,还有自我感觉甚佳的自得情态。现在,作者把这些描述统统给了泰山松,那么,这些泰山松显示了怎样的形象呢?”这样的启发唤起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他们还极有兴趣地去印证自己想象中的形象。读到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在半空中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天夺日,又像是和清风游戏”时,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好像那“望穿秋水”、“斜着身子张望”的泰山松等待的正是这些莘莘学子。于是,学生很快地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这种形象的、富有直观性的语言来自教师平日的语言修养,来自教师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将学生所熟知的事物,经过加工了的语言与课文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加深对课文知识的感性认识。
2趣味语言――巧妙生辉
语言有趣味,才能使学生陶醉、忘我,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又会促成积极的情感,而积极的情感将会使学生全神贯注,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率。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把趣味比作教学语言的”味精”。这种“味精“的作用是将课堂“活”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我指导学生习作夹叙夹议。其时已是上午第四节课,学生已很疲劳。我走进教室一言未发,在黑板上写了一副对联:“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不男不女;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然后,在上端大书课题“夹叙夹议”。这才转身说:“寺人孟子虽是个阉人,本质上还是个男的;司马懿虽有不臣之举,毕竟只是个臣子。夹叙夹议也不是属骡子的,它本质上还是记叙文,其议论是为记叙服务的,所以我们写这类文章时要注意,不能为议而议。”从我开始板书起,教室里就泛起了切切的笑声。至此,学生的注意力已完全被我吸引过来。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趣味性往往是靠幽默的语言来创造的,它决非庸俗的滑稽和浅薄的哗众取宠。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在用词的精当和巧妙上下功夫,创造一种幽默的氛围。
著名作家老舍说过:“我要求自己用词造句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单纯地、孤立地用一字、造一句,而是力求前呼后应,血脉流通……这样,前面所说的,是为后面打埋伏,到时候就必有效果,使人发笑。”
3修饰语言――锦上添花
语言要有修饰性,就是说要使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教师如能口吻生花,学生必能如浴春风,受到美的语言的感染,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爱迪生说:“最能直接打动人心灵的还是美。”极富美感的语言,会使课堂教学产生春风化雨般的魅力。在学习《荷花淀》一文时,我们先观看了教学录像片《荷花淀》。
看过之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其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说到其中的“绿”,我有意识地强调:“那不是朱自清笔下醉人的绿,也不是李乐薇笔下的那片纯绿,这绿要人们用心灵去捕捉,用精神去体味,用双眼去勾画方能寻出个中真味,那么,这片绿的内蕴是什么呢?”
由于我有意识地运用了对比和词语移用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修辞性,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象受到了感染,语言也披上了美丽的霓裳:“这是充满生活希望的绿”,“这是蕴藉纯情的绿”,“这是饱含乡土芳香的绿”,“这是洋溢斗争精神的绿”……修辞本身具有动态美,运用得巧妙就会锦上添花,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4抒情语言――陶情冶志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不仅是用理性的光芒去照耀学生、教育学生,更重要的是用情感的浪花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开启智慧的大门。可以说情感是教学中的灵魂。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用理智所抱的信念,比由于畏惧惩罚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有力得多。”
教学语言的情感表现为语言的抒情性。那来自于对课文深刻理解的极富抒情的语言,必然凝聚着深深的情感。而教学中这种充满了情感的“高级信息”必定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强烈共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09
平时经常能听到语文教师说:“语文课太难教了。”若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总会说:“语文课的教学太活了。”正是由于语文课文所特有的生动形象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是“活的语文教育”。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运用“活”的教法,教学富含艺术性,学生学趣浓厚,效果良好。
如何再现生动形象性呢?“活”的教法很多,笔者在此从“表演”的角度来解释。“表演”是一种形象化的艺术。已故教育家徐振维教授讲解《背影》一文时,在讲台上艰难地演示“父亲”爬月台的动作。这是语文教学上“表演”的先驱,也是形象化的具体表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为何不用此法教“活”每一节课,以提高效果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生动说教,再现形象,丰富想象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既有“吹、唱”表现,又有“拉、弹”之举。所以“吹、唱”是语言的艺术,“拉弹”是演示的艺术。”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允许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例如:在教《核舟记》时,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教师只作个别难词上的点拨,重点在体会文中对“核舟”上人物的生动描写。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找搭挡,分别扮演坡、黄鲁直及佛印,还有舟尾的两个舟子的情态。学生的扮演情况怎么样?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教师也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再请其他学生表演,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市长》一课,就是现成的剧本,更加适合于发挥师生之间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共同学好、演好这场戏。这样一来,语文课就活跃起来了。这里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当好演员就必须认真地研读课文。再如教朱自清《背影》一文,笔者学习徐先生之法。当时表情是严肃、敬佩的,表演“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场面。笔者做到一点;动作演示慢,如电影的慢镜头。尽量重视课文“探、爬、缩、倾”的动作,还添加动作、神态描写的讲解,形象生动,逼真传神。学生从中品味“父亲”行为慈爱,形象高大,也解读了“天下父母心”。学生想的、见的,能不流泪?
二、学生自扮角色,吃透内容,揣摩韵味
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因势利导,把学生的好动引进课堂,他们的兴趣会更浓,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雷雨》之教学,即可如此。上课之前,笔者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课文内容,研究剧中的角色。上课之时,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配上相应语调姿态、表情动作,进入解角色再现剧情。之后,围绕自扮角色表演是否“投入”,是否体现人物的特征等来分析。尤其是鲁侍萍三十年后再见周朴园等各自的内心世界,周朴园知道眼前的是侍萍时,说话的变化,从“你来干什么?”到“好,好,好,你,那么,你现在要什么?”的过程,揣摩其中的韵味,充分让学生讨论。“演员”也自谈体会,深入的研讨之中,味道越来浓了。从初读教材到分角色的表演,学生学习的全程无不为理解教材、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笔意及其表现形式服务。
三、师生共同活动,积极参与,谋求创新
课文内容给学生直观抽象的感觉,他们也许有时觉得枯燥乏味,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其高层的创造思维。
在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过辩论、演讲。《项链》所叙,是“谁的错”,是路瓦栽夫人或佛来思节夫人,还是其他呢?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正如文学作品中人物理解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贾宝王”。笔者作为中介人出现在课堂中,通过辩论表演的活动,学生萌生浓烈的学趣,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从中培养创造思维。还可进一步启导:这事如果发生在中国的话又会怎样?新时代的路瓦栽夫人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诸如此类,恰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创新的意识有了,《项链》的不同结局,高科技时代的真与假,网上的路瓦栽夫人,形形的都有了。那么,学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有了一个各抒己见的表演机会。
四、表演的延伸,余韵未了,拓展时空
表演的不单有课堂之中,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两年前的元旦文娱晚会上,笔者所在学校高三(2班)的学生表演课文剧《守财奴》,惟妙惟肖,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葛朗台爱财胜于命的性格,全校师生喜见乐闻,深受教育。这是语文科教学在时间上的延续。在空间中的拓展。
总而言之,表演的艺术是可取的。当然,这涉及教师的修养、业务水平问题,表演要注意得体,切忌一味取乐,无为搞好笑玩耍。形象表演的教学,效果良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 它是对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法的宣战,形象生动易被学生接受。从教此法多年,深受学生喜欢,“仿佛亲身经历了他们所描述的事物之实实在在的可触觉的情景”。比传统教学好得多。
2. 在写作教学上,表演的艺术深入学生之心。像《我的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科》及《课外活动》等题材作文,学生提笔有东西可写,有信心写。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想象,一堂让学生听而生厌、恹恹欲睡、照本宣科、索然寡味的语文课能产生多大教学效果。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以巨大的情绪力量感染学生,激发创造的潜能;教师如只顾和尚念经似的传授,不根据课堂信息反馈灵活调整自己的教法,那就是盲目的教学,是教育智慧处于最原始状态的表现。教师要以渊博的学识、民主的理念、丰富的情感、形象的语言、思辨的哲理、灵动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有了,就有了学习进步的可能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课堂上,有时候一则笑话、一句广告词、一联诗句、一段歌曲、几句声情并茂、形象可感的话语、数帧促成思维飞跃的多媒体演示,都能产生惊奇、赞叹的效果。当然这些都是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的自然延伸,而不是牵强作秀,摆花架子。教师要在大脑迅速处理视听反馈信息,把学生“从那童年的美妙的独木舟上引渡到全班学生乘坐的知识的快艇上来”。有的学生胆小,老师多年的棍棒使他积成了一种“思维的惰性”,这时教师要激励学生大胆地说,不要怕讲错了,要敢于破胆儿,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通过“文以载道”的形式,促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感的质变,从而改变学生整个的学习面貌。
二、语文学习的剪裁库――强化资源意识,广泛开展阅读
语文是博大精深的,它不同于一些数、理、化学科,有现成公式可套,语文的学习材料是整个人类文化,浩如烟海。庄子《逍遥游》曰:“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些学生语文成绩不好,根源就在于积淀不丰厚。苏轼也讲:“厚积才能薄发。”读多了,见识就广了,思维也就活跃了,写作自会有套路了。信息社会、广告招牌、网络文化、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生态环境等都是阅读的文本,面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秋兴八首》)的信息浪潮,“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受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这也就是快速阅读能力。老师们请记住:“减轻学生脑力劳动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三、语文教学的“引爆器”――强化思维训练
语文考试很少考现题,无现成公式可套,主要考查学生的见识,考查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能力。教师如只给学生传授死的知识,要他们死记硬背,当他们面对变幻莫测的题山题海,只能束手无策,望卷兴叹。“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会使学生变得愚笨,以致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教师要以反复的阅读、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直观、“自然的旅游”唤起学生的表象和想象;要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拟定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训练思维,不要代他们思考,要善于集中集体智慧,让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综合性学习。他们若以自己的思维解读了文本中的问题,就会去掉思维的惰性,使脑瓜变得灵光起来,就会因成功的乐趣,激发更大的创造潜能。
如何控制教学语言的轻重隐显和疾徐张弛,主要应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一般地说,讲解教材的重点和比较深奥抽象的内容,应放慢语速,增强音量;如果是浅近易懂或本身节奏明快的内容,应加快语速,放轻音量。表现急切、震怒、兴奋、激昂、壮烈等基调的内容,可用快节奏的语言;表现宁静、优美、沉郁、悲哀、沉思等基调的内容,可用慢节奏的语言。如讲《听潮》一课的“涨潮”部分,需要用快节奏表现惊心动魄的壮美;而“落潮”部分表现的温柔宁静之美,则需用慢节奏来传达。
二、讲究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有机组合
教学方式的交替变换,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保持注意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巧于设计和安排教学方式,讲究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和合理搭配,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如学习《孔乙己》一文,第一步用讲授式,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及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理解和把握的导读提示。第二步运用练习式。一是填表对比分析孔乙己两次出场的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把握孔乙己这个形象的特征及意义;一是完成课后练习,体味该文语言精炼、深刻、含蓄的特色。第三步运用讨论式,思考讨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的主题。这样安排,整堂课讲练结合,动静相生,表现出一种与学生心理相容的节奏变化。
三、注重内容安排的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教学活动信息量的疏密也是构成教学节奏的重要因素。信息量的疏和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感受的变化,疏给人舒缓、轻松的感觉,密则使人感到急促和紧张。密而不疏,会给人以堆积感。学生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如果一味地疏而不密,则会使人产生空疏感,学生情绪过于松弛,注意力就难以集中。只有疏密相间,才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保持旺盛的精力。所以,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区分详略并进行合理组合与布局,讲究信息的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一般说来,重点难点要重锤敲,要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以体现一个“张”字。学生易懂的非重点内容,则可在“张”中体现一个“弛”字。张而不弛和弛而不张,都是不讲究节奏美的表现。只有在紧张之中见松弛,激越之中见舒缓,学生才能在张弛相济、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节奏变化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导语是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始,有计划,有目的的运用一定的方法所设计的教学语言。导语要交代学习任务,引入新课,唤起兴趣,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下面,仅就是语文教学中导入的几种方法和作用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以设疑“导”,具有悬念美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的设疑置难,制造矛盾,使学生产生种种疑难,激起追根溯源急于寻求答案的学习欲望。如学习《这不是一颗流星》这课,课题本身就带有悬念色彩,在做如下导语:教师板书课题后,问:什么是流星?你们见过流星吗?流星很快的在天空移动,一转眼就消失了。这“一转眼就消失”的现象可以用那个成语来形容?――“转瞬即逝”(板书)“这不是一颗流星”是说这颗流星是怎样的呢?(一直存在不会消失的)这颗流星是指什么呢?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会明白了。
二、以情境“导”,具有意境美
1.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创造意境。
作为语文教师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上课时的导入应做到简洁、明快、鲜明、新鲜、活泼。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以丰富渊博的知R,娓娓道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样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情境中。
如有位教师教学《听潮》就是很好的典范。
同学们,你们看过大海吗?听过有关海的故事吗?回忆一下你们在电影、电视、书刊、报纸中看到的海的形象,列举一些词语来形容它的情况。(放手让学生说)海,无边无际、辽阔壮美、神秘莫测、变化无常。有时它平静温柔,海鸥掠过水面,在海空之间盘旋翱翔;有时它汹涌澎湃,怒吼咆哮。生活在海边的人,目睹海的情态,耳闻海的呼啸,熟悉海的脾气,热爱大海;远离海边的人读描绘海的佳作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到海的壮观。鲁彦《听潮》一文,着力描写了海潮涨落的情景,让我们认真阅读仔细体会。
这位老师的这段导语,开头连用两个问号,启动学生思维。接着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大海多姿多彩的形象,有对主观感情的浓烈抒发,有粗笔勾勒,有传神的细描,词汇丰富句式长短结合。如此优美的语言,配上老师那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语调,学生听起来如沐春风,马上进入情境。
2.教师也可用其他手段,创造情境,唤起美感,使学生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并在内心产生一种等待接触的内趋力。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读《海冰仲夏夜》一课时设计的导语:教师走进课堂,面带笑容,对学生说:“我很喜欢听《军港之夜》这首歌。同学们如果愿意和我一起唱的话就共同来唱,好不好?”于是教师打开录音机,师生随着音乐伴奏一起唱,不会的同学则静听。歌声甜美,旋律优美。大家完全沉浸在那静静的大海美丽的夜色中,回味着那甜美的微笑。随着歌声的停止,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海滨仲夏夜》的课题。
三、以故事“导”,具有趣味美
要使学生尽快了解该课的主题并对它感兴趣,教师可以借用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现代故事或事实新闻,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使其积极参与教学,在兴趣盎然中进入主题。
如在讲《大自然的警钟长鸣》时,有位教师导入时向学生讲述了这样一则报道:1990年冬,西方某国的情报人员照例把卫星拍摄的胶卷输入电脑,当地形复原图在到大屏幕上时,一张照片引起专家们的注意:奇怪的是兰州在地图上不见了。西方人认为是中国正在实验一种城市伪装的新方法。为了证实这个判断,一行人到兰州后,从天空到陆地,从空气到河流,广泛采集标本进行分析……结果是污染超标所致。我们今天学习《大自然的警钟长鸣》一文,看看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破坏到何种程度,想想为了目前和未来的利益,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样的导入模式,要为学生所能接受,否则就会南辕北辙,弄巧成拙了。
四、以联系“导”,具有结构美
一位教师在教读《济南的春天》导语是这样设计的:“一年有四季,春为四季之首,冬为四季之末。我们刚刚欣赏了朱自清笔下的《春》,领略了《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景色,从而激发起我们热爱春天的感情。但是否只有春天才惹人喜爱呢?不,冬天也一样有喜爱之处,不信?我们就来看看语言大师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文中所描绘的就是冬景。”这则导入,不必说文学韵味之浓,情境之高,也不必说语言精练,无闲言杂语,单就其层次分明,就给人以信息明确,条理清晰之感。他先概括复习了就知识,再随势导入新课的教学内容,语言严密结构清晰,使人印象深刻。
五、以调侃“导”,具有理趣美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的提问技巧与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有着尤为密切的关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自己领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提问,更要善于提问。
一、创新提问技巧。培养学生学会质疑。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而去,让学生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获得进步。初中语文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学生实际,优化提问方式。
1.创新提问角度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只是按照教学的中心和写作技巧来提问。在这种提问方法的长期影响下,就会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创新提问角度,利用创新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文章中出现了“大约孔乙己已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在句子中非常矛盾,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对此处提出问题:“大约”和“的确”的使用是否矛盾?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相互讨论学习,对文章内容深入分析,然后理解作者写作的用意。
2.创新提问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中,虽然很多内容看起来非常简单、平淡,但含有深刻的意义。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发现,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作者四次提到父亲的背影,可以提问:为什么作者四次提到了背影?为什么提出了四处?利用具有深度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创新提问方式
问题的创新还体现在提问方式上,在学习复杂难懂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深入浅出原则设计问题,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刻理解教学的内容。例如,在学习《陋室铭》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出:陋室为什么不铭?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内容,理解作者写作的用意。由于很多教师在提问问题的时候,缺乏对问题的引导,导致学生在学完课程内容之后,也不能对问题进行理解和掌握。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问题细化为几个小问题进行提问,在小问题的层层递进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例如,可以将问题划分为:陋室的含义?不铭体现在什么地方?利用有效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分布指导,让学生综合全面的掌握知识。
二、提问讲求艺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题不应是随意而问,而应该经过精心设计研究。不经过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就不必问,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研究价值,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以训练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如教《与我所欲也》一文,理解作者运用假设推理来论证“舍生取义”的观点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如果人们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为达求生避患的目的会怎样做?
(2)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
(3)如果事实与假设不符,请举出几位历史人物来证明。
经过思考和讨论,学生争相发言。不仅正确回答了问题,而且还举出了文天祥、谭嗣同、刘胡兰等人的事迹加以证明。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又培养了其理解力和想象力。
问题的解决,重难点的突破,往往不是一两个问题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连续发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这样,前一个问题就是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就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每一个问题都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一层阶梯,从而形成链式思考,提高分析理解的能力。如教《谈骨气》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连续性问题:
(1)什么是骨猓吭跹才算真有骨气?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作者运用了那些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这些论据有什么共同点?
(3)在今天,怎样做才算真有骨气?请举事例说明。
通过这些连续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培养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面向全体,分层优化,让问题服务学生发展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有良好的收效。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而不只是部分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问题,因势利导。
另外,提出问题后要注意停顿。课堂提问一般情况下是由少数学生发言回答,如果提出问题后立刻就指定学生回答,甚至先叫人后再提问,那么学生思考就不带有普遍性。这种做法只能使回答问题的学生认真思考,却不能顾及到全体学生。因此,提问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停顿以后再指定学生回答。这样无论是否发言,每一个学生都有时间进行思考,思维也就得到了训练。
当然,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设计问题不能为优等生而拔高,也不能为照顾后进生而过于简单,其难易程度应是多层次的,使问题对成绩不同的学生都有针对性,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简单问题然后进生回答,稍难的让中等生解决,难度较大的让优秀生大显身手。这样做,就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容易收到预期效果。
四、做好激励评价,落实问题解决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鼓励性语言,能起到“充氧助燃”的作用,尤其在课堂提问评价学生答案更是如此。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传统教育一直都强调因疑而问。“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一线的日常教学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妥善地设疑提问,激起学生一连串的思维涟漪,而不是石沉大海,这是个重要的实践性问题,教师提问艺术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一、课堂提问的常见问题。
收集、回顾近十年来课改的听评课资料,可谓收获颇丰,问题也不少。教师们在提高课堂提问艺术的同时,也出现过“满堂问”代替“满堂灌”的又一极端。提问中暴露的问题尤其值得同行们借鉴。
(一)问题设置不当。
有的问题含糊随意。提问没有扣紧教学目标,没能结合学情随意设定,提问语言表述笼统,问题要求不够清晰明确。
有的问题缺乏新意。长期使用雷同的提问,即便曾如山珍海味一般,也会有腻味的一天。
有的问题难度不当。提问简单无须思考,也就更无所谓艺术。比如提问中太多的“是不是”、、“对不对”,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久而久之,兴趣也会懈怠。相反,有些问题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造成课堂曲高和寡,也丧失提问价值。
(二)提问流程不佳。
课堂提问违背了认知规律,不符合思维的层次感,就会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人的思维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比如,有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对课文内容有全面感性的认识时,开篇就问 “课文写的是什么?有哪些写作特色?”这样过大过泛的提问是否能得到有效的回答呢?
(三)候答时间不足。
无法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立刻要求作答,急于求成,反倒过犹不及。这类问题有时也源于课堂容量过大,教师有意识地加快提问进度,暴露出知识本位教学观的弊病。目前的语文教育真正要转向以能力为本位,不急功近利,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才能最终实现一直追寻的素质教育,课堂提问才能从技术走向艺术。
(四)评价方式单一。
一个问题,经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否就意味着将转入下一个问题呢?答案是否定。我们不该忽略的恰恰是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艺术。课改前,教师往往对学生回答缺乏积极的评价。新课程理念普及后,强调积极评价的理念,让课堂确实出现了“你回答的很棒”“你可以回答的更好”的愉悦场面。但是,提问艺术不该只停留在精神愉悦的表层吧?如何让评价方式具有内涵,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以上种种缺憾,非但没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时还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提升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同行间有哪些优秀的提问艺术值得我们不断总结、借鉴,就是我们下面重点要谈的话题。
二、课堂提问的典范艺术。
对比大量精彩课例后,不难发现:提问艺术作为常规武器,有着一整套规则的艺术动作。研讨其所具有的艺术特质,寻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提问方式,让语文教学提问艺术更具专业性、艺术性,就要反思并梳理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段,以下试着就提问艺术的常见规则做四点归纳。
(一)扣紧导入,提问先要激活思维。
导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铺垫、定向、引趣和启思的重要作用[3]。好的导入提问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但其提问方式又是多样的。
首先仰赖教师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形成他们心理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李镇西执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开始就说到“于不疑出有疑”,这是创造的起点。此刻也是从提问质疑开始。问题提出来后,再一起来研究、讨论,甚至争论,总之,唯真理是从。先从第六段的一句话:“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的喜悦……”这个句子中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开始,自然引发学生去认真研读课文。
其次要靠教师结合教材,抓住学习方法,务实地设置问题。
李镇西老师教《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则是从提示学习方法的角度开讲的。开课铃响,他叫学生把书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按李镇西的说法,提问目的是教导学生“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同样是《荷塘月色》的教学实录,及树楠老师的在导入新课时,虽说采用温故导入法,但其形式依然是提问。导入环节第一问是:今天要学习《荷塘月色》一文的作者是朱自清,我们已学过他的哪些文章?我们对这样的提问导入并不陌生。温故导入的提问法,平实简洁,更是被教育界同仁所广泛采用。
导入提问就是这样:在课堂初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迈出提问艺术的第一步。
(二)分层设计,提问重在化整为零。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教师有责任站在设计者的高度,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水平,重组成容易理解的提问序列,层次鲜明,逻辑流畅,一环扣一环地问,一步又一步地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以《拿来主义》这一课为例,开篇写的是“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和“抛来”主义,如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开始时,学生就不好理解。提问时根据议论文的文体特点,抓住本文中心论点,从中间入手,扣紧“所以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采用分层设问法,先提出“怎样来拿?”再借助“所以”来推断“为什么拿?”学生就能轻松地在理解“怎样拿”的基础上,将“为什么拿”这一难点迎刃而解了,从而充分展示了分层设问的魅力与实效。
(三)巧设机关,提问不妨变直为曲。
课堂提问如果一味直来直去,启发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提问感到索然无味,从而一定程度上使思维停滞。巧设机关,不失时机地“曲问”、“活问”话题。所谓“曲问”。就是问在此而意在彼,拐弯找答案的问法。它不仅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甚至有“投石击破水底天”的奇效。
著名的“曲问”案例,也是由钱梦龙老师讲授的《愚公移山》。当钱梦龙老师问,“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又七嘴八舌地说:“他没有爸爸!”教者顺势而问:“你们怎么知道?”学生回答:“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教师马上再追问:“遗男是什么意思?”当学生齐声答到“孤儿”时,曲问的效果就达到了。设计这个问题的本意就在于促使学生掌握“孀妻”、“遗男”二词。
当然,教师能否在教学中创造性的发挥“曲问”、“活问”,与其教学经验与课堂灵活性都有密切关系,但具备变直为曲的提问意识,对每位教师的个人成长无疑会起到催化的作用。
(四)评价具体,提问需要结合考纲。
桑代克的心理学理论曾提出“奖赏正确尝试”的观点,即学习源于正确的尝试得到的奖励。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应当有及时、合适的奖励性评价。
要注意的是:奖励性的评价不该只带来学生情感上的满足,要对学生回答提供正确的信息反馈,进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合,使认知进一步深入化、明晰化。有效的评价艺术,既是对前一个问题的完美收场,也是对下一个提问的有效预热。因此,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更应该发挥评价艺术,我们一般可以从“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理解知识的深度、巩固知识的程度、错误的数量与性质、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创见”这六个角度进行评价,这也是提问艺术的基本要求。
进一步分析,评价的具体标准应当与课改的考试要求吻合。对于一线教学而言,脱离考纲,表演式的课堂提问,根本不具备实际的借鉴价值。对学生负责的教师心中一定是有“考纲意识”的,提问艺术的效能最终必须体现在考试中。
语文教学是对话的艺术,艺术化的提问正是语文教师最有力的常规武器,它能加快将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训练的进程。它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精心设计好符合教学规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个人特色、符合具体学情的提问风格,不仅关乎语文教学的效果,更关系到汉文化的美的传承。
注释: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们的心理机制中心,是很强的一种内动力。语文学科是一门特殊的情感学科。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文教学的特殊在于其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情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情感教学。语文教师在其教学活动过程中,既有认识活动,又有情感活动,教师必须将自已的情感融进教材的情感之中,然后将自已的情感和教材中的情感融合为一体,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和精神处于积极的状态下,置学生于最佳的情感氛围中,以情引情,引导学生在情中入境,在情中有所悟,在情中有所得,为情所感化,受情所熏陶,产生情感质变飞跃。
实践经验证明: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种通过教师情感、学生情感和课文情感进行撞击,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情感交流传递得越自觉、越充分、撞击的程度就会越深,产生的共鸣就会越强烈,从而得到的美感也就会越满足,受到的感染也就会越深刻,当然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也就会越好。
初中学生正处在少年时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情感特别丰富,但是又因他们的年龄、知识和经历,决定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不可能具有穿透现象看清本质的能力,他们往往只是凭借直观所得到的感觉去直觉地片面地对事物进行评判。初中语文课文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知识、思想和情感内涵多是深层的。要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较深入地接受这些知识、思想和情感,就必须培养学生穿透现象把握内在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的源头是情感。一般来说,人们对什么事物有了感情,就会对这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处在少年时期的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重感情,最容易感情用事。他们往往是对哪门学科产生了情感,就爱好学习哪门学科。他们对某个教师感情好,他们就爱听这位教师的授课。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已的一根弦,发出自已调子,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已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依据语文学科情感丰富的特征,抓住学生重情感的心理特点,努力培养师生情感,精心开采教材情感,用艺术的方法向学生传递情感,用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用情感去和学生心弦的调门。
语文教学向学生传递情感,是一种高难度的艺术活动。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好情感,首先就必须要开发好情感。
开感,首先是开发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师生之间良好的思想情感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必须真正地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亲人,这样,就会对学生产生出一种真挚的亲情,就会自觉地从内心深处对学生生发出一种强烈的热爱。教师对学生的亲情和热爱必然就会转换成学生对教师的衷爱和敬爱之情。师生之间建立了融融情感,教者方能乐教,学生就会乐学,传情的基础就坚实了。
师生情感是传情的基础。教材情感则是传情的一个源头。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课文皆是精典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娴雅精致,脍炙人口,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领略和感悟,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这些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丰富的语文知识和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今名诗佳作,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作者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努力开采其中丰富多彩的情感精华,抓住感情这个语文教育的根,披文人情,以情激情,为学生创造溢满情致的情感世界。用情感熏陶学生,塑造学生的心灵。
开发师生情感,开采教材情感,都是为了向学生传达情感。传情是一种难度很高的艺术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传达情感要准确,要充分,要适时适当,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的传情方式,选择运用得当的传情手段。
传情的方式是很多的,可采用的传情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切身体验到,最有效的传情手段应该是读、说、演三法。文章是情感的载体,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立场全蕴涵于文章的字里行间。要使文章中的情感释放出来,转化成他人的情感,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其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语文教学过程中,读是很重要的环节,是最直接的传情手段。语文教师必须具有高超的诵读技艺。语文教师只有具有能诵读,会诵读,融情于诵读的功夫,才能够很好地为学生示读,教学生读好,使学生能忘形忘我,入情入境地读出情感来,传出情感去感动人,感染人,感化人。
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传情的主要手段。传情是语文教师的良苦用心,然而学生能否乐意自觉领受教师的传情,就要靠教师的说情功夫了。教师以说传情的功夫应该在于理说,情说,雅说,幽说几法。以理说情,学生才能信服;以情说情,学生才能感动;以准说情,学生就能明情;以雅说情,学生就能美情;以幽说情,学生就能趣情。教师说得五情并茂,学生定然会情动于衷,情感激动,自然自觉乐意领情了。学生自觉乐意领情了,教师的良苦教学用心也就落实了。
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具有丰富的形象性。形象是具体的,单靠说,有时是很难表现出来的,还得借助态势形语的表演,才能使形象逼真地显现出来。教学语文虽不是演戏,语文教师也不是演员,但语文中景境人物却极富戏剧形象,语文教师要向学生传达文中景境人物情感,就必须借助态势语言将文中形象逼真的表演出来,所以,语文教师虽非演员却必须要具有演员的功夫,甚至要求演功比演员更精更高。只有这样,才能适时适当精巧的演出情形,演出精神,演出情趣,演出情感,使之更形象,更生动,更逼真,更感人。以达到更佳的传情效果。
语文就是一门情感艺术学科。语文教学就是传递情感的艺术活动。传递情感更是一种高难度的艺术活,所以,语文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必须善于开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亲探》,中国戏剧出版社
(一)语文教学艺术必须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教师若把理论知识单一地传授给学生,那无疑是枯燥的,而对学生来说并不一定能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这可以借助图画、幻灯、多媒体等手段直接再现形象,如《火烧云》一文讲“这的火烧云变化极多”,这句主要是说明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可找有关录像放映,真切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夺目。也可通过教师的形象性语言的描述,使学生感受到火烧云的美丽。如《长城》一文,为了让学生认识到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课始教师对学生讲解,长城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它甚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外国人一提起中国首先想到的通常就是长城。由于古代的统治者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外敌的入侵,使得长城被赋予了一种自强不息、抵御外辱的精神,有了护国安邦的使命。它被印上了人民币,被写进了国歌,为无数文人墨客所歌颂。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起来,自然而然地已投入到课文内容中去了。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艺术的形象性是学生理解、接受知识的首要条件。
(二)语文教学艺术必须用情感性去感染学生
一个演员如果表演没有感情,这个演员必定是不合格的,也必当受到观众的唾弃。那么,如果一个教师上的课没有感情,神情淡漠、语言乏味,也必然影响学生的情绪,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抓好了课堂教学,教育就算成功了一半。因此,课堂上,教师应情绪饱满,激情洋溢,语调抑扬顿挫,学生的情绪情感才会被感染和激发,师生才会弹奏教育教学的美妙乐章。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要师生之间引起了情感共鸣,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而愉快。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教师愈讲愈起劲,就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及组织指挥能力,学生愈发愈有趣,就更能刺激他们的记忆力、理解力及调动原有知识的能力。师生间能如此默契的配合,何愁育不出良才呢?相反,如果师生间缺乏交流,缺乏搞好教学工作的共识,学生从内心里不喜欢你、不信任你、不尊重你,那么你的话学生就不会用心去听;你提的问,学生就不会用心去想;甚至连你所教的学科,学生都不会喜欢。如果造成这种局面,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又如何谈起呢?
记得我在刚接一班的时候,心中失望了好一阵子,简直没有信心能否把这个班带出来。但后来的实践证明,教师的情感与关爱能创造神话、能变荒凉为绿洲,更能将“死马”医成“活马”,这个班46人,语文基础差,口语表达能力不强。针对这些情况,我利用在晚自习,节假日找学生谈话,进行家访。掌握全班情况后,我首先在班上培养正确的舆论向导——拼搏进取,遇难而上。把学生的劲先鼓起来,情绪先调动起来。然后利用空闲的时间给学生补课。学生看到我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而不计报酬,一心放在班级工作及语文教学上,自然人人非常感激,学习也就更加积极主动了。有些生活上有问题、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也尽力帮助他们,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算是一块顽石,只要你诚心对待,以情换情,他也会被感化,心甘情愿的按照你确定的目标去奋斗。
(三)语文教学艺术必须具备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