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梳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8-30 16:25: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古代文化常识梳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篇1

那么,该怎样对待“梳理探究”这一部分,该用何种方式来教学“梳理探究”?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积累的点滴体会,对“梳理探究”的教学方法作一浅探。

一、态度要重视

既然新教材中设置了“梳理探究”这个部分,那就自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且不说高考考不考,考的比例有多少,就是五个模块中安排的15个专题,其内容精彩纷呈,意趣盎然,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本身也值得学生去了解去探究,这也是对学生课外知识的一种拓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培养。且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认为,切不可对“梳理探究”置之不理,首先应该从态度上高度重视它,把它提到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同等的地位。在这个思想认识的前提下,“梳理探究”才不至于被束之高阁,才不至于流于形式。

二、结构要了解

“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个必修模块各安排3个专题,分别是:必修1: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必修2: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必修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必修4:逻辑与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必修5: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

这15个专题中,前7个专题侧重于梳理,侧重于对语言现象和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后8个专题侧重于探究,侧重于对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进行探究。从纵向的模块来看,各模块间的3个专题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且呈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形式,编排的意图十分明显;从横向的内容来看,有的侧重于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以便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了解了“梳理探究”的内容结构形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三、教法要灵活

“梳理探究”毕竟不同于“阅读鉴赏”等,态度上固然要同等重视,但时间上却又无法与之平分秋色。所以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时间安排和活动形式等方面都要作灵活处理。

1.教材处理要有弹性

每个必修均设有3个“梳理探究”专题,按照教学计划,每学期要完成两个必修模块,也就是每学期有6个“梳理探究”专题,如果要求学生全部完成,显然是不现实的,其结果很可能是有量无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个专题,在一个专题内部也可以再进行分工,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就某一专题本身的各个活动环节而言,也要作灵活处理,剪裁取舍,把握弹性。例如,在必修5“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先安排课外时间自行阅读这一专题内容,然后交给他们梳理探究的具体任务:在 5个必修模块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弱冠”,《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山东”,《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壬戌”“既望”,《张衡传》中“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的“公车”“郎中”等等,分别涉及年龄、地理、纪时、官职等古代文化常识,请4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中选取一个角度,以小组为单位,对5个必修模块中涉及的相关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梳理。最后安排一节课进行成果展示。结果表明,学生梳理得很具体,这等于是对文言文的一次复习。考虑到学生的梳理只展示现象,而缺乏理论,我结合本人开发的校本课程《语文趣味知识集锦》中的一个单元――古代文化常识说略,分别梳理了“古人称谓简说”“古代年龄称谓小集”“古代地理常识知多少”“文言文中职官的辨识” “‘左’‘右’孰尊”等方面内容,提供给学生参考。这些内容,既有理论说明,又有例子佐证,而且都跟文言文有一定的关系,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学生探究的欲望就更强烈一些。

2.教学设计要有科学性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性,要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的安排,要突显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一次观摩课中,我开设了必修2中“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这一专题。教材中这一专题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成语的运用,成语与文化。其中第一和第三部分侧重于文化的角度,知识性比较强;第二部分侧重于运用,趣味性比较浓。要想在这短短的一节课内完成这样丰厚的教学内容,显然是有很大难度的,我的教学思路是:本着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的原则,采取删繁就简的方式,整个专题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侧重于运用方面,先在课堂上引进游戏活动和分组竞答的做法,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第二部分再侧重于文化方面,分派课下的梳理探究任务。这样由感性到理性,由趣味性到知识性,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和过程。

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是:(1)激情诱趣,导入本课;(2)追本溯源,成语常识;(3)集思广益,成语游戏:①用十二属相填写成语;②成语猜谜;③成语对联;④成语接龙;(4)咬文嚼字,辨析误区;(5)牛刀小试,课堂训练;(6)学以致用,课外延伸:①梳理:误用频率较高的“不”字成语10条;②探究:成语中的谦敬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3.时间安排要有合理性

“梳理探究”的活动主要靠课外进行,而不是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课堂只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学习心得的舞台。而且也不能集中安排,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宽度。为此,每个必修模块教学开始之初,我就根据实际教学进度排出“梳理探究”的学习时间表,让学生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认真准备,并明确限定完成任务和展示成果的具体时间。

篇2

高考对文化常识题的考查是社会选择的结果。高考初创与探索时期(1952-1965年)以作家作品常识为主,文体知识(1956年)和表达方式(1957年)各出现一次。恢复高考后,自1981年始,文学常识题再次被纳入高考考查内容,1983年改“文学常识”题为“语文常识”题,考查内容愈加丰富,包括默写、文体常识、作家作品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汉字构字知识和文体知识。

到2001年止,历年高考都以文学常识的考查为主。其中有几年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考查对“太行山、江表、关西和百越”四个地理名词解释的正误辨析,1993年要求考生判断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首诗的传统节令,1994年考的是传统礼貌称谓“令和家”的正确使用,1995年又是考古代人物称谓“名和字”的解说,这四年连续考查某一文化现象,而1998年则同时涉及古代的教育科举、职官沿革和纪年纪时等文化现象,真题如下: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此题考查的的文化常识较以前有很大变化,因没有上下文可供参考,难度较大,但不能不说这是对古代文化常识考查的一大亮点。

遗憾的是,1998年后的几年又只是考查文学常识而不见文化常识题了,而且2002年以后直到2013年全国卷乃至各省市高考试卷基本上都没有出现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直接考查。

二、古代文化常识命题特点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全国大纲卷终于有了古代文化常识的身影,2015年和2016年的新课标卷继续出现。较以前不同的是此题放在了文言文中,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解读,而非像1998年的单独命题,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相关的文化常识的积淀,又要能结合给定的文言文作出正确的判断。综观这三年的命题,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1.考查形式固定不变

古代文化常识题都是放在文言文中考查,该文言文都选自《二十四史》,如《新唐书・韦凑传》(2014全国卷)、《宋史・孙傅传》(2015课标Ⅰ)、《北史・来护儿传》(2015课标Ⅱ)、《宋史・曾公亮传》(2016课标Ⅰ)、《明史・陈登云传》(2016课标Ⅱ)、《明史・傅传》(2016课标Ⅲ),所选材料都是正面历史人物的传记文章,篇幅在700字以内。四个选项的词语都出自该文言文,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位于三道客观题的第二题,要求判断错误选项,分值三分,题干措辞没有变化,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考查内容稳中有变如表

(1)三年的古代文化常识题都考了职官沿革这一内容。(2)对姓氏称谓的考查频率较高。

(3)古代典章制度多有涉及。(4)另外还考了文化典籍名词。

3.考查范围广而有据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教育科举、宫室建筑、礼仪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名目繁多,而且由于年代久远,社会变迁,很多历史事物已难于理解,这对广大考生来说的确是一道难于逾越的沟坎。不过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虽然很广,但是还是有据可循的,@连续三年的六套真题的考查点基本上和教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1)见于教材课文的

故事(2014年):“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名/字、谥号(2015年):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

两京(2016年):“衡乃拟班固《两都赋》作《二京赋》”(《张衡传》);

教坊(2016年):“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有司(2016年):“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陛下(2016年):“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苏武传》)。

(2)见于教材注释的

春秋(2014年):《烛之武退秦师》注释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

嗣位(2015年):《虞美人》注释①:李煜,字重光,南唐中主李Z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

兵部(2015年)/礼部(2016年)/吏部(2016年):《狱中杂记》中有“余在刑部狱”,注释为:刑部,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之事,是清代最高司法机关;

太子(2015年):《陈情表》中有“当侍东宫”,注释为: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

(3)跟教材内容有联系的

解褐(2014年):《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乃使其从者衣褐”句,注释为:穿着粗布衣服,意思是化装成百姓。按:“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南面(2014年):《鸿门宴》中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按古代礼仪,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故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又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向南而坐,所以“南面”用以指居帝王或诸侯、卿大夫之位;

诣阙(2015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城阙辅三秦”,《水调歌头》中有“不知天上宫阙”,《满江红》中有“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按:“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庙号(2015年):《过秦论》中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伶官传序》中有“入于太庙,还矢先王”。注释为:七庙,天子的宗庙;太庙,帝王的祖庙。按:“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庄宗;

登进士第(2015年):《师说》注释①言韩愈“25岁中进士”,《书愤》注释①言陆游在“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按: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致仕(2016年)/移疾(2016年):《张衡传》中有“上书乞骸骨”,注释为: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按:“致仕”指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中宫(2016年):《长恨歌》中有“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西宫南苑多秋草”。按:“六宫”指古代皇后的寝宫,正寝一,燕寝五,合为六宫。“后宫”指天子或诸侯的宫室,此处当为“後宫”,指妃嫔所居的宫殿。“西宫”指离宫,别宫。“中宫”指皇后居住之处,因以借指皇后;

契丹(2016年):高适《燕歌行》中有“汉家烟尘在东北”,注释为:“东北”是指开元十年至天宝初,唐与东北奚、契丹的战争持续不断。按:“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首相(2106年):《论语・侍坐篇》中有“愿为小相焉”,注释为: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是最低的士这一级。《张衡传》中有“出为河间相”,注释为:相,汉朝王国的相,职权相当于郡的太守。《蜀相》中有“丞相祠堂何处寻”,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按:首相,谓宰相中居首位者;

建储(2016年):《陈情表》中有“当侍东宫”,注释为: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按: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周时天子及诸侯之嫡长子,或称太子,或称世子。秦因之。汉天子号皇帝,故其嫡子称皇太子。金元时,皇帝之庶子亦称太子,如金有四太子兀术。明以后皇帝之嫡子称皇太子,亲王之嫡子称世子。因为太子是被皇帝封为储君的儿子,所以建储就是立皇太子。如宋苏轼《范景仁墓志铭》:“公在仁宗朝,首开建储之议。”

三、古代文化常识备考策略

由上文分析可知,近三年高考文化常识题的考查点基本来自所学文本,有的来源于课文,如“有司”;有的来源于注释,如“太子”;有的跟教材某知识点密切相关,如“南面”。考生们若要取得古代文化常识题质的飞跃,则需立足文本,夯实基础,适当拓展,由点及面,联系现实,深化认识。

首先,要精益求精,深挖内涵。例如,“陛下”一词在必修一《荆轲刺秦王》中就已经出现,荆轲携秦武阳来到秦国,“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书中注释为:“陛,殿前台阶。”那么“陛下”则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汉蔡邕在《独断》中作如下解释:“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陛下者,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阶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可见“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此词又见必修四《苏武传》,“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此虽为李陵的劝降之词,对朝廷的不满之意,但“陛下”的称呼则流露出自己仍为大汉之臣,且对大汉帝王之忠诚,不言而喻。

其次,要勾连相关,比较归纳。某一文化常识的出现往往不是单一孤立的,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比较归纳,勾连相关知识点,形成一知识网络。必修五的古代文化常识部分就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和礼仪制度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究梳理,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是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皓首穷经亦只能见其冰山一角。虽然如此,我们在梳理探究某一文化现象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尽可能多的掌握,知其一一定要知其二。比如教材中抛出这样的问题,“河内、河外、河东、河西、河南、河北,要分清楚是指黄河流域的那个地区”(见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我们就一定要明确:“河内”,古代指黄河以北的地区;“河外”,春秋晋人指河西与河南地区;“河东”,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指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河西”,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之西;“河南”,指黄河以南地区,具体所指范围广狭有异,秦汉时代称今河套以南地区;“河北”,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这样“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必修一《鸿门宴》),以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相关概念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要温故知新,联系实际。必修二《游褒禅山记》中,有“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句,此处“华山之阳”是指华山的南面,因为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可是如此记忆,有些学生反而容易混淆,这时最好的做法就是唤起学生的回忆,以故记新。学生初中学过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有“衡阳雁去无留意”,此处“衡阳”就是衡山之南。又《愚公移山》中,一开篇就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此处“河阳之北”即黄河北岸的北边;该文结尾处是“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此处的“汉之阴”,即汉水的南岸。水之阴阳就是水之南北,一目了然。其实今天我国很多地名都与此文化现象有关,如湖南的衡阳市(衡山之南),陕西的华阴市(华山之北),无锡的江阴市(长江之南),武汉的汉阳区(汉水之北)等。如果学生能够将书本所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则难者亦易矣。

参考文献:

篇3

一、在高中阶段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这个民族优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傲立在地球的东方。但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已经消失,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解日渐模糊。而在本应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学只为高分的现象极为普遍。经典古文未能涵咏,诗词名篇未及吟哦,使得学生与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失之交臂。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版块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目标。

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做不做或者什么时候做的问题,而是一个当下必要而且迫切的工作。

二、关于高中阶段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从时间跨度看,从夏商周上先圣三代,一直到晚清;从内容上看,其主体应该是儒家文化,辅以道家、佛教、法家等文化形态。

研究近年来,北大、人大、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国学院的培养计划,可以看到教学内容从古代哲学、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到古代文学、古代史学、古代民俗……包罗万象,无一不有。然而,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现实的因素制约了我们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一样,将所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

以课程标准和2016年的新考纲的实际要求,笔者梳理了现行通用的人教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常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古代历法常识。如古文中经常涉及到的纪年方式、计时方式等。

2.古代星宿相关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涉及到的星宿分野的知识。

3.古代姓名称谓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姓、氏、名、字的相关知识。

4.古代职官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官名和官职变动的词语。

5.古代年龄的称呼。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一些表示年龄的词语。

6.古代的礼仪制度。如婚恋诗中涉及到的出嫁礼仪。

7.古代的节庆常识。如古代重要的节日的时间和主要的民俗。

三、关于教学途径的一些简单尝试和构想

由于急功近利的教学环境,一线教师们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罗列出所谓“常见的文化常识”,然后让学生们强行记忆。笔者所加入的各种教学交流群中,散见的皆是《高考文化常识100题》。然而,我们知道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根本无法长久的,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相关经验介绍后,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1.立足教材,用有限的教学资料拓展整合教学内容。文化常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唯一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要进行文化常识教学,首先就需要我们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涉及到文化常识内容进行足够地拓展和有效地整合。

比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遇到“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时就可以针对“孝悌”拓展延伸儒家的“八德”。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四维”(礼、义、廉、耻)到“五常”(仁、义、礼、智、信)再到“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演变,延伸到“孝”的地位在传统文化中的日趋提升。并且讲到古代越来越重视“孝”,是因为伴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功能日益突出。这样,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文化常识,也加深了学生对宗法制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社会的认识。

2.注重理解,调动既有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加深记忆。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法长久的,靠死记硬背明显不是积累文化常识的好方法。文化常识虽然是古代的,但是许多优秀之处依然被传承了下来,镌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学生无法理解某些文化常识,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调动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弥补这些问题。

3.构建知识体系,让思维做到有的放矢。有些文化常识不论讲多少遍学生总是记不住,有些文化常识学生明明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就出错。归根究底,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知识杂乱无章。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体系。

4.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如果教学文化常识,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者坐而论道,就显得有些狭隘了。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所以,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后还是要学以致用。由此,进行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四、小结

在当下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在语文学科之中进行文化常识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教学文化常识,不应是急功近利的,而应真正站在树立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立足点上,让学生了解、感知、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所探讨的一些教学途径,主要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希望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通过理解记忆而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能够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处世方式。

⒖嘉南祝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篇4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如果想在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效果,就需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做到激情引趣。教学时,对作者的介绍是古诗词教学里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不太感兴趣,再加上介绍作者的语言缺乏系统性,所以学生的掌握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古诗词里的作者进行梳理,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有选择地把常识性知识告知学生。其次就是打破以往的背景介绍模式,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进行渗透,如情景导入、讲故事等。其三是去掉那些与小学生心理发展、学习领域、兴趣无关的“摘抄”,尽量精简地介绍作者的生平。例如对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一诗的作者李白的介绍,教师就可以设计悬念,激情引趣,以李白有着“诗仙”之称,也有“酒仙”的美誉导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对李白被称为“诗仙”“酒仙”的原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笔者通过简单的介绍道明李白“诗仙”之名的由来,以及与贺知章、杜甫之间的关系,并顺势介绍这两位诗人:四明狂客——贺知章(李白的朋友),少陵野老——杜甫(和李白并称“大李杜”)。同时,笔者还将学生的思路短暂带回到三年级的古诗《望洞庭》《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行》中,因为这几首诗的作者的雅称分别是诗豪(刘禹锡)、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小李杜(杜牧)。并通过“古代诗人知多少”竞赛的形式,对以前学习过的“古代诗人并称、雅号、雅称”进行巩固复习,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短短几分钟,便可让学生积累到古代诗人别称的基本知识。

二、借助多媒体,形象生动

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生动化、形象化、直观化,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果。在对古代文化常识讲解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那些远离生活的抽象知识点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天文知识方面的介绍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在诗词里,关于月亮的别称有很多。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因初月如钩,所以被称为“银钩、玉钩”;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因满月如盘,故称“银盘、玉盘”。教学时,如果我们单纯通过文字讲解,小学生对“弓、钩、盘”难以产生直观的印象。但如果运用多媒体呈现月亮形状变化的动画图,用视觉的直观感受,代替文字,这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三、主题教学,系统总结

篇5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在高中学习的课程中,语文作为一门主干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核心,通过核心的作用,开展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非常有必要和基础的。在我们国内特别注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在课程中更注重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思想道德的建设,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燃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从另一个侧面就衬托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现状

传统文化目前在我国高中的语文教育中,渗透不是特别明显,我们的教师一般都是按照课标要求让学生掌握一定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完成考核要求。比如:(1)必修课本。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梳理探究

一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其中称谓语、禁忌语等都涉及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常常被老师们忽略,有的蜻蜓点水。在高中学业任务重的情况下,受学生重视的程度可想而知。(2)选修课本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散文欣赏》,涵盖了丰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表现汉民族诸多优良品质:爱憎分明、勤劳勇敢、坚强不屈、开拓进取……这些品质也是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要发扬优良传统,我们可以在古典文学中找到源头。可惜的是,选修课本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了解,而不是教学重点,甚至有的选修课本因为时间紧张而放弃。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如何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样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语文课程中,我们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多开展一些对于传统文化的座谈讨论,小组竞赛,让学生自主获得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通过诗歌、古文等形式的课堂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理解,开展相关性的弘扬传统文化的社团,都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融入自己的深刻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篇6

当然引导学生广撷博采,第一要务是引导他们重视积累。笔者喜欢一句话“思想决定行为”,老师首要任务端正他们的认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载体,在数千年的岁月沉淀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发展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位置。重视对文言学习,受益匪浅。从长远看,学好文言文能增加我们见识,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汲取文化精髓,提升写作能力,还能涵养我们的性情,修养我们的品行。从短期看,文言文是语文备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高考中对文言文的考查力度有增无减。总之,对于文言文,我们不得不爱,不得不学好。唯有用心阅读,善于积累,方可领悟文言之妙,获得高分之策。

引导学生培养兴趣,在兴趣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我在教学别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以浓厚的兴趣来带动课堂教学。笔者在教学高中读本《晋公子重耳之亡》一课,有意要提醒学生注重积累“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当撤军,其辟君三舍”中的“舍”字。教学时先让大家猜一猜,“舍”当做何解?没想到,答案各异。平日不够活跃的文言文课堂一改常态,大家激情高涨。有人在我建议结合工具书查阅之前已迫不及待地翻查起来,也许是这个乍看不像长度单位的词有一份好奇。大家惊奇发现,舍是古代长度,指三十里,成语“退避三舍”由此而来。看到大家兴趣正浓,我临时转换课堂内容,就势引导:除我们知晓的寸、尺、丈外,古代许多如“舍”一样长度单位饶有趣味,大家回顾自己知晓的文言文、诗歌,再结合手^资料,梳理出其它很特别的文言长度单位,做有效的汇总。仞,指人伸开双臂的长度,一般指七尺或者八尺。《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黍,一尺为100黍。《核舟记》“高可二黍许”;跬、步:跬是半步,抬一次脚;步是一步,抬两次脚《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寻、常,八尺为一寻,二寻为常《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这些长度单位很快被大家梳理在笔记本上。

积累有法,学会归纳,分类汇总,比较中积累。有些词的常见意思比较固定,记住这些基本的在错题本上分类积累常见关键字,并不时翻阅读记。虽开始积累识记较费心,但会一劳永逸之效。渐次在考试中,学生成绩有了起色,学习兴趣也渐增。这之后老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学会分类整理积累。意项比较固定一些常见虚词如:会:恰逢;遽:突然,急速 ;甫:刚;逮:到,及;迨:等到,达到。咸:全,都,悉都;及:等到;阑:将尽;俾:使;犹:如同,还,尚且;尝:曾经;寻,不久。再如,皇帝有关的常见词。游幸:帝王出游;车驾:帝王所乘的车,多为帝王的代称。御,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御车、御旨、御前、御书践祚:即位;登基。觐:朝见皇帝。表、疏:给皇帝的奏章。其中文化常识类更是固定,即便在不同语境中,意思也不变,如服阙: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同岁:同榜登科;致仕:辞官退居,告老辞官;去官:离任;屏居,罢官退隐乡里;里居:辞官回乡。其他诸如官职任命、升降、罢免等相关词,皆可分类汇总,高效积累。若在文段再次遇到,那种熟悉感带给学生的是轻松愉悦。

篇7

阅读文言文要有“符号意识”,即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认知符号――词,要一字一字地去认知。具体来说,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学生一定要有古今异义意识。有很多实词的词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已发生了变化,但学生却容易用现代汉语的意义来理解古代实词。例如,“后秦击赵者再”(《六国论》)的“再”,学生很容易理解为“再次”,其实在文言文中“再”是“两次”。又如,“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这里的“恨”学生按现代汉语容易理解为“仇恨”,但是在文言文中,“恨”字词义比现代汉语要弱化,是“遗憾”和“不满意”的意思。

如果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有了这种古今异义的意识,那么在完成高考文言实词的理解题时会很有帮助。出题者常设四个选项,其中一个选项往往就是直接按学生的现代汉语思维习惯设计的。如2012年山东卷的文言实词考查,要求学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错误选项,其中A:躬履途泥,率先期门,把“躬”理解为“弯腰”,其实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躬腰”来理解文言实词,是错的,应为“亲自”,联系《陈情表》“躬亲抚养”,这个意项的错误就不难判断了。2012年广东卷的文言实词考查,同样要求找出一个错误选项,A:陶澍就擢巡抚。擢:升迁;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豁:免除;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推举;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卒:最终。这四个选项中的“擢”字是古代官职升迁常用词,教材有“过蒙拔擢”,容易判断;“卒”字“最终”意在文言文中比较普遍,教材中有“卒与尸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例子;“豁”字学生会有陌生感,但结合上下文可以判断;“举”字在文言中虽有“推举”之意,但在这里却是命题者按学生现代汉语思维习惯特意设置的陷阱,应为“兴修”、“治理”之意。

当然,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词不离篇,字不离句”,结合上下文是基本原则,但考试中多点方法和技巧也更容易获得高分。

二、迁移意识

不管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还是文言句子的翻译,高考所设计的题目大都是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范围内所能解决的,有很多内容学生在理解时有“似曾相识”之感,平时的阅读中注重积累、有较好的“迁移意识”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时常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愉悦感。

如学习《陈情表》时,学生对于“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中的“见”字常常理解不透,教师正好引导学生了解“见”的用法,让学生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迁移,联系《孔雀东南飞》中的“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和“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见”字的用法之一――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以译为“我”、“自己”,就更清楚了。学习《归去来兮辞》中的“感吾生之行休”,学生对“行”字的理解也有困难,联系成语“行将就木”,学生就很容易认识到“行”就是“将要”的意思了。这样的迁移,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强化,印象更加深刻。

学生迁移能力形成的关键是积累,这种积累要从学过的文言文,从成语的运用中生成。学生有了这种意识,逐渐形成迁移能力后,在完成高考文言实词理解题时,自然会更有信心,更有成就感。2012年江西卷文言实词理解选项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登记,没收。学生稍有迁移能力就可以联系到《鸿门宴》中“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2012年山东卷文言实词理解题选项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学生可以很容易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再结合上下文意就很容易判断这里的“固”是“坚决”之意了。这种迁移能力的形成当非一日之功,对于教材,对于名篇越熟悉越好,平时多积累重点实词,多梳理句式知识,在此基础上向课外延伸,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逐渐形成较强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积累意识

文章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所选用的文章必然涉及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地理政区等,掌握了解一些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对于理解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

学习《逍遥游》,文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若学生了解“晦朔”是古代阴历表示月末、月初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了;学习《陈情表》,文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的“拜”、“除”是古代表示官职变迁的词语,学生若对此熟悉,翻译起来就轻松了。平时学习可以运用分类法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总结,如按古代地理知识、古代官职名称、古代教育考试、古代衣食什物、古代称谓谦敬等来归类,强化学生的文化常识积累意识。

篇8

校本课程“成语与文言同步学”系为配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的学习而设计开发的。其构成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三板块四结合,即以文言知识作为课程的主体,以必修教材课文和成语中的文言知识的梳理为两翼,包括文言知识、文化知识和成语典故文选三个主题,注重学习方法与学习兴趣、方法指导与实践操作、语言知识积累与表达运用能力、课内与课外学习四个方面的结合。

(一)背景分析

立足点――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中考文言文考查课内文章而高考考查的是迁移能力,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对文言文学习有很多困惑,他们读文言而色变、视文言如畏途。该课程从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入手,努力做到贴近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能力的形成需求、文言文和成语的教学需求、人文素养的提升需求,是为突破高中文言文教学难点而搭设的一座桥梁。

出发点――被人们称为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的“活化石”的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文言和文化知识。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作为校本课程的突破口,在古今汉语的融通上着力,把三者沟通起来,能够起到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需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资源点――在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尝试着用成语作为文言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了,学习成绩好了。驽马铅刀,功在不舍。工作之余,我把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积累的成语材料整理成数十篇文章,相继发表在《语文报》《语文月刊》《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十几种语文报刊上,并于2002年应邀主持了《语文世界》的“成语大观园”栏目。校本课程就是在这些教学与研究的实践基础上酝酿诞生的。

(二)课程目标

总目标:按照语文学科学习的规律,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把成语、文言和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从中“撷取语言菁华,提升语文修养”。

具体目标:(1)积累、丰富成语,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2)学习文言知识,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学习古代文化知识,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开启智慧,涵养品性,丰厚底蕴。

(三)学习主题

该课程包括文言诵读、文言默写、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词法、文言句式、文言修辞、文言翻译、文言断句、文言短章、文化常识等十一章内容。

本课程安排在高一的两个学期。第一学期每个周都安排一个课时将文言知识点分散到每篇课文,以配合语文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的文言文的教学。第二学期将第一学期所涉及的知识点再循环一次,配合必修教材第三册、第四册文言文的学习,以加深理解与巩固。例如:

每个章节的课时教学目标均围绕以下三个要点实施:

1.梳理、识记相关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点;

2.借助成语记忆与课文相关的文言和文化知识;

3.掌握相关知识点涉及的常见成语。

要求学生紧跟教学进度,自主梳理教材中的文言知识要点;同时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校本课程《成语与文言同步学》,同步学习其中的相关成语,注重对成语词典等语文工具书的使用。

每个月都举行一次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活动,诸如成语接龙、猜成语谜、成语知识竞赛、成语故事会、成语中的百科知识讲座等。

(四)评价活动

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以学生自评为主。一是建立成长记录夹,让学生自己收集学习过程中反映自己成长的资料,例如学习卡片、小论文;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表,可以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随时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评价时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二、课时

设计《万马奔腾:“马”字成语知识竞赛》这节校本课的时候,我充分利用2014年是农历马年和央视《中国成语大赛》《中国谜语大会》热播这一有利契机,主打“马”文化这张牌。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流利地阅读文言短文《指鹿为马》,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对“马”字成语的分类梳理,积累成语,提高理解、运用成语的能力。

3.积累和“马”有关的文化知识,提高学习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课时资源

首先,要求学生搜集、查阅“马”字成语,我也从报刊、网络上搜集了《马年话马》《“马”字成语歌》两篇文章,推荐给学生,为竞赛活动作好较为充分的准备。

其次,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选择了“指鹿为马”一段成语典故,作为每天例行的“课前演讲”的内容,以体现成语与文言同步学的课程特点。

第三,从网络和相关的书籍里搜集了上百条谜语资料,筛选组合成包括两个回合的以“马”为主题的谜语,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四,编制了一个百“马”归“圈”表格,对相关的“马”字成语从内容、色彩等多个角度进行分类梳理,为准确运用成语做好准备。并要求介绍蕴含在这些成语中的成语知识、文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系统化。

最后,搜集了运用“青梅竹马”的几个句子,以及与“马”相关的两幅漫画,设计成抢答题,以落实成语的活学活用。

(三)精彩片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马”字成语这条明线,通过朗诵、讲述、竞猜作答、归类整理、多角度解说、判断、拟题这些丰富而灵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了预设的学、猜、筛、说、用“马”字成语的五个活动环节,同时把知识积累、梳理、拓展、运用等知能训练的暗线贯穿于竞赛活动的始终。明暗两条线索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篇9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范围很广,包括衣食住行、器物用具、丧葬祭祀、礼乐刑政、典章制度、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等方面。比如官职调动方面,授予官职用“除”“拜”,升官用“迁”“擢”,降官、贬官用“谪”“左迁”,罢免官职用“罢”“黜”,征召大臣或属下用“征”“辟”,京官调任地方官用“出”“徙”,大臣辞职用“乞骸骨”。

科举考试(一般称明清科举考试)分为四级。“院试”,又叫“童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古代纪年的方式有干支纪年法、生肖纪年法、年号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等,在文言文中遇到这类的专用名词,最好直接照抄,不加任何解释。

二、对文言基础知识掌握自如。文言文主要知识点是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其中实词要掌握一词多义、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同义复词等。虚词主要注意同一个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分析文言虚词的语法作用,对考生帮助很大。比如“而”作连词,可以表假设、转折、承接、递进、因果等,要根据具体语境,从所学的课本中找到相关例句,分析后掌握。文言句式主要指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几种特殊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介词结构句、省略句等七种特殊句式。同时,还要注意一些修辞,比如互文等。

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把文言最重要的知识点具体落实,再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记忆特点、学习习惯等不同的情况对文言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梳理,让自己能够准确把握好每一个句子,翻译就成竹在胸了。

三、熟练把握具体的文言翻译技巧。这些技巧包括照抄、删除、增补、替换、调整顺序、变通等。

1. 照抄。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直接抄下来。但是,考生一定要注意有些专名如果不了解,也可能翻译出错。比如“第五”可以是一个复姓,在《后汉书・第五钟离宋寒列传》中,这个“第五”就是一个复姓,如果真出现在文言翻译中,很可能考生会把词语翻译成表序数的“第五”,使得对句子的理解变得很混乱。

2. 删除。很多文言虚词,在文中主要是表达一种语气,比如陈述语气、判断语气等,都可以不译,翻译时遇到这种情况就直接删掉该文言虚词。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在我之前出生,他懂得的道理也在我前面。句中的“也”是表停顿的助词,不译。“有鸟焉,其名为鹏”――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句中的“焉”是表陈述的语气词,不译。

3. 增补。主要指把文言的单音节词增补一个字变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在文言里,单音节词很多,翻译时将它增补一个近义词即可。同时,对省略句也要用增补的方式,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有时候,省略的可能是句子,也要增补出来。

例如,《捕蛇者说》中有“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不能翻译为“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纹,一接触草木,全都死去”,应该翻译为“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这种蛇有黑色的身子和白色的花纹,它一接触草木,草木全都会死去”。这种承前省或者蒙后省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否则,可能会出现理解上很大的错误。

4. 替换。有的文言词汇在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而是用另外一个现代词汇替换,在文言翻译的时候,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即可。如用“我”替换古汉语中的“吾”“予”“余”,用“没有”“没有谁”替换古汉语中的“莫”,用“不是”“不对”替换古汉语中的“非”等等。

篇10

毋庸讳言,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总是不以为然的。“对‘教什么’‘学什么’这一核心问题认识模糊、理解偏颇或把握不当”的,大有人在。所以,高中文言文的“教”,就是指教师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有关要求,只要明确了“教什么”,才能有效实施“怎么教”。

1.高中文言文“教什么”

“教什么”,是由“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师必须认识清楚、理解透彻、把握恰当。所以,“课程标准”才是教师实施高中文言文“教”的根本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就高中文言文的“教什么”作了明确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据此,教师必须明确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即“教什么”:一是“读懂”,就是教学生读懂文章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恰当选择“浅易”的文言文。虽然,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学内容。但是,受学校体制机制、高考压力、材版本、教师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教师或学生可供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空间不大,只是在选修教材上,教师还是有一些自主选择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权利。只有符合“浅易”的标准,学生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二是“梳理”,就是梳理文言常识。具体而言,就是要梳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以及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在初中文言文“不考不教”的基础上,高中的梳理虽然显得枯燥乏味,但是,词类、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却成为初高中衔接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三是“诵读”,虽然学生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有一定的诵读基础,但是,高中的诵读要求也必然比初中的高得多。不但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而且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要理解感悟、积淀语感以及展开联想、想象等等。

此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还就选修课程文言文“教什么”提出了具体要求,即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果没有悉心研究“课程标准”,就不懂得高中文言文应该“教什么”,那么,就只能依照给定的教材照本宣科,难免会落入“教教材”的俗套,课堂低效甚至无效是显而易见的,“怎么教”也就无从谈起。

2.高中文言文“怎么教”

教师明确了“教什么”,“怎么教”才具备了必要的前提。“怎么教”,往往因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而不同,这正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必然要求。于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规定,高中文言文教学除了继续重视学生诵读的培养,“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外,教师在“怎么教”上主要应该在以下两方面下足功夫:

(1)整合教学内容。众所周知,高中课程内容多,教学课时少,在三年内要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各模块内容(含选修模块)的教学,着实不易。况且,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选修课的教学,只能跟着高考的指挥棒,亦步亦趋罢了。鉴于此种状况,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依据学生实际及教学时间安排,有效地选择、取舍文言文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如“课程标准”推荐的文言文诵读篇目,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一般情况下都编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模块,可作为重点阅读的篇目。此外,高中文言文教学还要求选修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及“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这就需要对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的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教师据此实施教学,将使学生“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体验”等等。至于“课外读物”的《论语》《孟子》,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地抽取部分篇章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2)传授学习方法。“怎么教”,归根结底就是传授学习方法。面对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学习压力大的高中学生,教师除了采取诵读、整体感知等常规教学外,应该教会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甚至一些有效的应试方法。常见的有:比较,就是要学会辨别异同,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推断,就是根据已知的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推出一些疑难的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如词类活用、句子翻译等;质疑,就是敢于表达自己的疑惑,如对一些不太确定的字、词、句、篇,要敢于与同学、教师探讨;评价,就是对所学内容进行评论、发表看法等;总结,就是要善于总结规律,如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等等。

当然,“课程标准”规定了“教什么”的具体要求,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加以有效落实。因此,教师既要研究“课程标准”,又要研究学生,还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处理教材,选择恰当的方法。即“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释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具体而言,教师要以培养中学生诵读古诗文为主,进行语感熏陶,但不是完成背书任务或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而是有表情地吟诵,既要语调上读出抑扬顿挫,也要读出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不但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而且懂得作者在想什么。其次,在学生诵读的同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既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高中文言文的“学”

教师的“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教”,是教师的主导活动,是前提;“学”,是学生的主体行为,是关键。因此,教师在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之后,就得有效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1.高中文言文“学什么”

“学什么”,往往离不开“考什么”,虽然教师的教学不是为了考试,但教师的教学也不能无视考试。“考什么”,由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规定的,因此,教师也必须正确认识、准确理解并把握“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什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语文考试说明》就高考“考什么”说明得更具体:“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一般是指文本的内容不深奥,语言不艰深,其中的名物、典故比较常见,阅读难度不大。‘浅易’是一个相对概念,高考提供的文本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掌握的。”接着,“考试说明”具体规定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内容。该规定不仅明确了高中学生高考“考什么”,而且明确指出了高中学生的文言文应该“学什么”。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试卷,文言文的考试内容无非是:名句默写、文言实词、内容理解、文言翻译、诗歌鉴赏,福建等个别省份还考了文化经典,但文言断句福建省至今未出现过(个别省份有出现)。高中教师研究“考试说明”,就是研究“教什么”,然后在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地驾驭教学内容,更好地把握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不至于出现“该教的没教,不该教的乱教”的情况,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当然,教师应当具备考试意识,绝不是为考试而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教”、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否则,“教”与“学”都将走向极端,以至影响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2.高中文言文“怎么学”

教师“怎么教”,往往决定了学生“怎么学”。高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虽然明确了文言文“考什么”,也知道了应该“学什么”,但“怎么学”还需教师的精心点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既要“记诵积累”语言文字,又要运用所记诵积累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于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成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方式。具体而言,“记诵积累”的古诗文,学生就可以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后,如利用晨读、课堂上的朗读、课后诵读等,学生才能够有所积累、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有所升华;对于古诗文大意的理解,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合作学习,但必须遵循“自主—合作—自主”的原则,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互相合作,或凭借注释、工具书,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质疑、探讨,取得共识;至于“文言常识”“词法、句法”“作者的情感、态度”“翻译”等内容,就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益的探究学习,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以期获得内化、升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高一年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应当以必修课为主,重在夯实基础,不但只是“记诵积累”,而且注重“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高二学生则应在高一学习的基础上,对于文言文内容有一定的记诵、积累,并且有能够借助注释或者工具书进行学习的能力,那么,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选修课的优势,重在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和散文。在教学实践中,为了避免文言文教学的枯燥无味,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自主诵读古诗文、自主积累实词、自主梳理文言语法;合作鉴赏古诗词、合作品味古诗文的语言、合作感受古诗文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探究古诗文作品的内容价值、探究古诗文作品的积极意义及历史局限性等等。高三则应在高一、高二学习的基础上,紧扣高考的“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要求,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梳理、总结等方法进行复习,注重知识视野的扩展、辨析能力的提升,并提高应试水平。教师切忌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将有关的文言文知识等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的东西,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