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25: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语文的教学过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及学科素养的形成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的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的过程。如何积极有效地建构呢?
阅读教学过程的自我建构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再有,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加深理解。语文再现生活是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来实现的,是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链接的结果。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想象,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意境,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积累规范语言。
要实现有效地自我建构还要强化课内外结合,拓宽语文学习和建构的渠道。面向生活,建立开放的语文学习新体系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散,把内容相关的、结构相似的、内容相同而方法相异的面状或球状的阅读资料,通过有效的组织,扩展学生阅读,拓宽建构的渠道。
不同年级学生,读的侧重点、读的形式是有区别的。低年级学生是最难“潜心”的,读的意识和能力薄弱,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读好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理解大多是在读中进行的)。尽管低年级课文文字优美,但对于孩子来说,课文中那么多生字,不同的句式,读书还是显得有些困难的。“模仿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领读就显得很有必要。即使在中高年级,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长,学生难以把握它们的逻辑停顿;或者是课文有些重点句,含意深刻,学生难以表达它们的情感。这也需要老师的帮助,在中高年级要加强范读。
领读和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降低学生读的难度,而且领读和范读时,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读,潜移默化中不仅声入学生之耳,而且情入学生之心。这样的读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在教师领读和范读的基础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形成语感,渐渐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课文呈现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课文,感受文中美丽的情境,进而用深切的情感朗读课文。不要在朗读的技巧上徘徊,要把重点放在情感感悟和情感投入上。
如一位老师在指导《鸟的天堂》中“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段的朗读时,针对一些同学把“颤动”一词作重音重读强调的现象,教师作了引导:“同学们,刚才读得不错,不过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想像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情境?是什么在颤动?这样重读‘颤动’是否符合这样的情境?”在学生想像到这一句话所表现出来的情境,感受到“生命的轻微的颤动”后,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请你们带着这种感受边想边读。”结果,很多同学不由自主地读“颤动”前作了一个稍长的气息停顿,再轻读“颤动”,其效果不言而喻。
在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关系平等、教学民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
一、语文教学要重视生活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而如果学生如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就会腹中空空,脑中空洞,无写作之本。陆游说:“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诗外的功夫就是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认识。因此,我们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进而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如指导写秋景的文章,有的老师带领学生走出了校园,置身于自然,学生心情荡漾,在秋景中漫步,畅游。他们仰望蓝天下自由飞翔的小鸟;扫视辽阔大地上的金黄稻穗、爆裂的豆角;倾听潺潺水流轻柔的流淌声、收割机的轰鸣声;再俯视脚下那飘落的、静静沉睡的片片黄叶,饶有兴致地拾起,玩弄,细赏-----,秋天的景,秋天的人,在学生心灵深处放飞,这些将化为语言文字,学生也会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了,还会尽情的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得一次口语交际课,语文老师跟孩子们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外去玩一玩。”学生们一齐欢呼起来。于是,排好队走出了教室,一边走老师指着校园的树说:“这些树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现在有什么变化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我看见树上长出了嫩嫩的小芽。”“我看见树枝上长出了几片尖尖的绿叶。”“我看见……。”接着来来到田野里,有的孩子就嚷起来了,“快来看,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老师,那一片金黄金黄的油菜花真美呀!”有些女同学张开双臂自我陶醉地仰望着天空自由地旋转着,时而大声地叫着“燕子、燕子飞来了!”时而跑着追逐花蝴蝶,这一堂课老师没有组织回教室,而是就地坐了下来,开始回到这节课的主题《找春天》。出乎意料之外,大家都争着抢着说,连平时最不喜欢说的孩子此时也说话了。从这个活动课中可以看出,口语交际的内容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在这种真实具体的情境里,学生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句句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有益于加快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教学要做好两个优化
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三、语文教学教要体现艺术个性化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
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个性化的教师成功之路,在于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关键所在。师爱和师生平等是个性化教育所要求的。因此,高品位的个性化教学,一是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更无从谈起发展师生关系。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表率的人格品位;二是开展合作学习。方法可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甚至课堂演讲、辩论等形式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合作学习是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全体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老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
四、语文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教学使命的变革。
语文教学有的教师还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一、过程与结果互相对立
语文教学的结果是指语文教学活动发展的最终产物,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则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教学结果所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前者与语文知识几乎是同义语(狭义的知识观),主要是一些经过严格检验,被证明是真实可靠的、能够用文字符号加以明确表达的事实,包括字、词、句、说话、作文等;后者具体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度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谋求建立新旧知识之间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在性质上存在着差异:结果通常只涉及认知的层面,而过程则不仅仅涉及认知层面,常常渗透着活动主体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结果通常是以“产品”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封闭的、固定的、静态的,而过程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开放的、灵活的、动态发展变化的;作为特殊认识活动的教学结果,往往是比较客观和确定的,而过程常常是主观的、不确定的,与特定的个体、特定的时空情境联系在一起;语文教学结果(即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具有公共性,而过程则通常具有个人性,并且过程的丰富多样性也与结果的“贫乏单调性”——后者仅仅是由若干词语所构成的——形成鲜明的对照。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对学习者而言,结果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消费”价值或使用价值,“由于其具有普遍适用性,学习者获得这些知识就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直接使用它们,由此使得学习者的行为和生活能基于前人和他人知识经验,避免行为和生活的盲目性”,增强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而过程具有“生产”价值或发展价值,它对于学生身心素质形成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果说前者追求的是对学生的即时效用,那么后者则是着眼于它对学生的身心结构的改造、丰富和发展的作用,追求的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二、过程与结果相互依存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彼此对立,但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彼此交织在一起。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或结果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什么样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肌体”与“灵魂”总是相依相伴、密不可分的。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学结果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它是基于过程的结果,是过程的沉积物。对结果的追求是过程展开的动力源泉,同时结果又为过程发展提供方向导航。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它总是朝着结果并受结果的引领与规限。“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三、过程与结果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9-00052-02
【作者简介】姜明红,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江苏常州,213003)副校长,常州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骨干人才,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第三批培养对象。
课堂教学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系统中关键的环节。从教学过程观着眼,在课堂中要实现人的发展成长,依赖于课堂生长本身。只有课堂教学的展开过程呈现出独特的育人价值,课堂才会充满生长气息。我们的“生长”指的就是在真实自然状态下课堂和师生都实现生成性的动态累积发展。以下以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许嫣娜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拼音复习课为例。
问题1:什么是教学过程的生长?
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课堂教学过程的生长性。有精彩的教学设计并不意味着教学的成功,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展开本身。
一年级拼音复习片段1:
教师出示课件“声母树”,每一个声母都住在一片叶子上。教师随机出示不同的声母叶子,请学生和他们分别打招呼。在打招呼的过程中,检查学生掌握声母的整体情况。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拼读中仍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一轮结束后,教师组织同桌合作,每一组同桌都有一个信封,里面装了声母叶子。学生拿出信封里准备好的声母叶子,一个指一个读,读对了就给同桌一个大拇指。教师了解同桌合作学习中的情况,及时组织点评、总结。
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后面的教学环节是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的。教师首先让学生跟着“声母树”随机认读,进行集体指导。随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进行声母认读。在整体认读的基础上,针对声母学习中的几个难点,教师组织学生展开针对性复习活动:“声母变身”和“拯救声母大行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对声母“音、形”的掌握情况,不断组织起新的教学活动。
生长性的教学组织过程,追求在过程的展开中呈现出动态生成性的推进和递升,最大限度地激发并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学生在语文素养的发展中获得唤醒、提升、突破、促进。在上述这一个教学片段中,可以发现教师是在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努力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不断创生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在实现育人价值的同时呈现了生长性。
问题2:如何实现教学过程的生长?
教学过程的生长有综合性的要素,既需要教学内容的生长性挖掘,还需要教学过程环节设计的生长性探寻,更要有教学过程中资源挖掘、运用推进的生长性探索。不同的课堂生态,决定了教学本身的转化成效,比如提供什么“养料”、什么时候“施肥”。
一年级拼音复习片段2:
在组织“声母变身”游戏中,教师根据声母“t”的特征编谜语给学生猜:“我长得像伞柄,下雨天就会用到它。你们猜猜我是谁?”在学生猜出“t”后,继续让学生猜:“我还能变成什么呢?”变身为“f”后,教师拿出字母卡片,要求学生能读准并能做出动作来区分。随后同桌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难区分的声母做变身游戏。在进一步的特征辨析中认识声母。
在“拯救声母大行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在毛毛虫的帮助下,通过不同的信息提示,在游戏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准确掌握容易混淆的几组声母。其中第一条信息是:“有一组四胞胎,都有一个竖,一个半圆组成。”学生需要准确写出“b、d、p、q”。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进行书写正确和美观的点评引导,随后和学生一起做手指操,在练习手指演示过程中再次区分“b、d、p、q”。最后,老师抽读“b、d、p、q”的字母卡片。
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教学过程生长的关键要素,是创生教学过程的能力。具体可以细化为以下几种关键能力:
1.把握教学核心的能力。任何一堂课都会有自己的核心目标,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去展开,这样的教学过程展开才是有根基的生长,我们把它叫做“向心结构”。比如在“声母变身”的游戏中,学生很容易在变身中只关注游戏,而忽略变身游戏是为了进一步准确区分“形”比较独特的一组声母。所以,在教学中,许嫣娜老师始终强调,变魔法的时候要把咒语说清楚,一定要把这个声母的特征描述清楚,再给同学猜,从而让游戏成为巩固复习声母的有效学习活动。再比如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二泉映月》,堪称是精心设计的向心结构。从启课、结课,板块、细节,承接、转换,文本、拓展,无不围绕这一中心,指向这一核心。
2.倾听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推进中,教师要不断从学生的发言和表现中去了解学生。教师要能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把握学生的学习情绪、掌握的状态,并迅速形成判断,选择和创生新的教学过程。许老师在进行“拯救声母大行动”中的手指游戏时,就不断关注学生手势和学生自己报出的声母是否一致,针对依然容易混淆的“b、d”和“p、q”,再在“b、d、p、q”卡片抽读中有意增加认读的比较练习。
3.提升和推进的能力。课堂活动呈现富有挑战的情境,带给学生强烈的思维冲击,当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解决过程的现实状态不断给予“过程中的指导”,或是给予学生新的研究方向,或是打开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学习体验将越来越浓。所以说,在教学中,要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价值提升,教师要关注学生不断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及时发现捕捉,创造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位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
阅读延伸
不考虑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迁移性复习巩固,课堂教学过程则大体呈现为:导入――导学――小结三个环节,笔者现就其中的“导学”环节,陈述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引领质读,巧点反思
语文课堂要讲究“读”与“悟”结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层层推进,“读”的训练更受重视。新课程提出课堂之中学生应力求自己感悟与自主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读,都应有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让学生明确读的目的与方式。
初读,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为课堂进一步展开作铺垫。读什么,为什么读,采取何种方式读,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学设计者的意图应该明朗。课堂伊始,教师比较适宜组织学生轻声读课文,语速快慢视教学对象与教学现有基础而定。
假如教师有意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则可以设计速读系列,形成速读训练目标链,分阶段逐步提高学生的速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特定内容进行品读,读的方式不拘形式:可轻声吟读,可大声朗读,可集体读,可分组分角色读。教师应引领学生在读中涵泳文本,直至产生自己的想法,形成见解,这便是质读。要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教师就有义务对质读进行合理指导,通常是运用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探究阅读。
质读是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和认识课文的手段。学与教的新理论认为:缺少必要的读,学生对课文就没有感性与理性的认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指明了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而人文性则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及“将会怎样去学”。这四个过程是完整的学习过程必要的构成,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去读与感悟,课堂就会失控,学习就会失去目标。因此,教学中必须有教师的引导点拨。关键时刻,教师轻轻一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发他们对整篇文章的深入思考。“质读”是探究的前提,“巧点”则是激励学生深入反思,对文本进一步涵咏的有力武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方法指导,应视教学目标、原有基础、学生特点而定。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读法指导还是问题设计,相机诱导都非常重要。
教师要学会与文本、与学生进行高效的对话,注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反应;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二学期)时,我从“朱自清的眼里春天有哪些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这一问题切入,引导学生“初读感悟――再读体会――探究文本――把握文旨”,用问题统领课堂经纬,又用质读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课本上的文字便对他们产生了磁性。在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生动体现春天的特点时,我随文字表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表,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填写,以此来思辨并认识课文,取得不凡的效果。
二、分组合作,共同学习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课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合作学习。但是,合作的形式必须由教学者结合班情与学情精心设计。为解决哪一个问题而组织合作学习(通常是讨论交流),采用哪一种方式展开讨论,包括对学习结果的预测,都应当纳入教学者过程设计的范畴。如教师平时没有进行有效的训练,课堂讨论反而显得乱糟糟,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分组合作学习能促使学习气氛得到有效调节,根本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探究,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得到启发,集思广益,更快速地理解课文,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而非形式主义的表面热闹。笔者认为:教学者的设计必须是有目的的、有序列的、科学的,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首先,教师应全面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内涵,不可在公开课时搞形式主义。其次,平时要做好小组成员合理的搭配、分工工作,尤其是让学生产生合作中团体间的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组织小组讨论问题时辅以竞赛形式,这样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探索性、发现性学习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可以用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来进行,对有些内容来说,主动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内容,让每人都有事可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真正有所发展,树立主人翁意识。最后,教师在学生交流时,要积极地跑动,努力地听取,随时了解学情,便于作出相应的指导或评价。
笔者认为对于分组合作的形式,也可以放开。我们不妨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说话对象交流,不全然锁定在几个人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小范围跑动,寻找说伴,这样既不会影响课堂秩序,又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如我在执教《向生命鞠躬》时,站在“爱护生命”与“体验精神不屈”两个角度,要求学生就文中父亲刺蚂蚱、蚂蚱抗争、拼命逃脱这一情节是否合理,站在不同角度审思。我先分两大组就情节是否合理――让正、反方展开辩论,再把争议问题融入小小组讨论:之后又把重要意见浮到班级层面,师生一起共同探究,整个一堂课围绕着关键问题展开讨论。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寻机设问,“挑起课堂层次冲突”,让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激活教材,又引发学生对文本之外问题的热情探究。
三、找准突破口,明晰流程
文章有作者的思路,我们谓之课文的线索;教学过程也应有执教者的思路,我们称之为教学流程。高质量的课都有一根清晰的线索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这根线索要清晰明朗,便于学生感知并能引发思考。
一、调整教学要求,坚持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是教学的一大规律,这道理人们都认同,可实际教学中违背的却不乏其人。
有的老师讲文言文时,比较简单的文言实词,学生还不理解,复杂的就出现了,文言句读还读不清,翻译课文、分析课文、归纳总结又出现了,这样的教法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学语文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要适当做些练习。是因为知识转化能力的途径是有效的练习,现在的矛盾是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看:一是从“精讲”上动刀子,课堂上腾出时间,让学生多练,洋思初中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是有道理的;二是着重加强基本训练,不要好高骛远。总之,要把学生的基本功打扎实。
二、注意启发引导,创设讨论情境
教学就必须通过自己在认识和熟悉了学生内部精神的可接受性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的进入角色,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学的知识能激起内在的希望和要求,从而达到暴露教学思维过程乃至发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目的。为达到此要求,我想针对教学内容,抓住思维冲突展开讨论极为重要。
以《藤野先生》一文中“赴日学医”和“弃医从文”的讲解为例,去日本、离日本、学医、弃医截然相反的选择应怎样理解呢?查阅过资料的同学会发现,鲁迅当年去日本为的是救国,走医学救国的道路;另一部分深入分析课文的同学会看到鲁迅从“看电影”事件和“匿名信”事件的刺激中猛醒,认识到必须唤醒麻木昏睡的国人,才走上弃医从文的道路,从思想文化的层面上疗救国人的灵魂,最终完成救国之志。这样我们相机引导学生,弃医从文是鲁迅医学救国的道路受阻后,面对惨痛的现实做出的断然决定,这种上下求索,一弃一从恰好是先生的一心一意救国的生动写照。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发展语文思维能力,对问题的认识达到深刻的程度。
三、加强双基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在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进行,才能谈得上自觉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依葫芦画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形式上的学会有可能蕴涵着实质上的错误。例如:句子内部的停顿问题,“李明看见王芳笑了。”这个句子根据不同的停顿可以有两个意思:李明笑了,或者王芳笑了。我们得认真分析,在不同的位置加停顿号,句义可能随之变化,这类问题要彻底搞清楚。
学生经过每篇课文的学习,每阶段的学习,到底学到了什么?哪些是重点?要诱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串起来重新认识,做到大致上心中有数。让学生自己做这些工作,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例如小说的学习,要从人物、环境和情节入手。就谈人物,有主要人物,有次要人物,还有线索人物等。人物性格怎样,又是怎样刻画出来的,这个人物自身的前后对比,这个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对比,也就是人物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例如: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比较,梁衡笔下的夏和古代诗人诗中的夏的对比。
为了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平时还应不断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归纳积累有关知识点和题型,在此基础上再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传道授业,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智能的场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如范进和孔乙己都是封建知识分子,他们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经过回忆、思考比较后会发现,孔乙己与范进的共同点还有都热衷科考、热衷功名。不同点在于:孔乙己没“爬”上去,范进“爬”上去了;孔乙己诚实守信,范进虚伪。作者对其态度也截然不同,吴敬梓辛辣地讽刺范进,鲁迅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科举制度使人蜕变,使人神志迷乱。由此可见,无论科举考试考中的还是落榜的都是受害者,从而达到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猛烈抨击和彻底否定。此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质疑,因为这本身就是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体现,教师应予以鼓励并很好的引导,要下工夫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巩固和提高。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克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不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而且主动学习的效率要比被动学习的效率高得多。
参考文献:
阅读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语文教学板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间接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温故。在此期间,他们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归纳能力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提高。但是在现阶段,反观我国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现状,却发现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教学模式一板一眼,缺乏新意,学生兴趣不够强;教师占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缺乏良好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基于上述情况,语文教师在优化阅读课堂期间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从以学为本的角度着手,在秉持自身主体为止的同时也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置,即扮演好教学“指导员”的角色,也扮演好学习“合伙人”的角色。由此一来,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而且还能间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继而达成理想中的教学成效。
一、发扬教师主体地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师是课堂教学主体,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和思路是确保课堂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前提。在具体方法上如下述两点所示:
1.巧用电子白板,让阅读直观性强
在以教师为主体打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师首先要遵循学生的兴趣和喜好,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情境教学方法为例:电子白板直观性强,以电子白板为主导打造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以苏教版高中语文《阿房宫赋》为例:在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出示相关的解读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了解文章中的内容。比如“勾心斗角”,这在现代词典中的意思是用尽心机互相排挤,而在原文中,它的意思却是古代建筑的一种风格、结构。那么,这个结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单纯地从字面解释来看自然无法帮助高中生完全理解。这时,通过对视频的观赏,学生在理解方面便会更加深刻。另外,文章中利用大量的描写刻画了阿房宫的外形和结构,通过视频播放,可以将真实的阿房宫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视觉上对其产生直观的认知和了解。
2.巧设探究问题,让阅读有效性强
作为教学主体,教师提供的巧妙问题可以让阅读教学变得事半功倍、一石激起千层浪。以《荷塘月色》为例:在指导阅读期间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文章在描述上分别使用了哪些修o上的手法?这些手法有哪些优点?第二,文章中包含了许多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和措辞,这些描述揭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第三,文章中的荷塘月色到底体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语文教师在设计上述三个问题期间首先考虑了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首先,第一个问题的难度相对较低,适合大部分学生来操作。但与之相比,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在难度上则有所提升,更适合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去操作。如此一来,不同学情的学生在课堂中都能获得良好的阅读锻炼。而且,语文教师可以在此期间鼓励全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样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在能力强的学生的带领下更好地进行思考。
二、发扬学生主体地位,点燃智慧的火焰
在以教师为主导打造课堂阅读教学方案的同时,语文教师也要客观地承认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因此,语文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工作,也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的空间。如下述两点所示:
1.任务驱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自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育界相关人士从各个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归纳出了各种教学改革措施。针对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材料进行了多方位的深挖和研究,为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方式。本人认为重视单方面的教学措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整体上对教学工作进行把握,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的深挖和研究,这与新课程标准中重视“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相一致。
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递“真、善、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新课标教学,是我们应当探讨的重点。文章从备课、课堂教学、课堂活动、课后反思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备课
教学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为教,一为学,因此教学的备课阶段也应该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准备。这里的“教”主要针对教师,“学”主要针对学生。
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备课活动主要是教师将课本上的固有内容,依次拷贝到教案中,然后用特定的几种讲授方式将其串联起来,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将过多的注意力倾注在了方式的选择或者创新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其主要作用在于“导”,而要将“导”的工作做好,首先对将要“导”的对象有一个较深刻的了解,也就是要对课本的文章的内容、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撰写该文章时的具体情况有所研究,做足以上功课,才能说是做到了与文章和作者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大量的阅读和查阅相关的文献,并与其进行心灵的沟通,从根本上对文章进行感知、赏析、重解、评价,最终形成独到的见解,并将这些都反映到教案上,因此教案的设计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另外教师的课前准备,还应包括对教学起辅助作用的资料的查阅、对与语文教学相关联的百科知识的储备、对多媒体或其教学用具、教学手段的熟练等。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爱好兴趣、性格特点、思维逻辑、思想层次、各方面能力等等,因人而异,此所谓学情复杂,通过教学欲使每一个学生均有收获和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就必须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的相关情况了如指掌,课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提前有预测,对学生课前的预习有系统的布置,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让学生打有准备之仗。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和学生一起预习,了解学生所想、所需,这样的预设,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有效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这一环节锻炼了教师本人,促进了教师的个人成长,同时把学习前移,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
我们常说向 45 分钟要效益,可见课堂教学过程是多么的重要。这一环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活动的主要过程。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主动学会其中知识,从而能独立阅读和分析文章。可以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加上课前预习,此时可由学生归纳自己的所得,有不准确的,可留待后面集体讨论,之后由学生再次通过反复朗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透视其后面隐藏的内涵。放手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梳理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大胆让学生自己得出阅读理解的结论,这时教师不能靠边站,要深入学生中间,或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师生互融。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时,要时刻关注学生处理信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捕捉指导和点拨的最佳时机,使指导和点拨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快速的思维,课堂教学是一种高强度、创造性的工作过程 , 教师要在创设问题情景上多下功夫,吸引和感染学生。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获得应是学生自身动脑、动动的结果。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课上的活动尤为重要。语文课堂上的学生活动可有多种形式,如朗读、讨论、质疑、提供相关资料等,关键在于活动有序。有的语文教师担心权力交给学生,课堂将会失控,或者学生任意发挥,导致时间延长,预定的教学任务难以顺利完成等等。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不是绝对自由的,也不是随意的,学生活动质量的好与坏,取决于教师的安排与调控。教师可在课前按男女生比例、学生成绩优劣分成6—8人小组(前、后、左、右桌,便于课上交流),小组成员在粗读、精读课文时会发现不少问题,容易的问题小组内自行解决,有难度的问题小组内讨论,再解决不了的,求助于全班同学或老师。学生讨论针对性要强,讨论要到位,教师要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形成习惯。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坦诚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能虚心地辩证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能不断地体验成功,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能力逐渐得以培养。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的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心赏乐趣而言,而言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聘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象优美典雅的芭蕾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得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进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做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在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是做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它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炙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自主学习能力。而现在的一些课改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这样的所谓“自主学习”景象:一堂课,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就若干问题去讨论、讲解,气氛热闹,纷纷攘攘;教师则只作为点名者、旁观者、旁听者,由过去的主人变成陪客。于是,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下,课堂从“一言堂”一下子变成了“大放羊”,课堂秩序乱了,学生思维乱了……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丧失,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也相应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层次上徘徊,语文教学效率下降,学生语文成绩整体滑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营造民主教学氛围,既要确认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重视教师的引领作用,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呢?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
自主学习不是自学,它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而没有充分预设的教师引导,就没有真正的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引领要靠教学目标导向、激励、检测,一定要设计好教学过程目标。要给学生情感和思维不确定性的出现留足空间,要把握进一步发展的机制,把学生思维、对话、课堂表演、朗读及审美带进新的境界。要设计过程目标,就是要把学习活动细化为一系列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便于操作的学习行为,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主动选择、主动行动,这样的做法反映了学习自主学习展开的程序。
二、把握好课上各环节教学的细节
某些时候,细节决定一切。在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时,我认为,以下细节不能忽视。
(一)回收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新知前认知准备状态的信息。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的认知活动,而且要引领学生的情意活动。要通过学生的情意活动,激发几十名学生去进行自我调节。因此,教师在起始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如果发现个别学生不专心学习了,那就要从教学本身考虑,摸清情况采取个别矫正措施。讲授新课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提供最适合于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二)在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时,教师要巡视回收学生信息并适当点拨引领。教师还应教学生怎样自读,怎样回答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先要让学生懂,再让学生会运用。怎样让学生懂、真正会运用呢?我的做法是,边教边回收学生“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还有哪些技能没有练会”的信息,然后针对学生不会的地方进一步学习研究讨论。这样,教学才能有针对性,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有实效。
(三)生成互改合作阶段的有效引领。让学生先自学教材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讨论和教师讲解。
当前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提出了几十种模式,其中大多数都在讲授新课的起始阶段,专门安排了一个自学质疑的阶段,让学生先把不懂不会的地方暴露出来。同理,在分析、推导的关键处要真心实意地安排一个学生提问或发表不同意见的反馈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总是在关键处停下来,真心实意地问全班:“对刚才的讲解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需要补充”或者请中下水平的学生再复述一遍刚才新学的内容。教师不应只提问懂的会的学生,而应重点提问有疑问基础差自学有困难的学生。
三、有效反馈评价,提升学习效率。在新授课或新课的某一教学任务结束时,我觉得还应出几道题让学生口头或笔头练一练。这种引领,既是新课的巩固和运用,又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结果的一次重要反馈。学生练习后,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订正以外,还要收集一下教与学的效果。最常用的反馈方法就是请做对了的同学举一下手,请没举手的学生说一说错在什么地方。如果错的人多,教师当即再进行符合这部分的基础和思维特点的补充讲解;如果是个别学生,教师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当时矫正或课后再矫正。抓不抓这一环,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关系极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