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25: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导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人的教育,是着眼于人的人格塑造和精神境界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类教育过程的始终,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格和创造性思维。创造心理研究表明,形象思维,特别是想象,是创新的源泉,而丰富的想象正是通过文学、艺术等培养起来的。①人文素质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完善其人格,塑造其精神。
就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来看,其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但目前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是显而易见:个别大学生虽然谈古论今滔滔不绝,但思想素质较低,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严重的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简历造假、考试作弊,因生活琐事就拿起斧头砍杀自己的同学,拿过钱来遗弃生身父母,走出校门遗忘赞助自己的恩人等。这说明少数大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严重倾斜甚至颠倒,说明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严重缺失。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使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落不到实处,其影响是潜在的、深远的。当前,大学生中还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实用主义倾向,诸如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重专业教育,轻普通教育;重技能教育,轻素质教育;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功利,轻道德等。这些问题小而言之,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大而言之,将影响到整个民族人文精神的弘扬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高校如何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建人文精神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②
教育部在下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一文中强调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人文学科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其他学科教育的发展,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且还关系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因此,加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也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③当代社会,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独立自主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而传统教育下的大学生恰恰缺乏这种精神,所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功能的必要条件。高等教育具有双重功能: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社会功能即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育人功能即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级人才。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依靠人的力量来推动的,所以,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必须通过育人功能来实现。因此育人功能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要通过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了,进步了,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所以,高等教育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整体功能。④
二、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而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多功能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单元。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校园建设,内涵十分丰富,需要用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
(一)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第一,优美的校园环境。雅致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校园文化,绿色的校园生态,以及和谐、合理的校园空间,宽敞、明亮的教室等。
第二,优质的学习环境。校园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为大学生提供安全、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完备的配套教学设施,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大学生要爱护学习环境,真正做到“校园是我家”。
第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校园风气。有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开拓创新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校园文化,良好的学习气氛等,就能引起大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大学生的性情。
第四,完善的管理体系。有科学健全的规章制度、文明人本的规范公约等,通过制度的形式规范师生的行为,打造和谐校园。
第五,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以教育任务为中心的,而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决定着学校的教育目的与任务。因此,和谐校园中的师生关系总是随着社会教育价值观及教育目的不断调整而变化。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好的“教材”和“范本”,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剂,对和谐师生关系起着积极作用。
概括地讲,和谐校园具有如下特征: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树立教育的生命性、未来性、社会性价值,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更加注重教育的协调性。强调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教育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更加注重教育的持续性。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社会承受力;更加注重教育的多样性。强调教育体制多样化,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所需要的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所以,构建和发展和谐校园至关重要。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素养、艰苦奋斗精神、人文素养、团队精神、理性意识、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和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其个性、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在和谐大学这个办学目标下,应该使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充分地凝聚,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知识的源泉充分涌流。和谐校园构建好了,就能无形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就能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示范作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宏伟的目标,需要全体师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辩证关系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全面、细致,周到、扎实,大学生人文素质就会提高,就会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也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和谐校园的构建,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优越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国家的进步。校园人文环境,是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硬件之一。强化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渠道之一。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和谐校园,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就必须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创造作用。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爱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弘扬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寓教育于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大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全面细致、周到扎实,就会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就会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也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
目前,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仍然要发挥课程课堂教学的优势和主渠道作用。要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应从改革课程结构入手,改变以往选修课随意、零星的状态,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选修课有计划地纳入到高校的日常教学中。应根据高等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具体地讲,应将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模块确定为:(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块。开设中国传统美德概论、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等。(2)中外艺术模块。开设中外美术简史、中外影视赏析与评论、中外音乐简史与欣赏等。(3)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模块。开设西方思想史、西方文明史和世界优秀文学作品赏析等。(4)形势与政策模块。开设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内政治经济动态专题等。(5)现代市场经济管理模块。开设市场经济导论、行政法律及民事法律专题、当代管理理论等。人文素质教育系列选修课程,一般每门课程开设30~40学时,面向全校由学生自由选课。在教学管理上,可采取考查、撰写小论文等灵活的方式进行考核,以促进学生积极选课。在保证课程门类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文化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⑥
(二)和谐校园的构建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优越的环境
大学校园环境,尤其是校园的人文环境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硬件之一。一所优秀的大学,常常使人一进校门就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环境优美、秩序井然、行为文明、精神高尚的校园,对于大学生情操的陶冶、人文素质的提高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在大学社区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及其在精神上具体化的文化形态,是培养人才的教育资源。它通过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和氛围对人的心理的辐射作用,在较高层次上软性规范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创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基础,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高校和谐制度建立,有利于协调师生身心和谐发展,有利于加快高校有序发展,有
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有利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谐发展。
要正确把握文化、校园文化、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正确理解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功能。要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培养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学生,需要有充满着自由、平等、博爱,充满着开放、宽容、尊重,充满着求真、竞争、批判的校园风气和精神;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强化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渠道之一。⑦
要在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优化和谐的育人环境,在潜移默化的氛围里,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从而陶冶其情操,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就出大批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注释:
①刘吕,高吴冬.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②⑤乔潮.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理性思考[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7,(1).
在全球化、网络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人们深深体会到要使用好科技这把双刃剑,必须依靠人文精神的引导。教育部早在1998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自此,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国内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也随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尤其是工科类高校人文课程的设置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工科类高校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的现状
1.思想政治课代替人文课程
目前,我国工科类高校开设的与人文有关的课程,基本上是如下几门: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等。其实,这些课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定位和作用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是从正面途径,让大学生接受我国社会的主导性思想和价值观念。无可置疑,这些课程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但它们不能与人文素质课程简单的等同起来。而时至今日,不少工科类高校的专业教学计划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几乎没有其他人文课程。
2.已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存在诸多问题
近几年来,虽然教育界一直在呼吁加强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受到长期以来形成的专业教育传统的影响,许多工科高校在课程体系上仍存在着重工轻文的倾向,科技类课程在数量上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人文类课程只不过是点缀。目前,工科高校所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存在的问题为:一是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很多工科高校依据现有教师的状况开设人文课程,有这个学科或专业的教师,就开设这门课,没有教师的就不开,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二是人文素质课程课时少。我国的工科高校开设的人文课程包括“两课”在内,大约只占到总学时数的10%,比例偏低;三是人文课程目标过于功利化。所开课程没有站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只突出人文类课程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而忽视其深刻的文化性、思想性和审美性,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变成两张皮,无法真正融合。
3.缺乏教学资源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投入不可能立竿见影,工科高校往往更愿意把有限的经费用在专业建设上,而对人文教师队伍的配备、人文类学科的课程建设、教室多媒体平台和网络的设置、图书馆人文资料的购置、第二课堂的开展、各种文化体育馆的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甚至短缺,这给人文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当前,工科高校从总体上来说,专业的人文教师仍大量缺乏,教学条件滞后,教学手段也相对简单。
4.人文课程定为选修课未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
大学校园里经常有这样的流行语“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从一句校园玩笑可以反映出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位置。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工科高校中恰恰都是以选修课的方式在开设,可想而知,大学生在上这一类课程时所拥有的热情和所付出的精力会大打折扣,使本来为数不多的人文教育课程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严重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工科类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
1.设置人文核心课程
工科类高校应该设置一批人文课程为核心课程,其目的在于更加坚实地奠定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并对其他文化素质课程起到以纲带目的示范作用。如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西方哲学三门课程均可定为核心课程,因为这些课程不仅仅是简单地扩大了知识面,而在设课范围上有一定的广度,覆盖了文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伦理等主要的人文学科领域,而不是局限于其中的某几个领域;课程内容也有一定的深度,不仅仅是介绍性的、事实性的,而是有理论有引导,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判断和文化分辨能力。人文教育“核心课程”设置之后,学校应该将其准确定位,这些课程再不是普通的公共选修课,而是与工科专业的自然科学基础公共课程,比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等性质相同,是本科生入学后就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人文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全部由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领衔开设。
2.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公选课课程体系
工科高校人文素质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是否完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该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能否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笔者认为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公选课程应至少包括六个板块:
(1)语言、文学类,以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如大学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中外文学名著导读、语言学基础、口才与演讲等;
(2)历史、文化类,主要在于强化大学生对中外历史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世界历史概览、人类文明简史等;
(3)审美、艺术类,以培养大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观和审美素养为目的,如中外音乐欣赏、乐理基础知识,书法鉴赏、美术基础、影视欣赏等;
(4)心理、社会学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增强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适应能力为目标,如青年心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等;
(5)哲学、政治类,主要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如哲学导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政治学概论、国际时事等;
(6)经济、法律类,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经济理论和法律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经济学概论、经济管理基础、法律基础、市场经济与法律等。
3.建立学分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创校初期,就拟定了培养实用工程技术人员的目标,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作为理工科学生的第二主修课列入必修课,规定总共要修满不少于8门的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的学分。其他世界名校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加州理工等,都规定理工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人文类课程,以提高人文素养。目前,我国许多院校都在推行学分制改革,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工科类高校为了使学生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应该借助这一契机将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容和学分比例进行设计和规定。如在学籍管理中明确规定工科专业学生在人文课程方面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使文化素质教育从制度上有一定的保证。同时,在选课范围和比例上应出台指导性政策,防止课程设置和学生选修上的随意性。
4.调整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其他教学辅助设备,教师只有教材、教案,外加一支粉笔,授课方法也是教师的讲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其余时间是简单的提问,其教学效果非常有限。工科高校开设的人文素质系列课程应该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课程实施方式实现多样化。
5.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在保证开出一定数量的人文课程的同时,工科类高校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工科类高校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有意识地创造浓厚的人文学术氛围,如组织系列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报告会或专题讲座,开展音乐、书法与绘画等方面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大图书馆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科学书籍的藏书等等,都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举措。
6.积极地引进能够促进人文学科发展的高水平人才
开发人文课程的关键是要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厚、人文素质好的教师承担人文课程的教学。人文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对人生和世界的理性认识知识,还要从情感精神上培养和熏陶学生,使他们具有丰富的情感、坚韧的毅力、充实的精神生活,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工科类高校应引进和培养一批人文社会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并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其生存、发展的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工作、人际环境,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学科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同时在人才引进上还要树立一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聘请其他院校、研究院的知名学者作为兼职或客座教授,这样既补充了师资,又能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名家、大师,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另外,还应重视开发本校已有的人才资源,通过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来促进本校现有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或者鼓励现有文科专业教师进行再深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只有合理构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才能使工科类高校真正做到科学与人文融通,培养出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精神的工科大学生,使他们成为拥有较强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应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90-02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探索,已经到了一个理性发展的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由此看出,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工科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之一。
一、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1]“素质”,周远清[2]认为其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他把文化素质也即人文素质作为基础素养。人文素质是将人文知识经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之物”。[3-4]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做一个有良知、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些恰恰是现代文明和竞争异常激烈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基本素质,高等教育必不可缺的内容。
二、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本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薄弱问题依旧相当突出。两院院士杨叔子将此现象描述为“五精五荒”,即: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5]
1.工科学校对文化素质教育走偏。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科院校的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五重五轻”: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6]长期以来,人们受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束缚,特别是市场化冲击下产生的实用主义更让人急功近利,让中国的高等教育愈来愈呈现出重理轻文的趋势。而缺乏人文内涵的科学教育将不断导致整个社会中人们价值观、道德感的普遍缺失。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谢尔登·格拉肖博士所指出的“工科科学家不能只懂工科,因为我觉得,要想成为一个文明人,一定要学些文学”。[7]目前,部分工科院校专业性强、具有“功利性”色彩,在强化培养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往往忽略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
2.学生只注重专业,人文素养贫乏。从基本人文素质要求来看,目前许多在校工科大学生甚至毕业生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同时,受就业压力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工科学生往往把主要精力发在专业知识的提高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呈现出对人文素质教育冷淡,有的学生甚至表现出抵触情绪。从而个别人文素质差的学生,出现了价值观混乱,黑白不分,美丑不辨,道德观亦出现混乱,道德底线岌岌可危。由于人文素质的缺乏,近些年来在校和已毕业工科大学生已经表现出了如下问题:适应社会能力差;心理素质脆弱;缺少法律意识、匮乏法律常识等。
3.专业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有待加强。工科院校大多数教师为理工专业毕业生,往往在专业教学、科研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但平时很少顾及人文方面素质的提高。久而久之,使得部分教师的道德观受到冲击,在自己的言行和课堂教学上,表现出较低的人文素养。甚至有少数教师表现为缺乏民族自豪感,没有社会责任感,利己主义、功利思想严重,在学生中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对于人文素质普遍不高、辨识能力普遍不强的工科学生来说,很难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提高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1.提高认识,引导师生自觉提高人文素质。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塑造,离不开优秀人文素质教育。高校作为一个国家栋梁人才的培养中心,必须同时在“学”、“教”两个共建点下工夫。在“学”上,学生要强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要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能力在的关系;要自觉去摄取各类人文精华哺育自我,达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境界。在“教”上,由于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自身人文素养和教学垂范与引导作用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具备广博的知识,充分以人文素质的趣味性和逻辑力量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因此,全校师生的人文觉悟的提高,是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
2.努力营造人文环境,弘扬人文精神。校园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大学人文素质的重要体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气氛,是校园环境构筑的关键之一。首先,高校可以聘请人文素养高教授及社会各界名人,进行专题讲座,打造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修养的“第二课堂”。其次,要规划并建设好校园人文景观建设,这不仅要打造校园的整洁和美丽的景色,还要把名人、大师等教诲或塑像融入人文景观建设中。再次,鼓励学生走进社会,提高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意识,使得人文素养得到升华。
3.强调工、文协同的培养模式。工科大学对人文素质与文科类素质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要体现其特点,提炼出对工科学生成才所必需人文素质要素,找到“工”、“文”的切入点,构建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协同培养模式。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二者将融为一体,因此,工科大学应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纠正人文学科教学处于弱势的现状。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工科特点,可以设置人类与自然、科技发展史、逻辑学等基本人文课程,强化工、文协同的培养模式。
振兴中华民族,缩短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我们中华炎黄子孙的夙愿,这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于工科学生来讲,若仅仅掌握专业知识,而缺乏人文素养,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因此,加强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落实意义,但任重而道远,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丁维明.论强化工科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14(2):82-84.
[2]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4,11.
[3]唐英,王洁,等.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9.
[4]贺曲.论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J].安顺学院学报,2011,13(3):67-69.
[5]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关键词:英美文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教学
通常情况下,以人为中心的理性思考能够启蒙人类的人文素养,以人为中心的理性思考源于外国的文学作品,以英美的文学作品为主。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课程中有外国文学教学课程,当然就少不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下面文章中主要阐述了人文素养及其与英美文学教学的联系,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概念论述
1.1何谓“人文素养”
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都称为“人文”,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在社会的文化大背景下,人自身由知识、能力、情感、观念和意志等因素共同组成的个人内在品质。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质需要提高其人生境界、塑造崇高理想以及实现个人价值。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可以表现其性格、气质和修养,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价值观、思考方式、处事行为。在人文素养的教学活动中,人文学科主要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尤其注重研究人本身价值体系的形成。所以在高等教育中,人文学科的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人文素质的教育实质上是对人性的教育,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本质。
1.2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关联
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素养是通过人文文化表现出来的,而英美文学作品是人文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学生从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学习历史知识,学会将人类的文明进行延续并将人类历史推向更高的文明;在文学作品中学到的哲学知识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宗教知识以及道德观念都是积极向上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诚信做人,生活得更加高雅有情趣。优秀的英美文学所弘扬的价值核心都是真善美,可以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方面可以学习作品中伟大人物的优秀品质,如责任感、奋斗精神、勇敢坚强的品质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必要的掌控或者揣摩别人的情绪,学会承受困难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这都体现了英美文学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此外,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智慧、情感、经验、原创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生命意识、对于学生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少数民族大学生英美文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2.1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教育自身的功利性越来越严重,这使得教育的育人本性被逐渐边缘化甚至被淡忘,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较低。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人文素质缺乏同样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理工科大学的学生,对文史知识很少涉及。根据相关调查,有不少学生甚至不知道建国前的。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也很缺乏,甚至有学生不知道聂耳的著名作品有什么,也不知道柴可夫斯基是哪国人,这样的现状是十分令人担忧的。此外,因历史上的民族遗留问题,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问题的看法还比较偏激。有调查显示,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抱有“本民族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这一看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圈子里也经常出现诸如“我们民族怎么样,汉族怎么样?”之类的讨论,这固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一种体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其民族认知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在地区发展及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失衡,甚至由此引发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2.2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英美文学课程是对西方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主要目的是在学生的外国语言基础上提高人文素养,学习西方优秀文学。但是在现实中,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中却面临了很大的困难。在本就被压缩的极为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学生在上课时兴趣了了,“上课前不预习,上课时没兴趣,下课后不复习”成了学习的常态。英美国家在文学教学中注重对近期研究成果的吸收和运用,并且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学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其本身的文学素养。
2.3对人文素养的讨论已经引起了教学工作者的深刻思考
针对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低下的现象,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一问题是一个长久积累的问题,我国的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开始接受应试教育,这种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把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在课业任务上,不能开拓其他领域的认知。到了高中阶段,由于我国文理分科政策的影响,使得学习理科的高中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少接触到文史类知识,使得他们的大脑中出现一个大范围的文史空白。到了大学阶段,专业划分十分细致,专业口径窄导致学生人文知识薄弱,学生的知识结构不科学,出现失衡问题。很多学校多年来一直注重教学质量硬性指标的完成,忽视了对大学文化发展态势的研究,在实际的学校建设过程中也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文化建设措施,没有针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举办相关的知识讲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没有落到实处。目前我国大学生中,很多学生因为心理疾病问题而与其他同学难以相处甚至出现自虐自杀的现象,这说明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由于该问题的长久积累性以及我国教育体系的确存在问题,所以要抓紧时间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改革中,要综合考虑学生和老师、培养目标、教学规范、课程体系等多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4提升自己的审美眼光,陶冶情操
通过对世界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世界文学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大都源自英美文学,比方说,一些大文学家莎士比亚、米尔顿、马克•吐温等都属于英美文学的研究者。现在我国参与到文学阅读中的人也越来越多,通过认真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念,还能积累一些审美经验,学习英美文学还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文学的强大力量,在了解基本的文学知识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让人们用心来感悟生活的美好,乐于生活,乐于学习。另外,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存在较强的教育意义,人们在学习英美文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还能够让自己更加睿智,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自然就能够陶冶高尚的情操了。首先,英美文学作品中大都提到了一些具体的人物,并给予这些人物鲜明的形象,阅读者就能够从中学到坚强的人物性格以及鲜明的形象,为以后的人生带来了正面的积极的影响。比方说,富兰克林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就有给年青一代的劝诫,我们可以从海明威的小说中学会冒险,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总能给人以启迪,不论是在个人修养还是人格塑造以及意志力的锻炼方面都能得到你想要的,其次,学习英美文学的人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同情心,让自己的心胸更加宽广,陶冶高尚的情操。
2.5培养少数民族的跨文化意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迅速发展的社会,懂得一门国家语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甚至懂得英语的人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了,目前,社会对掌握英语的人才要求越来越多元化,英美文学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学习目标。由于英美文学中包含了很多西方文学知识,因此少数民族在学习英美文学知识的过程中,就能够变相的了解外国西方文化,在此基础上熟悉掌握外国文学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少数民族通过学习外国英美文学,可以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外国文化,分析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区别。现在,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跨文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当然如果是跨文化的英语人才就更好了。
3英美文学教学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3.1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的完善
现在,英美文学在高校芙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它在公共英语教学中长期被忽视。各高校正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文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文学作为人文学科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在高等教育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文学素质作为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也应该在高等教育中体现出来。高等教育中除了开设公共选修课,如《英美文学赏析》,英美文学教学也应纳人大学英语教学的体系中来。目前,我国高校内大学英语课时普遍较少,而且随着课改的进行,大学英语的教学时数会相应减少。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目前有两种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一是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挑选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有着深远影响的英美作家,如莎士比亚、狄更斯、雪莱、马克•吐温等人的作品,进行讲解、分析和讨论,如开设《西方名著赏析》课程;也可专讲某一文学专题,如《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圣经文学》、《女性主义文学》等;二是利用西方文化教学促进英美文学教学,开设一些文化类课程,如《西方文化导论》、《文艺复兴史》等。
3.2英美文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具体改进方法如下,我们建议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研讨式的教学,在课堂上尽可能的进行专题探讨。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大量阅读理解任务后,针对某一个作家进行调查和研究工作,尽量拓展视野,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和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尽量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文学教学课堂中来。学习英美文学,了解西方文化,实际上不仅仅要了解西方的文学艺术、文化习俗,更要了解西方的心灵史和思想史。我们知道,要深入理解并鉴赏英美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一些西方哲学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如达尔文的进化论,黑格尔辩证法,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意识分层,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等。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通过借鉴不同的文艺批评理论,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某个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与研究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阅读视角,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这也是文学教学的目的所在。
3.3对外国英美文学知识的本质目的的准确了解
现在的外国英美文化教学似乎变得更加商业化,没有了当初的纯粹性,现在的教学大多比较关注英语教学效率,忽视了英美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要向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的人文素养,就要从学习外国英美文学做起。详细来讲,学习外国英美文学的本质就是让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广大民众了解英美文学,学习英美文化知识,进一步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此外,学习英美文学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在提升人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体会人文精神的本真。因此,在少数民族学习英美文学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习英美文学的本质和目的,尽量接受较为专业系统的学习,领悟外国文学的真谛,走进英美文学作品的世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英美文学课程建设,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培育的目标,也是对学生进行文化启迪的重要形式。本文在介绍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现状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需要高校主动采取措施加强引导,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高度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高峰,张岩.论人文素质教育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1(18):178-180.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42-02
人文地理学作为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已有20多年,与许多人文学科一样具有培养素质与能力的功能与责任。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问题一直在讨论[1-7]。笔者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
1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矛盾及其协调
很多学者赞成将实践课、讨论课作为人文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以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即在教学计划内开展课堂讨论,在教学计划外设置社会调查与考察等实践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存在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总课时的限制问题。虽然完成一项社会调查或者实践,学生会有很多的收获,但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不是教学计划安排的时间能承受了的。教师在其中的工作量也远远超过课堂讲授。第二,课堂讨论也是很费时间的,同样教学内容耗费的课时至少是课堂讲授的三倍。特别是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主观上将学生的个性理想化,认为每一个学生都会认真准备,积极参与讨论。其实不然,能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参与讨论就很不错了。即便是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也不可能都给每个同学演讲的机会。这就是说讨论课所收到的教学效果对不同学生来说差异很大。第三,地理专业的考察与野外实习多,这是必然的。如果专门针对人文地理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之外增加社会实践与考察无疑有一定难度。而目前专门将人文地理野调查与实践列入教学计划的院校还非常少见。此外,培养费用也会随实践活动的增加而提高。诸多原因,实践课、考察课、讨论课多是纸上谈兵,良好的愿望难以实现。
目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途径很多,本文试图在原有实践与讨论课的基础上,探讨网络教育的功能,拓宽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途径。
近年来网络博客(Blog或Weblog)飞快发展,无论在信息量、出版速度、自由空间等方面都是其他出版方式无法相比的。它能发挥个人无限的表达力,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与沟通。
与传统课堂讨论形式相比,网络讨论具有以下优势:第一,网络资源与当前的教材、教参相比,内容要丰富得多;各高校在建设精品课程时都有网站建设方面的要求,可以下载更新、更前沿的资料;很多网络论坛都有人文地理学科的文章,有的还是重要的研究报道或成果,获取信息量很大;第二,网络提供的资料新,学术水平也很高。虽然网络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受到怀疑,相信当代大学生还是有这个辨别真伪的能力。教师给予适当指导,提供国内主流网址,如表1所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国内外很多知名学者,甚至学术界的领军人物也在网络设置专栏或个人主页,这是非常难得的学习资源。其学术层次远远高于班级内部的讨论。第三,网络讨论的开放性远比课堂讨论高,不受专业、地域、时间、对象限制。第四,网络讨论没有学术、行政等权威约束,是真正的畅所欲言,自由度非常高。第五,网络讨论是书面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同时培养了写作能力,表达与辨论能力。
2 素质与能力培养对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人文地理学课程的社会实践、课堂讨论、决策能力培养等都存在一个总教学课时的限制问题。调查部分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结构,见表2。
注:全部课程学时及学分中不含社会实践、实习、军训等,自然地理学包括气象气候、地貌、水文、植被、土壤以及综合自然地理等,根据各校设置特点略有适当调整。区域地理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从表2可以看出,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与经济地理相当,比自然地理少得多。多数高校人文地理学按周3开课,总学时在50学时左右,只有西北师大稍高一些,总学时、学分占全部学时、学分的2%左右,而且少有单独设置分支学科作为必修课。自然地理课程设置比较系统,一般分为地貌学、植物地理学、气象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等,有的学校还设置了自然地理学导论,总学时占全部学时的9%左右,总学分占全部学分的7~16%,各高校差距很大。由此可见,人文地理学虽然作为主干课程或者称为核心课程,还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这种课程结构一方面不利于人文地理学开设社会实践课程,课堂讨论等开放始的教学方式也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也与人文地理学实现人文素质教功能不相匹配。一些学校将社会调查与实践课程安排在假期,或者在课余时间解决只是权宜之计。实际上课余时间也是有限的。
高校人文地理课程设置充分反映我国地理学科重自然地理,轻视人文地理。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一方面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接受原苏联的地理学科建设模式,将地理学划为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重自然而轻人文;另一方面,自然地理在我国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学科建设比较成熟,自然地理各分支学科的研究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人文地理课程的设置从上世纪80年代才得到重视,学科建起步晚,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尚不完善。 对此,很多学者曾提出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应改变这种不利于学科发展的局面,地理学应该以人文学科为主。
近年来,经过许多学者不懈努力,人文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已逐步成型,如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宗教地理学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的地位和发展水平要高于自然地理学科。行为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民俗地理学等也有大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应用型成果。这些为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
面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所承担的培养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双重任务,一些学者对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改革建议。刘继生等提出,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方而的课程,除作为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开设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外,还应在专业选修课或专业系列课中开设15学分至20学分的人文地理课程。每门课程的学分为2学分至3学分。所开设的课程应根据各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办学特色、社会需求和师资队伍状况形成一定的专业方向[8]。
3 完善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构想
考虑人文地理学科的发展、专业素质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的需要,以及建设合理的地理科学体系,本文提出完善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构想,如表3所示。
与传统课程设置相比较,表3设置方案作了三个方面的改革。第一,全面提高了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在全部课程中的比重,其目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人文学地理学科建设;二是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一变化使地理学科的人文特征更加明显。第二,加强了实践环节,本专业的野外考察和社会实践共6周,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业素质是有利的。第三,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处于并驾齐驱态势,改变了自然地理学一枝独秀的格局,为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
调整后,自然地理板块的课程对应的学分仍比人文地理板块高得多,一方面在于学科发展水平的差异,自然地理各分支学科已经比较成熟了;另一方面,这里将地质学基础也纳入自然地理系列。特色课程是各高校根椐本地学科发展特点设置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一般作为选修课程,如安庆师院和徐州师大设置了环境规划、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烟台师院设置了海洋地理、灾害地理等。人文地理系列课程中,人文地理学导论与其分支学科分别设置,与之配套的人文地理学教材将面临进一步改革。旅游地理、城市地理、人口地理学等课程在我国发展很快,在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中已具有明显的优势,与自然地理各分支学科相比其应用价值也非常明显,作为必修课程设置的条件已成熟了。
建议将人文地理学导论纳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系列,作为理科专业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同升.基于能力和素质的考试改革探讨,西北大学教学研究文集,2004:98.
[2] 张晓平,李永文.21世纪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与建设方向初探.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0(2):49.
[3] 傅丽华,论高师人文地理课程教学与“研究实践型”教师的培养.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20(2):123.
[4] 杨载田,邱国锋.高师人文地理课程考试改革探索.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5,23(6):41.
[5] 张铁牛.论教学技能的形成与发展。许昌学院学报,2003,22(5):13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25-02
一
人文,作为一个人在对自然以及社会进行适应、改造的时候,人们的思维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素质”在教育学领域解释为,人在先天时期的生理状况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化以及社会带来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认知和具体实践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基本素养或品质[1]。而人文素质指的是人之所以能称作人所必须拥有的一些基础品德与人格,与身体素质、科学素质等相对应,并共同组成一个人的具体综合素质,详细而言它是一个人在形成其自身基本素养的整个过程中,不断依靠社会实践、学校教育以及环境等相关路径把人文知识进行内化,在其身心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稳定性的“内在之物”,这个内在之物在外则表现为一个人的理想、思维方法、道德品行、行为举止、言谈方式以及自身修养等等[2]。概括地讲,人文素质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即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人文知识以及人文方法。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教育。具体而言,是教育者通过一些教育方式如传授人文知识,利用人文环境进行熏陶等,使受教者学习到历史、文学、哲学、善良、真实以及美好等相关常识、价值观念、行为尺度与道德意识等内容,引导受教者积极地进行人文体会及实践,以此使受教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获得整体上升。概括的讲,共有四个目标:一使学生确立起人文意识,二塑造他们的人文品行,三使他们拥有人文常识,四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以下特征:人本性,即人文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人文素质教育的初衷与归宿就是为了人、出于人、归于人,注重人的个性、完整性、主体性,着力于人性的培养与提升;时代性,即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动态体系,它的内涵和外延既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烙印,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也就不尽相同,这就是为什么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民族性,即人文素质教育重塑的人文精神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总体而言,人文素质的塑造和发展都带有浓重的民族特色和国家历史传统,我国人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带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历史特点,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民族性就要求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断吸取优秀传统人文思想,发扬特有的民族精神。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追寻关于人自身所有问题的答案,特别是关于人是什么的探讨。然而在回答“人是什么”之前,必须要明白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行为的善与恶代表了道德修养,是人类本性的表现,以此作为“人之为人”的理论基础。
首先,“人之为人”的本性探讨――人性理论。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4]的命题,孟子基于孔子的思想提出系统的人性善的理论。然而荀子却主张人性恶。韩非子把荀子的性恶论推向了极端,主张采用法治的方式,迫使人不能作恶。老子认为人性是多元而动态的,人事应该遵循天道的自然无为。庄子坚持对“自由之性”的向往,在此过程中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相融合。
其次,“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人生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派坚持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追求个人对于历史、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在社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但是,面对人生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挫折,老庄的道家人生价值理论讲究顺应时事、清静无为、超然洒脱、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的人生追求,个性自由、返璞归真的人生理想。这些都有利于现代人处理人生得失,冷静对待人生旅程中的曲折与坎坷。
再次,“人之为人”的理想目标――理想人格。儒家构建的是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君子”人格型态,以德为首、仁礼结合。儒家理想人格型态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教人们“以义为尚”、“安仁利仁”,做一个“志士仁人”。道家老子提出的理想人格型态是一个入世智者的形象,更加强调的是对于成全他人,成就社会的诚意,采用智慧的方式达到利益天下的无私境界,要求极有修养。庄子提出“至人”表达自己出世逍遥的人格追求,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是一种无惧、无忧、无求的人格理想目标。
第四,“人之为人”的相互关系――人际关系。关于“我与人”的关系处理问题,儒家一贯坚持的是“忠恕之道”的为人总则。在具体的人际关系处理中要求做到仁爱,而墨家主张兼爱论。老子接人处己的妙道是他的“不争”论。不与人争,易于知足,宽容对待一切事物。庄子却是完全的无我论。
第五,“人之为人”的处世原则――为人处世。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中影响深刻的为人处世方法就是孔子所提出的“中庸”思想。孔子认为君子的本职就是奉行非此非彼的中正与亦此亦彼的中和,也就是中庸。但是真正的中庸是时中的。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5]因为中庸并非一成不变,它是根据具体情况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人们在处世时就要善于找到当时的中点。儒家所推崇的中庸之道就是提倡宽容待人,有礼、有诚;不偏听不偏信,处理问题不偏激,要以社会利益为重。
三
中国传统思想里这些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传承民族文明。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经久不衰的精髓,它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支柱,生命源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对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民族文明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儒家将道德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将道德水平作为判断文明与否的标准,《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5]这种修身的观点更加侧重于道德修养的自我实践性,突出主体的个人努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它有利于唤醒其内心的道德耻辱感,迫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在精神上挂起道德的警钟,时刻提醒自己自觉抵制各种不道德的思想与行为,从而提升道德修养达到内圣。
第三,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的一员,面临着市场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都明显不足,在打击与磨难面前,悲观绝望,怨天尤人,甚至是自甘堕落,走向自我毁灭。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所否定、批判的。《周易・乾》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6],孔子认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7]。这些都表达了忧患以生、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它教育我们大学生在艰难困苦中,要坚定信念,胸怀大志,勇于直面人生路上的内忧外患,利用自强精神协调身心发展。
第四,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奋斗不息的人生追求。孔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目标,向往建功立业,一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无可置疑地为我们大学生提倡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传统人文思想中的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与忧患以生、自强不息的不懈精神,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自强不息,建设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启示当代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继承和光大这种人生精神,无疑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7.
[2]唐英,等.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8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0-72 -03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虽然也经常出现某热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等乐观报道,但对整个国家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统计却不容乐观,根据2011年6月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本科就业排名前50位专业的平均就业率才91.2%,相应的高职高专的就业率只有88.1%。这还是数据优化后的结果,比如数据中不包含招生规模过小的专业,也不包含继续深造的学生,更不包括很多民办院校。也就是说,每年从高校大门走出来的毕业生,将近有100万人没有工作,累计往年无法正常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大学生就业状况之严峻可见一斑。
大学生就业困难,存在着很多原因,这包括一定的社会原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高校的录取率逐年增长,导致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毕业生人数超过了600万;其次新生劳动力增长速度过快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
除了社会原因之外,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也是重要原因。
众多调查发现: 当今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 应用知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欠缺,工作责任感、职业操守素质不足,把握社会需求的能力、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缺乏, 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和蔓延。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抱怨工作难找,与此相对应, 越来越多的岗位招不到满意的大学毕业生。许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他们不是不招人,而是招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人,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生的素质达不到所招聘企业的要求。
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但对就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缺乏系统性培养,使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就业能力,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而造成“就业鸿沟”的形成。因此,对高校而言,如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系统性的培养,如何不断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一)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 在构成要素上包括诸多方面。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 AST D)指出就业能力涵盖了16 项技能, 包括5 个类别: 基本胜任力( 阅读、写作、计算) , 沟通能力( 说和听) , 适应能力( 问题解决、创造性思考) , 群体效果( 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协商能力) 和影响能力( 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 等。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它首先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综合素质;其次,它是通过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可以塑造和培养。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上,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影响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实践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前提, 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二是知识拓展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 即知识的开拓与扩展能力, 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三是创新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核心, 指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和陈腐观念的束缚, 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论、新概念, 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能力。
(二)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相辅相成
素质教育的定义和内涵目前众说纷纭。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主要有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根本,身体素质是成为合格员工的基础,智力素质、劳动技能素质通过一定的学习训练可以达到,审美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精神追求。素质的“关键”是认知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不断地将外在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人的素质,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另一种理解是“素质首先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创新意识;再次是继续发展的能力和对新知识的及时吸收能力以及知识的迅速更新和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种“能力教育”,通过素质教育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个性、服务社会为目的,以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根本,以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为核心的教育。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保证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才能使大学生与社会需求接轨,使他们顺利就业,并使其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选拔学生,而是为了全面地培养学生,是为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人才。因此,学校只有重视素质教育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也才能建立起学校的信誉,建立起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关系,真正提高就业率。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完善
在学校教育中,素质的培养往往由于难以量化而被忽视,或者简单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于道德素质教育,把体育课等同于体育素质的培养、把一些选修课作为审美素质的培养,这不仅片面而且也会使得原本一体的综合素质割裂,把无法用分值量化的素质强行分值化,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却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度重视的指导思想
教育最直接、最基本的着眼点就是人的教育,培养人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归宿就是学会做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应当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这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
素质教育正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诠释,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成功的人格,而人格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而也不能单靠学校的一己之力来完成综合素质的教育。高度统一、重视的指导思想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只有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的主客体对受教者的培养目标清晰明确,上下统一,综合素质的培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开展起来。
(二)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除了高度重视和统一的指导思想外,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完善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基本纲领,它不仅要符合学生自身特点,更要结合专业和岗位需求,既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后续发展,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严谨、客观的态度,更要结合高校的专业以及就业岗位、企业需求来商讨制定。企业在用人方面除了对专业技能素质方面的要求外,对综合素质要求也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
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方案。可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每种专业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同时还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调整课程内容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引导学生往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方向发展。探索“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在主修专业课程合格基础上,选修一门以上的特长课程,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与社会需求合拍,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
(三)适合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而较忽视人的素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 其结果是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没文化 ,有技术无人文的大学生。以高职教育为例,教育部在2006年先后出台了14号、16号文件,明确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及“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尽管在人才模式的内涵中有“高素质”的表述,然而,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与职业技能培养相比,“人文素质教育”模块通常是最容易被淡化的一块。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动手能力、操作技能、技能证书考试、从业资格训练等实践课程,占据着核心地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种类和课时却总量锐减。
优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紧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特点, 深化素质教育课程体制改革。
首先要构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中心, 包括基本能力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素质在内的素质教育体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始终瞄准市场需求的素质,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不断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综合性,这样培养的学生才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由于高职年限较短, 技能实训任务较重, 不可能开设太多的素质教育专门课程,应该将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或技能实训中。因此, 我们在进行专业教育时, 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 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内化和升华。
其三,加大公选课的开设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理工科学生修读人文社科及艺术类课程, 文科专业学生则增加自然科学与技术的课程。通过跨专业选修的方式, 实现学科渗透和文理兼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强文化底蕴, 培养学生理性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有效的交际能力。
(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素质教育既然难以量化,就应该贯彻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在学生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的实质说到底是人的教育,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在学校,教师往往是学生的镜子和榜样,是学生效仿和学习的对象,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不仅体现在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上,更体现在教师的道德素质和治学态度上。一个道德修养高尚、治学态度严谨、有着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客观、积极的人生观的教师往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榜样作用,在学生道德素质、审美素质方面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和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起到的作用往往胜过一门课程的作用。
综上所述,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能结合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要,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完善素质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优良的体质以及娴熟的学习劳动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较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使社会能更好地接纳学生,切实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 ]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
[2]王道俊,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彭金生,唐小红.浅谈大学生素质教育[J].创新教育,2009,(04).
[4]吴玉静.如何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论,2011,(23).
[5]肖云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 高教探索,2007,(06).
[6]张进.提升就业能力: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其中关于创新能力培养尤其引人注目,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的艺术教育体系。首先,确定明确的培养方向,把立足点放在面向市场、面向学术、面向科研的基点上,将技能型教育转换成创新型教育。艺术教育应该在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实际应用的同时,特别注重艺术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科学人文知识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代教育与艺术实践,建构科学可行的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人才培养机制。这些有关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教学改革。高等院校坚持创新教育的策略,不仅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也顺应了世界各高等艺术院校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我国的艺术教育和国际接轨。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既具有社会关联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种教育范式的转换,就不仅仅是一项方方面面,细致入微的深切体察和建构。
一、大力加强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职业化进程,强化教师的导向功能
社会分工的加剧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职业化趋势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对高校教师艺术专业设定职业资格,赋予高条件的限制,意义非常重大。适应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职业化进程,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强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示范导向功能,就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在社会和高等院校中,努力形成创新素质教育的公共话语
创新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且更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命。创新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目前,在高校教师当中还没有对创新素质教育有一个较为系统明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还没有充分的准备和重视。因此,在社会和高等院校中加强创新素质教育系统理论的宣传与普及,使其成为中心话语,形成理论气候和一定程度的外在强化因素,是我们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三、在高等院校建立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
1.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转变
学分制是和创新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使我们目前的教学制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要求有不同的教学方式:(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2)讲授教学内容,点明基本原理。(3)设立研究问题,指导学生讨论。(4)组织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
3.高等院校师生关系的重塑
传统的依附式的师生关心,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平等与民主的社会价值观,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人格的自由发展,也妨碍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活跃与发展,堵塞了大学生创新潜质的迸发。在这种时空背景下,重塑高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弘扬平等互助、民主自由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就是指在高等院校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工作关心上,实现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一致。这就首先要求艺术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技能水平和思想品德、人格力量等,不断增强有效的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协调与学生之间的行为能力,在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上,实现情感上的沟通与融洽。
4.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并非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而是直觉思维与辩证思维,分散思维与辐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创新性想象综合运用而呈现的―种思维状态。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以某些已知信息为思维起点,采取推测、想象等方式,让思维沿着不同的路径任意发展,重组记忆中和眼前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信息。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有中,应特别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宽容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向学生表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2)知识结构的完善。发散思维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作支撑。“学愈博则思愈远。”在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邻近学科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是向创新发起挑战的前提性要件。
(3)个性发展的注重。创新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诸个体呈现的多样化,而个体呈现的多样化则必须以个性的充分发展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发扬学生的参与意以,合作学习意识,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充分地发展自我、挖掘自我、塑造自我,使每个人都平等地得到发展和进步。
(4)人文精神的熏陶。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文教育不仅关系到人格的高低、思维的聪愚、言行的文野,更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进退。因此,人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占有基础性地位。
(5)考核方式的重建。到目前为止,我省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仍然呈现着以闭卷考核为主,以开卷考核为我们的考核结构。在这种结构方式下,考核内容必然以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为主,而忽略了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由目前的考核方式向研究性学习报告的方式转变。这种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且意在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体验进行创新的能力。
纵观以上各点,可以看出,该培养模式在理论上反映了艺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它将对提高艺术院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艺术类人才在社会中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的需求。艺术院校作为培养艺术家的摇篮,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艺术人才重任的“高等教育”院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家的基本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对艺术品位和文化修养影响起到了风向标的指示功能,因此,探讨出一套适和艺术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解决方法势不可挡。
1人文素养教育和艺术素养教育的理论差别和联系
在众多的研究中,人文素养教育无论是在被定义为人的价值,感受和尊严的人生修养,还是指由人文知识的学习和领悟的技能变来的内在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在对“人文素养教育”定义的各种阐述中,不乏提及其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本文认为艺术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彼此之间互为联系,相辅相成,知识和精神层面的涵义都需要包含进去才是真正的“人文”。通过艺术的人文素养教育才是符合科学的人文素养教育,将艺术的史论,批评和美学为代表的加强学生的思考人与社会的深刻反映,对以往艺术家的欣赏中学会对他人的尊重,在对社会和作品的批评中学会思考和反思,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这才是人文素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内外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设置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单纯地偏向于专业课,却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介入,导致“重能轻德”现象的出现。在国外,很早古希腊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为学生的职业目标为前提,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发达国家如美国早就在小学阶段就通过法令把艺术列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墨西哥还进行了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的改革,把人文艺术教育放到很重要的位置。
2.1国外人文课程设置
美国以往一直轻视人文教育,现在大力加强人文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比例。出名的康纳尔大学的室内设计教学,有下列人文课程:行为科学或心理学、艺术史或建筑史、人与环境导论等等,它们有30个学分,占总学期学分的比例近1/3。纽约室内设计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富含人文内容的课程有:设计艺术史、建筑艺术史、历史风格、人类文化学等,它们有近40个学期学分,占总学期学分的比例近1/3。从学校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艺术类学生教育,不仅体现在时代的进步,更大的特点是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学校的教学理念强调的不再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全面思维能力。
2.2国内人文课程设置
从中国知网查询,关键词为“人文素养教育”“艺术学生”的相关文献记录有237074条,普遍认为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当下的教育实践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程的设置上也偏知识轻道德。如四川美术学院的新媒体艺术系的四个工作室里,基础人文课程只占到所有课程的17%。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本科课程共有32门课程,人文课程只占到9门,不到总课程量的1/3。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本科课程设置里人文学科有:英语,语文,体育,政治类课程,作品赏析等,占到总课程31门约20%。我国艺术院校里开设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所占比例小,学校的人文氛围较低,人文课程的设置反映了艺术类院校的教育理念,只重职业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人文底蕴的培养,而人文素养教育是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更好的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丰富学生的精神,培养美好的情感品质。在目前的国内教育体制面前,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理念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改革和实践。
3教育模式改革
本文认为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模式改革需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3.1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
艺术类大学生的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意志的传统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自立自强,良好的气质修养等健全的人格,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潜能,积极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打造未来高素质的艺术工作者,实现以人发展为目标的“角色转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增加人文教育的课程
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需适当的增强比重,调整课程的结构和比例,开设一定的人文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使人文素质教育规模化地占据课堂,以培养人文素养为目标,重新明确艺术类大学生培养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气质修养,从人文精神和思想,专业能力等几个方面出发来完善课程设置。
3.3渗透“人文艺术”专业教育
现代的艺术教育中学生对文化理论课程接纳度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艺术专业作品欣赏,建筑,影视赏析,课外实践任务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修养来产生影响。其次,在专业课堂教育中,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艺术文化底蕴,多维度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4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需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适应新的教师角色的定位。在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下,教师不是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引导者。新的教学关系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授,深入学生内心。在实践中,鼓励将这种教学理念贯穿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和每一个授课教师的理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3.5加大学校政策支持
学校政策对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基础性影响,对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教师和人文课程教师如何选择与组建,校内课程资源如何充分深挖、利用和完善,不同的高等院校采用何种力度互相扶持艺术人文教育,必然对艺术类人才培养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巨大的影响。
4结语
教师素质高尚才能把智慧和良好的道德观念传播给学生,教师的传授,学校的重视加上课程设置的改革,才能为人文素养的传递提供保障制度,为良好的环境氛围打好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把德育教育改革深入到底。
参考文献:
[1]冯佳妮.高校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探究[J].教育时空,2015(3):142.
[2]尚佳.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21.
从文化选择的高度开发通识课程,就不能限于教学单纯知识传授,应将课程置于广阔的文化结构和视野中,保证所授知识具有社会文化之精华特征。从社会文化的基点出发,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顿曾将课程定义为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即学校教育受制于时间因素的有限性,不可能笼统地、无原则地传播所有文化,并且并非所有的文化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由此,通识课程开发的首要问题是对文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而课程开发的原则也表现为对文化选择与组织方面的规范,包括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怎样组织这些文化形式等。在课程开发上,要强调课程功能的广泛性,在通识教育理念中强调一门科程的多功能性,每门课程都应当具有立体化教育的任务,能够充分发挥通识课程相应的人才培养的教育功能。
(二)通识课程内容要以学生为本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应该以学生为根本,根据全人课程目标要求,通识教育涉及国际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非正式课程或隐型课程等多种类型。也可以为分布必修型课程、名著型课程、核心型课程、自由选修型等课程。把当今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中重要性日益突出的信息技术、外语、多元文化等领域的课程融入到通识教育过程中去。这样跨学科、跨文化教育的学科内容及其所代表的理念使得传统的通识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意义更加深远。以学生为本从多元文化角度设计的通识课程,可以打破专门学科狭隘的框框,触及到学术界中不同领域的相互关系,让学生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的多元角度,探讨哲学人生课题。学生在通识课程文化之中可以涉猎人类知识文化的各主要领域,以形成更加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成为通达的现代社会的文明人。
(三)通识课程评价体系要开放多元
课程评价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文化系统的终端,是一种导向机制,能在过程中发挥着质量监控作用。对于通识课程的评价,不要过分地强调标准化。要衡量一个人的发展,不仅需要考查其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还在于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对于通识课程的评价不能是静止的、终结性的,而应贯穿于通识课程教育的全程之中,使评价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评价不能仅用一把尺子,应该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参与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如学生自我评价法、专题评价法、观察法等方法。
(四)通识课程设计要与专业课程融合
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是一种通专结合的通识教育大体系。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虽然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各不相同,但在具体实施时,只重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都会导致现代教育在学生人格培养上的美中不足的缺陷。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加以适当融合,实现在课程设计上的统一和渗透,无疑是通识教育的最佳途径,这正是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必须走通专结合道路的根本原因。以这一思想去指导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应该是化解通识教育困境的正确选择。上世纪日本曾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截然分开的做法受到质疑,与专业融合的通识教育改革必将呈现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序列中。
二、通识教育的课程实践
(一)设置联合专业———英国通识教育实践
英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通识化。英国大学,无论是古典大学、城市大学还是新大学,专业设置面都非常宽广,设有大量联合专业。联合专业的具体形式有双科专业、三科专业和主副修专业。如三科专业,“工程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其中工程学课程占2/3比重,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占1/3比重;双科专业,如“现代史与经济学”、“经济学与哲学”、“哲学与物理学”、“工程学与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哲学”等,学习双科专业的优势是两个相关学科并列学习使学生增强对其中每一学科的理解,同时学到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推理方法,增强学生从多维视角观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种联合专业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贯通,体现了通识教育精神。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可以得出通识教育的实质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我国高职教育要学习英国通识教育的经验,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使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融通,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视角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独立通识课程———美国通识教育实践
美国通识教育是具有代表性的,如《杜克大学面向21世纪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报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本科通识教育改革的建议》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至2000年美国通识教育呈现:大学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度提高;州政府、评审机构、教师、学术负责人等内外部力量综合作用促进通识教育发展;所有类型本科院校都在实施通识教育改革;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在毕业学分中比重增加;通识教育课程要求更加规范化。美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突出课程国际化下的人的全球视野和整体性发展。提倡培养理解一切社会、一切民族思想精华,富有才能的青年人。如麻省理工学院所有本科生必须接受自然科学核心课程6门,人文学科、艺术、社会科学课程8门,科学和技术限选2门,实验1-2门课程等的教育。
(三)国家立法规定———日本通识教育实践日本称通识教育为“教养教育”,日本是亚洲各国中通识教育、职业教育率先现代化的国家。日本历届政府教育部门重视教养教育。二战后,日本高校在推进通识教育中,提出将培养社会需要高水平、综合性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1947年日本制定了《大学基准》,对新制大学实施“教养教育”提出具体规定,开始对通识教育探索。2002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新的通识教育改革审议方案,促进大学和教员积极开展通识教育,确立通识教育的实施责任体制。指出在激烈变革的时代,用地球规模的视野、历史的视角、多元的视点来考虑问题的能力。注重以通识课程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课程教育为主导进行课程整合,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等思想。这些为学校创造良好的通识教育气氛,转变学校的办学理念提供了政策和思想条件。
(四)通专教育融合———德国通识教育实践
德国大学专业领域的学习更多地渗透了科研的要素和精神,充分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统一”的传统与精神。一些高校通过与企业、科研单位和地方、社区的合作,使高等教育走出传统的校园,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并充分利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行灵活有效的多时段学习。这种模式通过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是在人文教育形式外另辟途径寻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把通识教育蕴含于专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中,对拓展通识教育的范畴与解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具有积极作用。
(五)综合素质课程———中国通识教育实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识课程改革进入重视综合基础知识教育阶段。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1],许多高校进行了有效实践探索,如北京大学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清华大学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将德育放在首位且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与此同时,高职院也进行了通识教育实践,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分制银行的通识教育探索,学院面向全院学生开设学分银行,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各类技能竞赛、企业工作实践、取得应用能力证书、申请发明专利、文艺体育等竞赛和课余进行的社会实践、证书考试(如计算机和外语口语等级证书、驾驶、职业资格等资格证书)等兑换部分专业教学计划内的课程学分,此项规定的实施推动了高职通识教育开展。此外,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做了通识教育实践和探索。
三、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认知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从认知结构上可分为六类,即社会科学类、人文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公共艺体类、综合素质类等。社会科学类。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侧重于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宏观的社会现象,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以及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社会的东西”。社会科学强调人的社会性、关系性、组织性、协作性等共性的方面。社会科学课程学习能使学生具有对各种信念和社会行为进行评价的广博见识及理性判断。学校可开设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课程。人文科学类。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需要、意志、愿望和价值,强调人的主观心理、文化生活等个性方面,对过去的研究是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人文科学常用意义分析和解释学的方法研究微观领域的精神文化现象。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自然科学类。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农业科学、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自然科学是要使学生理解所有人类都要受其支配的自然法则,同时告诉他们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在理解世界、保持世界的调和的前提下,刺激想象力、培养好奇心、激发学生为发现新的真理做贡献的意欲。能教会学生学会理论思考的方法。工程技术类。工程技术是指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一种系统性专业性技术,是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根本手段。英国科学协会称工程技术为“社会中的科学”。工程技术类课程是指可直接运用到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领域的课程内容,包括设计方法、施工安装技术、典型工程实例分析等课程,其内容涉及法律法规、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措施、技术标准、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经济等方面,其中,政策法规、各种规范的颁布,对于该类课程的影响最大。工程技术课程如建筑工程基础知识与识图、环境绿化工程、城市规划、工程建筑概论、工程法规、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价格法、工业基础概论、机器人、空中客车、航天航空航海等。公共艺术类。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时代的大任务。公共艺术教育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与校园的文化品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可开设美学原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影视鉴赏、摄影、歌唱基础、中国民居艺术赏析、动漫人物速写技法与赏析、现代景观设计赏析、影视艺术与审美、服饰文化等公共艺体类课程。综合素质类。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几方面,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美等要素及品质。高职在设置综合素质课程时应尽量将接近的科目知识融合在同一门课程中。比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设计的“人文艺术与道德修养”、“高新技术与现代管理”等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还有如“问题分析与解决”、“有效会议管理”、课程教学“高绩效团队建立与运作”、“人际勾通与服务文化”等。高职院校要始终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和谐、理想高远,具有一定人文、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作为教育工作目标。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覆盖面较广,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计算机类、语言、艺术、体育卫生、基本技能类等学科的综合。
(二)文理渗透融合的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宽泛的专业知识教育。开展高职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改变专业设置过细导致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力图通过这种方式培养高素质的现代高职人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时,要形成通识教育共识,淡化专业思想,改变课程设置单一性、封闭性、滞后性,确保课程的多样化、规范化,加强综合课程,文理渗透和融合。尝试通过学分制,满足学员在求知上的“各取所需”。课程体系方面,本着强化基础的原则,减少课程数目,精炼课程内容,将发展前沿知识、文化素质修养知识充实于课程之中,整合教学内容,夯实学生发展的基础。在文科、理科方向上要有所侧重。1.理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设计。鉴于理工科学生往往偏重专业知识,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所以理工科学生需要选修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系列科学课程。如中国文明、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全球视野等。2.文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设计。鉴于文科学生缺乏自然科学知识,文科生要修《高等数学》,特别关注对学生数学思想、数学逻辑的培养、自然科学和信息科学系列课程,科技、经济、社会、化学与社会、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生态学等。3.文理生通识教育共修艺术课程设计。文理科生都要修完一定学分的艺术课程。如美学原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影视鉴赏、中外艺术歌曲赏析、中外艺术歌曲赏析等。
(三)公共基础奠基的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是培养高职学生普适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互相渗透和支撑,共同作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学习的基础,承担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基础能力培养任务,在高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起奠基作用。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平台:1.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文写作课程。是高职主要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承担着培养学生基础素质的任务。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校要创建思政课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真正实现思政课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转变;由单一的知识、理论传授向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转变。3.其它课程。如体育(健康与运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为高职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高职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通过思想领域的转化,培养学生的自身通识人才的价值观,使学生选课避免功利化取向。
(四)体现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
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养的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情况。职业素养是个大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养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等。学校可开设职场礼仪、公共关系、企业文化、组织行为学、产业文化、沟通技巧、职业素养、体育与健康等课程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水平,以适应将来工作需要。
(五)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体系
适应社会生活目标的要求是以“促进学生成长需要”结合“社会需要”,来选择相应的人文通识课程。在此目标下构建的通识课程体系,应包括积极生活和社会问题处理类课程。这类课程如《幸福学》、《人际关系与沟通》、《生态与人生》、《哲学与人生》、《经济与人生》、《人与环境》等。这类课程设置主要是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即学习社会关系处理、社会问题认识、社交礼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