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行业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3-08-30 16:25: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物科学行业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生物科学行业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56-02

一、问题概述

1.问题研究提出。《植物学》实验课程是《植物学》课程的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实验课程可以巩固理论课程的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习惯和科研思路。因此,实验课程非常重要。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前人关于学生对《植物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研究并不多,也为了了解本校学生对《植物学》实验课程学习兴趣的现状,为以后教学提供参考,进行了本次调查。

2.主要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一,研究问题。学生的兴趣在学科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研究和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必须先研究学生学习兴趣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的目的。所以本文结合实际,拟研究如下问题:(1)学生对植物学实验课程的兴趣现状;(2)学生对对实验课程实际操作的现状调查;(3)对上课教师满意程度的调查。第二,采用的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到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植物学》实验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所以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

1.研究架构。本研究根据研究目的来设计研究架构,分别从实验方面、教师方面、学生方面来单独分析学生对《植物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了解大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的现状,从而找到相应的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植物学》实验的兴趣。

2.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在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学习植物学实验课程的兴趣进行调查研究。

3.研究工具和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相关问题,并针对相关的参考文献编制调查问卷,即《学生生对植物学实验课程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实施问卷调查法,以了解当前学生对《植物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的现状以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三、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94份,有效率达98%。

1.学生对植物学实验的学习兴趣的现状。由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绘制成左侧的柱形图,从柱形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本科生对植物学实验的学习非常感兴趣的有37.4%,感兴趣的有41.5%,一般的有8.8%,不感兴趣的有12.2%。由此可见有78.9%的学生对课程本身还是有一定的期望的,他们也有意愿上好实验课。

2.对实验课程实际操作的现状调查。大学生自身对实验课程实际操作现状的调查如表1,可见在植物学的实验中,能亲自动手完成实验要求的学生达76.19%,这个结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一致,说明成功的操作过程和良好的实验结果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而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联系的学生仅有22.45%,仅占调查总人数的1/5左右,在实验失败时能认真思考,找出原因的学生有63.61%,偶尔能找出原因的学生有24.15%;在以上两方面仅仅靠学生自己完成有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指导!

3.对上课教师满意程度的调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在学生对教师教学方面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38.10%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形式生动多样,有45.58%的学生认为教师有时教学形式生动多样,而且71.09%的学生都认为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完成教学,同时68.71%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能联系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理解,在教师教学方面,有高达84.01%的学生认为能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的讲解表达幽默风趣。

4.学生学习现状调查。在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方面结果如表3,仅有4.42%的学生能做到在植物学课前预习所要学习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则做不到课前预习;高达56.12%的学生只是偶尔能将植物学所学知识前后联系在一起,能经常阅读与植物学有关的书籍的学生仅占总调查人数的9.18%,但是有62.93%的学生喜欢观察周围的植物,55.10%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学习植物学的主要因素是专业课程需要,39.45%的学生则是因为自己喜欢才学习植物学的。

四、讨论

通过对问卷中大学生对引发《植物学》实验课程兴趣的原因等的总结: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学生虽然能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并且成功率相对较高,但很多学生认为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将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在教师教学过程方面,教师能很好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程本身生动多样,学生普遍认为教师的授课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植物学实验是生物专业学生开设较早的一门实验课,通过实验操作,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为以后的有关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1]。本研究认为在实验课上,学生多多实验并亲自动手操作,并且能成功地完成实验,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些能给学生强大的自信,并提高其学习兴趣。在学生探索知识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一定要给予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这些都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从而增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2

关键词: 高职高专教育;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curriculum reform;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238—02

1 改革的背景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务实、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药物制剂、分析检测等实验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药物制品生产现场操作与组织管理技能,能够在药品行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从事生产操作、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与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故传统的采用一种教学手段、一本教材和一样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改革迫在眉睫;而江苏省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制药大省,拥有近百家的制药及相关企业,它们对药物制剂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同时对专业要求也比较高,希望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毕业的同学通过岗前培训后立即就能顶岗工作。因此,针对我院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如何满足行业要求,如何不与行业脱轨成了我院当前亟待解决的难点。

2 改革的原因

在高职高专课程改革前,大部分高职院课程的组织与课程的标准基本上是本科课程的压缩版,即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解,配置与理论相关的基础实验。结果是出现理论学习时间长,实验项目要求过高,实训应用型不足以及企业实践机会少等情况,导致学生技能基础不牢实,动手能力不突出以及所学的专业理论不能有效地用于实践。因此,在专业教育上一直不能充分地理论、实践与行业相结合,不能有效地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很难实现院内学习与就业岗位的合理对接。

3 改革的措施

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和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对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与行业密切结合,努力践行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目的。[1]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00-02

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2013年列出了因就业难被亮红牌的全国十大专业名单,生命科学学院现有的4个本科专业中名列有3,即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因此,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瓶颈已势在必行。

一、专业现状

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学科专业,二者都包含着若干二级学科领域。其中,生物工程包括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糖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胚胎工程、组织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包括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微生物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组织培养、繁殖发育技术等。对应每个二级学科领域,都有一系列的专业课程设置。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有两个工科专业和两个理科专业,分别是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其中,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专业是生命科学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属于一类本科专业。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是二类本科专业。目前我校的生物学一级学科挂靠生物科学专业。从2013年开始,我们实现了按类招生,从第三学期开始再进行专业选择。

二、生命科学类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生命科学类专业,尤其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从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1)培养出的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差。这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不是个案。究其原因首先是这两个专业在高校的专业设置中发展过快,远远超过了生命科学行业发展的需求。现在全国高校中没有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寥寥无几。其次生物科学专业涉及的领域太过广泛,涉及到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由于涉及领域宽导致专业不专,使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弱。(2)生命科学类专业在大学专业中实力不强。随着生物技术的普及,生命科学面临着与高校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等一样的困境,它不再是一门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掌握的技术,生物技术已经渗透到许许多多的领域当中了,例如农学、园艺、林学、兽医、人医、微生物等生命科学的范畴之中,而像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专业设置中又有这些专业,这些专业又是非常接地气的专业。从研究领域来看,在植物领域,生命科学学院是不到20人的团队,而农学院光作物领域就是上百人的队伍。所以生命科学学院在高校中,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高校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三、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对生命科学类专业中尤其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二个本科专业进行专业定位,通过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制定导向性专业课程教学模块,推动同一专业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研究目标、工作意向在专业内向不同技术领域倾斜,从而使本科教育向目标化、专业化教育发展,在保证学生宽口径教学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从而提升专业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具体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1.专业定位。专业培养方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要解决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这两个专业所面临的困境,我们首先要进行这两个专业的重新定位。定位之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1)收集全国相关高校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结合各高校学术地位、专业优势、地理位置、经济环境等,比较分析其专业特点和专业定位情况;(2)比较分析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特点、优势、不足和国内所处的位置,结合自治区发展目标和经济发展趋势,围绕自治区农牧林与生物产业需求,并结合自治区生产生活中的教育和科技需求,探讨我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定位目标,制定出符合时展和社会需求的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专业培养方案。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既是思想的启蒙者,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在教学、科研的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拥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所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加强建设的首要步骤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名师建设,加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中不能是一个口号的问题,需要各级部门下大力气,需要资金和配套设施的投入,需要师资培养部门务实事。强大的师资队伍配合以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构成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专业建设核心要素。

3.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模块化教学。首先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学校的关于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的倡议,把一些专业基础课程例如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动物生理学和植物生理学等课程整合到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中,由学校层面的平台来开出。另外针对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涉及范围过大,重点不突出,我们在强化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前提之下,通过制定导向性专业课程教学模块,推动同一专业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研究目标、工作意向在专业内向不同技术领域倾斜,从而使本科教育向目标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配合生命科学类专业分类培养模式,建立模块化教学。这个模块化不能撼动教育部关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定义的根基,所以可以在学生的选修课程中加入模块化教学。例如加入马铃薯快速繁殖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等模块,每一模块由2—3门课程组成。要求学生按照模块化课程进行课程选修。模块化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某一阶段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以一定的载体为依托,将相关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模块。它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虽然模块化教学盛行已久,但是其在高职教育中应用比较多,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中引入模块化教学的高校还比较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已经根据陕西地区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经济发展特点建立了模块化教学特点,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每年为太白酒业、天士力公司等相关的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实践证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模块化教学的引入将推动这两个专业的建设,直接提高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篇4

[作者简介]王久梅(1969- ),女,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大学生就业。(河北 唐山 063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2011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B11JY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72-02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呈现,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是近几年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细分出来的新课题,它更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竞争的激烈性。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及实际本领,是主体的综合素质或内在本质力量的外化活动和水平体现。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在国内外也有各种说法,各种观点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把专业性能力归属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范畴之内。在这里,我们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能够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做好工作并不断获得晋升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既然是综合能力,自然包括专业性能力。之所以这样界定,是因为在理工类学科以及一些前沿科学的高精端学科,用人单位在招聘技术人才时,专业是用人单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再考虑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比如生物科学行业、应用物理学行业、机电行业、建筑行业、医学行业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结构是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方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瓶颈。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可以为测量和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特点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构建,本文将其结构构建如下: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和专业性能力,基础性能力是普遍性的、各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必须具备的,它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性能力是指大学生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系统掌握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高校而言,既要注重大学生基础性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专业性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育人质量,适应社会需求。

(一)大学生基础性能力的提升途径

1.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包括社会洞察力、判断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开设或加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如开设“逻辑学”“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以及某些讲授方法论的课程,在课程讲授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运用,从以知识型教学为主向以能力型教学为主转变,多引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第二,专门开设“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要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即教师给学生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调研并制订解决方案。如果条件具备,这些方案还可以实施或部分实施,以检验学生的方案成效。这种课程必须是讨论式的或者是开放式的,即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途径和解决方案,在评价讨论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篇5

(二)主要为各校传统学科从学科类别看,农科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分布于:理学门类的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原农学门类的农业史并入)、生态学3个一级学科,工学门类的水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5个一级学科,农学门类的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草学9个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的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原农学门类的农业资源经济与土地利用规划并入)2个一级学科,共19个一级学科(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农科类高校的“优势学科”主要为各校的传统学科,且10所高校的“优势学科”仅为农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这也说明,农科类高校虽然普遍实现了从单科性大学到多科性大学的转变,但其长期形成的学科优势、办学特色和服务面向仍很好地保持,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农业基础学科进步明显农科类高校主要围绕农业发展的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农业科学在学科的分化和发展中,其绝大部分属于农业应用(技术)学科,但也有侧重于为发展农业技术提供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验方法的学科,如农业生物学、农业物理学、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等,该类学科是发展农业应用(技术)学科的基础,统称为农业基础学科[3]。现以“生物学”学科的参评情况分析农科类高校农业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情况。从三轮全国学科评估的情况看,农科类高校在第一轮学科评估中有6所高校参加了“生物学”的评估[4],其中1所高校的“生物学”进入“优势学科”行列;在第二轮学科评估中有12所高校参加了“生物学”评估[5],其中2所高校的“生物学”进入“优势学科”行列;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18所高校参加了“生物学”学科的评估,其中5所高校的“生物学”进入“优势学科”行列。这说明,农科类高校已普遍重视农业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并取得了明显进步。

二、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分布特点的成因分析

优势学科的形成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且受到学科组织自身、外部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我国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分布呈现出以上特点,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于以下几点:

(一)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推动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呈现院校分层现象,固然与各校学科建设基础存在的差异有关,但国家实施的重点建设工程则是强化院校分层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相继实施的“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为一批高水平大学及其学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教育部直属农科类高校原本都处于该类高校“排头兵”地位,全部进入了“211工程”或“985工程”大学行列,在国家强力财政支持下,其学科建设理应取得更大的成效。同时,许多省市也都实施了有关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在这些学科建设工程及项目中,教育部直属高校同样处于有利地位。如,南京农业大学的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现代园艺科学和农业信息学8个学科(群)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畜牧学、草学和公共管理5个学科入选江苏省“十二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获得江苏省政府的强力支持,这无疑对该校的学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二)国家重点学科实力较强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建设的目的在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撑[6]。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共进行了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第三次评选工作是在2006年。由于国家重点学科是择优确定的,其立项建设具有一定的“门槛”,这就使得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上。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在安排“211工程”、“985工程”、科研计划和人才计划等相关建设项目时,都与国家重点学科相结合,并给予支持和倾斜,等等。这一切都决定了国家重点学科在各高校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

(三)学校办学传统的延续任何高校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既是高校优势的根源,也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宝贵财富。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依托自身的传统和优势,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谋求发展。我国农科类高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经历了依托农业行业办学、服务农业发展需求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优势的农业学科。20世纪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该类高校虽然普遍实现了从单科性大学到多科性大学的转型,但它们不可能弱化或者抛弃已形成的学科优势,否则就会使学科建设产生“失根”危机,使学校失去发展的“根基”和“主脉”以及赖以在国内外建立声望的基础。这就决定了该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大多是带有农业行业特色的学科。

(四)农业基础研究的重视农业科学以有生命活动的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生物学是主要的农业基础学科,其重大理论突破和高新技术的发现与应用,必将对农业应用学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一些农科类高校就敏感地意识到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对农业应用学科及农科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并依托传统农科优势鼓励教师全面开展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领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我国农科类高校之所以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取得明显进步,就是多年来大力开展基础研究的结果。

三、农科类高校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的建议

优势学科是一所大学的特色所在、核心竞争力所在。从大学发展的角度看,抓住了优势学科建设,就抓住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综观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大学,都是在一两个学科领域首先突破,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我国农科类高校要想建成高水平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以高瞻远瞩的学科视野,加快优势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一)优化学科布局,突出特色和优势突出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灵魂,形成优势是学CHINAAGRICULTURALEDUCATION科建设的生命线。以特色创优势,以优势促发展,是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农科类高校应通过学科评估,了解每个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水平以及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所处的位置,特别是要对评估结果所反映的学科发展状态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认清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对于已形成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要进一步巩固并发扬光大,而对于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要分析原因,从而明确下一步学科建设的方向和思路;应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科学整合学科资源,强化学科内涵建设,突出形成学科特色,发展壮大学科优势,有序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篇6

二、药学教育为医药产业提供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虽然药学教育受制于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但同时药学教育又对医药产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药学教育能够为医药产业提供所需人力资源,这是由药学教育的教学功能实现的。人力资源是一个重要生产要素,而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医药产业,对于人才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从新药研发到工业化生产,从药品流通到患者用药,实现药品预防、诊断、治疗的作用,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的药学人才。第二,药学教育能够为医药产业提供知识与技能,这是由药学教育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实现的。药学教育不仅通过培养人才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而且它还通过各种科研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各类知识、技术和产品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在我国,高等学校是新药研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药学教育的发展与医药产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但要提供人才支持,而且要贡献科学知识与技能。第三,药学教育的规模和结构是推动医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药学教育数量上的不足会导致医药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教育结构上的不合理会导致医药产业局部的人力资源供给出现问题。某个环节可能出现人才供给失衡现象而无法有效地推动医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药学教育与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1.构建合理的药学教育结构。合理的药学教育结构是保证药学教育与医药产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药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医药产业结构和药学教育关系进行分析之后,本文对构建合理的药学教育结构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严格控制研究型大学进入药学教育领域。目前我国新药研发水平不高,使得医药产业没有能力消化大量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结合产业现状和教育成本,应当严格控制研究型大学进入药学教育领域。第二,大力发展药学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医药产业市场也存在着“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两种格局,而打破这种局面,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就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采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因此,药学教育应以实践技能教育为重点,以实际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为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质量控制、临床药学服务等环节培养大批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第三,严格控制中药学类专业的规模。目前,中药学类专业规模均超过化学制药类专业的规模。同时,随着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的赶超,使得这种专业规模布局与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不能适应。对药学服务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也迫使药学教育向临床药学专业方向侧重。

2.开设新专业。医药产业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向相关领域扩张,必将需要新的专业来与之相适应。药学教育可以在现有学科基础上根据医药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开设相关专业。高等药学院校可以根据产品关联、技术关联和服务关联三条思路来开设新专业。与药学专业产品关联的专业有化学、生物科学、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与药学专业技术关联的专业有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化妆品学等;与药学专业服务关联的专业有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信息学、法学等。如民族药学专业可整理和研发我国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化工药学专业可将药学专业技术用于化妆品行业和化工行业;农药学专业可将农业和生命科学有机融合;信息药学专业可将信息化技术用于药学服务的发展。上述专业都是药学相关专业,可培养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

篇7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81-02

“跨界”(Crossover)是现在潮流圈常见的字眼。跨界融合是指跨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所拥有的共性和联系,把一些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进行融合,并由此引发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模式。对于教育上的跨界融合,可以理解为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它可以是广义的,包括跨行业、跨领域、跨文化甚至是跨时空的,是跨越教学工作的边界,向外界学习并寻求多元素交叉的新型学习方式;也可以是狭义的,即专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组成大小不一的、灵活的新型教研组。在跨界教研活动中,各学科教师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融合,在对话和交流中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跨界融合是社会不断进步与课程改革的需求

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化、网络化的海量知识充斥着学生的大脑,让他们的信息量、知识面成倍扩张,知识结构也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和综合化。正因如此,新课改在课程整合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1)从目标上关注学生三维目标的整体发展;2)实施综合课程,比如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康等;3)强调体验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教育专家李希贵说过:智能的发展从本质意义上讲没有所谓文、理之分,只要亲自参与了实践,切实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由此而获得的“营养”――无论文、理,对于年轻生命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必要、有益的。比如高中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与化学知识的联系,大脑言语区的“W区”“S区”术语的学习与英语单词的联系,“遗传的概率计算”与数学概率和统计知识的联系,等等。生物科学与日常生活、环境保护、工农业生产方面也是息息相关,如“苹果储藏久了会有酒的味道”“牛奶出现胀袋不能饮用”“怎样进行马铃薯种植”等。

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新课程“综合性”“开放性”的理念对教师的认知结构、专业技能和教育理念提出新的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以往那种在同一学科或同一学段内进行的单科性的教研活动对于教师成长的作用逐渐趋于弱化。鉴于此,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学科间相互融合的跨界教研活动逐步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2 跨界融合是学生多元体验与综合发展的需求

现代教育论认为:任何把知识隔裂开来进行传授的做法,都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未来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只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综合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正确、立体的知识。而跨界研讨恰恰能使教师在准确把握学科知识要点和目标要求的同时,通过有目的地阅读分析其他相关学科教材,以及和其他相关学科教师对相关知识及教法的探讨,来确定各学科间的分工协作,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综合“营养”。

不管是不是愿意,也不管有没有准备好,现在的中小学生知识存储量以及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已经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生活与学习、游戏与科幻、儿童与成人、是与非、恶与善、美与丑等各种信息无所不及,电脑、电视、手机、漫画等都是学生触手可及的便捷工具。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世界,教师不能再依靠零散的经验和想当然的判断来对待某一批学生,而应把学生的一切都收入眼底、放入心间,用跨界的思维方式启迪学生自由的学习热情和方式,关注他们的生命健壮和精神成长,让他们插上个性学习的翅膀,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展为最好的自己!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进入理想天地。

3 跨界融合是教师内涵发展与专业成长的需求

教师的内涵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意识、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等。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提高则依赖于教师自身内涵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学而不厌,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升自身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当前教育的大背景下,越来越需要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多内涵发展,从而使广大教师的个人素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正在发生悄悄的转变――由单一趋向综合。跨界研讨是一种全新的教研理念,即打破原有的教研习惯和教研思维,超越单纯的学科教研目标,在多学科的融合交叉研讨中,让教师超越本学科壁垒的视野,提升教师对知识和学习的理解,从而建立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

篇8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9-0041-03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逐渐从经济实力的比拼转移到科研能力的竞争。大学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不仅决定着国家的科研地位,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工业化强国都非常强调大学的科研转化能力。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科研商业化活动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如今,澳大利亚大学在研发上的贡献已占全国的50%以上,充分显示了澳大利亚大学在国家科研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借鉴澳大利亚大学科研商业化的经验,对于我国大学的科研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科研商业化的界定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研商业化(research commercialization)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科研机构、产业界和政府等各个部门,并且每个部门又对此概念有着特定的解读。对于产业界来说,科研商业化可以被理解为将思想与观念投放到市场的过程。在政府部门,该概念则可以被解释为通过对公共研究事业的投资以获得回报,包括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生产力的增长及提高国际竞争力。

而对于大学等科研机构而言,哈佛大学校长博克非常重视科研在创造财富方面的作用,将科研商业化定义为出售大学的劳动来获取利润。霍华德(Howard)则认为,科研商业化意味着科研成果即知识产品的分配或销售(如专利使用权的转让),以及销售以应用为基础的服务(如契约型研究和咨询)。澳大利亚总理科学、工程与改革委员会(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s Science,Engineering and Innovation Council,PMSEIC)将科研商业化定义为将观念、知识和研究成果转化为对个人、工商业乃至全社会创造更大财富的过程。澳大利亚科研委员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ARC)的定义则更为精辟,认为科研商业化就是将研究转化为可市场化的产品和工业工艺的过程。

尽管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各有不同,研究成果还在不断发展深化,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却共同奠定了科研商业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即将新的观念或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将其投放到市场的过程,主要涵盖知识产权的转让和发展,以及依赖于技术创新的咨询服务等。

2澳大利亚大学科研商业化的模式

目前在澳大利亚大学内,提供技术转让和商业化服务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校办企业模式;二是政府契约模式;三是校企互动模式。

21校办企业模式

知识产权是大学科研商业化的核心,而校办企业在科研成果商业化过程中发挥着载体的作用。很多科研人员在对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后,往往试图创业,直接成为其知识产权的受益者。但由于科研人员往往缺少创业的经验和资金,因此澳大利亚大学纷纷创建校办企业辅助和指导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同时也将企业的发展方向定位于以大学科研成果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衍生公司及科技园,负责母公司的各种业务。校办企业的优势在于一方面依托学校的科技、人才优势,把高校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成熟的产品和科技,实施产业化。另一方面管理模式又有别于大学的传统管理模式,可以提供更高的待遇来吸引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专家,将技术转化的工作建立在更加商业化和专业化的基础上,促进知识产业化的发展。

隶属于昆士兰大学的优快公司就是澳大利亚大学校办企业中最为成功的案例。该公司成立于1983年,成立之初只是一个负责技术咨询的小公司,随着昆士兰大学科研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学校科研商业化10年发展规划的出台,在短短的8年内(2001―2009),公司利润翻了7倍,拥有衍生公司40余家,提供工作岗位4000多个,业已成为了昆士兰大学科研成果前期增值、后期销售的媒介以及学生创业的孵化器。

22政府契约型模式

大学研究成果能否在产业界顺利推广对于政府部门能否提高社会生产力,强化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国际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澳大利亚政府高度重视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开发,不断增加关键领域投资。在确保医药、生物科学和天文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还建立了由教育、科学和培训部部长,联邦重要的科研机构、团体和企业集团的总裁或首席执行官,以及首席科学家共同组成的澳大利亚总理科学、工程与创新理事会,通过跟踪国际科研机构和分析人士的产业动向来研判未来科研发展趋势,并通过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对前瞻性科研课题进行公开招标,与相应大学建立研究合同。

在这种契约关系中,政、学各取所需,学校可以获得科研经费和相应利润,政府则可以获得科研专利和社会效益。而知识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也就成为了契约模式的最显著特色:一方面,契约型研究拨款能够帮助大学吸引人才,添置设备,确保大学新技术研发所需的资金和资源,另一方面,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新的商业模式,则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反过来,增加的财政收入又可以为科研提供充足的资金。

23校企互动模式

科研商业化的一个主要方面集中体现在科研机构与产业界的合作关系上,而合作研究(collaborative research)也就成为了大学与产业界在科研合作方面的桥梁。

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市场分析有计划地向大学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既可以是企业现行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可以是为了保持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由于研究课题来自企业或与企业共同研究,所以研究成果更适于企业的应用,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而对于大学来说,除了获得充足的科研经费,还能够准确地掌握产业发展前沿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应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水平,并在教学活动和人员培训中,为大学生提供业界工作经验,为产业界提供雄厚的产业人才资源,实现大学与产业界的互惠双赢。

3澳大利亚科研商业化的特点

31培养校园文化,提高科技转化率

大学的科研影响力标志着一所大学对本国或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只有具备良好的创业氛围的大学才能够提高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赢得社会的认可。如今在澳大利亚大学中,大学教师或科研人员投身研究事业的目标已超越了,得到同行认可等单纯学术行为,他们更看重自己的科研发现究竟能获得多少经济、社会价值,并将科研成果转化率以及为社会创造的经济价值作为评价个人科研影响力的评价标准。而这种理念也已被大学所有机构和成员普遍接受,进而演化成为一种统一的身份特征和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所有机构和成员都能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方式参与到学校的科研产业化活动之中,所以说,澳大利亚大学的科研商业化行为不仅仅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活动,更是一种使命,一种校园文化。

32建立专门机构,优化管理模式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界转移,并且从中获益,澳大利亚大学纷纷变革科研管理模式,成立以科技转化办公室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代表学校与政府、工业以及其他研究资助者建立和培养长期的合作关系,为知识产权提供认证、保护和提升服务,并监督创新研究成果从生产到应用的所有活动。

科技转化办公室的积极作用在于,一方面,通过斡旋协商,可以为学校争取到更多的企业研发项目。由于企业界对市场需求动态非常了解,并且掌握着行业发展的趋势,所以他们的研究项目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不用为研究成果的转化问题担忧。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具备对研究经费、研究合同、咨询与技术转化管理工作所需的特殊技能,与科研人员相比,具有更好的专业素质,而且属于大学行政管理职员,便于校内的管理和沟通,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效率。例如莫纳什大学就成立了专门的科研商业化管理机构――工业联合与商业组(Industry Engage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IEC)。通过该部门的积极运作,截至2009年,莫纳什大学已向澳大利亚及海外工商界转移创新研究成果1000多项,通过专利转让成立衍生公司16家,商业转化收益达到2亿230万澳元。

33强化绩效考核,提高科研质量

严把科研质量关是对科研经费投资方以及科研成果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为此,澳大利亚政府和大学历来重视高等院校的科研质量,在各个层面中都建立了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在政府层面,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于1999年开始陆续颁布了《知识与创新:科研与科研培训政策声明》、《澳大利亚能力支撑――用科学与创新构建未来》等一系列科研改革方案,加强科研质量框架建设,将大学科研质量考核列入大学绩效考核范畴,并以此作为科研拨款的主要依据,从利益驱动的角度来确保大学的科研朝着高质量、高水平的目标发展。

在大学层面,很多大学都成立了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依托本校的科研质量监督部门和行业协会,以ISO 9000质量认证为标准,通过内外结合的立体评估模式,来提高大学的科研质量的知名度。目前,澳大利亚学术界已将获得的科研拨款金额和科研合同数量作为排在同行认可度、数量以及论文引用频率之前的最重要的大学科研质量评判标准。

4结论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大学科研商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知识产权和校办企业为基础,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目的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澳大利亚科研质量框架的日益完善,澳大利亚大学科研商业化将会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将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Meek,LGovernment and Management of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Enemies Within and Without[M].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2003

[2]Bok,DUniversity in the Marketplace: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3]Howard,JThe Emerging Busin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M].Canberra:Department of Education,Science and Training,2005

[4]Prime Ministers Science,Engineering and Innovation CouncilCommercialization of Public Sector Research[R].Canberra:Prime Ministers Science,Engineering and Innovation Council,2001

[5]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Research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Commercializing University Research in Australia[R].Canberra: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2002

篇9

乔治・S・丹(George S. Day)是沃顿商学院麦克技术创新中心(Mack Center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的联合主任。他说,公司可以通过更好地了解不同层面的创新所蕴含的特定风险,从而在“大我”和“小我”(他所发明的两个词汇)的创新中取得平衡。在他的研究中,丹探讨了公司高管应该如何正确权衡风险,然后再寻找降低风险的新方法。

丹为很多财富500强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多年来他一直在思考公司在设定和实现发展目标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这一研究就是这么多年思索的一个副产品。发展―特别是“有机”增长,即依靠提高公司内部表现,而不是通过收购实现的增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丹发现,美国大约80%的公司首席执行官把企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这些首席执行官深知,在资本市场上,公司价值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对企业强劲的有机增长的预期,”丹在这篇题为“消除成长鸿沟:在大我和小我的创新中取得平衡”(Closing the Growth Gap: Balancing BIG I and small I Innovation)的论文中写道。这也是成本较低的增长方式,因为一家公司在进行收购时,往往要支付溢价。研究还发现,只有29%的大公司经理对于取得各自公司的有机增长目标充满信心。

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有机增长很难持续。首先,公司经常发现由于受到消费者需求减少的压力,市场已经饱和,出现价格竞争。因此它们不得不为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开展竞争,而竞争对手也会采取类似的策略。针对这一问题,回答之一就是开发新的“蓝海”市场,推出新的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体验。尽管这是一条诱人的增长途径,但是它所带来的回报也许无法弥补高风险以及成功之前的漫长煎熬。这一模式也不同于沃尔玛、戴尔、宜家这样持续保持增长势头的企业所采取的策略。这些企业在相邻的市场中系统地利用了低价模式。

但在其他个案中,增长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可以从以下角度找到原因:机构障碍(例如短期目标阻碍了长期目标),缺乏冒险精神的企业文化以及创新能力薄弱。丹说,80%的大公司的首席财务官(CFO)在可能无法实现季度营收目标的情况下,会阻止用于创新的预算。

所有这些外部和内部阻碍因素产生的后果就是,“小我”的创新取代了“大我”创新的发展规划。“小我”的计划大约占企业平均发展计划的85%~90%。这些计划对于持续的进步是必要的,但是并不会改变竞争态势,或者对盈利能力作出太多贡献。与此相对应,丹的论文中还引用了一项研究发现:在抽样的新产品或服务中,有14%属于可持续的创新,而这14%的创新为企业带来了61%的利润。

但是对于安全系数更高的加强型产品和服务的偏爱似乎有强化的趋势。1990年~2004年,“全新的创新”产品的比例从20%降到了11.5%,丹写道,而野心较小的产品开发,即公司的新产品(而不是市场上的新产品)也下降了三分之一。

严重的后果

公司之所以把重心越来越放在“小我”创新上,有很多原因。历史悠久的大公司的问题可能是视野狭窄,没有看到新兴市场机会的早期信号,而为竞争对手创造了条件。比如说,谷歌2004年公开发行股票之前就已经是微软、亚马逊和雅虎的一大竞争对手了,但是为什么这些公司就没有更早地看到机会呢?

在其他案例中,公司在“利用性”行为和“探索性”行为之间,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前者。“企业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开发已有的能力,一种是探索新的市场空间,创造突破性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扩展能力。众所周知,在这两者之间有一种组织平衡,”丹写道,“这种艰难的平衡越来越受到流程管理方法的影响,倾向于‘利用性’。这一方法强调要在组织流程中减少变化,当诸如商业流程再造、六西格玛和ISO9000等规范被运用到创新流程中去时,他们倾向于遏制创造性思维。于是,对于研究和产品开发的选择就会逐渐地―也许是不知不觉地―向产品改进或更确定的机会倾斜。”

其他时候,公司也许会屈服于短期考虑。很多用来选择投资项目的财务标准都不会倾向于投入时间更长,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大我”创新。

到最后,公司用完了原本就稀缺的开发时间和资源,来应对客户和销售人员紧急、短期的要求,用于创新的长期投入自然就少了。“这些要求来自不断细分的市场、高要求的渠道合作方以及新形式的竞争环境。这一环境要求更多的产品分支,更短的研发周期,”丹写道。“与此同时,为了实现短期的营收目标,研发预算并没有增加,甚至缩减了。这就让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小我’计划就会率先得到实施。”

避开“大我”创新的公司还相信,“大我”创新的回报遥遥无期,而且风险太高。但是企业必须认识到这种对风险的抗拒情绪所带来的代价。比如说,虽然实际回报可能要在很久以后才会实现,但是资本市场会在考虑对营收的预期时,把这个因素放进去。如果人们觉得公司陷入了泥潭,对新技术毫无防备,对未来成长的势头也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那么它的股价就要遭殃了。

其实,对风险的规避和抗拒也许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当然,当企业超越了在其所熟悉的市场推出改进产品时,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丹指出。“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消极的借口。更加健康的做法是正确地评估风险,然后再寻找降低风险的方法。”

麦当劳 VS通用电气

在他的论文中,丹总结了一个“风险公式”,帮助公司衡量不同增长方式的失败概率,并对在熟悉的市场和技术所蕴含的风险进行校准。本质上,这个公式说明,相对于针对新用户市场改良产品,在熟悉的市场推出新产品或新技术的风险要小得多。

“市场风险要远大于产品风险。这是因为不确定因素更多,包括竞争对手、渠道和消费者,”丹这样写道。“如果市场是全新的,公司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不知道什么,而要获得这些知识并不容易。市场风险不仅比技术风险更难控制,而且,在产品开发流程中,它们一般出现得更晚,也更难解决。更为复杂的一点是,一个已有的品牌在新市场里并没有任何意义。这不仅仅是缺乏认知度的问题。由于潜在的消费者没有任何经验,他们会认为新产品有风险,需要特别的刺激活动才会尝试新产品。”

比如说,麦当劳放弃了在餐厅提供比萨饼的努力,最初被认为是现有市场的“相关产品”。但是比萨饼其实是一个“公司的新产品”,因为它并不符合公司最基本的服务模式。“没人能够解决在30秒时间内送上比萨的方法,”丹这样说道。“这就意味着服务流程会陷入混乱,而且不能在汽车购物窗口提供比萨饼。失败后的分析发现,品牌并不能保证麦当劳就可以卖比萨。他们缺乏可信度。”

丹说,通用电气(GE)则是一个正面的例子。它通过在各个领域勇于实践,在有机增长中取得了正确的平衡。在接下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的班之后,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实现了每年5%~8%的有机增长,或者说,每年有机增长量达到34亿美元。原因之一是因为通用电气在公司内部提倡创新思维。这包括打破公司自内选拔的传统,从外部引进人才担任高管,让高管在同一职位上工作更长时间,这样他们就能深入了解各自的领域。伊梅尔特还采取措施把高管的薪资福利和新想法、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及迅猛发展联系起来。

通用电气每个业务部门的领导每年都必须递交三个以上“突破想象”的计划,并且能保证每年至少1亿美元的额外增长。丹说,这些增长计划能够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和潜力,但是要在已有的组织限制的范围内进行管理,则有些困难,将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源配置的矛盾,而“小我”项目就会在斗争中占上风。但是刚刚起步的“大我”计划可能需要和已有的部门分享一定的资源,比如品牌形象、制造能力或市场网络。

丹在论文中提出了一个缓解“小我”和“大我”矛盾的“折中”方案:“由一个独立的部门管理新项目,这个部门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架构和文化,但是也是企业高级管理团队的有机组成部分。”

他指出:“通用电气的‘突破想象’增长计划由11个业务部门的市场团队领衔,但是业务部门的领导要对结果负责。这对于一个深信卓越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命脉的公司来说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突破。直到最近,通用电气的高层也没有市场专家,除了沟通项目和设计产品外,也没有什么市场营销方面的连贯方法。”

“突破想象”项目在组织机构上允许脱离以前成功的专制,通过对不按照既定模式进行探索进行风险的测算,把公司的重心向“大我”增长方向转移。丹表示,到2006年初,通用电气内部已经开始了大约100个新项目,从商业模式创新到对全球能源市场重新进行分类、提供服务,还有为新的市场提品,比如为警卫系统提供生物探测技术,为下一代的空中出租飞机提供小型高效的飞机引擎。

初步预计,这些项目能够在未来3~5年内为通用电气带来330~350亿美元的新增收入。首席执行官每月还会考察公司内部35个最好的项目,这也标明了通用电气对这一战略的高度重视和信心。这个流程还鼓励大家分享最优做法,进一步探索跨部门的商业机会。

普莱克斯案例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有机增长范例就是财富300强之一的普莱克斯(Praxair)公司。该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康州的丹伯里,主要生产工业汽油。

丹说,2003年,普莱克斯打算在2008年之前实现收入增长20亿美元。一半来自收购,一半来自其两位数的有机增长,也就是每年2亿美元。对于一家从事氦、氢、氧和其他气体生产、混合的公司来说,这一发展速度很难实现。为此,公司把有机增长的目标分散到不同的行动类别里:15%来自基础行业的发展以及在现有的市场上开发新的渠道;其余则需要依靠新的服务,比如为油井和气井填充氮气,为磁谐振成像机提供氦冷却剂,为生物科学行业开发新的反应制冷和氮填充制冷方法等。

“由于公司了解可以如何改变顾客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又是在普莱克斯范围内的,才会有以上的一系列项目,”丹在报告中写道。“公司让市场部门负责开拓市场,寻找和筛选机会,组织计划实施,同时高层管理团队不断支持和监督他们的工作。为了明确显示公司对这个项目的承诺,普莱克斯的首席执行官每季度都花一天时间考察每个业务的发展情况。”丹还补充说,回报很快就实现了:2004年,公司取得了3亿美元的增长,超过了计划的2亿美元。

丹说,几年前,他参加了一个由沃顿商学院、麦肯锡公司和市场科学研究学会(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主办的一次CMO高峰会议。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他开始考虑论文中的一些想法。“对话中有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公司资源有限,而且迫于压力我们总是得为短期打算,”丹说道。“同时,我也在阅读关于六西格玛等流程管理方法如何降低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的资料。然后我就想,也许公司越来越依靠我所说的‘小我’渐进型创新,比如拓展产品线,产品升级或改善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