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25: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论文摘要:《中医基础理论》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新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几年的尝试实践,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良好。
《中医基础理论》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好中医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由于中医理论形成于2000多年前,不仅文辞古奥,内容精深,而且使得其在认识论、方法论、思维模式与方法、概念体系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这就使得初学中医者常常产生畏难情绪,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对教与学均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应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现代教育技术蕴涵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为实现新教育观念提供了技术、方法和认知工具,支撑着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2003年以来,笔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新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
1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通过对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等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运作方式的变革。其模式如图1。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各种信息表现形态于一体,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操作平台。通过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集成性处理,创设由师生共享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新颖,易于师生感情交流,及时反馈、引导,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这种教学模式既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得以发扬,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媒体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相得益彰。2003年起,全体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制《中医基础理论》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课件内容和使用方法,并开展了“多媒体演示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的课堂授课模式”的教学方法改革,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遇到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可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学片通过多媒体投影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或影像演示出来,便于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加深其印象。《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章节都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尤其是阴阳五行、经络、六等章节,若充分运用多媒体,则可以通过大量图片、动画和录像将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便于引导学生多动脑、勤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不仅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将前后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连贯起来,使学生对整个《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的逻辑框架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
2网络远程教学模式
是指基于英特网(Internet)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电子邮件、BBS等进行教学的形式,利用网络可以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开展网络教学是21世纪教学的主题。其模式如图2。
网络远程教学模式是在具备丰富网络教学资源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学习目标,由网络获取信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选择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通过与教师、学生的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利用学校引进的网络教学平台,2005年我们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网络教学平台,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①《中医基础理论》全部教学课件及部分教学录像已应用于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途径。②《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习题库、模拟试卷等均已上网,方便了学生学习。③建立了在线网络论坛、公开了教师电子信箱,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学术讨论,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使《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超越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受学生欢迎。
3计算机虚拟情境教学模式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建立虚拟情境,仿真现实情境的一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一种身临其境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训练的形式。其模式如图3。
关键词: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 基础英语教学 活动形式
一、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 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二语习得的理论,其核心内容是五个基本假说:习得—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其中,语言输入假说是其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Krashen 认为人类习得语言首先要达到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可理解性输入”指的是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难度稍高于学习者目前已掌握的语言水平,Krashen 把学习者现阶段的语言水平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定义为“i+1”,所提供的语言输入的难度过高于或低于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是可理解的,而且是足够的,那么就能自动地达到“i+1”的水平。因此,Krashen 进一步总结,理想输入应该具备如下特点: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非语法程序安排;具有足够的量;受到情感过滤假说的影响。
Krashen 认为语言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唯一条件,但是在实际的外语学习中,虽然学习者接受了大量的有意义的,可理解的,高度关联的输入,并且考虑到了情感因素,但是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语言能力。可见,语言输入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通过对加拿大法语沉浸式教学的长期观察,Swain认为,仅给语言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不够的,语言输出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并提出了与“语言输入理论”相对应的“语言输出理论”。
二、Swain 的语言输出理论
语言输出理论认为,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给学习者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迫使学习者运用输入的知识实现可理解性输出。只有运用已获得的语言资源,练习可理解性输出,才能使习得的内容得到巩固和内化。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引起注意,假设检验,元语言功能。
1.引起注意
输出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学习者在运用目的语进行输出时,会感到有时不能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用自己掌握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输出使学习者注意到想表达的内容和表达能力之间的差距,在以后的语言输入中有意识地区去注意能解决问题的语言材料,以获取新知识或巩固已有知识。
2.假设检验
输出能对目的语的结构及语义进行假设验证。二语学习者在二语学习中会不断地对目的语的语言形式提出假设。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输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并修正自己的假设的机会。学习者在谈话中通过澄清请求或证实询问来修改和调整他们的语言输出,使得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
3.元语言功能
输出能使学习者对他人或自己的语言进行反思从而调整二语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输出本身就是学习者持有的假设。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学习者并不会表达出这些假设,而是用语言对假设进行反思,这种层次的输出就代表了其元语言功能。
语言输出为学习者提供了表达语言和获得反馈的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语言输出上,学习者能发现与目的语之间的差距,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将自己的语言表达修改得更连贯,更准确。
三、语言输入输出理论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输出能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真正实现对目的语的内化,但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性也不会因为强调语言输出而减少,二语习得的过程就是这样从输入到输出再到输入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并积极引导学生将语言输入的知识以各种方式转化为语言输出,以达到真正内化知识的目的。
基础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课,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较大比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的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化课思想诸方面对文本有个较为彻底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和提高熟巧程度。学生在通过精读文本获得优质语言输入的同时,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获得较为全面的进步。可见,基础英语课不同于一般的英语阅读课,基础英语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的提高,其中,读和听的训练就是二语习得里面的语言输入,说和写的练习就是二语习得里面的语言输出,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语言输入就没有良好的语言输出,语言输出是语言输入能力的外在表现,良好的语言输出能力能够体现出良好的语言输入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寻找适合的途径将语言输入和输出训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提高语言能力。以下是笔者在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将输入和输出结合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
1.英语故事复述
故事复述并非机械地重复原故事,而是借助原故事的语言材料,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构建故事,因此,它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学生必须要先读懂故事内容并掌握故事里面的语言点,然后通过复述的方式整合起来,同时表达一定的意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是一种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结合的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好的方法,还可以作为对于学生口语,阅读理解或写作能力的检查。不仅如此,用英语进行故事复述还能调动全班同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英语新闻评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能及时地接触和了解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而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往往对时事保有超强的敏感度。如果老师能将这些具有时效性的英语新闻作为教材的补充材料引入课堂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收听英文广播,收看英语时事报到及阅读英语新闻报刊,然后再课堂内组织学生就重大新闻时间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习得新鲜的英文词汇和表达,扩展多方面的知识,学生在进行新闻评论的过程中还锻炼了自己的思维。
3.英语电影观后感
英语电影教学一直广泛应用于中国英语课堂,英语电影有效地展现真实的语言和文化。学生在观赏电影的过程中,既可以学习地道的英美语言,又可以进入所要了解的社会,加深对所学语言及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再欣赏电影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英语电影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具有很强的延伸作用。老师可以在观后活动阶段给学生安排一些语言输出活动,比如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概述影片大意和发表观后感,促进学生对电影内涵的反思和理解以及电影语言的进一步内化。
4.续写英语故事
续写故事要求在学生理解所要输入的语言材料后,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去遣词造句,表达意思。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老师可以加大对写作长度的要求,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将英语知识加速打造成英语运用能力。
四、结语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和输出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成为语言学习的二个重要方面。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应该提倡输入和输出并重,老师要把学生看作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主体,让课堂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主战场,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能动地参与交际,更好地讲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吸收及功能语言的表述,从而实现语言输出的目的。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探索将语言输入和输出更好地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高效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程显冰,王琴.基于语言输出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12,(35):44.
[2] 王建颖.语言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2,3(2):24-25.
[3] 朱婷婷.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教育,2012,(10):197.
分类号G760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运用理论思维来探讨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以为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指明方向。因此,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理论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理论体系的建设。特殊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程度不但标志着特殊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成熟度,而且决定着特殊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深入度,因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容易中途夭折或迷失方向。特殊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科理论基础的构建与探讨。本文试图从“特殊教育”的语词理解出发,来阐述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以求教于大方。
1 特殊教育的语词理解
一般认为,特殊教育包含两个概念:一是特殊教育科学,二是特殊教育活动。前者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原则和方法,以指导特殊教育活动;后者是社会与学校的工作。美英等国多用“special educa-fion”(即特殊教育)表示这门学科和活动,我国台湾地区对特殊教育的理解:一是专业或教育工作;二是学问。
将“特殊教育”作为学科与活动两种理解思路的现象存在于相关著作中,如刘全礼教授在《特殊教育导论》中将特殊教育作为活动,如将特殊教育定义为“对特殊儿童开展的、有目的的、旨在满足他们的一切教育需要的活动,这些活动既可能是增进特殊儿童的知识技能、影响特殊儿童的思想品德、增强特殊儿童的体质的活动,也可能是改变或矫正他们的缺陷或行为的活动”;同时,又作为学科来认识,如“特殊教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要依赖医学、工程学和心理学等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它还依赖社会学、普通教育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但它不是这些学科的大杂烩,而是有机地按照自己的系统和规律来组织相应的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的体系。它本身就是科学”。
将“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学”分别作为活动、学科来理解的情况在朴永馨先生主编的《特殊教育辞典》中有所体现,可以说,这为我们的言辩提供了术语的规范。该词典将“特殊教育”解释为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为此,特殊教育理论基础之探讨可从三种不同的路向来进行,一是从学科的角度来谈理论基础,亦即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钱志亮从学科的视角提出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康复学基础、教育学基础五大理论基础。二是从作为特殊教育活动的角度来谈理论基础。卢子洲从特殊教育活动的角度认为,特殊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包括人道主义基础、科学基础、经济学基础。三是将从学科与活动的双重视角来谈理论基础。朴永馨从学科与活动的角度探讨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他指出,特殊教育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和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也有其两个方面的理论基础: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唯物辩证法、补偿理论。
2 从活动的视角来审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特殊教育活动来谈理论基础有两个角度,一个是谈特殊教育活动开展所关涉的具体理论是什么(图1),这些理论既有可能单独支撑着特殊教育活动,也可能两两联合或多者融合共同作用于特殊教育活动,例如:特殊教育活动从过去单纯的医学模式或教学训练模式走向医教结合的模式就可说明这一问题。二是谈特殊教育活动开展所关涉的学科是什么(图2),严格意义上说,这里实际上谈的是特殊教育活动的学科基础,即特殊教育活动关涉到哪些学科,当然学科内部可能有些理论在支持着特殊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在谈具体的理论或观点,有的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在谈具体的学科,后者跨越了具体理论、观点直接来谈学科,甚或将学科先列出,再在学科中来谈具体的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注:其中T是“理论”的英文(theory)缩写,T1代表的是第一个理论基础,Tn代表的是第n个理论基础,下同。
注:D是“学科”的英文(discipline)缩写,D1代表的是第一个学科理论基础,Dn代表的是第n个学科理论基础,下同;T11。代表的是第一个学科的第一个理论基础,T1。代表的是第一个学科的第n个理论基础,如此类推,下同。
从活动的视角来审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可从特殊教育活动组织的程度以及发展的特性来看,组织程度低且处于低级发展阶段的特殊教育活动可主要从特殊教育对象发展的影响因素来谈其理论基础,组织程度高且处于高级发展阶段的特殊教育活动则可从特殊教育模式的视角来阐述其理论基础。
2.1 从特殊教育对象发展的影响因素来看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特殊教育对象发展影响因素的角度来看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可直接利用图1中所示的方式来谈具体的理论支持系统或理论依据,也可根据图2呈现的方式来先谈所涉及的相关学科,再阐述特殊教育活动的具体支持理论,因为只有把握了影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影响因素的特点,才有可能在特殊教育过程中通过科学调控外在的影响因素以作用于特殊儿童个体的发展。按照特殊儿童影响因素的一般理解,一般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关涉到生物学、医学;环境关涉到生态学、社会学等;教育关涉到教育学、心理学等,个体主观能动性关涉到心理学、哲学等。雷江华组织编写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以及与方俊明先生合编的《特殊教育学》主要从影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四大因素(可将图2中下方的D1到Dn之n理解为4)分别阐述了生物学、发展生态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以及各自学科内部对应的理论与所衍生出的具体教育教学训练模式等。其中,关于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推演之逻辑是:从特殊教育活动出发来寻找其中比较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教学(训练)模式,进而找到模式所支持的不同理论或观点,最后发掘这些理论所关
涉的不同学科,但上述2本编写的教材在介绍时则从不同学科理论体系出发阐述学科的理论观点,进而阐述具体的模式。
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为特殊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正如常说的“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一样,理论只有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导致理论的丰富与实践的拓展。从特殊教育活动来看,其理论基础往往先关涉的是具体的理论或某一理论的某个方面,或多个理论,而这一个理论或多个理论又涉及到相关的学科,因此,有的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介绍直接将该学科作为理论基础,出现了明显中间理论断层与模式缺失的现象,甚至出现理论基础的泛化与扩大化的倾向。
2.2 从特殊教育模式出发来寻找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活动如果不能通过模式来进行阐述,说明该活动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实践操作水平,而不是自成系统的特殊教育活动,如果用简单实践操作状态之特殊教育活动来寻找其理论的依据,就可能出现所有的学科中的相关理论都有可能成为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极易使特殊教育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进而追求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共性,最终导致特殊教育活动的存否显得元足轻重。因此,特殊教育活动需要上升到特殊教育模式的层面来寻找其理论基础(该理论基础可称为特殊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见图3)并将特殊教育模式作为特殊教育活动成熟度的标志以及特殊教育独特性的体现。当然,每一种特殊教育模式不一定就只有一种理论的支持,同样可能有多种理论的支持,根据图3推而广之则同样可从特殊教育活动的学科基础中来考察模式在中间的过渡环节。
注:M是“模式”的英文(model)缩写,M1代表的是第一个模式,Mn代表的是第n个模式。
3 从学科的视角来审视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需要根据学科的划分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一般认为,哲学是所有学科的学科,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概括,因此,所有的学科都可以将最高层次的哲学作为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特殊教育学同样也关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第三层次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分别分化出现的具体学科,如自然科学中的医学、生理学、工程技术学等,社会科学中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特殊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子学科,谈其学科基础似乎只要从其母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的出发点来探讨其理论基础,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现分别从学科归属与独立特性两个角度来阐述其理论基础。
3.1 从学科归属来看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已成共识,但过去特殊教育作为一门专业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附属地位也给特殊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有的高校将特殊教育专业设置在教育系(现在的教育学院)中,有的高校将特殊教育专业设置在心理系(现在的心理学院),这样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就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构建出自身独特的课程体系。因此,在探讨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时,有人从特殊教育学所从属的教育学来看其理论基础,甚至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移植过来作为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这样恰恰导致了很多人认为,既然特殊教育学与教育学有同样的理论基础,特殊教育专业也就与教育学原理专业可以合并了,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探讨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极有可能重视特殊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共性而忽略了特殊教育学的特殊性,进而在实践领域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抑或其它教育)混淆起来。就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的设置情况来看,大体设置在教育学或心理学的下面作为子学科存在,因此,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图4)搬过来作为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最后导致了很多人认为特殊教育学没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作为一门学科难以扎根生存。这从目前教育学子学科在院系中的设置及其地位中可窥见一斑。在二级学科纷纷成为独立的系或学院的情况下,特殊教育仍然大多作为附属学科附属在其它学科门下,或与其它二级学科联合成立独立的系,其实仍然没有摆脱依附的状况,有的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无奈只好存留于特殊教育研究所。
注:图中的s是“自然科学”的英文(science)缩写,S1代表的是自然科学中的第一个学科,Sn代表的是自然科学中的第n个学科,下同;SS是“社会科学”的英文(social science)缩写,SS1代表的是社会科学中的第一个学科,SSn代表的是社会科学中的第n个学科,下同。
3.2 从独立属性来看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独立属性来看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需要借鉴教育学(或心理学)比较成熟的子学科的经验,发现属于特殊教育学自身的理论基础(见图5),摆脱特殊教育学作为依附地位的状态,既明确自身的学科归属,又能构建属于自身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特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要探讨其理论基础,必须从过去的附属状态走向独立的状态,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来从事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科充分有效的发展。
独立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与从属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属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极有可能将母学科的所有理论基础移植过来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包括学科中的理论,这样会使用特殊教育学不“特”而“普”;独立属性的特殊教育学理论基础则从特殊教育学的具体实际出发来发现与特殊教育学紧密联系的学科基础,两者的学科基础既可能有共同的学科,甚至是同一学科中的同一理论,也有不同的学科(如医学、康复学等),也会有同一学科中的不同理论。
4 特殊教育活动理论基础与学科理论基础之间关系的综合分析
根据上述的分析,其实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中根据语词所推演出的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两者之间并非存在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是彼此可以组织成自恰(self-consistent,即内在一致性)的体系图(即特殊教育活动理论基础所包含的理论可在特殊教育学科理论基础中找到所对应的学科,进而将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联系起来形成自洽的体系图,如图6、图7)。图6说明了特殊教育活动作为一种从属的活动进而推演到学科作为从属学科的逻辑思维过程。图7说明了特殊教育活动作为独立属性的活动进而推演到学科作为独立学科的逻辑推演过程。图6和图7如果考虑到特殊教育模式在中间的中介作用,可从根据图3的思路在理论与活动之间加上模式,以进一步理顺彼此之间的简单逻辑关系。当然,特殊教育活动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可能来源多个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既可来自于一个学科,也可来自于多个学科,因此,可由图6、图7推演出众多的分图,以说明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特殊教育活动与特殊教育学科理论基础之间的关系,且两者之间不是单向的被动作用关系,而是彼此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关系。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理论来源于多个学科,这样就将多个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例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既是心理学中的理论,是社会学中的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既是心理学中的理论,也是管理学中的理论等。当然,同一个学科同样也有多个理论(图2),例如,心理学中有联结理论、认知理论、人本理论、建构理论等;教育学中有自由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等流派。同样,理论与学科之间也存在着多重交叉关系的现象。
5 总结
结合当前特殊教育研究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特殊教育理论基础的探讨首先需要从规范特殊教育的语词运用开始,否则可能大家的探讨并非在同一语境下进行,即在谈特殊教育理论基础时需要首先界定“特殊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还是一门学科,否则极易游离于学科与活动的两种状态中进行无谓的辩驳,甚至是在混淆的逻辑状态下进行辩论,结果辩论得越来越糊涂,有点“你不说我还知道点,你越说我还糊涂”。当然,从事特殊教育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工作人员在阅读相关文献著作时也需注意将“特殊教育”这一语词结合上下文的语义逻辑背景来进行解读,不然同样会出现误解或曲解。其次,要明晰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各自探讨的思路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要注意特殊教育活动理论基础中理论背后的理论,理论背后的学科,学科背后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思考透彻。第三,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之思考其实也关涉到特殊教育学的元思考,教育学经历了从活动的教育到学科的教育学,再到理论反思的元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特殊教育学的发展要学会从“母”学科那里吸取营养的精华,促进“母子共荣”的学科发展局面。
On Definite Feature of Truth and Elementary Feature of Education about Mathematics
Tang Huilong
【Abstract】The elementary feature of mathematics includes two aspects. The Indefinite feature of mathematics chiefly refers to the instability as the theory basis of general mathematics; however,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laws evolved since hundreds of years are correct. Mathematical elementary education mainly aims at leading students to learn the most elementar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meanwhile, to foster the critical thinking by applying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o solving problems.
【Keywords】Mathematical basisDefinite featureMathematical educationCritical thinking
美国学者M•克莱因的著作《数学:确定性的批判》[1],揭示了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和数学基础的不牢固性。同时指出:“尽管数学的基础尚不确定,数学家们的理论亦彼此冲突,而数学却已被证明成就辉煌,风采依然。”M•克莱因显然旨在希望人们充分认识到我们所掌握的数学的力量,认识到推理的能力及其局限性。
那么,在数学基础教育中,是否应该让学生了解这种不确定性?或者把握在何种的程度?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2]。一个简单的例子:
是否在分数加法中,既要让学生掌握 ,也应该让学生掌握在某些场合中, ?本文通过分
析这个问题的数学关系,就以上问题作些探讨。
1.问题的背景。《数学:确定性的批判》中,M•克莱因举了一个棒球算术的例子:
假设一个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击球3次,有2次击球成功,在另一场比赛中击球4次,有3次击球成功。那么,第一场的平均击中率是 ,第二场的平均击中率是 。两场比赛的平均击中率不是 ,而是 ,即分子相加和分母相加。
M•克莱因以此说明:“只有经验能告诉我们普通的算术何处可应用于给定的物理现象”,“数学中没有真理”。于是,有些数学教育工作者认为,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普通的分数加法,还需要了解不同的实际问题有不同的分数加法。如“分子相加和分母相加”在统计与概率中常用到[3]。
2.问题的分析。事实上,上面棒球的例子只是说明击中率不适用普通的算术加法,但也不能是“分子相加和分母相加”。如果“第一场的平均击中率是 ,第二场的平均击中率是 ,求两场比赛的平均击中率。”就应该是 。
数学理论有一个从简单对象到复杂对象的多层次抽象的过程,数学中的每一个公式和法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畴,如交换律就不能随意使用。概率的计算有它自己的法则,如加法定理、乘法定理;集合、函数、极限、矩阵的运算也有它们特定的规则。而高一级的运算均以实数的普通四则运算为基础。
3.结论和建议。
3.1数学的确定性。数学真理通常表现为一种“模式真理”。数学大厦是由大大小小的不同分支构成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同的数学知识体系描述了不同的现实模式。我们不能因为甲体系中的法则不适用于乙体系中的运算,而认为数学是不确定的。正如不能用“一群羊加上另一群羊,还是一群羊”去否定“1+1=2”,更不能因为我们自己的错误,而认为数学“真理的丧失”。文[4]提到了这样一个命题:“证明直角等于钝角。”
如图,在矩形ABCD外作与BC等长的线段BE。作DE和AB的垂直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P。连接AP、BP、DP、EP。
PA=PB,PD=PE,AD=BE
APD≌BPE,于是∠DAP=∠EBP
但∠BAP=∠ABP,所以直角DAP=钝角EBA。
作者认为,上述的推理是正确的,但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由于欧氏几何“一些概念逻辑上的混乱,以致出现了一个数学悖论。”事实上,以AB为x轴,AD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B(a,0),D(0,b),用解析几何方法不难证明kEB<kPB,直线EB的倾斜角小于直线PB的倾斜角。作为推理依据的图形画错了!
3.2数学的基础性。数学的基础性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几千年来在了解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为描述自然现象而积累和不断抽象形成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公式和法则。它们是我们了解数学,深入认识数学的基础。二是关于整个数学理论的统一的公理化基础,这是像希尔伯特等数学家所追求的目标,罗素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已告诉我们这一目标不可能实现。这也是我们认为数学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20世纪60和70年生在美国并波及世界的“新数运动”的失败,说明想从数学的公理化基础出发学习数学是不行的。显然,数学基础教育应该以前一个基础为出发点。再一点,只有比较完整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体系,才能发现数学理论的缺陷并推动数学的发展。罗巴切夫斯基正是在全面研究欧氏几何的基础上发现了非欧几何;希尔伯特正是作为当时的一位数学大家才提出了完全公理化思想。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是我国正在实施的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就是说,数学基础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千百年来被证明是正确的、作为构建数学大厦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去怀疑和批判数学的严肃性。
3.3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思维的智力品质之一。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提出疑问,能够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5]。一个典型的案例:
“长方体对角线的长为8,若长、宽、高之和为14,它的全面积是多少?”
大多数学生解答如下: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 、 ,对角线为 。则
而事实上,由
得到196 192,矛盾,说明这样的长方体不存在。
这是思维的批判性品质的体现,是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但是,这种批判性思维建立在数学基本理论的真理性上面,更充分的表现了数学的理性思维。如果通过“ 也可以等于 ”、“ 也可以等于1”进行数学教育,将会造成数学的混乱。
当然,通过某种途径,让学生适当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中曾经发生或仍然存在的困惑和矛盾,有利于深入认识数学,拓展数学视野。但数学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所掌握的数学的力量,认识到推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美]M•克莱因著.李宏魁译.数学:确定性的丧失[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
2 尹方平、张智斌.再谈数学确定性的批判[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60
3 史宁中、吕世虎.对数感及其教学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2):11
4 骆祖英.数学史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初中 美术 班级管理
美术课堂管理是指美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是教师调控美术课堂内师生间、学生间关系从而有效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过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向课堂40分钟教学要质量。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我们通过课前对画室班规学习纪律的严格要求,规范落实班干部的管理职则,强调学生课前学习材料、学习内容等的准备情况,班级的良好班风在开学不到两周就很好地树立起,学生在自觉有序的学习行为方面跨出了重要的一步,确保了课程的顺利进行。
二、范画引导示范
演示是美术专业教学中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教学媒介,它能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水平的提高,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边示范边讲解,可以避免一些容易走的弯路和常见的错误,也使学生从“所以然”的感性认识轻松地过渡到“之所以然”的理性认识.借助网络的教学资源通过投影机投射到投影幕上,这样获得的“范画”图像清晰、直观,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轻松,也会产生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三、主题班会
在学习管理这一环节,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现状,由艺术专业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思想行为情况,融人班主任有效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的管理理念,开展各种各样的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外出写生、郊游、观看画展、听讲座等,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感悟生活、体会集体的温暖、体验团队精神的力量,让同学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挑战自我,增进班级团队的凝聚力。
四、达成共识
明确作画步骤及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套教程(包括静物素描、头像素描、半身带手、速写等),教师之间也达成一种共识,并提出了相应配套的一套教学要求,比如正确的观察方法:检查画面通常用到水平线和垂直线等,具体细化到坐姿和执笔的方法、作画步骤的明确要求:(1)画前准备;(2)起稿构图;(3)画面的黑白灰;(4)深入刻画;(5)调整完成。美术老师在这些教学要求上达成了共识,这样,即使不同的老师授课也不至于因为个人的授课特点的不同,而使学生产生迷惑,造成学生疑惑不解.更不会让不同的老师因个人喜好不同、专业的差距而影响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稳步地进行,学生的学习也因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而促进他们稳定地持续地发展和提高。
五、民主管理、激发个性、团结协作,个别指导
用民主的作风进行管理 ,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要真正相信和尊重“美术后进生”,这是培养和增强他们 自主性的关键 ;教师只有增强 自身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 ,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都有 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 自身存在的价值 ,并充分挖掘 自身的潜力,最终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六、重抓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面对艺术生的特殊性,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是每El必修的课程,是常抓不放的措施。因为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上没有恒心和毅力,刚刚答应你会做到的事情,一下子就忘记了。所以对艺术生学习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必须把功夫放在平时,天天抓,时时抓,反复抓,抓反复,常抓不懈。人常言道耳提面命、谆谆教导就是这样的。这样学生愿意与你交朋友,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学习的信心也有了,更主要的是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七、拓展美术知识
培养合作精神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强大凝聚力的班级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如何将一个看似一盘散沙的班级凝聚在一起,学会团结合作,笔者颇费了一番心思。在一次《纸立体造型》课上,当时的教学设计是要求每个学生自行准备纸张,或折、剪,或卷完成大小不限的纸立体造型,完成后拿到黑板上进行展示。因为学生完成后的很多作品太小,黑板太大,每个学生为了表现自己,一心想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谁都当仁不让。看到这样的情形,笔者灵机一动,将展示活动改为以小组成员的作品进行构图比赛,小组代表上讲台对作品作构思说明,评出最好的小组作品。这样一来课堂秩序井然,讨论的气氛浓厚,每个学生都在小组里认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学生自己评选出的最好作品的讲评,引导学生了解班集体的作用及理解同学的合作意义。以此为契机,笔者此后不断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晚会和体育竞赛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元旦晚会和篮球赛、排球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团结的力量,让他们自觉地团结在一起。这样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班风也逐渐好转。
综上所述,管理是一门艺术,教学管理更是一种智慧,不仅要会教还要懂得怎样管理课堂,组织好课堂纪律,懂得课堂管理的艺术,才能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叶澜老师说:“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一段生命经历。”我们要从长远的目标来从事我们的教学课堂管理。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管理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使学生对美的追求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初中的地理教学是这一阶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其它的学科一样,传授的是基础的学科性知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将使学科教学的整体得到发展,推动整个初中阶段的教育。信息技术是基于当今科学飞速发展下的产物,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电化教学,它标志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发展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改革,那就是新的课程改革的出现。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新的辅助教学设备及新的教学观念的改革,都将围绕“以人为本”、以达到人的终身学习为目标。
1、让愉快教学再次重现于课堂
使愉快教学再次重现于课堂,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体现了课改地理在教学中最讲究图文的运用,通过读图、析图来获取知识、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理解、推理解决疑难而扩张思维。传统的教学所使用的地图是静止的平面图,而图中所扩展的知识都是由教师口头描述补充,学生去进一步想象。教师言语中描述的过程,这是一个虚拟的过程。教学幻灯片中的抽拉式的动画,虽然可以使虚拟的教学过程变得现实一点,但仍有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解决了这一虚拟的教学,正所谓的“一切尽在无言中”。如讲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借助资料库中的实况录像,让学生观看,达到了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一饱眼福。在讲四大洲、七大洋及板块构造学说时,运用教师收信集整理好的网络辅助教学课件,让学生在局域网上的相应课件中操作鼠标,填出七大洲、四大洋及六大板块的位置,并自测相关的练习。对于测试不满意的同学,通过自测,发现不足,重新更正,再次练习,以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在填绘练习中,同学的互助、互动,教师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和学生运用网络获取新知识的展示以及师生的对话丰富了课堂的教学,让大家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了知识、品尝学习中获取知识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新的课改,培养了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的技能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获取的知识局限于课本。学生对于教学中的抽象性知识很难直观的理解,尤其是对于刚进初中的学生,要解决这一难点,过去靠的是板图、板画、挂图和幻灯片来展示,教师讲解为主,抽象的思维还得靠学生自己建立,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设备,可以使这一难点迎刃而解。如在讲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问题时,自转的问题比公转简单多,公转显得抽象,运用教师收集整理好的网络课件——“九大行星的公转”,展示地球的公转,直观的演示了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运动。运用地球公转——“四季变化”的网络课件,动态演示地球公转的结果,并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完成以下的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得以突破。
3、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使教师在传授系统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好,做到不仅会学还要会用。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时候,不应仅仅只是死记硬背的系统性知识,而是掌握知识的技能和学习的方法。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吮吸知识的营养,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感受到人类智慧的伟大,科技的迅猛发展所负时代人的重任,同时可以品味到人类社会的彼此联系和合作。这样的教学,即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所带给学生的信息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以达到知识的终身运用促进整个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科学评价
体现了新课改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科学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知识的传授要“以人为本”,以达到终身学习。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以讲授完本节知识为目标,以让学生能考出好成绩为宗旨,期末考试一次定局,高分者优秀生,低分者为差生。难道我们对教育对象的评价就是这样的格局和框架吗?非也。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给予了教育对象接受知识的新的评价,要评价就要给参评的对象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和机会。从地理学科而言,教师通过自制的电子表格,可为所教班级学生进行以下的平时成绩的评价记录,占全学年的6 0%,期末测试的成绩占4 0%,并在教师的网页中让学生查询自己的得分,并不断完善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提高成绩。
4.1评价的内容
(1)系统性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2)读图、填图、绘图、析图技能的评价。(3)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评价。(4)扩展性知识的评价。
4.2具体评价方法
(1)系统性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可在学期教学中根据每一章节的内容,给出相关的“基础性知识”的检测题,学生可通过访问教师机自选所有章节检测题中的四个章节中的内容进行自行检测,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以每章节5分制满分打分,不满意的同学可以重测。(2)读图、填图、绘图、析图技能的评价:教师可让学生可通过访问教师机,在教师设计和规定好的“网络辅助教学课件或地理填充图”中,选择所有章节检测题中的四个章节中的内容进行自行检测,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以每章节5分制满分打分,不满意的同学可以重测。3)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评价:教师结合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设计好“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检测题,让学生在网络中通过访问教师机,自选两个部分的题进行检测,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以每个部分5分制满分打分,不满意的同学可以重测。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学科的整合,丰富了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量、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趣味性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技能、增强了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全方位能力。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学科的整合,为地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教具,为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创造了条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推动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保障。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
一、 充分吃透教材
不管哪一门课程,要想讲好必须先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也不例外。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寻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哪怕这种联系很小,但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条值得抓住的线索,比如:第一章金属的性能,不管哪一种金属我们研究它不外乎是想使用它,那么它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其实也就是它有什么样的性能,那么这些性能在理论上或者在设计时靠什么去衡量呢?就是它的性能指标。这样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力学性能指标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强度指标--屈服点、抗拉强度;塑性指标--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硬度;冲击韧性--冲击韧度;疲劳强度--疲劳极限等。在使用之前,要对其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就是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等。这样下来,整个一章的内容也就浓缩成了一条线,记忆起来自然有了规律。在学习铁碳合金相图时,大多数学生一看就头疼,相图复杂,组织成分多,没头绪,看不懂,记不住,即使有的同学好不容易下功夫背会了,过几天就又忘光了。其实,这个看似复杂性的相图,每个区域的组织转变,随着含碳量和温度的变化是按一定的规律产生的。因此,我们只要掌握了这几个关键的特性点、特性线就自然思路清晰,记忆牢固。共晶点C、共晶线ECF、共析点S、共析线PSK。共晶点-含碳量4.3%、温度1148℃,共晶转变Lc----A+Fe3C,过共晶点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共晶线,那么不同成分的液态合金只要冷却到此线就会发生共晶转变从液态中结晶出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即莱氏体,在该线以下的区域就会有莱氏体。共析点-含碳量077%温度727,共析转变A---F+Fe3C,过该点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共析线,不同成分的合金冷却到此线就会发生共析转变,从奥氏体中同时析出铁素体的渗碳体的混合物即珠光体,那么在该线以下的区域就会有珠光体。再加上钢和铸铁含碳量的分界点2.11%就把铁碳合金相图分成不同的区域,按照组织转变规律推理出来的相图及各区域的成分就不易忘记。
二、注重课程的导入
课程的导入是讲每一节新课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有的章节是从现实生活中导入,有的需从上一章节来导入,精彩的导入会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会使学生对你下面要讲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如何用巧妙的开讲来吸引你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讲钢的热处理回火时,就要充分利用上一节的内容--淬火。为提高钢的硬度在使用之前要对其进行淬火,钢淬火后得到的组织是马氏体,而马氏体是一种不稳定的组织,会向稳定组织转变,转变过程中会发生体积膨胀,产生内应力,导致工件的变形和开裂,这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不希望看到的,也是不能出现的现象。那么淬火是不就没有意义了?先在这里提出质疑,然后自然导入:为了避免这些现象产生,淬火后的钢必须进行下一道热处理工艺--回火。其实,这也是教材编排顺序的内在原因。
三、教学方式灵活多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抄笔记、背教材,这样只有少数优等生会跟着你走下来,而大多数学生会被这种讲法催眠。因此,针对不同的章节课题,尽可能挖掘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比如:讲到有色金属--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时,因为这些金属不仅在工业生产中应用,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材料,这时,就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先从自己的所见所用说一些它们的特性、用途等,然后引导学生从其组织上分析总结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就用铜及铜合金来说,我会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用处,同学们自然会想到电源开关、插座、电线等,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用处?是因为铜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仅次于金、银,而且成本又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铜比较软反应了铜具有良好的塑性,容易冷变形加工,因而用其制造电线电缆。这样,这节课由熟悉到陌生的难点,自然接受而且记忆深刻。
四、注重总结比较
在每一节课结束时,我们都会做一个小结,总结本节的重点、难点,同样在每一章或每一部分相关内容讲完之后,我们更要做一个系统的总结,比较。还以钢的热处理为例,我会把钢的五种热处理方法列一个表格分别从加热温度、冷却方法、热处理后的组织成份、性能特点、适用范围等进行比较。一节总结课可能会把学生几天、几个月、一门课学过的知识串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可能会终生难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17
一、引言
外语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整体上可以分为输入能力和输出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对于阅读和听力的训练属于输入的过程,而相对的对于写作和口语的培养属于输出的过程。在我国长期以的外语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直普遍存在着重输入轻输出的现象。而在输出能力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明显偏低。广大一线大学英语教师普遍认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急需改进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Krashen提出的输入理论以及Swain提出的输出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大学英语写作改革应该输入输出并重,通过建立读写一体化课程体系加强高质量可理解性输入,同时,写作课堂引入多样化教学形式推动输出的产生。
二、输入输出理论
1.输入理论.
20世纪80年代起,输入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众多输出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是1985年由美国学者Krashen提出的“输入理论”(Output Theory)。Krashen认为,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是二语习得的唯一条件。“可理解性输入”指的就是整体难度不超出外语学习者的基本能力和理解范围,但又稍稍高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
他在表述中,用一个简单的公式直接明了地展示了这一理论:“i+1”,“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1”代表略高于学习者目前知识水平的语言知识,“i+1”表示学习者习得后略高于原来水平的语言能力。输出理论提出在整个外语学习过程中,只有提供给学习者高于目前语言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语言的习得才能真正得以发生。对于“i+1”的知识内容,学习者根据具体语言材料提供的情景则能自然而然的习得语言,语言能力的提高也因此自然而然的发生。
Krashen认为可理解性输入应具备几点特征:可理解性,非语法性,关联性以及充足性。也就是说可以被广大英语学习者理解和接收的输入才是语言习得产生的重要前提。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于整个语言学习过程是毫无意义的。其次,教学总所应用的语言材料和教学内容没有必要按照语法要求编排,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把注意力放在具体语言使用环境中的语言交流上,避免学习者把注意力过度集中语法等条条框框上。值得指出的是,被用于外语教学的输入性语言必须要与学习者的学习背景有一定的关系,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够在相关背景知识的帮助下自然而然的习得语言。
2.输出理论。
Krashen的输入理论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唯一条件,至于输出,只是输入之后的自然结果,对语言习得并没有直接作用。针对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理论”中的不足,著名语言学家Swain提出了“输出理论”(Input Theory)。输出理论是他采用法语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开设的沉浸式语法课程时提出的。他指出,学生在进行外语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些语法错误,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不仅仅源于语言学习者的语法基础,而是由于语言教育中对于输入的偏重,过多的属于过程使得学生鲜少有机会用目的语进行输出,教师对于输出的反馈也相应匮乏。Swain的输出理论认为,语言的习得不仅需要输入,输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Swain指出,输出对于语言的习得具有三种功能:引发注意功能,假设验证功能,元语言功能。首先,语言学习者使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过程中,必然会注意到其本身所使用呢 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别,这就引发学习者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进而加强输出的准确性。其次,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已有了自己的假设和认知,输出的过程就是验证其自身假设的过程,通过反馈,学习者不断验证矫正这种假设,语言的习得也就随之产生。最后,元语言是指学习者所具有的目标语知识的总和。输出过程中,学习者的反思和分析,激发了其对目标语的内在认识,以语义为基础的认知逐渐过渡到以语法为基础的认知,输出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元语言功能。
三、输入输出理论对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
1.读写一体化强化语言输入。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一直以阅读为主题,实际上,阅读与写作在课程内容和特点上有天然的结合点,首先,阅读和写作课程在背景知识要求和主题涉及上基本重合。另外,阅读过程中涉及到的阅读技巧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写作课程上需要学习的写作技巧。阅读和写作技巧的习得可以相互促进,互相转化,有机结合。词汇,句子,语法,观点,主题的把握都是阅读和写作课程的结合点。读写一体化的设计就是在遵循语言规律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读写结合,强化语言的输入,从而通过加强可理解性输入,最终达到加强输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读写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应该是单一的“以写促读”或者“以读促写”,而是应遵循“阅读―写作―反馈―写作―再反馈”的教学模式和顺序,形成“输入―输出―反思―再输出―反馈”的系统性一体化的教学流程。读写一体的教学模式以输入理论为支撑,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步骤,在提高学生阅读以及写作能力上,效果显著,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上时效性也很强。
2.多种途径推动语言输出。
根据Swain提出的输出理论,可理解性输出对于语言学习效果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使用多种形式,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推动输出是我们进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急需探讨的问题。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形式主要以“讲演式”为主导,形式单调,课堂氛围趋于僵化。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中,应引入新的以输出为目的的写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输出的积极性,来推动习得的最终产生,例如:读故事写梗概,听故事写梗概,读报告写小结,听报告写小结,写读书报告,写案情分析,写书评,写影评。这些活动中,有的是读写结合,有的是听写结合,有的是搜集资料和整理写作结合。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同的是,在这里,读、写、听的最终目的都不是训练学生的单项技能,而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推动更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出的产生,最终达到提高语言学习者写作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输入输出理论是外语学习的重要理论和全新视角。这一理论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师生反馈你互动,设计以输出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输入输出理论,不仅对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课堂改革有重要的启发性所用,对于整个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和探索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此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下转第54页)(上接第17页)题:输出驱动假设指导下大学英语写作模式研究(课题编号:CH1317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Krashen,S.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英语写作能力,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一条短板,一直以来都阻碍着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从而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改变现有教学方法,利用输入理论和的输出理论为指导,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究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新思路就显得尤为必要。
1.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经笔者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写作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文章内容空洞,学生缺乏对主题的深层次思考;第二,文章逻辑调理性不强,结构模糊;第三,学生英语存储量不足,语法错误和中式英语普遍;第四,学生词汇量不足,无法用恰当的词汇表达意义。
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弊端主要存在于:一方面,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课采用大班授课,教师和学生缺乏基本的交流和监控;另一方面,大学英语课时一般为每周四到五个学时,教师无法从时间上保证学生有随堂写作的机会;此外,大学英语教师重听,读而忽略写;更为重要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思路单一,课堂教学活动匮乏。以上种种弊端造成了当前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
2.输入理论与输出理论
2.1输入理论
Krashen将现有的语言知识为i,将语言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则定义为i+1。1在这里指当前语言水平与下一水平之间所存在的距离。二语学习者只有在接触到属于i+1阶段的语言材料时,才会对其本身的语言水平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假设语言材料中仅仅包含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语言材料难度过高,那么二语学习者的学习都会是无意义的。语言输入实质上能够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激活的必要条件。Krashen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如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并且同样也能获得必要的语法。
Krashen还从四个方面更深一层次地阐明了输入理论:第一,输入材料必须具有可理解性,难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于简单;第二,输入要有足够的量,太少的输入无法激活二语学习者大脑中的习得机制,从而无法将目标知识内化;第三,输入必须具有趣味性和相关性,一方面要保证输入材料能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激起二语学习者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要使得语言输入材料与当时学习所存在的语言环境相关;第四,输入的材料是根据语言环境设置的,而非根据语法程序安排的。
2.2输出理论
Swain指出语言学习过程中单纯有可理解性输入时不够的,可理解性输出同样可以触发二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她还认为学习者在表达中之所以会出现语法错误的原因是其语言表达的练习和机会太少。教师过分注重语法知识的填鸭式教学,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训练。理解语言和生成语言是不同的两个过程,在理解了语言之后,学习者还需要有机会使用和练习他们所习得的语言知识,而学习者语言交际的失败又会反过来促进其语言使用的准确性,使得其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连贯。
Swain进一步将可理解性输出的作用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注意触发功能,即语言输出活动会使学习者意识到自身语言学习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可以关注语言的输入,寻找二者的差距,进而生成新的语言知识或巩固原有知识;第二,假设检验功能,即二语学习者有了可理解性输入之后,会对目的语进行不断地假设,而这种假设又通过交谈对象的反馈得到调整,从而获取新知识;第三,元语言功能,即二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来反思自己的语言使用,从而促进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控制和内化。
3.输入与输出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基于上述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以及输入理论和输出理论的指导,教师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可理解输入的量及其趣味性,同时要保证可理解输入的主题必须和写作的主题相关。此外,教师还需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产出时间,产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和监控学生的写作过程。
写作与阅读和听力“不分家”。语言学习者要形成新的知识,必须有足够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教师在设置写作任务之前,首先可从阅读和听力上保证学生有该方面主题的知识存储。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课后听并了解其大意,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收集与该主题相关的材料,之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以“presentation”或“free talk”的形式分享该材料的主旨精华,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及其见解。
巩固阅读中的语法词汇教学的同时,加强阅读中的语篇分析教学。当前各高校所使用的主流教材都是将“读”和“写”划归一体,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等。这一类教材每一单元首先都保证学生有相关主题的阅读量,之后再要求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即作者是按照何种方式来展开写作的,是总―分―总,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等。此外,作者又使用了哪些手段将段与段连接起来,除了用了“however”之类的词,还是否用了其他的方法,如此一来,学生在自身写作的过程当中就会刻意关注其作品的逻辑性。
合理监控学生的写作过程。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对主题展开讨论,讨论的内容可涉及各自对主题的看法,各自的写作方案等。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词汇,语法等层面的帮助。Swain提出的输出的三个作用在此环节中就应得到足够的关注。首先教师不能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驻足观望,以免增加其焦虑心理;其次,学生在写作完之后暂不上交给教师,教师应先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充分发挥输出的元语言功能,之后小组互换作文,讨论各自作文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将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收集起来,批阅并发现共性问题,最终在课堂上对其进行讲解。
4.总结
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入研讨写作教学方法,结合输入理论和输出理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保证学生的输出过程得到最大优化。
【参考文献】
一、复式教学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农村学龄儿童逐年减少,加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民工子女大部分随父母进城就读,生源急速向城镇中心校流动,尤其是西北偏僻农村,个别年级人数少到一位数。这些学校为节约资源,都采用复式班教学,小学式复式班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复式教学将成为西北农村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式班教学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夫子,他就是采用多年级大复式班教学。开创了复式班级教学的先河,成就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的辉煌业绩。民国以前的私塾也是典型的复式班教学。复式班教学可以形成一个较大的学习群体,有利于培学养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学习交往等各种能力,也符合儿童爱群处好交往的心理特征。更能适应学长制下的生教生模式。
二、复式班教学的方法。
新课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给复式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要把复式教学定为校本课题来研究。其次要认真搞好复式教学班的教师培训和配备。复式班教学在复式组合上,可以把相邻较远的班级放到一起。如一、六年级。这些都是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惯用手段。 还可以把两个相邻年级合并成一个班级教学,同时完成两个年级的课时任务,。在实践上,把两个相邻年级的某些教材做适当的处理合在一起搞复式教学会效果更好。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在五、六年级数学复式教学中关于教材处理中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根据教材的同一性整合教材
各年级教材的编排要遵循循序渐进及学生认知规律的原则,原则上不能颠倒次序。但在一定的时机下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一致性,合理的整合教材,把内容一致的教材安排在同一课堂同时进行学习,既节省了学习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比如:五年级十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学习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六年级十二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学习内容是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这两处的教材内容在概念上有一致性,只是求体积的方法和算理不同,可以把教材放在同一层面做准备,把课设计成两个年级同上的一堂课,把学生学案设计成两个年级同用的学案。丰富了学习内容,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或者可以把五年级学习体积的内容同六年级的章节复习同时放在一起进行,以五年级教材为主做学案设计,设计的学案对六年级来说是一种极好的铺垫,对五年级来说不但能学习新知,而且有意识地拓展延伸了学习内容。实践证明,在复式教学中对教材做适当的处理,无论从学习知识层面或从学生能力培养层面都能达到很理想的效果。
(二)、根据思维方法的同一性整合教材
五年级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有形如 、 类型的
分数加减学习内容。根据学情,需要设计一节课的练习案。六年级第十二册有一节分数加减法的复习内容,因为形如 以上类型的习题无论五年级还是六年级,学生应掌握的算理是一样的。可以把五年级的这一节练习课和六年级的复习课放在一起进行,根据各年级目标可以科学地合理地整合教材,做复式教学设计。在五年级学生探究规律,总结方法时可请六年级学生做自己的小老师。学生就很容易整理出此类式题的特征及简便算理。五年级学会了,六年级也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在拓展训练时可根据算理设计思维一致层次有别的习题,让学生在同一起点得到不同的发展。
比如:五年级学生题:
以上拓展练习各年级做各自的,学习中有困难的就让他请教别人。在一对一的相互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忽然顿悟,能很快地掌握解题方法。生与生的互动超越了年级局限,学生交往广了。得到的信息更多了。把教学放在了比一班一级教学环境更大的大课堂环境中,不仅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而且有利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学习品质。
再比如,这样的题型:
=( )÷20=0.8=20÷( )
=( )÷20= =20÷( )=()填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