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25: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语文教学解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20-01
审视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种种偏差和问题,特别是肢解、冷落和异化文本的空语文、泛语文和非语文等教学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可归结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细致、不准确、不深入。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真正走进文本,充分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准确、深入地向小学生传达语文课程的文学美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深入解读这一理念,下面做了分析与阐述。
一、心神贯通,整体解读
语文教学要注重各个侧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统一特点。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应从整体入手、整体感知、整体把握、整体提炼、整体升华。要通读小学语文的整套教材,明确语文教材的思想内容、知识体系、能力训练、编排特点以及各年级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区别与联系,做到胸怀全局;要熟读全册语文教材,并借助参考用书来正确地、具体地了解全册教材的教学要求、目标、特点、内容、重点、结构体系和方式方法等,做到成竹在胸。
一般地讲语文教师解读课文,可按三个层次进行,即课文说了什么?课文是怎么说的?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语文教师通读课文还应注重朗读、吟诵、美读课文。因为默读只作用于人的眼睛,而吟诵则作用于人的口眼耳脑,人的多种感官得以调动起来。吟诵越是投入,多种感官的调动、发挥就越好;吟诵越是得法,对文本的感受领悟就越全面、深刻。要多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到“其意皆出我心”、“其言皆出我口”。读好了,文章的解读成功了一大半,语文课堂教学必然充满生机和富有情趣。
二、多角度,多层次解读
我国传统的课文解读基本上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本解读方法,就是从文章的字面意思去追溯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身世境遇等理解作品的表情达意。这样传统的解读方法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即把文学作品美美的语言和栩栩的形象忘了,追寻的往往只是主题思想、道德教训,容易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虚无飘渺,架空文章,冷落语言。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文本”。“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律”。读透课文就是不要轻易放过去一个字,咀嚼字里行间的含意和意趣,要仔细研究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这个词,这种句式,这种结构而不用别的,细致品味其美妙和神韵,在咬文嚼字中触摸作品,在品词析句中揣摩作品,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品。一句话,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而我们则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
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里有一句话:“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敢”,小女孩敢还是不敢?一整天都不敢,为什么?现在却敢了,又是为什么?抓住矛盾处,从“敢”字可引发我们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深刻思考。多角度解读是全面地获取文本信息的过程,正如苏轼对庐山面目的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会显示出不一样的美丽。对文本来说也是“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倡导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式解读文本,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式对课文进行研读,让课文所承载的诸多信息在教师的头脑中汇总、撞碰、融合、升华,为教学目标、重难点、方式方法的确定提供丰富的信息基础。
三、品味神韵,重点解读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能“入乎其内”,读深读透,与作者息息相关、心心相印,同呼吸、共命运,做作者的知音;还要能“出乎其外”,登高远眺,深入浅出,提纲挈领,把握精要,做高明的读者。我们只有跳出文本,设计教学,才能言约意半、事半功倍、扎实高效,这不正是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的一种“最高境界”。而由繁到简,正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逐渐深入的过程。郑板桥有这样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画竹40年,探索40年,他终于悟出了艺术的真谛:要画出竹的内在精神“清瘦”,“清瘦”就是要“冗繁削尽”。我们对课文的解读何尝不该如此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上说:“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精选”就是要我们对教学内容精心剪裁、削枝强干,披沙见金、撷取本质信息,突出重点,集中火力充分发挥文本“例子”的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在文本中走得多深,学生跟随的脚步就有多远。教师开辟的路有多清晰,学生就能走得多轻松。教师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大胆地朝文本的核心走,朝作者的内心走,直到文本生命向我们深情呼唤,到达风光无限的精神与情感的巅峰。下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文本解读。
一、钻研教材,丰富文本内涵
文本中的语言是一扇神秘的窗户,谁能开启它、解密它,谁就能抵达文本解读的彼岸。现在课前对文本的探究,许多教师只是将相配套的语文教参读一遍,圈画出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精彩分析,教师不进行独立思考,认为教参就是教学的权威,最后导致课堂上生拉硬套,忽视了文本真正的内涵。其实,教师要站在作者、编者、教者、学者的视角领略文本。
执教《心田上的百合花》片段:师:这株百合花为什么会近乎完美?生:因为它的信念始终如一。生:是信念让它变的几乎完美,让它有了生活的目标。生:信念是一种力量,所以这株百合花能够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生:信念还是一颗种子,所以这株百合花能够幸福、美丽。生:信念使百合花不再斤斤计较,使它的生命有了意义。生:信念使百合花开在了人们的心田上。师:如果百合花想放弃的时候,你会怎样劝告这株百合花呢?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
案例中“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一株百合花本是几个平面的汉字,在学生的多元的、个性化的想象里,一下子就活了起来,散发出淡淡的幽香,这是一曲个性洋溢的高歌,一片色彩缤纷的朝霞。这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是一种理念的灌输,生命的呵护。我们只有科学地钻研文本,对文本核心价值进行审视,做到多元化,才能获取文本解读的真正自由与完美,可谓“江山凭指点,水归沧海意皆深”。
二、个性体验,感悟文本价值
文章不是无情物,“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本通篇跳动着作者的脉搏,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句句是作者的心血。教师在课堂上,只有通过感悟才能把学生带上晏妙丰盈的心路历程上,将语言化作涓涓溪水,缓缓流向文本,走进人物心灵世界,对文本的感悟,“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把课上到孩子们的心里,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
执教《爱如茉莉》片段:师:谁知道文中“怔住”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被吓住了。生:老师,“我”为什么被“怔住”了呢?这时,教室里一片安静。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请同学们去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会被“怔住”?生读后讨论。生:作者看到爸爸睡着了却“紧握着妈妈的手”,因此怔住了。生:作者看到妈妈虽然生病了,但是嘴角却“挂着恬静的微笑”,于是怔住了。生:作者被阳光下这一温馨的场面怔住了。师:是呀,这温馨的场面怔住了作者,老师相信后文中爸爸、妈妈的话一定会“怔住”我们每一个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吧。
在这个案例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而在问题比较棘手的时候,老师给了自己,也给了孩子们时间去思考、讨论,在联系上文后,孩子们被文中深深的情感包围着。一个“怔住”简单而复杂,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并捕捉到了新的情感支点,同时,还调起了孩子们对下文阅读的兴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通过朗读、讨论,走近文本,走进“我”的内心世界,加上教师理性地引导,定能启迪学生的知识和潜能的开发,情操的陶冶和价值观的形成,使他们在文本中感悟到真情所在。
三、多元评价,彰显文本魅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近来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老师经常根据教学参考解读文本,然后再向学生灌输,以为这是最权威的解读,也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捷径。其实,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这只是老师的阅读,而不是学生的阅读,更不是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更新观念,必须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我建构,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
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关系学生终生的一件大事。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学习,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书本的学习,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与合作学习,然后把收集到的资料、书籍等加以整理,进行专题阅读活动。如在《颂春会》一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由教师的鼓励诱导逐步到学生自发搜集关于春天的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分别阅读了有关咏春、惜春以及其他描写春天的诗词文赋,然后合作交流《春》、《燕子》、《报春花》等美文名篇,以及《咏柳》、《江南春》、《早春》、《春日》等优秀古诗和更多的有关春天的童谣、妙语佳句等。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阅读,积累内化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且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力量和乐趣,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悦,也提升了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朗读是一种最常用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很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获得思想的熏陶,又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能只用一种形式、一个腔调,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朗读怀有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课文不同的体裁,分门别类进行朗读训练。如童话,我采用让学生表演课文的方式讲故事;在学习散文时,我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如诗如画的场面;对人物对话较多的文章,我采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比比谁读得最精彩,比比谁读得最有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常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交融的氛围,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能全身心地投入,从内心真正感悟到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受到心灵美的熏陶。同时在教学中我采用领读、范读、赏读、赛读、表演读、诵读、自由读、配乐朗读、评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个性,展示朗读的天赋,更加喜欢朗读,从而培养起阅读课本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要让学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经历阅读过程:
1、让学生自己读书。读,要给足时间,要有层次地指导,要形式多样。读中要放飞学生的心灵,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创,老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346-01
一、读写结合的误区
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方法很多,很多教师也对这个读写结合教学法很认可,但因各学校的教学进度或者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加上教师的教学经验、解读课文的深浅度等不同的原因,在读写结合教学难免出现一些教学的误区。
1、因读而写
小学阶段是学生言语能力的动态形成阶段,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因读而写,即建立在“仿”的基础上。如学了写景色的课文,就要求写关于景色的文章,学到写人的课文,就要求学生去写人的文章,这样下去,学生养成一种依赖行为,也就是读到什么才能去写,没有学习到的内容就不会写,这种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就使学生情感、思想的因素形成了很大的局限,不利于语文的学习。
2、随意性地读或写
阅读积累对于写作是必要的,但由没有选择性,到处乱读也是不能写得好,还需要教会学生观察。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学写作,福楼拜却叫莫泊桑看了三天的马车,莫泊桑疑惑不解。福楼拜循循善诱,告诉他要能善于写,除了多读书,还要仔细观察,多角度看、关注细节。只有这样,你才能把看到的东西写活了。
二、读写结合的途径
阅读是一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写从读中吸取养分。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培养辩证的思想方法,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修养;读可以使学生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文化素质;读可以为写提供良好的方式和借鉴。
1、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联系对照。大量阅读即多读,指读的篇章多,也指读的遍数多,以至熟读成诵。但应该强调一点,这样的阅读不是指机械的“死读”。阅读课文或别的优秀文章,主要是学习理解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通过阅读,要使学生懂得怎样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谴词造句。以读促写还要多做笔记,灵活运用。将一些对自己作文有用的材料摘录下来,归类整理,经常翻阅。运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使之变成自己的阅读储备,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对于小学生的读写教学,首先低年级要求写句子或者写话;中年级要求写短文,以至高年级写篇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读写结合中“点”的恰当把握
不论是阅读教学时的积累、练说还是写作,抓准文本的读写结合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激活儿童的情感记忆,是构建高效互通的读写结合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并把握教材特点,将学生解读文本的兴趣关注点、文本意韵内涵的侧重点、语言范式的练习突破点尽可能地整合在一起,这样的读写结合才可能是最优化的。
同时,在选择读写结合中“点”的时候要考虑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以确定不同的习作训练形式。如中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观察与发现新生事物,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动物、景物、人物以及事物描写的指导,使学生从范文中学习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和典型性,以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心与捕捉筛选信息的能力。
3、读后续写或写读后感
在进行语文读写能力的教学中,可以把课文中的情节继续外延,配合自己的想象,进行续写课文的训练。
同时,在教学训练时,要以理解和对课文的把握作为基础,挖掘课文中潜在的丰富情感、写作方法和表达特点等多方面的资源,调动学生最大的表达欲望和能力兴趣,使得学生的作文水平在自由表达和不断的模仿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对学生进行写读后感的训练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4、培养良好的读写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入一门学科展开学习任务的第一任老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实施读写教学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年段特点、自身基础、课文内容、语言特点等因素,合理运用读写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中感悟语文,理解语文,应用语文,使语文的学习不仅有趣,而且有用。
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从图片入手,对事件、文字有了感性的认识,不仅训练了遣词造句、看图写话、合理想象的能力,还在写话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了华佗医德的高尚。由于读写训练是基于了学生的兴趣点,语言训练因此不再孤立、机械了。
5、培养学生用语意识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读写结合,将“读”“写”两种能力放在一起,是因为二者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
从“读”到“写”,是一个理解,积累,内化,到运用的过程。注重读写过程中语言的积累和内化的能力培养,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读是吸收知识的源泉,写则是释放知识的途径,只有读写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要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理论学习,多阅读,多思考,从实际出发,才能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焦海霞.读写结合 言意兼得[J].作文教学研究.2014(02)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83-01
提问不仅是推动教学过程有效开展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是教师掌握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获得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科学有效的提问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在学习积极性刺激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自我表达倾向,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学提问的开展能够引导小学生更好地将精力集中当课堂学习当中,并且能够通过回答问题获得自信心。所以,我们要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素养。
1 当前小语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教师对提问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认识,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受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问的内容不够科学,例如,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抽象,让处在认知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找不到回答的头绪,面对问题小学生无从下手,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提问价值的发挥。有的教师提问的内容过于具体,回到学生对问题产生不需要回答的错觉,过于具体的内容也无法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问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其次,提问设计的思路固定,很多教师都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来进行提问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问题多而且思维跳跃较快,小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无法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导致回答出的答案比较的浅显,提问教学的质量不高。另外,由于教师没有对小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进行考虑,问题提出的性质和范围有可能会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会出现思维混乱的现象,无法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
2 小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和效果提升
2.1 设计精确的课堂提问
设计精确的课堂提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提问设计应当突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符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例如,在苏教版教材《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对该节内容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们都了解哪些名胜古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埃及金字塔的相关图片,然后通过这样的提问:“看到这些图片你最想知道什么?”了解学生的探究需求,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对《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进行通读,了解大体内容,找到答案。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结合课文教学重点进行教学分析,有效突出语文教学的重点。其次,精确问题的设计也要注重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提问的目的是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问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由于不同的学生在认知程度、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上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考虑,设置一些面对全体学生的、问题难易程度适宜的问题。例如,在《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的提问设计方面,如果教师的提问集中在金字塔的历史背景方面,这对处在认知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为小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储备比较欠缺,因此回答出来的答案比较浅显,同时也无法有效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注重多角度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2.2 确保课堂提问的合理性
首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地把握提问的时机,有效地把握提问时机能否充分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掌握到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随机发问,这样会让小学生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更加的紧张,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其次,要做好追问设计,追问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打开思路,在学习知识掌握方面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苏教版教材的《游园不值》这篇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问古诗第一句的“应怜”是什么意思,然后追问“小扣”的含义,并且追问小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这两个词之间的关系,通过追问让学生了解到这两个词并不是逐字解释,也要进行链接思考,在学生学习思维方式拓展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要给与小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几秒钟的思考时间,或者是根据问题的实际,适当地延长思考时间,为学生组织语言和回答做出充足的准备。最后,教师要用鼓励的方式对小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找到小学生回答的亮点,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
3 结语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对课堂提问进行精确、合理的设计,通过提问来刺激小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发展进行有效培养,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建平.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方式的分析与研究[J].作文教学研究,2015,(5):102-103.
[2] 王秀敏.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58-59.
[3] 赵淑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提问策略探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17):87.
前言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证明,读和写是一体的,之间并没有任何的界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在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引入读写结合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小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喜爱,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进一步深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感情认知能力,以便其更好的吸收教育教学思想,完成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探寻行使有效的教育手法,协助阅读教学深化吸收,对小学语文教育而言势在必行。
一、整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阅读看作是自身生活和学习中的乐趣,在这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喜欢上阅读,写作,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感,对身边周围的事物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等,用写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叫做写作,就是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春雨的色彩》一文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然后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那么同学们,在你们眼里春雨是什么颜色的?”然后学生回答,教师可以继续给学生安排任务,“把你眼中春雨的颜色写出来。”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春雨的颜色,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逻辑,将读写结合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
二、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首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课堂气氛的营造,建立师生平等、民主的关系,积极发挥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建立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教学活动更加生动、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会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增强写作能力,能很好地将写作和阅读完美的结合起来,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古诗《所见》学习中,教师可以配乐朗诵,让学生想象古诗中的画面,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进行背诵,然后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林左边的木字捺改成点”等,然后教师可以安排课后作业,“有感情的背诵古诗,并且将你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要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显现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三、增加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阅读,可以在校内开展校园读书活动,在校园内建立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鼓励学生阅读,与学生交流和沟通阅读心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读书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阅读图书,注重阅读过程中对阅读作品的理解,遇到重点段落要进行精读和细读,如果遇到好的词句就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素材进行积累,在阅读过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例如:在《柳树醒了》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并且要求学生也模仿这种拟人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和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制作各种各样的写作素材,举行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然后记录下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记录自己的内心感悟,并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擦生活,主动思考。其中,写日记也是最好的锻炼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在日常的日记写作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想要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有效的实施,教师必须要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接受,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例如:《春联》一课中,每年的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每副春联都蕴含着不同的寓意,比如:“大顺大财大吉利,新春新喜新世纪”,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春风入喜财入户,岁月更新福满门”,描绘了美丽的春光;“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表现出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这些春联,从春联中的文字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对祖国的赞美,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寻找写作的素材,增强自身的语言积累。
五、读后感写作,有感而发
读后感就是读者在余额读完这篇文章过后的感受,内心深处的触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读后感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记录内心深处的感想和触动,充分的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发挥出来。应用读后感想写作,可有效促进学生复读与深读的行为产生,而其针对阅读的感想与领悟,借由文字书写,更能令教师有所了解,便于其就此基础对学生思想与阅读能力进一步培养与引导。可以说,读后感想的书写是将对阅读的理解以书面表达的形式,借由运用文字与语言,来实现感想的表述,不但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更促进了学生对文字理解的认知,是当前读写结合教学训练整合中能达到的最好效果。读与写的完美结合,促使阅读和写作之间得意契合,二者共同引导,可有效保证学生阅读能力加深,文字理解深化,文字运用自如,文字表达清晰,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六、教师要进行积极的、正确的指导和评价
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法,熟练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然后再写作中熟练的应用。写作要从模仿开始,教师要先知道学生对优秀的作品进行模仿写作练习,通过模仿作品中的语言技巧等,积累写作素材,运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主题,锻炼写作手法等,以达到帮助小学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教师要非常重视对小学生的作文点评教育,能够促使小学生在写作上有较大的进步,其实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进步,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教师的点评和鼓励,小学生才能有所提高,教师在学生的发展中不仅要进行知道,更多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教师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纠正学生的写作错误,要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教师要不断完善和具体对学生的评价,尽量避免泛泛的评价,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七、结语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充分展现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表现形式,通过写作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为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好,同时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学习环境来提高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要增加阅读量,为更好的写作积累素材,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并且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用读后感促进感情的激发,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喜爱,然后教师要进行积极的、正确的指导和评价,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读书和写作的热爱,有效的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与合理改革。
【参考文献】
[1]吴忠豪,丁炜,杜弘.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热点概述(上篇)[J].课程・教材・教法,2014.09:23-32
在教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就是做好学生对于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工作。只有对于阅读文本进行正确且深层次的解读与领悟,才能够真正使得学生达到喜欢阅读并乐于阅读的层面上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时刻注意,如果只是仅仅从一个角度来分析文本内容的话,就会产生很大的思维局限性。所以,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在自主进行语文高段阅读时挖掘出更深层、更全面的解读成效,务必需要实现阅读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教学。
一、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
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指引者,但是最终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成果还是需要学生自身进行学习,以及运用适当的阅读材料,这三个必备条件是高质量教学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侧重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尤其注意,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个体间的阅读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阅读,从而成为阅读文本的领悟者。这样的要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充满信任感,要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阅读时间与空间。另外,语文教师还必须时刻谨记为学生无私服务奉献的意识,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不能强制干预,要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具体内容和科学教学的方式。此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后学习质量也会得到提升。
二、科学的阅读方法
新课改颁布的内容中,侧重强调了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遵循多读少讲这一原则。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对于文本的挑选就需要十分严谨慎重,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阅读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更全面、更科学的高段阅读。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一定方向的指引,要求学生进行细致的阅读,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学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强对此内容的理解。同时要协助学生完成对文本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知识的深入分析,选取文本中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并适当地进行引导,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越发浓厚,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看海》这篇课文时,可以在开课前先进行内容铺垫: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通过反复的课文阅读从而进行大胆的想象,了解海潮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久而久之,学生会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从中感悟语文阅读的魅力所在。
汉字的音节是简单的,而汉字的音调却清晰地划定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音阶,不同声调的语汇组合排列起来,就会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如,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一文中引用了三段童谣: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明快、风趣且押韵的语言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每每学到这里,教师还未开讲,学生早已开读,而且还会读得特别带劲儿,甚至常常忍俊不禁。如果这时教师仅仅为教而教,置学生读的兴趣于不顾,径自与其分析童谣的独特之处,孩子们定不会“买账”。因为感性多于理性的审美特点决定了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朗读来感受音韵的芳香、节奏的律动。所以,让学生打着节拍朗读这些童谣,或者让他们用家乡的方言来读读,一定能让他们学得眉飞色舞,汉语言的音乐趣味也一定会充溢在整个课堂。
二、联想描摹,领略绘画趣味
和纯粹的表音文字相比,汉字的独特性在于它的“象形”性。象形的汉字在形体造型上既是一种指意的符号,又是把自然事物的感性形式美贯注到文字的形象中去,可以说,在汉字的形体里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如,从“鸟”字即可见其轻盈,从“飞”字即可见其飘逸,一个“虎”字威猛尽显,一个“水”字柔美尽现……通过许多字的外形,我们都能感受到它丰满的姿态。而且,汉字的美还不仅止于此,其线条之间的搭配与交替,穿插与避让,左右相呼,上下相应,体现出的是完整意义上的空间原理,如平衡、均匀、对称、并列等意识,是一种超越线条的结构之美,一种独特的绘画之美。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孩子领略其中的趣味。如,教学“山”字,我们可以先展示生活中有关山的图片,使其充分感受山之巍峨、连绵、险峻、稳重,接着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山,这也是原始先民抽象出来的文字雏形,然后再学写简单的汉字,并引导学生发现中间一竖比两边长,这样才能给人一种山的高低起伏的感觉。这个过程复演了汉字几千年的进化史,也让学生把汉字和绘画建立起联系和沟通,让学生先画后写,边画边写,亦画亦赏,从而使学生在识字、写字中感受汉字的绘画美。
汉语言的绘画美不仅表现在形体上,也体现在其丰富的色彩上。以六年级上册《草原》一课中对蒙古草原的描写为例:“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 读着这段文字,学生闭上眼睛,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碧千里的草原,嫩绿、翠绿、深绿……一群群羊儿如绿毯上的白花一般,或悠闲散步,或尽情嬉戏……这样精美的描写,要怎样的品析才能解其精妙?即便是教者丝丝入扣的解读是否又能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还不如极尽“联想描摹”之能事,让他们自由地想,自由地画,先想后画,边画边想,亦画亦赏,从而让学生充分领略到汉语言的绘画趣味。
三、咀嚼品咂,体会情意趣味
语言不是无情物。所谓“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情意是作者经由语言架设在读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反复咀嚼品咂,是品味语言情意美的重要方法。
中国分类号:G623.5
在1989年,Duguid、Collin与Brown《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这这篇论文中 “情境教学”这个理念被第一次提出来,在Duguid、Collin与Brown看来“只有在形成与应用的具体情境之中才可以充分体现知识真实含义。知识脱离其所在环境,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在情境中学习是最好的学习知识的策略。”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语言表达练习,是语言表达训练最好的教学策略。
但是,贾志敏在2013年第二期《教育时报》中发表的论文《作文本来是一件乐事》中指出:现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阅读课与作文课二者是独立分开的,也就是阅读与语言表达训练相脱节了。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组《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此文通过为读者详细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某教师在上课时是这样处理这篇课文的:
步骤一:细细阅读文本,找出文中描写桂林山水精彩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手法、语言表达巧妙的地方。
步骤二:讨论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描述漓江水的美?
步骤三:讨论作者是如何将桂林山水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的?
在这节课中,教师尝试把课文出现的表达方法在一堂课之中全部讲解给学生听。然而,教师解读这些表达方法之时却没有指导学生联系课文中心去理解、品读,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单单学会了课文中出现的几种表达手法而已。阅读教学应当是通过形式去理解文本,进而掌握形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再鲜活生动的语言材料离开了文本,所谓的表达训练只能是无本之木,不利于孩子们迁移与应用语言表达的相关知识。
换句话来说,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就必须引导学生透过文本内容去感悟语言表达的策略,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学习中。在阅读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融入语言表达训练,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阅读实践教学过程中对特殊的语言范式给予充分重视
现今的语文教材有很多语段或儿童诗都包含着许多特殊语言范式与语言规律。在阅读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孩子们结合这些语段或儿童诗开展模仿语言表达练习。例如人教版新课程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花钟》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多个描述多种花朵盛放的独具特色且形象生动的语句。教师可以指导孩子们对这些语句进行仔细品读之后,设置下面的语言表达练习:孩子们,作者在这一自然段中写了几种花开放呀?虽说这些语句都是描述花的盛放姿态,但是作者却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那么同学们可不可以也像作者那样试试写一种自己喜爱的花呢?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范式:____(哪种花),_____(开放的姿态是怎样的)。通过这个练习可以让孩子们品读课文语言范式的基础上开展语言表达训练,让孩子们有“法”可依,有“章”可询,不仅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内化了课文语言,并且还通过训练学会了自由表达,事半功倍。
二、在阅读实践教学过程中找准隐藏的语言空白
在有意或无意间,作者会在文本中隐藏有某些语言空白的地方,就像是“曲虽终而音犹存”一般。在阅读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字里行间的语言空白之处引导学生表达出韵外之旨,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三、在阅读实践教学过程中把握关键词句举象
“举象”指的是把文字语言还原成一定的意象、印象、形象。文字语言是抽象程度较高的符号,而对于一个有着丰富生活体验的人而言,抽象的文字语言不单单是一个个的符号,而更多的是一个个具体的“象”。在阅读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握课文中语句指导孩子们举象。例如人教版新课程六年级上册第五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饱经风霜”这个词语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难以理解,新华字典中关于这个词语的解释也比较抽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同学生将自己的记忆闸门打开,回想实际生活中是不是曾经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呢?然后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试着描述车夫的脸。由于有了之前回忆生活经验的铺垫,孩子们的描述也就比较生动形象。例如一位同学这样写道:“车夫脸黝黑黝黑的,两边颧骨高高突起,眼睛却深深陷下去,两篇厚嘴唇上面有着一道又一道的口子,头发上面挂满了灰尘,一眼看去似乎已经是上六十的人了。……”利用“举象”的方式,车夫饱经风霜的沧桑形象活脱脱站在我们面前一般。这样把抽象的文字语言变为形象的具体描述,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孩子们语言的应用能力。在古诗词实践教学过程中“举象”的方式更是被经常用到。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新课程五年级上册第二组《古诗词三首》中《长相思》的教学之时,我们可以首先让孩子们将这首词通读一遍,将整篇词的大意与词意都过一遍,然后教师结合背景音乐进行示范朗读,让孩子们一边听朗读一边闭目想象:在听的过程中什么景象在你头脑中浮现?什么声音在你耳中回荡?你又仿佛置身于什么样的世界之中?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想象:在词作者心中,其家乡处于何种状况?之后让孩子们将自己所想象的动词通过语言有条理地描述出来。而两次的“举象”活动,不但在课堂上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效果,而且还有效地将教学张力充分发挥了出来。利用对比的手段,让学生体验到战争的残酷、征途的艰辛,进而感受到亲人的温暖、家乡的美好,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其形象思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材是一个例子,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紧紧联系语言,深挖教材中的“表达”因素,为孩子们搭建更高的语言表达训练的平台,指导孩子们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内化、应用语言,进而全方位提升他们的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常常受教师教法的制约和影响。教师在讲授课文时,要考虑传授学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词、句,学生难以理解。常见情况:一是句子结构复杂,学生抓不住主要内容,隐含的一层意思领悟不到;二是句子表面意思浅易显懂,但学生往往一览流过,只见其表,不识其内;三是句中一些词义和词的感彩难辨别,影响学生对句子的正确理解。学生不易弄懂,影响阅读课文的深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传授学法,把理解句子的金钥匙掏给他们。我的基本作法是:遇到结构复杂、句式冗长的句子,采用简化结构,抓主干,先分层领悟后整体突破的方法理解。遇到词句并不深奥、词义和词的难辨的句子,采用查字典辨词义,横向比较,纵向领悟,体味色彩,分析含义的方法理解。让学生从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句子表现浅显易懂,而内在含义又深刻学生往往又不经意品味的句子时,便要采用“紧扣课文,前后联系,点睛提示,推理领悟”的方法进行。
二、揭示规律,学会归纳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它,去认识它,它就会为我们所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高年级学生要能够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但学生常深感困难。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归而不全。这就需要教者向学生揭示规律。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一般规律是:寻找段的中心句,摘录概括;段内有几层意思,分清主次,取主要的概括;理解各自然段段意,然后合并概括。如在指导学生归纳概括《林海》一文中第二结构段的段意时,我充分利用规律采取“理解内容,分析关系,合并层意”的方法,先指导学生理解第二结构段中各自然段的内容。第二自然段写大兴安岭的“岭”多而温柔;第三、四自然段写大兴安岭的“林”绿而广阔;第五自然段写大兴安岭的“花”多而鲜艳。然后根据教师的提问,分析讨论两个问题:这四个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通过分析、讨论和老师的点拨,学生明白四个自然段都是围绕大兴安岭的景物来写的,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应采用“归并法”归纳段意。最后学生概括成这样的段意:
“写大兴安岭不同景物的特点。”
“写大兴安岭岭、林、花的特点。”
向学生揭示规律,指点学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