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关于科学技术的内容模板(10篇)

时间:2023-08-30 16:25: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关于科学技术的内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于科学技术的内容

篇1

关键词:初中科学;初中化学;教学衔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1–003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理科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提出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分科-综合”的理科教育体系。具体而言,中小学十二年的科学教学体系,应是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及能力培养交融在一起的螺旋结构。在这“合-分”一体的体系中,六七年级的科学课程是第一阶段综合教育的后期,九年级化学则是第二阶段分科教育的前期。做好这两个阶段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课改进入“深水区”,随着广大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我们认为理清两门学科的相关主题、各自的内容和要求,并从统一的科学概念和相同的实验探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关内容的梳理和比较,是衔接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线教师实施衔接教学的重要抓手。

2 内容和要求的梳理

2.1 确定共同主题

初中科学和化学是以各自的主题编排的。化学学科是以分科知识确定单元主题的,而科学学科的主题是融合型的,它是以物质、能量、信息为基本结构,以科学、技术、社会为综合的基本线索,以跨学科领域确定主题的。也就是它们确定主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那么怎样确定共同的主题呢?就必须从统一的科学概念及相同的科学研究方法去编排共同的主题。根据这样的原则,在研究中我们共确定了七个主题:实验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能源、水、空气、溶液、金属。

2.2 理清学习内容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两门学科相关的学习内容有很多,有些内容还分散在不同的主题中,那么在梳理时,怎样在共同的主题下,来编排两门学科的相关内容呢?在研究中,我们确定了以下几个原则。

2.2.1 核心知识梳理原则

有些主题的知识很多,涉及的面很广。如主题“水”,其中水的分布、水的含量、节约用水等知识,由于不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对此没有进行梳理,以确保梳理内容的精炼化。

2.2.2 分散知识整合原则

有些知识分散在几个主题中,为了便于两门学科的比较,我们将分散知识进行了整合。如主题“空气”,我们把化学第四章“燃烧与灭火”知识整合到第二章“浩瀚的大气”中,这样就和科学学科的主题保持一致,便于进行比较。

2.2.3 知识点编排原则

在具体的编排过程中,我们发现,除了各自的主题有差异之外,其知识内容的编排也是不同的,为了使两门学科的教师都能方便对照,我们采用了按知识点编排的原则,这样避免了按某一学科编排的不足。如“实验探究”主题,我们按知识点分成:了解实验室、实验技能、实验设计。

3 明确各自的教学要求和相互关系

3.1 明确教学要求

科学学科与化学学科有许多主题涉及的学习内容是相同的,但它们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充分体现了内容主题下知识点内在的发展性。所以必须正确把握各自的要求,并且以比较清晰的方式把各自的要求呈现出来。这里我们以专题二“构成物质的微粒”为例说明该主题下两门学科所对应的学习内容的各自要求[1~2],见表1。

3.2 明确学习内容间的关系

通过梳理和比较,我们发现科学与化学的内容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为我们研究衔接的方法和策略提供了帮助,在研究中我们初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以下三种关系:

3.2.1 内容相同,但要求是递进的关系

如: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3.2.2 内容相同,但要求是对接的关系

如:溶液

3.2.3 内容相同,但要求是补充的关系

如:水

3.2.4 内容相同,但要求是完善的关系

如:金属中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科学与化学学科相关内容的要求不同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正是符合“综合-分科-综合”的理科教育体系。使得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及能力培养,在不同的阶段,成为交融在一起的螺旋结构。

4 教学建议

在理清了两门学科相关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后,如何很好地进行两门学科的衔接教学呢?

4.1 注重知识的正确把握

正确把握知识,就要做到认知要精准,理解要到位。如科学“溶解”一节教学中,对溶液的组成,我们只要求掌握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对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不必掌握。对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是初步学会,还没有到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程度。

4.2 注重三维目标的全面提升

梳理和比较更多呈现的是知识与技能目标,所以在具体的衔接实施过程中,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衔接研究,实现三维目标的螺旋上升。例如初中科学和初中化学都有“溶液的酸碱性”一节的教学内容,内容也十分相似,但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是螺旋上升的关系,见表2。

4.3 注重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

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之后,最后还要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设计上。通常情况下,教师比较注重化学课如何衔接好科学课,至于科学课如何更好地为化学课的衔接做好准备研究较少,所以要做好化学与科学学科的衔接,两门学科的教师要对各自学科和衔接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都要认真研究,通过备课活动研究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下面以“物质的溶解”一节的整体设计为例,说明整体设计的重要性。

由图1可见,科学课设计每个活动时把学生引向“做”中学、“想”中学和“用”中学。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探究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亲历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过程,为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打下扎实基础。化学课设计教学时,对科学相关内容作了充分的了解,在原有学生能力基础上,借助于现代实验技术,将学生易混淆、较抽象的知识显性化。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经历。

此外,我们还要研究知识点的内在规律,考虑学生的实际起点,注重衔接的方法和策略研究,只有这样,衔接教学才能接得准、接得顺、接得好。

篇2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自然辩证的学科内容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1)自然观:它是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以及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2)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科学观是人们对科学的总体看法,科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3)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技术观是人们对技术的总体看法,技术方法论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4)科学技术与社会:把科学技术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进行研究[1]。

二、自然辩证法的来源

作为哲学重要领域的自然辩证法,有其历史的渊源。从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星云说,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他们的新哲学世界观,始于19 世纪40年代。他们关于自然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也产生于这一时期。系统地研究、建立和阐明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恩格斯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进行的。在《反杜林论》哲学篇和《自然辩证法》手稿中。

在我国,“自然辩证法”这一学科来源于恩格斯的遗著《自然辩证法》。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自然辩证法讲义》是由《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编写并于1979年8月出版,第一版教材对自然辩证法的定义是: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三个部分。这一时期的主要特色在于围绕世界观的哲学打转转,坚持传统的“自然界有辩证法”为立论依据,这种编排结构和内容也 体现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

第二版教材是1991年8月出版,它对自然辩证法的定义是: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很明显这一时期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开始进入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视角,同时随着自然辩证法的改名,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

2004年5月第三版教材出版,教材在绪论中对自然辩证法有了一个更为明确和准确的定位:自然辩证法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研究内容包括四篇: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了解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和研究内容的变化实际上也就是学习自然辩证法史。而我们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也就是以最新版本的也就是2012年5月出版的教材为准,那就是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是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就是它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理论学科。

三、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在中国,自然辩证法随着恩格斯著作1929年出版的译本,逐渐在接受的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中间传播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它在广大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中间,得到更广泛的学习和传播。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在中国科学工作者学习认识论和辩证法、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着,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远远超出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更加深刻的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使辩证法的许多基本观点由于无数确凿的自然科学事实而在实际上为自然科学界所广泛接受。自然辩证法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进行检验,从更加证明了科学性,从而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想的构建和形成。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自然辨证法同中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具有时代特色,适应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是中国新时代的国计民生的新型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2]。

四、自然辩证法的社会价值

自然辩证法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价值。自然辩证法不仅仅为科学的世界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提供具体的理论论证,使哲学价值观学科内容更加丰富。二是自然辩证法的实践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实践价值也日益凸显出来。自然辩证法对正确处理和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实践价值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对于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我国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学习自然辩证法也要与时俱进。(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篇3

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科学技术的功能主要是在生产力的范围内得到阐述的,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观念的提出,这种叙述方式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然而,随着韦伯、卢卡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论著的出版,尤其是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技术与科学》一书的出版,现代科学技术的另一个功能--意识形态功能被揭示出来了。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即生产力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对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其一,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对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做出了过度的诠释,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把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作用归结为科学技术的革命作用,甚至把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技术决定论"。然而海德格尔在《技术之追回》中区分出"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并断言现代技术不再是革命的因素,甚至不再是中性的因素,而是负面的因素。既然现代技术的革命功能受到质疑,也就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建立新的叙述体系来回应这个问题。

其二,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科学(技术)并不属于意识形态的范围,这一点的影响是如此之深远,甚至连阿尔都塞也把理论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尖锐地对立起来。然而,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既然已经蜕变为意识形态,那就有必要对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负面作出叙述。此外,晚年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理论也暗示我们,由于我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正确的观念与意识形态对立起来,导致了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泛滥。事实上,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中谈论的"世界"并不是原初的生活世界,而是伽利略以来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眼光叙述出来的另一个"世界"。显然,要使历史唯物主义脱离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也必须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的叙述体系。

其三,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基本命题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然而,从属这一生产方式的生产者又都是有社会意识的,也就是说,社会意识渗透到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中。实际上,生产者既是社会存在的担当者,又是社会意识的担当者,正如科学技术既是生产力,又是意识形态一样。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启示我们,应当避免用机械的,非此即彼的方式来叙述这一基本命题,即不要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抽象地对立起来。

篇4

1、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是把一个学科类别分为四个层次:最高的一个层次是哲学层次,第二层是科学层次,第三层是技术层次,最后一层是具体的应用层次。哲学层次研究的内容与自然科学不尽相同。

2、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4、自然辨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在新课程的培训过程中,笔者常听一线教师谈起大家对这个专题不重视。为了了解本专题的教学实施情况,笔者以网络访谈和电话访谈的方式做了调查,访谈了包括辽宁、北京、广东、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市的十余所重点学校的一线教师和部分省市的教研员。对于本专题具有代表l生的教学实施情况如下:

(1)“区里建议,将这个专题的内容分散到其他不同的专题,比如关于转基因引发的伦理问题,分散到基因工程这个专题。教师们都灵活处理,本专题占不了多少课时,也就2个课时左右吧。”

(2)“如果是新课,我们在某些内容上互动一下,比如一起辩论和探讨克隆人的问题、设计试管婴儿的问题等等;如果是复习课,则主要是教师归纳学生背知识点。”

(3)多数教师表示:“在课堂上简单地讲讲,有时也让学生说几句,一课时完成。”

(4)还有很多老师表示,刚进行新课改的第一年讲了,后来几届压根就都不上了。

至于不上这个专题的原因,教师们都表示是因为“考纲没有明确的要求”。有的老师还说:“涉及的这些内容在通用技术、政治课上都讲,所以生物课就不讲了,节约课时。”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没有认真落实“课标”的这条要求。但也有一位教师说:“我按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让学生辩论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这个学期我开始带高三复习班,又在复习班进行了这个专题的辩论课,效果同样很好”。但同时他也表示,“我所知道的其他学校,这部分内容都不上”。

2、实施本专题的重要性

实施本专题的教学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教育意义。

“课标”在前言部分这样写道:“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还强调,本模块的教学以专题讲座和学生讨论为主。在实施建议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更是用大量篇幅强调了要落实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关注和参加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人教版选修三模块的教材,紧密结合着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的现实需求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不仅能较好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应用中正负两方面影响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不仅是生物科学技术的热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这三大工程教学内容之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教学更是直指科学技术的社会责任问题。因此可以说,这部分内容与前几个专题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是对前面内容的升华。

社会责任感是一切有理智、有能力的人对自身在社会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以及对在履行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研究表明,当今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总体情况良好,符合社会主流价值需求,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淡薄。由此来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个重点,有着深刻的意义。虽然造成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原因有很多,但作为学校,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任,而且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能起到主导作用。新课程不仅强调德育课程的建设,更明确要求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向学生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这就要求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中,还要蕴涵在各科课程中。在生物学科中涉及的相关内容很多,选修三的这个专题更是如此。

(1)为什么要时论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通过讨论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可以向学生乃至公众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从而造就正确的伦理舆论导向。生活在不同社会中的人类群体,其价值观取向存在差异,对同一个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经过讨论,能够引导得出正确的社会舆论,而正确的社会舆论将引导出正确的措施、法规、政策和社会效果,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再者,经过讨论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会更加全面。比如对社会上关于代孕母亲、库、安乐死等问题的讨论能够碰撞出许多不同的火花,能使相关的法律法规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加符合某一个历史阶段民众普遍的伦理道德。

篇6

认为,物质是万物的本原,自然界是由一切物质所构成的巨大的系统整体、自然界、人、科学技术,社会这四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中,我们只有通过对概念的认识,研究对象和内容的深入了解,进一步解读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等多重知识结构的层次的构建,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一、自然辩证法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表徵

自然辩证法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一般关系的学说。与此同时,自然辩证法作为的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等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也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我们知道,自辩法诞生于19世纪中叶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和发展冲击着人们原有的自然图景和思维方式,为其创立提供了客观基础。表现如下:一是大机器生产带来的人类生产活动的高度社会化,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交往,改变着人们旧有保守的、静止和孤立的思维习惯和方法;二是自然科学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展现了自辩法发展的本性和规律,冲击着人们业已形成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使自然观的革命有了理论指导。自然辩证法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和诸多因素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一场伟大的理论革命。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等,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思想观点等,诸多体现具有划时代的变革。

二、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诸学科关系的文献综述

恩格斯结合当时的自然科学和哲学成果,对这种自然哲学进行了多方面理论变革,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关于自然的学说,这就是的自然辩证法。首先,他改造扩展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其次改造了自然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再次摒弃了自然哲学的唯心论等基础,成功的实现了自然哲学和科技哲学的基础构建。自然辩证法和自然哲学都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并提供自然界的总图景。

科学哲学是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科学的逻辑结构、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科学推理的程序、科学发展的模式等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学问题,而明显忽视对自然界本身的研究,存在一些属于本体论的问题。

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科学的社会研究,它是与自然辩证法紧密相关的一门学科,着重研究社会诸方面与科学的关系,也就是研究科学体制“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三、从自然辩证法看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对科学技术观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也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科学技术不仅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具有主导作用,同时对其他要素也起着渗透作用,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已融合、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从而促进了生产力要素的全面飞跃,推动了生产力系统的发展。

当代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这个一般规律也正是哲学研究区别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之处。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四、科技哲学视角下的自然辩证法

篇7

我国社会设立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和调配关于科学技术项目的众多内容,法规内容规定在《科学技术进步法》 中清晰的记录了关于重大科技决策事前评价机制的相关内容,在实施重大科技决策的前提是必须严谨收集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相关建议。除此之外,我国行政法还设置了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管理控制,这种方式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不断完善和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的重要方式。就当下我国重大科技决策评价体系的情况来看,事前评价体系相对完善,但是事后的评价体系相对缺失,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也影响实际的科学技术工作质量,因此需要不断的充实和规则细化,进而实现更加深入的发展研究。

 

一、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双重功能

 

客观科学的观察重大科技决策工作性质,是体现国家和社会公共权力的一项专业职能,通过正确的形式职责范围内的权利,不能够有效的影响公共事业的发展,也会产生相对应的变量关系。从公共权益到社会事物的产生、发展到结果,都涉及到决策职能的参与,在实际的权利关系中会产生相对应的义务和责任,者正是重大科技决策的功能。根据国家制定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 等相关法规确定了重大科技决策的实施工作内容,并且进行了制度的约束和科学的管理,进而促进了体系的完整。在重大科技决策事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事后评价机制的体系构建,不断完成双重功能的工作职能,是未来公众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首先,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体系具备制定相关法律条文的功能,还能够同时兼备执行的权益。其次,重大科技决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决定性的行为,也是一个决策的过程,通过这个评价体系可以确认执行重要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二、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缺失

 

(一)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具体细化标准混乱

 

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体系的建立还存在阻碍因素,可能导致实际的工作内容出现纰漏,因此展开关于事后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工作,主要是为了降低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目前,我国重大科技决策的事后评价体系构建还存在缺失,主要的问题涉及到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具体细化标准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不同的地区会选择不同的事后评价方式,收集信息的途径也存在差别,主要是源于对信息数据收集的需求不同,另外对待评价认知的感受也不同。根据地区之间存在的经济、文化发展速度进行区分和评价也可以发现,不同地区间对于重大科技决策的事后评价标准存在区别的待遇。比如一些城市会利用抽样、跟踪和综合评估 的方式进行评价,但是也有些地区选择民意检验,或者是根据时展的背景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以及具体工作操作和利益收益等内容的监管和审查,再参考政府内部职能行使的监督功能等。对于重大科技决策的事后评价体系没有具体的信息收集标准和制度细致规划,都会导致实际的工作内容出现混乱的局面,而影响未来整体局势的发展。

 

(二)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主体选择单一

 

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主体选择比较单一,会影响实际的体系内部运作程序。重大科技决策的事后评价体系主要是为了判断具体决策实施过程中是否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概念的制定是在事后评价体系验证和审核之后确定的条例。关于重大科技决策实际产生效果的基础就是采取具体的方式进行干预和理顺,提出建设性的实践措施满足操作评价体系的内容。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体系能够为具体的决策方式进行筛选和审核,可以剔除当中存在的不良行为,或者是不适合的决定,阻止可能发生的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事后评价体系的支持下才能够实现对自主认知的约束和管理,进而实现提升工作质量的需求。以上事后评价的方式介绍都是决定多元化重大科技决策的根本性元素,也是位置法规平衡和科学的主要前提。然而,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出现阻碍的因素,单一的制度会影响实际的工作质量,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失误。

 

(三)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程序的内部规制失范

 

另外,重大科技决策的事后评价机制的内部程序也存在问题,由于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会造成实际的工作效率降低,质量不符合标准等问题。关于重大科技决策的评价工作存在信息内容上的闭塞问题,不能正视和发现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就会导致实际的工作内容出现缺失,也阻碍了正常的程序流转,会影响评价的透明程度。在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程序中设计到一些非常专业的理论性研究课题,因为没有生动和简单的理解方式,造成评价的具体工作难以进行,而且还存在价值体系和评价观念上的差异。匆忙的总结和讨论得到的只能是简单的评价意见,而实际的意见对于工程的内容并没有指导和批评的作用,也会导致人们错误的认识自身的不足,或者是忽略自己存在的问题,这种方式与评价机制的真正工作意义的背道而驰的。事后评价机制是针对于重大科技决策整体流程实施完善的,在系统的过程中确实相对完整的细节或者是内容,会导致实际的评价机制出现制度上的空缺,最终将影响工作的最终成果,也会导致在未来工作道路上铺设其一道道关卡。

 

三、内部行政法视角下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机制的完善

 

(一)在决策系统内部细化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具体标准

 

不断的完善机制本身是严格要求事后评价体系的关键,也是未来更好发展工作本质的正确途径,也是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工作方向。针对决策体系中的内部职能进行细致的划分才能够确定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具体制度标准,具备了完善、科学、合理的工作指导标准才能够推动实际的评价工作,提升工作的质量,进而实现完善工作质量的目标和要求。事后评价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完成对工作制度的完善工作,从基本的决策审核目标出发,观察决策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条文规定,是否具备操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能够公正、公平的完成事后评价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关于重大科技决策的事后评价工作具备专业的公式,根据公式进行决策的打分可以确定决策的实际分数。公式如下:

 

S=

 

公式中的n表示合法的指数,fi表示每个项目的分数,m表示的是合理性的指数,而fj表示的是每个项目的分数。其中,表示具有可以操作性质的数值有1表示,而fk就具体的表示每个分数的数值,s表示的就是总结的三个项目的分数总值。

 

(二)在决策系统内部综合选择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主体

 

另外,从内部行政法的视角观察如何完善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机制,还需要从根本上确定评价的主体内容,也就是在决策的系统中找到可以综合进行选择的主体内容,并根据实际的评价的因素进行评价,确立正确、科学的观点。在进行重大科技决策的过程中应该考量到实际的工作需求,通过对主体内部环境和外部因素的双重考量进行评价和判断,确定实际存在的制度制定主要因素、工作实施的主要因素,以及决策关系中存在的众多关系层面因素等等,进行客观、合理、科学的评价。因此,评价机制的内容需要确定综合环境下因素考量的众多内容,然后进行联合方式的评估和界定。

 

评价机制的内容是建立在上下级关系基础之上的,所谓上下级关系即制定的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制定和实施评估内容的体系 ,这种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为了进行管理和监督工作,确保实际的工作内容切实有效的进行,也确定评价内容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另外,还需要进行“背对背” 的评价方式,背对背的形式主要是为了实现客观的评价,保证评估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也明确评价结果真实有效。

 

(三)制定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的程序性规范

 

为完善行政法视角下的重大科技决策事后评价机制,还需要制定相对完善的事后评价程序,并且保证程序的稳定性和规范性,进而实现对重大决策的有效推动和监督价值,也为促进我国社会的科学技术工作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断的完善重大科技的决策事后评价制度,能够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进一步强化我国公共科学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完成,这也是实施事后评价工作的重点需求。

 

四、结论

 

篇8

计算机发展趋势无处不在,以至于好像"没有计算机一样"。近几年,最为明显的趋势就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向各领域的渗透,在广度上进行发展和开拓。在国外,这种趋势被称为"无处不在的计算"。未来的计算机也会像现在的马达一样,存在家中各种电器中,那时候计算机在家中的应用已经数不胜数,就连我们的笔记本、书籍全部都已经电子化了。再过几十年,每个学生甚至每个上班族,都能根据自己需要在身上一本薄薄的计算机上查得自己想要的资料,方便快捷,适应都市高节奏高效率的应用。有人更预言未来计算机的价钱会平民化的人手一台,用计算机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正常,计算机能成为人们最常用的日用品。计算机科学技术对于学校实现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将来步入社会之后竞争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应用的意义关于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它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大体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工作的辅助工具,为教学过程提供各种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其次,将计算机作为学习的工具。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能力,让学习知识的过程变得更简捷有效。另外,利用计算机检验某些教学思想及教学活动,使其成为一个教学的工具软件对于计算机教育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对于教师而言,对于整个的教学过程必须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对于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了解与监控,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测验,以及对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一些比较琐碎的事务的管理。在这些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会大大降低教学管理的效率,而且对于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创造性而言,也会起到一定的影响。现在,随着教学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集成学习系统,还有一些其它的计算机考试测验软件等等,可以在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教学管理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降低他们的工作量,便于其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1多媒体教学工作中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多媒体的交互式应用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校园网络的形成,网上知识库的极大丰富,以及各种计算机教学课件的出现都为提高教学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很多的教学资源都离不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来优化这些多媒体的应用。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地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的知识,同时,教学设计中,加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反馈及时传达到教师那里,从而起到互动作用,便于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调节。

2远程通信、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远程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开始发挥巨大的教学作用。这种技术就是将现代通信的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还有多媒体技术等为基础,再结合计算机的交互性和网络的分布性,让远程的教育,信息服务做得更为广泛。事实上,这种做法已经引起了世界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且也已经充分在教育过程中加以体现。无论是我国还是在全世界,现代的远程教育已经被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纳入了重点研究的范围。在传统的教学中,交互性是必不可缺少的,而当时实行的大多是师生双方对话,即直接以语言为载体的交流。

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教育工作中应用的展望

要想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应用范围,加强其广度和深度,那么就要积极的进行创新。很多的创新内容都有离不开对于实践经验的总结。而正是不断的进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创新,才会推动教学工作技术与质量的提高。

篇9

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注重发展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为未来发展奠基。科学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创新,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提高科学素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见,“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一个领域,就越加显得重要,所以当今把STS教育融入我们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有其内在的必要性。

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在美国,在我国只有十来年的历史。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根据当前形势,科学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教育在7~9年级阶段的目标如下:

1.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2.了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互动关系。

3.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4.了解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5.了解技术设计的过程。

6.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7.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那我们初中科学教育在STS教育方面现状如何呢?

笔者对7~9年级的科学任课教师以及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关于STS教育的调查问卷,结合所得数据,对科学教学中STS教育渗透的现状分析如下: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STS教育这一薄弱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对于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逐步地重视起来了,学生的科学观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目前中学,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STS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1.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单纯讲解科学概念、原理,把科学的知识点孤立起来了,疏忽了社会、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

2.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还普遍存在,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用来应付考试,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上重点高中或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忽视了学习科学的本质目的。

3.科学教学与社会现实存在脱节现象。其中有些知识内容与社会生活、生产、发展有着严重的脱节,没有把新发展、新成果纳入教育范畴,前沿科技讲得较少,使得传授的知识面狭窄,而且加上难度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

4.科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与其他分支学科渗透、联系较少。

5.较少引导学生对课堂外知识的探究、调查、实践。课外阅读重视程度不够。

6.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不能理性认识,不能很好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具体应用知识。

7.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针对科学教学中出现的上述不协调现状,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应该怎样在科学教学中对STS教育进行渗透整合呢?

一、在科学教学中注重科学史的教育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我们知道,科学技术史进入科学课程的方式有这么几种:

1.作为引入新知识的背景材料。

2.作为例题与习题。

3.作为相关资料插入。

4.作为扩展性阅读材料。

5.作为科技活动素材。

在科学教学中,对于一些科学知识,我们可以先告诉学生这些科学知识是怎么来的,是怎样发展到现在的,当时的背景怎样,又将如何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方面,学生对该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过程,而不是一知半解的知识片段;第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科学家一样分析、解决问题;第四方面,较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具有科学的洞察力;第五方面,在该过程中指明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我们今后努力探索的方向。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也有利于双基的落实。

例如,在浮力的教学中,可以先讲解阿基米德关于鉴别皇冠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是怎样思考的,其科学态度如何,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最后发现的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在那时有怎样的背景,当今现状、趋势又如何等等。

二、在科学教学中把基本概念、原理与介绍前沿科技成果相结合

在科学教学中,当讲解科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我们不能空洞地说理,不能就事论事,这样不仅让学生觉得科学课的单调、乏味,而且会使学生的思维变狭窄,视野不能得到开阔。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这些知识有关的应用,有哪些前沿科技,比如介绍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

例如,讲解电阻的时候,可以介绍传感器以及超导材料制造的电动机、变压器的优点;讲解电生磁时;介绍磁悬浮列车;讲解电路的时候,介绍SSI、MSI、LSI、VLSI等等。

三、科学探究与STS教育的整合

根据相关科学内容的安排,将STS的教育内容分别渗透到各个探究主题的内容之中,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生通过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思考,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能自主构建知识,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基本技能,并能通过迁移,把所得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在社会中所碰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面对一些社会现象、科技问题,通过探究,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另外,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能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能正确认识人、社会、自然的互动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除了认真指导好科学课本上的每个探究活动,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设计几个渗透了较多STS教育内容的探究活动,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实践、探究、思考。

例如,在学习《科学》九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时,课本上有个探究活动“一定区域内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变化有什么关系”,是一个涉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做好这个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此为契机,可以进一步拓展,再安排系列本土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探究活动。如,调查平胡市水体污染状况;探究嘉兴火力发电厂与秦山核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差异等等。

四、教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紧密联系

在传授知识、技能时,一定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STS教育理论的基本精髓就在于把科学教育通过技术手段、方法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不致认为学习无用处,对学习产生困惑。

例如,在学习《科学》八年级上册“水的利用和保护”时,可以问学生:我们平湖市居民从2006年开始为什么不再饮用地下水,而改用深度处理的地面水代替?其次,我们可以介绍我们市是如何节水的,比如,农业方面,我们平湖市早已启动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到现在全市42.1万亩农田实现了节水控水灌溉,像全塘镇的前程果艺园、黄姑镇的双龙葡萄园、广陈镇的多维生态植物园等都在水利部门的指导下,统一安装了滴水灌溉系统,从而不浪费一滴水,真正实现了节水、节能,高效高产。

五、注重对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人们欣喜时,也看到了各种隐患。资源的迅速枯竭、环境的不断受污染、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甚至核战争,无不在威胁着我们,这些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科技的两面性。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实质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增强每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相关内容中,开展一些关于“人・自然・社会”方面的讨论。如:

(1)如果你开办了一家有盈利的企业,这家企业对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如果进行排污改造,盈利将大幅减少,甚至亏损,当经济效益不能兼顾社会效益时,你将怎么办?

(2)渤海会不会变成死海?

(3)假如是你发明了原子弹,当看到二战中遭原子弹轰炸后的日本城市,你将有何感触?

另外,也可开展一些关于本地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的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让学生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六、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探究、实践

对于课堂内所学的知识积极进行拓展,指导学生积极查找相关资料文献,从各媒体了解学习有关的尖端科技、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

积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入生活。使学生能善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现象和事件,让学生质疑,并进行思考、判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锻炼了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了解现在有哪些重大的STS研究课题,尝试性地进行参与。

七、STS教育的渗透对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关STS教育的调查问卷中分析得到的数据发现,我们大多数教师与STS教育方面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在现在的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系统的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对传统的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科学知识的内容和知识结构,了解现代社会发展的动态,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

平时,教师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各种培训、听专家讲座提升自己,同时在业余时间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及各类有价值的图书等媒体为自己充电,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的需求。另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评价、分析、反思、总结,以促使在科学教学中让STS教育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发展。

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在科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习惯以及科学观,不能操之过急。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教师,应为培养出具有全面知识、技术和能力,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优秀人才,而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篇10

众所周知,实践概念并非是马克思所首创,而是在遥远的古代就已出现了。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宣称: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亚里士多德也曾指出: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在欧洲哲学史上,康德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到哲学中,在他看来,实践即道德的践履,就是实践通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进而使人达到自由。但他的实践并没有脱离伦理实践的范畴[1]。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也对实践提出过一些深刻的思想,他认为实践是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解决主、客体矛盾的中介,是通向客观真理的必由之路。黑格尔尽管提出了实践、特别是劳动对人的解放具有积极意义的论断,但究其实质,还是把实践限制在精神、观念的活动范围,抽象地发展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的方面,所以黑格尔的实践主要是作为绝对理念自我发展的一个环节而出现,这无疑是绝对唯心主义的。旧唯物主义者,例如费尔巴哈,反对唯心主义把实践理解为逻辑的或理论的活动,认为实践是感性活动,甚至提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但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实践只是单个人的活动,是消极适应环境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费尔巴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的、活动的意义。由此可见,在哲学产生以前,所有哲学家都没有把实践看作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因而都没有能够从历史观的高度科学地揭示出实践的本质涵义。

科学实践观之新其次在于它突出了实践是只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突出了实践者即人的主体性,从而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平衡。实践虽然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但人却是带着主体的利益、目的、意志、需求和价值判断投入实践活动的,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否定和改变外部环境和条件,使之服从于主体的目的和需求[2]。旧唯物主义者只看到客体制约性的一面,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决定作用。而马克思在承认这种决定作用的同时,还看到了另一面: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所以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实践是社会的主体(人)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的人类感性活动,实践是人的实践,人是实践的人。在实践中,人按照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事物,把它塑造成适合人占有和利用的形式,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人在实践中自觉地把自己和自然界区分开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具有了主体意识。实践唯物主义彻底改变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直观的性质和被唯心主义所抽象发展了的主体能动性思想,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地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并把它置于科学的基础上,使人与自然、社会和环境能够达到和谐的统一。

二、实践观与科技哲学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的理论品质,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保持蓬勃活力的重要保证。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思想中把握的时代,从来都不是一种对精神以外的材料的简单接受,而始终立足于自身的活动,立足于一种内部的再造,即通过创造性精神而获取的、按照根据与结论而进行的理性明察的内部再造。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在面向新世纪的时代变化中,如何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又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其现实的路径选择是完成研究范式的转换。马克思强调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因此,捕捉到现实世界的迫切问题并使其升华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是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是超历史的抽思想,而是对时代课题的理论反思。哲学面向现实,但又拉开间距,使问题中的哲学升华为哲学中的问题。脱离历史与时代的理论会失去其生存的环境。因此,哲学理论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从时代性的状况去反思人类的存在,从时代性的问题出发去探求人类的解放,使哲学真正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精华。因此,理论应具有实践性的思想成为理论的重要特征,也是马克思为现代哲学开辟的现实道路。

理论在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凸显了实践优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立场,并获得了如下洞见:在理论与实践的二者关系中,实践具有本体意义上的优先地位,理论的实际根基在于现实的生活实践之中。其开辟的哲学道路可以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表述:以往的哲学家总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即劳动实践、社会实践、历史实践出发把实践提升为哲学最根本的解释原则,重新观察、解释和对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实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哲学理论的归宿和指向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终极关怀。所以,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普遍应用,使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是人的认识和实践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为人的认识和实践的新发展构筑了新的基础,提供了新的前提,并且还直接引起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结构、方式、功能和效率的新变化;这种新变化又必然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影响到人与世界的关系、人际之间的交往以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与此相适应,人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的普遍化条件下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效应。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这种效应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当代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当代人的认识论。如果认识论还没有打开这本书,那么这种认识论就不能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人们在实践的结果中直观到自己的本质力量。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三、科技哲学影响

哲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形成的真理,经得住时间检验和实践验证。就理论层面讲,哲学主要包括哲学理论、科技哲学理论、军事哲学理论;就社会生活层面讲,哲学蕴涵于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中,包括领导决策、人际关系等诸多内容。由此可见,哲学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始终。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哲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科技与哲学实现有机结合,形成科技哲学[4]。该学科是综合性的学科,从属于哲学学科,是哲学理论发展中的衍生,具有與时俱进性。科技哲学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化妆品、保健品检验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并进行评价。在该过程中,相关人员工作中遵循的理论依据,是哲学与科技问题的反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充足动力。科学技术、人才是国家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只有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才能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哲学是对自然界生活中多样化关系的阐述,科技哲学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由此可见,科技哲学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四、基于现代哲学转向提升科技哲学社会维度

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上,通常把近代哲学称为认识论转向,其社会生活基础是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人类思想认识客观性的反思。由于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使近代哲学家们一直没有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做出满意的回答。哲学以其实践的思维方式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认识论问题,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被称为哲学史上的实践论转向,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了从两极到中介的转变,从而开辟了现代哲学研究的新视角从现实的生活世界出发,讨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都是从马克思的实践论转向开始的。现代科技哲学的研究,也应以马克思开启的实践论转向为理论支点,源于事实上,马克思的实践论科学观具有很丰富的内容,当代西方诠释学的现象学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内容上与马克思的实践论科学观形成互补。

哲学实践的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首先,在其客观内容和普遍意义上说,哲学提供了哲学世界观,它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其次,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为人类历史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形成哲学认识论。最后,在其理论价值和社会功能上提供了哲学方法论,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可以说,哲学在最深刻的层次上为现代哲学开拓了正确的道路,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正是从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出发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寻求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实践论辩证法的反思方式,对现存生活世界的批判,使每一个哲学命题成为这一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表征,以塑造、引导新的时代精神。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著名的哲学命题:语言是存在的家,用以表征语言是人的实践方式和存在方式,进而从存在出发来分析人对世界的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潮也是引申马克思的思想方法来批判现代主义的哲学理论,从而形成对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思与批判。鉴于哲学发展的实践性本质特征,作为哲学重要分支的科技哲学,其研究方向必然以哲学转向为导向,以现代社会的生活实践为根基,研究时代提出的新课题。现代社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力水平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空前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科技的日益发达,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化进程明显加速,科技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在经济活动中越来越扮演核心的角色,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又一种独特的经济形态。同时,由于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紧张,消解人的物化和科技异化成为人类理论和实践的新课题。鉴于现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理论背景以及科学技术现实的发展状况,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新型关联,决定新时代的科技哲学研究必然要立足于生存论的视角,增加其研究的社会维度,紧跟哲学时代主题的转换,把握现代哲学历史演进的逻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系统的观念清理和价值排序,更好地完成科技哲学研究的时代课题。由此,我们选取一种广义解释对科技哲学学科进行定位: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这样,在时代变化的背景下,我们必然从人、社会、自然的综合视角来思考人类自身发展的合理性,审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继而对其进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