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25: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旅游景区智慧化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智慧旅游时代到来
自1969年互联网始创至今,互联网已从最初的军事领域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全球网民数量已经高达30亿,中国网民规模约占总人口数的50%,其中使用手机的用户占网民总数的39.1%,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举行,人类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升级改造有序进行,旅游市场散客化进一步推动了智慧旅游的发展,在线旅游交易规模以超过年均30%的增长率快速发展。
2智慧旅游时代的市场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旅游景区是旅游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传统的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滞后于智慧旅游时代旅游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发展要求,为实现旅游景区吸引游客、优化游客体验和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等目标,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中应进行智慧化转型升级。智慧旅游时代旅游市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散客、自助游客比例上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发展,团队游模式不再具有优势,目前国内团队游比例已降至20%左右,自助游客和散客比例约占80%以上,散客时代全面到来,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制式的旅游产品依据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分拆为独立的旅游产品,再由游客自行在网上选购重组,自主安排出游路线、内容和时间,以更精确的方式满足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充分挖掘旅游市场潜力。
2.2旅游方式向个性化、自由化、休闲化的方向发展
当今游客对于旅游体验的要求更加强调个性化、自由化和休闲化,在旅游方式上游客更加倾向于通过网上咨询、私人订制等智慧化手段出行,目前中国有超过80%的游客通过网络媒体获取旅游信息,以提升与旅游景区沟通的顺畅度及获取信息的便捷度,优化旅游体验。
2.3旅游景区传统经营管理模式难以与智慧旅游方式形成有效对接
随着智慧旅游方式的普及,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与智慧旅游方式形成有效对接,一系列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例如,对景区游客数量的管理不当使得客流量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造成景区的植被退化和环境破坏。对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进行智慧化升级,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统筹管理、优化资源分配的作用,可以帮助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人员及时感知景区状况,引导游客行为,降低负面影响。
3智慧旅游的构成要素
对于智慧旅游的构成要素,多位学者做出过相应的阐述,姚国章认为,“智慧旅游主要有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务四种表现形式”[4];刘军林、范云峰认为,智慧旅游的主要作用在于其可以“加强景区的监督安保工作、增加景区的互动体验质量、推动景区引领趋势与潮流、改变旅游产业格局”[5]。刘利宁将智慧旅游的综合应用指标归纳为“公共安全管理、景区环境监测、景区能源管理、办公管理、景区票务管理、景区医疗、旅游交通、公共平台、智慧酒店、旅游购物、虚拟旅游”等方面[6]。本文主要研究智慧旅游在综合应用及外部表现层面的构成要素,因此,笔者将智慧旅游的构成要素归纳为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智慧政务四个方面。
4智慧旅游视角下传统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的弊端
基于智慧旅游的视角,结合智慧商务、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智慧旅游构成要素,从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外部经营和内部治理两方面出发,传统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4.1外部经营
4.1.1宣传方式僵化传统的旅游景区宣传模式包括宣传海报、电视广告、节会活动、旅行社营销等传统媒体和宣传方式,宣传方式渐趋僵化,不但成本高昂而且效果有限,严重限制了景区的经营效益及发展潜力。4.1.2客源渠道狭窄传统旅游景区过度依靠旅行社客源渠道和“门票经济”,随着旅游市场由团队游向散客游转化,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产品信息,传统的客源渠道和盈利模式已无法支撑旅游景区在现代旅游市场条件下的健康发展。
4.2内部治理
4.2.1服务水平较低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例如在旅游安全保障领域,配套的安全防护基础设施涉及层面多、技术领域较广,容易造成安全保障不完善,遗留下安全隐患。旅游景区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不能像其他企业一样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形成企业文化来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7]。4.2.2旅游资源保护能力较差个别旅游景区存在破坏性建设现象。例如景区建设城市化等现象易造成资源破坏和资源退化;对于客流疏导的不力和对顾客行为的规范缺失易造成环境污染、植被退化和文物古迹的破坏。
5智慧旅游视角下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转型升级的途径
基于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务等智慧旅游的构成要素,从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外部经营和内部治理两方面出发,分析智慧旅游时代的时代要求和旅游景区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有必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智慧景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的结合程度,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智慧化转型升级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5.1外部经营
5.1.1旅游产品新媒体营销充分运用新媒体营销手段拓展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加强与旅游专业网站、大型旅游论坛、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合作,利用微博、淘宝、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大范围推广,依托大数据锁定客户群,有针对性地实现精准营销。5.1.2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搭建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使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需求实现网络选购。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互联网已成为当今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设计旅游行程和完成旅游消费的首选工具,搭建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有利于迎合消费者消费习惯,提高景区经营管理效率。
5.2内部治理
5.2.1景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保障景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保障是进行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智慧化转型升级的发展基础。具体包括无线网络和手机信号全覆盖、景区智能终端配置、门户网站建设、移动软件推广等内容,以提供通信、信息查询、电子商务、信息化管理等服务。5.2.2智慧化办公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景区经营管理日常工作中的运用,运用纹考勤办公系统、景区可视对讲系统等智慧化办公系统进行办公业务处理、信息管理、辅助决策和无纸化办公,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办公条件,实现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5.2.3景区电子导览服务借助自助导览移动终端、固定导览终端、移动智能终端等多种设备及设施,以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电子影像、图片、音频等媒介,为游客提供电子导游服务。通过自助导览移动终端为游客提供电子导航和地图定位服务,为游客规划旅游路线,合理配置出行时间。通过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软件为游客提供周边购物信息,介绍特色产品、传播风俗文化,并提供电子商务服务,支持游客进行在线选购、在线支付。5.2.4景区客流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景区电子票务管理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实现对景区客流的实时管理。运用电子门禁、智能监控、人员定位、车辆追踪、停车场管理等多种技术设备进行游客信息采集、客流统计分析,以及时导览信息、公告交通状况、引导客流走向,保证景区客流量在各个区域的合理配置及旅游线路畅通。5.2.5景区运营电子监控系统对旅游景区内进行视频监控全覆盖,对景区内部环境质量、能源管理和娱乐、游览、交通、机电、消防等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电子监控,及时感知景区运行状况,建立信息化保障和应对机制,确保景区的安全运营及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5.2.6景区公共安全管理系统通过红外视频监控、电子巡查、火灾自动报警、食品安全检测等景区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对景区公共安全进行实时保障,通过互联网技术为游客提供便捷迅速的电子紧急援助、卫生服务、远程医疗、远程监护、移动医疗等服务。
6结论与建议
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互相渗透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进入智慧旅游时代,旅游景区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一系列弊端逐渐显现,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智慧化转型升级有利于构建智慧型景区,达到整合需求、优化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实现旅游业与互联网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纽带的产业创新融合,推动旅游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因此有必要充分发掘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产业中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革新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能等作用,进一步紧密旅游业与互联网产业的结合程度,面向市场需求,从外部经营和内部治理两方面对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智慧化转型升级,实现新的时代背景下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叶铁伟.智慧旅游:旅游业的第(上)[N].中国旅游报,2011-05-25(11).
[2]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C].2011旅游学刊年会会议论文集,2011.
[3]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05).
[4]姚国章.“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探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5]刘军林,范云峰.智慧旅游的构成、价值与发展趋势[J].重庆社会科学,2011(10).
2014年实现旅游也总收入3.73万亿元,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6.61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39%。随着旅游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传统的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这种需求矛盾带来了转机,促使传统旅游景区向智慧旅游景区的转型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光雾山旅游景区也进行了景区的转型升级,本文结合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现状,分析其建设中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区的发展战略。
一、区域概况
光雾山2009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主要由桃园、十八月潭、神门、小巫峡、大坝森林公园等景点组成。位于四川南江县北部边缘,东临达州、西抵广元、南接巴中、北连汉中。距南江县城70公里,北距陕西汉中60公里,处于成都、重庆、西安三个特大城市的“金三角”地带,景区幅员830平方公里。
二、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现状
2015年10月南江县建成投资近5000余万元智慧旅游景区,其建设内容包括通信基础设施、政府管理系统、游客服务系统三大板块,是集电子门票系统、指挥调度系统、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官方网站及电子商务系统和网络营销平台于一体的综合型信息工程。
(一)信息系统。在景区人流聚集区域共设置了5个20平米的信息大屏,实时向游客推送天气、交通、人流综合服务信息和公告。在酒店管理、电子门票系统和电商平台中,网上订房、订票、土特产品销售情况一目了然。通过手机APP,可为游客提供行程导游、周边检索、网上订购,观看景区实时视频。
(二)视频监控系统。景区内设有15台智能高速球摄像机,分别设置于重要景点、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等地的。通过前端摄像机拍摄的实时场景视频数据,为游客疏导、灾害预防、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指挥调度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对红叶指数、车流量、游客流量的实时监控。
(三)WIFI无线接入系统。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有26个景区4G基站和30个景区无线WIFI点位,无线网络基本覆盖了所有主展馆和主干道的。
(四)指挥调度系统。布置在景区的15台智能高速球摄像机将景区情况发送至监控中心,并通过6台电视机屏幕集中显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即使发现景区问题,并结合无线网络系统迅速调度指令。
(五)官方网站及电子商务系统。光雾山官方网站设置了旅游资讯、旅游资源、宾馆酒店、特色购物、旅游文化、旅游图库、旅行社、游客互动、景区地图9个模块。
(六)网络营销平台。2014年光雾山旅游开发公司开通了光雾山旅游新浪微博,2015年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玩转光雾山”以及手机APP,可为游客提供行程导游、周边检索、网上订购,观看景区实时视频等。
三、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区存在问题
(一)智慧景区系统模块不完善。目前光雾山智慧景区包括有电子门票系统、指挥调度系统、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官方网站及电子商务系统和网络营销平台,但是在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灾难预警预处理系统、游客评价系统、景观二维码、电子导游等方面还没有完善。
(二)景区网站信息不健全,管理不完善。光雾山景区网站由于网站管理不够导致网站板块内容缺失,信息更新不及时,没有很好的发挥网站应有作用。光雾山官网开设的板块内容主要用文字和极少图片表述,各板块内容介绍不够全面,游客互动部分更是如同虚设。
(三)专业人才缺失。光雾山景区刚步入智慧景区的建设,现有工作人员都是传统旅游服人员,缺乏智慧景区专业知识,难以保障智慧景区的正常运行。
四、光雾山智慧旅游景发展战略
(一)完善智慧景区系统模块。完善电子售票、检票系统,大幅提升网络售票比重,增加微信支付、自助售票、自助取票等功能; 建立光雾山景区3D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加便捷的园内导航和虚拟游园;建立灾难预警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以及游客评价系统;增加景点二维码扫描,通过二维码扫描让游客对景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游客认知度。
一、大数据与旅游
(一)大数据的概念与内涵
随着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提出的大数据概念得到各界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可,将大数据理念引入到区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进而促进区域旅游和谐发展,形成区域旅游健康发展的“云保障”,特别是建立起区域旅游预测与反馈机制的大数据平台[1]。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推动地方政府、区域旅目的地、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者等相关联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共享机制,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以及旅游者出游决策提供思路和建议。以云计算技术为手段的信息存储、分析,可以有效地把大量多变的非结构化的终端数据存储下来,并且随时进行分析计算,并能够依据分析计算的结果,为旅游企业、政府旅游部门和旅游者提供决策建议。所谓大数据,是指包括音频、相关设备、视频和图片的非结构化的数据。
(二)大数据与旅游
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智慧旅游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将用十年的时间,基本实现智慧旅游。国家旅游局正式将2014年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以智慧旅游为主题,指导旅游景区、旅游城市等旅游目的地的智慧建设[2]。2014年5月15日,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智慧旅游发展的合作协议[3]。由此可见,智慧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方向。智慧旅游是以数字旅游为基础的,是数字旅游的高级阶段,智慧旅游的建设适应我国旅游业智慧化发展过程。一般来讲,智慧旅游,是指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等技术运用于旅游中,达到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信息框架的完美契合,使得政府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可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4]。即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构建云计算技术为手段的旅游预测与反馈服务平台。综上所述,智慧旅游的核心就是构建大数据,形成基于整个旅游业的海量数据,依托形成的大数据平台,实现旅游者的个性化旅游、数字化旅游以及无障碍旅游。
二、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目前,我国的智慧旅游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各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明显不足。部分旅游景区率先开展了无线网络覆盖,部分旅游企业以及区域重点场所也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但就目前智慧化发展水平来看,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旅游产业要素所涉及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产业要素得不到有效配置,智慧旅游产业要素整合不足,平台的智能化和监管管理水平较差。此外,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旅游企业、地方政府的信息化系统的防护能力比较滞后,无法应对海量数据的保护工作,安全隐患较大。
(二)数据资源价值未充分挖掘
目前,旅游产业资源的基础数据库还未建成,数据的共享和开放程度不够,基于基础数据所开展的应用还较少,基础数据没有得到共享开发,无法形成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大数据的优势未得到充分挖掘。此外,虽然大数据到来提升各方对数据的重视程度,将数据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但还存在数据采集不规范,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无法保障等问题。受行政体制的限制,各区域、各部分以及各方数据无法共享,还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纵强横弱”以及信息“孤岛”现象还较为明显,还不具备数据开放的条件。
(三)缺少必要的智力支持
智力支持主要是拥有必要技术能力人才的缺少。大数据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动态化,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必须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与支持。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慧旅游体系应用模式的构建,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支撑,智慧旅游所涉及的数据系统是管理模型的核心问题。目前,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所呈现的爆发式发展,人才教育方面还没有跟上时展的要求,人才智力支持明显不足以支撑智慧旅游的构建。图1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旅游管理模型构建框架
三、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型构建
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智慧旅游管理模型,能够提供最新的旅游线路报价、最优惠的打折门票信息、最合理的出游建议、最详细的旅游信息。智慧旅游管理模型依托智能的大树平台,将旅游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整合,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的旅游线路、预购门票、签证服务、机票酒店、旅游保险、叫车、出游记录以及旅游博客的撰写等服务,能够实时反馈信息给旅游者,当前区域内的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景区现状、旅游流流向等各种信息,供旅游者参考,为旅游者提供切实可行的调整建议[5]。如图1。智慧旅游管理模型的构建,可以有效地解决各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社区居民以及政府旅游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问题,充分实现旅游活动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完全流通、共享,可以有效地指导区域目的地的旅游活动的运营管理。通过对智慧旅游管理模型运营机制的分析,本文将智慧旅游的管理模型的平台依据利益主体的不同,分为4个子平台,分别为政府旅游部门子平台、旅游者子平台、旅游企业子平台以及社区居民子平台,各个平台之间仅是面对的群体不同,其实现的基础则都是共同依托旅游活动的大数据。
(一)政府旅游部门———行业管理科学化
对于政府旅游部门而言,其可以选择通过计算机终端访问政府旅游部门子平台,可以更快捷、更准确地获取区域旅游目的地即时的市场监管及旅游流流量和流向等,能够实现旅游行业的实时监测以及对未来某个时刻的预测。如果即时或者将来某个时刻会出现突发事件或灾害,其子平台也会实时地将信息及应对建议反馈给政府旅游部门,政府旅游部门可以依据智慧旅游管理模型的政府旅游部门子平台所反馈的信息及应对建议,做到实时反应、快速有效地解决,而且所做出的决策一定是最适合当前情景的,因为其应对建议的提出所依据的是其大数据库中的规模事件,因此会更加适合于当前的情景模式。依托其子平台的构建,改革区域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区域旅游目的地运营管理及服务、区域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及管理的新模式。
(二)旅游者———旅游体验智能化
对于旅游者而言,出游前,旅游者通过旅游者子平台,方便快捷地对区域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的查询、咨询以及门票、交通、酒店的预定等。出游中,在前往旅游景区之前,旅游者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实时了解旅游交通的堵车情况以及旅游景区的拥挤程度,并根据交通的堵车情况提供最快捷的交通路线建议。根据旅游景区的旅游人次及其承载力,让游客自主地选择是否调整自己原有的计划,给予旅游者最适合当前情景的建议,以便其获得更好地出游经历。到达旅游景区后,旅游者还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实现快捷通道的电子门票进入旅游景区等。进入旅游景区游览时,旅游者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实时获取旅游景区的旅游人次及旅游热点区域、所在区域的道路、卫生间、酒店、餐厅、电瓶车地点等相关信息。遇到突发事件或灾难,还能提供相应的规避路线图。游览后,旅游者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将其出游经历的感受分享到旅游者子平台的相关区域模块,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出游感受,方便其他个性化出游的旅游者参考,充分为旅游者个性化要求服务。这仅仅是智慧旅游所带给旅游者便利的冰山一角。
(三)旅游企业———旅游营销精准化
对于旅游企业而言,首先,其可以选择智慧旅游管理模型的旅游企业子平台,较为快捷地获取其他相关旅游企业的信息,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避免旅游企业之间的“内耗”。其次,其可以智慧旅游管理模型平台,收集旅游者的信息,包括其性别层次结构、客源地结构、出游时间、出游动机、旅游消费偏好、旅游景区选择偏好等相关信息。依据此大量的数据平台,运用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充分挖掘数据的隐藏服务价值,企业可以做到更为精确的划分出旅游消费市场,根据旅游市场的特点,发挥自媒体、传统媒体的营销战略,做到高效率的定位营销。最后,旅游企业还可以通过子平台,构建旅游企业负面影响应急机制。以最快的速度发现网络上的对于旅游企业的负面描述,及时地做出应对措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四)社区居民———服务设施便利化
对于社区居民而言,智慧旅游以及智慧旅游景区的发展,其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系统或者旅游景区内部的智能终端系统,实现对居住区周边道路、天气、休闲娱乐设施的实时查询以及设施的使用情况,以确定自己何时可以选择去使用。社区居民的各种态度、意愿以及意见都可以在此平台上充分表达,政府旅游部门、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都可以通过此平台感知到社区居民的状态。
四、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应用平台构建路径
构建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智慧旅游运营体系,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资源和现有成果,突出中心城市在智慧旅游运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整合区域内旅游管理和服务的力量,最终建成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智慧旅游管理模型的运营体系。
(一)重视大数据在智慧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加快旅游信息化的推进,进而有效发挥大数据的云计算技术在智慧旅游数据中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加快我国旅游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政府的旅游部门以及旅游服务提供商,都应该重视对大数据平台在智慧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以大数据平台为旅游业发展的手段,有效地解决旅游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无论是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还是广大旅游服务提供商,均应该重视大数据平台在智慧旅游建设中的作用,将大数据服务平台作为提高旅游业服务能力的手段,有效加快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开创我国智慧旅游建设的新局面。
(二)加快高水平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建设
推进大数据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必须改变原有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应该鼓励旅游利益相关企业或者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企业参与到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鼓励通信企业加大智慧旅游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期构建区域范围内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和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流量监测预警及反馈平台,并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构建多元化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区域范围内的资源,推进智慧旅游的整体发展,提高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的运营能力,最终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加快我国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的试点建设,努力将智慧旅游的发展纳入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范畴。
(三)构建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共享机制
区域范围内的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理由相关者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将自己掌握的资源融入到智慧旅游服务中,实现区域内的信息共享。智慧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旅游者、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所涵盖的信息,这些信息目前缺乏有效的获取机制与共享机制,造成了各方的信息存在隔离现象,这就需要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共同参与的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的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应该探索跨行政区域的大数据共享机制构建。
2014年国家旅游局“智慧旅游年”的提出促进了全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在2015年,中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也是大数据的时代,同年9月19日至9月20日,国家旅游局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2015中国“旅游+互联网”大会。9月20日的当天,国家旅游局授予常州市中国“旅游+互联网”创新示范城市称号。
常州市是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信息化水平及较高,基础设施健全。2014年,常州市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23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为了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必须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景区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景区的智慧化显得越发重要。何为智慧景区?智慧景区简言之就是,景区能够通过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进行全面透彻的感知,其最终的目的是使游客能够重复游玩景区,感受景区的智能化与个性化服务的完美结合,最终使景区有着长远的经济效益。
二、常州三大主题公园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现状
常州原本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通过“无中生有”的方法发展旅游业,成功开发了中华恐龙园、环球动漫嬉戏谷、淹城春秋乐园三个特色鲜明主题公园。同时景区注重智慧旅游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自身景区建设中,不断完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APP的内容和功能,并能通过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实时获取进出景区的车辆信息,通过LED显示屏预报天气、客流、游玩项目动态和拥堵情况等。通过智慧旅游的各类应用,使得景区建设不断完善,景区服务不断升级,游客体验不断提升。
其中,2015年中华恐龙园仅十一长假期间接待游客就达到了53.12万人,而仅网络预订额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春秋淹城APP系统也在江苏省旅游局在无锡召开2015年全省智慧旅游推进大会中被评选为江苏省“旅游+互联网”模式创新优秀项目。环球动漫嬉戏谷则更是以满足逾4亿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庞大娱乐需求为目标,以更适合未来前往的体验型公园为前瞻,注重现代数字文化互动体验,不断发展创新。
三、常州三大主题公园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中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本文从智慧营销、基础设施、智慧游览、智慧管理四个方面着手对常州中华恐龙园、环球动漫嬉戏谷以及淹城春秋乐园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其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回收率为92.3%。
(一)智慧营销
智慧营销主要是分析游客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支付的倾向于哪些方式。从问卷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据调查显示,2014年底,常州移动电话用户数为491.33万户,比上年增长7.1%,年底互联网用户数为159.44万户,比上年增长16.6%。手机的普遍使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手机上直接预定和在线支付。在手机APP的使用中,中年人大多数会选择美团的购票,而在美团中,由于某些景区和美团没有直接合作,而是通过第三方渠道,会使游客和商家间产生误会,比如有些门票当天购买是没有用的,需要提前购买,而商家没有注明,使得游客白跑一趟。所以,作者认为商家应该更详细的标注产品信息。其次,当前社会微信的使用度很高,所以景区应该抓住这个契机,不断推广和完善微信公众平台,用其推送食住行游购娱等各项产品,产生二次营销。
(二)基础设施
一个智慧景区的建立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营销系统还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准确的了解景区的动态,获取景区的有效信息。
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对景区的触摸屏抱有很大的期待,而这正是三大主题公园欠缺的地方。作者建议,为了使游客获得更好的体验,应该在景区入口处或重要游玩项目附近建设景区触摸屏推送景区实时信息,增加游客体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些游玩项目内虽然可以连接上无线但是无法使用,更有一些游客表示不知道景区里有无线,这就需要景区在无线的建设上增加技术投入,并且增强智慧景区的宣传力度,让游客知道景区都有哪些智慧旅游设施与服务,以提高游客体验。
(三)智慧游览
如今“旅游+互联网”模式已经开启,景区内应该保证无线的覆盖率与连接效率。也只有在此情况下,游客才会更愿意选择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进行游览,并在排队等候的时候降低烦躁情绪。
当今时代,游客对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跟团游选择自由行。自由行虽然为游客带来了自由空间,但往往他们对景区知之甚少,所以在游览过程中如果景区只是每人免费发放一张导览图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游客购票排队时间过长或盲目在景区内寻找景点只会带来游客体验的下降。这时景区触摸屏的重要性便体现了出来。然而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景区触摸屏的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道路显示的复杂化以及信息介绍更新慢,部分游客在访谈中提到在使用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比较难找。其次就是线路设计比较复杂,对于整个过程中一些特色的活动没有明显标注。门户网站也会有游客去关注,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智能手机的便捷,使得更多的人愿意通过手机APP去充分利用,关注整个景区的动态和满意度。所以景区智慧旅游的建设应该在手机上多下功夫,从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入手进行个性化线路与产品的推送,提高游客体验。
(四)智慧管理
对于景区管理,应该充分利用景区的监控系统、电子门禁和车牌识别系统实时掌握景区人流变化。作者从四个方面调查游客认为景区需要完善的地方,发现游客最关注的就是对客流量的监控,其次就是客流预报,再之是拥堵指数预报,最后是GPS交通工具调度。不难理解,节假日期间,三大主题公园游客爆满,一个游玩项目等候一两个小时已成为家常便饭。而每个去景区游玩的游客所希望的是门票与景点带来的价值是相符的,所以,在人多到超过景区的承载量后,也就意味着带给游客心灵上的愉悦感大打折扣。所以对此,作者认为可以利用云计算,GIS等技术对游客客流量进行预测和播放、而对于拥堵指数预报可以通过游客的数量、来源、停留时间等数据,对景区重要景点拥堵的概率和程度进行预报。当游客数量超负荷时,便限制入园人数,并对景区内游客实行有效分流,减少拥堵。
四、总结
目前国内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还在不断探索和发展阶段,国内的研究者大多基于技术和管理的研究,而本文认为,只有了解到游客的需求,根据游客体验对症下药的去建立景区才会达到智慧景区原本的效益――给游客个性化的管理。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提出了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让人们群众满意度更高的要求。2011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也明确指出要推进旅游业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2011年,李洪鹏开始了数字景区转型智慧景区的初步探索,指出“智慧景区是适应我国建设智慧城市,发展国际旅游强国的需要”江苏省镇江市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智慧旅游”概念。2013年10月,中国智慧旅游运营合作交流大会上提出了国内首个全新模式旅游OTO“智游河南”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为旅游行业信息化建设展现了新的思路,新的模式,新的旅游。九寨沟于2010年首次提出了建设智慧景区,于2011年先后成功举办两届智慧景区论坛。智慧泰山基于3D-GIS技术打造出了景区信息集成平台;除此之外,还有黄山景区确立的“智慧黄山发展战略以及颐和园相关管理单位编制的“智慧颐和园”规划。目前,我国大部分4A级景区在经历了数字化后都已投入到了“智慧景区”的建设当中。目前,河南省景区都正在向智慧旅游方向转型和发展,依托先进的现代科技河南省智慧旅游发展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智慧旅游相关概念
(一)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它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智慧景区信息化是基于数字景区建设成果,通过物联网、传感网和空间信息技术等最新技术的集成实现对景区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游客活动、灾害风险等方面的更全面、及时的感知和精细化管理。“智慧旅游是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的,以感知互动等高效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新模式,核心是以游客为本的高效旅游信息化服务。”
(二)智慧景区
智慧景区指景区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以此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在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国外的旅游信息化建设正不断向纵深发展。近几年,智慧旅游和旅游资源物联网提出并兴起,一方面是旅游信息化已经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旅游行业各个领域的信息采集与存储具备了相当的规模,通过新技术的应用,积累的信息资源有可能集中发挥优势:另一方面,泛在网络与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未来信息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旅游信息的精确采集、旅游信息资源化应用成为可能。
(一)国外发展现状
美国于2006年就在宾夕法尼亚州Pocono山脉的度假区引入RFID手腕带系统,开始智慧旅游的尝试。韩国首尔基于智能手机平台,开发了“l Tour Seoul”应用服务系统,该系统是首尔市专为首尔的旅游者提供的掌上移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于2012年6月正式推出基于智能手机的微电子旅游大全“标识都市”(TAGTAGCITY)项目,使布鲁塞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数码移动旅游城市。日本在2009年7月推出了“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旨在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等三大公共事业将成为目标聚集点。
(二)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为顺应现代旅游业的发智慧旅游体系的建成将改变游展潮流和趋势不少省份和城市在信息、网络、通讯技术飞速发客的行为模式、企业的经营模式和行积极研发和构建智慧旅游系统。江苏省镇江市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开辟‘‘感知镇江、智慧旅游”新时空。目前,许多城市都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国家旅游局对“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确定了包括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南京市、福州市、大连市、厦门市、苏州市、黄山市、温州市、烟台市、洛阳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扬州市、镇江市、武夷山市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目前为止,已有九寨沟、黄山和中山陵在内的24个国家级名胜景区实施了数字化景区试点工作。
2013中国智慧旅游运营合作交流大会于10月28日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在会议上国内首个全新模式旅游OTO“智游河南”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在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移动通信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RFID技术等纷纷介入。这些技术大大提升了旅游景区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和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景区的服务能力,使旅游景区信息化成为旅游业中应用信息新技术最多的领域。
三、河南省5A景区智慧旅游现状分析
随着智慧旅游的建设,以及新型游览方式对于旅游服务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居于旅游体系重要位置的旅游景区,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向实现景区的智能化转型,以迎合游客的服务需求。受智慧旅游的理念及其在我国建设与发展的启发,智慧景区孕育而生。目前我国许多景区已在尝试进行智慧景区的建设,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有关智慧景区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很多方面本文以河南省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神农山、平顶山尧山一中原大佛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九个5A级景区为例,对其智慧旅游建设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一)通讯网络
在公用电话网建设方面,各景区建有供游客使用的公用电话。分布设置在指定需要地点。且部署有电话报警点,方便游客遭遇突况,以此发出求救。各景区郡已进行无线通讯网建设,游客能接收手提电话信号,移动通信方便,人群密集区域及重点游览区域信号最好,无线路顺畅。各景区都已进行无线网络建设,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方便的将手机、电脑等终端以无线方式连接上网,及时查询需要的相关信息。但是在景区较偏僻区域,无线信号未覆盖到。
(二)电子门票、电子门禁
2009年9月19日下午,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联合交通银行率先推出了景区二维码电子门票服务,游客只需通过网上支付就可获得一张彩信形式的二维码景区电子门票,凭借电子门票,在景区售票窗口通过二维码终端系统刷机识别,即可顺利入园游览。清明上河园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开通二维码票务系统的景区。现今,河南省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殷墟、自云山、神农山、平顶山尧山一中原大佛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九大景区均已推出电子门票业务,给游客带来了更多便利。各景区配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或立式电子门禁,实现对门票的自动识别检票。电子票的购买也支持手机支付或者网上金融支付等方式。但是,通过调查得知,使用电子门票和二维码门票的游客数量为数并不多,有些游客对此也知之甚少,仍以传统的纸质门票为主。
(三)门户网站电子商务
1.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神农山、平顶山尧山一中原大佛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九大景区都拥有各自的独立官方网站。这些网站均是以服务游客为核心内容的门户网站,且正常运营。
2.各景区门户网站包含:景区基本信息浏览,景区信息查询,旅游线路推荐和行程规划,景区推介服务,交通导航,旅游论坛,下载服务,建有官方微博并有链接。网站浏览语言可供游客自主选择,以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语,日语,韩语为主要,便于游客能方便及时了解到自己所需信息。通过对河南省九大5A级景区官方网站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旅游景区会员制在景区营销中也十分普遍。河南省九大5A级景区官方网站中,可注册会员的景区网站有嵩山少林寺、焦作云台山、焦作青天河、中原大佛、河南神农山、安阳殷墟。
3.电子商务与微博微信
通过景区门户网站均可能实现网上预订、电话预定和网上支付、网上交易。安阳殷墟,焦作青天河景区门户网站可以实现景区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实现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在互联网科技的成熟应用下,现今,微博宣传营销已经成为许多旅游景区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扇窗子。微博营销具有以下好处:一、微博营销低成本,操作简单,互动性强;二、提升企业品牌亲和力;三、拉近用户距离,及时获得反馈;四、对于企业来讲,可以有效监控产品和品牌;五、还可以为其他营销手段做辅助。拥有景区官方微信的景区有洛阳白云山景区、云台山景区、龙门石窟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四个景区。而少林寺、洛阳白云山、安阳殷墟、清明上河园、神农山家景区五家景区没有各自官方微信。
(四)数字虚拟景区和虚拟旅游
清明上河园,白云山,龙门石窟景区在其门户网站界面可进入生动的在线虚拟游览,游客可以通过互联网、景区门户网站、景区触摸屏导览机、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在电子导游图上点击各个区域查看详细景点信息,或切换到图例视图查看景区设施分布,能让游客充分感受到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便于游客在旅游开始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旅游软件
景区APP。正式上线的APP,以电子地图为基础,含吃、住、行等板块,结合GPS定位和搜索功能为游客提供文字、图片、音频等信息,收录了旅游景区、特色线路、星级酒店、饭店等信息。游客可以查阅、浏览旅游信息,随时制定旅游行程,使自由行变得更加轻松自由。经网站调查分析,河南省这九大5A级景区中,只有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开发出了属于自己景区的旅游客户端,游客可以在智能移动设备上安装清明上河园手机客户端,充分感受掌上游园的快乐。
(六)景区综合管理
1.视频监控
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各景区视频监控能全面覆盖,但是重要景点、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有些景区并未做到重点监控。
2.客流监控
实现入口客流计数管理,出口人流计数管理,游客总量实时统计。对各景区官方网站进行调查发现,通过电话调查,目前,九大景区并未对景区游客数量进行特别控制,也没有设置最佳游客接待量和游客接待人数上限。九大景区中只有青天河景区在官方网站上显示游客接待量,且分为散客和团体预订。
3.景观资源管理
各景区均实现对自然资源环境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气象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等。天气监测结果在各景区官方网站上都有显示。各景区可针对各自情况景区内的各类遗产资源、文物资源、建筑景观、博物馆收藏等景观资源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进行信息化与数字化监测、监控、记录、记载、保护、保存、修缮、维护等,从而便于景观建筑文物数据的查询检索以及面向公众展示。2013年6月,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始进行龙门石窟监测预警体系一期建设,主要针对奉先寺区域文物环境和本体病害实施监测。
4.应急广播
广播覆盖全景区,并且声音清晰。广播由景区控制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统一控制,遇灾害或紧急情况时,可立刻转换为紧急广播。
四、河南省智慧景区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各大景区都已开始进行智慧景区试点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在其研究和发展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根据对河南省九大5A级景区智慧旅游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
(一)通讯网络未全面覆盖
通过对各景区通讯网络现状分析,发现虽然各景区通讯网络建设齐全,但是在人群稀少区域,无线通讯网和无线宽带网信号薄弱,甚至搜索不到信号。如游客在景区中遇突况或危急情况,将会对游客造成极大危害。这也是景区存在的一个潜在的危险区域。
(二)电子门票普及率低
河南九大景区虽然都推出电子门票,二维码门票,但是目前仍然以纸质门票为主。在网站进行预订后,许多游客选择到景区后换取纸质门票,往往需要排队等待。而目前各景区也未设置自动售取门票机。相比纸质门票,电子门票更加环保;对于游客而言,将节省更多时间欣赏游览风景名胜区。这样更加符合智慧旅游这一概念。
(三)未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功能
调查发现各景区都开逯有官方微信或微博,但是个别景区如安阳殷墟景区没有开通官方微博。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微博微信建设平台中,云台山,龙门石窟,少林寺,清明上河园,中原大佛这五家景区做的要优于其余四家景区。而对于近两年来兴起且被越来越多人群所使用的微信软件,开通官方微信的景区只有洛阳白云山景区、云台山景区、龙门石窟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四个景区,其中只有云台山,龙门石窟,白云山景区的官方微信经过了认证,因此相比之下也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可信度;少林寺、洛阳白云山、安阳殷墟、清明上河园、神农山家景区五家景区并没有各自官方微信。拥有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的景区比没有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的景区在网络营销方面具有优势。笔者认为,微信和微博营销是河南省这九大景区电子商务营销的一处不完美的地方,景区应加强官方微博和微信建设。
(四)未建立智能导游系统
目前,河南省这九大5A级景区并未构建智能导游系统,笔者认为景区应该充分发挥计算机、电话、手机等各种类型的手持终端设备随时、随地、随身的天然优势,使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实现旅游行为可标记,导游顾问可携带,游览对象可辨识。建立智能导游系统可以在人工导游方面为景区节约资金和资源,同时还可以改善游客这个利益主体游程中对景区利益诉求中“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满足大众旅游的需求。
(五)虚拟体验游的建设不完善
虚拟体验旅游依托先进的技术,为旅游门户和旅游服务提供了一种比二维和平面广告更形象的宣传展现方式,也能为景区搭建了一个更先进的盈利平台。目前,河南省这九大5A级景区中,只有清明上河园,白云山,龙门石窟景区三家景区,将虚拟体验旅游以一种嵌入式的模块显示在景区网站页面上,使游客能够实现在线虚拟体验旅游;其余景区在其门户网站上只能进行在线视频观看或图片浏览。这些景区对游客虚拟体验游未进行投资建设,因此需要加强。
(六)旅游软件开发欠缺
经过调查发现九大景区中,只有清明上河园景区独家研发的景区旅游APP,为景区景点增色不少,而智慧旅游的出发点就是做到“以人为本”,在方便旅游者和吸引潜在旅游者方面做得较好。其余八家景区也应尝试推出属于自己景区的特色旅游自助软件,为旅游者的旅程增添更多方便和快乐。
五、河南景区智慧旅游发展建议
智慧景区的出现使我国景区信息化的发展进入了智慧化发展的阶段,这些必然会带来整个旅游景区的全面革新。随着旅游业地位的不断提升、信息化的逐渐普及以及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强烈,游客对景区信息服务的诉求也将大幅提升。智慧景区未来将会在游客个性化服务、景区的有效化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目前对河南省这九大5A级景区的研究状况,对智慧景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丰富研究视角,增添基于游客角度的研究
移动通讯设备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应用,使得景区应该把通讯网络的完善和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体验。依托先进的技术,不仅为旅游门户和旅游服务提供了一种比二维和平面广告更形象的宣传展现方式,还为游客和潜在游客提供更生动的体验。随着散客和背包式游客的增多,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由的自主式游览。由于智能导游系统更多展示是历史文化,不只是风景,游客可以从中了解景区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又为游览过程增添了趣味性。智能导游系统便于游客对景区地理信息和景点信息的获取,景区如若通过信息化加强了该方面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景区的服务质量,还可提升景区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
(二)加强政府指导,寻求企业支持
一、引言
智慧旅游在“智慧地球”及“智慧城市”基础上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的旅游发展理念,智慧旅游作为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已经被公认为是把旅游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的关键。[1-3]智慧景区建设是智慧旅游发展的一个核心环节,是景区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最新方向,是景区发展的一次革命性飞跃。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许多利益,同时也伴随着很多的挑战。这些挑战表现在市场需求更加复杂及多面化、信息传播新的模式不断产生、景区的危机管理更加迫切等方面,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加强智慧景区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4-5]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了《“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明确到2018年,将推动全国所有5A级景区建设成为“智慧旅游景区”;到2020年,推动全国所有4A级景区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顺应国家政策的号召,许多景区加入智慧景区建设的潮流,本文从智慧服务角度进行思考,以期为智慧景区的建设提供支持。
二、智慧服务建设
景区服务是指景区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向旅游者提供的各种接待条件和相关服务的总和。[6]景区的旅游服务是旅游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智慧景区的建设中,必须重视智慧服务相关方面的建设。一般来讲景区服务的内容包括:接待、游览、解说、交通、餐饮、娱乐、购物等方面,智慧景区的服务进行智慧化建设应从这七个方面进行。
(一)智慧接待服务
景区的接待服务主要是对游客购票、检票、咨询、投诉等方面的服务。
购票环节的智慧服务是指景区要积极地融入移动互联网大潮中,线上和线下订票环节的服务做好互通服务,相互配合,线上订票要在网站订票、APP订票、微信订票、支付宝订票等。[7]
检票环节,景区要逐步实现电子门票的智能化检票,如扫二维码检票、机器检票等。
咨询环节,景区要实现线上公示信息的完善,线上人工智能回答和线下咨询服务实现一体化,为景区游客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咨询服务。
投诉环节,在当今网络时代景区尤其要处理好游客在线上的投诉问题,及时的消除问题,处理好与游客的矛盾关系,在合作的旅游电商平台,安排好在线客服。
(二)智慧游览服务
景区的游览服务是游客整个行程的体验质量的核心影响环节,智慧游览服务即是把智能化导览融入智慧游览服务中,如通过扫景区二维码可以在手机上看到整个景区的地图,游客依靠手机就能实现整个景区的游览。此外,景区可以在游览服务中融入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等,实现智能游览服务的更加智能化。
(三)智慧解说服务
目前国内景区的解说服务主要由导游进行讲解,一些先行的景区已经初步实现智能化语音讲解,如龙门石窟景区,通过扫景区二维码,可以免费获取景区内的语音讲解服务,这是未来景区发展的一大趋势。此外,景区的解说服务还可以融入虚拟旅游技术(VR),实现VR+直播解说,游客可以自由的在景区内选择享受观赏点和视频解说服务。
(四)智慧交通服务
景区内的交通服务,是提升游客游览质量的重要服务内容。景区内常见的交通方式有游览电瓶车、三轮车、自行车、缆车等,使景区交通服务智能化,近期景区要做的措施主要是在面积较大的景区内实现自行车自助服务系统,主要由电脑进行控制和管理自行车的日常运行。
(五)智慧餐饮服务
游客进入景区内进行游览,会期望品尝到干净、安全、特色的当地饮食。目前,景区内的餐饮服务,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与整个社会环境相关。同时,也与景区内部的内对餐饮服务重视程度有关。如今,游客对餐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景区内的餐饮服务质量应不断地提升、不断地提高服务水平。从餐饮服务智慧化方面来看,景区内可以采取的举措有:自上而下一体化餐饮管理、自助点餐、自助订餐品、智慧化推送餐饮信息等。另外,在景区的餐厅要融入客人自主点餐系统、服务呼叫系统、后厨互动系统、前台收银系统、预定排号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
(六)智慧娱乐服务
景区娱乐服务的智能化主要是从增加游客的互动体验角度着手,增强活动中与游客的互动,增强活动中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使活动更加具有特色,更具吸引力。具体来说,景区可以开发娱乐服务板块的智能娱乐管家APP,游客可以输入自身的兴趣爱好信息,智能娱乐管家APP可以在几分钟内为游客推选出几条适合游客的私人定制娱乐路线,使游客能够更享受娱乐活动。
(七)智慧购物服务
在日常生活中,自助贩卖机,已经较为常见。景区提供智慧化购物服务,未来可以往自助方向发展。从近期的发展来看,景区可以将小件的旅游商品放入自助贩卖机,游客可以在景区内实现自助购买。从远期的发展来看,景区可以只设置一处实品展示店,同时将推出的旅游商品在各自的APP上进行售卖,游客可以在APP上进行下单,自由的选择旅游商品品种和发货时间。
三、结论
智慧景区的建设价值对于景区开发者、管理者、游客意义重大,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人要重视并不断地将智慧景区的建设事业推向新的台阶。智慧服务建设只是智慧景区建设的一部分,要推动智慧景区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还要重视智慧管理、智慧营销等方面的建设。(作者单位: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3.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常态下智慧旅游驱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2015BJY130);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旅游管理”学科资助;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互联网+时代信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研究”(2016-YYZD-03);河南大学硕士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计划(理科)(Y1516023)
参考文献:
[1] 邓贤峰.“智慧景区”评价标准体系研究[J]. 电子政务, 2012(09):100-105.
[2] 章小平,邓贵平. “智慧景区”建设浅探[N]. 中国旅游报,2010-01-25(007).
[3] 左齐等.基于模式识别的智慧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安全防范系统[J].中国园林,2011:33-35.
[4] 李继峰.旅游景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解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110-113.
[5] 聂晓民. 专家学者研讨景区智慧化建设[N]. 中国旅游报,2014-12-05(003).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5-0149-03
景区经营权管理实践、县域旅游模式以及智慧旅游一直是业界研究的重点。对景区经营权转让研究比较多,如阎友兵研究了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景区经营权转让年限制度安排;郭淳凡研究了景区经营权转让下旅游资源开发激励约束契约设计。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2010年以前,与当时经营权管理的实践主要是转让相一致。而针对2010年后出现的景区回购潮,却没有相关正式研究论文出现。对县域旅游模式的研究也比较多,重要的如钟睿研究了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动力机制,莫艳恺研究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综合评价,但这些研究大多数以总结模式或者对模式进行比较,没有研究县域旅游模式的继承与发展从而产生新的模式。对智慧旅游的研究主要是将智慧旅游作为方法和基础来开展其他研究,如刘俊梅研究了基于智慧旅游的新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李萌研究了基于智慧旅游的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目前尚缺乏将县域旅游模式与智慧旅游相结合的研究。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景区经营权管理实践的新发展,对栾川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演变进行了理论探讨,总结推出了一种新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即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本文的研究将对我国景区回购的实践、县域旅游业的发展和县域智慧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县域旅游模式的发展
(一)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理论演变
在县域旅游的发展上,河南省栾川县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由此总结出来的县域旅游发展理论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005年,栾川模式和宁波经验、焦作现象并称中国发展旅游的“三大模式”。在此基础上,2012年栾川县又正式提出打造“全景栾川”的理念。目前,借势“美丽中国”、“美丽中原”,栾川启动了“全景栾川”升级创新实践,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县域旅游发展理论与“全景栾川”理念的发展、智慧旅游的发展、旅游景区经营权管理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本文将这种模式称为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该模式将使“栾川模式”继续引领我国第四代旅游、第三代县域经济发展,为我国县域旅游二次创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
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是“全景栾川”理念的深化,是栾川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是景区经营权的回购,基础是智慧旅游体系,核心内容是“五位一体”管理、“全域”发展和“五位一体”融资、全域智慧旅游。“五位一体”管理是指通过“五个统一”实现打造一个品牌的目标。“全域”发展是指“全县域、全部门、全要素、全产业、全过程”的全面统筹、全面发展。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重点围绕“资源整合”、“区域旅游品牌打造”两大核心任务,通过县域对部门、产业、过程、要素的统筹以及“五位”的一体化运作,使县域旅游实现从县域发展模式到县域生活方式的转变。
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是对栾川模式和“全景栾川”的继承和发扬,与栾川模式和“全景栾川”一脉相承,是适合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县域旅游新模式。
二、模式的基础――县域智慧旅游建设体系
(一)县域智慧旅游建设体系
智慧旅游建设体系是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的基础。智慧旅游助力栾川县域旅游的发展,助力栾川“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的实践和成功。县域智慧旅游建设体系的基础是县域旅游云平台,核心建设内容为“一个网络、四个平台、四个旅游云应用和八个智慧旅游业态”。
(二)县域智慧旅游建设体系的基础――县域旅游云平台
县域旅游云平台是县域智慧旅游建设体系的基础。完整和理想的旅游云平台包括各个旅游相关行业、各个相关部门和环节、各个地区旅游业和各时段旅游业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是一个多维的云旅游体系。这样一个多维云旅游体系是理想状态下的,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想搭建旅游云平台必须引入产业组织领域中的模块化理论。我们可以先搭建行业旅游云模块,如搭建酒店旅游云模块、旅行社旅游云模块、景区旅游云模块、交通旅游云模块等。这些旅游云模块具有独立性,可以独立设计、独立运行和不断地创新。下级旅游云系统通过重构有机整合到上级旅游云系统中,提供可动态调配和平滑扩展的计算、存储、通信能力来支撑旅游云服务,最终实现分旅游云到旅游云。
县域智慧旅游云平台基础信息包括景区的卫星定位、名称、简介、停车场、附近加油站、旅游内容、门票、交通、附近的金融网点等近百项,涵盖旅游过程的方方面面。建立常态化的信息采集、审核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与公安、国土、交通、气象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对游客的信息服务质量。
(三)县域智慧旅游建设体系的核心内容
1.一个网络,即智慧网络建设
通过城市无线宽带网、有线宽带网和物联网的建设,为游客打造一座无缝全覆盖的“网络城”。推进城市公共区域、游客集散场所、交通枢纽等区域的无线WIFI网络建设;3A级以上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主要观赏点无线网络覆盖;星级酒店无线网络全覆盖;鼓励旅游商品企业、餐饮企业无线网络覆盖。
2.四个平台
一是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包括智慧旅游资讯、景区导航、景点导览、投诉救助、入境关怀、订购酒店等在内的旅游目的地综合服务体系。二是智慧旅游综合监管平台。建立包含基于网络和云数据分析的行业管理、行业统计、质量监控、旅游投诉等系统。建立并在全县旅游行业、旅游管理部门推广使用智慧旅游信息指挥系统、旅游客流动态监测系统、旅游统计预报预测系统、旅游诚信系统、旅游团队监管系统、旅游导游调度系统、旅游从业人员网络培训系统、旅游电子政务系统等子系统,逐步实现全行业智能精准高效管理目标。三是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知名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竞争激烈,触角和攻防重点已经向二、三线城市延伸,最终县域旅游将成为知名旅游电商角逐的主要舞台。县域智慧旅游要以打造区域性旅游电子商务中心为目标,促进信息整合、资源整合,整合县域旅游产品与携程、途牛、驴妈妈、腾讯旅游等旅游电商合作,建立县域旅游网上专区,建立包含面向游客的网络预订、商品交易、金融支付等系统,面向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外包、商务洽谈、项目招标等系统,重点打造土特产品和乡村游品牌。四是智慧旅游市场营销平台。建立包含基于游客查询痕迹分析的目的地智能旅游推荐、基于游客指令分析的目的地智能旅游设计和“一站式”城市旅游综合推介的系统。
3.四个旅游云应用
一是智慧旅游入境关怀系统。通过政府协调,积极与三大通信运营商协商,力争实现入境关怀旅游欢迎短信发送常态化,为广大游客提供直观便捷的旅游信息服务。二是旅游指南手机APP。开发基于旅游云平台的县域旅游指南手机APP,完善提升各项功能,增加景区视频接入、移动支付、客流信息查看、导览、语音讲解等功能,丰富服务信息,为旅游企业形象展示、宣传、销售、电子商务等提供移动平台。三是景区动态客流监测项目。在县域3A级以上景区布设客流监测摄像头,实现对主要景区接待游客的精准流量统计。通过该系统的建设为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客流引导、精准营销和旅游秩序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四是导游助手。导游助手是一种集旅行社办公应用和手机客户端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旅行社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实现导游管理,而导游也可以通过系统轻松带团。同时,电子地图、目的地旅游资讯、航班时刻以及实时天气查询等都能帮助导游做好工作。
4.八个智慧旅游业态
推进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饭店、智慧旅游餐饮、智慧旅游购物、智慧乡村旅游、智慧旅行社、智慧旅游交通、智慧旅游娱乐八个智慧旅游业态觳,在旅游景区重点推进无线WIFI网络覆盖、高清视频监控、智能停车场、智能门禁、自助导览、电子商务等系统建设;酒店重点推进以客房多媒体信息系统为核心的智慧酒店建设;旅行社重点推广团队电子行程单、导游助手、电子商务系统。
三、模式的实现途径――景区回购
旅游景区经营权管理在实践中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景区经营权流转,二是景区经营权的回购。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景区经营权流转的探索。景区经营权流转的原因是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景区的开发。景区经营权流转从根本上解决了旅游开发的资金问题。但景区私营化的弊端很多,而大旅游、一体化经营、统一营销、打造县域大旅游品牌成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于是从2008年开始,许多地方出现了旅游景区政府回购潮。栾川县景区回购步骤如下。
(一)确定景区回购范围
前期开展旅游资源调查、景区发展经营状况调查,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确定资源整合、景区回购范围。经过调研确定先期回购4个景区,分别是鸡冠洞景区、老君山景区、养子沟景区、伏牛山滑雪场。这4个景区可以形成景观类型完整、旅游产品体系健全的“山-洞-沟-休闲度假”的大旅游格局。
(二)成立景区回购机构
成立由县长为组长、县四套班子有关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北伏牛山――大栾川旅游资源整合、景区回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综合协调组、注册登记组、整合洽谈组、接收运营组、督查督办组,具体负责资源整合各项工作任务。
(三)景区资产评估审计
在资源整合、景区回购指挥部的组织和领导下,由旅游、财政、审计、文物、高校、景区所在乡镇等单位组成评估组进驻景区,对旅游资源、景区前期投入、景区品牌价值等开展评估工作。经过对栾川各景区资产评估的适宜性分析,发现折现现金流量法是适合其资产价值评估的方法。
(四)资产重构
由栾川县政府出资1亿元注册成立“栾川旅游投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4个景区以景区资产和品牌入股总公司。其资产总额为25亿元,拥有4个景区的完全股权。公司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栾川县政府拥有鸡冠洞景区100%股份,占总公司股份的28%。栾川县政府再投入现金5.75亿元,购买总公司23%的股权,占总公司资产的51%,总资产为12.75亿元。栾川沪七矿业公司、养子沟旅游公司和栾川龙沟钼矿公司将得到5.75亿元的股份出售资金,分别占总公司21.78%,9.53%和17.69%的股权。
栾川县政府占总公司股份的51%,现金投入5.75亿元。对总公司有绝对控股权,融资最少,能发挥相关企业、景区原管理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和经营积极性。
(五)景区接管
回购完成后,开展景区接管工作。景区交接时,可以暂时保留各景区原来的管理团队及营销团队,有利于市场顺利过渡。景区交接后要招贤纳聘,依托专业化人才,依照市场规律进行管理、运作。
四、模式的核心内容
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是“五位一体”管理、“全域”和“五位一体”融资模式、全域智慧旅游。
(一)“五位一体”管理
“五位一体”管理是指通过“五个统一”实现打造一个品牌的目标。“五个统一”包括“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营销”。
(二)“全域”发展
“全域”发展是指“全县域、全部门、全要素、全产业、全过程”的全面统筹、全面发展。全县域营造旅游环境、全领域融汇旅游要素、全产业强化旅游引领、全社会参与旅游发展、全民共享旅游成果。从栾川发展模式到栾川生活方式,实现栾川旅游的升级换代:从纯旅游发展的“栾川模式”到一种生活方式“乐活栾川”。
(三)“五位一体”融资模式
栾川县政府可以采用“五位一体”模式进行融资。“五位一体”融资模式的内容是旅游局整合各类政策性资金,进行贴息和补助;栾川县政府出台减免税费、补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优惠政策和“一站式”便捷服务,金融机构为项目开发提供贷款资金,担保公司对项目贷款提供担保,业主对项目进行具体开发。栾川县政府先期出资1亿元注册成立“栾川旅游投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4个景区以景区资产和品牌入股总公司。栾川县政府通过“五位一体”模式融资5.75亿元,补偿其他景区股权。栾川县政府占总公司股份的51%,对总公司有绝对控股权。
(四)全域智慧旅游
全域智慧旅游指全县域智慧旅游硬件建设,营造智慧旅游环境;全领域、全业态打造智慧旅游典范,融汇旅游要素,智慧旅游运营;全社会参与智慧旅游发展,形成智慧旅游发展氛围;全民共享智慧旅游成果。
五、结论
梅花香自苦寒来,二十年磨一剑
中控信息作为一家从事高科技研发的企业,自公司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智慧城市框架下的多个行业(旅游、交通、环境、能源等)解决方案的提供和大型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经过近20年发展,已成长为在智慧城市领域拥有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服务供应商。
智慧旅游作为核心和未来战略性成长业务之一,经过不断探索,目前已形成了以旅游大数据、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文化遗产保护三大业务为核心的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体系,在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西溪湿地、千岛湖、湘湖等各级旅游景区均留下足迹。
打铁还需自身硬,苦练技术狠抓产品
目前,中控信息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在旅游行业多年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条以大数据为核心技术的旅游业务产品体系,主要为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开展旅游信息化规划,并提供重要的技术和实践参考。同时,也为景区、涉旅企业开展旅游营销推广、运营管理、信息化规划和游客服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大数据中心应用平台。数据的广泛应用让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让数据实现共享与融合,也成为了旅游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大数据集群构建旅游大数据中心,定制开发适应业务需要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等,建立省、市、县、多级联动的一体化数据平台。同时,基于旅游大数据业务的积累,形成了一套旅游基础数据标准规范,并成功应用于浙江省、市、县地区的旅游信息化建设,为地区全域旅游的发展突破区域间、行业间、部门间的信息障碍提供支撑。
智慧景区综合管控平台。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景区各种“疑难杂症”层出不穷。为大幅度提升旅游景区科学管理和服务能力,结合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为西溪湿地、丽江古城等著名旅游风景区搭建景区综合管理平台。该平台主要通过网络将综合管理平台连接,实现异地对景区运营设施远程管控,以便管理者实时知晓景区运营状况,可以第一时间接收预警信息并快速处置,能有效地提升景区运营管理和决策指挥效率。
游客量监测平台。游客量监测平台是中控信息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之一,由前端监测设备和后端系统平台组成。该平台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游客流量、停留时间、移动轨迹、旅游消费等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以实现旅游客流的均衡化,避免局部景点极端客流高峰出现,减少因游客量过多而影响旅游景区的正常运行。目前,中控信息的游客量监测平台已应用于西湖、千岛湖、丽江古城等各级旅游景区,极大提高了景区管理能力。
文化遗产监测平台。中国是世界遗产大国,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保护与传承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基于此,中控信息以需求为导向,发挥技术优势,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GIS技术对遗产本体和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将监测指标动态信息汇聚于数据中心,实现信息的报送、分析、统计与,并根据需要生成各类报表。该平台目前运行于丽江古城、苏州古城古典园林、西湖文景区等世界级文化遗产之中,有效地满足了各级保护管理部门对文化遗产全方位、高效率的监控、保护与管理需求。
演绎经典,创新模式
升级智慧景区,为G20保驾护航。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完美落幕。在G20筹备阶段,为更好地向国家元首、国际友人展示杭州独特景观和美好形象,对西湖、湘湖进行了智慧景区升级改造。通过对西湖景区现有系统的集成与运行,实现在西湖核心景区、重要地段的游客量监测,规范游客监测预警流程,方便管理者引导游客有序观赏西湖风景,营造良好观景氛围。峰会期间,一场惊艳世界“最忆是杭州”演出现场,中控的控制技术将舞台唯美效果发挥到了极致,受到了中外媒体的一致好评。在湘湖项目中,为满足游客对旅游信息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中控信息基于大数据架构,采用云计算、物联网、神经网络等技术提升湘湖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起“智慧服务、营销、管理”三维一体的智慧旅游系统,包括二维码服务、微信服务、游客量监测系统,停车场系统等,最终实现了湘湖景区要素与科技高度融合、资源共享、数据对接、网络营销、产品互补的格局。
对西湖和湘湖景^的升级改造,总整体上提升了景区人性化管理服务能力,为杭州美好的国际旅游城市形象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为杭州G20圆满落幕保驾护航。
数据融合+联动,浙江省、市、县三级一体初显成效。过去,数据的应用仅停留于数字呈现或是某种态势反映上;当下,数据具有实时、在线、变化的特点,将数据进行融合与联动,能不断拓展数据功能。
自“全域旅游”创建实施以来,建立智慧旅游数据中心作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标准之一。中控信息与浙江省旅游信息中心一起,通过整合各方信息资源,深化数据应用,全力打造的浙江省旅游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浙江省旅游大数据平台),横向汇聚涉旅部门、景区景点数据,纵向对接省、市、县三级旅游业务数据,最终实现各级旅游单位和涉旅部门之间信息的传递、汇聚与共享,连通了的信息孤岛,一改以往管理部门与景区之间的封闭运作模式。同时,基于数据中心,将旅游资源、旅游业态、景区客流量、车流量等信息形成报告对外,提升浙江省旅游产业监管和服务能力。
不惧未来,逐梦前行
《意见》指出,智慧旅游是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旅游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国家旅游局将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满足旅游者现代信息需求为基础,以提高旅游便利化水平和产业运行效率为目标,以实现旅游服务、管理、营销、体验智能化为主要途径,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技术标准,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市场化发展机制,鼓励引导模式业态创新,有序推进智慧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我国旅游信息化发展水平。
在实现路径上,《意见》强调智慧旅游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政府将着力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推进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企业在政府规划、政策和行业标准引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适应游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着眼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和长远需要,着力加强信息互联互通。
《意见》同时赋予了各地一定的创新空间,各地可结合实际需求,先行先试,创新智慧旅游服务管理手段。
《意见》提出了建设智慧旅游的九大任务,包括夯实智慧旅游发展信息化基础、建立完善旅游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建立游客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智慧旅游管理体系、构建智慧旅游营销体系、推动智慧旅游产业发展、加强示范标准建设、加快创新融合发展、建立景区门票预约制度、推进数据开放共享等方面。
分析人士指出,发挥市场主体能动性、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多方面投入智慧旅游发展,是《意见》中的亮点。预计在多项政策保障下,旅游公司和相关信息服务类公司有望迎来利好。
其中,在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和城市的短期目标下,景区上市公司将率先受益。相关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将有效提高公司内部经营效率和整体营销精准度;另一方面,智慧旅游平台将能够整合更多的旅游资源,开发更多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体验和品牌形象。
目前,两市上市公司中,视觉中国2014年年底曾公告中标“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据了解,该项目由国家旅游局招标,拟投资金额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峨眉山A2014年拟投入6亿元建设智慧旅游文化产业全区项目。此外,华侨城A2014年曾智慧旅游体系,中青旅、众信旅游等也均曾宣布涉足智慧旅游开发。
相关链接:多措施保障智慧旅游景区打造
在保障措施方面:
各级旅游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加快制定本地区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工作方案。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8.011
1 智慧旅游的概念
IBM公司在2008年首先正式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出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政府、企业和人类间的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以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三个方面为特征。随后,国务院在2009年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为了使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国内许多城市如南京、成都、上海、深圳等都启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实践,不少旅游景区也开始了智慧景区的打造,“智慧旅游”应运而生。目前,关于智慧旅游的概念,在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的定义,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黄超、李云鹏(2011)认为智慧旅游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互联网和上网终端,及时旅游资源、及时了解旅游经济、及时安排旅游活动和调整工作与计划,从而实现对各类旅游信息利用。金卫东(2012)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以互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为手段,以智能手机、计算机、智能终端等多媒体作为媒介向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广泛的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性旅游方式。张凌云(2012)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提出智慧旅游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类似的研究还有叶铁伟(2011)、鲍豫鸿(2011)、沈萍(2012)、姚国章(2012)等。综合众多学者的见解可以发现,目前对于智慧旅游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从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为出发点,通过采用先进的应用互联网、云计算、4G通信、三网融合、GIS等“智慧技术”技术手段,整合优化旅游资源,以增强旅游体验,改善旅游服务,创造更大价值为目的的新型旅游模式。
2 开展智慧旅游的意义
对于旅游者而言,开展智慧旅游能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前就能够更直接、快速的获取旅游地相关的信息,方便开展预订服务,并且制定其特色路线,在旅游过程中及时实现信息的查询、交通状况、景区导览甚至紧急救援信息等,帮助旅游者提升旅游体验,旅游活动结束后,更能及时真实的反馈旅游感受,为其他旅游者提供有用的借鉴。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智慧旅游可以为之提供一种更高效的营销模式并且带来较大的客源,通过智能化手段的运行,企业能及时的追踪景区内各种活动数据,管理人流、车流等及时状况,了解游客的需求变化进行景区综合数据的分析,通过旅游者的在线反馈和评价,获取景区满意度数据等。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智慧旅游的开展可以使旅游市场监管、旅游信息与其他公共服务信息共享,有效地宣传当地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实现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做出最优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
3 智慧旅游背景下毕棚沟景区的开发建议
3.1 毕棚沟旅游景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