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0 05:09: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社区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95-01
幼儿的成长过程就是由"自然人"成长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其实生活中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是否能发现教育素材。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努力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育内容,变"封闭式"的教育为"开放式"的教育,充分调动和挖掘社会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幼儿与之亲密"对话"。
1.以社区特有的自然环境为素材,开展主题活动
"山扫黛痕如尚湿,湖开镜面似新磨",我们幼儿园位于湖阔水深,青山屏列,风景称佳的鉴湖源头,"十里湖塘"更是久负盛名。清清的荷塘、广阔的田野、忙碌的工厂、美丽的公园、整洁的马路......都是有趣的老师,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孩子们通过自己看看、听听、闻闻、摸摸、尝尝等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周围的世界。我们应利用社区这依山傍水的自然资源,将课堂搬到社区里,搬到大自然中,引导孩子们接触自然,了解自然,与大自然对话。
不同的季节,社区的自然风景也各不相同。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可以走出幼儿园"围墙",带孩子们到山坡上,到田野中闻闻野花的清香,听听蜜蜂的欢唱,学学蝴蝶的舞姿,放手让孩子们去亲眼看,亲耳听,他们对大自然、家乡的爱就会油然而生,逐渐地会去感知家乡的面貌。夏天,我们湖塘杨梅漫山红,采摘正当时。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们采摘杨梅,体验劳动的辛苦。秋天里,我们可以躺在公园的草地上,欣赏天空中变幻莫测的白云,共同去发现云彩的变化......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调动了孩子们的各种感官认识,使他们更加进一步的接触自然、了解自然,提高了爱护花草树木,环境保护的意识,加深了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还使我们的主题活动变得更生动、具体、充满乐趣,也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
2.以社区独特的文化优势,丰富幼儿生活
2.1 酒文化酝酿乡情。我们湖塘社区依托于鉴湖水得天独厚的优势,素有"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的美誉,塔牌黄酒口味独特,闻名天下。我们充分挖掘了社区独特的文化优势,在幼儿园公共区角开设了一个酒文化的区角--鉴畔酒家,在那儿陈列了各种各样的酒瓶和酒坛:会稽山、女儿红、茅台、塔牌......每种酒都有明码标价,让幼儿去认识、交流、买卖各种酒,亲手用陶泥制作酒瓶,我们还把酒文化搬进课堂,在组织大班进行语言活动--《家乡的酒》时,孩子们了解到了酒是用高粱、小麦、大米等Z食通过发酵、蒸馏出来的,明白了适量饮酒的好处,同时对我们的"塔牌酒"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活动结束之前我们组织孩子们进行"制作酒盒"活动,通过动手画画、贴贴、剪剪设计出漂亮的酒盒,还给我们的酒取好听的名字……课堂中,孩子们的思维异常活跃,情绪十分高涨,真正成为了课堂的小主人。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初步了解各种酒的文化,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是真正的在为家乡感到自豪。
2.2 越文化彰显特色。我们绍兴是越剧之乡,逢年过节,社区中总会请一些越剧团来下乡演出,我们会抓住这一有利的契机,让幼儿跟随父母或爷爷奶奶去倾听那优美的唱腔,欣赏那独特的服饰造型这些都会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达到美育的效果。
我们幼儿园更是把越剧作为教育特色,丰富幼儿的生活:
2.2.1 创设丰富多彩的越剧艺术教学环境。巧妙地利用活动室内外的门窗、墙面、走廊等空间位置,为幼儿提供大量色彩鲜艳的越剧艺术的绘画、图片、剪纸和各种手工作品,并分阶段、分层次的悬挂、陈设,让幼儿能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并在各班级区角设置了越剧艺术内容,根据近期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服装、道具、手工材料,让幼儿在亮亮嗓子,舞舞水袖,敲敲打打,画画贴贴中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我们还在大礼堂创设越剧艺术大舞台,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模仿、表演和创造活动中去创作、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激发幼儿对越剧艺术美的追求和强烈的表演欲和创造欲。
2.2.2 融越剧艺术教育于幼儿一日活动中。每天早晨,我们的小广播中就会播放一些名家名段,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迎接崭新的一天;早操后,一听到那些经典的越剧旋律,幼儿就会有序、自主排队;中午,让幼儿在小广播中展示歌喉;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编制有一定梯度的越剧教育园本课程,每周安排1至2次集体教育活动,使越剧艺术教育进课堂。
2.2.3 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比赛活动。我们每学期制定详细的幼儿越剧艺术展示活动计划,并认真按计划执行。如:我是越剧小明星,班级越剧艺术大比拼、越艺亲子赛等,让幼儿展示越剧才能,锻炼幼儿的胆量,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我们的"小不点越剧团"演员还到振涯集团、大香林风景区、湖塘村文化广场、敬老院、型塘广场、郭家山村文化广场、铜井村文化广场、古城村文化广场、宾舍村文化广场演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3.利用社区物质资源,体验游戏生活化
我园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医院、银行、菜市场、小学、超市都林立在我园附近。周边丰富的物质资源都是我们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都可以成为我们开展主题活动的活教材。结合我们班区角游戏"医院"的创设,孩子们不怎么清楚医生究竟要干些什么,护士除了打针,还要做哪些事呢?于是,我们就带着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用心灵去感受。
1 当前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上存在的问题
(1)社区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匾乏。长期以来社区教育被视为一种非正规的教育,无法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各种教育资源和硬件设施得不到保障。当前社区教育资源存在着资源的不足、重复建设、资源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例如:在社区图书馆中大量的书籍和信息,由于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只有通过社区企业,集体捐款等方式来获得。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区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一般教育资源的缺乏问题日益明显。
(2)教育开放度比较低。当前运行的系统和管理方案是非常封闭的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学校和公共文化部门缺乏让社区成员使用的教学资源系统和相应的体制,使得很多社区的成员不能参与到社区教育中,社区教育内部设施比较封闭严重影响了个区域社区之间的资源分配。
2 基于资源整合的区域社区教育新模式如何构建
“学习社区”(learning community)的概念:其意指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在学习社区中,成员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首先,社区教育要制定区域内《社区教育教师下企业、机构,赴外地学习培训的管理办法》。规定社区教育教师每年到企业、机构单位,赴外地参加学习培训的比例达到30%以上,每三年到企业、机构单位、外地轮训一次,时间为20天以上。同时,鼓励社区教育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也可以带课题下企业、机构,与企业、机构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
其次,建立社区教育教师下企业、机构,赴外地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对社区教育教师研究的项目或课题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补充社区教育基地第四级网络。为营造便捷、立体、多元的学习环境,在社区群众自发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选择公益性的家庭学习单位,通过自身各类学习活动,引导群众参与,使之成为寓教干乐的活动场所。
3 建立成人社区咨询团队
开展社区教育,必须要有相当数量和素质高的社区教育辅导员。按照这一原则,招聘一批师德好、业务精,有一定的号召力,有能力组织和协调社区教育的辅导员,还要聘请更多德高望重的校外辅导员,他们中间包括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文艺工作者、工人、医务人员、退休老干部、学校附近的居民等。这些校内外的辅导员在沟通了学校、社会、家庭三间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要求,表达三方的意愿,做到有机配合,力争使三种教育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在要求上取得一致,德育目标同向,德育措施同步,初步形成一个立体的、多方共管的教育网络。
4 社区教育要有创新之处
社区是现代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各类突发事件的直接承载体,以社区为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应急减灾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应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加强社区应急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区人”,大量下岗失业人员、退休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各个社区。社区发展的好坏,社区的和谐安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运作。如何使社区居民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保持客观冷静,通过自救、互救等方式有效躲避灾难和伤害,减少人员财产损失,应该成为现代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地域范围内的居民群众开展各种突发自然灾害和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及应急心理的教育培训,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对于公众科学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较为迅速地脱离危险局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财物损失、对于维护社区稳定进而促进整个大社会环境的有序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社区应急教育的有效路径
社区应急教育是一个包括应急知识教育、应急技能培训和应急心理培育等丰富内涵的系统活动。
(一)广泛宣传,加强社区居民应急知识普及
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应根据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分类开展教育。事前应急知识教育应重在讲授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特点及避险方法。事中应急知识的教育应重在讲授事件发生后,如何作出迅速反应,通过有效的自救或是互救的方式应对突发状况。事后应急知识的教育应主要以抚平社区公众遭受的心灵创伤和打击为主要目的,在较短时间恢复正常秩序,为后续救助创造顺畅的条件。
社区借助专题展览、专家咨询、科普读物、视频资料及大众传媒等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有关地震、海洋、气象、火灾等不同类型突发事故的应急知识。社区向居民普及应急知识时必须确保知识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应急知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社区群众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对的成败。
(二)开展仿真演习,提升社区居民应急技能
应急技能培训重在教会个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行动,要通过定期开展仿真演习,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应急技能。
以石家庄为例,该市经常请业务精良的消防官在各大社区指挥应急疏散消防演练,消防官兵介绍灭火器的使用和火灾扑救的原则及方法,并深入讲解自救方法及基本要领,包括逃生路线的选择、结绳自救、固守待救等逃生方法。这些举措在提高全市各社区居民的消防意识、和火灾应急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区要在政府部门领导下,联合区内水、电、气、暖等机构,借助志愿者、大众传媒等力量开展应急演习,针对山洪、地震、火灾、交通事故甚至是多灾并发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应急反应演习,训练社区居民在应对危机过程中的应急技巧和应急处置能力,使他们学会在危机中的自救、互救技能和方法,提高危机应对中的有序性和组织性,从而形成较强的社区危机应对能力。
(三)培育社区居民健康的应急心理
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往往情绪失常,心理恐慌,可能延误避难时机,或是做出不恰当的应急途径选择。只有具备良好的应急心理,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自救、互救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
经常性的逃生教育对于培育应急心理尤为必要。汶川地震过程中,一所学校的几百个学生迅速有序地从楼内撤离到操场,而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该校校长每年对学生、老师进行的逃生教育。
培育社区居民成熟的应急心理,需要常态化的教育和仿真演习。日本许多城市设立了危机体验室和训练屋,让观众体验危机“现场”并训练其应对能力,极大地增强体验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社区可以通过经常性的“体验式”教育、“互动式”教育和全覆盖的“感官式”强化教育等方式,使群众在不断的亲身参与过程中形成渐趋成熟的应急心理,进而增强突发危机事件时人们的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效果。
(四)成立社区应急处置机构,宏观管理社区应急教育工作
开展社区居民应急教育,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应急处置领导机构。各社区应结合自身资源和特点,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宏观管理整个社区的应急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分级部门,分工负责应急资金配备、人员培训、演练及应急设施建设等工作。领导机构必须制定严格的规范和制度体系,为社区应急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实现社区应急教育的系统化、制度化。
开展社区应急教育,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都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项基金,每年安排大量经费用于各种应急教育培训,大力的经费投入促进这些国家防灾应急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公众应急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社区应急教育可以借鉴该做法,在领导机构管辖下,设立专项资金,建立资金管理及使用制度,保证应急资金及时足额准确地用于应急设施设备建设、专业人员培训、仿真演习、应急知识教育等方面。
三、结语
“明者防患于未然,智者图患于将来”。应急教育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的常态事业。社区要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的应急教育体系,动员每个家庭、每位成员积极参与防灾应急培训教育和演习,培养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全民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社区应急教育是时展的需要,是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公众健康安全地享受生活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6,1(8).
一、社区工作和社区教育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社区工作和社区发展的概念来源于二战之后,联合国发表的关于社区发展的文献,文献中推动各国使用社区工作的方式,让居民加入到社区国家建设中来,在这之后,社区的发展被全世界所重视。不过很多欧美国家还把社区发展看作发展中国家的事情,将社会工作方法解释为社区组织或社区工作,并以此让居民参与进社区的服务活动中,来推进社区的整合。在英国,有很多地方采用社区工作的概念,将社区发展计划的方法来管理社区工作;在美国社区发展的概念被社区组织所替代,工作目标定为社区的联系和统筹。所以在综合意义上来说,社区的发展、工作、组织中的概念是相类似的,均是以调动社区的力量来进行社区面貌的改变以及社区工作的整合,这其中有社区里居民的服务和发动,也有社区改善的相关计划和协调,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所以,可以将这些全都归类到社区工作之中。
社区教育来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国际所公认。对于社区教育的定义,有多种多样的结果,不过目的都是为了社区的发展或者是维持社区工作的稳定,将社区的力量和教育资源利用起来,来开展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对社区居民的生活进行激励,以此来提升居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素质。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社区教育建立的初衷是为了使社区能够更好的发展,让居民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建立出各种各样的新型教育体系,这不仅仅为社区工作的执行方法,也构成了教育系统的重点组织。社区教育也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形成,促进了社会教育化的进步。
二、社区工作和社区教育之间的配合问题
社区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在于社区教育,其教育体系并不多见。我国在推进社区工作的时候,要对社区教育的特殊性进行特别对待。社区教育是面向全部居民来开展的,在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徐亚对居民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教育。体制上的组织管理问题,要这对每个社区不同的环境进行设置,选择教育的形式时,要灵活的根据社区工作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达到社区教育发展的有序进行。
我国的社区工作 主要依靠人民政府进行相关指导和资助,一般社区里工作的管理机构都是政府直接委任的,比如街道办事处。而在西方,社区工作主要由民间的团体自发承担相关费用。社区工作由政府牵头,对于日常工作的执行非常有利,制定方针的时候不容易和政府产生冲突,可以归为政府行为,社区工作也可以借用到社区教育的力量。我国的社区教育此案在存在很多个不同的模式,其中很多还是居民自发组成的行为,还没有集体的管束,在责任划分和工作界限上没有做出明确的划分,社区教育现在还属于民间团体活动,没有统一的资源调动机制,在组织形式和检查落实方面没有很好的规范,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现象。所以说,应该将社区教育放在社区工作的范围中,当做重要的工作内容,也就是应该快速构建出正式的社区教育管理体系,并考虑到各个社区之间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社区教育的领导进行规范和确定,给社区教育派发具体的任务,将社区教育的资源和力量有效地利用起来,创建社区发展所需的环境和相关条件,与此同时对社区工作进行高频率的宣传通知,带动居民积极地参与进社区教育中,当地领导对社区教育进行积极地监督和检查。努力建设处强力的社区教育队伍,来对社区教育进行落实。
三、社区教育工作原则
对于我国来说,社区教育还属于新型的教育体系,把社区情况作为背景,树立促进社区的建设发展的目标。在教育方法上,和一般的教育体系差别很大,有时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情况,所以也就不能对原有教育方法进行套用。社区教育要发挥出整体的作用,要能够探索出社区教育的规律,并对社区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以后社区教育会广泛地开展,应该着重研究其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相关问题。我国现在的社区教育在实践和理论上值得探究,其工作原则具体体现的方式方法如下:
(一)预测性原则
相比与普通教育,社区教育为了满足社区的发展,要有针对性的对社区的资源和人才进行安排,对未来发展作出预测,来为社区培养出需要的人才,这是社区教育的基本理念。在预测过程中了解到社区未来发展的方向,对社区教育进行大的规划,安排出社区教育一系列的实施、管理、评价、还有在内容方面和相关方法的规定制度。
(二)启发性原则
由于进行社区教育时,教育对象为成年人,有很多不同的经历、学历和个人能力,所以应该结合不同个体进行特殊的启发性教育,这样才可以有效的调动起每个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启发性教育能够有效推广知识经验,也能够发挥出积极地规范性作用。这里需要进行有吸引性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来顺利进行社区居民的教育工作。
(三)辅导性原则
2、完善社区教育工作的评估制度,社区教育指导教师的管理制度,学习型组织评比制度,经费、档案管理制度,社区教育活动的准入制度,使社区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发挥街社区教育优势,挖掘培养和收集优秀教育成果和先进经验
1、我街社区教育以“九校一室(社区党校、市民学校、社区老年学校、青少年法律学校、社区科普学校、社区团校、残疾人素质培训学校、社区人口学校、社区家长学校、图书室)”为依托,开展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
2、以街科技园区为依托,开展好居民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群众素质,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的科普教育工作,使受教育居民率达到80%以上。
3、加强由街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发挥志愿者队伍教育优势,体现出本街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成果。
三、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组织
1、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学习的氛围,创造学习型街道和学习型社区。
2、推进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增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意识,大力开展多内容、多形式教育培训活动,做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评选工作。
四、调动街道各方面资源,共筑街社区教育平台
1、街道社区教育工作与街内的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有机结合,做到协调发展、借势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新晨
2、逐步规范街道、社区教育基地建设,提高街道社区教育活动基地的培训质量、管理水平,落实公共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制定规范教学社区工作计划和内容。
五、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1、我街建立一支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小组,深入对社区教育的调查研究、学习,写出几篇有关社区教育工作沦文
2、完善社区教育工作的评估制度,社区教育指导教师的管理制度,学习型组织评比制度,经费、档案管理制度,社区教育活动的准入制度,使社区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发挥街社区教育优势,挖掘培养和收集优秀教育成果和先进经验
1、我街社区教育以“九校一室(社区党校、市民学校、社区老年学校、青少年法律学校、社区科普学校、社区团校、残疾人素质培训学校、社区人口学校、社区家长学校、图书室)”为依托,开展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
2、以街科技园区为依托,开展好居民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群众素质,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的科普教育工作,使受教育居民率达到80%以上。
3、加强由街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发挥志愿者队伍教育优势,体现出本街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成果。
三、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组织
1、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学习的氛围,创造学习型街道和学习型社区。
2、推进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增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意识,大力开展多内容、多形式教育培训活动,做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评选工作。
四、调动街道各方面资源,共筑街社区教育平台
1、街道社区教育工作与街内的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有机结合,做到协调发展、借势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新晨
2、逐步规范街道、社区教育基地建设,提高街道社区教育活动基地的培训质量、管理水平,落实公共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制定规范教学社区工作计划和内容。
社区教育的对象应具有全员性,但是从目前的参与情况来看,远不能达到社区教育的要求。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参与者主要以社区内的闲散人员和退休的老年人员为主,相对来说,后者的积极性更加突出,但参与者较为固定,参与人员数量增长情况不容乐观,在社区内,以在职人员为主的中青年由于受到时间、精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参加社区教育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社区教育对象层次单一,覆盖面有限是社区所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
(二)社区实体教育的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资源不够丰富,教育对象的单一使得教育内容受到局限,造成了社区教育资源无特色,开发动力受阻,课程体系不健全,供居民选择的课程内容选择性不强等问题。不少社区居民期望通过社区教育,提高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但是由于个体的知识结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存在差异,导致居民对社区教育资源需求无法实现有效的统一。
(三)社区教育的单一方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我国目前的社区教育主要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如讲座、业余文化活动等,这种教育模式需要有较多的时间支持,而且时间安排必须固定,这使得参与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都是社区内时间较为充裕的老年居民、学前儿童和失业者,这种局限性使得社区教育无法满足社区大部分居民学习的需求,有待于进一步突破。
二、现代远程教育对社区教育的影响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现代远程教育是相对于传统函授远程教育、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型远程教育模式。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中把现代远程教育定义为: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教育形式,多种媒体优化,有机组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既是信息技术高度集成的开放教育,也是大众化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有如下特征:一是学习的开放性。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供的是师生异地同步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对象都是开放的,学习者不受职业、地区等限制。二是技术的先进性。远程教育的实现必须依靠媒体技术为支持。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网络和电信网络为基础,数字化和网络化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的技术特征,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快速传递和优质传输效果,提高了远程教育的质量。三是方式的灵活性。现代远程教育能够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化学习的要求,给受教育者以更大的自。四是资源的共享性。现代远程教育利用各种网络资源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实现了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打破了资源的地域和属性特征,可以集成利用人才、技术、课程、设备等优势资源,以满足学习者自主选择信息的需要,使更多的人同时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提高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了教学成本。
(二)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
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函授形式,二是广播电视教育形式,三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教育形式。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是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面向中小学的网校,主要以职业教育、培训教育和高等教育为主。当前,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现代远程教育融合了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实现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种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社会平水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网民数量逐年攀升,另一方面主动接受教育、再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使得现代远程教育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
(三)现代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有机联系
社区教育具有多样性、开放性、综合性、地域性和网络化特点,而现代远程教育的系统优势和资源优势使其恰好符合社区教育的特点需求:一是服务对象的同质性。现代远程教育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开放教育,投资少、见效快、覆盖面广,学员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城乡社区,而社区教育的受众群体就涵盖其中。二是教育主体的相似性。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没有网络就没有现代远程教育,由于能够突破地域和时空局限,提供大量优质、高效、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资源。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于社区教育为社区教育提供了适当的载体,能更好地体现出社区教育全员性、全程性和广泛性的特点;适应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非正规性、灵活多样性等特点;有利于保证学习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参与学习,克服教学者与学习者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分离,以及我们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造成教学者与学习者在心理上的分离的障碍。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已经建立了社区教育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网络学习环境。
(四)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的社区教育发展目标
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于社区教育后,改变传统社区教育的不足,社区教育能有效地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更好地开展面向社区全体成员的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于社区教育的最终目标:一是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的学习需要;二是为社区居民创设新的学习环境;三是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三、现代远程背景下的社区教育发展对策
(一)完善社区层面的现代远程教育共享环境。深入打造社区层面的数字化共享学习环境,不断完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提高信息处理智能化水平,做好设施、资源、平台、通信和工具的搭建工作。以地域性划分的社区,建立统一规范的平台环境,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运用,使得社区教育不只局限在实体教育地域性的学习模式中。
(二)积极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的优势和作用。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以当地的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例如,沈阳广播电视大学承担着沈阳及周边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近年来,搭建了数字化学习港、数字化学习中心等平台,并同时承担着市政府授权的开展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职责,开办了沈阳社区大学等,这说明电视大学对社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在未来的社区教育发展中,应该以电视大学为依托,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等优势,助推社区教育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关键词:
社区教育;政策思考;策略选择
一、社区教育的特点与现状
1.社区教育的特点
灵活性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社区教育相较于课堂教育的不同点所在。首先,社区教育没有固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但其涉及的内容都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次,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十分灵活。环境教育、安全教育、防火防盗教育等内容可针对社区内的所有住户,也可针对在该方面存在隐患的个别群体。社区教育还有很强的组织性。通过定期组织居民学习相关内容,了解国家的相关文件和政策,社区教育能让居民及时了解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的变化情况,进而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2.我国社区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且尚未形成科学完整的教育思路和教育体现,但其在促进居民个人文化水平提高,提高区域教育综合水平方面依然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在文化、思想、民生方面的指导已经成为社区教育继续发展所遵循的原则和方向,社区教育在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向科学化、合理化方向深入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的社区教育依然处于相关制度不完善的状态下。作为社区教育中的核心内容,终身学习理念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尚未形成,多数居民对社区教育怀有一定轻视心理,将社区教育局限在听讲的过程当中而忽略了个人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整体性学习社会的构建。
二、社区教育的政策思考与策略选择
1.社区教育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1)给予公民平等的学习权利社区教育是贯彻落实终身学习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居民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制定社区教育的发展政策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使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满足普通居民对全面教育的基本要求。此外,社区教育还要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平等公开的教育平台,通过实现教育公平来带动社会公平的尽早实现。在社区教育架构基本确定之后,还可以通过增加资金揉入、构建和谐公平的学习保障体系来拓宽社区教育的范围,进而使居民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目标得到满足,使他们在公正良好的环境下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2)完善的政策和保障系统社区教育与社区服务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社区教育中贯穿的人本主义思想决定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居民的学习愿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社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生活的更好。换言之,社区教育与社区居民保障制度的内容是相对一致的,社区教育的具体内容必须满足民生发展的需要,并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对调整。只有将为居民服务的思想贯彻落实到教育当中,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社区教学的过程中,并改变他们对社区教育的错误认识,从而将社区教育的效果最大的发挥出来。
2.社区教育政策发展的策略选择
(1)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建立起完整有效的社区教育制度,并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式给出一定的引导和规范,从而确保社区教育的合理化与科学化,使其在政策的引导下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个人文化素质。与此同时,完善的制度也能让社区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区别开来,形成理论鲜明、逻辑严谨的教育系统,进而使社区教育不断发展完善,使学生收获到一些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2)确立社区教育特色作为一个学习单位,社区教育应有其自身的特色,即在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上存在与其他社区的不同之处,并结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对教育方针进行及时调整。需要注意的是,社区教育是振幅、社区、居民三个层次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它的运行和发展需要协调各方面的需求,以此达到在深化思想教育的同时尽量满足居民学习需要的作用。在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要掌握好社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几个大方面,再结合地区实际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进行调整;也要考虑社区内的人员组成情况,对老人、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实现教育成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160-01
社区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趋势的必然产物,这种开放的教育形式是育人性教育和社区发展教育的有机结合,只有育人,才能为教育与社会的融合提供相互沟通的作用点;只有社区的整体协调发展,教育和社区的融合才有了现实的依托和立足点。与其他常规教育相比,社区教育具有如下持点:
1 社区教育的大教育性
社区教育是一种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在内的,集各种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主体和对象为一体的全方位教育体系。其实质就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各种因素与社会的相应部分的有机结合与一体化。其基本内容就是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辩证统一,即把教育纳入社会大系统,使其成为社会各部门的责任、权利、义务和职能。在社会广泛关心、参与和支持教育的同时,教育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指导,积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直至实现教育同社会的高度融合。
2 社区教育的群众性
社区教育的基本方法是鼓励社区民众。在社区中学,与社区共学,为社区而学”。这种学习过程是一种包括各种社会团体和不同年龄的全体社区成员在内的、群众性很强的教育过程。
3 社区教育的开放性和民间性
教育要与社会全面结合,就必须广泛吸收社区各种教育力量或有益于教育活动开展的积极参与、介入、融合其中。只有高度的开放性,才能为各种因素全方位参与教育打通立体多样的渠道。因此,社区教育要广开门路,不拘形式地建立各种畅通便利的渠道,从而使各种社区机构的各种教育资源、能量和信息及时有效地转化到社区教育系统中来,同时也把教育服务尽快地输送到社区的方方面面。
4 社区教育的地线性
社区教育是一种在特定社区内,并与特定社区密切结合的教育,无论是社区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职能,还是其主体对象或方式方法,都必然带有这种特定社区的特定人文、社会及地理条件所决定和要求的区域待点。因此,也必然会带来社区教育的地区差异性和多样件,这不仅表现在社区教育的规模、类型、方式方法上,甚至还会表现在目标、内容和层次质量上。
5 社区教育的多维性
社区教育不仅仅指教育本身,它还包括进行社区组织工作,开展社区活动以及创造一些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具有建设性的社区教育方法。
6 社区教育的整体协调性
无论是从目标职能来看,还是从主体对象或内容条件来说,社区教育都是一种多因素、多元性教育。只有协调好教育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其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整体,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大教育体系,从而全面有效地发挥其育人和促进社区发展的职能。
社区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具有教育的持征和属性,同时亦具有两大功能:一是社区教育对社区成员个体发展的作用,即本体功能.也叫育人功能;二是社区教育对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作用,即社会功能,它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1)社区教育的育人功能。社区教育是—种社会化的教育,它以社区为依托,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桥梁,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紧密结台。它面向社区的全体成员,能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有效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社区民众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从而满足社区成员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社区教育的这种实践性、广泛性和针对性可以极大地促进社区成员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使每一个社区成员在一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思想道德、精神人格、知识能力和行为规范与所处的社会相适应,与此同时,促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形成独待的个性品格。
(2)社区教育的政治功能。在社区发展中,通过协调、发挥社区内各个系统、部门、机构、社团的教育作用,通过教学和管理,对全体社区成员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和政治教育,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观念、意识形态、法律规范、方针政策,促进社区成员的政治社会化,形成适应和拥护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帮助社区成员提高参政、议政的兴趣和能力,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健康的社会舆论,从而为一定社会的政治服务。
(3)社区教育的经济功能。社区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区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社区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基础和条件是多方面的,除了能源、设备、资金等物质条件外,社区民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也是其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二是社区教育为社区经济建设提供专门的人才。社区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培训,使社区民众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并直接进入生产领域,直接高效地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服务。
(4)社区教育的文化功能。社区教育的文化功能一是选择和传递文化,使某一文化在教育实施的范围内保持同—性和延续性。二是不断创造和更新文化,形成新的文化,使人类社会的文化在内容更丰富、层次更高的起点上发展。当然,社区教育的文化功能不只表现在知识或艺术形态的文化上,也表现在其他形态方面。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071-02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最早源于20世纪初杜威“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孕育于欧洲(尤其是北欧地区),继而向北美拓展,随后在东南亚及其他地区得以存在和发展。
社区教育模式是反映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育层次、内容、方式等相互作用的结构形态,使社区教育的发展有一个与区域相适的参照系、较合理的工作谋略和规范的运行机制。它是有关社区教育理论与社区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是社区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研究社区教育的模式,对丰富社区教育的理论与指导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地域性
区域、人口和组织结构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各个社区受地域的影响,发展目标呈现多样化,造成社区教育的形成、发展环境多元化,必然使社区教育模式具有地域特征的、多种多样的模式,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性。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应从地域性出发,根据各社区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人口构成、资源状况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社区居民实际需要的教育活动。比如,有的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社区教育应以再就业培训为重点;有的社区外来人口多,社区教育应在外来人口教育为重点;有的社区内各类学校较多,教育资源丰富;有的社区内人文景观多,社区教育模式就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突出重点,办出特色,满足社区居民对教育的需求,达到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2 整体性
社区是一个社会大系统,社区教育在这个社会大循环系统里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外为社区服务,自身内部又是自我循环的子系统,必须建构成能发挥教育功能的整体结构。社区教育由社区举办,涉及社区内各部门、各单位及社区内全体成员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教育模式要依托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中小学、社区教育学院、社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分校或教学点)进行整合,组成社区教育网络,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专兼结合,适应社区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掌握社区教育规律和特点的教师队伍,并创建学习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街道、学习型团体、学习型社区、街道、居委会形成一体化,综合利用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工作场所、文化设施、大众媒体和其他机构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形成区域性、整体性的教育体系。
3 多样性
由于社区教育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性,社区发展和进步是每个社区的共同追求和主题,但在现代化主题下,各个社区发展目标呈现多样化,而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各有不同的选择,模式大多是非标准型的,很难说是纯粹的某一标准模式,在不同地域必然会出现社区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有效途径来实现的现象。比如:近现代世界上最早的社区教育模式——北欧各国(如丹麦、瑞典、挪威、芬兰)民众教育,以美国、英国、加拿大为代表的社区学院模式,日本“公民馆”社区教育模式;目前我国形成的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进行的连动型社区教育、以中小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型社区教育、以社区学院为载体进行的综合型社区教育、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四种模式。
4 动态性
由于时展的动态性和每个社区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非均衡性,社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区教育模式,很难一蹴而就,这在开展社区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是相对成功的某些模式,其本身也在不断反馈中优化调整,在不断嬗变中丰富完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开放、发展和进化的动态性。比如,我国乡村社区教育模式有以普教为基础的延伸型、以科教兴农为着眼点的农科教结合型、由社会与教育双向参与的全民教育型3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延伸型社区教育、农科教结合型社区教育、全程教育型社区教育和贫困地区社区教育4种模式。
5 多重性
社区教育的宗旨是提高社区内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社会活动,面对社区内全体成员决定了社区教育模式呈现出交叉性和多重性,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单一价值取向,而是动态发展的、多重价值取向,而且模式大多是非标准型的,很难说是纯粹的某一标准模式,在各个历史阶段是不完全相同的,必须针对社区实际进行重塑。同时,社区教育模式的形式也是多种多种的,可以采取正规教育形式、非正规教育形式、非正式教育形式,也可采用全日制、半脱产或业余学习、自学形式,还可以采用课堂面授、远程教授、业余函授等形式,以及选用座谈讲座、理论研究经验交流、参观访问、学术报告、个别交流、以师带徒、实操训练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只有从社区的实际出发,针对本社区成员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多元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6 广泛性
“全员、全程、全面”是社区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教育最基本的特点。全员是指社区内全体成员都是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全程是指每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的人生全过程都要、也都应不断地接受教育,社区教育应为社区内全体成员提供终身的教育服务。全面是指社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劳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并为社区内全体成员提供这种全面的教育服务。社区教育对象决定了社区教育内容的广泛性。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内全体成员的教育活动,而社区内各类人群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年龄结构来看,婴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人群的教育需求显然有很大差别。单就成年人而言,在职人员需要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培训;外来人员需要适应城市生活培训;弱势人群需要提高生存技能培训等,而岗位培训就涉及到几千个岗位式种。此外,还需要考虑部分人群对生产技能、科学技术、健康卫生、法律法规、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必须结合社区教育对象的实际,采取多种社区教育模式,才能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对教育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原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2]陈乃林,杨向群.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