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21: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地理课堂笔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低年级;幼年教育
Abstract:To be analyz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as well a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low grade students need.Consider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media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lower grades will cause young children to igno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detrimental to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needs.Suggested in the lower grades do not use multimedia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multimedia teaching;lower grades;childhood education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改革》以及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城市和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不断先进化和信息化。多数学校的教室均安装上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相关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也随之改变。万事均是矛盾的,就如多媒体教育教学,在某些人群教育对其各方面发展是存在弊端。而目前国内外多数好的传统文化逐渐受到先进的文化和信息冲击,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比如说,写字,由于有电脑等多媒体的出现,现在的学生能写出几手好字吗?现在人又能不能及时写出自己认识的字呢?还真的难说。再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良性发育需要自然的阳光环境,如果让学生整天在银幕频下健康成长,目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的高居不下,也许与此有不解之缘。在说之,学生的心理发育和认知发育要相匹配才能说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故本文对幼年课堂实施多媒体教学从传统文化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出多媒体在幼年课堂教学中不利因素,为提高孩童的身心健康及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重要的作用。
1.相关概念界定
本文中涉及的概念性词组有:“低年级”、“多媒体”。根据词组和文章研究的需要,本文把“低年级”主要界定在三年级以下的包含幼儿园和学前班的幼年学生。“多媒体”指通过电脑发出的荧屏、音频、视屏等组成的一系列先进的教学工具。
2.传统文化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包括我国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文化社会至今遗传下来的好的行为、举止,被人们所公认的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和对促进人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的一种物质形态。所以在传统文化中,我国从以上时期至今的主流文化中,以儒家思想,道家文化以及各种科技发明及文物作品等等是有利于孩童的了解和继承发扬光大的。我国从文字记载开始,首先是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文字记载,当初甲骨文是雕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后来发明了竹简,文字记载刻画在竹简上,之后在东汉末年,蔡老先生发明了纸以及毕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文字的活跃,但是在东汉末年,唐宋至今出现了无数了不起的书法家,王羲之,黄庭坚以及当代的等等。他们的书法不仅笔锋锐利,而且美观,是后人乃至现代人学习的,尤其是写字等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被电脑等取代,虽然电脑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快捷,但是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血脉。我们要传承,更要创新,所以幼年儿童学习传统文化,提笔写字是非常重要的,是必须。
3.幼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紧迫性
幼年时期的不良成长经历,对成人后的心理有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自卑,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不自信,不信任别人,防御心理强,攻击性强等等。大教育家福禄培尔说:“按上帝精神的作用和从人的完美性和本来的健全性来看,一切专断的、绝对的和干预性的训练、教育和教学必然地起着毁灭的、阻碍的、破坏的作用。”选自《人的教育》他以园丁修剪葡萄藤为例,不管园丁出自多么良好的意图,如果园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顺应植物本性的话,葡萄藤可能由于修剪而被彻底毁灭。一切专断的、绝对的和干预性的训练不仅会毁灭人的天性,而且还会阻碍人类的完美发展,稳步和持久的前进。所以孩童的身心发育是如此重要,我们在生活中对孩子受良好教育的关注是紧迫的。
4.多媒体教学对孩童的危害性
4.1多媒体使孩童对传统文化的忽略严重
多媒体是计算机放映和制作出来的素材,它具有标准性,死板性,比如用软件操作出来的图片与画家真实写照有不同的味道。办公软件显示的字幕比王羲之的书法规范的多。导致孩童对故人的尊敬和崇拜降低。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现代计算机技术,即所谓的多媒体应用的影响极大。传统文化在新兴文化发展中,传统文化是基础,是根基,我们要发展新兴的文化,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就比如建一座高楼大厦,根基不牢固,房屋倒塌和损害的周期越短。所以传统文化对孩童受教育时期是很重要的,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创新的。应该引起重视,而当今的学习硬件设施建设中,在幼年教育教室安装多媒体上课,是日常所见,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薄弱校改造和扩建。我们中小学校长及相关管理部门以此为契机,大量完善课堂教学设施。使教师教育教学改革随着信息化与科技化改变,孩童学习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
4.2孩童身心发展与多媒体教学影响甚大
孩子的欲望和好奇心,众所周知,让孩子早早接触当代网络,及计算机,使孩童对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不但没有真正理解,反而使小孩走向计算机的弊端死角。所以在幼儿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首先由于电脑,荧屏等发出大量的不可见光,孩童正处于身心发展旺盛时期,对其身体的发展的影响是极其危害的。再加上孩子每天在荧幕下学习,荧幕对其视力的发育严重制约,目前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近视率)居高不下,导致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5.建议
5.1建议
建议相关部门在建设校园硬件设置时,充分考虑孩童的身心健康发育,以及传统文化的流逝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影响。所以在建设校园设施时考虑各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及社会文化发展需要。(作者单位:大方县联合小学)
参考文献
[1] 侯素佩.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5期
地理教学中的“三板”指的是板书、板图、板画。地理“三板”是地理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调控教学进程的技能和手段。板书有利于学生理清课堂教学主要知识体系和逻辑思路,板图是对地图的提炼和加工,却又比地图简洁凝练,板画则直观形象,使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运用“三板”技能,实现其联系师生互动纽带的功能,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三板”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突出重难点,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信息的主要方式,但它不便于长期牢固记忆。而“三板”是教师教学语言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它高度概括、层次分明地展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直观形象的结构造型、简明扼要的语言信息、丰富的色彩标志和文字符号,传递视觉信息,弥补了有声语言表达的不足。学生在对照“三板”整理笔记时,既可以掌握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又可以加深记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梳理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从新课改的理论要求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的模块和内容来看,地理知识是纷繁复杂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那些零碎的知识点,根本无法适应新课改和新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要求。围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而设计的“三板”,其主要意图就是呈现给学生一个主干知识框架,然后经过学生的精心修饰和雕琢,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一个知识网络体系,为深入学习、提升能力奠定基础。
3.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地理技能
“三板”上的各种图像信息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教师运用“三板”进行知识的传递,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种转换知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例如,在学习“洋流的分布规律”时,学生通过“三板”不仅能理解洋流的成因,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而且还能分析出洋流对沿岸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运用“三板”技能,在拓展学生地理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迁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留有深刻印象,便于课后复习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有声语言来传递知识,无异于学生在旅游过程中走马观花,课后对所学知识记忆很少,甚至在短时间内完全遗忘。而课堂教学中运用“三板”对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进行艺术化的概括,学生根据板书进行记忆、整理,即使过了很长时间,也对所学内容记忆犹新,使课堂情境历历在目,重点知识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二、新课程背景下“三板”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地理板书的运用策略
(1)书写规范,主副分明 一堂课的板书一般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一般占黑板的1/2至3/4,副板书写在黑板两边。地理课堂教学有时需挂地图,会占据一定的黑板面积,所以教师应考虑周全,事先设计好主、副板的内容。做到板书工整,书写规范、准确,以便于学生做笔记。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地理教学内容有较强的层次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所以要求板书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主线清晰。教师所选择的板书形式应与地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一致。重点内容包括:便于学生记忆、联想的内容和能贯穿学生思路的内容、问题的核心点等。好的板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清课堂教学的主要知识体系和逻辑思路,全面系统地理解教学内容。
2.地理板图和板画的运用策略
(1)强化互动,愉悦课堂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这就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积极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好区域图,让学生仿照在笔记本上画出,并在图中用相应的图例标出该区域的地形、河流、资源、城市等地理要素,然后老师用多种方式检查落实,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
(2)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地球运动这一部分内容一直以来是令老师和学生头疼的内容,由于大多文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所以学习起来特别吃力,好多地理原理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应该把有些抽象难懂的立体图转化成直观易解的平面图,如:在学习日出日落方位问题时,教师可以把抽象难懂的太阳视运动图转化成平面的侧视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原理,突破教学难点。
(3)吸引注意,激发兴趣 有效学习理论主张,学习内容对学习者越有价值和意义,其专注力越集中,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根据这一理论,教师运用“三板”展开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要努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充分感受地理的魅力,产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乐于记忆和掌握所学知识。
一、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的优势
(一)能够锻炼初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教学法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将抽象的地理知识点转变成较为容易理解的图片形式,以此来将简单直观的图片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得初中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地理知识点。另外,由于该教学方法具有直观简单的特点,所以该教学法的使用还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地理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感到吃力,从而不会引起初中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反感。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地理的思维,从而帮助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二)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将模糊的地理知识点转变成简单直观的图片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可以在图片内使用不同颜色或者加粗的字体来将课堂的重点内容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掌握课堂重点。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团结协作,以小组的形式来构建本节地理课的思维导图,从而通过在地理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印象
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可以使得学生对地理知识点更加印象深刻。由于人类对图片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所以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使用应用导图教学法之后,学生对教学内容就会通过图片的形式来进行回忆,这样就帮助初中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点的印象,从而帮助学生巩固地理知识点,以便在课下更高效的温习。
二、初中地理有效教学与思维导图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是否可以提升课堂效率?经过初中地理教学实践的证明,该教学法对初中地理课堂效率的提高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要想将课堂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就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到有效的预习,在课上进行认真的听讲,以及在课后温故而知新。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从而使得他们更加积极的去预习、听讲以及复习。初中生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的疑难问题,在这时候,教室就要提醒学生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整理起来,然后在课堂上经过教师的引导之后,就可以将这些疑点难点问题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展现。初中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做笔记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而笔记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学生课堂听课的效率。经过本人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的初中生在做笔记的时候都是将笔记写在课本的空白处,很少有学生将笔记整理在专门的笔记本上。在初中地理课堂上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将笔记整理的更加简单明了,从而更加方便的帮助学生在课后通过笔记进行复习。由于初中生对思维导图不熟悉,从而使得他们在做导图笔记的时候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就应当对学生的导图笔记进行指导,以更加完善学生的导图笔记,帮助学生在课后更高效的利用导图笔记进行复习。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课堂记录。另外,教师也可以将课堂内容的一部分整理成思维导图,另外一部分交由学生进行整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整理思维导图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实际课堂案例展示
在本章节中,本人就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这一章节进行讲解,通过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展示该教学方法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是如何应用的。
(一)导图展示
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本人将一名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所制作出来的思维导图在多媒体设备上进行展示。该导图的内容为“地球的运动”,如下图1所示: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研究
本次统计学生的问卷总数为500份,经过筛选,选出有效问卷476份,其中男生243人,女生233人,基本实现性别平衡比例。
(一)大多数高中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地理的感情,对地理比较喜欢的比例为32%,不讨厌的比例为47%,明确表示不喜欢地理的比例为21%。由此可见,对地理多多少少有一些喜欢的学生是占大多数的,明确讨厌地理的学生还是小部分的,喜欢地理的学生是我们实施的生本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所做的是让喜欢地理、不讨厌地理的学生更喜欢地理,同时那些讨厌地理的学生,要弄清楚他们不喜欢地理的原因,对症下药,让他们改变对地理的印象,进而喜欢上地理课堂,最终提高地理成绩。
(二)大多数高中生参与地理教学的程度不高。调查数据显示,如今的课堂,仍然77%的以老师讲课为主,而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课堂和师生互动的课堂只占23%。86%的学生很想要自己参与课堂,喜欢与老师互动、与同学合作的这一种教学模式。综上分析,学生不喜欢地理课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地理课没意思;老师讲太多;我不能参与其中。既然知道学生不太喜欢地理课的原因,老师就要加以改善。因此,为了教学更有效果,老师应该及时改变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老师应当和学生多加沟通和交流,多多接触,这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会有所帮助。
二、打造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
2.1高中地理教师在打造生本课堂时要重点用好以下五项教学策略:第一是面向全体策略。所有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整个过程师生都必须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第二是互动探究策略。这一教学策略是教师授之以渔,而不是传统的授人以鱼,这样做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互动探究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2.2第三是因材施教策略。因材施教,是指老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班级课堂教学中,由于不同的学生存在如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智力因素差别的问题,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只有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学生实施有差别性的指导,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负责,精心设计教学,设置不同的发展目标,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辅以必要的个性化辅导、练习、作业等,使教学真正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和成长。当然,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也要注意有效弥补接受式教学的不足。
2.3第四是概括总结策略。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活动过程中,要实时进行沟通及信息传递。老师不仅能够全面巩固和加强学的和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同时能掌控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最新动态,当堂调整教学行为,更有针对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要及时记笔记并且及时总结,记笔记有助于学生观察时集中注意力,增强鉴别力与思维的敏捷性,及时记下当时自己的思维活动和捕捉到重要信息,有利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有助于课后复习,是温故知新的助推器。第五是多元评价策略。多元评价策略是指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激励、肯定、鼓励和赞扬等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取尊严、自信和胜利的经验;积极的鼓励、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具有指导作用,还具有教育和激励功能,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多元评价,跟踪系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成就,而且要发现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才能,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发展自信,塑造良好的个人品德,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新一代素质人才。多元性激励评价策略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非常安全的心理氛围,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同时进一步挖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创造性潜能。
三、结语
在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要以生为本,采取多种策略帮助学生总结、整理知识;或者包含重、难点知识的问题,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引导他们一步步攻克难题。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合适地运用各项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育机智。这不仅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旨,而且是生本课堂教学的关键。一切都要基于高中生需求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华而不实,让学生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得到升华。
(一)学生要充分了解学习目标。对于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重难点能够把握的话,学生的学习针对性强,效果往往会得到大的提升。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认识教学目标,并养成习惯。(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前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主体一学生,通过批阅学案、作业和课下辅导、谈心等途径和方式充分了解学生,让自己的授课有的放矢。
二、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上课认真听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发现课上有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一定要及时提醒;如果有特殊情况,课后一定要及时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一节没有吸引力或吸引力不够的课堂,学生往往很难保持认真听课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上下功夫。另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其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听讲,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有的时候,光听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做笔记也是我们提高听课效率的好方法。做好笔记的关键是记下教师讲解知识点时与你预习时的思考不一致的东西,或是你感觉没有预习到的东西,或是记下教师或同学提出的你认为对你有价值的东西,还要注意记下教师为了说明某个问题而设计的板图。千万不要只抄教师黑板上的板书,要知道,很多时候教师的板书提纲主要是告诉同学现在讲到哪里了。另外,课堂笔记是供自己学习用的辅助材料,不是供展览用的作业,因此课堂笔记要不求工整但求准确快速。
三、理论结合实际、独立分析问题习惯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很少能自觉地利用课堂所学的内容,把自己所看到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联想、分析、综合,也很少能自觉地利用地理语言阐述这些地理现象。有的老师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比如在高一地理必修二学习城市的功能分区时,郇老师就把临沭县的简图放到课件中,让学生结合道路、风向等内容进行分析,在讨论结束后把卫星拍摄的遥感图片投放给学生,让学生对比、总结,效果非常好。
四、积极表达自己见解习惯的培养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不断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上课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很好的给予解决,切不可置之不理,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自己也不懂或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实在的跟学生说“这个问题我也不懂”,而且要鼓励学生发问。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的原因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法鼓励他们发言。
此外,教师加强即时评价,做到奖惩分明。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置一言或者评价不合适,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课堂回答问题的学生就不断减少,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断下降,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是不利的,所以课堂即时评价在一定程度也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小组合作交流习惯的培养
从定义上讲,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准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又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决不是否定个体的差异,它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追求“一般个性发展”与“特殊个性发展”的统一,要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因学生、因教材配以适当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使素质教育的思想得以贯穿下去,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一、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现状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抄笔记,学生记笔记,教师考笔记,学生答笔记,把学生的头脑当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像灌水瓶一样向学生灌注。在传统教学中虽不断涌现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谈话教学法等,但都没有脱离教师提出问题、设定疑问、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的模式,最终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教学效果可以想象。
二、适合地理课堂推行素质教育的几种方法
1.巧施情感教育,注重引导方法
情感具有巨大的诱发力和无形的钳制力,它能牵动人的情丝,拨动心弦,产生出一种感化人心的奇妙力量。有道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必须注重情感教育,以各种方式技巧,调和师生关系。为此,每一个地理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心交心,诚心待人。然后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师的地理教育水平。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探索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精神力量。在给学生讲课时,先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再在黑板上画上相关的图形,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他们都踊跃发言。这样就会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先导,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取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
2.利用疑问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疑问学习就是将某章节设计成若干个循序渐进的问题,这样可促进学生看书、思考的过程。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早日养成自己学习、自己思考的习惯和本领,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整体认知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多变灵活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配合动手操作,提高创造能力
让学生动手操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会促进其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很有帮助。
4.结合教学实际,适当野外观察
过去的地理课堂几乎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严重脱离实际。在素质教育提倡实际运用的观念下,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学科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在课堂之余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岩石时,可带领学生到野外集体采集各种石头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鼓励走上讲台,提倡自我表现
这种自我表现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练习的痛苦,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知识架构,另一方面凸现主体、张扬个性,养成活泼的品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这就需要老师的适当机会与鼓励。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各位地理教师可以采用模拟表演、对抗辩论、演讲朗诵等形式鼓励学生。以笔者的教学实践而言,上讲台进行地理小演讲是个不错的方法。学生在自我表现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其他同学共同发展;同时这个过程也给了老师一些教学启示,有些学生别具一格的见解算是课堂上的意外之喜。
预习是为听课打基础,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感知教材的第一步。初中地理课程的预习,主要针对政区图、地形图、等值线图、数据统计图、景观图及地理示意图等相关知识的阅读和思考。预习要带有目标性,要根据课文内容和所花时间而定,如果预习时间较紧,不一定对所有的知识深入理解,可以先做一般了解,等到上课时再认真听老师讲解,否则盲目性地预习,会欲速则不达。地理课的预习,必须注意对课本正文的加深理解,学会边阅读边用笔画一画、圈一圈、写一写,做上标记,知道哪些内容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未懂,从而增强听课的针对性。
二、善于听课
听课的关键在于会听,目的在于听懂,一个学生不会听课,直接影响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形成的效果,要提高听课效率,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学会抓住老师讲课的声音特征
一般老师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都提高音调或放慢说话节奏,或加重关键词的读音等以示重点,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抓住重点知识。
2.学会带着问题来听课
听课时应注意听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理解是否一致,自己不懂的地方,听后还有疑问,应及时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请教老师。听课时还要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之中,大胆回答问题,培养自己的勇气,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样可避免上课“走神”。
3.笔记不可少
提起做笔记,不少同学认为,做笔记就是课堂记录,要把老师讲课内容或黑板上的板书全部记下来,这是错误的。对不同的知识层次,应采用不同的记录方式,可用提纲式记录,也可在课文上划一划,或课本边注一注,表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也可根据需要适当摘录某些必要的板书。做笔记的目的在于防止知识的遗忘,便于今后学习,过多的笔记会分散听课的注意力,造成顾此失彼,适得其反。
三、善于思考
长期以来,一提起思考问题,就是学生按照老师课案的提问,进行分析和解答,习惯地把思考问题与回答问题联系在一起,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发生根本变化,所学知识不再停留在课堂和课本的理论上,而应探究性学习,主动参与,理论联系实际,让知识生活化。新教材加大了“活动”的力度,比如一些图画、对话、照片、图表、数据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间。正如前人所说:“知识不是靠记忆,而是要靠思考。”此话说得好,不会思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优秀学生。
四、善于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59-01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任课教师提高教学成绩的最关键的渠道。减轻学生负担,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实现课堂的高效,是素质教育对每位任课教师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地理学科作为结业学科,授课时间由原来的三年缩短为现在的两年。内容不变时间却缩短了三分之一。任课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成绩。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精讲,突出重点,又的让学生掌握和熟练。下面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供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说备课。全面而又深入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是人所共知的。在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在仔细研读教材写好教案之后一定要提前做做本节的练习题。如《目标与检测》《地理填充图册》等。通过做题对本节的重难点问题会更清楚。有时还会发现遗漏的问题。这样使教案更详细更完整。在课堂上我们才能有备无患,处理问题才能游刃有余。
其次注重导课方式。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所以一定要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导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问题导入式。设计几个与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举两得。如在学习《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时,我问学生谁爬过山?有几个学生举手,我又问爬到山顶时的感受怎样?“冷。”有的学生回答。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山顶上为什么比山脚下冷?学生沉默。由此导入新课。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了。2利用实事或新闻导入课堂。平常多关注实事新闻,把与地理相关的材料搜集下来,可以用到导课中去。例如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可以由介绍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入手(或出示两地地震后的图片,更能感染学生。)由此抛出问题:地震是如何发生的?我国为什么多地震?由此导入新课效果可想而知。3.联系身边的生活中的现象设计导语。如在讲《天气与气候》时,就可以让学生描述当时的天气情况及感受。由此让学生明白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增加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三点,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地理学科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多地图。抽象性强。好多知识点课本上没有明确的表示出来。因此我们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来。所以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中养成做笔记的习惯,随时记录总结的知识点。特别是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地理,
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非常需要老师的指导。课堂上一定要及时提醒学生做好笔记。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下来以便今后记忆巩固。
第四点,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有人认为地理课不是语文,语文课要给学生阅读课文的时间,所以我们强调阅读。而地理课本文字少,没有高深的道理或思想在里面,不需要去“阅读”。但地理课本图多,文字少,很抽象。如果没有适当的阅读时间阅读课本理解文本内容,无论是老师讲解的多么精彩,学生讨论的多么热烈,结果都会事倍功半。因此我建议课上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思考时间。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再辅以老师的讲解,效果会很明显。
第五点,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有效控制课堂。要让学生都认真听讲,参与学习。不是容易的事。我们要观察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注意他们的动态。如果发现异常表现的学生,如在听讲是低着头,坐姿不正,手里做小动作,讨论时不参与或说笑,等等。我们要及时制止。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严惩,让学生明白上课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要培养起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学习的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坚持不懈,一直这样做下去。直到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止。
引言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中国教育行业中得到了普及与应用。目前,高中地理教育中应用思维导图后,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能够很好地解决各种学习问题。这说明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有着重要的价值。
1.应用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1.1对思维导图的认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期,就出现了思维导图这概念。思维导图属于人类放射性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其要求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中央图形上;图形的主干是分支由中央图形朝周围的放射;分支是由一个核心的图形或是能够发生联想的线条上的关键点构成;对人脑神经元的具体分布结构进行模拟,使得人们对某一问题出现了全新的看法,进而促进思维的沟通交流。
1.2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将思维导图视为一种笔记来进行研究分析,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来进行分析。人们对于思维导图的理解与认识在不断地加深,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思维意识;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改善自身不良的表现与学习方式等[1]。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地图能够直接表达出理论知识,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重要的工具之一。在地理课堂上要想达到教学目标,地理教师需要以地图为基础,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地理符号、地理图片以及地理知识等,并将这些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构成思维导图。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了所学知识点,也很好地掌握了地理知识要点。
此外,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充分结合颜色与图案等,使得所学地理知识可以准确地体现在思维导图上,并能够改善传统的学习方法。在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节省较多的时间,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也巩固了先前所学的地理知识;培养了高中生的思维品质,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与学生的学习负担[2]。
2.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
2.1课堂应用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由于思维导图所产生的效果,使得学生可以更快地投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生利用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现阶段,我国高中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识还处在浅层次上。例如:鲁教版高中地理教学材料中的《人口与地理环境》,该章节的复习课堂上,教师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结合本章节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按照自身对该章节知识点的理解,总结该章节所学的主要内容,并回答问题。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多的问题,这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人口的变化,以及其对地理环境等影响,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对所学地理知识点进行梳理。而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在发言后将会不断激发对地理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教师针对学生所表述的观点进行总结。
鲁教版地理教材关于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内容通过总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人口的变化问题;地理环境;人口变化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中人口变化主要包括了人口的增长变化、迁移问题等。在教授该章节内容的过程中,地理教师需要针对世界人口变化问题进行讲述,以人口为基础,以地理环境为核心,构建思维导图,以此加强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学习。
2.2在课后的应用
在结束新课程内容后,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加强课后复习,将整个章节的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归纳在同一张图上。这也是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这种方法能够清楚地在图中找到本本章重点内容,也方便了学生今后对本章知识点的复习。在实际的课堂上,首先,地理教师需要确定基本教学目标,在围绕教学目标建立思维导图[3]。
又如:《从宇宙看地球》这个章节主要包括了: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以及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这三个部分。其中地球的宇宙环境还包括了宇宙这一概念的形成,太阳系的相关内容,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木星、海王星行星的基本内容等。这对这些知识点,教师需要利用思维导图,归纳出本章的重点知识,并总结本章的难点,画出相应的图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本章知识点的理解。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彻底把握新课标的同时,不断提升地理教学设计的质量与效率,将教学研究活动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此间加强地理教师的负担;高中生需要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做好课堂笔记,不断培养自身的思维品质,全面提高知识点复习的效率。此外,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断培养高中生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Abstract】establishes studies independently the educational model which forms a complete set with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studies independently reading took in the geography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 important link grasps,and repeatedly persisted,unceasingly improves,can let the student gradually foster good studies independently the custom,grasps correctly studies independently the method,can enhance student's reading to study independently the ability,the student in realized studies independently the value after reading,also can on own initiative take up reading to study independently this weapon,enhances the geography academic record,from the surface achieved enhances the geography classroom instruction effect the goal.
【Keywords】meaning type;Compendium type;Scheme;Exercise type;Reading studies independently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09-0074-03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些情况,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常与课文内容、观点、术语相脱节;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活动经常停留在肤浅阶段,难以深入;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启而不发,进展缓慢。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认真分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安排学生阅读自学,未能很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培养他们取得独立、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良好的自学方法。
1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自学习惯
1.1大力宣传倡导自学向学生讲解阅读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阅读自学产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出时间安排自学环节,让他们自学的愿望。
1.2选择适当的阅读自学方法,使学生要自学,会自学。遵循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紧密联系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时,应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际水平,选择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自学方法,让学生做起来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这样学生就乐于自学精于自学。
1.3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自学成果总结。在学生阅读自学以后,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即时组织学生讲座肯定学生的自学成绩,总结经验,扩大自学影响,让学生体会到阅读自学的确使自己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赢得主动权,并有利于自己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习成绩的进步。这样会增强学生自学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从而逐步形成阅读自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自学的良好方法
地理课本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回答地理问题的主要依据。地理课的自学是通过学生认真阅读地理课本知识,做自学笔记,回答一些问题等途径实现的。根据地理科的特点,课本知识的难易情况,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地理科的阅读自学有以下几种方法。
2.1“语意式”阅读法 。这种阅读自学方法就是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去阅读地理课文。“语意式”阅读法主要适合于课本篇幅较长,但知识点不多,层次比较清楚的章节或段落,如高中地理下册的一些章节。使用这种方法自学时,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逐字地通读,先找出知识点,排一排知识层次,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做好读书笔记。对重要的要领可做句子成份分析,找出关键词,对看不懂的疑难问题作上标记。教师在学生自学时要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考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对于知识简单的课本内容,采取“语意式”阅读法让学生自学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避免教师讲解过多而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2.2“提纲式”阅读法 。对理论性强,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自学掌握,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进行自学。这就是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主要知识点,为学生看书自学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自学难度的目的。
如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时,就可列出这样的自学提纲:
(1)热力环流气压差异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
(2)大气的受力情况分析及其产生的大气运动(填写下表)
(3)绘出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的示意图。
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自学,学生依据提纲,带着问题去看书、读图,并完成一定的要求,然后让学生摆出各自的见解,进行讲座。最后由教师归纳意见,得出正确结论。这样,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3 “地图式”阅读法
地理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地理课本上有许多的插图,还有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册。“地图式”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自学地理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理解、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各种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答案,也能把图转换成文,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习题式”阅读法
所谓“习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习题,让学生带着习题去看书自学,边阅读边做习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那部分教材。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自学选编习题很重要,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难度要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
把习题印发给学生,学生带着题目有针对性地去看书,到课本中找答案,辨正错,动眼、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依照课本去解答题目,能够准确而简明扼要地得出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