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市政工程模板(10篇)

时间:2023-08-31 16:21: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海绵城市市政工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海绵城市市政工程

篇1

1人行道施工前期工作

1.1科学选择原材料

好的原材料是道路建设的基础,不管运用多好的施工技术,如果原材料不合格就会导致整个施工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在人行道路原材料的选择上首先要满足工程质量需求,其次原材料的透水性与排水性能上需具备较高标准。以往的人行道的原材料选择多为柏油或者比水泥较软的材料,在其透水性和排水性能上不能满足海绵城市的建设需求。所以,人行道铺设层次应为:第一层选择的是透水性能较强的碎石块;第二层进行铺设渗水土层,目的在于进行水中杂质的过滤;第三层选择使用20cm多的透水混凝土保障人行道路面的稳定性;第四层选择级配碎石;第五层是防渗土布工,以保障储水性能。

1.2挑选合适的施工队伍

优秀的施工队伍决定这整个工程的质量状况,选择技术娴熟的施工人员、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和选用高度负责的施工负责人等要素决定着一支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海绵城市建设对施工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每个环节的施工都需要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密切配合,施工负责人的严格把关,才能确保施工稳步推进,工程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1.3图纸的研究工作

工程图纸的研究是施工初期最重要的事情,在施工之前应该讲图纸进行仔细的研究,将图纸上的每一个部分都研究透彻,不明了的地方要及时的提出来,然后将问题逐一解决掉,保障施工的过程中不出现差错,同时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的成本控制,因此施工前的图纸研究工作是尤为重要的。

1.4道路人行道透水性设计

首先人行道作为荷载较低的道路,在其设计中可以采用透水道板,在其基层稳固上加入透水性较好的混凝土进行铺砌,垫层可以考虑采用碎石。在不影响路基工作的同时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架设生态隔离层,并在人行道范围内加设30厘米左右的碎石沟渠,碎石沟的深度可以根据路基的工作区深度来界定,通过在人行道与路基底层的碎石渗水层能够保障雨水很好的渗流。

2施工方案

2.1人行道路床回填

2.1.1混合料的拌和

由于混合料的拌和一般都是场外集中作业,因此在拌和的过程中要控制好石灰的含量,因为石灰含量的多少对路基层的质量和路基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路基要采用百分之六的灰土进行处理,还要对水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在白天施工时含水量要高于一般含水量的一到两个百分点,保障能够及时的补充由于运输等原因所造成的水分流失。

2.1.2摊铺

摊铺工作开展之前首先要保障人行道上层湿润,可以通过对地基进行洒水等方法。在需要机械施工作业的时候,在施工同时要配合人工的整修。为了保障人行道的设计按照设计图纸的安排,对于松铺的厚度等问题要做到实时监控。

2.1.3碾压与找平

当摊铺长度超过一定面积,且混合料的含水量达到正常值的时候,应当即刻对结构层进行全面的碾压。使用压路机在保持匀速的状态下对路面进行静压,然后振动压路机先进行匀速弱震结束后进行强震碾压,最后以光轮压路机的静压收尾。

2.2人车隔离带施工

由于隔离带靠近车行道,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车行道结构层不做改动,并进行虚填到立沿位置。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在挖掘机无法作业的情况时候可以采用先使用油锤破然后进行挖掘机工程作业。

2.3两侧人行道结构层施工

人行道两侧结构施工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道路的中心线控制桩,通过经纬仪来放出道路的边线,路缘石的内侧与道路边线一致,在曲线部分首先要根据图纸设计进行放样,以路缘石接缝处作为切点,从而保证线型圆顺,其次是进行路缘石的安装,一般采用的双线控制的手段,进行路缘石的安装,上内口线平直度与高程进行控制。根据线型的变化点改变立沿杆安装的位置,通常在路口分段进行安装,以避免对路缘石的整体切割,根据施工图纸的设计进行严格的安装控制,保障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问题,保证工程的质量。

3路面透水砖的选择及铺装施工

3.1路面透水砖的选择

路面透水砖的选择:路面铺设透水砖务必选用透水强、又透水性铺装系统的透水砖(或渗水砖)铺满。在满足人行道路使用与透水需求的原则上也为了能够与降低工程的成本,透水砖应选择300*300mm范围的产品,过小规格的产品会造成整体铺装的美观程度降低,对于透水砖的厚度应在50-60mm,透水率在5-10mm/s,这样就能保证,人行道在中到小雨的情况下能够达到即下即干的效果。路面透水砖选择指标:选购铺设公共道路的透水砖对砖本身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选购透水砖的时候,可以从侧面观察砖面是否平整,是否出现粗细不均的针孔;同时,可敲击透水砖倾听声音是否清脆,声音越脆,表示透水砖的质地密度高,硬度较佳。必要情况,对透水砖进行专业建材强度及透水性进行测试,确保工程质量,延长道路整体使用年限。

3.2路面透水砖的铺装施工

(1)首先根据人行道设计图纸进行定位和高程标定,然后对基层表面进行复查,对不满足施工要求的地方进行整改;(2)根据标高以及中、边的挂线,以挂线作为铺砌的依据;(3)在进行人行道砖的铺砌之前,要先铺一层水泥砂浆进行调平,然后在进行透水砖的铺砌;(4)试拼和试排:在铺设前应当对每一块透水砖,按照方位和角度进行试拼。试拼后按照两个方向编号进行排列,然后按照编号排放。在正式的铺装前还要进行一次试排;(5)在砂浆的铺筑前期应当先按照水平线定出砂浆的虚铺厚度,并拉好十字线,在铺好之后通过刮大杠、拍实、并用抹子将其找平,砂浆的厚度应适当的高出水平线。

4注意事项

在人行道工程结束之后,我们要对人行道进行养护,养护期间3至5天内不得踩踏、10至15天内不得重车碾压;在施工及养护期间设置警示牌或横幅,告知行人们市政道路施工请绕行;人行道连片进行混凝土铺设安排在一天之内,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灌毕、捣实的过程不得超过一个小时。人行道的路缘石和路砖的铺设过程中,要注意施工的质量,保障雨水能够排出,还要保障路面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满足行人正常的使用。路砖的位置要稍高于路侧石,便于雨水能够尽快的排出,不会积水影响正常使用。

5结语

海绵城市中市政人行道施工水平对海绵城市建设成效起着标志性作用,通过对海绵城市市政人行道施工把握来对其他项目施工起到启示与引导的作用,为海绵城市其他市政工程建设引入崭新的概念与新兴的技术,同时严格严谨的施工工艺也会在同行业中产生积极的带头作用,从而促进国内的海绵城市建设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杨梅 单位:商洛市市政园林管理处

参考文献:

[1]邹凌,刘小平.浅析某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中华民居,2011(11).

篇2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路面 病害 处理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政府方面也加大了城市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相关的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目前武汉市处在一个集中建设期,城市高架桥、城市公路承担了主要的交通运输任务,但是随着交通流量的日益加剧,很多沥青路面在使用几年后便出现了一定的程度的损坏,例如:裂缝、泛油、剥落、拥包、车辙等现象。甚至有的桥面或者道路通车没几个月就出现上述病害,致使正常的维修期大大提前,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行安全,给道路的营运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从而导致了道路养护成本的增加。

下面就武汉市二环线(汉口段)、武汉市黄浦大街―金桥大道快速通道沥青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泛油等病害的成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横向裂缝

1.1横向裂缝的成因:

武汉市黄浦大街―金桥大道快速通道桥面沥青在大面积摊铺前,选择L5~L7联东侧为沥青施工试验段,由于该试验段是选择在钢箱梁上进行的,在桥面钢纤维混凝土铺装层完成后,需要对铺装层进行抛丸施工,然后才能进行沥青工序施工,当时试验段是在2011年3月初进行的,武汉这个时期温度比较低,而且昼夜温差也比较大,沥青混凝土摊铺完成后,沥青混合料表面温度迅速下降,沥青表面逐渐变硬变脆,此时就产生了收缩变形,当收缩应力超过了沥青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

由于当时沥青施工经验不足,再加上当时摊铺沥青时,气温比较低,在沥青面层摊铺完成几天后,桥面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针对桥面出现裂缝的病害的程度,制定出了不同的处理措施,如今通车已经达三年之久,处理过的裂缝未发生反弹现象。

1.2横向裂缝的处理方法:

(1)针对桥面沥青产生裂缝的原因,项目部首先从材料源头开始着手分析,查阅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并结合武汉当时气候、沥青摊铺机械设备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对沥青材料进行相关实验,最终选择了合适的沥青类型,通过实验室反复验证达到了减少甚至消除沥青面层由于温度原因产生的收缩裂缝的目的;

(2)试验段出现了裂缝病害,说明试验段施工存在缺陷,必须对所出现的缺陷进行修复处理,如果试验段施工不能取得成功,将无法为后续桥面沥青大面积摊铺提供参考指导。当时桥面出现了缝宽不同程度的裂缝,对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了标记,按照裂缝的宽窄程度进行了不同的归类标记,其中有细小裂缝(2-5mm),也有大于5mm的裂缝。按照沥青道路施工规范要求,对于小于2mm的裂缝可以不用处理,但是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创“鲁班奖”,因此项目部对细小裂缝也提出了处理的要求,做到精细化施工。根据以往桥面沥青路面细小裂缝修复经验,项目部选择了采用改性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在灌缝前,安排专人将缝内的灰尘,然后用吹风机将缝内杂物从一端向另一端全部吹干净,保证缝内干净干燥后,采用乳化沥青将缝隙灌满,最后用细砂撒在表面上;在处理大于5mm裂缝时,先采用空压机将缝内杂物吹出,缝内有的杂物无法吹干净,就采用钢锯条进行清除,全部清理干净后,保证缝内干净干燥,用小于5mm的细碎石和乳化沥青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并拌合均匀填入缝内,填入缝内的拌合料要高于沥青已铺完的面层,以便进行压实,保证沥青路面整体平整度。

(3)在后续沥青摊铺时,要求将工作面尽量拉长,保证连续摊铺作业,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冷接缝的产生,有些关键部位,由于施工平面不足,不得不留冷接缝,当进行后续施工时就要对冷接缝进行处理,一般采用切割机将冷接缝沿边缘切割整齐,并清除切割后产生的碎料,然后对接缝处进行预热软化处理,处理完成后立即涂刷乳化沥青,待乳化沥青破乳后再铺筑沥青混合料并压实。

(4)沥青路面摊铺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扫,及时将混凝土表面的泥灰清理干净。为确保“5.30”桥面通车节点目标,2012年4月18日,在进行武汉市二环线(汉口段)工程EL3联桥面清理工作时,时间紧迫,为了给后续伸缩缝施工预留必须的施工时间,在将桥梁混凝土表面灰尘清理完成后立即进行了SBS沥青碎石同步封层施工,沥青摊铺完成通车后,不到一个月桥面沥青就出现了开裂,主要原因就是桥面清理工作深度不够,导致SBS热沥青与桥面混凝土粘结力降低,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从而使沥青产生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会越来越严重,最终会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根据常规裂缝修复方法已经无法达到彻底恢复的目的。项目部立即决定外租一台铣刨机对桥面沥青进行铣刨,将EL3联左幅桥面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了60m*8m的扩大范围铣刨,然后将铣刨后的沥青沿边缘切整齐,进行SBS沥青碎石同步封层并碾压,涂刷乳化沥青后重新进行沥青摊铺并碾压。

将裂缝的几种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就修复时间长短而言,铣刨要比常规修复快得多,而且施工工序也没有那么复杂;就经济方面而言,常规修复要比铣刨经济得多。采用何种修复处理方法,就需要根据实际裂缝病害的程度以及面积范围而定。

现如今武汉市黄浦大街―金桥大道快速通道、武汉市二环线(汉口段)工程通车三年多了,当初经过裂缝修复的部位依旧完好,没有出现病害扩大情况。

二、泛油

2.1 泛油产生的原因

沥青路面出现泛油现象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 (1)配合比的设计,马歇尔设计法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的标准方法,但是马歇尔击实方法不能模拟压路机和行车的压实和冲击作用,与实际路面的工程性质相关性较差,马歇尔击实成型试验确定的最佳油石比比旋转压实成型试验确定的最佳油石比大。从而在配合比设计中容易造成沥青用量过多,即沥青的填充率过高,在高温天气下,过量的沥青在高温作用下发生膨胀,在充满沥青混合料中的空隙后溢出到路表,从而引起泛油;另外由于设计过程中所选骨料级配偏细而造成空隙率过小,饱和度较大,在行车荷载和高温的作用下,沥青被挤出有限的空间,同样会造成路面泛油;(2)施工工艺的影响:摊铺设备的机械性能以及操作手的操作技能差都会引起沥青混合料离析,使得细集料产生聚集,使局部混和料的沥青含量过大;沥青混和料的运输距离过远,引起沥青混和料的分布不均匀;压实工艺以及过早开放交通都会对沥青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过压和过早开放交通都会使混和料在没有达到设计稳定值时空隙率下降过大,导致沥青溢出路面形成油膜;(3)在降雨量较大季节,路面积水一旦渗入到路面结构中,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和动压水的冲刷下,集料表面的沥青膜剥落形成自由沥青,并在水的作用下被迫向上迁移从而使面层上部泛油。

2.2 泛油的处理方法

在承接了武汉市黄浦大街―金桥大道快速通道、武汉市二环线(汉口段)工程后,公司就自己建立沥青搅拌站和购买了完整的一套沥青摊铺机械设备,武汉市黄浦大街―金桥大道快速通道以及武汉市二环线(汉口段)工程都是在2011年5月进行桥面大面沥青摊铺,在实际沥青施工过程中,面层出现了泛油现象,沥青路面泛油会对路面的使用功能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会给行车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控制或者减少沥青路面泛油现象的发生?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控制泛油现象的发生:

(1)由于路面结构孔隙率设计过小造成的泛油带来的危害比较严重,防治的关键在于沥青路面设计阶段,项目部时刻保持与设计院的沟通联系,优化路面结构孔隙率的设计,并严格进行集料相关性能的选择,以此来提高路面结构孔隙率的稳定性。

(2)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管理,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小油石比,避免多余的沥青在高温作用下发生膨胀,在填满骨料后溢出路面,在面层上形成泛油。

(3)在沥青摊铺过程中,严格按照沥青施工技术规范进行碾压,按照初压―复压―终压的程序选择相应吨位的机械进行碾压,安排专人负责控制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并加强路面压实度检测力度。

(4)桥面沥青路面面层局部位置出现了轻微泛油,表面石子外露,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可不作处理;对于桥面小范围泛油的部位,采用小型切割机将泛油部位切齐,然后人工配合风镐对泛油的面层沥青进行凿除并清理干净,立即涂刷乳化沥青,采用沥青面层砼进行修补并碾压;有些部位因施工质量差引起水损坏且出现坑槽和大范围泛油,及时采用铣刨机将病害部位面层铣刨后重新摊铺并压实。

根据现场实际发生的泛油范围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非常重要,既要经济又要快捷,而且还要达到修复效果,武汉市黄浦大街―金桥大道快速通道、武汉市二环线(汉口段)工程如今通车已经了三个夏天和冬天,以前出现泛油的部位,经过处理后也没有再发生了。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我国在市政交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是在交通施工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而且在交通工程管理以及养护方面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往后,我国道路桥梁事业的工作重点也将从建设期转移到养护期,由于沥青路面的各种病害成因比较复杂,沥青路面一旦出现损坏,其维修不但会增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而且还会影响交通运输的安全以及通畅,因此应该加大沥青路面的养护和管理力度,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沥青路面病害的产生,在病害出现后,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处理,以防病害的损坏程度进一步扩大深化!

参考文献:

[1] 苏伟胜,浅谈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及防治。大众科技,2006(7)

[2]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

篇3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s a fundament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oad traffic engineering pavement disease treatment and maintenance work is good or bad, is not only the construction of a city level reflect, it is related to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however as a result of road surface disease problems are factors more, this to a certain extent for road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work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 This article on the city road surface disease and repair maintenance work is simple discuss.

Key words: road engineering; pavement; asphalt pavement; repair and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7-0020-02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项目,道路工程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由于道路工程施工环节众多,且受到环境、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因此在建设中的道路路面的病害问题的产生较为严重,并已逐步成为制约道路工程快速发展的一项瓶颈。

1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分析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工程的路面建设也逐步由石板、碎石转变为水泥、沥青材料,其中沥青路面以其特有的施工优势在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被广泛的加以应用,在承担交通运输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沥青道路路面施工的不断推进,沥青路面的质量病害问题已逐步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城市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出现有上述几方面的原因,也有城市道路工程自身特点和要求的原因。城市道路工程有许多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的特点,这是由于城市道路范围内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需同时施工,城市交通的需要又不允许工期过长,各种城市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城市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具体表现形式各异,其产生原因与防治对策也应区别对待。综合来看,目前城市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1车辙

作为对沥青道路路面的主要破坏因素之一,路面上出现车辙,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和服务品质。车辙的危害有:(1)路表过量的变形会对路面的平整度造成严重的影响;(2)轮迹处沥青层厚度减薄,削弱了面层及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3)雨天车辙内积水导致车辆出现漂滑,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性;(4)在冬季车辙槽内聚冰,降低路面的抗滑能力,行车产生冰滑现象;(5)车辆在超车或变换车道时方向易失控,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1.2裂缝

裂缝是沥青路面的一种主要破坏形式,且裂缝的出现往往是路面损害急剧增加的开始。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裂缝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荷载型裂缝,即主要由行车荷载作用而产生的裂缝。也有非荷载型裂缝,主要是温度裂缝。一种是低温收缩裂缝或简称低温度裂缝。冬季,随着温度下降,沥青材料变得越来越硬,并开始收缩。一旦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或极限拉应变,沥青面层就会开裂。另一种是温度疲劳裂缝。这种裂缝主要发生在太阳照射强烈,日温差大的地方。

1.3表面磨光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在车轮反复滚动摩擦等作用下,集料表面被逐渐磨光,有时还伴有沥青的不断上翻、泛油,从而导致沥青表面光滑。而在集料磨光的同时,路面噪声、水雾、眩光等一系列表面功能也将随之下降。

2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维修养护

路面的病害一旦发生,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大,需补修发生的费用也很大。因此必须以预 防为主,防治结合,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利用新技术、新工艺 ,逐步全面地消除病害 ,为营造高标准的城市形象做出贡献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是指为保持城市道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城市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和管理活动。当需要维修的路面确定维修方案后,维修方案大致为以下施工方法:

2.1路面的铣刨

施工放样。根据路面的损害情况和设计的高程确定铣刨深度,在路面上作好标记,以保证铣刨后具有良好的“平整度”;铣刨废料要运出场外,随铣随清以免污染环境。

2.2路面基层的施工

需要重做基层的路段,在铺筑新建部分路面垫层前,应将路槽用12-15T的三轮压路机或使用等效的压路机械压3-4遍。如发现表层过干表层松散应适量洒水,如表层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翻开晾晒或掺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在进行半刚性基层施工时,拌和时配料要准确、均匀,颗粒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碾压应该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路机要使用12T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完成后,应采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养生时问应在7天以上,整个养生期间必须始终保持基层或底基层表面潮湿。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3封层和粘层施工

半刚性基层完成后,应做封层沥青。对于出现的横向裂缝,裂缝宽度在5mm以内的,灌入热沥青;裂缝宽度在5mm以上的,先用机械开槽,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如果裂缝出现较多,宜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由于基层强度不足而引起的网状裂缝,应将沥青表面铣刨或拉毛,在加铺一层沥青混凝土上封层。

浇洒封层沥青前,路面应该清扫干净,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应适当防护,以防污染;封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在大风或降雨天不得施工,气温低于10℃时,不宜施工封层。粘层施工时,在浇洒粘层油前,必须将路面上的赃物清理干净,当有沾粘的土块时,应用水刷净,待表面干燥后浇洒;粘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浇洒粘层沥青后,严禁除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外的其他车辆、行人通行。

4沥青面层的施工

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混合料为度,应根据设备情况经试拌确定,一般不应少于45秒;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应控制在170℃-185℃;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时,不得铺筑沥青面层;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摊铺机应符合下列要求: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在运料车换车时能连续摊铺,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车前进;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或振动夯实等初步压实装置;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压实后的各层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施工单位应配备12吨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为达到最佳效果,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及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复压时宜使用振动压路机以高频低幅的振动方式进行碾压。

4结束语

城市道路代表了该城市的发展水平,高度发达的一座城市的道路一定是使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设备、优质筑路材料进行施工的。道路的里程增加,道路的质量提高,需靠 新工艺 、新材料、新设备 。同时从设计上也应大胆去学习研究最新的科技成果,摒弃旧的设计惯例 。通过对城市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基础上,提出维修养护措施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希望对城市建设起到有力的作用。并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提出更好更科学的施工工艺及方法。

参考文献

[1]郭晓春,张学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前的病害处理[J].山东交通科技,2008,(02).

篇4

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交通问题也非常急剧增加,对于大中型城市市政道路问题也将会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很多城市都在车辆不断增加荷载下,经历了很多较大衰减,路面也出现了很多不同裂缝,在平面交叉口也进行停靠,就使得路面出现很多损坏问题,就严重的影响到了道路使用功能,这就非常有必要对于道路改造进行很好结构设计规划,同时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为工程提供非常好的技术支持。

一、市政道路评价方法

在对于旧的道路进行改造设计前要对于现有道路使用进行非常全面分析和研究,同时要非常客观评价,为工程各个阶段都能比较完善做好整理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大致内容,第一交通量组成分析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对于交通荷载水平调查研究,还有就是对于不同功能道路交通荷载水平差异研究,要对于货运公路的交通荷载进行不同区分。另外一个就是对于现有路面结构进行很好调整和评价工作,主要就是对于路面承载能力调查和对于路面结构厚度分析,对于弯曲水平测量,对于现有层次进行很好调查,同时对于无损检测手段利用,全面客观地对结构进行整体把握分析。最后就是要对于现有道路进行功能病害调查分析,从各个方面进行非常合理调查更好协调好工程各个方面技术手段,对于路面车辙进行层次性划分,分析好路面水损坏原因。

二、对于旧路承载能力进行很好评价

这要采用各种方式对于路面进行承载能力检测工作,同时进行道路检测分析,每个检测点都要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研究,采用探地雷方式对于路面主要结构层次进行划分。另外就是采用钻芯检测,并在每一条主要道路上进行取样调查工作。合理对于旧的路面进行评价,采用摩擦方法,采用人工检测方法都是可以的,最后就是要能够非常综合型进行评价,调查好路面病害主要成因,确定市政道路改造方案,进行合理补强,对于功能进行合理恢复。

找出旧路病害处理原则,就是要能够非常合理进行路面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采用不同对策和方法,对于表面功能性问题要进行及时处理,全面进行调查,对于路面破损等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如果局部有非常严重问题要及时进行补强措施。对于车辙和沉陷到沥青混凝土路面问题要进行合理改造和修复工程,深入进行探究其重要原因,加强对于路面主要病害原因分析,结合相关部门对于道路管理经验加强对于旧路问题研究工作。

三、对于旧路病害处理对策研究

一般对于浅层次处理主要就是进行抗滑和挖补处理,还有就是要采用灌缝方式进行封闭处理,采用热沥青材料进行很好填充工作,同时还可以进行直接恢复路面功能,加强新老路面结构,处理好车辙变形,改善好路平平整问题,还要保证新铺沥青混凝土质量,对于混凝土进行很好完善工作。对于深层次病害处理对策,主要就是针对旧的路面结构强度处理,方案要非常合理和快速高效,根据路面深层次处理方法主要可以进行结构置换,对于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合材料进行及时配置处理。

对于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加铺问题进行结构选择方面,要不断加深结构旧路评价方式和评价对策,主要就是功能性修复,就是对于旧路表面进行直接加铺罩面处理,将旧的道路加铺两层;对于结构方面要进行结构补强,要根据旧的道路结构强度进行很好方案设计工作,对于内部要进行非常合理翻修工作,对于路面有非常明显破坏问题的,要进行基层承载能力混凝土加强处理工作,还可以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补强处理,对于就道路进行合理基层补强工作,加强对于沥青结构设计工作。

一般来说旧的道路会直接影响到道路控制方法问题,就必须要做好对于路面调平工作,针对市政道路复杂性进行非常合理设计和研究,充分考虑到道路特点,做好道路和沿街地方设计工作,适当处理好排水问题,保证接口地方排水顺畅和平顺,对于道路进行合理检测,保证路面连接更好平顺。

四、功能性加铺结构设计问题研究

在旧表面进行加铺方案设计时候要能够满足承载力需求,主要就是能够很好改善路面平整和抗滑能力,对于路面处理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改工作,还有就是要能够非常合理对于路面进行修复工作,对于路面进行各种技术处理,在旧路方面对于旧路进行很好处理,很好清洁干燥,对于旧路表面功能设计进行很好沥青铺设。

加强对于路面结构和厚度问题计算工作,然后就是要采用高模量的沥青进行混凝土处理工作,从而更好提高对于混凝土抗车辙能力承受力,采用细粒式方式进行合理配置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进行补强加铺结构处理,进行彻底处理后要进行沥青加铺工作,根据结构计算方式进行各种发展研究,对于旧路和各个层面进行适当设计工作,采用沥青混凝土进行加铺同时还要进行非常合理调平工作,就是要能够对于各个层面道路问题进行非常合理研究。特别是对于旧的道路损坏进行合理平铺工作,及时处理好基层和底层道路问题,用置换方式进行道路基层沥青加铺工作。

结论:道路是经济建设中非常重要部分,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影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就面临很多方面问题,需要更多人力物力进行合理配置和改造工作。对于道路病害问题也一直都是市政建设重要问题,直接会影响到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所以在对于路面进行建造过程中,就需要注重质量,做好防止措施工作,保证人们生产和生活安全。对于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出现的旧路和道路评价病害问题,要及时进行加铺处理,对于结构设计方案等很多问题也要进行非常严格开展研究,同时对于市政道路各个路况进行方法研究,合理处理好旧路改造方面问题,加铺结构设计方案规制,更好进行相关工程技术研究,合理开展各个方面政策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海霞. 道路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原因及防治[J].科技信息,2010,(25)

[2]刘少辉.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及养护方法[J].交通世界,2010.165-166.

[3]杨克申.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病害治理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0,(23):140.

篇5

这一刻,没有人注意这座城市的GDP,高楼大厦也黯然失色,人们只是拼命地疏通着堵塞的下水道。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智慧与良心。他笔下的人物,多次利用巴黎的下水道逃命……但7.21之夜,京城78人无路可逃,命丧黄泉;更多的人望水兴叹,仅京港澳高速路段一处就有上百辆机动车被淹。

雨“祭”中,亡灵用生命的代价告诫生者:一座城市的现代文明象征,不是地表上的豪宅别墅,也不是名车珠宝,更不是GDP的数字,而是游走于一座城市的地下脉络,一条遍布城市地下的市政工程——下水通道网。

巴黎下水道博物馆告诉游客,法国人前后花了一个多世纪的工期,到1999年,巴黎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完全处理;这项百年市政工程,虽然初期投资巨大,却惠及至今。

德国慕尼黑的市政排水系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11年。地下总长2434公里的排水管网中,有13个地下储存水库,总容量达70.6万立方米。

东京地下水道排水标准能应对“五至十年一遇”的灾害。

在我国,有些政府官员出于政绩的考虑,宁愿拿钱建一幢幢豪华的楼堂馆舍,宁愿把资金拨付给暴雨倾盆时的全力救援,却不肯咬紧牙关,在城市排水系统上有所作为。

中国的排水标准能抗衡“五至十年一遇”的大水。现实又如何?

长期以来,我们重GDP增长而轻自主品牌的积累,重短期的面子工程而忽略长久的基础设施,重城市地表的建设而忽视城市地下的良心工程——排水系统。虽然,旧城不断被新城取代,但人们的归宿感却在降低。因为,伴随着旧城的消失,原有的文化积淀不复续存,精神家园没有了,堆积的增长数字情何以堪??

下水道对于中国城市而言,既是一处硬伤,又是一根软肋。伤在血脉,输在元气。一场暴雨,如果不能让城市建设管理者从中吸取教训,摒弃表象,扎实根基,那么所谓的未雨绸缪只能成为一句笑谈。

悲剧令人开始思索,解决文明城市未来的有效方法,只有打开硬邦邦的水泥世界,让脚下封闭的钢筋水泥有呼吸的气孔。于是,全球气候变化专家柳中明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梦想;雨水一来,可吸纳水,气候炎热时,城市地底储备的水既可散热,也可以湿润干涸的土壤,

篇6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超长深基坑施工的应用范围正逐渐扩大,其施工技术水平也日趋完善,新型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也在不断开发中,由于超长深基坑施工本身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因此施工单位要从组织和具体施工环节入手,加强施工质量和技术管理,保证超长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效果。

1.市政工程超长深基坑特点

1.1单个基坑体量"激增"、形状"个性化"

城市市政工程的建设,随着地上空间建筑物的不断增加,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越发珍贵,基坑朝着又大又深的方向发展。受原有规划设计缺陷及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导致基坑的形状复杂不规则,基坑狭长、弧形、紧邻建(构)筑物等问题对于基坑的设计、施工要求更高。

1.2支护方法种类多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被使用,排桩、连续墙、有支撑、无支撑、降水、截水各有特点,地区差异各有不同,自主研发、国外引用、改进创新,各种方法被广泛使用。

1.3外部因素干扰大

在大中型城市内建设市政工程, 特别是政府民生工程等,工期紧、任务重,为了赶工,无法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增加了超长深基坑的施工风险。

1.4施工环境复杂化

首先,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周期长、场地狭窄,从开挖到完成地面以下全部隐蔽工程,需要经历多次降雨、基坑周边堆载及振动变换频繁,具有基坑安全度随机性大,基坑风险突发性强等特点。其次,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深基坑的变化往往也不相同。例如在软土环境中施工,由于地质条件比较软容易造成沉降和位移。同时在建筑深基坑施工时,一定要考虑到扰动的影响,防止施工对周围市政设施等产生影响。因此对基坑稳定和位移控制的要求很严。

2.市政工程超长深基坑施工技术

2.1基坑支护

2.1.1支护形式

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选择经济适用的支护结构。基于市政工程超长深基坑"深、大、长",以及城市中心施工环境复杂,对基坑稳定性要求高等特点,基坑支护方式最常见的有排桩+锚杆、排桩+内支撑、地下连续墙+内支撑。以武汉地区为例,市政工程超长深基坑支护多数采用:混凝土灌注桩+钢(砼)支撑+止水帷幕、地连墙+钢(砼)支撑、SMW工法桩+钢(砼)支撑、拉森钢板桩+钢支撑。

2.1.2支护施工

基坑支护施工要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工程类型、基坑开挖规模、周边环境、支护结构等因素。基坑支护施工要注重支护结构的稳定,坑体变形,并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控制变形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的关键是基坑的稳定性、地面变形及地下水的控制,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方案。前述各类支护形式的施工方法在国内各大城市广泛使用,施工技术已比较成熟,在此不多介绍。在进行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支护体施工时,要尽量减少支护工程施工产生的环境污染。

2) 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往往限制了基坑的施工,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工程对周围设施的影响,尽量不要影响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转,尽可能把影响降低。

3) 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使施工在有限场地和时间内运转顺畅。人员、工序调度要高效。

2.2基坑开挖

2.2.1确定土方开挖方案过程中,须详细分析周围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要道、地下管线及地质勘测报告等资料,根据不同土质严格组织施工。对于膨胀土质,不宜在雨季进行开挖;对于软土土质,分层开挖深度不应过大,应严格遵守开挖原则。施工过程中,须严格控制挖土进度及高差,施工过快极易破坏土体平衡状态,削减土体抗剪强度,易导致土体快速滑移,造成坍塌事故。

2.2.2市政工程超长深基坑土方开挖有别于普通房建工程的方形(近似于方形或圆形)基坑采用的盆式开挖、中心岛式开挖、放坡开挖等方法,城市市政工程超长深基坑多采用纵向放坡台阶式开挖或横向侧边开挖,其开挖方法受场地及基坑自身条件影响,方法单一,开挖过程中动荷载常常无法避开基坑安全距离,存在较大风险。

纵向放坡台阶式开挖 横向侧边开挖

2.2.3土方开挖原则

基于市政工程超长基坑的特点及开挖方式受限,其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照"开槽先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施工原则。在开挖过程中应做到 "竖向分层、纵向分段、中部拉槽、横向扩边"的施工顺序进行,合理掌握"时空效应"。

1) 市政工程超长深基坑具有狭长的特点,且主体结构设有多条变形缝,为了满通、材料周转、节约投资等要求,应根据交通要求、主体结构型式和变形缝设置位置等情况采取分段施工。为了保证基坑安全,分段施工的端部加强和保护是关键。

2) 基坑开挖应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边依次进行,在基坑竖向平面内严格遵守"分层开挖"的原则,按规范要求进行,严禁掏挖。

3) 土方开挖过程中,密切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切实减小围护结构的变形位移及土体的不均匀沉降。

4) 施工过程式中,避免土方开挖机械对围护结构、中间临时立柱碰撞破坏,机械不易清理的部位其土方由人工协助完成。

5) 基坑开挖和结构施工期间,基坑周边2m范围以内严禁堆载。并应控制20m以内的施工材料载荷不得大于20KPa。

6) 基坑开挖过程中须随开挖随支撑,严格按设计位置及时可靠地设置钢支撑,每一工况挖土及钢支撑安装、预加应力时间不超过16小时,同时最后一道支撑以下挖土至垫层浇筑不超过24小时。

2.3基坑监测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地面和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各项指标的监测,确切的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及基坑的实际变形程度或变形趋势,将结构变形严格控制在标准限值之内,保证既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监测仪器、设备必须经过国家计量鉴定部门鉴定并且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所采用的测试手段必须是已经被工程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可靠的;监测手段必须简单易行,适应现场加速变化的施工状况;所采用的测试手段不能影响和妨碍结构的正常受力或有损结构的变形刚度和强度特征。测试方法不应该是单一的,而需要采取多种手段、监测多项内容、设置多道防线的测试方案。

3.市政工程超长深基坑施工控制

3.1施工事前控制至关重要

在工程开工前,一定要详细的研究分析施工图纸、充分了解施工当地的地质条件等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是工程顺利组织施工的最基本的前提。

3.2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控制

首先土方开挖期间所产生水的降排,在进行施工降水的时候,必须要采取均衡降水,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对基坑附近的地下管线、建筑物以及地表沉降进行实时监测,防止意外的发生。其次是土方分层开挖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步骤,"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将实际情况与科学合理巧妙结合进行实施。第三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系统的控制。严把质量关,支护结构钢筋混凝土没有达到要求的情况下一定不进行下一道工序。建筑物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最为关注的是安全,一定要防止边坡失稳,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禁大型重型车辆在深基坑附近行走,及时清理深基坑周围的土堆等荷载,防止因为扰动而造成坍塌。

3.3检查验收和成品的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关注质量,对每一道工序一定要严格检查,及时清除周围的危险,杜绝盲目施工。严格按照深基坑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组织好分部分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对于已经完成的工程要采取相应的保护,防止产生扰动或者破坏。

4.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4.1基坑土方开挖原则在深基坑土方施工前,要详细确定挖土方案和施工组织,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要对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及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监测和保护。如果有不允许任何沉降及水平位移的要求时,例如地铁车站大厅、地下室重要设备设施等,必须满足侧向位移控制设计要求,对横向支撑的安装质量要严格把关。支撑预应力的施加要按设计要求严格计算控制。

4.2大面积深基坑开挖时间较长,容易引起边坡失稳许多边坡在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突然滑动,与土的抗剪强度随时问逐渐衰减的特性有关,加上场区排水不良,都对边坡稳定不利。此外,基坑边缘堆料及弃土未及时清理,均会造成基坑失稳事故。

4.3基坑长度、面积过大时,对底板混凝土采取分段边挖边浇筑要坚持采用分层、分块、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挖土。它不仅避免了基坑暴露期过长、基土易被浸湿或曝晒等质量问题,还解决了厚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技术上的困难,对稳定基坑作用更大,它等于增加了一道横撑,消除了土隆起的可能性。

4.4深基坑支护地下水处理深基坑工程的地下水处理, 主要是两种形式,即排水或止水。采取哪种处理方式,需因地制宜,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复杂程度而定。有些建筑物较为密集,且属于濒海地带,原地貌多为滩涂,其地层情况一般为:上部多为人工填砂层(压淤)和混有大小不一、含量不等的碎石、块石的杂填土层,结构松散,并且与地下水有水力联系,而填土层之下的淤泥又是软土层,从而给深基坑支护止水造成了困难。

4.5随时观察挖土与地裂之间的关系,当发现挖土不净或挖后隆起现象,必须停止挖土。如果出现地裂,可以判定边坡的稳定已达到极限平衡状态,这时应当检查降水是否达到预定位置,有无地下承压水及管涌,支护桩是否倾斜,支撑是否有弯曲等问题。如果属于深层滑动,多属坑底下淤泥被动土压力不足,可采用深层搅拌或旋喷法加固基坑下土层。如果属于支撑挠曲,有压曲的可能,则应及时加固支撑,或增加墙后拉锚措施。如果发现承压水,则可实行深层降水,但应考虑对周围建筑和公共设施的影响,否则宜采用早强水泥砂浆封底方法。施工单位应及早做好设备材料准备。当遇到情况紧急时,可采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即回填反压处理,在任何情况下未处理完毕,不允许继续挖土。

【结语】: 基坑支护属于临时工程,按照投资设计原则要求尽可能少的投入,在确定方案时,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基坑深度、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等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市政工程基坑与建筑基坑相比有其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基坑狭长、基坑深度变化大、地下管线多以及交通影响大等方面,因此,市政工程超长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要根据其特点,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措施。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除了保证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以外,对一些细节处理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提出可靠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如市政工程超长深基坑中分段施工、管线保护、泵房局部支护加强等细节的处理要处理得当,才得以保证整个基坑工程的正常施工。基坑监测是信息化的施工管理方法,是保证基坑工程正常施工的重要手段。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监测必须紧密配合,及时掌握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变化及安全情况,随时调整施工节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基坑安全。

【参考文献】:

[l]黄后金探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3(01)

[2]邹小明,杨仁文深基坑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3(8)

篇7

中图分类号: TU2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84-2

0 引言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脚步,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深基坑技术,更好的利用深基坑技术进行施工。我国深基坑技术起步晚,发展较慢,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深基坑挖掘过程中,水位等环境的影响经常造成事故发生,所以我们应该挖掘深基坑技术的优势,使其充分发挥出来。

1 深基坑技术概述

1.1 深基坑技术的应用范围

市政工程深基坑技术是针对几类特定的情况而适用的技术,它的应用范围有三种:

①当需要挖掘的坑的深度≥5m时,可使用深基坑技术。

②如果挖掘深度没有超过5m,但是地质、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地下管网错综复杂的情况也可用深基坑技术。

③当建设3层以上地下室时也可以用深基坑技术。

1.2 深基坑技术的特点

1.2.1 区域性

市政工程深基坑技术的可行性随着地质、人文环境、市政特征等因素而变化,区域性较强,不同的环境深基坑施工方案也不同。施工前应该对当地情况进行严密勘测,反复试验,最后制定可行方案,不能凭空猜想,生搬硬套。

1.2.2 临时性

市政工程深基坑周围围护系统通常为临时搭建的设备,它的安全性没有保障,所以我们应该对维护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有异常或者已经发生危险,应立即给予补救或者及时排除危险。

1.2.3 制约性

市政工程深基坑受到周围建筑物、地下复杂的管道网络、水位、施工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应该综合这些制约因素制定计划,尽量使计划最优化。

1.2.4 环境性

环境对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影响非常大。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以及土层应力场产生变化,使得深基坑发生形变,一旦引起周围土层平衡力发生改变,就会使得相关建筑物和地下管道等遭到破坏。建筑物倾斜、路面开裂、地下管线破裂等危险时有发生。此类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使我们的施工进度受到严重打击,另外,社会上还会掀起一番议论,影响及其恶劣。控制地下管线位移最好的方法则为基坑内被动区土体压力加固法。坑内土体被动区土体加固能够同时大面积降低地下管线竖向、水平位移量,加固效果和加固范围的宽度、深度相关。所以,应当细致观察,科学设计,依照顺序有效施工[1]。

2 深基坑技术的工艺要点

2.1 土方开挖顺序

土方开挖的顺序非常重要,是规避危险的重要环节,很多事故的发生原因都是由于土方开挖顺序的不合理造成的。首先,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即将需要开挖的地面打扫干净,平整地面。然后进行分层开挖,每开挖20cm,便进行阶段性的支撑施工和支撑养护,重复此步骤直到挖掘到我们预先设定的深度。最后进行垫层封底,整个开挖过程结束。

2.2 土方的运输

深基坑施工中产生的土方必须及时处理。如果周围有足够大的空地放置土方,则应就地放置,以便随时使用土方进行回填等工作。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就地放置,则应把土方运输到指定地点放置,距离不应太远,以方便运输回填。回填土方时,应该清理深基坑,将所有杂物清理干净,避免留下工具、垃圾等,影响回填。回填时应该回填一层,夯实一层,保证回填土的结实紧密。

2.3 深基坑排水措施

2.3.1 地表水流入的预防

地表水可以顺着深基坑壁流入基坑,导致积水,所以,必须采取措施预防地表水回流。地表水回流的处理方法是在深基坑周围挖掘环基坑的明沟,这样可以使地表水流入明沟内,而保证不流到深基坑中。

2.3.2 坑壁渗水

坑壁水渗水问题无法避免。要对坑壁渗水问题采取预防可以使用堵、疏的方法,第二次支撑梁可以沿着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在坑底周围设置卵石盲沟和盲并。可以使用海绵和导流管保证疏导的完成[2],还要疏导渗水进入集水坑收集。

2.4 深基坑维护措施

施工前,必须了解基坑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建筑物、桥梁等的桩基结构等并掌握好,地下管网的交错铺设资料也要弄清楚,地下水位、土层条件等地理因素一定要提前掌握,做到周密计划。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良隐患,要做好记录,采取预防措施。施工中要实时地对深基坑开挖造成的变化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隐患问题就要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挖掘过程要加强支护体系,对安全开挖实时监测,每开挖一步都要有专人专门监测安全问题,注意地面开裂等细节问题。如果已经出现深基坑变形等严重问题,则应停止开挖,进行加固处理。基坑围护结构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挡土,二是止水。围护结构主要分加固型、支挡型、混合型三种。土钉墙是加固型的一种,土钉墙支护造价低廉,在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在基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3]。

3 深基坑技术的质量控制

3.1 施工工艺严格把关

施工前做好施工计划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周密考察周围环境和土层状况,在了解环境基础之上,按照施工工艺制定施工计划。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遇到紧急问题,临时研究解决。这样不仅不会耽误工期,而且使得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也能保证施工正规化、标准化地进行,施工质量也就有了可靠保障。

3.2 完善检查系统

施工前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检查系统,由专人负责检查。不管是施工前的勘测准备工作,还是施工中的挖掘工作,都应该及时受到检查,以免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危险。检查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处理,保证工程施工安全进行。

3.3 优选建筑材料

市政工程建设使用的建筑材料一定要严格进行筛选,不能应付,这将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选择材料的供应商应该从正规平台选择,寻找资质较深的供应商,派有经验的人员采购材料,材料运输工作也要专人把关。采购后材料应该经过严格检验方可使用。

3.4 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土方挖掘要用到机械设备,保证机械设备零故障运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物质基础,工具好用,施工进程快,施工质量优。选择运行良好的机械开展工作,施工中定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设备故障。

3.5 安全防护要做好

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的关键是保证安全。在开挖前,严密的勘察后,对于勘察处的危险隐患应该尽早排除,并结合施工现状制定施工计划。要对深基坑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方向有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紧急救援方法等方面。要使施工人员了解当前施工的安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在面对突发的危险时,应该沉着面对,快速补救。另外,做好实时监测很有必要,日常检查必不可少。

对于技术性较强的挖掘机驾驶员、焊接工人等岗位要求工人持证上岗,考核工人的操作规范性和熟练程度。进行岗前培训,强化安全针对挖掘机驾驶员、焊工等特殊行业人员要求其持证上岗,在施工以前对其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并强化安全知识。

4 结语

可见,深基坑建设是城市化基础建设的重要一环,我国深基坑技术还有待提高。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在充分了解深基坑技术及其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工作,还应协调好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工艺文件,按照工艺进行施工。最后,应该保证施工质量,通过有效的监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保证施工顺利安全进行。

参 考 文 献

[1] 冯建斌.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及质量安全控制[J].现代物业・新建设,2015,4:38-39.

[2] 齐小军.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财经界,2014,19:141.

篇8

引言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这种城市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带来较多的城市问题,比如洪涝灾害以及水资源短缺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相应的优化处理是极为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城市整体水环境的营造,更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落实就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合理运用海绵城市理论,不仅仅需要从整体性方面进行分析,还需要重点从局部以及各个细节入手进行探索,尤其是对于各个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来说,同样需要注重海绵城市理论的有效落实,提升城市运行效果。

1.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海绵城市是指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构建较为理想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进而也就能够促进城市水循环的良性发展,其中比较常见的应用手段有“渗、滞、蓄、净、用、排”等,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城市对于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尤其是对于城市雨水的渗透、净化以及利用,更是能够较好的在降低城市洪涝灾害问题发生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其水资源利用效率。针对这种海绵城市的构建运行来说,其区别于以往的灌渠排水方式,能够更好地借助于各类管网以及收纳水体进行整体构建,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运行效率,并且也不存在对于城市水体的污染和不良影响,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雨水排放以及应用模式。针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具体落实应用来看,其涉及到的建设途径和具体方向也是比较多的,需要在相应设计规划中注意的问题也比较多,其中需要切实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低影响开发以及生态恢复等工作,最大程度上保障城市运转的高效性水平。从应用实践中分析而言,这种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在工程建设中确实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其最终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效果,值得进行深入推广运行,并且也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所在。

2.海绵城市的具体应用方式

2.1公共建筑项目

理想的海绵城市构建优势。针对公共建筑项目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具体应用落实来看,其可以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是多方面的,比如可以采用绿色屋顶的方式进行公共建筑项目顶部设计构建,促使其能够较好针对雨水资源进行汇总收集,此外,雨水花园的构建同样具备该方面的作用表现;针对公共建筑项目周围的辅助设施而言,同样需要进行海绵城市理论的有效落实,比如对于透水铺装方式的施工建设以及生态停车场等工程项目的构建,都能够有助于海绵城市的作用提升,值得进行规划应用。

2.2市政道路项目

城市中的道路工程项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种市政道路项目的有效构建来说,同样需要考虑海绵城市理论的相关落实要点,如此才能够切实提升海绵城市的整体运行效果。针对市政道路项目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来说,其不仅仅可以通过构建透水道路的方式来提升市政道路项目在后续应用过程中的排水效果,降低降雨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威胁,还可以通过设置下凹绿地的方式进行市政道路项目的优化,比如对于美人蕉、菖蒲以及黄昌等植物的应用就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在具体植物选择过程中,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耐旱耐涝的植株。

2.3公园绿地项目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有效应用来说,公园绿地项目无疑是较为关键的一个方面,也是影响效果体现较为直接的一环,针对这种公园绿地项目的有效构建来说,为了提升其海绵城市的应用特点,需要首先保障相应的绿色植被应用具备着理想的作用效果,尤其是对于植草沟以及滞留塘的合理构建,更是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当然,在这些基本结构的配置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选择耐旱耐涝的植物进行栽培,最大程度上提升其作用价值;此外,在公园绿地项目中,还可以通过构建地下蓄水池的方式来进行水资源的调节,更好地提升其回收雨水以及回补地下水的效果。

2.4水系湿地项目

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提升其可持续发展水平,水系湿地项目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水系湿地项目同样也直接关系到整个海绵城市的构建运行效果。具体到水系湿地项目的规划构建过程中来看,围绕着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和落实,其可以采取的措施和构建手段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可以通过充分运用自然水体的方式来提升水系湿地项目的作用效果,还可以通过构建人为的稳定塘、调蓄池以及人工湿地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提升海绵城市的运行水平。

3海绵城市理论在工程建设中应用注意事项

3.1明确建设途径

对于现阶段海绵城市理论的实际应用来看,其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是多方面的,可以着眼于整个城市中各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优化,这也就需要首先明确相应的海绵城市工程建设途径,如此才能够保障后续的施工建设工作以及整体规划设计具备理想的方向性和可靠性。在当前海绵城市工程建设中,其涉及到的可用途径主要有绿化水平的提升,透水性铺装的推广运用、雨水生态管理模式的应用等多种手段,而对于相应的城市透水网络环境的布置和构建,更是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针对各类不同的建设途径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其在海绵城市构建中能够发挥出来的积极作用和价值,并且避免相互之间出现明显的矛盾,最终也就能够提升海绵城市构建水平。

3.2明确规划任务

对于海绵城市理论在工程建设中的合理应用还需要重点从目标以及任务入手进行分析,明确具体的规划任务,进而才能够以此为目标进行分析设计,促使透水型海绵城市得到较好的全面构建,避免海绵城市的最终运行效果受损。在当前的海绵城市构建中,其主要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水资源体系,促使整个城市的运转能够体现出最为有效的可持续特点,尤其是要重点把握好透水率的提升,促使海绵城市具备理想的水资源储存以及应用价值。

3.3落实相关要点

在海绵城市的具体构建过程中,为了提升其整体规划构建有序性和最大化价值,还需要把握好其中涉及到的各个要点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些重点工程项目,及其涉及到的各个具体设施,更是需要进行充分把关,提升其渗透以及净水效果。结合当前海绵城市的构建来看,其中应用效果最为理想的措施和要点主要就是围绕着上述公共建筑项目、市政道路项目、公园绿地项目以及水系湿地项目等进行有效落实。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海绵城市理论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合理应用和落实来看,其积极作用和价值是比较突出的,这种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必须要重点把握好公共建筑项目、市政道路项目、公园绿地项目以及水系湿地项目等,围绕着这些工程项目进行优化设计,最终才能够有效提升其整体渗水以及排水效果。

参考文献

[1]杜中华.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03:69-71+73.

[2]陈硕,王佳琪.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03:128-131.

[3]张岚岚.浅谈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6,04:246.

[4]董良海,余洁.浅析“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04:103-105+12.

篇9

关键词:市政道路;雨水箱涵;市政施工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也逐渐扩大,市政道路行业也随之不断进步,这为我国逐渐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奠定了良好地基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市政道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市政道路质量的好坏,从侧面表明了一个城市文化生活的品味,

体现了一个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平。市政道路的质量是市政工程十分关注的问题,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就是保障市政设施质量的重要手段。雨水箱涵施工是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施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注市政道路雨水箱涵的施工要点,注意雨水箱涵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从而对于提升雨水箱涵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道路雨水箱涵施工要点

1.1保证精确测量放线

开工前做好施工资料的准备工作,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根据图纸提交材料、构件采购及加工计划。施工程序首先做到测量放线,根据沟槽基础边线,进行测量放线,要保证钢板桩(或槽钢)的施工边线距管道结构边线不小于1.0m,为管道施工提供足够工作面,同时保证排水沟的设置,以便顺利排水。

1.2合理开挖基础

开挖时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和雨季施工特点选择适当的放坡,由于沟槽较深,分两层分阶开挖,开挖前,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下构筑物的调查,作好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和降低地下水位,保证干地施工及时制订相应的技术安全措施。并在开挖时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开挖宜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所有的槽基底部的尺寸和高程必须符合图纸要求,不得超挖,同时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采用挖掘机开挖时应保留20cm的保护层,待进行基底垫层施工时用人工修整到设计标高,

1.3垫层混凝土施工控制材料

为保证箱涵截面尺寸,必须严格控制垫层顶标高和混凝土质量。垫层施工之前,应严格检验所使用的材料,确保将投入使用的水泥质量合格。自拌混凝土配制时,必须严格按照质检部门设计的配置比进行,控制砂石与水泥的用量,保证水灰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主要是根据对路面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耐磨性、工作性(即和易性)和经济性的要求,确定混凝土混合料各组分的配合比例。捣筑时,应在垫层平整的条件下采用平板振动器进行。

1.4箱涵涵体施工

用于箱涵的钢筋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所购进的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钢筋进场后应报监理工程师并提请对所购进钢筋进行试验。钢筋绑扎要严格按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绑扎牢固、位置准确,竖立筋先暂时用木架支撑垂直,待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绑扎侧墙钢筋,侧墙模板完成后,支好顶板底模,再绑扎顶板钢筋,两层钢筋网中间用马蹄筋支撑固定,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每隔一定距离放置砂浆垫块。混凝土浇筑前,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申报浇灌工程量,获取浇灌令后方可进行浇灌。浇筑时,预先对模板进行洒水湿润。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大于 2.0m 时,应使用串筒或溜槽,避免混凝土的离析。浇筑时,底板和墙体的下半幅一起浇筑,墙体中预埋止水钢板,混凝土浇筑到止水钢板高度的一半,另一半作为上下两幅墙体的连接,墙体的上半幅和顶板最后浇筑,从而保证箱涵的严密性。箱涵的分布钢筋接长采取绑扎搭接的方式,搭接长度35d(d为钢筋直径、下同),接头率控制不超过50%;主筋接长使用电弧焊,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双面焊不小于5d,接头率受压区控制在50%以内, 受拉区控制在25%以内。焊接时,两根钢筋搭接端部预先折向一侧(角度不超过4度),使钢筋轴线一致。及时清除焊渣。电弧焊接及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距离不小于10d,不宜设于最大弯矩处。橡胶止水带在现场接头,采用生产厂家提供的粘接机具进行硫化热接处理,接缝处必须均匀一致,不允许有裂口,海绵现象凸出高度不大于 1.5mm,接缝处强度必须达到原产品强度。

2.道路雨水箱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在广氮地区居住储备用地项目——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总承包三标中,雨水箱涵主要设置在二横路,运用结构尺寸为4×1.8~4.5×1.8m,采用C30混凝土,为抗渗等级为S6,基底用砂砾垫层并浇注10c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每15m设置一道伸缩缝;箱涵底地基容许承载力为不小于120kPa。本工程基坑深度约为3~4.8m不等。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施工及验收规范的优良标准,并为争创优质工程打下良好基础,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保证活动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对整个工程实现全面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2.1测量放线保证精准

现场施工准备质量管理阶段,对于施工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全面详细的了解到施工现场的各种环境,对此要有全面的把握,按设计标高平整施工场地,测放出渠道的里程控制线、边线控制线。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放样,在场地上使用木桩、竹桩做好标记,并在边线外设置控制桩。这个过程需要极为认真的态度进行,否则将会对施工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测量放线应由专业的测量小组进行, 对于测量仪器与测量工具,要在测量使用前进行检查并校正。

2.2模板工程施工严格遵循图纸

施工图纸对施工建设有着非凡的指导意义,施工人员对于设计图纸全面认识,对其中的施工工艺、机械等问题正确的运用与施工施工过程正式开始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应绘出详细的模板安装图,然后施工人员再按图施工,质检人员按图验收。 当钢筋工程完工后,应及时组织进行工序交接检验。 为提高模板质量,要保持模板的垂直平整,确保工程质量。另外,拆模后的模板要及时清理修正并刷上隔离剂。

2.3控制混凝土施工

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特别是对水泥要有计划提前做好化验工作,杜绝不经化验而先使用的现象。混凝土验收时,要关注各种合格证及试验单是否齐全、有效,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是否满足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本箱涵采用C30混凝土进行浇注,抗渗等级为S6箱涵采用就地浇注工艺分部工程完成。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该分部工程质量的评定,并由质检员核定。在两次浇注的接缝处应设置有良好的企口衔接面(粗糙、干净并不得有堆落的混凝土、砂浆等)。不符合施工工艺标准严令停工修复,直至符合工艺标准才能继续施工。

2.4安全施工以及季节性施工应对措施

安全施工首先要提高市政道路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施工建设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在施工过程当中对工程建设质量有着很大影响。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是一个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高素质的施工人员还应具有环保意识,市政道路施工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只有提高环保施工意识,尽量使用环保型的建设材料运用到施工建设当中,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走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建设道路。其次保证施工环境安全,在土方未回填的基坑施工段边缘设栏杆围护,并张挂密目安全网,防止地面掉物入坑内;施工阶段要特别注意用电安全,必须时常检查各种电器、机具、电线,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

对于基础开挖、淤泥的清运等项目施工,原则上都安排在无水的情况下进行,因此施工充分利用雨季间歇时间,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周密组织,在满足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将工期尽量缩短。与气象部门保持联系,随时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在雨季施工时,注意集中力量,分段突击,做到挖、装、运、卸、压等工序衔接紧凑。

3.结语

为保证广氮地区居住储备用地项目——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总承包三标顺利进行,严格依据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及工程现场调查资料等,结合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和以往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严格遵守《广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从而确保此项目能安全按时竣工。

篇10

关键词:排水;设计;施工;管理;创新;方案

Key words: drainage;design;construction;administration;innovate;programme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118-02

0 引言

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随之而来出现的问题也有很多,一些低洼城市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成为重点改善对象。市政道路排水不完善会导致生活污水积累,给城市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目前,我国排水管道长度人均不足30m,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①规划不完善。

良好的城市规划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前景,一般来说,市政排水系统由城市规划局进行总体设计。道路排水方案交由管理部门进行招标施工,缺乏长期规划意识是市政道路排水不佳的影响因素,没有优秀的设计理念和合理的城市发展与建设,也就不可能设计建设好排水系统。

②施工管理差。

市政道路排水施工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施工技术不过关导致管道偏移,管道衔接出现错位,造成排水不畅;排水管道渗水严重,其原因可能在于所用材质不佳、管道铺设方式有误;市政排水工程管理部门和施工部门管理意识不科学,没有完善的监督验收体系,导致排水系统问题出现。

从城市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实地调研,制定科学合理规划。在施工时要严控质量管理,引导科学合理施工,培养敬业的管理意识。组建一个完善的排水工程系统,提高道路正常使用性能,延长城市道路使用寿命,形成一整套可复制可扩展的方案解决模式,为我国市政道路排水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1 规划管理

一般而言,市政道路排水规划是由上而下进行设计,首先对区域内道路进行总体设计,制定总体方案。之后结合城市当地排水现状,针对道路排水进行总体规划,并落实到每一个道路排水工程中。在进行总体规划时,要考虑现有城市排水系统、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然后对排水系统进行整体布局,制定科学的改造方案。

目前,我国城市的发展还没有统一的思路,许多城市只看重地面建设,提升外观美化程度,而忽视了地下管网的建设。科学的规划应考虑地上建设和地下建设两方面,实现协调发展。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定整体性规划。

洪涝灾害给居民带来巨大的威胁,且严重影响城市生态。因此,在进行管网规划设计时,要考虑解决雨水和生活污水等日常排放,且具备相应排洪功能。注重排水系统的日常需求,重视防洪功能建设。只要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每一个细节工作,科学规划排水体系,建立市政道路排水工程信息系统,就一定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 设计研究

满足车辆通行、提升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及降低运行成本都与市政道路排水有很大关系。在建设过程中,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刚性标准关系到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和结构耐久性。

2.1 行车道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区汽车保有量也持续增多,致使路面积水产生泵吸作用,影响路面结构稳定性。在非机动车道和降雨量较小的区域,采用单坡排水方式,施工难度小,提升了排水系统的完整性;在路面较宽的道路,采用双坡排水方式,提升雨水径流速度和路面排水效率。

2.2 人行道

人行道如果长期浸泡在水中就会造成路面的沉降,影响行人行走安全。在靠近档墙的一侧设置一条排水通道,与行车道两侧共用雨水口。如果路面表面有接缝,积水会进入到结构内部,不但会降低路面抗压强度还会影响路基的使用寿命。当路面产生积水后,要尽早排出。

2.3 绿化带

绿化带的排水设计按照道路施工期间排水和运行期间排水两部分来进行,如果需要及时处理排水,还要按照积水程度和相应积水量确定需要排水的体积和速度。通常,绿化带排水管径约为15cm,坡度为2.0%左右。充分保证水流的稳定性,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将会取得较好的排水效果。

雨水口作为雨水收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性与路面是否存在积水、雨水是否能够排放通畅有很大关系。通常,雨水口布设距取25m,雨水口选用350mm×500mm球墨铸铁雨水口。当雨水口连接管选用DN225管径时,一根连接管最多可连接2个。

3 施工管理

市政道路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工程效率和工程质量,要避免开工急、管线复杂和场地狭窄问题的出现。在施工预备阶段,要识别和熟悉图纸,然后进行实地考察,记录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做好可见故障的排除工作。在施工阶段,做好管材质量验收,保障基槽和管道安装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并按要求完成管道功能测试和管道沟槽回填工作。

在施工材料和设备选择上要严把质量关,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要达标。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临时排水系统,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并做好新老路基、新老路面和两旁标高不标准区域的衔接。

4 创新设计

4.1 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

把原来的路面打破,按照合理比例添加一定量的水泥以及沥青等相关原料,进行摊铺及碾压,即冷再生技术。该技术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工程造价低和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可明显提高道路路面养护效益。

4.2 海绵城市的排水技术

目前,“逢雨必涝”几乎成为国内城市所面临的普遍问题。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提升城市排水系统要优先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都不尽相同,在进行基于海绵城市的排水技术应用时,首先要进行实地考虑和合理规划。综合运用生态边沟、绿地调蓄池、雨水智能板和雨水过滤净化装置等技术,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5 结论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面临排水系统科学合理设计的问题。绍兴市在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和基于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设计理念下,统一进行规划管理、进一步优化了城区设计方案和施工管理制度。通过奖惩机制引导科学合理施工,培养员工的敬业管理意识。从城市市政排水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形成科学推进机制。有利于提升市政排水工程的实效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史文明.关于市政道路排水及改造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27):274-275.

[2]郭志军.市政道路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知识,2016(05):131.

[3]钱玉华.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与施工管理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8):174-175.

[4]李嵩霄.市政道路排水的设计思路与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1):227.

[5]张富佳.城市道路路面排水设计研究[J].四川水泥,2016(07):89.

[6]解华,方诗圣.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创新设计[J].安徽建筑,2016(03):25-28.

[7]佘步存,蒋岚岚,粱汀.城市市政道路雨水口设计探讨[J].给水排水,2016(01):65-68.

[8]卢家兵.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02):168-170.

[9]肖传奇,武瑞生.市政规划过程中道路排水及改造施工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6):249.

[10]王华.谈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建设[J].山西建筑,2016(09):146-148.

[11]祝峻.浅析市政工程中道路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建设科技,2016,06:104-105.

[12]孙志华.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