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经济与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8-31 16:21: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流通经济与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流通经济与管理

篇1

前言:马克思统治曾经说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过去作为资本循环中的各个职能,现在逐渐独立为不同的经济主体来执行。”可见,实体经济是实现经济流通与资本循环的重要载体。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各种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不断频发,面对这种紧张的经济的形式,我国需要扩大内需,以便解决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困扰。要想不断扩大内部需求,就必须有优化的流通经济管理作为保证,因此,在实体经济耦合联动的背景下如何优化流通经济的管理呢?笔者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1.当前流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流通经济管理的界限模糊不清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见过初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完全由政府进行控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问题,都是依靠政府进行严格的控制。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规律,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我国在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从此我国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这就造成了我国的流通经济管理理论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践,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滞后的流通经济管理理论不能给予正确、导致我国的流通经济管理界限模糊。比如在流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什么样的资源应该又市场进行自行分配?什么样的资源应该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等问题,这样流通经济管理中所涉及问题分配不明确。

1.2流通经济管理缺乏整体效率

自物物交换的产生到今天的货币作为经济流通媒介,都一直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这样就产生了商品之间的流通,随着商品流通的出现,进行流通经济的管理也成为保障流通经济正常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地域面积比较广阔,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各个区域的政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于自身局部利益驱使,导致我国的流通经济管理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流通不协调,造成我国整体的流通经济管理效率低下。这种条块化的经济管理状态严重了影响了流通经济的管理效率。

1.3流通经济管理方式单一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晚,很多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必须通过行政政策和依靠国家机器对我国的实体经济进行管理。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状况和问题,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对流通经济的管理只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通过颁布各种政策和法规来实现正常经济流通秩序的管理,例如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我国采取的“农超对接”的政策,这种单一依靠行政手段进行流通经济管理的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实体经济发展中面对的实际情况,进行流通手段的探究和实施,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国流通经济管理的绩效。

2.实体经济耦合联动对流通经济管理的内在要求

流通经济管理首先需要以流通产业为载体来进行考察。根据流通产业资本循环公式G—P…W…P`—G`可知,流通阶段包括:(1)生产资料采购阶段;(2)产成品售卖阶段。尽管上述两个阶段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已由独立的经济主体完成,但其中的内在要求却未改变:即流通经济须与实体经济在耦合联动下处于共生态势,这样才能实现流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具体而言,与实体经济耦合联动的内在要求如下所述:

2.1应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价值链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商业资本仍然需要分享产业资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理由则是:商业资本通过自身的流通功能,加速了产业资本所创造产品的售卖速度,从而增强了产业资本的资金回笼效率。而作为回报,商业资本就应该获得部分剩余价值。基于该经济学原理来考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仍然适用,即应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价值链。在价值链条纽带的作用下,流通经济主体必然在利益驱动下主动优化自身的管理,从成本控制、运营效率等环节下工夫。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与此同时,从宏观经济面来看:引入政府的行政手段,必将规范流通产业的发展态势,进而在联动实体产业的基础上优化流通经济的全局管理。

2.2应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供应链

这里的供应链建立,实则是从实物形态上推动了流通经济的管理优化。不难理解,实体经济主体若要实现自身资本的有效循环,就需要借助流通主体(如,国美、苏宁)为其产品完成“惊险的跳跃”。这在全面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背景下,便要求流通经济主体使得自己的销售网点形成扇面分布。从供应链的架构来看,则需要与实体经济主体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维持这种关系不仅能在学习效应的促进下增强流通经济主体的管理能力,还能通过加快商品周转来增强流通主体的获利能力。

3.提升流通经济管理效率的路径

3.1发挥政府职能,实现集群化流通产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规模经济的效益,因此,在流通经济的管理当中,集群化的产业路径,同样能偶促进流通经济管理的绩效。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政府职能的发挥,促进经济产业走集群化的路线,即政府可以通过区域规划或者是监管措施等方面入手,推动产业集群的的构建,在实施这一路径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市场调节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区域上规划,实现产业集群化中的空间规划。其次,在制度供给中,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税收手段的调节作用,避免重复的收税。最后,应该尽量实行具有能量的监管机制,避免过去传统的硬性的行政监管,可以通过企业进行声誉或者信誉等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

3.2提升流通企业销售能力的合理性

根据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需求状况,企业应该提升销售能力和潜力的弹性,面对不同的需求状况,可以扩大销售能力的空间,这样,企业一方面可以及时创造个体的经济利益,同时又能提升市场商品的流通性,增加市场的活力。

3.3加强市场导向下的流通成本控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将货物运输直接外包给第三方,一这样一来企业可以将主要的经历投放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另一方面提供物流服务的第三方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更为专业和快捷。与此同时,企业应该抓住这样的机遇,企业应该与固定的物流公司保持合作的关系,降低流通成本。

结束语:总之,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必须提升流通经济的管理绩效。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实体经济有序、快速的发展。争睹应当在坚持市场导向为主的前提下,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多元化的流通经济管理措施。

篇2

中图分类号:TF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171-02

1 引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胜利油田的勘探业务管理过程比较完善,流程复杂,涉及到多个单位和多个专业,并且各个环节联系紧密。尽管目前在个别环节已有一些管理软件在运行,但是从探井部署到生产运行的业务环节,目前胜利油田还没有一套系统对上述业务阶段提供完整的文档审批和流程监控的功能。因此从实现勘探管理信息化和提高勘探管理水平的角度,需要开发以工作流平台为基础的探井生产管理运行系统,实现勘探过程管理信息化、规范化以及文档资料的共享。经过全面的技术研究和分析,选定了局信息中心统一引进的Ultimus工作流平台,以此为基础实现井位部署及生产管理各个阶段的业务协同和监控。

2 系统架构设计

依据系统的设计要求以及从系统平台安全性、稳定性、用户使用方便性等方面考虑,系统采用B/S的架构模式,基于.NET框架平台进行开发,利用SQL Server2008关系型数据库作为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平台,总体架构按照分层架构的设计思想,如图1所示:

3 实现技术路线

3.1 Ultimus BPM Suite研究

Ultimus BPM Suite 是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用来提高组织的生产力和响应力、降低成本和加快循环的次数。提供了一个协作的、自由编程流程模型建立和开发的环境、灵活的集成和工作流功能、强大的管理工具,并且流程参与者可很容易使用 Web 界面,从而实现最低企业可用持有成本。Ultimus BPM Suite能够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思想体系如图表2:

3.2 EIK开发接口技术研究

Enterprise Integration Kit (EIK:企业集成工具包),可以通过COM或.NET定制开发一些特殊需求,嵌入到Ultimus BPM服务平台中。包括流程任务调用、任务状态、自定义客户端置等接口。通过对上述接口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自定义组织结构图、自定义用户界面、业务模块与流程调用等功能。

EIK中由两大部分构成:Ultimus.WFServer和Ultimus.OC,如图表3所示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设计思路

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组织上,重点对油田勘探业务流程的现状和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应用Rose分析建模;在软件的设计上,在遵循软件开发设计规范的前期下,力求做到用户使用简单、便捷。

由于探井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是勘探决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但在业务上又相对独立,涉及到的用户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系统设计必须符合勘探决策支持系统的整体框架,在整体架构、用户体系、界面风格等方面保持最大的一致性,但在功能模块上又要与整个决策系统进行分离,使之既依附于决策系统,又能够独立运行。

4.2 生产管理流程开发

经过充分的业务调研及分析分析实现井位运行管理、钻井过程管理、测井管理、试油管理等业务流程的开发。

(1) 井位运行管理流程

对井位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包括井位测量、钻前工程和工农关系、钻井地质设计、工程设计等。收集钻井讨论决策所需要的有关勘查及设计资料。

(2)钻井管理流程

钻井管理流程包括钻井措施决策管理和完井方案决策管理两部分的内容。钻井措施决策管理针对钻井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情况进行的讨论决策提供相关数据支持。完井方案管理流程针对完井方案所需要的完井资料,补充设计、完井报告等进行管理。

(3) 测井管理流程

本部分流程包括测井日常侧井任务管理和重点井的测井方案讨论管理两部分内容。包括测井讨论、测井通知单、测井设计、测井监督报告、测井解释报告、数据验收等功能。

(4) 试油管理流程

试油管理流程包括试油方案管理流程和试油措施管理流程两部分内容。

试油方案管理流程包括试油任务通知单、试油设计、地质总结、试油监督报告、数据验收等功能;试油措施管理流程包括试油措施的设计、试油施工总结等等功能。

5 结语

通过对Ultimus底层平台的研究,解决了目前Ultimus工作流平台整合应用过程中最常碰到的问题,实现了基于工作流的探井生产管理运行系统,建立了勘探生产管理部门的初步协同环境,使勘探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完善。在原Ultimus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保证了其长期可用性,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可以广泛的应用在部署在各种流程系统中,能过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变更。

参考文献:

[1] (美) Martin Kugeler,贝克尔,Michael Rosemann:《业务流程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出版.

篇3

随着组织理论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当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物流外包来提高自己的核心业务的竞争力。企业对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物流中心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管理水平、提升信息技术支持能力、行业运营经验等,在降低自身运营成本的同时,提供优质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为降低物流的成本、改善物流状况、提高物流效率,迫切需要加快、加强物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为我国物流中心专业化和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物流中心业务需求及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根据物流中心实现精益管理的要求,借鉴现有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开发方法,针对我国目前物流管理信息化较落后的现状,本文研究了有关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等问题。

一、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实用性取决于对物流中心业务流程及内部管理流程把握的准确性。准确信息的实时共享为物流中心企业带来的不仅是利润的直接增加,更是团队文化的一种升华。而对于物流中心自身来说,库存是其费用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提高服务水平的保证。物流中心进行物流活动时,库存管理是重要的环节和要素。利用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更好的实现和供应方和需求方的沟通,实现库存最小化,也是物流中心构建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又一目标。

1.物流中心业务分析。第一,物流中心的功能。公共物流中心作为物流网络的节点,应具备如下功能:一是运输功能。物流中心需要自己拥有或租赁一定规模的运输工具,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中心更应该拥有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因此,物流中心首先应该负责客户选择满足客户需要的运输方式。二是仓储保管功能。公共型物流中心需要配备高效率的分拣、传送、储存、拣选设备。三是装卸搬运功能。四是包装功能。五是流通加工功能。六是物流信息处理功能,将各个物流环节的各种物流作业中产生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并向货主提供各种作业明细及咨询信息。第二,物流中心基本业务流程。物流中心是一个以提供仓储、运输、配送为主,附带提供其他物流服务的物流服务企业。物流中心的基本业务流程为:物流中心企业接到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后,进行有关的物流服务订单处理,向物流中心发出相应的入库或发货指令,由物流中心进行统筹安排,制定相应的仓储计划、运输计划、配送计划等,随之进行仓库、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此外,还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其他的一些物流服务,并与客户、供应商进行财务结算等业务。

2.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构建。物流中心的信息管理需要利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种物流信息以及相关的其他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其过程强调标准化和通用化和及时性。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主要分为仓储保管功能、输配送功能、信息提供功能、营运管理功能四大类。根据物流中心信息功能需求的分析,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要进一步向绩效管理与决策支持分析层级发展。因此我们将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架构规划为以下几个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合同管理系统主要用作合同资料管理和根据合同协议进行客户、产品的解决方案设置管理;目标管理系统中最主要的两项是计划指标设置和计划的完成情况;仓储管理系统包含有:货仓管理模块、订单管模块、仓库作业、账务管理、用户管理等等。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是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子系统,本文将在下一章以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为例介绍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设计。

二、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在物流中心的运营过程中,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贯穿物流中心的业务活动中。处理好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可以显著减少物流中心成本,提高物流中心竞争力。因此,运输管理系统设计和仓储管理系统设计是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核心。仓储管理的详细介绍如表1所示。

表1 仓储管理功能模块介绍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和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是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关键,本文将选择其中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做详尽介绍。

2.物流中心子系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专门用于跟踪和管理仓储中一切活动的信息系统,运用实时数据采集和数据库技术,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为物流仓储环节提供了从定案开始到送货、分配储位、盘点、货物出库到货物装运全过程的信息处理和管理功能。根据需求分析该仓储管理系统能够可划分为信息维护、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管理、盘点管理以及查询统计六个功能模块。提供了各种查询和统计功能,如图2所示。

图2 仓储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3.物流中心子系统――仓储子系统数据库设计。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本章中将以仓储管理子信息系统为例,说明其系统数据库的设计过程。据上文分析,其中用到的表单或信息结构包括以下一些:采购单,送货通知单,入库单,库存明细表,订单或出库申请单,出库单,盘点计划单,盘点单,工作人员信息,物资品种信息,库位信息,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

表2 数据元素表示

该数据库设计的以下表单:第一,系统用户数据表。表名:User。用户ID,密码,用户实名,角色,状态,部门。第二,物资信息表。表名:product。物资标号,品名,类别,规格,备注(remark)。第三,供应商信息表。表名:Supplier。供应商号,供应商名,地址,邮编,电话,备注。第四,供应商供应商品信息表。表名:supplyproduct。供应商号,产品编号,品牌,规格,价格。第五,库房信息表。表名:warehouse。库房号,库房名,用途类型,库位数,管理员,备注。第六,库位信息表。表名:wunitdetail。库位号,库位类型,库房号,产品编号,数量,最早入库时间,最后出库时间。第七,客户信息表。表名:client。客户编号,客户名,地址,邮编,电话,E-mail,备注。第八,送货单概要信息表。表名:send。送货单号,供应商号,送达地址,预计到达时间,车牌号,司机,入库单号,操作员,建单时间,完成时间,备注。第九,送货单详细信息表。表名:senddetail。送货单号,序号,产品编号,单价,数量,备注。第十,入库单概要信息表。表名:inbill。入库单号,入库库房号,操作员,建单时间,入库类型,完成时间,入库综述,入库总价,采购单号,送货单号,备注。第十一,入库单详细信息表。表名:indetail。入库单号,序号,产品编号,供应商号,数量,单价,实际入库数,库位。第十二,盘点单概要信息表。表名:checklist。盘点单号,盘点库房号,建单时间,操作员,调整时间,盘点商品代码,备注。第十三,盘点单详细信息表。表名:checkdetail。盘点单号,库位,产品编号,账面数,实际数,盘亏数,备注。第十四,出库申请单概要信息表。表名:outapply。出库申请单号,申请部门,申请人,出库类型,操作员,建单时间,完成时间,客户编号,出库库房编号,备注。第十五,出库单申请详细信息表。表名:outapplydetail。出库申请单号,序号,产品编号,数量,实际完成数。第十六,出库单概要信息表。表名:outbill。出库单号,出库库房号,操作员,建单时间,出库类型,完成时间,出库总金额,出库申请单号,备注。第十七,出库单详细信息表。表名:outdetail。出库单号,序号,产品编号,客户标号,数量,实际完成数,单价,库位。仓储作为物流环节中的重要枢纽,具有业务量较大、出入库频繁等特点,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保障其避免无效和冗余物流。

随着物流中心业务及最佳业务实践的不断发展,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及其他系统的整合将越来越高。所以对第三方物流中物流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物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根据物流中心企业需求以及实现精益管理的目的,构建了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并对核心子系统进行了数据库设计和系统设计开发。对于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该如何与物流供应链中其他联盟企业连接,实现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的精益管理,需要更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长江.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王正.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3(3)~3(4)

[3][美]詹姆斯P.沃麦克,丹尼尔T.琼斯.精益解决方案:公司与顾客共创造价值与财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王继毅.港口物流中心功能及定位[J].China Collective Economy.2009:3(下)

[5]刘联辉,彭邝湘.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6]刘昌祺,董良.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4(1)

篇4

[中图分类号] G3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0-39-3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Intelligence Flow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 based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Yue Xiuzhi

(Library,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Based on the strategy analysis algorithm, organization mode and information system and other theori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this project provides thre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by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CIS): First, the enterprise CIS system demand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corresponding to the changing organization pattern in SCM process; Second, the ways, means, methods and boundary of data flow (information-to-intelligence) conversion in the CISand othe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especially the SCM system; Third, provide an integrated method and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sharing, coordination and prediction in SCM from the point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Keywords:Competitive Intelligence;Supply Chain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Intelligence Flow

1 前言

随着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SCM)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企业竞争情报系统(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 CIS)运行机制的研究,需要从基于单一企业,扩展到基于企业供应链。SCM在信息整合和共享方面存在着问题,CIS擅长处理和分析企业的内外综合信息,可以在SCM的信息整合和共享方面给予支持。在SCM的发展阶段,企业还要关注由SCM带来更多的新问题,如企业需要关注供应链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企业竞争对手供应链的优势和劣势又在哪里?分析如何获得供应链竞争情报的数据,并利用这些信息能够做什么?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运行机制与情报流程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 基于SCM的CIS运行机制与情报流程分析

2.1 基于SCM的CIS的情报需求与功能框架

2.1.1 SCM战略规划、实施和控制的竞争情报需求。SCM战略和CIS存在着情报需求和供应的关系。SCM战略规划情报需求,首先是供应链环境的分析,包含所有能够影响供应链总体战略收益的内部和外部的因素。供应链战略实施的情报需求,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和退货五项环节。供应链战略控制中的情报需求中,供应链绩效评价与风险管理的情报需求作为主要研究内容[1]。

2.1.2 为SCM战略服务的CIS功能框架。结合SCM战略,分析基于SCM战略的CIS功能,CIS在SCM战略过程中的服务和支持作用。

2.2 基于SCM的CIS的运行机制与边界确定

SCM的实施阶段中,链中企业的组织模式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单独的企业,到和供应链中各企业有着紧密关系,形成可扩展企业(Extended Enterprise)模式,最后在供应链动态联盟中形成了虚拟企业。SCM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企业不同的组织模式,要求有相应的CIS运行机制。

2.2.1 可扩展企业的CIS运行机制。

单个企业的CIS运行机制是研究的基础,也是可扩展企业和虚拟企业CIS的基础。研究可扩展企业的信息共享与控制,与可扩展企业匹配的CIS机制。研究企业和供应商、客户的紧密合作关系对CIS的影响,企业的相关信息共享对CIS的影响和推动,并研究CIS在信息收集上的技术支持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

2.2.2 虚拟企业的CIS运行机制。

因企业组织的虚拟化产生信息收集、分析、传播以及控制的问题,从而影响虚拟企业的规划、实施和控制的成效。研究CIS对于虚拟企业信息共建共享的支持,在虚拟企业的SCM、虚拟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虚拟企业、敏捷供应链、产业集群等企业或组织的CIS情报流程转换途径与边界确定。

2.3 基于SCM的CIS框架及信息自动获取机理及其转换途径

2.3.1 研究CIS在战略层面与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作用。

分析CIS以企业资源计划为主要数据基础、以商业智能为分析工具,在企业应用系统中,CIS在企业的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而研究基于SCM技术的企业CIS框架[3]。

2.3.2 研究CIS和SCM之间的作用和关联、信息传递和转换的关系。

CIS的信息源主要来自两部分:第一,为企业及其供应链节点上其他企业的各种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经过商业智能分析,提供情报服务,实现从数据到信息、知识及情报的过程。第二,主要是来自供应链内外的非结构化信息和一手信息,研究企业CIS整合来自企业内外信息流程转换途径与边界确定,并研究其独特的信息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根据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系统模型,参考其他战略层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综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依据竞争情报循环和关键情报课题等研究成果,分析CIS的业务流程模块,利用内容管理技术、网格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对CIS框架进行验证[4]。

3 基于SCM的CIS运行机制与情报流程的主要问题

3.1 基于SCM的CIS的情报需求定性与定量结合

归纳SCM战略后,借鉴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SCM战略规划、实施和控制中的竞争情报需求。如供应链设计中的基于产品设计的情报定性需求和基于成本设计的情报定量需求及其结合,基于产品设计的供应链设计策略中情报需求Ip为: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现状、供应链组成、新旧供应链的比较等;基于成本核算的供应链设计策略中,根据供应链的总成本函数(tc),其情报需求为:物料成本、劳动成本、运输成本、设备成本和其他变动成本等。其情报需求函数表达如下:

Itc(k)=[∑][T][t=1]{[∑][iek](Mit+Lit+Tit+Uit)eitpvit・i}

式中:Mit、Lit、Tit、Uit分别为物料成本函数、劳动力成本函数、运输成本函数、设备和其他变动成本函数,eit为i节点企业对核心企业的汇率,pvit为i节点企业在t年的现值折扣率,k为一个节点组合序列。在这里,研究Ip与Itc的结合成为关键问题。

3.2 基于超模块组织设计的供应链CIS运行机制

基于不同组织模式,如可扩展企业、虚拟企业、产业集群等的CIS运行机制。可扩展企业和虚拟企业的CIS研究中,供应链节点上的各种信息系统和CIS的信息联系和情报实现的方法,以及电子商务和CIS的内在联系。在“金字塔型分割”联系规则,即“A模式”的CIS运行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信息同化型”,即“J模式”和“信息异化型、进化型联系”模式的CIS运行机制。“J模式”供应链系统下的CIS研究内容,如图2所示。

其中,ES为系统信息或“看得见的信息”,E1、E2为个别信息或“看不见的”信息,CI为竞争情报,CIS为竞争情报系统。关键问题在于ES、E1和E2、CI之间的转换机制,以及构成的CIS模式和机制。在超模块组织中,节点企业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以及将各节点企业连接成超模块组织状态的多个关系维度之间也可能是互依和非线性的关系。VMI(制造商代管零售商库存)策略,或渠道装配策略下的CIS运行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3 基于“全信息”论的SCM的CIS信息到情报生成与激活算法表示

对需求信息进行综合的梳理和汇总,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存储、检索、传播,以及信息的智能关联。信息系统中不同信息资源的整合技术和先进的网络技术等对于CIS中的信息规划、信息收集、情报分析、情报服务的集成的支持。关键问题在于信息到情报生成的理论表达和知识中间量的理论形成。情报是一类特殊的认识论信息,具有形式(语法信息)、含义(语义信息)和价值(语用信息)三种要素。在SCM中,相关信息到情报的过程,需要经过知识这一中间量的存在。因此,信息知识情报的生成与激活算法成为关键问题。由信息生成形态型知识Kc,由信息生成效用型知识为Ku,由知识生成效用型情报为Iu,则要研究的问题,就是Iu、Kc、Ku的关系,此种关系的表达初步为:

CONT: Kc|Ku|Iu。

知识到情报的过程,由于归纳型知识和演绎型知识的生成过程不同,因此,归纳型知识到情报的激活过程和演绎型知识到情报的激活过程,在SCM中也有不同的反映,如供应链竞争对手分析则有过去的、较为固有的竞争状况和将来的、可能发生的竞争反应。

4 结语

基于SCM的CIS运行机制与情报流程的研究主要解决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中导致组织模式变化对应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式和运行机制需求的问题。解决CIS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转换途径、方式、方法及其边界关系的问题。在企业信息化背景下,明确CIS和其他信息系统的关系,尤其是与其他综合性信息系统的关系,确定CIS和其他系统之间相关数据或信息之间的运行和转换等关系。从竞争情报的角度为解决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协调和预测问题提供一种集成方式和解决办法。竞争情报与企业其他业务部门紧密联系,进行信息的规划、收集、存储、分析和服务工作。综合借鉴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CIS框架。该理论框架以竞争情报循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SCM系统为外部系统模型参考,以信息交流和分析为手段,以实现情报效用为目的。

参考文献:

[1] 岳修志.虚拟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案例分析[J].情报科学,2011(1):42-46、54.

篇5

(一)经营B股业务的机构(以下简称券商)收到投资者从境外汇入的B股保证金时,在券商明确告知银行其款项性质的条件下,银行可代其办理涉外收入申报手续,填制涉外收入申报单(对公单位)时,交易性质为“证券发行”,交易编码为4211;同时在“交易附言”中注明“B股交易保证金”及受益人。

(二)券商应投资者的要求将B股保证金汇出境外时,须按照《通知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操作规程”)的规定办理对外付款申报,填制非贸易(含资本)对外付款申报单(对公单位),交易性质为证券投资项下的“股本支出”,交易编码为4211,在“交易附言”中应注明“B股交易保证金”。该申报单可作为券商向银行申请此类对外汇款的凭证。

(三)登记结算公司通过境内清算银行与境外券商进行B股资金清算时,由清算银行代登记结算公司进行申报。填制相应的申报单,交易编码为4211,“交易附言”注明为“B股资金清算”。

(四)银行须审核券商填报的对公单位基本情况表,并确保其行业属性填写为“金融保险业”,代码为009.

(五)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须督促银行和券商于2001年5月31日前,将2001年2月20日(包括20日)以来发生的这类交易进行补申报。

二、关于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进行涉外收支的申报

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涉外收支行为,均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办理申报。具体操作如下:

(一)如非居民能够前往银行办理涉外收支业务,则应由非居民明确其款项的交易性质,银行根据其申报的性质,选择相应的交易编码,填制申报单;

(二)如非居民不能前往银行办理涉外收支业务,则可由银行代其进行申报;如果发生涉外收支的帐户属非居民个人拥有,涉外收入应填报涉外收入申报单(对私),交易性质为4000,对外支出应填报对外付款申报单(对私),交易性质为3200.如果发生涉外收支的帐户是非居民公司或机构拥有,涉外收入应填报涉外收入申报单(对公单位),交易性质为其它资本的其它项,交易编码为4360;涉外支出应填报非贸易(含资本)对外付款申报单(对公单位),交易性质为其它资本的其它项,交易编码为4350.同时,还应在附言中注明“非居民帐户收入/支出”。

三、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的申报

根据操作规程的规定,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我国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均须办理相应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四、关于信息的传输

(一)银行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将申报信息及时传输到外汇局,即对于涉外收入信息,银行必须在本工作日内将涉外收入统计表的信息传输到外汇局,在第二个工作日结束前将本工作日发生的申报信息传输到外汇局;对于对外付款信息,银行必须于本工作日结束前,将关于当日发生的申报信息传输到外汇局。

(二)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须于本工作日结束前,将当日接收的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信息(包括基础数据和汇总数据)传输到国家外汇管理局。

篇6

关键词: 高效节水;实施方案;低压管灌;经济评价

Key words: high efficiency water saving;implementation plan;low-pressure pipe irrigation;economic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TU99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8-0111-02

0 引言

双吉沟流域地处吴忠市利通区南部的扁担沟镇,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6°05′47″~106°15′37″,北纬37°39′25″~37°47′45″之间,该地为山前洪积冲积扇地貌单元,海拔在1200~1230m,整个区域内分布多条冲沟,地表多为风积砂层,植被覆盖率偏低,当地地势高低不平,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277mm,属干旱多风沙的易灾地区。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同时保护流域内农耕地,规划在双吉沟流域荒山坡脚与农地交接处的荒地,开发营造以枣树为主的经济林带,规划面积约350hm2。规划区虽为荒地,但土层深厚,土质相对较好,且扁担沟扬水干渠紧靠该地,只因地势较高,这片土地未能开发利用,灌溉用水问题未解决。由是编制《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双吉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之经果林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规划在双吉沟流域扁担沟扬水干渠边建设扬水站,利用灌区灌溉空闲时间,扬水至高位水池,然后利用低压管道补灌苗木,在不影响灌区正常灌溉的情况下,利用扬黄灌区水资源优势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进利通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以下对该工程实施方案进行综合论述,得出其可行性结论。

1 项目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规划项目区位于扁担沟扬水干渠以南的荒坡上,北以扁担沟扬水干渠为界,南面扬水至1230m高程处。地理坐标东经106°10′20″~106°10′54″,北纬37°45′43″~37°48′15″之间。工程区地势南高北低,地面比降为1/30~1/100,东西长4.83km,南北宽0.72km,总面积约350hm2,根据地形实际分东、西2条干管供水,东干管控制面积175hm2,西干管控制面积175hm2。

2 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1 工程设计标准:项目区规划建设总净面积350hm2,由于供水系统相对独立:工程等别Ⅴ等,建筑物级别5级;防洪标准:设计洪水采用10年一遇,校核洪水采用20年一遇;抗震标准:设计地震基本烈度Ⅷ度;供水保证率:供水保证率根据灌溉要求确定,采用75%。

2.2 工程总体布置:灌区扬水水源取自扁担沟扬水干渠(即红三干渠水)。在该干渠1+670桩号处建进水前池,在进水前池后接扬水泵站,经加压泵站将水扬到地势较高处(1230m高程)的蓄水池,扬水管道长1400m,净扬程40m,设计流量1145m3/h,即0.32m3/s。水从蓄水池取水进入总干管,长250m,由总干管分为东西2条干管,西干管长2.2km,东干管长2.95km,总计干管总长5.15km。在西干管上各布设支管9条,东干管上各布设支管8条,共有支管17条,总长8.705km。共布设斗管及分斗管60条,其中西干管控制范围设斗管34条,长10.55km,东干管控制范围设斗管条26,长4.895km。管道按干管、支管、斗管及移动软管四级布置灌溉管网。

2.3 主要建筑物:工程由前池、泵站、扬水管道、高位蓄水池、供水管道、输水管道、给水口、阀井等建筑物组成。

3 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

工程规模:配套低压管道节水灌溉面积350hm2,解决扁担沟扬水干渠以南经果林(种植枣树)灌溉用水问题。

供水规模:由灌溉制度确定项目区亩均毛灌水定额为188mm,灌区总灌溉面积为350hm2,则灌区年灌溉需水量为14.83万m3,通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利通区扬黄灌区年节约水量满足项目区灌溉水量供给。

建设内容:修建扬水站1座、高位蓄水池(4.5万m3)1座、输水管道6.8m、配水管道27.72m、给水栓413个,修建管护道路(四级砂石路面)15km。

4 工程建设与管理

管理机构:利通区水务局负责和组织建设期间的工程管理机构,对工程建设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指导相关业务部门具体承担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建设期的管理工作。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全面推行社会公示制、集中采购和招投标制、资金报账制、建设监理制、管理责任制等“五项”制度。建设单位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配套资金的落实。对该项目的资金管理设专用帐户,做到专款专用。工程建成后,由利通区水务局负责成立运行管理机构。做到科学管理,节约用水。

5 主要工程量及投资

主要工程量:工程总土(石)方433.02万m3,其中:土(石)方开挖18.73万m3,土方回填4.18万m3;浆砌石1156.4m3;浇筑混凝土444.1m3。劳力2.64万工日。工程投资:工程总概算投资为740.5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660.30万元,独立费用68.71万元,预备费21.57万元。

6 经济评价

工程效益: 工程静态总投资即740.58万元。年运行费估算得共计191.11万元。工程效益直接按灌溉效益计算,并扣除成本。项目实施后经济效益计算见表1。

项目实施前经济效益为0。经分析测算,规划水平年生产稳定后,项目新增效益556.5万元。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按0.68计,则分摊灌溉净效益为382.21万元。

效益分析及经济评价:

根据以上费用及效益计算结果进行经济效益分析,采用动态分析。各项指标计算结果如下:

动态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1.64%>7%

经济净现值ENPV=3052.83万元>0

动态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52>1

本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11.64%大于社会折现率7%,经济净现值3052.83大于0,经济效益费用比1.52大于1。因此,该项工程经济上是合理的。

7 结论及建议

由于多年干旱少雨,黄河来水持续偏枯,经济社会和生态用水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和水环境恶化,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关系到易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对此问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随着《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的颁布,指标供水、限量供水的实施,利通区扬黄灌区供需水矛盾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利通区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近几年,利通区水利部门在节水灌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节约水量可挖潜配套一些发展潜力较好的土地。在易灾地区开展经果林建设和灌溉工程建设,不仅开辟了一条农民增收的途径,而且还可防风固沙,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利通区现有扬黄水源工程综合效益,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利通区南部干旱带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项目建设具有充分的必要性。

经估算工程年净效益382.21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52,大于1,因此,该项工程经济上是合理的。整个工程实施方案合理,经济可行,建议尽快立项建设。

参考文献:

篇7

一、凡持有市人事局核发的《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上述人员,均可在本市行政区内购买内、外销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批准上市的已购公房、存量房(四合院除外)。

篇8

共生理论的内涵

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构成共生理论的三要素,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它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不同的共生体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是不同的;在不同层次的共生分析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也是不同的。共生模式又称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利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也反映作用的强度;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关系。共生关系在行为方式上,存在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和互惠共生关系;在组织程度上,存在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多种状态。

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共生的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反映共生系统的动态变化和规律。共生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称为共生界面,它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或载体,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共生界面集中体现了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机理,是共生模式形成的内在动因。共生界面选择机制是处理共生单元复杂关系的核心。共生系统是指由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共生系统的状态是由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的组合决定的。

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一)商品与资金流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商贸流通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流通经济的基本组成单元――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得以实现的。商贸流通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指的是各种劳务性产品在市场上的交换与流通,这其中不可避免会包括生产资料以及消费资料在内,我国商品流通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兴起而诞生的,在流通过程中,商品实现了自己的增值。现阶段,我国以及全球的经济互动性逐渐增强,如何实现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费用最低、增值最大、流通时间最短、流通环节最简练、流通网络越发达,是我国流通经济领域以及物流管理领域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总的来说,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的流通经济取得了很大进步,城市流通经济体系逐步建成,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与信息网络也逐渐形成。一个成熟的流通经济网络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加快经济流动、促进经济增值的重要推动力量,商品流通是流通经济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流通成分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商品在流通中可以实现增值,而区域经济是其增值的基本保障,通过在不同地区以不同形式增值,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商品市场的繁荣。

商贸流通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资金的流通。伴随着商品与贸易的流动,大量货币资金在不同地域间自由流通,这些货币资金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鲜血液。对于我国的流通以及物流体系来说,其中最基本的应该是实体商品的流通,但是最为关键的是整个货币资金的流通,流通体系正是因为有了货币资金的流动,才有了发展的活力,货币资金为整个流通体系注入了血液。货币资金不仅是现代宏观经济体系和微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以及社会化流通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现代流通经济体系需要高度重视资金流通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资金的控制,实现对整个流通经济体系的监督和管理,也应充分利用资金的力量推动物流经济的发展。重视货币资金的流通,还可以提高整个流通经济系统的运营效率,掌握货币资金流通的效率、发挥货币资金流通的作用、缩小资金流通的分配范围,对于整个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来说起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现如今,通过商品贸易引进资本,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众多地区发展经济的做法,因此促进商贸流通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9

一、流通与流通经济学

流通,从本质上讲其可以说是一种流动,但基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其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宽泛,例如对于研究人体结构,我们可以说人体血液的流动也是一个流通的过程,对于研究大自然的环境变化,我们通过研究空气的流动、海水的流动等等,总而言之,所有的物质流动都可以称为流通过程,而本文所研究的流通是基于经济学的范畴来进行。

从经济学范畴来讲,流通是一种商品或产品的流动,从传统意义上说,我们所说的流通只包含了商品的交换与流动,商品指的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而流通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么一个交换的过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流通不仅仅指的是商品的流动,而包含了资金流通、人才流通、信息流通等等,同时也不仅仅是指一种实物流通,也可以是一种无形服务流通。但这一切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点,即流通是将产品从生产范畴过渡到消费范畴这么一个过程。

流通经济学就是以流通为根本的一个学科,其反映了产品流通的本质,当然,这里所说的产品包含了两种含义,一是有形的商品,如穿的衣服,吃的米饭,住的房子,行的汽车等等,二指的是无形的产品或者说是服务,特别在这么一个时代,这种服务日渐明显化,如衣服的退货服务、汽车的保修服务等等。因此,流通经济学应该把流通作为其核心概念来进行产品流通研究,如何进行产品的资源优化,通过什么有效途径把产品流通出去,如何做好保修保障等等都是其研究的范畴,这就要求我们从产品的购置、加工、运输、营销等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实施。

二、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重构流通经济学

上文说到,对于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应以流通作为核心的概念来进行,但其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流通经济学究竟属于哪个范畴,政治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难以界定,其次,流通一词比较含糊混淆,其难以与贸易、商业、营销等等词汇区分开来,因此难以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这些词语都可以用一个行内术语――商务来表示,因此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重构流通经济学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

商务,简单来说,是一种交换活动,这种交换活动与商业行为和服务行为相关,而商务经济学正是研究这样一种商业行为与服务行为的运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商务经济活动是包括了所有流通经济和服务经济的一种活动。商务经济学不仅研究的是国内的经济行为,同时也兼顾国外的经济行为,同时也把国内外的行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分析。商务经济学首先是覆盖整个流通和服务领域的经济学。商务经济学首先要研究商业活动的规律。包括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营规律。除此之外,商务经济学还要研究与服务有关的经济理论。服务作为无形产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研究生产业和生活业的发展演变规律,研究服务业发展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流通经济学,扩宽了流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传统的流通经济学,研究的只是一种有形商品的实物交换过程,从商品生产出来流通到消费者的手中,期间并无太多的交集,但商务经济学则从一个新的范畴来研究,即服务,特别随着电子商务这一概念的出现,我们买卖的交易不仅仅强调产品的质量与功用,同时也强调一种服务的态度,服务的意识,服务的精神,而如今的淘宝网、当当网等这些网站的出现,正是很好地体现出来这一点,对于服务态度好的商家,显然我们更乐意也更愿意去购买他们的产品。因此,拓宽了研究领域的流通经济学不仅仅局限于商品的交换,也应强调服务意识。其次,我们也越来越了解到一种变化,即我们交易方式的改变,传统中的交易一般都是面对面的交易方式,如今,我们可通过网上交易,以前走几公里路给的一个东西,如今一个快递明天便可到达,省了很多人力物力,流通方式的改变也要求我们的服务精神尽善尽美。因此,商务经济学的电子商务研究,无疑给流通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巨大的流通生产力。

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流通经济学,拓展了流通经济学的研究空间。传统的流通经济学研究的空间只局限于国内的流通与贸易,比较缺乏对于国际间贸易流通的研究。而商务经济学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研究,同时也能够兼顾跨国流通的研究,实现了国内外流通与贸易的结合与统一。比如对跨国公司商务行为的研究,把国内的公司、国外的公司和跨国的公司的流通手段、贸易功能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出比较全面的流通信息,特别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流通经济学不仅要研究国内的产品服务,也要研究国外的产品服务,才能很好地把自身的产品流通到消费者的手中。

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流通经济学,明确了流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方向。在以前众多的研究流通经济学的过程中,流通经济学这一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正确的定义,从而也使得其研究方法和方向也层出不穷。但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下,我们可以以其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唐・埃思里奇曾把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描述为以下一般步骤: (l) 识别问题;(2) 限定研究目标;(3) 提出假设,提出预期结果以及研究方法;(4) 设计研究程序;(5) 获得适当信息;(6) 解释结果并得出结论。我们在研究流通经济学时,要分析研究的问题是属于专题性的?学科性的?还是为研究其对策。显然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下构建流通经济学应将其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应按照唐・埃思里奇这种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来进行,从而才能明确流通经济学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升流通经济学的学科地位。

三、从商务经济学中得出研究流通经济学的框架

基于上文分析了商务经济学对于流通经济学的重要性,以下我们探讨出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下流通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一,研究流通与流通经济的核心概念。其主要包含流通的内涵与外延,流通的本质,流通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第二、流通的要素与分类。如可将流通可分为商品流通,资金流通,信息流通等等。第三,流通的功能、结构、渠道。具体是流通可带来怎样的影响,可通过什么方式渠道去促进商品的流通。第四,流通经济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理论。流通的经济学理论与管理学理论的联系。第四,流通经济行为的运作规律。第五,基于不同空间的流通经济行为。如可研究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间的流通经济行为特点。第六,流通经济的规范与政策。对于流通经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怎样的规章制度和运作条例。

四、结语

随着经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流通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流通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部分,流通经济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是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下,去探讨研究流通经济学的概念,范畴以及其研究的框架。既是为流通经济学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提出了把流通经济学当成一门学科去进行研究,希望能通过对商务经济学的研究去促进我们对流通经济学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希望给日后研究流通经济学的学者做一个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篇10

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首先是以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为开端的,由于所有权的转移是通过商品买卖过程实现的,因此,货币资金的支付与流动是伴随着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必不可少的流通要素。而对于流通主体而言,为保障商品流通活动的顺利进行,对经营投入资本以及周转资本等必要资本的融通是十分必要的,这种资金融通活动对于保障商品流通过程的顺利和畅通同样必不可少。如果买卖交易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完毕钱货两清,流通金融就没有必要,然而,在现实地交易活动中,商品的转移和货款的回收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时间距离,产生资金的缺口。为了使流通活动不间断的顺利进行,流通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最大的量化,加强物资财务管理,合理的支配流动资金也就必不可少了。

一个企业的物资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正确组织资金供应,保证物资供销正常进行的合理需要。第二,管好用好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果。第三,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第四,实行物资财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根据物资财务管理的任务,加强企业的物资财务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合理分配储备资金

流动资金是物资企业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在流动资金中75%是储备资金。因此,物资企业加强财务管理首先应该从储备资金开始。储备资金是用于购买和储备生产用物资的资金,在使用时应与基本建设投资、专项资金分别使用分别管理,做到不挪用、不借用。从而合理地利用企业的资金。加强储备资金管理,有利于节约使用资金,降低采购成本和管理成本,从而减低产品成本。同时,加强储备资金的管理也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在储备资金的管理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实行明确的分级管理。储备资金包括的内容很多,一般有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包装、工具等。分级管理就是把各种资金分配给各个相应的部门管理,而不是统一管理。例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应该归供应部门管理,低值易耗品、工具归工具部门管理。这样明确的分级管理可以细化管理部门的任务,使每一笔资金的流动都能够很详尽。同时,分级管理还能够有效的避免资金的挪用问题,做到高效的管理资金。第二,掌握材料库存动态,积极处理超储积压物资。财务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材料库的储备以及各种材料使用的快慢来分配各种原材料采购的资金。防止原材料的积压。例如,生产过程中原材料A的使用速度较快,并且该种原材料的储存期限比较短,那么财务管理部门就应该分配给该种材料比较多一点的流动资金。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及时与仓库联系,掌握各种材料的储备,并根据这些材料储备的状况分配储备资金。这样就能让储备资金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

二、加强利润和税金管理

物资企业的盈利是销售收入扣除税金和流通费用的金额。它是物资生产部门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价值。而税金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企业积累的一种方式。财务管理中加强利润的管理就是要求财务部门能够合理的分配各种资金,达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可以通过薪水的增加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利润。又或者通过合理的消减流动资金缩短营运周期来增加利润。利润的管理实际上也就是经济效益的提高。财务部门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手段来提高利润,并且合理的管理企业的所得利润。而税金的管理则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一个保障。由于国家对企业征税是一种强制性措施,漏税会收到国家法律的制裁。因此财务管理中加强对税金的管理非常重要。第一,及时缴纳税金能够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偷税漏税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就会收到法律的制裁。这样不但损失严重,而且会耽误企业的运营周期,从而使流通经济效益受到损失。另外,税金的缴纳能够加强国家对物价的管理,这样就能够让企业对商品的生产规模做出判断,合理的分配商品的生产量,进而增加流通经济效益。

三、加强回笼资金的管理

商品在市场上流通之后,物资企业就会回收到一部分资金。这一部分资金的管理也是相当重要的。资金的回流让整个运营形成了一个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物资企业的正常运行。这些资金的回收也关系到了物资企业的运营状况以及企业的流通经济效率。在资金的回收管理上,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第一,及时回笼资金。资金的回收关系到了企业的运营周期。资金回收越快,运营的周期就越短,物资企业的流通经济效率就越好。物资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督促各种资金的回流,每天都积极的清算回笼的资金。对于那些逾期没有能够及时归还的资金,财务部门要积极催收,并在必要的时候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利益。第二,合理分配回笼资金。回笼资金出来回收原本投入的价值外,还存在一部分利润。回笼资金的合理分配管理主要针对利润的管理。

四、加强费用控制、节约流通费用

商品的流通费用就是指商品在流通中所指出的各种费用。一定价格商品的流通费用越高,那么它所获得的利润也就越低。在财务管理中加强费用控制,节约流通费用也是提高物资企业利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节约流通费用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降低商品运动流通费用。商品在使用价值流动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可以成为运动流通费用,主要包括了运输费用、包装费用、保管费用等。加强运输费用的控制是有效的节约流通费用的一种方法。降低运输费用的方法又可以有多种。例如,选择合适的产品生产和加工地点,在销售时采取大批量的销售策略也能降低运输费用。在包装费用的控制方面可以采取使用能够重复使用的安全包装等。除了控制运动流通费用外,财务部门更应该加强纯粹流通费用的控制。纯粹流通费用是指一些非生产型劳动开支。这部分费用的弹性相对于运动流通费用来说较大,可调控性更加强,例如广告费用、办公费,商品信息费用等。在广告费用的使用上面要合理的分配各种产品以及各种销售地点的费用。在一些繁华热闹的地带,广告费用的投入可以其他一些地方多。对于销售比较热门的产品的广告投入应该比一些冷门的产品更多。而且在广告费的使用上应该罗列出广告总经费中各种经费的分配,并且及时盘查这些经费的使用情况。办公费用的控制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棘手的问题。我觉得在办公费用的控制上面应该提倡合理消费,及时清查办公费用的各种开支,不合理的开支坚决不给予报销。挪用办公费用或者乱报销的情况一定要严加惩处。

结束语

物资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财务管理状况的好坏关系到了物资企业的流通经济效益。物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针对储备资金的分配和管理,利润资金的分配,税金的及时缴纳管理,资金的回收管理以及流通成本的管理。物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应该让企业合理地分配资金,缩短营运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最大化地提高流通经济效益。物资企业应该注重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和监督作用,能够要财务管理起到推进企业壮大,监督企业经济运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元林,潘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李胜,傅太平.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湘潭大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