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21: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成人大学与网络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调查的结果与统计分析情况
(一)网络设备和网络信息使用情况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网络技能,对网络技能的了解程度一般,只是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操作,距离熟练操作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与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网络信息教育有关。大学生在接受继续教育之前,所受到的网络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程度参差不齐,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在继续教育之前接受过比较正规的网络信息教育,掌握了一定的网络信息知识,能进行简单的操作。其他大学生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网络信息教育,对网络信息技术了解不多,操作起来十分困难。这就给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网络信息技能时带来了不便。通过调查我们得知了大学生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情况:一般大学生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大约为0.986小时。这样的数据表明,大多数的大学生上网的时间处在正常范围内,他们的主要时间还是放在了学业或者是其他的活动上,网络并没有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但是在调查中还发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有极少数的学生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超过十个小时。这表明这一部分学生每天沉迷于网络,几乎没有时间从事其他活动,网络已经对他们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学生的自我把控能力还是可以的,大约有74.5%的大学生能够大体上把握自己的上网时间,自我控制能力是符合要求的。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行为倾向
大部分大学生上网都是为了娱乐或者是聊天,网络只是他们娱乐的一种工具,利用网络学习的大学生只占到调查总数的7.8%。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倾向需要加强引导,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网络提高自己。成人教育大学生要兼顾工作和学习,不像一般高校大学生那样有着很多的空闲时间,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适当的娱乐,放松自己的身心,但是不能够沉迷其中,耽误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成人教育网络信息课程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信息工具,合理地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培养他们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的意识和技巧,防止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三)教育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情况
有相当的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多媒体课件对于课堂教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说明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能够吸引学生,不能很好地拓展课堂内容。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与讲授的课程内容充分地结合起来,课件设计要生动,内容要丰富,在不脱离主题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课件质量。
(四)在网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一些成人教育大学生,没有可以随时使用的个人电脑,这对学习网络信息知识十分得不便利。所以,成人教育大学应该增加计算机教室的容量,延长开放时间,让大学生有更多时间更加便利地学习网络信息技术。大学图书馆也应当丰富网络信息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操作等方面的馆藏书籍,方便大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为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技术水平提供条件。
一、引言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其因大规模和开放性等特点,已成为国内外互联网教学的热点。为顺应时代要求,陆续把慕课中的教学理念,引入成人网络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旨在改变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慕课时代的成人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中心开展的教学,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播放自制的英语视频创设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不单纯追求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二、基于慕课时代的成人网络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分析
参与这一概念广泛应用于现代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研究领域,指的是个体介入、投入、卷入到某种状态之中,是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过程。海伦・马克(H.M.Marks)认为参与是一种心理过程,指学习中涉及的注意、兴趣、精力投入和努力程度,在学习经验中包含着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参与意识是个体积极参与各种事物的心理状态,参与意识的长处在于它能促使个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参与意识,教师要因势利导,使学生以主人的身份清醒地参加各种任务,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基于慕课时代的成人网络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是参与的主体,任务是参与的客体,主体与客体是否结合在一起,是参与意识是否存在的标志。现代大学英语课堂强调生本教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是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协作与交流,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基于慕课时代的成人网络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网络视频营造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成长,同时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选择、组织和整合,是一种现代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参与意识,无疑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结果。
三、基于慕课时代的成人网络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策略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必须成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只有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建构。基于慕课时代的成人网络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做中学,有助于学生的意义学习和知识建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参与权,并且要为完成任务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基于慕课时代的成人网络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完成视频情境中的任务,让学生学会更有成效的思考,从而强化学习效果。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保障所有学生都有积极的参与意识。
(一)明确告知任务目标
基于慕课时代的成人网络大学英语教学,促进学生朝着既定任务方向努力参与。教师提前确立任务目标并告知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实现具体目标,即让他们明确应有的预期学习结果,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要实现目标的愿望,如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即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教师全程参与课堂
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基于慕课时代的成人网络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由外在于学生转为与教学情境共存,并且融入其中,而不是专制的领导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指点和帮助,同时要营造和谐、友好、自在的课堂氛围。教师对学生的持续关注和鼓励,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全程参与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质量和数量。
(三)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
基于慕课时代的成人网络大学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把英语学习变成一种任务与活动、一种沟通与对话,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完成任务,让外部的任务逐渐变为学习者自身的体验,让学生乐于参与,自主参与。同时,教师要在认知和情感上指导学生参与这种任务型课堂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自发地参与学习。
(四)重视过程性评价
基于慕课时代的成人网络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向学生公布过程性评价标准,并明确表示参与的程度作为过程性学习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这种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参与任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更会促使学生清楚知道自己积极参与的行为将与学业成绩挂钩,通过此种评价方式影响学生的外部参与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
(五)精心选择安排网络学习视频
基于慕课时代的成人网络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有趣并有吸引力的网络视频任务,如果学生完成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就会学会思维。同时,在教师选择安排网络学习视频时,要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既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不能只限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有适当的难度。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才会被激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四、结语
基于慕课时代的成人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通过师生体验、发现、探索,共同完成课堂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视频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与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参与是激发思维的前提,学生的参与意识又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在当今英语教学改革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坦纳D.&坦纳R著.崔允t译.学校课程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7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00-0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当前健康话题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大学生是年轻群体,他们虽然没有中年人所具有的重大压力,但是作为从青少年过度到成年阶段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身心健康备受关注。尤其是在社会讯息万变的今天,各方面对大学生施加的压力往往使得学生承受一定的痛苦,他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些心理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寻其根源,了解其与其他问题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对社会的发展提出有益的见解。
一、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所谓依恋,是发生在婴儿时期,孩子与父母行为相互作用中所发展起来的自我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表征。①在心理学中,依恋理论被认为人际关系完善与否和早起依恋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已经成年或接近成年,但是童年的依恋经历会在孩子的成长中形成独有的内部心理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又称作内部工作模式。
社交焦虑,也称为社会交往焦虑,主要指某人在某些时候在与别人交往时,从心理上产生的一种不自在、紧张、恐惧、担忧以及逃避等情绪与行为反应。社交焦虑主要出现在青春期阶段,年龄段是13岁至24岁。社交焦虑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演变为社交焦虑障碍,从而严重损害个体的社会功能。
依恋可以分为四小类,包括安全型、淡漠型、迷恋型以及恐惧型,后面三种又可以称为不安全依恋型。研究表明,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具有一定的联系。淡漠型、迷恋型以及恐惧型依恋为社交焦虑的一个危险因子,而在其中,恐惧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最大。由此可见,安全型依恋具有积极的自我模型与他人模型,他们往往表现地比较高度的自信与自尊,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困难,对他人也比较信任,容易形成完善的人际网络。相反,恐惧型依恋的自我模型与他人模型比较消极,采取自我否定态度,自我价值感比较低,他们容易把自身的负面情感扩大化,误解为别人也在贬低自己,从而达到人际关系敏感和对交往活动的恐惧、逃避心理;淡漠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没有恐惧型明显,它是积极的自我模型与消极的他人模型的融合,特点是坚持独立,排斥人际关系,比较少关注他人的负面影响,对社会交往更多的是采用回避或否认的态度。迷恋型是消极的自我模型与积极的他人模型,他们的自尊水平稍低于安全型,但是在不安全类型中是最高的,他们一方面努力在人群中表现最优秀的一面,另一方面又因为过于重视别人的评价而产生了焦虑、紧张和苦恼的状况。总之,大学生的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要治疗或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需要从成人依恋的角度进行思考,以达到治本治标的效果。
二、成人依恋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依恋的理论在上面已有所讲述,下面简单介绍下网络成瘾的内涵。网络成瘾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心理学会在1997年正式承认。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在没有成瘾物质的作用下,上网行为冲动以致失控的现象。②网络成瘾的指标除了行为冲动之外,还有上网的相关耐受性、时间混乱以及戒断反映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大学校园里已经普及网络,从大学的年纪上看,大二大三的学生居多,因为大一对校园怀有好奇,花费较多的时间在实体感观上,而大三学生未毕业并已结课,具有大量的时间消遣;从系科上看,属于信息系的学生网络成瘾比例比较高。同时,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少涉及学习,而是娱乐、休闲、玩游戏。大学生的成人依恋和网络成瘾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恐惧型和依恋型的大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占有更高的比例。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害怕被拒绝,自我焦虑强,同时网络可以减少这方面带来的心理痛苦,他们觉得与网友可以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显得轻松自如,这种感觉恰恰弥补了生活中的挫败感。因此,他们宁愿在虚拟的世界中生活,也不愿抬头面对复杂的人际交流圈子。而安全型与冷漠型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比较低。安全型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如鱼得水,自我感觉良好,他们不需要在网络环境中找寻自我满足;而淡漠型的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需求比较淡漠,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虚拟世界中,他就是活在自身的世界当中,他们会自己与自己对话,自娱自乐,而与网络成瘾关系不是很大。
总之,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模式在年级、性别以及人际关系上具有明显的不同。年级上,大三的学生惧怕型比例高;在性别上,男生偏向安全型,而女生偏向惧怕型;在人际关系上,安全型与淡漠型的大学生不容易网络成瘾。当然了,网络成瘾的内容丰富,体系复杂,它与大学生成人依恋关系只是所有因素中的一个部分,在下面的研究中涉及到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三、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实践表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有着紧密的关系,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越高,意味着他们的网络成瘾倾向性也越高。具体来说,一方面就网络的整体功能而言,具有社交焦虑特点的大学生往往能在网络的交互式平台中找到安全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这种场所适合构建他们的人际关系网,他们在这里很安全。网络的虚拟性填补了他们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厌恶和空虚,他们在网络社区中能与他人自由自在地深入交流,情感的、学习的等。这个环境的匿名性,有利于他们寻求精神慰藉与归属,③从而避免情感孤寂。长时间的网络接触能够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现实的烦恼,他们开始上网就是逃避现实的起点。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网络能够为具备社交焦虑特质的大学生提供力量感与欣慰感,改变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尤其是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负面的他人评价,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从而调整他们对他人与环境的认知,构建新的人际关系,重新认识和适应现实生活,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另一方面,对于具有社交焦虑特征的大学生,其内心的害怕、缺乏自信、担心他人的负面评价以及恐惧等和大学生对自身的期望以及社会、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积累到某种程度就会使大学生遭遇心理痛苦,从而导致心理疾病,为了达到心理平衡,他们需要寻找其他途径来释放压力,于是广阔的网络环境给予了他们安全感与归属感。④因此,社交焦虑作为影响在校生网络成瘾的因素之一,需要给予大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第一,要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它有积极的作用,如缓解焦虑、压力,不能完全否定网络的作用;第二,应当认识到网络的不良影响,认识到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的因果关联,教师或辅导员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心理辅导,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社会交往焦虑现象;第三,需要为大学生提供某些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自己调节情绪以及自制力和增强自信心的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社交焦虑以及网络成瘾三个部分是紧密联系的,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我们既要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存在,承认他所带来的弊端,同时又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治疗。所以大学生需要学习心理学,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心理咨询,以便及时地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大学生成人依恋大致有四种类型,它们与社交焦虑、网络成瘾的密切程度不一。网络成瘾的因素非常多,依恋类型与社交焦虑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应当在当代社会中有所研究,有所应用。
注释:
①魏征新,霍莉钦.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成人依恋类型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8):954.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具有的跨时空、跨地域、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式教学特点正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一)国外网络教育现状英国的大学是一种面向全社会、全世界的全方位开放的大学,它的教学以网络为基础,采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应用CAI课件。目前,英国在全国的各级学校都建有自己的网上学校。加拿大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很重视网络教育,拨专款2亿美元让中小学生一律上网。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就为中小学电脑上网拨款1.3亿加元,另外提供1亿加元购买课本和其它学习用品,让学生们能接触到世界最新信息。
(二)国内的网络教育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远程教育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晚,1995年底我国首条覆盖全国的计算机互联网络CERNET才正式建成和投入使用。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内在CERNET建成后才开始进行网络远程教学与研究工作,但发展相当迅速。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高校自己组建网络学校。这种类型的教育特点基本都是提供学历教育。另一种是由专业的网络教育公司经营。如中国教育在线、中华学习网等。与高校相比,他们有更多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并且在经营管理上更加市场化和商业化。
二、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
纵观近几年来网络教育发展态势,我们也看见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规模的扩大,服务及管理的不完善导致教育质量低下,人们对网络教育的认知程度逐渐递减等等。因此,我们应当看到网络教育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技术上的优势将会提高其效率,应用层面进一步扩大网络教育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会使其应用展现出更加光辉灿烂的一面。利用这些技术,你可以进入到交互式人工世界,置身其中并全心投入到当前的虚拟世界中,能改善辅助教学环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习服务体系将会呈现多元化,多功能化网络教育的服务质量、服务标准应该是今后网络教育长期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因此,为学习者提供各类网络在线服务、鼓励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和同学间的协作学习也是网络教育应用发展之一,并且各类网络在线服务同当地社区可能提供的其它教学和社会结合起来,激励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开发学习者的学习智能,提供个性化辅导等等,这也将是网络教育应用的方向。
关键词:
网络教育;案例教学;存在问题;措施
一、网络教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网络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学生可以通过面授、互联网、电视广播、辅导专线等多条渠道进行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对象不限年龄,性别。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网络教育学生可以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转向新的方向。网络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许多地方都有区别。专科学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第二,推动学生掌握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技能,基本的经济思维,并学会用经济思维解释经济现象;第三,促进学生培养网络教育的职业性和技术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适应岗位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传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注重应试结果,忽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的专科学生群体,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文化基础较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因此,其实际的专业知识水平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远不如普通全日制大学生的基础扎实。另一方面,部分网络教育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他们掌握知识的进程相对缓慢。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教学传统模式以应试目的为主,认为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取文凭,课程期末考核也仍以笔试为主,使学生往往趋向于死记硬背,力求考试过关,缺乏自主性、探讨性学习的积极能动活力,而忽略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使得多数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在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自如,相应的职业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没有和职业能力培养相关联,缺乏分类和层次性
一方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到的模型分析较为抽象。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学生本身的自有能力不足。因此,随着课程教学难度的不断深化,会迫使学生在受自身教学基础等因素的限制下,压力不断增加。在这种对比鲜明的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社会现实案例的引入,更缺乏对来自不同职业层级学生综合能力的分类,导致《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现实的操作技能不相匹配,学生个性化培养特色远远不够,也正是因为缺少相应的课程实践训练和成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消磨兴趣,日益消减学习动力。
(三)工学矛盾突出,师生之间有效沟通渠道不足
广大网络教育的学生是来自社会的各个工作阶层,大多数是在职学习生,学习的起点与基础也各不相同。因此,对网络教育的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应仅停留在“打基础,引入场”层面,更多的是要在督促学生需要掌握基础内容、锻炼自主学习技能、培养学习兴趣下功夫。但面对学生在学习、工作和家庭时间上的矛盾,传统网络教育模式中非常缺乏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渠道,使得很多学生遇到问题时不知该如何联系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这种师生交流“断层”局面,在网络教育课程学习时有限的限制下变得更为突出,是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热情不高,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关键性因素。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以终结性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必备检验。在传统《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模式中,虽然也有日常的形成性考核占据一定比例,但总体来看,仍然坚持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从客观角度而言,这种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知识巩固作用,但从长远学习及学生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忽略了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成人学生最重要的职业技能考察。在这样的考核环境中,学生通常是依靠老师划定考核范围和重点进行复习,常常借助死记硬背方式通过考核,而从其本身而言,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远远不足,这就导致网络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体现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职业能力的分类,安德森和马歇尔在1994年出版的《核心能力与特定的职业核心能力》一书提出核心能力的分类,将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概要能力三类。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教育的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研究、制定出一套新的职业能力分类指标体系。在新分类体系构建中,将网络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分成两大类:基本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细分为知识类和技术类,知识类分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技术类分为观察能力、领导能力等。专业职业能力又分数理分析、经济建模、实际运用、职业规划四类,每类下面又再细分相应的小类,从而构建出层次更为鲜明的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及其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育中的体现。
四、进一步提升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课程,要求学生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对于网络教育的学生,更应通过课程学习着重培养自己的综合性职业能力。本文认为,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模式的创新,建立起“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效结合的案例教学新模式。
(一)推动线下教学模式创新,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
在网络教育过程中,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作为网络教育的辅助教学手段,成为学生在线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首先,传统的线下面授辅导教学重在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要在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充分梳理的前提下,针对成人专科学生,选取基本性、简单化、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减少对单纯数学模型、公式的推导;其次,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既要广度延伸,又要深度研讨。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传统面授辅导教学中也夹杂着暂时性、短效性的案例讲解,但这种非正式化的案例疏导成效甚微。只有紧密结合学生们的成长、工作、学习环境,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情况,以全面案例教学的理念推行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改革,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扩充案例教学层次,富化教学支持方式
1.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式扩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安排案例组合及阐释的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在线课程页面每一章添加引导性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再根据教师推荐的学习安排把握进度,完成各章节的学习。如以中国石油公司的油价垄断为引导案例,引出“自然垄断”的知识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设置小组讨论,扩充其他的与“自然垄断”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来把握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形成“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效结合。
2.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生活中有大量的经济学现象,这些经济学现象都可以在教学中以视频案例和音频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制作视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线上收看;制作音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在线下收听,更丰富了学生的“线下学习”。3.学生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除了个人的努力外,离不开老师的及时答疑。教师可以开展网上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学活动,以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具体案例为话题,进行在线讨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三)增强案例集的广度和深度研讨,提升教材实用性
1.应增强案例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好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西方经济学》课程网络教育领域的教学案例更需要结合本研究领域特点进行精心编撰。为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改革升级,必须尽其所能地继续填充、完善案例集,让其在涵盖西方经济学的各重点板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现象,并结合网络教育领域学生的特点侧重加强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培养。针对经济形势的日益变化,网络教育全局知识体系都急需丰富和完善,必须着眼于提高网络教育领域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弱、应试目的明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特点进行编写,争取达到实用性与趣味性的双重目标,将案例集建设成高质量、系统性的案例库。
2.要充分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在扩充案例集内容的同时,还需要有效考虑到网络教育学生的目标性和职能层次性,定期对《西方经济学》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性修改,结合经济学教材的基本知识元素,融入案例考察,做好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交融。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方式,促进考评体系优化升级
教学模式的效果离不开考核,科学性的考核方式是推动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新模式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对网络教育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应大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在考核方法上,规范化的考核指标不仅包括期末试卷成绩,还应结合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综合评定,合理调整二者之间的比重,为此,应重点改革以往以期末闭卷方式为主的终结性考核方式,推进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例如学生总成绩=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可以采用“线下测评”和“线上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测评”主要是基于面授辅导环节的测评,可以设置为“某一情景案例的小组讨论式考核”、“线上测评”主要是学生在线完成章节作业。
作者:周祥 赵鸿鹞 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欧阳金琼,刘春风.《西方经济学》本科教材建设改革思路———以人大版教材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07).
[2]彭光细.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企业导报,2016(08).
关键词:
网络教育;案例教学;存在问题;措施
一、网络教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网络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学生可以通过面授、互联网、电视广播、辅导专线等多条渠道进行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对象不限年龄,性别。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网络教育学生可以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转向新的方向。网络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许多地方都有区别。专科学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第二,推动学生掌握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技能,基本的经济思维,并学会用经济思维解释经济现象;第三,促进学生培养网络教育的职业性和技术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适应岗位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传统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注重应试结果,忽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的专科学生群体,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文化基础较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因此,其实际的专业知识水平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远不如普通全日制大学生的基础扎实。另一方面,部分网络教育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他们掌握知识的进程相对缓慢。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教学传统模式以应试目的为主,认为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取文凭,课程期末考核也仍以笔试为主,使学生往往趋向于死记硬背,力求考试过关,缺乏自主性、探讨性学习的积极能动活力,而忽略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使得多数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在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自如,相应的职业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没有和职业能力培养相关联,缺乏分类和层次性
一方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到的模型分析较为抽象。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学生本身的自有能力不足。因此,随着课程教学难度的不断深化,会迫使学生在受自身教学基础等因素的限制下,压力不断增加。在这种对比鲜明的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社会现实案例的引入,更缺乏对来自不同职业层级学生综合能力的分类,导致《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现实的操作技能不相匹配,学生个性化培养特色远远不够,也正是因为缺少相应的课程实践训练和成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消磨兴趣,日益消减学习动力。
(三)工学矛盾突出,师生之间有效沟通渠道不足
广大网络教育的学生是来自社会的各个工作阶层,大多数是在职学习生,学习的起点与基础也各不相同。因此,对网络教育的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应仅停留在“打基础,引入场”层面,更多的是要在督促学生需要掌握基础内容、锻炼自主学习技能、培养学习兴趣下功夫。但面对学生在学习、工作和家庭时间上的矛盾,传统网络教育模式中非常缺乏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渠道,使得很多学生遇到问题时不知该如何联系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这种师生交流“断层”局面,在网络教育课程学习时有限的限制下变得更为突出,是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热情不高,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关键性因素。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以终结性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必备检验。在传统《西方经济学》网络教育模式中,虽然也有日常的形成性考核占据一定比例,但总体来看,仍然坚持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从客观角度而言,这种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知识巩固作用,但从长远学习及学生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忽略了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成人学生最重要的职业技能考察。在这样的考核环境中,学生通常是依靠老师划定考核范围和重点进行复习,常常借助死记硬背方式通过考核,而从其本身而言,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远远不足,这就导致网络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体现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职业能力的分类,安德森和马歇尔在1994年出版的《核心能力与特定的职业核心能力》一书提出核心能力的分类,将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概要能力三类。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教育的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研究、制定出一套新的职业能力分类指标体系。在新分类体系构建中,将网络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分成两大类:基本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细分为知识类和技术类,知识类分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技术类分为观察能力、领导能力等。专业职业能力又分数理分析、经济建模、实际运用、职业规划四类,每类下面又再细分相应的小类,从而构建出层次更为鲜明的职业能力分类体系及其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育中的体现。
四、进一步提升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课程,要求学生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对于网络教育的学生,更应通过课程学习着重培养自己的综合性职业能力。本文认为,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课程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模式的创新,建立起“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效结合的案例教学新模式。
(一)推动线下教学模式创新,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
在网络教育过程中,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作为网络教育的辅助教学手段,成为学生在线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首先,传统的线下面授辅导教学重在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要在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充分梳理的前提下,针对成人专科学生,选取基本性、简单化、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减少对单纯数学模型、公式的推导;其次,加大案例教学实施力度,既要广度延伸,又要深度研讨。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传统面授辅导教学中也夹杂着暂时性、短效性的案例讲解,但这种非正式化的案例疏导成效甚微。只有紧密结合学生们的成长、工作、学习环境,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情况,以全面案例教学的理念推行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改革,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扩充案例教学层次,富化教学支持方式
1.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式扩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安排案例组合及阐释的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在线课程页面每一章添加引导性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再根据教师推荐的学习安排把握进度,完成各章节的学习。如以中国石油公司的油价垄断为引导案例,引出“自然垄断”的知识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线下的面授辅导环节可以设置小组讨论,扩充其他的与“自然垄断”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来把握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形成“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效结合。
2.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生活中有大量的经济学现象,这些经济学现象都可以在教学中以视频案例和音频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制作视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线上收看;制作音频教学案例,方便学生在线下收听,更丰富了学生的“线下学习”。
3.学生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除了个人的努力外,离不开老师的及时答疑。教师可以开展网上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学活动,以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具体案例为话题,进行在线讨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三)增强案例集的广度和深度研讨,提升教材实用性
1.应增强案例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好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西方经济学》课程网络教育领域的教学案例更需要结合本研究领域特点进行精心编撰。为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改革升级,必须尽其所能地继续填充、完善案例集,让其在涵盖西方经济学的各重点板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现象,并结合网络教育领域学生的特点侧重加强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培养。针对经济形势的日益变化,网络教育全局知识体系都急需丰富和完善,必须着眼于提高网络教育领域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弱、应试目的明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特点进行编写,争取达到实用性与趣味性的双重目标,将案例集建设成高质量、系统性的案例库。
2.要充分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在扩充案例集内容的同时,还需要有效考虑到网络教育学生的目标性和职能层次性,定期对《西方经济学》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性修改,结合经济学教材的基本知识元素,融入案例考察,做好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交融。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方式,促进考评体系优化升级
教学模式的效果离不开考核,科学性的考核方式是推动网络教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新模式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对网络教育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应大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在考核方法上,规范化的考核指标不仅包括期末试卷成绩,还应结合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综合评定,合理调整二者之间的比重,为此,应重点改革以往以期末闭卷方式为主的终结性考核方式,推进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例如学生总成绩=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可以采用“线下测评”和“线上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测评”主要是基于面授辅导环节的测评,可以设置为“某一情景案例的小组讨论式考核”、“线上测评”主要是学生在线完成章节作业。
作者:周祥 赵鸿鹞 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欧阳金琼,刘春风.《西方经济学》本科教材建设改革思路———以人大版教材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07).
[2]彭光细.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企业导报,2016(08).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网络教育平台也随之快速发展,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人们通过网络平台的沟通,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使自己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网络平台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而言,既是机遇,同时又是巨大的挑战[1]。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充分使用网络平台,一方面可以不断更新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因此学校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对原有的教学管理方式应该进行一定的调整,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各种需求[2]。然而在这些教育平台的使用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如弘成平台的在线课程的学习内容相对比较陈旧,没有和现在信息化教学课程更新同步,与现有的课程体系不匹配;复旦天翼系统在学生缴费、退费环节中,使用不太方便。另外,各个系统都是碎片化运作模式,数据无法对接,导致在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中受到一定的阻碍[3-4]。
一、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平台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后面简称“我校”)继续教育学院2009年成立以来,主要有“专接本”“专升本”和“成人大专”等项目,前面“专接本”和“专升本”主要和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7所本科院校合作办学,“成人大专”主要是我校自己培养,学生毕业后发放我校的成人大专文凭。在日常学历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先后在江苏通用教育考试管理系统、弘成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复旦天翼缴费系统以及和本科院校自己开发的教学教务办公平台进行了使用。在学生报名注册、学生在线平台学习以及系统在线缴费等环节,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比较明显的问题。
(一)学习平台在线课程比较陈旧,没有和现代课程体系同步
我国成人大专在网上学习课程,普遍都是使用弘成教育在线学习平台,江苏成人高等教育在网上在线学习平台也都是和弘成教育进行合作。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这几年,微课、慕课在高职院校全日制大专以及本科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蓝慕云班课,课堂教学信息化手段越来越人性化,也得到了广大学生和老师的认可。但是弘成教育学习平台的在线课程相对比较陈旧,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与现在的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并不匹配。
(二)学生缴费退费平台比较麻烦,没有和现代信息化操作便捷同步
三年前,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在“专接本”“专升本”和“成人大专”学生缴费环节,开始使用复旦天翼缴费系统,导入学生缴费的所有字段,严格按照系统的要求进行网上缴费,也可以实现网上银行、微信和支付宝缴费,表明缴费系统比较方便。但是学生缴费之前,需要导入数据,并且导入数据的字段比较多,工作量非常大,如果数据字段里面有一个字段有问题,即便数据已经成功导入系统,学生还是无法实现缴费,需要重新完善数据,待全部正确后,方可进行缴费。但是,不是所有“专接本”“专升本”和“成人大专”学生都能够顺利毕业获得毕业证书,这其中,还是有少部分专业中的学生,不能坚持下来,这样就会涉及学生的退费问题。复旦天翼缴费系统前期导入数据比较麻烦,但是在学生退费的时候,同样比较麻烦,从提交申请到系统对账,领导审批,再从系统退学费,最后转账到学生银行卡,需要经过一定的周期,才能顺利完成退费工作,所以很多学生在退费过程中,经常会抱怨系统退费的复杂性以及退费周期太长,也影响了“专接本”“专升本”和“成人大专”学生的招生工作。
(三)各个平台都是碎片化运作模式,没有形成友好的数据对接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在江苏通用教育考试管理系统、弘成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复旦天翼缴费系统的使用过程中,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痛点,就是各个系统都是碎片化的运作模式,很多时候需要管理人员同时熟悉各个系统,使大家筋疲力尽!这种背景下,很多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也在不停地思考,非常希望有这样一个系统,能够将前面系统操作的烦琐、内容的陈旧以及碎片化运作等情况集中到一起,由一个系统实现上述功能,这样不仅解决了系统操作的烦琐,还解放了管理人员,同时对学生而言,也更加人性化。
二、教学管理平台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运用
当前,成人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管理工作质量低效、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社会忽视成人教育的作用等现状[5]。同时针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平台和系统存在的问题,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在开展成人高等教育过程中使用春风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及在线学习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春风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平台主要由公告通知、运营管理、生源组织、录取管理、学籍管理、教学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统考管理、缴费管理、统计管理等几大模块构成。目前,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教务管理平台在试用过程中,主要在录取管理、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缴费管理等几个模块进行了尝试,总体而言,在缴费和退费环节,相对于其他信息管理平台,确实有些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避免了工作中比较烦琐的环节,工作效率较以前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运用最新的在线开放课程,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在线学习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在春风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及在线学习平台的过程中发现,常州某科技有限公司将全国最新的高职高专300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实现共享,这样成人大专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平台上面进行在线课程学习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学到最新的课程,另一方面在线课程里面同时配套了很多微课,学生可以直接使用手机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只要自己有空随时可以进行网上学习,既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又提高了自己课程的学习成绩,最终实现了学生、学校和社会的三方共赢。
(二)运用最简单的数据模式,实现网上便捷缴费和退费
前面我们在春风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及在线学习平台进行模块介绍的时候,特别提到可以完成学生网上缴费,这个平台之所以缴费比较方便,主要原因有两点:(1)导入平台的数据字段非常少,关键字段就是“姓名”“身份证号”“项目名称”以及“是否住宿”,这是学历教育的学生缴费。当然,培训项目的缴费,字段也非常少,也就在4个以内,这样我们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管理人员根据学生的退学情况,也可以在平台上面做到快速退费,当然,退费的前提条件,也是完成基本的流程之后,才可以在平台上操作,因为涉及费用问题,所以退费环节需要更加规范,这里面主要涉及财务账目,需要和学校财务账目完全一致。这一点,春风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及在线学习平台在学生缴费以及退费上面的功能确实相比复旦天翼系统操作更加方便,使用更加便捷,学生的满意度也非常高。
(三)运用一个平台,可以同时实现几个功能
春风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及在线学习平台从2019年5月份试运行以来,目前还没有全部使用平台的所有模块,只是运用了其中的部分模块,如“生源组织”“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缴费管理”等,在使用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平台缴费功能的满意度较高,管理人员的使用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前面存在的几个问题,也都彻底解决。当然,其他关于“学籍管理”“统计管理”等功能模块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也希望成人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平台能够真正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数据能够实现对接,最终达到工作流程的规范化以及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结语
对于学校的成人教育管理而言,采取网络平台的应用进行沟通是十分有必要的。自我校继续教育学院2019年5月开始使用春风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及在线学习平台以来,以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教师、学生为主体,四者依托春风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及在线学习平台为基础,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工作,通过信息化管理,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学生的学历和技能,实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全面需求,为成人教育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进而逐步提升社会对成人教育的认同程度,使成人教育事业在当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网络平台沟通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思路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1,23(3):172-173.
[2]程远.网络平台沟通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40):254-256.
[3]郭骅麟.继续教育教学教务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6.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4―0091―04
一 引言
网络教育统考通过率逐渐成了衡量试点高校以及校外学习中心教学与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网络教育统考的通过率一直不高。以2009年9月统考为例,大学英语B通过率只有55.45%;计算机应用基础为66.43%。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提高网教统考通过率,不但是全国68所试点院校的努力方向,是数百万网络教育统考考生的心愿,也是全国数千所校外学习中心的工作目标。
二 目前网络教育统考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1 不同试点高校统考支持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1) 重视程度不同
我们通过随机访问了18所试点高校校外学习中心了解试点高校统考教学与服务情况,结果发现虽然大多数的试点高校都有完整的网考教学与服务团队,但是仍然有3所试点高校没有专门研究统考课程的教学团队,对学习中心、考生提供的服务仅仅局限在考务上。
(2) 统考课程教学质量存在差异
目前试点高校一般都是重点大学,但由于试点高校学科重点不同,这些高校之间教学力量必然存在一些差异,加上他们对网络教育的投入以及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传递上也会有所不同,这些情况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目前,绝大部分试点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好的,但也存在部分试点学校不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1]这必然表现为试点高校统考课程教学质量上的差异。
(3) 辅导教师资源获取与判断能力存在差异
考前复习资料的价值高低往往影响考生考试通过率。高价值的复习资料能形成正确的复习导向可以使考生花较少的精力,取得较好的效果。复习资料价值高低的判断取决于辅导教师的经验,而高价值的复习资料的获取则取决于辅导教师获取考试资源信息的能力。我们通过对考生的座谈发现:有些试点高校提供的复习资料对指导考生复习很有价值,有些则价值不高。因此,不同试点高校在考试资源的获取能力上也存在差异。
2 不同校外学习中心统考支持服务水平差异明显
(1) 学习中心服务力量参差不齐。根据学习中心的依托建设单位不同,大专院校位居其次占了20%,中专、高中及培训机构占20.72%排到第三,而广播电视大学、农广校和党校、行政学院占12.72%及3.6%排在最后两位。[2]不同的依托单位其办学及服务力量相差较大,造成校外学习中心对网络统考服务力量参差不齐。
(2) 服务意识存在差异。学习中心统考服务意识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统考缴费、准考证发放、促学等工作上。在我们调查的14所校外学习中心的考生支持服务情况显示:由学习中心代办统考报考与缴费的占79%,准考证发放及时准确的占86%,通过多种途径经常提醒考生复习迎考的只占64%。
(3) 重视程度差异明显。学习中心对统考支持服务重视程度差异明显。在受访的十四所学习中心中,有专职或专聘从事统考辅导教师的仅占36%,对考生考前进行面授辅导或学习指导的仅占64%,而36%的学习中心对统考只提供报名、发准考证等考务服务。
3 不同试点高校、校外学习中心统考服务效果差异大
由于试点高校、校外学习中心对统考支持服务存在以上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试点高校、同一试点高校不同校外学习中心网络教育统考支持服务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以2009年9月统考情况为例。我们对二所不同试点高校统考情况统计对比显示:一所试点高校《大学英语》通过率为83%,《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率78%;另一所仅为55%和45%。对某试点高校二个考生数在100人以上的校外学习中心统考情况统计显示:一所校外学习中心的《大学英语》通过率为90.55%,《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率90.41%,另一所仅为63.64%和42.86%。
三 加强统考支持服务促进网络教育统考通过率提高的方法探索
1 采取措施提高网络教育统考重视度
(1) 将统考通过率与试点高校、学习中心评价挂钩
首先,社会各界对试点高校的评价应将统考通过率作为主要依据。对于统考通过率低的试点高校取消其评年度优秀或其它荣誉的资格,促进试点高校对统考工作的重视。其次,试点高校应该把学习中心统考通过率作为评价学习中心的主要标准。甚至可以考虑将统考通过率与办学学费分成比例挂钩,以经济利益促进学习中心统考工作的开展。
(2) 将参加统考支持服务人员的业绩考核与通过率挂钩
考生的通过率与统考组织、辅导教师指导密切相关。充分调动有关人员的积极性是统考辅导与支持服务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试点高校、校外学习中心可以采用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调动网络教育统考支持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2 重视考生情况调查
远程学习者具有以下特征:
(1) 学习基础差异明显。远程学习者在年龄、知识水平、专业背景、工作背景、学习风格、地理位置、社会地位和角色、学习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陈丽,2004)。“从普遍性上说,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基础较普通高校学生的基础要略差一些;从个别性上看,则主要表现为学习基础的参差不齐,这是远程学习者多样性特征的具体体现。”[3]
(2) 工学矛盾严重。Hodgson(1993)指出,远程学习者兼职学习,他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学习与工作、学习与家庭之间的矛盾。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有限,极少能够集中精力进行长时间的紧张学习。据我们对未能通过统考324名学生的统考成绩归因调查发现,65.2%的考生归因于工作忙,只有35.8%的考生归因于未努力学习。工学矛盾突出是远程学习者面临的基本特征。
(3) 学习技能有待提高。“远程学习者在重返学习时可能会缺乏学习经验,尤其缺乏远程自主学习的经验。他们可能会对教育领域发生的最新变化缺乏了解,对自己即将开始的学习有一种陌生感,对自己先前的学习经验感到过时而不适用。加上远程教育学习所需的信息素养不足,造成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学习手段、学习方法都需要提高,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4]
考生的学习基础、努力程度以及学习技能的有效性是影响网考通过率的主要因素。对考生进行调查了解每个考生的具体情况是开展个性化统考支持服务的基础,也是提高网考支持服务效果的前提。
3 重视复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进行复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的目的是为了使手上的资料更具有参考价值。高价值的复习资料对于复习迎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复习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提高考试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的收集
目前统考辅导资料的大致三大来源:
试点高校提供。通常,试点高校为了提高通过率会组织学校学科专家来对考试进行分析,经他们整理的复习资料无疑是我们复习的主要参考资料。在用好主办试点高校复习资料的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其它试点高校整理的复习资料。这些复习资料凝聚着这些试点高校对统考的努力,对考生复习迎考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从全国网考办及其网站下载。网考办网站一般会提供一些考前模拟练习,这些模拟练习题蕴含着当次考试的信息。据我们对前几次考试的考生反馈调查表明,考前一段时间在该网上的资料,含有大量考试的知识点和出题方向信息,掌握这些信息对通过考试十分有利。
从其它考辅机构获取。目前有数所网络统考辅导机构,如学习港统考辅导频道、知金教育等。由于这些辅导机构是专业做统考辅导,集聚了一些考试、辅导等方面资源,因此,这些机构提供的复习资料的价值也不容忽视。
(2) 资料的整理
如何对复习资料进行甑别,提取价值更高的资料是资料整理工作的关键。复习资料价值甄别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进行资料综合比较。将不同来源的复习资料进行比较来确定知识点重合范围和差异范围。一般来说知识点重合部分的参考价值比差异范围内的要高。接着,要进行资料的分析,调整重点范围。对各种统考复习资料差异范围内的知识点,可以根据来源不同等因素进行分析、调整,进一步缩小复习重点范围,这一步最终依靠的是辅导教师的经验。
4 加强统考课程辅导教师队伍建设
(1) 加强试点高校网教统考课程辅导教师队伍建设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辅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试点高校网络统考辅导教师的素质是影响该校远程教育学生网考合格率的重要因素。这种素质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专业教学素质;现代信息技术素质;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素质;”[5] 还有从事网教网统辅导的经验。必须加强这些素质的培养,提高网络统考辅导教师水平,进而提高他们辅导考生的能力。
(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习中心辅导教师队伍
学习中心辅导教师具有在试点高校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具体课程学习指导(如面授)、进行解疑、实施其它教学任务等职责。以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例。该院认为由“学科专家、主讲教师、学院辅导教师、学习中心辅导教师、学习方法指导师组成的五位一体的教师队伍是网络教育七大教学资源之一”[6]。与中国人民大学相似,很多试点高校都十分重视学习中心课程辅导教师队伍建设,并将聘请学习中心课程辅导教师作为学习中心的一项职责。一支高素质的学习中心辅导教师队伍直接影响对考生统考支持服务的水平。
5 加强对学生的考试支持服务
(1) 重视考生促学工作、增强学生的考试意识
“促学”是指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监控和评价,倾向于学习者学习动力的调控和学习过程的监控,以维持学习者的有效学习行为[7]。加强考生促学工作是由考生工学矛盾严重这个特点决定的。由于对考生的促学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强化考生的参考意识,因此重视考生的促学工作、增强考生考试意识也是降低缺考率偏高现象重要方法。对考生的促学具体要如何进行应该根据考生的不同情况区别进行。只有根据考生的特点与考生一起设计一套个别化、可行的促学方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 精心组织考前辅导
加强考前网上复习指导。网络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学习者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和支持服务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加强考前网上复习是加强统考辅导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基于网络的教学环境中,由于师生时空分离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远程学习者面对大量信息容易出现信息迷航,以及信息未能有效接收和处理的情况,即网络学习的低绩效现象。”[8] 应该加强对考生的考前网上复习指导,使考生克服低绩现象,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果。
进行考前面授辅导。进行考前面授辅导是学习中心组织考前辅导的一般形式。面授是学生比较熟悉和通常采用的学习方式,对于那些对网络学习缺乏经验和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考生,组织考前集中面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然而,面授辅导要受时间、地点、辅导教师等条件的限制,这种学习形式只能作为我们网络统考复习辅导形式的一种补充。
进行考前模拟测试。考前模拟测试可以提高考生应试技巧,同时,考生可以通过考前模拟训练,查找问题、找出差距,并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的补充。考前模拟测试可以帮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提高考试成绩。考前模拟测试方式可以采用网考模拟也可以采用书面测试,具体方式可以由考生根据的自己情况选择。要注意的是,组织考前模拟测试必须进行考题及考试情况的讲解与分析,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加强统考报考服务
由于考生的工学矛盾严重的特点,他们的报考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造成缺考率偏高的现象。以2009年9月统考某试点高校为例,缺考率高达25.1%,是造成统考通过率的重要因素。试点高校和校外学习中心在加强报考服务为考生提供考务的便利使考生安心复习迎考的同时,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考生对统考的重视度,避免出现考生盲目报考的现象,尽可能做到一考就过,至少做到报考必参考。比如,有学习中心采取考生一次缺考,下一次停报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四 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育海宁学习中心的实践
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育海宁学习中心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网教统考支持服务办法。在2009年9月全国网教统考中,该学习中心取得了良好成绩。在参加考试的139名考生中,大学英语通过率为90.55%,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率为90.41%,远高于全国平均率。该学习中心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高度重视网教统考
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网统工作,将网考通过率看成评价中心办学的主要指标。将中心统考通过率纳入统考相关人员的定期考核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从中心领导、教学主任、项目负责人、班主任、课程辅导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该中心加大了对统考支持服务的投入。近年来,新增学生支持服务项目投入十余万元。从而在硬件、软件上保障了统考辅导与支持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辅导教师队伍建设
中心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经验丰富的统考课程辅导教师队伍。对辅导教师队伍选用上,坚持熟悉远程教育、专业学科能力强、熟悉远程学生这三个标准,在此基础上注重专、兼职教师的搭配,充分发挥协作优势。辅导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教研活动,定期对教学、考试资料进行分析和考试辅导教学效果分析,有力地提高了辅导教师的专业素质。
3 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
中心认识到完善的支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是提高考生统考通过率的有力保障。对考生实行分班负责制,在合理分班的基础上,强化班主任对考生统考的支持服务。对考生支持服务标准也作了详细的规定,如规定考生考前辅导课实施班主任跟班点名制、准考证发放的考生签收制,提高了对考生支持服务的质量。
4 重视考生情况调查
中心将对考生详细情况的掌握作为班主任的一项基础工作。定期开展考生情况调查是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从历次考生情况调查了解到考生学习基础差异明显、工学矛盾严重、学习技能有待提高这三大特点,而且每一级、各个专业的学生情况又有所不同。中心在每次考生情况调查后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考生的情况。
5 实施分层教学管理法
针对考生课程基础差别大的特点,中心出台政策组织实施分层教学管理。对基础较好的考生提供一般的考前服务包括:指导考生利用复习资料进行复习、组织参加考前模拟测试、提供便利的答疑服务;对基础一般考生提供强化的考前服务,内容在一般的考前服务基础上增加每门课程6-9次的面授辅导;对基础不好的考生,除在考前提供上述的服务之外,利用该中心开设的社会化英语培训的优势,免费提供基础英语培训服务。分层教学管理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考生的问题,保证了教学质量,是网络统考高通过率的有力保障。
6 增强学生的考试意识
中心针对远程学生普遍工学矛盾突出的情况,加强了对考生的促学服务,增强了考生考试意识。采用以下办法:
利用QQ组建统考考生群。由于该群成员的基本特征的一致性――复习迎统考,从QQ聊天的内容上看,85%以上的聊天记录与统考有关,使该群的考生强化了考试意识,有效地促进考生的迎考积极性。
利用手机短信。根据中心学生100%有手机的情况,中心开通手机短信群发的业务,实时统考有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在考前一定时间对考生发送统考时间倒计时提醒。手机短信提醒大大增加了考生的参考意识,提高了考生考试的紧迫感,激发了考生复习迎考的动力。
7 重视考前模拟测试
中心十分重视考前模拟测试,将组织考生考前模拟测试作为提高统考通过率的重要方法。根据统考机考的特点,在每次统考前一周左右时间,中心组织考生到机房进行考前模拟测试,模拟测试有二名以上辅导教师到场服务,随时解决考生在模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模拟测试结束后,由辅导教师对模拟测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讲解。讲解内容包括考试环境与考试内容。考试环境问题讲解使考生熟悉了考试环境,解决了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试内容讲解,使考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复习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策略的调整,提高自己复习效率和复习效果。
五 结论
从海宁中心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到,加强支持服务是提高网络教育统考通过率的有效方法。只有形成全社会重视网络教育统考的氛围,建立由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试点高校、学习中心构成的网络教育统考支持服务体系,为考生提供完善的统考支持服务,才能提高网络教育试点高校的统考通过率,进而提高网络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国网络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尧学.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调查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4,(8):18-23.
[2] 罗筱.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的发展现状考察[J].现代教育技术,2009,(1):87-91.
[3] 周蔚,纪河.成人远程学习者特征与学习支持服务策略[J].成人教育,2006,(9):10-12.
[4] 牛健.谁是远程高等教育的学习者[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4):7-10.
[5] 张训锋.试论远程教育中辅导教师的定位、职能和素质[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24-26.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的上网人数仅次于美国,经常上网人数已达3000万,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已进入到了可以通过宽带上网的互联网发展新时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远程教育带来了新形式、新内容和新挑战。现代远程教育以计算机网络及卫星数字通讯技术为支撑,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世界各国在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时都深刻认识到,学习资源的可共享性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对于网络远程教育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决定性意义,这种开放性的教育必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1、现代远程教育的全球趋势
新世纪,各国政治家都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现代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共识。为迎接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的挑战,各国政府对远程教育备加重视,并制定专门计划加以支持、实施。
英国政府计划在2002年底以前,建立全国教育网络,使全国的学校免费与因特网相连,给每个学生配备电子邮件地址。英国政府还把1998年定为网上教育年。至今,英国全国各级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学校。美国的远程教育发展迅速,正在实施第二代Internet工程,加快网络运行的速度。前总统克林顿要求在2000年以前把信息高速公路通向每一所学校、教室和图书馆,通向每一个儿童。他在演说中表示,要使美国每一个儿童8岁进能够独立阅读网上信息,12岁能借助网络学习,18岁能够上大学。美国政府近年来用于网络教育的开支每年高达100-200亿美元。美国的网络大学有300多所,80多所大学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获得学位。日本文部省1994年制定了一项5年计划,到1999年,日本公立小学两个人拥有一台计算机。到2001年所有的中学,2003年所有的小学将全部上Internet网。1996年,文部省又提出了21世纪媒体技术的发展报告,要求在大的研究机构充实网络和远程教育设备。目前,日本已经拥有20%的光纤网络,到2010年,100%的日本家庭都将可以访问高速、高效的多媒体业务。法国教育部制定了为期两年的紧急培训计划,即从1998年秋季开始,在各培训学院对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有关培训,以便引导儿童能够提前熟悉网络,使教育能够提前实现现代化。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拨出专款初稿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总统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1届年会的开幕式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多媒体超级走廊,这是一个完整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计划。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展了远程教育。远程学习既支持一般的课程,也支持系统的高等教育学习。两国的教育部门都买断了加拿大开发的Wab-ct教学管理平台,供学校免费使用,极大地推进了以网络为媒介的现代远程教育[1]。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2、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
我国远程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函授形式,第二个阶段是广播电大形式,第三个阶段即部分高校试行开展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多媒体技术学习的远程教育形式。教育部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指出:“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重点支持并加快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建成一批网络学校。”
1994年,我国开始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1999年1月3日,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我国网络大学教育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已经由最初教育部批准的4所院校(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发展到2002年4月的67所。目前网络教育主要分5个层次:一是“研究生课程进修”如清华大学等高校提供这一层次的教育,主要针对已获得普通高校或成人教育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二是“专科起点升本科”,绝大多数的试点高校提供这一类型的远程教育;另外三种形式分别是“第二学士学位”、“高中起点攻读本科”和“专科”。在专业设置上,多集中在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学科上。从教育模式的应用上,网络大学所采用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远程实时授课模式和远程课件模式两种。前一种模式可以简单表示为:直播课堂+网上自学课件+讨论答疑+教学站辅导。后一种模式则可表示为:自学课件+网上讨论答疑+教学站辅导。在学制上,主要实行弹性学分制[2]。
截至2001年底,已开设8个大类51个专业,组织了近300门课程和一批素材库、案例库,网络教育的覆盖面已达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校生达24万余人,教育部投入资金达3.6亿元,社会投入资金达10.7亿元,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建设[3]。
3、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已经开展起来,但历经四年的发展,网络教育给人的总体印象,无论从社会效果还是从整个产业的发展来看,并没有占据远程教育的主体地位,与预期目标相差较大。网络学院的招生计划并没有显示出远程教育的特色,而是成为全日制招生计划的补充。不少试点高校只是流于远程教育的形式,其教学计划、内容、形式和教材选用都与全日制面授教学没有本质差别和改进,而学费却是全日制的两倍。
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以下挑战:
(1)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仍需继续建设。尽管教育部已经组织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专家组,2002年4月还下发了有关现代远程教育的文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核心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日前也由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制完成,由教育部9月23日在京宣布,但对于一个新生事物,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仍需完善和补充,以此来规范网络大学的教学行为,保证网络大学的教学质量,提高网络大学毕业生被社会认可的程度。
(2)经费投入不足和相关的师资力量不足仍是困扰网络大学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只有清华等少数大学实行了远程实时授课模式,大部分试点院校实行远程课件模式,教学上仍以面授为主。这就要求我们多在融资渠道上下功夫,如同国外和国内的网络大学和互连网运营商加强合作,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如“网上人大”的建设。在对外合作上我们需加大合作的范围和力度,但各开设现代远程教育的院校应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远程教育模式,不要都是一个面孔,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在远程教育形式上,我们提倡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网络大学要加强对现有教师计算机水平和网络应用水平的统一培训,建设一个科学的现代远程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3)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学科布局和教学课件的建设上仍需加大工作力度。在学科建设上,由以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向以多学科共同发展转变,调整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的关系,科学地做好学科规划工作。在教学课件的建设上,不局限于远程教育学院本身,可以和其它学院共同开发;不局限于一所学校本身,应加强和其它远程教育学院和国外网络教育学院的合作。目前,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使用的管理软件多,来源复杂,同一类软件也有多个版本,且互不兼容,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大多数管理软件的设计对技术发展和教育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差,稍有变化即难以使用,造成一些软件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应用;大多数软件的应用局限在单机或小型局域网上,缺乏在大型网络如办公网、校园网、城域网、互联网上应用的软件。我们要减少重复建设,协作开发丰富的高质量的网上教学资源、试题库及网上测试系统,保证网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并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形式和运行机制,形成网上教育资源建设的滚动发展机制,促进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4)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问题。在网络的建设中,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具体情况,局域网的建设要同外部的因特网相适应,相协调。这方面我们有些负面例子:如内蒙古的一所高校,1998年投入700多万元建设校园网,但是却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原因就是完善的校园网与外界的通道太窄,与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带宽是64K,与中国电信的带宽也仅2M,造成“信息孤岛”,与外界交换信息困难。这要求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要有整体规划的概念,这样才能保证局域网发挥应有效果。
继续教育研究(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 issn:1009-4156 cn:23-1470/g4 邮发代号: 周期:月刊 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主管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研究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继续教育类、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始终以学术交流为目的,指导学习和实践,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发展为宗旨,以从事继续教育研究和工作的人员为对象,及时报导国内外继续教育动态,关注继续教育热点问题,交流继续教育理论与学术研究成果,探讨继续教育发展模式。
《继续教育研究》期刊(原名《函授教育》,2000年更名为《继续教育研究》)是中国继续教育类、社会科学类、中文类核心期刊,1984年7月创刊,历经近二十多个春秋,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继续教育对实现终生教育意义非凡,对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作用。
《继续教育研究》乘势而起,始终以学术交流为目的,指导学习和实践,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发展为宗旨,以从事继续教育研究和工作的人员为对象,及时报导国内外继续教育动态,关注继续教育热点问题,交流继续教育理论与学术研究成果,探讨继续教育发展模式。我刊逐渐走向成熟,在同类刊物中已有较大影响,社会效益颇丰,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高校、科研所拥有广泛读者。并在2002年获得“全国社科期刊优秀栏目设计奖”。本刊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拥有较高转载率,转载率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位居前列,在办刊中逐渐走出一条学术性、科学性、指导性并重的发展之路。为扩大交流,方便查询与检索,我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为关注继续教育的有识之士提供更多、更有效率的服务。2004-2006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8年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栏目设置
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自由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大学生教育、高职教育、高校管理、英语教育、教师教育、教育者论坛,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