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会计中的经济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8-31 16:21: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会计中的经济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会计中的经济学

篇1

经济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当中,《资本论》主要侧重于研究生产关系,主要意图在于批判资本主义。会计学和经济学之间有着比较直接的关系,当中的主要表现就是经济理论和会计学之间的关系。从商品货币理论上来看会计本质,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一)经济学中的商品本质和会计学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另外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之间进行交换,这就是价值交换。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出了货币,商品的价值也就有了代表性的价格。在经济市场中,会计本质是计算货币计量和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动的过程。可以说资本都是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而将自身的价值逐渐提升,而作为会计工作人员,首先应明确商品和货币以及资本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并清楚货币在一个企业的发展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进行会计理论分析。

(二)资金循环、生产与会计学之间的关系企业当中资金的循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首先要经过流通,然后经过生产,最后再流入市场,这个过程中生产是企业经营的决定性因素,也只有生产过程才能为商品提升本身的价值,并创造更多的价值。除此之外,企业的资本运动也无法脱离流通的过程,当企业购买的生产材料无法适应劳动力,那么将不能进行生产。而在最后的销售阶段,如果对商品不进行销售那么生产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因此,企业的资本应按照比例分为三分,一份用来作为生产资本,一份用来做货币资本,剩下的一份则是商品资本。资本是不断循环的,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周期性规律运动。资金周转的速度快慢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成本的各个部分即是并列存在,优势接踵进行的。在现代社会经营是十分重要的,周转速度越快就会产生越高的利润。

二、经济学、财政会计概念与实证剖析

最开始的会计体系是有人们经过长久的记账实践和不断的改良而形成的。上个世纪初,会计理论工作人员还将会计工作中的重点放在描述一些不便于观察的会计实务中,并没有形成一套整体的会计理论和准则。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权的逐渐变化,为了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为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提供保障,经过不断的研究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会计原则,以此来规范原本毫无章节的会计实务。到上个世纪20年代时,很多受过专业经济理论教育的博士研究人员逐渐的走到会计理论研究中来,采取了比较规范性的演绎法,来彻底的改变了会计理论中的杂乱现象,形成了会计行业中的焦点概念。后来又有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在著作中都涉及到了“收益”这个概念。并在论证中对收益的概念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分析,但是与传统的会计体系进行比较,其收入实现以及费用配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上个实际70年代以后,西方的财政会计中心逐渐向资产欠债方面转移,资产转而成为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内容。美国的财政会计概念中以一个比较新颖的思绪,也就是资产作为了财政会计的焦点概念,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财政会计和陈述的框架。

三、西方经济学与我国会计学

(一)经济学视野研究西方经济学主要围绕:.出产何种制品或劳务,出产多少;采纳何种手艺来产出想要的制品和资本怎样分配;为谁出产和分配制品,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经济中的产出、就业、价钱和对外经济四个方面,以此来对财政政策拟和收入政策等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来平衡总供授和总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学的发展当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比来20年而演变成的一个分支:新轨制经济学中主要对产权、经济组织和轨制变迁等理论进行了分析,这些理论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提供了参考性意见,同时又有着极强的操作性。

(二)西方经济与中国会计关系和发展研究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就履历这异常历史性的轨制变迁,不仅涉及到了根基的规制结构,同时也涉及到了一系列的轨制放置,当中表现出了很多传统会计理论中无法阐述的内容和问题。对于在成长中的中国会计学者来说,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对我国的会计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决,同时也提升了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的水平。

篇2

一、会计知识及技能竞赛的内容

会计知识及技能竞赛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的双重要求,比赛的内容分为笔试、抢答辩论及会计操作三个部分。笔试内容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纲要求的知识点为主,题型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型一致,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抢答辩论赛分为抢答和辩论两个部分。抢答题主要以学生所开设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设计,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金融等专业知识;会计法、经济法、税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等。抢答赛可根据参加学生的人数多少进行分组,可以多组比赛。辩论赛是把学生分为两组,围绕相关的会计问题进行正反两方的辩论。

会计操作分为点钞、计算器盲打及会计软件操作三个部分。点钞比赛是将散开的练功券整点为100张一把,以点钞张数多少评定成绩,采用限时不限量,统一计时的方法进行比赛。计算器盲打是利用计算器将指定的数字相加计算出结果,也采用限时不限量方法比赛。会计软件操作是利用我系实训室网中网会计软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平台相关会计工作,以软件自动生成的成绩来评定。

二、会计知识及技能竞赛评分标准

会计知识及技能竞赛以三部分成绩累计进行综合评定。笔试占30%,抢答辩论占30%(其中抢答15%,辩论15%),会计操作占40%(其中点钞10%,计算器盲打10%,会计软件操作20%)。由于每项单项成绩的总分不同,为体现比赛评比的公平性,评分时不以每项的单项成绩简单按3:3:4的比例相加,而以每一项单项的排名计成绩,排名越前得分越高。

三、会计知识及技能竞赛的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笔试竞赛的考题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会计基础知识及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两门课程的掌握的程度与熟练程度。

在抢答赛中,所涉及的题目内容为会计专业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生在备赛过程中,进一步对这些知识进行了复习,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辩论赛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由于抢答辩论都需要分组,在分组与选拨辩手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在准备第三部分会计操作比赛过程中,很多学生苦练点钞技术、计算器盲打技术,并常去会计实训室,上机操作财务软件,掀起了学习热潮。此项比赛使学生手工操作的熟练程度、会计核算能力、财务软件应用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客观评价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整个会计知识及技能竞赛中,由于较为科学地设置了相关的比赛内容及评分标准,使得比赛成绩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试和抢答成绩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辩论成绩反映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计操作成绩反映出学生的专业技术操作技能;综合成绩则反映出学生上述综合能力的高低。通过会计知识及技能竞赛的形式来评价学生,能综合评价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客观。

(三)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

在会计知识及技能竞赛的准备过程中,相关教师要组织参赛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这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使老师发现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弱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举办会计知识及技能竞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系统,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还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活动,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同时,有利于教师人发现高职会计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工作。

篇3

国家把中职会计技能大赛列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项目之中,是为了会计专业与会计教学、与会计、与会计工作等方面加强联系,促进国家“校企合作”政策的开展,培养出工学结合的新型人才,充分展示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职业教育水平。

1当前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定位不清晰

会计教学与社会需求未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会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未能与人才培养的方向衔接在一起,对于人才的培养造成很大的影响。

1.2实践环节太少

在会计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教学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中职教育学院不重视会计的实践教学,没有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活动。对于会计实践活动缺乏指导性、完整性、系统性,学生缺乏大量的实践锻炼,给教学造成严重的影响。

1.3教学效果评估不当

教学评估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中职学校的质量评价制度不健全,对于教学方法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不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方法掌握状况。

2会计技能大赛对于会计教学的积极作用

2.1促使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会计技能大赛是充分展现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会计知识学习水平的平台。会计技能大赛会采取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体现社会各行业对会计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技术要求,对中职会计的教学有着指导意义。通过技能大赛,人们对学生的会计学习水平有了一个准则,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侧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都可以从大赛中得到启示,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改变,完善教学方法。

2.2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会计技能大赛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衔接,可以规范学生的会计技能和操作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通过技能大赛把会计的技术标准传达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把技术准则贯穿于课堂内外。教师可以从技能大赛中提炼出经验和教学方法,把所学到的经验运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推行实践式学习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会计能力。

2.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技能大赛,学生可以了解到当今社会中的会计就业形势,从而促使学生提高自主积极性,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意识到会计知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技能大赛,学生会逐步形成一种技能操作上的企业规范,对于自身的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自身的缺失,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专业实践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3优化会计教学的策略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教学结构

与就业趋向紧密结合,可以促使学校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中职学校应根据大赛的考核内容、考核要求及评价标准,参照会计职业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中职会计课程体系。中职学生举办的技能大赛,必须以会计教学的大纲为标准,按照课程学习内容布置竞赛题目,实施会计技能的考核和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会计知识的提升。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教学“一体化”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按照会计实训项目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上,将实践穿插其中,规范学生的学习方法,重视案例教学法,广泛搜集案例进行讲解。

3.2加强训练,提高技能水平

从大赛设置点钞、翻打传票、会计电算化等比赛项目来看,大赛需要的是实践技能强的学生。中职学校要抓住大赛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丰富实践教学项目,加强专业技能的实训。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政策有助于帮助企业积累人才资源,也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降低人力资源资本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企业能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增加学生对会计教学的资金投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3.3建立竞赛模拟机制,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把会计竞赛测试导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职场环境,帮助学生适应职场环境和积累实践经验。把竞争项目融入日常的会计学习之中,把技能竞赛贯穿于整个中职教学阶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技能训练的有效性。为了有效地提高中职会计教学质量,学校可以在模拟技能竞赛中设置竞赛测试评价环节。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还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之感,对于提升学生的会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模拟测试结束之后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4结语

中职会计教学是教师们一直需要不断进行交流探讨的内容,学校可以利用会计技能大赛来提升师生双方对于会计的认识。教师通过技能大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技能大赛认清社会对于会计专业人员的要求。中职学校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推动作用,不断进行课程结构调整,优化教学模式,丰富实践内容,培养出适合社会的高技能的会计人才。

作者:董志兵 单位: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C-0031-04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形成较为真实的场景感,把自己放在体验者的位置感受知识。情境教学法非常适合会计专业使用,其原因是会计初学者应该把自己放在企业中,作为各项经济业务的亲历者,以会计人员的视角观看企业的经济业务,而事实是:会计专业初学者常常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位置,以第三者的视角观看企业的经济业务,这种做法导致学生会计主体不明确,入门需要很长的适应期。近年来,受到职业教育的普遍关注,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项目教学具有目标性强,任务连续、形成显性情境成果等特点,这种方法一般不应用于会计教学中,因为会计教学中难以形成显性情境成果。笔者在会计情境教学中尝试选择把二者结合运用,即:先创设企业情境,让学生作为企业员工参与企业运行,避免学生将自己定位为旁观者,明确会计主体;然后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情境教学,用明确的任务驱动学生环环相扣完成情境操作;最后学生在企业运行中填写的各种单据形成会计的核算资料,学生对这些会计核算资料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形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种情境设计将《基础会计》中的主要经济业务全部贯穿起来,形成连续核算,同时将《基础会计》课程中的主要内容贯穿起来,让学生明确看到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在仿真企业经济业务中、真实财务核算环境中,完成真实会计核算,掌握并理解会计核算原理,初步形成会计思维。

一、《基础会计》课程目标分析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第一门课,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把握专业技术,具备履行会计岗位的工作能力,引导学生认同职业角色。纵观课程的四个任务,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认同职业角色是本课程的重中之重,应摆在首要位置。学生在学习中逐渐认同会计这个职业角色,学习动力就会内化,课程的其他三个任务自然水到渠成。反之,如果学生没有认同职业,坐在课堂上心猿意马,课程的其他三项任务也很难达成。那么如何让学生认同职业角色呢?笔者认为:学生学会,学得有趣,学得有收获,学得很明白,最终学生感觉凭自己的能力可以驾驭这个职业,就是学生认同职业角色的过程和落脚点。

二、情境教学设计思路

《基础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将教学内容与会计岗位职业情境交融,在教学中设计精炼的企业情境,让学生在企业情境中学习知识,在企业会计岗位中运用专业知识,逐渐适应会计工作和岗位情境,学会在企业会计岗位上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能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学会运用专业知识,巩固职业认同感,树立胜任会计工作的信心。

笔者根据这一思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会计情境项目,将企业经营过程嵌入课程中,模拟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环节,创设企业情境开展会计项目教学,让学生作为企业中的一名员工,一边学习会计知识,一边在模拟企业情境中开展工作,运用专业知识,理解企业传递信息载体――原始凭证背后代表的经济意义,理解“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的运动”这句话的实质意义。

三、情境教学设计原则

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贯穿了企业资金运转的全过程,对这三个环节知识点的把握是《基础会计》课程的核心内容。笔者按照企业资金运动轨迹设计会计情境项目,设置一个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的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运动的轨迹,学习用会计的语言描述企业物流、资金流的运行。在项目教学设计中,遵循简洁的原则,不追求各个环节面面俱到。经济业务过分复杂,让学生陷入细节中,被纷繁的旁枝末节拖累,反而看不到企业运行的主线。本文中的项目教学设计重在教会学生会计思维的视角和方法,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经济业务。

四、情境教学框架设计

笔者依据企业供、产、销运行线路,采用模拟企业经营的思路,设计了三个典型业务项目,各情境项目的教学目标及设计如表1所示。三个情境教学设计任务分解如下:

任务一:采购员的一天

任务目标:学生在采购业务情境下履行采购申请,采购付款,材料入库三个流程。

任务角色:教师扮演供货商和总经理,学生3人一组,分别扮演采购员、会计、仓管员。

脚本设计:采购员小李接到生产部的采购通知单,生产部张部长需要一批汽车零件。采购部多方联系比较后,认为红海有限公司的汽车零件物美价廉,决定去红海公司进货。

活动一:小李填写了一份进货申请单,这批材料一共需要支付117 000元。其中材料价款100 000元,材料增值税17 000元。

活动二:小李找总经理签字。

活动三:小李来到财务部,会计开出转账支票。(会计练习转账支票的填写、传递)

篇5

会计学是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基础会计》是本专业的入门学科,通过它,学生能全面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经实践证明,把情景教学法引入会计教学,模拟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景,展开与实际问题相似的探讨过程,会使学生产生感性知识。

一、《基础会计》传统教学法的不足

中职生此前没有关于企业及财会知识方面的感性认识,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参与性,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更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企业财会工作流程,将基础会计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内容变成直观的工作场景,通过实景实操来引导学生消化理论,从而达到边理论、边实践、边学习、边工作的效果,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二、情景教学法的优点

情景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手段,通过制造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具体场景,如,模拟公司及企业来帮助学生体验、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情景教学法能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将实践知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景,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变被动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情景教学法能够广泛运用于基础会计的教学,如,筹资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分配过程的核算。

三、情景会计教学法的主要程序

1.情景设置

情景设置是情景教学法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开展情景会计教学法的第一。在学生授这门课之前,可以带学生参观一些企业,最好是大中型企业,让学生熟悉企业的经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情景,模拟某个公司财务或其他职能部门,依核算和管理内容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如出纳、成本核算、工资核算、记账凭证填制、总账核算、报表编制等岗位。然后对学生进行分工,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角色,参与实践。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角色的合理分配,实现角色的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要求学生扮演一个特定角色来处理基础会计核算工作,这一环节是情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过程来分析和领悟所学知识,并借此来提高业务能力及社交能力。

3.集中讨论,共享经验

角色扮演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把问题情景、现实的经验和现实的问题有效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行为一般原则获得概括性认识,这种概括性会计认识的获得取决于学生角色扮演过程的领悟以及角色扮演讨论的深度。

4.教师做出总结性的评价

教师在情景教学中,应该充当“导演”角色,组织和统筹整个教学过程。情景完成学生扮演角色结束之后,教师应对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评价和总结,重点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过程中,岗位的实践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妥当,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等。要指出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具创新性的方法和操作性技能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

四、情景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一)原材料购入的课堂教学

采购人员张三购入一批甲材料,价款 10000,增值税 1700,运费 200元,开了转账支票支付,材料未入库。这是原材料采购过程经典的例子,按传统教学法应该这样子讲解,购入时: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0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贷:银行存款 11800,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听完课之后,不会会计处理的程序,不能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二)原材料购入的情景教学(改革后教学方法)

1.工作场景和角色安排

(1)创设工作环境

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教室的桌椅讲台,创设出总经理办公室、财务部、采购部、仓管部等部门。

(2)角色分工

指定几位学生分别担任主管会计、制单会计、出纳员、记账会计、采购员张三、业务经理、仓管人员、总经理。

2.教学过程

(1)业务部按采购计划,派张三去采购一批甲材料,采购完回到公司,将采购过程的有关原始凭证张贴在底板上。(大屏幕上展示原材料发票、运输发票),接着由采购部经理签名之后,交由公司经理签名,再到财务部开支票。

(2)在财务部,采购人员把领导已经审核的原材料费用交给制单会计,制单会计受理相关票据后,认真审核业务的真实、合法性,并按购入原材料的价款和运输来计算出原材料价款,填制一张付款凭证,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0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贷:银行存款 11800,然后交由主管会计审核,审核无误之后,交由出纳付款。

(3)出纳填制完支票后,检查无误之后加盖单位法人的公章并送会计主管。

(4)会计主管审核无误之后,在支票上加盖财务专章后交给出纳。出纳把现金支票交给张三。

(5)出纳把支票沿虚线剪开,发票和支票存根联附在付款凭证后面,并在付款凭证上加盖付讫的印章,之后把转账支票交给张三,并登记备查账簿,并由张三送给供应商。

(6)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付款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完了在出纳处签名和盖章,并将附有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交给记账。

(7)记账收到传来的会计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完成登账后在记账凭证上打“√”,在记账处签名盖章,并将已经完成登记总账、明细账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交给会计主管。

篇6

夏河:在许多场合您都指出,快餐业是餐饮业的现代分支,您说您的中式快餐理论从中国传统饮食风格与现代西方工业节奏中得到启示,试图一方面在向传统饮食文化的回归中寻找快捷,一方面在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趋同中保留人性。你何以能在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支点上跨时空地建构智能型餐饮文明的大厦?

我们知道,传统意义上的中餐,食品制作虽缺乏分工却一人多能,制作工艺虽缺乏标准却极具艺术性,消费节奏虽然缓慢却富有享受。我不知莱系何以能快速浓缩为一碗羊肉汤?而西方速食业却有着与中华传统饮食慢功夫完全不同的节奏:技能简单却高度分工,制作规范却工具多样,品种单一却批量生产。麦当劳式风格齐一的西洋速食,尽可看做是福特流水线上风格齐一的汽车的翻板,其工业化生产、标准化流程、低成本运作、大批量生产,是快餐业成功的关键。由于中式餐饮业缺乏现代工业尤其是食品机械行业的支持,其工业化程度尚处在很低的水平,在这么一种约束条件下您提出的“适度工业化原则”难道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

乔赢:我不同意这一点。在创办红高梁快餐连锁公司之时,我就一直在思索中式快餐的发展道路问题。“红高梁挑战麦当劳”,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背负着五千年中华餐饮文明的智慧与当代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包含着向麦当劳学习并超越西方工业文明的决心,它是中华餐饮文明的现代觉醒。中式快餐业走的既不是传统饮食的老路,也不是在重蹈西洋速食的覆辙。毫无疑问,西方速食给人以方便快捷,但同时也伴随着工业文明带来了机器对人的奴役、选择性的贫乏、创造性的丧失以及营养性失调。工业文明最大的代价是人性的丧失。马克思的异化论,绿色运动,新儒学,马尔库塞单面的人,海德格尔存在的被遗忘,都指向了这一点。在走向现代化与后现代化过程中,人类对工业文明污染的反思、对生活质量与生活多样性的追求,对东方文化传统价值的再发现,已首先从人文精神上做了定向。在这么一种大背景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第三次复兴,也为中式快餐带来了契机:中式餐饮历来以美味为前提,以养生健身为目的,如果冠之以快捷的形态,辅之以现代的运作,完全可以成为21世纪智能餐饮时代的主流。为此,我提出了适度工业化生产、标准化操作、连锁化经营、现代化管理、名牌化战略、专业化品种选挥、营养化膳食结构、社会化目标等八项主张,作为中式快餐业发展的经济纲领,同时,受丰团公司柔性加工系统把人从分工生产的细节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启发,提出了发展中式快餐的临界生产方式概念,旨在实现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与现代化大量生产的统一,创造性劳动与标准化制作的统一,严格性管理与人性化参与的统一,以及现代生活质量与现代生活节奏的统一,等等。这种“临界”的提法,也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庸、超越的思想中与西方现代科学协同、整合的观念中找到更为丰厚的资源。显然,这一中式快餐的发展道路,既不是对中国传统田园牧歌式农业文明的回归,也不是对西方现代批量生产型工业文明的趋同,而是超越性地建构既汲取两者的优点、又克服两者的局限的更高层次的系统,如哥德尔定理指明的那样。

夏河:您再一次提到了哥德尔定理。就我所知,哥德尔定理描述的是逻辑数学的系统,他指出,任何一个初级系统就其逻辑性来说,都不能保证自身的完备性,而需保证初级系统的完备性,必须建构一个更高层次的系统,这一新的系统可以保证初级系统的完备性,却又不能保证自身的完备性,要保证自身的完备性,又需要建立一个更高层次的系统。记得有一次,当我谈到红高梁发展很快,管理滞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时,您就指出哥德尔定理,并石破惊天地说,任何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都会是管理不完备的企业,要等到管理完备再发展,不仅会丧失发展的时机,而且在低层次的徘徊中也绝对求证不出一个管理的完备。我觉得哥德尔定理成了您的托词。

乔赢:恰恰相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哥德尔定理是我的经营理念。如果当初我们局限于管理的完备,就会淹没在数以万计的烩面馆之中,决不会有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层次文化建构,决不会有“红高梁挑战麦当劳”的呐喊,决不会有横空出世般的中式快餐。实际上,红高梁的历史以及整个快餐连锁业的历史都一再证明建构更高系统的经济意义。您知道,快餐业与餐饮业的分工是市场交易的产物,快餐业形成专业化是市场分工的结果,而获取规模经济是专业化的目的。自1898年通用汽车公司推介连锁企业起,一战时,霍华德·约翰逊将其路边的饮食摊连成一体,构造了最早的餐饮连锁系统,到了六十年代,美国餐饮业掀起了连锁的浪潮,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快餐连锁业的交易额占到整个美国连锁业的第三位,其系统创新带来的规模效益决非零星的餐店可比。

说到连锁,即同一企业采用统一的理念、行为与视觉系统,统一的产品、标准与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并使其企业风格具有鲜明的识别性。它包括自由连锁的松散形式、母子连锁的紧密形式、特许加盟连锁的半紧密形式。其中,特许加盟连锁具有构造更高层次、更大系统的特征,是快餐业迅速成长的关健因素之一。加盟店在加盟合同基础上购买特许经营权,原公司则协助加盟店的规划与建立,并定期加以监督指导,协助其营业。通过这一形式,完全没有名声或连锁经验的加盟店可分享原公司已有的无形资产与集中配送的管道,从而具有快速成长的期望。目前,红高梁快餐连锁公司已初具规模,其母子连锁采用直营形式,特许加盟连锁已形成规范。正是在发展中,红高梁的管理系统也日趋完善。

篇7

2 用生活中的事例生动的比喻或用小品创设愉快情境。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品一般要短而精,占时二到三分钟,适合穿插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物轶事、有效的比喻、小游戏等等。多利,形式的教学小品都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实践证明:这些小品能引起学生的大脑神经兴奋,强化并活化抽象、难理解的知识。如讲到计算机系统时,我讲了一个小故事: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量是极为庞大的,就好比一个人在堆满了谷物的仓库里打谷子,怎么施展得开,工作效率又怎会高呢?于是,人们把谷子堆在仓库中,自己拿了一部分谷子到场院中去打,打完了再送回去。这下子,可没什么碍事的东西了,打谷子的速度快多了,效率提高了。计算机也是这样解决同类的问题。它把大量有待处理和暂时不用的数据都存放在硬盘中,只是把需要立即处理的数据调到内存中,处理完毕立即送回硬盘,再调出下一部分数据。硬盘就是计算机的大仓库,内存就是它干活的场院。又比如我在讲文件夹时,我将文件夹比作某个同学的一个黄色的小书包,书包里装着六大科的课本,课本里还夹着试卷,这些课本就是小文件夹,试卷就是文件。在讲文件的路径时,我请一位同学来说出他上学和回家的路线,将这种“路线”引申为查找文件的路径。再问路径是唯一的吗?你走不同的路线回家会不会迷路?学生在简单的比喻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

篇8

一、现阶段会计集中核算下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的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会计集中核算下的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工作相比之前的管理机制来说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财务损失,会计集中核算体系改善了传统核算体系中涉及的内容不够全面的现状,它通过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使中小学的公用经费得到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减少了学校乱收费乱开支的现象,在减轻了学生压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就目前情况来看,现阶段的会计集中核算体系逐步实现了统一收付、统一核算和统一管理的体系,增强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力度,促进了中小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从另一方面来看,现阶段会计集中核算下的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统一经费的管理能够使学校有更多的资金去构建相关的教学设备,而且还能减少学校中的现象,这样一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二、现阶段会计集中核算下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虽然会计集中核算下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工作得到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关注和重视,而且也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了一定的力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意识薄弱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好多中小学校在施行会计集中核算体制后认为学校的财务工作应该由支付分中心来管理,忽略了自身对财务的管理工作,导致好多学校在进行财务支出时随意性比较大,没有在支出前进行合理的预算和控制,进一步导致财务支出的严重超标,在向支付分中心申报时支付分中心只能进行事后管理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二)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力度不够深入

现行的会计集中核算体制将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核算工作分离开来施行,导致中小学公用经费重核算轻管理现象的产生,支付分中心只是按照相关的程序和制度法规对中小学各项公用经费的支出进行核算和整理,而没有分析和研究票据与实际工作用途是否相吻合,导致了真票据假业务的现象,不仅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不正之风的产生和蔓延。

(三)监督体制不够完善

就目前情况来看,会计集中核算下的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工作中没有完善的监督体制,这就会导致由于人为因素或者其他客、主观因素造成不必要的公用资金的损失和浪费,由于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分离出现了支付分中心管账不管物,学校管物不管账的现象,支付分中心的账目与学校的实物不相符的现象十分常见,严重影响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管理工作。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意识

强化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意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强化学校的主体意识,不仅要求相关的领导强化学校主体的意识还要引导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主体意识,定期的对学校内的财务支出进行管理和控制,做好相关的预算工作,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管理的体系,使学校内部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面的资金管理体系,尽量减少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体制下财务核算工作和管理工作分开造成的中小学公用经费损失和浪费的现象。

(二)强化会计经费分析指导的能力

高质量的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不仅要求支付分中心做好对各个学校的财务核算和管理的工作,还要定期的对学校向支付分中心所申报的票据与实际运行的状况进行核实和管理,引导学校完善自己的财务管理体系,还要定期的对各个学校所申报的财务数据进行统一的核算和管理,做好相关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尽量避免真票据假业务的现象。

(三)完善相关的监督体制

完善的监督体制是解决现阶段会计集中核算下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关键,能够督促支付分中心的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增强其实用性和适用性,所以就要求支付分中心和学校不仅要建立相关的监督体系还要构建相关的监管部门,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基础上提高中小学校公共经费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提高中小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力

就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来看,相关的财务工作比较复杂,而且在不断的改变和发展,相应的会计集中核算下的中小学公用经费的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增强其创新意识,积极的与其他相关的单位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支付分中心应对现代经济社会所提出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会计集中核算是避免中小学公用资金损失和浪费的有效方法,对于学校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本身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相关的工作者就要善于发现会计集中核算下中小学公共经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及时的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这样一来能够在提高支付分中心财务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进一步实现中小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篇9

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活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可以越俎代庖,要给学生以自由活动的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新教育理念还以数字比例划分了师生活动,学生活动至少占到课堂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情境教学不仅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要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渴望,充分感受会计知识,主动探究运用会计学。尤其最新调查显示,很多职业学校学生选择会计专业,是迫于就业压力或迫于家长要求,而非出于个人兴趣。那么主动性的激发就尤为重要。

例如,在学习《会计要素》的“无形资产”时,我创设以下教学情境:大家看过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白家二奶奶要求用“白家老号”入干股分红,她凭的是什么?再如,白家的秘方是各方争夺的宝贝,那又属于会计上的什么?

问题提出,学生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我顺势引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连平时打瞌睡的学生也从“不说”到“敞开说”,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起来,一变过去被动听课、课堂气氛呆板局面。学生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参与意识,“无形资产”与“商誉”等重点内容也就在轻松和谐的情境中完成了。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所以,课堂上提问的设计、题目的选择、情境的创设等都要充分考虑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性。

二、激励求知欲,增强创造性

问题是教学的灵魂。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体、新颖、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难度要与课本内容保持一致。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例如,在对《基础会计》第六章“记账凭证的审核”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创设出如下诱人的问题情境:假设你是公司财务主管,会计、出纳给你报来记账凭证,请你审核,你应审核那些项目,如何审核呢?这正是当堂课的难点。于是教师便抓住学生强烈好奇心和体验成功的需求这一特点,将学生分为三人一组,要求学生们按照会计实际工作中的填制、审核过程,进行真实情境再现。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眼光分析、思考这一问题,获得创造成功的体验。

三、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情境教学既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同时还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会计教学尤其应以训练学生能力为重,把现在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联系起来。我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会计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尽可能带学生去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真正动手操作,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了,例如,《错账更正》第一课时的课后作业我设置如下:你去企业实习做一名出纳,由于多日未账实核对,导致连续几日的现金日记账余额错误,你该如何更正?要求学生课上先思考、讨论,课后找身边的专业人士询问(所带班级有不少学生家长从事会计工作)或上网查资料,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篇10

中职学生在经历中考挫折以后,普遍存在学习热情不足、厌学情绪突出的问题。《会计》是一门集抽象性、专业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课程,若再继续采用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从书本到书本的传统灌输式教学,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师教学效果欠佳的状况。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取能力的强劲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表明,情境教学法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情境教学法是指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的场景,将教学内容置于特定的情景之中,让学生在情景中思考、探索与合作。它既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它也是一种将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创建各种教学情境,能够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这里,我就如何优化教学情境来提高会计教学效果作一探讨。

一、创设导入情境,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成与败。创设巧妙的生活情境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对该节课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例如:我在讲完一般销售业务之后,要讲商业折扣内容时,就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商业折扣的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一个商场换季打折销售的画面,同时,提出打折销售的价格明显低于正常销售价格,为何商场还要采取打折销售,商场会亏本吗?商场对折扣又是如何核算的呢?假如你是商场老板,会采取打折销售的措施吗?此时,学生议论纷纷,这样,很自然地吸引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中。学生的求知火花已被点燃,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状态,从而就会带着一种积极的求知欲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关注时尚情境,引领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讲授新内容之前,教师如能结合学生关注的时尚热点,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我在讲授无形资产的定义、特点及核算内容之前,就先给学生看一个李宁牌运动服的广告。同时让学生们发言:“假如你要买运动服,你会选择买品牌的运动服还是买普通的运动服。”这时,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绝大部分的学生选买品牌的运动服,认为有品牌的同时意味着质量有所保证。接着,我就问大家:“你们都是如此看重品牌,那么品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会对企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效应呢?”这样,就立即引入了无形资产的定义、特点及核算方法,从而很好地回归到了正题,促使学生带着探究的心情继续学习本节内容。

三、巧设互动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会计教学中,学生是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和应用知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假如没有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的积极体验和领悟,整个课堂就缺乏灵气,要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是一句空话。例如:我在讲授银行结算方式时,课前让学生填一张仿真支票。上课时,我利用投影仪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我让其他学生评价“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由我作一个总结,并展示正确的支票填写方法。这种情境不仅能使课本知识形象化,而且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进而引发学生去思考、去认识分析问题,从而使其真正领悟其中的知识点。由此可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设活动情境可以激起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同时也让每位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教师不再是让学生简单地学习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从而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营造知识联系情境,培养学生创造的意识

巴甫洛夫说:“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体经验已有的同类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多种新情境,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其中,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运用所学知识、技巧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例如:讲授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的核算时,通过一般销售、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的情境概念对比,学生就可利用一般销售的核算方法,推导出销售折让、销售退回的核算分录。再如:委托代销方式中,视同买断和收取手续费方式的销售核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