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1 16:35: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

篇1

(1)确保人的生命安全生产的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如果生产不能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何谈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根本就是与生产的目的背道而驰。所以,开展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的终极目的是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只有在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让广大职工明确其目的是为了职工的生命安全,才能激发出广大职工参与和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才能避免走形式、走过场,收到好的效果。

(2)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所谓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只是表面现象,根本在于通过实现安全生产避免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只有有效避免因不安全生产造成企业与职工的生命财产损失,才能实现企业经营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提升职工收入,实现生产为改善人的生活水平的根本目的。所以,我们才提出了“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口号,因为这才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不能本末倒置。在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使广大职工明确企业之所以组织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状况,也只有在安全生产的情况下才能提高企业经营状况进而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状况。

(3)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首先必须能够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其他企业,只不过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这个话题更让人关注而已。不能给职工提供生命安全保证的企业根本不能留住职工、留住人才,更谈不上吸引职工、吸引人才了,那么实现长远发展只能是奢谈妄想。所以,在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让各级管理者,特别是班组长明确这一点,这样才能调动各级管理者的建设积极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长期坚持下去。所以,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这样的理解不利于有效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不利于在广大职工和班组长中进行宣传发动,不利于提高广大职工和班组长的认识,也不便于长久坚持和深入开展。只有全面理解和宣传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三重目的,才能获得广大职工和各级管理者,特别是班组长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持续开展,取得实效。

2厘清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要解决什么问题

谈到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一般认为主要涉及到人、机、环3个方面。只要这3个方面都安全了,安全生产就能实现。这是根据文化的最基本含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提出的命题,是对的,也是全面的。但是它是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大概念,不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根本任务。在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它的内涵和任务有所不同。本文认为,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应该只是从精神财富方面考量和入手。

(1)煤炭企业生产从“机”的方面考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机”的基本条件,都是由煤炭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的,生产机械化水平、设备性能水平、技术改造投入等都是由企业决定的,其水平高低的决定权在于企业,不在于班组,班组是没有权利决定设备投入的。因此,从安全文化建设“机”的方面考量,它是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不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

(2)煤炭企业生产从“环”的方面考察,生产环境的好坏主要决定于设备投入水平和自然环境水平,设备越是先进越能够抵御自然环境对人的侵害,这不是煤炭企业班组所能决定的。自然环境本身的好坏就更不是班组能够决定的了,班组只能通过组织生产行为对环境好坏加以干预,但不能决定。如果自然环境极端恶劣,即使再好的设备、再规范的生产行为恐怕也不能抗拒,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灾害。因此,从安全文化建设“环”的方面考量,它是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班组通过实施生产行为对“环”可以干预,但这不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

(3)煤炭企业生产从“人”的方面考察,人的生产行为规范与否主要反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但是人的生产行为主要是由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来规范的,要想使人的生产行为规范有序,最主要的就是靠生产班组在日常安全管理中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规章来实现的。因此,从安全文化建设“人”的方面考量,它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各种手段使人的规范化行为成为文化,成为像我们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行为方式,这才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

3厘清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

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手段很多,各个煤炭企业都在探索和实践,对此学界褒贬不一。本文认为以下几个载体行之有效,值得一试。

(1)准军事化训练。对于采取准军事化训练,很多人甚至包括学界都很不理解。但是本文认为推行准军事化训练对于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作用重大。科学研究认为,人在经过21天重复某一行为后,往往就能成为习惯。军事训练进行的走正步、叠被子等机械化训练,在真正的战场上是用不上的,其目的就在于通过这种训练,达到令行禁止、统一指挥,形成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样的理念,从而打造出勇往直前的铁军。开滦股份公司通过实施准军事化训练,培养了团队精神,改善了个人行为,井上井下面貌焕然一新。班前会、井下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以及实施集体换班都有变化提高。对于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推行准军事化训练的目的,也就是在于要通过训练形成不安全不生产的思维模式,这种不安全不生产的思维模式就是班组安全文化。所以,在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进程中,在使用准军事化训练时一定要注意贵在坚持才能形成安全生产思维模式。

(2)安全确认。所谓安全确认,就是在实施生产行为前对设备、环境安全状况的确认,只有做到了有效安全确认,才能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确认,不安全不生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开滦荆各庄矿业公司借鉴推广“手指口述”方法实施安全确认,不但强化了员工对操作规程的掌握,而且有效减少了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对于安全确认,实际上是准军事化训练的变体,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要像准军事化训练那样,通过长期规范运作安全确认行为,从而形成不安全不生产的行为习惯。

篇2

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员工带来幸福,为社区社会稳定、为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和企业的长足发展做出贡献。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产量逐年攀升,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也更加严峻,各类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分析原因,几乎每一起事故都存在着安全培训不足的问题。那么要搞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树立“防为上”的思想,加强安全培训,扎实做好各级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一、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安全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是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财产的基本保障。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企业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员工带来幸福、社区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安全发展,要求企业必须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这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

二、安全培训是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有效途径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领域。煤矿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首先必须要做好各级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也就是说安全培训是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有效途径。

三、煤矿事故的根源是安全培训不足

近年来,我国煤炭产量逐年攀升,与此同时,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也更加严峻,各类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有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陨落,有无数幸福被泪水淹没。痛定思痛,矿难事故频发固然有其客观的因素,如煤矿开采要面临的水、火、瓦斯、煤尘、顶板,运输以及随着开采深度增加而带来的地热等,还有洪水、地震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但认真剖析原因,不难发现,几乎每一起事故都是煤矿职工的行为不规范所致,根源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意识不强,法制观念差;另一个是对安全技术不懂,违章蛮干,最终都存在着安全培训不足的问题。

对于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强或不懂技术的违章蛮干,发生事故那是必然结果,不发生事故才是幸运。然而对于有些事故似乎是客观原因造成,但事实上如果安全培训到位,依然可以减少或避免。

四、加强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减少事故发生

树立“防为上”思想,抓好安全教育培训,预防事故发生。东汉思想家荀悦在《申鉴?杂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结论是“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抓安全工作,也必须牢固树立“防为上”的思想,只有把安全防范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才能减少或避免灾难。“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这个庞大系统中,预防的重点和基点就是加强安全教育,真正抓好了安全教育培训,就能够从各个方面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煤矿企业要搞好安全培训,就要对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且将其做好抓实,保证培训质量及效果,全方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高企业的现场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煤矿企业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水平及更强的分析判断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五、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实现安全生产

篇3

一、安全生产

(一)安全生产概念

安全,是指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二)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1、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2、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如果安全生产搞不好,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受到危害,生产就会遭受巨大损失。可见,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

3、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4、在劳动者的生命和职业健康面前,生产过程应该是安全地进行生产的过程,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安全又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始终。二者发生矛盾,当然是生产服从于安全,当然是安全第一。这种服从,是一种铁律,是对劳动者生命和健康的尊重,是对生产力最主要最活跃因素的尊重。如果从、不尊重,生产也将被迫中断,这就是人们不愿见到的事故发生的强迫性力量。

二、安全生产管理

(一)安全生产管理概念

安全生产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生产安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激励等管理活动,总而言之就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进行的工作。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工作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预防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是提高企业安全水平,预防事故的基本方法。为了获得预防事故工作的成功,必须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工作组织,采用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唤起和维持广大管理者、员工对事故预防工作的关心,经常不断地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预防事故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而预防事故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的结合,消除事故隐患,控制人的行为保障安全,这也是“预防为主”的本质所在。

根据危险源理论可知,由于受技术水平,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完全消除危险源是不可能的,只要有危险存在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因此,控制事故的第二种措施是应急预案,即通过抢救、疏散、抑制等手段,在事故发生后控制事故的蔓延,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少。

三、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安全管理是为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开展的某些以认识、态度和能力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作,一系列相互协调的活动,安全管理在事故预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据对事故的分析可知,引发事故的原因中有85%都与管理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如果改进了安全管理,就可以有效的控制85%左右的事故原因。例如,某一单位一名员工在库房内登梯取物时因梯子断裂而受伤。经分析可以看出,其原因可能是没有要求对梯子进行常规检查(管理缺陷);员工不知道该检查规则的存在(管理失误),采购部门购买时未充分考虑梯子的用途和质量(管理失误);或财务部门没有提供足够的资金以购买合适的梯子(管理失误)等,上述任何一个原因都与管理者的疏忽、失误或管理系统的缺陷紧密相关。

篇4

1.制定安全法规,严格安全检查。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要制定和执行各种法律法规、各种规章制度,作为执行安全第一方针的标准和保障。各单位都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有专职机构和人员管理、检查、监督生产过程,保证安全第一方针的具体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配备足够的原则性强、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棒的干部进行执法。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要建立严格的安全奖罚制度,对做得好的人员进行奖励,对违章违规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必须严肃处理。

2.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一座煤矿上至矿长下到科区队班长都要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技术人员及各岗位操作人员根据各自的工作任务、岗位特点确定其安全生产的责任。做到层层抓、人人抓,使之做到“四不伤害”既: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3.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具备保障安全生产的各项物质条件,其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器材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品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持续、稳定的安全投入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同时,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用科技来支撑安全生产。逐步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加强安全技术人才培养和矿工的安全技能的培训。4.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必要措施。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常常受到瓦斯、煤尘、水、火、顶板、地热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要预先熟悉并掌握这些灾害发生的条件、规律,预先采取预防措施;预先制定事故处理计划及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预防与事故处理的关系上,以预防为主,才能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煤矿安全生产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贯彻执行落实好这个方针,搞好煤矿安全生产,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1.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在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有些人把它们对立起来,这是错误的,也是片面的,它们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关依存的关系。生产中必须保证不安全不生产。“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就是这个理。我们既要承认安全与生产存在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又要承认安全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区别,要正确理解与掌握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普遍存在,造成事故几率增加。必须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实到井上井下的全方位、全过程,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1]5

2.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就煤矿工作而言,经济效益是中心。这是企业的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不安全不能生产。煤矿对安全有特殊要求,效益对安全也有特殊要求。[1]5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如果发生事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处理,这是直接损失。另外,由于工伤事故的影响,职工人心不安,出勤难以保证,生产难以进行,这是无法估量的间接损失。由此可见,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认清安全与效益的因果关系,树立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的理念。

3.管理与装备投入的关系

安全管理与装备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两个主要的要素。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两个方面,是互补关系。就安全生产而言,管理与装备并重。管理是根本,离开了管理,装备就成了“装饰”,甚至是事故隐患。装备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手段之一,是管理者的“眼睛”和武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同时,努力提高装备水平。先进的技术装备是营造良好作业环境的基础,良好的安全环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对瓦斯抽放和监测监控、顶板事故的防治等先进技术和装备的推广使用,保障了安全生产的环境,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随着采煤机、综掘机的使用,采掘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既保障了安全生产,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安全管理与装备投入犹如一鸟之双翅,缺一不可。

4.安全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保证工程质量,就能保证安全,消除事故隐患,就能稳定高产。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建立煤矿安全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和根本途径。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安全质量标准化包括了煤矿生产活动的全过程,“采、掘、机、运、通、防治水”是其重点,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认真落实。生产实践证明,哪里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差,那里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就高。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质量责任体系,把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贯穿到生产流程的各环节、各岗位,贯彻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中。只要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坚持不断的开展下去,避免和减少了生产安全事故,企业才会得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篇5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企业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生产,保护生产关系,使股东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这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1.2长期安全生产对企业的影响

长期安全生产为人们带来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但不能不注意到在长期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能萌生轻视、忽视、藐视安全生产的思想的现象。因此,应正确认识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意识到事故条件随时可能形成,因此应长期保持高度警惕,这一点至关重要。

1.3对工人和干部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不同

对企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规程操作,不违章。对企业干部(班组长以上)教育的目的是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即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各项工作中对影响安全因素的预见能力,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的能力。

1.4安全管理的普遍原则

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侯,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企业干部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职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模范执行安全管理,这是素质的表现,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方针、政策等,除少数情况外,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优劣、成效。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发生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总暴露。

1.5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可通过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认真学习来自于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与经验教训相结合的规章制度。直接实践是要从事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因为事故是人们违背客观规律受到的惩罚,是对各项工作进行的最公正的检查,是强迫人们接受的最真实科学实践。

2加强教育,提高安全管理认识

安全教育是电力安全生产控制至关重要的一环。每个人的安全意识高低,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设备安全。通过近几年的安全教育,职工的安全意识已大大提高,有意违章的现象已不多见,但是习惯性违章还屡屡出现。通过分析认为,人是有惰性的,尽管有了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步骤,他可能不去执行或者走捷径,还有就是怕麻烦。在现场有时一项工作可能只需要5min时间就可以完成,可为了保证安全地完成这项工作所做的安全措施却需要1个小时或更长时间,这时就会有人出现侥幸心理,违章作业,可多次的违章作业不一定都发生问题,所以就使人养成了习惯性违章。要想改掉这种不良习惯,就得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并不单单是背背规程,学学通报要采取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种和专业分期分批的带领职工到出事地点或现场进行讲解,请受伤害的人员谈体会,用大量的事实、事故案例和血的教训对他们进行解说。让他们认识到工作中所做的保证自身安全的措施是工作内容的重要部分、是任务完成的前提。真正使每一个职工认识到在工作中遵章守制,注意安全、重视安全是为了自己,不重视安全发生事故就会给自己、家庭和企业带来很大的危害。在安全上严是爱、宽是害、一次事故坑三代。让他们在工作中养成重视安全,遵章守制的良好习惯,自觉地改掉习惯性违章。

3落实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让各级人员都重视安全,在工作中遵守安全制度。随着国家重视安全、尊重生命的教育,各级领导的安全意识也在提高。特别是电力行业,对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责任者,处理得非常严格。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也都非常重视,提出的口号是不能保证安全的工作,宁可不干,也不能冒险干。尽管如此,为什么有时还是小事不断。症结在于安全保证体系不够完善,各级责任制落得不实的问题。安全生产的重点是班站,关键在现场。现场管理者安全意识的高低至关重要,我们的领导总不至于每一个现场都能亲临吧。这就要看现场最高领导的安全意识了,生产管理人员在现场,他就是现场的最高领导,小的作业现场班长就是最高领导,有时工作负责人就是现场的最高领导,而这些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公司和车间领导,可他们又是工作的执行者和安全的落实者,如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是关键。应该把安全责任制落实的重点放在他们身上,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在现场是干什么的,应该管什么,不是完成工作任务就行了,而是如何安全地带领人员完成任务;遇到不安全或者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安全的情况,如何采取措施;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违章行为应如何处理等。有时在现场看到,有些作业没有专用的设施是不能工作的,或者说是不能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可工作人员就敢干,要不就完不成任务,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场的管理人员也认可,这些都是事故的隐患。所以说责任制的重点是他们。再就是职工的责任制,有些工作人员明明知道这样干不安全,可还是敢干,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安全责任教育的重点是他们。只有让他们真正的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才行。新晨

4监督到位,加大安全管理落实力度

安全监督和奖惩是安全生产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对上述各项在工作中是否落实、落实得好坏的总的评价。从理论上讲,如果上述各项工作都能做的很好,都能做到位,安全监督和奖惩是没有意义的。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目前安全监督在实际的安全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安全监督应该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静态监督;另一方面是动态监督。静态监督是对物、人的思想,安全意识的监督,即:我们目前在企业内部开展的对车间、班组的安全性评价。它涵盖了检查人的安全思想、安全组织、安全责任制、安全活动、安全措施、安全工器具的执行情况等内容;而动态监督主要是对人在作业过程中的作业行为的监督,也就是我们企业正在制定的,下一步将要进行的对作业现场动态的安全性评价。其主要内容是监督一项作业工作从确定、准备、施工到完成的全过程安全管理,这包括人员、车辆的安排,需用材料的配备,现场安全措施的布置和交代,“三票”的执行,操作和作业的行为规范,工器具和设施的正确使用等。静态的监督固然重要,可是动态的监督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对各项安全内容是不是落实到行动上的检验。通过安全性评价,并对好的进行奖励,对差的进行惩处,同时找出安全生产上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改进,以促进安全保证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篇6

作者简介:田海霞(1980-),女,山西朔州人,山西朔州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田永旺(1982-),男,山西朔州人,山西朔州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山西?朔州?036002)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4-0079-01在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无论哪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将安全生产切实贯彻到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者最根本的工作目标就是保证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也是对电力企业最根本的要求。[1]我们应当正确掌握并认识安全生产的规律和事故条件随时可能形成的原因,所以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一、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常见的问题

1.安全工具的管理比较混乱

企业基层工作人员的安全器具令人堪忧,尤其是对一些需要登高用的器具质量上不合格。而且对安全器具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只是表面文章。

2.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电力企业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规章制度和生产职责,但是仍然有部门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还有的是领导整天忙于公务而没有心思投入到积极的调查当中,没有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筹划、制定出合理的整改措施,对安全事故没有落实到位,也不进行相应的通报。或者即使进行了通报,也是含糊不清,没有针对事故的原委深层次挖掘出来,更不要说吸取经验了。还有一些单位虽然提出了通报,但是对事后根本没有认真进行分析,也没有提出整改意见和防范措施,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的工作。

3.一些管理部门“干部机关化,管理衙门化”[2]的情况日益严重

远离一线抓生产、脱离职工搞监督等,致使一些安全事故接二连三发生。因此,所有的安全事故都表明一个问题:安全事故与监督管理不到位有密切关系。电力市场改革以后,原有的电力安全管理体制已经打破,新的安全规范还没有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或许存在缺位现象。跟班是企业干部的职责,干部是生产制度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这就不仅仅是一个缺位的现象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更多的是犯罪和失职。

4.企业管理工作不到位

目前企业存在的问题是“重大忽小”,这个问题比较严重,他们常常只重视规模比较大的作业管理,却忽略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小问题和细节方面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就是:企业当中的一部分领导总是把运动方式的管理模式用来管理企业和经济,根本就没有研究如何利用客观规律去研究事物,也不使用规章制度的管理去控制事情和事故的发生。还有,对存在的事故根本不会用记录的方式去进行下一次的解决。

5.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法规》,而导致发生习惯性违章[3]

习惯性违章指的是安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或习惯性发生的违规行为。其中包括: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以及违反劳动纪律等。有些临时工作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先进行停电的操作,严重违反规定而导致作业人员触电死亡;还有的在开始检修前没有进行任何安全措施就开始施工,导致触电而发生事故。

二、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对策及建议

1.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建立可持续改进的机制,抓好安全性评价管理;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加强考核监督,完善约束机制。在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改正”的前提下,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和单位实施监督整改。落实国家电网《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培训以及执行。安全监督要做到“四种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从严意识。“三个到位”:监督职责到位、思想认识到位以及基础工作到位。尽可能完善人员配备,履行安全监管职能,加强农业用电的安全监督管理。从基础抓起,从现场的监督抓起。

2.提高预防预控的综合能力

预防预控的目的就是把各类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针对信息理论和应用理论的方法并且利用班组或个人的丰富经验做好预防预控工作,来提高综合技能,抓住事故的本质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分类和处理等,把生产过程中各类状态数据的变化和事故的发生联系起来,形成科学的因果关系,对事故预防提出对策,并认真实施。

3.灌输安全思想

积极开展安全座谈会,向广大干部职工宣讲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简报的安全生产目标。同时,职工和干部要做到以理性传播真理,以爱心启迪心灵,做到警钟长鸣,目标经常更新,严守规程强化意识。

4.以人为本

篇7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港口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一、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安全的企业,才是有价值的企业,受尊重的企业

一个企业的组成是离不开员工的,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同样也离不开员工。一个让员工没有安全感的企业,它不会具有凝聚力,它也不可能发展壮大。一个安全的企业来自于它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安全生产是要通过员工的劳动来实现,员工既是生产实践的主体,又是事故危险的对象。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素质。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应该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主题。企业管理者把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把员工的生命财产放到了第一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来管理企业,那么,这个企业肯定是一个安全的企业,是一个有价值的企业,受尊重的企业。反之,员工将会弃他而去,企业就会破产。

2、安全投入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投入,保障性投入具有隐形效益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理想状态是“双赢”。因此,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安全投入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摆正安全生产投入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是企业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统一的整体,他们相辅相成,互为目的。

安全就是效益。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置安全生产于不顾,纵观所有事故,无一不存在这方面的原因。事实上,通过事先的安全投资,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最经济、最可行的生产建设之路,有研究成果显示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故整改效果的关系比例是1:5的关系。这一安全基本定量规律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

因此,企业安全资金投入暂时来看对经济有点影响,从长远来看对企业发展是有益的。我们绝不能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而铤而走险,我们应该尽力在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发挥安全投入的作用,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现代港口安全生产管理

为了有效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并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内的目标,营造一个安全、稳定、无害、和平的作业环境,作为港口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应用现代港口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1、现代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内容

随着安全生产管理科学的发展,以及职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推行,形成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的运用这些原理对港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管理,将会收到很好的成效。

2、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

事故的发生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反应,即:人员伤亡的结果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致。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首先,要结合港口企业装卸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宏观上对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来监督企业的装卸生产作业活动,在宏观上调控安全生产,保持企业整体安全。其次是微观上的安全生产管理,运用安全评价来发现和评定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找出安全生产管理的漏洞;以人为本,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采取有效的设备、技术管理手段,不断改善设备、工艺、技术的安全状况等等,从而在提高人的安全素养水平的同时提高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度,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三、安全生产的最关键因素──人的因素

安全生产稳不稳与各级管理人员密不可分。让管理人员承担起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是企业安全生产稳定的根本要素。不要等到发生了事故去推卸责任,更不要说什么“安全生产我不懂,安全我不专业,安全要靠安全部门去保障”等不负责任的言论。

人的因素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关键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消除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要我安全”是被动的,会使安全生产不坚不牢,“我要安全”是主动的。表现出无处不在的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夯实安全生产的地壳,可使之牢不可破。

四、安全生产的最根本因素———管理因素

现代安全管理对事故分析提出不仅要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更应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不是归结为某个单独的直接因素,而是考虑导致事故发生的系统原因,即安全生产系统的内在管理因素,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和事故的发生,都是安全管理系统存在缺陷的征兆和产生的不良后果,那么,消除管理系统缺陷,是从根源上预防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去实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必要措施,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首先要“实至名归”不要将“安全第一”变成“安全第几”,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需要的是“机构全覆盖”安全生产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系统管理,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角落都需要实现安全管理,人人都是安全员,那是高素质的追求,处处都有安全管理,那才是健全的组织保障。

2、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让每位员工做到各负其责,各尽其责,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要使责任制成为“停在嘴上”的说词而难以落实。传统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事故的指标来实施责任考核,必然会造成事故的“不报、谎报、瞒报”因为没有那个管理者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3、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就是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应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标准的有关要求,转化为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来规范全体员工的行为。

4、形成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而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持之以恒的工作之一,隐患意味着事故,隐患不查风险犹存,隐患不改事故仍在,走路不小心会崴脚,吃东西不注意会塞牙,何况安全生产是存在着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动态过程,隐患排查治理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有效手段。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规范各项工作程序,逐步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机制。全面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5、实施规范化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安全生产最薄弱的环节是员工的安全意识差,而安全培训教育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最有效的方法。企业实施规范化安全培训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又一个持之以恒的工作“培训要有效,不要讲睡着”“教育要考核,不能走过场”“学习靠自觉,意识才增强”不能让安全培训成为一种完成任务的被动形式,而应成为落实安全管理最有效的抓手。

结束语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能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通过“人+管理”来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

篇8

要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完善、有效的规章制度是根本的保障。国家和各个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对各项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并且随时根据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出最科学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首先,要对安全生产的责任重新确立和划分,明确各个部门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和职权,进行电力安全生产的长远规划,并且在资金的投入、人员的启用、项目的审批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其次,还要将安全责任有效地落实到电力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提高领导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电力安全的分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进而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

1.2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理论研究

电力安全生产的理论是保证电力企业生产安全性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确立电力安全生产新机制的必要措施。这就要求国家和各电力企业不断进行电力安全理论研究工作,确立电力安全生产理论学科,增强电力安全生产人员的理论素养和理论知识水平,促进理论指导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发挥出巨大的指导作用。

1.3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监管方法的有效性

在进行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方法,是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必要措施。在监管方法方面,采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和改革,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安全管理,管理安全;领导管理,管理领导;班组管理,管理班组;专业管理,管理专业;点面管理,管理点面。以下,将对其中一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所谓“领导管理,管理领导”,即在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一方面,电力企业的领导要对整个生产的人员、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电力的安全生产。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同时也要加强对领导的管理,不断增强领导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在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出领导的作用。也就是说,“领导管理”与“管理领导”两个方面是需要同时注重的,不能只侧重于单方面的管理。同样,在其他的创新内容中,都要秉承“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手段的不平衡性。

1.4建立一支新型的高质量的电力安全生产监察队伍

若想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监察队伍,首先就要对电力生产人员进行严格的把关,采用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作业人员,并且还要经常开展对这些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以及安全意识的考核,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的业务素质,不断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监察队伍,保证监察工作的有效落实。

篇9

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科技是安全生产的“五要素”。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道德、理想、最高目标、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是安全生产的根本,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和统帅,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中的基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指向。故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

根据安全系统的原理,事故系统包括四个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工作环境;管理欠缺。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重大因素它会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工作环境都是管理欠缺的表现。因此,可以说事故是企业管理差的一种表现。而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上欠缺实际上就是人的欠缺。所以我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人是导致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要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就必须解决“人”这个重要因素。“人”是企业活动的主体,是智力和体力的综合体。

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安全,而安全文化的最基本内涵就是人的安全意识,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支配人们行为是否安全的思想,因而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始终要做到:对职工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安全常识,强化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强化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企业要确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落实各种事故防范预案,加强职工安全培训,确立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生产理念。这才能充分体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和重要性。

根据安全文化的涵义,可把安全文化分为表层安全文化、中层安全文化和深层安全文化。表层的安全文化是指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安全文化现象。如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等。中层的安全文化是指安全管理体制。它包括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深层安全文化指沉淀于人们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如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美学观、安全价值观。我们目前的状况是走出了表层的安全文化,走进了中层安全文化,希望逐渐深入到深层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使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相溶共生,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一方面,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安全文化建设的地位,将安全思想、安全哲学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形象识别、工作规划、岗位职责、生产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安全文化建设也要围绕着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在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及行为规范中体现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使两者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企业和谐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实践证明,单纯靠改善生产设施、设备,完善众多的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并不能保证企业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只有变革思想,创新管理,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机制,用安全文化去浇灌和塑造每一位员工,从内心认同企业安全文化价值观,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才能使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管理机制有效地发挥,才能实现企业根本的安全生产。

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灵魂。安全文化是渗透在安全管理一切活动中的灵魂所在。安全管理主要是管人,管人最好的方法不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监视,而是运用文化的微妙影响。安全文化能为人们提供安全生产的思维框架、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使人在自觉自律中心情舒畅地按正确的方式行事,规范和控制自己的安全行为。对于企业逐步使员工时时、处处、事事都把安全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做到人人都能“自主管理”,“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在社会和企业内创造一个充分体现“安全第一”的理想氛围,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指导的安全管理体系。

要达到安全文化渗透到安全管理的一切活动中,一是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意识到安全的意义、对安全的责任和应具有的道德,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并能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二是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不能局限于对企业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人的管理,而要承担对企业全体员工和家属的安全法规、安全知识的宣传。三是使生产进入安全高效的良性状态。良好的生产设施、设备和有高水平的管理及高素质的员工是安全生产的高效保证。不论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还是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都是最根本的基础。

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搞好企业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顺利进行,才能使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生命力。

构筑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增强员工的安全素质的形式和手段。安全文化是利用寓教于乐的多种形式,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营造安全文化的整体氛围,认真做好安全宣传教育,乃是必要的基础和前提。

人是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动力和源泉,是搞好安全生产中的终极目标。我们通过对企业员工和广大人民进行安全文化宣传,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五要素”,有力地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实际宣传中,我们要重点把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时传递给企业,企业使员工能够及时知晓自己所处环境的所有危险源及其所发生的新变化,从而调整和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同时,要求企业将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态的感受、建议及其对有关安全生产现状的意见和议论及时做出反馈,使企业对有关安全制度和其他存在的问题,适时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正。广泛、公开地接受广大员工的舆论监督,消除各种不重视安全生产,忽视安全文化建设,漠视员工生命的做法和隐患,构筑强大的安全舆论监督环境,真正使企业形成“珍惜生命、关注安全”的文化氛围。

篇10

企业组织行为,是组织企业从事社会产品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主体资格。而有组织地进行生产,并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更是它不容或缺的一项基本活动。尤其是现代企业,它是对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三者进行有效组合,形成一个有序的生产过程的一个实体。因此,现代企业无疑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的主体,对安全生产负有主体责任。

然而,当前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各类事故屡屡发生的问题,多与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错位或缺位无不相关。在安全生产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政府的越位,企业的缺位,这种管理角色的错位,恰恰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最大隐患。尤其是有些生产经营者对安全生产思想麻痹、心存侥幸,甚至重效益、轻安全,存在“以包代管”或短期行为。由于这些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明确,造成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自我约束和保障机制不健全。而目前安全生产中更多的是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在上或在外施压,大有“外紧内松”之势。因此,不仅要重视从体制和机制入手,解决安全生产监管滞后问题,而且尤其要重视从思想和制度上入手,增强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二、必须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建设者又是受益者,是安全生产中不容置疑的责任主体,在社会生产中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企业必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增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生产,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物质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在发展中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该着重帮助企业在内部建立和完善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并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促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只有切实增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才能使企业视安全为命脉,重视企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使企业从维护自身利益和职工安全健康入手,建立起自我保障机制;才能使企业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安全隐患整改,变“要我抓”为“我要抓”。

三、必须重视建立“四个有效机制”

一是必须重视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

安全生产教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做到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安全生产教育。

分层次,就是在企业内部对管理者而言,重点应从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关心职工安全健康,强化安全责任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教育;而对广大的生产者,重点应从增强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职业规范教育。有重点,就是强调对从业者中的不同对象采取因人施教和因事施策。要区分不同从业对象,进行“岗前教育”、特殊工种和岗位人员的“专业培训”及“全员教育”。只有通过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把企业安全生产的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才能把本行业安全生产贯穿于本单位生产活动的全员、全过程。

二是必须重视建立安全生产自我防范机制。

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必须自觉建立安全生产自我防范机制。首先,企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及生产性质,建立职责明确、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第二,要对本单位区域内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部位列为安全生产重点防范目标,强化重点防范措施。第三,要认真分析安全生产态势,针对各个时期影响安全生产的原因,进行安全隐患分析排查;并抓住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最薄弱、最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和环节,研究相应措施和办法,促进查隐患、堵漏洞。第四,要建立一支技术精良、作风过硬、训练有术、行动协调的应急救援队伍;并根据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配合进行专业演练,做到专群结合,不断提高应急自救能力;以及能有效配合社会救助,形成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

三是必须重视建立安全生产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