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35: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现今,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好帮手,人们从网络中能够获得大量的信息,其中网页对于人们的帮助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说网址是互联网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那么网页就是网址最基本的元素。他们是通过各种链接相互关联,从而描述相关的主题或实现相同的目的。网页是由文本、图象、Flas、声音、视频、超级链接、表格、导航栏、交互式表单等基本元素构成,而这些元素从构成形式上看就是简单的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经过了艺术创造,变得更加的有质感;就拿文本来说,文本作为网页中的基本元素,与平面构成中的点元素有着相同的作用――点睛之笔。再从构成的含义来说,它首先是一种造型的概念。所谓构成就是以数种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然而构成它更多的是哲学和科学的含义:即“对象世界诸要素的分解与组合,使新的功能显现。”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
一、平面构成的发展及其基本特点对于网页设计而言所代表的意义
平面构成是设计中最基本的训练,是在平面上按一定的原理设计、策划多种视觉形式。我们学习构成不是目的,而是形成目的的手段,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分析和实验,最后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开发,培养一种创造观念,使我们有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开拓设计思路。那么,对于平面构成的发展,就要从包豪斯及其风格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开始说,1919年,格罗佩斯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名叫包豪斯的设计学府,是需要具备充分的能力,运用所有科学、技术、知识和美学的资源,创造一个能满足人类精神与物质双重需要的新环境,以“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作为教学理念。平面构成从包豪斯的教学理念中衍生而来,他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但是它反映了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它的基本特点:第一是它以直觉为基础;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变化,反映出客观现实所具有的运动规律。第二是它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
二、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在网页中所起的作用。点、线、面是平面构成中的三个形态要素
(一)点表示位置,它既无长度,也无宽度,是最小的单位
它在平面构成中的概念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是在比较中而存在,通过比较而显现;这样说吧,同一个圆,在小的框架里圆显得很大,在大的框架里圆则显得很小,这就是点的相对概念。很多人都认为点是小的,而且还是圆,实际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只要缩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能够产生不同的点,点是视觉中心,所以说,在网页中的每个字都可以看作是点,由字排列出的文本就形成了构成中所说的线及面了。
(二)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从平面构成来讲,线是可以看的到的,它既有长度,也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在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只要提到线,大家直接就能够说出线的分类,既直线和曲线。而直线和曲线对于人们来说,是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看到直线,人们就会想到静;看到曲线,大家又能联想到动;直线具有男性的特点,而曲线具有女性的特征;在很多网页页面设计上都运用到了线的特性。
(三)面是线的连续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
面是有长度、宽度的,只是没有厚度而已。比如说直线平行移动形成长方形;直线旋转则移动而成圆形;自由弧形移动就会构成有机形;如果直线和弧线结合就形成了不规则的形。在网页设计中出现的图像、动画、交互式表单等都是由不同的点、线连续移动形成的面,给网页一个完美的效果。像那些企业网站、购物网站、音乐网站以及游戏网站等,他们的网页界面设计不仅有丰富的色彩吸引大众,还有不同设计风格的构成形式更让大家流连忘返。
三、平面构成形式在网页中的具体运用
平面构成设计是有组织的、有秩序地进行排列、组合、分解,因此它也是必须遵循一种原则和设计形式。平面构成中的形式大量被运用到网页界面中。
(一)重复构成在网页中的艺术魅力
重复在构成中的概念被人们理解为”相同或相近的形态连续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或者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其实就象复印机复印东西一样,就是我们所理解的重复。在网页界面中,重复其实是被运用的最多的一种形式,比如说像购物网站中的购物、收藏等按钮,就是运用了重复,在购物网站中,不可能只有一种物品,如果要向广大消费者推销更多商品,那么在网页中出现”购买”和”收藏”按钮,就要设计更多,让大众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才能提升该网页的点击率。
(二)对比构成在网页中的表现对浏览者的心理带来的影响
对比是一种很自由的构成形式,它并不是以构成中的骨骼线为限制,而是依据形态自己本身的大小、疏密、虚实、现隐及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的。如果说协调求的是近似的话,那么对比则求的就是差异。在自然界中,白天与黑夜、肮脏与干净、温暖与寒冷都是对立的结合,当图形处于一种相异的状况时,就会发生对比,像大小、长短、黑白等就是明显的对比。在有的被文本占去大面积的网页界面中,为什么会出现图片、flas,甚至还会出现漂浮图片,除了丰富界面以外,还有一种影响浏览者心理的作用,其实网页界面中的文本与图片、动画、漂浮图片形成一种对比,这和浏览者心理有关系吗?当然,而且关联很大,如果在一个网页界面中,只有文本的话,那么这样的网页会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乏味、枯燥、单调,而浏览的人可谓是寥寥无几,加上图片、动画,甚至时不时的冒出漂浮图片,不仅仅让网页界面内容显得丰富多彩,更让大众对网页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万事万物除了遵循他们本应该遵循的规则外,偶尔的对立也能起到一定的催化剂,就如对比构成在网页中给大众心理所带来的影响作用。
四、结束语
因为有了网络,让人类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查询信息;因为有了网站,让人类能够更加懂得如何去获取新的信息;因为有了网页,让人类能够及时获得最新信息。网页界面设计的美观、新颖、时尚,让大众更愿意了解网页!如今,网页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页能够为人们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2020年住宅工程项目累计数量超过7.4万个,为建筑平面设计与精装修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建筑设计融合建筑学、数理学、美学等多门学科,由多种不同形式要素遵循一定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以实现结构、形态关系的和谐有序的目标。比例是源于数学学科的基本概念,现应用于建筑学领域并成为影响建筑美感的主要因素之一,仍对当代建筑设计发挥着深远影响。如何合理应用比例秩序来优化建筑设计中的平面构成效果,成为当前建筑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比例相关理论基础
1.1数比关系
古典建筑设计主要遵循数学中的数比关系和几何构型方法,如:借助整数比1:11、2:21、3:33或4:43以及无理数比例、等进行的平面构成的形态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借助圆形、矩形等几何图形进行的建筑平面分割,或基于斐波那契数列1/2、2/3、3/5、5/8等进行的建筑立面设计,由此形成建筑构图中控制线的雏形。将比例秩序应用于现代住宅建筑的平面构成中,常采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比例关系,营造建筑尺度与空间的秩序感。范·德·拉恩于1960年提出塑性数列理论,即存在塑性数列1、1、1、2、2、3、4、5、7、9、12收敛于无理数x,且x为方程式x3-x=1的解求得x的近似值为1.325,则此时其增量最小,能够实现尺度最优化。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对比例的论证更为丰富,他创造性地提出模数的概念,主张利用控制线实现构图的统一。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运用比例的平面构成方法,常利用n条水平线条进行建筑立面的划分,相邻两线条之间由若干不同比例的方格组合构成平面形态,在各方格内完成窗框规格、形态等细节的设计。其中将相邻水平线条的间距设为H、初始高度为X,已知其符合等比数列Fn=1.3nA,分别依据X、1.3X、1.69X、2.19X的比例进行建筑设计;同时沿水平方向将各方格的宽度设为L,依据调和数列Fn=1/N的平面构成特征,分别依据1/7L、1/8L、1/9L、1/10L、1/11L的比例进行建筑设计。借此利用两个数列分别进行建筑立面形态的组合设计,在整体维持比例秩序的同时,使细节富于变化[1]。但比例秩序在建筑设计中需要一定适用条件,受住宅建筑功能与结构设计需求的影响,通常首层、二层不参与等比数列,避免因层高过矮限制住宅出行及功能空间的正常使用。
1.2数比与几何作图比例
勒·柯布西耶提出将黄金分割法应用于建筑设计中,选取斜率为φ、1/φ的两条直线进行建筑立面构图设计,将两条不同斜率的直线交叉后贯穿建筑立面,沿垂直方向依照4X、X、2X、X、4X的比例进行空间尺度的划分,整体住宅立面由上至下依次由水平阳台、水平带窗、车库以及大门组成,其中在与对角线垂直方向选取6条直线平行排列,组成黄金矩形中的洞口位置,与沿建筑立面垂直方向形成的5条水平带进行交错排列,不同方向均依照整数比进行构图设计,实现数比与几何作图比例的统一。将控制线应用于建筑立面设计中,以黄金矩形为基础进行变式设计,将长、短边依照统一斜率进行叠合设计,同时遵循黄金分割比例进行窗框、阴影区等细节设计,在整体结构形态复杂化的基础上保持细节部位的秩序感。在住宅平面设计中同样需遵循一定的比例秩序,如选用6×6柱网结构进行建筑平面划分,在建筑四周选取3个方向分别布设1个方形庭院A1和2个狭长矩形庭院A2、A3,各庭院面积比遵循以2为倍数的等比数列进行排布,其中庭院设计面积比为4:42:1、体积比为16:67:1,在保持整体柱网结构规整的同时,使局部空间尺度富于变化。
2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及应用
2.1比例秩序的形态构成逻辑
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最初适用于二维平面,经由二维平面向二点五维、三维立体转变,赋予建筑构成元素不同厚度,进而完成建筑表皮化的逻辑建构流程,使得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富有秩序感和艺术美感。住宅建筑的平面构成形态取决于基本形态和骨骼的相互作用。其中基本形指通过重复、关联、尺度调整等手段完成单元体的设计,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控制同一平面或尺度空间范围内的基本形数量,合理选用变异手法,维护整体建筑平面呈现效果的美感;骨骼由平面构成中的基本线状元素组成,用于控制同一平面内基本形的排列与组合方式,并利用基本形完成空间的分割,使平面构成富有逻辑感和秩序感。依托基本形、骨骼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平面构成逻辑的分解,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重复型。指将单元体依照一定次序、规律进行多次使用,凸显出平面构成的机械感和韵律感,丰富建筑表皮机理。如住宅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百叶窗等构件即由规则图形进行重复排列,配合其他构成手段及单元的应用,进一步改善了建筑平面形态、避免过于单调。又比如:将骨骼线与基本形应用于平面形态构成时,沿同一方向依照相同间距进行骨骼线的排布,把整体平面划分为大小相同、数量不等的骨骼单位。通过调整骨骼线的方向及其沿不同方向的比例关系,在此基础上,保证各骨骼线单元内的基本形保持一致,并通过调节各基本形的维度、位置使局部细节富于变化,即可塑造出不同形式的骨骼形态(如图1所示)。图1骨骼线的多种表现形式示意图(2)近似型。指为避免重复的形态构成方法使平面过于单调,可引入近似的构形方法来改变基本形的结构、尺度、方向维度和色彩等要素,并在住宅平面设计中增添装饰性构件,形成同一种变化的建筑美感。在应用该构型手法时需注意控制好变换的尺度,应用骨骼线将平面划分为若干近似的单位,在各单位内部对基本形的结构、大小、关联性进行调整,借助局部减缺、变形等手段进行改良设计,优化建筑立面展示效果[2]。(3)渐变型。指主要遵循一定比例关系进行骨骼线、基本形的排列组合,沿某一方向或多个方向维度进行渐变处理。这是基于均质化思维进行骨骼网络布局,遵循数理变化规律进行的由密到疏或由疏到密的网络结构设计,并沿骨骼线将基本形状的位置、尺度进行变化。在渐变型设计过程中,需确保基本形的变化符合等距关系,避免产生秩序混乱的问题。(4)特异型。指在重复型、近似型等构形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变异,选取局部骨骼线或基本形进行尺度、色彩和方向等参数的调整,以此改变原有平面形态构成方式,形成整体建筑立面中的视觉中心。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把握好视觉中心与整体画面的比例关系,确保发生特异部分的局部视觉中心占比远小于整体部分,保证局部细节设计的张力,使其他部位发挥背景衬托作用,完善住宅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在实际设计环节,可先依照重复的构型手法进行骨骼线的排列设计,选取局部进行合并、扭曲或按比例扩大、缩放,保证局部变异部位与整体平面背景遵循统一的形态逻辑,配合完成基本形的变异设计,起到放大局部细节、突出视觉亮点的作用[3]。
2.2平面构成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包含点、线、面等,这些元素融入建筑设计领域构成二维平面、三维立体结构。由于住宅建筑设计的自由度有限,常通过段落划分、平面构成等手段营造出建筑立面的组合形态。其中划分法应用于住宅建筑立面设计时,将建筑立面划分为屋顶、中间与基座,运用重叠、分离、组合等表现形式进行元素排列,增强建筑大面的层次感和韵律感。平面构成法关注建筑整体造型的秩序,如在建筑立面轮廓的中间依据1×5的比例增设框架结构,将不同比例的框架依照一定次序和距离进行交接处理,在整体立面上呈现出框与框相互套接的形态特征,有效增强立面的凹凸感和逻辑感。在建筑细节设计上,需兼顾功能空间的组合与立面细节效果,可将平面构成手法应用于建筑窗框设计上,利用不同比例的长方形框进行缩进、层叠设计。如以窗框左下角点位为原点,沿x轴方向进行三等分,取坐标为(2,0)的点位向上延伸出一条直线使之恰好与x轴平行的窗框相交,再沿y轴方向将其进行三等分,取坐标为(2,1)的点位向右延伸出一条直线使之恰好与y轴平行的窗框相交,由此将原本3×3的窗框划分为2×3、1×2、1×1三部分,实现整体平面的比例分割。此外,还可通过色彩组合进行住宅立面划分。如对建筑大墙面可选用米白色真石漆进行框架装饰,对窗下板选用棕色人造石或咖啡色装饰木线进行搭配,增强住宅平面构成的秩序感,塑造出极简主义的美学风格。
2.3基于方法论维度的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从方法论维度出发,当代住宅建筑的形态逻辑、表现尺度、构件形态及组成元素等均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在实际建筑设计环节,还需对传统理论进行改良,融入艺术学科中的平面、立面构成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比例与尺度关系来进行建筑形式美的营造。在建筑平面构成类型划分上,可运用散点式、横线式、竖线式、均格式、穿插式、错动式、跳跃式、渐变式、图案式等多种构成类型。以其中的散点式类型为例,在建筑整体立面上可运用窗户、洞口等视觉元素作为散落点,遵循一定的均衡比例与疏密关系进行平面构型设计。在建筑材料、装饰色彩设计上遵循统一风格,并且将同一平面内的散点尺寸控制在1~3个左右,避免整体形态过于杂乱,配合增加窗套、选用具有质感的建筑外墙装饰材料等措施,增强整体平面构成效果的活泼感。在建筑立体构成类型划分上,包含动态式、块体式、折面式等不同构成类型。以其中的块体式类型为例,考虑到住宅建筑中包含数量较多的重复性空间,易在建筑设计效果上呈现出单调、死板等缺陷。因此将立体化构成类型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可对原有均匀的矩形块进行内凹或外凸设计,或仿照积木堆叠状态呈现建筑形态,保持不同体块在同一建筑体上整体比例与尺度关系的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对细节部位可采取局部扭转、建筑材料创新或色彩变换等方法,打造出Jurčkova住宅、马赛白色公寓等不同住宅的外立面呈现形态,更好地丰富建筑设计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设计效果取决于建筑材料、结构形式、设备工程、建筑策划等多个方面,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审美价值取向已经实现由理性向艺术、自由化领域的过渡。虽然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传统普遍性设计法则被逐步消解,但仍需明确比例秩序在平面构成中的基础性地位,合理应用比例这一构型手段进行建筑平面空间、立体空间的营造,并且在局部细节、设计理念上融入创新元素及现实需求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住宅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燕,王勇.城市住宅建筑设计改进与创新策略分析[J].城市住宅,2021,28(8):125-126.
关键词:平面构成;平面构成原理;点线面原理;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
Key words: plane composition;plane structure principle;theory of point, line and area;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interior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7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322-01
0引言
构成作为现代设计的理念是在德国包豪斯学院的设计教育中确立的。包豪斯设计体系对美学、心理学、工程学、材料学都进行了科学的研究,他们认为艺术可以用科学的方式分解成基本元素:点、线、面以及空间、色彩,它寻求的是形态之间的组合关系,使艺术脱离了传统的装饰手段,从而充分运用现代构成抽象地表现客观世界。这种风格和理论对构成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展到现在包豪斯设计教育思想仍影响着当今世界设计的发展。
50年代初,包豪斯的设计体系在世界各国设计界和工业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70年代末,中国的艺术院校对传统的图案教学及四大变化{色彩变化、花卉变化、风景变化、人物变化},进行了调整充分的肯定了包豪斯的教育体系,开设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作为艺术院校的设计基础教程。
基础构成设计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的内容。其基本视觉元素都强调事物存在的形态由点、线、面、体等元素组成。在艺术创作中讲求处理好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形式美感,所以,要想创作好的作品就需要我们综合各方面的审美判断能力。其中,平面构成形态要素主要包括造型要素和形式要素。平面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不能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
1点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的地板、墙面、吊顶,室外的广场、绿地等都可以视为平面构成中的结构平面。而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家具、装饰品、灯具等都可以被视为平面构成中的“点”形态;室外空间中的树木、山石、雕塑、亭台等也可被视为平面构成中的“点”形态。根据点的构成原理我们可以运用不同大小、疏密的点混合排列,可以成为散点式的构成形式;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进行有序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充分把平面构成的点构成原理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
2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空间环境中,线的表现形式极为丰富。一般常见的有实线,是实体形态形成的,如家具、门窗、柱梁等;虚线是实体中的空间线,即实体间的缝隙、实体中凹入的部分,如墙角线、窗型线等;轮廓线是体、面的外缘相互交接而形成的线,表现在事物使我外在形象上。室内的线可分为功能线和装饰划分线,功能线承担着具体的功能,因要求的不同形成或水平、垂直、倾斜的线型;装饰划分线将面划分为若干部分,使整体出现新的变化图形。面化的线、疏密变化的线、透视空间的线、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错觉化的线、立体化的线、不规则的线都可以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加以运用从而突出不同的设计风格。
在室外空间环境中,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道路、长廊、围墙、栏杆、溪流、驳岸、曲桥等都可视为线。线最善于表现动和静,直线表现静,曲线表现动,曲折线则有不安定的感觉。直线具有男性的特点,有力度、稳定、刚毅,通常被运用于主题相对严肃的规矩式园林景观中,如纪念性公园、城市中心具有集会功能的园林等。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雅、浑然之感。几何曲线具有对称和秩序的、规整的美,常被使用在以娱乐、游憩为主的悠闲景观中。
3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面有两种作用:一是作为体的表面表现体的形态;另一种是作为片状形态独立出现。屋面、墙面、地面是限定空间的主要要素,但它依附于建筑体的表面存在;室外环境中的湖面、广场、草坪等则以片状独立存在。面的形状、大小、封闭方式直接影响着由它限定的空间的特性。面的造型还可采用挖空、划分、互相穿插、重叠等构成方法,变换空间的造型特点。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按照美的形式法则和基本原理将功能要求、材料使用、工艺流程、艺术风格、装饰造价与预算等各种综合因素描绘在平面初步方案图纸上。在进行空间的平面布局时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从平面构成的角度分析空间的序列设计,可发现使空间组织合理有序的内在的规律性,也可以从宏观上使把握空间规划的方法。所运用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有重复、和谐、对比、对称、平衡、比例、重心、节奏和韵律等。
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原理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初涉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加强对平面构成的重视;对于教授艺术设计专业的专职教师们也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平面基础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构成基础教学应不断创新,以适应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是这一基础学科不断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不能是这一基础教育浮于表面脱离设计的实质领域,应使其更好的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这也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此仅以一名多年从事基础教学的老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也希望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靳逮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第1次版.
[2]王伟.21世纪环境设计教育系列—平面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次版.
平面构成元素为点、线、面,并且点、线、面具有不同特征以及表现形式。平面构成元素指一切平面空间和平面形态,在平面空间完成的造型艺术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含有平面构成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点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也是最小单位。在一个平面中,只要有足够小的单位都可以看作是点。在平面构成中,点可以通过画面组合进行排列,给人不同的联想和视觉感受。而线可以明确其具置和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形态。在平面构成中,面具有位置、面积和形状,可以在二维空间里通过构成的组织方式产生立体效果。总之,点、线、面三者在平面设计中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平面构成元素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1、点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环境艺术设计中都可以体现出“点”的形态。根据点的构成原理可以运用不同大小、疏密的点进行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移动而产生线的感觉。比如:在上海地铁吊顶设计中,在格栅形式的吊顶之间放行的发光正方体不规则的分布,可以将每个小格子看成“点”形态。在景观设计中,将植物大小、数量进行组合的,构成了“点”的形态。再如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将沙发上的靠垫、茶几上的茶杯都可以看作点的集合体。另外,还可以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充分将平面构成的点构成元素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
2、线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最为广泛,线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一般常见的有实线,是实体形态形成的,比如家具、门窗、主梁等。虚线是实体中的空间县,就是实体之间的缝隙,比如墙角线、窗户线等。比如上海公园的地面铺装的设计采用了乱世镶嵌的方式,构成向心的环形线,具有一种韵律感。在室内设计中,线的应用就更加广发了。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道路、长廊、围墙、溪流等视为线。地板铺设的线型都是采用线条来组合和表现的,与空间中的点、面形式作对比。而几何曲线具有对称和秩序的,规整的美,经常会被使用在以娱乐的悠闲景观之中。
3、面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体的表面表现体的形态,二是作为片状形态独立出现。屋面、墙面、地面都是限定空间的主要因素,但是其依附在建筑体的表面存在。室内环境中的湖面都是以片状独立存在的。面的形状、大小、封闭方式直接影响到其限定空间的特性。在景观园林设计、空间设计中都运用了平面,充分表达出其功能要求、材料使用、艺术风格以及装饰造价等各种因素中的应用。在进行空间平面布局的时候起着关键性指导作用,从平面构成的角度分析空间的序列设计,因此发现其空间组织合理有序的内在规律性,同时也可以从宏观角度上将平面进行合理规划,充分体现出优美的空间与丰富的空间功能。
三、平面构成元素的应用
平面构成元素的点线面法则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起着关键性指导作用。对于初步涉及环境艺术设计展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加强其对平面构成元素的重视。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海报的设计、书籍装帧、版式设计等等应用的非常广泛。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都是综合引用平面构成的几大形式法则,巧妙的对版式进行设计,理性而又巧妙的控制平衡、节奏以及对比等方面的结合与应用,从而形成更加完美、多样化的作品。为了不断适应环境艺术设计的变化与发展,充分发挥平面构成元素的应用,使平面构成在环境艺术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点线面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因素,每种因素都具有其特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应该穿插上使用各种构成元素,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只有巧妙的排列与运用,才能谱写出优美的文章。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遵守设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将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巧妙的运用在室内的空间设计你中,使平面构成元素的点线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从而才能使各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平面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个统一的室内空间中,使人从每个角度看上去都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一、引言
平面构成是造型设计一种最基本的造型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平面构是所有构成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讲,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以后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在传统的构成教学中,一方面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学生通常是以抽象的几何形为元素结合构成规律、骨骼进行排列、分解和组合练习;另一方面训练方法缺乏创新,学生练习构成通常都是以墨和勾线笔等工具完成,其精力主要放在作业的精细度上,缺乏对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研究。
二、平面构成创意训练方法
作为设计的基础训练,平面构成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笔者在创意训练方法上从造型要素、新工具和新材料、设计主题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在造型元素上用二维的方式表现具象形
在平面构成中的既有形态包括抽象形和具象形,抽象形主要是几何形;具象形就是生活中的具体形态,也叫自然形态,如西红柿、球、鞋、车等等。在生活中的具象形随处可见,每个学生对不同的具象形有不同的理解,通过自己熟知的具象形结合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去进行排列、分解和重新组合,作品将呈现出全新的艺术生命力,如用重复骨骼完成一副团结主题的构成作业,学生可以通过拳头、拔河、齿轮等具象形来表现。在对具象形的表现上用二维而不用三维(写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具象形的细节进行了适当的取舍、加工,强化和突出了具象形的特征,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对造型元素的处理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
(二)在平面构成中工具材料表现多样化
当今,平面构成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对新工具和新材料的了解、分析和研究尤为重要。目前,在平面构成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材料与工具是白卡纸、墨、各号描笔、直尺、圆规、曲线板、鸭嘴笔等传统工具,随着时代的变化可考虑对传统材料和工具进行一次大变革,比如在平面构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工具、材料和表现手法不限,对新工具和材料的特性加以介绍,像水粉颜料、印泥、油画棒、水彩笔、蜡笔、荧光笔、水性笔、彩色铅笔、马克笔、色粉笔、各种印章、卡通贴纸贴画、白卡纸、色卡纸等,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不同色彩的搭配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协调性通过查阅资料、反复比较等方式形成自己对作品理解。结合设计主题,在平面构成中对图与地的色彩采用平涂的方式进行合理搭配色彩,感受“形”、“色”、“质”的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习知识的趣味性和主动性。
用彩色工具和材料表现出来的作业打破了传统方式的黑白表现平面构成的思维定式,学生的主要精力不再集中在对构成元素的分解与组合上,更多关注的是对新材料和新工具在构成过程中的探究,发现不同工具和材料所产生的画面视觉效果,让学生养成对材料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看到的自然形态跟设计作品中的构成元素之间的关联性与区别,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思考能力。
(三)重视理论引导,根据专业方向设计主题
平面构成应该重视创新,而创新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重视理论传授这一重要环节,教师在知识的讲解上就应该多方位深入讲解构成的相关知识,比如在基本元素—点、线、面知识的讲解上,可分为基础构成理论知识讲解和知识应用讲解,应用部分包含了作业中三元素的欣赏与分析,生活中三元素自然形态的欣赏与分析和设计作品中三元素的欣赏与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
高校设计专业方向众多,在平面构成课程设置上应与各专业紧密结合,为学生在专业基础与专业设计之间构筑一座有机的桥梁,教师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主题。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设计主题可以布置环保、反战、节约用水等主题;城市规划专业,设计主题可布置月亮公寓、幻想之城等主题。主题的设计从课程一开始就可以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刚开始的作业可布置多个主题学生选择性的完成作业,这个阶段以引导和鼓励为主,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中后期学生的作业按教师给定的主题和要求去做,让学生在思考中激发创作的灵感。
三、结语
平面构成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已成为现代设计的首要任务,在平面构成教学中从知识结构上要体现时代性,对新工具、材料的探讨和学习,尤其是对色彩在平面构成中的大胆运用研究,运用形式美法则与设计主题紧密配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积极引导学生思维创新,走出简单模仿形式法则的怪圈,使得平面构成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有效课程。
一、构成要素之一——点
从构成分析来看,“点”是一切形态的基础,是图形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最简洁的形态。“点”它具有求心性和醒目性,在视觉艺术信息的传达中总是先取得心理的表象,无论在什么位置,都会成为视觉中心,但单独的“点”虽然有视觉上的聚集,但多点则会有生动感,大小不同的排列就更具吸引力。如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一幅幽静的荷塘小景,随着镜头渐渐向画面推去,古琴和琵琶乐曲悠扬而起,把观众带进一个优美抒情的水墨画世界,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动起来,小蝌蚪水中游来游去形成的点会产生节奏和方向感,也就是平面构成要素的点且点动成线。也就是这样没有边缘线,意境优美,气韵生动小小点唱响了中国水墨动画,给我们带来了永久的骄傲。
《三个和尚》画面点的应用很普遍而且装饰美观,如影片开始的时候和尚一路走过时遇到的飞鸟以及可爱的小乌龟都是画面中点的形式,和尚上山的时候画面由面形成的山和庙、由线弯弯曲曲的将山体与庙巧妙的连接在一起、穿橙色僧袍的和尚就是绿色山体中的点,他急速走向庙宇。和尚在造型上圆圆的头部对于身体这个面而言它是个点,这个点在视觉上滑稽搞笑;两个和尚在敲木鱼的时候,大和尚旁边的鞋子因为有只老鼠而向左移动,随之鞋子由左入画,画面中这只独立的鞋子就像一个点置在其中,观影者没有觉得空洞单调,却充满了魔幻与神奇,全景两个和尚在庙宇里敲打木鱼左右相对放在画中,俨然相对的点而后镜头特写两个敲打的木鱼正是强化点的平行与对立、灵活性较强。
二、构成要素之二——线
线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手段和构成视觉艺术的基本符号,在中国的艺术历史上发挥着它不可缺少与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动画的造型上讲,线是最简洁最有效的造型手段之一,是有位置、长度,还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视觉元素。我们见到最多的形式就是圆润精致的边缘线,在传统动画中可爱的《猫和老鼠》、具有民族特色的《大闹天宫》、唯美精致的《龙猫》等,我们见证的是手绘线条创造的视觉盛宴。拿《大闹天宫》来说,人物造型丰富的线条使用,是构成这部经典动画的成功因素之一。动画中的造型线条看似简练、随意,但借鉴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色彩、图案组合,并赋予其一种神秘的隐喻色彩,成功运用了平面色彩,带有强烈的装饰性意味,把浓厚的中国特色的京剧意味融入到其中。
动画中的“线”与平面构成中线的基本含义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动画中的“线”是在运动的过程中给人们视觉造成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观众的心理,产生不同审美需求。平面构成中的线的性质、作用在动画中同样适用。俄罗斯动画艺术家巴拉丁在实验短片《钢丝圈的恶作剧》用钢丝作为材料,经过他的上帝之手捏出的亚当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家园和房屋,然后拥有羞怯的钢丝夏娃,幸福美满而又波折的生活从此开始。艺术家巴拉丁极其自信的为我们展示一卷了无生气的钢丝经过加工获得丰富的生命力过程,我们不得不感叹创作者将钢丝载体的流畅性,可塑性,以构成平面的通透感,运用的如此得心应手,以至创作形象如此生动,一卷钢丝生成与变型的魅力让画面变得丰富而又多彩。
《幻想曲2000》“蓝色狂想曲”有点爵士味道的近代乐风,背景则是在30年代的纽约大都会,本段落大胆的用色及线条呈现出大都市生活的光怪陆离,尤其那位曼哈顿乐师穿着冰刀的狂舞,构思独特线条洒脱。在《幻想曲2000》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第一章中开场,纯粹用一些几何图形的声影变化,画面十分超现实,蝴蝶以简单的三角型组合而成,随着音乐的变奏展现蝴蝶的诞生,通过圆号第一主题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时,蝴蝶在水面翩翩起舞,水波纹使用的是圆滑流动的线,此时几何形体的蝴蝶与灵动的线交相呼应演绎完美视听。
三、构成要素之三——面
“面”是最富有表现力的,同时“面”是“点”和“线”的扩大。在平面或空间中,面只有长度、宽度两种元素,而没有厚度的元素,平面构成中的面也分为很多种,各自所表达的感情也是不同的。在动画中“面”是运动状态下的动态画面,加入了时间的推移,在视觉中面的形态有流动感,在人们心理上所造成的感受能积极的调动观众的情绪,达到一种互动的效果。如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中猪八戒踩到西瓜皮摔到后不敢被孙悟空看到的滑稽情景,我们不禁捧腹大笑,简单的剪纸造型是由多个简单的面构成,赋予了生动的人物动作,这种面于面形态的不断变化,加上猪八戒在镜头中所占面积比例较大,起到一种主导作用,积极的调到了观众的情绪,更加赋予了动画的魅力。
中国传统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开创了中国“民族风格”动画片的先河,在中国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片在创作上借鉴了中国的传统戏曲尤其是京剧的许多因素。如:造型、场景,从造型上讲,主要人物造型采用了京剧脸谱,形象化、符号化的脸谱采用了平面构成中的曲线构成。平面化形象的塑造,用生动的线条对形象进行极度的简练概括,简单的色彩平涂、拼贴组合,采用民间色彩体系的颜色,原始朴实带有强烈的装饰意味。同时,脸谱的浓重、鲜明的油彩和多样的图案,再配上将军的粗犷声腔,形成强烈艺术刺激,赢得影片的声誉。《骄傲的将军》在场景安排上强调舞台感和空间感,颇有特色。将军府的亭台楼榭,百官祝寿、美女献舞的厅堂富丽堂皇、色彩浓重,宛然戏剧大幕乍启,带有浓重、壮观、华丽的格调。场景多以包含平面构成的中国传统建筑为主,风格独特、艺术精湛,建筑上的装饰凸显出平面构成中的骨骼重复进行排列得到一幅有秩序的画面,更有其无与伦比的一面。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070-01
在现代设计基础中,平面构成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点、线、面三者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因素,这三因素同样也是室内环境构成的基本因素没,这三因素各具特征,在作品中将这三者相互结合、穿插使用、相辅相成,这样作品才能达到完美。因此,在设计室内空间时,巧妙科学合理地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尽可能在平面与室内空间中使点、线、面三者得到和谐统一。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因素
点、线、面是所有形都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点、线、面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只要能转化为可被平面构成运用形态形的最终结果。为此,点、线、面就是平面构成的三个基本因素。
(一)点
点是平面构成中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从几何学角度来看,点既没有大小,也没有长度,它仅仅只是拥有自己的一个位置,也仅仅只是一条线的起端或结尾部分,有时也可能是两条线交叉处的形体。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理解“点”这一概念时,通常会认为是相比线、面而言一种较小的形体。通常人们会对自然物,或是对各种抽象的事物进行联想,这正是由于点的形状不同、构成不同所引起的。不过人的某种感情的触发也有可能是因为单纯的点本身所引发的。这就说明了,在不同情况下,点所产生性格特点也会不尽相同。
(二)线
线就是点连续不断移动后的轨迹,其不仅具有长度,还具有自己的位置。线在平面构成中要表现出形象,宽度和厚度是前提条件。实体的线和感觉中存在的线是线的两种基本形式。通常我们能用肉眼所看到的,或是经常认识到的和使用到的线,就是所谓实体的线了;而在面与面的交界或转折处,就是所谓的感觉中存在的线,在室内设计中,特别要注意这一类型的线,因为与实体的线相比,其有较大的制约性,其自身的形态不能有其所决定,各种形式的线的构成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
(三)面
面相比点和线,其在构成中的位置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因为面是点和线的经过一定组织和排列后的最终形态,在平面构成因素中,面是最具有表现特征的一个因素。面无论以任何形式出现,其四周边线均是由趋向封闭的轮廓所组成。但其会随周围形体的变化而受到影响。为此,建立在整体的基础上将各构成因素的性质和性格特点充分利用起来,这是所有构成因素的都需要考虑的。
二、平面构成因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一)在室内空间中,点是其力的中心,具有表明位置的功能
环境的向心力正是由于位于其中心的点而产生的,这样给人感觉的是整个环境最为稳定。视觉感受是随着点位置的偏移而随之变化,室内原本安静稳定的空间效果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打破,而使其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将多个点经过一定的组合与排列后,就可以形成“点群”,这种有规律顺序所排列出来的点,不仅会有稳定、对称、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产生,且其一定程度上还会产生很强的视觉引导作用;而无序排列出来的点,就会给人产生复杂、运动感。
(二)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线是不仅是立体的,其还具有方向性、运动性和延长性的特点
静、严肃、整齐是直线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充满韵律和动感是曲线所表现出的形态。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生来就具有的一种自然倾向爱好就是节奏和谐之类的美的形式。节奏韵律能表现出最佳的载体就是曲线。曲线从空间进行分类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用曲线将空间进行分割,另一种对空间没能起分割的作用,而仅仅是起到单纯的装饰作用,室内空间的流动感正是借助了曲线这种流畅、极富动态和方向感的线形的装饰才得以增强的。此外,在环境空间中,人们常常会感觉空间中的垂直线是向上、崇高、坚忍不拔的,对于水平线人们会有稳定、舒缓、平和之感,对于倾斜线人们则会有不稳定、危险和紧张压迫之感。
(三)面是环境艺术设计重要的造型元素
平面构成是设计领域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其他构成的基础,平面构成艺术对风景园林设计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风景园林工作看似只是在三维、四维的空间里进行的,但是,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许多设计元素只能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的。因此,要想做好风景园林设计,就必须重视平面构成,熟悉和了解平面构成,在简单的二维平面上做好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
一、平面构成理论
平面构成是基本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美学原理,进行组合,它的成果是理性与感性共同作用的产物。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来组成结构严谨、有很大的抽象性,富含创新性的设计作品。在狭义上,平面构成仅立足于二维平面,但随着社会和平面理论的发展,出现了“形态构成学”等新的说法。
平面构成中美的形式法则主要有:一是对称与平衡;二是对比与调和;三是节奏与韵律;四是统一。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形象是点、线、面,通过对点、线、面不同形态的结合,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和形象。平面构成作为其他构成的基础,其形态组合的原则和方法对其他构成皆有指导意义。
平面构成理论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得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不仅仅是对平面构成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对风景园林的设计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对其今后的设计也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正确看待平面构成和风景园林设计的关系,充分学习和利用平面构成理论,将使风景园林设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风景园林设计与平面构成的形式探析
(一)园林设计平面构成中的元素关系
1.轴线关系
在我国的传统皇家园林中,充分利用轴线关系进行园林设计的实例中,故宫乾隆花园的设计便是以轴线统领全园,轴线两侧的建筑便不再严格要求,而是相对自由布置;谐趣园的设计思想也是利用了轴线关系,从而使园林中的诸多元素既不失威严又富于变化。
2.对称均衡
它有两侧对称和中心对称这两种基本的形式,它主要是以一个点或者一条线将等同的形式和空间予以划分。北京故宫的建筑就是最好的实例。
3.等级分布
等级分布的运用是为了突出重要性或者特殊的意义,它主要是通过特别的尺寸、独特的形状、关键性的位置等三个方面表现出来,比如北京圆明园、杭州西湖的水景组合,主次关系非常明显,就是很好的运用了等级分布的方式。
4.基准统一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各种元素必须协调一致,各类参数符合一定比例,平面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相统一。
5.节奏与韵律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要想让设计的效果呈现出节奏和韵律感,就必须合理的运用点、线、面、色等各种形态的。比如在一片草地上,一个简单的造型和微小的起伏都会带给人一种动感,更可能让人感受到生命在于运动。
(二)园林设计元素与平面构成元素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风景园林设计给人的感觉总是三维空间或者四维空间中进行的,其实不然,园林设计元素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平面构成元素相互转化。这时,我们要遵循一定规则。
1. 可以把相对复杂的园林设计要素抽象在二维平面上
根据一定的园林设计思路,运用归纳法,对园林景观进行整理,把具体的园林元素转化为一定的点、线、面、色,用点、线、面、色来代表一定的园林景观,也就是说把具体的东西转化为抽象的点、线、面、色以及他们的组合。
2. 利用平面几何图形的自由变化进行园林设计
在景观园林设计过程中,必须把复杂的景观园林设计元素转化为简单的、抽象的二维平面元素,具体表现为点、线、面、色等元素的有机结合,按照景观园林设计美的原则进行空间组合,比如位置平移、元素的旋转、地标的扩大、元素的整合、某些元素进行扭曲、错位等。总之,就是按照各种不同元素的有机组合、排列,创造出我们头脑中想象的的东西。最终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完成最美的园林景观设计。
3. 景观园林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不能相互分离
在前面我们提到,景观园林的设计要把复杂的东西转化为较简单、抽象的二维平面元素,但是,我们在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明白形式永远也代替不了实际中的内容。因此,在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园林的内容必须是设计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根据具体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二维平面形式,不至于导致形势与内容脱节。这样,我们设计的园林成果才能符合实际,符合我们的审美标准。
结语:
如何才能设计出我们想要的景观园林,达到我们的审美标准?我们何不把原有思路变通一下,从基本的二维平面构成中寻找答案。平面构成作为基本的构成,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中都提供了很好的设计思路和答案,值得我们去借鉴、去学习,但在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景观园林设计的形式与内容分离,只有统筹起来,才能把景观园林设计好。
标志在设计形态上分为抽象形态标志和具象形态标志,图形化标志形式是比较重要的标志形态之一,我们可以运用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将点、线、面以重复、近似、渐变、放射、空间、特异等构成形式去进行思考。如三元食品的公司标志,即是利用重复的构成手法进行设计的。在标志设计中还有以具象图形为基础的设计形式,这种形式的设计也不可能像绘画的形式那样强求形似,而是以图形化的方式进行组织处理,强化形象的形态特征,简化结构的格局,从而取得和谐之美,形成一种单纯、鲜明的特征以呈现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平面构成中形与形之间的关系,有相切、分离、结合、重叠、差叠等。要从形与形的关系中开始找寻,可以帮助基本形体构成新的形态,从而创造出更合理的视觉图形。视觉图形的进一步抽象、解构、组合即可以形成丰富的图形标志方案,可以表现更多主题形象。
二、色彩构成在标志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标志设计不仅仅是形的表现,更是色彩的表现。色彩的传达往往是最迅速的,当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辨别形态的时候,色彩却已经迅速地印在我们脑海里了。标志设计,同样离不开色彩的选择与表现,色彩的地位也因此显得十分重要。标志作为一种图形符号,所要传达的信息既丰富又有限,色彩可以以其明快、醒目的视觉传达特征、多样的心理效应与象征性力量发挥着巨大的威力。合理的色彩定位对于唤发人们的情感、描述主题思想、准确传达主体理念和创造艺术化新意的标志至关重要,所以说,色彩构成这门基础课程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和设计师工作的一个基础。
深入理解和掌握运用色彩构成法则是设计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标志是方寸见方的图形设计,其不仅要体现企业的精神理念,还要有消费者的消费吸引点,因此标志色彩应该是非常紧凑与集中的,要简洁明了。色彩构成的学习是去理解、去掌握色彩规律,并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从共性的获得逐渐走向个性的创造。现代标志设计所使用的颜色都是可以以每个行业特色进行分类的,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色彩倾向,但是在有限的色彩范围界定中怎么去用新颖的方式表现色彩,并寻找到合适的色彩代表去体现设计者和消费者的心理诉求是对现代学生提出的要求。色彩的渐变,色彩的强弱对比关系,色彩的立体性都是标志色彩的发展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以构成的方式,让学生去思考。
三、立体构成在标志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从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来看,现在不仅仅追求平面二维空间的艺术,图形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成为人们所追求的方向。标志设计从功能性上讲,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品牌的形象代表,好的标志可以让观众感觉可以操纵空间,并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这个标志。立体构成研究的是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元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并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在标志设计时,我们可以将平面构成的形体按照组合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立体的形态,在二维空间内形成三维立体空间。如库珀联合学院的全新智能视觉形象,是个tephenDoyle为其创作的,它拥有三个透明、艳丽块面的两个立方体(分别代表字母C和U),展现了一个个很大的空间感,让观众感觉可以操纵空间并想象从不同角度观看这个标志。
觉表现和画面形式感上呈现出多样化。现代丝网版画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现代设计思想的影响,其中平面构成的影响十分明显。平面构成在丝网版画中的应用,在创作形式上,平面构成的表达语汇渗透到当代丝网版画的画面表现形式中,拓展了创作的思
路,启发了创作的灵感。
关键词:丝网版画;平面构成;应用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4-2
引言
平面构成相对于传统绘画而言,倡导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对设计创作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普遍的指导意义,所以作为设计学的基础课程历来受到重视。丝网版画是新兴的版画品种,很多丝网版画作品明显是受到抽象化、理性化的平面构成思想影响,从审美的角度对画面的结构、布局、画面形态的变化、形态的组合等形式因素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理性的设计,按照视觉语言的规律性,进行有目的性(包含偶发性成分)的绘画创作。结合当代丝网版画的综合技法,利用平面构成的语言,进行画面审美的再创造,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丝网版画作品。
一、丝网版画和平面构成的发展过程
丝网版画属于版画分类中的孔板,它是在镂孔板的基础上形成的。最早出现在我国的秦汉时期,唐宋时期有所发展,并用色浆印制花纹图案。在18世纪,西方出现镂孔纸型粘到绢网上印制图案。60年代,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个人丝网版画作品展出后,丝网版画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从而确定了四大版种之一的地位。在国内20世纪80年代初,各艺术院校建立丝网版画工作室,并开设丝网版画这门专业课;同时,在艺术设计专业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丝网版画的发展表面是由于技术原因,然而,大多数人忽略了后现代主义艺术(Post-modern)的发展才是其精神的源泉。后现代主义绘画以质疑艺术核心话语的权威性,重新解构完美,消解神圣,颠覆主流艺术自诩的话语逻辑,强调边缘化的价值意义,用不确定的确定性对艺术和绘画的价值重新定义。
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基石部分,现代设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由此现代设计连接着生产、生活、文化三个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从而引发国际性新艺术变革。1919年,在包豪斯学院,提倡用点、线、面等几何形体对空间、色彩各种元素进行重组、解析,形成其特有的构成风格。使用点、线、面组成的画面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形式感。运用的构成艺术视觉语言,进行丝网版画的创作,能够培养严谨的造型观念,训练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活跃构思。
平面构成是在设计文化背景下视觉性表象的显现,其实质是现代视觉化受到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导引,摆脱传统绘画的阴影束缚和现代精神维度的开放性的发展。丝网版画也同样如此,既要摆脱传统绘画的束缚,又要超越现代意识下隐含的视觉表现主义的颓废意识,才能发挥和展示丝网版画的真正的艺术生机。丝网版画的发展需要多重维度的思想,利用最基本的构成元素,结合渗透到现代社会各个层面的精神元素,抽取后用来反映当代社会的意识和形态,可以反映社会的整体状态,也可以是社会的个体之间的矛盾和自我意识。
总之,两者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过程上是如此的相近,而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二、丝网版画和平面构成的视觉关系
在平面构成中的视觉元素分为理性视觉元素、意象视觉元素。其目的是为了分别从设计的理念、规律和应用三个方面完整系统地研究平面构成规律的形式和方法。
点、线、面作为理性的视觉元素,是对所有平面视觉语言的抽象,人物、景色、图形、文字、色彩等都可以抽象或者再抽象为不同形式的点、线、面。总之,“点、线、面”是千变万化的视觉形象归纳的三个最直观简单的视觉元素。在丝网版画中,各种抽象元素发挥各自的作用,利用各视觉元素的穿插、组合,结合抽象、具象的创作思维方式,进行创作。
平面构成的形象图形、文字、色彩是用来表达的主题的意象视觉元素,是对自然界中所有图形及形态的归纳和抽象。对形象视觉元素及其构成关系的探讨和研究就是从理性的高度去研究图形、文字、色彩,构成规律、构成方法,引含寓意深刻的社会哲理。在丝网版画的创作中图形、文字、色彩元素都被广泛地应用,合理地利用这些元素可以达到一种合理的切题。
借鉴平面构成的图形骨架形式,是丝网版画的一种常见的创作方式。在丝网版画中通过骨架应用,从视觉传达和视觉表现的角度,烘托画面的表达意图,在画面传达给观者更多的理性的视觉信息,带来更多的深入思考。所以,许多丝网版画借鉴这种创作方式产生了很多的优秀作品。有许多视觉冲击力极强,让人震撼的作品。例如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通过不停地复制,利用丝网版画的复制性艺术的特点,进而组合成一幅巨大的作品。可以是一百个颜色差异的梦露的肖像画面,也可以更多、更壮观。这背后就是平面构成中重复骨架的运用。
丝网版画创作中形式美的法则与平面构成相同,画面构图中美的法则在丝网版画和平面构成中都是起作用的,这种美是客观事物和艺术形象在形式上的美。包括:和谐、对称、韵律、秩序、比例、结构等,其中画面的和谐是最重要的。和谐是从质上表现出来的差异面的一种关系,同时这些差异面极其对立和矛盾,却又表现为协调一致的整体。
三、平面构成理论在丝网版画创作中的体现
(一)丝网版画中的平面构成设计元素的渗透
平面构成中的视觉元素有点、线、面以及图形、文字、色彩。其中最基本的元素点、线、面是造型艺术中最抽象的语言,是可以体现和概括一切造型艺术最本质规律。
在平面构成中,点是一种相对于面的概念,点的延伸和扩大给人以线或者面的感觉。点的形式和点与点之间的空间关系作为构成研究的重点。点的连接、重叠、线化、面化、点的自由组合也就构成了画面的空间关系。
在平面构成中,线是点的移动轨迹,是点与点之间的联系。直线的视觉表现为稳定、挺拔、动感。曲线的视觉表现为流畅、优雅、婉转、自由、奔放、神秘。在丝网版画中,曲线的应用比较的广泛,曲线和直线的对比构成可以相互的衬托出各自的视觉情感,在画面视觉上形成曲和直的强烈对比效果。线在画面中单独的使用,可以塑造形体和表现体感。通过线的组合,以及结合点、面的组合,可以构成画面,形成肌理,产生质感,丰富地表达创作的意图,进而在创作作品时合理利用,丰富丝网版画的创作艺术语言。
平面构成中,面和点在画面中是相对的,面有长度、宽度,有方向、位置的变化。它们的视觉表情不同:几何形面具有理性和秩序美的特性。有机形面则有自然、流畅的性格。偶然形面新颖、奇异的表情。面在画面中可以很好地塑造三维的体积感。在和点、线组合的画面中,面虽然体量上占绝对的优势,但画面中的点、线以及较小的面却处于视觉突出的位置。
(二)平面构成的骨架设计在丝网版画中的应用
重复性骨架是两个或多个视觉形象在画面中反复排列构成的。重复在丝网版画中,体现了画面美的和谐、整齐、条理;就像音乐上,由于节拍一致,给人一种节奏感,在重复中有缓慢、有急促的变化。“图案的反复出现,既加深了人们对作者所要叙述的主体的关注,又增添了画面的视觉冲击效果。”
后现代主义中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就是采用“大量复制”当代名人头像、罐头盒和可乐瓶,转化成为艺术品也广泛为人所知。重复就是要加深人们对某个形象的记忆,类似于当代广告,通过媒介不断的重复,强加给人们一个视觉信息。
渐变性骨架是以类似的基本元素进行渐次地、逐步地变化,呈现一种有阶段性的调和秩序。如形象的大小、疏密、粗细、空间距离、方向、位置、层次、色彩的深浅、明暗、快慢、强弱都是渐变现象,在视觉效果上会产生多层次的空间感,产生一种美感。
特异性骨架是在有规律的基本形中寻求一种突破变化的构成形式。特异在平面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易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特异产生的独特的异常现象,作用于感官,能产生振奋、震惊、诱惑的作用,是在重复和渐变规律骨架或基本形中的一种特殊的变异变化。在自然界中如“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等都是特异效果。一幅好的丝网版画作品,需要在视觉的导向性和指引性上是明确而肯定的,也就需要借鉴平面设计语汇去完善画面的构图。
肌理性是可分辨物体表面的纹理,是所有物质的一种外在属性,在绘画中主要研究视觉肌理。可以在视觉上创造凸凹感和粗糙感。采用一种意外的效果和超出常规的方法,达到全新的画面形态。
在丝网版画创作中常用的肌理制作方法,能够产生视觉的刺激效果。灵动性则用不同方式的探索,随机变化,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综合版,也可以有油画笔触的表现张力和厚度感。多种肌理的叠加,产生的视觉冲击力,远远地超过其他的版画品种,表现力甚至超过其他画种的表现力。
画面肌理效果符合画面表达的主题思想,能很好地与观者产生共鸣,能够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例如:在画面通过各种不同笔迹的线条产生朦胧的效果,虽然不是具象的表达,却又有超越具象的真实,在偏粗糙肌理的画面上,真实地还原了观者的感受。
“画面肌理效果的创造”在丝网版画创作中的体现,使得丝网版画语言的发展更丰富,显示出活力。新的艺术形式对版画的冲击作用,让版画艺术不断接受吸纳新思想、新形式、新技法,使得版画这个美术门类得以发展沿袭,才使丝网版画得以发展,并且充满活力。
四、结语
“丝网版画中平面构成的应用”并不是停留在“探讨平面构成表面化的使用”,不能像当今一些所谓的“超前美术作品”只是肤浅地追求视觉感官刺激,而忽略和放弃了作品呈现给观者精神层面的主题传达。他们的创作来自积极的生活,在生活中获取新鲜的观念、思路和方法,采用纯朴的方式进行创作。然而,现在我们就非常缺乏这种精神力量。
展望21世纪,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迅速崛起,使得中国在文化上自觉唤醒了对于艺术上“本我”的思索。丝网版画中平面构成的应用,引发我们更加深刻的思考:我们怎样才能创作出植根于本土文化上的、体现时代感的、反映时代精神力量的当代丝网版画艺术?为此我们将共同努力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英]蒂姆・玛拉著,陈聿强,陈峥译.丝网版画[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9―16.
[2]杜松儒,黑崎彰,张珂.世界版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