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1 16:35:2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篇1

很多人在学校求学时,会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可从事工作之后,除了教授知识之外,就已经没有学习欲望了。在这种心态下,往往就只记得对学生说,要努力学习,要以优秀的同学为榜样。殊不知,身为他们的老师的我们才是最影响他们的榜样啊。我一直在思量一个问题:我班学生的性格,处事方式怎么越来越像我了。这时才突然意识到,我的一言一行无形地影响着他们。身处孩童时期的学生们,模仿能力是惊人的。因此,为了我们的同学们能有一个良好的模仿对象,时刻提醒自己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与学生们共求进步,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二、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时候与朋友一起吃饭时,家长总会带着笑意地说上一句“人多吃饭香一些”。当我们在班会课上提要求的时候,也会说上一句“要努力为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比如,同桌在上课时开小差、说小话,在这种诱惑之下,势必会引起另一个同桌的关注和参与,紧接着就是下一个,这其实是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在源头处就要注意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消除。这个时候“严于律己”,这几个字就相当重要了。只有每一个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学习,整个班的班级建设和管理,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这其中当然包含了语文教学。

三、与德育同行

现阶段,学生们也许很容易就可以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但是成为一个有好的德行的人却需要更多的努力。当学生成为一个懂得什么叫做责任的人之后,再来进行教学工作,也许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比如说,在四年级下学期的《将心比心》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效果一定会更好。而且这种受益是长久的。因为当学生懂得了什么叫做将心比心之后,就会在家中替家长的苦心着想而努力学习;在课上,就会为老师的尊严着想而认真听讲;在课后,就会为同学的进步着想而严于律己。久而久之,也就能促进学生形成一种自觉的、有效的、科学的学习习惯。而我们常说“优秀就是一种习惯。”其实,习惯来自于好的品德教育。

四、教学方式多样化

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趣事。因为,它本身就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单一的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生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事物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正因为生活的多样化,也就决定了表现生活的语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比如,五年级下册《草原》一课,要让学生体会草原的美景,如果单纯地由老师用各种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即使再加上老舍先生传神的描写,我想,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原因何在?老师的讲解只能算是一种铺垫,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才是根本,此时利用多媒体带着学生去游草原,看草原的白云、蓝天、牛马成群,一碧千里,再配上一曲藏族民乐,作为老师此刻已经是多余的了。唯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营造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去享受草原的美。待欣赏完,就是有感情地朗读、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灵活转换。又如,五年级下册的相声《打电话》,相声是什么?相声的语言特色是什么?对五年级学生说这些深奥的知识,很明显,老师不好说,学生也不好理解。这个时候,先让他们自由看,觉得相声挺有趣的,就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什么有趣?分角色读,原来是语言挺幽默的。那么怎样的语言才能算幽默呢?试着不看书演一段,怎么和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呢?口语化的这个特点又浮出了水面。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打电话的人呢?目的是为了讽刺那些没有公共道德的人,教育我们要讲公共道德。这个时候还不能结束,为什么?相声的娱乐性还没完全体现出来。录音机先播放这一段相声,更深一层地体会语言特色,然后,多媒体播放去音表演,让学生来配音。最后就是请学生,找搭档,进行表演。整节课在这一刻达到了。

五、阅读不容忽视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168-02

在如火如荼的教改热潮中,一谈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们往往先谈到的是如何向课堂要质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下工夫。当然教师高效率地上好每一堂课非常重要,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既有听说读写,又有生活和情感体验的综合的过程。就像一个人练气功一样,并非一朝一夕能有强身健体之效,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明白下面几个问题。

一、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哪些缺失

重课内文本教学而轻课外的素质培养是其一。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态度常常不满意,可又始终把它们放在语文教学比较次要的位置,平时虽有要求但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地去引导和培养学生,也没有把它们作为评价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重课外阅读检查,而轻对阅读内容和方法的指导是其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往往过于大而化之,学生没有读书兴趣,迫于老师要求,为完成任务多敷衍了事,有很多学生甚至根本不读书,有的是为交差而抄书,达不到任何读书目的。课堂教学重主导作用而轻主体活动是其三。很多时候我们依然流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依然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磨灭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重知识教学而轻能力训练是其四。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内容的安排也是大而全,唯恐有遗漏和疏忽之处。重课堂教学而轻生活体验是其五。新教材为语文教学安排了较为丰富的语文活动,但教学过程中常常不能很好地实施,更不要说在课外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寓教于乐。

二、我们怎么教中职语文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要用百般的耐心去诱导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听课、笔记、观察、思考、阅读、写作等学习品质,这种养成教育比教给他们知识和方法更重要,更需要持之以恒和耐力。(展示学生的作业)大家看,为了帮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作业、做笔记的习惯,我着实下了一翻工夫。首先,学生人手一本字帖,从描字开始,教学生掌握一些书写的基本要求和技巧。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买的字帖与教材是配套的,在练习书写的同时也熟记了字词和课文重点段,夯实了基础,可谓一举两得。第二步:临帖,指导学生用米字格规范书写,书写内容不断变换:现代诗摘抄,成语、名言。同时为了调动学生书写的热情,我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天把钢楷书写认真、进步大的同学评为“封面人物”,在班级走廊里公示;家庭作业书写采用男女同学PK的方式,激励他们把作业写好。另外,随笔、日记我也重点检查书写的质量,每次检查,对于书写认真的同学我总不失时机地写上几句温馨的评语。

总之,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作业习惯作为重点,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丰富情感体验,积累语文素材。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注重加强对课外阅读内容和方法的指导,把生活感受和阅读体验结合起来,变成阅读和写作的血液,教师要做个有思想的人,也要引导。

(二)加强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首先是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自己所讲的知识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我总是提前设计好“思路点拨”,从不同的方面来启发学生,鼓励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来回答问题。

例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如何理解‘人’字形铁路更易于火车爬坡”使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在备课时我预设了这样的思路点拨,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1.斜面的省力;2.适合一个火车头拉,另一个火车头推的设想。这样一来,学生借助“点拨”展开热烈的讨论,很快就有了答案。不仅理解了“人”字形线路的合理性,也有效地巩固了所学过的知识;既掌握了文章的重点问题,又符合新课程所提出的“大语文观”的教学观念。

教师要想上好课,必然要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但也要善于课后总结,即“课后反思”工作。我从来不认为教师的备课仅仅是讲课前的准备工作,备课这一环节不会随着讲课的开始就宣告结束。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非在“课后反思”上下工夫不可。一节课下来之后,教学效果怎么样,教学目标是否完成,重点难点是否突破,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绪是否积极饱满,教师的语言是否恰到好处。对于这些问题,任课教师心里最清楚。因为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已经对课堂教学效果有一个预先的期待和评估了。课讲完了之后,我总是把预期的结果与实际效果做一个全面的对比,从而形成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自我检查”,经常保持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自知”,对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多少,做到了胸有成竹,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三)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的教学气氛,是否创造了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是否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让课堂充满了磁性,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才能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穷人》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都来当一回小作家,激励学生为课文续编结尾。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从不同角度想出了许多抚养西蒙孩子的办法:有的同学想到把孩子送到儿童福利院;有的同学想到的是周围邻居们纷纷慷慨解囊进行捐助;还有的想到桑娜的丈夫得到了一笔意外的收入,日子变得好过了起来。这不仅让我们看到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更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既培养了阅读新知识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及时巩固新的知识点,在纠错中巩固已学知识

学语文就要朗读背诵,在背诵朗读中能不知不觉增强语感,把握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逐步培养理解能力。所以,我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经常督促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切实做到每日一查。这样,学生的语音、语调就会有所改进,学生的语感也有所增强,理解能力自然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及时巩固新的知识点,还要注意一定的练习量也是必不可少的,练习的设计应考虑本堂课的知识重难点。应该重点练习当天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篇3

语文教学一直受到学校、社会、家庭的高度重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在初中教学任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已成为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视自己的主导地位,在师生互动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多包容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对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在归纳当中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出发,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课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起来。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情需要,伺机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也得以提高。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古人云:“技长者以为师。”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促进者,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然后再通过言传身教,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模范榜样,用以身作则的教育教学方式会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语文教学应该建立在师生平等、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基础上,教师要用爱心、耐心去包容、关爱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秩序的教学活动。另外,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首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语文教师首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钻研教材,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媒介。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钻研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反复研究教学方案,只有将其研究透彻,才能制定出可行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期教学计划以及符合学生学情和学生认知规律的优秀教学方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为自己充电,更新学科知识,通过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优化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其次,提高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文字教学,对教师的语言驾驭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能够流利清晰地表达交流。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播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它对教学工作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善于表达的教师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教师可能会使教学课堂显得沉闷枯燥,教学内容显得贫乏,导致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拥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往往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良好的语言表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保证语言生动形象,尤其是语文教学,教师一定要声情并茂、充满感情。

三、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指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等。新课程改革也曾谈及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培养其高尚的精神品质。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平时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完成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任务。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首先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重视这一点,通过学习研读,努力寻求实施方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积极渗透这一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重视在实践中应用锻炼语文能力。此外,汉语作为我国母语,传承记载了我国悠久的文化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课本中的文化内涵,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然而据有关人士调查,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仍较为严峻,教学模式还是以前的“满堂灌”,教师的权威仍然神圣不可侵犯,学生还是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面对如此的教学现状,教育工作者该做出反思,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此,教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就应该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出发点,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终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提高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中必不可少,而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平台就是课堂,它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环境,课堂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有若干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各个环节细节,教学就不能有序进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预设教学过程中的突况,以便在课堂中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学问题。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课堂组织教学的重要性,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总结,努力找出提高课堂组织教学能力的方法。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想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就必须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宏观调控好教学课堂,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篇4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因为打铁本要自身硬,自己不具备丰富的知识,不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怎么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呢?同时,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也建立不起来,学生对你的教学也会置之不理,我们应该牢牢树立教育的四大观念:一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二是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我们应该放下自己的师道尊严;三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四是树立一种大语文观。

二、时刻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许多基础知识我们应在课堂是反复强调,讲了又讲,在练习时也应监督学生认真完成,特别在批改时,要仔仔细细,一字不漏地认真推敲,哪还不够妥当,向学生明确地指出来。这样,我们才算做到了实处。同时,教师应在教学中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之外延相等。开拓学生学习视野, 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中去。

三、优化常规课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参与面、活动量、思维度,培养学生的小组讨论的习惯,提出问题进行争论的习惯,善于归纳总结正确表述的习惯。教师要把新授课上成问题课,即把每堂课,每篇课文设计成几个大问题。然后老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争论、查阅材料等方式作答,教师最后作结。通过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的思维,学生各抒己见,冲破习惯思维的牢笼,使多向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能力,在他们一身上得到培养,提高了语言素质。

四、因材施教,营造氛围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互不相同,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从多种多样的个性中概括和把握学生的共性,把教学措施主要建立在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即相近的智力水平,相近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因教而学,教学高度适应,师生相互促进,这样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另外,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思想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使其创造力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老师在教学中应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同时,老师也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友爱、互助的氛围。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村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除了识字写字这一领域,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巨大的信息,它为实现教学的多样化和教学资源的充分运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篇5

1.培养兴趣,乐在其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培养兴趣是最重要的。也许有人说:“读书何乐之有?即便有,也只是黄连树下唱小曲——苦中作乐。”当然,读书如果只是为了分数,便陷入了题海,只会反复背诵,不知什么是探索,那当然是苦差事。但读书如若为了追求真理,那么越是接近真理,发现真理的迷人,这时你便觉得“读书乐,乐在其中”了。

古人读书,可以不思茶饭,流连忘返,若渴鹿奔泉,又若六月饮雪。读书未罢则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孔子读书,不知老之将至;陶渊明读书,欣然忘食;白居易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可见,读书有何等的魅力。

真可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对一本书发生了兴趣时,你就会沉浸在阅读的乐海中“乐”而忘返。你的思绪会随着书本纵横古今,好似与孔夫子商讨,又似与墨子对话;你又会在书本的牵引下来到亚马逊平原游历,飞到世界冰雪大陆南极考察。在书海之中,任你去遨游。这时你会感到何等的惬意,怎还会说读书不乐!

退一步说,读书一定会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书,或进步不明显的苦闷,彷徨的时候,但要有“攻城不怕坚,攻关莫怕难”的精神,只有与困难作斗争,才会其乐无穷。

读书,是苦还是乐;其实,苦中甜,甜中有乐,乐在其中也!

2.多读勤思,读思结合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获取大量的知识。不仅要多读,而且要勤思、善思。多思考书中的观点是什么,思考书中的看法是否全面、正确,思考什么时候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把读与思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读进去”、“读出来”。

3.多说勤写,说写兼顾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说与写则是释放,是输出。读书是为了说和写,读了大量的书籍,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思考了很多问题,就会产生说和写的冲劲。写作文就如同打仗,也应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马没有粮草何谈打仗,写作文没有材料,何以著就锦绣文章。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米,再巧的媳妇也做不出喷香的米饭,那么如何储备?储备什么呢?

首先,要有书面储备。书面储备针对学生来说,其一是课本语言材料的储备,佳词妙句,优美诗文可在文中勾画出来,并做到熟记、熟诵。让它们变成自已的语言宝库中的财富。其二是在阅读课外书、报刊杂志过程中储备好词、好句、名言警句、俗语谚语、轶闻趣事等等,反正能为我们所用的都一一收入语言的宝库,不怕多,多多益善。

其次,要有生活储备。生活储备可分为个人生活储备和社会生活储备。个人生活储备的最好途径就是日记。平日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把发生自己身边的高兴事、麻烦事、有趣事都写下来。二是社会生活积累,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社会生活是一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上演着生活的悲喜剧,让我们用眼睛来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感悟。总之,生活是一个大宝藏,这里是写作的源头,这里有写作的活水。鼓励学生们勤动笔,多储备,善储备,有了丰厚的储备何愁写不出文章来呢!

4. 抓住基本原理,把握重点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学好语文,首先也要抓住基础,把握重点。以说明文的阅读写作为例。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住说明文的两大特点:科学性和客观性。

(1) 抓特征:把握全文的关键句(中心句),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特征抓住了,文章也就理解清楚了。

(2) 理顺序:凡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说明文就要遵循其规律,否则行文混乱不知所云。

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高教育事业也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其教学目的从传统的重视学生技术的培养,转变成既重视学生掌握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高技术综合型人才。因此,在实际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学生对文字的运用能力,最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1 文献标识码:A

1中职学生现状分析

目前我校中职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牧区,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尤其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行为散漫,在语文等基础课上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基础薄弱。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大多学生表示读中学时即存在语文偏科现象,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二是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学生认为,他们到学校来是学技能的,语文可有可无,从而忽视学习语文。三是缺乏正确认识。学生厌学语文,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缺乏对语文的正确认识,没有正确的学习导向。

2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缺失

(1)很多年轻教师,缺乏一定教学经验,驾驭课堂能力还有待培养。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方法、形式单一,不能很好地将语文教学与相应的专业培训相结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态度常常不满意,可又始终把它们放在语文教学比较次要的位置,平时虽有要求但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地去引导和培养学生,也没有把它们作为评价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3)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往往过于大而化之,学生没有读书兴趣,迫于老师要求,为完成任务多敷衍了事,有很多学生甚至根本不读书,有的是为交差而抄书,达不到任何读书目的。

(4)很多时候我们依然流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依然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磨灭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5)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内容的安排也是大而全,唯恐有遗漏和疏忽之处。

(6)新教材为语文教学安排了较为丰富的语文活动,但教学过程中常常不能很好地实施,更不要说在课外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寓教于乐。

3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3.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要用百般的耐心去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听课、笔记、观察、思考、阅读、写作等学习品质,这种养成教育比教给他们知识和方法更重要,更需要持之以恒和耐力。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作业习惯作为重点,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丰富情感体验,积累语文素材。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注重加强对课外阅读内容和方法的指导,把生活感受和阅读体验结合起来,变成阅读和写作的血液,教师要做个有思想的人,也要引导。

3.2加强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自己所讲的知识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需提前设计好“思路点拨”,从不同的方面来启发学生,鼓励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来回答问题。教师要想上好课,必然要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但也要善于课后总结,即“课后反思”工作。教师的备课不仅仅是讲课前的准备工作,备课这一环节不会随着讲课的开始就宣告结束。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非在“课后反思”上下工夫不可。

3.3努力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中职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他们往往内心自卑,缺乏上进心,思想素质较差。若教育不当,容易使其成害群之马。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教书授业的同时,必需要强调传道育人。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可从教师本人以及作家作品两方面实现。这对于思想淡薄的学生来讲无疑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屈原,多数学生只闻其名,可却不了解他终生报国、投江殉情的可泣事迹。因此在教《屈原列传》一文时,可向学生大致介绍他的生平故事,尤其是他两次遭流放的惨痛经历。即使被流放,他仍然心系楚国,不计个人得失,最后怀石投江而死。学生听后唉声一片,有的骂楚王昏庸无能,有的哀叹屈原遭遇悲惨。

总之,我们在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教学质量上,归根结底是要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就业水平服务。因此,中职语文教学既要着眼于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又要从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要出发,在职教语文教学中,运用更多种恰当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发现语文教育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把语文教学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使他们适应市场人才竞争需求,在工作中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有其社会现实意义并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郝允龙.语言-语文教学的核心[J].淮海职业教育,2007(2).

[2] 彭莉.关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4).

篇8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落脚点,也是我们全体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教师应乐于学习、善于积累、勤于总结,不断拓展外延、丰富内涵,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赋予语文课堂新的活力。那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应该从哪些方面出发?

一、完善教学方式

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习进步。首先,加强与其他语文老师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既可以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也能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时解决。其次,多让学生提提建议,指出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只有师生的思想理念达成一致了,再进行知识教学就会顺利多了。另外,要增加学生的回答次数,可以创设一些提问的机会给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实现双方的共赢,通过每天在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来考验学生,再层层深入进行教学,教师能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

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

教师帮助学生语文学习的时候不能一味的从整体方而进行调整,而是要深入到学生的各自存在的问题上。很多教师在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时只注重从整体上讲述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原则,而忽略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正确的。教室应该跟每一位学生进行详细地交流,或者通过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语文成绩差的学生可以经常性的提问,一方而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另一方而督促他们尽力学好语文知识。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则需要多加培养,争取更上一层楼。

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才能够自觉主动的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甚至在课余时间还能够经常涉猎。纵观各个时期的语文课堂,小学语文是最有趣的,也是最能触动孩子们内心深处的,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难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之一,教师可以在上课一开始,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身边的所见所闻开场,也可以一组看似“莫名其妙”的问题或者一组图片等等,都可以将孩子们的眼神迅速凝聚,把他们带入教学内容中。例如在讲授《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一上课老师就很神秘的告诉学生们他们家的小鸡居然会画画而且不用画笔,这下孩子们的兴趣来了,很想听老师讲下去。课堂上一个好的开端好比一场战役的突破口,有了好的开端教学就己经成功了一半。

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受不同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总是存在着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在客观上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成效。因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面对的是几十个知识基础和性格各异的学生,教师如果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必然导致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学,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展。所以教师要变“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方式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的总体教学水平和质量。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五、改革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指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证据,通过教学对学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评价的方法就必须进行改革,进入21世纪,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重中“中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取消百分制”的观点。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首先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中会更注重学习态度习惯、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采用等级评价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树立进一步发展的信心;第三,等级评价改变了过去单一由教师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强化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主体意识,使学生从以往的横向比较转为纵向比较,不断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创设问题情境组织教学

随着教学不断改革和发展,在教育中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可以鼓励学生打破常规,保存和形成一定的新思维。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在学习中敢于质疑,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民主、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中无拘无束且主动积极地学习,大胆提出新假设和新幻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和研究。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例如:在教学《可贵的沉默》时,一个老师问学生,“同学们的生日是什么时候”,这时同学们都踊跃发言,当老师又问到“同学们的爸爸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候,”这时同学们回答问题的声音明显小了很多,很多同学都在沉默。这种教学方法比教师直接教育学生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效果明显要好很多,同时不仅能让学生学好这篇文章,同时还可以教会学生很多做人的道理。

总之,语文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运用它作为母语教育的载体,语文课应该是孩子们最容易掌握、最有亲切感的学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语文课堂是孩子们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课后反思,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交流。根据新课改提出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庆波.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J]. 科技信息. 2011(01).

篇9

语文作为韩语知识的综合学科,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其对提高小学生各项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多变有效,同时还需带领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完善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吸取别人的成功个教学经验,发现资深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其次要让学生对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好达到师生思想理念达成一致;最后教师应增加学生体温次数,多给学生回答的机会,再进行深层次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问题。

2.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小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不能一味的从整体解说,而是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同时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沟通,还可通过学生进行提问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督促学生熟练掌握语文知识,学习好的学生争取更上一层楼,学习不好的学生检查学习情况的同时给予更多的辅导。

3.正确处理好作业和测试

3.1作业适量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题目锻炼非常重要,每位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且领悟能力和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教师在布置的作业应结构合理,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作业结构难度分布按照简单、中等、难度、高难度的顺序进行排列,难度逐渐提高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做题的积极性。

3.2测验科学性

其重点是把我测验的时间、题目、内容及知识水平。首先语文测验需有一定周期,教师可根据学习进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规律测试。试卷的内容应难易合理分配,但主要应照顾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以简单为主,如此便会保证测验效果满意度及试卷质量。

4.小结

教师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前提是了解自身教学特点,同时还需对学生的情况有一定的掌握,运用一切方法增强学生的语文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教学方式,从多个方面一同开展教学方式改革,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27-01

面对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除了提倡素质教育之外,更多教师关心的就是教学质量了,特别是初中阶段,人们关注的就是升学率。要使升学率有所提高,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谈几点浅显认识。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崇高品质,实际上是称之为教育的这个最微妙的人类创造领域中获得成功最宝贵的前提。必须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只有对学科知识了如指掌,从事教学时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准确处理教学内容,才能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师是语言文字的传播者,讲课时表达准确、精炼、有逻辑性、生动性、趣味性,学生才会对语文课感觉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 要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一)要做到课前预习

对于语文课来说,课前读一遍课文,积累生字词语,我认为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特别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码对生字词语及课文主要内容做以初步了解,对不懂的词语及语句用圈点勾画法做出标记,在讲课的过程中使学生了一定的目地性。亚里士多德国认为:“思维是从惊奇和疑问开始的”。有了疑问,学生才会去探索,从而增强求知欲,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深入了解,因材施教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互不相同,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从多种多样的个性中概括和把握学生的共性,把教学措施主要建立在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即相近的智力水平,相近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因教而学,教学高度适应,师生相互促进,这样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三)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原则

教师应坚持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的指导思想。当然这个“辅”字的意义为指导。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潜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实践,总结了以下三点可行的方式:

1. 按照学生的智能水平进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智能水平高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而对于智能水平低的学生应放低要求。

2.抓住学生特长,分层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特长分层进行教学,使学生的特长得到真正充分的发挥,并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各显神通。对于不同智能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引导,促使其在学习上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进步。

3. 按照学生的努力程度进行教学。“因材施教”不仅要根据学生的智能水平进行,但也不能忽略学生的努力程度。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将事倍功半,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孔子的学生颜回,才智不算最高,但非常好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孔子抓住这一特点,不断地加以鼓励,终于使其成为儒学的一代宗师。

(四) 做到心中有学生

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用赏识、平和、尊重、包容、关爱的心态去对待学生。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深厚、融洽的师生情能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激励学生回答问题,多鼓励,少批评,那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给学生信心和勇气,才会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有诗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并且积极表达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善于发现问题,才会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