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35: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库房管理专业知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TD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506-01
医药公司的药品库房管理,是药品流通环节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药品库房管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其运作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秩序[1]。药品入库验收是库房管理的关键,如何保证入库药品与采购药品相符,并符合质量要求,防止假药劣药流入,药品的入库初验工作是重是之重。本研究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及报道的分析,着重探讨药品入库初验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医药公司一般由专人负责管理药品的计划、采购、验收、管理和发放,有严格的审批制度,药品的采购数量根据每月实际销量和各类药品库存管理要求由库管员统计制订采购计划。但药品在流通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问题:因保管、贮存、运输不当而造成问题;因生产厂家经营问题,造成药品有效期不符合要求;因利益因素,造成假药劣药流入;因人员素质原因,造成不符合要求药品流入[2]。各类药品,验收不合格因素众多,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刘玉琴等整理,在统计时间内验收入库的5288批次中药饮片中,不合格率达到2.61%,不合格的原因有30余种之多[3]。
1.2 方法:近年来,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监管、GMP、GSP实施力度的加强,让药品的生产工艺、质量都得到提升,保证了药品出厂的合格,稳定性相对也有了提高;随着药品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药品的运输和贮存也得到生产厂家和销售公司的重视,对于对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药品,尽可能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保证了药品运输和贮存环节的质量;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医疗产业技术快速更新,医药公司环境和硬件设施越来越先进,具备了符合条件的药品库,能够满足各类药品分类存放的要求,在存贮方面能够保证药品的质量;各个环节的管理措施也得到相应完善和发展,部分药品还实施了电子监管,具备了可查询、追溯的条件。
根据大量文献的研究,分析得医药公司药品入库初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管理制度问题、人员素质问题、管理软件问题。
2 结果
2.1 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当前我国医药公司在硬件上基本都能够保证药品的贮存,有相应的记录,质量方面也有相应的取样抽检查规定,但很少在入库验收上面下功夫,没有针对不同类型药品详细的入库验收制度、程序和方法。一般情况的做法是直接接收入库,并通过质量抽查来反应药品的质量情况,不能有效将不合格药品拒之库外。所以,根据各类药品特性,制订完善的入库验收管理规定,详细规定各类药品入库验收流程,是解决不合格药品流入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药房管理的有效途径。
2.2 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医药公司药品库房管理人员是保证制度执行的重要条件,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遵守各项制度程序,才能做好工作,所以正直、爱岗敬业是基本要求。药品和病人的健康有直接关系,属于特殊商品,普通人员很难对药品的质量有深刻的认识,更别说进行验收,所以必须具备药品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方能胜任,特殊类型药品的入库,还必须专业人士进行核查。库房的管理人员,按规定必须具有有执业药师资格证,因药品种类繁多,相关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合格,考试合格颁发上岗资格证书,并定期再学习提高,建立人员详细培训记录。合格人员具备药品入库验收的一般性知识,能够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能够分辨各类药品假药、劣药,部分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应能主动上报,能够根据药品特性、说明书对药品进行准确分类存放,能够对药品随货清单、资料进行清理、鉴别,并能做好流程规定的入库验收记录,方便备查等。
2.3 入库管理软件:药品种类繁多,大量的重复工作,人员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药品入库、验收、管理出错。随着科技发展,药品库房管理软件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设计优秀的软件,不仅能够加强物料管理,流程管理,还能对验收人员提供各类药品验收技术支持。把各类药品验收标准和药房管理软件有机结合,能够大大减少出现差错,提高药品入库验收水平。所以,医药公司库房管理人员,应根据药品管理的要求,同软件供应商合作制订出符合自身需求的药房管理软件,能够真正把好药品入库质量关。
3 讨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医药公司药品库房的管理水平,是流通环节药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必须加强对药品库房的管理力度,以符合医药公司发展的需要。
确立科学管理的目标,加强药品库房管理水平,制订符合要求的管理制度、药品入库验收流程;当前很多医药公司仍存在用人方面的缺陷,培训方面的缺陷,提高药品库房管理人员和验收人员的专业知识,药品入库验收人员,必须具体相应的专业知识,特别是中药类药品质量的鉴别,需要具有中药材专业知识的人员方能胜任,特殊药品需专业人士审核;现在各类药品都具备电子条码,部分药品已经纳入电子监管,为软件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医药公司应根据自身需要,订制符合管理要求的软件系统,才能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对医药公司药品入库验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加强管理,减少药品质量带来的隐患,为药品流通环节质量安全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库房管理 提升 探索
1 库房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1.1 库房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支出,企业的原材料、成品存放都需要借助库房,如果库房的管理不科学造成企业原材料及成品的损坏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因此说库房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重大的影响。
1.2 库房管理是企业生产制造工作管理的核心。库房的作用就是帮助企业存储产品、原料以及其它生产物资的场所。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强大的原材料管理制度以此发展企业的生产。而材料管理的核心就是库房制度的建立,库房制度的建立对于企业的生产具有基础作用。
1.3 库房是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的基础环节。企业的正常生产需要原材料的正常供应,而原材料需要存放在库房,可以为生产提供及时的保障;同时库房还具有反映企业生产情况的功能,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对库房存货数量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是否存在供应紧张或者供应不足的问题。因此库房的管理工作能够避免企业生产过剩、造成周转不及时的现象发生,为企业的正常生产提供数据参考。
2 企业库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库房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在物资入库阶段,管理人员对于货物不进行仔细的检验,造成存放的数量、质量等与登记在册的规格不符;在出库阶段,不能按照严格的规章进行出库登记,而且出库手续流程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规定,缺乏必要的出库手续单据。
2.2 缺乏良好的库房管理环境。库房周围以及库房内部环境脏、乱、差是企业库房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库房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库房管理人员对于其环境不重视,他们不及时打扫库房的卫生,使得库房存放的物质表面积累大量的灰土;库房管理人员对于物质的存放位置摆放不整齐,物质随意的在库房内存放,时间长了以后造成物资的混乱,给库房的清点工作造成困难;有的库房存放的物资没有贴有清晰的标签,造成管理人员不能快速的查找需要的物资。
2.3 库房内过多的存放废料。企业对于库房的认识局限在其具有存放物资的概念层次,结果造成库房内存在大量的企业废旧物资,而且这些废旧的物质占据着库房的大部分面积,造成库房可以使用的空间非常小,影响库房的使用效益;同时大量废旧物资的存放也会增加企业流动资金链周期的加长,员工工作量的增加。
2.4 缺乏科学的库存控制方法。库房功能之一就是依据库房的存量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但是目前的库房管理在库存控制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方面库房管理人员不能依据动态的库存情况提供科学的生产情况数据,造成企业的生产不能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果造成企业产品的过剩或者短缺;另一方面库房管理人员对于存放的物资数据不加以干涉,只要企业存放他们就接受,而不能根据库房的容量决定库存的数量,造成库房存货的挤压,为企业的经济利益带来损失。
3 提高我国企业库房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库房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建立库房登记方式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依托计算机实现对于库房信息的无纸化处理,避免因为纸张的丢失造成库房管理数据的丢失;其次对于库房管理的监督实现网络化,通过建立网络监视系统,强化库房的安全,避免库房发生物资丢失现象;最后要积极的引进先进的库房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企业要依据自身的库房管理制度引进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软件系统。
3.2 合理及时地处理呆废料。避免呆废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防,首先必须防止呆废料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加强物资的请购、采购作业,避免误请误购物资发生,减少呆废料。②加强验收功能,避免不合格物资混入。③变更产品设计时,应尽量将原有物料用完,除非不得已,否则不要中途改用新物料。④实施物料品种、规格简单化、功能多用化,以减少呆废物资的发生。
3.3 严格控制库房管理环境。库房内灰尘过大,原材料保存环境不好,影响原材料的寿命。为此我们每天必须随时清扫,有效地降低室内的含尘量,以保护原材料的安全。同时要注意控制库房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当库外的温度、湿度比库房低时,应开窗通风,如果库外的温度、湿度高于库房,就不能开窗通风,应立即关闭门窗。
3.4 提高库管人员综合素质。随着库房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大对于库房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首先要加大对于库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能力;其次就是要积极培养他们的信息化工作能力,让他们具备在库管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于库管工作的信息化;最后要培养库管人员的创新能力,库管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库管人员积极地对工作方式等进行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地贡献。
总之,库房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与企业的其他生产制造部门息息相关。企业通过不断的提高库房管理水平,保证生产供应,降低了企业损失,节约成本支出,同时也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单位已经开始引入先进的管理办法对企业单位进行管理。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对于企业单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现代的物流和库房管理模式,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所有企业单位的共同追求,也是新世纪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不过目前很多企业单位中并不能很好的做好这一点,本文就谈谈现代物流与库房管理的一些问题。
一、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单位中的商品和耗材都存在库存积压、库存缺货等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导致物流效率的地下和库存物资成本的上升。过剩库存是指库存物资超过了正常需求量,积压库存是指采购的物资由于由于其他原因没有被利用,缺货是指某种物品的供应量不足。
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库存管理不善造成的,给企业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流效率的提高。如何有效管理品种多、流动性强的库房物品,是仓库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降低库存的方法
成本是企业获取利润的人、财、物的投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揭示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提高经济效益。库房的有效管理,就是能够保证库存物品与正常需求同步,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这就需要根据企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出合理的库存数量,然后根据这个基数,结合各部门科室的具体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在库房管理中,物品的种类与数量越少,库存成本与物流成本就会越低。
在当今的企业单位中,部门科室的分工并不是十分明确,为了满足需求,就需要增加库存物资的数量,这就很容易导致了过剩库存的发生,并且造成库房管理效率低下。所以,明确划分部门科室职责,也是降低库存的方法之一。
大幅度减低耗材库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对于企业单位的库存耗材和商品的出入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第二,在平衡的基础上,对于库房的效益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库房管理制度。对于一些长时间不用的物品,应当另作处理,以减少库存成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单位库房中各种物资产品的数量和种类都有显著的增长,使得库房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有效的进行库存管理,应当根据各种物品的出库金额对仓库中所有的物品进行分级,对于不同类别的物品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对于占据出库金额比例较大的物品应当积极组织价格优惠、货源稳定的物流渠道,保证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于占据出库金额比例不是很大的物品,在保证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其种类和数量。对于一些无用的物品应当及时挑除。
三、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也是库房物流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企业单位信息化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企业单位提供信息支持:
建立需求信息的电子化和互动机制。将个部门和可是的需求信息形成数据库,方便分析管理,并且能够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互动。信息化建设还要保证互动方式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单位中数据共享的网络系统是不可缺少的。
具有识别条码的能力,能够在全院范围内实现物料的条码管理。条形码的优点:一是信息输入可靠准确,数据输入速度快;二是与其它自动化识别技术相比较更为经济便宜;三是使用灵活;四是自由度大;五是设备简单;六是易于制作。
具有分析和辅助决策的功能,能够实现库存的自动控制。库存的出入情况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导致库存管理十分复杂,经常会出现库存不足、种类缺少、过剩库存等问题。然而库存需要消耗大量的空间、资金和劳动力,还存在损耗、废气和遗失等问题,这些都使得库存的成本很高,在企业单位的库房管理中,都是把减少库存放在首位的。
物流信息与财务信息结合,建立高效的财务结算体系。将企业单位的供给需求与供应商、采购商的电子数据交换,将他们也纳入到企业单位的采购与供应体系中去,加强了供应商与采购商对于企业单位的支持力度,还能够减低整个供给链的成本,全面体改企业单位物流系统的整体水平。不过在此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一是信息只对授权的单位和个人公开,并且建立强大的网络保护系统,防止病毒与黑客的攻击;二是被授权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获得准确完整的信息。
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不管怎么说,管理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随着物流工作在企业单位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领导对此的重视程度也有很大的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的职责也越来越重,制定物流计划、提供经济预测、资金流量管理、业务评估等工作都对专业知识有着很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单位提升物流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另外,企业单位还应当吸收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加入,以满足物流管理的需求。
另外,留住人才也是企业单位应当重视的问题。有效的激励制度是留住人才主要办法。科学的激励制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需要满足以下问题:树立目标并解释该目标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基本公平;劳动保障;适应于物流管理在企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的较高工资水平。
五、结束语
1加强中药房管理
中药房的管理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购进、验收、存贮养护,申领、调配等过程进行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包括临床用药指导,药学服务等内容[1]。中药房管理的关键在药品,保证药品质量是加强中药房管理的前提,更是重中之重。
1.1中药房硬件设施建设管理提高药品质量,有待于基本设施的建设和改善。首先,中药房应该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成药库房、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制剂室。其次,中药房应该远离各种污染源。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调剂室、中药煎药室应当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应当平整、洁净、无污染、易清洁,还应当有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以及清洁等设施。此外,中药储存设备应有药架、除湿机、通风设备、冷藏柜或冷库。中药饮片调剂设备应有药斗、调剂台、称量用具,粉碎用具,冷藏柜、新风除尘设备,中药饮片应备400多种。还要有贵重药品柜、毒麻药品柜、小型切片机、小型炒药机、小型锻炉烘干机、消毒锅等。
1.2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购进与验收管理严格把好进货渠道。必须与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进药,进药地点应相对稳定,这样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跟踪。要做到对药品质量如有怀疑“宁退勿收”或留样做进一步鉴定,要从严把好验收质量关,即做到“宁紧勿松”,更要做到“勤进快销”。
1.3药品在库管理中药不同于西药,在环境中极易吸潮而发生霉变、潮解,其有效成分就会降低。有许多报道指出,中药受潮后所含真正起治疗作用的成分含量甚微。如果不加强贮存管理,药失其效是必然的。因此,必须加强中药在库管理。
药房必须每天由领药岗位药师根据药品药库出库清单,核对药品数量和批号,同时检查药品的外观质量,如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就放入不合格药品柜(根据具体情况退回药库或月底报损),把合格药品根据储藏要求及先进先出原则分类放入药架[2]。在中药房配备温湿度调节的空调系统,能有效保证药品质量。领药岗位药师每天上班后和下班前检查室内温湿度表,填写温湿度记录表,如发现不符合规定,立即采取措施,调整至规定范围,同时记录所采取措施及调整后的温湿度。其他岗位的药师在使用药品过程中也要检查药品的外观质量和有效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1.4中药配方管理中药配方工作量大而且又繁琐,各个环节都必须注重。如审方,配方时必须重视方中某些特殊药材的煎煮方法并另包后向患者说明使用方法及用量。准确无误的处方调配是保证药品优质的前提。因此,在调配处方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中药调剂操作规程,医嘱和处方制度。配方时按所列药品顺序调配,不得挑味,混堆,以防错配漏配。对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应注意处方脚注,若无脚注应按常规调配另包并注明,交代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对调配多帖处方分剂量要均匀准确,称量误差不得超过±5g,配方完毕交复核人复核,复核率达百分之百,以保证调配质量。
1.5药品申领管理中药房药物负责人根据日常使用情况向中药库申请领药,通过计算机确认出库,处理数据直接生成药库的库单和药房的申领单,药库库存自动递减,药库管理员按出库单发药。药物负责人对所领的药品核对无误后确认,药房库存就自动增加,这样及时补充了短缺药品。
2塑造良好药学服务
2.1提高中药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中药房中药剂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普遍偏低,在审方核对及答复患者询问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新时代,中药房要发展,必须转变观念,提高中药师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具体来讲,一方面需要系统地学习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及相关知识。要通过专项培训,采取脱产进修,外出参观学习,科内业务与学术交流,坚持在本职岗位自学等多种形式,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同时,通过参加查房,病例讨论,会诊等医疗实践锻炼,提高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的水平与能力,让高素质的药师来承担药物咨询工作。所以药师要不断地充实与完善自我,自觉加强学习,扩展知识面,并密切关注药学发展新动态,新信息,不断进行知识的归纳,积累与更新。新晨:
2.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营造良好药患关系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原则。药患关系作为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药学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而影响药患关系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药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及等后取药环节上。现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窗口单位服务至上的理念已深入民心。无疑,塑造良好的药学服务,是营造良好药患关系的关键。因此,中药房应从患者的切实利益出发,积极全面地为患者服务,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良好药患关系。
管圈是品质管理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的简称[1],是指由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关或相近的人员,为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地组成的一个小团体,彼此间相互学习和促进,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2]。它对护理管理中出现的不完整、不全面、不到位的情况实施全程监管,在质量管理中起到积极作用[3]。护理实训室库房是护理物资的聚散地,是保证护理实训课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环,是护理实训室管理的重中之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品管圈共含有7名成员,均为护理实训室的实验员。其中,实验师4名,助理实验师3名。学历构成为:本科学历5名,大专学历2名。包括圈长1名,主要负责组织、策划、分工、培训、追踪等工作。辅导员1名,主要负责监督和指导的工作。其余成员为圈员,负责执行和反馈的工作。
1.2方法
1.2.1准备工作①学习相关知识:搜集品管圈和8S管理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和归纳,整体掌握品管圈活动步骤,发现护理实训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②征集意见:了解护理任课教师对护理实训室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看法,汇集护理任课教师的需求和建议。③建立微信圈:灵活安排讨论时间,及时收集圈员意见。1.2.2具体方法首先,组成品管圈,确定圈名、圈徽和口号:品管圈包含7名护理实训室的实验员。圈名为整顿圈。(意思是通过库房整顿的品管圈活动,能够直观有序地管理好实训室物资)。圈徽为四只搭成圆圈的手臂。(意味着整顿的过程是持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进程)。口号为“同心协力,整顿出成绩”。其次,①确定主题:品管圈圈员使用脑力激荡法,将品管圈活动主题定为“护理实训室库房管理”。②拟定活动计划:圈长制订活动计划并召开全体圈员大会,会上明确活动计划及内容。③现状把握:护理实训室库房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库房整体环境杂乱无序,库房记录不完整。二是库房物品摆放无固定位置,取物耗时。④目标设定:针对两个问题,提出两个设定目标。一是使库房整体环境干净整洁。二是使库房中的物品做到定点放置,一目了然,节省取物的时间。⑤解析:分析护理实训室库房存在的问题,原因为:人员分工和职责不明确。物品标签不完善,未定点放置,末定期清理。物品出入仓记录不准确不及时,进仓未及时分类归位,出仓未登记。已报废物品处理流程漫长,长期占用空间。⑥拟定对策:一是做到物品专人管理,明确各自的职责。二是物品完善标签,定点放置,定期清理。三是建立出入库流程。四是申请闲置物品储藏室,将闲置的物品放到储藏室中。⑦实施对策:全体圈员各司其职,将正在使用物品定点放置,闲置物品及时清理。⑧效果确认:护理实训室库房经过一段时间的品管圈管理,整体情况得到改善。⑨标准化:护理实训室库房达到预期目标。⑩检讨与改进:定期进行归纳总结,对护理实训室库房存在两个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1.3效果评价
请护理任课教师分别对护理实训室库房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进行无记名问卷评价。问卷满分为100分,评价内容包括库房整体环境(30分)、物品标识明确(20分)、物品摆放有序(20分)、危险品按规存放(10分)、闲置品及时清理(10分)和库房记录完整准确(1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见表)
3讨论
护理实训室库房通过品管圈的管理方法,使库房的整体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干净。护理实训室库房的物品标识明确,摆放有序,一目了然,节省取物的时间。危险品做到按规定位置存放,提高安全性。闲置物品能够及时清理,腾出更多空间放置实训物品。库房的出入库记录做到准确完整,便于管理。品管圈注重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性化[4]。该方法给予护理实验员相应的自主权,实验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跃思维,挖掘潜能,集思广益。把原来的被动管理变成了主动管理,增强责任心和管理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品管圈注重团队合作性[5],加强沟通,和谐相处,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品管圈注重护理实验员专业知识的培养。根据护理实验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之后就相关问题开展培训,护理实验员之间还可以互相学习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4结论综上所述,将品管圈运用到护理实训室库房的管理中,具有显著地科学性、有效性和积极性[6],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实训室库房的质量,改善护理实训室库房的整体环境。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提升护理实验员的综合素质。增强护理实验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护理实验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员的专业知识。(备注:龚国梅为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韩建敏.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2):110-112.
[2]姜雪莲,白国欣,尹桂梅,等.品管圈在医院优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70-71.
[3]李春香,王斌全,康凤英.品管圈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9):1140-1142.
[4]原慧明,赵桂柱.药房药学服务质量化管理的品管圈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8):66-67.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5(a)-193-02
药品是人们用以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药品的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药房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药品购进、验收、储存、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药品质量。在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药品也得以长足发展,大量特药、新药不断出现。如何正确使用好这些来之不易的药物资源是摆在药学工作者面前当务之急的大事。由于保管、使用不当导致不良反应、毒性损伤和药物资源浪费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有必要寻找一个较为可靠的管理方法予以克服。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在医嘱执行方面实行无纸化传递,充分发挥了其简便、快捷、易于操作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药房与用药各环节的信息流通工作,对药物的使用监督和保管起到重要作用。但就现在使用的药房管理软件而论仍有需完善的地方。
1 以用药安全有效为药品信息化管理的第一要务
现阶段医院药房大都已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化管理,但目前国内常见的药房管理系统是围绕保障药品供应的角度开发,核心内容是药品的进、销、存,即物流、资金流的管理,实现的功能很局限,只实现了药品会计工作从手工账到计算机账页的过渡,只能满足一般的划价、账目核对和库房管理等功能。为了使药剂人员更高效、准确地调发药品,以减少差错、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学工作者应转变重心,把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放在第一位,保障药品供应列入次位。开发针对门诊药房使用并具指导和帮助功能的专用软件,对药品的药名、规格、剂型、产地、出厂日期、有效期、用途、用法及常见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按分类进行检索查询,以便及时了解药品最近的效期、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关键性指标,在药剂人员进行药品调配、核发过程中及时以声音或色彩示警,避免差错的发生。
2 人员管理按制度、规范、科学监管
首先按药剂人员操作规范制定操作程序和查对制度,并写入计算机编成操作软件,药剂人员的操作必须按程序和制度,规范、完整、核对无误并留下复核人的电子签名后方可发药,以备随时调阅核查。
建立药剂人员信息数据库,涵盖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的考核、平时操作程序和制度规范的执行情况、调剂药品结果的无误率、患者的满意度等信息,以之作为职称评定、晋升及奖金发放的依据。从而有效地促进在岗药剂人员自觉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强化职业道德和内涵修养。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①根据数据库统计资料,在容易出错的高发时段或岗位应增派人手或安排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上岗。②根据患者流量适时调整上岗人员的多寡,使之既不浪费人力资源,又不影响服务质量,做到平衡调配、张弛有序。
3 库房管理信息化成效卓著
计算机和网络化进入药房,已形成采购、入库、确认处方的基本功能。给医院药房管理带来了很多好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劳动力,使药剂人员从繁重的划价、统方、频繁做账中解脱出来。用计算机和网络在医院药房库房的管理,使药品的记账、结账、清点库存、价格管理、调价处理、各类药品消耗及库存数量等信息时时更新和再现。同时还具备管理操作简便、处理数据准确、处理速度快的特点。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药品缺货和积压过期失效,提高了药品质量的可靠性和药品数量统计及金额管理的准确性,已成为药品管理人员和医院决策者最为信赖的好帮手。
4 完善药品网上采购
在药品网上招标采购的行为中,尽量不要涉入人的因素,让采购行为由计算机说了算。根据库房各种药品库存定额的缺少量定时招标信息,通过对药品生产企业可信度及等级资质考核,结合同一剂型、剂量的药品报价的反馈信息,让计算机自行判断出中标企业。减少更多中间环节,增加采购的透明度,避免由暗箱操作所致的贿赂和回扣事件的滋生,降低采购及综合成本,让利于广大患者,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使医院步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良性循环之中。
5 通力协作共同发展
开发一个优秀的药房管理软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汇集医学、药学、财会、管理和软件研发的等多方人才的通力合作来研制。拥有这样的管理系统将不仅提高药房管理层次、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还将简化管理程序、节省管理耗时。随着软件开发商对临床应用的调查反馈及医、药学专家的参与,相信不久将会有功能更完善、响应更迅捷、智能化程度更高和服务更周全的软件及管理系统服务于医院药房的管理。医院药房的管理将变得更加简洁、高效、合理。
实践证明,在医院药房的管理中正确地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程序网络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医院决策的正确制定。在参考药物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市场货源、药品价格等因素,经综合处理后制定出最优化的供应方案、管理方案等,使医院的药品供应与管理摆脱随意性、盲目性,逐步走上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是现代医院发展的一条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1]李晓丹.药房信息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的实践与设想[J].现代医药卫生,2008,(18):2833-2834.
[2]李立,刘松林,焦毅.中心药房网络化管理在我院的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7,(12):75-76.
[3]李文胜,邓增潮.中心药房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体会[J].现代医院,2006,(7):145-146.
中国客家博物馆为一年轻的国家级博物馆,始建于2007年,至今馆藏品已达1万多件,其中不乏国家二、三级文物。尽管其冠有国字号,但仍属地方博物馆,且位于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近五年来,中国客家博物馆不断发展壮大,声誉鹊起,其文物藏品保管工作也获得长足发展。其优秀做法和良好措施值得众多地方博物馆学习和借鉴。
一、加强库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硬件保护水平。
博物馆首要的功能就是文物的保护与保管,《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藏品应有固定,专用的库房,专人管理,库房建筑及保管设备要求安全、坚固、适用、经济。因此博物馆藏品库房是关系到藏品是否安全和有效保护的重要条件。其选址、结构、布局、设施等是否考虑了地方的一些不可抗拒因素,是否合理妥当,将直接影响到藏品的寿命和安全。诚然,库房的选址的合理性只是文物保护的最基本前提与基础。除此之外文物库房的建设要特别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因素,要严格按照“十防(防震、防雷、防虫、防潮、防干、防光、防尘、防火、防盗和防污染)”的要求进行设计等等。中国客家博物馆建设于2007年,在建设之初,就将库房建设纳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合理布局。由于梅州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属潮湿多雨之地,受亚热带季风影响,雨量充沛,降雨时间长达六个月之久,降水多集中在4-9月份,为有效防止地湿,避免湿气对文物的破坏,中国客家博物馆特将主馆馆体二楼设为库房。另外,中国客家博物馆在建设之初还合理布局通风通道,同时安装中央空调,甚至不惜花重金购买除湿设备等。并根据本馆藏品实际情况,分设杂项、瓷器字画、古籍三个库房,每个库房装有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光、防空气污染等设备或措施。库房的建设只是藏品获得有管的前提,然而,要使藏品能够获得科学管理和保护还少不了科学排架。排架是博物馆库房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藏品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一。为了更好地对藏品进行科学排架和管理,中国客家博物馆又花重金购买了移动式高密度架,为藏品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高藏品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博物馆是从事博物馆学的收藏、陈列展示、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休闲娱乐的机构,即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个专业技术性很强的机构。可以说,专业技术人才是博物馆除藏品之外的得以立足、发展的坚实基础。如果说文物藏品是博物馆一切工作之源,那么人才就是启动一切工作之源的钥匙,推动工作的动力之源。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文物保护问题通常都借现代科学和传统工艺来解决,这样对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如何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关键在于人,因为技术和设备都需要人这个主体来进行使用和操作。故,作为博物馆首先要善于引进人才和开发现有人才资源。其次,还要留得住人才。自2007年开始,中国客家博物馆就实施人才兴馆之战略,克服重重困难,矢志不渝坚持招聘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已拥有历史、考古、民俗等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六人,人才的获得为藏品的保管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尽管中国客家博物馆冠有国字号,但仍属地方性博物馆。作为一所处于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博物馆,可以说,拥有如此多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在地方博物馆中实属罕见。可以说,其人才兴馆之战略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地方性博物馆的前列。为了留住人才,中国客家博物馆还尽可能地在生活、工作上为专业人才创造优越条件。另外,为了提高保管员业务素质,树立热爱博物馆的职业道德情感,中国客家博物馆历年都极积组织现有岗位人员参加各项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岗位继续教育。如先后派人参加了广东省纸质文物保护培训班、广东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及古籍普查平台培训、明清彩瓷鉴定培训班等等。这些举措为藏品的保管夯实了人才基础,提高了藏品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三、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
如果说库房建设和库房管理人员是藏品保管工作中的两架马车,那么规章制度科学管理措施则就是保证两架马车并驾齐驱的“辕”。也就是说,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管理措施才能让库房基础设施这一硬件和保管人才这一软件更好地发挥作用。《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保管工作要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故而,库房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科学管理步骤。藏品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接收、鉴定、登帐、分类、编目、定级、建档、入库、排架、提用、注销和统计,每一个藏品管理工作者要严格按照这些规定进行藏品的管理。二是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只有制度健全,程序合理、才有可能有条不紊的开展藏品保护工作。这些制度应包括基本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要求和每项具体保护保管的操作规程,三是要提高全员的法律意识,以法律法规来指导自己的业务工作,对文物、博物馆的法律法规要熟悉掌握和运用,例如《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文物藏品定级标准》等。中国客家博物馆在完成馆藏保管的硬件与软件的同时,积极着手健全完善了《保管部工作职责》、《文物库房管理制度》、《古籍库房管理制度》等等。在完成、健全完善库房规章制度后,为了更好地对库房藏品进行科学管理,中国客家博物馆进行了以下四项工作。1、整顿库房,鉴定级别。中国客家博物馆自2007年建馆以来,馆藏品已达1万多件,若这些藏品好坏不分,优劣杂处,则无法进行科学保管。区分文物藏品等级,是做好文物藏品保管的重要环节之一,故库房整顿先从全面鉴定入手,鉴定同时使得保管员的业务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强化与提高。中国客家博物馆特请来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的林锐、李遇春、谢海山等专家,对所有文物进行了全面鉴定。鉴定之时,专家们对每件文物从名称到时代、价值、真伪都作了认真的鉴定,并热情地向保管员传授专鉴定业知识。通过鉴定,使一万多件藏品的身份价值得到了确认,有效地促进了藏品分类管理。2、清理藏品,分库保管。藏品保管工作,主要是收藏和保管好文物,为陈列利用和研究工作创造条件。在全面鉴定基础之上,中国客家博物馆对现有馆藏文物进行了清理并按古籍、瓷器、书画、杂项分库保管。另对定级藏品进行特殊保管。3、登记建帐,分类排架。藏品登记是藏品保管的基础,是国家文化财产保护和检查的法律依据,也是藏品出入、注销、清点以及保管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记载详实、正确。中国客家博物馆在鉴定、分库的基础上,结合实物,先建总帐、次建分类帐。在建帐的过程中,逐项逐件认真记录,做到帐物相符,记载详实,字迹清楚,不错不漏。科学分类是藏品排架的前提,没有科学的分类就没有合理的入藏,没有合理的入藏就没有科学的排架,就没有科学有序的管理,也就无法达到并实现对藏品“保管妥善、提用方便”的目的。《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手册》中也明确指出:“只有按类进行科学排架,才能保证藏品保管妥善,才能使藏品利用方便,才能达到管理有序,查用方面的目的”,因此,科学分类是库房藏品排架的前提条件。中国客家博物馆在登记建帐的基础上,又按照文物分类排架大纲要求,先分大类,再分项,项下有目,从整体到枝节,有条不紊,条理清楚地进行分类排架。在排架入柜中,按照“上轻下重、上小下大、前低后高、高卧矮立”的原则进行排架。对较大或较高不能对号入座的给以特别位置,同时注明存放方位,同类特小的文物集中装入多格匣内。这样不仅利用了空间,又保证了小件文物的安全。为了便于藏品统计、提取利用和及时核点,库房管理人员还在每柜设置了藏品分检卡,每个分检卡按该柜层位,依次注明存放文物的总号、件数,贴于柜子正前端。另外,为了便于统计,更便于随时清点和安全检查,在藏品进出之时,库房管理人员还在卡上注明相关信息,始终保持每柜每层所藏文物数目的准确性,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过去提取一件文物往往要很长时间,经科学排架后,只要抽出一张卡片或说出一个文物号,在一分钟之内,即可提取到文物。4、编目上卡,资料建档。藏品编目是为了达到藏品保管查检方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工作。在鉴定、排架等工作完成之后,保管员对每件文物都进行了认真考察、测量、照像、拓印和分析研究,撰写简述,认真填写了编目卡。使藏品一件一卡,编写详明。每件藏品的记录都做到有根有据,确切可靠。这些措施为文物的研究和科学利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小结
从上可以看出,为了搞好藏品保护工作,中国客家博物馆在紧紧抓住库房硬件建设和人才培养之工作,为该馆藏品保管提供物质保障和专业技术支持。在其对文物实行科学管理的背后,反映了该馆坚持藏品保管信息化、专业化之原则。一、信息化。就博物馆藏品而言,早从2003年开始,国家就开始了对博物馆藏品信息的登录工作,可以说,博物馆信息化已成为博物馆工作的发展方向。中国客家博物馆馆藏品的信息化没有仅限于对藏品的检索和统计,还对文物进行动态管理(如出入库记录、修复信息等)这样方便了日后查找和使用。于数据库信息中的图片信息部分代替了实物,减少了文物提用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对文物起到了保护作用。二、专业化。中国客家博物馆藏品管理没有以藏品的不丢失为主要工作目标,而是通过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人才和科学管理对藏品实现“安全”保管,并在“安全”的基础上发挥藏品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藏品安全不是传统意义上指藏品是否被盗,而蕴含着现代藏品管理的先进理念,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防潮湿、防干燥、防污染、防光辐射、防虫蛀、防霉菌、防腐蚀、防变色等,维护藏品质量,对抗一切形式的质变,阻止延缓质变过程,控制降低质变速度,对藏品的劣化进行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文物学[M],北京:学院出版社,2005年.
[2]赵冬菊.加强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中药库房管理直接决定临床中药用药的安全,在医院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涉及中药的采购、中药入库检验、分类储藏、仓库设备维护及药品领用情况记录等[1]。中药鉴定主要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材标准,关系到中药的采购和入库检验,是中药入库的质量命脉,在中药库房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严格的中药鉴定可以杜绝或最大程度减少伪劣中药入库,保障临床应用中药的安全性,提高医疗质量。根据我院近年来中药库管理和中药鉴定的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探讨分析,现总结如下:
1注重中药材的来源、道地性
我国中药材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中药材,例如,东北三省有知名的长白山人参,西北地区新内甘宁四区具有丰富的枸杞,西南地区云贵川三省的天麻,广西地区的何首乌以及泰山的白首乌等等[2]。由于中药材的特殊性,即使同一种药材其产地不同,质量也会存在明显差异。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土壤成分、水质、日照量、气候、降水量、肥料等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所致。因此,中药材品种、产地的复杂化致使市场上中药材的质量优劣不等,良莠不齐。这就使临床上形成了使用“道地药材”用药原则。“道地药材”是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一些药物,如吉林的人参,辽宁的细辛,云南的三七,内蒙古的甘草、黄芪,四川的川芎、川乌、川贝母,重庆的黄连、陈皮等[3]。选择和使用“道地药材”是保证临床用药效果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中药库房管理人员在进行中药材采购过程中,对药材供应商严格审查,对各种中药材的产地进行备案、审查。提高中药库房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熟悉道地药材相关知识,练好“经验鉴别”基本功,对所采购药材进行有效鉴别。
2对中药材的优劣进行辨别
由于中药材的采收方法与时节、中药材的运输和储存,以及中药材的炮制等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使中药材的药效、质量不尽相同。近年来,中药材从生产、加工到运输、储存的成本提高,使中药材的价格有所提高,特别是紧缺和贵重的中药材。在金钱利益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在中药材的生产销售过程中造假掺假。例如,假川贝母、假制龙齿、假沉香等,还有用杏果经过加工假冒乌梅,银子草的根假冒柴胡等,更有甚者使用苹果皮和山楂皮来制造板蓝根冲剂等等。所以,中药库管理人员在中药材的采购过程中就应进行严格鉴定,防止伪劣药材入库,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3传统中药鉴定方法的应用
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包括来源鉴定、性状鉴定、理化鉴定、显微鉴定等四种[4],被称为中药材鉴定四大传统方法。首先鉴定来源,中药材大多为植物,对中药材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仔细观察、鉴别,必要时可以与标本进行参照对比,确定中药材的具体学名,然后根据矿物学中的相关知识确定中药材的来源。比如,临床用药上,在外观凌霄花以及洋金花相似度非常高,不过凌霄花为茄科,二强雄蕊,两长两短,花丝弯曲;洋金花也为茄科,但属于离心雄蕊,等长,花丝通直。故而对两种药物进行鉴别是,需要对雄蕊的数目以及形态予以认真地观察和鉴定[5]。性状鉴别是中药材鉴定的主体。人们凭借药材的外观性状特征来判断中药品种质量的真伪优劣,即为中药性状鉴别,又称经验鉴别。经验鉴别一般包括“形状大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气味水火试”等方法,是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手段来鉴别药材的外观形状特征,进而区分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6]。经验鉴别简便易行,不需要现代化的设备,广为中药材鉴定工作人员采用。经验鉴别要求工作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鉴别经验。许多临床常用的中药可凭经验进行直观的性状鉴定来进行区分如黄连、玄胡等;有些中药材可用水试方法来鉴别,如西红花泡入水里后可形成黄色溶液、秦皮浸泡后的浸出液日光照射下可呈碧蓝色荧光、苏木在热水中变成红色等;部分中药材可用火试的方法进行鉴定,如海金砂点火发出爆鸣声;青黛燃烧冒出紫红色烟雾;当进行性状鉴定不能区分中药材时,就要使用显微鉴定等方法进行区分,如粉末药材、花粉类中药等[7]。李洁[8]运用显微鉴定技术鉴别松花粉与蒲黄,可用于识别中药材掺伪现象,如鉴别麝香仁中有无掺入荔枝核粉等。中药材的显微鉴定是指用显微镜对药材的组织切片、粉末、组织或者表面制片进行观察,以鉴定中药材的真伪、品质。理化鉴定是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药材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鉴别试验,以鉴别药材的真伪、纯度和质量的优劣,一般应用于含不同化学成分的形状相似而又无明显显微鉴别特征的药材[9]。
4现代科技中药鉴定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科技中药鉴定技术在很多方面可以弥补传统中药鉴定方法的不足,中药库房管理中应高度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应用。中药材品种多样,有些相差甚微,且经过加工炮制之后一些药材的性状发生明显改变,使鉴定分辨工作更加困难,仅凭传统的中药材鉴别已经不够满足临床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药材的鉴定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也为中药材处理仪器与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很大帮助,摧动中医药事业走向标准化、高速化、信息化进程。现代科技中的中药材鉴定新技术主要包括:①色谱法:包括薄层色谱法(TLC)、薄层扫描法(TLC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气质联用法(GC/MS);②光谱法:包括紫外光谱法(UV)、导数光谱法(DS)、红外光谱法(IR)、荧光光谱法(PF)、核磁共振光谱法(NMR)、质谱法(MS);③X衍射分析法(XRO);④差热分析法(DTA);⑤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多聚酶链式反应(PCR)、随机扩增DNA法(RAPD);⑥扫描电镜技术(SEM);⑦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CIA);⑧电泳法(EP):包括毛细管电泳法(CE);⑨多元回归分析;⑩电分析法(EA):包括示波极谱法、等电点法;11X射线荧光光谱法[10]。目前,色谱法和光谱已经在中药材的鉴定中得到广泛应用。王建云等以梅花鹿血、鹿鞭、鹿茸、毛为鉴定对象,采用微量DNA提取技术以线粒体DNA Cytb通用引物L14841和H15149扩增约307bp的DN段,扩增产物纯化后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其序列,得出梅花鹿毛、血、鹿鞭的DNA序列完全一致的结果,证明其来源都是梅花鹿,而鹿茸由于其来源不详,与其他的梅花鹿DNA具有明显的差异[11]。这些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更加确保并提高了对中药材的鉴定分辨水平。
近年来提出的中药系统鉴定法使中药材的鉴定达到一个更系统、精切、科学的水平。中药系统鉴定法(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SICMM),指基于DNA测序技术及开放的DNA数据库,结合传统的中药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未知药材、饮片及其粉末等的基原和真伪,进行多方法、多角度的作证和鉴别,达到中药鉴定客观化、标准化和精确化的目的[12]。该方法系统整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将经验和技术,传统和现代,微观与宏观完美结合,使中药材鉴定实现准确、客观。
总之,中药材鉴定在医院中药库房管理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传统的中药材鉴定方法与现代科技中药材鉴定的新技术、新方法相结合,可以相互补充,多途径、全面的对中药材进行确切的分类、鉴定和评价,以保证临床中药材的优良性和道地性,提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所以,应该重视中药鉴定在中药库房管理中的作用,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
[1]颜卜义.浅谈医院中药库房管理[J].健康必读杂志,2011,(11):108.
[2]盛明智.中药鉴定在中药库房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丛刊杂志,2004,4(1):127-128.
[3]李家邦.中医学[M].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7.
[4]李培海.中药库房管理中中药鉴定的作用分析[J].光明中医,2013,28(7):104.
[5]熊敏.分析传统中药鉴定方法的运用[J].中医中药,2013,1:264-265.
[6]刘秋艳.侯士良教授对中药鉴定的认识[J].中医研究,2012,25(1):66.
[7]陈琼如.中药库房管理中中药鉴定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43.
[8]李洁.浅谈几种显微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国医论坛,2008,23(3):45-46.
[9]刘淑兰,等.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及文献研究分析[J].中国医药信息,2008,25(2):78.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78-01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药品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加强医院药房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医院药房管理模式
(一)摆药管理:每天由病区护士核对录入医嘱,提交给住院药房,住院药房经发药打印医嘱摆药表,药师按医嘱摆药表进行用药审查、摆药,摆药完毕后,通知病区护士到住院部药房核对。品、凭专用处方发药。
(二)药品管理:药品质量管理。药师经过仔细的核对药库药品出库单以及领入药品的数量和批号,同时检查药品的外观质量,把合格药品根据储藏要求、先进先出原则分类放人药架。药师每天早上9点和下午3点两次检查冷藏室温湿度表和室内温湿度表并作记录,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立即采取洒水喷雾等措施,调整温湿度至规定的安全范围,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药品请领管理。根据药品日常用量,在计算机限量管理系统中设置药品高储限量、低储限量和请领数量。计算机缺药报警系统自动生成药品请领单,然后由住院部药房提交给药库,系统管理员根据临床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系统维护。既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使药师更有效地为患者和临床提供药学服务,又能及时补充低储药品、保证临床用药连续性。药品有效期管理。利用计算机失效报警系统管理药品有效期,结合电脑报警信息,对有效期在6个月内的药品提出报警。药房负责人填写近期药品明细表及处理意见,根据药品使用情况调拨门诊药房或退回药库。最后将汇总信息上报药剂科。品和管理。加强对品和精神类药品、毒限类、贵重类药品的管理。我院对品和一类的管理一直较为严格,对个别不规范的处方,及时与开方医师,修改正确后方能发放药品。
(三)出院带药管理:由病区护士核对出院患者医嘱,提交给住院部药房,经药师审核后,打印出院患者药品单。药师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药品的规格和数量等,确认无误后,在药物贴上使用标签,告知患者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 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知识不牢固:药房的工作人员每天要面临大量而又繁重调配任务,只能以完成配方发药工作为中心。药学人员的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与提高,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理论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提高,如果患者对某种药品提出问题或咨询,药房人员不能给出专业的解释或满意的回答,患者对医院的认可度就会下降。
(二)药品使用管理薄弱: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严谨的监督管理手段,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滥用抗菌药最为突出,忽视用药的个体化法则和规律,缺少药师对临床医生合理用药的指导。
(三)药品管理制度不到位:虽然很多医院建立了一些奖惩制度,但并未得到真正落实。不合格药品、报废药品也没有相应的记录。对药品质量不能定期检查,近效期药品有时没有做到先进先出,特殊药品如毒、麻药等没有按规定保管,药品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内部制度不够健全,药品在购进验收过程未履行规范,医药公司把药品送到库房的时候,库房人员仅是核对送货单,填写入库记录,入库交接单据,结果出现药品质量问题。某些药品在要求的贮存条件下存贮运输才能有效的保障药品质量,尤其对于一些生物制品,例如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剂在2到8℃避光干燥贮运,但当药品进货少时,常和其他药品混在一起运输,且有的仓库人员对贮存管理不重视,不能及时放入冰箱内贮存,药品的效价难以保证。
(四)药学信息不畅:医院药房经营服务模式是采用窗口式的服务方式,药学信息封锁,院内医务人员对药房药品的购进信息、效期药品信息、新药信息均不甚了解,不便于临床用药,不利于药品周转。患者要了解药房某种药品有无一般通过在药房窗口询问获取。
三 药房管理对策
(一)加强药房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药房管理制度医院应广泛开展调研,了解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充分听取一线药房工作人员的意见,组织医药行业有关专家,制定出切实可行、功能完善的药房管理制度。同时,收集基层药房工作人员对现有药房管理现状的建议及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不断对现有药房药事管理法规进行完善,让基层医院药房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规范合法。医院应坚决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品和管理条例》等药品法律法规,对药房管理中不规范的地方,要坚决予以纠正。对于可能导致药品不安全的潜在因素,要及时予以排查。 对于药房管理中的盲点,要时刻警惕,反复仔细检查。
(二)提高服务水平:药学服务的核心是审方、用药指导、咨询服务,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师要从简单的药学服务做起,不断充实和完善药学工作的内容及形式。药师首先要关心的是患者的健康,提供合格的药品、保健产品,给予患者适当的信息和指导,监督药品的使用效果。药房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上岗,要向药品使用者说明药品性能、用法、用量等。药剂人员须凭医师处方调配药品,处方留存备查。
(三)重视药房建设:医院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对药房在医院中的地位引起重视并加以提高,充分发挥药房药师在医院诊疗中的重要作用,促进药房的全面建设和全面发展。医院应坚持医疗诊室、药房的并重发展,坚持医师、药师的同等对待,促进二者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 结语
医院药房通过科学管理的措施,以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改善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使药房向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科学的管理不仅可促进药房的发展,使药房的管理适应医药市场的发展,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可进一步促进医院管理模式的革新。
参考文献
[1] 徐少平.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内科,2007,4(2)
医院卫生材料是指医院在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其价值一次性转化为医疗费用的医用物资。按照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卫生材料主要分为血制品材料、氧气、放射材料、化验材料、植入器材、介入器材以及其他卫生材料。其中放射材料、化验材料、植入器材、介入器材、其他卫生材料又分为可单独收费材料和不可单独收费材料。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使用的卫生材料也不断推陈出新,卫生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等种类繁多,且专业性较强,给医院对卫生材料的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医院卫生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浅析如下:
一、现行医院卫生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可单独收费材料与不可单独收费材料划分不清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卫生材料要划分为可单独收费与不可单独收费材料,分开进行核算。但卫生材料种类繁多,会计核算人员又非临床专业人员,对一些卫生材料的用途、物价收费不甚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了可单独收费材料与不可单独收费划分不准,随意性较大的现象,影响了会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
(二)部分卫生材料不经验收,直接交临床医技科室使用
采购的卫生材料到达医院后,管理部门为“降低库存”,使得部分卫生材料不经验收,直接送达使用科室。这样做,实际上并未实现真正意义的压缩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只不过是卫生材料从一个库房转移到了另一个库房。一方面,卫生材料采购部门对采购的卫生材料的数量、规格、剂型等是否符合招标采购要求无法进行核对,会造成卫生材料的隐性流失。另一方面,卫生材料直接交使用科室使用,造成了卫生材料从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出库等整个业务流程的倒置,先使用后办理出(入)库手续,有的甚至整批卫生材料使用完毕,才办理出(入)库手续,造成当期医疗收支的不配比,科室各期成本支出波动较大,对医院成本核算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三)卫生材料一律以领代消,存在流失漏洞
目前大多数医院都未建立起卫生材料二级库房,或虽建立有二级库房,但财务及卫生材料管理部门并不能掌控二级库房的管理。临床科室无论领用可单独收费用还是不可单独收费卫生材料,在会计核算中只要材料一经发出,就进行一次性消耗,列卫生材料费支出。财务账上只反映医院卫生材料库的进销存情况,而不记载使用科室领耗销存情况。从医院卫生材料库领用出去的卫生材料无法进行追踪,特别是可单独收费卫生材料发出后,其是否用于病员以及是否收费、收费价格是否准确等,财务及卫生材料管理部门都无法对其监控。这样会出现少收费、漏收费,甚至不收费的现象,造成卫生材料的浪费和流失。
二、对策
(一)提高财会及相关人员业务素质
一方面,加强对卫生材料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组织财会人员定期进行医院物资管理制度、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学习,同时加强财会人员对卫生材料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之了解各种卫生材料的用途、特性等一般性常识,提高财会人员对卫生材料种类及分类的识别能力。另一方面,对卫生材料管理人员,包括医护人员、采购人员、保管人员等进行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宣传培训。通过各层次、多方面的学习培训,使得卫生材料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都能严格按制度要求对卫生材料进行规范管理。
(二)完善卫生材料出(入)库流程
卫生材料从采购进院起必须严格按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不能一味追求低库存而忽视相关内控制度。采购的卫生材料到达医院后,仓库保管要根据采购单对卫生材料的数量、型号、规格等进行验收;卫生材料核算会计根据验收单及发票入库,打印入库单(一式三份),卫生材料会计、保管、财务处各一份,入库单上须有保管、卫生材料会计、采购人员三者签字;使用科室根据计划按需领用,由领用科室授权专人通过电脑申领,卫生材料会计根据申领单打印出库单(一式三份)交保管发货,出库单由卫生材料会计、保管、领用科室签字后各执一份。这样根据规范的验收―入库―出库流程操作,会有效防止上述第两个问题的发生。
(三)不可单独收费材料实行定额管理,可单独收费材料建立二级库房制度
临床科室领用的卫生材料分为不可单独收费的卫生材料和可单独收费的卫生材料两类,对其应实行差别管理。
不可单独收费卫生材料相当于科室的一种内部消耗材料,由于没有一个固定的使用标准,用于每位患者的使用量、使用种类不定,所以只能对临床科室使用的卫生材料进行定额控制。可根据前几年的历史数据,按照各科历年发生的卫生材料费用与本科医疗收入的比例,制定卫生材料消耗比,以此作为各科消耗的控制数,节约给予奖励,超支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