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学历要求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1 16:35: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职教师学历要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职教师学历要求

篇1

物理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运用仪器、设备,使物理现象再现,有目的地进行观测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检验物理学理论的唯一标准。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就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基本的环境,使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其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实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一种独特的手段,它能够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一、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演示实验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有不同的目的,也就有不同的要求。有无必要演示,选择什么样的演示,怎样演示,都必须从具体的目的出发。如我们在学习平抛和斜抛的内容时,可选择的演示实验很多,在课堂上抛出一个粉笔头就是一个简单的演示,还可以用闪光照相等。在运用演示引入课题或巩固所学的知识时,教师应力图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演示实验要明显直观。可以说演示实验的一切功能都离不开观察。因此演示实验的直观是最起码的要求。一人演示一群学生在观察,所以现象要明显,能否使每个学生看到演示的现象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为使现象明显,仪器的尺寸要足够大,仪表的刻度线要适当加粗,声、光及观察物体与背景的对比要强,过程的变化要显著,必要时可借助投影、机械放大、放大电路等手段增强现象的效果。仪器要简单,过程要明了,它的目的在于突出要观察的物理现象和过程,降低无关因素的干扰。如用椭圆形墨水瓶演示微小形变的现象,用复杂的光杠杆系统装置比较好。在演示实验中要让学生的视听感官并用,心理学告诉我们只靠听觉一般只能记住内容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只靠视觉只能记住内容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如果两者结合起来可记住内容的百分之六十五。因此,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的共同作用效果好于单一感官。如在沿着斜面滚下的小车后面拖着一条磁带,磁带上录有一段不变的音乐,把录音机的磁头用导线接出来,当小车沿着斜面向下运动时,小车拖着磁带运动,使录音机发声,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用视觉观察到速度的变化,并由听觉感受到速度的变化就是加速度的变化。

3.要安全可靠。课堂时间是很宝贵的,如果教师在演示中出现失误或差错,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会引起学生对所得结论的怀疑,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要确保成功。这就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安全,并正确对待演示中的失误,不弄虚作假。

4.演示实验要有启发性。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形象,它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启发思维,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发展能力,培养兴趣。这就要求在设计实验时要在启发性上下功夫。

二、演示实验教学中的观察指导

在演示方案确定后,要想达到演示的目的,关键在于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指导。同时,对演示观察的指导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演示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观察的指导,一方面演示本身应能吸引学生的观察注意,另一方面教师在演示中要及时指导,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明确观察目的,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教师在演示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以及打算怎样进行,出示仪器时要有所介绍。如在自感现象的教学中,观察接通电路的自感现象,必须让学生带着“如果线圈自身的电流发生变化,那么线圈自身是否也会产生感生电动势”的问题,认清演示电路的特点,把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接通电路的瞬间所发生的现象上。我们做过调查,对于演示实验,事先告诉学生观察的目的与不告知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2.突出观察的重点,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还举自感的例子,通常教材中会介绍断路时自感现象的电路装置,常选用一只灯泡与电感线圈并联的电路,设想按这一装置进行演示时,学生会看到开关断开后灯泡并不立即熄灭。但由于时间常数L/R太小,这种延时现象无法看到。而灯泡突然一闪的现象却十分明显,它给学生建立自感的概念带来了困难。如果在开始演示时只给出一个简单的电感线圈、灯泡、开关与电源的串联电路,提出“在断开开关的瞬间线圈中是否有感生电动势产生”的问题,与学生共同设计实验电路来验证感生电动势的存在。一种简单的方案就是观察开关拉断时闸刀与闸刀座之间的火花放电现象证明感生电动势的存在;另一种方案就是将示波器或者高内阻的电压表并联在自感线圈两端,观察其电压的变化;第三种方案就是将一只氖泡并联在线圈两端,开关接通时氖泡不导通,其电阻为无穷大,可视为它对电路没有影响,切断开关时线圈中的电流迅速减小,原来串联的灯泡熄灭,而并联在线圈两端的氖泡发光了,它的发光电压要比电源电压要高许多,由此说明感生电动势的存在。这个实验还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说明日光灯的发光原理。

篇2

2001年7月,随着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正式颁布,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正式拉开了帷幕。《新课标》紧跟时代步伐,结合新时期全世界所关注的本国民族文化传承及立足于全球视野的多元文化观等重新阐述了音乐课的课程性质与价值和基本理念等,强调学生的个体发展及创新教育。《新课标》开始实施后,全国轰轰烈烈的进行了对中小学教师的各种培训活动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此同时,许多有识之士发现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课标》的不适应和高校音乐学教师对这次课改的普遍漠然。正如郭声健教授提到的:“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的教师,我们切身感受到,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面对轰轰烈烈的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不说无动于衷,至少可以说反应相当迟钝,以为这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事情,与高师音乐教育关系不大,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2005年9月,受教育部委托、由王耀华和王安国两位教授牵头、在众多音乐教育界的专家、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组研制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艺术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中实施,至此,高校音乐学课改也徐徐拉开了帷幕。

一、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教师在课改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高校音乐学教师的一分子,笔者觉得这次课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课程改革,(新课标)已经从音乐课的课程性质及教育理念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更新,要求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和充分注意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而《课程方案》是因(新课标)而制定,从某种程度来说整个学科己经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高校音乐学教师是《课程方案》的直接实施者,是(新课标)的间接实施者,所以,课改最终是否能获得成功将取决于他(她)们。北大法学院院长苏力教授认为教师是法学教育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原因是:“第一,有知识、才华和智慧的老师会有学术魅力,对学生有感召力。第二,这样的老师都会渴望学术环境的改善,他们人多了就容易建立学术的和学术共同体。第三,这样的老师在实践中也总是更有创新精神的改革动力,尽管他不高喊改革的口号,他们会以实际行动改造现有的教学体制和科研体制。第四,这样的老师由于关心学术,往往更具有学术独立性和知识追求,不容易受环境影响,由于心无旁鹜,也因此更容易有公心。”笔者觉得苏力教授所说的这几点和高校音乐学教师在这次课改中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颇能说明高校音乐学教师在这次课改中的地位。高校音乐学教师是此次课改的终端,肩负着课改第一线的教学任务,决定着课改的成败,所以无论是涉及到课改课程与否,所有的高校音乐学教师都应在课改背景下对自己所承担的学科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努力增强自己在课改新时期的教学素养和执教能力,增强自己提升课改品质的科研能力和动力。

二、高校音乐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构建

(一)对音乐教育哲学观的重视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音乐教育的多数从业者都处于一种自然教学的状态,缺乏深层次的理性思考。雷默在其著作《音乐教育哲学》中指出:“如果一个人想胜任自己的专业,如果一个人的专业要在整体上卓有成效,那么某种哲学—即有关该专业的本质和价值的整套基本信念是绝对需要的。这个专业的持续性的需要,就是从哲学上阐明专业所处的地位及发展方向,并提供一个共同的基准点,以便产生新的思想和不同意见。”他还提到:“准备进入音乐教育专业的人,非常有必要培养起一份对自己所选领域的重要性的理解。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将他们关于自己学科的信条付诸实践。每做一次选择,就是运用一个信条。音乐教师和其他所有的专业工作者一样,每天都要做出成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每个选择都基于一个应当做这件事而不是那件事的决定。这些决定的优劣,直接取决于教师对这门课本质的理解如何。理解得越深,则教师的选择就越连贯、越集中、越有效。”在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音乐教育的哲学观经历了他律论、功能论的哲学观到自律论、审美论的哲学观再到实践论的哲学观的变迁口作为一个高校音乐学教师,应该明白音乐教育哲学观的重要性,主动了解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变迁及时代成因,建立自己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树立自己的专业信念,做到知己之所为,知己之为何为,知己之所为为何,才能在课改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现代音乐教育观念的学习和思考

当前主要流行的音乐教学观有活动性音乐教学观、研究性音乐教学观、建构性音乐教学观、生成性音乐教学观和创新性音乐教学观等。综合看来这几种音乐教学观都是从强调师生互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有关音乐教育的观念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文化的传播融合,现代音乐教育观念从形式和内容上也有了更多的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色彩。作为高校音乐学的教师,应该对这些观念勤于学习月_多加思考,比如每一种音乐教学观与其他的音乐教学观相比的不同之处、自身的优势、所需要创设的情境、所需要提供的教学器具及其所更加适合的教学内容等,在自己所承担的具体课程中实践这些音乐教育观,并给学生做适时的、点到为止的讲解,也好让学生在学到具体的音乐教育课程时能更好的触类旁通。

(三)知识结构的更新

1、不断学习民族音乐传统文化

我国的民族音乐传统文化是个巨大的宝库,可以给广大的音乐教育者提供汲取不尽的营养。魏煌教授曾说:“综观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无论其教育观如何表述,无论其怎样注重吸取外来文化,无论怎样进行改革甚至革命,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和立足点。”我们国家从五四以来,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引进西方的音乐教育。客观上造成了民族音乐教育的衰落。对于民族音乐文化,当前的高师音乐学教师大多只是窥冰山之一角,这是一个群体性的普遍缺失。正如郑莉教授所说:“在当今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的同时,也迎来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应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责任之一。但目前担负培养相关师资重任的全国各高师类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却成为制约传统音乐在国民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却成为制约传统音乐在国民音乐教育中广泛普及的瓶颈。”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广大的音乐学教师具有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了解我们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热爱传统音乐文化、深入学习和研究传统音乐文化、做一个合格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播者。唯其如此,我们才有资格与世界音乐对话,才可以更客观、更准确的看待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也才能让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为世界所尊重。

2、学习和借鉴世界民族音乐文化

内特尔认为,作为音乐教育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事一种对我们某些人来说是新的使命:“让学生对音乐做世界范围的理解,各种现象将帮助他们领会各种音乐,并提供一种进入理解世界其他各种文化的情况,也有助于各社会成员,更好的理解他们自己的音乐。这种学习动机不是去解决国家和种族之间政治和社会的问题,或降格于提供一种娱乐,无知地把它们纳入西方的规范。更确切的讲,我们必 须进行世界音乐的教学。因为这些音乐存在,学习它们将无限拓宽对我们音乐和我们文化二者的理解”。多元文化观是当今世界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它的成因很复杂,关乎到世界政治格局的分化、经济、科技以及文化的发展等。总 的来说,多元文化观更体现了对人及其所代表文化的客观尊重和平等意识,对于各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个良好的趋势。笔者曾有幸在中央音乐学院聆听余人豪等几位教授的世界音乐课,其中一节课从我国新疆民间音乐开始,讲到中东的民间音乐,再进一步讲到欧洲的民间音乐。那种相似又相异的音乐,那种音乐随着地域渐渐演变的感觉让所有听课的人都受到了不小的震撼,第一次正面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全球视野以及音乐的地缘亲属关系。对世界音乐的了解和学习,正是多元文化观在音乐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音乐学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文化发展的脚步,加强对世界音乐的学习,用多元文化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和教学。

3、了解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在新的世纪,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首先是观念。“音乐人类学的核心理念,即音乐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灵的一种形式,它所研究的是音乐与人的关系,关心的是音乐作为人的生活方式所承载的作用、价值和意义。”这种观念给一切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其次,是研究方法。音乐学教师可以借鉴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如:田野考察。结合音乐学固有的采风活动,以音乐人类学全新的视角和观念(如主位、客位、局外人、局内人等)去进行课题研究,带来的也将是更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成果。如内特尔所说音乐人类学让他:一是使他有机会听到了完全陌生的,意想不到的音乐音响和感受到完全不熟悉的音乐观念的经历;其二,使他学会了如何看待世界各种文化以及聆听各种音乐,而没有任何现成的价值判断:其三,学到了把握一种音乐文化的切入点,如何综合的完整的理解一种音乐文化;其四,用一种圈外人的观察来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音乐文化。总之,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给广大音乐学教师带来了全新的角度和更为广阔的视野,对广大音乐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科研范围及内容的扩充带来了可能,相信也会对课改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如管建华教授所说:“音乐人类学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学科基础,所以,它不但重要,而且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教学直接有赖于对音乐人类学的理解,因为,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不是世界音乐知识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学会用音乐人类学的理念及多元文化的世界观看待世界各种文化的音乐,包括以此世界观重新看待西方音乐和非西方音乐。”

三、高校音乐学教师执教能力的构建

(一)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方案》对培养目标的界定

《课程方案》对培养目标有明确的界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培养目标分两个层面: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基础技能层面;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则是教学能力提升层面。两个层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是实现《新课标》的保证。如果对培养目标做更深层次的把握,则要提到王耀华教授所说的三型、三性:“在当今,为了适应‘宽口径’、‘应用型’的需要,应当提倡‘三型’;为了坚持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这一目标,又必须突出‘三性’。所谓‘三型’,就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才。所谓‘三性’则是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当然,王耀华教授剖析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讨论课程设置,而我们作为音乐学教师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则应思考如何让我们所承担的具体课程来为培养目标服务,从而把《课程方案》落到实处。

(二)切合课程方案的渗透性教学

课程方案中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组成。根据课程方案的内容,高校音乐学教师除承担自己对应的必修课外,还可以根据自己所擅长和所研究的课题开设选修课和地方性特色课程。每个教师在自己所承担的课程中,都可以依据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需求和多元音乐文化观在内容选择和教学组织上进行一定的渗透性教学。例如:在进行手风琴教学时,可以在不同的级别上将中外曲目穿插,并且结合研究性学习观等,先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不同曲目所代表的国别、族别背景文化,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生成背景与其音乐文化风格的对照联系。如:《西班牙斗牛舞》所对应的西班牙音乐文化;《查尔达什》所对应的吉普塞人的音乐文化;《黑眼睛》所对应的俄罗斯音乐文化等。在音乐史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外、古今音乐史实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式教学,适时、适度的穿历史、文学、音乐美学等的相关知识,充分体现出史学教育的丰富内涵。例如笔者在讲《中国音乐史》中远古创乐神话伏曦创琴、瑟;女蜗创簧,伏曦原为人首蛇身时,学生都觉得荒诞不羁,感到很好笑,于是我就借鉴了拉法格关于神话阐析的观点:“神话既不是骗子的谎话,也不是无所谓想象的产物,它们不如说是人类思想的朴素的自然形式之一,只有当我们猜中了这些神话对于原始人和他们在许多世纪以来丧失掉的那种意义的时候,我们才能理解人类的童年。”此时,学生一下就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显得若有所思,明显受到了这段话的触动。另外,在当前的形势下,民族民间音乐课无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围,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价值和作用,除了正常具备的资料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青歌赛原生态组的影像资料等,还可以随时关注中央音乐台的相关节目,搜集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筹措经费,带领学生外出采风,逐步了解和熟悉我们优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修养。其它的课程也可依此类推,从而实现《课程方案》的单科课程教学最优化。

篇3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落实这一方针,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学生能实现就业,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方向。本文对于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进行了探讨研究。

1 基层管理岗位对高职学生能力的需求情况

高职经营管理类专业主要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是他们在人才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为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观念、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满意度、对基础管理能力的评价和要求,对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的能力表现及基础管理能力向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高职院校经营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属于基层管理者,也是第一线的管理人员,是一线从业人员与中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岗位职责要求其一般应具备如下能力:正确理解上级指令,分解工作任务的能力;指导他人活动的能力;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的技术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激励员工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是高职经营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严格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注重学生适应现代企业工作岗位的相关能力及综合素质是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的基本任务。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情况,结合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及其他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笔者认为,改进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如下能力:理解并描述相关管理概念的能力、管理信息收集及分析处理能力、计划和决策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领导及指挥能力。围绕这些能力的培养,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体系,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2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管理学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而开设的,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尤其对营销类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至关重要。实践性教学有其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它是高职学生对所学课程建立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通过对经营管理类各专业基层管理工作岗位的分析,可以肯定管理学基础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及职业能力形成、发挥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各专业后续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和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组织对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顺利就业为目标,加强实训教学是社会发展、教学理念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高职教育对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一般要求。高职教育是一种融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纯粹的技能型职业教育,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日常管理活动,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而高职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不满足被动地接受,愿意并能主动地探求相关的知识。理论学习是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的弱项,如果按精英教育的方法,则理论讲授过多,他们是很难接受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以培养生产技术的管理者、技术标准的执行者、创新力的思维者、凝聚力的实施者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专业基层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典型工作任务出发,分析出胜任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并找到基本职业能力与管理学基础课程基础知识的结合点,设计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训练和指导意义的实训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训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从而提升整合其职业素质。

3 管理学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管理学基础作为经营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受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一直采取比较单一的“传授——接受——再传授——再接受”的课堂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首先确定书本上本节课程的知识点,然后确定重点、难点,按照先后顺序将概念、理论讲解清楚,再配合一些习题或案例,最后布置作业。这种常规课堂单元教学设计,使学生觉得学习管理学基础就是要进行专业理论研究,从而使教学内容忽视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不能突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现有教材内容严密而系统,条理而规范,使教师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学生无法在体验中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导致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参与的机会,缺乏系统的实训内容,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训教学目标体系,只有导向性而可操作性不够。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违背认知与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结果是教师墨守成规,教学能力止步不前,学生没有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这样的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根据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性和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目标的毕业生。

4 基于岗位要求的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的设计

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出发,针对基层管理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状况分析,就各种能力的培养制定相应的实训方案。

4.1 理解并描述相关管理概念的能力

理解并描述相关管理概念是基层管理者从事专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对基层管理者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贯穿在每一章节的课堂教学中。针对这一能力,笔者设计课堂讨论、调查与访问、课堂辩论、多媒体教学、专题研究等5个实训项目。首先通过课堂讨论,认识什么是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知道哪些管理实践活动,认为哪些管理实践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等等,让学生明确管理无处不在,管理既是理论又是实践,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在课堂讨论对管理理论有所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调查与访谈,了解管理者、管理职务、管理层次及不同层次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后组织学生就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进行辩论,使学生明白管理思想源于管理实践、管理理论产生于管理思想,而管理实践又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反映管理理论发展不同阶段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到管理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最后通过专题研究,探讨中、日、美三国企业文化的不同,使学生认识不同的历史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管理方法是各不同的。

4.2 信息收集及管理环境分析能力

这一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企业调研及小组讨论来实现。首先是划分小组,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调查内容,设计调研方案;其次是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影响某一特定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并分别进行记录;每个小组运用五力分析法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形成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方案;最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形成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的分析报告;实训结束后各小组上交一份管理环境分析报告。

4.3 计划及决策能力

这项技能可以通过3个实训项目实现。首先通过测试评估每个形势的计划能力,使学生明白计划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其次通过为班级编写计划书的形式,训练学生计划书的撰写能力,为他们毕业后撰写各类计划书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通过管理游戏衡量个人决策、集体决策与专家决策的异同,使学生基本掌握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的优缺点,掌握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决策方式,提高决策能力。也可以结合管理环境分析能力训练的内容进行,让学生在五力分析法分析的基础上模拟写出一份创业计划书。

4.4 组织及创新能力

采用分组调查、讨论和模拟招聘的形式进行组织及创新能力的训练。首先按照自愿的原则组成5~7人的学习小组,各小组讨论产生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然后可以自由选择比较熟悉的企业或到学校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调查访谈,了解该单位的职能部门设置情况,掌握该单位的部门设置、各部门的职责和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结合教材学习内容提出改革部门设置和部门工作的创新意见,写成调查报告,并画出该单位的组织机构图。在这一项目的实施中,教师要对如何进行调查采访和撰写调查报告给予辅导,预先检查各组的调查提纲,并配合做好各单位的联络工作。

4.5 领导意识及指挥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不同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领导者的领导风格;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领导的实质及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和把握领导者拥有权力的过程,培养学生处理管理冲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现场模拟指挥,训练学生有效指挥的能力;最后通过领导方式倾向测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6 沟通协调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是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所需要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正确认识、对待、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能力。它既是一种生存能力,也是一种发展能力。通过管理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沟通体验,加深对双向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能重视双向沟通,提高个体的沟通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沟通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5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方式

5.1 通过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构筑课堂内实训教学体系

在本门课程中,至少拿出1/3的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式、交互式教学,这是管理学课程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是指结合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发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中,教师不再以讲解为主,而是充分运用预习和复习环节使学生充分理解书本理论知识,指出本章节的学习目标和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对重点、难点知识作扼要的说明,大部分时间则用于收集各种实际管理问题,采用学生分小组讨论、上台发言、管理游戏、自我评估、学生模拟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讲解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避免单纯的课堂讲授,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课外收集资料,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管理工作就像其他各种技能一样,都要利用经过整理的基本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

5.2 校内模拟实践活动

管理学基础作为一门经营管理类学科,要在企业进行大规模较长时间的实训确实很困难,因而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必然成为专业实训的主要途径。在各种理论知识及单项技能训练结束后,利用学期末一周的时间,组织学生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活动,系统模拟一家公司从组建到营运的全过程,以创建公司为主线,让学生小组设计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通过介绍公司主要业务和目标顾客定位、总经理就职演讲、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机构设计、招聘模拟、领导风格优缺点分析,激励、沟通等实训项目,再现实际管理中涉及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管理素质,增强学生管理技能。

5.3 深入企业的管理调研与岗位见习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氛围,要能够根据教学需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岗位能手、职业专家来校示范性教学,以烘托整个职教氛围。同时,组织学生到有先进管理理念、绩效显著的知名企业进行参观访问,聘请企业的管理者为本门课程的客座教师,为学生做专题演讲,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见习等。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只是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方法初探,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要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原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其人才培养定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高职高专管理学教学尽可能向应用型和技能型方向转化。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岗位需求;实验教学与考核;改革

 

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指出,要加强全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推进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基于岗位需求对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和考核进行改革,对我院药学专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必须的、有效的载体,对教学理念与教学思路的转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扩大本课程的影响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院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现状及问题

 

药物分析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对确保人民群众使用高质、安全、有效和稳定的药品有着重要意义[8]。

 

1.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我院药物分析实验是教师依据实验教学计划,安排实验内容,在实验前由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内容、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按部就班地按照老师的讲解进行操作。若实验中出现问题,学生很少独立分析原因,大多找老师,让老师帮助解决完成。不利于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分析

 

在教学内容上,多为验证性实验为主,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几乎没有,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分析方法的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与实际药检任务严重脱节,同时,实验内容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其次,受我院经费、实验场地、仪器设备及师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内容往往未严格按照《中国药典》的方法进行分析,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检测仪器又贵又少,如:HPLC、GC等,甚至部分常用检测仪器尚未购买,如:AAS、液-质联用仪等。因此,即使是拥有的仪器也只能给学生介绍、观看而已,学生不能动手用,因忽视与药检所、药厂、医药公司、医院药房等药品检验岗位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完全适应岗位的需求,学生的职业能力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本次教学改革,是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号召的体现。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探索和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实践力,培养“零见习期”质检人员。

 

二、改革内容

 

1.重视实验,增加实验课时

 

编写新的课程标准,保证理论和实验课时比例设置达到1:1,增加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熟能生巧,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基于岗位需求,设计实验教学内容

 

通过调研,针对学生就业岗位将药物分析实验课分为三个层次:一为原来“验证性实验”的常规技能训练,以现行版中国药典作为主要依据,验证实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二为“设计性实验”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技术的理论基础并加以运用的能力;三为“综合性实验”训练,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书本知识,自己上网查找文献,自己设定实验的目标、步骤等,使学生对方法学的内容加深理解,掌握知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3.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改探讨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信息化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采用视频、动画等可以形象地展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翻转课堂、小组学习法等。学生课前预习,讨论,完成老师提前设置的测验等,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丰富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多元化、细化考核方式,规范学生实验操作;基于岗位需求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三层次”,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实践力,有利培养“零见习期”质检人员。

 

参考文献:

 

[1]赵艳霞.高职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医学药学2012:184-185

 

[2]王芳,王俊等.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13(07)

 

[3]张锦荣;对提高药物分析教学质量的探讨[J]海峡药学,2010年07期

 

[4]张霞,徐力生,张立明,孙涛.在药物分析实验中开设设计性实验的探索[J]时代教育2013年15期

 

[5]陈君,陈丽等.药物分析实验考核方法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

 

[6]徐丹鸿,谢庆辉,冯晓阳,黄志刚.基于食品检验岗位能力分析对“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篇5

如果高职老师的学历需要博士这个层次,那么高中老师的学历那是非博士后不可了。实事求是地分析,高中老师在教学中面临的理论上的挑战,要比高职老师严峻许多。高职尽管是高中后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层面,但其涉及的理论广度和深度在许多领域远不及高中。这看似滑稽,本质上也符合常理。高中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要走学术道路,将来要成为硕士、博士、博士后直至教授、研究员,他们对学术的兴趣以及在学术上所具有的天赋,使得一个没有渊博知识、没有深厚理论功底的老师将难以胜任中学的教学。

而高职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对学生职业技能的传授,一名优秀的高职老师可以不是一名博士,但必须是一名师傅。我这样讲丝毫没有贬低高职和高职教师的意思,不同类型学校对教师素质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事实。

招聘老师需要博士,证明对什么是职业教育仍然没搞明白。高职院校招聘老师要有博士学位,看似是一个用人问题,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高职认识的偏差。一些人总是认为高职首先是姓“高”,其次才是姓“职”。既然姓“高”,是属于高等教育,理所当然,要有高深理论的学习。要学习高深理论,理所当然要有高深理论的博士来任教。这套逻辑看似顺理成章、天衣无缝,实际上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有一技之长,经验学习是第一位的,“理论够用为度”是国际上对高职的共识。所谓的“高”,是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中”而言的,就是说高职生应有更“高”的技能。高职生也是冲着技能而不是理论来的,对许多学生而言,他们如果擅长理论学习也就不来高职院校了。如果在高职院校一味地强化理论教学,其结果是上课昏睡一片、下课网游一堆,培养的人要技能没技能,要理论没理论,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

篇6

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1.师资队伍学历、年龄结构失衡

笔者曾参与某高职院校师资学历调查,结果显示,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仅为10.3%,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比例标准。调查选取的地区皆为教育水平比较高的省份,可以想象西部及西南各省高职院校的师资学历水平更不容乐观。

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由于近几年高职院校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大量年轻教师走上工作岗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失衡严重,即缺少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偏多,比例竟达到39%,而处于教学黄金阶段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40~50岁教师仅为22%,导致学科带头人缺乏、科研能力青黄不接,严重阻碍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存在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甚至出现重理论忽视实践的情况,失去了高职院校重实践能力的本初要求。

2.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待遇以及科研经费等都远不如前者,导致部分优秀教师严重流失。另外,高职院校管理机制不健全也对教师无序流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高学历或骨干教师的流失严重,影响其他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对于学生、学校有百害而无一利。

3.缺少师资培训或流于形式

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教师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及时更新、细化知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目前,高职院校培训普遍存在培训内容与教学、社会发展脱节,讲求数量、规模而忽视质量与实际效果等问题,培训流于形式,使教师真正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错失紧跟时代步伐的机会,无益于自身全面素质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改进建议

1.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同时引进经验丰富的实践性人才。高职院校要采用多种途径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水平,此举是改变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学历结构的最直接方式,也是高职院校始终走在技术前沿的必经之路。对于一些高技能型、前沿性的教师岗位,特别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要坚持与学历要求相结合的策略。同时,灵活掌握引进政策,放宽对实践经验丰富但学历层次偏低的技能型人才的吸收标准,并引导其增强理论知识的积累。另外,对于学历水平较高但缺少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进行定期岗位培训,使其尽快适应新角色,最大程度发挥自身收拾。如此三管齐下,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与实践水平。

2.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有竞争才有发展,才能在日益严酷的竞争获得生存。院校在教师中树立竞争意识,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与考评制度,将教师的科研能力、业绩与奖励挂钩,建立量化标准,打破高职院校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最大程度地调动高职教师的积极性。

针对高职教师流动性大的问题,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以管为主的人事管理机制,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完善的人才聘用与流动机制,为院校提供人性化的人资管理环境,并积极与院校管理部门沟通协调,通过人性化管理与适当的激励留住人才,减少流动性带来的人心浮动以及与学生之间的磨合期。

3.切实发挥培训的效用,构建教师终生学习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学科专业的调整,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紧跟时展步伐,更新知识。目前,高职院校发展迅速,迫切要求提高教师素质,开展培训,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为师先做人。中国古语有“成龙成凤先成人”的说法,对于教师这个职业亦是如此,鉴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有别具重要的作用。教书育人是百年大计,教师的师品师德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关涉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国家的未来发展。院校要将师德培养列入院校发展的重要项目,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相关培训,倡导奉献敬业的观念。积极开展师德评选活动,在学校里形成良好的师德风气,同时也是对学生的变相教育。

(2)加强对年轻教师教学法的培训。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大量年轻教师进入校园,其具有先进的理论知识,但不可否认在于学生沟通、教学技能以及教育法规等方面有诸多欠缺。院校应该对新进教师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使之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提高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有助于年轻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教学工作要求与完成身份转变。在这方面,我校一直走在同类高职院校前列,通过老教师的传授以及专业教育类人才的指导对新进教师按批次接受心理学等相关培训,使年轻教师更快地融入环境,减少与学生的磨合期以及刚刚走入工作岗位的种种不适应,并定期进行新进教师间的座谈,交流经验,受到了不错的效果。

(3)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准。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量化标准之一,也代表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院校要强化对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聘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校交流与送教师出去学习等多种途径,为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与发展的平台,为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这也是吸引、留住人才的亮点之一。院校要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看待,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组建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三、结语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执行者,也代表学校综合素质与水平。教师的言行品质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关涉学校既定目标能否实现。而高职院校由于其不同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院校更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紧跟时代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对教师进行师德与专业的培训等,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及毕业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7

一、提高入职标准,建立职教教师资格制度

在我国现有的职教师资队伍当中,专业课教师除了少部分来自行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外,大多数教师直接来自于普通工科院校的毕业生,只有极少数来自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师主要来自于普通师范院校。这些教师知识水平高,但他们接受的多是学科教育,缺乏专业或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

许多发达国家对职教教师的任职条件要求很高,除了要求任职者有较高学历外,还要求有专业的实践经历与业务能力,这点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企业中的实训教师,必须是技术员学校或师傅学校毕业的,有5年以上的生产实践经验。想到高等职业学校任教的求职者,只有达到博士学历,并在企业工作5年才能拿到任职资格。所有职教教师要经过200多学时的教育学专业培训才能上岗。

瑞士规定,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毕业于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并具有4年的学徒经历和3年以上的工程师实践经验,还必须到职业教育学院进修为期一年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通过考核者方具备任教资格。

我国要加强职教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必须实施职教教师资格制度,提高教师的入职标准,严把“入口关”,这将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职教教师的整体素质。教育部门应构建独立的职教教师资格认定体系,设立“两层”(高等职业学院教师和包括职中、技校在内的中等职校教师两个层次)“三类”(职业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三个类别)的职教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资格标准除了学历要求外,还应特别注重专业技能和职业教育技能。实习指导教师的资格认定,除了要求有相当年限的第一线实践经验,还要具备相应专业的工程师、技师等职称或技术工人等级证书。

二、制定相关政策,建立职教教师专业化培养机制

1.完善职前培养体系,开辟职教教师多元化、多层次的培养渠道

(1)增加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数量,提高办学质量和层次。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不仅数量太少,而且缺乏实践技能,所以必须逐步增加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数量,进一步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增设职业教育教学论等职教教师特色课程,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能力的培养;同时,扩大招收职教生源,逐步增加职业教育硕士和博士点,满足培养职教教师的更高要求。

(2)鼓励综合性大学和工科类院校设立师范系,或采取设立职业教育副修专业方式,增设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教学论和职业教育实习等课程,对修完相应学分、成绩合格者发给职业教育副修专业合格证书,为职业院校培养教师。

(3)在有条件的院校设立职业教育硕士学位授予点,招收综合性大学和工科类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补充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

(4)在有条件的师范院校,招收部分专升本的高职毕业生,设立中职师资专业本科班,专门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教师。

2.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现有教师的整体素质

(1)建立专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职业训练)中心。可委托各省教师培训机构牵头,整合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及各高校的优质职教资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地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理论、教育理论、教学技术方法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

(2)建立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系统。可借鉴日本职业教育的经验,通过立法,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职教师资培训任务,根据职教师资培训的特点,加强企业职教培训基地和高校培训基地建设,确保基地培训和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做到优势互补,建设好一支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组织职教教师到行业或企业学校,参加生产实践。注意选拔、培训行业和企业的兼职教师,吸引企业中的优秀工程师到职业院校任教。在职业院校建立访问工程师制度,定期派教师到企业进修学习,以保证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切合实际。

(3)建立职教教师的在职学习和培训制度。把教师的在职培训作为教师的资格认证更新过程,鼓励教师参加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考取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通过职后教育逐步提高职教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4)提高职教教师的学历水平。对目前学历未达标的职教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参加本科、职业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专业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同时,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不断进行职业教育硕士课程改革,使之更有利于职教教师的专业培养。

三、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

篇8

近些年,苏州市政府积极实施金融带动经济战略,试图将苏州建设成连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区经济、金融延伸功能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前已基本形成以银行、保险、证券机构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功能较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行业是知识度密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大的行业,比起其他行业部门,金融业的人才资源发展意义尤为重要。然而,受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及周边地区金融行业的人才竞争影响,苏州的金融人才相对而言比较匮乏。

(二)苏州地区金融机构的录用条件偏高

近几年,用人单位录用员工的自主空间比较大,制定的录用标准和条件与毕业生实际情况不符。一些用人单位以文凭学历选人,盲目追求高学历、提高入职门槛。许多银行、证券、投资等金融机构在招聘时,对于应聘人员的学历要求至少是本科,这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要争取拿到本科文凭才能同他们站在起跑线上,显然大多没有拿到本科文凭的学生就处于弱势地位,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了“弱势文凭”。根据我们对苏州市金融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进行的30份调查问卷,其中八份来自苏州各大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四大行和地方银行等。调查发现银行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大多都在本科及本科以上,少数高职毕业生通过外包服务公司进入银行担任大堂经理的职位。六份来自证券公司,包括长城证券、中信证券、国联证券等,从中了解到,证券公司最近三年新招的员工中,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所占比例约为20%,有几家证券公司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也至少要在本科及本科以上。六份来自各大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寿、平安、东吴保险等,对于学历的要求最低的只属保险公司了,他们只要求员工学历在大专及大专以上即可,有些甚至高中水平也行。但是最近三年保险公司所新招入的员工当中,金融专业的高职毕业生所占比列也不高,在25%左右。从访谈中了解到,做保险这一行业的毕业生专业各种各样都有,能坚持下来的毕业生也极少数。其余10份来自一些投资机构及期货公司等,调查发现这些机构对人才学历的要求也比较苛刻,不仅要求学历至少在大专及大专以上,还要求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及有相关的技能证书。这些机构最近三年所新招员工中,金融专业的高职毕业生所占比列都在20%以下。

二、苏经院金融专业发展存在的相应问题

(一)专业课程设置定位不准,认识不足随着国际金融机构进驻我国和国内金融机构的迅速扩张,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国际化的综合性金融人才,也需要高技能的基层和中层从业人员。前者的培养目标是以高等普通教育为依托,需要的是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来完成,后者依托的是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培养的是实用性的专业人才。然而我院同一些高职院校在设置金融专业普遍存在定位不准、认识不足的特点,没有将其所培养的金融专业人才定位在金融业的基层工作人员岗位上,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与本科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方案相同,在培养模式上纯理论教育居多,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缺乏高职特色,又与本科院校金融专业的学生理论上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在就业竞争中有竞争优势。

(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金融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言,在知识结构、梯队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上还不尽合理,对国内外的金融理论与实践认知不够,对金融学科的先进教学经验与学术动态、前沿发展等很难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不能适应国际化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教师缺乏行业的从业工作经验。不能够根据金融相关企业对于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进行实践教学计划的设定,不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课程内容,也不能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予以及时准确的指导。高职院校同时具有金融专业的学术背景和实际金融操作经验的“双师型”高素质的教师还不多,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及培养金融业人才的需要,更无法跟上金融业务的发展,这种教与学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都会极大地阻碍了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学生的自生综合素质偏低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了毕业生自身素质和社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一些大学生学非所用或者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大学生缺乏基本的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导致无法完成单位下达的任务;其次大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挫折,被一次挫折打败变丧气,还有的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再次,由于当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的程度不够重视,造成一部分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欠缺,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最后,一些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都很好,但是欠缺就业技能,常在招聘过程中被淘汰。

三、提升我院金融专业毕业生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上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就业难,对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更是严重。要想完善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政府、高职院校和毕业生共同努力,积极配合。

(一)政府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力。目前大学生就业主要依赖于中小企业,面对这种严峻现实,就需要从战略上做到改善,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支持中下企业:首先,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的改革创新;其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最后,改善创业环境,同时强化创业培训,加强创业服务,提高创业的稳定性。

2.强化政府的服务、指导职能。政府必须尽快建立高职毕业生就业培训、指导机制,做到职责明确,资金到位,组织、人员落实。政府可以借助一些职业培训机构为这些即将踏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提供岗前职业培训服务,为毕业生提供一些实用性建议,以此来帮助高职院校因资金不足而无法开设的课程。例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政府建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以及做好职业培训计划,搜集并整理苏州各地区的金融人才需求信息变化情况并做出预测,培训机构根据市场信息需求的变化,预测进行专业设计并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引导,从而培养出适用对路的高职金融人才。

(二)学院为大学生提供职业化培养和就业的指导

1.引导学生端正就业观念,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职业定位不清。因此,学校要引导学生端正就业观念。在金融专业的课程教学上,可以增加有关就业趋势的内容,定期进行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结合时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加深对就业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制定目标,明确就业方向,从而达到以教学促进就业的目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我院调查分析了我市目前的人才需求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即具有良好的金融专业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群是各类证券公司、贵金属投资公司、保险公司、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公司等从业人员,并由此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具体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完善金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可以根据金融部门实际岗位的需要,在校内外两方面加强建设。一是有效利用金融模拟环境。虽然我院已基本建立一些全真模拟的实训环境,但是却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应尽多可能的安排学生进入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包括银行职场环境、证券公司环境及保险公司的职场环境等,并可从校外聘请从事这些金融行业的资深人员给学生指导,以此让学生们得到充分的训练。二是进入金融全真环境,如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联系好校外的一些金融机构,让学生进入真实环境中从事顶岗实习,学校派指导老师入驻企业,统一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管理。这不仅缩小实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差距,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使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得到了就业机会,减轻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三是引企入校。金融企业可以在学校建立后台服务分中心和营销分部,与金融企业的系统相连接,企业派驻负责人和骨干人员,学校派专职老师配合指导和管理。此外,还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学校为入校的分中心定向培养专门人才。这种致力于培养学生在某一岗位的工作能力和特定的技能水平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能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3.建立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方法对金融专业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金融营销课程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业务操作能力与其理论水平同样重要。因此,高职金融学校金融专业应尽快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整体上存在理论强,实际技能差的不合理结构。从专业这个层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建立一支充分满足教学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一是优化结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关注点的变化,制定培训内容,坚持在职培训为主,脱产培训为辅的原则,加大培训力度;建立教师顶岗实践机制,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多深入金融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挂职顶岗等方式,定期派专职教师到金融机构第一线了解行业与岗位。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开发”等活动,促进理论教师得到实践锻炼,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二是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而且熟习本金融行业、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专业可以针对这些行业企业兼职人员,开设讲座类课程或实训课程,并在教学时间上灵活机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兼职教师作用。否则时间上的冲突与内容的不适合,许多兼职教师将无法承担相关教学任务。

(三)学生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增强竞争力

篇9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2-2817-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发展突飞猛进,相继涌现出多所办学理念先进、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教师既具备教育教学方面的基础能力,又具备职业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不仅要掌握高等教育基本教学规律,而且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为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快,对高职计算机类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快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1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师队伍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各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以提高 “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和质量,但与高等职业教育实际需要和发展需求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历普遍较高,技能水平不精

高职院校被列入高校行列以来,对教师的学历要求随之迅速提升,招聘教师要求起点为硕士研究生,甚至有的院校起点定为博士。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经历,更善长前沿技术的理论研究,担任高职教师以后又缺乏系统的技能训练,实践经验欠缺,短时间内不能成长为高技能水平的教师。而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限于学校招聘教师的学历要求,不能被招聘为专职高职教师。

1.2 “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但“双师型”教师没有统一认定标准,许多学校将具有“双证持有者”确定为“双师型”,而不考虑证书与所讲授专业的吻合性以及证书获取途径。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应该既具有“双证书”又具有“双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分析其原因有:一是招生规模大,教师数量少,教师人均课时每周14节以上,没有时间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曾经从企业引进的“双师型”教师经过几年教学,也已成为“历史型双师”,不能跟踪新技术发展;二是高职院校引进人才机制倾向于“教授”职称,而非企业高级工程师,造成引进高技能、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困难;三是高职院校师资培训体系不健全,各种师资培训机构泛滥、良莠不齐,多以盈利为目的,不重视培训质量。

1.3 教育理论缺乏,教学技能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来源上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占大多数,尤其是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因此教育理论相对缺乏,教学技能不足。尽管我国在近几年实行了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后有所改观,但年轻教师教学技能仍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计算机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学校教授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比较年轻,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年轻人在技术更新上有优势,但在教学技能、课程开发等方面能力较弱,势必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造成不利影响。

2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创新的授课艺术和教学研究能力,还要具有跟踪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大胆实践的能力,具备把学科发展的新技术引入到教学中的能力。

2.1 能讲会做,即是教师又是工程师

教师除必须具备渊博的学科知识、过硬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同时还需要具备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生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知识能力转化和心理结构调整过程。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灵活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巧妙地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要具有“在课堂上是合格的教师,在企业里是合格的工程师”的双重能力,还要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方向、课程的科学设置有直观和理性的认识,能积极参与专业建设。

2.2 勤于探索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教学设计上突出实用技能,以完成项目案例为主要任务,积累工作经验;教学过程主要采用 “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启发引导、分组协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知识特点和学情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能够客观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成效,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培养学生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更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勇于创新,探索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

3 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和经验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强调以实际工作项目为教学内容,这就为教师提出了高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真正参加过企业真实项目开发,才能将教学过程与企业项目开发过程融会贯通。此外,教师还要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能够修改企业项目以适应教学。如果选择完全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和项目开发经验尚需培养,加之学习周期限制,学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真实企业项目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保留项目的整体框架,既可以熟悉开发流程,又不至于遇到太多的技术问题,增强学习自信心。

4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举措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把“充实队伍,优化结构”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积极采取“内培外引,校企互聘”等方式改善教师队伍现状,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有较大提高。

4.1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多元引进行业人才

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上注重高学历,使得人才引进范围受到局限,大部分教师来源于高校毕业生。而企业中一些高技能人才往往不具备高学历,被拒之门外。要引进行业人才,必须打破这一局限,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通过从企业一线聘请技艺精湛的技术专家、技术能手、能工巧匠担任学校的专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对校内青年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给予指导,解决青年教师实践技能弱的问题,另一方面,从企业引进的教师可以为校企合作搭建桥梁。

4.2 深度校企合作,密切产学研合作关系

建立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并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设定优惠条件,鼓励教师下企业参加实践,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完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制度,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者行业知名专家、教授到校兼职,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在专业建设、教学指导、课程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建立“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构建具有真正“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4.3 通过参加或指导各级技能大赛、考取职业认证证书,提高实践综合能力

鼓励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校级专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训”,通过竞技比赛提高实践综合能力。为教师考取高级工以上的职业技能证书或行业认证证书提供便利条件,并给予相应的津贴待遇。

4.4 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活动,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知名专业学术团体或权威行业认证机构举办的师资培训、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会议,汲取先进教学

理念和教学方法,掌握前沿IT技术。通过开展教学公开课、观摩课、说课等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学教学能力。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合格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关键要素,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采取有效手段,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力度,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教学观念新、改革意识强、能教会做教、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马荣飞.职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3).

[2] 凌云.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4).

[3] 杨力,荆友枫.高院校“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8).

篇10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和模式,是教育体制能够高效运作的基本前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发展职业教育有效途径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部明确提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必须达到60%,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达到80%。但从目前的现实来看,队伍建设在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高等教育统计指标解释》把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定义为高等职业学校中具有中级及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课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或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及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成果已被企业(学校)使用,达到同行业(学校)中先进水平。

我认为,“双师型”教师在内涵上应该体现如下一些方面。

(1)“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主要是针对专业课教师而言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仅包括专任教师的培养,而且包括兼职教师的培养。(2)“双师型”教师要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与素质,能将专业知识正确、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并能获得学生的欢迎。(3)“双师型”教师要具有专业实践工作经历(经验),具备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与职业素质,能将专业实践能力身体力行地传授给学生。

在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之后,我们有必要讨论目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二、目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水平不高,不利于职教培养目标的实现。

具体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在年龄结构上,青年教师数量偏多,老教师偏少;在教师来源上,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多,有专业工作经历的少;在学历层次上,本科学历多,研究生学历少;在职称上,中低职称多,高级职称少。

(二)教学结构上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依然存在。

在专业结构上,基础性学科力量相对较强,应用性学科力量则较弱;在教学上,理论教学的师资力量较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较弱。很多学校难以开展实践性教学,即使开展了,也是流于形式,很难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三)价值观念上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

这样的观念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基于不同目的的驱动,部分职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问题上产生了价值观念的偏差,表现为片面追求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忽视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用与考核。这种价值观念的偏差一方面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如短期内需要弥补巨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缺口而“病急乱投医”,另一方面还来自于某些职业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水平的忽视,或者是满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表面成就。

(四)职称评定上重论文、轻教学,重研究、轻应用,不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目前仍沿用普通高校的标准,重点考核教师的科研能力。而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能力重点恰恰不是科研,而是专业教学实践和应用能力。教师们将大量精力放在完成论文、著作等硬指标上,而无暇顾及专业教学实践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这也是导致我国“双师型”教师“能讲不能做”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人才引进上依然有矛盾,不利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上的“双师”素质。

相当部分的职业学校把主要的精力和财力放到了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上,在引进人才上,往往优先考虑的是高学历,而忽略了对“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只强调了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而没有提出明确的获取“双师”要求,高学历和“双师型”两者尚未互相融合。

(六)培训渠道不通畅,不利于教师个体“双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尽管各职业学校相当重视,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培训渠道不通畅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培训机会少,许多新教师一到学校,就接受了繁重的课务,无暇再参加培训;二是技能培训很难对口,虽然大多数职业学校均建立了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但由于种种原因,进行实质性合作的还不多。

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一)从企业引进技术人才类专业教师。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从大学到职业学校的新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至少要经过两个方面的长期培训,一方面是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是专业能力。但专业能力需要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实际从事该专业才能获得,而不是简单通过某个证书的考试。从企业引进技术人才类专业教师的培养重点在于专业教学论方面,通过将教学实践与职业实践的交融贯通,他们很容易具备有“双师素养”的“双师型”教师条件。

(二)校企合作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创造良好环境。

职业教育是一种服务经济、面向企业、实现就业的教育,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即校企合作尤为重要。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紧密合作关系。首先,职业学校教师可以去合作企业实习,进行继续教育;其次,职业学校可以聘请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任教;最后,有能力的专业教师可以参与合作项目的开发及员工培训。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和教学项目开发与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企业为学校提供在信息、人力、物力等相关帮助,学校向企业提供智力与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建立共享机制;专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科研、营销、服务等活动,及时掌握企业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增强实践和科研能力,同时又将生产实践紧密地嵌入教学过程之中。这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创立了有效的培养平台。

(三)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技能鉴定。

通过担任考评员,深入系统地研究所处行业的职业能力,并与来自企业的其他考评员接触,通过对职业技能鉴定等级标准和试题、考试方法的深入研究,对其相应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参与制定教学计划时有更多的发言权和更切实际的意见;在担任实践教学任务时有更强的针对性及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

(四)组织进行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教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对教学科研水平要求的提高,各院校都在不断进行实验室的建设改造和充实更新,有些甚至是大规模的。教师参加建设,既可节约经费,又能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五)发挥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作用。

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是根据我国国情和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特点提出来的,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职教师资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师资培训基地培养的重点包括:对符合学历要求但缺乏实践经验的专业理论教师普遍进行实践技术培训,便于他们在获得生产一线经验的同时参加社会职称考试,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对于从企业选调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非师范院校毕业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高等师范教育的培训;对少数未达到规定学历要求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进行相应的学历达标培训。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师范学院,建立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来解决高职教师的培养培训问题,是一个既能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又能够适应高职教师特点和需要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形式。

(六)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

1.引导社会改变传统用人观念,增加可供选择的人才资源量。

职业教育从生产、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有一定教学能力且有相应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时,往往需要繁杂的审批手续,虽然与政策因素有一定关系,但更多阻力恐怕是来自于人才管理体制的特有的人为障碍。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充分发挥法规与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改革传统的用人观念,规范用人制度,保证人才进出渠道畅通无阻,完善人才大市场,增加可供选择的人才资源量,是政府必须要考虑的。

2.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紧密合作并使之列入日常议事日程。

政府要出台或制定相关政策,规定所有企业在其利润中划出一定的比例承担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实习、横向科研项目开发的相关费用;鼓励企业吸收经过培训的学生为企业员工,以此推动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一体化,形成促进职业学校教学及科研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

3.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关键要看经费投入是否得到保障,政策倾斜是否具体落实。目前职业学校教师作为教师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了多方面的工作任务,政府可作为特殊人才予以一定的补助,把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