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经济发展新战略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3 14:45: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发展新战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发展新战略

篇1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005-03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在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开始呈现起伏上升的复苏特征,但总体基础仍然较脆弱,复苏过程将缓慢曲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都在经济政策特别是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外贸和能源政策上有所调整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危机重重。同时,中国经济的内生环境也出现了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自然灾害频仍、房地产市场进入宏观调控期,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流动性下降;固有的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地阻碍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复苏期,对中国经济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深刻认识内外部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一、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征

从目前情况分析,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将有所改善,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1年世界经济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为3.1%,发达国家平均增长为1.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将高达5.1%。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调控方面,通过各个国家通力合作,金融机构房贷信心和市场融资功能得到了有效地恢复。通过采取政府主体投资、政府入股银行等等模式和手段,外贸企业流动性瓶颈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尽管如此,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间社会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相互交错,旧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新的利益的博弈开始显现,促成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新的演化趋势:

1.主要经济体寻求自我发展倾向增加,体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缓慢走向复苏,各经济体经济外部化程度不一样因此受危机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导致缺乏国际间合作基础,经济体之间利益很难协调。在国内就业压力和政治力量博弈下,主要的经济体(国家)自主发展趋势明显,各国或经济体将解决自身体内就业、社会稳定、基础产业的发展等问题作为首要问题,陆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

2.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进入者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口面临更大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将重振制造业作为就业出路之一,不惜进入一些能效低、规模大、利润薄的低端领域,希望通过扩大出口规模来缓解国内就业率低迷和总体贸易赤字的问题。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逐渐提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有可能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加速争夺低端产品领域的国际市场。未来,中国将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在低端产业领域同时面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

3.能源价格可能再次攀升,国内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数据预测,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回升,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多采取为低利率等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和主要货币汇率走低,能源类大宗商品作为保值和投资的渠道之一,交易价格可能再次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将带动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大中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霍达等,2009)。另外,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将被消弱,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4.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全球经济力量博弈的重要手段。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还有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或试验程序,从而形成事实上的贸易障碍。随着世界贸易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传统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措施在当前已经相对采取的较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从1995―2007年,各成员方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达23 897件,这其中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的事件达到16 794件,占总量的71%。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环境的新特征

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时,伴随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体现出来。

1.经济增长对政策拉动形成依赖,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今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线性增长特征。政策拉动的外部效果就是透过政府的投资,国有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竞争性领域,从而挤出了社会投资。社会投资受到对市场信心降低、国外需求不足、融资门槛过高、相关市场准入性限制措施等影响无法实现有效地增长机制。体制环境内缺乏从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研究甚至表明,投资过快增长对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产生的是抑制作用(吕冰洋、余丹林,2009)。另外,国内消费增长也同样是靠政策引导和补贴,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多数国民可支配收入没有显著的改善,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就很难形成。还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拉动的机制下,政府体系的投融资平台贷款将积累大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出于融资和保障基础性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建立了各种政府投融资平台,后者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之后再将贷款转贷给相关的企业或项目,使债务转而信贷化,债务风险隐藏于贷款中。近两年来的新增贷款的增量就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2.环境性约束持续刚性、自然灾害增加,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在人口压力和粗放型经济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目前中国生态安全形势已十分严峻。加之,自然灾害频仍,经济增长的资源支撑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收缩。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造成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的经济损失,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和工业等损失严重。两次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 516亿元和8 451亿元。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 000亿元~3 0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3%。

3.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劳动力流动性下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促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劳动力传统输出大省,现在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本地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与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竞争局面。2009年有7个省已经对最低工资标准作出了调整,其中最高档平均调整幅度达到17%左右。还有20个省计划将在2010年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希望借助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人力资源的供给来看,劳动力的流动性意愿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比重明显增大。而“80后”、“90后”出生的所谓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工多是独生子女,较父辈所受教育水平更高,对工资回报和个人发展空间更为重视,就业选择往往集中在几个较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今年年初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矛盾再度尖锐的同时内地企业招工也出现困难。

4.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发展结构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深化,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依然与结构性问题相伴随(高帆,2010)。需求方面,国内消费增长长期处于启而不动、后劲不足的尴尬中。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是影响消费后劲的根本性因素。数据来看,中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处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家中的最低水平。供给方面,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复杂性增加。受金融危机和外贸需求降低的冲击,以制造出口为导向的产业链条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明显。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近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约5亿吨,铝化工、造船业、煤化工等等行业也均存在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受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意愿增加的拉动,各地新材料、新能源及相关制造设备等新兴产业项目密集上马,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已经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产业产能过剩调整的具体实施还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规划、附属企业的生存、区域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因素。

三、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路径

应对经济复苏期内外部环境新的变化趋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项关键性任务:

1.逐步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心,建立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双动力增长引擎。把经济增长的基础放在内需即潜在庞大的国内消费需求上,同时坚持稳定外需、增强经济的外向性,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为辅的经济增长双驱动。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结构质态上的演进(刘伟,2006)。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质的突破,创造性地利用结构调整这一契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后发优势,通过精细发展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以创新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狠抓改革转机制增活力,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2.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改善民生环境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通过增加就业渠道、调低国民税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为国民消费创造动力源泉。通过政策带动性消费和激发居民自主性消费,双管齐下。应对消费结构升级的特点和趋势,促进产业投资的高端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约化、市场经济的有效化,从而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系统发展的理念出发,增强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密切关注,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加大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降低国民的消费不确定预期。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研究表明,新兴产业将成为影响中国今后十年的产业发展方向(厉以宁,2009)。如何有针对性的推动新兴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实现突破,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主要的增长动力,就必须下更大力气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明确发展的重心。从未来发展的整体战略的考虑,服务业的发展应分为三个重心:以服务生产为重心,集中在现代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系统等等产业;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重心,集中发展现代旅游业、创意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方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以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和降低能耗、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来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公共系统的支撑能力,同时降低其能耗水平。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有利趋势,以城市群为中心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区域合理布局。

在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优化方面则要做好:(1)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积极调控好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各种阻碍农民工流动的体制,建立以工作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城镇化和发展小城市,吸引农民工落户成为真正的市民。(2)区域经济统一布局的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为主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重视发掘各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统一区域要素市场,通过不断缩小国内的区域差距和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提升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3)优化农村经济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农村科研方面的投入,优化农村经济的要素资源配置,保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4)消费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整顿消费市场秩序,加强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培育信贷消费和绿色消费,让人们有能力消费、放心消费、健康消费。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向[N].经济参考报,2009-11-17.

[2]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3]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4]霍达,李芸珊,王建东.能源价格与国民经济成长[J].中国软科学,2009,(1).

篇2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突出表现为资本自由化、生产一体化、贸易国际化,在资源相对有限、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区域合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比较优势,拓宽发展空间,壮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层次,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全国来看,已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经济圈;从全省来看,规划建设了“经济区”;从我市来看,市委提出了“北越、南拓、中兴、强县”战略。大到全国,小到地方,区域化发展格局越来越清晰。我市地域相对广阔,区域发展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加强区域合作,能有效地解决区域行政壁垒、恶性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区域环境污染等难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不断强化区域合作意识,围绕市委新战略,把加强区、县(市)、场(林、矿)等之间的合作共建作为一项课题,认真加以研究,进而拓展和延伸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共建成果,加快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把市委的战略部署更好地落到实处。

二、要细化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区域规划是区域空间规划体系的龙头,具有战略性、统筹性、指导性等特点。总体看,我市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非常明晰,尤其是各区县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均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但是各区县的“十二五”规划多是属地化的,单纯地就本地的发展进行规划,很少涉及与其他区、县(市)、场(林、矿)等的共同发展规划,甚至在地缘上相邻的区、县(市)、场(林、矿)之间都没有区域发展规划和合作意向,竞相发展的势头很猛,合作的意愿不足,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多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欠缺联系和沟通,鲜有把“蛋糕”做大的合作愿景。鉴于此,各地应围绕市委“北越、南拓、中兴、强县”战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和城乡体制分割的束缚,真正体现区域资源配置、重大基础设施、城镇体系框架、土地利用方向、产业发展布局、重要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共谋合作发展大计,在全市范围内或相邻区、县(市)、场(林、矿)内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建共享程度。

三、要合作发展区域产业

由于行政区域的限制,必然存在各种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市场分割、恶性竞争和地方保护等现象不可避免,严重阻碍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就一个地方而言,资源、资金和产业规模毕竟有限,无论是谋划大项目,还是吸引资金都会有瓶颈制约,如果联合起来发展产业,就可能谋划更多的投资规模大、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大项目、好项目。2009年开始,市政协、市政府大项目办会同市民建、市九三学社,就开发建设蚂蚁河、拉林河(“两河流域”)国家级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了该项目。据了解,“两河流域”位于世界上仅有的3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涵盖双城、五常、尚志、延寿和方正5个县(市),现有农业人口206.2万,占全市农业人口40%以上;现有耕地1 102.5万亩,占全市耕地4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市的5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县域经济总量的47%左右。专家设计“两河流域”开发建设周期为6年,项目建成投产后,在“两河流域”可形成年产100万亩有机稻米、1万头有机猪、8万吨有机奶、1万头有机肉牛、多种系列有机山特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可实现总收入45.8亿元。一旦有了类似这样的区域产业,就可以考虑跨区联合建设生产基地和工业园区,培育大型龙头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集聚度,打造产品区域品牌,共商共建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获得规模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惠及民生。

篇3

世界经济危机来袭,暴露出全球经济存在的严重问题,金融泡沫膨胀,虚拟经济快速增长,实体经济快速退位,大量产能过剩、市场饱和,人类价值观的金钱欲望无限膨胀,现行的经济模式导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生存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找到一把可以打开改变世界经济模式的钥匙。

一、传统能源在现代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石油作为传统能源,在取代煤炭的主体低位后,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有力的发动机,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导火索就是石油。石油对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为:石油消费量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因为石油得以高速发展,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之间一般保持着1.5∶1的比例。一般来说,石油的价格平稳,则经济的增长与石油消费的增长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必须消费一定数量的石油才能获得经济上一定程度的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消费增大,而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储量大幅度减少,长期的供不应求的状态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对于多数国家来讲,经济增长是政治的最大命脉,所以可以说石油对于一个国家在稳定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影响深远的,是一种战略要素。目前,世界各国在制定长期持续性发展战略中,都把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作为解决危机和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二、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①。低碳经济的提出,实际上是人类关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及其他因经济发展而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结果。在这种全新的经济模式的指导下,世界各国都希望自己能够走上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之路。目前发达国家正在投入大量资金,来优化自己的能源结构,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积极的探索清洁能源。而发展中国家则备受煎熬,因为他们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处于发展阶段,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远超过发达国家,因此也必定承担着相当多的舆论压力。但可喜的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表现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决心,彰显了大国的责任感。

三、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核心-新能源

1.美国的经济长期发展战略。

在金融危机下,美国政府实施了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即“再工业化”战略和“新能源”发展战略。

“再工业化”属于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用于近期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战略,该战略主张重新重视国内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的增长速度,目地是让经济从虚拟回归实体,并力图转向“出口推动型”经济发展方式。为此,美国政府了50条举措用于有效的降低制造业成本和提升制造业创新水平。第一、在降低制造业成本方面,美国政府采取了降低制造业的税收负担、改革公共医疗保险制度、减少管制和司法诉讼成本、鼓励创新投资及加强职业教育培训用以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实施节能计划等具体措施。第二、在提升制造业创新水平方面,美国政府于2009年8月颁布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主张重构国家创新基础,用以强化美国自主创新的基本要素;鼓励发展有效创业,为创业和风险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持并提升美国公司在全球创新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扶持重点行业的科技研发,推动战略性新兴行业的突破。

“新能源”是奥巴马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发展“气候友好型能源”(Climatefriendly Energy)是该战略的核心。具体来说,美国政府的新能源政策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2010年~2013年,通过对“新能源”电力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资助,使美国国内新能源供应量增加一倍;第二,鼓励个人、单位和地方政府使用“新能源”,并实施补助,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第三,美国政府将长期重点扶持在清洁能源领域内的创新活动,并决定投巨资在10年内支持发展下一代新燃料和建设燃料基础设施;第四,实施“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项目”(CapandtradeProgram)用以限制化石能源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五,启动“重塑美国能源科学与工程学优势”教育计划,通过设立跨学科研究生课程、提供奖学金、以及促进科研机构和创新公司合作等措施加大新能源的研究力度,并且鼓励学生走向清洁能源领域的工作岗位。

2.日本的经济长期发展战略

日本于2008年9月,根据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新经济增长战略”进行了调整,主要方向在对既定的2015年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微调的同时,重新设计了经济发展战略,2010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增长战略”(New Growth Strategy),旨在确立危机后日本长期经济发展方向的,是日本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战略。“新增长战略”认为,日本要靠“后危机时代”是摆脱“失去的十年”,日本政府将利用国内要素和扩大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寻求经济增长动力。其中,在利用国内要素和促进国内产业发展方面,日本政府将在环境和“新能源”产业领域投资50万亿日元,创造140万个就业机会;在医疗和健康产业领域投资45万亿日元,创造280万个就业机会。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日本政府将致力于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APECFTAAP),并通过发展对外旅游业,进一步提升日本在亚洲地区和亚太区的经济地位。

四、结论

随着全球能源的消耗,未来石油价格将会大幅度增长,目前发达国家逐步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发展新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改善人类气候环境。虽然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带来的核电站泄漏事故直接影响到了新能源产业,各国也纷纷采取措施放缓核能脚步,但并不能阻止人类对新能源的探求。未来世界经济的霸权必定掌控在拥有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国家手中。

参考文献:

篇4

县域知识经济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本文以霞浦县为例。99年XX县人口50.4万,国内生产总值31.76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011元。

一、县域经济进入新经济大背景

县域经济不具备新经济条件,电脑与因特网没有普及,金融市场不发达也不完善,高科技人才奇缺,整个经济发展环境并未走向良性循环,尤其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乏力,经济全球化提供的良好机遇很难充分利用——因此,新经济时代离县域还有一定距离,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县域经济进入新经济的大背景之下。

(一)XX县知识经济现状

人类从农业经济跨入工业经济已有二百多年,人类即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而县域知识经济却刚刚开始,县域没有微软,没有英特尔,没有实达。

1、网络经济初露端倪。近年,县域出现了“初始”的网络经济。一是电子商务刚刚起步。XX县XX公司,在网上注册了“台贸网”,是我国唯一一家大型台贸网站。系统地了台贸全方位信息,包括台湾各大批发商场货物信息,我国国内对台单位介绍及劳务信息等,并将逐步实现电子商务。20__年上半年注册,计划下半年对社会开放,以三个“现代”(即现代商务、现代办公、现代生活)为目标。拓宽了电子商务空间。XX正常对台年贸易额在300万美元左右,其中劳务200万美元。实现电子商务之后,将大大增加贸易额,今年1-9月份,贸易额达2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近10%。二是私人上网人数递增。目前全县上网人数达1300多户。三是网吧企业逐增。今年县域网吧达20多家,通过网吧上网每月达5万多人次。网吧年营业额达200多万元。

2、信息网站初显效益。由政府出资创办的两家信息网站为我县经济立下一定功劳。一是供销社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福建省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服务中心,将全省供销系统联成一体,设立网站,下设网点,将农贸产品信息上网交流。霞浦县99年一年间,通过信息中心接收的商务电子邮件531件,从网上采集商务信息65000多条,向各点信息5000多条,帮助推销水产品、蔬菜3万多吨,成交额达5000多万元。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说明网络信息已经在县域经济之中发生作用。二是由霞浦科委主办的《XX之窗》网站。该网站与“中华联合网”联合,免费为我县企业入网登记。将产生较大效益。

3、科学技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我们将这类经济形态称作“科技支持型”。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由来已久,近年提倡高优农业,科技更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就霞浦而言,濒临绝迹的大黄鱼人工养殖的成功,利用设施农业种植反季节瓜果、蔬菜的成功,以及农作物新优品种成功,都是知识对县域农业经济作出的贡献。知识农业经济,也是知识经济的组成部分。

①大黄鱼育苗。大黄鱼濒临绝种。八十年代末,XX水产科技人员开始研究人工育苗取得成功。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养殖推广,仅5、6年间,全县人工养殖大黄鱼达9万箱,产值达数亿元。其中育苗2亿尾,产值达2亿元以上。

②反季节瓜果。XX县州洋乡农民郑XX96年始与厦门格林农业新技术开发公司联合,种值反季节无籽西瓜取得成功,目前已达500亩。正常西瓜于夏季收获,反季节西瓜于冬季收获。每亩投入900元左右,可收获3000元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3。蔬菜每亩投入在300元左右,收入800元左右,产出比为1:2.5。而水稻的产出比为1:1.5。

③脱毒甘薯基地。XX创建薯苗基地,培育脱毒甘薯品种,年产苗200多万株。供应本区各县。解决了甘薯品种退化问题。

工业企业中技术改造,也为工业的发展注入生机。

(二)加入WTO,县域经济环境全球化

加入WTO,将局域贸易扩展为全球贸易。即县域经济环境全球化。这将给县域经济带来生机,也将带来诸多问题。

1、加入WTO,县域经济直面国际市场。目前,XX县内资企业仅两家有出口权。加入WTO后,将大大改变这种状态,企业可以直面国际市场。县域经济的发展自然置身于国际大环境之中。国此,产业结构也将进行大调整。

2、加入WTO,拓宽了县域经济市场。XX县98年养殖大黄鱼不到2万箱,今年养殖达9万多箱,“内求”急剧下降,鱼价下迭。县域经济有许多项目受市场的制约。加入WTO,将改变这种现状。

3、加入WTO,将促进信息的数字化和经济的网络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信息的数字化和贸易的网络化。加入WTO后,县域将有更多的企业直面国际市场(不会是XX仅有两家内资企业具有出口权),快速便捷的网络信息将是人们经营的首选,电子商务也将逐步普及,这是发展所需,也是发展必然。这就给县域经济发展走向全球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二、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变化

随着世界新经济潮的涌来,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支点”转变。各个时期经济发展都有相应的“支点”,这“支点”即经济发展的根本的首要的关键所在。农业经济时代,“支点”是劳动力,工业经济时代,“支点”是“能源”。新经济时代,“支点”是“知识”。目前,县域经济从依托资源转向科学技术又向信息转化。即,目前“支点”是科技,“支点”转向是“信息”。明确“支点”转变是拟定发展思路的关键。

找准了经济发展的“支点”,就有了用力之处。换句话说,县域经济呼唤科技为先导!科技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2、经济结构调整面临困难。XX99年三产比例为:42.9∶22.3∶34.8。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这种经济结构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加调整,经济无法得以快速发展。

经济结构难以“优化”,因素很多,主要因素:一是农地产权问题。地产权利界定不清,产权主体多元化,原来“集体”在农村已经“缺位”。土地使用权流转滞后,影响农村的经营配置。二是“双层经营”障碍。目前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即“双层经营”。经营、决策分散,规模偏小,又难以统一调整结构的认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困难。三是政府政策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无意识误导和行政干预。党的工作转向以经济为中心,政府工作也以经济效益为主,于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产业迅速发展,农村三产则相对滞后。行政干预,尤其是为稳定粮食而采取的诸多措施,使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对政策的扭曲和贯彻不力,也是使产业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经济直面国际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势 在必行。然而,又困难重重,这就是县域经济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3、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复杂化。新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复杂化。多元化不仅指经济结构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混合,也指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国营、集体、“三资”、合作、股份、私营、个体——多种企业相互交错;独资、联合,跨国、跨地,强强合作、山海协作——发展形式复杂化;兼并、重组,租凭、转让——多种手段交替使用;整体经济在不平衡条件下发展前进。

三、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县域经济大环境的改变,要求发展要有新策略、新思路、新措施。

(一)找准新旧经济的切合点

新经济并非凭空而生,它是脱胎于旧经济,旧经济是基础。在县域经济中,许多新经济成份则与旧经济相伴而生,这是县域新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XX县的大黄鱼养殖,反季节西瓜为什么会得以发展?这就是因为选准了推动支点。大黄鱼濒临绝种,是科技的介入,人工养殖大黄鱼成功,使得大黄鱼迅速发展。科技是“支点”,科技是“引擎”。大黄鱼养殖项目,正是从县情和市场中找到了切合点。XX县20__年大黄鱼养殖达9万多箱,当年收获产值达4亿。(9万箱产值远不止4亿)。而与其相关的产业,产前育苗,产中饵料,产后加工、销售,总产值至少10亿以上。其发展势头仍十分迅猛。

反季节瓜果也一样,同样是科技作为“引擎”。依此类推,科技与当地资源优势相结合的项目,只要有大市场,都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实质上是找准新旧经济的切合点。

(二)利用新经济“正向回馈”规律

旧经济是一种“负向回馈”经济,当水稻价格上涨时,农民种得更多,人们买得更少。新经济则不同,需求增加,会创造更高的效益和更高的报酬,导致价格下降,进而创造更高的需求。根据这个规律,县级发展网站将会带动经济发展。农产品信息网全省就一个,各县只设网点。这远远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县必须设立农产品信息网站各乡镇设立网点,先由政府扶持,逐步过渡到自收自支。农产品信息网的发展,将使农民避免盲目生产,将引导农产品销售步入正轨——最终成为农民生产的高级顾问。

XX县对台贸易网站,是全国唯一的台贸网。其面向三个“现代”:现代商务、现代办公、现代生活。前景看好。应作为新经济典型来发展。

(三)结构调整抓住“二性”

目前,农村经济结构难以优化,因素很多(上文已述。不管是体制问题还是政策问题),必须紧紧抓住“适应性”与“扩张性”。适应性是以变为本,通过灵活多变的措施,使经济结构适合国情、县情,使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在新经济大背景下,县域经济依然以有形经济为主,无形经济为辅,资源优势,劳力优势仍然也必须发挥大作用,这样,县域经济与都市经济仍然不同。

扩张性,以特为主。抓住特色农业,加以发展。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采取新开发和项目倾斜政策,使县域经济超常发展。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实质上也是立足优势,加以发挥。XX的大黄鱼,其他海产品有自己的特色。XX的石矿开发有近台优势,虽无其他特色,也可形成特色项目,除了近台(台湾需要大批量矿石),还有深水码头(万纯级泊位)。扩张的基础是优势。抓住一点,超常发挥,这就是扩张性的实质。

实质上,结构调整旨在协调发展。没有协调,发展失衡,不利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在经济项目超常发展时,必须考虑相关项目的和协。所谓生态经济,就是利用大自然和协发展的规律进行发展经济。因此,不管是适应性还是扩张性,都必须围绕和协发展。

(四)灵活务实的宏观调控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时代已经过去。一管就死,只因没有从实际出发,宏观控制不灵活;一放就乱,是说管理没有从实际出发,任其自然,宏观失控。

宏观调控的灵活性,指政策的灵活性。该扶的扶,该禁的禁,任其自然的放开。由于经济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必须采取一事一政策,一项目一政策,进行灵活调控。

宏观调控的务实性指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脱离实际无法执行和泛泛而论不可操作的宏观调控效果为零。现实中,往往会因为政策的不可操作,使其无法执行;因而宏观调控成为空活。林林总总的规定都因之而束之高搁。

新经济背景下,必须逐步形成灵活务实的宏观调控手段,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人才重在培养与激励

人才缺乏,是事实。加入WTO后,这方面人才尤其缺。步入新经济,知识人才更为缺乏。问题并不在于人才缺,而在于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机制上。

XX县各类技术人员达7142人,其中农业水产技术干部达200多人。而这些人,都不在水产技术工作岗位上。这就是当前人才问题之一。人才使用不合理。

另处,缺乏的人才,并没有培养的机制。再而缺乏激励机制。因此,人才必须重在培养与激励。缺乏的人才,选送培养,谁培养谁使用;不培养又要使用的,必须付给培养金。已有的人才必须建立奖励机制,重奖有贡献的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

篇5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函[2009]138号),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由于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该区域开发必须在注重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环保的区域开发模式势在必行。科技创新是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的重要力量,在区域生态高效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仅是高校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而且是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支撑。

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的意义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为突出功能定位的区域规划,必须深刻认识到汇聚优秀人才、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创新科研人才组织机制,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提升科技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原始性创新和合作创新双轮驱动发展。因此,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科技创新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1 科技创新合作铸造黄河三角洲新优势

科技创新合作是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新优势的关键。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批复,标志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现实,但是该区域开发中不仅没有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区域经济的融合思想也没有受到重视(慈福义,2010),并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仍然是低层次的粗放型,科技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弱。譬如,截至2010年底,黄河三角洲地区共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78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4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82家。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黄河三角洲开发不可能按照资源消耗型的传统开发模式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而是应该依托科技创新合作的力量实现“高效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因此,黄河三角洲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在低碳循环经济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今天,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基本目标。

1.2 科技创新必将走向高效生态经济之路

科技创新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建设的根本。高效生态经济,不是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强调在节约集约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既要兼顾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生态效益。从黄河三角洲来看,土地后备资源优势突出,但是,黄河三角洲淡水资源贫乏,污染严重。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9.5亿立方米,人均303立方米,比全省人均水平低41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境内15条省控重点河流九成以上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功能区达标率仅为5.3%。因此,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项目不应是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项。总之,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功能退化。因此,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产业也不符合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黄河三角洲开发必须走高效生态经济之路,这不仅是山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的战略任务。

1.3 黄河三角洲开发亟需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

科技支撑是黄河三角洲开发成败的核心。黄河三角洲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气温适中,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生态特色明显。因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所形成,是我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堪称“鸟类的天堂”。天然苇场是黄河三角洲独有的湿地资源,目前拥有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生物1917种,其中野生动物1524种,植物393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5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保护公约》的种类为47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多层次推进保护开发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形成了以新、奇、野、美为特征的湿地景观、草原景观和海滩景观,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独特的条件。同时,黄河三角洲区域由于开发历史较短,涵盖6市19县,行政壁垒较多、发展条件不均、部分县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偏大,亟需依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依靠科技发展新兴产业。我们认为,黄河三角洲区域19县市各自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科技创新,不仅力不从心,而且也不现实。因为科技创新不仅要耗费多、风险大,而且科技创新也要讲究聚集效应。

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存在的问题

黄河三角洲19地市政府在积极借鉴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组建了便于区内政府首脑之间协商议事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高端论坛”,建立了黄河三角洲技术转移中心等有利于科技创新合作的机制或机构。但是,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问题仍然较多。

2.1 科技资源分布零散,科技创新合作地区发展不平衡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合作的基础条件。没有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足够的科技经费投入、完备的科研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科技创新合作难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与支撑作用。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内科研力量较强的单位主要有以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滨州学院等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和以胜利油田、潍柴动力、滨州航天等为代表的科研院所。众所周知,高校及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合作的重要主体,由于现实教育体制限制和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缺失,导致地方企业科技攻关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之间存在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致使高校或科研院所仍然是在实验室搞市场化率较低的“科研”,地方企业由于科研投入风险大、科研人才培养乏力等原因,使得大多数企业习惯于不依赖科技的“生产”。纵观黄河三角洲区域,一方面是淄博高青、滨州全境在行政割据的现实面前科技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日趋严峻;另一方面是东营全市、德州庆云、烟台莱州在科技创新资源上具有优势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则较快。

2.2 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合作缺乏联动机制

当前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合作发展由于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和科技创新合作联动机制缺乏而停滞不前。截止201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争取国家各类科技经费2亿元、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10项、专利授权达到4821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25亿元,分别占全省比例为13.3%、13.4%、10%和12.1%。其中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异常明显,如,黄河三角洲区域只有乐陵科技支出占比明显高出全国为2.1%,这将不仅不利于地方企业和高校或科研院所之间“各取所长”竞争优势的发挥,从而不能提升两者在各自领域的竞争力,也会形成科研上重复建设、重复研究等资源浪费现象,从而延缓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大多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合作中未能发挥主体作用,今后的科技合作很可能停留在各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出现区域科技合作体单一化的现象,这与各地产业结构雷同,而不必开展区域科技合作有很大关联。

2.3 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科技创新合作主体力量较弱

2.4 科技合作基础较弱,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难以理顺

行政区划的地域分割是制约区域创新资源优化整合的体制障碍。黄河三角洲地区既有区位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优势突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和生态环境良好等相对优势,也有淡水资源比较匮乏、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等明显劣势。全面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不仅要靠黄河三角洲各级各类机构组织通过市场竞争规则获取发展机会,更要仰仗区内19地市之间精诚合作实现整体竞争优势。但受行政区划所限,各地单干色彩较重,尤其在科技创新领域更是“老死不相往来”。当前引致黄河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发展深层次根源主要来自于行政区划限制、市场分割和地方利益保护等制度层面因素。高度行政垄断阻滞了技术创新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强化了不透明度。在黄河三角洲内部,目前最大问题是各自为政,地区之间的合作协调难度很大,在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影响下,科技资源的自由流动与充分合作受到极大阻碍,导致区域科技创新技术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技术创新方向结构雷同,使区域间创新的错位发展步履维艰,直接阻碍了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健康发展,且影响该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机制难以在短期内理顺。

2.5 创新合作环境不良,科技创新合作运行机制未建立

随着“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稳步推进,“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科技打造新兴产业”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但是黄河三角洲19县市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各地科技事业发展需要各地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攻关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域内19县市政府缺乏对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中各要素的协调能力的关心。由于政府职能转变和体质改革不到位,各政府的科技计划与企业的科技需求缺乏有效效衔接,不能将宏观调控作用渗透到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全过程中,影响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区域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的科技合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尚在逐步建设和完善中,科技和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机制仍束缚着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尚未充分起到基础性作用,各县市(区)条块分割,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区域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使得区域内有限的科技资源配置难以实现整体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

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发展对策

黄河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必须不断努力的方向,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推动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合作进程中,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按照共同确定的科技创新合作目标与任务,联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全方位确保区域科技合作落到实处,通过合作促进两地信息、技术、资金、人才和市场等要素的优化组合和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区域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3.1 组建科技创新合作机构,创新合作体制与机制

利用科技部与山东省政府的省部会商议题的机遇,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一批精品可持续发展基地,省政府同意其享受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广泛吸纳国内外知名学者、高层次专家和各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建立专家顾问团,组成大网络、高水准、多学科的决策咨询机构,促进经济区各项科技工作的贯彻落实。同时,加大科研院所的企业化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实体;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研发机制,促进区内各类科研机构实现跨区公平竞争;合理调整、布局各类科技力量,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联动。成立区域内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协调机构。协调机构设置有利于各区域之间合作沟通,尽可能克服黄河三角洲19县市各自进行科技创新的弊端,从而协调解决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协调结构不应只停留在为区域内开展共性技术牵线搭桥,更重要的事为整个区域内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进行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切实加强区域内共性技术在各个领域的统一部署,加强区域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和协同发展能力,避免行政分割和低层次重复研究等问题。建立鼓励和促进区域内联合攻关的奖励机制。

3.2 推进区域内多方合作联盟,搭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

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加快经济区急需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以政府的各种资金支持为切入点,鼓励帮助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高效生态经济技术研究,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的生态经济技术,提高生态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推动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争取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在山东设立研发分支机构,加强重点实验室共建工作,充分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支撑和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紧紧围绕经济区建设对科技的重大需求,以改革开放、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创新为核心,搭建跨省区、省部合作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产学研联合进行科技攻关,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一批低碳型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特色生态经济模式,构筑高效型、生态型、创新型、循环型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构建区域性高效生态经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和技术检测中心,重点支持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机构设立的信息文献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和科普基地等科学和技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集成各级财政资金,加大研发投入,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和成本,促进生态技术产业化和全社会的技术进步。

3.3 实施一体化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以项目为纽带,以基地为载体,实施“人才、基地、项目一体化”战略,坚持培养与引进并用、数量与质量并重原则,加强经济区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黄河三角洲泰山学者”专项建设工程,以项目为纽带吸纳科技人才。全面落实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创新人才引进体制,采用多种形式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从事各种产学研联合开发工作。通过选派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到发达国家和地区考察、培训等途径,提高经济区的管理水平。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有经济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经济区发展对各类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实用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把经济区建设与农民增收、群众致富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人才汇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大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性培养力度,形成结构合理、创新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

3.4 推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区内企业技术创新。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扩散。促进技术研发补偿机制的建立,可在集群内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科研创新单位与企业之间搭建有效的交易平台,促使科研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黄河三角洲各县市区政府需要进一步共同制定和完善风险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为风险投资的运作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并通过放宽对风险投资的限制,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一方面积极引导风险资金进入R&D活动,通过各种资金引入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随着项目进入成熟期,风险投资可以灵活推出以进行新一轮的投资活动。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促进经济区加快发展。积极引入风险投资,促进经济区特色技术和项目的孵化、示范和快速发展。通过土地异地置换等筹资措施促进经济区盐碱地改良和高效生态利用。促进典型示范企业或科技产业化项目进入资本市场,充分发挥主板市场、二板市场、三板市场等渠道的融资功能。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规划署及国际金融组织、国际援助组织和有条件提供外援与合作国家的联系。

3.5 搭建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创新科技创新合作模式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域19县市的各类科技资源数量较多,但是对于科研机构和企业来讲,科研条件或资源的使用获取途径却不甚畅通,拥有资源的机构对共享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即使有部分机构有对外提供服务的意愿,也没有采取各种渠道,使信息能够通畅到达各类用户。因此,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各领域科技资源的信息平台,使科技资源的各类使用者能够充分获知资源的有关信息。在推进方式上建议分三步实施:首先选择成熟的科技资源作为试点进行整合,以科技信息资源和科技成果资源的共享为突破口,共同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和科技成果网上交易平台,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紧邻“京津唐”和“环渤海”科技市场的优势,构建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网络;其次,加强跨部门的合作,整合本区域内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发挥科研院所、高校交流共享科技成果,优势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等信息,联合共建科技教育信息网,提高基础资源的共享水平;再次,积极争取实施内引外联的策略,既要发挥国内各地科技力量,攻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遇到的科技难题,也要积极吸引国际科技资源市场,运用市场规律筹划一批适应黄河三角洲区域“高效生态”产业发展的科技资源。

参考文献:

[1] 周洪利,李建航,蔡媛莉.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要素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8,2(2):62-68.

[2] 郭鹏江,杨晶,杨英.西部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2):27-29.

[3] 李晓燕,陈萍.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91-1993.

[4] 李艳春,王春晖.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思考 [J].特区经济,2009(8):149—151。

[5] 孙洋.产业发展战略与空间收敛: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增长的比较研究 [J].南开经济研究,2009(1)::46-60。

[6] 周彩红.产业价值链提升路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制造业为例 [J]中国软科学,2009(7):163-171。

[7] 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 [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6。

[8] 于文金,朱大奎,邹新庆.基于产业变化的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J].经济地理,2009(6):940-945。

[9] 于良春,付强.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基于省际的面板数据 [J].中国工业经济,2008(6):56-66。

[10] 冯立新,东.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成因的博弈分析 [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24-125。

[11] Braczyk HJ, Cooke P.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ed World. London: Pinter,1998.

[12] Basil Achilladelis, Nicholas Antonakis. The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Case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J]. Research Policy, 2001(3): 535-588.

[13] Aghion and Howitt.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J]. Econometrica, 1992(60): 233-351.

[14] Radosevic.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Determinants, Organizers and Alignments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2(27): 87-96.

[15] Padmore T., Gibson H. Modeling Systems of Innovation: A Framework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alysis in Regions [J]. Research Policy, 1998(26): 625-641.

篇6

从近两年经济增长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化工业主导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有三个明显特征。

1、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变化,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高增长

2002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2.6%,其中重工业增长率为13.1%,轻工业增长率为12.1%,2003年则分别提高到17.0%、 18.6%和14.6%。两年中重工业比轻工业的增长分别高出1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也从60.9%提高到64.6%。重工业增长不仅明显超过轻工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且从整个经济增长来看,重工业增长也发挥着主导作用。1998―2002年工业增长为9.2%,同期GDP增长为7.7%,工业增长高出GDP增长1.5个百分点;2002年GDP增长10.2%,工业增长8.0%,工业增长高出GDP增长2.2个百分点。2003年GDP增长9.1%,在农业和服务业增长速度均比上一年有所减慢的情况下,工业增长速度却达到17.0%,高出GDP增长7.9个百分点。因此,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增长速度的提高,不是短期因素所为,而是由长期积累因素作用的结果,反映了我国经济未来结构变动的趋势。

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投资的高增长。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与近几年消费增长平稳和净出口增速下降的情况相比,投资的增长无疑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上讲,投资高增长是工业化进程中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支撑经济高增长的必要前提,与前期以轻工业为主和后期以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相比,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伴随着投资的大量增加。2003年我国工业投资14460亿元,同比增长39.0%,提高了16.8个百分点。带动投资高速增长的主要工业行业大多集中在重化工业领域,据2003年统计公报显示,在500万元以上项目中,钢铁投资增长96.6%,电解铝增长92.9%,水泥增长121.9%,汽车增长87.2%,纺织增长80.4%,煤炭增长52.3%。另外,就长期趋势而言,投资增长的作用也反映在近几年我国消费率和投资率关系的变动上,投资率从1998年的37.4%上升到2003年的42.7%。

导致产业和投资格局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是消费结构升级。虽然近几年我国消费增长保持平稳,个别年份还有些偏弱,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经过多年的能量积累,消费的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相比,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从46.6%下降为2003年的37.1%,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也从55.1%下降到45.6%。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以及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消费总体从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向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汽车、住宅、通信、旅游以及教育和文化娱乐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在居民年均消费支出构成中所占的比重都在明显增加。2003年,在城镇居民平均每年消费支出中上述领域的消费占35.9%,农村居民达到34.9%。可以预见,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会逐步释放出能量,成为带动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2、重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关联性,使经济高增长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工业化国家特别是大国的经验表明,当大众消费进入汽车、住宅消费阶段后,投资高位运行,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将保持较长时期快速增长。与之相比我国的情况有两点明显不同:一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与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发展将会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将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我国人均GDP从目前1000美元到2020年3000美元的20年间,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不仅来自于传统消费需求的生机和不断释放,而且新技术发展必然引致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汽车和通讯消费的持续高涨已经显示出了这种特征。二是我国已经把加快城市化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结构,作为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农村人口,城市化又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如果能够持续提高城市化率,农村居民进入城市所释放出来的潜力不可估量。在未来经济发展新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以重工业为主导,以新技术应用和城市化发展为依托,有可能持续20多年,直至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率达到60%左右。

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将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关联效应。近年来,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大都是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如信息、汽车和房地产业。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3倍于GDP增长的速度发展。2002年,汽车行业已经取代电子通讯行业,成为对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带动力最强的行业之一。从2000年开始,房地产投资也已连续3年以较高速度增长。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如钢材、有色、化工及建材等行业的增长空间进一步扩大。2003年出现的以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为主的短缺和投资热潮,客观上反映出主导产业变化的特点,标志着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已经到来。产业关联效应增强不仅反映在工业内部,也反映在基础设施领域。随着收入增长,人口流动增加,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提高,大众消费对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会趋于上升。同时,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会拉长产业链条,增加物流规模,提高产业组织的复杂程度,使生产和流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趋于上升。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低、中、高收入国家交通及通讯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随收入上升而上升。重化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扩张的同时,还将带动对服务业的需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以研发、物流和金融为中心的新兴服务业和以满足城镇居民需要为中心的生活服务业,都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从而会显著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

3、新的发展阶段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相统一,正在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角色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加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列,90年代随着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世界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形成浪潮。根据商务部有关统计,全球500强在华投资成立企业数量的最多年份是1995年;投资额最多的年份是近两年,尽管投资企业数减少,但投资额增大,表明大多数在华投资的500强企业已经进入规模扩张阶段。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500强在华投资的73%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极大地带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使制成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而在我国以最终消费品为主要内容的进口替展阶段基本结束,出口导向阶段趋于成熟。未来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将会更多地转向资本技术产业,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原材料、元器件等上游产品的需要。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1998―2003年,我国各年GDP保持平稳增长,外贸进出口虽有较大的起伏波动,但平均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两倍以上。由于外贸进出口的增长速度持续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致使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提高,从35%左右提高到60%以上,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大国。同期,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由每年400多亿美元上升到500多亿美元;外商(含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9%提高到27.2%; 2003年外商(含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为41.4%,进口占进口总额比重44.7%。我国经济对外依赖不仅表现在市场和资金方面,同时也表现在技术和资源方面。目前,许多高成长性行业如计算机、电信和汽车等行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仍然严重依赖国外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于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些重要资源的供求关系出现紧张,以致进口迅速增加。2001年到2003年,我国原油进口数量增加了50%,钢材年进口数量增幅超过了100%。

综合上述分析,在经济发展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将因重化工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从而将真正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另一方面,我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长,国内潜在的大市场将会对国际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二、新阶段提出的主要问题

1、经济社会转型压力增大

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既是后起国家振兴经济、实现赶超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容易造成发展失衡、加剧社会矛盾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一般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正是一个国家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水平转换的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将出现显著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处理得当,就能顺利地发展上去,反之,则可能出现徘徊以至于后退的局面。韩国在这一阶段由于片面地追求重化工业发展,不惜大量举借外债,导致经济结构失衡,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中陷入了债务危机,后经艰难的调整才渡过难关。拉美有的国家在上世纪60―70年代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一度出现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快速增长,但随后因为经济结构扭曲,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最终酿成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90年代中后期,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的进程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被迫中断,大致也是发生在这一阶段。相比之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更加错综复杂,目前正在进入的重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也是在体制转轨和长期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逐步显露的时期,对这一时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应有充分的认识。

2、发展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

重化工业化容易导致资源的集中和市场的垄断,拉大城乡、地区和产业之间的发展差距,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衡。这主要是因为:其一,资本的集中带来财富的集中;其二,人的能力的差别带来收益的差别。在重化工业化阶段,两方面的趋势都在加强。根据库兹涅茨收入分配“倒U”曲线,收入分配差距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呈现扩大趋势,其最高点即收入差距最大的时期大致出现在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协调机制,收入差距扩大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超出社会的承受能力,就可能走向反面。

3、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将发生渐变

在重化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也会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容易出现经济高增长与失业压力增大的“逆反”现象不平衡。重化工业发展使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投入的替代性增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这对我国劳动力供给高峰期的到来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另外,随着重化工业的发展,我国原有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比较优势,都会由于资本技术密集度的提高而逐渐消减,倘若仍然依靠这一类生产要素的价格竞争来发展经济的话,我们将难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在世界制成品市场普遍过剩的情况下,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形不成核心竞争力,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也会逐步丧失。因此,面对新阶段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变化,如何调整经济结构,选择经济增长方式,既保持和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又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都将事关发展与稳定的大局。

4、资源和环境约束增强

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我国人均耕地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2%,人均淡水资源为27%,人均森林面积为20%,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3%,而单位产出的能源或原材料消耗却比发达国家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重化工业加快发展阶段资源消耗增加,将使我国短缺的一些重要战略性资源特别是石油和矿产品的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对国际资源的依赖也会明显加强。城市化加快发展也会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汽车、住宅业的发展对于能源、矿产和土地资源的需求也会显著提高。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还会带来“三废”排放的增加,给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合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效地解决资源瓶颈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5、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重化工业发展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虽然产业链条延长、中间需求增加,有利于扩充市场容量,但如果最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跟不上,则可能加剧市场过剩和通货紧缩。重化工业发展资本需求量大,信贷膨胀往往不可避免,特别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中仍然存在着“赶超冲动”和“政绩攀比”倾向,更容易引起盲目投资。如果投资效益不好,就会加大内部金融风险,增加不良贷款,引发通货膨胀。此外,重化工业发展也会增加进口需求,对国际收支平衡带来压力,在全面开放的经济环境中,任何外部冲击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经济波动的直接原因。总之,新阶段的经济发展具有高增长的内在要求,但由于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不确定性风险和调整的成本也会增加。因此,如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是这一阶段需要把握好的重大课题。

三、新阶段的发展战略取向

新阶段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正逢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许多严峻课题。从战略上讲,要把握好新阶段经济发展的方向,必须认真解决好内部协调性和对外平衡性的问题。

1、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重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新阶段是我们分析当前经济走势和中长期结构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为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要针对新发展阶段高增长和不平衡的发展特征,进一步树立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既要利用好新阶段创造的新机遇,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又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大调整措施,注意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失时机地推动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既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继续加快发展,保护先富起来的人群的合法收益和积极性,更要强调通过政策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好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既要注重效率原则,关注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人均水平的提高,还要充分考虑公平,不断充实发展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涵,以参与和共享来实现公正和平等,更好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为提高效率提供可靠保障和坚实基础。

2、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要注意结构变化与要素禀赋之间的平衡

新发展阶段资源向重化工业和城市集中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工业化进入重化工业为主的高增长阶段,其根本意义在于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产业发展的领域,带动农业、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同样,城市化加快发展也不等同于城市加快发展,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转换城乡“二元结构”,将农村的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循环之中。因此,新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关键在于使结构变化更加有利于产业关联和城乡互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结构的安排与要素禀赋的特点和比较优势的变化结合起来。从我国要素禀赋的特点看,资源配置应突出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应在结构上坚持就业优先。在重化工业为主的高增长阶段应高度重视客观上存在的就业弹性下降的趋势。解决这一问题可能的思路有两点:一要抓住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和结构多样化的特点,使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在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之间保持平衡,注意发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在结构升级中的作用。二要把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始终作为战略重点,保证劳动力质量同产业结构变化相适应。这两点,前者旨在抑制自然失业率的提高,后者则着力于解决结构性失业的增加。从总体上讲,在新的发展阶段,只有解决好结构升级与增加就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才是成功的。

3、宏观调控政策应注意适时适度和长短结合

新发展阶段具有结构变化剧烈,容易引起经济波动,调整代价较大的特点,这对宏观调控方向、时机和力度的把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宏观调控既要注意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更要注重开掘市场调节的自组织功能。新的发展阶段是市场化发展的自然结果(与以往重化工业主导的发展时期不同),政府调控主要不是通过直接干预来主导发展的方向,而是要通过创造环境来保持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府对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或失调进行引导和调节是必要的,然而更多的问题是需要依靠市场经济系统内部力量来自求平衡。在市场有效范围内充分保护和发挥好市场的作用,是宏观调控的边界和基础。其次,短期宏观调控措施要有更长远的预见性,在总体上要服从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避免因为局限于解决短期问题而积累和加深长期矛盾。同时,也要避免短期宏观调控措施长期化,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在调控方向上与长期发展战略的一致性。再次,要增强宏观调控的弹性,无论是顺向调节还是逆向调节都应把握好时机和力度,多用“微调”的方法,为市场作用留出必要的空间和时间,循序渐进地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篇7

编者按:

因本文篇幅较长,本刊版面有限,须分为上中下三期依次刊发,至此已刊登完毕,本期将从中印金融创新对比、中国改革的方向的角度继续论述“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

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是印度的2/3,现在中国的人均GDP甚至比印度高70%至80%,但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家却普遍认为印度有可能超过中国?从经济学角度看,尤其是从金融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来看,印度的内在增长潜力确实比中国大得多。

印度金融创新做得好

中国前些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制造业和其它相关服务,依靠的是众多廉价劳动力,利润并不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含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民营和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上升到新的高度。这为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是第三产业比率必须超过一、二产业,才能吸纳更多的人口就业,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财富。然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制度环境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

任何市场交易所需要的制度支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消费者权益或买方权益的保护机制;第二是交易双方的信息披露机制,这是帮助买方准确评估交易产品价值的必要条件。第二产业交易的是实物,是有形的,第三产业则不同,它的交易是无形的,两类制度保证是否可靠对第三产业而言十分关键。第一,投资者能否得到关于深发展的公正可靠的信息;第二,是否有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法律及相匹配的司法体系与诉讼程序。这也是一种特殊的产权保护、合约权益保护问题。

从上面比较看,制造业远比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业容易发展。若要发展更高端的服务业,特别是金融证券业,没有完善的法律架构是不行的,因为如果法制不可靠,老百姓掌握的信息很少,那么人们从事这种高端服务业如买股票、基金、债权、保险、投资入股风险太大,人们的交易愿望自然会下降。

西方学者认为:印度会超过中国的依据是印度第三产业发展比中国好。

在1980年,印度第三产业占GDP的36.6%,中国第三产业占GDP的23.8%,但是到了2002年印度第三产业到了50.7%,而中国只有27.59%;同一期间,印度第三产业在其经济总量中的比率增加了14.1%,而中国只增加了3.7%。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标志着未来国家财富积累的速度、人民富裕的速度,反过来它会进一步提升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印度的金融体系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机会。

将当前印度的金融证券化程度和中国大陆作一个比较。印度股票市场上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是其GDP的80%,而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流通市值不到GDP的10%,也就是说印度资产和财产股票化、证券化的程度是中国的8倍。基于这个原因,印度通过民间和证券市场的金融证券化,使得印度配置和调动资源、利用现有资产和财富发展经济的能力比中国强很多。具体来说,印度的银行体系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47000个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私营的。这种情况下,印度为创业者和就业者所能够提供的融资手段、渠道以及融资额就比中国多很多。

印度银行的商业贷款中,有35%贷给国有企业,其他65%都贷给私人、家庭和私营企业,银行资产占GDP的70%;相比之下,中国银行的贷款方向刚好颠倒过来,70%以上贷给国有企业,20%贷给民营企业。而事实上,民营企业解决了25%的新增城镇就业人口,提供了65%以上的税收。此外,中印银行的最坏账率也不一样。从贷款走向来讲,正因为印度的银行体系和整个非银行金融体系,包括资本市场的私有化程度或者民营化程度远远比中国高,所以它们的贷款往往流向那些能带来更高回报、产业呆坏账比率较低的私有企业,而不像中国这样不断将资金送往国有企业,如云南省公路投资开发公司有800亿贷款,负债率高达90%以上,每年收益还不够还贷款利息,但仍然还能贷到款。

印度的私有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私有化程度,使印度经济能够为创业者提供比中国高得多的发展资金,印度年轻人创业的机会也比中国年轻人好得多。印度有47000个非银行的金融与融资机构,这足以为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和中年创业者的事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而在中国金融体系由国家垄断的情况下,100个年轻人里面可能就有99个人只有打工的份儿,只能成为从事制造业或简单的研究或其他行业的打工者、蓝领、白领,而不能成为创业者。

中印两国的财富效应很不一样。金融化、证券化程度越高的社会,越能够提供条件让大家更好地配置资源、创造财富,尤其是从事更高经济增加值生意的机会和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为什么印度的金融证券行业比中国更发达?

这涉及法律制度体系问题。从根本上说,整个金融证券行业平时的交易都是根据票据交易、契约交易,如果没有可靠的、独立的第三方即政府来提供契约执行的架构,也没有作为独立第三方的媒体来提供充分可靠的信息,那么诚信环境就无法建立起来,以金融根据和金融契约交易为核心的金融证券业就不容易发展起来,中国和印度的比较竞争优势也就很难产生。

中国应强化激励机制

从表面上看,中国到处是高楼大厦,但地方官员和高层官员都热衷把大量精力放在“形象工程”上。印度与中国在进行龟兔赛跑,事实上,它正在加紧地追赶。中国如果继续把钱大量投入在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上,而忽略看不见摸不着的制度建设,是很危险的。

不管怎样,中国现在至少可以直接与印度等其他国家比较、竞争,这本身也是很有促进作用的。在看到自己不足之时,中国应在制度等软的方面进一步改革,使软的制度架构能够像印度和美国那样更有利于市场交易,让人们在更可靠的契约执行架构、交易执行架构下勇于交易,社会经济才能进一步发展。

篇8

Abstract: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change of system, natio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is constantly adjusted. It is both a chance and a challenge for Shanxi. Facing the new change of national economic patter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s an under-developed province, it is an urgent need for Shanxi to improve Shanxi’s regional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by making overall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 optimizing economic layout, speeding up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provinces and regions within Shanxi Province.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economic pattern;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2-5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崛起战略,对全国的区域经济布局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 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山西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山西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经济布局、建立和完善省际之间以及省内各区域之间协调互动发展机制,是当前提升山西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面对全国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的新变化,以及当前国内促进区域协调、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特别是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兴起,山西如何才能依托承东启西的地缘优势,创新区域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是山西社会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经济在调整中前进,在完善中发展。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区域发展战略思路不断成熟,方法不断创新,区域经济发展跟随国家区域政策的脚步在曲折中前行。

20世纪80年代,国家确定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制定了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和发展战略。随后,为缓解国家能源需求瓶颈,更好地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山西省制定了“有水快流”的政策,放手让有煤地区发展小煤矿、小煤窑。当时,国家通过大量投资,以煤炭的高强度开发为主要途径建设山西特大型煤矿。有资料显示,1981~1990年,中央在山西的投资约达330亿元,占同期山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41%。国家的大量投资,也使山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 1981年的 25.5 亿元增加到 1990 年的 123.4 亿元,增长了近 4 倍,占全国的比重由 1980 年的 3.1% 上升到 1985 年的 3.7 %,排位也上升到第 13 位,虽然到 1990 年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在全国的排位仍保持在第 14 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急剧增加,带来了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刺激了山西整个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相对缩小了与全国水平的差距。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中央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供求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般工业消费品开始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多年来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瓶颈”的能源、原材料、交通基础设施也有了实质性缓解,大部分生产资料产品供过于求,农副产品供给稳中趋升,多数行业先后出现程度不同的生产能力过剩。同时,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陆续实施的沿海开放政策、“能源西移”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导致市场需求和要素流动向沿海和西部地区转移,开始对山西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促使经济生活的各种矛盾明显凸现。从产业结构讲,90年代前期和中期,煤炭采掘业仍然是山西的主导产业,但煤炭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拉动作用已经弱化。当时山西省委、省政府也曾实施工业结构调整的“ 14888 ”工程,但从总体上看,产业结构调整仍停留在80年代的发展思路上,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上,忽视了主导产业的转换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20世纪末期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内一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普遍供不应求的短缺时代结束,基础产业“瓶颈”制约的状况已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从资源供给的约束转向市场约束,企业发展从争项目、争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经营转向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政府宏观调控目标也从抑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控制物价转向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导向要求山西改变低效的能源重化工发展模式,1999年10月,在运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制定了全省开展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决策。同年12月,在省委七届九次全体会议上又明确提出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抓好五项创新、实现三个提高”的战略部署,并且提出了用10年的时间分两个阶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之后,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了实施“战略工程”,构建“六大支撑体系”的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并实施了“1311”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4年,山西确立了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并将结构调整的实施重点确定为能源、冶金、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农畜产品加工业、化学医药、现代服务和旅游文化七大产业领域。这一时期,山西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以培育潜力产品为切入点,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大力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全省产业特色和优势得以显现,促进了山西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提高,山西经济在国内的位次也明显提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政策机遇下,山西省将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重化工基地上。山西省强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决策部署,明确传统产业要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四大优势产业,新兴产业要发展壮大现代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和旅游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优化城乡发展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对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对促进山西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强改革创新,实现区域经济繁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世界及我国能源需求的大幅上涨,在21世纪的头几年里,山西工业经济始终保持20%左右的增长。2008年,山西工业占GDP比重高达56.5%,煤、焦、冶、电四大支柱产业占工业生产总值的80%以上。从2008年9月份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山西省工业的发展形势出现逆转,焦炭、钢材等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出现了全行业亏损,一大批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山西畸重的产业结构,导致其受市场影响程度远高于其他产业类型结构的地区,山西工业经济下降幅度深且迟于全国复苏。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给山西能源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也为山西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机遇,山西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借能源需求低迷之机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机遇,解决在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供应紧张时期无法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煤炭工业结构趋于优化,晋电外输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以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成为大势所趋,煤层气,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2 山西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分析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向纵深漫延,以及全国经济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各地区之间区域加紧联合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近期中部崛起规划的提出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的获批,对山西的区域发展无疑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从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和国家大的战略措施中思考山西的未来、寻找山西的发展路径,是山西区域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2.1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它不但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促进了各国、各地区的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背景发生的深刻变化,导致竞争格局由单体(企业)竞争逐步演变为包括研发能力在内的地区间产业集群竞争,或者说是区域中心和以中心地区为依托的经济圈的产业聚集优势和经济实力竞争。随着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正在迈向国际化,逐渐成为国际性的经济活动中心与资本集聚地。山西拥有的丰富矿产资源和独特产业优势,一直以来为国家和本省的经济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种“畸重”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山西应变市场的能力较弱。这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山西省2009年一、二季度GDP竞出现了负增长,究其原因,近因是受上年第四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上游产品价格下行的影响;远因则是由于长期以来山西支柱产业单一、产品初级化的问题,致使资源型产业在全省经济中比重比较大、抗风险能力薄弱所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山西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力提高能源基地的辐射半径,大力提高国际经济的参与度,把山西建成国内区域经济的重要支点。

2.2 经济格局的改变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有学者用“重大变化”、“重新洗牌”来形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中国经济区域经济的增长点正在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调整,区域经济格局正在重构。这种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将有力地改善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对于促进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1 由东向西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外需的回落,以出口为主的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受到冲击,而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基建项目和工业项目为主,此次大项目投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区域。所以,反映到GDP和投资增速度上,中西部地区就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了。此外,金融危机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中西部地区的赶超计划提供了机会,一些内陆省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弯道超车”的口号。可以说,今后一段时期将是中西部大发展的时期。

山西作为东、中、西部地区的连接地带,具有很重要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未来中西部地区有望成为新兴经济体,山西如果没有及时顺势而上,抢抓机遇,融入大环境,将很可能面临被甩出这一梯队的危险。在新的区域经济格局下,山西必须承担起全国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过程中“承东启西”的大任,积极培育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原材料等主要商品的定价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借此时机开展深层次合作,建立自己的发声平台等,从而转危为机,加快建设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2.2.2 由南向北

除了东西部之间区域格局的变化,南北差距缩小也是区域经济改变的又一动向。以天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迅猛发展,在环渤海区域内相互关联度不高的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三大板块,也开始呈现出竞争合作的新迹象。东北地区在此次大项目投资的基础上,也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中国经济的增长极也正在由南向北转移。

山西与环渤海经济区的其它三省二市相比,差异较大。但具有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功能互补优势,可发展成为环渤海经济区的物质保障基地。山西要积极主动融入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之中,通过与环渤海地区各省(市)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促使山西产业结构实现有效调整和升级。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互补合作,充分利用京津冀的辐射带动优势,提升自身经济地位和产业水平。加快建立与周边区域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商贸投资环境。在北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

2.2.3 区域经济新变化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当前,省际间的区域联合方兴未艾,各地区纷纷联合,不仅使原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了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合作,也产生了许多新兴的经济合作体。如,东部地区的泛珠“9+2”的区域的进一步深化合作,长三角地区的重新思考、调整和突破;中西部地区的首都经济圈、海西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及武汉及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中部六省地区的联合发展;东北地区的沈北新区等区域合作的联合发展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区域间的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

当前,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各大区域之间的合作日趋密切,相互之间的 “壁垒”也正在被打破,市场分割的问题和矛盾正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区域互动机制的完善而得以解决,东南西北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将随着分工合作的深化和经济资源的整合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山西面对这一新的形势,也应积极参与首都经济圈等省际区域经济合作,围绕国家重点战略要求,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借助区域协作的合力,着力打造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区、能源联合发展区等既符合本省发展实际,又能提升产业结构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若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此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使全省经济在经济危机之后更富竞争力和后劲。

3 新形势下山西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

面对国内外的区域格局的新形势和山西自身的区域发展现状,山西应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区域发展之中,建设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发展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引导都市区、城镇组群合理布局和整合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构造山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3.1 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区域

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各地经济圈、都市圈的建设,山西提出了“东引西进”的对外开放战略。在“东引”上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优势产业的发展;在“西进”上主要是西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山西积极融入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之中,抓住东西合作中出现的结构性断层,逐步扩大省外市场。面对新的区域经济形势,山西应继续积极融入首都经济圈等经济区域,扩大山西与周边省区的区域联合。

环渤海经济区,是指以天津――大连为轴心,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四省和北京、天津二市及渤海海域所形成的区域,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海洋和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信息网络密度高,综合科技力量强,有独特的港口优势和辽阔的腹地和协调发展的良好基础。环渤海经济区的组建与崛起,某种程度上是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矫正。山西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物质技术基础,但也有一些不利因素。更重要的是它能对山西经济向纵深推进和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产生空前的影响,并为山西经济发展有效实施“重点东进”的开放战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3.2 建设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

为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尽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近年来,国家选择不同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希望通过局部试点、探索经验,为解决面上共性问题提供借鉴,把改革风险和试错成本控制在最小,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改革新进程的开始和关键。国家先后批准设立了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四川成都、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山西等九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有的综改区试点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和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

老工业基地转型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调整好的,资源性地区转型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了推动山西转型发展,2010年底国家批准在山西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将掌握先行先试的改革权力来解决禁锢全省多年的体制问题,这将对山西在转型过程中的区域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山西其他方面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快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山西应充分利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契机,把解决山西实际问题与探索全省共性难题相结合,把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结合,以跟上这一轮“新特区”发展的步伐。

3.3 创新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方式

回顾近30年的区域发展进程,结构调整始终是山西经济工作的主线和中心。山西省早在8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动议,90年代也出台过调整产业结构的意见。1999年10月,山西省提出了“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发展思路,从而启动了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山西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从未动摇过。在新的形势下,山西要加大力度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创新调整方式,以适应新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按照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合理确定自身的职能定位和介入方式,能动地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并应把培育潜力产品作为山西结构调整的切入点。要处理好与企业和市场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强化企业的调产主体地位。以循环经济为抓手推进传统产业的新型化,进一步强化新兴产业的规模化,从全球产业链演进中确定自己的产业层次。要顺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规律,把建设服务型经济作为促进结构升级的重点,增强生产能力,切实加强服务业的政策创新。从而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推动下,促进山西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 构建山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未来,山西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提高山西产业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就必须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和融合度,形成一个由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构成的完善和综合性强的产业体系,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具体来说,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要以煤为基础,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在实现煤炭产业高效绿色安全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同时,山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立足自己的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地梯次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要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个主题,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把政策和要素集聚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上来,实现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突出县域工业化这个核心,因地制宜发展煤炭配套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以县级工业园区为承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提升应对市场能力。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5 推进山西区域特色城镇化

加快城镇化是实现山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的内生动力和坚实支撑,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更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与区域一体化接轨的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强大动力。山西省新型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容是: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镇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镇化进程;实行稳步推进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政策,不断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城镇化模式;形成 “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

3.6 加强科技和体制创新

在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先导,支撑助推全省转型和跨越发展。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各地正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山西省要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须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方向,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变成化解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重大机遇;变成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保障科学发展,能有效整合和放大山西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让山西更具发展活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增强体制机制的优势实现山西的又好又快发展。充分运用好资本市场、各种创新载体等资源。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上取得突破。发挥好国有企业的骨干力量,以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权化、股权多元化为重点,实施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高端化发展。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形成外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软硬环境。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落实对民营经济的各类政策,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全方位地实施开放引进战略,激发劳动、知识、资本、管理的活力,为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篇9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企业筹资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足够的资金支持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最基本的保障,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现状下,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着我国企业融资环境。如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席卷全球,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国很多企业融资困难,甚至导致部分过分依赖国际资金的企业惨遭破产,可见,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到我国企业的融资发展,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部分企业筹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国际资金的弊端。

从国内环境来看,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着我国企业融资环境。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以利率为核心的调控机制,政府如果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会放出更多的货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就会更加多样化、贷款渠道也会更加顺畅。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虽比不上计划经济政策那样明显,但政府进行的很多宏观调控政策都会给企业或多或少的带来一些指向性影响,促使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紧跟宏观经济走势 创新企业发展战略

宏观经济是企业发展的指向标,未来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面对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企业应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促进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一)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态势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想做好自己的企业,首先要成为宏观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的分析家,同时保持自己企业的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要灵敏。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与国内宏观经济态势,依靠冷静而理性的分析,确保企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尽可能降低企业风险。为此,企业重大决策应尽量集体进行,吸收有关人员的参与决策,这是确保企业决策科学性的有效途径。比如,青岛著名品牌海尔集团,改革开放以来,海尔总裁张瑞敏就敏锐的嗅到了多元经济的新气息,从单纯制作冰箱,逐渐扩展到洗衣机、冷柜、酒柜等其他产业,大大扩展了其影响力。海尔从最初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今天全球家电第一品牌,与历代经营管理者的与时俱进、紧跟宏观经济形势不无关系。

(二)结合企业实际,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在当前宏观经济态势下,企业应注重联合重组,走集团化发展之路。美欧债务危机后,世界经济出现了大调整和大重组的新动向。为此,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积极顺应宏观经济发展大势,突出强强联合,在联合重组中优化自身结构,走集团化、集群化发展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态势,如黑龙江省的哈电集团就是在与国外企业的兼并重组中趟出了新路子,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此外,现代企业还应积极顺应宏观经济形势,注重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创新是新时代宏观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现在和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市场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认可和支持,因此,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依托于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推动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三)不断与时俱进,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要想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就必须不断与时俱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永葆青春活力。比如,传统的医药化工企业对环境污染较大,但在建国之初,国家将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那时的医药化工企业高度重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产量,以满足日益庞大的医药消费需求。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认识到了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再提倡牺牲环境式的经济发展,此时,具有前瞻性的很多医药化工企业积极顺应宏观经济走势,高度重视提高技术含量,严格控制污水污气的排放,比如通过对甲基多巴等产品的技术革新,大大降低了废污的产生,有效的保护了环境,促进了医药化工企业的发展进步。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要紧跟宏观经济走势,积极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主义市场宏观经济形势,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坐标定位,创新企业发展战略,自觉趋利避害,抓住宏观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篇10

关键词:

低碳经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能源战略的主要内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应对能源与环保之间的问题。但是,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时,还是会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使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更好,必须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

(一)核心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以电控系统为代表的技术严重缺失,这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汽车中的重要零部件大多数都是进口的,对于国产的产品利用率比较低。我国的地方政府和企业比较热爱于汽车的项目,但是对其中的零部件和基础设施的研发不够,投入的资金也不够充足。一些已经运行的新能源汽车,其中主要的零部件都是从国外购买回来的。我国的核心技术亟待解决。

(二)没有实现产业化。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相当可观。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所以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时需要多个部门和产业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时,每个部门和地方都想从中获取到一定的利益,致使新能源汽车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近几年,中央指出要补贴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城市,但是,大多数却发展成了地方的产品,这样不仅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技术得不到提升,还严重影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形成。

(三)缺乏基础配套设施。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阻碍就是缺乏基础配套设施。要想将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就一定要建设足够的加气站、充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站才刚刚开始建设,所以,其服务技术肯定会落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再加上对新能源汽车价值链配套整合的不够到位,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工业配套设施比较落后,这样不仅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影响了新能源汽车形成产业链的能力。

二、低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

(一)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资源的整合。

我国的汽车工业与国外的汽车工业相比起步比较晚,所以,在创新能力上有一定的缺乏,这直接影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项目都是分配到各个单位,由于每个单位都是独立研发,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不够集中,出现全而散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注重研发和运用的结合,将优秀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使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除此之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资源进行整合时,也要实现公平竞争的目的,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技术进行反垄断审查,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够更好的发展。

(二)创新产业模式。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加强,因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比较大的汽车产业都在研发新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比如,我国相对来说比较大的一汽集团,正在对产业模式进行创新,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转向商品化的模式,为电动车的生产、销售和售后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比较强的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多,在创新产业模式的过程中,应该将国内外的技术结合在一起,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形成,更好地推进能源汽车的发展。

(三)完善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是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发展的关键,所以,一定要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对充电站、加气站等配套设施进行完善,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的步伐。目前,建设配套设施的潜在利益被很多的地方政府和企业所发现,他们就开始对配套设施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对数量和规模的重视不能使新能源汽车达到更好的发展,还要重视提高和改进技术。要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制定全面的计划,使充电设施在建设时实现规范性,促进标准化的建设。还要对配套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加大社会资金的投入,对人群密集的地方要优先考虑,比如大型商场、停车场以及公交站点等,在这些地方要加紧配套设施的建设,达到示范的效果,突出新能源汽车的可用性和便捷性,避免消费者有后顾之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核心技术落后、配套设施不足等,要想缩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与国际之间的距离,一定要创新产业模式,在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完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设施,使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达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