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3 14:45: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篇1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60-02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创新教育进行贯彻,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面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正确把握创新教育的方向,以吃透教材和充分了解小学生作为基础,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设置创造性的环境

教学本身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表面看来是一项很严肃、捆得紧、缺乏滋味的机械性活动,而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给它换味――在总体原则的控制下进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创设好学习环境,营造好求知的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圆满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

首先,教学中要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这是教学过程中最起码、最主要的关系,是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相亲、相爱”,“共生活、同甘苦”的主张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建立好这种关系,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才成为可能[1]。

其次,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就是说教师要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就是答错了,差之千里。教师要学会运用幽默的语言来激发他,不能因学生回答不准确而快刀斩乱麻,与正确答案不符而否定,甚至发牢骚、嘲讽。这种教学,学生时时刻刻处在一种担心、恐惧、紧张之中,时间一长消极心理油然而生,甚至自寨自弃。使他们的思维变得迟缓,机械照抄,背老师给定的答案。从此,他们的个性也就不再有张扬的可能。一堂成功的课,我们都有体会,无不是在老师、学生的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教和学的。从而在这种欢乐之景中养成了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提问、大胆探求的好品质。

二、采用创新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它的前提是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必须本身树立一种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犹如航标灯,起着一个定向的作用,要让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刨,就得充分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让两者都闪出智慧的灵光。要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要变“课堂为学堂”教材为学材”说师为导师”[2]。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处理好创新也才真正领会到了其中的真正的含义。现代教育的关键是为了学生会学。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疑问、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发现、答疑这一过程来完成这一中心诚然,要真正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彻底地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走出来,在教学中彻底改变原有的“填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向素质教育转轨,向探究式的教学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就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观念,即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走进课堂从头讲到尾,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讲完就是背诵、作业、书写。这一整套的教学方法,只是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心理接受的是“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我们要将学生的这种观念转变过来即“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不是学答而学问;不是学会,而是会学;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别出心裁”。让他们在学的过程中主动探索与创造,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那么教师就要走下你那三尺讲台,来到学生之间同他们交朋友,共同探索,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有充足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三、鼓励创新的动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思维内容或教师的讲授提出疑问,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语文,而且有利于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切不可只是教师问,学生答”。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专利,谁提出一个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就被视为和老师在。抬竹杠“故意找碴子”,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它们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养成善于诱导学生发问的习惯,例如《鸟的天堂》有的学生问写了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为什么没看见鸟?《跳水》中为什么老船长要用枪逼儿子跳水而不用棒?《司马光》中,不砸缸行不行?《林海》一文中为什么课文中三出现了“亲切、舒服”字眼。是不是用词重复?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教师要给予高度赞扬,充分肯定。

创新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起到主导、组织、启发、促进、鼓励、帮助的作用,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善观察,善提问;敢操作。敢猜测;能独立思考,能独立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的创新、质疑,对他们的标新立异,只要有一定的道理就要给予肯定、赞扬,自己本身做到不盲从权威人士。这样设置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不断质疑、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对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得出结论。在观察中得出假设,在假设上进一步分析得出绪论,真正地把课本知识转变成自身的能力,这也才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3]。

本文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浅析,分别从创造创新环境、创新教学方法以及鼓励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创新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是整个学校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基础,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能够帮助小学生学习更深的语文知识,为以后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一、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教师应帮助学生从传统的机械化“读、写、记”方式中走出来,教会学生如何成为学习的主人。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出学生大胆发言的勇气,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敢想敢说,敢想敢问并积极活跃思维,且踊跃发表个人看法。以此达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只有帮助学生明白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学生才会主动进行课前预习,阅读报刊,增长和积累知识,积极发问,拓宽眼界,并养成在碰到美妙的语句时记录与记忆的好习惯。

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本的载体作用

语文教育的目的,不是为教文本而教文本。而是在于教学过程中,能以文本为出发点,把文本当作学生学习的载体。进行创新教学,就得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本的载体作用,要以文本为线索,采用发散教学,全面补充知识,向四周发散、扩充,这样才能让文本摆脱传统教学中的“静态”样式,变得有“生命”。

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以师为尊,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教师引领和点拨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学生自主学习。此外,教师还要能超越课堂,改变传统的把教室作为唯一学习场所的状况。要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素材作为学习的资源,把这些融入课堂,从而将学习的课堂变成广阔的世界,让教学真正以人为本。

三、努力开发学生潜能

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特点是一师多生。面对几十个互有差异的学生,如何将潜能的开发落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大难题。如何更进一步地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处理问题的关键。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民主作风。这就意味着允许学生的差异性凸显出来,并将之视为一种良好的学习资源,在集体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必然成为创新教学的一大亮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心设计问题。作为引导,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反复阅读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来和学生交流。这也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小学语文探究学习所需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显然更能让学生自由地把学习的内容聚焦到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这样便很好地调动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了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潜能的目的。

四、借助书法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在中小学生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更要立足于实践创新。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多局限于语文教学本身谈创新,往往忽略了书法学习之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的巨大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发展,更要利用其强烈的表现欲,将学生推向展示的舞台,使其能在尽情展示自己风采的同时创新思维也得到培养。此外,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书法的学习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由学习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比刻意地寻求其他方式更为切合实际,更为有效果。在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多进行探索。教师板书漂亮,既给学生以美感,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也鼓励和带动了学生认真写字、踏实做人、勇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站在一个既继承传统教学优点,又结合当代学生的接受习惯和思维方式,且有所创新的高度去看待语文教学,全方位地感悟教学,各角度感悟学生,以学生为本,善于发现其内心之中对知识的真正渴望,才能达到教学创新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真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之目的。

篇3

0引言

目前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内容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学科教学等方方面面,范围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阶段。为我国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是指小学教师指导小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和积累语言文字,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创新教育倡导全新的人才观,它从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原理出发,认为受教育者人人皆有创造力,且能经过教育与训练提高,直至成长为创造型人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谈及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时也强调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2.1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必须是创新型的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对信息获取的愿望和需求。要破除迷信,挣脱教条,不唯上,不唯书,不崇拜;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敢于超越、不断激发自身的创作热情,解放自己的创造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站在时展的前沿,洞悉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教书不唯书,依纲不唯纲,做到心中有纲,目中有人,教学得法。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并启迪学生去思考、探索、发现,并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当代小学语文教师,除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人文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21世纪是信息时代,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教师没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必须求知好学,通过自学、培训、进修、交流、深造,不断更新知识,丰富头脑,优化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教学创新的需要。时代呼唤创新型的人才,教学创新需要观念新、素质高的教师。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时展的潮流,在教学创新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深入研究,认真反思,敢于创新,使自己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

2.2打破常规教法套路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2.3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现代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传统的教学手段更适合老师单方面灌输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良好的双向互动性,为语文实践的良好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例如教学上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多媒体课程,并且让老师和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未来多媒体教学可以探讨在互联网层次延伸。例如在线指导学生课外语文活动,在线批改作业,通过互联网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有效地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多媒体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教学的核心。应该避免语文教学多媒体化,不能一味追求采取多媒体技术而淡化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内容。

3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时刻牢记把创新教育当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断开发创新教育的资源,开拓创新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创新教育真正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32-02

小学语文课堂上,受到学生本身理解能力和学习意识等各方面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得不到运用。很多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善于改进方法,使得教学方式和内容偏向于死板和单调,不能很好的为学生传递语文课程的艺术特色和兴趣点,无法保障教学成果。其实,要做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是重点。

一、理念创新是前提

对现在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其关键在于要创新思维理念。语文教师要深入分析当前小学生所处的阶段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有何不同之处。很多老师抱有一成不变的教学观点,对学生群体不做深入的分析。其实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学生的群体特点会有所不同。老师要深入分析现代小学生的心态特征,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分析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哪些欠缺。总体来说,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是小学语文中普遍存在的情况。老师们要从这方面入手开展新的教学尝试。

二、语文教学的创新尝试

1.合作式教学的新尝试

合作式教学是通过多人分组的形式,为小组分布课题、任务和话题,供学生进行探讨、交流,全组共同提供一份答卷。合作式教学的好处在于让学生之间有了心得交流和经验分享的机会。不过从小学生的认知尚未完全建立,知识水平有限的层面考虑,可以将合作教学放在四年级到六年级进行。比如在课堂上对《郑成功》这篇课文进行解读,让学生从中解读出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热情,解读出反应当时民众热烈盼望的情感表述和彰显郑成功性格特点的字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字词句的表义和用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能够推动学生寓情于学,有感情的体验课程内容。

2.互动式教学的新尝试

互动式教学是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有多种方式。第一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和学生进行眼神的沟通,手势的沟通等。同样以《郑成功》为例,老师可以在课堂讲座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这种互动可以推动学生去思考和衡量文中某个词汇的用法,寻找最合适的词来体现自己的爱国主义感情。

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很多种方式,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眼神的交流、手势的沟通之外,还可以考虑在校学生的作业、答题试卷上用文字进行交流。小学生有很重的自尊心和虚荣心,这是如今众多独生子女家庭学生的普遍特点。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而言,当堂指出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而通过试卷、作业本进行文字鼓励却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被老师关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

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做过这样的尝试,对语文水平不高,表现不积极的学生进行书面鼓励,写一些诚恳的文字,表示出老师对学生的看好和重视,这部分学生在后续的课堂反映普遍较为积极,学生的成绩也有很快的提升。

3.课堂批评方式的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常见各种小动作,这是小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尚未养成、价值观念和思想不成熟、心智不完善造成的。也可以说这是小学生的天性使然。对于这类情况常规的批评并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老师要对批评的方式进行创新,少批评、多鼓励。对于屡次违反课堂纪律的小学生,可以通过促膝谈心的方式,以大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建议不要再课上进行,可以在课下单独沟通,比如在校园里散步的过程中聊聊生活、聊聊学习、聊聊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建立对老师的感情认知和信任,从而推动学生积极配合老师进行课堂教学。

从心理学来讲,小学生的思想尚不成熟、意识观念偏向于天性选择,自主意识并不强;这使得很多教学规划无法发挥作用。不过这种心理特征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很容易进行感性的沟通,很容易接受引导。语文老师以鼓励代替批评,走出课堂的局限,这无形之中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以感性亲近替性约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小学生语文课堂中,遵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行为特征来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关键。语文教师把握情感亲近、感性引导的原则进行教学,最大限度的迎合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成果有重要意义。语文老师要大胆创新,走出固有思维观念的束缚,才能有机会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篇5

前言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策略是弥补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短板的重要措施。语文是培养学生良好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性学科,小学生在思维想象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致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个性与思维难以得到尊重与释放,语文学科的巨大魅力也难以真正体现出来。现代教学的优劣应该从效益角度来进行衡量,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繁杂,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教学现象十分普遍,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贯彻上也力有不逮,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计划设计等都不能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劣势十分明显。对此,我们必须着眼于拓宽学生眼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促使学生学习方式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行为出发,构建有效、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1.开展“开放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新颖性。

“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路子而言的,它不限制教学地点、不遵循固定的教学顺序,而是仅仅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其有效融入教学氛围之中,从而解放其思想,发散其思维。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就可以通讲整堂课,其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提问的空间少之又少,并且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沉默”或者被动学习的现象尤为普遍。要打破这种“沉默”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首先可以从改变学生所熟悉或者习以为常的学习环境出发,让学生体验到不同之处,如笔者时常改变学生的教学地点,课堂教学并不限定为教室内,它可以是学校操场、草坪、树林等自然环境,让学生沐浴在阳光下,更容易激发孩子们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的参与热情。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以激励、鼓励、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开放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允许学生各抒己见,不唯书、不唯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需充分认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一刀切”、不武断。只要思想不偏离大方向即可。第三,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分工相结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合作能力。在开放式教学课题上,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式学习,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以教材课文为题进行思维碰撞或真人演绎,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与认知,另一方面使学生之间能够充分沟通与配合,交换想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集体意识,提升其情商。最后,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笔者在每一堂课生词学习以后都会鼓励学生识路牌、记录街道名称,寻找生词表上的词语,以加深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2.充分了解学生对语文的需求点,并将其放大,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要保障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工作,以学生为核心,教师的教学应该围绕学生转,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对而针对农村小学生而言,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习需要两大方面出发,以便找准学生的“兴奋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对此,教师要做到:

(1)深入教材、了解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农村小学生由于条件所限,其严重依赖于教材平台,教师必须先“钻”进去,深入了解教材及课文内容,以及与学生基础水平的差距,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

(2)摸清学生的语文功底,找准疑难点与空白点。小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语文知识基础以及情感起点,其对学习的难点与重点也有一定的认知,对此,教师需要确定学生的基础语言水平,了解学生所遇到的重难点,以便做好引导和强调,而不至于浪费教学实践,减少教学无用性。

(3)找到学生的兴奋点,以便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找出学生的兴奋点十分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了教学的效果,而这也是提升课堂凝聚力、活跃气氛的有效途径。

3.认真做好课堂教学的“三段式”环节设计。

(1)课前导入要注重新颖性

课前导入即引课阶段,它与课堂教学效率息息相关,在课堂引课阶段,我们通常需要借助情景教学以及充满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和悬疑性的提问来进行。教师在语文上课前期,要以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情境设计来导入课文内容,让学生平稳过渡,情境设计一定要新颖并充满趣味性,不能呆板和重复。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重心,问题要具有针对性。

(2)课中善于提问、设问,开展启发式教学

提问与设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法,而启发式教学则正是创新的体现,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启发猜想、启发提问、启发归纳以及启发背诵、仿写等,让学生在思考赶火车中能发现问题并大胆地质疑和联想。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可以以语气、语调、肢体动作等等进行启发,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其进行创新。

4.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切入点,贯彻快乐的教学理念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真实性、朴实性和快乐性,而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语文课堂教学精神。有效的课堂追求的是教学效率和快乐气氛,有时,仅需少量的课堂时间,学生便能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并且期待下堂课的内容,积极、主动地去进行预习。这就需要教师抓好教学切入点,设置简明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贯彻快乐教学理念。

5.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为出发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并且,要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合作、多主动回答问题。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有效参与课堂环节之中,防止“随大流”和课堂沉默现象的出现。

6.落实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夯实学生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的落脚点仍然在于对拼音、字词、句子等的掌握,语文学习的过程即为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通过对基础词句的学习,最终转变为学生的内在语言能力。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白语文教学的本质,紧抓基础教育,重视拼、写、读、造句等,夯实学生基础,提高农村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结:语文教学在孩子思想、智力、道德的形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代语文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将基础教育与思维开发结合起来,以使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受教。

参考文献:

篇6

1 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教育就是要选择适合受教育者的方法和技术,实现教育的目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建设的人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基础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潜能的开发。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变,应用创新的手段开展教学。

2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教育的目标观念陈旧。虽然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学的新理念在不断的深化,但是,语文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方法;重记忆、轻创新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导致应试教育依然是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校依然强调升学率,强调考试成绩,追求教学质量的考核机制,整体化一的教学方法,遏制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同时那些循规蹈矩的教师困在了因循守旧的应试化教育老路上。

2.2教学的模式比较陈旧。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依然是主角,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比较差,容易出现睡觉、吃东西和玩耍的现象。这些事情的发生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照书宣读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把握不够,不相信学生有创造能力。

2.3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运用不当。教学目标不清晰的教学方式不是教育的创新,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如果教学目标不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只是在形式上的变化,那么只能说教学创新是无效的行为。根据学生的生理、认知和语言能力的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注意的问题

3.1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必须明确方向。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应该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坚持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不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人文性”因素,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建立完善的人格。在写字练习中,教师要强调认真写字的意识,认真的写字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和点拨学生的阅读,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讨论,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3.2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懂得教学策略,要学会创新。《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崇尚真知,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4 教师要吃透教材,研究学生,勇于打破常规教法套路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追求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笔者尝试构创建起了“生习―生论―生成―生活”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状态成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首先,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联系生活,创新教学“大语文”。其次,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境界,语文教学的创新才会具有较高的人文意义。语文教学能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语文学习过程,往往取决于教师道德境界的高低。语文教师课堂上每每看似随意举出的例子都必须以培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己任,发挥出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更加相信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我们的教育引领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我们更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这片广阔的天地中,不断开创崭新的未来,用我们的创新教育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作出不懈的努力。

篇7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13-0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尽可能多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策略

在教学中,我注意采用观察实物、实验、演示、动作表演、游戏比赛、讲故事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教学《雨后》一课时,我让学生尽情表演雨后哥哥和妹妹玩水的情景,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学生玩得很痛快,好像真的在雨后玩耍一样……学生在玩中充分的体会了课文的内容和哥哥妹妹的心情。

1、引导学生参与竞争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的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2、在创新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你就会受到欢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像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学习的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都有“新意”。

二、课堂导入的有效性策略

有效的教学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1、把握好教材,分析好学情,是提高课堂导入有效性的前提。《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可见,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课堂导入也是一样。对于教材,我们首先要弄清教材的内容和它的编排特点以及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然后根据内容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导入方式。

2、根据导入的原则,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导入方式,是提高课堂导入有效性的关键。有效的课堂导入,有一些基本的原则。第一,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的创设应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生活中经历过的事为主,这样他会觉得特别亲切;还应与学科特点相结合,要与生活相结合,要体现出语文的生活化。第二,课堂导入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导入的过程也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第三,导入要有趣味性。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审美的乐趣。

三、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篇8

通过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其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在现有理念的基础上创新,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现状

1.1教学手段较为保守

在相对落后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偏向保守。不敢创新,不懂创新,按部就班逐渐成为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写照。教学创新是指在尊重原有教学理念、手段等的基础上合理改变教学方式,以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目的的活动。但是,笔者通过观察发现,一部分的教师乐于唱独角戏,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传递信息,虽然履行了教师的义务与责任,为学生提供了信息,却严重扼杀了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单项的教学模式,教师无法得到学生的反馈,自然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师应完善教学手段,使教学手段趋向多元化。

1.2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教学理念是支持教学活动的精神基础。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活动虽然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在其创新的过程中仍存在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的弊端。这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创新的进程,也成为在教学创新中最重要的障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仍侧重提高小学生的成绩,并不过多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这种落后教学理念阻碍了教学创新活动,导致大部分的小学生注重自己的成绩,只以成绩论高低。而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却迎合了现行小学教育的要求。在现行的小学教育中,升学率已经成为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标准。在该标准的影响下教师逐渐向提高学生的成绩倾斜,导致教学活动单一化、机械化,学生的学习活动被动性与目的性较强。小学生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并不会主动地质疑与思考。这种相对落后的教学理念使小学教育背离正确轨道,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为了达到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与学校应改变落后的教学理念,使教学的目标逐渐契合教育的本质。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应对措施

2.1创新教学理念,突破常规教学方式

打造小学语文创新型课堂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同时改变单项的教学方式。旨在构建灵活高效的教学方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思路,突破常规的教学方式,用新颖的教学理念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语文教师应改变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授课与课外提升相结合,帮助学生转换视角,在课堂与课外中掌握获取知识,提升技能。例如,教师在讲授《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便可以将45分钟的课堂授课时间划分为具体的两部分,给予学生十分钟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在短暂的活动中观察室外的生活,并以书面的形式展现观察结果。《美丽的小兴安岭》侧重景物描写如“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所以,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应侧重讲解描写景物的方式,并在学生观察室外时引导学生注意室外的景物。教学阵地并不单单指课堂,教师除了给学生活动时间之外还应该定期带领学生去郊游、踏青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2利用好多媒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的成份较少,为了构建创新型小学语文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降低对课本的依赖性,改变主要以口头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向学生直观地展现课本知识或具体情景,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出现正迎合了现阶段构建小学语文创新型课堂的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将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通过图文并茂、音视频结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知识更为直观,更容易理解,以此营造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发散学生思维,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讲授这篇文章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将描述景物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视频或图片。通过这种将枯燥的文字变为生动的画面的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与学习课文知识的兴趣。例如,文中提到“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麻麻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教师在还原该景色时辅之以音视频将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3丰富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教无定法,教师为了构建小学语文创新型课堂需要丰富教学方法,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游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教师在实践这些教学方法时应与小学生的生理情况与心里情况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价值与作用。小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在理解与接受新事物上存在差异。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法,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的高低划分为具体的层次,并根据层次的不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布置合理的教学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获得进步。小学生的好奇心极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利用游戏教学法,将课文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并将游戏穿插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以此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时获取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教学目的。总而言之,构建小学语文创新型课堂是一项长远而且艰巨的任务,语文教师应肩负起培养人才的责任,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伟芳.浅谈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J].才智,2013,(6).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 实践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若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他们的发展。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部分,它属于基础教育,语文教育在其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学习语文,小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文字的魅力,学习到新境界、新思想。不过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若未及时解决,便会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门已经对小学教育进行了相应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培养人才的新要求,不过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上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观念落后

我国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教育模式的创新,尽管新课程改革中已经对小学语文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新理念也逐渐被推广,不过小学语文教育受传统教育影响太深,传统教学理念未被打破,教育过程中遵循以往的教育理念,注重理a论教学,且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

(二)教学模式落后

在小学课堂中,大部分语文教育均以老师讲解为主,并未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作为听众,整个语文课堂显得没有活力,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教育手段落后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学手段与教学策略并没有得到合理应用,部分学校未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教学手段落后,无法实现语文教育的创新。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均具备阶段性特征,教育内容不同,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后,虽然在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与以往相较的确取得了较大变化。在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进行创新,便于培养学生能力。

(一)明确教育目标

日后的语文教育必须坚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原则,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基础目标,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型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通过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良好的文化理念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健全人格。例如在语文老师让学生练字时,首先可以向学生讲述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利用故事感染学生,让学生沉醉于书法的世界中,这种熏陶会逐渐感染学生,让他们领域到书法的魅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练字的兴趣,练习写字实际上也是一种审美意识的培养,避免出血机械书写的现象。另外,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老师需对学生进行指导,不过老师的分析并不等同于学生实践,学生要通过自身实践,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可通过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小学教育若要创新,老师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具备创新意识。例如老师在讲述《亡羊补牢》一刻时,可提前准备多张图片,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有利于让学生对这个故事有进一步了解。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有相关规定,小学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创造能力,使他们的潜能被激发,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自身能力。通过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启发学生,让他们的思维不受局限,可有效培养他们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

(三)创新教育内容

通过创新教育内容,可确保小学语文教育课堂的顺利进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小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老师不能将语文教育局限于书本上,而是需要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空间,让学生对于课外知识也有所了解。例如当学生学习杜甫所创作的一首古诗时,老师可以对知识进行扩展,将杜甫所写的有名的诗句与学生分享,并讲述杜甫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有更深刻了解,培养他们古诗词欣赏能力。老师在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并创新教育内容,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样他们能够迅速融入课堂中,有利于使其知识面得到扩展,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四)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工具不能仅局限于黑板、粉笔上,要想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系统知识,必须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它能够实现图文并茂,并且可以根据教学需求,为学生播放动画,向他们呈现更多教学资料,节约课堂时间。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育课堂现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教育手段、教学模式需经过不断创新,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使教育质量大大提升。本文首先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探讨了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具体方法,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内容等措施,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全面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宏祥.新时期小学语文教改创新实践探析[J].神州,2013(10):154-155.

篇10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小学语文教师正在努力向着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前进,但是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性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理念陈旧

在开展创新工作时,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传统的教学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逐渐提高,课程改革的浪潮席卷而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课标对当前的小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然而,许多地方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仅仅向小学生灌输语文理论知识。笔者认为存在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考试制度,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只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考核,未能关注学

生的个性。

2.教学模式传统

阻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学模式比较落后。现阶段,很多小学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那就是教师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

3.教学方式与教学技巧使用不当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使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未能使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创新效果。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水平的对策

开展创新性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也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下述几个方面来实现创新性的教学:

1.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要把握清晰的奋斗方向

教师在开展创新教学时注意保持小学语文的本质,同时也要明确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的“人文性”是非常浓厚的。通过语文教学,小学生应该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对自身的人格不断地健全。总的说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毛笔字课程。在练习毛笔字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会逐渐显现出来。此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可以端正态度。

2.教师要勤于发现问题,创新教学方式,学会创造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式学习等。具体来讲,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交流,从而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要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敢于突破常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主置,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以现有教材为基础,使用一些非传统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应该关注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优势和劣势;其次,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再次,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自身教学技能的提升,了解新的教学辅助技术,并加以应用等。

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讨论了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性方面的困

境,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16-18.

[2]刘富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3]赵培香.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85-87.

[4]王绍菊.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探讨[A].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会议论文集,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