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4:45: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化学学科教学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三化学复习课的质量提升一直是各级各类学校研究的重点,传统上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学生的学习研究均把重点放在课堂时间的有效、充分的利用上,这实际上还是未能挣脱传统复习课堂高速、海量传授的藩篱,试图通过海量知识的覆盖所形成的“溢出效应”,来弥补化学学科核心知识架构的欠缺,低效、缺乏针对性、没有设计理念等三大常见问题就成为高三化学课堂的一种“常态”,且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高三化学复习课评价标准的“异化”。
大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这本书中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他认为教学过程必须创设情境,依据教学情境确立目的,制定教学计划,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教学计划和评价教学成果。也就是说,情境的创设不是教学的目标,而是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服务的。优质的高三化学复习课必须从“入境、在境、出境”三个层面设计教学。
一、高三化学复习课的“入境”
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曾说:“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情境’,它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死的知识成为活的生活,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传统的高三课堂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的,而且越是重点高中的教师越是对讲授法情有独钟,在标准化、模式化的知识中心背景下,教师通过流水线式的教学大批量进行知识的讲授和操练,以试图实现复习教学和高考内容的对接,其基本模型如右上图。
事实上这类缺乏设计思想和教学灵魂的课型,首先在课堂教学的“引入”上就没能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优质的高三化学课堂首先从“入境”开始。
如果说情境的“情”是指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愿望、学生的积极态度,那“境”就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优质的“入境”是能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愿望,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省教研室主办的教学新时空中,我执教了高三《电化学》复习课的“下水课”,试以本节课为例进行分析。
在“入境”设计环节,我是以中央二台热播的“喜剧界的姚明”黄西的节目“是真的吗?”开始创设情境的,当提出问题:“用水果电池能给iphone充电”,是真的吗?学生很疑惑,是是而非,当他们讨论出理论上的“可行性”,而事实却需要2380个橙子电池串联起来才能实现时,所有的学生都露出惊讶的表情。相信这时的学生一定希望在复习课上见识和了解各种各样的电化学装置,趣味的开场使学生初步“入境”。
二、高三化学复习课的“在境”
高三电化学复习课并非高二新授课,因此知识层次的处理只是化学复习课教学的平台和载体,并非复习课教学的重点。高三《电化学》复习课应该是针对电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学生在高二新课教学阶段学习后依然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综合复习。学生在电化学部分分块学习原电池、电解池等具体知识后,对电化学相关内容有了个性化、独立化的了解,但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理解、迁移、应用电化学知识,是否能见高中化学中电化学的“森林”全貌,则功夫全在“在境”。
作为高三复习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对于新课教学中比较关注的“变量控制”未做过多涉及,但在学生探究活动“电化学装置设计”中设置了更多的开放性和可能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对比、加工,采用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得出自己的结论。该设计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学习小组内部通过讨论,交流,在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交叉反馈中来矫正和强化,用集体的智慧来丰富个体的收获,促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两个层面上构建对电化学装置及其反应原理的理解模型。“在境”阶段的设计是需要教学智慧的引领的,在《电化学》课中我采用了三重设计:
第一,矛盾引起探究冲动。对于电化学装置的识别,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从单一到组合,从简单到复杂。先是最简单的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再用西红柿作为平台将原电池和电解池组合在一起(如图)。
最后用实验演示了同一个装置由电解池转化为原电池,要求学生解释实验现象。无疑当最后的音乐贺卡响起时,学生们都很惊奇:一个电解NaOH溶液20秒后切断电源的电解池怎么反过来却能为音乐贺卡供电呢?这种反差引起的矛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反思这种奇怪现象背后的原因。
第二,失误引导思维反思。“在境”不仅要求学生“人”在,还要“心”在,不仅“耳朵”在,还要“思维”在。我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的课堂参与预留了充分的时空,如要求学生利用提供的各种材料,进行“电解法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可能设计。这个问题相对综合性较强,对学生是有一定挑战性的,但由于有学习小组在,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组内研讨中得到启迪和帮助,最终学生设计虽有不完美之处,但还是很快完成了。然而这远不是教学的结束,就在学生的设计活动过程中,教学情境自然而然就生成了,因为设计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有不止一种解决方案,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形成电解池达到同一个目标,在各学习小组汇报展示时,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既失落又兴奋的心情。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让他们领悟到: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时思维应该是开放的,然而解决问题的思路本身却是严密的。相信这样的“在境”教学一定能帮助学生在科学方法的引导下学会拓宽思路。
第三,实验引燃创新火花。高三复习课的教学,很多教师甚至直接忽略了实验的作用,试图用习题分析和黑板实验来代替真实的化学情景,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离开了实验这个最重要的化学教学媒介,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就会缺少学生的参与,如何让学生“在境”?本节课教学中我引入了DIS数字化实验,用学生非常熟知的材料镁和铝作为电极,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传导器精确测定电流方向和大小。传统上学生会认为显然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理所当然的是铝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通过数字化实验,学生会清楚地看到电流方向在两个不同阶段的流向情况,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电极的反应,让学生“亲眼”发现问题,引燃他们思维创新的火花,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验结果的出乎意料使学生的原有知识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差距,引发了学生新的问题。通过在教学中设置梯度性和层次性的有效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在有限的时间里经过讨论,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弄清了原理,还提醒了学生实验结果的分析要靠实验证据不凭主观臆断、想当然。这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及求真务实的优秀品质。“在境”本身不是教学的追求,它所追求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理论知识对于指导实验改进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秉持化学学科基本观念,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高三化学复习课的“出境”
“出境”本质上关注的教学落点的问题。高三化学课堂教学离不开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但教学设计目标更应该是多元的,使得高三复习课成为学生不断回味的“品质课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谈读书的三种境界,其中第三种境界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高三化学复习课的第三境“出境”大抵与此相似。能否“出境”主要看教师从课程、教材、课堂三个层面对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其基本模型如下:
《电化学》复习课教学中低端的教学设计常常不能站在课程的高度,只是基于教材和课堂,对电化学知识内容作简单、有序的展示和复习。而高端的教学设计则需立足课程标准,在分析教材内容、分析高三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情来重新组织,站在改组和重建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本节教学内容,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作为了本节课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新的生长点,以学生探究实验贯穿始终,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体验类似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在高三复习课上必须要关注分析、运用、整合等三大能力的形成。
首先是思考分析能力。《电化学》这节课中我设计的问题都是系列性,也就是说,这些问题的内容是相关。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学生往往需要比较问题的“同”与“不同”,并在比较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如铝和镁原电池,同样用镁和铝为材料形成原电池,但用盐酸做电解质和用氢氧化钠做电解质,电极反应就有同与不同;甚至同样的铝和镁为材料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原电池,不同阶段电极反应也不同,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无思考,不学问”的课堂魅力。
其次是综合运用能力。本节课教学设计中非常注意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各种电化学装置的识别到设计,从定性地写出电极反应到定量的计算,再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没有了正负极标记的蓄电池如何判定正负极?)。在各种新情境中,学生除需要全面地运用电化学反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外,还包括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等,当然还有物理的知识。正是在这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加强。
化学是一门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它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由于化学的发展,才有现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但是,人们包括大部分学生一讲到化学或化学物质,马上想到"有毒、有害、爆炸、危险"等字眼,认为化学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化学物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不了解化学、不合理的使用化学物质引起的,化学也并不是所有环境污染的源头,但是分析、监测、治理环境污染的却离不开化学。化学家不仅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在努力保护世界。如何在通过化学课堂帮助学生树立对化学的正确认识,提升化学价值?本文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应用”的教学设计为例,提出新课程背景下提升化学价值的教学设计基本思路:“从生活中走进入化学,体现化学的价值;从真实情境中主动探究化学,体会化学的应用价值。”
一、以往的教学设计分析
《二氧化硫性质及其应用》在新老课程中都是元素化合物中极其重要的一节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初三初步了解二氧化硫性质,知道酸雨与二氧化硫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硫其它重要性质和作用。以往的教学设计一般是以学生熟悉的酸雨的危害引课,落实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后,介绍二氧化硫的用途。本人对一次市级教研活动中,对上完这节课的学生进行如下的访谈:
问题1、你愿意闻一下二氧化硫的气味吗?
问题2、你认为二氧化硫是有害于人类发展还是有利于人类发展?
问题3、你以后会选择与化学有关的专业吗?为什么?
结果是绝大部分学生不愿意闻二氧化硫,因为二氧化硫有毒;绝大部分学生不愿意选与化学相关的专业,因为大部分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大部分学生认为二氧化硫害处为主,好处不多。当面对这样的访谈结果时,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课堂设计是否还缺了点什么? “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提升化学价值?”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深思。
二、体现化学价值的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突出化学的社会价值。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确定了“从生活中存在的二氧化硫入手,以二氧化硫的用途引课,体现化学价值;在酸雨这一真实情境中主动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运用知识解决酸雨带来的问题,体会化学的价值”的教学设计思路。
2、教学过程中的收获
新的教学设计实施让我们感受到了与以往的不同:
(1)用大量的生活事实和背景材料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活的价值,并且能引导学生建构合理利用化学物质,尽量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的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2)一改过去孤立的研究物质性质的教学,而将二氧化硫的知识置于真实的情境酸雨中,使学生在分析酸雨的过程中轻松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并及时应用二氧化硫知识进行思考和决策,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避免机械孤立地学习和记忆物质的性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化学价值。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以合作者的身份融入学生的学习中,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落实由浅到深,层层推进,并能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知识网络,有效的巩固新的知识的同时,建构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
(4)课后就原来的三个问题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愿意闻一下二氧化硫;大部分学生认为二氧化硫对人类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学生的反馈,确认了我们研究是有意义的。但在访谈中还是大部分学生不愿意选择与化学相关的专业。存在的问题说明我们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三、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感悟
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突出化学的价值
课程标准中对元素化合物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物质,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物质,提倡“从生活中走进入化学,体会化学的价值”。以往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熟悉的酸雨的危害,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入手。但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有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物质“有毒、有害”的错误认识之嫌。而新的教学设计,从生活中存在的二氧化硫入手,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之后,以二氧化硫的用途引课,让学生体会“处处用得着化学”,这与学生对二氧化硫原有的负面认识形成碰撞,产生火花,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从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探究激情被点燃,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新的设计中还特别指出“酸雨――工业革命发展的产物”,化学工作者是酸雨的治理者,正在努力保护环境。整个教学设计中努力体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这对改变学生原有的负面认识,提升化学学科的地位有着直接的作用。化学是一门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它给人类带来的贡献是巨大的,长远的、主要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更多的体现化学价值的例子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原有的一些错误认识,提升化学的价值。
2、创设合适、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化学的价值
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经验,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体现其社会应用价值。新的教学设计中,借助酸雨这一熟悉的环境问题为背景,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融入酸雨的起因和形成过程的学习中,并由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在分析酸雨的危害和防治时,落实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让二氧化硫性质的学习融入酸雨这一环境课题中,避免机械孤立地学习和记忆物质的性质。通过对酸雨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含硫的物质在造福人类、促进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当的使用也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堂课让学生充分体会化学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贯彻STS教育的观点;引导学生从综合的观点去学习和认识有关的物质,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加深对环境和社会生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并作出思考和决策,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提升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
3、化学学科知识的落实是提升化学价值的基础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展开,关于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也越来越多。我们在多次听课中发现,有些教学设计的很好,值得同行细细品味,但也发现一些教学设计看似实施新课程,形式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时热热闹闹,但是涉及到学生的知识建构时,却蜻蜓点水,草草了事,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没有化学学科知识的依托,提升化学价值将成了空谈。新的教学设计中采用问题探究的形式,在酸雨的分析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情景设置,层层深入,二氧化硫的性质融入酸雨中得以落实。再通过自主归纳二氧化硫的性质的环节,让学生自主地整理知识的结构体系,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完整地建立知识网络,有效的巩固了新的知识。落实知识技能目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课后学生阶段性检测反馈得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到位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
4、化学研究一般思路和方法的指导是提升化学价值的途径
“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掌握了化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之后,即使他忘记了化学的具体知识,也能用化学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真正领会化学的价值。所以教学设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新的教学设计中在落实二氧化硫还原性的同时,对实验探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思路进行指导;在自主学氧化硫性质的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的角度(以二氧化碳为类比对象)和氧化还原的角度进行归纳,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在二氧化硫功过讨论的环节教学中,让学生懂得了要辩证认识事物,并引导学生建构合理利用化学物质,尽量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的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思想。这样的处理无疑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有思想性、更具由教育性。有效地落实化学价值的设计宗旨。
化学课堂是提升化学价值的最佳场所,但化学价值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综合性的任务,它贯穿于化学教育的全过程,是潜移默化逐步深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二氧化硫教学设计的研究,使我真正认识到了化学研究的魅力所在,也是我更确信只要我们能有意识的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化学价值的提高,哪怕一节课就那么几分钟,几年的累积,都将会化学价值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吴星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1(必修1).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3] 包朝龙,任志强.新课程理念下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探微[J].化学教育,2008,(4):13-17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高中各学科课程要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目前,大家认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含有以下方面:人们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的过程中,运用探究的手段,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能建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是苏教版必修《化学1》专题2的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本课按照目前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审视了教材,挖掘其学科核心素养价值,以这部分教学内容为载体,进行了精心设计,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设计
1.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指导思想分析
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灌输转向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指导,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地融入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学习反思中获得化学核心知识,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一节典型的物质性质的课,也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第一次完整地学习一种盐。教材并没有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逐条呈现,而是通过两个“活动与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实验方案设计”)来引导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化学学科素养。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初步学习了碳酸钠与酸的反应,了解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但对与碳酸钠关系十分密切的碳酸氢钠的性质了解甚少。因此,教学时可以用实验探究、对比的方法理解两者性质之间的异同。
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展示、实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二者性质的差异是结构不同所致,并能归纳总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和相互转化。
(2)学会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特别是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中,学会全面地认识和分析事物,体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使命感。
3. 教学重难点
基于上述分析,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鉴别,教学难点设计为对照实验方案的设计。
4. 教学过程及点评
教学环节1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资料1中,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什么物质?
[生]是纯碱,化学成分是碳酸钠。
[师]让我们一起走近碳酸钠。
[师]实物展示。请根据资料2和初中所学知识,推测碳酸钠化学性质,并运用桌面上的药品和仪器进行验证(药品:水、0.1mol/L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钙溶液、酚酞试液、0.1mol/L碳酸钠溶液、0.1mol/L碳酸氢钠溶液等,仪器:试管、滴管等)。
[生]讨论,制定实验方案,猜测实验现象,进行探究验证。在四支试管里各加入0.1mol/LNa2CO3溶液2毫升左右,然后依次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氯化钙溶液、石灰水、稀盐酸,观察现象。主动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板书]
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一、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2、与某些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3、 与某些盐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
?u析:通过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实业救国的事迹引课,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无私的爱国情操,引发学生对“碱”的好奇心和重视,让学生认识化学学习的社会价值。
后面让学生根据初中所学,大胆预测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发展学生寻找证据进行分析推理的化学学科素养。
教学环节2 分析比较,深入探究
[生]认真阅读资料,仔细观察碳酸氢钠样品,产生了以下疑问:为什么在资料中碳酸氢钠可作为食品制作中的膨松剂,而碳酸钠不能?两者性质差异有哪些?
[师]顺势引导。请大家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来设计实验,对比观察两者的性质差异。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实验对比才更有科学性?
[生]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比较!如相同反应物的浓度、状态等。同时,提出了以下3个探究实验方案:
[探究实验1]水溶液的酸碱性
在试管里加入0.1mol/LNaHCO3溶液2毫升,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与前面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溶液的酸碱性。观察现象。填写表1。
[探究实验2]与盐、碱反应
向盛有2mL0.1mol/L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1mL0.01mol/LCaCl2溶液,观察现象。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与前面实验比较,填写表2。
[板书]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探究实验3]与酸的反应
向盛有体积均为2mL、浓度均为0.1mol/L 的Na2CO3、NaHC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足量)。观察现象。填写表3。
[板书]NaHCO3+HCl■NaCl+H2O+CO2
[生]通过实验对照,得出结论:Na2CO3、NaHCO3性质大体相似,但是在某些反应上又有差别。如同浓度时,Na2CO3溶液的碱性强于NaHCO3溶液,但NaHCO3溶液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大于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又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两者性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生]大家积极思考,有同学提出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师]对!那我们来一起分析它们在组成结构上有什么异同?完成表4。
[生] 清楚地发现:两者性质差异的原因就在HCO3-、CO32-方面。
[师]资料3中说,碳酸氢钠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请你猜想碳酸钠、碳酸氢钠哪一种受热更易分解?
[生]肯定是碳酸氢钠受热更易分解,而且分解时会有气体产生。
[师]让实验来说话。
[探究实验4]热稳定性
[师]采用(图1)装置,应该如何放置两种固体,才能证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较碳酸氢钠更好?
[生]大试管中盛的是Na2CO3固体,小试管中盛的是NaHCO3固体。大试管的导管伸入盛有石灰水的B试管中,小试管的导管伸入盛有石灰水的A试管中。如果A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而B试管中的石灰水没变浑浊,则可证明。
[师]演示实验,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生]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填写表5。
[板书]2NaHCO3■Na2CO3+H2O+CO2
[师]根据资料4,推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可能会有固体析出。
[探究实验5]饱和Na2CO3溶液与CO2的反应
[演示] 向一瓶充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矿泉水瓶中,倒入10毫升左右的饱和Na2CO3溶液,旋?o盖子,快速振荡一会儿。
[生]观察现象:矿泉水瓶变瘪,澄清的碳酸钠溶液变浑浊。
[板书]Na2CO3+CO2+H2O■2NaHCO3
[师生共同分析]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这是析出沉淀的主要原因,而从方程式来看,106g碳酸钠反应将生成碳酸氢钠168g,生成的碳酸氢钠多了且反应消耗了水,也会导致碳酸氢钠析出。
评析:根据实验现象的异同,引导学生分析碳酸钠、碳酸氢钠组成结构的异同,进而寻找证据进行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课堂上精心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教学环节3 总结提升,巩固观念
[师]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关系密切,请大家根据本堂课内容说说它们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生] 归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途径(略),形成物质间有条件的转化观念。
[投影]碳酸钠、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环节4 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投影]问题解决:
[生]交流讨论(略)
[课后作业]
查询侯氏制碱法的工业流程图,分析涉及的原理。
评析:通过几个有“生活味”的问题解决,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化学应用观。也体现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是一种能使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教学策略。
三、几点反思
1. 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让学生明白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这也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让学生“想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是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应用;还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化学及其相关学科学习中的应用[2]。高中化学课程中之所以安排“碳酸钠性质与应用”教学内容,就是因为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本节课以侯德榜的爱国事迹为引课,以“为什么碳酸氢钠可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Na2CO3、NaHCO3均可与胃酸反应,为何不选用Na2CO3作抗酸药?”等应用性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了知识的价值,明白了“为什么学”的问题,有效地调动了自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化学学科素养。
2. 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提高能力、发展素养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进行教学。教学中提供相应的仪器药品,让学生自己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主动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与应用,将知识融入推测、验证、探究和归纳的过程中,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的一般规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化学研究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科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2-003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2.017
一、教学思想
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这是最新的有效教学理念。问题化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有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又有情感参与,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全面参与,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的发展,教师设计一系列适合学生的问题化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分享经验,让学生产生快乐感、成就感,使师生产生互动。教师给予学生思考、活动、交往、实践的空间,教师当好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需求,有深度、新意和大的思维空间,使问题成为学生发展核心的好载体,教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通过问题化教学设计与课堂互动而得到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离子键、离子晶体的意义;理解离子键形成的条件、组成离子键的微粒,理解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以及定量衡量离子键强弱的方法。能利用图表来认识离子键的实质和结果。可与物理学中静电力的计算相结合,晶体的计算与数学的立体几何、物理学的密度计算相结合。
(2)过程和方法:在问题化情景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养成问题意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据材料和图表的分析,提高数据、图表解读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提高观察、动手能力。理解离子晶体的概念、构成及物理性质特征,掌握常见的离子晶体的类型及有关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键知识的生产、生活价值;认识化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本质和科技价值;形成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循环经济的地位及发展的可持续性观念;体验化学理论在生产中的作用。分析离子键的成键微粒和成键性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问题1:演示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请描述金属钠与氯气发生反应的现象?
[设计意图]引入,从微观到宏观角度认识离子键的形成。
[学生观察]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黄光,有大量的白烟生成,集气瓶中黄绿色气体颜色消失,生成物为白色固体。
问题2:请解释为什么钠能与氯气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上述的白色固体构成的微粒是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归纳]Na:1s22s22p63s1Na+:1s22s22p6
Cl:1s22s22p63s23p5Cl-:1s22s22p63s23p6
Na-e-Na+
Cl+e-Cl-
问题3:氯的电负性为3.0,钠的电负性为0.9,请从电负性的角度判断钠与氯气反应生成物是什么化学键?
[设计意图]从量的角度判断键的类型。
当元素的电负性差比较大,成键的两元素的电负性差用Δx表示,当Δx>1.7,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离子键,所以该反应生成物是离子键
问题4:什么叫离子键?怎样从能量和平衡的角度解释生成物离子键的形成?
[设计意图]从能量和平衡的角度研究离子键。
阴、阳离子之间形成稳定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体系的势能与核间距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横坐标:核间距r;纵坐标:体系的势能V。下面来考察Na+和Cl-彼此接近时,势能V的变化。
从图中可见:
r>r0,当r减小时,正负离子靠静电相互吸引,V减小,体系稳定。
r=r0时,V有极小值,此时体系最稳定.表明形成了离子键。
r
因此,离子相互吸引,保持一定距离时,体系最稳定,即当静电引力与静电斥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稳定的离子键,整个体系达到能量最低状态。
问题5:哪些物质中存在离子键?
[设计意图]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分类物质。
(1)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形成的化合物。
(2)活泼的金属元素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3)铵根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离子)形成的盐。
(4)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问题6:阴、阳离子是否只在某个方向才能产生静电作用?一个阳离子是否只能吸引一个阴离子?
[设计意图]认识离子键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阴、阳离子可以看成是球形对称的,其电荷分布也是球形对称的,在各个方向上都能与异性离子产生静电作用,只要空间条件允许,一个离子可以同时吸引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因此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特点: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
问题7:影响离子键强弱因素有哪些?怎样定量衡量离子键的强弱?
[设计意图]离子键强弱如何衡量。
(1)离子半径的影响;
(2)离子电荷数的影响。
F=Kq1q2/r2
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就越强。
离子键强弱衡量标准——晶格能。
意义:拆开1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
符号和单位:U;kJ·mol-1
例如:拆开1mol NaCl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钠离子和氯离子时,吸收的能量用U表示:
NaCl(s)Na+(g)+Cl-(g) U=786 kJ·mol-1
[讨论]晶格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和分析表格的能力。
问题8:如何表示离子键的形成?
[设计意图]理解离子键的含义和化学用语的书写。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MgCl2、Na2O2、NH4Cl、NaOH
问题9:离子化合物常温常压下大都是晶体,晶体和固体有何不同?晶体为什么有固定的几何外形?什么叫离子晶体?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是什么?离子晶体的微粒间的作用是什么?离子晶体有哪些性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归纳、表达能力。
晶体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由于内部离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离子晶体是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阴、阳离子;离子晶体微粒间作用:离子键。性质:具有较高的熔沸点,硬而脆,不导电,熔融或溶于水后能导电。晶体还有高度对称性、最小内能、相对稳定等。
问题10:离子晶体形成时阴阳离子排列时遵循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理解紧密堆积原理。
阴阳离子尽可能紧密地排列,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尽可能相互接触,且一种离子周围紧邻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尽可能多。这样体系能量低,形成的离子晶体稳定。
问题11:离子晶体有哪些晶体结构类型?观察模型,分析晶体微粒排布规律。
[设计意图] 培养观察、分析、综合能力。
(1)ZnS型 (2)NaCl型 (3)CsCl型 (4)CsF型
问题12:观察氯化钠型晶体模型,氯化钠型晶体的配位数是多少?每个晶胞中含有几个钠离子?几个氯离子?它们所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是什么形状?与一个Cl-相邻最近且距离相等的Cl-有几个?
[设计意图]培养观察分析和空间想象能力。
(1)立方晶系,面心立方晶胞;
(2)Na+和Cl-配位数都是6;
(3)Z=4
(4)Na+,Cl-,离子键。
问题13:观察氯化铯型晶体模型,氯化铯型晶体的配位数是多少?每个晶胞中含有几个铯离子?几个氯离子?离每个铯离子最近的铯离子有多少个?与一个C1-相邻最近且距离相等C1-的有几个?
(1)立方晶系,简单立方晶胞。
(2)Z=1。
(3)Cs+,Cl-,离子键。
(4)配位数8∶8。
问题14:氯化钠和氯化铯都是AB型离子化合物,两者的配位数却不同,你认为造成这一差异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氯化钠和氯化铯两者的配位数之所以不同,主要在于离子半径的差异。Cs+半径要大于Na+,因而吸引更多的Cl-。离子晶体中离子配位数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阴、阳离子的相对大小。
规律:阳离子、阴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的关系
r+/r- 配位数 实例
0.225~0414 4 ZnS
0.414~0.732 6 NaCl
0.732~1.0 8 CsCl
>1.0 12 CsF
四、教学感悟
1.问题化设计和互动课堂教学更好的落实有效教学新课程理念
问题化设计和互动课堂关注的是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关注课堂教学能否根据新课程要求重新塑造,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中有两个问题,一是预设,二是生成。预设需要教师认真思考、设计和斟酌,问题设置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生成是灵动的,有学生提出的,有教师根据学生疑问提出的,在解决问题中出现认知冲突,实现概念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问题化设计和互动课堂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通过问题的讨论,师生的互动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文本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交会碰撞,创造火化。新的信息、新的需求和学习激情不断涌动产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辩论、争论、实验、类比,认识不断提高,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拥有了创造的机会,获得全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也就闪耀着智慧的光辉,闪烁着生命本色。
3.问题化设计和互动课堂教学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实施问题化设计和互动课堂教学法,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问题,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明确的考察目标,体现基础性和典型性,是高考的热点和易错点。问题设计上可以是高考试题的改编和生产实际,为此,教师课前设计必须认真研究新课程,学习新课标,反复揣摩问题如何设置合理。在互动课堂上,教师要有发现学生共性问题和典型错误的慧眼,共性问题和典型错误产生教师要追本求源,是思维方式、解题方法还是基础知识出现问题等。每节课都有优点,也肯定存在不足,通过对问题化和互动课堂教学的反思,就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问题化设计和互动课堂教学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问题化教学把教育理论、教学思想转化为可操作的程度或结构,让课堂教学变成了“师生共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架起探究的桥梁和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使学生在积极思维、消化知识的过程中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新颖有力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的课堂气氛,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达到多元化的素质教育目标。因此,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化学课教学设计报告一
一、 说教材
1、 地位、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离子反应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上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上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之后离子方程式的引入和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⑵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⑶能够分辨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弱电解质;
⑷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⑵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⑵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及其电离
2、教学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判断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哪些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二、说教法
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念。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 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掌握离子反应。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用实验解决问题。新课引入,知识的巩固、升华均用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发挥化学实验作用,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上。
2、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未知到已知、由个别到一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目的。
四、说教学设计
1、课题引入:
本节课采用实验来导入新课。实验的主要内容是探究NaCl固体、纯水和NaCl溶液的导电性。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化学的神奇与奥秘,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将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在实验结束后自然而然的引入电解质这一概念。
2、新课教学:
讲授部分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的类型、电离、电离方程式、酸碱盐的定义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①详细讲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着重强调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定义中“或”和“和”的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范畴为化合物等等。避免学生进入误区。
②通过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的例题进一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例题要具有典型性其中包括能够导电的混合物如盐酸溶液、能够导电的金属单质、水溶液能够导电但并非该物质导电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不存在水溶液但是在融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钠和常见的有机非电解质如酒精和蔗糖等。先让学生自己去判断之后配合详细而透彻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独立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让学生们明白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这个概念不是一个不是即非的概念,而是首先要满足化合物这一基础。
③通过例题进一步对判断这两个概念做个系统的分条目的总结: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在水溶液或者是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4、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5、酸碱盐水和部分的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
(2)、电解质的类型
通过小结的最后一点,自然而然的引入电解质的类型并列举一些常见的例子。
(3)、电离
分析课前所做的实验,让同学们自主探究NaCl固体和纯水不能导电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初中所学到得知识入手,概括出物质导电的原理(1、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即金属导体导电的原理;2、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即电解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导电的原因。)从而得出NaCl固体和纯水不能导电的原因。这样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到NaCl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引入电离的概念,并利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微观粒子的电离过程。
(4)、电离方程式
通过NaCl固体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引出电离方程式的概念及其书写规律。
(5)、酸碱盐的定义
请同学到黑板写出HCl、 、 这三种常见的强酸的电离方程式。让学生观察三种酸电离后的共同点,利用这个共同点重新对酸下一个定义。学生独立思考用同样的方法对碱和盐重新定义。
(6)、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利用多媒体播放溶液导电性实验的短片,让同学们观察相同浓度的不同溶液的导电性差异。让学生主动探究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同时了解到有的电解质能够完全电离而有些不能。从而给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并给出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并给出一个简单的记忆方法。
五、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离子反应》这节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们回顾之前学过的溶液导电性方面的知识,并把它运用到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从各种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化学课教学设计报告二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二、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在前一专题中又学习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就越牢固,物质的化学活性就越小。在此既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此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因此,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并能用于说明有关问题。
2、认识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重点。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原理的学习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根据具体外界条件的变化,造成反应速率变化,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便成为突破难点的关键。
【教学展开分析】
一、教法设计本节课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用发现,探究的教学模式,其主要过程设计为:
创设情景、引导发现、探索问题→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题目→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收集信息→概括→实际应用→完善体系。
二、说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说服力。教学时,应及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这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学会或增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使学生认识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识记的效果。
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虽然属于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但并不枯燥。在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预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再回到生产、生活,利用所学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同学们以前所学的化学反应知道,不同的反应有快慢之分,而有些反应需要加热或使用催化剂等问题进行设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密切结合学生已有的化学反应知识,从“问题”直接引入新课题,使将要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从实验探究入手创设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第一、化学反应的快慢的教学
【情景设计】让学生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或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化学反应速率有快有慢的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讨论】在物理上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那么在化学上怎样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呢?运用物理知识引出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概念加强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自学】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表达式及单位。通过自学对3个要点的总结,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作用,培养了学生自学和总结的能力。
【练习】解答习题,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
【总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第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教学
可从化学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什么?一个实验的结果会受到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它们是如何影响的?来进行质疑。从几组实验比较得到结论:实验的结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表面积等。
第三、化学平衡的教学
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是重点。教学过程中,先利用学生熟悉的“溶解一结晶”现象,复习溶解结晶平衡认识平衡的特点,从教学的模式,采用直观的图示认识平衡,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学习变得直观、易懂。通过逻辑分析、化学实验等迁移至化学。
板书设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2、表示方法:
3、表达式:v(B)=c(B)/t
4、单位:mol/(L?s)或mol/(L?min)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1〕温度的影响
〔2〕浓度的影响
〔3〕压强的影响
〔4〕催化剂的影响
〔5〕接触面积的影响
三、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的概念
2.化学平衡的特征
3.化学平衡的标志
化学课教学设计报告三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⑴把时间留给学生;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⑷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习)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组织交流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研究学习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W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中的教学设计
我们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通过“课前预先-课堂讲解-课堂协助-课后延伸”进行教学设计。
2.1课前预习
生物化学它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包含了生物与化学的各种知识,对于刚入学的学生特别是文科类学生可能要比较难理解一些,学生可在课前预先自学完成课程学习及,有疑问可以标注出来,留在课堂进行提问。(1)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学生入学成绩,文理科等情况进行高低搭配,把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2)做好“提出问题”,课前思考题的合理设计很重要。思考题的设计紧紧围绕三方面进行设计:①“教学导入思考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性问题;②“课堂提问思考题”与教学重点有关的课堂提问;③“互动案例”:与本章节相关的供学生讨论互动案例。(3)课前预习的内容除了课本和配套习题外,学生还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通过课程网站提供的微课、教师课件、以及建立的QQ群、微信群等方式进行线上学习;(4)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平台、QQ群、微信群等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问题”。
2.2课堂讲解
利用教室多媒体,通过可播放PPT课件以及教学短片,以及各种教学模具等,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节谈论和讲解,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1)通过教师讲解“教学导入思考题”进入课程。(2)课堂上对每一章节,特别是重点章节进行讲解后,通过点名提问“课堂提问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的记忆与理解。(3)在教学课中,围绕“互动案例”,由各组推荐的1名同学作中心发言,其他学生进行修正和补充。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和启发作用,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必要的点评。
2.3课堂协作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讲解过程中,通过教学互动讨论,学生演示和学生独立讲解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学习。2.4课后延伸教师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与互动,在进行线上答疑的同时,接受学生的教学反馈;学生对未掌握或模糊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和提问,并完成配套习题。2.5WPBL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教学效果的观察主要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随机从学校生物化学题库中抽取一份试卷让两个班学生作答,通过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在课程结束后,对两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在课堂教学之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极为重要。教学设计得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课堂教学总体设计是备课中最关键的一环。克莱茵说:“好教师能使任何教科书都出奇迹,克服差课程缺陷,而差教师却会把好课程和好学生教坏。”教师的教学总体设计就是通过对教材的巧妙处理和对教学过程的组织筹划,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想学、爱学的心理。我从课堂教学设计的思想和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程序以及化学课堂设计三个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思想:
(一)以诱思点的切入为先导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探究。教材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具有两面性。它既有系统、条理、规范的一面,也有繁杂、零散、正统的一面。如果教师没在诱思点切入上下工夫,照本宣科、枯燥生硬的讲授,怎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知识的愿望呢?如何把化学基本内容变成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知识探究点,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诱思探究切入点,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以揭示规律为重点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例如,对于气体的制取,就可以抓住规律展开。先是研究药品的状态、所需的条件,由此可知所需的仪器。接着,收集气体的方法可根据本身的化学性质而得出结论。
(三)以多感官参与为手段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这是因为:一方面,能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化学课上实验很多,可根据学校的条件,分组让学生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感知事物、领悟概念原理。这样做一方面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会有真情实感的切身体会,这是学生单凭听或看所不能完全获得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各种感官协同活动,既能减少感知材料的错误,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程序
(一)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设计也就是把教学的有关因素组织在一起,按最优化的原则排列组合,从整体上设计一节课。一般地,新授课的结构则包括基本训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后小结。
(二)课堂结构的功能
化学知识告诉我们,同是碳元素,其分子采取平面结构方式排列形成石墨,而采取立体网状结构方式排列,则形成坚硬无比的金刚石。元素构成一样,但由于结构方式不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同理,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从两种课堂结构的时间分配上看,传统结构把“检查复习”放在最佳时间里,转入“新投”时学生已经疲劳了,新课的教学效果就差。新的结构把“进行新课”放在最佳时间里,学生精力比较充沛,注意力也较集中,就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其次,从各个教学环节师生活动看,传统教学结构基本上是属于以老师的“教”为中心,以传授为主的结构模式。而尝试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以学生“学”为主的结构模式,“教”服务于“学”。前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而后者则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所以后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优于前一种课堂结构。
三、化学课堂的教学设计
化学学科是要通过实验、理论及其元素化合物性质用途等知识结合成的知识网络体系,在教学设计时更要注重学生科学的发现观、思考观和观察能力及创新能力。
近几年来,教学设计逐渐发展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教学设计的学科定位,决定着教学设计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因为教学设计是介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中间环节。但从目前广大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来看,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非规范化与非学科化问题十分严重,这就需要深入分析此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与学科化的缺失问题
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设计能够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成果。教学设计不仅能够使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有个大体的把握,还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结合我国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前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都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要素。目前出现的教学设计在一些环节的规范性方面表现得较为随意。并且在设计中对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不够明确,表现为将教材分析写为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前期分析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哈里斯提出来的,旨在明确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分析。随着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以及相关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于教学前期分析的概念以及其包括的环节提出了不同的表述。前期所分析的内容通常包括学习情境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教学目标是指根据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将期望学习者达到的结果性或过程性目标加以明确化与具体化的过程。小学科学教学目标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从各教学设计文本的分析来看,在教学目标方面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对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的表述问题。教学过程是为实现教学任务与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对话沟通与合作,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现在存在教学实录与教学过程设计概念混淆的问题。尽管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法,但在教学过程设计环节没有体现如何突出教学重点与突破教学难点的问题。最后针对教学方法,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活动时所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即教学方法,它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向在教学过程中展开。现在主要问题是许多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模糊,就更加无法谈及规范化与学科化了。
二、提出解决缺失问题的建议
1.加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彰显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学科性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学科性的偏失表现为教学过程设计中对学科内容理解的误读和对学科本质理解的不到位,因而无法设计出体现学科特点的教学设计。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影响着教师所要教的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因为没有人能够教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如果缺乏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就无法有效地传递特定学科的中心思想、原理和基本概念,也不能为教师自己或学生所理解,很难想象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当教师深刻理解科学知识,把握科学的学科特点时,他可能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学概念和理解科学的意义。
2.注重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完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性
教学设计是对要开展的工作做出的系统安排,小学科学教学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多因素构成的系统,这需要系统论的指导。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也是信息传播的过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需要关注信息的数量。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首先在于以研究的心态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目标的阐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教学评价的开展,都与设计者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有关。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授课内容,也决定了其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及其实践品质。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教学环节是否完整以及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而且要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体现了其学习主旨,是否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是否从会学转向了学会。教学设计者只有透视科学教学实践,关注批判性反思,才能真正理解教学科学探究方法的内涵。
总之,当前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之所以深陷入非规范化和非科学化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已有科学教学设计及科学教学实践没有进行分析反思。这使得职前教师难以从中发现问题,难以真正理解他人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呈现的不足。因而,在职前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应增加其教学实践的经验,为其创造教学体验的机会,让其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去规范化和学科化小学的科学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引言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一般是在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使用有效方式设计和规划各个教学环节,也就是教学设计主要介于教学实践、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之间。通过教学设计与定位,有助于教师、学生充分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可见,对小学科学教学进行规划设计,是小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当下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学科性和非规范化的缺失倾向,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设计正常开展。
2.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学科性和规范化比较缺失
按照当下教学设计模式、最新理论与教学发展趋势,以及过去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同时充分结合国内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需要,人为地对小学科教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其中包含板书设计、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反思、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等,要具体到教学设计的每一个方案,但是设计全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2.1科学性
教学设计时,各个要素表述不够清楚,一些知识点、概念混乱、模糊不清,如:教学用具、教学准备、教材准备与教学手段等存在差异。在部分要素具体表述的过程中,尤其是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表述时,容易出现实习作业、谈话法、讲授法等各种不全面、不充分的方式[1]。
2.2随意性
虽然科学教学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作为重要环节,但是在教材分析与学习分析时,教学作用和内容并不明确。一般表现为:教材分析变成教学背景的分析,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置于教学难点前、教学目标制定后,导致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理解不够全面、深入。
3.促进小学科学教学学科化与规范化的策略
3.1引用探究性的课堂学习
3.1.1动物植物在科学教学的作用
教师概述科学教学内容时,要充分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例如:以多媒体展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具体问题包括:(1)小学科学中动植物分类与属性。(2)小学科学中大气的来源和去向分别是什么?(3)小学科学中有用气体与污染气体取向与来源。(4)为什么大气中各种气体含量多年来基本不变,各种气体之间是怎么保持平衡的?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师再进行解答,获取问题的答案。
3.1.2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引出绿色植物与水循环关系的问题,教师通过展示水循环示意图,让学生对其进行描述,以增进他们对水循环途径的认识。随后进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探究实验,教师以多媒体展示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实验目的:观察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发生的过程;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通过哪个部位散失水分。实验步骤:从准备好的实验材料中分别选一盆植物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透明塑料袋罩住植物作为实验组;先用透明塑料将另一盆植物的叶子罩住,然后将两盆植物分别放到阳光下,以便能较快地观察实验现象;最后观察实验现象,对比两组装置中出现的现象,经过讨论和分析得出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散失水分的结论。
3.2重视小学教学的设计实践性
具有良好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既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得当、教学活动开展与教学环节完整性,又要重视学生学习活动能否体现出学习的主体,能否体现出学生探究性、自主性与合作性,教师能否掌握会学与学会两个概念。只有教学设计中高度重视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重视教学批判与反思,才可以真正实现教学中学与教双边互动,进而从学生学习状态、交往思维、情感状态与交往思维等了解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真正认识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方式与教学内涵,确保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性[2]。目前国内小学科学的教学设计陷入理论性过强、去专业化与非规范性等困境,究其原因,大部分教学设计者过于重视教学成绩,忽视了教学实践性与针对性,加之部分教学设计者没有充分理解小学科学教学理念,导致小学科学设计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教师无法发现一些需要研究分析的问题,也就不能真正理解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弥补。因此,在职前教师培养过程中,需要增加教师实践教学的经验,给小学科学教学创造体验机会,使学生真正置身于教学中。例如:小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相关案例与教学视频进行分析,在研习、见习、实习教学实训过程中,确保教学内容倾向小学生的心理,把学科知识转变成学生比较弱容易理解的知识。只有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掌握各种知识,全方面理解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与方式,使用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4.结语
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快乐地学习。教学设计的考虑要涉及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及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通过进行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使小学生可以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理解感受科学这一门学科的奥秘,同时真正理解科学和大自然的关系,进而培养起小学生关心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实现该阶段的科学教育目标。参考文献:
一、前言
所谓的微课程教学,实质上是指将教学要求、教学课程标准作为教学依据,通过视频、演示动画等载体来深入开展课程内容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视频由教学素材PPT、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馈以及课程练习、测试等内容构成,是开展微课程的关键内容,具有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微课程教学的设计分析
1.明确教学目标
微课程整体上包括了知识点背景以及初中化学每一章节所要处理的问题。所以,有效的微课程应当在满足学生认知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在认真分析教材的整体结构及考虑学生自身具有的特点的同时,构建符合化学实验教学要求和满足学生学习要求的化学知识网络。不管微课程应当实现什么样的目的,其深度、广度以及容量均要满足学生认知要求与认知规律。比如,在微课程中可设计“证明黑色粉末中含有氧化铜的实验比较”“溶液的酸碱性”等标题,使教学目标直观地、准确地在设计的标题中体现出来。当进入溶液酸碱性环节的教学时,可认识到实际生活中诸多物质具有酸碱性的特性,该教学目的是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并初步掌握通过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酸碱性。
2.设计教学内容
微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来源于教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说明典型性问题,并且以适宜的表现形式合理呈现知识点的教学活动。具体表现如下:(1)知识点总结型。初中化学教材具有一定知识点分散的特点,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将知识点连接起来,存在一定的概念混乱、知识点储存不全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系统、全面理解总结化学知识点的能力,微课程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增设知识点总结的学习模块。系统、科学的知识点总结模块能够确保学生高效地掌握分散杂乱的化学知识点,在解题时能够准确判断题型和快速、正确地解题。比如,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适当总结归纳“化学式定义”“水的化学性质”等知识点的内容。(2)实验操作型。该类型的微课程内容设计来源于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以及重要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促使实验操作要领、过程以及现象转化为视觉化影像资源,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前学习、复习巩固与深入分析。以影像资料等形式表现的演示实验,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以及基本技能,还能够确保学生动手实验的准确性、安全性,通过演示实验来加深学生对化学相关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例如,将部分典型化学实验加入到该板块的内容中,具体表现为: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特定的黑色粉末是由炭粉以及氧化铜混合形成的,并对比两种实验方案的优劣程度。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甲:黑色粉末足量盐酸,充分振荡观察现象乙:黑色粉末在试管中加热,将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1)甲方案中证明有氧化铜的实验依据是;2)乙方案中证明有炭粉的实验依据是;3)对比上述两种实验方案的优劣程度,并给出判断依据。解析:1)由于CuO+2HCl=CuCl2+H2O,铜的盐溶液一般显蓝色,因此,该方案的实验依据是:溶液变蓝绿色。2)由于C+2CuO=2Cu+CO2,反应生成的CO2能够使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该方案的实验依据是:石灰水变浑浊。3)甲操作只要将样品加入试管中,加入盐酸即可验证;乙操作需要铁架台、酒精灯、澄清石灰水等操作比较复杂,故答案为:甲方案更好,操作简单易行,不需加热。通过演示实验的现象观察,学生能够很好地判断实验的优劣,既有利于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方法的创新,又有助于学生培养发散性创新思维。(3)课程练习型。在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根据实际实验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难题、易错题制成课程练习型的课程内容,其中包含推断题、图像题以及计算题等。课程练习型内容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典型题加深印象和加深理解,确保学生在遇到同类型题时能够快速、正确解题。
三、结束语
众所周知,化学实验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从初中生的角度出发,其对化学课程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高主体意识,发挥主导作用,学会在碎片化时间里利用微课程等学习手段来实现预先学习新的化学知识、课后巩固复习等目的,从而加深对较为抽象、分散的化学知识的总结、归纳以及理解,促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