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16:22: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需求分析示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1 引言
随着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验性操作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这样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任然处于手工统计和人工记录的这样的原始管理模式中。这样产生两个问题:(1)数据量太大,查询和管理非常费时费力,不方便。(2)实验室大量的宝贵的实验仪器设备无法共享不能充分利用,浪费资源[1]。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和信息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迫切的需要我们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高校实验室设备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高效和全方位的管理。发挥出实验室的最大能量和功能[2]。因此,运用最新的互联网管理理念,建立起一套实验室服务管理系统,是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效率的关键所在。
2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概念介绍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概念是指通过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对实验室的各种信息管理的系统。在高校中,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实验室人员管理、实验室用户管理、实验室设备管理、课程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等几个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各个实验室连接起来,利用分布式管理系统将各个分散的实验室管理起来[3]。从而实现网络共享实验室数据、无纸化统计设备仪器的数据和实现教学模式网络化。
3 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在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和参考了其它的类似的系统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实验室管理系统进行了总体的设计。最终确定本系统由五大模块构成。分别为:实验仪器和设备使用时间管理模块、用户注册管理模块、实验仪器和设备使用申请管理模块、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和实验内容管理模块。现对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说明如下:
3.l 实验仪器和设备使用时间管理模块
实验仪器和设备使用时间管理模块主要用来实现对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时间来进行管理。这个功能模块主要由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种角色构成。管理员可以进行添加仪器设备、修改仪器设备、删除仪器设备、查看仪器设备、统计仪器设备、审批申请、输出统计报表这些功能。而普通用户只具有查看仪器设备这一功能。如图1所示
3.2 用户注册管理模块
用户注册管理模块可以实现用户远程注册的功能。其主要有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种用户角色构成。其中,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用户、删除旧用户、修改用户信息、查看用户信息、修改用户密码等用户管理的功能。而普通用户可以进行登录、注销和修改密码的操作如图2所示。
3.3 实验仪器和设备使用申请管理模块
实验仪器和设备使用申请管理模块是为满足普通注册用户申请使用设备仪器需求而设计的模块。其系统角色只有一个,为注册用户。注册用户具有设备仪器注销浏览功能、设备仪器在线搜索功能、设备仪器使用在线申请功能、设备仪器使用历史查看功能。如图3所示。
3.4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对用户的各项信息进行管理。这个模块有系统管理来进行操作,包括对管理员、讲师和学生的注册信息进行增、删、改、查这些操作如图4所示。
3.5 实验内容管理模块
实验内容管理模块主要辅助学生完成实验而设计的。这个模块有系统管理、教师和学生这样三种角色。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和操作这个模块的所有功能。教师具有查看实验进程、添加注释、更新实验计划、下载文档资料、下载授权、信息广播、请假受理这些功能。学生具有查看实验进程、文档资料下载、下载申请、广播信息查看和学生请假这些功能。
四.结论
本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按照上述设计已经全部实现,并且也应用到了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中。其运行稳定,工作高效。为学校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树立了榜样。
参考文献:
[1]张永芬.浅谈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仁[J].中国科技信息,2009,(11):154-160.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500-01
1 问题陈述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虽说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队伍不断状大,却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在键康和保健方面的期望。况且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自我实现,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常常报着一种挑剔和不信任的态度。而这种不认同的态度无形中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和心理压力,以致于相当一部分从事临床医疗、护理事业的人选择了离职,而这对于即将“走马上任”正式参加工作的临床实习生来说,更像是一座大山压得他们不敢朝前迈步。
为了解临床医、护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生活、心理状况,和带教中存在的问题,特自制了一张表格,对2010年、2011年实习期即将结束的医生、护理实习同学进行调查。
1.1 调查对象:2010年和2011年实习期即将结束的本院医、护实习生87名,其中医生32名,护士55名。
1.2 方法: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在无调查人员在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不记名填表。
1.3 主要内容:对在工作、生活和心理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打“√”,各项可重复选择,也可在备注栏里详细说明。
1.4 结果
1.4.1 发放问卷87张,收回归87张,回收率为100%
1.4.2 存在的问题总结
1.2.2.1 认为自己在整个实习期间各方面都适应地挺好,没什么大问题的仅8人;
1.4.2.2 认为自己在理论、实践方面存在不足,可科教科、护理部和带教老师都不够重视这方面的培养的有32人;
1.4.2.3 认为自己在生活上遇到不少困难,科教科、护理部和带教老师不够关心这一方面的有27人;
1.4.2.4 认为带教老师对实习同学在心理上和尊重这一方面关注不够的有51人。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见,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心理这一方面,概括出来大致有几个内容:
(1)轮转太快,适应起来有点困难,感觉自己到哪里都是外人;
(2)除了带自己的老师,其他老师基本上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就只“同学同学”的叫,有点不太尊重人;
(3)老师的带教热情不高,同学们都感觉自己是可有可无,甚至于有点多余;
(4)老师和我们沟通的太少,上班说的少,下了班基本上就不说话了。
其实,新一代年轻人大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精心保护下长大,很大一部分人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改变,比如:忙碌的工作、繁杂的生活环境,还有在心理上由受爱护、受照顾的对象,变成关心、照顾别人的角色,以致于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信心,上班没什么积极性,学习也没什么动力,从而影响到整个实习期间的表现。
2 对策
(1)在工作性质比较相似的科室中选择的其中部分科室实习,以适当延长轮转期。其实在实习期间实习同学要适应和接受的新事物太多,环境从熟悉的校园变成了完全陌生的医院,接触的人物从人数有限的老师同学变成了临床带教老师和数量众多的患者和家属,遇到的事物从单一的学习变成了复杂的包括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沟通的问题。适当减少部分轮转科室,延长轮转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去适应新生活。
(2)关于大部分老师记不住同学名字这个问题其实一直都有存在,包括本人实习期间也曾为这而困扰,没事的时候其他老师(指不是专门带教的老师)从来不问“你叫什么名字”,也从来不跟自己多说一句话,可一有什么事想让实习生去做的时候,就冲一不小心站在她旁边的实习生“同学同学”的喊,遇到有个性点的实习同学会告诉她,“老师,我叫***”,一般人也就乖乖地按她说的去做,但心里总归是不太舒服的。如果能像新员工来的时候那样,科主任、护士长或者总带教在实习同学第一天来的早会上稍微介绍一下,专门带教的老师响亮地多喊几声同学的名字,效果一定会不同凡响。当然这其中也需要该实习同学的积极配合。
(3)严格挑选带教人员,组建一支规范的带教队伍,现有的带教老师大多是达到了带教标准,就由科主任、护士长提名上报。其实带教老师也可以竞争上岗,你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并不说明你是个好的带教老师,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很高的带教热情,这样才能为人师表,带动实习同学积极性。当然,如果能把带教和非带教的待遇适当拉开一点距离,将有助于提高带教热情。
(4)老师多和同学沟通,入科时带着实习同学熟悉环境,并介绍本科的工作特性,使实习同学对他即将面对的环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下来介绍他在本科实习的大纲要求,有空时穿插一些理论、操作技术讲解。本院自2010年起还选拔了数名指导老师,在新的实习期开始时,所有的指导老师和实习同学一起参加“岗前培训”,每1名指导老师负责约5名实习同学,定期组织聚会座谈,帮助同学一起面对工作生活上的困难,给他们加油鼓气,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属于这个医疗护理队伍,并站在主人翁的立场上去发挥个人积极性和特长,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十三五”时期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快速推进,随着新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原有的“分割式、独立性、松散型”产业结构与传统生活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引起农村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随之引起农村电网在“结构上、布局上、模式上”也发生着显著地变化,将农村电力推向“新时期、新格局、新起点”的源头,既面临着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机遇。
一、四川省农村电力现状简介
1998年以来,四川农村电力通过一系列农网改造和地震灾后重建、常规基建(农网)项目的实施,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有了较大增强和提高,供电设备设施拥有量大幅增加,技术含量明显提升,供电可靠性与电压水平有所提高,综合线损率有所下降,供电指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适应程度大为提高,农村电力消费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但因其“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农村电力建设历程中遗留的顽疾问题较多,加之前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主要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拾遗补缺”,重点是进行农村低压电网的改造,兴建高压骨干电力工程投资较少,农村电力发展总体增速明显,但区域不平衡现象依存,与全国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二、新时期四川农村电力需求分析
针对小康社会建设特征,结合全省小康社会发展实践,四川省“十三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电力新的需求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电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供电难度明显增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的改变,既是“转型调结构”,调整的重心是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四川1998年第三产业GDP占总量的31%、2013年为35%,预期2020年可达到45%[1]。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居民生活用电和以楼宇、交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用电量会逐步上升。因这类负荷相较工业负荷而言,白昼差异大,量小而分散,具有不稳定、欠平衡特征。这种用电结构的较大改变,一是将增加调度难度,二是会引发基荷减少,三是会增加计费工作量,无疑增加了供电的难度。
(二)城市农村分界不再明显,供电质量要求提高。城镇化建设是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方兴未艾。四川1998年城镇化率为18.81%, 2013年已达到44.9%[2],预期2020年与全国同步达到60%。通过十多年的建设,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城市农村分界不再明显,城市延伸到农村,农村渗透进城市,一般中小城市也出现多环交通,阶梯式发展格局。建设基地设在农村的厂商也相继兴起,继而带动其周边农村地区供电质量要求普遍提高。单就这些区域供电而言,再以“农网”、“城网”的概念述之已不确切,且以此评价供电质量更是不妥。当下“城乡一体”、“同网同价”与“同网同质”供电已成农村电力发展的大趋势,是伴随小康社会建设促就的新的供电理念。
(三)区域产业链发展迅速,互联互助依赖性增强。四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县域经济、跨县经济、区域产业,已初步形成跨区域跨、跨行业、跨部门的链锁产业模式,这些区域产业链发展迅速,区域间经济“互联互动”依赖性增强。随之也对建设跨区域间的农村区域电网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以“区域电网”支撑“区域经济”的认知日渐成为农村电网发展的导向,“强强联合”、“强弱互助”联网模式强势兴起,县域电网与国家电网联网由110kV为主向220kV为主发展趋势的必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村电力发展“上台阶、升技术、强支撑”方面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十三五”农村电力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农业生产模式向集约化发展,时效概念增强。农村电网建设是新农村基础配套设施中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灌溉、农产品加工、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农业人口向流向城镇造就了农村人均资源量的增加,催生了农业由个体独立性生产方式向“集约化、集体化、联产化”生产模式转变,特别是农产品后期加工周期延长,公司性质加工集团也应运而生。如此,农业生产用电也呈现出由常规“季节性用电”向“规律性用电”的转变,一是供电质量要求普遍提高,二是用电时间与周期延长,三是供电连续性要求提高。
(五)工业园区规模集中成片,站点负荷明显增大。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县域广大农村地区“工业园区、农品加工区、物流区、商贸区”等,是解决迁居人口就业的重要领域,由此而带动用电负荷由“面”向“点”的汇集,“点”负荷明显增大。过去农村供电“低荷载、小容量”的理念已不适应此区域的发展模式,继而是35kV变电站单台容量普遍由过去的3~5MVA向6~8MVA转变,甚至向10MVA极限容量逼近,10kV配变单台容量也随之增大,这与农村变电站常规设计理念有较大的不同,也引发普及110kV变电站直配10kV模式的思考。
(六)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崛起,上网技术要求提高。国家能源局2013年7月提出《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工作方案》后,四川也随之启动光伏发电试点项目,并就新能源发电上网电价给予财政补贴,大力推动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但是,从国内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看,大多依赖单一能源(多会选择天然气、太阳能、风能中的一种),从而使得分布式能源发展受到地域、环境、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同时由于分布式能源发电上网、并网、配电均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使得分布式供能与集中式供能之间调配困难,难以弥补分布式能源不稳定的缺点。农村电网如何满足分布式能源安全、可靠接入系统,具备足够的吸收消纳能力和智能化运行水平,是“十三五”急迫要解决的问题。
(七)城镇规划布局调整频繁,电力建设周期缩短。
在“新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和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电力与之相适应的问题,电力发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这无可厚非,也是合理的要求。但近年来“新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受“引资、引企”的影响而变化较大,“两多”现象较为普遍(即:计划外引进项目增多,计划内放弃项目增多),三是用电规模很难一锤定音,四是投产时间难以确定。这无疑增加了电力建设的难度,致使电力建设方案变更增加,同时也使电力建设周期大为缩短。设计规范要求适应5~10年,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其适应期缩短约1/3。另外,在农村电力与之相适应的问题上,很有必要区分“适应”与“迁就”的问题。
三、结语
从总体情况看,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对农村电力的需求具有新的、不同于常观的特殊要求,将给农村电力建设从“认知、理念、规范”上均带来变化,农村电力发展与之如何适应,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另外,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建设,是对我国当前能源需求仍面临刚性增长的一种有益补充。农村电力如何迎接分布式能源将随之而来的发展,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保健意识越来越强[1],已经不只是要求疾病的治疗,对于健康知识的求知欲望逐渐增强。如何指导人们建立合理、科学的生活健康方式,学会运用健康知识、病理知识以及检查设施等对患者疾病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采取有关措施,及早预防在临床诊治中十分必要。现择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病理送检者132例,对其开展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我院病理科的现阶段服务情况,对患者的需求深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择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病理送检者132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均在16~76岁,平均年龄(42.36±4.38)岁。其中,外科患者52例,妇科患者52例,产科患者28例。
1.2方法 通过需求、角色以及认知的理论原则[2],采取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对本组132例病理标本送检的患者关于病理知识需求方面予以调查统计。调查者应该对病理标本送检的患者以随机性发放的原则进行调查问卷,同时为其解释问卷调查表的具体事项,如全部共设有6项内容,每个项目都设有"需要"、"不需要"2个选项,用打钩的方法做好选择。让本组被调查者一一填写,并且即时回收。本组回收率是100%,且有效率是100%。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组间试验研究数据加以统计学分析,应用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应用χ2检验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如若对比差异P
2 结果
本组132例病理送检者的问卷调查回收统计结果显示,其中送检者对病理送检的意义、良恶性疾病的区别需求率最高,可达89.39%;对病理科工作流程的需求率最低,约为50.76%。见表1。
3 讨论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追求及质量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有所提高。现在已经不只是对疾病的治疗有所要求,对于获取健康知识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所以,指导人们建立合理、科学的生活健康方式,学会运用健康知识、病理知识以及检查设施等对患者疾病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采取有关措施,及早预防在临床诊治中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健康教育要遵循护理工作管理的现代观念。在病理科候诊室应该设立有关病理知识的健康教育的专栏[3]:内容主要是患者健康教育、病理科送检标本、检查等工作流程。专栏在形式上应着重美观大方,而内容应言简意赅、字迹工整,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利于满足送检患者对病理知识的需求,提供其自我照顾、防护的学习过程、机会。对病理标本送检者开展健康教育一定要具有针对性,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状况、对病理知识的需求以及实际临床健康问题等方面,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有效的健康教育,以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选择灵活多变的方法,以便患者可以更容易掌握了解病理知识。一定要因人、因时以及因地制宜的有序开展。正确的选取最具说服力、最有教育意义的方法,利用健康知识的宣传,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使健康教育的效果、质量水平均得到提高,最终达到由"普及卫生知识"扩展到"培养健康行为"的效果。切实掌握患者所要送检标本的种类,采取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对于快速病理预约的患者,需把预约日期、时间、姓名、手术部位以及科室等一般资料详细的填写清楚,以利于检验人员可以迅速、准确的报告病理检验结果。对于外借病理切片会诊的患者,应该告诉其不要把病理切片重叠放置,以防切片互相粘连,对切片镜下检查效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其次一定要注意避免挤压,使标本破碎,标本置于常温下即可。针对病理送检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应该给予明快、简洁的解答,态度应亲切、和蔼,以便安抚、消解患者不安、急躁的心理情绪,协助患者处理解决有关问题。开展健康行为,让患者掌握了解更多的病理知识、预防保健知识,促进病理诊断符合率的有效提高。
在送取标本过程中,健康处方是送检患者有针对性的、科学性发放教育的资料,通过患者自己阅读的方式,收获更多有关病理疾病的知识。对随访的患者,可通过护患面对面的形式交流对话,或是利用电话的形式予以"一对一"的信息沟通,以便最大程度的满足送检患者对病理知识的需求。
参考文献:
一、独立审计市场的含义及特征
审计市场是审计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交易的集合,是有效而合理地配置审计资源的方式。独立审计市场是指在独立审计活动中由审计委托者,审计者和被审计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所进行的交易行为,以及由此所构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供需双方在一定价格水平下进行的一种交易行为,以及由此所构成的经济责任关系。其功能是通过审计市场机制――审计市场运动中内在的机能与其各要素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而实现的,即依靠审计供求、价格和竞争机制来实现审计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促进审计商品的供给方提高产品质量,并实现优胜劣汰,从而优化审计市场的资源配置,提高社会总体效用水平。审计市场在本质上是一个买卖“审计服务”的产品市场,与一般的产品市场类似,审计市场也存在着审计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着交易“审计服务”这种无形商品的行为。但审计服务还具有区别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价值高,审计服务直接影响广大社会相关利害人的经济利益。二是审计服务的质量难以识别。审计服务的商品在形式上是审计报告,不允许对产品进行广告宣传,大多数公众很难通过外部形式判断审计质量的高低。三是审计产品形式上的需求者与实质上的需求者不同。一般商品的供需双方关系明确而单一,审计服务的委托方是公司的管理层或者董事会,尽管要经过股东大会批准,仅仅表明目前大股东的意愿,而审计服务真正的消费者是社会公众,这种双重的委托关系决定了上市公司为了某种目的一定会对事务所施加某种压力。
二、独立审计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一)政府及法律法规对审计服务的需求政府作为最大的审计信息需求主体,但在市场经济中的多重角色,制约了其成为真正的信息需求主体。从我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最早的是1980年财政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规定外资企业会计报表要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是我国第一批法定审计需求。此后财政部、证监会陆续颁布的一些法律条文规定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的会计年报必须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是法定的要求。《公司法》、《证券法》和《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和其它报告;证监会和沪、深两个交易所的有关监管政策和上市规则中都将审计意见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等。
会计师事务所1998年进行了脱钩改制,审计市场的地区分割开始被打破,但大部分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地方政府控制着主要的股权,这些地方政府控制下的公司便更倾向于选择本地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目前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资本市场还欠发达完善,国有股份所有者“缺位”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审计市场上存在着没有委托人的契约人。公司的权利掌握在人管理当局手中,因此,审计服务的需求表现为一种形式。上市公司的很多行为不是面对市场,而是面对政府和相应的监管机构,只要能符合或满足了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要求,企业就可以获得最佳的成本效益比,如避免被摘牌,获得配股资格等。对企业来讲,取得主管部门的认可是关键,审计质量成为次要因素,因为审计质量不是寻求上市的公司或已上市公司成本效益函数的变量,审计质量的高低对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影响;相反,若事务所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意见,可能会降低那些自身质量不高的待上市或已上市公司的利益。
(二)企业对审计服务的需求我国的审计需求是形式上的审计需求者,管理当局不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只不过借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信息向公众传达公司的财务信息。这部分需求者(其实是管理当局)迫于无奈,为了应付政府管理机构的要求而接受审计并支付相应的费用。而审计需求及审计产品质量的高低却与其无关;管理当局关注的是审计费用,往往根据审计价格的高低,而不是根据质量、信誉、规模等会计师事务所的内在价值选择供给方,且质量对需求的弹性小于价格对需求的弹性。我国现阶段无论是在IPO市场,还是在已经上市的公司中,均缺乏对高独立性产生自愿性需求的制度环境。这就从根本上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缺乏保持独立性的内在经济动机。由于经济还处于转轨时期,有效的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还未有效地建立起来,上市公司中由于我国特有的股本结构,国有股和法人股占有绝对控股权,社会公众股的投票权形同虚设,其利益没有制度保障,管理当局很难有自愿聘请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动机。在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管理当局既是被审客户又是审计服务的需求者,掌握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和支付审计费用的主动权,这种被扭曲了的审计关系造成市场上对高质量审计服务需求的淡漠。如果公司存在刻意粉饰报表的现象,公司管理当局自然是不愿意被社会公众了解,因此管理当局存在着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另外,管理当局拥有聘任和解聘注册会计师的权力,同时还是审计费用的支付者,因此审计合谋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发生。
(三)社会公众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这是审计服务真正的消费者,更关注审计的质量,这源于对资本市场中相关信息可靠性的要求。广大的社会公众总是希望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些相关者们虽然并不承担审计费用,但为了转嫁或降低自身资产保值增值风险,往往会对审计质量提出尽可能高的要求。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表明:会计信息作为投资者决策的主要依据,其使用价值越来越高。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出具的审计意见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债权人为保证所贷出款项的安全收回,必须对贷款企业财务状况准确把握。而注册会计师对这些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独立鉴证,能够最好地满足债权人的这一需求。但从我国的股权结构中可以发现,个人股占整个上市公司的总股本的比例还不到30%。股东的股权一般都比较少,与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比例相差太远,基本上没有个人成为董事会或监事会的成员。因此,个人股股东没有能力去监督上市公司的行为,只能成为“搭便车”者。这部分投资者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中没有投票权和表决权和股票市场较高的换手率。据统计,我国的换手率一般在200%,如果考虑到流通股只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0%~30%,我国的换手率将达到700%-1000%,是美国67%的15倍。极高的换手率说明个人股股东大部分在投资股票时是做短线操作,甚至直接把股市当作赌场,根本就不需要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更加谈不上对上公司的信息进行监督。现实中审计服务的最终需求者是资本市场中现实或潜在的资金提供者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由于这一部分人为数众多,各自独立地提出审计服务需求是不现实的,通常需要有一个能够代表最终需求者根本利益的机构(如被审计单位股东大会、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等)代为提出审计服务需求,并代为约束和评判审计服务
的质量。因此,在一个有效的审计市场中,应尽可能保证审计服务需求者与其最终需求者根本利益目标的一致性。
三、独立审计市场强化的政策建议
(一)减少行政干预逐步减少政府对审计市场的过度干预行为,不断强化市场机制的力量,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提高管制效率和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逐渐向独立管制模式过渡。我国审计市场建立之初,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创造市场需求,并直接创造或间接调节审计供给。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审计市场化的效率,但这种行政干预下的市场,缺乏对独立审计的自发需求,审计供求主体之间缺乏正常的供需关系,低价竞争大量存在,审计市场难以正常的成长。近年来虽然审计市场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政府对审计市场的过分干预依然存在,审计供求关系依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培育自愿性需求市场注册会计师的作用是向投资者公开披露审计报告,作为沟通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与投资者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是约束公司管理当局行为的一种有效监督机制。改进我国公司治理的理念是:“保护股东权益,倡导股东积极主义”,即规定公司股东对公司重大事项应具有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审计中应该保持事务所和审计人员聘用过程信息的透明度,使得股东大会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机制不至于流于形式。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管理当局掌握了聘请主审事务所的所有权力,管理当局有权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工作条件和审计收费水平,在不满意时还能以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相威胁。鉴于上市公司中由于外部董事和外部监事在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比例过小,董事会和监事会所起的制衡作用就显得太弱,由此造成会计师事务所在与客户管理层谈判时力量单薄。建议在上市公司中设立主要由独立董事和外部专家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来决定上市公司主审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支付审计费的数额、审计工作的程序等重要事项,以减轻客户管理当局对会计师事务所施加压力的“权力来源”,切实增强会计师事务所保持独立性的可能性。
(三)大力推进开产权制度改革 由于几乎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来保护社会公众股东的利益,加之我国上市公司持有股权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在很多上市公司中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大股东“一言堂”的现象十分严重,董事会和监事会几乎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管理当局的作用,实际上是公司管理当局在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完善的公司机制才真正是外部审计发挥作用的根本制度保障。但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有赖于产权制度的改革,有赖于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与各方面的完善。客户是否真正需要独立性高的事务所,取决于管理当局有无向所有股东提供可信财务信息的动机。我国的制度环境决定了管理当局很少有动机聘请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事务所,而是聘请“独立性低”、“容易配合”的会计师事务所来满足其目的。我国国有股和法人股几乎都是控股的大股东,与社会公众股不同。这些股票流动受到严格的限制,因而国有股和法人股的股东没有动机通过提高其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使其财富最大化;正因为不能流通几乎不用担心失去控股权。然而社会公众股股东具有需要高独立性、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强烈动机。因此,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显得迫在眉睫。降低或削减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持股比例,相应扩大社会公众持股份额,从而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特征,这是奠定形成有效权力制衡的产权基础,也是最终可以使公司股东中的众多中小股东,可以通过行使表决权来参与对公司的控制(包括对独立审计的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建立和完善二级市场交易机制,使股权(产权)真正流动起来的方法。正是由于社会公众股东的投资与参与,才使“高独立性”的自愿需求市场所需的产权基础得以确立,自愿需求高质量的审计市场才能够被培育起来。
一、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1、数据来源
《北京市统计年鉴2012》
2、利用就业弹性法预测劳动力需求
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即就业对经济增长的敏感程度,可以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来计算。计算公示如下:
当就业弹性>0时,弹性越高则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也越大;当就业弹性
根据就业弹性计算公示,我们逐年的计算2001年至2011年每年的年平均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以及就业弹性系数。
计算过程:
以此类推计算得,如下图所示:
图1北京市2001—2011年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
(注:数据来源: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12》整理所得)
从我市各产业的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各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我们对三次产业的GDP增长进行假设,在2012~2030年间第一、二、三产业的GDP增长率分别为5.5%、12.6%、17.8%;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平均保持在-0.50、0.15、0.46。基于GDP增长率和就业弹性维持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了就业增长率不变,以此预测2012~2013年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分配。
计算过程:
就业需求人数=E2010*(1+各产业的就业增长率)t-2010
计算得如下图所示结果:
2012~2030年北京市基于平均弹性的三次产业
劳动力需求趋势预测 单位:万人
二、结果分析
1、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三次产业的GDP增长率在2001~2011年间总体的趋势:其中第一、二产业的增长趋势比较大,第三产业的增长幅度比较小。但就业增长率并不是严格按照经济增长而增长的,第一产业的就业增长率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长率趋势较为平稳,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在增加。我们可以分析出:经济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就业率的上升,劳动力需求还受到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
2、图1和图2中,显示了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2001和2012两年中,第二三产业趋势相同,从2003年开始,第三产业的就业率要大于第二产业;然而第一产业的弹性在2001~2004年之间始终为负值,此时对就业的“挤出”效应较大。从2008年起,三个产业的就业弹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每创造一个增量的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力增量变小了,这也表明经济增长中劳动含量逐渐下降,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比重不断加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经济的资本密集程度逐渐加大,就业结构也随之改变。
3、我们可以看到,与2010年相比较,2012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需求下降很多,第二三产业的需求均有所增加,期中第三产业的需求量较大。
三、基本结论
通过本文对北京市劳动力需求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三次产业结构对北京的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是,对第一产业的需求量减少,对第二产业的需求量稳步增加,对第三产业的需求量呈现较快的增长。
2.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技术水平,使得各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水平都有相当大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导致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岗位,从而促使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加大。
3.第三产业需求量的增多,大部分是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也是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根据预测出来的北京未来20年的三次产业劳动力的需求,我们给出了就业者一些指导建议:
(1)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消费的增加,使得对第二、三产业的需求量增加,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这样能够帮助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们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劳动者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在工作技能方面有自己的专长。大学生所受的高等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学与用的灵活运用才能够真正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会脱离实际,大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适应第三产业的需求。
(3)建立完善的就业政策,提高就业增长率。良好的工作氛围、工资制度能够吸引大量的员工,第一、二产业主要是农业和工业,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因此只有较高的工资水平才能吸引更多的从业人员、
(4)发展科学技术,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化。
参考文献:
[1]边文霞.对北京市就业形势与就业结构的分析.北京市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7(3).
教学能力是体现教师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因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明确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五大建设内容之一。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师范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可见,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已被提升到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高度,并逐渐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当前高校教师教学面临的困境
1.高校教师教学对象的复杂性
随着国家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及社会对高等教育认可度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呈现出更大的复杂性。表现为如下特点:
(1)生源的复杂性。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等学校不再是多数人望而却步的象牙塔,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日渐成为一种普及化的教育。以广西为例,2011年本科第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理工类506分、文史类519分,本科第二批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理工类424分、文史类456分。2011年全区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为29.2万人,录取率为75%。其结果是高校教师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方面存在困难,生源层次参差不齐,教师在教授一些需要直接使用基础教育所学知识的课程(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物理等课程)的时候困难重重。
(2)整体的差异性。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入学类型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还包括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3+2”专升本、自主招生等其他类型的学生,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学习水平差异性较大。
(3)心理的易变性。当前高校在校学生群体多为“90后”的20岁左右的青年人,对世界的认知有其个性的理解,却又尚未形成正确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更容易感觉困惑,迷失方向。
2.高校教师教学任务的艰巨性
普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对于其他类别层次的教育教学,除因教学对象的复杂性的原因之外,高校教师教学任务的艰巨性还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教学过程中应能体现创新思维,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二,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需要更高的要求。人才的竞争实质在于高端技能的竞争,因此,对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限于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而是探究、创造、突破,能够推动和引领行业专业发展的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教师紧跟学科专业前沿发展,更新知识体系,锻炼自身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二、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
1.外部因素
(1)学生的需求。高校学生基本上是经历过至少十二年教育的在法律上具备完全民事行为的成年人,对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自主选择权,其学习目标的指向为直接就业或追求更高的学业层次。他们所需求的教师,应是能带领他们专业探究,启迪专业智慧,提升专业能力的引路人、合作者。因此,教师不仅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传授本专业前沿知识,还应该具有研究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规格需求和能力结构方面动态的能力。
(2)学校的需求。人才培养、科技发展、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这些职能最终需要通过高校教师来承担和实施。“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由此,高校所需求的教师,应是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学术造诣,追踪前沿学科精神的教学者、研究者。
(3)社会的需求。高等教育在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方面的功能日益凸显,高等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社会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被人们所重视,社会对高校赋予更多的期望,同时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所需求的高校教师,应是具有高尚的学术修养,立德树人风范的教育家、管理者。
2.内部因素
(1)教师职业道德的需求。教师之所以称为“师”,教是根本。孔子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唐代韩愈《师说》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2011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高校教师要“教书育人”。由此认为,合格的高校教师应首先成为能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授业者和解惑人。
2饮食指导
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钠水潴留等,且患者的血容量也会相应增加,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应以低脂肪、低盐、低钠、低热量为主,且要限制患者的饮水量,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负荷,并嘱咐患者多食用水果及蔬菜,确保患者大便通常,防止便秘,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定期对患者进行体质量称量,并且要认真对患者24h液体出入量进行记录,防止钠水潴留现象发生[3]。
3运动指导
护理人员应耐心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以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身体状态为依据,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计划,包括运动方式、运动量等。有报道慢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运动方式,因此,护理人员可嘱咐患者进行适当的慢走锻炼,并嘱咐患者家属在患者运动期间进行陪同,并准备好急救药物,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救治;此外,还应嘱咐患者禁止进行剧烈运动。
中图分类号:TP311.52
随着我国软件开发项目的规模日益扩大,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变更,软件交付周期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地让我国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的开发成本不断的提升,之前传统的软件开发的方法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软件开发的总体需求。
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有瀑布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RUP(Rational UnifiedProcess)四类,它们注重文档的完整,程序的易读性,结构的完整性,属于重型软件开发方法,被广泛的用在公司的软件开发中[1]。
为了满足市场需要以及客户的需求,解决以上描述中软件开发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此,我国软件开发业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软件开发方法,这种软件开发方法具有快捷、轻便的思维方式,同时还会快速的解决传统软件开发企业中地下的生产效率,而这一软件开发方法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快速的推广,我们称这种新型的软件开发方法为敏捷软件开发(Agile Development)方法。
所谓的敏捷软件开发(Agile Development)方法其实就是以人为核心、重复、循序渐进的新型开发方法。当我们在敏捷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敏捷软件项目的构成进行分割,将项目构成分割成多个子项目,接下来,需要对每一个子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分别的测试,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软件项目构成的每一个子项目都具备集成和可运行这一特征。换一种说法就是讲一个大项目分成为很多个相互连接,同时,他们还可以成为一个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在这整个过程中,敏捷软件开发项目的状态是可使用状态。我国业界专家针对企业目前的状态提出了一些可以让软件开发团队具备快速工作、相应变化能力的价值观和原则,同时,他们还成立了敏捷联盟,是在2001年的刚开始的时候。
1 敏捷开发流程介绍
测试驱动开发(Test-Driven Development)在敏捷软件整个开发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ThoughtWorks中,不管是哪一个功能,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测试。第一,我们需要对业务的需求进行简要分析与概括,然后对业务需求进行分解,之后就会得到了很多Story,然后将所有数据都记录在StoryCard中。之后,两个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进行操作,一个从业务需求的角度编写测试代码,而另一个人看着他进行操作,并在那个人进行编写测试代码的时候进行思索,假设,那个人才编写测试代码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个人就提出来,两个人进行商讨,当商讨的意见相同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所编写出来的测试代码才可以准确无误的反映出业务功能需求。接下来就由另一个人对电脑进行控制,编写测试代码的实现。假设,我们没有测试代码,那么,编写功能实现代码就形同虚设。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测试代码的编写,让敏捷开发人员有一个前进的目标,通过测试。
还没有敏捷软件开发方法之前,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都会存在集成这一个程序,而这个程序是非常领人头疼的问题,因为软件集成的时间比较长,而在集成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影响因素,例如build未通过或者单元测试失败。当敏捷软件开发方法踢出来后,敏捷软件开发中提倡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持续集成可以在一天当中集成很多次,这种频繁的集成方式可以降低冲突,因为集成的频率比较高,每一次集成所改变的也比较少,所以,集成失败也就是定位失败。进行集成需要做到所有的源代码、运行的单元测试、功能测试和编译源代码;当确认编译和测试没有通过后,就会将报告发送出去。我们在进行集成工作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其他工作,即代码分析以及测试覆盖率等。
重构(Refactoring)是在对软件系统内部结构进行整理和优化,不会改变系统外部的构成,让代码可以简单化。在传统的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主要是有需求才来,可是,现在的系统架构不会那么容易实现,因此,我们就需要对原有的软件系统内部结构进行重构;再者就是还有剩余时间的时候,对代码进行重构。但是,重构在敏捷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中。重点:进行重构中,每一次的改变不应太大,用单元测试保证重构不会引起不良,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代码重构,还会对测试代码的重复进行重构。
结对编程(Pair-Programming)。在敏捷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是结对的。结对做事存在很大的好处,两个人在一块讨论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会走弯路。
站立会议(Stand up)。在每天上班后项目小组的所有成员先进行站立会议,因为站立会议是成员站立的状态下进行的,所以,我建议,站立会议的时间不应太长,尽量控制在15-20之内。站立会议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依次是:第一个问题是:你昨天都做了些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你今天需要做什么?第三个问题是:在工作中你都遇到了什么困难?通过这种形式让每位成员进行交流,相互了解彼此的工作内容。
较少的文档(Minimal Documentation)。在敏捷软件开发中有大量的测试文档。测试代码贴切的反映了客户的需求和系统API的用法,如果项目小组来了位新成员,让其了解快捷项目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新成员看测试代码。如果用书面文档的形式,万一代码发生改变,那么文档就必须要更新,如果及时更新,就会出现差错,让人费解。在敏捷中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因为测试改变,代码也会随着改变,测试可以反映代码的真实情况。
2 日常项目管理
目标:形成团队成员自发地回顾、总结、重计划,发现问题及时主动闭环改进,真正形成自组织的团队。
动作:
(1)计划会议
输入:已经讨论、评审通过的MSL(MASTER STORY LIBRARY)。
划分迭代:根据业界标准敏捷对迭代的划分方式,结合我们自身情况,决定采用两周一个迭代。
将MSL中的每一个STORY通过价值、风险进行优先级划分,高价值及高风险>高价值及低风险>低价值低风险>低价值高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种优先级,然后再把划分好优先级的STORY大概划分到每一迭代中,生成整个计划,其中,仔细考虑划分在第一迭代的STORY,后续迭代的STORY可以在迭代计划会议时调整。
对MSL中的每一个STORY都进行工作量/规模估计,估计方法采用STORY POINT的DELPHI相对估计法;(相对估计法详细介绍请看南京敏捷顾问项目第二周回顾)。
(2)迭代计划会议
重新估计STORY的优先级,确认、调整在该迭代中实现的STORY,细化讨论每一个在该迭代中实现STORY的实现方案、重新估计工作量;
(3)迭代回顾会议
回顾会议一般是在迭代结束时召开,主要是总结本次迭代有哪些好的实践可以在后续迭代中继续传承下去,总结本次迭代有哪些做得不足的地方,可供后续迭代吸取教训,要求所有成员全部参加;最后发现的问题要给出解决措施并让大家认领,当场确定出跟踪机制,认领后责任人定期汇报解决进度,最后要形成解决闭环。
在回顾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分析过程更有效,要注意聚焦问题根因,先使用20%的解决措施解决80%的问题,其它问题后续再重新分析解决。
实际上在类似迭代回顾会议等总结、分析行动中,头脑风暴、5WHY法、因果图法、柏拉图等质量方法就展示出威力,为项目分析、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083-01
一、运输需求管理提出的背景
运输供求矛盾尖锐、供不应求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从交通运输工程的发展过程来看,解决这一矛盾主要历了三个阶段:在小汽车时代的初期,重点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个路网的交通容量。进入20世纪70年代,把解决交通拥挤对策和能源、环境问题联系在一起,重点转向了加强交通管理,充分发挥现有道路设施的作用,使现有交通网的效果最大化。到了80年代,人们认识到交通运输供求不平衡是交通拥挤的本质,仅交通供给方面的对策,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提出了运输管理的概念,是在交通运输规划和解决交通拥挤对策指导思想上的一个转变。
二、运输需求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所谓“运输需求管理”是:通过交通政策等的导向作用,运用一定的技术,通过速度、服务、费额等因素影响交通参与者对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地点、运输路线等的选择行为,使运输需求在时间、空间上均衡化,以在运输供给和运输需求间保持一种有效的平衡,使交通运输结构日趋合理。
从交通出行的几个阶段来看,运输需求管理的内容包括:
1 在出行产生阶段。尽量减少出行的产生如,以电信代替出行(电讯会亲访友、网上购物、电视电话会议等);通过政策与宣传力量动员人们减少出行;在城市规划中应用既能保证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又能产生较少交通出行的土地利用模式。
2 在出行分布阶段。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终点向非拥挤的终点转移如,实行出行约束措施;优化辅助活动设施的空间配置。
3 在出行方式选择阶段。将出行方式由拥挤的方式向非拥挤的方式转移如,对某些交通方式实行刺激或抑制措施(如停车费、通行费、乘车费的调整,公交优先),以促进人们利用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保持各种运输方式宏观上的供需平衡。
4 在空间路线选择阶段。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路线向非拥挤的路线转移如,采用信息技术向出行者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或通过强制收费或价格优惠,使出行者避开拥挤地段;通过城市规划、交通政策等对交通发生源进行调整。
三、深圳市的交通现状
经济转型发展将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化,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领域的从业人口比例进一步增加,常住人口比例持续提高,居民平日机动化方式出行总量将大幅增长,预计到2030年,深圳居民全方式和机动方式出行总量将分别达到现状的1,5倍和2.5倍。
小汽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交通方式结构趋于恶化,中心城区将面临大面积、长时间交通拥堵的巨大压力。居民收入增加,汽车情节难舍。近年来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年均涨幅高达18%,至2010年底已超过170万辆,加上外地入深和每日出入境车辆,道路车辆密度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四、实施运输需求管理的政策建议
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综合的系统问题。为了促进城市交通发展,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满足人们对出行的高质求,对运输需求管理理论的应量需用显得尤为重要。
1 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提高“快、干、支”各层次公交线网运营车速,实现全网络速度升级。在二线通道等高强度客流走廊建设“轨道+快速公交”复合公交通道,实现大运量交通走廊的公交提速,提高城市关键交通走廊的公交供给能力。
丰富公交服务品种,推广高峰巴士、商务快巴、支线小巴,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公交需求,增强公交吸引力。在城市主要居住区与核心商业区或中央商务区之间开行直达商务快巴。
2 继续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逐步提高线路发车频率,增加车辆编组,提高线路运输能力。完善轨道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加强轨道运营管理。建立轨道与地面公交协同运营机制,强化两者之间的配合衔接与协同联动。
3 引导车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