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好处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4 16:22: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学的好处,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学的好处

篇1

第一是对经济增长态势的看法。2016年经济增长6.7%,到底是高还是低?从中国经济自身纵向对比,与过去7%的年增长目标和高于7%的年实际增长率对比,2016年的经济增长是处于较低水平状态。但这种简单的朴素对比未必科学,对这个问题应科学地判断。判断一个增长率是否适度,不是简单地看其数值的高低,而是要根据产出缺口(output gap)来进行评估:高增长率有可能预示经济过热,资源紧张;低增长率有可能预示经济过冷,资源闲置。通过一些经济指标综合判断,2016年中国的产出缺口逐步缩小,经济处于趋优的增长态势。中国经济总量早已稳居世界第二,在基数继续快速扩大的情况下,经济增势放缓完全符合规律。就是2016年这个放缓的增长率,与世界一些经济大国比较,仍处于鹤立鸡群的状态。因此,从产出缺口揭示的资源利用水平和全球经济增长对比看,说中国经济仍处于中高位增长,是无须质疑的。

第二是对货币供应量的看法。近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一度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在经济总量达五六十万亿元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早已超百万亿元,货币供应总量几近经济总量的一倍,于是人们惊呼:货币供应量太多了,银行流动性过剩,钱多了不值钱了。从绝对数量看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似带有较浓的感彩,应找一个科学的参照物。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判断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一般用物价和利率这两个指标较为合理。但这两个指标也使人们感到茫然,那么我们接下来再看这两个方面。

第三是对物价的看法。在宏观经济中考察物价,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变化来度量。2016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处于国际上典型的低通胀状态。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将通胀的控制目标一般定在消费物价上涨2%以内。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物价的感受要比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强烈。教育、医疗、娱乐、蔬菜和食品价格以及房价不同程度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人们对物价基本稳定的感受。实际上,近年来的物价有涨有跌,跌得较多的是家用电器、计算机、通信、汽车、电视机等。统计的物价水平和感受的物价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消费结构变化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目前还处于量变的阶段,一旦深化为质变,则应通过改变核算制度予以准确反映。因此,对物价的判断,统计的没错,人们感受的也没错,问题的关键是目前还未到从量变到质变进而影响宏观政策决策的阶段。

第四是对利率的看法。利率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价格型工具,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决定性进展,利率的市场弹性正在逐步扩大。现存的主要问题是,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出现方向性的背离,利率对资金供求关系的反映出现不同的信号,这增加了对形势和政策的把控难度。2016年中央银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低于2%,贷款利率低于5%,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后的实际利率,存款利率为负数,贷款利率约在2%左右,已属典型的低利率。但与此同时,具有市场利率属性的民间借贷利率,一般在三分以上,常见的在四五分,有的甚至更高,趋势还在继续上扬,已属典型的高利贷。官方利率反映货币供应量宽松,资金充裕;而市场利率反映货币供应量偏紧,资金短缺。是什么原因造成金融市场上的这种强烈反差呢?是货币需求问题,还是货币供应问题,亦或是货币的传导机制问题,人们在茫然的同时,纷纷指向资金脱实向虚。

五是对资金脱实向虚的看法。所谓资金脱实向虚,一般是指在货币宽松,银行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银行有钱也不贷给实体经济企业,而将这些富裕的资金投向同业往来或融资票据,通过同业之间融资产品的利差或费差来获取丰厚利润。在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大环境下,人们将这种金融同业之间的大量资金运用,斥之为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在金融这个虚拟经济圈中自我循环周转。更有人将这种金融同业之间的大量资金运用,斥之为资金脱实向虚的“空转”!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个理念在中国这样一个需要实业立国的大国环境下,在任何时候政治上都是正确的。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否意味着应把所有的资金均投向实体经济企业才对呢?也不尽然。因为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相伴而生的。针对实体经济而言,金融提供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针对现代虚拟经济而言,金融提供的是货币的储藏手段;而且,在货币的价值尺度这个功能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市场定价上具有相互比对验证的机理。因此,对虚拟经济也应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前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若与经济增长和物价对比,2016年广义货币(M2)增长超过11%,显得偏多。但考虑虚拟经济吸纳的具有财富储藏功能的以各种金融投资形式存在的大量货币,以及物价水平的低位稳定,应该说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是基本适度的。虚拟经济在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以上从短期经济运行角度,考察了人们颇有争议的五个问题。认识这些问题,有些具有稳定的核算基础,相对来讲容易辨清;有些核算基础欠缺,增加了认识的难度。有些经济现象似乎符合经济学原理,容易形成共识;有些经济现象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用经济学原理很难解释,容易形成分歧。

若我把眼光放得更宏观和更长远一些,则对问题的认识有可能更深入。从中长期经济发展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根据一些经典经济学家的研究结论,来自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这个结论正适应中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不论我们感知与否,也不论我们承认与否,中国经济现正处于深度的结构调整之中。

首先,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随着改革开放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众化和多元化并存,一些新兴的消费方式,既带来了经济的活力,也带来了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的难度。这导致一些经济活动很难用传统的经济学原理来解释,经济理论的创新赶不上经济实践的创新,增加了人们认识问题的难度。

其次,就业结构在持续发生重大改变。我国的就业统计目前只包括城镇正式在编职工,对于农民、进城的农民工和大量的非编制职工,目前就业统计核算并未覆盖。过去是靠单位安排工作,现在是找工作,除公职有编制约束外,大量的自由择业和自谋职业者,已成为主要的劳动生力军。而且,除了法律禁用童工外,除了公职单位有到龄退休的约束外,大量非公职单位,自愿就业、自愿退休或退休返聘已成常态。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既对消费有影响,也对产业发展有影响。

篇2

已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权威与主宰。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头昏脑涨。教师一黑板一黑板地板书,学生一张一张记笔记做题,都很疲倦,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一定要适时转变自己的角色,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讲“时间和位移”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进行兴趣导入;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阅读时,把不明白的问题勾勒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如果不能形成答案,则在班上继续讨论。教师作为主导,只是对学生问问题的角度是否与本课的重点难点相吻合上做好掌控。对重点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探讨,向纵深方向引导。对于非共性的和简单的问题,在巡视中或是在小组内解决。当学生掌握知识后,教师需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有关例题精选出来。可以作为小测,也可以作为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目的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充当讲解者,既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又能让教师了解他们的思路,还能给不明白的学生以启发。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解除学生畏难情绪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以分析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理论为主,而高中教学更侧重于抽象的逻辑思维,以及对动态复杂的物理现象的认识。因此,从初中阶段进入到高中阶段,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加之有的教师求胜心切,对刚上高一的学生就要求以高考的样式去思考,去做题,讲一些有难度的高考题,令学生们颇感头疼,进而对物理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自信心缺失,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特别是高一的物理教师,一定要注意通过各种方法排解学生的畏难心理。首先是把握好讲课内容的难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先讲清楚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然后对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不可急于上难度,不出偏题怪题,不搞难度比拼,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为主。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当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之后,再逐步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再一步步接触一些综合性的习题,放慢节奏稳扎稳打,切不可急于求难。其次,抽象的知识不利于理解,教师要化抽象为直观,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帮助学生化难为易,降低学物理的难度,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多采用生动贴切的比喻,真实可见的演示及亲力亲为的实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的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

三、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篇3

中图分类号:DF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1.01.13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被视为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仅就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如何处理好本科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基本关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略陈意见。

一、授课内容与教材的关系

这是课堂教学中必须首先处理好的问题。课堂教学实践中常常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是完全按照教材的体系和内容讲授,教师不作任何调整和补充。二是完全抛开教材,教师另讲一套。这两种做法均不可取,因为前者会使学生觉得教师在照本宣科,内容没有新鲜感,听起来索然无味,不如自己看书好;后者会使学生听课摸不着头脑,在教材与教师讲授的内容之间无所适从。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讲授内容与教材之间处于若即若离的关系,即讲授内容既要照顾教材的体系和内容,又不能完全照搬教材的体系和内容。课堂教学实践中,不妨采取以下具体做法:(1)凡是教材中清楚明白的内容,教师只作提示性的讲解;(2)凡是教材中论述不全面,未说透彻的内容,教师应当加以完善和深化;(3)凡是教材中较为原则、笼统的内容,教师应当加以充实和细化;(4)凡是教材中论述较分散,未作概括的内容,教师应当归纳总结,提炼出一些要点告诉学生;(5)凡是教材中有错误或者过时的内容,教师应当加以更正并说明理由。总之,教师的课堂讲授必须与教材挂钩,根据不同情况,对教材的内容分门别类地作出适当的调整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吃透教材和教学大纲,及时了解相关课程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最新动态,并有较强的判断鉴别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系统讲授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一名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必须使学生掌握某门课程完整和系统的知识体系,而绝不能使学生感到教师讲授的内容支离破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构不成体系。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合理安排讲授课程的体系和内容,做到所讲内容有头有尾,前后连贯,逻辑性强,体系完整清晰。这样做,也便于学生记笔记、课后复习和积累知识。但同时教师的讲授又要突出重点,而不能平铺直叙,平均使用时间,使得学生不得要领。教师对重点内容要反复讲,讲深讲透,使学生加深印象,牢牢记住,而一般性的内容则可以一带而过,不必浪费时间,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凡是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教师除了要放慢语速,加重语气,适当重复外,还应概括归纳出一些要点让学生全部记下来,并将其列入思考题或者作业题之中,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问题的印象和理解掌握。

此外,教师对于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不能回避,而要向学生交待清楚,引起学生重视,并使之理解和消化。

三、内容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关系,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注意内容的知识性,缺乏趣味性,就会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和消化,同时也不易记住。相反,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注意内容的趣味性,为追求生动而偏离主题,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缺乏知识性,就会使学生当时听起来热闹、有趣,但下课后却发现笔记本上空空如也,没有学到应有的知识。显然,这两种倾向均应当克服。一名称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关系,讲授内容的知识性是基础,是目的,讲授内容的趣味性是手段,是为知识的。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列举的每个例子,均应紧扣主题,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服务,而不能离题太远甚至文不对题。凡是与授课内容无关的例子,均不应在课堂讲,占用宝贵的教学时间。

四、阐释法学理论与联系司法实际的关系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特别是法学课程的讲授更应如此。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向学生系统传授某门法学课程的理论知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求学的重要目的。如果教师不能将某门法学课程的理论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就不是一名称职的教师,就会使学生感到失望。但另一方面,教师在向学生系统传授法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密切联系司法实际,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既要善于从实践中概括出理论,并用实践去验证理论,又要善于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对实践中的问题作出理论回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克服空谈理论,不联系实际的倾向,另一方面也要克服只讲实践,没有理论的倾向。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消化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实践中的各种现象。目前,诉讼法课程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案例教学法、观摩教学法和模拟审判,便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应当大力加强。

五、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能力两者相辅相存,密不可分。但就两者的轻重而言,培养学生的能力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目的,即传授知识要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服务。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得到启迪,学会正确认识事物和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较强的思维能力(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全部能力的基础。思维能力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指发现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等。一个人如果思维能力很强,原来不会的事情很快就会学会,后来居上,超过别人。同时,处理问题得心应手,处变不惊,遇事均有相应的处理办法。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强,则会人云亦云,总是跟着别人走,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工作平庸,做不了大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向学生传授知识要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服务。

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能动作用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点拨,往往会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终身受益。但是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生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接受知识的对象,任何好的教学效果均要通过学生的感受和实际收获来体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劲,还要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将教师的“启”与学生的“发”结合起来,做到有“启”有“发”。同时,教师要“启”而得法,学生要学而受“启”,举一反三,一“启”多“发”,从而较好地实现教学目的。JS

The Basic Relationships to Be Dealt within the Construction of Fine Course

TAN Bing

篇4

【基金项目】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36-02

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信号处理课程群一般包括“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都是电子信息类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其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通信原理”、“自动控制”等后续课程所必备的基础。信号处理的概念广泛地涉及很多科学技术领域,例如在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领域,4G LTE/LTE-a和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即5G中的关键技术,涉及到大量信号处理的知识,包括DFT/FFT,信号上采样下采样,多速率等等,这些概念都来自信号处理课程群。随着时代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该课程群的作用日益彰显,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一、信号处理课程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等相关课程对数学能力要求比较高,其内容涉及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论与随机过程”和“复变函数”课程的内容,课本上的通篇公式和概念,易令学生感觉抽象枯燥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低年级学生缺乏对实际系统的感性认识,教师直接按课本授课会有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总结起来,在传统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中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1.课程乏味,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传统理论教学重视对课程内容的传授, 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由于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讲解式教学”和“接受性学习”,教师往往把理论课教学理解为讲解知识技能、概念、原理;学生往往把理论学习理解为习诵、模仿和做题。加之课程理论性强,课程内容涉及复杂抽象的数学关系,学习起来比较晦涩难懂,从而造成相当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进而造成学生思维模式的固化,创造性思维能力弱化。

在我校,由于对信号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理论课程学时的不断削减,及课堂形式的制约,没有时间详细讲述信号处理理论与移动通信系统等实际系统的联系和应用,造成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都是旧知识,跟目前的新技术没有关系,从而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信号处理理论的兴趣。

2.理论学习及实训环节与技术发展现状脱节

课程群配合理论教学内容开设了少量验证性实验和实训内容,但其内容与实际工程中如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物理概念和工程术语没有联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难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学校有移动通信方面的专业实践平台,这种实验箱通常要么用于学生的认识实习,要么进行简单的调制解调信号分析,或者搭建简易的系统模型进行原理性描述,学生很难通过这样的实验实训,把所学信号处理知识联系起来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因此,如何克服传统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建立起信号处理理论与移动通信原理等相关内容的联系,将课程知识点跟实际系统融会贯通,进而改进教学模式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课程的改革探索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从培养方案、实验教学及考核大纲、新实训实验开发及课程内容整合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实践,将移动通信4G/5G系统关键技术与信号处理相关概念结合起来,摈弃传统的随课实验教学模式,为探讨开放式体系化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打造面向全校开放的极具特色和水准的专业实践平台作铺垫。

同时,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硬件和软件资源,依托信号处理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移动通信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以科研课题为载体,以教师科研开发为手段,构建与教学内容体系互动的实训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改变目前以课程带实验的孤立实验教学模式和脱离实际系统的实训模式,系统化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中获得有关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实践体验。

课程改革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演示课件的开发及在理论课堂上的引入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快速理解4G中LTE-a上/下行链路系统、以及5G中的热门技术FBMC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而掌握信号处理相关原理和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方法和作用,开发相关多媒体模块化演示课件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在理论课堂上对相关多媒体演示课件的观看和学习,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留下一个深刻系统的印象,由此对随后所做的实训实验的目的和步骤的理解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2.整合以信号处理关键技术为核心的实验实训教学内容

开发面向4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新MATLAB实训实验,演示及仿真真实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处理过程,针对DFT/FFT、信号上采样下采样、多速率等概念设计比较详细的模块演示和学生训练环节。并将现有的信号处理课程群实训相关实验加以整合,既要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同时也注意实验开展先后的衔接顺序,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并充分挖掘软硬件设备的潜力,为面向新技术开发新的实验内容作铺垫。

通过以上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训设计,锻炼学生拥有对系统的整体概念以及信号处理的系列概念,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三、改革的实施

近两年来,我们按照上述内容完善了信号处理课程群实验教学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用Flash软件开发出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包括LTE-a上/下行链路系统、FBMC系统的信号模块化处理流程的演示多媒体课件等)在课堂上随堂播放,并利用校园网络,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和演示这些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工程案例教学法和基于溯源科学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法,增长学生学习信号处理和通信其他专业课程的兴趣。

其次,开发出信号处理课程群新实训实验3个,对DFT/FFT,信号上采样下采样,多速率等重要概念给学生以直观体验和训练,同时整合移动通信新技术相关实验内容,制定出开放式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由于这几个实训实验是4G的LTE-a及5G移动通信的热点关键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实验中学生获得了与实际移动通信系统相联系的较直观体验,对相关重要概念得到深入和形象的理解。

四、结语

当前,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在我国商用规模不断扩大,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发持续推进,在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如何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改善教学效果,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方法,向社会提供适应需求的通信技术人才,是每个专业课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本次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与实际移动通信系统联系的基础上,夯实了信号处理课程群的理论基础,为构建有效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工程能力和工程伦理的教学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并且通过在实训课程中设计相关实验,改进了信号处理课程群的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本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动力。另一方面,新的课程改革提高了信号处理课程群任课教师的工程教育素质,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的工程教育。对完善教师教学案例库,创新理论教学环节,改革实验、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祥宇,周涛,翟艳磊.《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优化教学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8).

篇5

一、本科生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特点.内容繁多,教学时间紧凑经济学和管理类本科生在入学第一学期便需要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目前各高校常用的初级微观经济学教材有曼昆著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萨缪尔森等著的《微观经济学》和高鸿业著的《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这三本教材分别有22章、19章和10章,每本教材的内容均十分繁多,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消费行为、生产行为、市场分析、外部性,有的还涵盖了简单的博弈论、一般均衡分析等。而本科生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入学时需要参加近一个月的军训,第一学期的学时被大大压缩,一般高校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学时只有36个学时。在较短的时间内需要向学生教授如此多的教学内容,无论是给老师还是给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数理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采用了大量的数理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方法、图形和数理模型。经济数学、统计学等数学分析工具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微观经济学中也大量使用了这些方法,即使在初级微观经济学中也包括了边际分析、最优化方法等。这对于刚进入本科生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他们同步学习的高等数学中还未学习到极限、微积分等相关内容,很多知识无法用高中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准确的解释,对教师授课造成了一些困难。

 

.学生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需求是不同的。大部分管理类学生在本科阶段只会学习初级微观经济收稿日期:2012—04一学,但是如果需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需要掌握的则是中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微观经济学虽然与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章节是类似的,但是各章节内容的深度和分析方法都有非常大的区别。如果对这类学生只教授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内容,那么将给这些专业的学生深造、继续研究生学习造成较大的障碍。

 

二、本科生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针对以上微观经济学课程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科生微观经济学进行教学改革: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层次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大部分学校对于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学生均开设的是初级微观经济学公共课,即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学生均采用同一本教材学习初级微观经济学。由于经济类的学生还需要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因此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要求对于他们而言并不存在问题,但是对管理类的学生就会有学习与考察脱节的问题。因此,对于管理类学生而言,应该在初级微观经济学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将内容拓展到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初级内容和中级内容的衔接。

 

虽然中级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比较数理化、讲授内容也比较深入,但是可以以初级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的本质内容、内在核心解释给学生,便于他们今后自学和考试。

 

.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繁多,概念也较零散,几大块理论之间的联系性也不算特别强。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授课时间内,让学生全面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打破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方法讲授消费理论和生产理论,用案例分析方法讲授市场的结构,分析完全市场和不完全市场的特征,用参与式教学讲授初级博弈论的概念。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课将课程中所学习到的各种原理用来分析国内和国际经济热点现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各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如何利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各种经济社会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由于学时安排有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助教为学生的课程作业进行讲解和答疑,帮助学生在课下更好的学习和消化。

 

.尽量采用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微观经济学的大多数经典教材均是国外经济学家撰写,很多学校也采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利用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学生知道经济学概念和原理的原始表述,这种表述比翻译后的表述更加准确,也便于学生以后阅读国外文献,同时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强对英语的学习。

 

篇6

197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两位学者:前苏联数学家康托罗维奇和美籍经济学家库普曼,以表彰他们为建立和发展线性规划并把它应用到经济分析中所做出的贡献。这一事实诱导人们不断探求数学与经济学的共生现象,数学作为工具研究和分析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宏观、微观的数量关系,现代数学方法引入到经济学领域,大大地推动了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

一、数学方法对经济学研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可以从经济学的最高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名单中得到证实。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9年开始颁奖,上世纪末共颁奖32届,获奖者达46人。从32届颁奖的学者以及颁奖的内容来看,贯穿着一条很明显的事实,那就是数学方法与经济学研究的巧妙结合。几乎所有的(除了获1974年诺贝尔奖的哈耶克)获奖成果都用到了数学工具,有一半以上获奖者都是有深厚数学功底的经济学家,还有少数获奖者本身就是著名的数学家,特别是获1975年诺贝尔奖的苏联数学家康托洛维奇,获1983年诺贝尔奖的法籍美国数学家德布洛,获1994年诺贝尔奖的美国数学家纳什。

二、经济科学发展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是经济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分析基础》中文版序言曾经说,不使用数理经济学方法,是“不能使人超越经济科学的幼儿园的”。现代经济理论工作者们也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仅靠过去普遍采用的文字描述方法进行思辨式推理分析,很难保证所讨论问题的规范性及推理逻辑的一致性和严密性,也就难以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易证实性和理论体系的精密性,这就极不利于经济学科知识准确地、低成本地积累、交流和传播。而数学方法则能使经济学研究对象明确具体、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数量化以及保证逻辑推理过程的严密性,最终将保证在理论上得出的结论具体明确,使相应的经济理论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从而减少或消除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促进经济科学不断发展。自从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的词汇”来分析经济现象并确定经济发展存在着客观规律性以后的三百多年来,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且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现正在使用的边际分析、弹性分析、均衡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投入产出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经济控制模型、博弈论模型等都是利用数学工具来解释或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它们对经济科学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数学使经济学研究清晰、精确,逻辑推理更加严密

回首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会清楚地发现,经济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与数学有着重大的关系。无论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转变,还是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都得益于数学方法的应用。在经济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发现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经济思想。它揭示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内在规律:价格调节会自发地实现均衡。但这一经济思想最终是由迪布鲁运用拓扑论、集合论等现代数学工具给出了最完备的证明。在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转折中,微积分被应用于经济学引发了经济学的“边际革命”,这就奠定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而必然数学向随机数学的转折,促使人们以概率论的观念取代了传统的定数论的观念,于是经济计量学就应运而生,从而沟通了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经济学进一步实用化。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人类经济行为中最难以把握的问题之一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在运用了博弈论之后对其分析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使得数学在不断应用于经济学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着与数学的关系,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在经济研究中的思维的方式和习惯,使人的思维和行为更具有了定量特性。这就是说大部分经济现象即使不用数学也能讲清楚它的因果关系,但是数学有它的好处,因为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形式逻辑,尤其有不少人在运用语言时逻辑容易不严谨。这就要求在经济学的论述和交流中,从使用文字语言转变为使用数学语言。因为使用数学语言比较简练,表述概念比较精确。数学语言是最严格的逻辑形式,其逻辑严谨、无歧义,并容易被证实或证伪。可以说科学史上的许多争论,都源于未明确给定讨论的前提条件或者潜在假设模糊,用文字语言表述难以发觉,造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局面。解决这些争论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数学语言。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无意义的争吵,这无疑将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提高经济学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我们看到,经济管理数学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经济管理已离不开数学这个支柱,而且随着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学的作用显然会向更多方面拓展。依据数学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来进行数学教育改革,是时展的需要。一般说来,数学并不能直接处理经济领域的客观情况。现代化进程所需要的数学起源于实践,数学与实践的联系是通过数学建模来实现的,为了能用数学解决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就必须进行数学建模。因此应该在高校的数学课程中加开和重视数学建模课。

篇7

主流经济学的“傲慢”

然而,在这次跨越学界和阶层的争论中,这种主流经济学却在一般民众中失宠,甚至引发强烈的抵触情绪,形同支流。网上的民意显示,支持主流经济学家观点的网民不到5%,而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言论近乎激起民愤,声誉降到历史低谷。主流的界限似乎仅仅限于其在大学和期刊中的支配地位。

正因如此,不少主流经济学家认为,产权讨论被不适当地扩大出了学术界,并坚持认为在学术界,基本的观点还是一致的,对错不在人数多寡。或许,如果网民只限于经济学专业人士,对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支持率不会小得如此可怜。但我们仍不禁疑问:主流经济学为什么会远离大众?精英团体为何背离大众情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就主流经济学而言,其本身就是假定现实中的人是经济人,他们在现实的约束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或利润,而现实改革路径的选择正是这些相关经济人博弈的结果。那么,为什么这些结果却不能为大多数当事人接受呢?笔者的如下思考或许能给人们提供一些想象空间。

主流经济学家首先忽视了与大众沟通的方式,不应盲目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知道,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引以为豪的有像萨缪尔森、弗里德曼这样能同一般民众交流的大家。而从这次民众对主流经济学的态度看来,中国的主流经济学要深入人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老百姓听到诸如“腐败能够增进效率”、“看到城市交通拥挤时,我就感到欣慰了”之类的言语,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其中的“思想”的。

其次,主流经济学忽视了公平。当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风趣地说“经济学节约了爱”时,我想她指向的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主流经济学被认为是一门实证的科学,但其隐含的价值判断标准是清晰的,即以效率为最高、甚至是唯一的标准。而在社会生活的绝大多数领域,自由竞争是达到最高效率的保障,因此,主流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崇尚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样,对效率的无限推崇使得主流经济学在相当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忽视了公平。在大众看来,主流经济学体现了一种嫌贫爱富的逻辑,似乎总是站在既得利益者立场上的。

再次,主流经济学失去大众的另一原因源于经济学研究的层次更加具现实性。在这次讨论中,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领域的学者更多地走向了主流经济学的对立面,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由各个学科研究的层次不同而造成的。经济学之所以是一门显学,原因之一是经济学是更加务实的学科,更多地着眼于当前条件下的现实问题,反对做远离现实的批判。这在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属于较低的层次。在其他学科在较高层次上对现实提出各种批评时,主流经济学家要说的是,现阶段只能达到这种次优状态,理想状态只能渐进地实现。

最后,主流经济学引起大众不满有其客观的一面。中国改革前20年基本上可以用增量改革来描述,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体制内的人不受损,体制外的人福利增加,从而使改革较少有失利者,几近于经济学中没有受损者的“帕累托改进”。此时,改革较为顺利,反对主流经济学也缺乏现实的理由和群众基础,从而使主流经济学理论得以大量深入地传播。而进入90年代后期,改革深化到了存量调整阶段,这样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受损者,在没有得到应得的、起码的补偿的情况下,他们放大了发自主流经济学的声音。

总之,主流经济学失去大众的尴尬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注意到这些原因对于争论各方和一般大众都是有所裨益的。

主流经济学再次遭遇挑战了吗?

与去年不同,由于有了眼下“顾雏军倒下”这个确凿证据,针对主流经济学的批评由质疑再次“失语”和当初信口开河,很快转向了更深入的谴责:颇具企业家才能的顾雏军们之所以走到今天,主流经济学家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难责其咎;正是因为主流经济学所营造的暧昧环境,为顾雏军们提供了违规操作激励的制度环境。各家报刊评论一起发动对主流经济学家良知的考问,认为主流经济家代表了转轨时期的某些既得利益集团―――“屁股决定了脑袋”。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就事论事地看,主流经济学家所力推的民营化显然并不是导致此类严重问题普遍发生的充分条件,因而,我们不能将顾雏军的被捕和格林科尔系的坍塌随意推而广之,得出所有民营化企业都存在类似问题的结论。单凭个案不能否定整个民营化之路,也不能轻率指责主流经济学家别有用心地将国有经济引入歧途。

其次,此次事件固然验证了郎咸平此前的判断,但这并不代表主流经济学的失败。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一个结论是,主流经济学家并不否认朗咸平所指出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的存在,对此,主流经济学家也早有关注;但他们不能同意郎所开出的处方,即没有条件地认定国有比民营更有效率,进而应该终止现行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之路。这才是争论的焦点。

主流经济学的逻辑是,在像家电这样以营利性为唯一目标的竞争性领域中,效率是唯一的维度,而民营产权和国有产权相比具有监督和激励的效率“比较优势”,因而民营化必然是一个增加社会总财富的一种福利改进。

当然,由国有向民营转变的现实中,国有资产流失屡禁不止,难以杜绝,这是事实。主流经济学家之所以置之不理,甚至讳莫如深,原因在于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很难找到一个最优途径完成这个过程。针对公众对民营化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指责,主流经济学家通常会反问道: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郎咸平说国有化,而这是与主流经济学的逻辑背道而驰的―――在国有产权制度安排下,被“内部人控制”的国有资产会像夏天里的冰棒一样融化消失,这难道不也是流失吗?结果是,对目的(效率)的执着追求足以让主流经济学家们忽略过程中的瑕疵(不公平)。

如果人们能够相信如上分析确是主流经济学的逻辑,那么,质疑主流经济学家良心何在,甚至指责其为自身利益而向顾雏军们大开方便之门就是有失偏颇的。你可以说一个人的逻辑推理有问题,但你不能根据他的结论对谁有好处就认为说话者得了某人的好处,代表了某种利益。

恋爱中的人爱问:月亮代表谁的心?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傻傻的,因为答案见仁见智。同样,你要问主流经济学家代表了谁的利益,这也不是一个科学的提问。

笔者认为,主流经济学家曾经对顾雏军的支持符合其一贯逻辑,我们不能一方面呼吁学者要有独立的立场,而另一方面一旦他们得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就扣上代表某某利益集团的帽子,如此做法不能以理服人,于事无益。

篇8

与美国教授的薪酬相比,中国从事经济问题研究的学者们要“寒酸”得多。不过,这不包括中国的“明星”经济学者,如果将他们的所有收入加起来,年薪几十万乃至百万者不在少数。如果再考虑到四年来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走强的事实,虽然他们还没有达到美国同行的水平,但其实际购买力和财富增长的速度不会逊于别人。

最重要的区别还在于,不像美国同行,再怎么出名,也只是个大学教授而已,中国的经济学者(包括老、中、青三代),常常自称或被认为是“经济学家”。能冠以“经济学家”头衔,同时“经济学家”的队伍如此庞大,这不仅令国内其他学科望尘莫及,也令国外学者自叹不如。

这里不试图就彼此的研究水平进行对比,但从中、外经济学者所研究的领域中还是可以领会到某种治学风格的不同。在目前美国一流大学经济系正在争抢的“明星”经济学教授中,有三位引人注目:一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马休・拉宾(41岁),主要研究人类经济行为为何常常不理性,哈佛大学目前正在挖他;二是哈佛大学的凯洛琳・郝克丝碧(38岁),主要研究学校改革、教师工会及学生行为的经济意涵,斯坦福大学正考虑将她挖过来;三是前麻省理工学院的桑德希尔・穆拉那森(31岁),主要研究人类个性如何影响经济行为,哈佛大学刚刚将他收在帐下。

由上可知,由于美国经济学发达,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技巧变得越来越复杂,相关研究实际上已经被逼到十分具体、微观的层次。实际上,上述分析技巧加在一起并形成一种连贯的、可靠的经济科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美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总体看,美国经济学教授为了“有饭吃”,不得不守住自己的一“点”。

同样,中国的“明星”经济学教授无形中把自身看成是全能型,这也是为了“有饭吃”。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教授是“多大的云下多大的雨”,中国的经济“明星”们赶上了经济学成为中国“显学”的好时代,更吃得开。上至国家经济决策,下至市场体制改革、企业改革重组甚至个人理财,到处都有他们的论述,各种利益与好处当然也就跟着来了。

然而,教学的不站讲台,搞研究的坐不住板凳,就那点东西到处讲,时间长了,好比关公卖豆腐―――人硬货软。无论叫得多好听,也只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大杂烩,只是给中国引进了一大堆似是而非的概念与术语。换言之,中国至今还从未形成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性经济学体系,即使中国气势磅礴的改革为国人特别是经济研究者们提供了绝好素材和活生生的样板。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学界突出存在的浮躁。

篇9

对经济学的功力不必我在这里说了,先说关注和推动中国经济改革。钱颖一教授的发言,几次让我感受震动。

十几年来,我们一直为市场经济鼓与呼。其背景,一是痛感计划经济的弊病,二是现代经济学的学理依托在于市场经济。现在回过头来,却感到自己原来的思考其实还是比较肤浅。2000年2月2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同时庆祝吴敬琏教授从事经济研究50周年。在那次研讨会上,钱颖一教授提出,市场经济有好的市场经济和坏的市场经济之分。他说,那么多国家搞市场经济,搞得好的却很少。钱颖一教授的这个观察,就给我带来很大震动。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转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严重的问题,有些难以避免,有些本来可以避免。如果我们不加注意,任其积累恶化,可能会危及我国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这就导向法治和的思考。

此前,我对法经济学(Law and Economics)一直比较关心。但是如果从法治和的要求看,迄今法经济学基本上是一个“错与罚”、“罪与罚”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引入激励机制,让个人目标和社会利益相容。其实,纳税人出钱,委托政府做事,这是最大的委托关系。委托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道德风险的问题,说是为人民服务,实际上也许在损害人民利益,甚至在限制人民的权利。

政府权力是必需的,但又不能不加限制。这就走向“有限政府”的理念,即政府的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严格限制的政治体制。人类历史已经证明,意义的有限政府,也是发展好的市场经济的有力政府。

再说关注和推进中国经济学教育的现代化。

伴随着经济转轨,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也在艰难地转轨。现代经济学主流的模型思考,正在艰难地扎根。由于大环境的关系,20多年来,只要一个人头脑好使,口才不差,爱读报,关心时事,自信心饱满,那就不但可以对经济问题发表高见,而且还可能参加经济学研讨,甚至走上经济学教育的讲坛。但是现代经济学“新古典”的训练方法,对学生的投入的要求很高。正在这个时候,有标榜把众多诺贝尔奖得主都“盖过”的大师级人物,不仅完全否定博弈论的意义,而且对经济学使用任何数学方法表示直言不讳的反感、对“年青辈”主流经济学家的模型思考和数学推演反复贬斥,鼓吹无须学习必要的数学方法也能成为现代经济学者。少数很有才华的学生,在很富成效却也颇费心力地沿着主流经济学训练的道路前进的时候,听到大师级人物这么说,难免动摇,说到底,“十年寒窗”是许多人敬而远之的境界,特别是在这个节奏似乎太快的世界。

篇10

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1.系统性强。西方经济学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且这种体系仍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例如,微观经济学以马歇尔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和市场出清假设为前提,形成了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行为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得出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机制能自主实现经济均衡。宏观经济学则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以解决市场失灵为己任,形成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得出资本主义经济通过政府干预可以实现均衡。现在,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西方经济学又融合了许多流派的思想,以不断补充其理论的不足。

2.实用性强。所谓实用性主要指它基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病状进行分析,做出诊断,开出处方。西方经济学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为己任,正如上面所讲,凯恩斯《通论》的出版就是为了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问题。近几年,西方经济学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同时,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所采用的一些研究方法,以及得出的一些研究结论,对现实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3.简明的经济分析框架。一个规范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五个部分组成:(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假设。(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

4.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分析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几乎涉及了经济学的所有论题。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形式逻辑,借助数学模型可以把逻辑关系一步步推演下来,做到严密精确。简洁恰当的数学模型有助于理解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释经济现象,预测经济现象。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西方经济学理论抽象、难懂、学生很难消化。西方经济学不同于一些应用性学科,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主要从概念、特征、作用、性质方面理解问题,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形成的。假设条件放宽,理论有可能不成立。加之该学科常常用到数学知识,这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措手不及。再者,高职的学生年龄较低,社会阅历简单,对社会实践了解有限,学生层次参差不齐,这些都增加了讲授和理解的难度。

2.西方经济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常常打架。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学科,现在不仅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要学,而且诸如信息专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教学计划要求一学期54学时讲完微观、宏观两部分内容。教师如果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教学对象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学生学到的东西就少;教师如果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学生学的东西多了,但往往似是而非,这样就出现鱼和熊掌不能兼而得之的尴尬局面。

3.学生对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不适应。经济学是借助数学模型解析经济现象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形式化及其逻辑的严密性给其在经济分析中带来很多的方便和好处。但初学西方经济学时,学生大多对复杂的几何图形、数学公式、数学证明不太适应,不理解这些图形和公式的经济学涵义,很难把它们与文字描述统一起来。

4.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目前,经济学教科书上都是以外国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缺乏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无助于了解并解决中国现实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的问题。面对经济学教科书深奥理论的大杂烩中充斥着不现实的图像和专业术语,即使教师告诉学生模型的直观意义,由于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学生还是摸不着头脑,每一章都令人困惑,更不清楚下面将要学习什么内容,从而认为经济学是枯燥的、沉闷的。

三、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创新路径

1.把握核心,理清主线

西方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决定”,主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主题是资源利用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别理出一条主线,通过这条主线把各部分内容串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和特点。

2.训练经济学思维

教学要认真考虑这样一个事实,即一门课程不但要反映知识本身的性质,而且还要反映求知者的本质和知识的获得过程。教一门课,不是建造有关这一科目的一个小型的现代图书室,而是使学生亲自像一名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像一名史学家那样思考史学,使知识的获得过程体现出来;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了解经济学家如何研究他们的领域,这需要通过教学创新来完成。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授之以鱼”,而且更要“授之以渔”;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播,而且更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研究、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会经济学方法

掌握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学好经济学的基础性问题。例如,均衡分析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通过均衡模型研究一个经济及其所有市场达到均衡时的价格与资源配置决定问题,这对于理解市场机制的效率与稳定性,进行宏观经济活动分析提供了关键的基础理论支撑。

4.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们更好地生活与发展,脱离实际生活的经济理论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教学中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可以列举实例对原理进行分析。例如,讲授弹性理论,可以列举我们身边的事说明弹性理论在价格上的应用,像弹性系数较小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人们的消费支出增加,影响人们的生活;弹性系数较大的奢侈品,价格上涨,对奢侈品的需求量会减少,但不会影响人们的具体生活。再如,在讲到IS-LM模型时,可结合中国近几年的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实践来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系统了解宏观经济中一些重要的总量和政府政策的意图,将抽象的理论变成鲜活的知识,将呆板的模型变成现实的图画。

5.教学内容注重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保持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

经济学理论总是赶不上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学教科书总是赶不上经济理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经常关注本领域最新发展和动态,不断把一些较为前沿的内容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有用的信息。

6.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需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的特有概念去理解。这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掌握。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形象的方法,将理论以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案例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每一章的教学中,寻找结合教学内容的真实事件进行分析解释,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训练学生分析和解释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经典的“蜜蜂与果园”等案例已深入人心。案例教学能把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事实摆在学生面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济理论的理解。

(2)多媒体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参考资料、有关的经济事件材料等,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记忆与理解。

(3)实验教学法。课堂实验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手段,是一种专门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互动的简短的游戏。最经典的例子是供给需求模型实验,该实验源远流长,可以一直追溯到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张伯伦于加世纪40年代在哈佛课堂上开始的市场实验。供求实验中,学生自己参与某个商品市场的买卖,了解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是如何通过供求作用自发形成的以及背后有怎样的深刻原因。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切身感受到确实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我们每一位参加实验的交易者,最终使价格和成交量收敛于某一稳定的数值。学生利用课堂实验可以检验理论和发现理论,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信心。

(4)讨论教学法。教学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促进研讨的深化,最后教师可以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和提炼,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概括性理解。

除此以外,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尝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研究促使学生应用在课堂上较少用到的创造技能。

参考文献

[1]丁学政.西方经济学研究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A].新世纪新思考[C],1999.

[2]杨帆.对于中国地下经济的粗略估计[N].天津工商报,2000.

[3]高鸿业.为什么要研究西方发展经济学[J].世界经济,1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