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政策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4 16:23: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民营企业的政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民营企业的政策

篇1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风险投资市场

(一)政府应该担负起风险投资市场的培育任务,积极引导风险投资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从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来看,由于受原有的投资模式和国有企业运用模式的影响,一开始就很自然地选择了以国有风险投资公司为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这种由政府直接担当投资者的风险投资模式的弊端十分明显,一方面投资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也会对民间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政府有限的财力不足以支持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因此,政府有必要改变现有的风险投资模式,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风险投资产业中来,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形成。

(二)政府应当致力于规范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

针对我国目前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政府应当加快相应的立法工作,通过法律的建设和完善来约束和规范参与风险投资各方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风险投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监督,但是这种监管应当是释读的,不能将风险投资管死了。

(三)政府应当积极扶持风险投资的发展

在风险投资市场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政府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为了鼓励和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法律的形式给予其一定的优惠政策;二是加快与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相关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三是积极推进主板市场以外较低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继续加大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力度

(一)适度扩大基金的规模

虽然这类基金不同于风险投资和商业信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创业期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是更注重基金本身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但是基金规模的扩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其作用的发挥。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日益重要,可以预想的是随着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不断增长,对于创新基金的需求也会呈上升的趋势。因此,适度扩大创新基金的规模是必要的。

(二)建立和完善基金运作模式

如何减少基金运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干扰直接关系到基金本身的运作效果。因而,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基金运作模式非常重要。理想的运作模式应该能够阻止针对基金项目的寻租行为,一方面尽可能减少各级政府官员对基金投放的干预,另一方面对参与基金运作的中介机构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以此来保证能够按照其政策初衷正常运作。

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一)建立以地方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而且中央政府财力有限,建立以地方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更为可行。各地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建立规模数量适当的担保机构,直接参与到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中央政府原则上不涉及具体的企业担保,对于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在担保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地方才力不足的困难,可以通过中央财政拨款的形式给予一定的支持。中央政府应当致力于建立酝酿已久的国家级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中心,并督促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省一级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尽快形成多层次的再担保体系。

(二)坚持不同类型的担保机构共同发展,互为补充

目前,担保机构一般可以划分为政府担保机构、商业担保机构和企业互助担保三种类型,三者的服务对象的选择上有所区别,坚持三者的共同发展有助于形成多渠道互为补充的信用担保市场,从而能够为更多的创业期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三)建立有效的担保资金补偿渠道

政府担保机构的盈利性远不及商业担保机构,也没有互助担保机构的成员保费收入。因此,应该建立一个以财政资金为主要来源的、长期稳定的资金补偿机制。

四、发展主板市场以外的“二板市场”

“二板市场”的推出可以打通一部分成长期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同时也有利于为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制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相对与国有大企业和少数大型民营企业有着银行信贷和主板市场的大力支持,成长期民营企业则面临着发展资金的短缺,因此发展适合成长期民营企业需要的资本市场对于民营企业的成长意义重大。“二板市场”的推出还可以为风险投资创造一条理想的退出渠道,从而解决了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现实问题。除此之外,通过发展“二板市场”不仅可以优化企业自身的融资结构,还可以缓解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压力。“二板市场”分流一部分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这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一致的。

尽管目前发展“二板市场”还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发展“二板市场”的长久障碍。我们主张通过路径的选择来规避发展“二板市场”过程中可能和潜在的风险,并通过发展过程中的不断规范来化解这些风险,这种发展策略是合理可行的。

五、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一)建立控制和分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制度措施

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严格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以便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自身素质和强化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二是尽快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对所有吸收公众存款的中小金融机构实行强制投保,以便保证在中小金融机构陷入支付困难或破产时能够实施及时有效的投资救援或存款理赔,增强客户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心,提高其社会形象和信誉。

(二)逐步解除地方政府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干预

在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机制的基础上,应当彻底解除地方政府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干预。事实上,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的信贷干预是造成其陷入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解除地方政府的信贷干预有助于中小金融机构完善其内部治理结构和增强活力,并能为民间资本的进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进一步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

篇2

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金融支持必不可少。因此,需要多策并举,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从政策环境层面剖析融资难

(一)在国家政策层面

国家正式金融系统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非正规的民间金融渠道不仅受到政府政策的压制,而且非常缺乏。虽然近几年金融改革步伐加快,但总体金融改革措施不到位,组织制度创新不足。致使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且数量极为有限。

(二)在资金需求层面

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为中小企业,其本身的先天弱势这就决定其规模小、发展层次低,经营业绩、信用状况不佳及财务管理不规范等一些固有缺陷,同时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出现的逃废债行为,恶化了信用环境现象,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融资困难。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金融改革的力度,但是制约民营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因素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在金融支持层面

一是金融机构重视不够,信贷投放总量较少。授信额度和范围有限,在贷款额度权限配置上不够灵活,使得县级支行对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有信用的民营企业没有能力扶持。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服务手段不完善。民营企业具有融资需求少、要求急、周转快的特点,为适合民营企业的贷款的特点,在贷款企业的评级、担保、授信等方面,金融机构缺少合理的简便的操作程序,致使民营企业的得到的金融支持少。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应对之策

从以上分析看出,金融改革的相对滞后,金融支持不到位等环境因素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因素。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需要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商业信誉

1.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管理涉及多个方面,从融资的角度看,重要的是企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金融机构在贷款决策时,企业法人代表的经营能力和诚信指数,将是主要考虑因素;同时,规范的内部管理及财务透明度,可以冲抵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的担忧,从而使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成长性充满信心。

2.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生产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在企业创新体系中,产品创新是核心,没有产品创新就没有竞争力;技术创新是支撑,为产品创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所以民营企业要竞争市场,依靠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以高科技含量名牌产品,带动企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3.充分发挥企业制度创新能力。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简单,绝大多数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合二为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原先那种人合结构,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逐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产权关系,促使企业形成内在发展动力,也是提高商业信誉的重要措施。

(二)深化金融改革,实现政策资源有效发挥

1.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信用担保业务,这是国际金融借贷成功经验。因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的完善,收益的营企业将是数不胜数的。如地方政府可以试点民营企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同时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政府的出资、参股或控股、提供一定的补贴与扶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政府的行为是以保证这些担保机构作为独立的法人为前提,其作用在于政策行为的引导和外部的监督管理。

2.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对国家的金融业,要改进强化监管。首先要提高金融监管部门的独立性,发挥政策制度的威力;其次要借鉴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普遍使用的审慎监管方法。针对民营企业融资的限定性规定过多的问题,允许大幅度扩大的融资选择渠道和空间,使民营企业不在收融资拖累,重要的是加强监管。

3.非正式金融活动有灵活政策。对非正式金融,金融管理部门要有积极灵活的监管政策,不要简单禁止,力在改革创新。一般原则借助民法和合同法来保护非正式金融、帮助其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提供预警信息,提高透明度,降低其风险。

4.加快征信中心建设。征信系统涵盖面大,服务性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其依赖越来越大。我国的征信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征信中心和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度不一,且缺乏统一的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加快征信立法进程,加强对征信业的有效管理,是确保征信业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加大融资力度,完善贷款方式

篇3

一、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税收政策现状分析

(一)对民营企业与税收政策的界定

对于民营企业的准确定义,目前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意义上,民营企业是从企业性质的性质来划分企业类型,即相对于国有性质而言的。因此,民营企业可以指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的所有企业。为保持前后一致,本文将民营企业的界定为私营企业与个体经营企业,相关数据选取也以此作为标准。税收政策是政府财政政策的一种,指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运用税收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的方式。税收政策也是税收制度的一种,也体现在税制要素的不同规定,但具有临时性、灵活性等特点。在规范的税收制度下,国家为了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往往在一般的税制规定内,做出一定的调整,如缩小课税范围,降低税率,延迟税款征收等,以降低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民营企业税收政策的现状

本文从一般性税收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两个方面分析陈述民营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的现状。从一般性税收政策来看,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以外的民营企业按照25%的税率,对来源于中国境内外所有扣除一定的费用后纳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按照个人所得税的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税率是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从税收优惠政策来看,一是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对于符合规定的小微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0%征收。而且,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万元的小微企业,按其所得的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二是,促进民营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民营中小企业对于投资的吸引力不够,我国政府为了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出台政策鼓励投资企业对于特定民营企业的投资。

二、国外扶持民营企业的税收政策

西方国家促进民用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有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美国和德国的税收政策:

(一)美国扶持民营企业的相关政策

美国陆续颁布实施了《小企业投资法》、《纳税人免税法》、《经济复兴税法》等。首先,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选择按个税纳税方式缴纳所得税,避免重复征税;其次,在企业投资方面,允许企业使用加速折扣,加速民营企业资本周转速度;最后,利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二)德国扶持民营企业的相关政策

德国扶持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全面,深入到了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首先,为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德国给以其所得税低税率的优惠政策;其次,在鼓励企业投资上,德国政府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投资于机器设备的部分给予附加折旧的优惠;最后,德国政府对特定地区的企业给予5年内免除特定税费的税收政策扶持。

(三)国外民营企业税收政策的启示

一是,政策目标明确。国外政府都对民营企业在本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有着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制定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目标明确,特定的税收政策对应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特定问题。为了切实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通过立法确定下来,将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法制化。

二是, 分类实行税收优惠。各国对民营企业的税收政策并非完全相同,对于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有不同的税收优惠。各国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技术创新企业都给予了区别一般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此外,对于落后地区的民营企业,政府也设立了特定税收政策给予税收优惠,如德国政府对在落后地区新建立的企业,给予5年内免征营业税的税收扶持。

三是,多种方式并存。各国采取了多种税收优惠方式一同来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例如:美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中,既有对小规模企业的税率优惠,又有鼓励投资的加速折扣优惠,还有对投资收益的减免税。

三、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的改进思路

篇4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15102

1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科学内涵与外延

(1)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工业产品市场。国防工业产品市场(俗称军品市场)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市场规律组织武器装备科研技术研究、工程制造和生产采购的所有科研生产经济活动。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工业产品市场,要求逐步开放国防工业产品市场,打破军工系统内部大配套的格局,进一步引进竞争机制,在保障国防安全条件下,适当降低军品准入门槛,将一些零部件、原材料和中间加工制造采用许可证管理、招标、订货等办法分包出去,选择有条件的民用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进行研制与生产。

(2)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国防工业技术市场。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国防科技活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数量为141353家,企业数量比2003年增加了13.14%。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54270家,私营与个体经济企业52844家,分别占企业总数的38.39%、37.38%,全国民营科技企业资产总额达到53003亿元,这表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已经具备参与国防科技的实力和能力。

(3)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工业资本市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国防工业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明确表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按有关规定参与国防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国防工业企业的改组改制,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因此,要积极吸呐民间资本进入国防工业资本市场,参与我国国防工业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实现国防工业资本多元化,以提高国防工业的竞争生存能力。

(4)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工业人力资本市场。人力资本是国防工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直接决定了其服务国防及国民经济建设的能力与质量,在国防工业系统的各项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国防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不够雄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高层次优秀人才紧缺。因此,加强国防工业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要充分利用普通高等学校和民营科研机构学科专业、人力资源、设备设施上的优势,积极引进各类民营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为国防工业企业的武器装备研制提供人力资本支撑。

2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制约因素

目前,对于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工业参与武器装备研制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工业发展战略。2005年5月27日,国防科工委正式对外颁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对民营企业进入国防领域进行“正名”与“鼓励”。根据该《办法》,民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将获准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这些都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塑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民营企业可以进入国防工业,但也不一定完全就能够进入国防工业。因为,军队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法规,确立了有关制度,但尚未构成民营企业进入军工市场的充分条件,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利润因素。

首先,武器装备是用于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的产品,平时军队对武器装备的消耗量非常有限。同时,一国政府为了保持军事技术上的领先性和降低武器装备的淘汰成本,对同一型号的武器装备等产品采购量也十分有限。如果一次性订货批量过小,会造成企业生产和经营防务产品规模上的不经济,甚至可能陷入亏损。武器装备产品订货间隔期长。另外,一些武器装备更新周期长,当某种武器装备批量生产和装备军队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进行更新换代,期间将不可避免地使企业存在专用设备、人才等闲置浪费现象,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就是说,如果进入国防产业无利可获,或者获利甚微,民营企业就会缺乏进入国防产业的意愿。

(2)风险因素。

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工业面对投资与生产的双重风险。首先是专用性投资风险。武器装备是用于保障国家安全防务的特殊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对设备、工艺、材料和人员等都有一定特殊的要求,客观上要进行一些专用性的投资。这个专用性投资,仅仅“锁定”在武器装备生产上,企业能否获得武器装备订货任务,以及获得武器装备订货规模状况,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武器装备生产专用性投资的效率。其次是武器装备技术开发的风险。在武器装备的技术开发中,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面临失败率极高的风险。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工业所承担的这些风险,如果不能使企业有获得高收益的预期,甚至使企业产生利益受损的预期,那么民营企业就不愿去积极面对这些风险,也就不敢进入国防产业。

(3)准入的高门槛。

国防工业准入的高门槛增加民营企业的进入难度。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事关国防安全,因此,武器装备需求方出于对国防安全的考虑,对武器装备的生产具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因而,民营企业要进入国防工业,必然面临着一个比较高的门槛。主要表现在:①特定技术要求高;②进入成本高;③特殊标准要求高;④安全保密要求高。

(4)政府的严格管制。

武器装备用于保障国家安全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进入国防工业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管制。长期以来,我国对进入国防工业的企业通常采取的是政府指定办法,即由政府直接指定某些企业作为专业性军工队伍从事武器装备的生产活动,任何企业不得随意进入和退出国防工业。目前,虽然民营企业可以参与部分武器装备的生产经营活动,但也被严格限制在非常有限的产品生产范围内。政府对进入国防产业的严格管制,导致民营企业与国有军工企业在武器装备生产上的不平等地位。

3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政策保障机制

(1)构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资质认证机制。

民营企业要想准入国防工业,必须符合国防科工委制定的“许可证”制度和军队制定的“资格审查制度”所规定的条件,并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严格审查,才能具有承担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的资格。①要验证民营企业是否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②要验证民营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资信和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良好的资信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始终能够作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安全保密,并在合同履行中有良好的业绩。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指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符合国家或军队有关标准和要求,管理正规有序,体系运行有效。③要验证民营企业是否具有履行装备研制生产合同的条件和能力。

(2)构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项目招标机制。

项目招标机制是指武器装备采办方拟采办武器装备的内容、要求等以招引或邀请某些愿意承包的企业对武器装备采办项目所要求的条件等进行报价,从而通过比较来确定理想的中标企业,达成协议的活动。在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大背景下,通过实行项目招标制度,能够促进民营企业与军工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达到降低国防采办经费,优化国防工业结构的目的。

同时,要界定实行招标制度的武器装备领域。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投标制度在实际中运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并不完全适用于对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产业。完全适合实行公开招标制度的武器装备多数为零部件、电子元器件、普通的原材料等。而大型高技术武器装备,由于高技术性和保密性的原因,只能采取分阶段竞争,招标制度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至于战略层面的武器装备不可能实行竞争,所以招标制度完全被弃用。

(3)构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信息交流机制。

由于我国没有国防科技装备制度,武器装备需求信息缺乏沟通渠道,军队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标准是什么,民营企业无从知道;政府和军队部门对于民营企业的技术状况和产品也不清楚。因此,在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过程中,要强化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供需信息的收集及交流机制,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信息交流不对称现象的发生。

①完善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公共信息平台,扩大信息归集部门,制定信息归集标准,建立联动监督制度,推动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供需数据信息开放共享。②定期举行一次“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情况通报会”,为民用工业企业界向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提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建议提供一个正式途径。③成立涉及国防科工委、军方、地方政府、民营科技工业企业界的小组或专门委员会,以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

(4)构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质量监管机制。

能否满足合同规定的“需要”,是衡量合同履行过程中产品质量的唯一标准。武器装备质量的好坏只有在军方购买之后才能观测到,属于一种典型“经验品”。因此,要构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质量监管机制,确保由民营企业承担的武器装备研制任务的质量可靠。

①实行全指标、全过程、全系统质量综合管理,针对武器装备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人员、方法、制度等内容。使质量管理扎根于质量生产的每一个环节。②实行军用标准的简化改革,大力推行性能规范政策。③建立合格制造商名录,实行动态管理机制。要确保武器装备质量安全可靠,就要实行资格认证。资格认证合格者载入合格制造商名录,并将成为按性能规范订货的优先选择对象。

(5)构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政府科学决策机制。

政府对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运行进行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有关的政策。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运行效率。为了使政府政策能够合理地指导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活动,从而确保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有效运行,就必须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避免政府决策失误造成民营企业准入国防工业的低效率或无效率,防止出现军工发展的大起大落给社会资源造成浪费现象。构建政府科学决策机制,最重要的是在决策主体、决策机构思维和决策程序三个方面实现根本的转变,以通过界明决策主体进一步解决好谁来决策的问题、通过端正决策思维进一步解决好为什么决策的问题、通过优化决策程序进一步解决好怎样决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任海平.民转军―世界军工发展的新趋势[J].国防科技,2004,(4).

篇5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7-0119-02

民营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并踏上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轨道。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平台、政策氛围都有了较大的改观,各项民营经济扶持政策纷纷出台,但因受体制、利益冲突、理解水平不高、政策消息传递不畅等因素影响,政策落实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人们期盼能有更多的沟通、理解、指导和服务,并期待政府服务的进一步深化。

一、当前民营企业发展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1.在某些领域存在准入门槛。在竞争性生产领域,各地在名义上都已经消除所有制歧视,基本不存在准入门槛,但又普遍存在着市场“假开放”。主要表现在“明宽暗管”现象严重,无形屏障过多。有些行业虽然没有规定限制民营企业进入,但市场无形壁垒森严,准入制度含混模糊。有的部门只说欢迎投资,但一涉及具体项目,哪些鼓励,哪些限制,就语言不详,投资者无从了解市场准入门槛的高低和行业政策风险的大小。此外,国有资本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尽管有些领域没有明文规定民营企业不得控股,但由于行政部门或国有企业既得利益的存在,民营企业的投资面临着要么放弃控股权、要么收购承包权的两难抉择。

2.政策的稳定性差,正常履行合同难。一些地方对待民营企业投资经营政策缺乏稳定性,时紧时松,甚至由于领导换届等原因,说变就变。

3.投资所有权的安全性、完整性与独立性不能保证。突出表现在民营企业投资兼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资本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非法剥夺、占有、挪用、侵吞民营企业投资产权的案例。

4.地方保护主义障碍。有的地区为了保护本地国有企业,既不许本地民营企业与它竞争,更不许外地企业进来参与竞争;优质的本地中小企业,在需要兼并重组时不许外地民营企业或者外商投资企业染指。一些地方与部门受利益驱使,有法不依,暗箱操作,各种严重侵犯与践踏民营企业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5.政策滞后。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明显表现合法不合理的问题,其原因是政策没有和市场经济发展同步,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如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投资不能超过注册资本的50%,限制了企业投资能力的发挥;企业税后股东权益转增股本要先交纳个人所得税,不利于资金进入投资领域。

6.政策放开的力度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部门统得过死,门槛过多,办事手续繁杂,死搬条条框框等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在集团审批上,费用很高,手续繁杂,致使够标准的企业不愿意办理,从而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有些企业上项目实行先上车后买票,结果由于部门利益,责任的制约,最后形成要交罚款再补票的恶果,直接损伤了企业的投资热情。

7.管理体制不顺导致民营企业支持政策落实难。(1)多头管理。对民营企业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能既有交叉,又有疏漏,造成多头管理或管理不到位,致使部门权利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各种规章不能相互衔接、相互补充,造成基层无所适从,难以落实。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各职能部门难以形成合力,对民营经济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引导。(2)职权范围不明确。一项工作部署了却没有明确哪个部门负责落实,或者明确了哪个部门去落实,却没有授权给这个部门,各机构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合理、不明确,有些事多个机构管,有些事没有机构管,有利的争着抢着管,无利的谁都不管,相互推诿、扯皮、拆台、指责,分歧争吵不断。(3)税费体制不顺。虽然国务院强调治理三乱,但地方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却屡禁不止,原因多是在税费体制上。按照法律只有中央政府有权制定税收政策,地方政府无权为增加财政收入而决定自己的税种,但允许他们征收费用。这样地方政府就可以发文件收费而无须通过立法批准,造成乱收费现象。(4)干部责任追究制落实不到位。由于管理体制不顺,使市场监管部门的管理没有刚性。干部职责不明,责任不到人,该管的没人真管、敢管。(5)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职能转变至今未实现根本突破,政府的职能严重缺位、越位和错位,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越管越乱、越管越坏的事情,而该管的却没有管。这是一个从根本上影响政策执行的要害问题。

除以上问题外,还有一些现象,如有些财政支持虽然获得政府批准,但企业并没有及时得到,有些职能部门没有针对涉及本单位的政策拿出具体的实施办法,企业并没有得到实惠,便产生了“雷声大、雨点小”、“上边热、下边凉”的误解,等等。

上述障碍不仅导致民营经济发展受挫,也使中央宏观调控失灵。更严重的是,使群众对政府产生了信任危机,并诱发对政府各项工作的抵触心理和厌恶情绪。

二、政府促进民营企业政策落实的措施

1.加强和改进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政府转变职能。网络办公可以推进政务公开,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政府主管部门要扩大中小企业信息网的覆盖范围,建立技术支持服务平台,建立综合服务、信用担保、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平台,并引导其贴近企业,扩大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水平。重视和发挥各级民营经济联席会议或者协调机构的决策作用和受理投诉机构的监督作用,认真处理好民营企业投诉。

2.国家应当有更多的具体倾斜政策,让民企在抓住机遇的同时能够更快地发展壮大。特别重要的是,应当把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细化,细化成可操作性的措施,让民企在政策、法律、法规方面有一个更加通畅的发展环境。政府及各地都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环境。首先,要有公正、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特别要增加政策的透明度。要清理、规范相关的政策法规。在拓宽融资渠道、切实减轻税收负担,土地使用等方面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其次,改善法制环境。民营经济发展必须有法律保护,正确处理民营企业在谋划发展、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要善待、宽容民营企业家,要以市场和法律的尺子来衡量他们的行为。

3.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法律体系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公正执法、能否有法必依。法律并非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高度法治理念的社会。而采用由某个或某几个行政部门负责起草法律条文的做法,往往摆脱不了部门利益的烙印,为以后的执法埋下许多隐患。具体到反垄断法来说,既然制约行政性垄断是反垄断立法的主旨,就不宜由行政部门充当立法起草和将来执法的“主角”。因为它们本身就是行政体系的一部分,这种客观属性很难确保其行为的中立与公正。

4.从宏观上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论证,充分分析每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气候、环境等因素,作出详实的规划,以此来规范、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5.各级政府要帮助和引导民营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力求用一种先进文化创建一个人本企业,用企业文化塑造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以此来统一企业思想,抵御不正之风,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加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必须要把企业、社会和消费者三赢作为前提,立足企业的长远、持续和跨越发展,努力实现从追求利益最大化向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超越。民营企业不仅要成为创造物质文明的载体,也要成为创造精神文明的载体,使企业成为追求高尚价值、精神富有、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群体,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篇6

一、主要特点

1.民营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据统计,浙江民营企业创造的税收收入和解决就业等方面已经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二,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科技创新方面,近年来浙江企业在科技投入、承担科技攻关项目、成果转化项目、申请专利以及授权专利这5项指标上,分别占据全省总数的百分之八九十,其中,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则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

2.自主创新多以消化吸收创新为主。浙江民营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技术力量和人才基础比较薄弱,导致企业自身研发能力的先天不足。同时,浙江省又是科技资源小省,大院大所和著名高校都相对较少,使得民营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条件也相对较差。因此,浙江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方式多以消化吸收创新为主,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则相对较少。

3.自主创新呈现集群式创新特征。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发达是浙江民营企业的重要特点。大量民营企业的集聚,一方面使市场竞争表现为同类产品之间的质量竞争和价格竞争,迫使企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又给每个企业构筑了创新的平台,一旦某个企业进行了技术创新,就会引起企业集群内的许多“同质”和关联度很高的企业群体的关注,并很快在集群内传播、溢出和渗透,从而将一个创新活动发展成一群创新活动。

二、问题和困难

1.R&D投入不足。2005年,浙江民营企业R&D经费196.5万元,占总收入的1.83%,在全国位居第9位,与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从数量上看,R&D活动经费占总收入比例超过3%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23%,无R&D投入的企业则多达46.4%,有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并未参与到技术创新活动中来。

2.创新人才缺乏。由于民营企业在科研条件、工作环境、个人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先天劣势,使得民营企业难以真正吸纳优秀的创新人才。据统计,2005年,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平均科技活动人员25.7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1.6%,列全国15位;平均R&D活动人员12.2人,占职工总数的5.5%,列全国13位。

3.内部创新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浙江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企业内部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机制仍然存在严重缺陷。一是浙江民营企业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较少设置专职研发部门或技术中心,难以形成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内部创新体系。二是目前浙江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企业的激励手段和方法单一化,激励呈现短期化,对人力资源的评价标准不科学等。

4.创新的外部环境欠佳。一是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创新服务体系亟待完善。浙江省目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是提供场地、建筑、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服务,而在资金、创新战略、创新实施等方面的服务还比较薄弱,难以满足企业创新的需求。二是浙江省除了风险投资之外的其他资本市场,包括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发育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大创新经费投入。一是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财政科技投入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增加财政研究与开发经费,并进一步向民营企业研发倾斜,从而降低民营企业的研发风险,提高其研发的积极性。二是要引导民营企业自身进一步加大科研开发投入,严格执行“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不低于年销售的6%,大中型骨干企业不低于5%,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低于4%”规定,确保企业科研开发投入率达到规定要求。

2.加强研发机构和研发平台建设。一是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建立国家级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和产学研合作机构的民营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鼓励民营企业构建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二是由政府向优势产业提供科技经费支持,建立集科技开发、技术支持、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民营企业整体技术升级。

3.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帮助民营企业尽快更新观念,引导民营企业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经营战略,提高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回避意识;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制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专利情报制度,推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水平及运用和保护能力;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等方式参与知识产权标准化的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4.落实和完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根据国家出台的自主创新配套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浙江研究制定和出台了许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尤其是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政策,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与督促检查。

5.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首先,民营企业自身要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创业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用良好的机制、政策、环境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其次,要鼓励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为民营企业进行人才培训;政府相关部门可定期组织各类民营企业技术人才培训,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予以支持。对在民营企业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政府相关部门可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支持等。

6.加强科技中介机构能力建设,健全技术和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努力提高科技中介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完善网上技术市场及开展浙江科技信箱建设,构建网上技术服务平台及官――产――学――研合作网络;加强民营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的联系,吸引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机构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进行风险投资,为民营企业提供创新资金和风险补偿。

篇7

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从1985年至2004年,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投资年均增长20%,高出国有科技投资6个百分点。20多年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2000亿元,其中,民营科技投资87000亿元,占29%。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快速增长了国家税收。2001年民营科技企业纳税1022亿元,占全国工商税的比重达8.9%,比1990年高出2.5个百分点。为我国又开辟了新的稳定的税源,改变了财政收入对公有制经济严重依赖的状况。

一、国外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经验

近年来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为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大科技创新,增加科技投入,采取了许多税收鼓励措施:[1]

1.减免税 :通过减免税,直接的促进企业技术进步。(1)减免流转税:对专门用于科研的设备、仪器免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如法国允许企业新购置的固定资产价值在增值税中抵扣,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印度对为了出口目的而进口的电脑软件一律免征关税。(2)减免所得税:对高新技术产业(行业)或企业以定期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如新加坡对投资1.5亿新元的新兴企业(包括民营科技企业),最长可获得15年的免征所得税优惠;韩国对转让给本国人的转让或租赁专利、技术秘诀或新工艺所获收入,全额免征所得税,转让给外国人所得的收入,减征50%的税金。

2.费用扣除:主要是对企业的研究开发(R&D)支出的税收优惠。美国对从事本专业的科研人员用于科研经费的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对企业R&D投资费用给与税收减免;日本实施增加试验研究经费税额抵扣制度,规定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支出的抵免可以改按当年支出全额的6%抵免。

3.加速折旧:加速折旧是世界上众多国家为鼓励技术进步而广泛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1)提高折旧率:如英国允许新兴产业的建筑物第一年折旧50%; 德国为高新技术产业环保设备规定的折旧率,动产部份50%,不动产部份30%。(2)缩短折旧年限:如美国将科研设备的法定使用年限缩短到3年,机器设备缩短到五年,厂房、建筑物缩短到10年。日本对技术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风险大的企业的主要技术设备,实行短期特别折旧制度等。

4.投资抵免:允许将用于技术研究的投入按一定比例来抵扣应纳税额。如英国规定企业用于科技开发的资本性支出可以100%从税前的营业收入中扣除,购买知识产权和技术秘诀的投资,按递减余额的25%从税前扣除。日本政府制定了《增加试验研究费税额扣除制度》、《促进基础技术开发税制》等税收政策,规定对用于新材料、尖端电子技术、电气通讯技术、宇宙开发技术等的开发资金全部免征7%的税金。

5.提取投资风险基金。(1)通过征收特别税的方式为科技发展筹集专项基金,以专款专用。如匈牙利对应缴纳公司所得税的企业,规定其按上一年度的应税所得缴纳4%?5%的“科技基金税”。(2)通过税收优惠的方式来鼓励企业建立科技发展基金。为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科研力度,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允许企业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提取未来投资准备金、风险基金和科研准备金,韩国规定企业提取的技术开发基金的比例在一般企业不超过营业收入的3%、技术密集型企业不超过4%的,可以提取当年列支,而免征所得税。还通过直接对科技投入的资金给予减免所得税或再投资退税等优惠来鼓励企业筹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二、现行的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

1、流转税:主要是针对特定科技成果的税收优惠,如对在销售时一并转让著作权、所有权的计算机软件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对企业为生产《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产品而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按合同规定向境外支付的软件费,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2、所得税:主要是对特定纳税主体和特定地区的税收优惠。(1)对特定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外资企业中的先进技术企业,在该企业享受的免、减期满后(2免3减半政策),延长3年减半征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资年度起免2年企业所得税。(2)对特定区域的税收优惠,如对设在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地区)的外资企业享受减按15%或24%的所得税率待遇;对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内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

3、其他鼓励性税收政策,如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费用的投入,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技术改造项目购置国产设备的投资,按40%的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允许其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额在所得税前列支等。

三、民营科技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较而言,就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分析及民营科技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和困难来看,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1.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政策效用不大。表现为优惠政策的目标很不明确,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和鼓励优惠哪些方面的科技发展、应该如何协调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是引进国外技术还是国内自我开发等目标很模糊;科技税收优惠对象主要是对民营科技企业,而不是针对具体的科技研究开发活动和项目,如民营科技企业中的非高新技术收入也享受优惠政策,使得科技企业税收优惠的目标不明确。优惠环节来偏重于技术成果的使用和新产品的生产,对基础研究开发的民营科技企业则未予足够重视,使得急需政府扶持的新办民营企业享受不到有效优惠,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2.以所得税优惠为主,缺乏必要的流转税优惠。我国税制结构虽然是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流转税类在税收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达70%以上,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在流转税方面的优惠措施较少,而且已有优惠政策中过多的限制条件也束缚了税收优惠政策作用的发挥,使税收优惠政策打了折扣,企业实际上从优惠政策措施中得到的好处不多,使优惠措施缺乏刺激力度,作用有限。

3.税收优惠方式单一。目前还处于高新技术发展起步阶段的我国,在科技税收政策的优惠方式运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间接优惠方式较少,偏重于直接优惠,如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导致优惠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已经和能够获得技术开发收益的企业,对那些尚处于技术研发阶段以及需要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缺乏应有的税收刺激对扶持更多的企业加入技术创新的行列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完善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税收政策

1.调整税收优惠政策。(1)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应转向产业优惠和区域优惠相结合,以产业优惠为主。从税收公平的原则出发,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应改变目前只对单位和科研成果的范围限制,转向对具体研究开发项目的优惠。对民营科技企业只要是从事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项目、科技开发投入等,符合税收优惠条件,不论其在何处投资都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2)改革税收优惠环节。借鉴各国政府鼓励高技术产业的重点均放在了研究与开发阶段的经验。我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应只局限于科研成果上,今后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应把重点落在产品研究开发、技术转化环节上,促进科技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完善。[3]

2.增加税收优惠的税种,再完善已有企业所得税、流转税的优惠政策下如可以对签定的技术转让合同免征印花税。二是适当取消或降低部分优惠政策的限制条件。对高科技人才在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收入可比照稿酬所得,按应纳所得税额减征30%;适当扩大对科技研究开发人员技术成果奖励个人所得税的免税范围;对民营科技企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个人的有关奖励,予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并对红股所得免税等。从而鼓励和提高民营科技企业中科技开发人才开展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税收优惠应转向间接为主。间接优惠具有较好的政策引导性,有利于形成“政策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有效优惠机制,也有利于体现公平竞争。建议借鉴国外的做法,适当采取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亏损结转、费用扣除、提取风险基金等间接优惠方式,鼓励企业资金更多用于科技投入和设备更新,加快高科技产业化进程。[4]

综上所述,借鉴国外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经验,克服我国税收政策方面的缺陷,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成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关学军.完善我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技术进步[J].中国科技产业.2000年第5期.19

篇8

一、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指导我国民营企业实施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并且进行战略管理,从而在促使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做大做强的健康良性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往往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容易出现停滞、衰败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只片面地注重规模扩张,而忽视了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增强,因此导致在市场竞争中表现为核心竞争力下降,从而失去竞争优势。

第二,有利于指导我国民营企业正确处理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的关系。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着多元化和专业化经营的选择,许多民营企业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盲目实施多元化经营,尤其是在跨行业的非相关多元化经营中陷入困境。核心竞争力理论告诉我们,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进入多项业务的大门,企业多元化经营应基于核心竞争力,即实施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相关多元化经营,不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化,多半是陷阱。

第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三个层次中,企业竞争力是最基本的,只有企业具备了竞争力,产业才有竞争力,国家也才有竞争力。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大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大企业,特别是强大的民营企业作支撑。因此研究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的现实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影响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就是隐含在核心产品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是它们的集合,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经营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是由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

制约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内部因素主要有:民营企业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仍不尽合理。创新能力的高低制约着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人才和人力资源短缺是制约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民营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是注重企业总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的迅速扩张,忽视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忽视效率的提高,不自觉地走了一条外延型、粗放式发展道路,这一发展模式严重妨碍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这是我国现阶段企业做大后如何进一步做强,即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策略

(一)建O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又称为组织文化,是指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所贯彻和体现出来的企业理念、企业制度、企业形象等的聚合,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企业的行为规范和独特的风格模式。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内容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行为规范和企业形象三个部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策略:

第一,差别化策略。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企业文化作为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属于企业差别化战略的一种,它具有不可模仿性。例如,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浙江雅戈尔“装点人生,服务社会”都体现了企业的个人特色和极深的文化底蕴。

第二,建设名牌企业形象策略。名牌企业形象具有极大的号召力,不仅能占领国内市场,也能占领国际市场,相反,没有企业形象,既不能占领国际市场,也不能占领国内市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树立名牌企业形象的任务还很艰巨,但要生存,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民营企业首要的能动性生产要素,虽然人力资源与生产资料、资金、技术等一样都是企业的生产要素,在整个企业正常运营中缺一不可。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表现在人力资源具有价值性,能为民营企业带来价值增值,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源活动能降低企业成本或增加企业效益等方面。

第一,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成是企业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资源。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开发人力潜能,使人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效益上,要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变“控制”为“尊重”、“关心”,尽量为员工创造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吸引和留住更多更好的人才。

第二,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培养机制。民营企业要根据战略目标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总体培训方案要认真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包括对培训必要性、培训对象、目标、时间、地点、方式、内容以及培训评估、监督的分析要建立员工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

篇9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自产生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自身准确的市场定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物流业中最具活力的板块之一。但一路走来,民营快递企业并非畅行无阻。在其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入世后随着物流市场对外资的开放,作为提供最快捷、最周到服务的经济主体之一,民营快递企业既要面对邮政速递及其他国有快递企业,又要面对国际快递巨头的竞争。竞争对手在人才、网络、技术上都有着民营快递企业所不及的优势。特别是近期,以联邦快递为代表的国际快递企业在中端市场频频降价,价格直逼民营快递企业,这意味着民营快递企业在国内快递市场的价格优势或将不保,而价格优势一直是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国际上金融危机所引起的经济下滑也必将压缩对快递服务的需求,这意味着一段时期内快递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在此形势下,如何提升民营快递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议题。

一、民营快递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快递服务市场需求潜力旺盛

近期欧美的金融危机已危及到实体经济,快递服务作为一种实体经济的伴生性需求,短期内需求或将下滑。但长期来看,有以下因素会推动快递需求的增长:一方面,我国入世后,国际合作的增加使我国成为国际经济的热点地区和世界工厂,使得跨国商业文件、私人物品、贸易样品的运量迅速增加,必将拉动我国国际快递市场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经济拉动强劲,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电子商务等需求的增加,工商企业对跨地区业务、管理和合作的需求,将促使国内快件、包裹运量迅速增加;个人网上购物、邮购等业务的发展,也为快递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从目前来看,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尚未直接涉足国际快递市场,主要服务国内快递市场。

2.快递服务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规范

首先是行业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民营快递企业的竞争对手中,国有快递企业依托政府背景可以争取到一些政策优惠;国际四大快递公司依据国务院规定和中国加入WTO承诺,在经营国际业务方面可以正常运作。在民营快递这一块,除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 其他的相关行业政策尚未出台,缺乏政策的有力扶持;另外,民营快递行业还没有形成正式的全国性行业协会,政策协调能力较差。

其次是行业内部的不当竞争问题。民营快递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从良性竞争到过度竞争,从高利润到微利润甚至亏损,前后不过十余年。根据波特教授的五力竞争模型,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有五种力量:(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2)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3)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4)替代产品的威胁;(5)行业内部竞争的特点。从以上五个方面分析来看,民营快递有如下特点:行业技术含量低,初始资本投入较少,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并且廉价劳动力市场供应充足,相对来讲进入壁垒较低;众多的快递企业提供几乎相同的服务,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基本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用户转换成本很低,所以导致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恶性竞争。

3.民营快递企业融资较难,不利企业做大做强

现代快递业是资金密集、劳动力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网点建设,运输、装卸设备,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投入。民营快递企业随着自身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持续扩张,资金的压力越来越大,自有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的问题,而目前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就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对中小企业来讲,筹资渠道比较少,银行借款作为主要的筹资方式对民营快递企业来说也有诸多限制。比如抵押贷款,由于快递企业资产的专用性导致其贷款抵押率比较低,对企业大规模融资来说十分不利。对比其竞争对手,国有快递企业和国际快递企业在资金上处于优势地位,如FedEx、UPS每年动以数十亿美元的投入来扩大和完善其服务。

4.民营快递企业自身亟待强化管理

我国的民营快递行业属于新兴的行业,专业管理人员较为缺乏。中小民营快递企业的管理人员,多为实务经验型人才,接受高等教育或专业教育的较少。很多企业的创立者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全部管理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专业型管理人员的缺乏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根据中国国际货代协会估算,民营快递企业的就业构成中,30%为下岗工人,50%为进城的农民工。总体看,民营快递企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企业管理水平。资金和人才的缺乏,导致民营快递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与国际快递巨头相比,大部分民营快递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低,缺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快递信息的能力,无法及时准确地为客户提供快件的全程在线跟踪和随时解答顾客查询等,信息管理水平和处理手段落后。

民营快递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一方面要极力争取一个公平的外部积政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完善自身,学习国际快递巨头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从而不断壮大自己。

二、提升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提升民营快递企业的竞争力,可从如下方面考虑:

1.明确民营快递企业法律地位,加快行业组织建设

《邮政法》修改草案第十稿仍处于讨论期,尚未定稿, 因此无法对民营快递企业的经营范围从法律上予以确认。政府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宜从发展物流的角度出发,鼓励平等竞争,使得民营快递企业和其他国有快递企业平等竞争,同业同策。另外,面对国际快递巨头的强大攻势,政府可以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基础上,对包括国有快递企业和民营快递企业在内的民族快递业,予以适当的保护和政策支持。

在加强行业自律方面,民营快递企业应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如快递行业协会。行业组织的存在,可以提高民营快递企业的政策协调能力,有效维权,同时又能促进行业的诚信建设。

2.改善民营快递企业融资环境

改善快递企业融资环境,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组织以及企业自身等多方面联动,具体可从如下方面考虑:

(1)加快行业信用评级工作的开展,尝试增信机制建设。完善的行业信用评级,可使信用优质的中小民营快递企业也能享受到银行的信用贷款。2007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出台了《物流企业信用评级管理办法》,标志着物流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已经开始启动。可以预见,随着信用评级工作的不断完善,部分中小民营快递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有望得到改善。另外,可尝试建立行业“互保”、“联保”等增信机制,提高民营快递企业的融资能力。

(2)拓宽民营快递企业融资渠道。在目前民营快递企业自身积累有限、银行信贷受限的条件下,解决融资难问题还要考虑借助其他融资渠道,如民间资金。政府可考虑出台相关政策对民营快递企业融资予以支持。最近,由央行起草的《放贷人条例》草案已经提交国务院法制办,民间借贷有望通过国家立法形式获得规范。民间借贷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中小企业,动产和不动产都能用以抵押。类似举措使民间资金借贷合法化,拓宽了中小民营快递企业的融资渠道。

(3)开发新的金融产品。针对民营快递企业这一客户,银行可在研究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金量和资金成本的优势,开发出既能防范信贷风险、又能符合客户需要的创新业务,实现商业银行和民营快递企业的“双赢”。

3.强化自身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1)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市场对企业品牌的认可程度,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从众多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特征来看,基本上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单一的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价格的制定者,依靠价格战长期来看是绝对行不通的。这就提示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必须从其他方面入手。目前我国民营快递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民营快递企业为上海申通和深圳顺丰速运公司。1993年二者分别在浙江和深圳起家时,也是不知名的小企业,但是十分注重品牌建设,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做出了自己的品牌,成为民营快递企业中的佼佼者。这就提示众多的中小民营快递企业,要尽早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自己的优势作为突破口,比如服务时间上的灵活机动等,不断提升自己品牌。只有做出品牌,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能在众多类似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在企业的品牌建设中,一定要注意企业的品牌不是靠外在的宣传就能够维持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企业内在实力的支撑,企业的品牌和实力唇齿相依。

(2)重视员工培训和人才引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企业开展有效培训的理念是成正相关的。培训员工可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减少差错,降低成本,提升企业形象,还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快递业务作为终端物流服务,快递人员要直接面对面地与客户接触,快递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发展新客户,留住老客户至关重要。因此,重视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应成为民营快递企业的现实选择。在进行员工培训时,民营快递企业可参照《快递服务标准》,以及《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来进行,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开展培训工作。另外,在开发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同时,还要注意适时从外部引进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3)注重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快递业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对顾客的要求进行快速反应,实现快速准确的货物交付,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快递企业从其业务流程上看,具有作业零散性的特征,不利于货品的准时到达以及安全无损。因此,基于全流程的管理和控制越来越重要。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有助于实现全流程的跟踪和控制,使各作业环节做到无缝衔接,提高快递网络效率。

目前,对于中小型民营快递企业而言,引入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可能不大现实,但企业要做大做强,信息化是必然之路。企业的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理念的凝结和业务流程的固化。民营快递企业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必须坚持以适用为原则,并通过有经验的项目实施小组来保障开发后的系统能顺利实施。

总之,提升民营快递企业的竞争力,从宏观层面上来看,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改善民营快递企业的政策环境和融资环境,使其能够与竞争对手同台竞技;从微观个体来看,民营快递企业要从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人员培训,合理开发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等方面苦练内功。民营快递企业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在激烈的快递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进而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曾志勇:试论我国民营快递业的发展[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1)

[2]张 兵:快递概论[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篇10

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 的逐步落实,我国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生存瓶颈越来越严重。中小民营企业能否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因此,中小民营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核心竞争能力,开发核心产品,使企业具备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长期形成的、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期处于竞争主动地位的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产品占有市场能力和应变能力。它是企业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能力,其本质是让消费者得到优于其他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能使企业战胜对手,立于不败之地。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关心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一)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1、具备充分的企业价值。2、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3、不具有模仿性。4、具有应变力和扩展的空间。5、具有可迭加性。6、具有可控性。

(二)提升中小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1、有利于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2、有利于企业有效配置资源。

二、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一)产权因素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性,中小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的股权结构模式,呈现出产权结构一元性和封闭性以及产权关系模糊等特性,这种产权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企业初创时期发展的需要,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部环境的逐渐变化,其弊端开始显现。

企业产权单一或产权不清。产权单一体现在民营中小企业家族持股比例很高,而且往往不愿意接受外界的参股投资,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委托一”问题几乎不存在。产权不清则体现在共有式的产权使家庭成员之间或合伙人之间财产关系不明确。由于业主制或合伙制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企业的财产就是业主的财产,业主对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根本谈不上法人财产问题。

(二)技术因素

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水平不到0.4%,而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足1% 的企业则难以生存。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低下的技术水平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此外,企业的竞争力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合力,而其中创新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三)管理因素

据国外企业家测算,对企业经营实绩的贡献来说,如果投资占一分,技术占三分,管理则占六分。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管理普遍存在滞后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四)人才因素

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中小企业人才匮乏,没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引进、培育和利用机制,显然是造成企业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战略因素

根据现代企业战略理论思想,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及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对于企业来讲,提前谋划未来是非常重要的,对未来问题不但要提前向导,而且要提前动手解决,因为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一个过程。

(六)资金因素

因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许多中小企业自有资金明显不足,且资金筹措能力也很差。虽然我国在2003 年1 月1 日起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为改变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财政资金总量过少、使用分散、来源无保证等问题奠定了基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由于中小企业在金融信用方面的先天不足,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仍不乐观。

三、提升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明晰产权制度

民营企业要保持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开展资本运行;促进产权流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使之不断完善和发展。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涉及企业本身,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诸多外部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因此,要使民营中小型企业产权结构向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

(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核心技术能力优势体现在技术水平、技术规范、技术诀窍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提升核心技术能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认真研究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采取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的技术创新模式,不断吸收高新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实现技术创新,推动核心技能的提升。

(三)建立科学管理体制

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有效的科学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能力科学管理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现代先进物质成果的背后,除了现代科技的伟大发明以外,无一例外地有赖于人类另一个伟大的智慧结晶——科学管理。如果只有先进的技术,而没有科学的、系统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原则和方法,并加以创造性应用,进行有效地组织管理的话,那么先进的技术将最终不可能成为现实而发挥作用和威力。

(四)建立现代人才竞争机制

加快培育现代人才竞争机制,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对一个企业来讲,合格的经营者及决策班子是其经营成败的关键,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成为企业高效率投入产出的基础,足够的、精良的技术人员及操作队伍决定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以说,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五)推动融资体制创新

从表面上看,资金短缺问题制约着技术创新。实际上,落后的投融资体制才是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