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保障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4 16:23: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资金保障的重要性,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资金保障的重要性

篇1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渐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加快了和谐社会发展步伐。但是,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蒸蒸日上,社会保障资金使用情况也备受关注。现阶段,许多部门借用职位的便利性,挪用社会保障资金,使得原投入到社会保障事业的资金不能及时下放,影响到社会保障高工作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障工作财务管理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财务管理工作,专项资金被挪用、贪污的现象就能得到有效的制止,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更好发展。

一、社会保障工作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保障已经涉及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等层面,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渐形成。社会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国家在社会保障事业中的投入越来越大,社会保障资金量不断增多,社会保障资金有没有落实到相关社会保障工作中去是民众比较关注的问题。然而,许多部门借用职位的便利性,挪用公款、中饱私囊,造成社会保障资金成为了个人专项资金,进而影响到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社会保障工作的财务管理的目的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合理利用,防止社会保障资金被挪用和不当使用。加强社会保障工作财务管理,可以降低社会保障资金风险的发生,确保社会保障资金更好地服务社会保障工作,为民众谋福利,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我国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就目前来看,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参照的法律依据主要是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而我国社会保障体现正在不断完善,与社会保障事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以至于相关部门在落实相关社会保障工作时没有参考性,不利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另外,我国社会保障养老事业、医疗各自分家,还没有达到五险的真正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社会分配不公。

(二)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较窄

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范围已经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但是,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还比较窄,需要进一步扩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数量庞大,在农村的社会保障上还有待于扩大,如果不能真正落实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就会造成农民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农民越来越穷,恶化“两极化”现象,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社会保障资金支付能力较弱

现行社会形势下,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必然会加重我国财政负担,使得财政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大。就目前来看,我国用于社会保障事业上的支出还比较小,社会保障资金支付能力相对较弱,由于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社会保障工作就难以顺利开展。

三、社会保障工作财务管理的新思路

(一)提高认识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资金是社会保障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保证社会保障资金安全、合理利用,社会保障事业才能取得良好发展,为民众谋福利。而财务管理是社会保障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想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高校开展,相关部门就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要加强社会保障的财务管理工作,将社会保障工作的财务管理提上日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从而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合理利用。

(二)加强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社会保障财务工作比较特殊,且专业性强,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水平和素养。因此,要想提高社会保障财务管理效率,相关部门就必须强化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首先,加强财务管理人员法治观念和道德的教育,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其次,强化专业能力的提升,结合社会保障财务管理要求,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再者,要落实责任制,将社会保障财务工作相关责任落实下去,从而更好地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作为财务人员,更要报纸谨慎、积极的态度,

(三)完善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执行的依据和保障,只有加快完善相关制度,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开展因此,相关部门要结合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实际,完善相关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如监督制度、核查制度、责任制度、专项资金使用制度等,以健全的制度为社会保障财务工作提供保障和依据。同时,要明确社会保障财务工作流程,规范社会保障财务工作,推动社会保障财务工作的高效开展。

(四)加强社会保障资金财政风险的防范

在社会保障财务管理中,财政风险防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只要做好财政风险防范工作,才能保证社会保障资金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首先,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征管,确保资金目标顺利完成,在社会保障资金收缴征管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各种财政税收政策,统筹安排社会保障资金收缴征管[5]。其次,要优化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结构,明确社会保障资金支出范围,减少非必要支出,集中资金用于社会保障。

(五)加强社会保障财务预算

在社会保障财务工作中,预算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做好财务预算,可以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利用率。因此,相关部门应当认识到社会保障财务预算的重要性。首先,健全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体系,加强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监管;其次,要善于借助法律手段,以税收形式代替现行的缴费形式,开征社会保障税筹集社会保障资金,从而早日实现“让更多的人享有保障”这一目标。

(六)促进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协调发展

首先,做好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统筹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跨部门领导协调机制,强化社会保障领域的政策规划和素质协调。其次,借助法律手段,明确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再者,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完善财税支持政策,适当提高保费税前列支比例,进而更好地利用社会保障资金,服务现代化事业的建设,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七)加强社会保障财务的监管

监管是提高社会保障财务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应当重视社会保障财务的监管工作。首先,要安排专业部门、专业的人附着社会保障财务监管工作;其次,要不定期对社会保障财务工作进行核对、抽查,检查是否存在、贪赃枉法的现象存在,从而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另外,要全面跟踪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要知道社会保障资金的具体明细,确认社会保障资金到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工作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社会保障资金也在不断增加,对社会保障财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想。社会保障财务管理是实现社会保障资金高效使用的关键,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只有做好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雪梅.浅析社会保障工作财务管理的新思路[J].科技与企业,2012,(10):8-9.

[2]张泗军,刘利.社会保障财务管理的战略思考[J].中国劳动保障,2006(12):38-39.

[3]冯舒俪.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管理的困境与突围对策研究[J].财经界,2015(33):178-178.

[4]王江欣,李健.财务管理和服务在社会保障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01):123+125.

篇2

土地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民正常生活的基础保障,在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被征地农民数量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农民的经济来源发生了重大变化,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要想科学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就需要贯彻落实养老保险制度,为失地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但是,从当前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待解决,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所以必须探索一条科学工作路径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加以落实。

1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现状

对我国现阶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进行分析,在落实该政策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点明显特征。首先,养老保险模式较多,包括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有商业保险参与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等,不同模式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及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次,养老保险资金筹措方式不同,部分地区的养老保险资金全部由政府承担,而一些地区政府则承担部分养老保险资金,其余分摊至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最后,养老保险水平地区不均衡现象严重,养老金领取标准受当地经济水平影响较大,经济发达地区的养老金领取标准远远高于经济落后地区的标准。[1]

2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有效落实难度加大,部分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其中以下几点问题尤为突出。

2.1征地补偿水平较低

土地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被征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其主要经济来源途径便会被阻断,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容易引起失地农民养老隐患问题。为了减轻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的经济负担,政府便会对失地农民做出相应的补偿,包括直接的补偿费用以及市场风险所带来的间接费用补偿。但是,当前大多数地区在开展征地补偿工作时,仅仅是落实了直接补偿费用,而对于市场风险所带来的间接费用补偿落实不彻底,导致征地补偿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失地农民的养老需求。

2.2现行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已经提出多年,但是当前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完善,养老保险政策不符合实际情况。大部分地区在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停留在表面工作,或者以农民不愿参加社保为由进行推脱,没有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落实。并且,现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参保年龄、参保标准、缴费基数等各项指标与相关政策存在不配套现象,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整优化。[2]

2.3工作落实力度较弱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所需要的工作经费庞大,这部分费用一般是由当地县级政府进行组织筹措的,并且大部分费用都需要政府承担。但是县级政府财政支出项目众多,在支出养老保险费的同时,还需要开展各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重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无法保证养老保险资金的及时到位。并且,部分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存在挂账现象,仅仅是向被征地农民做出书面承诺,却没有及时发放养老保险资金,该项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

2.4农民社保意识薄弱

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国家出台的各项法律政策了解较少,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刻认识,没有意识到养老保险与自身利益之间存在的关联性,缺乏积极主动参保意识,参保人数较少的现象比较突出。并且,政府缺乏对民众的正确引导,没有做好参保宣传工作,再加上征地补偿水平较低,只能暂时性地解决失地农民的经济问题,也没有明确规定养老保险费,降低了农民参保积极性。

3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的应对策略

3.1提高养老保险水平

提高养老保险水平是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有效落实的必要措施。首先,政府应该明确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从被征地农民角度进行考虑,加大对养老保险工作的财政支持,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作为核心民生工作,提高乡镇养老保险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建设。[3]同时,在开展征地补偿工作时,应该将间接费用的补偿与直接费用的补偿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确保征地补偿的有效落实,使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不会出现养老危机现象,满足失地农民的养老需求。

3.2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完善的政策法规是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国家政府应该对现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对参保年龄、参保标准、缴费基数等各项指标进行重新划定,要求符合参保标准的失地农民参与养老保险。其次,还需要明确不同模式养老保险界定范围,供被征地农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并加强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协调统一性,加快社保制度之间的接轨步伐,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3.3加强工作落实力度

加强工作落实力度,是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力度,下拨专项资金用作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经费,确保资金专项专用和及时到位。其次,应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保资金筹集模式,缓解养老保险金对当地政府造成的财政压力,为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最后,还需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对资金到位情况进行监督和核实,明确各部门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落实中的具体责任,确保参保农民都能及时获得相应的养老保险金。

3.4强化农民社保意识

要想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就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所以就需要强化农民的社保意识。各级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职能,加大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力度,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媒体等途径,对养老保险政策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使被征地农民了解到参保的重要性。同时,应该选拔觉悟高的农民代表进行集中培训,发挥参保带头作用,并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干部队伍,解答农民对养老保险存在的困惑问题。

4结论

为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消除农民失地后的后顾之忧,就需要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为主抓手,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综合我国现阶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落实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征地补偿水平、建立健全法规政策、加强工作落实力度、强化农民社保意识等策略加以解决,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推行及有效落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仝文军,程云龙.银川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4):310.

篇3

一、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意义

医院在保证国民生活水平和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通过改革加大对医院的投入,资金是否充足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发展态势,因此,随着资金的不断注入,规范和强化医院的财务管理对其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具体重要性总结如下。首先,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是提高资金效率和效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保障,很大程度上增强其新经济环境下竞争力,提升医院的形象,尤其是在当前医患纠纷严重的背景下。在当前新经济及互联网时代,医院一方面受其固有制度弊端的局限;此外在改革转型期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医院要想平稳转型,占据市场优势,必须强化财务管理,加强资金的管控,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其次,加强科财务管理有利于减少医院资金经费非法流失的现象,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有助于其他薄弱行业的发展,医院绝大多数是非营利的,政府财政也就是纳税人的税款是其绝对支撑,医院自身渠道资金明显偏低。加强医院财务管理,能较大程度的减少财政支持力度,对于全面建设贡献力量。最后从长远看,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医院在市场化经济大背景下要想持续长青,基本点在于可以长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改革敏感期内,一旦财务管理尤其是资金管理方面出现问题,比如补助经费上存在漏洞,很可能导致医院危机,这对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的提升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力度,长久角度,总体有利于医院的发展,能保证医院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灵活发展,保障医院充足的资金流,避免医院资金链的断裂,是医院持续发展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

二、当前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立医院提升财务管理的难点主要聚焦在财务管理理论的更新补充和实践中,通过剖解,简要概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大方面是思想意识和制度理论问题,首先,医院大多数员工财务管理的意识被边缘化,尤其是着重关注经济效益的提升,不注重财务管理成本、资金投入和产出比,医院收益的性价比明显偏低;其次是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医院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费预算支出项目主次不清、财务管理体系疲软无力;第二大方面是几点实践角度问题,主要是财务管理中预算不科学,资金匮乏,财务管理中信息对话机制不成熟,医院上下存在舞弊不透明,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资金匮乏外,整个预算的编制到执行没有体系的框架的支撑,预算与各个实际部门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预算执行的整个过程工作乃至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的执行、考核等监督缺失,内控薄弱;除此之外,当前信息系统已经大规模的引入企业领域,对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乃至经营业绩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财务管理成本增高和财务管理信息共享难以实现,如何找到平衡点和重塑是难点,所以必须做好信息化下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升级和更新。

三、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建议和策略

(一)提高医院相关员工的财务管理的意识

要想提高医院相关人员财务管理的意识,提高医院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首先是让医院全体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有一个全面的深化,提升到与注重医院效益一样的层次上,从思想意识上根除弱化财务管理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可以考虑:一是医院要加大提升财务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比如医院年度报告会、月度总结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来对财务管理的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对,适当的奖惩,进行有限度、公平的激励。与此同时,着重协调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促使医院各部门的高效融合和运转,促使医院资金的合理分配和协调使用,制度规章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此外,重视领导层以身作则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医院的发展方向、管理水平和管理规范有序的氛围与管理层的行为成正相关,决策层必须将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提升到战略核心层,实现上行下效的局面,以实际行动来强化和落实医院的财务管理措施,不断促进整个医院财务管理意识的提升和固化,通过强化和激励性的财务管理政策来反作用和强化、稳固医院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和医院价值观的认同感,使医院员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意识常态化。

(二)提高和不断更新医院相关职工的财务理论素养和职业综合素养,强化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工作人员要有扎实稳厚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因此,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在单位实际情况下,不断更新自身理论知识。与此同时,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培养自身具备剖析和预测问题的能力,能站在整体角度去构建和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最后,有必要基于灵活性进行员工的多元化培训,养成良好的常态化机制。着眼于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去完善医院财务管理执行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医院的决策层必须保障其财务管理的执行体系能够支持单位长期目标的实现。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需要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还需要结合各个单位发展计划和实际情况,实现其最终目的:将有限的资源放大其效益,促进财务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拓宽医院的筹资渠道,建立柔性的多元化的筹资路径,缓解医院资金紧缺的压力

拓宽医院的筹资渠道,解决医院经营发展经费筹集路径单一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公立医院,缓解医院融资较难的弊端,为医院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最主要的是拓宽医院的筹资渠道,建立柔性的多元化的筹资路径。医院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坚实的后盾,首先医院要将自身财务管理策略定位准确,与总体发展战略相互吻合,并且与现实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相匹配,转变大多数立医院尤其是以公立医院为主的事业单位,固化的资金靠政府拨付的“等、靠、要”的观念,鉴于新的发展环境,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的探索发展方法,建立全渠道筹资体制,改变单一的财政和纳税人支撑的现状,依法有度的筹措科研经费,为医院经营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主要有如下几个着眼点:首先,强化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紧紧跟随和支持响应国家各项政策,积极的创造条件进行医院发展经费的筹措,按照医院各项项目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合理的分配有限的资金资源,重点项目重点支持的特点,不能搞两端平的现象。其次,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医院与外界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的融合力度等。

(四)加大医院财务管理的监督检查的力度,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准

针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必须加强管理和监督的力度,使之形成常态化的状态,这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之一。在此角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着眼点。首先,必须制定严格的医院财务经费预算执行监督体系,并且根据预算进度结合实际情况,依据规定进行资金的周转,杜绝不按预算制度规定使用资金的情况;其次,对其财务管理的各个过程严加规范,防止医院财务经费被非法挪用和无故流失等情况;此外,还要加强医院的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完善医院整体的监督体系的建立,以此全面强化医院财务经费的管理。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信息化下财务管理水准,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共享力度。借助信息网络化平台,加快融合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融合度,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运作,降低成本费用的开支和舞弊风险,全面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医院长久可持续发展。

财参考文献:

[1]徐娟.财务管理对医院的重要性[J].财经界,2016(12):203-204.

篇4

随着近年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不断完善福利保障,保障房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工程,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人们的购房压力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我国在建设保障房时经验不足,或管理水平不高,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房建设中仍存在财务管理问题。因此,需加大对保障房建设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力度,并制定有效措施进行解决,现从以下几点探讨。

一、保障房建设财务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1.保障房建设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其他公司的财务管理不同,保障房建设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满足人们申请购房的需求。一般来讲,保障房财务管理目标包括以下几个:(1)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在建设保障房时,所有付出的资金都要监督、管理,不能浪费任何资金。财务部门要加强监督资金的安全使用,杜绝资金随意挪用。工作实践中,要严格执行资金的申请、付款程序,严格按合同进度支付资金。针对付款的申请材料,审核内容的合法性、完整性,认真审核项目负责人是否签字确认。(2)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行。因为保障房建设中的大部分资金都来自国家财政,因此,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预防贪污。要想保证政府、国家利益,必须预防资金挪用现象的出现,保证每笔资金都透明。(3)保证工程按时竣工。和其他工程相比,保障房建设有着相对严格的质量、时间要求。保障房建设后,需按合同规定时间推进建设。并且,财务部门要统筹各种资金,针对财务管理中的突发状况,制定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尽最大限度的避免资金支付不及时带来的影响。此外,保障房的财务管理还要满足建设部门要求,通过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来保证建设质量。制定保障房管理规定,针对申请保障房的家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维护保障房建设管理单位的社会形象,为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2.保障房建设财务管理的意义。财务管理工作多指企业财务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来管理财务,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经营管理中,要想提高利益,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保障房建设时,由财务部门参与到决策中,科学的预测投入成本。通过有效的管控项目成本,降低项目成本,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总之,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财务监管工作,确保保障房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保障房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住房市场建设竞争形势日益严峻。保障房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控制结果直接影响着保障房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保障房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当前的保障房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看,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财务管理意识相对薄弱、融资管理问题、资金营运安全问题等,限制着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1.融资管理方面。保障房建设资金来源较广,所使用的渠道也比较多,例如:银行贷款、财政资金等。因此,在对融资进行处理时,极易出现各种问题:无法保证财政资金的到位时间;银行对保障性住房贷款资金的使用有很多限制,如抵押标的物的选择、抵押金额等。而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存在一些问题,无法保障建设方融资需求。这些情况的存在,加大保障房建设融资管理工作难度。另外,保障房建设收益也存在系列问题,比如:保障房主要针对的是经济收入处于中低阶层的群体,企业盈利并不是终极目标,保障房租金明显低于市场价。因保障房工程的审批环节过于繁琐,使资金的回收速度较为缓慢,降低保障房建设效益。总之,住房保障建设管理单位,在资金的到位上存在很大的困难。2.资金营运方面。实际工作中,为保证投入资金的安全性,各融资单位需要签订资金的使用协议,对于自己贷出的资金,有着相对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其只能用于特定用途。这种特殊约定条款,导致保障房建设管理部门无法及时应对财务违约风险。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因各种突发问题的存在,导致资金的还款来源无法满足需求,导致资金链断裂现象频发。与此同时,保障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调用资金解决,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多数单位未从资金使用效益出发,资金管理过于懈怠,造成资金浪费。3.预算管理方面。从本质上看,保障房建设具备公益性,特别是公租房、廉租房建设时,都需要依赖财政的专项拨款。当前,随着保障房建设规模的扩大,需要的财政资金越来越多,间接加大对资金的管理难度。一般来讲,多数保障房建设期间,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仅将财政预算纳入管理机制中,对于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并未纳入管理机制中,无法均衡资金收入、支出。因此,需要加强建设资金预算管理。除上述问题外,保障房建设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管理意识薄弱的现象,相关领导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单纯地将财务管理用于项目的决策、设计阶段,降低财务管理质量。

三、保障房建设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财务管理意识。保障房建设期间,需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意识,便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推动保障房建设业务发展。实际工作中,需加大财务管理的宣传力度,保证每位工作人员都充分了解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制定针对性的激励机制,鼓励其积极参与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保障房建设业的市场竞争。财务人员应通过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学习,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障房建设的财务管理,财务人员工作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水平。因此,保障房建设过程中,相关领导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规范性的培训方案,按时或不按时地培训管理人员。同时,还可借助讲座、培训等途径,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素养,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更为优质的工作人员。2.融资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对于保障房建设的财务管理而言,要想有效解决融资管理问题,必须提高自己的资金存量。但从实际看,即便多数承建商已倾尽全力,也无法满足该需求。另外,因保障房建设时间限制和公益性特征,很难从源头上解决融资难问题。财政资金、保障房租金、销售收入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可将其作为单位资金的重要部门,并灵活的用于保障房的建设中。一方面,加大对保障房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家庭纳入保障房政策体系;另一方面,住房保障部门还要和合作银行建立良好关系,达成长时间的合作意向,让银行为保障房购买者提供贷款,增加保障房购买家庭的购房能力。以上措施,加快资金的回收速度,快速收回建设成本,保证资金安全,减轻建设资金使用压力。3.资金营运问题的解决措施。保障房建设中使用营运资金时,政府的资金监管部门、银行等机构作为提供资金者,需加大对资金使用程序的监管力度,强化对资金账户的监管,确保资金的合理安全使用。同时,银行、政府也要加大对保障房建设可行性的分析,在建设项目可行性比较高的情况下,允许各单位在不超过规定的资金时,来解决经营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金的灵活使用。对于保障房的建设范围,极易出现缺乏资金管理的现象,资金提供方可按要求发放款项,不能在工程未竣工前发放资金,预防资金滥用现象的出现。保障房建设单位内部,也要制定相对严格、规范的权责划分机制,使各部门相互制约,在强化自身监管能力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针对财务核算,各单位要分别核算建设单位项目,并及时和银行对账,保证资金余额、银行账户余额的一致性。4.预算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完善保障房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时,相应单位应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基础,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保证预算编制、监控、执行等工作的环环相扣,从而实现高效管理预算的目的。编制预算管理机制时,要做好以下几点:(1)保障房经营中的收入,特别是保障房出租的租金收入;(2)保障房建设中的支出,比如,材料费、设施费等。相关单位在编制预算管理方案时,可同时编制项目预算书,使财务预算形成相对具体的工作总结,为日后的财务预算编制提供保障。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阶段,民生保障事业被提到更高的高度,而保障房作为国家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和商品房一样,保障房建设同样需要足够资金支持,特别是公益性保障房建设中,因自身性质的特殊性,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因此,需要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研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对保障房建设中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发现,管理问题多体现在融资管理、预算管理、资金营运上。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管理工作效率和财务管理意识,并从预算管理、融资管理、资金营运方面强化财务管理,在保证资金合理使用的同时,推动保障房建设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基于保障房建设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财会学习,2017,15(1):70

[2]李翠平.保障房建设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6,36(16):17-18

[3]周仕逵.保障房建设中的财务管理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5(17):158-159

[4]程瑶.经济适用房建设中的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9(14):181-181,182

篇5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民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居住条件的需求,房地产行业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工程开发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以科学的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果,提高工程质量成为了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下文就针对房地产开发管理工作展开几点探讨。

二、关于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分析

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工作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关系到房地产开发工程全局协调与质量监督等工作的科学开展,对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资金控制与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保障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认识到开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现代房地产开发管理理念进行工程开发的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工作要点

1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的基础―――开发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工作需要企业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具有较高的协调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资金管理、建筑工程专业技术等相关能力。其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较

高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为基础开展甲方管理工作,保障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针对现代房地产施工过程中中标企业分包的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以自身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强化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同时注重工程开发前的规划与设计,以此提高房地产商品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针对房地产开发过程各方面工作内容涉及的知识基础与经验,以此为基础开展工程管理工作,有效保障项目开发的经济效益,促进房地产开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需求,其项目管理工作应从全局把握出发,以明确的职责权限、较高的综合协调能力以及对合同的管理保障房地产开发工程顺利进行。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房地产规划设计管理工作

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对住宅需求不断提高,其不仅要通过良好的居

住环境为人们提供生活起居的场所,同时还要以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满足现代人们对居住场所

休闲、心情调节、娱乐等相关需求。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工作必须认识到规划设计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以现代房地产开发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房地产规划与设计管理。另外,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还要对房地产规划设计审批有关法规进行详细的了解与熟悉,以此为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核奠定基础,保障房地产规划设计工作符合有关法规的需求,保障房地产开发企业各项工作的合法性,避免企业开发违规情况的发生。

3以综合协调为基础,保障房地产开发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

针对现代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中标企业分包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部门必须注重

综合协调工作的开展,以施工单位、分包企业监理单位以及自身管理工作的衔接与处理为管理重点开展工程项目的协调工作,保障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顺利施工。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多单位间的协调对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使得房地产开发工程综合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部门必须针对施工工期等因素同施工过程的各方进行协调,以此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保障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

4注重房地产开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房地产是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经济比重的财产,其工程质量关系到业主财产安全与人身

安全。我国房地产项目施工质量常见的问题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口碑与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其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对监理公司的严格要求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企业其是工程建设的甲方,因此,其甲方现场代表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监督与管理的职责。

在工程技术部领导下负责协调现场各专业技术工程师,监督参建单位包括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材料供应商的质量责任行为是否符合合同和规范要求,检查设计图纸质量、材料设备质量、隐蔽工程质量、工艺工序质量,办理现场设计、技术变更和工程量收方事项,建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记录台帐,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通过房地产开发企业甲方代表工作的开展保障房地产开发工程施工质量,为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为减少和避免业主进户后的质量投诉、维修奠定基础。

四、加强房地产开发工程的资金控制与管理,保障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利益完善的资金管理与控制体系是保障房地产开发工程资金控制与管理的关键,其关系到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与管理,关系到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资金统筹计划与平衡,关系到企业资金的合理调配,是其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

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以完善的资金控制与管理体系为基础,严格施工过程的监督与控制保障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管理效果。通过房地产开发施工过程中协调施工企业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使施工过程人、财、物更加合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施工进度,切实有效的达到资金管理与控制目的。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还要加强工程技术人员与财务人员的配合,对工程招标、合同谈判、造价预算、签付进度款到竣工决算、造价分析等多项工作进行控制与管理,以全过程的资金控制与管理保障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利益。

五、小结

综上所述,现代房地产开发工程的管理工作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其关系

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针对这样的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认识到开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完善的开发管理体系为基础开展全过程的管理工作,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开发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以此为基础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那。

参考文献

篇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居住条件的需求,我国房地产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工程开发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以科学的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果,提高工程质量成为了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以对市场的把握房地产需求以及现代房地产开发管理理念为基础,运用现代房地产开发管理体系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管理工作,以此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不受损害。

1 关于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分析

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工作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关系到房地产开发工程全局协调与质量监督等工作的科学开展,对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资金控制与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保障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认识到开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现代房地产开发管理理念进行工程开发的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 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工作要点

2.1 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的基础———开发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工作需要企业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具有较高的协调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资金管理、建筑工程专业技术等相关能力。其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较高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为基础开展甲方管理工作,保障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针对现代房地产施工过程中中标企业分包的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以自身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强化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同时注重工程开发前的规划与设计,以此提高房地产商品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针对房地产开发过程各方面工作内容涉猎的知识基础与经验,以此为基础开展工程管理工作,有效保障项目开发的经济效益,促进房地产开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需求,其项目管理工作应从全局把握出发,以明确的职责权限、较高的综合协调能力以及对合同的管理保障房地产开发工程顺利进行。

2.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房地产规划设计管理工作

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对住宅需求不断提高,其不仅要通过良好的居住环境为人们提供生活起居的场所,同时还要以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满足现代人们对居住场所休闲、心情调节、娱乐等相关需求。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工作必须认识到规划设计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以现代房地产开发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房地产规划与设计管理。另外,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还要对房地产规划设计审批有关法规进行详细的了解与熟悉,以此为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核奠定基础,保障房地产规划设计工作符合有关法规的需求,保障房地产开发企业各项工作的合法性,避免企业开发违规情况的发生。

2.3 以综合协调为基础,保障房地产开发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

针对现代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中标企业分包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部门必须注重综合协调工作的开展,以施工单位、分包企业监理单位以及自身管理工作的衔接与处理为管理重点开展工程项目的协调工作,保障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顺利施工。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多单位间的协调对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使得房地产开发工程综合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部门必须针对施工工期、擦汗那个地等因素同施工过程的各方进行协调,以此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保障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注重房地产开发工程的质量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房地产是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经济比重的财产,其工程质量关系到业主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我国房地产项目施工质量常见的问题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口碑与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其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对监理公司的严格要求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企业其是工程建设的甲方,因此,其甲方现场代表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中对之来那个监督与管理的职责。在工程技术部领导下负责协调现场各专业技术工程师,监督参建单位包括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材料供应商的质量责任行为是否符合合同和规范要求,检查设计图纸质量、材料设备质量、隐蔽工程质量、工艺工序质量,办理现场设计、技术变更和工程量收方事项,建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记录台帐,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通过房地产开发企业甲方代表工作的开展保障房地产开发工程施工质量,为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为减少和避免业主进户后的质量投诉、维修奠定基础。

3 加强房地产开发工程的资金控制与管理,保障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利益

完善的资金管理与控制体系是保障房地产开发工程资金控制与管理的关键,其关系到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与管理,关系到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资金统筹计划与平衡,关系到企业资金的合理调配,是其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以完善的资金控制与管理体系为基础,严格施工过程的监督与控制保障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管理效果。通过房地产开发施工过程中协调施工企业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使施工过程人、财、物更加合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施工进度,切实有效的达到资金管理与控制目的。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还要加强工程技术人员与财务人员的配合,对工程招标、合同谈判、造价预算、签付进度款到竣工决算、造价分析等多项工作进行控制与管理,以全过程的资金控制与管理保障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利益。

4 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房地产开发工程的管理工作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其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针对这样的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认识到开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完善的开发管理体系为基础开展全过程的管理工作,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开发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以此为基础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那。

参考文献:

[1]周金鹏.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J].建筑工程管理,2007.

篇7

电力企业的资金问题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企业资金属于密集型产业,正确、有效地管理和使用企业资金,对于企业的正常发展、不断壮大以及企业效益提高是非常关键的。在企业中开展精细化的资金管控工作,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自身。

1电力行业资金运营特点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对于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电网建设发展速度稍有滞后。为此,电力企业应适当加快电网的建设速度。供电公司的业务职能主要包括买电卖电以及电网建造维护。前者是一个显性的资金运营系统,类似于商业企业模式;后者可理解为生产运营环节,实际上也可认为是资金投资使其升值的资金管控过程。

2资金管理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1降低财务风险

任何企业运行都有其存在的风险,为降低资金运行的风险性,必须对财务风险加以评估,使其降至最低。随着国家对电力建设的不断重视,电力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企业的风险归根结底回归到资金财务的风险,为此,企业管理者应当足够重视财务问题,防止财务风险所造成的危险可能,为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壮大提供可靠的保障。

2.2促进市场化改革

电力能源是国家的基础能源,是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而电力企业是其生产与营销的本体。目前,电力企业的生产与营销模式逐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国有化特点的逐渐减小,企业正迈向市场化的需求管理,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转变,资金的管控方式也得以改进和提高,有效地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市场化进程,降低了财务风险,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3保障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电力企业涉及的范围广泛,企业本身的基本资产庞大、数量多、流动性也很大。电能作为企业的主要经营对象,属于能源范畴,这决定了电力企业具有市场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属性,相对于其他各行企业来说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更大,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为此,必须保障电力企业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3电力企业传统资金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资金监管问题

企业的运转靠资金的流动,在资金流动过程中应注意其监管问题。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出现问题,必然会导致资金损失或流散,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目前,国内的电力企业出现资金流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资金的管理过于松散,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起到约束作用。虽然有些电力企业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很多监督监管措施,但是在其执行过程中由于对财务信息掌握不足等原因,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

3.2资金管理问题

受电力企业自身特点的限制,目前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粗放,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与决策。企业内部的账户类别较多,缺乏统一的、集中的资金管理体系,使得决策者不能获取准确的资金信息,导致决策者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时发生误判断。个别企业缺乏对企业的有效判断和对能力的评估,盲目进行投资,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不可逆转的影响。

4电力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与控制的对策

4.1健全资金组织机构

为了完善财务组织机构,资金结算中心的机构设置是必要的。关闭电力企业在外的开户权,使结算中心能够清晰地划分整体和细化的财务情况,同时设置收入、支出的项目,保证资金流动的透明性以及做到有据可查,有效地对资金进行合理调度,防止闲散资金的丢失。此外,还应加强资金的循环使用,提高效益,形成高层决策者与相关管理层的资金管理系统,对资金进行及时监控,提高决策层对电力企业资金的把握、协调和监督能力。

4.2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资金运行的基本保障。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发展水平,需要健全财务管理体系,规范经营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财务平稳运行。财务管理体系涉及到企业的每个角落,甚至是每个人,严格的制度和规范是财务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可以使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管理活动之间保持融合、贯通,保证企业优良运作。

4.3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

为了加强电力企业资金的计划管理,需对资金的定额进行合理核定,编制资金定额流动计划。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平衡的调度,对流动资产进行清查和盘点,明确企业的物资状况,对资金的报销制度设置支取的标准和报销制度,确保相关人员在进行资金使用时可以参照一定的制度进行,促进资金的有效循环。另外,对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资金的流动情况也需做出相关的要求,确定资金的清算方法,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做详细的记录,尤其是电费收入款项。通过实时划转和压缩存量资金的方式,促进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促进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

4.4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市场化已进入尾声,电力企业也是如此。市场化的企业管理给企业带来了新鲜活力,包括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传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提高和进步,这就要求财务相关人员和负责人对整个企业的资金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提高。可以通过培训学习的方式强化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对资金运转和流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为企业的稳定运转提供良好的基础性保障。

4.5实现资金合理控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支付手段的不断更新,线上资金管理应用得越来越多,给电力企业的资金管理带来了便捷。但是,对线上资金的使用应做好严格的管理,并通过网上银行实现资金的统一调度及在线监控,使资金的管理趋于透明化,做到网上结算有效提升资金的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控制资金的实时流向,使电力企业的资金管理控制更具操作性与可控性,对资金侵占贪污和货币挪用等现象做到有效安全防范,杜绝部门个人直接接手资金的行为。

5结语

电力企业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自身的资金动向,资金管理的负责人应清晰明了地掌握企业资金规划。在了解自身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资金管理规范,科学地进行预算、控制风险,并在实际生产运行中不断改善,通过宏观和微观调控促进电力企业的资金管理系统更加进步。

作者:张家欣 王琳琳 单位:国家电网

参考文献:

[1]史晓坤.浅析电力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11):18-19.

[2]祁伟菁.浅析电力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J].科技与经济管理,2015(11):185-186.

篇8

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开端,对学生身体素质、学习和知识完善、思想品德发展方面均起到启蒙作用:关注、保护、增强学生体质,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基础工程,具有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等特点。要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就要求小学教育实施过程需全面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与经费投入,全面保证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二、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决定》中强调,对于经济发展和教育的发展来说,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小学教育规模较小、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较弱,管理上缺乏规范性,无法顺利实现教育目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提出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

四、对于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农村小学地理位置偏僻,且大多数办学规模较小,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在基础设施上,桌椅教具陈旧,校舍建筑水平整体不高,缺少现代化教学媒体;在政策保障上,很少将办学力量向农村小学偏重,对于农村小学教育的保障性政策较少;在思想认识上,农村学生家长知识层次低,观念较为落后,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清,无法与学校积极配合。

五、农村小学教育师资力量难以保障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学术界大多数观点都认同师资对于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农村小学普遍面临师资质量不高、教师数量短缺等问题。在职教师往往身兼数职,同时带多个年级、多个科目的课程,还要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如负责少先队活动、参加社区活动及各种比赛项目,加上农村环境艰苦,年轻老师的流动率比较高,教师队伍老化、不稳定、质量低等导致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很大问题。

六、对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投入不到位

农村小学基础建设能力弱,普遍存在校舍落后,教学设施与现代化脱节的情况,甚至无法满足国家对于学校建设的标准化要求。究其原因是在教育经费的管理上,存在着不足和不平均两大问题。因存在地区差异,经济较发落后地区的教育经费相对较少。加上对于城乡小学教育的分配存在不均,很少存在额外拨款,使农村小学的经费保障得不到充分落实。体育场地、乐器等基本教育设施的缺失对于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起到限制作用。

七、农村小学教育缺少与家长合作

校园教育才是教育的观点在农村较为普遍。家庭没有给学校教育应有的支持,仍然有一部分家长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知识和文化对子女成长的意义,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致使因忙着农活或外出打工赚钱而忽略对孩子的引导与教育,使小学生产生自卑感,形成孤僻、任性、倔强的心理,对于学校教育的有效性产生制约。根据国情,我国农村小学生人数占全国小学生人数很大比例,农村小学教育是否能有效开展将直接关系学生的额成长成才,关系到我国小学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保障农村小学教育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做到:

(一)加强思想保障。只有正确认识到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端正办学思想,端正治学态度,才能办好教育。小学教育没有升学任务,也没有经济效益,但关系着农村发展和社会发展大局,要求我们一定要有大局意识,从根本上重视。加大宣传力度,让各级党政机关、乡镇政府和学生家长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接受全民素质教育理念,为农村小学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思想保障。

篇9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以及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的构建成为企业的财务工作重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分重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的构建,并积极探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的构建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一)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具有管理效益。第一,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能够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开发,完善企业财务合并报表、资金管理、预算管理、投资管理以及融资管理等工作。第二,对于合并报表工作,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能够有效缩短财务报表的合并周期,提高合并报表工作的准确性,进而减轻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第三,对于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工作,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能够实现企业对银行账户的统一管理,严格控制企业财务项目的审批流程,进而加强对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实现对企业资金的实时监督。第四,对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能够有效对企业的财务预算进行调整和反馈,减少企业财务项目的审批环节,进而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第五,对于企业财务投资管理,构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开发保障体系能够及时反映企业的投资决策,确保企业项目的计算时间,进而对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全面控制。第六,对于企业融资管理来说,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能够实现企业融资的合理分配,增强企业融资管理的规范性,进而减少企业的资金浪费。

(二)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具有综合应用效益。构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保障体系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数据查询、财务分析以及分析报告等工作。对于数据查询工作,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能够增强企业财务数据查询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而增大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数据量。对于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能够为增强企业财务分析的层析性,缩短企业财务分析的实践,进而提高企业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对于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能够增强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实现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预警功能。由此可见,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效益。

二、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面临的困难

(一)财务核算系统不完善。当前,部分企业在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财务核算系统不完善的问题。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分布在企业的基层单位,并且,基层单位对企业财务核算进行自行管理,导致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缺乏统一。同时,部分企业的财务核算系统与企业的其他部门缺乏联系,导致企业财务核算系统的稳定性缺乏保障。

(二)缺乏信息化资金收付。当前,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手工资金收付方式,资金收付的工作量较大,无法控制企业财务的资金流量,不利于对企业资金票据的监控,容易出现企业资金流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核算系统与资产管理脱节。大多数企业在开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企业的核算系统与资产管理脱节,没有实现企业资产管理和企业财务核算系统的联动机制,导致企业的资产和企业设备缺乏对应,企业财务管理信息滞后,不能够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企业财务管理缺乏实效性。

篇10

农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对农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强化保障支撑作用。

二、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原则

(一)政府引导。各级财政部门通过保费补贴等调控手段,协同农业、水利、气象、宣传等部门,引导和鼓励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加保险,积极推动农业保险试点业务的开展,调动多方力量共同投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二)市场运作。财政投入要与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保险业务以经办机构的市场化经营为依托,经办机构要重视业务经营风险,建立风险预警管控机制,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自主自愿。农户、龙头企业、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各级政府等有关各方的参与要坚持自主自愿。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可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支持政策。

(四)协同推进。保费补贴政策要同农业信贷、其它支农惠农政策有机结合,以发挥财政政策的综合效应。农业、水利、气象、宣传等有关方面要对经办机构的承保、查勘、定损、理赔、防灾防损等工作给予积极支持。

三、保险试点工作方案

(一)保险品种。种植业为水稻、玉米;养殖业为育肥生猪、能繁母猪、奶牛。其中,育肥生猪保费补贴政策待省政策下发后另行下发。

(二)保险金额和费率。水稻一般灾害险和旱灾的保险金额分别为300元/亩和100元/亩,保险费率分别为5%和10%;玉米一般灾害险和旱灾的保险金额分别为292元/亩和100元/亩,保险费率分别为5%和10%;能繁母猪的保险金额为1000元/头,保险费率为6%;奶牛保险金额为5000元/头,保险费率为5%。

(三)保险责任。种植业和能繁母猪保险的保险责任执行2007年政策。

(四)承保规模。保费测算时,各县(市、区)财政分别按种植业40%、能繁母猪100%、奶牛100%的承保面计算保费,并据此安排预算资金。

(五)保费补贴政策。各扩权试点县按川财办〔2008〕22号文件规定的补贴标准执行。非扩权试点县种植业保费分担比例为中央35%,地方财政40%(其中县级财政承担10%),农民25%;能繁母猪为中央50%,地方财政30%(其中县级财政承担10%),农民20%;奶牛为中央30%,地方财政30%(其中县级财政承担15%),农民40%。

(六)保费补贴资金管理。继续执行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所有品种的县(市、区)财政保费补贴资金从财政部门开设的中央特设资金专户划入市级开设的中央特设资金专户,由市统一拨入保险经营机构开设的“农险资金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