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16:23: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产品销售策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家电产品农村市场的特点
家电产品在农村市场的营销与城市市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1、农村市场居民消费特征与城市居民消费存在着差异,低价消费、人情消费、节点消费、集中消费特征明显,从众、跟风、攀比消费现象严重。首先,商品价格因素在农村市场对购买的影响较大,甚至成为最核心因素;其次,农村居民具有比较浓厚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农村居住特点,使得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经常走户串门,信息非常开放,且口头传播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消费特征和消费行为决定营销手段,因此,常规"促销武器"在农村市场上就可能会失去效用。
2、相对于城市市场的集中购买,农村市场具有地域上的分散性和购买力分散性。我国农村分布广、居住散,难以形成像城市那样的人口和需求集中;另一方面,虽然农村居民购买力总体规模很大,但平均到每户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则很低,由于广大居民消费的范围也比城市居民广,这造成了购买力的分散。农村市场的这种分散性,决定了企业在营销网络的构建上,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要大大的加强。
3、农村市场具有购买力水平的差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区间购买力水平的差异,富裕地区、发展地区与贫困地区,在需求的质和量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二是地区间消费环境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形的地区即便对同一产品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三是同一地区内不同农户之间的购买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加大。因此,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时,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采用差异化战略,在具体营销渠道方面也应有所区别。
4、农村市场目标客户的品牌观念相对弱化,品牌营销力相对低下。因为农村市场消费者需求属于功能性需求,即比较强调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和物质利益,注重于产品的物质层面,而对于更深层次的精神消费或消费所获得的附加价值则关注度不高。这种功能性特点对产品的要求价廉、实用、简便等,如在农村市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影响不如非常可乐,而品牌产品的优势就在于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以及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消费。因此,在城市市场的营销模式在农村市场难于复制。
5、农村市场运营成本费用较一线市场高。由于农村市场不成熟,对其在市场开发、维护与管理过程中,运营成本将大幅增加,资源输出、人员成本、物流成本等方面都将增加。首先,从表面上看,在农村市场开店成本(门面租金、人员工资)要低于城市市场,但是从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上来看,由于购买力分散,导致销售成本增加;其次,在货物配送成本上,城市市场的货物都是厂家直供,但农村市场需要中心城市的店面二次配送,相对了增加物流成本;再者,企业开发农村市场,不但要实现销售渠道的延伸,还要建立服务渠道。服务水平的升级也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因此,必须设计符合农村市场的分销模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二、建立农村市场营销渠道策略
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分布范围广、交通不便等,与城市市场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家电企业开拓农村市场不可能完全照搬城镇市场分销模式,必须结合实际,建设符合农村市场特征的营销渠道。具体策略有:
1、实施销售渠道扁平化,形成高效率的供应链。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渠道为王”有力的证明企业若没有渠道掌控权就很容易被竞争对手的渠道拦截和终端拦截战术所击败,也容易被追求短期利益的渠道商刁难和抛弃。由于农村市场具有地域上的分散性和购买力的分散性,以及地区间购买力水平的差异、地区间消费环境的差异、同一地区不同家庭购买力的差异性等特征,因此,家电企业应打破传统的“金字塔”式的销售渠道,采取扁平化的渠道模式,实现直接向终端经销商和最终消费者销售的基本营销策略,以高效的方式组织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将渠道和流通成本降到合理的水平,保证终端销售的价格竞争力及产品品质。
调整渠道政策,减少中间环节,形成 “企业-县级批发商-村级零售商”的通路。具体思路如下:
(1)取消市级批发商,建立县级批发网络。“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是农村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主要心态,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一般选择到县城的商场购买家电。过去制造商们往往以地市级客户为主要批发商,然后向县城辐射,不仅抬高了面向用户的最终价格,更主要的是城市级批发商的网络往往难以深入到农村,造成农村很难买到货真价实的工业产品。并且由于厂家对农村市场的掌控能力较弱,只有通过县级批发商的平台,发展农村分销网络,进行逐步渗透和推广。因此,随着市场竞争走向纵深,要想占领农村市场,家电制造商必须逐步抛开大的经销商,重心向下转移,尽量扩大县一级的营销网络,并在县城的大商场中增加铺货面积。
(2)转变市级批发商的功能为配送功能。传统渠道中批发商主要是赚取批发零售差价,现考虑物流成本因素,应转变市级商为配送商,变分销功能为配送功能,这样他们赚取的是供应链中服务增值的利润,即佣金。对于制造厂家而言,该种模式也有利于企业加强对市场资源的整合,增强了对市场的控制。
(3)另外,企业要改变县级市场下游客户上门自提的方式,要求县级客户加强对农村市场的配送,变自提为送货上门,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加强竞争力。
2、针对不同市场容量的大小和可进入性高低,制定不同渠道战略,实现渠道成员多元化。当前农村市场上主要有四种家电零售终端:百货商场、家电专营店、专卖店和家电连锁经销。由于农村市场存在差异性,因此,在进行渠道设计时,家电制造商应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和产品情况进行不同营销渠道的选择:在同一地区对某一产品同时使用多种渠道进行销售,在不同地区对某产品采取不同渠道,根据产品线不同采用不同分销渠道。通过这种增加渠道方式及发展多元化渠道组合,可以弥补单一渠道形式的不足,从而实现市场覆盖率的提高、渠道成本降低、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声誉。从渠道成员的选择来看,厂商采用渠道成员多元化,直接销售与间接销售结合、大型超市、百货商店、仓储式商店、便利店和连锁专卖店等综合运用。通过渠道成员多元化可以减少制造商对分销商的依赖程度。
农村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层次有别于城市市场,一些低端的家电产品在农村市场更容易找到市场,因此,家电企业在农村市场的渠道策略也应该有别于城市市场:
(1)在经济发展情况比较好、购买力比较强的农村市场,企业可将二级城市中的自建渠道进一步延伸,到达三级市场,负责一个或几个县区的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选择合适的商来三级市场的销售;
(2)在城市市场品牌竞争力弱而在农村市场发展空间较大的企业,可选择合适的地区建立企业的营销机构,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3)在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落后、农民购买力比较弱的农村市场,自建渠道的投入产出效益会因为销售量小而显得不经济,企业必须选择合适的商。
企业在农村选择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衡量商到达目标市场的能力;由于农村市场具有分散性,家电企业在某一区域的农村市场不宜选择多家商,否则多家容易产生市场资源的争夺,从而带来渠道控制的难度。(2)分工合作的原则;从横向角度看,农村市场由于区域比较大,零售终端的数量也比较多,企业对于一些销售能力比较强、在一个区域内影响比较大的零售商要直接管理,而一些零散的零售商交给商去管理,因此选择商时要强调分工合作。从营销过程纵向考虑,商应该在物流配送,货款回收、售后服务等方面承担责任,而企业则要为商做好市场调研分析、产品促销、技术支持等培训等工作。(3)树立形象共同发展的原则;当前农村市场上家电产品的品牌忠诚度并不高,家电产品企业在农村市场的发展要着眼于未来,企业选择商要与企业拥有共同愿望、共同抱负,这样才能共同建立一个高效运转的渠道。
3、采取垂直型营销系统,渠道成员合作由交易型转向伙伴型。传统的渠道成员主要由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构成,每个渠道成员都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相互之间竞争激烈。新营销理论要求企业的营销从以价格竞争导向向以整个价值链为激励体系转变,价格不再是简单的“成本+利润”的构成方式,而是“厂方利益+经销商利益+消费者利益+其它利益”构成的价值链所决定的,因此厂商之间应着眼于未来的交易,注重战略关系的培养,这就要求企业应改变原来的渠道模式,采用新兴的整合渠道,即垂直型营销渠道。在这种渠道体系内,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联合成一个统一体,渠道成员间的关系由交易型向伙伴形转变,渠道成员间关系紧密,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信息共享的一体化经营体系。在垂直市场营销渠道统一体中,通过组织良好的渠道活动和团队合作,消除渠道成员为各自利益而造成的冲突,共同致力于提高市场营销的运作效率。通过规模经济和减少重复服务,使制造商和分销商能给消费者提供低成本和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并降低交易成本,最终实现双赢。
4、加强终端建设力度,完善销售终端专业化服务。农村市场的传播具有示范性的特点,人际传播仍是农村信息传播主要方式,而厂家的示范性传播也同样有效。因此,企业应加强终端建设力度,做好服务定位并不断深化服务,在售出及售后提供的咨询、讲解、操作、维修等服务,形成良好的口碑。如国美在快速向全国一级市场挺进时,以低价为武器,以薄利多销、迅速占领当地市场为战略指导,其产品服务定位就是便宜、价格低。国美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精力投入到全国市场快速渗透上,而将家电的售后服务全部扔给厂家,一级市场的较为理性的消费者由于能及时得到厂家售后服务便欣然接受这种“国美式服务”。但在拓展农村市场时,国美推出的“彩虹服务”赋予了“国美式服务”的新内涵。专业的服务网络已经成为销售能力和品牌实力的延伸,因此,要真正占领农村市场,企业必须具有强大的服务网络覆盖能力。
农产品的经营一直关系着两个家庭,一个是生产家庭,一个是消费家庭,两个家庭的顺利对接才是农产品销售与经营的关键所在,如果生产家庭没有办法生产,消费家庭就谈不上消费,而消费家庭买不到需要的农产品,生产家庭生产了也卖不出去,两者互为关系出现的简单问题,到目前位置,已经变得越来越让人揪心,本来只要两个家庭互相需要,那么经营农产品就不是一件难的事情了。
近年来,政府给了不少的农业项目的支持,可是没有收获,为什么?政府也不知道怎么办?道理很简单,很多国家的钱都打水瓢,为什么?中间环节有问题,没有直接用在项目上,中间监督出了问题?农业企业都是农民在做,缺少指导。由于农民他们本身素质有限,所以如何把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整合一体,成为现代农业的最大问题,现在所谓的农业专家们都知道农业的问题是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可是他们也不知道怎么销售,只知道弄大批发市场,弄几个什么协会来糊弄农民,农民盲目陷入什么协会的圈套,导致现在农民增收出现困局。
农业营销切忌 “嫦娥奔月”,农产品销售的困难很多时候归结在产品的老化,农产品的结构不配套,大多数是政府主管部门喊出的口号,实际上是无力来突破农产品的营销困局面,只是想“嫦娥奔月”,而不做营销与消费市场的研究与突破,抓农民很有手段,但抓销售就迷惑不前,因为前者可以行政手段,而后者是市场手段,由此,在基本盘面上的指导人员,需要强化一体化的专业人才,主管人员要抓生产更要懂市场,而懂市场远远不够,懂市场的所谓农业专家很多,但需要懂营销的就很少,因此,两者或者多者结合,将是关键。
农产品经营困局有三大因素
1、人才:农业产品销售人才很少,也很少有农产品或者农业销售人才交流,目前在农业产品销售大部分是一些农民出生,现在有转型后(初步土地经营升级)的一批人在主导,很难融合现代营销手段,高级农产品营销、策划、销售为一体的“地面营销人才”更是难以寻找,这与我们的农业大国格格不入,最多的是研究与政府主管人员,因此,农产品国内营销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市场消费需求,也就是农户家庭到消费家庭之间传播的桥梁被人为阻隔,消费者想知道农产品的信息、质量、品项特点、产地情况、安全情况等等均缺乏对接,依靠农民做不到,依靠政府不精通,只有满大街丢在那里,出现两极分化。
2、产品:在全国有不少农产品接近我们国家最高标准—有机标准,但是标准的使用、建设、管理需要花很多费用,农民承担不起,所以在当地消化,价格低,出不去,很多特色产品由于缺少标准的支持,上市后价格上不去,竞争就下降,农民赚不到钱,结果就不了了之。农产品的周期性与存储特点,决定了产品必须要有严格的经营时间通道,而时间通道掌握在政府部门,比如标准、运输、管理、销售价格等,把很多优质产品浪费在与市场的人为交道里面,而比如生鲜的农产品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因此农民害怕产品进城市,也是一大问题。
3、市场:纯粹的市场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对政府主导信息的管理,而全国市场消费阶段停留在批发市场,政府的信息来源也在批发市场,并不清楚消费者想吃什么,怎么吃,吃的代价、吃的便捷、吃的安全、营养,均不是非常清楚,而批发市场是无法掌握直接的消费信息的,所以存在很多产品雷同,高价值的产品不多,也没有人去引导消费者去消费什么样的农产品,所以市场出现盲目现状,大量好的农产品消费者不习惯、进不了餐桌,由此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结果农产品新品市场萎缩,高价值产品提不上价格,消费者吃不到,两者又开始对立。
那么如何来做农产品的销售呢,在管理与经营上,如何把农民的好产品卖出去,提高农民积极性,能够赚到钱,来继续推动农产品升级,成为关键,而农产品的经营模式成为新农产品销售突破的关键所在。笔者对现代农业营销的定义里面提出农产品的直营销售,成为现代农业营销的突破口,确定什么样的销售,如何才能满足广大消费家庭的实际需求,才是营销思路的延续,我们把消费家庭的分类,就可以看出农产品采取什么样的销售模式,基本上城市消费家庭分为3个类型,一个是工薪消费阶层,一个是年轻白领族与高退休阶层,一个是小康阶层,三个阶层所消费的农产品完全不一样,也很具有代表性,而大多数农产品是不分消费家庭的,爱谁买就卖,因此管理与经营费用增加,损耗非常大,作为农民的销售路数不对,就形成恶性循环。
按照三个阶层的消费不同,工薪消费阶层主要消费一般的农产品,也就是常规产品,追求便宜与实惠,大部分销售在农贸市场(菜市场),消费为常规的无公害产品,以限制高农残为主要产品,价格比较优惠量大。年轻白领族与高退休阶层,消费一般以上的产品,追求产品的营养与外观,追求产品的时尚性,比较喜欢净的农产品,价格比普通农产品价格稍高影响不大,比如绿色食品,大棚种植的反季节时令农产品等,追求新鲜,喜欢在超市消费,干净。另外小康阶层的消费者要求比较高,追寻特别的农产品,享受时尚的同时,追求高档,比如出口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市场上少见,所以追求安全、营养、高价值是他们的目标。
根据不同的消费目标,制订不同农产品的销售方式,才是农产品现阶段提升的有效办法,一般无公害农产品的销售由于成本问题,可以在统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交易,在各社区的菜市场进行销售,而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可以在社区根据专营销售模式,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与推广,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对接消费家庭,提升产品的销售方法,也建立可以销售的周年化生产计划,这样的专营销售模式将大大拓宽销售基层面积,不至于产品生产以后不知道怎么办,同样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多样化良性发展。
绿色与有机农产品直营的10大销售策略
1、配送策略:市场特定的消费对象,城市在不断扩大,买农产品越来越不方便,特别是安全营养的农产品,因此很多家庭需要有这样的配送渠道,有品质保证的配送渠道,这样的享受,可以体会配送带来高效便捷的销售服务,做好消费家庭的数据库销售目标,建立庞大稳定的销售体系,成就现代消费观念在农产品销售上的突破,也是新的尝试。配送不仅仅是将所需要的农产品送到消费家庭,而是要建立一个消费管道,这个管道包括先进的电子商务、电话、店面等互相配合,协调运行。
2、免费体验策略:把农产品的优、劣完整体现在消费者面前,通过对产品的观、闻、品、验等手段,让消费者明白什么样的产品符合自己的需求,这样将大大拉近消费者的感官识别,从而建立牢固的产品信任感,促进产品的就地就时消费。体验策略运用的产品非常重要,货真价实是体验的关键。
3、教育服务策略:社区服务是销售模式的通常做法,一般是依靠社区的组织关系来进行农产品的教育与消费,通过对物业、居委会的联合,把社区教育与服务的关系建立起来,通过对产品的桥梁作用,把农业的场景从生产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演绎,使消费者明白农产品怎么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者手中的,通过怎么样的质量检验保证品质,互相共融,保证常年的农产品供应,建立良好的供应关系与渠道,提高信任度,也服务当先,做好教育消费的引导工作。
4、引导对比策略:农产品的销售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比,对比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观望,看外观;品尝,尝品质;比较价格、重量、产地、颜色、品牌等,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产品的实质,引导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诸多好处,消费者通过观望、尝试到消费的过程全部是引导出来的,因此,引导消费策略是农产品销售的重要环节,并不需要广告来扶持。
5、公众公益策略:农产品走公益的策略也很重要,比如与体育结合,现在流行奥运生产的农产品很吃香,还有会议、旅行、餐饮等诸多公益活动的切入,很多活动把农产品介入进去,提高知名度,这样可以大范围在各种渠道进行销售,农产品品牌建设也可以迅速提高。
6、小范围团购策略:农产品做团购优势很大,家庭厨房的所有食品均可以做成礼品销售,通过对农产品的包装与贴牌,把简单的一种农产品包装成消费时尚的礼品包装,特别是水产、水果、粮油、蛋等等,小范围的团购就是在一定有效的单位里面,包括机关食堂、各办事机构、单位等,由于我们国家节日特别多,所以节庆农产品礼品销售将异常火暴。
7、社区活动推广策略:社区推广活动历来是农产品销售的好渠道,也是宣传的最好阵地,社区活动主要要贴近消费家庭的实际需求,比如赠送厨房用具,把活动按照社区的特点安排开来,小区设摊、节日活动庆祝、社区组织活动介入等等,长期不停的搞,把社区当作产品宣传的一块阵地,效果非凡。
8、单位合作推广策略:单位合作的优势很明显,农产品需要走量才好,与单位的合作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单位配送与单位效益挂钩,机关食堂与单位食堂合作,有效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
9、个体直销策略:农产品在各地可以与当地的社区便利店有效结合起来,比如水站、洗衣店、小卖部、茶楼、社区会所等等,通过对接,把农产品的信息出去,这样大大加快产品的直接销售。
当前农产品销售领域因流通渠道不畅所导致的供需矛进一步催化了网络营销实施的必然性。我国农业总产值今年逐年提升,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出现巨大缺口,无论是粮食还是各类鱼奶蛋禽肉等,消费需求都急剧提升,产需缺口较大,导致结构性矛盾凸显。虽然国内农产品需求有较大缺口,但是每年同样有众多地域农产品无法卖出,只能选择低价抛售,导致产业发展受影响,这种供需不对口的矛盾不仅影响了农民致富,同样影响了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目前造成这种供需矛盾的关键在于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因此需要借用网络营销的全球覆盖、实时流通等优势来改善这种尴尬局面。电商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创新策略研究文/盛凡
1.2农产品网络营销环境良好
随着当前国内民众经济水平提升,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网络应用成本不断降低,截止到2013年年末,我国网民已经超过8亿,尤其是农村地区,是近年来网民数量增长最快的区域,无论是网民数量、结构年龄都意味着已经具备较好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环境。众多移动终端、平台软件的出现进一步优化了销售平台的建设,农民群体可高效利用专业销售平台服务自身农产品销售,降低销售成本与信息畅通成本。当前国内积极推动物联网发展,国内立体物流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制约农产品销售的冷链物流困境已经得到显著改善,国内物流产业趋于专业化、精细化,制约农产品网络销售的瓶颈已然不在,自然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根据当前调查数据来看,未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将保持着年25%的成长速率,市场规模也将破万亿,虽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是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市场潜力来看,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发展模式在国内必将迎来如火如荼的发展期[1]。
2.农产品网路营销问题分析
受信息技术、物流产业影响,目前国内物联网发展劲头十足,以淘宝、天猫、京东等一大批电商为代表的网络营销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对于国内多个地区农产品网络销售发展而言,产生了一定助益,但是无论从规模、发展速度还是产业进步空间来看,农产品的网络营销还存在着制约瓶颈,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2.1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不明确
虽然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生产者尝试加入网络营销大军,但是从其所占比例来看还是偏低,农产品生产者中有一部分都因为自身认识、素质等因素影响了网络销售活动的开展。网络营销要求销售者至少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可顺利在销售平台上制作并信息,一部分还要求能够熟练进行网络维护与设计,这对于多数农民而言有一定难度,受限于自身素质,无法将网络营销化为销售优势,还有部分从业者由于网络销售存在较大的风险与安全隐患,所以犹豫不决,在参与网络销售方面顾虑重重,这些都进一步制约了农产品网销局面的打开。
2.2电商销售配套环境有待提升
农产品销售本身受限于季节、保鲜等因素,尤其是冷链物流当前虽然已经迎来较好发展局面,但是市场规模与流通需求不相符合,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在农业销售方面,专业营销人才的缺乏、销售主体规模偏小、销售针对性不足、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网络营销配套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都增加了网销发展的难度。虽然以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主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进一步的发展机会,但是纵观全局,农产品网销还是存在诸多制约发展的难题[2]。
2.3农产品网络应营销创新策略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必须突破制约瓶颈,利用移动电子商务、物联网配套优势,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服务于农产品立体化营销网络的打造,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缓解国内农产品供需矛盾,实现产业升级。
2.3.1利用移动电子商务优势
所谓移动电子商务是指以个人移动处理终端(手机、平板电脑、PDA、笔记本电脑等)通信设备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活动,电子设备与技术的高度结合成功实现了移动式办公,在市场应用中提供花样繁多的各类服务。比如移动终端可处理个人银行、购物、交易、娱乐等服务,因其移动性特点,比之其他设备具有灵活性、便捷性等优势,突破了设备限制,实现实时性联通服务,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产品提供定制服务,无论是各类软件平台还是硬件设备,都进一步降低了使用难度,提升了使用性能,这对于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发展而言,无疑创造了一个优良的环境与一个可靠的技术平台[3]。当前农产业销售的一大难点就是信息流通不畅,信息的畅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大小,农村地区受限于地区硬件原因,在销售方面先天弱势,不过凭借网络优势,可建立农产品销售网络,借助固定终端、移动终端优势处理各类销售情况,配合应用设备、网站平台推出的各类应用服务可高效完成农产品销售处理。尤其是许多网站推出的针对农产品销售的定制服务,不仅提供了更为贴心的农产品销售服务指导与帮助,另外还可通过加强与网站的合作解决智能检索、农产品质量等级评定等问题,以便该产品更适用于网络销售模式。移动电子商务有益于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可高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建立移动平台处理各类销售信息、求助信息发乎、农产品加工等问题,与营销大户、农民、农产加工企业提供优质交流平台,高效解决各类疑难需求。另外,移动终端厂商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可有助于拓宽业务销售渠道,比如建立农业专家服务平台,利用微信、短信、微博等方式实现农户与专家、与厂家、合作社的交流,也可通过建立B2C与C2C电子商务平台达到牵线搭桥的作用,推动农产品销售。
2.3.2利用物联网优势
农产品多数本身对季节性、保鲜性要求较高,在物流环节必须做好保险冷藏,一定程度上了增加了销售压力,尤其是供应链管理方便变得复杂,对于农民而言,限制了其市场销路的拓展。当前物联网建设作为国家重点发展课题,发展十分迅速,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也可借助物联网优势,做好冷藏保鲜运输处理,在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基础上缩短产品流通链,加快农产品销售速率,以高品质的农产品流通改变当前销售格局。物联网的发展是依托各类互联网技术与各类电子设备(扫描设备、感应设备、识别设备、定位设备等)而形成的巨大网络,在可提供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和各类人性化服务,利用该技术可对农产品追根溯源,利于供应链的管理。物联网将各类技术方案整合方便了信息供应链和物理供应量的整合与收集,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影响,尤其是生鲜农产品,无论是流通便捷性还是安全性都得到保障,这无疑为网络营销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农产品高效营销而言事半功倍。
2.3.3利用客户关系管理优势
农产品销售中留住客户十分重要,做好客户关系管理意味着占据市场,因此必须要在深入了解客户的基础上根据客户属性、需求等从多角度剖析,采取不同的网络营销方案、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服务以此提升客户信任度、依赖度和忠诚度,减少客源流失。客户关系管理可利用大数据模式下数据挖掘来实现这一目的,当前国内众多电商平台拥有浩瀚如海的用户数据资料,可利用数据挖掘将潜在高价值信息与知识进行总结利用,比如分析不同客户群体消费特点、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分析农产品购买用户需求、心理等,将这些高价值信息以信息推送或信息定制的方式出售给销售平台上的广大商户,从而利用这些信息更好的进行农产品销售策略的制定和农产品生产方案的制定。以数据挖掘为代表的用户数据利用有利于客户关系的经营管理,可对用户数据内在关联性做有效分析,通过及时分析当前农产品市场销售需求、用户需求、消费群体分布情况等制定高效营销策略,还可实时监控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回应,以便在竞争中占据领先,更好的完成产品销售使命。
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科技型产业,现代农业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不是常规农业技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而是在分子和信息化层次上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一个崭新的技术平台。
农业信息化包括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农作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贯穿了产前、产中和产后。如产前主要为生产规划和准备生产资料,产中主要体现在种植和养殖两大方面,产后主要体现在加工、流通和农副产品销售方面。管理信息化方面,无论是前期的资源配置和优化,中期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上,都可以因为管理的高效和准确,而带来标准生产和规范管理。
我国农业是传统的弱质产业,历来存在着生产经营分散、产品竞争力不强、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1 以电子商务发展农业,有利于加速农业信息流通
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利用电子商务强大的网络功能,就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障碍,使农产品供需双方及时沟通,使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合理组织生产,以避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部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2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网上交易平台,可以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组织化。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交易双方处于信息对等的地位,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利益损失;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新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让供求双方最大可能的直接进行交易,可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今后,我国以电子商务发展农业,应该着力加强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对农村信息建设的资金投入,强化对广大农民教育培训,提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率。要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水平和广大农民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
(一)缺乏农业品牌的经营与运作当前,吐鲁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困惑,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标准不符合市场需求、销路不畅等矛盾日渐突出,这本质上都是缺少农业品牌经营运作的结果。虽然葡萄、哈蜜瓜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这些特色产品目前大多仍处于“有名品无名牌”的窘境中,大多数农业产品是没有品牌商标的初加工产品,根本就没有体现当地农业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吐鲁番地区的农业应通过不断加大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着眼于创建吐鲁番特色农产品自有品牌,指导当地企业及广大农户创出自己的牌子,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走出吐鲁番农产品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打开国际市场的路子,为发展本地经济服务,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产品品牌价值没有得到合理提升吐鲁番是我国葡萄干的主产区,当地生产的葡萄干优势明显,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品牌价值提升的潜力仍然很大。限制其品牌价值提升的因素主要在于主体的意识、产品的档次、产品的质量、供应数量的均衡和供应商的规模这五个方面,因此提升品牌价值的途径和策略主要应从以上方面入手。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速度缓慢吐鲁番地区农民的设施农业主体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主要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更愿意依赖传统的技术,实行“春种夏管秋收”的种植模式,而不愿接受新的费工、费力、费心的种植技术。另外,设施农业作为一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吐鲁番地区大规模推开不到两年,规模效益整体显现的尚不显着,群体示范效应辐射力尚不够大,部分农民存在着等待、观望、徘徊等心理,这些因素影响了设施农业果蔬品牌的建设速度。
二、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可行性
(一)吐鲁番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吐鲁番地区有丰富的热量与光照资源,它独特的盆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产品生长,自然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区各地大多都有以自身地域优势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许多地方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葡萄、哈密瓜、小白杏、红枣、葡萄干等等,这些都是享誉国内外的农产品资源。如果将这些农产品资源加以整合,并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力度,塑造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不是一件难完成的事情。
(二)当地农民有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看重商品质量,喜欢用品牌的商品,宁愿少买点,也要买好的,特别是农产品。长远来看,通过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提高农产品市场认知度,并且在社会上获得良好口碑,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三)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有力保障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出一县市一品牌的发展思路和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主要面向集团采购、礼品和高端消费群体的销售策略。大力发展葡萄、精品哈密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品品牌建设,对优势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品牌给予项目、资金方面的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品牌,增强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农产品品牌营销取得实效,为促进吐鲁番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销售提升,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一)吐鲁番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在吐鲁番地区对农产品实施品牌营销,将会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使品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销售价格;而且,随着人们的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品牌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销量和价格一起上升必然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生活质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积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挖掘国内各地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潜力,提高对本国农产品的消费水平,拉动消费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已经改变,开始越来越注重消费质量,消费需求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从原来的单纯追求数量需求,转变为对农产品质量,营养,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需求,以满足其心理需要。由于农产品具有同质性强的特点,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更好地将其与市场上的普通农产品区分开来,满足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实现品牌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
(三)提高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品牌农产品一般都经过严格筛选,种植,加工和包装,最终产品必须通过多重程序检验,产品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通过品牌营销推广,极大地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外地农产品对本地市场的影响,将会起到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
四、做好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工作
(一)加强商标的培育和推荐工作,发挥企业和政府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应紧紧围绕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畜牧业积极培育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通过规模经营,产业管理,推广先进技术,健全质量检测,农业标准化和动植物疾病的预防控制系统的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在加强商标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着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选择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及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引导,在商标注册、品牌创建推广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帮助,把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争创驰名商标,做成一批全国和新疆的知名品牌。通过举办营销专家讲座、品牌商标论坛和法律培训、学习考察等活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企业充分认识品牌建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经营者注册商标保护企业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和促进吐鲁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引言
在商业贸易活动中,电子商务是主要贸易方式,交易双方可以进行在线电子支付与网上交易,开展各种交易活动,例如,金融活动、交易活动、电子商务活动,目前,已经形成完善的商业运行模式。助农营销的主要目标是利用网络平台,将新媒体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扩展销售渠道,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然而,部分中小型企业在电商运营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销售渠道过于单一,陷入了销售困难的窘境,尤其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平度草莓的运输渠道出现问题,积压大量产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应用电商新媒体营销助农脱贫存在的问题
1.1信息的不对称性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40-60岁年龄段的农户是种植农产品的主要劳动力,其中包括春天草莓、夏天明村西瓜、秋季大泽山葡萄和冬季马家沟芹菜等,然而,部分农户思想观念较为传统,缺乏专业的指导,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在采用新媒体销售时,由于没有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导致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影响农产品的销售量。此外,在销售过程中,主要采用线下销售的方式售卖农产品,或者与商家达成合作,负责提供货源,销售渠道较为单一[1]。
1.2农副产品利润普遍较低
部分农户由于自身条件有限,往往会和商家与企业合作,虽然扩展了销售渠道,但是所获得的利益也会被分割。经过中间商的售卖,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甚至部分商家会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保证自身利益,由于价格变贵,导致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会逐渐降低,农户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
1.3知名本土化
我国地广物博,各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产品,虽然平度的农产品具有较高知名度,但是消费群体有限,若是只在本地售卖,无法让更多人尝到新鲜的农产品,因此,需要优化营销模式,利用新媒体与电子商务,扩大农产品的影响力,吸引各地的消费者品尝平度高质量果蔬,增加销售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2应用电商新媒体营销助农脱贫的具体方法
2.1调查平度农产品情况
平度农产品种类众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春天草莓、夏天明村西瓜、秋季大泽山葡萄、冬季马家沟芹菜,四季各有不同的特色。首先,春天草莓。平度素有蔬菜生产基地之称,其中草莓是主要农产品之一,因此当地有“胶东草莓第一镇”的名号。草莓主要种植在平度市白沙河街道,目前,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种出的草莓营养丰富、果香浓郁、果肉、酸甜适中,深受消费者的好评。由于草莓接触地面,因此不会受到污染,十分健康。通常每年有四个月,可以大量销售草莓,每天销售量高达十万金,收益十分可观。其次,夏天明村西瓜。明村西瓜主要种植在北纬36.9度胶莱河畔,当地具有昼夜温差大与土地肥沃等优势,适合种植特色瓜果。从1993年开始,平度人民开始种植明村西瓜,经过不断提高种植水平,取得了相关的产品认证,目前,主要利用简易棚与大拱棚等进行种植,每年可以获得4亿公斤的总产量。明村西瓜具有众多优势,例如含有硒元素、含糖量高、品种多、口感细腻,而且可以长时间运输。明村镇共种植了20000亩的大田西瓜与10000余亩的简易棚西瓜等,品种包含20多个,例如,袖珍、冠龙、无籽等,每年可以生产15万吨的西瓜。目前,明村镇的高档示范样板棚已经高达12个,被称为西瓜产品技术示范基地[2]。再次,秋季大泽山葡萄。在平度北部大泽山西麓30里范围内,是种植大泽山葡萄的主要地点,离高速公路20公里,具有便利的交通环境,该地被称为“葡萄之乡”,栽培历史高达300年以上,品种高达100多个,例如,红鸡心、龙眼、玫瑰露、玫瑰香等,具有香味浓郁、含糖量高、口味宜人、香甜、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等特点,其中含糖量最高为33度以上,而且含有氨基酸与维生素,具有防癌、减肥、滋润肌肤等功效,受到各地人民的追捧。大泽山葡萄果穗整齐均匀,果肉晶莹,明显有果面白霜,具有良好的弹性,属于绿色食品,一般在地窖与保鲜库中保存,其中相对湿度为80%,而存放库的温度保持在0-3℃。当地人民利用百醇、赤霞珠、莎当妮等品种,可以进行酿酒,制作的酒香气浓郁,让人回味无穷。最后,冬季马家沟芹菜。在平度马家沟附近,种植了大量的芹菜,主要特点是清香酥脆、棵大鲜嫩、梗直空心,有利于促进食欲,由于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与种植技术,可以获得较高的质量。芹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铁等,具有丰富的营养,以及独特的香味,对保持人体健康具有作用,例如排毒养颜、清热止咳、平肝降压、治疗高血压等,因此是当地餐桌经常出现的蔬菜。
2.2利用电子商务助农
在2020年春节期间,淘宝设立10亿爱心助农基金,利用阿里助农的板块,实施了多项助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农产品信息具有滞后性,对销售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淘宝开通爱心助农专线,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收集相关信息,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有力依据。第二,设立独立的农产品特卖专区,农业人员可以在软件品台上直播农产品,向消费者全面讲解口味与特点,消除消费者的疑虑,有利于增加销售量。此外,京东在助农方面也实施了25项措施,例如,增加农产品的消费渠道,其中包括友家铺子、七鲜超市、京东生鲜等,增加了品牌影响力,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购买的渠道,从而增加农户的销售量与经济效益。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在疫情防控期间,京东卖出了4000吨的生鲜产品,销售量比以往增长370%,由此可见,生鲜电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农业人员需要学习其他地区销售的经验,利用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标准化体系。农户需要规范化管理农产品,选择可靠的合作商家,优化销售流程,从生产采购到运输销售,采用规范的销售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商家需要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情况,对销售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利用电商销售模式,构建产业链加工体系,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生产,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二,打造生鲜水果品牌。平度一年四季具有独特的农产品,可以建立农产品品牌,遵循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明确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在控制产品质量时,需要进行相关检测,获得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认证,以及无农药残留认证,为建立品牌提供有力保障。在包装与运输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分析当地的情况,进行相应的保鲜与冷藏,确保将新鲜的农产品顺利运送到消费者手中,使其对该品牌产生信任感,从而增加宣传力度与影响力,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在夏季与冬季温度差异较大的季节,需要做好降温与保温措施,并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物流企业,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同时,由于毕竟是生鲜产品,难保不会出现损害的情况,因此做好售后工作至关重要,有效解决对消费者造成的困扰,从而树立良好的品牌。第三,优化销售流程。农业企业需要不断优化销售流程,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对销售策略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可以利用电商等平台进行相关的直播,增强推广效果,实施精准扶贫[3]。
2.3分析电子商务与新媒体运营的优缺点
一、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
农产品品牌营销即农业生产经营者以优良的产品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并运用有效的经营方式集信息、资金、生产、销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制定总体营销计划,规划统一营销方案,开展整体营销活动等一系列有效手段的一项战略性长期行为吐鲁番应以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及物产资源为依托,发挥地域优势,创造属于自己的名优传统农产品,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资源依托。全区可分为吐鲁番、鄯善、托克逊3大种植区,根据市场行情,形成了葡萄制干、鲜食、酿酒、制汁的高效种植格局,围绕葡萄产业已形成了楼兰酒业、红柳河园艺场等一批自治区级龙头企业,推出了红柳、楼兰、驼铃等一批名牌产品。但是,也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缺乏农业品牌的经营与运作当前,吐鲁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困惑,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标准不符合市场需求、销路不畅等矛盾日渐突出,这本质上都是缺少农业品牌经营运作的结果。虽然葡萄、哈蜜瓜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这些特色产品目前大多仍处于”有名品无名牌”的窘境中,大多数农业产品是没有品牌商标的初加工产品,根本就没有体现当地农业产品的优势和特点。
2.农产品品牌价值没有得到合理提升吐鲁番是我国葡萄干的主产区,当地生产的葡萄干优势明显,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品牌价值提升的潜力仍然很大。限制其品牌价值提升的因素主要在于主体的意识、产品的档次、产品的质量、供应数量的均衡和供应商的规模这五个方面,因此提升品牌价值的途径和策略主要应从以上方面入手。
3.农产品品牌建设速度缓慢吐鲁番地区农民的设施农业主体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主要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更愿意依赖传统的技术,实行”春种夏管秋收”的种植模式,而不愿接受新的费工、费力、费心的种植技术。
二、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可行性
1.吐鲁番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吐鲁番地区有丰富的热量与光照资源,它独特的盆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产品生长,自然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区各地大多都有以自身地域优势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许多地方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葡萄、哈密瓜、小白杏、红枣、葡萄干等等。
2.当地农民有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看重商品质量,喜欢用品牌的商品,宁愿少买点,也要买好的,特别是农产品。
3.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有力保障: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出一县市一品牌的发展思路和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主要面向集团采购、礼品和高端消费群体的销售策略。
三、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1.吐鲁番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在吐鲁番地区对农产品实施品牌营销,将会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使品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销售价格。
2.积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挖掘国内各地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潜力,提高对本国农产品的消费水平,拉动消费需求。
3.提高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品牌农产品一般都经过严格筛选,种植,加工和包装,最终产品必须通过多重程序检验,产品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通过品牌营销推广,极大地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外地农产品对本地市场的影响,将会起到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
四、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的具体实施策略
在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形成资源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笔者建议:
1.进行科学规划正确引领农产品品牌建设吐鲁番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专注于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一要搞好规划布局农业,科学规划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二是品牌创建要分步分层推动,建立梯次推进的品牌培育机制;三要加强引导扶持,引导支持企业按产业带培育品牌,跨区域整合农产品品牌,力争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主打品牌,做到培育”优”,扶持”强”,防止”乱”,突出”好”,使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之间相互促进,上拉下推,共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2.强化品牌培育工作,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力强的吐鲁番地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名牌,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吐鲁番地区特色农业大区面积的增加
3.对品牌农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监管,帮助农产品品牌建设对品牌农产品进行跟踪监管,做好品牌农产品商标、标识、域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保护工作,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开发和保护工作。
4.建立健全农产品品牌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品牌推荐申报机制以及自治区级品牌评定管理办法,形成政府、行政部门、社会组织和协会参与的品牌识别与评价机制。
5.为品牌建设提共配套服务,支撑农产品品牌建设完善品牌建设服务系统,建立品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为品牌创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认证咨询、品牌推广、人才培训、贸易和中介评估服务标记。
中图分类号:F30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059-02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许多是依靠转变领导思维方式去克服和解决的。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绥化市各级领导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按照市场经济思维原则,从拥有的资源出发,把资源变成资本。坚持用分工、交易、合作等市场方式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达到双赢、多赢的效果。
一、创新农业经营主体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这其中一个巨大变化就是实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农业要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经济的市场化竞争,这种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我国现代农业必须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在保证家庭承包制的利益机制不变的前提下,组织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进行土地合理流转,实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效益。 绥化市采取组建股份合作公司、专业化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形式,把农民从传统的林业、畜牧业的合作,拓展到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及农机服务、劳动力转移等多领域合作,实现了土地的集约经营,便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以及实行标准化的管理;构建了“企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1+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农户和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提升农户及相关的农业产业链、产业体系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不但降低了农民的风险,而且可以避免农民的无序竞争。到2007年底,全市组建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4535个,农民经纪人22950人,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民24万户,带动农民增收4亿多元。开辟了农村土地集约经营的新途径。
二、发展合作制农业
市场经济的规则是要通过对资源的最佳配置,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取得最大的市场回报。因此,打破部门、地域的限制,实现资源的流动和生产合作,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绥化市与绥化农垦分局在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开发、劳务合作、品牌培育、市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产业布局的合理衔接,实现资源的共享;突破条块的限制,消除行政和市场壁垒,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上形成统一市场,提升区域发展的竞争能力;借助必要的政策驱动,努力在绿色食品开发、旅游品牌打造、劳务产业升级等方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培育区域特色经济产业链;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双方通过统一的招商引资平台,降低招商成本,提高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和产业分工的能力。
三、转变农业生产经营策略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提出了新要求,追求品牌、绿色、有机、无公害,而且也要求农业的功能多样化。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是很难满足这些需求的,现代农业生产者必须具有商人的经营之道,将工商企业的经营之道嫁接于传统农业,把农业作为一个商品,根据市场的需求加以经营,以品牌、包装、宣传等商业手段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绥化市对农业实施的市场化经营策略,正是适应了这一发展需要。
1 发展品牌农业
绥化市委、市政府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借助资源整合产品,叫响“寒地黑土品牌”。利用寒地黑土品牌效应,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绥化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成立后,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寒地黑土”商标,同时,注册了109个产品系列,15个产品系列注册了原产地,绥化市还被国家授予“中国寒地黑土特色物产之乡”。
按照品牌化经营的理念,绥化市积极引导农技协开发具有市场优势的产品,进行优质农产品商标注册、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从而把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以“景丰”瓜菜良种、“望圣”瓜菜良种、“庆鑫”大米、“志国”西瓜、“黄麻子”土豆等为代表的农技协产品品牌已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响,塑造了独具优势特色的“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品牌。
2 发展设施农业
绥化市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变过去农民靠天吃饭的观念,靠基础设施保障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效益,降低农民风险。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4%;全市各类机电井总数达到88306眼,有效灌溉面积达720万亩;通过维修新建小塘坝、蓄水池、涵闸泵站;新增喷灌、微灌、滴灌设备,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棚室作物栽培,采用棚室综合利用模式,强化育苗棚室的后期利用。
青冈县根据本地实际进行了区域产业定位,在南部乡镇的玉米高产攻关项目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使项目区基本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建设耐腐蚀、采光好的玻璃钢大棚748栋,实现大棚育苗移栽面积5万亩;以建设乡为核心实施地膜覆盖面积15万亩。采取“玉米育苗――香瓜种植――白菜种植”等棚室综合利用模式,对玉米育苗棚室进行了三茬轮作,提高了耕地产出效益,每亩增收可达7000多元。
3 发展特色农业
近年来,绥化市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压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发展特色种植,积极培育发展具有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的瓜果菜、小杂粮、烤烟、葵花、万寿菊、粘玉米、甜菇旗等产业,切实加强“第一原料车间”建设。海伦市通过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多村一品”的区域特色化之路,使农业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农民增收致富。共合镇以菇荣为主打产业,全力打造“中国菇藏第一村――增产村”这一品牌。今年,这个村种植菇殖2500亩,带动周边村屯发展菇蒗3万亩。菇黄种植带动了这个镇工业的发展,他们引资兴建了菇蓣加工公司,年加工量达2万吨,实现年产值1.5亿元。绥化市还以共荣乡大青椒、前进乡“兔耳红”毛葱等为重点,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40万亩。
目前,绥化市糖、麻、烟和芸豆、葵花、红小豆等传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到157万亩;万寿菊、中草药、啤酒花、花卉等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30万亩;传统及新、奇、特蔬菜面积发展到183万亩;鲜蘑、棚桃、小西红柿、山野菜等品种在设施条件下试种成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饲草饲料作物面积发展到42万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饲料作物比例由“九五”期末的80:15:5调整到69.2:24.6:6.2。这种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大大丰富了食品原料市场。
四、改进农产品销售策略
1 加大农产品宣传力度
绥化市寒地黑土协会为了打造寒地黑土品牌,采取媒体宣介、活动展示、店面直销、文化注人等多元化渠道,广泛宣传。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香港《大公报》等40多家新闻媒体、30多个互联网站对寒地黑土品牌进行了报道。以弘扬寒地黑土丰饶物产和人文风貌为主题的《黑土赞歌》、《黑土恋歌》和《黑土放歌》,在中央电视台和黑龙江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绥化市还精心设计,采用特派“寒地黑土绿色使者”。参加哈洽会,组织中国寒地黑土经济高峰论坛等形式,进行宣传、推介。在短短三年内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莫纳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绥化走出了一条农业和食品一体开发的新路子,这种探索和实践必将对中国、对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寒地黑土打造了世界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典范”。
2 创新农产品营销策略
农业信息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内容。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西部农产品市场和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进一步整合,比较优势战略逐渐成为西部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无论是从农业生产者经营者,还是从政府的角度看,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西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中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商务在国外农业领域的应用
截至2008年,全球正在运行的农业和食品领域的电子商务网站有10000~15000个,占同期全球电子商务网站总数的10~16%,其中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和欧洲[1]。
美国较著名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如“农场投标网”,注册用户近100万,其中10%是美国以外的用户。又如“XS农业网”,其经营范围主要涉及种子、农业生产工具以及化肥农药等产品,该网站1999年成立之初就有1万名农场主成为注册用户。
欧洲是继美国之后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的地区,欧洲比较著名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是农场在线,它是英国最主要的B2B模式电子商务网站之一,目前已有注册农民280000人。调查表明,该网站60~70%的用户平均每天登陆一次,占用系统时间7~8分 钟,平均每月总下载量达到1500万页[2]。
(一)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日趋专业化,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服务。
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电子商务正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已有网站根据其市场和用户定位的不同,可以分别电子市场和信息咨询两大主要类型。前者的目标是实现 农业商品交易的电子化,后者则以实现市场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目的。不同类型的农业电子商务的功能和技术优势也各不相同。论文格式。
1、电子市场类农业电子商务网站,根据其销售产品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类,即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网站、农业服务销售网站和农产品销售网站。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网站主要经营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资源和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农机设备、农药、畜药、饲料等,比较著名的网站如以出租和销售农用土地为主的“农场与土地网”,销售农机设备为主的“拖拉机在线”等。农业服务销售网站主要提供与农业有关的金融、财务、保险、物流、运输和仓储等的网络化和电子化服务;而农产品销售网站则主要以拍卖方式销售各种农产品,比较著名的网站有欧洲的“水产品网”和美国的“种牛网”等。
2、信息咨询为主的电子商务网站,根据所提供信息的不同,可以分两类,即以提供市场信息为主的农业市场信息网站,和以提供农业生产和管理咨询为主的农事咨询网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农业在线”,和“农事咨询网”等。论文格式。
二、发展电子商务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作用与意义。
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弱质产业,历来存在着生产经营分散,产品竞争力不强,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当前,流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软肋”,严重地制约着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因此,如何建立一种市场信息畅通、规范、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已成为降低我国农产品交易成本,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促进农民 增收的重大现实问题。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商务信息平台,则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成熟完善的技术条件。
(一)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加速农业信息流通,为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农业生产者之间基本上不存信息交流,农户往往凭借自己往年的价格经验来选择生产项目,确定生产规模,因而导致农业生产安排被动,进而造成一些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农业生产整体的稳定性和农民的积极性。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利用电子商务强大的网络功能,就可以跨跃时间和地域的障碍,使农产品供需双方及时沟通,使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合理组织生产,以避 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二)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环节,提高农业效益。
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尚不健全,功能也有待完善。因此农产品销售仍然存在着渠道窄、环节多、交易成本高、供需链之间严重割裂等问题。广大农户由于生产规模小而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因此在交易过程中对信息的获取与掌握往往处于劣势,自身的利益容易受到损失。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网上交易平台,可以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组织化。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交易双方处于信息对等的地位,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利益损失。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新的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方式,让供求双方最大可能的直接进行交易,可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三)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形成新型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在进行农产品销售中一直沿用古老的传统方式,根本不具备现代商品营销所必需的市场调查分析、评估与预测、市场定位、产品品牌包装、 服务与促销等多种手段,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而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则不仅能实现网上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和货物递交等销售、售前和售后 服务,以及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算及生产安排等多项商业活动,还能带动与农产品销售相关的金融、物流、交通、运输、电信等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四)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巨大,是未来的战略性市场。论文格式。
目前,我国农村网民已经超过3700万,涉农网站17822个。基本上覆盖了农业领域的各个方面。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市场流通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当前,农村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尤其强烈。特别是一些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旅游文化型、商业贸易型、产业集聚型以及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农村更需要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全国的15万个农村合作及中介组织,近100万农村经营大户,200多万农民经纪人以及遍布各地的种养大户、购销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急需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及时获取市场行情,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急需及时获取农业新技术、市场新信息,以及产品开发新领域和网络营销新技能。以更好地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
农业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和需求资源的提升,急需尽快发展和建设具有整合增值能力的、有品牌效应的、能适应农业发展新需求的电子商务网。因此,对于具有这种发展潜力的涉农网站,必将会提升政府以及金融界的支持力度,积极吸纳有运营管理经验的电子商务人才,整合社会资源,延伸网上服务,打造一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有品牌效应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为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流通由“大棚批发”向“现代物流”的升级,超前运作、全方位加强了鱼、禽、畜、菜、花、果、粮、棉等现代农业信息资源库建设。目前已在3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1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信息采集点,还建立了农机、畜牧、水产等15个专业网站,开发了番茄、樱桃、海水工厂化养鱼等10个农业专家网络系统;培育了济南、东营、农业厅信息中心、佳宝乳业等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为全面加快山东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有这些探索和尝试,让广大农民眼见了电子商务的威力和实效。
三、 对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思考。
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较2007年增长3190万,增长率超过60%。互联网是农业电子商务和基础。只有为农民提供用的上、用得起的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2008年全国有1458家农业网站,其中有67.5%的农业网站有电子商务服务,可见随着农业互联网的普及及农村网民的增长,农业电子商务呈现直线上升态势[4]。目前已有一些较为成功的涉农网站,如阿里巴巴农业市场、中国农业网 、农业在线、农网、中国粮食贸易网、中国种子网和北方种业网等,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陕西是地处祖国的西北地区,受环境、经济、技术和人才等多种条件因素的制约,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与中、东部地相比有很大差距。但是,陕西又是最需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地方。这是因为,陕西3673.7万人中,66%以上在农村。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陕西的农业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建成了国家优质粮棉生产基地,而且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种植业与旅游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远离国际国内市场,运距长,交易成本大,造成一些很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一直存在着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陕西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发展较快,农民对网络和计算机的认知程度和利用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目前,陕西已经建立并开通的涉农网站有500多个,这就为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今后应该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8年7月公布的第1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陕西互联网络用户人数为258万,仅占全国上网总人数的2.7%。而其中仅有3.7%的网民是从事农、林、牧、渔行业,并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身处城市的相关机构和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 而在广大农村,由于受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农民收入低,教育和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制约,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还缺乏应有的认识。今后要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水平和广大农民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引入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完善。
尽管我国的一些著名电子商务网站如阿里巴巴等,已经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进入了收入和利润增长时期。但是仍有许多电子商务网站至今仍处于亏损阶段,最重要的原因是许多网站是政府相关部门建立的,事先没有做好市场调查,网站定位不明确,“摆样子、装门面”、“人云亦云”和“大而全”的现象比较严重。今后 应当进一步鼓励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中引入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提倡由一些大型的涉农企业和和农产品流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建立专业化的电子商务网站,以明确用户群体,不断提高网站的经济效益。
(三)加快农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商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陕西特产数不胜数,但真正作为统一品牌对外宣传、实现销售的平台以前还没有出现过。在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上一直相对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适应发展电子商务的需要,今后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名牌战略,加快实施农产品包装化、商标化销售策略。另一方面,政府或行业协调机构应该尽快引导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加快执行国家的有关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重量标准和包装规格等标准体系,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实现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奠定基础。
(四)尽快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相关机制和体系,保障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目前陕西的农产品现货市场、有形市场还存在着诸多缺陷,企业信誉差、资金拖次等问题也很严重。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健全开展电子商务所必需的配套信用认证、信息传输、物流配送、支付系统,以及税收、网络安全等相关的体系和法律法规。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创建良好的技术和法律环境,维护网络安全以及企业和消费者在农产品电子交易和消费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也是农业信息化的时代。我国农业要实现现代化,要发展要应对WTO的挑战,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培训逐渐深入民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在农业信息化的推动下,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再是遥远的事情。
参考文献
1.Paul Wilson. AnOverview of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for E-commerce in the AgriculturalSector. European Commission. 1-20
2.JeffHopkins, Mitch Morehart. Farms, the Internet & E-commerce: Adoption &Implications. Agricultural Outlook,2001(11):17-20
(一)缺乏农业品牌的经营与运作当前,吐鲁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困惑,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标准不符合市场需求、销路不畅等矛盾日渐突出,这本质上都是缺少农业品牌经营运作的结果。虽然葡萄、哈蜜瓜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这些特色产品目前大多仍处于“有名品无名牌”的窘境中,大多数农业产品是没有品牌商标的初加工产品,根本就没有体现当地农业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吐鲁番地区的农业应通过不断加大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着眼于创建吐鲁番特色农产品自有品牌,指导当地企业及广大农户创出自己的牌子,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走出吐鲁番农产品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打开国际市场的路子,为发展本地经济服务,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产品品牌价值没有得到合理提升吐鲁番是我国葡萄干的主产区,当地生产的葡萄干优势明显,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品牌价值提升的潜力仍然很大。限制其品牌价值提升的因素主要在于主体的意识、产品的档次、产品的质量、供应数量的均衡和供应商的规模这五个方面,因此提升品牌价值的途径和策略主要应从以上方面入手。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速度缓慢吐鲁番地区农民的设施农业主体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主要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更愿意依赖传统的技术,实行“春种夏管秋收”的种植模式,而不愿接受新的费工、费力、费心的种植技术。另外,设施农业作为一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吐鲁番地区大规模推开不到两年,规模效益整体显现的尚不显着,群体示范效应辐射力尚不够大,部分农民存在着等待、观望、徘徊等心理,这些因素影响了设施农业果蔬品牌的建设速度。
二、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可行性
(一)吐鲁番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吐鲁番地区有丰富的热量与光照资源,它独特的盆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产品生长,自然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区各地大多都有以自身地域优势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许多地方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葡萄、哈密瓜、小白杏、红枣、葡萄干等等,这些都是享誉国内外的农产品资源。如果将这些农产品资源加以整合,并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力度,塑造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不是一件难完成的事情。
(二)当地农民有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看重商品质量,喜欢用品牌的商品,宁愿少买点,也要买好的,特别是农产品。长远来看,通过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提高农产品市场认知度,并且在社会上获得良好口碑,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三)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有力保障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出一县市一品牌的发展思路和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主要面向集团采购、礼品和高端消费群体的销售策略。大力发展葡萄、精品哈密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品品牌建设,对优势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品牌给予项目、资金方面的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品牌,增强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农产品品牌营销取得实效,为促进吐鲁番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销售提升,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一)吐鲁番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在吐鲁番地区对农产品实施品牌营销,将会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使品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销售价格;而且,随着人们的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品牌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销量和价格一起上升必然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生活质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积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挖掘国内各地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潜力,提高对本国农产品的消费水平,拉动消费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已经改变,开始越来越注重消费质量,消费需求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从原来的单纯追求数量需求,转变为对农产品质量,营养,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需求,以满足其心理需要。由于农产品具有同质性强的特点,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更好地将其与市场上的普通农产品区分开来,满足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实现品牌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
(三)提高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品牌农产品一般都经过严格筛选,种植,加工和包装,最终产品必须通过多重程序检验,产品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通过品牌营销推广,极大地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外地农产品对本地市场的影响,将会起到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
四、做好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工作
(一)加强商标的培育和推荐工作,发挥企业和政府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应紧紧围绕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畜牧业积极培育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通过规模经营,产业管理,推广先进技术,健全质量检测,农业标准化和动植物疾病的预防控制系统的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在加强商标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着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选择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及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引导,在商标注册、品牌创建推广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帮助,把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争创驰名商标,做成一批全国和新疆的知名品牌。通过举办营销专家讲座、品牌商标论坛和法律培训、学习考察等活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企业充分认识品牌建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经营者注册商标保护企业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和促进吐鲁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