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食品市场风险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4 16:23: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食品市场风险,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食品市场风险

篇1

Keywords:out the couter,liquidity risk,system risk,Liquidation

场外市场(OTC),又称柜台交易市场。场外市场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规定的成员资格,没有严格可控的规则制度,没有规定的交易产品和限制,主要是交易对手通过私下协商进行的一对一的交易。

一、场外衍生品市场运行方式

(一)场外衍生品市场没有集中的交易场所。场外交易市场是由众多企业、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以及普通投资者分别交易组成的,它基本属于一个分散而且无固定交易场所的无形市场。在现代,场外交易更多地借助现代通讯技术和通讯网络,其中最为完善的代表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

(二)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组织方式采取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制度是不同于竞价交易方式的一种证券交易制度。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双向报价),并在该价格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做市商制度的优点是能够保证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即投资者随时都可以按照做市商的报价买入、卖出证券,不会因为买卖双方不均衡(如只有买方或卖方)而无法交易。一般来说,每家在证券场外交易市场上挂牌公司至少应该有两个做市商为其股票报价,即竞争性做市商制度。挂牌公司有较多的做市商的好处,能有利于竞争,防止价格操纵。

(三)场外衍生品市场主要以协商定价方式成交。场外交易的对象一般是非标准化合约,其标的物、金额、到期日等都是双方商定的,即所谓量身定做。场外交易按照“一对一”方式确定证券价格的,成交价格取决于交易双方协商一致。有些场合下,证券交易价格是由交易双方反复协商而确定的,有些场合下,证券价格是由一方挂牌出价的,但依照可根据市场情况以及交易双方的接受程度加以调整,依然存在着协商定价的机会。

(四)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清算方式。场内交易实行集中清算。交易得到确认之后,清算机构成为所有合约持有者的对手,即买方的卖方,卖方的买方。而场外交易是双边交易,一般是交易双方自行安排资金,实行双边清算。

二、场外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风险探析

从以上场外衍生品市场的运行方式可以知道,场外衍生品市场具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风险等诸多风险。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称对手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违约而招致损失的风险。衍生品场外交易市场以双方的信用为基础。而金融机构的信用是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基础。而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恰恰是一时间,所有金融机构信用都出了问题。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一方面由于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以及缺乏有深度的二级交易市场,使得该市场上金融产品的流动性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场外金融衍生品是一对一个性化合约,到期清算,本身也孕育着巨大的流动性差风险。尤其是当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时,风险会急剧放大。由于衍生品场外市场极低的透明度与监管缺失,造成参与交易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交易对手的实际交易头寸等情况一无所知,如果一家交易商出现流动性问题或倒闭,则会牵连许多参与交易的做市商,造成连锁反应。

(三)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指由于一个对手无法履行义务而引起其他对手无法履行义务的风险。场外金融衍生品把互不相关的金融市场品种,通过结构性的金融工具组合起来,一旦场外金融衍生品出问题,所有与其相关的金融市场都会出问题。由于衍生品场外交易参与者多是全球性的金融机构,尤其是衍生品场外交易规模越来越大,系统风险严重时会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支付风险。金融危机前全球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最高600万亿美元的规模,相当于当年全球GDP的10倍。当如此高规模的场外衍生品市场产生风险时,其对金融系统的破坏作用可想而知。

三、场外衍生品市场建立清算机制的路径选择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缺乏监管和其内在运行机制弊端所引发的。场外衍生品市场风险不断集聚,交易各方都持有大量风险敞口头寸,交易对手之间相互不了解,没有结算机构为其进行结算,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和愈演愈烈。只要存在场外衍生品交易,就一定存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风险等。风险无法被消灭,而只能被控制。控制衍生品场外市场风险的最终方法就是改革其运行机制,建立集中清算制度。

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宣告破产,之后出台的一份政府报告呼吁对衍生品场外市场进行改革。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了关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新闻,改革的动力也就不复存在。如今,仍然面临着类似的挑战――不要让时间、市场反弹或衍生品交易商的游说努力,掩盖场外衍生品市场改革的必要性。

对场外衍生品市场进行改革,把重点放在对风险防范占有优势的衍生品集中清算机制上。清算所在衍生品的结算过程中发挥如下两个主要的功能:一方面,对于登录的衍生品交易,清算所介入其中成为每一卖方结算会员的买方,也成为每一买方结算会员的卖方。另一方面,对每个结算会员的财务健全提供保障。

这两个功能意味着清算所直接对清算会员负责,因此如果有清算会员倒闭,该倒闭会员的财务责任将完全由清算所负责。清算所提供的保证使会员可以放心交易,而不用担心交易对手的信用。清算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金融市场迅速扩展的关键因素。

在场外衍生品市场引入清算平台,是使场外衍生品市场体系变得更为强健的好方法。清算所作为卖方的买方,买方的卖方,可以解决信用风险。同时解决了每个交易方相互牵制,一方出现流动性不足时影响另一交易方问题,化解了流动性风险和系统风险。清算机构把这些合约置于一个中央清算平台,对它们加以恰当的监控,即使其他投资者突然破产、恐慌时期也能照样结算,同时降低双边场外市场所固有的风险,并提高了透明度,方便于政府监管。

在金融危机期间,集中清算保护了股票期权、黄金期货以及能源期货衍生品市场。雷曼兄弟破产后的几天内,其集中清算期货以及场外衍生品利率互换合约,没有给对手方造成损失,也没有造成市场中断。相比之下,雷曼未进行集中清算的信贷违约互换和非清算利率互换合约则引发了市场的混乱。由此可知建立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清算机制具有稳定市场、阻断危机、增强流动性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巨大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实体经济支柱和信息的需求。我国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性,在一些纲领性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进程中,建立完善的场外市场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此,在金融危机中国外的场外衍生品市场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其运行机制的完善路径选择,对我国具有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我国应吸取经验教训,建立安全、高效的场外衍生品市场。

参考文献

[1]屠光绍.结算系统:运作与趋势[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张宏亮.产权市场应是场外市场的重要成员[J].产权导刊,2009.(12).

[3]万继峰.略谈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几个基础性问题[J].武汉金融,2007,(9).

[4]周茂清.场外交易市场运行机制探讨[J].财贸经济,2005,(11).

[5]孙宁华.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形成及防范[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郑振龙.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5(10).

[7]阔紫康.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与经验[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8]郭晓珍.场外市场若干问题研究[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4(2).

篇2

从以上一个月期间,整个高铁基建板块资金流向来看,以中小单流入的资金非常明显,这就是主力非常隐蔽的操作手法。对于中单而言,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只有3个交易日是流出的,其余的16个交易日都是流入的,说明主力近期操作手法很隐秘。

如果从铁路基建的指数来看,从10月10日开始,该指数一直是上涨的,并没有出现调整,说明指数无论从资金流向还是板块指数来看,都是属于抗跌品种。

那么,我们看看未来还有哪些个股更有机会呢?

中国南车(601766):该公司拥有全球技术领先的高速动车组研发制造基地,其制造的CRH2型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是第一列国产化动车组,下属的四方股份是国内唯一掌握高档客车核心技术企业,是国家高档客车定点生产企业,高档客车研发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城轨地铁车辆制造商,拥有三家城轨车辆国产化定点企业,公司生产的铝合金和不锈钢车体的A、B型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2012年,在国内12个城市的16个整车招标项目和3个议标项目中,该公司中标10个招标项目和2个议标项目。

篇3

一直以来,农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保护好农业生产者利益,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是国家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在供求、价格、竞争间的相互作用下,在农产品的生产、储运、销售过程中,农业生产者的实际收益不断变化,经常与预期收益产生较大偏差。农产品的价格大涨大落,甚至农产品大面积滞销,给农业生产者造成巨大损失,农产品市场风险日益凸显。

一、农产品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农业生产自身的弱质性

虽然,现代农业开始逐步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但是,农产品的生物学特征、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决定了农业生产仍然无法彻底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人类尚不能完全掌握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农业生产的数量波动起伏在所难免,农产品的供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上很大一部分农产品为鲜活产品,无法长期保存,需要尽量短时间内销售出去,这样即使销售价格远远低于成本价格,也要到处找门路销售出去。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生产结构随之不断调整,但是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很难短时间内调整农产品供应量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农产品的供给变化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周期性和需求变化的经常性间的矛盾便迸发出来,农产品市场风险的发生不可回避。

(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改革开放以来,摒弃了农民公社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特别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大幅上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农业生产自身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比如,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优质农作物品种时,家庭负担的成本太高;分散的农业生产者在农产品市场中缺乏价格谈判的能力,农产品价格大多掌握在少数农产品经营者手中等等。此外,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阻力重重,除了土地流转机制等政策性方面的因素外,农民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也是重要方面。我国农民很大一部分知识水平不高,对于大型农业机械的操作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掌握不是很充分,原有的生产技术很难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打破了原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面仍然很低、内部治理不健全等矛盾仍然大面积存在。

(三)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

第一,流通损耗大、效率低。相比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损耗平均比例3%,我国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流通损耗相差10倍之多,达到了30%,这样严重加大了农产品的销售成本,压缩了农产品的销售利润,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二,农产品交易信息不对称。由于缺乏专业的市场信息交流平台和农产品销售经纪人等,分散的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大市场严重脱节,造成了农民很难掌握时刻变化的市场需求对生产结构进行及时调整。第三,农产品市场流通链条厂,交易环节多。从农产品生产的田间地头到摆到百姓的餐桌,需要经过地头经纪人、收购商、运输车队、批发商、零售商等等层层环节的流通,虽然极大缩短了流通周期,但是带来的流通成本高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农产品交易价格中,流通成本可以占到1/2,甚至2/3之多。流通成本的高企和不稳定因素,最终传到农产品价格波动中,而分散的农业生产者最终背负大部分风险。

(四)外部政策环境不完善

第一,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与世界逐渐接轨,发达国家规模集约化生产的优质农产品与我国小规模家庭生产的科技含量低、产品品质不高的农产品进行了直接竞争,对于对农产品质量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来说,我国农产品面临更多的市场挑战;第二,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特别是对于农产品价格保护的政策近年来没有大的调整,除了少数的粮食农产品实现价格保护政策外,其它农产品面临较大市场风险,农产品价格严重低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各地仍没有出台相应的价格保护政策。第三,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由于农民缺乏抵押物、信息不对称、放款成本高等原因,农村金融机构房贷给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大量农村资金外流,真正投入到农业生产的比例很少,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化解农产品市场风险的措施及建议

(一)优化农产品品种培育和引进,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农业的弱质性特征决定了农业生产者一旦遇到自然灾害,便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政府在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培育和引进,这不仅减少了农作物病虫害,增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有提高我国农产品品味和质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以获取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还需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以应对时有发生的自然灾害。虽然,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产品生产者的损失,但是,如何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汇聚金融机构的职能,积极推广农业保险才是保持农产品价格平稳和减轻农民损失的长效机制。各保险公司要因地制宜设置险种,向易遭受灾害损失的品种延伸,加强宣传,积极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参与农业保险的投保率,使保险业和农产品生产实现相互扶持、双赢合作。

(二)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为了改变单户农业生产者在农产品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改变“小农户、大市场”的格局,因势利导的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这将在农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带来具体好处:产前阶段,农业生产资料的集中购买,会增强价格的谈判能力,享受集体购买的优惠政策,降低购买成本。产中阶段,由于合作组织非常方便与农业龙头企业达成订单生产,而生产订单有非常明确的农产品质量要求。这将促使农民自发改变过去的粗放经营模式,积极主动的接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促进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产后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市场竞争,可以有效地规避市场各方面对农民利益的盘剥和抵御各方面的市场风险,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丰富农产品市场信息交流平台

首先,要加强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不仅是农产品集散中心,也是农产品交易的信息交流平台。批发市场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产地生产布局和城市总体规划,使农产品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产销间的转移。同时,要加强批发市场配套的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支撑农产品流通质量。其次,积极鼓励农超对接等从产地到市场零售一体化的营销模式。发展从农产品生产地直接到配送到相关超市,最大程度减少流通环节,既保证产品新鲜度,还降低了流通成本。第三,开拓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型购销模式,将农产品的实体交易和电子商务网络交易有机整合,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体化经营。

政府作为农产品市场信息主要采集、提供者,需要充分调动广播、电视、报纸、农业信息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各方力量,充分开拓信息途径,使农业生产者第一时间获取农产品最新价格和掌握市场行情,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农产品市场风险。

(四)加大农产品价格保护力度,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改善农产品生产的政策环境,需要调动各方社会力量,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力度。第一,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作为弱质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世界各国都对农业产品的价格采取一定的保护政策,我国也对粮食采取保护价敞开收购的办法,应当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在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科学合理地制定农产品的保护价格,扩大农业产品价格保护的种类,帮助农产品生产者应对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第二,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基础上,继续引导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扩大村镇银行覆盖面,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权和房屋财产权为抵押贷款试点,创新金融服务类型,为现代农业和品优、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生产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支持。

三、结语

虽然改革开放已过去30余年,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仍然不太成熟,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目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价格波动较大,需要我们追根溯源,找出其中的根本原因。本文从农业弱质性、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外部政策环境等方面入手,仔细分析原因,找出应对策略,对提高农产品生产者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农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国内市场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上世纪50年代末至1980年前后,国内基本无艺术品市场。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名家作品价格主要受海外市场的影响。1983年在杭州义卖的陆俨少画作只要100元一幅。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受海外市场深层影响,10年间每年每位画家涨幅均不一样。

涨势最猛的是80年代中后期,以陆俨少画作为例,1987年1000元一幅,1988年到1990年似乎一年涨一倍左右,1990年6000元一幅。90年代初期过后,涨势依旧较猛,1993年国内深圳特区、上海、北京等地先后成立艺术品拍卖行,对艺术品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带动民间艺术品交易价格节节攀升。1992年陆俨少的作品每平方尺三五千左右,即1983年卖100元的此时值1万元左右一幅。1993年至1997年,拍卖此起彼伏,名家作品每年都要涨价,到1997年,陆俨少作品此时值40000元左右一幅,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此价格维持到2000年。

2000年刚过,价格便大涨,2000年像是“黎明前的黑暗”,很多人纷纷出手名家书画。到2003年价格与海外价格持平,陆俨少的画作已达到15万元左右。2004年到2006年艺术品市场最火爆,在世的艺术家,包括年轻书画家在内的作品,价格都炒得很高。古今书画名家作品的国内价格全面超越海外与国外,浙江价格最高,形成“海外回流”的说法。

2007年理性回归了二三年,艺术品市场有重新洗牌的意思,高价的继续高,价格回落的也有。2009年艺术品市场又有繁荣的迹象,近现代书画中的李可染、潘天寿、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等和古代书画全面涨价,本年度有2件古代书画拍卖价超亿元。

2011年艺术品市场再掀,李可染、齐白石、徐悲鸿等近现代名家作品拍卖价超亿元。

书画收藏在浙江得天独厚

全中国搞书画收藏的人,最羡慕的一个地方就是浙江。浙江如今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强省,文化大省。全中国的书画50%以上被收藏在浙江,投入市场的资金也超过50%出自浙江。更重要的是浙江历代出书画名家,翻开中国美术史,有不计其数的书画名家是浙江人,尤其是杭州人或在杭州生活过的书画名家。现在在艺术市场上受追捧最多的,或价格较高的,或升值潜力最大的多数也跟浙江有关。不知有多少人认为想看一眼潘天寿、黄宾虹、吴昌硕、蒲华、陆俨少或沙孟海等大师作品千难万难,但在浙江这里却几乎是想看就能看到,根本不需要千里迢迢地来回奔波。在浙江,如果想收藏被称为是硬通货的名家书画的话,可谓是条件“得天独厚”。浙江省市场经济基础厚实,艺术品经营机构多,给艺术品变现带来极大的便利。除了增值,收藏书画还有很多好处,不论生活压力多大,多累,抽空多欣赏几眼自己收藏的艺术品,再多的烦恼也没有了。当然这是一种无为收藏,就是首先是从兴趣和爱好出发,但是这种无为收藏也可以让它变得有为。至于收藏书画能提高审美和增加文史哲知识的好处在此就不必多说了。

艺术品投资风险及规避方法

成功投资、收藏艺术品,不仅能创造财富,增值财富,而且还能享受艺术带给我们的美感与乐趣,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这就是艺术品吸引众多投资者的重要原因。近几年,只要投资方向正确,以合理的价格购入书画真迹,即能获利。因此,投资名家书画,其前提条件与关键是:收藏者自身必须具备鉴真识假的能力和科学合理的决策,这样才没有风险。

现在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有两大风险:第一是真假风险,也是最大的风险。在艺术品市场,什么东西最贵?假货最贵!而且大家可能不知道现在仅书画市场,赝品的比例就高达90%。再就是价格泡沫风险。所以,收藏书画和房地产、股票不一样,有相应的门槛。收藏者须具备:审美能力、经济实力,判断商品是否货真价实的能力。如果说不具备这些能力,但只要决策科学,照样也可以成为书画收藏的大赢家。

篇5

1需要真正的现代营销观念

中国的蜂业市场经济需要市场营销,但要树立真正的市场营销观念,掌握市场营销真谛,蜂业企业要走的路还很长。蜂产品市场营销观念不是号召出来的,也不是模仿出来的,而是被市场经济发展逼出来的。改革开放30多年,不同的发展阶段,必然会有相适应的营销观念。蜂产品市场营销的含义是指一个蜂业企业为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蜂产品开发、定价、宣传推广到将蜂产品从生产者送达消费者,再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回蜂业企业的整体企业活动。所谓蜂产品市场营销观就是一个蜂产品企业在面对企业、消费者和社会三方利益分配时的观点和态度。理论上把它划分为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5种类型。我国有相当数量的蜂产品企业还是处于家族式管理下的原始积累形态,受此制约,蜂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观念也是属于较传统落伍的小农和市民短视意识。因此与真正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有相当数量的蜂业企业缺乏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和理念的培训,缺乏现代市场营销技能和机制的培训,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策略和消费文化;在蜂业企业和市场管理之间、在蜂产品企业和社会之间、在产品销售和消费者之间、在产品销售和市场之间、即在企业、消费和社会三者之间缺乏平衡协调的营销策略。因此中国的大蜂业企业创立蜂产品名牌,以国家这个大市场为出发点设计市场销售策略,小蜂产品企业则创立蜂产品品牌,以本省或者本地区这个小市场为出发点制定市场销售计划,而更多的蜂产品商贩则没有自己的品牌,走街串巷叫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中国的蜂产品行业的准入门槛太低,不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而且从业人员的素质也缺乏统一标准,蜂业区域之间、蜂业企业之间、蜂产品生产者之间、蜂产品商贩之间分地割据,跑马圈地,质量不齐、市场混乱,任何蜂产品品牌难以在消费者中间扎根。

成熟的消费者经过近乎苛刻的选择,当买到大企业价格不菲的名牌蜂产品后,转身却发现小胡同里沿街叫卖的所谓的“纯正”的“物美价廉”的蜂产品时,此时消费者无法弄清对蜂产品的选择是对还是错,也不清楚自己下一次还要不要再买蜂产品。可以说很多蜂产品没有让消费者刮目相看,蜂产品经营者一厢情愿地认为,消费者对蜂产品已经家喻户晓,其实不然,蜂产品质量不纯易掺杂使假已经家喻户晓。笔者认为,为蜂产品正名严打假冒伪劣蜂产品外,业者亟待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和营造符合中国国情的“蜂文化”价值观。

2蜂产品消费文化没有找到坐标

中国历来被称为“地大物博”,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悠久的商业文化(这里笔者称商业文化为消费文化)。例如中国有很多寄托于“茶文化”的茶叶品牌;寄托于“酒文化”的白酒品牌、啤酒品牌、葡萄酒品牌、洋酒品牌;寄托于“烟文化”的香烟品牌;寄托于“食文化”的菜系品牌;寄托于“饮文化”的饮料品牌;寄托于“保健文化”的养生品牌;寄托于“医文化”的医药品牌……可是谁能满意地说中国有令消费者认可又称道的“蜂文化”和家喻户晓的“蜂产品名牌”?在中国众多的“消费文化”中找不到“蜂产品消费文化”的坐标,更多的是商业炒作下的蜂产品暴利和假冒伪劣蜂产品给消费者造成的阴影!冷静地思寻,中国没有几个蜂产品企业拥有自己像样的“市场营销计划书”,拥有自己的“销售手册”、“导购手册”、“专卖店(柜)手册”、“服务手册”。中国有太多的蜂产品经营者不但迷失了“蜂文化”的坐标,而且丢失了“商业文化”的职业道德。中国有太多的蜂产品经营者太在意营造蜂业的硬件条件即赢利条件,而忽略了营造蜂业的软件条件即“蜂产品消费文化”。在不少消费者心目中蜂产品是“有它也罢无它也罢”的可有可无的奢侈品,难怪有的农村流行一句顺口溜“真假难分蜂产品,蜂蜜中医作药引,当做礼品来送人,千万莫送蜂产品”。笔者认为,业者亟待为中国的“蜂文化”找到坐标外,还急需营造中国的“蜂产品消费文化”。

3质量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细节管理,行业管理部门形同虚设

中国的蜂产品质量管理混乱,除了业者不自律和不法造假者外,相关管理部门管而不理,理而不细,缺乏细节管理,成了一个习以为常的普遍现象,相关管理部门形同虚设,官僚扯皮。在中国众多的质量事故处理中,有一种模式叫做“先错后惩,以罚代惩,以罚代管”。蜂产品掺杂使假事件的处理也不外乎这种模式,相关管理部门打假的唯一手段就是缴纳罚款,只要交了罚款就万事大吉了。罚款者以罚款为利,牺牲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这样的行政执法不但没有彻底清除假冒伪劣的后患,反而让造假者觉得就像“有钱能使鬼推磨”一样“有钱能开造假路”,变本加厉地再造假。可以说,不合法者、违法者、不够格做蜂产品经营者越来越多地迈入蜂业经营的低门槛,而被取缔逐出蜂业生产经营行业的少之又少。蜂产品行业本来是一片净土蓝天,现在却是鱼目混珠、混水摸鱼者多。笔者认为,业者当自律监督外,各地蜂业协会、蜂业企业、合法经营者要配合管理部门,从质量和行业的细节管理入手,清除行业败类,还中国蜂业一片净土蓝天。

4蜂业人才资源少,市场营销者素质低下,心态浮躁,急功近利

在此让我们浓墨重点反思一下,据笔者所知,中国的很多蜂业企业营销总部叫“销售公司”而不叫“营销公司”;中国有很多蜂业企业没有市场部,有了市场部也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怎样与销售部门配合;部门与下属分公司或者办事处的责权利问题也争论不休;中国的蜂业企业市场营销人才供应资源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之一,各级大学里设立蜂学专业最少的国家之一,蜂学专业毕业的人才也是不参与蜂业科研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蜂业企业招募人才的广告最少也最不好招人才,蜂业企业的营销人员也很难管,跳槽率很高;很多蜂业企业对市场营销的管理多是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蜂业企业年底的营销结果总是与年初的计划指标相距很远。中国蜂业企业的管理者和市场营销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他们的心态也较浮躁,总是会听到一年要创“第一”、二年要拿“金奖”、实现利润“亿元”等口号;他们最想要的是怎样少投入高回报,怎样打通关系从银行贷到款,怎样用少的人员办更多的事情,怎样用低的成本获取高的利润,怎样用夸大的宣传去赢得市场的青睐。

篇6

随着国际金融迅猛发展,金融衍生新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为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产生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金融市场的实际交易中,金融衍生产品的效应具有显著的双重特征,即在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时,也产生了新的风险。因此,深入研究和认识金融衍生产品及其风险,为市场监管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界定

一般来说.金融衍生产品在形式上可 区分为金融远期(Financial Forwards)、金融期货(Financial Futures)、金融期权(Financial Options)和金融互换(Financial Swaps)四种,其他形式的金融衍生产品不过是这几种基本衍生品的变化、叠加、组合而产生的再衍生产品或组合衍生产品。按性质划分,金融衍生产品又可区分为利率衍生产品、外汇衍生产品和股票衍生产品等。通常,人们更关注从形式上区分的那些衍生产品类型。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及其控制

金融衍生产品在市场交易中会出现两种风险:一种是与各种原生产品在交易中产生的风险一致的那些风险(称为一般风险);另一种是衍生产品交易所特有的风险(称为特定风险)。由于衍生产品交易的对象是原生产品,所以它不可避免地存在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运作风险等一般风险,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对一般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各国都已经有相对比较成熟的办法,因而对衍生产品一般风险的控制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特定风险,世界各国都着重进行研究,并不断完善相应的风险处置办法。概括地说.在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交易中,存在着三种较为典型的风险:期货中的基差风险、期权中的德尔塔()风险和金融互换中的信用风险。相应地,它们都需要有不同的风险控制办法。

1.金融期货中的基差风险

从本质上讲,基差风险根植于金融期货产品到期日的差异,进而导致不同到期日的金融期货间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不论是基于投机、套利还是保值的目的,只要在不同期间套作,就始终存在着基差风险。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上购买金融期货合约所需支付的融资成本和持有合约期间所获得的收益之间的差额(即持有成本),是基差的基本来源。

为了避免基差变化绐套期保值操作带来损失,通常可以以一定基差买卖现货而进行保值。具体做法是:经现货买卖双方同意.以一方当事人选定的某月份期货价格作为计价基础,以高于或低于该期货价格来买卖现货,而可以不考虑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变化情况。因此,只要正确确定基差,就可以排除合约固定作价的价格变动风险,确保盈利,而不必去管市场价格上涨还是下跌、价格趋势发生有利变化还是不利变化。可见,在正确确定基差(首先是确定包括如运费、利息、销售费用等在内的成本)的条件下,也就基本确定了获利水平;由于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一般受同类因素的影响.两者大致呈现相同方向的变化,从而使基差的波动相对于现货价格或期货价格的波动要小得多,即基差的变化相对较小而且稳定,这为套期保值创造了重要条件,基差交易则为规避风险提供了“再保险”

2.金融期权中的德尔塔风险

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原生金融资产的价格、原生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剧烈程度、期权到期时问的长短等,与之相对应的参数是A(德尔塔)、 (伽玛)和 (卡帕)。其中最主要的是A风睑。一般来说,期权价格随着即期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对这种变化A参数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来 如果相关的即期价格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较大,则A参数变化幅度也很大,这意味着期权金水平相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空头期权的一方来说,由于其风险与即期价格的波动幅度成正比,所以风险也就较大。为了确保对空头的期权保值,通常需要随时凋整用以保值的期货或远期合约的保证金。在国外,通常由经纪人要求交易者追加保证金(当然这也可能存在经纪人道德风险引致的保证金风险)。由于这种保证金十分重要,因而保证金帐户必须维持在规定的最低水平之上,并且每个帐户每天都要评估,当帐户金额低于最低水平时,必须追加资金。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交易者用证券抵押其保证金帐户,以减少反复提供新资金的必要性。

3 金融互换中的信用风险

由于互换协议与传统金融工具相比,信用风险表现得更为复杂,因此在控制这类信用风险上需要采取一些更严格的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在场外衍生交易中的交易方的信用等级应该比传统交易中的要求高,在交易之初从尽可能多的角度把握对手的信用状况,并力求所获信息的真实和及时,以避开那些信用相对较差的、违约可能性更大的对手:据宾西法尼亚太学沃顿教授的一项调查,在互换交易中,要求一年期以内交易对手最低信用等级为A级以上的比例为87%,其中35%的被调查者要求在AA级以上,而对于期限超过一年的互换交易,有6O%的被调查者要求对手的信用等级在AA级以上。可见,有效规避交易中的信用风险,必然要求对参与交易的各方的信用等级进行严格的限定,否则将难以事前化解风险。当然,对于那些利用互换交易投机和套利的银行来讲,通常不宜长期持有互换头寸,而最好轧平头寸,通过金融产品的组合来将长期交易短期化,以化解存续期长带来的风险。

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市场监管

尽管金融衍生产品在规避传统交易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在交易中却具有前述双重的风险特征,因此加强对衍生产品的市场监管是防范及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环节。

第一,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带来了新的风险(特有风险),所以在对其进行市场监管时,必须进行相应的监管制度创新,提供新的、充分的“制度供培”。虽然各国情况不同,可以分别制定自己新的监管制度,但我们认为,在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各国应该有一个原则一致的对衍生产品交易的监管框架。

第二,在大的监管框架下,各市场交易主体必须建立严格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这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最重要的环节。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要化解衍生产品市场交易风险只能是一句空话:实际上,从国外的实践可以看出,整个金融衍生市场的有效、稳健和有序运行,无不是建立在市场交易主体的普遍安全的基础上。因此,监管当局除了采取传统的外部监管方式外,还应当刨设新的制度安排(从新制度意义上分为强制性措施和诱致性措施),来改善金融市场环境,引导各市场交易主体主动建立和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这样就可以创造一种外部的制度性监管与内部自律性的制度监管相结合的模式.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非系统性风险,最终实现防范系统性风险、确保金融体系健康运行的目标。

最后,应该加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网络效应,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使衍生产品交易具有全球一体化特征,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国际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监管合作体系,从而促进国际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篇7

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是大面积草莓种植乡镇,种植草莓有20多年的经验。2002年以前,草莓从种植到销售都是个体农民分散经营,由于农民不了解市场行情,草莓的销售价格通常由购买者决定,农民不能接受比较低的价格,但草莓不能储存,为了减少损失,也不得不接受对方较低的报价。收购方为了获得比较好的利润,通过一路压价,农民最后只能按最低价格销售,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后来依托黄川镇政府成立了草莓协会,按照销售合同出售草莓,稳定了销售价格,调动了农民种植热情,种植规模也得到了扩大,连接的草莓种植面积逐渐上升到600多公顷,黄川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莓之乡”。

篇8

一、前言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发展,作为企业对冲市场无序波动风险的重要渠道,商品期货市场正越来越受到包括工厂、进出口商等各类企业的关注。不过由于商品期货市场专业性较强且价格波动剧烈,很多企业往往会认为商品期货风险太大,进而望而生畏。但其实在商品期货市场里,存在着一种风险较低但收益却很稳定的操作模式———期现结合低风险套利(以下简称“低风险套利”)。按照经济学同一价格理论,期货与现货价格的差应该等于该商品的持有成本。但当期货远月价格与近月(或现货)价格的差高于商品持有成本,价差能够覆盖仓储、利息、交割等所有套利成本时,就出现了低风险套利机会。此时可以在买入近月合约(或现货)的同时卖出远月合约,并到期交割,从而赚取固定利差。此种低风险套利机会出现的次数还是较多的,尤其是近两年期货价格大跌,使得很多品种都出现了远月升水近月(或现货)的价格结构。因此,企业可以以此为突破口,作为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初始策略,不断积累操作经验,待业务较成熟后再进一步运用其他交易策略来更深度的参与商品期货市场,对冲相关业务风险。

二、发展低风险套利业务的必要性分析

(一)低风险套利业务有助于仓储物流产业的发展

在低风险套利业务中,企业一般需要将现货运往期货交割仓库注册成期货标准仓单,然后等待交割,期间仓储时间短则半个月,长则几个月,这将给仓储物流相关企业带来丰厚的收入,促进仓储物流这一重要行业的良性发展,最终将促进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二)低风险套利业务可以扩大期货市场

企业参与度由于低风险套利业务的低风险特征,使得企业对商品期货市场的可接受程度有所提高,一方面可以赚取比较稳定的收益,还可以借此逐渐熟悉期货市场,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为日后复杂套利及行情预测等业务的开展奠定基础。相关机构也可以加强低风险套利业务的宣传力度,扩大期货市场企业参与度,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还将为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增加推力。

(三)低风险套利业务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稳定发展

在商品期货市场,偶尔会出现逼仓行情(当空头没有足够货物可以用来交割,多头往往会抓住机会大幅拉高价格,逼迫空头平仓出局),此种行情将极大地影响商品期货市场的稳定发展,给市场参与者带来较大的损失。而大力发现低风险套利业务,使得现货大量集中于交割仓库,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有逼仓动机的期货多头形成威慑,因为大部分期货多头并不想在最后时候交割进来一大批现货,这样就可以显著降低逼仓行情的出现,同时也可以比较好的保护低风险套利企业的整体盘位。

(四)低风险套利业务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规模

低风险套利业务对几乎所有企业都是可以带来益处的,尤其对于那些融资成本较低的企业,该业务更是可以促进企业进一步的发展。企业可以借助融资成本低的优势,逐步扩大期货现货市场参与规模,加强与市场主要参与者的合作共赢,逐步提升市场影响力,扩展市场关键信息获取渠道,为业务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低风险套利业务关键点探讨

(一)期货交割库容需要足够

由于低风险套利业务需要涉及到现货环节,现货需要先通过物流入库然后储存至交割月份进行交割,因此需要提前在仓库留好库容。仓库一般分为期货交割库和非期货交割库两种,这是由对应品种期货交易所严格审查筛选后指定的,一般单个期货品种会对应十几个期货交割仓库。用于低风险套利业务的现货只能储存在期货交割库里,否则不能交割。在业务实际中,当价差结构出现低风险套利机会时,期货交割仓库很可能会出现库容紧张的情况,因此在进行低风险套利业务之前,需要先确认好交割库容,然后才能组织现货货源进行入库,否则将会出现货物无法入库交割的严重问题。

(二)现货仓储风险需要重视

如前所属,在低风险套利业务中,企业一般需要将现货在交割仓库储存较长时间,短则半个月,长则几个月。货物在储存期间可能会遇到变质、短量、被盗等风险,虽然这种风险很低,但对企业来说,这种风险一旦发生,将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货物安全问题需要充分重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一般通过给货物投保财产一切险来转移和规避这种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保险公司财产一切险并不包括一些重要的附加险,企业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额外再投保一些附加险,以便更好地转嫁风险。

(三)仓单注册时间需要控制

在低风险套利业务中,货物在交割之前需要在交割仓库注册成标准期货仓单,只有这样,货物才能顺利参与期货交割。一般情况下,期货交易所会有现货最晚注册期货仓单的相关规定,也就是现货在生产日期之日后多少日内必须注册期货仓单,逾期将无法注册。因此企业在进行低风险套利业务时,需要控制好期货仓单注册的时间,建议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太早注册会多交仓储费,太晚注册可能会错过申请注册期货仓单的最后日期。

(四)套保比例需要把握恰当

企业在进行低风险套利业务时,需要在买入现货的同时卖出期货,以此锁定固定利差。由于国内现货含有增值税,而期货不含增值税,所以期货现货套保比例一般不能是一比一。按17%的增值税率,一般期货现货套保比例为0.85,即在买入10000吨现货的同时需要在期货上卖出8500吨,这样才能保证套利利润的实现。后期再逐步将剩下1500吨货物在期货盘面上卖出,一般是在交割月份最后十个交易日每天在期货上卖出150吨,十个交易日恰好是1500吨,这样操作的原因主要是一般期货品种的最终交割结算价格是交割月最后十个交易日结算价的平均价。但是当低风险套利规模较大时,最后十个交易日卖出15%的期货量将会非常困难,因为届时市场流动性将会非常差,这种情况下,可以提前将15%头寸逐步在期货上卖出,同时买入其他头寸进行对冲,比如买入远月合约或者现货等。

(五)套保额度需要及时申请

在业务实际中,如果低风险套利的规模比较大,所需期货卖出数量超出了交易所规定的单个企业所能开仓的期货数量,则需要向交易所申请套保额度。套保额度分为一般月份套保额度和临近交割月份套保额度,比较关键的是临近交割月份套保额度的申请,因为交易所一般对这块管理的比较严格。套保额度申请是有最晚时间限制的,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六)集中注销规定需要留意

一般每个期货品种对应的期货标准仓单,每年都将会在某个固定的时间点被交易所强制注销,注销后的货物一般将无法再次注册期货仓单,大部分都是要出库的,以此保证期货标准仓单对应的货物不会太陈旧。这种情况下,就要特别注意低风险套利时期货合约的选择,否则很可能会导致无法实现低风险套利收益。比如某产品的集中注销时间点是3月份,那么在运用3月份后下一主力合约进行低风险套利时,就要保证现货注册仓单的日期不能早于3月注销日,否则提前注册成的期货仓单将会在3月份被集中注销,无法实现到期交割,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四、低风险套利潜在盈利机会分析

一般情况下,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同方向变动而且在期货合约到期交割时价格趋同,这种价格趋于相同的方向变动主要是由于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受到相同的市场供求影响。所以在低风险套利业务后期,期货价格将逐渐向现货价格靠拢,这就有可能带来更大的潜在盈利机会。从表面上看,低风险套利赚取的仅是一个固定的价差,但其实该业务还蕴藏着很大的盈利机会,即当升水价差大幅缩小甚至转为贴水时,可以直接双边平仓,此时赚取的利润将是十分可观的。比如升水价差从180元/吨转为贴水100元/吨,套利规模达到10万吨时,盈利将达到2000多万元。以郑州商品交易所的PTA期货为例,本文研究了2007年以来市场出现的可低风险套利升水价差大幅缩小甚至转为贴水的机会。经过研究,发现自2007年以来的9年里,PTA1月合约和5月合约有3年出现了这种机会,PTA5月合约和9月合约有2年出现了这种机会,PTA9月合约和1月合约有3年出现了这种机会。可见,升水价差大幅缩小甚至转为贴水机会的出现频率还是较高的。其实,实际操作中,这种机会出现的频率会更高,因为该统计仅包括买入期货近月合约同时卖出期货远月合约的套利机会,并没有包括买入现货同时卖出期货远月合约的套利机会。

五、结语

在商品期货市场中,低风险套利业务具有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特征,而且还蕴藏着较大的潜在扩大盈利机会。该业务模式可以作为企业初始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突破口,为业务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奠定基础,逐步做大企业规模。低风险套利业务还可以促进期货市场和仓储物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不过在进行低风险套利业务时,需要重点关注货物安全、仓库库容、套保比例、额度申请、集中注销等业务关键点,确保业务顺利进行,利润按期足量实现。

参考文献:

篇9

一、开发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1、农民难以走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怪圈

最近几年,农产品市场出现“蒜比肉贵”、“菜价元时代”、“菜补贴”等农产品卖贵和政府补贴菜价现象,出现了农产品卖难、“谷贱伤农”问题。“米袋子、菜篮子”事关老百姓的居家生活,农产品市场价格违背价值规律,不能准确反映市场供求,影响老百姓生活,甚至影响老百姓对市场的预期。农产品现货市场在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存在天生不足,使农业生产为“蛛网困境”所困扰。在单一的现货市场条件下,农业生产者只能根据当前的现货市场价格安排生产。农作物生长周期一般较长,如果本期价格较高,则下一期的产出可能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必然下降,价格下降又会引起新一轮的产出减少和价格上涨,如此反复构成了经济学上“蛛网模型”所描述的情形。结果会导致农民预期收入降低,特别是受现货价格信号的误导,造成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失当。同时,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价格波动幅度大,使得小农生产方式被强化,农作物种植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2、蛛网模型诠释了农产品的周期波动

由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所以,供给曲线S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曲线D斜率的绝对值,即S与D相比较,前者较平缓。或者说,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需求的价格弹性,这时,当市场由于受到外力的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上下波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大,偏离均衡点越来越远(详见图1)。

如图1所示,假定在第一期由于某种外在原因的干扰,实际产量由均衡水平Qe减少为Q1。根据需求曲线,消费者为了购买全部的产量Q1,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P1,于是,实际价格上升为P1。根据第一期的较高的价格水平P1,按照供给曲线,生产者将第二期的产量增加为Q2。在第二期,生产者为了出售全部的产量Q2,接受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P2,于是,实际价格下降为P2。根据第二期的较低的价格水平P2,生产者将第三期的产量减少为Q3。在第三期,消费者为了购买全部的产量Q3,愿意支付的价格上升为P3,于是,实际价格又上升为P3。根据第三期的较高的价格水平P3,生产者又将第四期的产量增加为Q4。如此循环下去,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偏离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越来越远。图中的均衡点E所代表的均衡状态是不稳定的,被称为不稳定的均衡。因此,当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较为平缓时,即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需求的价格弹性,得到蛛网模型不稳定的结果,相应的蛛网被称为“发散型蛛网”。

二、开发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1、对未来看涨行情的技术分析

正由于农产品周期性价格波动的原因有必要引入期货期权对其进行调峰平谷的价格调整,当农产品价格处在看涨行情时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购买这一看涨期权,如果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有关标的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化与预测一致,即标的资产的价格高于执行价格,看涨期权的买方就可以按期权合约上约定的执行价格购买标的资产获得收益,这种收益可能是无限的。如果市场价格的变化与预测相反,即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低于或等于执行价格,看涨期权买方也可以放弃购买权利,最大损失为其支付的权利金(详见图2)。

由于农户的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对于今年的农产品看跌行情农民还是按照这种行情推测并布置来年的农业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这样就会出现来年的农产品严重不足的行情;但是期权投资者会理性地分析市场的波动变化,判断来年农产品是个看涨行情,于是,采取期权这一金融衍生工具购买其看涨期权。这样的期权运作方式正好与农民的生产周期相反,起到了调峰平谷的作用,规避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2、对未来看跌行情的技术分析

当农产品价格处在看跌行情时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卖出这一看涨期权,如果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有关标的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化与预测一致,即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低于执行价格,看跌期权的买方就可以按期权合约约定的执行价格出售标的资产。买入看跌期权的最大损失是所支付的权利金,而最大利润是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为0时的收益(如图3所示)。

正由于农户的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对于今年的农产品看涨行情农民还是按照这种行情推测并布置来年的农业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这样就会出现来年的农产品大量上市;但是期权投资者会理性地分析市场的波动变化,采取期权这一金融衍生工具出卖其来年看跌期权。这样的期权运作方式正好与农民的生产周期相反,起到了调峰平谷的作用,规避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三、努力加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

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期货价格调节机制

现实中,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效率会有差异。要有效利用期货市场真实、客观且具有超前性的价格发现功能,以指导粮食生产、销售和进行市场调控,增强经营、调控的主动性,健全期货市场的定价机制非常重要许多学者利用协整检验和套利检验等方法对我国大连、郑州期货交易所的大豆、小麦等期货品种进行了实证研究,计量结果显示,我国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已基本发挥,但存在着相关经济主体对此功能的认识和利用问题,以及由于大户操纵等原因导致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的扭曲和价格的过度波动问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联系密切,特别是近年来国外的指数基金给国内市场价格带来了较大影响,使市场波幅大幅提高。在国际基金眼中,农产品期货的投资价值仅次于金属品种。因为农产品交易量大,同时,除供求基本面外,美元走势、全球物价走向都是影响其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因此,“很容易炒作”。为此,国内期货市场需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

2、增加交易品种,提高期货交易占农产品交易的比重

上市品种的多少决定了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所影响的领域和范围,以及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规模,从而也影响着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应尽快推出那些条件成熟、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继续探索适合小品种期货运作的交易模式,认真研究畜、禽产品的期货交易模式,适时推出生猪、黄牛等品种的上市交易。我国曾出现了猪肉价格的较大波动,而我国的饮食有偏重猪肉的习惯,所以有必要对这一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对生猪的市场供求关系及其未来价格变动趋势科学预测,并以这一品种的产业链条整体为对象,对其风险规避与价格发现的技术手段做出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而生猪期货的推出可能是较为有效的措施。

3、完善交易规则,健全农产品期货的风险防范机制

我国农业基础本来就非常薄弱,经不起过度投机的风险,因此,必须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管。第一,西方国家发展期货市场,大多是先立法,后建交易所,而我国至今未出台专门的期货法,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健全期货市场法律体系非常重要。第二,农产品期货上市目前采取的是多部门参与的品种上市审批制度,这不利于我国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过渡到核准制,以确保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第三,完善交易规则,以提高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

4、培植参与主体,增加交易主体总量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专业性要求高度组织化的中介组织和多层次的流通网络的配合。我国农业生产以小农经济为主,更加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植真正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参与主体。据对京郊农村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调查显示,合作化程度提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加强农民的话语权,降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规模效应。这种组织起来的农户如果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将极大提高其运行效率和价格发现效率,对农业风险规避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农民自组织的意愿。

【参考文献】

[1] 高铁生、朱玉辰: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与产业发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 卢建峰:论农产期货市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经济问题,2003(4).

篇10

资产证券化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积极的开展。从数量上看,在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数额已经超过了国债数额及公司债数额,成为第一大市场 ;从发展速度上看,欧洲从1987年首次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 Securitization,MBS)以来,市场每年平均增长61%. 从范围来看,现在除了欧美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及南非等国资产证券化也有大规模开展。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纷纷通过了资产证券化方面的专门立法来促进资产证券化在本国的发展。如地区在2002年通过了《金融资产证券化条例》。

二、资产证券化的优势。资产证券化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发展,原因就是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它具有独特的优势,能为参与者带来诸多方面的利益。

(一)从融资者的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能提供低成本的资金。证券化融资成本反映在投资者愿意购买的由SPV发行的证券的利率上。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如果利率低于它以其他方式直接融资的成本,则证券化对于这家公司则是有吸引力的。而证券化的功能之一就是把公司的资产(通常表现为应收款)与公司整体风险隔离开来,(再加上信用增级)使这部分资产获得比公司本身更高的信用评级,从而使依托其发行的证券能够以较低的利率被资本市场所接受。这对那些风险评级较低的公司可能好处更为明显。因为这些公司如果不采取资产证券化这种模式,根本就不具备发行证券的资格。此外,资产证券化还能够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使得应收款的转让被视为销售,这样一来发起人的债权就从资产负债表上消除,而获得的现金也不体现为负债。这为公司管理资产负债提供了灵活的手段,这一点对于银行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银行的贷款规模受到资本充足率的限制,而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将有风险的资产变为自有资本的途径,能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扩大经营规模。资产证券化对于融资者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扩大了可融资资产的范围,从现有实践来看,包括不良资产及未来发生的应收款都可以成为资产证券化的对象。资产证券化对于融资者在其他方面也有好处,比如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分散风险,改善收入来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