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5 16:30: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篇1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5-14-3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Zhao Qian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that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transfer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eastern industries transfer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countries promote and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id-rise strategy, the progress of Central Plains regio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Henan Province as the main body is accelerate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consensus of the whole province to seek development, the force of serving the overall interests, and the spirit to tackle difficulti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ows a good trend, a good situation, and a good momentum.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words: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strategy, general situation, core area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应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决策部署,把改革创新、扩大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2014年,河南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小幅波动、缓中趋升等特点。预计2014年我省GDP增长8.7%,居民消费指数CPI上涨2%左右。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相关的区域发展实体。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国民经济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1 区域经济的概况

区域经济是指经济发展的内部要素与外部条件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作用而出现的生产综合体。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区域经济可以对区域性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充分反映,特别是在合理利用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主要体现在地区生产力分布的科学性与经济性。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中原经济区必须遵循“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发展原则,实现放射性、网络化的发展局势。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进行多个区域的划分,如以郑州为中心,实现中原城市群全覆盖,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目标,为实现各个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 中原经济区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

2.1 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经济发展现状

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城市数量为9个,分别为郑州、漯河、洛阳、开封、新乡等。5.88万平方公里为土地总面积,21%为全区土地面积的比例,4 150万人为人口总量,与全区人口总数相比,其比例为28%。该区域内具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交通极为方便,核心区是高等圆角及科研院所密集地,在地理位置与产业资源中具有显著优势,对中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区域相比,其GDP总量如下表1所示。

2.2 中原经济区区经济发展现状

中原经济区区城市数量为9个,10.76万平方公里为其土地总面积,5 252万为总人口。这个区域地形主要为平原,具有较为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在北、西、西南等区域油气、煤炭及有色金属资源较为丰富,在黄淮区域却十分缺乏矿产资源,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相比中原核心区,在GDP总量、人均GDP方面区较低,以上表1(2011年)为例进行分析,区占核心区GDP总量、人均GDP的比例分别为71.2%与56.2%。特别是黄淮4市,因投入长期不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较为滞后,致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现阶段河南省存在极为严峻的生态形势,在人口、资源及环境中的矛盾也愈加凸显。2009年我省废水排放量达到了33.4亿吨,其中42%为工业废水排放量,7 979.4公里为全省监控河段总长度,其中53.3%为I―Ⅲ类水质。河南省四大水系分别为黄河、淮河、海河及长江,通过监控检测,氨氮为其主要污染物,按照从重到轻的污染程度进行排列分别为: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2 185亿立方米为河南省工业废气的总排放量,135.5万吨为二氧化碳排放量,59.7万吨为烟尘排放量。这些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造成了生态破坏。

3 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3.1 地理条件及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与区位条件等自然环境是影响中原经济各个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主要体现在区位与资源方面。因核心区地理位置较为优越,资源较为丰富则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区域则相对较低。在测定中原经济区范围过程中,应对各个区域内产业影响力、开放影响力、科技影响力进行充分考虑,通过调整与分析,对其空间范围进行最终确定。

3.2 科技及人力资源因素

作为经济活动所造就、具有特定地域构成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具有紧密的联系。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社会化、产业化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应用对要素存在形态的改善、要素组合联系的优化存在推动作用。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在区域经济规模扩大、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人力资源与科学技术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载体,人力资源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 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4.1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在经济发展中世界各国都会遇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区域位置不同,导致各个经济发展区域存在严重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的长期存在给国民经济、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必须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始终坚持协调发展战略,这是国民经济增长与中原经济发展必须遵守的原则。

4.1.1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面对中原经济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选用科学有效的协调措施,在合理范围内有效控制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在核心区域应促进新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在发展核心区域经济的同时,推动其他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政府的领导下,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实行资金扶持,通过大量投资,完善该区域基础建设设施,为其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4.1.2 比较优势的发挥,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虽然中原经济发展中各个区域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不足,但我们不能对其优点加以否认。通过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可以向优势产业提供更多区域优势资源,帮助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4.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建立

区域内各企业间、企业内部各部门间比例配置为区域产业结构,在区域生产力组织系统中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中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通过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可满足区域内各方面的需求,如科学技术水平、消费水平。

2010年,河南全省资源型重化工业产业比重已经超过70%,在全省工业增加值中,6大高耗能行业如有色、化工等所在比例为41%。在核心区产业结构优化中,应对其资源、技术及人才优势充分利用,并对第三产业加大发展力度,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4.3 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

进行长效机制的合理构建,进行区域规划、区域性政策文件的制定与实施,并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重点做好核心区、区发展规划工作,实行《新区设立审核办法》,对各个区域内的相关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推动中原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化核心区、区等各个区域之间的合作,并进行合作平台的建立,因地制宜地进行特色合作区的设置。同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为中原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可靠保障。并进行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创新,支持集中贫困地区高速发展。

在“十二五”规划指导下,进行贫困地区扶贫政策的有效执行,并进行扶贫搬迁投资计划的编制,为推动中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由我国体制所决定,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现状,如无法避免该问题的出现等。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必须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加大区域合作,为中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1).

[2] 王春晖.产业集聚、要素积累与地区产业升级:区域开放视角的机理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5.

[3] 张改素,丁志伟,胥亚男,王发曾.河南省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研究――基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1).

[4] 赵文亮,丁志伟,张改素,朱连奇.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篇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但受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诸多因素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拉大亦是不争的事实。

对我国区域经济总态势可概括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和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相反,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看是东高、西低、中部居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是鹤立鸡群的三大经济高地,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前行的“三驾马车”,据2003年工业增加贡献率分析,粤、苏、浙、鲁、沪5省(市)占6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亦存在一些病灶。西部地区重点表现在“欠发达”上;东北三省突出表现在体制和结构的双重矛盾;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不足,资源和环境难负其重,双重约束已显端倪;中部地区则兼有上述杂症。需要说明的是,三类病灶在不同地区重点有所不同,但不排除其它病灶,如广东、福建属发达省份,但粤北、闽西、闽北一些地区至今还处于相当欠发达的状态。

从区域经济现状与问题出发,经过怎样的路径,才能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实现各地区间的共同繁荣。国内外经验表明,这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又需要宏观调控与政策扶持。为有效运用两种手段,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空间组织架构。

首先是大范围的“区域政策覆盖区”,现在是4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关内沿海10省(市)。

其次是,“区域政策点击区”,上述政策覆盖区,广义地说,亦是按发展阶段和存在问题相同或类似的原则划分,但面积大,小则近百万平方公里,大则数百万平方公里。了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力度,有必要在发展不同阶将一些问题突出的地区单独划出。例如资源型城市,特别是矿竭城衰的城市;产业严重衰退、就业问题非常突出的某些老工业基地;再如入口严重超载的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等等。以上两类区域,都有相应配套的区域政策,是直接为区域政策服务的。例如针对四大板块的宏观区域政策是: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另一类区域体系是为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区域(城市)合作服务的。它按照自愿参与原则,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要素整合、集成优势,实现合作各方互利共赢。根据合作的地域范围和性质,大体有如下类型:

篇3

(一)以扩张经济总量为发展主题

目前影响锡赤通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经济总量太小,不足以形成区域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不足以形成支撑区域分工的经济流量,也就不可能实现区域有效的分工与合作。

因此,尽管从全国、全区或自治区西部的发展水平看,已进入促进结构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发展阶段,但针对锡赤通地区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起步阶段的客观现实,“十二五”期间,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做大经济总量作为经济工作的基本立足点。不要人云亦云地别人抓结构调整,我也抓结构调整,别人抓转变方式,我也跟着抓转变方式,而是要重点围绕解决发展不足问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通过引投资,上项目,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始终保持一个高于全区和全国的较快经济增长速度。在政府目标考核中,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考核指标不仅不要淡化,而且要适度加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地区经济总量有一个大的突破,为“十三五”或以后更长时期内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奠定足够的总量基础。

(二)以壮大主导产业为中心任务

尽管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锡赤通地区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而是主导产业的发育不足。因此,“十二五”期间,锡赤通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先不必过分地追求经济体系的完整性和经济结构的合理性,而是要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做大做强上,一是扶持已有一定基础和苗头的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尽快做大做强,二是抓住机遇,创造各种条件接纳产业转移。三是加大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尽快形成新产业。坚持先引进、后规范,先形成、后优化的方针,通过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培育和引进新产业,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骨架。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根据不同产业的功能和定位,再通过填平补齐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区域产业体系。

(三)以做大中心城市为关键环节

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针对锡赤通地区目前总体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规模小、带动区域发展能力不强的现状,要把城市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构建区域合理的城镇体系构架,依托区域内的自然生态条件、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要求,结合区域内城镇化发展的步骤和节奏,制定区域城镇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特色重点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和功能定位,形成功能互补和区域城镇体系。

其次,要重点加强中心城市建设。针对区域中心城市首位度不够、集聚人口和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不高状况,“十二五”期间要以做大做强赤峰、通辽和锡林浩特三个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为中心任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产业发展,推动全民创业和城乡就业,降低农民牧民进城门槛儿,加强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强化科教医疗等公共服务等措施,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宜业性、便捷性和保障性水平,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集聚和服务辐射核心。

(四)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举措

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近些年锡赤通地区的交通、通讯、仓储、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重大进程,但受经济实力所限和历史欠帐较多,加之区域面积巨大,目前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

因此,锡赤通地区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创新基础建设融资及运行管理体制,力争通过“十二五”的建设,使区域基础设施覆盖面和水平有个大的提高。在具体建设内容上,一是基于提升城市功能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基于城市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基于资源运输和产品运输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基于能源输出的电力通道等建设;五是基于解决水源保障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基于信息传输的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五)以融入周边发展为突破路径

锡赤通地区目前尚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经济总量、产业体系都不足以形成自主的发展机制,必须以借力周边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路径。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服务周边、配套周边作为基本方针,加强区域合作,参与产业分工,借助京津冀和东北三省的资金优势、技术辐射、产业带动和基础保障等条件,促进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首先,要突出合作重点。根据锡赤通与周边地区的资源及经济互补性,一是要以能源为媒介。随着东三省、京津冀经济能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凸显,通过与周边协作解决能源保障问题的合作意愿进一步显现。锡赤通地区要充分利用好自治区出台的资源配置政策,加强与周边地区电力、煤炭、油气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把锡赤通地区建设成东部重要清洁能源基地。二是以产业合作为目标。东北三省未来几年将有数亿元产值的配套合作产业。锡赤通地区要抢抓机遇,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通过接纳产业转移植入与东北产业体系配套的新产业,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形成。三是以创新体系合作为保障。依托东三省和京津冀地区的科研、人才、技术等领域的优势,共建共享区域创新平台,开展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促进区域内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提高区域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共同打造东北地区国家创新产业基地。

其次,要明确合作方向。针对锡赤通地区的区位条件和周边省市的不同特点。一是在能源合作方面,因目前京津地区的能源供应有山西和蒙西作保障,锡赤通地区的能源合作对象应重点着眼于辽宁省。二是在产业合作方面,根据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带动能力,锡赤通地区应重点加强与辽宁、吉林和天津的产业配套协作,而与黑龙江的产业合作应以呼伦贝尔市为重点。三是在科技人才合作方面,应以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为重点。

二、锡赤通“十二五”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在推进路径上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两种路径。一是市场主导路径,即主要通过区域市场的自然发育和企业间的经济联系,形成区域自由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和统筹的城乡公共服务等。二是政府主导路径,即通过政府的统筹规划和行政化的资源配置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协作发展。一般适用于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地区,政府通过统筹规划和集中投入,促进尽快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鉴于锡赤通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尚处于开发起步阶段的客观实际,为了尽快形成自治区东部增长极,建议采取政府主导路径促进锡赤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一定时期内的政府集中投入和产业政策倾斜,使锡赤通地区的经济总量、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条件有个较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善,为区域经济产业分工奠定一定的总量基础和支撑条件。

(二)在产业布局上坚持集中集聚原则

现代产业需要集中集聚发展,集聚才能形成产业集群,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果。锡赤通地区在目前的初级发展阶段,可以暂不考虑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产业体系的完善性,但必须充分认识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性,尽可能地避免重复建设、布局分散和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问题。

首先,要合理优化区域的空间开发体系。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基本要求,依托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空间规划引导人口规划,人口布局引导城镇和产业布局的基本方针,对区域的生态屏障、城镇体系和重点产业发展区域做出控制性规划,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开发方针。

其次,要把握好区域开发的不同时间步骤。区域总体开发要坚持非均衡发展方针,按照“先点上突破、再轴线联结、然后全面发展”的分步实施策略,在“十二五”期间以重点城市和重点园区的点上突破为主,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再次,针对目前区域内工业园区规模小、水平低、布局分散、产业雷同等情况,要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的整合和共建共享,按照靠城不进城的原则,选择几个区位条件好、配套能力强的园区作为自治区重点支持和区域联合共建的重点园区,力争在短时期内上规模、上档次,形成园区做大支撑城市发展、城市发展服务园区提升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在内部一体上坚持利益诱导原则

锡赤通地区虽然具有地理上的邻近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资源上的互补性等一体化发展基础,但总体利益和局部利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将客观上影响着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

锡赤通地区涉及三个盟市级政府、32个旗县级政府,还有若干个具有部分行政职能的工业园区或开发区,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必将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各地区出于各自GDP核算和财政收入等利益目标的考虑,会在资源配置、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等方面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目标选择和政策设计,造成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冲突。这是目前区域内部出现重复建设、产业同构、布局分散和招商引资政策冲突的根本动因。

因此,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以利益为纽带,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建立合理的GDP核算制度和财政收入分成制度,健全的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和公共资源及产品共享制度,并辅之以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激励制度和投资倾斜制度,促进区域内各利益主体变区域分割为区域统筹,变与邻为壑为开放协作,从而形成统一、开放、协作、共享的利益机制,克服由于行政利益多元化导致的各自为政。

(四)在周边协作上坚持甘当配角原则

锡赤通地区要实现与东北三省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既要克服缺乏自信心理,又要摆脱盲目自大情绪,要正视发展差距,端正合作态度,采取主动方针,制定正确的合作策略。

首先,要坚持甘当配角原则。针对区域内经济基础薄弱,现在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实际,在产业分工上要树立“一切围绕周边,一切配套周边和一切服务周边”的理念,先不必强调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也不必考虑产业层次是否低端,而是重点考虑产业规模和重点企业的做大做强,关键是要通过产业地位的提升争取在区域产业分工中的主动占位。

其次,要改变对外来企业开发资源模式的片面认识。要处理好近期开发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要积极引进外省市的资金和大企业加速资源开发,不要过分强调所谓的利益流失、对地区经济带动不大等问题。这是所有欠发达的资源开发地区必须经历的一个痛苦过程,关键是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促进资源开发尽可能服务于地方经济,通过发展逐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再次,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对于区域内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等高级要素,要坚持拿来主义原则,通过技术引进、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等多种模式提高区域的创新发展水平。

三、锡赤通“十二五”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

(一)自治区新型能源化工及有色冶炼加工基地

锡赤通地处煤炭资源、有色矿产资源富集区,发展煤―电产业、煤―化工产业及有色冶炼加工业,具有低成本优势和靠近市场优势。从发展现状看,煤炭、电力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在自治区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色冶炼及加工业已有一定基础,在全区产业地位明显提高。煤化工产业发展进程加快,多个煤化工大项目落地投产或即将投产。从发展潜力看,国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政策,这为两大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十二五”期间,在做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发展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形成循环经济体系,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力争到“十二五”末,主要产品的产能和产量占自治区的比重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日益提高,产业影响不断扩大,成为自治区新型能源、煤化工产业及有色冶炼加工示范基地,成为我区作为国家重要能源重化工产业基地的重要支撑点。

(二)国家绿色、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锡赤通地区绿色资源丰富,特色农畜产品突出,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锡赤通地区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努力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业,确立了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地位。目前,区域农牧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已拥有宁城塞飞亚、东方万旗、草原兴发等多家龙头企业,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十二五”时期,锡赤通要进一步发挥绿色品牌优势,提高精深加工和规模经营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乳业、肉业、生物制药、玉米、小杂粮等加工业,力争成为面向东北、辐射全国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三)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锡赤通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物流环境,其可直接延伸辐射到周边多个城市,还可延伸到锦州港、天津港、二连浩特口岸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目前,区域物流设施初具规模。“十二五”期间,随着连接东北、华北的物流通道延伸贯通,区域物流园区设施进一步完善,区域货运中转、交易能力明显提高,有条件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四)我国北方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锡赤通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构建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使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共同发展,将成为推动锡赤通地区经济发展的策动力。“十二五”时期,锡赤通在现有旅游发展的基础上,以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为目标,加强旅游合作,挖掘区域文化内涵,突出“自然与文化”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五)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锡赤通地处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区,其生态质量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更牵系着东北、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锡赤通地区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草原保护等 8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积极成效,首次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锡赤通地区生态环境正处在建设与破坏相持、好转与退化的关键时期,建设和保护任务仍十分艰巨。 “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成为国家主要生态功能区。

篇4

1、引言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较多的港口城市,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港口经济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港口经济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其所在城市的经济状况,受到所在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区域经济与港口经济是不可分割的。怎样能够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港口物流的便利,使这两者能够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实质,从港口产业的规划、产业经济的互补、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产业带的打造等方面,充分阐述了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本文的成果对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港口物流水平的提升均有着比较好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2、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2.1 港口和区域经济统一战略规划

港口的发展有赖于所处区域的整体经济环境,因此应该在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二者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实现统一规划。由于我国港口运输业的发展需求,港口建设用地数量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而港口业务的增长也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只有在发展过程中统一规划,才能克服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矛盾、用地矛盾,使二者能够彼此支持,共同发展。首先应该加快港口的设施水平,对于老旧的港区应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以新港区承载货物运输的功能,实现港口服务空间的拓展。其次,为了解决港口与城市空间之间的矛盾,可以将港口中一些与核心业务无关的产业转移到其它地区。第三,应将港口与城市视作两个相互独立又互为关联的实体,统筹解决港口在规划建设时的诸多问题,实现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2.2港口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互补

港口经济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区域与外界经济进行联通的纽带,因此港口也是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关键。健康的港口经济形态,能够充分促进城市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带融为一体,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带动本地区的工业、贸易以及金融业,为区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以港口产业相对较为发达的一些国家为例,其发展模式往往已经实现了港城结构一体化,即以港口经济为核心,充分带动城市周边区域的发展,实现双方的互利。我国的港口在建设与运营中,可以充分借鉴这些成熟模式,积极鼓励港口经济的相关产业,包括商贸、物流、海运等等,充分发挥港口的区位优势,以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以及具有竞争力的物流费用夯实临海产业,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和吸引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多元化。

2.3以完善的服务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服务水准是一个港口的软实力,也是其能够在竞争中获胜的法宝。港口的物流产业应该建立标准化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这些服务随着港口业务种类的多样化而日益增多,涵盖了物流信息化服务、航运保险服务、经济咨询服务、各类金融服务和法律服务等等,使港口作为产业的窗口和贸易的核心区,提升物流网络的运营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构建成熟而高效的综合服务体系,不断结合客户的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来完善自身服务的种类与功能,使港口在货运的同时,逐步形成功能强大的集散中心,并通过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4实现港口与区域的资源整合

港口拥有强大的船运能力,而其所在区域则有着广泛的铁路与公路资源。以统筹发展的理念实现这些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协调发展。应强化港口与城市运输模式的一体化,通过海铁结合、海路结合,逐步形成港口与城市运输的系统化与一体化,为货品的出海创造便捷的条件,节约成本,提升效率。应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商品的运输需求,充分开辟远洋干线,为商品出海创造更加便捷的快速通道,以港口为辐射中心,实现运输方式的集成化,构建大交通理念下的综合运输体系。

2.5依托港口优势构建产业带

以港口经济为核心,可以建设临港工业产业带,从而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带可以充分依托城市经济开发区,并以临港工业区的模式进行发展,通过强化和扶持区域现有的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港口的作用,以港城互补的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避免产业发展的“散”与“慢”,应注重产业的规模化与集中度,并以产业链的形式实现各类经济模式和发展实体的一体化,进而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带。应结合港口的物流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加工业,同时注重港口腹地的开发建设,充分实现协调发展。

3、结束语

港口经济对周边环境有着辐射和带动作用,不但能够推动港口所在城市的发展,也能够明显推动所处区域的发展。充分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进一步实现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有利于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升级区域产业经济结构,提升港口的服务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子坚.多种运输模式下国内沿海集装箱港口布局模型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41(5).

[2]徐质斌.关于港口经济和港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12.24(5).

[3]张培林.港口布局层次性的形成机理及经济分析[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10.24(2).

[4]赵喜仓,付星星.港口物流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以张家港港口为例[J].特区经济.2010(01)

[5]陶毅.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12

篇5

同乐社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东部,紧邻坪地街道和坪山新区坑梓街道、坪山街道,与大工业区及宝龙工业区相接,社区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其中生态控制线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社区内广泛分布了各类大小企业616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60亿元,产业空间分布较为混杂,集聚度较弱,环保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地均产出效益较低,同时有60%以上的企业分布在松子坑水库二级水源保护区及生态控制线,散乱的企业分布形态难以形成集中的配套服务区,同时又对区域水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造成较大影响。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发展问题

社区 616家企业涉及到包括家具制造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塑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在内的制造业所属23种类型,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年均产值500万元以上)92家。同时,同乐社区企业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家具制造业企业产值并无明显优势,仅10家企业达到500万元以上。社区产业呈现均质化分布现状,均质化的产业分布导致工业用地布局过于分散,居住、工业用地过于混杂。在社区16个自然村中,企业分布为吓坑村最多,有113家,其次是新布村54家、浪背村51家、阳和浪43家、老大坑42家,最少的黄屋村也有12家企业。

2.2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社区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715公顷,占总用地比例为41%;非建设用地1048公顷,占总用地比例为59%。社区总面积中,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1192公顷,占社区总面积的67.6%。社区建设用地7.15平方公里,约3.22平方公里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其中3.92平方公里为工业建设用地。

2.3 生态环境问题

(1)水环境

随着同乐社区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龙岗河全河段年均值超标的项目有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粪大肠菌群,监测值出现超标的项目还包括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氟化物和硫化物,整体水质受到重度污染,劣于Ⅴ类;同乐河水环境常年处于重污染水平,水质劣于Ⅴ类[1]。

(2)空气环境

同乐社区产业主要是通讯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等,有一定的大气污染源,但由于各级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注重源头治理,多管齐下,因此社区整体大气环境质量良好。二氧化氮平均值为0.039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值二级标准,无日均值超标;可吸入颗粒物平均值为0.066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值二级标准[2]。

(3)声环境

同乐社区主要环境噪声源为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近年来通过大力整治,工业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呈稳定达标状态,但由于部分城区交通干线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噪声防护效果有限,使得流动噪声源的影响日趋严重,交通噪声扰民问题突出,声环境质量处于轻微污染水平。

3 产业优化升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策略

3.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1)实施社区土地置换

同乐社区的发展受限应通过土地置换,实现产业发展与居住生活、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的分离,使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或低效利用的土地符合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科学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强化规划调控作用。通过利用城市总体规划对土地性质的细分和对各区域的配套定位,优化现有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配置,逐步推动社区内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集中,降低工业发展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二是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预手段。区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工业用地与居民用地的置换,实现居住区集中,并促使工业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按照“产业集聚、距离就近”的原则,进入工业集聚区集中生产,以形成积聚效应,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三是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为改变社区居民居住区与工业企业夹杂的现状,加快推动居民集中区建设,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可以通过资金补贴、住房安置等方式,鼓励社区居民退出零星住所,按统一规划集中建房居住。

(2)生态控制线优化调整

基本生态控制线作为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05年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以来,其发挥了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打击违法建设的核心屏障的作用,营造了民生幸福、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树立了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和国土规划管理的典范,成为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现实抓手,对促进深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划定之初对各区域实际情况考虑不够,将社区已存在的建成区、产业发展区等67.6%的土地划入生态控制线内,社区开发建设受到严格禁止,从而制约了如同乐社区等的发展空间。在新的发展时期,根据发展需要,为促进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同时兼顾重大民生项目及规划发展需求,进一步增强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可操作性,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生态控制线调整,对于社区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经济效益

(1)淘汰低端产业,加快产业升级

根据区委、区政府对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在坚持产业集聚、土地集约、效益优先、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基本原则,把好产业入口关,严格限制低端落后产业进入,提升产业发展增量水平。明确低端企业类型和低端企业淘汰清理标准,按照各类标准和任务要求,予以严格执行。针对社区内不同产业的不同特点,确定合理的产业退出任务,促进低端产业的升级或退出,快速推进区内低端产业的淘汰、转型和升级,重点清理退出纳入旧工业区改造升级范围内的低端企业。

充分利用市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制度和区域环保准入制度,加大对化工、橡胶、塑料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淘汰力度,同时加大对如家具、电气机械、通讯等行业的产值小、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企业的整合、升级、淘汰力度,为产业升级腾出发展空间。

(2)加快产业集聚,发展高端制造业

一是针对社区内的优势产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业、家具制造业等,根据区内产业功能分区,设施产业集聚工程,同时对优势产业内产值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的“三低企业”加大淘汰整合力度,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二是根据产业高端化发展需要,推动设立产业研发中心,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引进国内外具有较强实力的相关产业研发机构、学术机构、科研机构,采取多形式、多维的合作方式,通过合作不仅可以获得资金,还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经验的借鉴。同时政府还可以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区内外企业研发人员交流,技术人员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是企业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考虑到社区内家具企业数量最多,以及其对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建议加速小型企业的淘汰,建设高端家具产业园和产品创意中心,推动家具产业集聚,通过打造国内外闻名的品牌,推动社区内家具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提升产出效益。

(3)加大引入力度,建设环保装备产业基地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越来越重视,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环保产业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环保装备制造业,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发展,但从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来看,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同时还呈现产业集中度低、工艺装备落后、规模效益较差、产品成套化与系列化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在自主创新上还有待加强。但总体来说,我国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还有着广阔的前景。结合产业发展前景、周边产业功能区环境保护的需要和社区内制造业现有基础,加大引进力度,建设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发展环保成套处理设备、监测成套设备,通过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在社区内打造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环保装备产业基地。

3.3 加强环境管理,完善环保基础设施

(1)水环境保护

一是推进污水收集系统及其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推进社区内截污干管、支管网及相关配套设备建设,推动建设完成同乐河截污管网,防止社区生活废水、工业废物直接排入龙岗河,影响龙岗河水质。

二是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界碑,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变、破坏界碑。饮用水源保护区必须遵守《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

三是开展同乐河综合整治工作。河流综合整治的内容除了包括沿河截污外,还包括垃圾清理、河道整砌、底泥疏浚、人工增氧及景观设计。①进一步强化排污管理。结合旧屋村整治改造行动、清无行动、污水管网铺设工作等,解决旧屋村管道错接、污水乱排的问题。②大力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清理河道内、两侧岸坡及岸边的垃圾,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保持河道自然态,在需改造的河段积极采用透水性铺面,引入本土物种进行岸坡及岸边绿化,建设生态河堤。③积极控制非点源污染。委托专业清洁队伍进行建成区地面保洁、垃圾清运。加强流域内的生态建设和恢复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河道两岸绿化带建设等工作,削减非点源污染负荷。

(2)大气进行污染防治

一是工业废气污染防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工艺,关闭污染严重企业,限制大气污染型工业,对于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尽快推动其关闭;对于改进工艺上除尘设备或采取其他有效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企业,应加快推动其完成技术、工艺的改革更新和污染控制工程;对于新建的企业,严格审批和管理。

二是扬尘污染防治。加强监管,控制施工地扬尘污染,要求施工方对工地实施围挡。按照有关作业标准清扫道路,根据道路级别定期洒水;运土车辆必须办证和按标准覆加蓬盖,严禁带泥上路及违规超载造成泥土漏撒到路面。

三是饮食服务业废气污染防治。餐饮业要落实油烟净化处理设施,加大检查力度,对群众投诉强烈、油烟超标排放的酒楼坚决予以关闭。

(3)生态环境

严格区内生态控制线保护力度,通过在空间要素和尺度上对生态控制线内的要素进行分类,将生态功能与环境治理统筹起来,从生态多元角度,将生态控制线内的生态要素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分别制定管理政策。同时要分清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区别,城市的生态和环境不能仅依靠生态控制线,还要和生态控制线外结合起来,要使生态、安全格局、廊道体系、休闲空间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对于生态控制线内的建设用地,通过发展创意产业和产品研发中心,通过发展促进保护。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实施同乐社区产业优化升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策略,符合国家和深圳市的相关政策,符合深圳市总体规划以及近期建设规划的要求,对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化整合现有资源、提升科技水平、加强产业集群优势和培育社区经济发展示范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龙岗区、深圳市乃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优化升级能力,并推动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该项目同时充分考虑到了水源保护、河流水质保护、生态控制线和居住环境的保护要求,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同时还结合城市更新和居民集聚的需求,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对深圳这样一个在发展过程中深受环境问题困扰的城市来说,具有极大的示范带动效应,也为其他区域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3)该项目社会效应十分巨大,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符合全市产业发展导向和全区环境保护要求,各方面建设条件成熟,得到区领导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实十分可行。

综上所述,实施同乐工业园区产业优化升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不但必要,而且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建议政府加快规划建设步伐。

4.2 建议

(1)应尽快与规划国土、旧改部门协调,加快开展城市更新;按照产业发展需求,为产业发展功能区预留足够的用地面积。

(2)政府应尽快成立领导小组,并通过环保手段加快淘汰低端企业;政府还需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同时通过政策、资金等手段加速产业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入。

(3) 政府应在前期提供资金支持,根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前期产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启动资金。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Z].2002.

篇6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带有前瞻性的、关系到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纲领性设想和谋划,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实现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称为区域经济规划。所谓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对未来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部署。它是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的空间统一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空间上的落实和体现。一个完备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包括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确定,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全面系统地分析、制定、评价与落实。

一、针对所研究的区域经济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确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谋划。它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发展模式、发展重点,以及为此所采取的重大的规划布局与对策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研究未来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它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调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本质、要求和编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动态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地域性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而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定要从本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进行资源评价等区域国力的分析,研究区内外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联系,找出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以及空间的重点布局,使区域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等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地复杂性和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系统要求各组成部分整齐有序,各个分支系统协调合理,在结构层次上,在时间序列上,在空间区位上,在运作过程中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不仅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而且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国经济、其他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要素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由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在空间转换中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作为依据区情制定的区域经济规划也必须是动态的区域经济规划的反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必须有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对现实区域发展状态的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准确估计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有实现可能的预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系统方法原则

将所研究的区域经济看作是一个大系统,用系统理论思想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首先应把区域看作是各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但决不是把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系统理论的目的是系统整体的最佳运转状态,并根据这一目的去要求和规划各个子系统;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现代的经济发展概念,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含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某些经济增长是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社会秩序混乱为代价取得的。这种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当代和后代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因此,区域经济规划必须注意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原则。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结构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协调统一,也是现代区域经济规划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讲求速度与效益相协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上来。其中的关键是立足发挥本地优势,选准主导专业化部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延伸和扩展产业链,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并以此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中,运用上述方法与原则,明确研究对象,合理划分区域内部结构,详尽了解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等表现区情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为下一步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

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所调研的资料与成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指标评价体系

首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模式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以满足最广人民的利益为最终诉求,消除贫困,使整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针对所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出判断,趋利避害,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强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降低劣势,充分运用系统理论,分清主次,找准规律,逐步达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各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上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分析确立之后,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由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分解为众多具体指标组成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其中,社会子系统主要包括的状态指标:人口劳动力、平均寿命、人均居住面积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消费品价格指数等;经济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资金利率、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等,主要控制指标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地方财政支出等;科教文化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等,主要控制指标有:科技经费占GDP的比重、教育事业费点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等;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工业废物净化处理率、城市人均用水量、各类资源再生率、森林覆盖率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均环保经费、各类资源年采伐量等。在此基础上,对其众多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大系统的综合思想,在具体方法上通过对若干统计指标的综合计算形成一定的标志数值,以得到直观的、整体的评价,力求全面、准确的反映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及某方面的基本特征。

四、区域经济规划的详细制定方案及实施

首先,通过上述中对收集、调研的资料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并以这一认识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提出预案,预案应当是多个,要依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其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几种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测。

其次,制定目标设计,在以各项指标的分析预测的基础,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目标,应当邀请专家反复论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多方面征求公众意见,谨慎确定。

第三,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入具体内容的设计制定阶段。

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主要产业部门、区域内各地区及若干专门问题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各子系统指标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1)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与影响因素,找出有利条件,列出限制性因素。

(2)分析规划地区的经济特征,地区经济结构,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归纳地区类型。

(3)剖析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特征和区内差异性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及相互关系,确定主要矛盾。

(4)制定规划实施应采取的措施。

(5)在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的指导下,要求区域内部四大子系统和三大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使生产发展与诸种条件和资源在空间配置上协调平衡,合理分配,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投资效率。

经过上述步骤,制定出区域各类产业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汤兵勇张神勇杨浩等:上海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T].上海统计,1996

篇7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 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 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 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 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 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 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的依附理论。

(3) 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 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 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 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 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 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hi138\Com]

3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 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 年) 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 年) 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 年) 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 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 年) 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hi138/Com]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 2002.

篇8

近年来,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措施来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放在了改革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能否取得协调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区域经济的投入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阐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所谓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致可以解释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由于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和社会条件造成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差异降到最低,以便达到相对的平衡。第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差距十分显著,为了进一步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可以适当的对区域之间的经济投入进行平衡和协调,在区域空间和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第三,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时,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鼓励经济程度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工协作,加强区域经济科学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第四,生产力的强弱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了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应该对区域之间的投入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探究,使区域投入朝着科学化和合理化。第五,长期以来,区域之间在贸易和市场方面封锁和分割现象严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不良的发展局面,促进各个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使区域之间的贸易能够逐渐走向正常化、市场化。第六,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消除和减少不良竞争乃至经济垄断的不良现象,维持改善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总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是互动和开放的过程,只有明确分工,进行合理科学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就会不断减少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1.积极进行财税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税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其制定的财税制度直接关系到税收的征收以及资金的流向问题,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的我国财税制度改革仍然很不彻底,特别是所得税和流转税等税收问题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相关政府必须加强对财税政策的优化和调整力度,将所得税以及流转税的比重控制和调整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时,首先要充分研究和考虑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革调整,确保税收收入能够实现分配的公平。在制定和明确财税政策目标和要求时,必须充分重视所得税和流转税在当中的重要地位,对二者进行协调和分工,以便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劣互补,相互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宏观调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区域经济能否从根本上实现协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指挥和协调。政府对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力度的强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执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区域经济起着重大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区域经济结构之间的不平衡和隐藏的各种矛盾,其实就是由于政府和经济之间不能进行有效协商和合作所造成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和改变这种不良的局面,就必须积极的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这支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便规范市场秩序和市场行为,对市场进行调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由于市场自身的自发性、滞后性等原因,导致市场在进行自我调节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给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阻碍,必须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政府进行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大多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实现的,通过不断建立和健全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后盾,并进一步规范区域经济的市场秩序和行为,促进区域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实现共赢,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整体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然而在国民经济整体上呈现上升发展趋势的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却不容乐观,区域之间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投入力度不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恶意竞争以及不公平现象大量存在,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后续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合理投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2.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研究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地区所课题组(2003)认为,区域经济协调是一个综合性、组合式的概念,其基本内涵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发挥,形成体现因地制宜、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特色区域经济;二是各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实现畅通和便利化,形成建立在公正公开公平竞争秩序基础上的全国统一市场;三是各地区城乡居民可支配购买力及享受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人均差距能够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形成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空间发展格局;四是各地区之间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的经济技术合作能够实现全方位、宽领域和新水平的目标,形成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全面团结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五是各地区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能够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各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实现协调、和谐的发展模式。杨保军(2004)辨析了协调的概念,解读了协调的三个含义,即协作、调解与和谐,其中本质的含义是协作,并据此推论出区域协调发展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他把区域协调发展理解为四个方面:一是遵循区域与城市成长发展的规律;二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要求;三是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从自然整合走向制度安排;四是通过良性竞争实践科学发展观。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5日

对于区域经济,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比较简单的理解是指,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包括空间、地理、文化、社会等一些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地理位置、资源、气候、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地区各种资源、位置、气候等的差异,导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和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也在悄然形成。我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区域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协调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很少有人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过程。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减缓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扩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同时保持和提高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后盾,同时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各种技术、资金、项目等的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形成良性的竞争循环的关系,从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通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协调好不同地区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关系,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倾斜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协调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一)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在建国初期,由于区域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导致我国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工业的70%,而内地的工业基础却极为薄弱,内陆边疆地区更是接近空白状态。西部地区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11.2%。在这种状况下,我国采取了均衡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国家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工业发展。结果这一政策却限制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表面上看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但是由于区域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差距造成投资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这种均衡性的经济发展政策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沿海地区发展受到限制,导致整个经济发展在这一时期速度明显下降。

(二)倾斜性区域发展战略。党的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里程,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采取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区域经济的差距明显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不断扩大,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处于底层位置。

(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后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扩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央的第一号重大决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国家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这一举措成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同时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的格局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未来一段时期东西部经济差距虽然还有扩大的趋势,但人均收入有缩小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将继续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的明显,环渤海地区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支柱。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资源禀赋及自然条件的差异。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华南、东北和长江流域,而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比较严重。这将影响到农业、工业和一些其他用水比较多的行业的发展,从而造成缺水地区在一些用水较多行业发展落后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我国耕地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南方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不到40%,北方高于60%;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东部约占28%,中部约占43%,西部约占28%。我国能矿资源数量多、储量大,但区域分布不均衡。例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占全国的70%以上,西北地区占约10%。这样造成了对于煤炭需求量比较大的行业出现集中分布,从而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有一些其他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都造成了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从而使产业发展分布不均衡,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不同区域地理位置和各自优势造成的差异。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之间的差异造成不同的地区产生了本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起来的优势产业,沿海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靠海,使得沿海地区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战略,从而形成了港口城市开放步伐加快,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对外贸易中心。有些城市由于布局紧凑、城市密集、功能齐全从而形成了以城市群为导向的区位优势。还有一些地区由于区位优势而享受国家政策,形成政策导向明显的区位优势。像沿海地区的浦东、滨海南沙、舟山等,以及上海自贸区的设立都是依托其区位优势而发展起来的。

(三)对于区域经济的规划措施不够合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石,区域经济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不同区位优势,按照不同的区位优势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是,我国的区域发展规划一直以来对区域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管理体制不够明确,缺少全国性的区域协调机构,政策的制定没有形成明确的体系,难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遇到不同区域之间利益存在矛盾时,难以协调,从而使得一些协调发展的规划不能实施。在对有些地区进行区域规划时,没有考虑长远的利益,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合理规划,使得不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配套政策不明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政策导向已发生了多次变动,从支持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政策,之后采取渐进式的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从沿海向内陆的推进过程。当时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因此区域政策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需要设计31个省(市、自治区),当时由于缺乏对地区具体区位优势的判断,在进行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的时候,不能对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造成区域规划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够合理,资源的浪费比较大。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区域经济规划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也不健全,造成有些地方为了应付任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规划只做表面现象,没有真正将区域发展规划的政策真正执行下去,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成为一纸空文。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区域规划是对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思,是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发展的方向。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按照区域发展规划的路线行进的,因此一个好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的现状,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定要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不动摇。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战略采取有重点的发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对于西部的开发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侧重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技术交流;中部地区可以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发展物流和商贸,中部地区是联系东部和西部的桥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构建起发达的交通物流网络将对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提升;东部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地处沿海地区,是联系国外的重要桥梁,东部地区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发展体系,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行业、服务业、对外贸易等,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各种技术和资金支持,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推动和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协调区域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区域经济上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政府在合作时会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我国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法规和政策,当存在大的利益分歧时可能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很难进行,因此国家应及时出台有关的法规政策。同时,鼓励加大地方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像东部地区的对口援疆就是比较好的示范。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可以增进技术交流,达到优势互补,各展所长,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区域之间的区位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开发潜力各不相同,在对区域经济进行开发时要考虑到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人口状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划,将开发区域划分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优化开发区是开发密度较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渐变弱的区域。这部分区域需要改变原有的开发模式,改变以往的高投入的粗放经济模式,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减少以前的高污染行业,增加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行业的建设。重点开发区域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聚集条件良好,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地区,这部分地区可以承接优化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成为优化发展区域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连接纽带。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非常脆弱,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不太好的地区,这部分地区需要国家的保护。东部地区可以作为优化开发区,中部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西部地区的有些地方作为限制开发区(例如)。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增强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产业政策和区域的规划措施相协调,做到定位明确,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跨区域发展。企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给所在的区域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在选择厂址的时候会考虑多种因素,像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价格等,中西部地区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同时中西部可以承接沿海一些企业的产业转移。企业在跨区域发展时不但实现企业的自身扩张,同时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刺激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地理位置的限制性也在逐渐减弱,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和现代化的网络设施,完全可以解决企业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运输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将会为缩小东中西部的差距做出巨大贡献。

(五)尽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公共服务一般都需要政府来投资,因为公共服务产出正的外部效应,私人部门不愿参与公用服务的投资。公用服务分为涉及就业、基本社保等基本民生公用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用文化等公共事业服务,以及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公共通信等的公益基础服务和涉及生产、消费、生活、国防等的公共安全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很多情况下是受制于基本公用服务落后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于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发展,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以前对资源价格定价存在计划和市场两种定价方式,这种所谓的双轨制虽然在过去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平稳推进,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并且过去的定价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资源定价机制,调节好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使得资源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发挥资源的更大效应,缓解区域之间资源短缺现象,促进区域之间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要求建立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从而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整体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规划方案与区域特点相协调,各种配套措施有序实施,进而稳步有序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肖光荣.论区域经济发展观的新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5.

[3]沈锋.区域经济合作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11.

[4]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2.1.